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命意识教育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5:30

导语:在生命意识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命意识教育论文

第1篇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大学生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殷切希望,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重视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明礼仪养成有效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集中反映,它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舆论中形成并得以巩固的。文明礼仪具有道德功能,它可以通过文明要求、礼仪规范来规范、调节、修正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可以系统的引导其思想和行为,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将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在可控的道德规范之内。在不断实践中将文明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二)文明礼仪养成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为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进入大学意味着马上要向职业人、社会人转换。这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设计自身的形象、如何尽快的适应社会等文明礼仪规范。这不仅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应对招聘单位考核要求的需要。现实表明,具有较强道德修养、较高文明礼仪素养的大学生或者职业人,更容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同学进入大学还是抱着得过且过、混文凭的态度。因此,打架斗殴、网络谩骂等行为时常发生,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因此,大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养成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有优美的环境、处处有文明、人人讲礼仪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势必也会促进师生的身心和谐,愉快工作、快乐学习。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课题组通过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是较好的,总体得分79分-70分段占56.10%,及格分以上占92.68%。但是在日常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意识淡漠,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同学无视学校的规章和制度,不尊重他人,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同学、舍友关系紧张;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导致个人责任意识的严重缺乏。

(二)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言谈举止不规范

部分学生存在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上课玩手机、睡觉,在公共场合不爱护公物,男女同学的举止不文明和舍友、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问卷中“你平常举止文明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涉及自己的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还好占59.49%,在小利益损失情况下也会保持得体的有教养的举止占36.26%。在“你平常的语言文明吗?”的调查中,语言文明一般的占63.55%。由此可见,同学们对大学生的群体举止语言文明程度的认知在正常情况下仅处于及格线左右,在涉及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时则给予了基本的否定。

(三)仪容、仪表不符合大学生形象

在“你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学生的基本装扮?”问卷调查中,仪容、仪表总体评价基本符合学生的装扮占66.95%。同学们对大学生外在的衣着还是不太满意,仅达到及格分。在“你对学生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中认为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无所谓占9.95%,偶尔穿进教室可以原谅占18.04%,别人穿与不穿与我无关占6.75%,不能穿进教室占37.10%。从对大学生仪容仪表的认知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对奇装异服习以为常。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着装问题和日常的仪容仪表还是令人堪忧。

三、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优势

高校国防理论教育以军事学科中最基本技能、知识和理论为内容育。除了专门的军训以外,还包括集中的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以典型战争、事迹,先进人物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国防理论教育中包含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军事理论和军队建设思想,使大学生掌握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包含着国家安全形势、国防的重要性、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使学生胸怀全局,让学生关心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让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生只有自觉践行历史使命,才会从行为规范、道德素养等方面来约束自己。

其次,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军营是最集中、最统一、最紧张、最严格的。除了一般集体所具有的团结、严肃、协调、一致等作风外,还有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每个学生被编进了班、排、连、营的集体中,每天都生活在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集体中,“集体”很快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最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给予学生生动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通过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更好地为青年学生补上了集体主义教育课。接受教育的每一个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一日生活、礼节礼仪、言行举止、军容风纪、内务卫生、请假销假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军营式的环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化的训练,对于克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松、散、懒、娇的不良习惯,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以国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推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以国防教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增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了解军事思想、军事技术,领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而且通过国防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加强个人纪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仪容仪表符合大学生形象。

(一)加强国防军事理论课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忽视文明礼仪课程的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纪律观念不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忽视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交往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高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作为文明礼仪教育载体的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加大对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投入程度,完善国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防、军事和国家安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文明礼仪不仅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在一定在程度上解决文明礼仪教育建设的短板问题。在教学中,可以突出介绍军队对军人站、立、行的要求,展示标准的军容军姿并进行相关练习;通过军人礼仪规范和外交礼仪讲述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礼仪及注意事项;突出讲述军队或典型战役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等。

(三)提高国防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礼仪修养,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经常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文明的礼仪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威信、示范作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耳濡目染国防军事理论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谈举止、仪表着装、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必然有助于修正学生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正确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和工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国防军事理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内修道德修养、丰富的文化知识、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在形象上要做到整洁的仪容修饰、良好的体态、合理的着装、得体规范的语言。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国防理论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第2篇

论文摘要生命价值追寻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大学语文教学立足人文性目标定位,借助经典篇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然而,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本着实用性的高职教育中,似乎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才获得了合法性,而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审美情趣的养成、意志力的磨练、为人处世之道等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作为人文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知识,同时要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安全、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教育、对生命的理解和欣赏等角度来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

1、人文关照、生命呼唤是来自时代需求

每年的l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可见精神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成为影响我们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高校作为缩微的社会形态,这种症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发生学生自杀案件是对这种现象的诠释。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1.7%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自杀行为上,“16.7%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念头。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崇尚生命、注重生命的人文价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大学生生命及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语文》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思考和智慧资源,能培养学生汲取正确对待生活并且适应生活的精神养料;在与语文的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生命愉悦的享受,并对人生善恶进行鉴别,积累人生经验,张扬人性美,对人的生命发展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在大力推行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

