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5:49
导语:在知识传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前研一是“世界趋势大师”,对世界趋势的预测一直受到全球关注。邀请他作为大师趋势论坛的第一人,“如新大师趋势论坛”的定位就此四两拨千斤地得以确立。但NU SKIN如新绝不只是看中了大前研一“世界趋势大师”的头衔,当年启动大师趋势论坛并邀请大前研一,更在于大前研一当时的预测与如新抗衰老产品文化的高度契合。
大前研一应邀出席此次论坛,除了对金融危机后的亚洲经济发展做出趋势分析,而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今天,如何做到周期性重设人生”进行独到的阐释,以引导人们从容应对。大前研一指出,全球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有可能成为老人最多的国家。后金融经济时代,大前研一看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实体面临的发展瓶颈,还有人类社会步入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后者既制约前者,也蕴藏着机遇,对个人是“重设人生的黄金定律”,对企业则是“抗衰老的无限商机”。
而与此主题高度契合的是,早在2009年10月,NU SKIN如新推出抗衰老套装系列,主打的就是抗衰老成分。论坛主题与产品结合紧密,不仅为产品进行了充分的宣传,也对产品定位以及销售做了充分的铺垫。NU SKIN如新抗衰老系列产品在2009年10月举行的如新全球年会上,仅上市两天,销售额就高达1700万美元,是过去所有如新年会新产品上市销售额的两倍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销售额,与NU SKIN如新精心制定的品牌传播策略有关。在2010年大师趋势论坛上,NU SKIN如新以“重设人生黄金定律”为切入点,做出老年化社会论断,与NU SKIN如新抗衰老产品结合,切中品牌传播要点,而论坛作为NU SKIN如新价值营销的载体,则确立了价值导向。高端的大师趋势论坛,以潜移默化渗透产品理念,NU SKIN如新抗衰老系列产品热销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更具价值的是,NU SKIN抗衰老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后续的研发与发展,把NU SKIN如新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抗衰老公司,而大前研一对老龄化社会趋势的预测,则给NU SKIN如新的定位做了一个很好的背书。
第二届大师趋势论坛邀请约翰·奈比斯特作为嘉宾,更是匠心独运。
主讲嘉宾奈斯比特擅长趋势观察,30年前他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一些影响深远的世界发展趋势,30年后一一得到证实。奈斯比特被赞誉为当前世界“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趋势专家”。这位20世纪第一位趋势预言学者,从1986年至今做出的预测从不失误。邀请奈斯比特可以扩大大师趋势论坛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趋势论坛”。
而邀请奈斯比特,NU SKIN如新可以清晰地传达自己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决心甚至是野心,借助奈斯比特吹响快速拓展中国市场的号角。
在此次大师趋势论坛上约翰·奈斯比特指出,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迟早有一天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越美国,现在大家争论的只是什么时候的问题。对此,他的判断是2035年。而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同时,NU SKIN如新的发展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NU SKIN如新公布的2011年财报显示,2011年度其营收为17.4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3%。由于外汇汇率波动,其年度营收金额提升了6%。不计2011年与日本海关规定有关的3280万美元非现金费用,2011年如新每股盈余为2.38美元,较2010年的2.69美元增长13%,或提高了27%。
如此快的增长势头,各项资料表明2011年是NU SKIN如新创下新纪录的一年,除了NU SKIN如新抗衰老系列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其销售队伍,特别是在大中华区和南亚/太平洋地区以及韩国地区的销售队伍在不断壮大。在财务报表的同时,NU SKIN如新决定在2011年业务增长和资产负债表表现不俗的基础上将季度股息上调25%。
此外,在2011年1月9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NU SKIN如新(中国)荣获“2010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企业”称号。而此前NU SKIN如新两度被美国《犹他商业杂志》评为大型企业类“年度最佳雇主”。对于NU SKIN如新来说2011年是丰收的一年,也是面临全新挑战的一年。对于NU SKIN如新来说,此届大师趋势论坛的主题,输出了其阶段性的价值属性。
2012年大师趋势论坛邀请的重量级嘉宾是小额信贷创始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有“穷人的银行家”之称的默罕默德·尤努斯,他的演讲主题是“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
此届论坛邀请尤努斯可谓是“一箭双雕”,尤努斯是小额信贷创始人,而如新正在推动小额信贷项目。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作为一家社会型企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NU SKIN如新的社会企业属性理念也亟需推广。在论坛上,NU SKIN如新大中华区域总裁范家辉与尤努斯教授进行对话,探讨可持续公益模式和“社会型企业”在中国的实践经验。
此次大师趋势论坛探讨小额贷款理念,强调了如新的社会属性。NU SKIN如新在业绩涨势迅猛的前提下,开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企业社会属性的影响上。NU SKIN如新的企业文化是“善的力量”,在企业文化对员工形成积极影响的“善”的氛围之外,NU SKIN如新通过一系列“善”的行动履行社会责任,比如蜜儿餐、汶川5年小额信贷、汶川地震救灾、建造希望小学等等。
NU SKIN如新通过一系列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这是NU SKIN如新作为一家优秀的外资企业,在企业发展中的阶段性前进的需求。此届大师趋势论坛主题的设定,反映了如新在阶段性发展中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企业理念与价值观,让NU SKIN如新的社会企业属性得到强化。
以前三届大师趋势论坛作为铺垫,尤其是NU SKIN如新今年业绩大幅攀升,让如新输出“软实力”的冲动变为行动。今年邀请“软实力之父”约瑟夫作为演讲嘉宾,可以视为NU SKIN如新“软实力”的亮剑出鞘。
经过多年锤炼,NU SKIN如新在产品文化、企业文化、公益文化、团队文化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如新气质”,以及NU SKIN如新完整的价值观,并且在企业员工、营销人员队伍中进行贯彻,甚至通过营销人员向众多消费者辐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NU SKIN如新业绩大幅增长,预计可步入“百亿企业”俱乐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企业”。
当然,仅有业绩支撑是不够的,正如法国一位外交官所说:“如果一个国家无法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企业亦如此。要成为“大企业”,就要用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形成社会影响力。
其实NU SKIN如新一直在向社会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如果说以前可能是考虑到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那么今年业绩大幅提升,则给了NU SKIN如新亮剑出鞘的底气,因此本届论坛主题词要凸显“软实力”。
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 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的他,此次作为大师趋势论坛主讲嘉宾,将分享他对“软实力”的独特见解。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化,震惊;心理;调适
旅游者外出到异地文化区域的旅行游览,是对另类文化的体验。旅游者异域文化的体验最明显的是文化震惊,就是说旅游者对他乡文化的不理解而大为震惊。文化震惊是指某人进入一种新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情感落差或创伤性经历。很多跨文化交流的著作中也称为“文化冲击”、“文化休克”和“文化震荡”等,我们在论述旅游文化传播中,称之为“文化震惊”。
文化震惊是1960年首先由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他认为文化震惊是“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和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日本学者星野命认为“文化震惊一般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接触与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价值观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时,最初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冲击和认知上的不一致”。托夫勒(A.Toffler)说“文化震惊是某人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是’的意思变成了‘否’,‘固定的公价’变为可以讨价还价,微笑可以表示气愤”。人们发现自己处于陌生的环境,无法对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问路,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人的问题,气候与自己家乡的气候完全不同,食物几乎不认识等等,这些给人们带来的震惊犹如经历一种动乱,一场内在文化积累或文化构成上的动乱。文化震惊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旅游者的文化身份(指旅游者的所附带的客源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不一致造成的,但是这只是外在的因素。从旅游者的内在心理运行来看,文化震惊表现为旅游者认知机制的变动,是由于旅游者的认知心理平衡被破坏导致的。
