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5:35
导语:在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幼儿教育 心理学 农村
一、幼儿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
幼儿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幼儿发展心理学包括幼儿知觉的发展、认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等。幼儿教育只有顺应了幼儿心理的发展才能促进其生长,并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然,则反之。
二、幼儿发展心理学视角下农村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幼儿教育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幼儿教育却千疮百孔。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孩子父母大多知识比较匮乏,缺乏科学育儿的常识,在他们的意识里,通常幼儿机构就是像小学一样让孩子接受数学、语文、社会等知识,所以孩子放学后通常会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如果孩子的答案是唐诗宋词或者是数学(1、2、3・・・・・・)那么家长通常是满意的,否则,家长则会抱怨幼儿机构。但是从幼儿发展心理学讲,这一阶段的孩子只要是在游戏的活动中学习,幼儿教育活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并且家长的这一“拔苗助长的观念”阻碍了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农村中很多家长都抱着一种“找个人带孩子”的心态把孩子送入到幼儿园中接受幼儿教育,在家长这种心态下必然忽视对幼儿教育质量的监督。家长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缺少了家长和幼教机构的互动和交流,幼教机构就会失去发展的一个翅膀。家长的这种做法和态度最终会阻碍幼儿的科学、健康发展。
第三,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比较匮乏,因此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许多家长一面带着孩子一面进行打麻将、赌博等不良行为,家庭中不良的物理环境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认知发展和以后的学业成绩。以噪音为例,派克(R.D.Parke,1980)认为儿童居住地方噪音的多少,无论是来自家庭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儿童既无法控制它又无法回避它,往往与儿童早期的认知发展和以后的学业成绩呈负相关。根据Wachs(1976)报告,家庭环境的规律性与幼儿认知的发展呈正相关,很多发展不良的幼儿的家庭环境往往以无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特征,然而这种家庭环境的无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四,幼儿在与父母的交流和互动中才能更好的认知和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幼儿和家长存在很多的沟通问题,我国传统封建观念的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人们心中,父母总是以一副“家长”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子女,认为家长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要做什么,导致幼儿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外出打工现象,甚至有的家长两三年都见不到孩子一面。
(二)幼儿教育机构问题
幼儿教育机构是幼儿教育的承载主体,幼儿教育机构设置的科学合理,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机构的问题却非常突出:第一,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隐患多。一方面是私利问题,201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95%以上的幼儿机构都是民办和私立的。这些私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基本上都以盈利为目的而完全不顾幼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校车问题,2014年山东省幼儿园的幼儿校车事故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许多幼儿园由于缺乏资金,不按政府要求采购校车,存在着严重的超载等问题。
第二,幼儿课程设置不合理。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主要方式,游戏使幼儿有机会了解世界,在群体中与人互动,表达与控制情绪,发展想象力。维果茨基认为,对于幼儿来讲有游戏才有发展。幼儿过早的拿笔写字还很有可能导致手、背畸形等生理疾病。
第三,教学条件不规范,教室条件简陋。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幼儿教育机构是无证经营,她们利用自己家的庭院甚至危房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供幼儿娱乐的设施极少,有些幼儿娱乐设施是自制的,没有安全保障。
第四,教师配备不合理。合理的配备的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为宝宝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学前幼儿班不得超过40人。一个班必须3个老师。一个主班,一个配班,一个保育员。但是在农村地区一般一个班级一个老师,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
第五,幼儿教师问题。很多农村幼儿教师都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据江西省教委师范幼儿园评估小组通过调查的4个县(市)16所村(镇)学前班和幼儿园发现:教师学历大专文化程度占2.3%,中师文化程度占46.8%,幼师文化程度占14.0%,职高幼师文化程度的占9%,高中文化程度占11.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7%,其它占11.6%,真正幼师毕业的只占14.0%,即使包括职高幼师毕业的教员,也只占23%。
(三)政府方面的问题
政府在农村幼儿教育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政府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阶段政府存在着很多问题。
创客妈妈:
70后妈妈,家有两娃,小少12岁,小妞3岁有余。
创客妈妈创了啥?
为自己,也为新手父母创办了一个低调而有内涵的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是《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创业之路
曾经的职场经理人,现在的全职妈妈
现在,我是一名有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五年前,我有一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每天上足了发条地运转着,儿子的生活起居主要靠保姆照顾着,而他的学习玩耍我也参与得不多,隐隐觉得不妥,但也没想到能做什么改变。
直到三年前,女儿七八个月时(那时儿子九岁),有一天我心里忽然通透了:现在,家庭和孩子才是最需要我的,而不是工作。于是,和老公一商量,马上写辞职信。说起来有些内疚,在养第一个孩子时,我想不到这些,这可能和自己的阅历、心态、经济能力以及自信心都有关。当然,家有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需要父母卷入的时间量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下子从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切换到伺候小妞吃喝拉撒睡急不来催不得的慢节奏,我竟然没有一点不适应。我享受这样的日子。在带娃的同时,我还学会了做面包、包子、馒头等以前认为高不可攀的厨艺,让孩子们心中的妈妈味道又多了妈妈做的面包味、菜味。
陪孩子玩出一个微信公众号
随着妞一天天长大,白天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光把她喂饱已经不够,还得琢磨怎么跟她玩!曾经的理工科小硕开始犯愁,工作上的有板有眼雷厉风行,在带娃玩时却成了反作用力,因为这小人儿根本就不按我的“常理”来出牌!
怎么办?学呗!在心理学教材里翻,在有关儿童游戏的书里找。刚开始是痛苦的,一堆的陌生概念,一段段认得字却看不懂的描述,但时间总能解决这一切:坚持!
我一边读,一边尝试着和小妞玩,观察她,再找来其他和儿童游戏有关的书一起看,渐渐有了感觉。于是,从小妞1岁多开始,我的微博就从闲聊变成了有意识记录小妞的玩的专区,渐渐有了些“粉丝”。后来在闺蜜的提议下做起了微信公众号,把怎么跟孩子玩写给更多人看,也督促自己多动笔、多思考。
就这样,我这个高中一写作文就头疼的理工科女森,2014年2月开始了自己的码字生涯。公众号的名字直抒胸臆:“和孩子一起玩吧”!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承载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的成长,以及为人父母的成长。
与此同时,我开始准备参加心理学在职研究生的全国统考,下了狠功夫,收获也颇丰,不仅通过了考试,而且更清晰地认识到,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是理解孩子随年龄发展的一把钥匙,值得为人父母者学习。
从手机里走出来的面对面读书会
有一天,我萌生了办线下读书会的念头。我想象着一群妈妈爸爸们,一起来读、讨论,书中的观点、自己心中的问题,在读书会上畅所欲言,岂不美哉!