2、树立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即语文的实用功能,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就是“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立人教育”。“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方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文学是人生的另一种存在,充溢着真情真性、至情至性的生命美学。

《大学语文》以经典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还原一种生命精神,使学生感动于这种生命状态;或者通过作品的解读,将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揭示出来,使后人感奋于这样的精神形态,从而达到通过文学来认知社会与人生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入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格养成,对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给予纠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通过读经诵典的过程,体验《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迈,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典雅和谐,宋词的飘逸灵秀等,使民族文化重新弥漫于校园,净化学生浮躁的心态,重归健康和充实。

3、探寻生命意识,关注当下人生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3.1 传统文化传递生命意识。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来先哲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沉淀了诸多母题--爱情婚姻、人生价值、仕与隐,这些话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探寻、自由人文的追求。

事实上敬畏生命,爱身养生、安贫乐道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我们可以透过经典文选,看到国人“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而儒家经典中所透露的“忧道不忧贫”,则体现了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君子固穷”,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同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是对生命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千古第一文人”苏轼的诗文中浸透了一种旷达超脱又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山水审美消解生命悲苦的东坡人格。在这种经典人文关照中,体会出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

3.2 经典阅读审视当下人生。对大学生而言,现实世界的、悖论、问责是最真实不过的,人文教育唯有穿透现实,方能承受生活的重压。大学语文课程面向的多是大一新生,正面临着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定位、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调整,以及成长过程中接踵而至的挫折,加之对青春、爱情等问题的敏感、困惑和茫然,使他们迫切的需要获得指引和帮助,更容易从阅读中寻求人生经验和价值导向的指引。教学过程中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因势利导,与学生现实世界结合。如《伤逝》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角色代入和角色转换,探讨涓生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失业后心态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效果差异的同时,学会对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障碍等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分析涓生的懦弱和缺乏责任感,在困难面前没有和子君携手面对,而是选择退缩与逃避,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生命在爱情中的责任;而子君在这一失败了的爱情中所体现出的欠缺,则是经济未能独立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丧失与人格依附等问题。

4、因势利导、倡导真爱的途径渗透大学语文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授课教师要关注人生,以人为本,教学要用文本的积极因素去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做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

4.1 因势利导,榜样激励,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因势利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充分发挥文本中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选择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生观是蕴涵其间的人文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对学生具有垂范作用。鲁迅为改变和提高国人的精神素质而选择的弃医从文,并在时代的风雨中以深邃的目光和坚毅执着的勇气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铁骨硬汉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巴金一生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晚年后对自己的严厉解剖和批判,更是对自我人格不断追求完善的典范。此外,郁达夫的率真、徐志摩的浪漫、汪曾祺的冲淡、北岛的叛逆都以其独特的人生选择来展示和丰富着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家人生选择的关注,可以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影响、鼓励和安慰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对其健康完善之人格的形成颇具影响力。

作品本身的内涵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王蒙的《安详》倡导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而不纠缠于琐碎小事的困扰;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里,倡导人生要过得“丰盈饱满”,“领略美好时光”;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芙的《笑的价值》认为微笑面对人生的心态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可以像“利刃一样应对外来的矫饰、虚套和压抑”,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微笑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4.2 倡导真爱,以关怡情,燃起生命的热情。真实鲜活的生命是充满七情六欲,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亲情、友情、爱情于我们而言仿佛就是我们需要呼吸的空气,但在生活中往往我们会有呼吸艰难的时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友情陷入谷底;爱情触礁搁浅……面对如上情况,该如何理性应对?文本中的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祭十二郎文》《追悼志摩》《怀念萧珊》,或哭亲人,或悼友人,心情郁结忧伤,但在哀伤中仍有对生活的美好展望;《关雎》《静女》《蒹葭》等篇章,或表达两情相悦的缱绻深情美好,或表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痴情守望。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光水影的熏陶中,心灵的狭隘、偏激、冲动、暴怒、苦闷、创伤都可得到修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展现青春洋溢之美;“东南形胜”、“烟柳画桥”的《望海潮》展现风情之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富有诗情画意;《瓦尔登湖》寂寞、恬静、智慧……这些课文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视角,用山水的灵秀、壮阔、幽深、诗情画意来涤荡心灵的埃尘,让我们去体味生命的美好,愿驾生命之舟徜徉在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l997(9)

第3篇

海德格尔继承了德国诗人霍尔达琳的思想人充满劳绩,但是却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在其《存在与时间》中指出人应该栖居在诗意之中。当然,诗意并非狭义的诗中想象的意境,面是指人应该用直觉观照的方式来体验世界,不应该是翻译成各种概念语言,通过推理判断来规制这个世界。诗意化,本质而言是人文化,外在表现是浪漫化、情景化、生活化、幽默化和游戏化。特点是快乐、轻松、享受、富有情调、品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它是物化、理性化、逻辑化、科学化、世俗化、工具化的背反。在西方哲学中诗意化往往与科学化相反的,在认识论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化必须是主客二分,诗意化则是天人合一。