一、旅游者文化传播中震惊产生的心理机制
旅游者对世俗生活表现以及对生存世界的认识、价值观有自己的观念,这是旅游者在旅游中的文化背景,也成为他们作为主体心理反应和行为的根据,和作为旅游观赏对象的目的地人们的世俗生活以及生存世界的认识、价值观念有根本上的不同。其实,这种不同就打破了旅游者认知心理平衡结构。
对人的认知平衡研究比较重要的心理学家是弗里茨·海德,他研究人的认知结构平衡主要目的是让人对事物的认识如何与外界保持和谐一致,因此他在1958年所写的《平衡理论》中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的、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海德还提出了体现这种思想的“P—O—X”模型,体现了一种简单的交往关系,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
“P—O—X”模型存在两种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人的认知对象之间,有的是分离的,有的则是由于存在接近、类似、相属等关系而结成一个整体,被人们所认知,这种联结成一体的认知对象,海德称之为单元关系。人对认知对象都有特定的情感与评价,如喜欢、讨厌、赞成、反对等,对认知对象的这种情感、评价称之为情感关系。海德认为人对认知单元内的两个对象,一般是保持同一方向的态度,如对不喜欢的人的衣着也不喜欢。海德认为人们在对认知对象的整体情感一般是同一的。情感关系有正负之分,爱、喜欢、赞成、尊重、认可、崇拜为正向情感关系;恨、讨厌、反对、排斥为负向情感关系。
海德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否平衡,取决于情感关系是否一致。在“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平衡的,也可能是不平衡的。三者关系的直观表现是:
P与O对x认知和情感处于不平衡状态有4种状况:
1.P与0的关系和谐,二者在情感上是认可的。
P赞成x,O也赞成X;
P反对X,O也反对X;
2.P与O的关系不和谐,二者在情感上是不认可的。
P赞成X,O反对X;
P反对X,0赞成X;
1957年利昂·费斯廷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出了认知失调论。他相对海德来说,更加强调认知要素引起的矛盾冲突即失调或不协调。费斯廷格说过,如果用“协调”来代替“平衡”这个词,用“不协调”代替“不平衡”,那么海德的陈述和失调理论所讨论的是同一“过程”。当然,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费斯廷格所指的认知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认识体系的因素,即一个人意识到的一切有关环境、个人的任何认识,如事实、信念、意见、情感等。他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是无穷尽的,各种认知因素间存在着3种关系:协调、不协调、不相关,人总是使不协调的认知协调起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他认为,不协调有各种表现,如获得的认知与先前的认知,原先所抱的希望未实现,做出的决定还有某种遗憾。
费斯廷格认为不协调存在程度的差异,有的严重一些,有些轻一些,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的:
(1)认知对个人的重要性,如果认知的对象与个人关系重大,不协调的程度就要高;如果认知对象对个人不重要,不协调的影响程度就要轻。
(2)不协调因素在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不协调认知在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不协调的程度就越高。
费斯廷格认为,通常有3种途径来减少不协调:
一是改变行为,使认知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他的行为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使之与原有的认知成分保持一致,如寻找一种能够解释认知和行为的理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和人的行为态度的变化。我们把他们的研究引入旅游文化传播中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观察旅游者在游览旅游对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旅游者以客源地的文化身份旅游,其动机就是体验旅游目的地的差异化的文化。客源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距离落差越大,越能够提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也越大,也因此产生的文化震惊也越大。旅游者的不平衡会越严重,心理上的失调会越严重,也就是震惊程度也越大;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对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二者密切程度很高,或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文化关注度很高,对二者的文化差异非常感兴趣,那么对旅游者的心理震惊程度也会越大,反之,就越小。用一个比较形象的公式表示就是:
旅游者的心理震惊=文化差异性(客源地的旅游文化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目的地文化对旅游者相关的程度(重要性、密切性、关注度等).旅游者在旅游异域文化中出现的心理不平衡或失调正是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所追求的,这种不平衡越明显,旅游者感受的心理压力越大,他受到的刺激越大,震惊程度越高,留下的印象越深刻,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特色也就越鲜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会越大。当然,目的地的文化特色越鲜明,对旅游者的针对性也就越强,对旅游者细分度会越高,会排斥一些对这种文化不感兴趣的旅游者。
学者们对旅游者进入异质文化中产生的文化震惊,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1)经历异文化过程中的文化震惊;(2)经历异文化回到自己文化群体之后的文化震惊。旅游者到外地异域文化旅游之后又回到本文化中时,还会经历一次文化震惊,其强度有时不亚于进入新的异质文化。当旅游者在外地旅游完后,回到家乡吃惊地发现家乡的文化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这种感觉被称为反向文化震惊。这种经历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旅游者才能再次适应家乡的文化环境。正如位和平组织的志愿援外人员回到美国后,这样说道:“当我回到俄亥俄家乡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晚上像从前一样与老朋友们在房前花园里聊天。但两个星期以后,我就不去花园那里了,他们并不关心我讲的秘鲁的印度人的问题,我也不关心他们所讲的克里夫兰印度人问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文化震惊的强度变化如下图1:
文化震惊和反向文化震惊都是旅游者心理平衡被破坏和认知失调的结果,寻求心理平衡和协调是每一个人心理的自然趋向,旅游者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会寻求调适的方法。
二、旅游者文化震惊的作用以及对负向作用调适的策略
文化震惊对旅游者可以产生两种作用,即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正向作用是:适度的文化震惊可以给旅游者带来心理上的期待,刺激他们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对旅游过程产生兴趣。负向作用是文化震惊也可能带来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旅游者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瑞辛格(Y.Reisinger)与特纳(L.W.Turner指出:人们已经指出了文化休克的大量症状,如:紧张、源于脱离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而产生的失落感、由于在新环境中不能应对自如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尴尬、屈辱、沮丧、被新环境中的成员所拒绝的感觉,对其本身的价值观与身份的迷茫、缺乏竞争力、挫折感、对东道主的消极情感、拒绝学习新的语言、烦躁增加、疲惫、挑剔、主动性降低,甚至对清洁状况的过度关注与担忧。詹特(Jandt)识别出了文化休克的2类症状。生理症状包括对健康与安全的紧张、惧怕与新国家中的任何人有身体交往、渴望感、酗酒与吸毒过度关注清洁状况、工作质量下降。心理症状则包括失眠、倦怠、孤立、孤独、方向感错乱、挫折感、对新国家持批评态度、神经紧张、自我怀疑、易怒沮丧、气恼以及情感与智力上的衰退。严重的甚至是旅游者到一个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去旅游,个人长期建立起来的信念和价值观根本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以致于发生了混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一些人甚至丧失自己原本应有的原则,而随波逐流。如一些政府官员到我国的澳门旅游的时候,看到当地的赌博很兴盛,认为别人赌了,自己也想参与赌一把,最后把赌博还当成了一门爱好,不惜贪污受贿参加赌博,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文化震惊中产生的正向作用,会激起旅游者的兴趣,进一步去探索旅游文化产生的原因,寻找到解释理由之后,能够对旅游中所发现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寻求两种文化的共同点,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阅历。
旅游文化震惊的负向作用破坏了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本来目的,所以只有积极消除负向作用,或者把负向作用转化为正向作用,才能够让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成为一个增长见识和阅历的非常有意义的过程。这样,对旅游者、作为旅游中介的导游以及旅游目的地都提出了要求:
其一,旅游者要不断调适自己,以适应目的地文化,否则文化交流无法进行下去,导致旅游文化传播过程停止。旅游者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注意克服心理障碍,把旅游当成是一种体验和交流的他乡文化的过程,不带有文化成见,充分理解他乡文化的存在价值尊重他乡文化,旅游中既不因为异域国家或民族经济、文化先进而产生自卑情绪,也不因为异域国家或民族经济、文化的落后而产生自傲。同时在旅游中充分学习文化交流技巧,提高自己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保持自己文化心理适度的平衡,有效地适应异域文化,促使旅游文化交往中的震惊转变为正向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震惊;心理;调适
旅游者外出到异地文化区域的旅行游览,是对另类文化的体验。旅游者异域文化的体验最明显的是文化震惊,就是说旅游者对他乡文化的不理解而大为震惊。文化震惊是指某人进入一种新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情感落差或创伤性经历。很多跨文化交流的著作中也称为“文化冲击”、“文化休克”和“文化震荡”等,我们在论述旅游文化传播中,称之为“文化震惊”。
文化震惊是1960年首先由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他认为文化震惊是“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和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日本学者星野命认为“文化震惊一般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接触与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价值观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时,最初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冲击和认知上的不一致”。托夫勒(A.Toffler)说“文化震惊是某人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是’的意思变成了‘否’,‘固定的公价’变为可以讨价还价,微笑可以表示气愤”。人们发现自己处于陌生的环境,无法对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问路,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人的问题,气候与自己家乡的气候完全不同,食物几乎不认识等等,这些给人们带来的震惊犹如经历一种动乱,一场内在文化积累或文化构成上的动乱。文化震惊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旅游者的文化身份(指旅游者的所附带的客源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不一致造成的,但是这只是外在的因素。从旅游者的内在心理运行来看,文化震惊表现为旅游者认知机制的变动,是由于旅游者的认知心理平衡被破坏导致的。
一、旅游者文化传播中震惊产生的心理机制
旅游者对世俗生活表现以及对生存世界的认识、价值观有自己的观念,这是旅游者在旅游中的文化背景,也成为他们作为主体心理反应和行为的根据,和作为旅游观赏对象的目的地人们的世俗生活以及生存世界的认识、价值观念有根本上的不同。其实,这种不同就打破了旅游者认知心理平衡结构。
对人的认知平衡研究比较重要的心理学家是弗里茨·海德,他研究人的认知结构平衡主要目的是让人对事物的认识如何与外界保持和谐一致,因此他在1958年所写的《平衡理论》中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的、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海德还提出了体现这种思想的“P—O—X”模型,体现了一种简单的交往关系,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
“P—O—X”模型存在两种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人的认知对象之间,有的是分离的,有的则是由于存在接近、类似、相属等关系而结成一个整体,被人们所认知,这种联结成一体的认知对象,海德称之为单元关系。人对认知对象都有特定的情感与评价,如喜欢、讨厌、赞成、反对等,对认知对象的这种情感、评价称之为情感关系。海德认为人对认知单元内的两个对象,一般是保持同一方向的态度,如对不喜欢的人的衣着也不喜欢。海德认为人们在对认知对象的整体情感一般是同一的。情感关系有正负之分,爱、喜欢、赞成、尊重、认可、崇拜为正向情感关系;恨、讨厌、反对、排斥为负向情感关系。
海德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否平衡,取决于情感关系是否一致。在“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平衡的,也可能是不平衡的。三者关系的直观表现是:
P与O对x认知和情感处于不平衡状态有4种状况:
1.P与0的关系和谐,二者在情感上是认可的。
P赞成x,O也赞成X;
P反对X,O也反对X;
2.P与O的关系不和谐,二者在情感上是不认可的。
P赞成X,O反对X;
P反对X,0赞成X;
1957年利昂·费斯廷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出了认知失调论。他相对海德来说,更加强调认知要素引起的矛盾冲突即失调或不协调。费斯廷格说过,如果用“协调”来代替“平衡”这个词,用“不协调”代替“不平衡”,那么海德的陈述和失调理论所讨论的是同一“过程”。当然,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费斯廷格所指的认知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认识体系的因素,即一个人意识到的一切有关环境、个人的任何认识,如事实、信念、意见、情感等。他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是无穷尽的,各种认知因素间存在着3种关系:协调、不协调、不相关,人总是使不协调的认知协调起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他认为,不协调有各种表现,如获得的认知与先前的认知,原先所抱的希望未实现,做出的决定还有某种遗憾。
费斯廷格认为不协调存在程度的差异,有的严重一些,有些轻一些,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的:
(1)认知对个人的重要性,如果认知的对象与个人关系重大,不协调的程度就要高;如果认知对象对个人不重要,不协调的影响程度就要轻。
(2)不协调因素在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不协调认知在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不协调的程度就越高。
费斯廷格认为,通常有3种途径来减少不协调:
一是改变行为,使认知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他的行为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使之与原有的认知成分保持一致,如寻找一种能够解释认知和行为的理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和人的行为态度的变化。我们把他们的研究引入旅游文化传播中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观察旅游者在游览旅游对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河南大学的王振铎教授在《亚洲风物》1995年第1期发表的《简谈编辑学三条原理》,提出编辑学的三条基本原理:文化缔构原理、符号建模原理和讯息传播原理。之后在与赵运通合著的《编辑学原理论》中,对这三条原理又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他认为:“一切编辑活动大体上都是以这三条原理为基础的。这三条原理可以说概括了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①文化缔构原理涵盖编辑活动的性质、任务、目的和方法,总体指导编辑活动的实践,是最基本的原理。符号建模原理和讯息传播原理是编辑活动运作规律的概括,是实现缔构社会文化目的的方法原则。笔者通过解读王振铎教授的编辑学三原理,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要完成的任务和工作目标出发,探讨学术期刊编辑新闻意识的必要性。
编辑的新闻意识对学术期刊的策划和选题组稿大有裨益
符号建模原理是从符号学角度研究编辑活动得出的结论。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编辑活动主要是应用种种符号来建造各种文体模式与媒体模式的活动。出版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出版业信息传播的需要,使得期刊特色构建成为现代期刊世界性的竞争趋势,也迫使学术期刊编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媒体模式的建造上。一个学术期刊,只有在内容与形式、深度与广度、速度与精度、时间与空间等各个方面展示出独立的特色,才有可能在我国数千种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这需要在期刊策划上下工夫。学术期刊策划离不开对相关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也和普通期刊一样离不开对市场、稿源和读者需求的了解。然而要做到以上的“了解”,新闻意识和信息意识是必备的先决条件。
文化缔构原理是从社会精神文化的构成方面研究编辑活动而得出的一个规律性的结论。编辑工作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缔构活动,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枢纽作用。具体讲,编辑活动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起着引导、设计和组织等开发性的作用。这里的“引导、设计和组织”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便是选题策划。学术期刊编辑只有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才能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洞悉当前热点问题、新型课题和科技动态,发现新的学科闪光点,保证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独具特色和内容新颖,进而组织到有前瞻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不断提升。