办读书会首先是选书,我在网上的朋友儿童心理学博士推荐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其次是招募,因为我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里的粉丝大多知道我在读儿童心理学,所以带着大家读这本大部头教材,还是有点靠谱的。于是一吆喝,上限20人很快就超了,我又按大家孩子年龄性别做了一些组合,最终确定了名单。最麻烦的是找场地,因为能容纳20个人又相对独立安静的地方不好找,最后还是选定了做餐饮的朋友家的包间,有大圆桌,空间大,房间内木质屏风散发着书香气,窗外就是绿荫荫的樟树。
我在读书会招募时写下了3个要求:
? 能排除干扰静下来读书 ;
? 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要认领某个章节,然后在现场讨论时积极分享;
? 开放合作的心态。
这是我对读书会的期待,因为我不想把我的读书会变成一个“妈妈吐槽会”,也不想把我的读书会办成一对多的课堂,而是大家都要担负责任主动参与的讨论会。只有主动输出了,而非被动输入,看过的书才可能内化成自己的,进而无声无息地影响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的基本出发点。
2014年的9月13日9:30,读书会第一次活动,除了少数几个生活中的朋友,其他书友都是第一次谋面,有全职妈妈,也有职场女性,还有一位爸爸,大家的专业背景更是百花齐放。
简单自我介绍后,进入正题。我介绍说,我们的读书会是以讨论为主,每次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来之前须先读完要讨论的章节。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我来带领,之后就由大家分章节认领带读。
第一次时间掌控不是很好,两个半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到第三个问题已经没时间了。于是大家讨论决定,以后每个问题限30分钟,由一个人来做当天的时控(上闹钟),于是,我们的读书会从第二次开始分成了三大块:30分钟本章节简要回顾、90分钟讨论、10分钟休息、20分钟自由讨论,一共150分钟。
接下来,大家按章节认领(主要依据孩子年龄),在同一个章节的书友自己形成小组讨论,确定要讨论的三个问题,谁来带读,谁来时控,谁来记录,在每次讨论前,在微信群里发给大家。四个月八次讨论就这样运转下来,可谓有条不紊。回头看,这里面多少带着点我曾经的职场风格。
办读书会,我有付出,收获也不小。首先,我作为读书会的主持人,我必须通读这本书,且要尽量读得深入。而且我们的讨论直切主题,坦诚而深入,如此酣畅淋漓的交谈是饭桌寒暄难以比拟媲美的。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我们一起讨论了8次,隔周一次,每次150分钟,每次都意犹未尽,吃午饭时接着聊。2015年我要准备毕业论文,所以在犹豫是不是把读书会暂停了,但大家脸上的表情让我不忍出口。那么,把时间挤一挤,坚持做吧!
说到付出,真正付出的是我老公,因为每次读书会,都得他一人带俩娃。当然,他会说,这正好可以和孩子拉近关系哈哈!如此看来,来参加读书会的妈妈们,都给了一个让爸爸和孩子亲近的机会,而读书会的唯一一位爸爸,也因此更理解了孩子的妈妈,都是好事!
给妈妈们的话:
很感恩孩子们,让我有了生命中如此重大的转变,去细致入微地感受生活和感知自己,去扩大自己的交往半径和思考半径,去尽一份微薄之力实践心中所想。
虽然在职,但是我不满足与自己的知识,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函授,希望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加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三年来,在自已的勤奋学习和社会实践下,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思想认识方面: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专业技能:我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三年的函授,我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市级一等奖,。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心理学院)
摘要: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依恋的研究从婴幼儿延伸到了成人。再加上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显,使得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依恋在个体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对老年人依恋进行了研究。老年人依恋的对象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依恋——符号化依恋。在依恋类型的划分上,国外、中国台湾和大陆都各自有相应的研究,得出了相应的分布情况。对于老年人依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改善,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探索,还有很多领域能够应用。
关键词 :老年人 依恋 研究
1.老年人依恋理论的提出
1.1依恋的提出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John Bowlby在1969年最先提出了依恋理论,起初主要研究的是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依恋。Bowlby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两年之内,会经历了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与照料者建立起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系。他们会把这种联系当做父母不在场时的安全基地,从而产生对依恋对象及其可能提供的支持的期望[1]。这也是形成希望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1.2毕生发展心理学与依恋
然而,Bowlby其实并没有把依恋局限于婴幼儿时期[2]。相反,他认为依恋存在于个体的一生当中,他称之为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之后,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幼儿延伸到了成人。
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们会渴望摆脱曾经与父母建立的依恋,试图寻求真正的独立与自主。但是,依恋关系仍然没有终止。它只是减弱了,或是转移了对象。随着个体的成长,会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其内在依恋模式也越来越复杂,依恋对象的类型也由单一变得多样[3]。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把原本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亲密朋友身上。婚恋以后,伴侣就成了最主要的依恋对象。这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女性对另一半的依恋是极其强烈的[4]。孩子出生以后,不仅父母会成为子女依恋的对象。同时,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子女产生依恋。特别是单亲妈妈,由于缺少丈夫这一牢靠的依恋对象,很有可能会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她们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对孩子的爱往往成为溺爱[5]。
1.3老年人依恋
老年人虽然从年龄上说属于成人,但是由于老年这一较为特殊的时期,又使得老年人依恋与中青年依恋有着很多不同,显得更为复杂。
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身份的减少以及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安全感也逐渐降低,他们与依恋对象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重新出现甚至变得更为强烈。再加上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依恋在个体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6]。
因此,老年人依恋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本文将就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的整理与归纳。
2.老年人依恋的研究进展
自从Bowlby提出依恋理论以来,陆续有很多人对儿童依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产生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对老年人依恋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 年代之后才陆续开始的。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这可能跟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近年来台湾在这个领域也有一些进展,比如吴文嘉、刘敏珍等人都各自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中国大陆在这方面的探索还少之甚少,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陈纡、于文勃和蒋京川共同做过一个有关老年人依恋分布模式及其与亲子支持关系的研究。