一、反诗意化问题

根据对诗意化的理解,笔者把固化了的理性思维、唯科学主义;脱离生活情趣,按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范式、框架进行逻辑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刻板地贯彻某种理念,灌输某种知识,或者掌握某种技能,面缺乏轻松、愉快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刻意把认识对象与我自体分离开来进行观察、测量、研究的活动都认为是反诗意化的。就幼儿教育面言,反诗意化的活动让幼儿产生累疲倦逆反厌恶淡漠被迫等多种不良情绪;通常这些活动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幼儿教育行政控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各种针对幼儿设计的教育之中,其中幼儿园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道德塑造、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幼儿保育等各个层面。

1.政府层面的强大的外力推进

近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未来10年幼儿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幼儿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诸多措施。例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但是,从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工作仍然仅仅停留在入园难、入学率等方面,还是外围式的命令式的宣言,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平衡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总是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却忽略了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是执行者,往往把教育理论、信仰、观念进行实体化建构贯彻落实。把所谓顶层设计向下落实到实践;把崇尚唯理性、崇尚根据说、信仰、经验等等综合实体扩展至幼儿园微观环境、幼儿个体、教师个体的自由教育情境时,原有的生态和结果必将遭到破坏。

2.家庭层面的功利需求

现在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其重视幼儿教育,普遍把幼儿教育拔高,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比如唱歌、演讲、跳舞、绘画、下棋、讲故事、认识汉字、认识英语单词、认识数字并会计算、会弹钢琴、读古书经典、习武等等五花八门的内容。林林总总的内容也在各种培训班、民办幼儿园中大行其道,成了他们招生的资本和竞争优势。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成了家长相互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此种功利逻辑本质上是忽视幼儿生命成长的存在,忽略幼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存在,是违背自由生长逻辑的。

3.幼儿园研究与教学的泛技术性崇拜

不可否认,幼儿教育科学化大大推进了教育理性化进程,目前幼儿教育科学化己经成为发展共识。但是科学化的前提是把幼儿对象化,即把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不是主体,所以幼儿研究和整个教育方式中都采用疏远幼儿的方式。它在本质上是不关心人的,特别是对处于整体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它是不关心的。叫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教育是一种进步运动,历时性向未来推展,今天的教育现实是教育史长河中的最高阶段,并且还会向未来发展,它始终处于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变过程中。我们所坚持与固守的教育观是极端的信奉唯理主义建构论的观念,认为教育、人的发展都是被另外的前者家长专家设计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一些科学化的教育论文只看见各种推演的公式和符号,貌似深奥复杂,但说的是浅显道理甚至是常识,论文干瘪瘪的,没有液汁;教育论文本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充满思想和情感的。

4.幼儿道德教育外在物理化推演

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川幼儿道德教育不是从儿童内部品质出发,不是内涵化了的个人品质和人文素养,面是外在的社会交往规约。把道德理解为伦理,是一种外在的一条条约束的规则,毫无生机和活泼性。遵守道德是一个物理过程按规矩办,面不是一个心理过程。当远离了人群和惩罚,道德问题就集中爆发出来了。从儿童的天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未见过的善良、纯洁、无邪与朴实,就像一颗散落的种子,远离人类的尘世。面理性指的仅仅是使外部原则在人内心内化,并以之来修改自我的一套行使控制功能的操作原则。理性的这种规制功效保证了好孩子的形成,好孩子也发挥着理性的这种宰制功效。

二、反诗意化之缘由

教育经历了混沌的自然发展理性的现代化建构后现代的逆袭三个阶段。混沌自然发展阶段不知道需要什么教育;理性现代化建构阶段则顶层设计、强势推进、目标明确;后现代逆袭阶段否定宏大,解构整体,回归自然进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教育一般跟随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教育现代化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疯狂阶段,幼儿教育,具有显著的数字刷新、宏远规划、顶层设计、技术崇拜、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强力控制等特征。诗意化教育的提出,明显是不合时宜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观点。显然,幼儿教育的反诗意化问题究其本质而言一定是现代性文明方式的结果。幼儿教育诗意缺乏在于幼儿教师的诗意、浪漫化情感的抑制。

1.专业的社会压制

教师的权威性即职业的专业性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专业知识、专业自主权、专业伦理三个因素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专业知识严重被学科知识所贬抑,许多人都认为教师知识足够丰富就可以了,至于以缄默知识为主体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可以忽略的。二是我国学校基本实行科层管理,行政决定一切,教师普遍无专业自主权,无法按自己的方式教学,领导要求怎么教学就怎么教学,教学规范是外推式的,这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执教。三是教师伦理不是教师实践智慧和个人品质的外展,面是社会外在的、舆论式强迫的一道道规则和命令组合系统,从面使教师陷入了伦理困境。