新闻意识的价值也体现在编辑对新的研究领域的引导作用
学术期刊的出版传播,不仅在展示已经产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地向社会和科学研究人员介绍或提示着没有解决的或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学科信息。学术期刊的栏目和选题策划,既是为了期刊特色的塑造,也是对热点问题、新的研究领域的引导。编辑在学术期刊选题策划上对学科研究领域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科研究的方向和热情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在素材的获取和积累上就需要编辑的新闻嗅觉和信息意识。有了对新闻信息尤其是科技新闻信息的捕捉欲望,学术期刊编辑就有可能随时随地有预见性和超前性地抓住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动向。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笔者认为,编辑的工作重心和难点就是“如何将作者的创造和读者的需求有机地结合”,也就是如何参与文化缔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编辑需要捕获科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动向,并以此规划选题并推介给读者,即引导读者的阅读趋向;另一方面是编辑去捕获学科发展信息和读者的需求信息,并以此引导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创作,即引导科研和培养作者。这里用“捕获”一词,就足以体现学术期刊编辑新闻意识的意义。
讯息传播原理是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编辑活动得出的结论。传播什么讯息?怎样传播讯息?如何才能让人接受这些讯息?这一系列问题都有赖编辑去解决。
首先是采集信息,并把信息加工转变成为讯息。讯息是经过选择和整理,形成具有特定文体模式的信息。学术期刊编辑首先需要有获取学术信息的迫切愿望,和新闻记者一样要加强新闻意识,把准确感知和使用信息作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有效完成讯息传播活动的信息采集任务。同时,日新月异不断出现的科研成果需要编辑敏锐的新闻嗅觉,才能缩短新知识和新成果的获取途径和时间。
其次是对讯息成品进行选择和组合。河南大学的张如法教授在其专著《编辑的选择与组构》中,也把“选择”提到了相当的理论层面,更凸显出选择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而言,组稿和审稿这两个重要环节的工作成效都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的成效也是离不开编辑的新闻意识的。具体讲,只有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热点、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并依此主动约稿,或从众多的投稿中挑选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和文化积累性”较好的论文。同样,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就能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向,掌握相关学科的专家信息资源,才能为待审论文选定最佳的审稿专家,也才有可能真正优选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对论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修改意见。
学术期刊知识传播工作需要编辑的新闻意识
编辑活动产生于传播信息的需要,讯息传播是编辑活动价值的直接实现,这是讯息传播编辑观揭示的道理。传播的目的、效果和方式是编辑活动的多方面追求。编辑活动遵循着讯息传播原理运行,便形成这样一条规律,即采集有关讯息,选其所需要者,加以整理并且编为特定的符号模式,构成完整的传播媒体,借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承载科研成果的科技论文,若不公开发表则必然自然消亡,公开发表却不能有效传播则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必然会顺应需求发生改变。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像新闻记者那样,具备较强的新闻意识和信息意识,才能及时了解出版市场,正确理解读者需求、有效掌握读者资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好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速度问题、广度问题和深度问题,最终实现讯息传播的活动价值,实现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LG0836;SLG0713)】
注释:
①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靖鸣:《新闻意识及其对新闻实践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4年第6期
质量和公信力是专业期刊在媒体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专业期刊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自身品牌,取得了专业共同体代言人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然而这种公信力和影响力正在受到学术不端论文的侵蚀。我国在专业职称评定和科学研究绩效考核中,都把在专业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必要条件。从评价规律来讲,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用论文形式表达自己对专业的理解、清晰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是专业工作者超越重复性劳动、追求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评定职称和绩效考核需要拼凑学术不端论文的现象大量存在。
真实与责任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真谛,也是评价专业期刊质量与公信力的重要指标。学术不端论文将对期刊质量和公信力造成直接损害。在学术转型和媒介转型的背景中,专业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风险增大,学术不端论文正成为专业期刊质量控制的最大隐患。
学术转型中学术不端的新动向
随着学科体制的加强与完善以及学术传播体系的转型,学术转型向纵深发展。学术转型是一个复杂命题,包括多重维度,这里指学术研究从研究者全程参与、独立完成到研究者部分参与和分工合作。在学术转型向纵深发展中,学术不端具有了一些新的趋势。
伪学术增多。伪学术在这里指为了吸引眼球炒概念、炒冷饭且无新意的学术研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受众对媒介产品思想深度、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受众的新需求,媒介竞争的焦点转向文化品位。学术成为部分媒体在媒体竞争中增强产品思想深度、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的噱头,如有的大众期刊创办学术版等。这为学术传播提供了新渠道,促进了学术的普及,同时,这也容易出现学术泛化现象,对学术质量和学术公信力造成了损害。专业期刊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的作者缺乏发现真问题的能力,选取某一时期专业领域的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和成果缺乏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伪学术一般来说质量不高,属于丰富但短暂的学术泡沫。过多刊登这样的文章,势必降低专业期刊的学术品位和质量。
伪论文增多。伪论文含义丰富,这里专指论文作者姓名不可靠的论文。我国目前的科研绩效考核中,量化指标占很大比重,有的研究者为了增加自身科研成果列表的长度,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约定在发表学术论文时候交叉署名,增加彼此知名度和曝光率,这在某些领域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现象。伪论文的质量不一定低,甚至有的是高质量论文,但也是学术不端论文的一种。交叉署名和一文多用造成后续研究者在研究相关问题的时候,增加搜索成本,也给科研管理部门和期刊论文质量控制、作者管理增加了难度与不确定性。
被动学术不端增多。伪学术和伪论文,多是研究者出于某种需要,主动为之的。被动学术不端,则是研究者对二手资料的失察造成的。随着学科体制的加强与完善,不仅学科之间的界限比较鲜明,学科内部研究领域也开始出现细分。同时学术研究也在向跨学科化发展,学科和专业内外的分工、合作越来越多,知识和资料的共享日益频繁。许多研究领域细分化发展明显,相应的学术研究投入产出的流量增大,速度加快。研究者必须与他人合作或使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数据。学术研究的分工合作对专业研究成果的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人们在使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时候,出于自身研究分工的局限无法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和鉴定,只能假定他人研究成果是真实的,这就造成了自身研究成果质量的不可控性。如果研究者引用公开出版的材料是错误材料,把错误材料作为自己研究的依据,就将造成错误材料二次传播和被动学术不端。这类学术不端论文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专业期刊失察,而在于某细分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责任感不强,生产了错误的一手资料。被动学术不端论文的防范,有赖于整个学科共同体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提高。
优化稿源:加强主体性策划,促成高质量论文
学术不端论文登上期刊版面上的重要原因是编辑对论文生产过程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媒介的内容生产过程必须是可以控制的,其质量才有保障。在报刊等传统媒介形式中,新闻类报刊的人力资源状况稳定,编辑记者是新闻作品生产者,采编和出版市场化程度低、纵向一体化程度高,采编和出版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计划性,内容产品质量可控性强。