2.1研究方法
2.1.1依恋的研究方法
说到依恋的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及其同事首创的陌生情境法最为著名,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8个月到2岁的孩子。而后Waters提出了适用于1至5岁儿童的依恋Q分类,通过家庭观察来完成。
对于青少年和成人依恋的研究,Mary Main等人采用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简称AAI)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7]。
AAI后来转换成“成人依恋Q-分类”(Adult Attachment Q- sort),后来又相继出现了成人依恋问卷(AAQ)和成人依恋量表(AAS),这些问卷和量表都达到了很好的信度与效度[8]。
2.1.2老年人依恋的研究方法
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却缺乏信效度良好的专门用于对老年人依恋进行测量的工具。大部分研究使用的都是间接的依恋指标或是对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进行修订[6],可是这种做法会出现一些问题。
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是研究成人依恋模式时较常用的方法,也常被老年依恋研究者采用。但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访谈工具只有AAI,这个访谈要求被试描述他们的父母,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解释和支持这些描述,讨论目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通过对过去与父母依恋历史的回顾来判断个体的依恋质量。它主要适用于亲子关系中依恋模式的测查,而不能考查同伴关系中个体的依恋模式[3]。而且,老年人往往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依恋对象基本不再是父母。因此,AAI若用于老年人依恋的研究会显得不那么合适。
还有些研究者会直接把适用于年轻人的量表拿来测量老年人的依恋模式,老年人也许会因为那些备选的答案并不适合他们目前的状况,而表现出更多的冷漠倾向,而这其实并不能反映出老年人依恋模式的实际情形[9]。
另外,尽管有学者将“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 measures)”应用于老年依恋的研究中[10],但并没有得到该领域的广泛认可。
2.2老年人依恋的对象
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就是成年人的依恋对象。老年人的依恋对象在年轻成人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年子女这一类型[3]。
不过,大多数老年人的父母已经过世,所以几乎没有关于老年人对在世父母依恋的研究,基本都是年幼时的依恋关系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例如Andersso调查了早期与父母建立的依恋和老年人晚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1],反映的主要是早年的依恋质量对一个人后来的影响。早期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是会增强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感,因此会呈现出与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正相关。
对成年子女的依恋,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Barnas,Pollin和Cummings,研究了老年女性对成年子女的依恋和社会情绪之间的关系[12]。研究发现,跟子女有不安全依恋关系的老年女性,与安全依恋关系的相比,在社会关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会表现得更不好。
Shemmings则从成年子女的角度,使用成人依恋理论,区分了成年子女晚年亲子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13]。
不过在老年人的依恋对象中,对配偶的依恋占据重要地位[14],因为长久的夫妻关系提供给老年人较高的安全感[15]。但是,对配偶的依恋却在老年人依恋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16]。
和兄弟姐妹的联系在个体小的时候会很紧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成家以后这份联系会减弱很多。但是等到老了之后,又会重新变得很重要[17]。Cicirelli调查了与兄弟姐妹的依恋关系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18]。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与姐妹有亲密关系的老年人显示出较低的抑郁程度。而与兄弟的亲密关系则似乎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无太大影响。
另外,老年人还可能对孙儿、孙女乃至于宠物、物品、地点产生依恋[19]。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生活中还有一种符号化依恋,表现为对逝去的父母、配偶或子女的依恋,还有对宗教信仰的依恋。信仰基督教的表现为对上帝的依恋[20],每个周末去教堂做礼拜,听圣经故事,学唱赞美诗。信仰佛教的表现为对各路菩萨的依恋,和邻里的其他老人一起念佛,去各地烧香。中国的老年人多数为后者,且主要在农村地区。
符号化依恋并不是老年人独有的现象,但是这对老年人来说意义尤其重大,或许老年人符号化依恋的比例远大于真实生活中的依恋[21],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持。
信仰宗教,除了寄予一种符号化的依恋之外,其实还存在对一起活动的同龄人的依恋。刚退休的老年人,一下子结束了从前忙碌的工作,他们可能会觉得无所事事。但是通过宗教信仰的联系,他们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找到了可以做的事情,一起参与很多活动、旅游等等。这也是很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的。
2.3老年人依恋的类型
通过Anisworth的陌生情境,可以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 安全型、冷漠型、矛盾型和混乱型。成年人依恋模式的分布与儿童的大致相当[22]。
国外对老年人的自我报告研究却发现,老年人中冷漠型依恋是主体,大约占到50%-72%,安全型依恋占到30%-40%,而矛盾型和恐惧型所占的比例则较少[25]。
在台湾的研究中,老年人依恋类型的命名和分布略有不同。刘敏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人的依恋模式中,安全型依恋模式最多,占69.6%,其次是恐惧型依恋,占12.5%,冷漠型依恋12.1%,占有型依恋最少,占全体的5.9%[26]。吴文嘉的研究发现,矛盾型依恋型的老年人占总样本的44%,安全型占39%,拒绝型占17%。
以上都是国外和台湾的研究结果,跟中国大陆的情况也许会有一些不同。而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陈纡、于文勃和蒋京川做的研究[27]调查的是江苏省的老年人,包括了城区和乡镇,因此对我们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他们调查了60 岁以上的住家老年人190名,年龄跨度在60-90之间。在这190位老年人中,安全型7人,占3.7%;恐惧型131人,占68.9%;专注型12人,占6.3%;冷漠型40人,占21.1%。其中,96名乡镇老年人中安全、恐惧、专注、冷漠分别占4.2%、67.7%、11.5%、16.7%。94名城区老年人安全、恐惧、专注、冷漠分别占3.2%、70.2%、1.1%、25.5%。城乡之间依恋分布模式相似,其中恐惧型占主导。
3.老年人依恋理论的研究价值与应用
3.1研究价值
由于社会身份的减少以及身体的虚弱,老年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再加上朋友、兄弟姐妹等同龄人的去世,会传递给他们一种生命快到尽头的信号,很多老人会惧怕死亡。如果配偶比他们先逝世了,会带给他们更大的痛苦。还有一些老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可想而知……
在生命的晚年,负面的情绪会更容易地侵扰老年人,并影响他们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这个时候,他们非常需要心灵的陪伴呵护,非常需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带给他们安全感与归属感。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13年底,已有1亿8千万的老人。如何让这些老人在晚年的时候仍然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尽可能地让他们安然和平地面对死亡,走完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是老年人依恋理论可以研究并应用的,也是其价值所在。
3.2在护理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有研究发现[28],拒绝型依恋的老人,会否认他们自己的问题、拒绝照料者的帮助。焦虑型的依恋的老人则会过分地要求照料,这会导致他们缺乏独立,缺少安全感。而安全型依恋的老人会和照料者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使照料者对他们的需要更敏感,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关心和帮助。