教师的专业得不到顺利发展就会产生职业不自信,从面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认识也逐渐脱离健康成长的轨道,甚至对自我生命轻视,致使教师自我潜在的职业忧患意识呈现出现实生命沉沦、疲倦、烦恼状态。这些问题在幼儿教师中更为突出,幼儿教师地位低、职称晋升难、待遇低、学历低、男性少、队伍不稳定等特点不仅意味着幼儿教师专业资质得不到保证和缺乏专业性权利,专业实践常常遭遇外部行政命令、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干预。比如行政部门经常要求幼儿教师要承担大量烦琐的记载、摘抄、报告等文字工作,配合完成对外的招生宣传和收费任务,有的幼儿教师时常被抽调去参加政府组织的舞蹈、唱歌比赛,甚至被抽调去行政部门搞接待等活动;也有家长建议在幼儿园安装监控设备以监视教师行动;很多幼儿教师身心俱疲,幼儿教师似乎是谁都可以去做的职业,专业性得不到认可。

2.行业的标准规制

(1)幼儿教师培养目标标准化。一是着眼国家长远的教育功能和人才培育要求;二是以幼儿自身条件为基准的身体发展;三是解决幼儿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引领品德发展;四是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促进其认知发展。

(2)幼儿教师能力评价标准化。一是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把握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三是能够观察幼儿行为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四是具有和幼儿互动沟通的知识与能力;五是具有设计幼儿教育环境刺激的社会能力;六是具有与社会尤其是家长、教育主管领导的沟通能力;七是组织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园本课程、潜在课程的能力。

(3)幼儿教师教学行为标准化。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规范实施,如现代性典型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告诫师范教育一样: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3.思维的形式化限制

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必须深刻认识幼儿,深入研究幼儿,才可能做出专业的判断,才可能教育好儿童。儿童发展所受的相关刺激的制约因素、必须进行微观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做出量和质的结论。这是目前国际幼儿教师教育最为重视也是学术研究最为迫切的需要。认知方法(是什么,内涵与外延)理解方法(历史、背景和意义)应用方法(定义域与技巧)研究方法(根据与改进),从面形成一条准科学的思维路径。从研究成果表达方式上看,教育研究有文学性与科学性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当下,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也直接导致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文学性表达,已试图挣脱教育学的概念框架与理论谱系的束缚,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动的现场与个体的切身体验。

有关幼儿教学方面,幼儿教师需要更加规范工作。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建立标准化反思系统,软件化运行,填表式嵌入和拓展,做到可评估、可参阅、可借鉴、可促进。

三、回归诗意化特质

新世纪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整个教育界都意识到了寻求境域性、真实体验感的重大意义,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品德教育等学科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以统计概率论为基础的追求宏大规律性的教育科学化情结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基础教育界,在教育理念、研究方法、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多个层面也兴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改革运动。一些幼儿教育者尝试使用叙事、日记、随笔、版画、漫画、微片等情感丰润的方式来诗意化幼儿教育。以某些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为个案的情景式问题呈现,境遇式教育遭遇,更加凸显了微弱的个体的现实教育境况。从在台上的宏大理论的宣讲到进入幼儿园、进入课堂、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去考察幼儿的生活路径和聆听他们的生命述说,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分担他们的痛苦的学术和教育理路不断清晰。但是这种后现代哲学指引下的研究和教育方式,仍不是学术界的主流,还缺乏自觉性,常被那些宣扬宏大理论的专家斥责为小儿科非主流。笔者认为要走出现代性教育科学化藩篱,使诗意化幼儿教育成为一种教师自觉。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必须从生命、人性的高度再认识儿童以及反思与解构当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管理范式。

1.再认识儿童诗意存在的继续

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并且这也是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长期所关注的焦点。我们这里提出的对儿童再认识,显然不是科学规律、心理发展层面的认识,面是哲学意蕴上的幼儿存在精神指向和生命意义的再认识。幼儿不是一个抽象的、现成的、给定的实在,面是一个变动的、开放的、发展的、可能性、延展性个体。在各种活动中,体现自己的性格、情绪、认知和意志,表现出独特的气质特征。各种心理指数的发展,既面向活动本身,又最终体现一种终极的生命意义。幼儿教师、家长、各种幼儿教育组织和管理部门,对儿童的认识是一种外在式的推定、估计。对儿童的认识离开了儿童自身,离开了他们神秘的心灵家园,此种认识不是本真的,是一种外围评价。

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儿童总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以丰盈年少个体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儿童与自然的交往中的游戏与劳作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想象,构成一个人与自然之亲缘性的原型,开启个人通往自然之生命向度;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游戏与交往构成个人与他人交往之原型,儿童时期与人交往的丰富性奠定一个人向他人敞开的生命之维;儿童时期的童谣、故事、阅读、民俗、仪式等具有文化意味的生命体验,构成一个人向历史与文化世界开启的生命原型。