【关键词】医学论文;新闻特征;编辑;论文质量
医学期刊是医学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起着推广科研成果、普及医学知识、共享医疗经验的桥梁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信息的传播,更讲究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将有价值的医疗信息准确、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是每位编辑人员应尽的义务。如何将新闻报道中的效率、简练及严谨运用到医学论文的编辑中,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信息收集。信息是医学论文得以传播的来源,而作者是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作者队伍的稳定和充实,是期刊赖以生存的基础,开发和选择优质信息是期刊质量的保证。编辑要善于发现作者,并对其提供的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加以鉴别。对于信息的收集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约稿上,可通过学术交流、调研或座谈、网络约稿等多种方式进行。另外,信息的收集还包括反馈信息的收集,主要体现在医学论文的引用率方面,反馈信息的好坏可以使编辑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并有目的地选择和培养作者群体。
编辑加工。作者提供的信息往往不够规范、严谨,只有经过编辑的选择、甄别、分类,并经过整理、加工后,才能以出版物的形式输出。从信息再创造的角度看,编辑在科学知识的积累方面既是协力开发者,又是择优传播者,肩负着推动医疗信息正确传播的使命。促使信息的传播是编辑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对编辑的文字加工能力、医疗动态的掌控能力、信息的鉴别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医学期刊编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信息的筛选,帮助作者或直接参与原始信息的加工,使之既符合科技期刊的规范化要求,又具有临床指导或科研学术价值。
出版发行。医学期刊只有在有效时间内广建传播渠道,才能使最新的医疗信息及时、广泛地传达给读者,才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学信息的传播,还有赖于期刊的出版和发行。互联网的发展为医学期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与传统出版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便于查询等优点。有效利用网络,办好医学期刊的网络版,可以更好地传播医疗信息及科研成果。
医学论文具有的新闻特征
注重时效。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新闻应具备五个条件: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其中时间(when)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医学论文具有新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注重时效方面。医学论文应当提供当前最新的医疗信息,所探讨的内容应是先进的、前沿的。GB/T7714-2005国家标准规定:医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宜选用3~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章。这充分说明了医学论文不同于其他论文,它特别强调时效问题。
人称的运用。尽管在人称的使用上大家一直有争议,但在新标准颁布之前医学刊物仍要遵循使用第三人称这一规范。医学论文中,第一人称一般指代的是全体作者、某实验室或科研机构,因此,在论文中多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等记叙方法,一般不用“我”。如果是作者本人的意见所指,用“笔者”、“本实验”或“本课题”等代替更好一些。闫建军等也认为在科技论文中不用第一人称“我”为好,这样能够更客观地说明问题,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1]
修辞手法的选择。修辞手法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吴士文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手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认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陈望道则认为:积极修辞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意境而采取的语言超常规运用的方法、技巧或规律,为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常采用排比、拟人、比喻、反语等表现手法;消极修辞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意境而采用的常规的语言方法、技巧或规律,一般以词义明确、语句通顺、布局严谨、语言平稳、无歧义为特征。[2]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医学论文,都应将准确叙述、措辞严谨放在首位,二者在文中均不应夹杂任何修饰手法来夸大或缩小事实,也无需刻意渲染所报道的内容,文字表达力求准确无误,阐明事实即可。因此,新闻写作和医学论文均应选择的修辞手法是消极修辞。
准确报道,客观评价。无论是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叙述,还是医学论文中医疗信息或科研成果的推广,都应尽量使用标准化语言,切忌使用模糊词语、添加个人情感的议论和评判。医学名词要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标准,中文药物名称以2005年出版的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的名称为准,英文名称则采用国际专用药名,不得用商品名称。医学论文在强调科技标准用语的同时,还要使用标准的计量单位、符号和缩略语,应做到三忌:忌含糊,忌歧义,忌随意轻率。[3]不使用各种副词,比如“大约”、“几乎”等程度副词,或“马上”、“一会儿”等时间副词。[4]
独创性。与新闻报道一样,医学论文对所报道的实验结果、医疗成果或讲述的科研过程不能重复、模仿,更不能有抄袭他人的情况,要在充分的事实依据、严密的论证下得出结果,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及科学性,是可以经得起实践检验、科学论证的。比如:“Raman光谱法与经典方法验证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一文就是讲述拉曼光谱法是一种快速、直接、对样品无损伤、不同于其他方法的、当前最新的、最理想的检查固体分散体分散性的方法,全文围绕一种新方法的介绍,具有独创性,并列举了许多实验方法和数据,经得起同行的评判和科学验证。
借鉴新闻学特征,提升期刊编辑质量
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时效性在期刊的编辑发行中体现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稿件处理效率,缩短刊期。我国《著作权法》规定30天内要明确答复作者稿件的处理结果。医学期刊尤其注重研究成果的及时报道,如果出版时间过长,就会失去意义,甚至出现知识产权被他人抢先注册的麻烦。因此,加速编辑出版的现代化步伐,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并优化工作流程,科学地控制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是避免信息贬值的关键所在。
扩大信息传播范围。由于医学期刊受众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是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关键。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阅读,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各种数据库的建立为期刊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快捷和便利,积极加入数据库,加大宣传力度,可最大限度地增强医学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开放式访问的进行。扩大传播范围,还体现在增加刊物的信息量方面,信息量的增加有利于期刊的推广和普及,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踊跃投稿,使期刊出版发行得以良性循环。
严格遵循规范化标准。医学论文的规范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符合科学规律、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论文中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是读者和同行可以依照步骤实施的。规范化处理医学论文,具体体现在对信息加工的准确、客观、真实。所以,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同时,对作者文字陈述的真实性,实验的过程、结果及所得数据应准确判断,并严格执行国际流行的准确(correct)、简明(concise)、连贯(consistent)、完整(complete)的4C标准进行编辑[5]。
综上所述,从新闻学角度分析医学期刊的特征和共性,能更客观、准确地把握期刊编辑各个流程的特性,可以将新闻学中的时效性、客观性、准确性、创新性等特点运用到医学论文的编辑中,并依此优化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医疗动态及时、广泛地传播给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发展空间,增强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闫建军,杨丽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著作权职业敏感性[J].编辑学报,2006(5).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吴彤.新闻视角下科技论文的编辑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1(2).