因此,把老年人依恋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和医疗领域,这有利于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老年人与医护人员建立依恋关系,对老年人的身体康复和心理需要的满足非常有益。
3.2在社会支持方面的应用
社会支持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研究表明,较多的家人支持和较多的安慰支持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29]。
提供给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有利于他们建立依恋关系。这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使得他们更独立。也能提升他们对获取别人帮助的信心[30],让他们觉得,他们是有人能依靠的,是会有人陪伴着他们的。
4.小结与展望
对老年人依恋的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因此还有很多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这一领域还缺乏一致的、可信的、专门用于老年人依恋的研究工具。上文已经分析过,直接采用成年人依恋的研究方法或者间接用其他指标来考察,是有一些问题的。因此,修订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在目前而言十分有必要。
在被试的选择上,由于测量工具的局限,主要采用问卷或者自我报告的方法。因此,被试基本都是认知能力比较正常,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错的老年人。这样,就可能导致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视力、听力下降,常常需要主试将问卷上的问题念给他听后让其做出回答。这中间,老年人可能会不理解或者理解错问题的意思或要求,从而得到一些并不符实的答案。
另外,如何将老年人依恋理论更好、更广地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如果切实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未来研究最重要的方向。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这是一块崭新的领域,还很少有人涉及。因此,开展基于我国老年人现状的依恋研究更是很有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雷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3]李春华,王大华,陈翠玲,刘永广.老年人的依恋特点.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77-83.
[4]赵兰兰.女性婚后心理相关研究.现代妇女,2013,12:42-43.
[5]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42-45.
[6]刘航,刘秀丽,李月.老年人的依恋特点.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2(32):5624-5626.
[7]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0-84.
[8]李培红,刘志龙,李丹萍.成人依恋的研究综述.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78-179.
[9]Shaver P R., Mikulincer M.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133-161
[10]Cicirelli V G. A measure of caregiving daughters´ attachment to elderly mothers. J Family Psychol, 1995, 9: 89-94.
[11]Andersson L, Stevens N. Associations between early experiences with parents and well-being in old ag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1993, 48(3): 109-116.
[12]Barnas M V, Pollina L, Cummings E M. Life-span attachment: Relations between attachment and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in adult wome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991, 117: 175-202.
[13]Shemmings D. Using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to differentiate adult children´s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later life fil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006, 20: 177-191.
[14]Antonucci TC.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and aging. Attachment in adults: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1994: 256-272.
[15]吴文嘉,不同依附风格老人之抑郁与社会支持之关系.东吴大学心理学硕士论文.台湾, 2006.
[16]Dickstein S, Seifer R, Andre M S, et al. Marital Attachment Interview: Adult Attachment Assessment of Marriag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1, 18(5): 651-672.
[17]Allan, G. Sibling solidar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77, 39. 177-184.
[18]Cicirelli V G. Feelings of attachment to siblings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Psychology and Aging, 1989, 4(2): 211-216.
[19]Cookman, C. A. Older people and attachment to things, places, pets, and ideas.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1996, 28: 227-231.
[20]Cicirelli V G, God as the ultimate attachment figure for old adults.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 371-388.
[21]Shaver P R., Mikulincer M.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 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133-161.
[22]黄国红,吴庆云.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30(6):117-119.
[23]Webster J D. Attachment style and well-being in elderly adult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1997, 16(1): 101-111.
[24]Diehl M, Elnick A B, Bourbeasu L S, et al.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Their relations to family context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6):1656-1669.
[25]Magai C, Cohen C, Milburn N, et al. Attachment styles in older European-Ame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Adul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01, 56B, 1, S28-S35.
[26]刘敏珍. 老年人之人际关系、依恋风格与幸福感之关系研究.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0.
[27]陈纡,于文勃,蒋京川.老年人依恋分布模式及其与亲子支持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62):945-952.
[28]Lies Van Assche, Patrick Luyten, Ronny Bruffaerts, Philippe Persoons, Lucas van de Ven, Mathieu Vandenbulcke. Attachment in old ag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 (2013):67-81.