2.后常规幼儿教育前范式解构

库恩与波普对范式都有深入的研究,是对科学研究本身理性化的启蒙与反思。科学、理性、形式逻辑、数学演绎确实是现代文明的精髓,用理性武装了人们的头脑,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认识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盈。科学、理性的威力得以完全呈现和推进,依靠的是科学研究者即学术共同体缄默的范式承认,一旦范式稳定存在便成了常规。

当然,范式、常规不仅仅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在组织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就幼儿教育面言,幼儿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方法、管理组织、研究设计基本上都概念化、模式化了,有着清晰的操作流程即常规。范式是学术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等潜在承认的,即同行默认。但是,常规遭遇了诗意的困境,一切常规化,诗意便荡然无存。库恩的范式理论使人们研究和管理模式化,思维清晰化,评价标准化,找出了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术大生产、组织大发展、圈内的沟通交流从面有了可能。但是,对非专业人士、圈外人士、跨界人士、艺术人士、浪漫主义者、创作者、灵魂存在者、原本主义者却是巨大的诠释。

第4篇

关键词基础 知识本原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历数我国教育史中的教育大家,前有孔、孟、荀、老、庄,后有陶行知、晏阳初、梁启超等人,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教育思想仍为后人所沿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教育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似乎进入了一种十分浮躁的境地,非但没有发扬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反而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教育走到这样一个显得有些尴尬的境地,我们有必要对基础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1 基础是否真的厚重

我国的基础教育向来是注重双基,以“基础扎实”而闻名。我国学生在知识层面不输于其他任何国家,各学科奥赛我国学生总是夺金摘银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我们的基础真的那么厚重,那么我国建国60年无人染指诺贝尔奖,国内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6 所一流大学在《自然》和《科学》两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和不及哈佛大学一所大学的零头,又将作何解释。应该说,创新是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作保障的,没有基础,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教育基础的扎实并没有带来科研创新的迅猛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的基础是不是真的厚重?

1.1 关于“基础”的反思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打好基础”应该是基础教育最根本性的目标所在。因而问题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要强调基础,而在于基础教育的基础的界定。由于教育的功利化,我们对 “基础”作了非常狭义和片面的理解。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与革新的滞后,基础教育过于追求分数与升学率,在教学中基础被窄化为单纯的知识。我们错误地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不合时宜、有失偏颇的定位,导致教学实践中对知识的盲目尊崇和过分追捧,淡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各种意识与素质的培养。

1.2 基础的其他内涵

当我们为知识基础扎实而沾沾自喜时,最为重要的基础却被我们疏忽和遗漏了,正是这一遗漏适当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基础扎实而创新少。除了经常挂在嘴边的想象力、洞察力、兴趣爱好外,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方面。

(1) 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促使学习者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各国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我国理科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学习内容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核心所在,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现今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人才输出国,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而后选择滞外不归,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尤甚。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首要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其实,中国教育遗忘的远不只这些。还有合作精神、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也是学生走入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

(3)意志力。《孟子・告子下》中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是我们教育所缺失的,年青一代普遍不能吃苦,这也是近些年教育出现滑坡的主要根源。

因而,当我们宣扬自己的基础教育扎实时,应该冷静深入地思考:我们真的是“厚基础”吗?我们的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珍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基础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恰恰是最重要的,影响力也是最持久的。

2 教育应回归本原

教育在引导人不断求知、致知,掌握技能,以使学生顺应于社会的要求时,却遗忘了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教育给个体带来的不是愉悦、快乐,而是单调、枯燥,甚至是无味。我们应该反思给予学生的是不是最本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否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归宿还是要回归教育本原。

2.1 还原知识的生活本原

客观世界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教育中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也一样,也是理论与生存实际的统一,不能将两个方面割裂开来。教育界中对学生所涉范围有一个提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前课本是孩子的世界,新课程实施以后世界是孩子的课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好的,提出要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教育部实际上给我们画了一张硕大的馅饼,至少是目前还无法触及的馅饼。在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不改革的前提下,一切设想都是纸上谈兵。历数教育中的各种弊端,痛定思痛,我们的教育应该做出大的变革,只有这样课程改革中那些美好的理念才能得以实现。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活本原,去体验去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生活中亲自动手去实际操作、任意想象、大胆创新,去实践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只有知晓了知识从哪里来?能到哪里去?才真正懂得了知识的真正含义。

教育应是基于事实的教育,应向学生传递不附加任何个人色彩的本原知识。课堂教学应是基于事实的真实呈现,而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附加了太多的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它遮蔽了我们教育者和学生的眼睛,掩盖甚至歪曲了知识的本体。在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有这样的太多鲜活的例子。向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传递意识形态的知识,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影响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地建立。学生一旦幡然醒悟,大有被欺骗的感觉。鉴于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清华、北大有那么多毕业生毅然决然的赴美不归了?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张华和范跑跑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张华成了时代的英雄,而范跑跑招来骂声一片,还丢了公职。在这里我们讨论二人孰功孰过没有任何意义,张华对于弘扬奉献精神、激励后人意义非凡,范跑跑也无可厚非,他做出了人性的最本原的最实际的一种选择,连自己都无法保全怎么去谈服务于他人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范跑跑这种教育的“叛逆”,我们倒希望出现的越多越好,这其实也是教育目标所缺失的地方。教育应该真正是“人的教育”,首先应是基于受教育者生命和人性自由的教育。教育应该向学生还原知识的本原。