[4]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J].编辑学报,2006(3).
[5]Brooks B S,Sissors J Z.The art of Editing[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新闻与写作》 再次榜上有名
本刊讯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第五届中国“新闻核心期刊”评选活动,近日通过评审鉴定,评选出28家“新闻核心期刊”,《新闻与写作》再次当选。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辑、出版、发行等。在各学科评选的基础上,汇编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2008年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向社会公开发行。对入选的“核心期刊”单位,不通知,不发任何证书。旨在向订阅单位和个人推荐优秀的、高质量的期刊,供大家选订,以便在图书资料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做到花钱不多,又能订阅到高水平的期刊。
为了使评选做到客观、公正、准确,这次评选同以往一样,仍旧不通知被评选期刊的单位,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根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刊登的文摘(40种)》、《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新华文摘》等上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及“被摘率”、它引量、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统计数据进行筛选。这次评选出来的28家“新闻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从全国公开出版,属于“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的上百家期刊中精选出来的。这28家期刊有这样几个特点:内容能合理覆盖全部下属学科,信息量大;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和创新性;经常刊登有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文章和部分作者高水平的论文,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在引导舆论、指导新闻传播实践和研究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刘保全)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魅力型语文教师是人性的洞悉者, 他能利用这种知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2.掌握思想动态。语言的教学必定和思想的传播密切相关。语文教师的思想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展。
【关键词】魅力型语文教师、人性的洞悉者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教学活动: 学生上课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感觉非常快乐; 教师上课既讲解有方又挥洒自如。这上课的老师真令人敬慕, 他一定有很多地方值得别人学习。如果是语文课, 可以称之为魅力型语文课, 而能上出魅力语文课的教师当然可以称之为魅力型语文教师。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能成为魅力型教师。也许有些语文老师可以成为学识型教师, 他知识渊博, 上课能旁征博引, 准备启迪学生去思考, 去探索。然而这老师普通话不太标准, 致使一些学生听他讲话感觉很难受, 因为经常要在心里订正老师读音的错误, 这对这些学生来说, 简直就是精神上的折磨。也许还有些老师可以成为幽默型老师, 他的语文课充满欢笑, 学生感觉上课非常轻松愉快, 因为老师言行很诙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就这老师的教学效果来说, 不算理想。所以真正有魅力的语文课应该是思想与思想的交锋, 是人体各种功能的综合开发,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演奏的抒情诗, 既有科学知识收获, 又有美好情感养成。这样看来要成为魅力型的语文老师, 要有较高的素养, 要付出很多努力, 要经过“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探究。一个具有了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既然准备好了攀登, 就要去寻找和准备那些至关重要的工具, 从而最终能登上魅力型语文教师这个巅峰。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1.理解个性特征。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作全面的分析, 这项工作的展开不妨借助一些个性心理测试资料进行自我测试, 以能够比较公正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然后就测试结果作详细的解读。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哪些个性特点有利于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 哪些个性特点有利于融洽课堂气氛; 哪些个性特点有利于学识的养成; 哪些个性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当然要找出自己个性特点中存在的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不要把这些因素扩展到课堂上, 以致于影响教学工作。同时, 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要有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是有现实材料作为依据的, 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例如, 对某一个学生, 魅力型语文教师能准确说出这个学生一二个事例来表明这个学生的某个性格特征, 并作出简要的分析。可以这样说, 魅力型语文教师是人性的洞悉者, 他能利用这种知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2.掌握思想动态。语言的教学必定和思想的传播密切相关。语文教师的思想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展。我们可以把语文老师的思想可以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例如, 在法国, 一个老师年龄大了, 还没结婚, 法国学生可能不会很惊讶; 而在中国, 由于深受传统思想中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 如果一个教师年龄很大了, 还没有结婚, 中国学生必定会有许多猜疑, 有时这种状态可能会对这个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是生活习俗不同, 但究其深层原因则是思想观念不同造成的。许多语文老师的思想其实就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标本, 老师在考察自我思想时, 也可以放大自己观察目光的倍数和范围, 吮吸人类美好的思想精华, 经常追问自己身上存在的思想状态,“吾日三省吾身”, 最终养成宁静平和的心灵。
【文章来源】/article/65/3203.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 知识管理 开放获取 长期保护 权益管理