【关键词】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 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4-01
一、自我同一性及其形成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德裔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也指自己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稳定性的自我认识,并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自我同一性不能清楚地建立――自己是谁,将要干什么,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等。如果自我同一性建立的不清晰,往往会导致青少年自我认识混乱,不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处理社会问题迷茫等负面影响,也会对青少年在中华民族认同上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能因此导致一系列人格上的缺陷。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方面,教育和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以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为主,探讨在我国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青少年同一性发展与自主构建的影响要素
在进行探讨的开始,首先选择了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四川地区,四川属于西南偏远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藏族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唯一的羌族聚居地,为调查少数民族青少年提供了好的环境。调查对象主要是14―20周岁的青少年,其中男女各占一半比例。以问卷和访问调查方式为主。主要调查被访者受教育情况,家庭情况,社会角色等。经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主要有:
1.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它主要是指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是否和谐。即现实生活中的我是否达到我之前的期望。如果两都不一致,如现实中的我比期望中的我相差很远,则可能造成过度自卑,反之,则可能造成过度自负,都不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这样的个体对自我发展没有做过规划和思索,自我同一性可能处于长期扩散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自我期望与社会现实相违背,则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影响其发展。
2.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儿童早期的模范人物,父母的文化程度,个性,为人处事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方式会很大程度影响青少年正确的自我认识,民主式的交流更利于青少年自主地形成自我同一性。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在西部,青少年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数青少年接受教育时间并不长,尤其是女孩子,这就导致他们过早地步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寻求社会认同。部分西部青少年进入大城市接触社会,他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很可能与城市生活有相当差距。此时,社会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与态度会直接反馈给青少年,社会的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进一步决定着青少年的心境,直接决定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4.学校教育的影响
少数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有幸进入较高教育机构或是高等院校学习。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机会。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进入较高教育机构的青少年最初总会有一种孤独感,他们意识到自已在学校中是属于“小部分”,会有无形压力。他们比其它同学更热衷于“同乡会”等,更愿意找有相似背景的同学交流。将自己局限在一定范围,不利于他们发展自我同一性。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及同学更多的关注少数民族青少年,帮助其更早融入大家庭中。
三、如何加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与自主构建
青少年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同一性发展好的个体会对他人对社会有归属感,即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中,更能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更能全面客观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社会角色和规范去行事。更容易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自己的意义。相反,自我同一性发展不好的青少年不仅对自身和前途迷茫,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还可能导致他们没有社会归属感,形成对疏离感,漂浮感,孤独厌世,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认识方面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青少年解决自我认识方面的矛盾。首先,社会应当造设良好的民族大团结的氛围,在这个和谐的民族大团结氛围下,少数民族青少年才能更容易被大众熟悉和了解。让处于城市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在与他人合作、与社会共融中,完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成长的整个过程。其次,父母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中,要扮演好示范角色,要与孩子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只有信任,才能够更好地交流。具有信任感的青少年才可能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才能为自我同一性的良好发展奠定好基础。
学校在青少年的教育上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其它学生的良好互动,多创造交流机会,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内在品格教育,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品质:希望,快乐,意志,关心与爱。引导少数民族青少年认同自己,接纳自己,认同自己现在与未来在社会中的关系,形成自我同一性。并能够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民族认同感结合在一起,让少数青少年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自身的价值与社会,与民族紧紧相连,使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能够积极地面对自己和未来。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自强. 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2]马晓明,徐宪春. 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5,(5).
[3]David R. shaffer.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 邹泓,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4]王树青.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 全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96-02
变态心理学教学存在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特征性等问题,缺乏临床实践的在校生难以掌握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学生普遍反映本门课程学习难度大,各种概念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难以理解,部分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症状类似而难以区分。多数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文科生或文理兼招,其专业培养方案缺乏系统的诊断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医学科目的教学,学生相关医学的基础较差,虽然通过系统的变态心理学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应精神心理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理论知识,但学生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部分精神心理疾病难以理解,甚至部分该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使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存在表面化倾向。提高变态心理学教学质量,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从态心理学的教学经验,探讨适用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小组进行,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等优点,目前在各学科教育中已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变态心理学教学章节的特点,选取部分较难掌握的疾病或重点内容,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广泛性焦虑等,在授课之前布置相应的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相关干预方案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以书面作业或在课堂中回答这些问题,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问题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其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授课教师针对病例予以适当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之前部分科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如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内容需复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心境的含义,完成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相关问题需了解发展心理学的部分内容,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康复需结合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课堂案例讨论,强化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部分精神心理疾病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如人格障碍与普通人相似使学生很难区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因学生缺乏临床实践难以掌握其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等临床特点。只有将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典型症状与具体案例相结合,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述,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该病特点。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在临床案例教学时,增加案例讨论学时数;根据案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完成课后相关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不易掌握的章节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电影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避免填鸭式或纯理论教学影响学习效果。如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学生缺乏临床实践,较难理解该病幻觉、妄想、智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美丽的心灵》的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纳什的特点,结合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该病的幻觉、妄想的临床表现。同时,影片中纳什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活动缓慢、情感表达异常、下降等特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的意义。在孤独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缺乏孤独症临床经验的实际,可以通过选取观看电影《雨人》的部分内容,结合雷蒙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kanner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动作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对于部分较为空洞的教学内容,如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某些历史、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讲授偏执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讲授冲动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水浒传》中的李逵;讲授强迫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历史中的诸葛亮。通过介绍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帮助学生掌握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部分心理疾病,如神经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组模拟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特点及问诊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理解。
四、改革考核模式,提高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存在死记硬背、内容偏多、不重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及学生易作弊等诸多弊端。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其考核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赣南医学院自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以来,变态心理学考试试题全部由案例组成,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将变态心理学科目成绩分多次考核,将在PBL教学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平时案例分析及讨论情况、课程论文、病例情景模拟等内容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考核学生平时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总结,达到教学目的。
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传统的变态心理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课间见习,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对于某些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抑郁症,或综合医院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躯体形式障碍、肿瘤科患者身心问题等,应尽可能安排精神科或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的课间见习教学。学生通过查阅病历、观摩问诊、案例讨论、询问病史等临床活动,结合心理测验及相关心理治疗等工作,了解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提高问诊、询问病史、精神检查、辅助诊断、常用心理测验量表使用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急相关障碍等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变态心理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将课程重点内容向神经症等倾斜。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原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就医过程中更需要心理治疗工作人员的支持、鼓励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增加变态心理学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解人文精神在变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逐步建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通过相关的介绍,提升学生人格的整体境界。
综上所述,通过对变态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心理测试与评估、发展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相关科目的掌握和理解,能够初步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心理工作人才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新民.变态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王红星,蔡焯基.提高医学生精神病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202-204.