2.2 还原学生本原的学习

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教育首先追问的一个问题。古代就曾提出教育的功能“建国君民”,深刻体现了教育的教化功能,教育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奉献与适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即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为他人和社会为基础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抹杀掉了很多学生自由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培养的学生都是顺民,没有一点自己的个性,没有想法何谈创新,这也许是我们国家一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真正理由吧。

教育在促进人对生命自身的超越,提升人的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寻求和创造人的生命意义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功利主义教育中,过分关注利益与结果,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应有的一些体验,这里包括学习的自由、学习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学生接受的只是受限的、枯燥的、令人乏味反感的教育。教育部在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理念和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实施当中却变了味道。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把我们的学生看作真正的人,办真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教育,这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总是(应是)充满生气,是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对生命的热爱。在我们以往教育中,那些乏味的、冷漠的、不人性的方式应该摒弃。教育改革应该从一切问题的根源――评价与选拔机制着眼,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回归自由、快乐的学习。

3 结语

教育问题追其根源都是社会问题的外在体现。教育出现问题责任不全在教育,而应在社会、在国家,全社会都有责任来认真反思教育问题、反思社会问题,通过改良使社会各方面良性的发展,彻底解决各种教育痼疾。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头脑,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真正基础厚重的有用之才。

注释

刘斌,汪晓莺.浅论哲学与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王欣瑜,刘文霞.“生活”与“教育”的哲学界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徐文彬.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及其教育价值.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牛正兰.知识教育与信仰危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第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高校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此背景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当代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寻求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演变历程、现代教学系统、研究性学习理念以及教师文化等多种视角,探讨教改现状,反思常见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以期为整合古代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可行的高校教改模式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教师文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0104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提出要在系统强化教学关键环节、引导教学改革方向、加大教学投入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整合各项改革成果,加强项目集成与创新,把握重点与核心,提高项目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 本文从多维视野角度,对高校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高等教育演变历程

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太学的教学主体为博士与博士弟子,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学为主,说经、互相问难、讨论经义是重要的教学形式[1]。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体现了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的思想性、政治性、文化性的高度统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融合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封闭性和对于自然科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是导致中国经济、军事等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是在学习和引进西方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促动了运动的发展[2]。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私营化,终身化和国际化等。世界高等教育思潮与发展趋势增强了中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紧迫感,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政策,大力推动高

等教育的发展,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投资和办学体制多元化,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等[3]。

近年来,世界政治形势剧烈变化,各国经济面临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本科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都进行了教育改革。中国也十分重视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如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新世纪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并多次发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本科教学改革[4]。

二、现代教学系统

在传统认识论看来,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是已有的对立存在。主客体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是确定可知的。认识发展轨迹进而也可按一定的逻辑原则设计并认识。事实上, 认识总是基于当下的视域对事物的部分认识,随着认识与世界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生成新的认识,主客体都处于演变中[5]。高校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是一个表现出多层次的整体,由教师、学生、课程、心理场、班级文化等众多因素组成,是一个时时处于不平衡与平衡交替的动力开放系统,是一个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对话系统。这个系统不是各个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等系统的有效整合,是相互作用的共同体。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起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动态关系,促进其智慧和能力的充分发展,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通过教学对话交流自然形成教学共识,通过共识建构教学话题,以此唤醒学生自我意识,诱导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引领学生在实现预定性教学目标的同时,重视看似偶发,然而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微妙影响的无关因素,进一步通过教学主体系统之间的对话交流使教学主客体系统之间互换丰富的信息,促成各系统的协同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过程性学习目标,进而对教学系统中的教学载体、教学媒体等作出适时的调整与完善,使得教学向更深层次过渡,同时避免教师的话语霸权与学生的静默接受使得课堂毫无生机[6-8]。

三、研究性学习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是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9-10]。中国教育部教基(2000) 3号文件规定:“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2010 年10 月 10 -12日,“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10)”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认为大学最基本的精神和学术建设,就是要依托本科教学,培养出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才。把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学校声誉等诸多方面形成并积累的一些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优势[12]。世界其他国家也很重视研究性学习,如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要求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13]。前苏联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分析和研究教材上或有关材料中没有明确阐述的,似乎是隐藏着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去证明一个解释或一个解释[14]。而在常规课堂评价中, 往往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逻辑性,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等等, 这样, 教师就只能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 逐个要点地照本宣科, 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教师担心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一些负面的东西, 反而影响自己的发展。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积极性不高;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 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好, 越具体越好, 越详细越好, 从而对教学方法创新不适应,然后由不适应到抵触。因此,推广研究性学习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路要走[15]。