[分类号)G250 76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IR)作为机构知识管理的重要部分,正日益成为研究型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但是,IR不仅是技术平台建设,更多地涉及复杂的目标、政策、功能和支撑机制。本文结合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实际需要,提出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相关政策与机制的基本分析。
1 机构知识库目标分析
机构知识库是机构知识管理的重要机制。根据定位的不同,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机构知识资产管理。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对本机构已经形成的显性的知识产品本身的收集、组织和长期保存。
机构知识传播管理。主要目标扩展到知识内容在内外传播,将知识资产转化为生产力,关注对显性或隐性知识的及时捕获、转化、传播以及对知识内容传播状况的审计,支持机构最大限度利用自己所产生的知识内容。
机构知识能力管理。主要目标进一步扩展到对机构的知识需求分析(“需要什么知识”,例如可存储关于需求的知识,结合领域或任务知识地图的对照分析)、知识能力分析(“拥有什么知识”,可按主题和时间构造机构知识地图)、知识关系分析(“机构内外知识内容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利用这些关系产生新知识或新能力的关系”,例如知识合作关系分析)、知识资产应用分析(“拥有的知识是否得到利用”,可按浏览检索、或应用程度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能力匹配分析(“需要与拥有的差距”,可进行领域知识地图与机构知识地图的对照分析)、知识能力竞争力分析(与竞争对手知识地图的对照分析)等,支持对真实知识状态及知识缺陷的鉴别,促进机构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
机构知识库建设应从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出发,保证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和长期保存,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能力。
2 知识内容类型
机构知识库覆盖的知识内容,一般指本机构成员学生和合作者产生的知识内容。
2.1 作者范围
机构成员作品。即本机构员工、学生及直接合作者所创作的知识内容,其中直接合作者指在本机构资助下或以机构名义参与有关工作的其他人员,例如项目聘任人员、委托研究人员、参加本机构资助项目的合作研究人员等。
其他合作者作品。例如本机构牵头合作项目的参加者、本机构主办承办会议的参加者等生产的知识内容。
合作作品。本机构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产生的知识内容,包括在合作课题中、或在合作者机构支持课题中产生的知识内容。
本机构出版物。例如学术期刊、专著或其他出版物,其中包含机构成员和非机构成员的作品。
2.2 内容形式
“文献型”作品,例如文件、论文、报告,图书等文献。
“非文献型”知识产品,例如PPT、图片、课件、音视频资料、软件等多媒体或复合文献。
“数据型”知识内容,包括数据库、数据集等。
“隐性”知识内容,即那些隐藏在个人或部门的工作流程、方法、习惯等中的知识,尚未转化为正式资料,但可记录和转化成为显性、公共的知识。
个人知识内容,属于机构成员的但对本机构学术、专业、管理等有关的内容,可记录、收集和转化成为显性、公共的知识。
2.3 内容性质
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知识内容(论文、科研报告、专著等);有竞争意义的知识内容(例如涉及竞争性产品、方法、技术等);内部管理性质的知识内容(例如内部工作计划、预算、评价、规范、程序等),带有个人私密信息的知识内容(例如应聘招聘、学位学习和答辩成绩、课题申请人信息等)。
2.4 形式
正式或发表的作品,例如已的各种正式文件、在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等;“相对公开使用”但尚未发表的作品,例如已在学术会议、课题网站、个人博客、社区论坛、公开讲座等上,或已在一定范围“交付使用”(例如呈交、批准、通过等)且无专门传播限制的报告、论文、演示文档、访谈等;未公开或发表的内容,指已经完成但尚未发表或的作品,也可指相应的初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等,或个人认为有意义的已经形成文字或其他媒体表现形式的知识内容。
2.5 权属性质
根据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知识内容区分为:
2.5.1 法人作品 由机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下同)主持,代表本机构意志创作,并由本机构承担责任的作品,本机构}见为作者,例如机构的文件、工作报告、年度报告,工作规范等。法人作品的著作权属于法人。
2.5.2 职务作品 机构成员根据机构下达的指示创作与本机构工作业务有关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尤其是利用机构专门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来创作,并由机构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数据集等作品,由机构组织人员进行创作,提供创作条件并承担责任的百科全书、辞书、教材、大型摄影画册等编辑作品,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机构享有的职务作品。对于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本机构享有。
2.5.3 其他职务作品机构成员在机构物质技术条件支持下、为完成机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其他作品(例如学位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除合同另有规定者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机构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2,5,4 课题作品 由机构成员在机构或公共经费支持下承担课题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专著等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著作权属于作者。但作品中涉及到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作品,如果是利用本机构的物质条件创作、并由本机构承担责任的,其著作权归属本机构。
2.5.5 机构出版的汇集作品 机构出版的学术刊物、会议录、汇编文集和其他汇编性质的作品,属于机构主持、由机构承担管理责任的作品。除合同另有规定者,其中完全属于机构业务工作、在机构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内容,应视同作者仅享有署名权的职务作品;由机构成员创作、属于作者完成机构工作任务或在机构课题支持下完成的作品,属于作者享有著作权的职务作品或课题作品。
2.5.6 其他作品 机构成员利用其他条件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专著等作品,除法律、合同另有约定外,著作权属于作者。
3 服务功能设计
机构知识库应在快速实现强大的机构知识资产管理的同
时,积极试验、不断充实知识传播管理和知识能力管理的相应功能。
3.1 收集
应建立相关制度、方法和技术支持高效方便的收集。
在制度上,要确定什么人的什么作品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存缴。应规定(Reqmre,下同)立即存缴法人作品;应规定机构成员(含直接合作者,下同)立即存缴正式发表的职务作品和课题作品(包括合作作品),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激励制度(例如作为评价依据)以及必要的传播保护政策;应规定机构成员立即存缴“相对公开使用”的职务作品和课题作品(包括合作作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作为评价依据、优先权属证据和知识能力证据)以及必要的传播保护政策;应规定立即存缴以机构及所属部门名义出版的汇集作品,但其中由非机构成员完成的非合作作品,应由作者选择传播方式;应要求(Request,下同)机构成员及时存缴其他作品,并建立相应的鼓励制度(作为优先权属证据和知识能力证据)以及相应的传播保护政策;应鼓励(Recommend,下同)其他合作者及时存缴已发表的和“相对公开使用”的作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及必要的传播保护政策;应逐步建立对隐性知识进行记录、收集和转化的机制,同叫建立相应的鉴别、权属管理、传播管理和鼓励政策;应通过多种服务鼓励存缴(例如提供浏览统计证明);可建立集中授权机制,例如机构成员授权机构对自己正式发表或“相对公开使用”的作品进行收集和存缴。