[3] 潘俊.关于高职高专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8):108.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1]”、“养育方式[2]”,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3][4]”,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因此,将Parenting 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与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密切关系。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儿童如何形成同其所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相类似的情感和行动的所有那些过程,即社会化,被视为儿童发展的核心。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许多群体或作用力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方式对儿童发挥影响。对个体发展的早期而言,家庭承担了主要的教养职责。虽然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有之,但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受到人们的儿童观及儿童发展理论的极大影响。
在西方,19世纪以前,社会还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儿童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成人快乐,当父母无力照顾孩子,他们就会被遗弃。19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儿童不仅需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而且必须服从父亲这一家庭主要权威。不服从被认为是有罪的,要遭受惩罚。传统和宗教影响着儿童教养活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了一些改善。这一方面归功于洛克、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归功于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思想的影响。洛克的白板说鼓励父母和教师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最适宜的经验,他的观念仍对当代儿童教养产生影响。卢梭认为儿童需要自由成长,受他思想影响的裴斯泰洛齐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霍尔坚信,天性良好的年幼儿童,如果不被过多指导,能够自然成长为有自控力的个体。虽然19世纪末人们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但20世纪一开始,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被大力倡导。儿童的教养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母亲被告知要期望孩子的服从,不理会孩子发脾气,限制他们的身体活动等等。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并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两者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华生从刺激反应的理论出发,相信儿童生活早期稳定行为的重要性。他认为良好的行为必须从一开始就形成条件反射;弗洛伊德则相信有害的早期经验会伤害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抑制,需要让儿童表达而不是抑制情绪。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被鼓励要让儿童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
这些观念的变化及理论的产生对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5](p.324)。学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研究者们通过对各种教养情境的大量观察,运用实证法构建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20世纪40年代,Baldwin从事了一项儿童发展的研究,涉及的儿童年龄跨度很广,从出生直至儿童晚期。在这项研究中,他访谈了许多父母,并多次观察了他们与儿童在家庭中的互动。1948年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主——控制这两个主要的教养维度,并认为它们在所研究的家庭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此后,1957年,Sears,Maccoby和Levin等人进行了一项涉及近400个家庭的研究,研究者向母亲提出诸多问题,涉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母亲对孩子哺乳、排便训练、纪律管教等方面[6]。通过与母亲的访谈,研究者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被描述为限制的和允许的,这些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这以后,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动因,它们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便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
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7]。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指出,父母使用强制方式,包括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以及威胁等,会阻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父母使用心理惩罚形式“爱的收回”,对儿童表示失望,孤立、不理睬儿童等,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而非灵活的遵守社会行为规则[8]。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9]p.457。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7]。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支持鲍姆林特的结论,如韦克斯勒指出,在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8]。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前一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不同作用;后一种研究取向试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研究清楚地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时期,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研究了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其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比较一致。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它们促使学者们走出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向研究的圈子,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将教养方式放入更大的背景中加以考查。
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10](p.114)。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及M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11](p.205)。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12]。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儿童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10](p.117)。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13]。儿童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12]。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14]。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们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时涉及的儿童多为学龄前儿童,少数研究包含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中学生。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对象有了较大拓展,逐渐覆盖了小学儿童、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上的空白[1][2][15][16][17][18]。其实,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要,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原因。但儿童步入学校后,尤其是进入青少年期,虽然主要活动场所已从家庭转为学校,但生活环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更从某种意义上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尤其当儿童步入青少年期,他们与父母对抗性的增加更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为家庭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材料。
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
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这些研究不仅内容上更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与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关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颇为契合。如,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15];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19];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17];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20];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2];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等[18]。
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
80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养方式,如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有的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1991)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探讨其对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的性格发展的作用[7]。这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从维度上已经有突破,但仍带有西方学者研究的影子。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综合体,简单从某一方面或某个维度来看待,势必不能全面涵概家长的教养行为,从而失之偏颇。因此,他们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从具体教养行为的不同侧面整体把握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如,陶沙等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看待幼儿母亲的教育方式[4]。同样,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21]。
还有学者仍主张将教养方式类型化,但是这种类型化与最初研究者的单纯类型论有很大的区别,是建立在更合理基础上的类型论。关颖提出,家庭教育方式既体现不同的情感因素,也反映与客观环境的联系,还与亲子间的互动方式有关,研究者可以从这些不同角度对教养方式分类。林磊选择了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这七个母亲教养方式的侧面,通过对母亲在七个侧面的得分进行“快速聚类”,得出了五种特征不同的教养方式,分别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22]。这几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非源自母亲不同性质的行为,而源自母亲在相同行为侧面上行为的表现频率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深入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试图从本质上把握教养方式,为父母教养行为的改善提供实际参考意见。陶沙、董奇等研究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23]。这一结果用实证的方式证明了理论上所认为的日常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具体教养行为的内在结构。
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孩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著[4][18]。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某些侧面,其气质和消极行为特征显著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4][13][21];青少年个体的性别明显影响其父亲的而非母亲的教养方式[1]。近几年来,不少研究者更开始跳出父母外在的特征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的探求,进而深入发掘父母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母亲血型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24]。还有研究者看到了父母意识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者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内容和结构[25][26][27]。
此外,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28]。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16]。
三、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的三大因素
综观上述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历程的描述和概括分析,我们不禁要探讨推动研究向前发展,丰富了人类关于家庭教养的认识的诸多因素。
(一)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
研究儿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而人是研究人类的最好对象。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逐渐明晰了儿童发展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懂得了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智慧的发生、发展;儿童的情绪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问题。但儿童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现实中的儿童也并不是什么“典型的”儿童,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远没有弄清。如,现代科学还不能明确地界定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限度。在儿童社会化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以及当前我们社会中中西方文化的冲撞对儿童青少年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产生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在家庭教育领域,哪些因素在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儿童与父母的亲子互动,这些因素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亲子互动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黛安·E·帕普利在《儿童世界》中说过:“只有知道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又是如何变成了这样的人,我们才有希望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二)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成果的取得主要受到了几个不同时期关于儿童发展的观点和理论的影响。首先是成人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其次是成人儿童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再次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这些观点或理论模型身后都有强大的理论支撑。