四、教师文化

构建合理的教师文化是进一步深化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16]。教师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教师的思想观念层次、价值体系层次和行为模式层次, 这三方面共同构成教师文化整体[17]。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集团自身的专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这个基本组织中, 教师并非孤立地在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 这种教学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 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正是教师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18]。随着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希望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准备高素质的教师,促进学生的发展[19]。然而有时为了规范全体教师, 从而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规章制度的各种精细化管理,也会伤害教师们自主创新的自尊, 使原本有灵活自由度的发展空间变得格外狭小。有学者研究显示: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在占40%的消极被动型教师中产生了理想的功能,在

40%绝对被动型教师中却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而另外20%积极主动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却受到遏制,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对立有意或无意地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产生强烈的冲突, 甚至对抗[20]。生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生命是人存在的本质, 教师文化的发展要体现生命的感受性和体验性,要珍视生命的智慧价值,要重视教育交往中主体生命的自在性、享受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生命价值的自我发展,使教育主体间的对话、交往与沟通在生命的创造中生成[21]。现代教师文化是社会主导文化条件下教育亚文化的整合, 是教师群体在共同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外来文化和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校本精神, 它具有渗透、解读、自觉、开放和建构的文化特征。现代教师文化是以学校为本的文化, 它是以教师的文化人格为基础, 以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为目标, 通过诚信共生价值体系的创建, 民主和谐对话氛围的营造, 以及对传统封闭文化的改造和外来文化的理解, 在人文评价机制的激励下所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22]。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浪潮中,经济结构日益变化,意识形态已呈多样化,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处于相互作用及演变中,教师、学生、课程、心理场、班级文化等众多因素构成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代高校教育改革应重视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有效整合教育系统的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和学习逻辑,引导学生树立研究性学习理念,构建多层次创新性教师文化,推行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同时注意吸收传统教育理念,以及重视区域本土经济、历史、文化特征等,这些都是值得教育者们关注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张雁.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89-93.

[2]王言法.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变[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潘懋元,肖海. 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 (8): 6-11.

[4]康全礼.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5]周裕兰. 试论当代自组织方法论视野下的教学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9,23(3):68-71.

[6]王林,潘绍伟,金玉,等. 高校自组织体育教学系统的要素及整体优化[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60-63.

[7]王 红.论自组织理论与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8(6):112-113.

[8]全. 教学系统对话机制的生成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06(10):68-72.

[9]张渊. 研究性学习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J].大学时代,2006,9:170-171.

[10] 周光礼,姜嘉乐. 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示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刘承功. 探索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10)”综述[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6):5-7, 15.

[13]赵洪. 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2): 71-75.

[14]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5]别敦荣. 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30(4):95-101,118.

[16]杨琍玲. 教育改革视野下构建合作性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3):164-167.

[17]赵文平,于建霞. 多维视野中的教师文化研究[J].教师发展,2007,6B,56-60.

[18]王晓燕. 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文化新构建——日本与欧美之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1):41-46.

[19]卢乃桂,钟亚妮.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76.

[20]高 翔,孔强.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不足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22:42-43.

[21]赵复查. 教师文化的生命意蕴[J].教育评论,2006,4:38-41.

[22]赵复查. 现代教师文化:理念、特征与建构[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58(4):570-574.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ZHAO Yu, ZHANG Dongyan, HU Fe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第6篇

[关键词]情感;多媒体网络教学;形成性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57-04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外语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深化。国家教育部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此次教改的纲领性文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同时指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形成性评估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近几年,国内不少学者从多媒体教学策略、网络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等角度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也有少部分研究者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评价的模式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但从情感维度看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环境下的形成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事实上,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实时监控或权威辐射减少,网络学习得以进行主要以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控力为依托,而对网络学习者的监督、评价则成为必要的动力支持。但是,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已难以对网络学习过程中一些学习要素进行客观而科学的评价。例如,忽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忽视学生的个体与需要,存在重知轻情的现象。因此,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对实现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以评促教的教学目的至关重要。

二、相关理据及其研究

1.人本主义与情感教育论

人本主义是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崛起的新心理学派,由美国著名哲学家马斯洛(Maslow)开创。他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价值、欲念、情感、生命意义等重要问题,认为学习不仅是在认知领域产生,还与感情、行为和个性发生作用。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一些语言教学研究专家对情感也有一些论述。Krashen认为情感(affect)包括学习者的动机(motives)、需要(needs)、态度(attitudes)和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Dickinson认为情感与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态度和情绪反应有关。Arnold则认为,在语言教学环境下,广义的情感(affect)是指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心情(mood)或态度(attitude)。