早期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父母的作用。许多研究考察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背后就隐藏着两种主要理论。其一,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的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年期人格特点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就已经被决定了;其二,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可以由后天环境加以塑造。这两大理论派别的观点,促使研究者探索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养实践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这成为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开端。更为甚者,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也造就了长期在家庭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父母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论,使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要对儿童发展作出解释,只需对儿童的父母及其社会化实践进行考察即可。这使研究者执迷于对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维度及类型的研究,并进一步考察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而仅将儿童视为其自身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升了儿童在发展中的地位。在皮亚杰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主动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些真知灼见让人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性,并对我们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8年,A·Bell对社会化研究中的影响方向进行了再解释,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向模式”说,认为儿童自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天赋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影响父母的行为。这引发了整个70年代儿童特征对父母影响的研究[11](p.193)。Bell还提出了亲子控制系统理论,揭示了亲子关系的互动机制。可见,在分析儿童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双向原则”。也许“容易抚养型”气质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更加服从、友好和独立,容易按权威的方式来训诫,是同样的方法对“抚育困难型”气质的儿童不一定有效,尽管权威教养方式很有价值。这促使家庭教养研究者在注重父母对儿童巨大影响的同时,看到父母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好还必须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双向互动观逐渐取代单向决定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系统研究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涌现了多种理论观点,如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颇具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系统;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中间系统;而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的环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条件等构成了外层系统,最后,儿童所处的具有一致信仰、习惯、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或亚文化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了宏观系统[10](p.16)。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的分析不应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考察。这一思路促使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跳出他们所熟悉的微观系统,而将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广阔的系统中进行,如,关注母亲的血型,关注父母的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状况等等,使研究呈现出更开阔的视野。90年代,国内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几乎都提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通过深入儿童生活的现实环境,如幼儿园、家庭,观察儿童,并对儿童的教师、父母进行访谈,从前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类型学模式被一种基于生态学化的新的“类型学”模式所取代,取得了研究上的新进展[22]。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直接取决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志。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和进步不仅间接受现代科学系统方法的影响,而且直接受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的促进和推动。
1.现代科学系统方法对家庭研究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系统方法的影响从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父亲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对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渐渐地提到研究日程上。较长时期以来,学者们多关注母亲及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忽视了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参与者有关;还与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都较为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关。如今,家庭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儿童、父亲与儿童,父亲与母亲间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研究表明,父亲对青少年个体的教养行为与母亲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子女的惩罚严厉少于母亲,但其对子女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皆多于母亲[1]。父亲的教养影响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亲密[12]。另外,父亲的支持影响母亲抚养行为中的情绪、自信心、积极性和与儿童的亲子关系[29]。第二,研究者从更大的系统层次来考虑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如,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处的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的关系,探讨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关注儿童所处的外层系统、甚至宏系统对其影响,探讨劳教人员的早期父母抚养方式,比较城乡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
2.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心理学研究应用性的日益加强,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室研究逐渐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现场研究,强调在现实的情境与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心理活动、测定和记录整个心理过程。这与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的“生态化趋势”不谋而合。现场研究及生态化趋势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改变了研究者的观念,使他们看到在家庭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考察父母的具体教养行为,揭示其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深入幼儿园和家庭,借助与父母、教师的访谈、观察,编制家长教养行为量表,以此反观教养方式的结构、类型。这一研究手法的变化使研究者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如,陶沙找到了母亲教养行为的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与消极情感的表达等6个因子[23]。
3.研究手段综合化、数学化带来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研究手段的综合化体现在,对于同一个家庭教养行为,既采用访谈法,又借助观察法、问卷法、评价法,力求使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更真实、可靠。而研究手段的数字化意味着研究者能够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其他数学方法。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索中,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手段日益先进、复杂、精确。从最简单的百分比比较,发展到近几年大量使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等。统计软件包尤其是SPSS的使用,使研究者可以从多角度快速分析处理数据,产生了高质量的成果。如,桑标运用因素分析法确定了父性意识的9个因子和母性意识的13个因子,还通过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比较了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等因素对父性、母性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的年龄对父性和母性意识有明显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职业明显影响其母性意识[26]。
当然,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不断推进,成果不断取得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譬如,生态化研究,许多学者虽然认识到在真实环境中研究儿童青少年的意义,但在实践这一观念的时候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因为仅仅依靠短暂的观察和访谈无法真正把握父母教养子女的行为的实质,更何况这种观察、访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编制一份父母教养行为或方式的量表。从这个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现场研究或生态取向的研究。生态化研究要求,发展心理学家必须首先对儿童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探讨,作出描述,然后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编码,使之量化,最终作出解释。这种强调观察或描述的重要性的思路,与人类学对人类行为和习俗的研究思路相当一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实地考察和面对面的接触这些方法对研究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她指出,不进行实地考察或面对面接触,我们就无法发现和区别在某种文化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以及人们如何判断具体生活事实。正因为本尼迪克特这么坚持并身体力行,她才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文化人类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如果发展心理学家想揭示亲子互动过程的机制和实质,不能忽视对真实情境中的父母与儿童的实地观察,这也许是研究取得更新进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2]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
[3] 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 陶沙.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5] [美]R.M.利伯特,等.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6] 周宗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6,(2).
[7] 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8] 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9]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 Joan E.Crusec,Hugh Lytton(1988),Socialization and Family,in Social 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 Research,
Springer-Verlag.
[12] 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13]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14] 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1984,(7-8).
[15] 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16] 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7] 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18] 雷雳,张钦,等.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
[19] 孙永明,等.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0]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6).
[21]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J].心理科学,1998,(1).
[22] 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
[23] 陶沙等.3-6岁儿童母亲教养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儿童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4] 郑林科,王树秀.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J].心理科学,2001,(2).
[25] 李凌艳,庞丽娟,等.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3).
[26] 桑标,杜乃芳.父母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7] 陈会昌,王莉.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
关键词:游戏;幼儿;智力
一、相关概念界定
对于“游戏”一词的界说一向没有同一的标准,至今没有一个能够让大家所普遍认同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将游戏定义为:①名词:娱乐活动,如溜冰,老鹰捉小鸡等。有些不是正式竞赛项目的体育活动也叫游戏。②动词:玩耍[1]。《体育大辞典》对游戏的解释为:游戏是体育游戏的一个分支,也属于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将游戏分为两类:一是智力游戏,二是体力游戏。前者包括看图填字游戏、数字游戏等,多数属于文化娱乐;后者是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分为活动性游戏和竞赛性游戏[2]。《辞海》中将游戏理解为: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娱乐的一种,有智力的游戏,如剪纸、搭积木、玩拼图、填字等;有活动性游戏,如跳绳、拔河等;有竞技性游戏,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等。游戏都是在有一定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开展的,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
从以上的解释来看,游戏的内在涵义非常丰富,相当一部分文体娱乐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都属于游戏活动。游戏的进行都是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并对游戏进行广泛的分类,通过自发组织和参与各种游戏,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有关幼儿的定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幼儿年龄的界定上,对此也有分歧。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文学将幼儿的年龄界定为3-6岁,拐卖儿童的儿童年龄问题说将幼儿的年龄界定为1-6岁,我国国内立法《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是0-6岁的儿童。
关于智力的具体含义,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让大家所广泛认同的统一标准。例如,在《心理学大词典》中,智力的定义为:智力也称智能[4]。在美国,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5]。默菲等人也认为:“很难有一个人们共同认可的智力定义(即准确又实用)。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从来没有提出一个公认的定义”[6]。
大多数外国专家认为,智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斯滕伯格认为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推孟认为智力是人脑对抽象思维的能力,一个人的智慧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伯金汉和科尔文认为智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桑代克提出“智力三因论”认为智力是由抽象智力、特定智力和社会智力组成的;平特纳和皮亚杰从生物学角度认为智力是适应生活和新的环境的能力,智力的本质是适应;迪尔本与亨曼认为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和储存知识;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当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去思考,而不是单纯的从一个或两个维度去思考。这些学者都是从外部行为的智慧中理解智力的涵义,只是停留在智力的构成因素、研究的结构来界定智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智力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能力[7]。
国内众多的专家、学者对智力的理解定义也是不同的。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特征的认识[8]。吴福元教授将智力分为三个子结构,即遗传素质亚结构、动力亚结构和认知亚结构 [9]。想象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言语和操作能力组成智力,这是林学德关于智力的观点。燕国材认为智力是在人们接触并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些方面稳定不变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这些稳定的心理特征综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保证人们了解活动,这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和关注等五个成分[10]。
综上所述,针对中外心理学家关于智力的不同定义与争论,如何定义“智力”这一概念,将是一个无法回避并将长期探索的问题。正是由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局面的存在,才为探索“智力”这一概念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二、游戏研究现状
游戏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游戏的更是儿童主要的生活方式。关于游戏的研究国内外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一)国外游戏相关研究
经典游戏理论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提出,生物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幼儿在维持正常生活外,尚有许多残剩的精力,剩余的精力就必须想办法通过其它方式把它消耗出去,游戏此时成为了消耗剩余精力的最好形式,剩余精力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游戏[11]。
认知动力游戏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从认知的角度看,游戏是一个智力或认知活动的一个领域。他将游戏分为三大阶段: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分别对应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12]。皮亚杰强调儿童游戏内容的选择应随着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特征而做出改变。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有更多机会提供的情况下,让孩子体验和探索,使他们有更多的经验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 [13]。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提出了“掌握论”,当自我与外在环境相互抵触时,认为游戏能够实现自我与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和谐,即能够保证身体发育和社会性发展两过程同时进行。他将游戏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0-1.5岁,亲子游戏时期;阶段二,1.5-3岁,练习性游戏时期;阶段三,3-6岁,角色扮演游戏时期。游戏在帮助儿童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游戏着的儿童不断进入掌握的新阶段,从而促进儿童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14]。
伯莱恩,哈特与埃利斯是游戏的觉醒寻求理论的代表人物。游戏的觉醒寻求理论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这一理论认为儿童通过游戏来调节外部环境对他的刺激从而达到最佳觉醒的状态,其目的在于寻求适当的刺激 [15]。认为游戏是由于内部动机引起的,是因为身体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所以说儿童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刺激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保持适当的刺激,因此儿童环境游戏的设置,要注意儿童游戏的合理性。
贝特森提出游戏的元交际理论,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他指出游戏将人类所从事的表面活动与游戏实际所代表着的深层含义相联系,能够让参与游戏的游戏者们在表面活动与深层含义二者的联系中增进认识。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必须明白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一是角色在游戏中的意义,二是角色在真实生活中的意义。儿童在游戏的交流和操作过程中,学到的不是角色过程而是创造和再创造角色的过程。因此,在元交际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游戏性,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16]。
从以上观点来看,国外的专家学者主要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儿童游戏进行描述和解释,深刻阐述了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游戏相关研究
20世纪20至30年代,对于游戏的研究,陈鹤琴老先生认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儿童进行游戏的原因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儿童游戏的实力和动作技能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好动的个性和游戏能给孩子以快乐高兴的感觉有关。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游戏理论奠定了我国幼儿游戏的基础,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期,我国的儿童游戏理论和幼儿教育的教育模式采取了苏联的模式。幼儿教育性的研究中,主要出现: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强调成人教育影响;强调通过运用想象,扮演某一主题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作为参考来制定幼儿教学游戏等几种倾向。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由于某些原因,我国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学者一方面广泛翻译世界各国儿童游戏理论著作,另一方面也进行自己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游戏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幼儿与游戏研讨会”充分肯定游戏分类、游戏评价、游戏指导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命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重要思想。2004年“全国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教学并系研讨会”分析、反思了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以及游戏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纵观我国游戏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游戏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第二,游戏理论的建构初具规模,并且越来越完善。第三,由单纯的翻译外文文献到注重游戏的本土化研究。
三、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关于幼儿益智游戏研究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相关实验研究。王丽艳在《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文中强调幼儿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和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应注重幼儿的智力和体力的均衡发展,两者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19]。熊英在《游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作用》一文中主要从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启发、激活、应用教学对幼儿智力产生影响[20]。钟娟在《体育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了游戏对幼儿感知觉、幼儿记忆力,幼儿观察力、幼儿注意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于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也不少,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具体游戏、具体智力的发展影响研究。例如,朱安洲的《幼儿武术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通过少儿武术游戏的干预,得出幼儿武术游戏对幼儿的智力的感知觉、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方面有促进作用,总测说明幼儿武术游戏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詹志茹的《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身体智力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干预,得出体育游戏能够较大提高小学生身体的灵活性,促进身体智力的发展;沈旭的《体育游戏对三年级小学生智力影响的研究》,通过一学期体育游戏的干预,得出体育游戏对三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对智力发展有显著作用。
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都为儿童制定科学的游戏模式提供了借鉴。在幼儿中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早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陈萌生.体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詹志茹.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身体智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13.4.
[4]朱智贤.有关儿童智力发展的几个问题[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5]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96-317.
[6]燕国材.智力与学习[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
[7]朱莉娅.贝里蔓等著,陈萍,王茜译.发展心理学与你[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第96页.
[8]秦丽.幼儿园游戏本质的再认知从皮亚杰活动理论谈游戏活动的指导[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第94页.
[9]PeterK.Smith,HelenCowie,MarkBlades.UnderstandingChildren'sDevelopment[M].Posts&TeleeomPress,2006:265-26.
[10]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第1021-1022页.
[11]刘焱.儿童游戏的当论与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第8页.
[1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第34页.
[13]张翠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98-200页.
>>2013年10月贵州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贵州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贵州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