2.以建构主义为理据的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研究进一步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并赋予意义的,如何以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最为关键。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提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其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最能突出建构主义思想的是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它以计算机为核心,联结、控制和使用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系统,与网络通讯和播放系统合成为一体,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到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师、学生、媒体信息间的合作与交互、形象与语言、资源与内容等多种互动关系。因而,在形式上,达到了情境式外语教学、交互式外语教学、个性化外语教学和评价性外语教学的统一;在内容上,实现了教与学双方互动交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优化了外语教学资源环境,提高了个人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因而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一,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维持其学习动机。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集文本、图像、音频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能够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多维的语言输入环境,从而更生动、更直观、更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听觉和视觉功能,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第二,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语言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认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网络课堂和面授课堂相结合强调学习环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为学生自主输入和大量输出创造了合适的场所。第三,有利于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学习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因此教学要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学习。网络丰富的信息和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最根本的是,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三、形成性评价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形成性评价是当代教育评价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迅速繁荣起来,从早期重视终结性评价逐步转向更重视形成性评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M.Scfivenl967年论及课程改革时第一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formative assessment),美国教育学家Bloom进一步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领域,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Simpson认为,形成性评价的效度取决于评价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使教师清楚了解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评价中反映出来的学习困难。Wood也指出,形成性评价加强了教学活动与评价内容之间的一致性,因此提高了评价效度。从这两方面来看,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效度较好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是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以单一维度的、针对语言知识的考试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优化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作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灵活使用评价方式,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其影响甚至在某一程度上决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力度与效度。

四、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环境F的形成性评价策略

本文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根据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及其必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从情感维度出发,创设了以下形成性评价策略。这些评价策略强调评价主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性。其中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己、学生同伴和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成果、学习过程和方法等;评价形式包括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

1.学生评价策略

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策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学生评价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1)运用学生自评策略,鼓励自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学生自评策略,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能消除学生作为被评价者的对立情绪和疑虑,充分激发学生在英语教学评价中的自尊体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及时自主调整,积极建构英语语言知识。

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例如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袋(portfolio)。应用档案袋进行评价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网络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个人发展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如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方法、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和同伴的信息反馈。学生电子学习档案袋的优点在于:能够记录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展示学生在某一领域内的成果和进步,能让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和学习过程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实现以评促学。

学生自我评价还包括:网上学习过程记录、单元测试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等。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为教师提供了诊断信息,为教师公正、真实、全面地评价教学提供了保障。

(2)运用同伴互评策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建构主义语言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建构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学生要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和意义协商逐渐习得目标语言,重视适切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运用同伴互评策略,首先要树立合作学习的观念,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积极承担责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及时沟通,解决冲突,实现目标。

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同伴互评形式,如以小组为单位的网上讨论、辩论、小品表演和互评等。同伴互评的内容可以包括;网上与课堂上讨论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学习项目参与度及完成效果评定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供了详细的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学生可以依据该表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和合作小组成员的英语能力做出评价。在以任务为主题的语言活动和互评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取长补短,增进与同伴之间的提高语言技能的合作意识,同时,在这种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和情绪变得自在从容,有更多的语言交流实践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安排一些活动,给学生自评和互评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醒学生在自评和互评时多一点期待,少一点消极的判断;鼓励学生在互评时可以有一些清楚而具体的情感描述,使对方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与真诚。总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评和互评,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教师评价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成性评价记录方式。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1)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降低焦虑,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Gardner和Macintyre认为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心理。Krashen指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态度积极、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而态度消极、情感焦虑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习得。所以,外语教学评价必须切入学生的学习心态,对第二语言的学习焦虑加以适度控制。而激励性评价是通过肯定学生的价值、满足学生被肯定的情感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情境完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旨在促成学生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成就感的生成,从而有效降低英语学习的焦虑。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言行表现进行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都予以肯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效能感。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和面授辅导的机会对学生组织问题回答、小组陈述、模拟表演、作品展示、小组互评、讨论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合作,互相学习,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同学的思想,有效地进行交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自学记录、电子学习档案记录、课外活动的记录、作业提交情况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观察,注意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使每个学生适时获得心理支援和精神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正面评价,多次的鼓励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2)运用过程性评价策略,情知结合,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无论是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还是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英语教学评价既要强调学生的认知因素,又要赋予情感信息的反馈。运用过程性评价策略,即注重教学全学段、全学年乃至全过程的“全程式”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可以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或座谈、成果汇报、网络学习记录和网上作业积分记录等方式,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比如,问卷调查可以在学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在学期初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英语评价方式及接受程度、对网络的熟悉程度、上网相关经验与态度以及已掌握的相关英语知识或技能等信息;在学期中对学生发放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在期末课程结束时,请学生填写对于网络英语教学的反馈意见、学生自我评价及互评意见的问卷。教师可以根据问卷调查中较为典型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业表现和网络学习记录,使用网络互动工具(如电子邮件、讨论区、交谈室)和学生进行网上交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也可有针对性地约见他们进行面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并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由于形成性评价采用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即根据教学目标分阶段地、经常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而不是依靠一次性、终结性的期末考试予以评价,这就使得学生能够放下过分担心考试的精神包袱,从而重视并享受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在网上的监督管理和网下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到位引起的知识建构的欠缺。

五、结语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说,从情感维度创设的网络形成性评价策略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72103699)课题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