在方法上,应建立可非常方便使用的存缴接口,支持连续上载、批量上载,应建立从其他内容系统(学位论文系统、期刊编辑出版系统、ARP系统、学术会议平台、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等)获得作品或元数据的接口;应逐步建立自动抽取元数据的方法;应逐步建立对非数字作品进行数字化、转换、封装和载入的方法,应逐步建立对隐性知识进行记录、收集、转化、鉴别及权属管理的方法。
在技术上,应支持机构成员以常见格式上载作品;应提供将常见格式转换为保存格式的机制;应建立将用户格式转换为可保护的传播格式的方便机制;应提供将用户格式和保存格式、传播格式链接的内部机制。
3.2 组织
应建立相关技术手段来支持灵活多样的内容组织。
从内容组织角度,应支持按照个人、部门(年级)、课题(课程)、领域、主题、类型、出版或渠道等多个维度关联组织所收集的作品;应支持同一内容的多类相关作品(例如某一学位论文与其他论文、数据集、软件等)的关联组织;应支持同一人员、部门或课题内容多个作品的逻辑组织;应支持多个个人、部门和课题间通过合作作者、合作单位、资助单位、资助课题或项目等的关联组织。可建立具有灵活关联标引功能的元数据格式,并在标引和检索时提供相应功能。
应逐步支持利用复合对象格式来关联或封装相互关联的多个作品。先期可将一般对象格式作为长期复合对象格式的一个可扩展的特例格式。
3.3 传播
促进知识内容传播是机构知识库的重要任务,需要建立积极的传播政策、必要的传播保护机制和灵活多样的传播技术。
传播政策应综合考虑促进机构知识能力发展、保障公众获取和保护作者权益的需要,规定什么人的什么作品在存缴后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传播。
对于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知识内容,应尽量采用开放获取方式广泛传播;对于具有竞争意义的知识内容,可以有合理的传播保护措施,但应避免对没有实质竞争意义的知识内容过分保护,避免对已经失去竞争意义的知识内容继续保护,而且应树立和宣传“传播就是竞争”(获得优先权属证明)的意识;对于具有内部管理性质的知识内容,如果包含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或技术知识和可以提供广泛借鉴的战略、政策、制度、方法,只要不影响竞争和不涉及个人隐私,应尽量广泛传播,而且公共机构有义务公开自己的战略,政策、制度和方法,保证透明性和可公共问责;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则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从传播科学、服务公众、宣传机构、提高可公共问责性角度。应规定机构成员已公开发表的职务作品和课题作品在存缴时立即实行开放获取;应规定机构成员“相对公开使用”的职务作品和课题作品在存缴后立即实行开放获取或在有限保护期后实行开放获取(保护期内也可向指定范围开放传播);应规定机构出版的汇集作品在存缴后立即实行开放获取或在有限保护期后实行开放获取(其中由非机构成员完成的非合作作品,应事先征得作者同意);应鼓励机构成员的其他作品尽可能实行开放获取或在有限保护期后实行开放获取;应鼓励其他合作者已公开发表或“相对公开使用”作品尽量尽早实行开放获取。无论作品是否有传播保护措施,除非有法定保密要求,应全面开放所有保存作品的元数据。
应提供多种形式的检索浏览能力,包括对个人、部门、课题、类型等不同维度的集成浏览能力,提供利用各种关系关联检索的能力。
应提供机构知识库元数据开放收割接口”和开放检索接口,支持第三方对机构知识内容的揭示和对可开放获取内容的检索,建立帮助获得非开放获取内容的获取机制及咨询服务。
3.4 长期保存
机构知识库是知识资产长期保存的基础,但它还必须在存缴、组织和保存转移等方面的政策和技术上为长期保存提供具体支持。
从存缴角度,应规定作者存缴原始内容如果有传播保护措施例如只PDF版本一则可由知识库系统自动转换;如果原始对象为非常用格式,应由知识库系统自动转换为常用格式。应要求作者存缴完整对象;应提供将不同时间提供的但实质上属于同一完整对象的内容关联起来的机制。知识库元数据应包含存缴对象的技术信息、权属信息和其他与长期保存密切相关的信息。应建立已存缴作品的撤出管理机制,对规定存缴的内容,未经机构知识库管理者同意不能撤出;对要求和鼓励存缴的内容,应通过必要的传播保护和激励措施鼓励人们长期保存,并建立撤消存缴登记制度,使得机构知识库掌握和更新保存情况。
从对象组织的角度,应积极采用开放数字对象格式来组织存缴内容,支持存缴对象的结构化组织、迁移、输出等;应逐步支持复合对象格式,关联组织或封装涉及相同人员、课题、部门等的多个作品。
从对象保管的角度,应建立所存缴内容的数据管理机制,通过自动、定期的存储库审计功能,确认所存缴内容是否得到妥善保存;审计功能应能按照个人、部门、课题等分别进行,以方便理解的方式呈现和报送审计结果;应建立所保存内容的定期备份机制;应建立所保存内容的转移输出功能,按照开放封装格式进行转移,应能按照个人、部门、课题等分别进行转移。
3.5 扩展服务
应建立相关机制来支持基于保存内容的丰富服务。
从知识能力宣传的角度,可利用知识库所保存内容建立虚拟的个人、课题、部门等的知识目录(Poftfolio),集中展现相应对象所产生的知识成果。应提供知识目录的定制功
能,提供知识目录相互关联浏览的能力。
从知识能力审计的角度,应支持对存缴内容按照时间、部门、课题和个人等统计的功能;应支持对所保存内容被不同范围用户从不同方式使用(例如浏览题录或摘要、下载全文)的统计功能;应支持利用所保存内容建立知识地图的功能。统计结果应能正式输出以支持宣传和评价的需要。
从知识能力评价的角度,应逐步支持对机构的知识需求分析、知识能力分析、知识关系分析、知识资产应用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能力匹配分析、知识能力竞争力分析等。这些可以利用外部工具,分析与评价结果应保存到机构知识库。
3.6 互操作服务
应建立相关机制来支持机构知识库与外部知识系统的有机链接,促进机构知识资产的充分传播,促进外部相关知识的发现和利用。
从关联利用外部相关知识的角度,应建立从机构知识库内特定知识内容直接检索外部知识系统乃至集成机构知识库内外资源的功能;应嵌入帮助机构成员获取外部知识内容的服务,应嵌人为检索外部知识内容提供咨询帮助的服务。
从提升知识管理能力的角度,应建立机构知识库与科研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机构信息平台、学位论文系统、期刊编辑出版管理系统、学术会议平台、教育管理系统等双向内容交换和验证的机制,保障知识内容的及时捕获、可靠记载和与管理流程的紧密结合。
4 权益保护政策
机构知识库所保存内容涉及机构、机构成员和合作者的作品及权益,公共机构还必须考虑国家和公众的权益。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权益保护机制,保证知识内容被可靠收集,知识产权得到妥善保护,知识管理能规范进行,消除对竞争性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的顾虑,规避管理和法律风险,保证可持续运行。
4.1 传播保护机制
由于各个方面对不同性质的作品拥有不同的权利,应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传播保护政策,妥善处理个人与机构、保护与传播的关系。
在需要进行传播保护时,应首先考虑非限制性的传播保护措施,例如采用创作共享版权许可(Creative CommonsLicenses,CC),支持开放传播;或将原始文档转换为不可修改及不可摘取片段的PDF文件开放传播。
在竞争性需要或出版者限制下需要采取限制性传播保护措施时,应建立“例外限制”政策,即默认是开放传播,只在必要时才能过专门选择设置传播限制,避免自动进行笼统的限制;应确定“有限限制”和“最小限制”原则,不能设置无限期的限制,尽可能设置小的时间或范围限制;应确定“自动取消”原则,任何传播限制均设期限,只要没有再次专门设置,到期自动取消限制。
在具体设置传播限制时,可综合考虑对传播时间的限制(例如发表后6个月再开放获取)、对内容形式的限制(例如先只开放文摘或简本,6个月后开放全本)、对传播范围的限制(例如先只在本机构开放、6个月后在整个网络上开放)等,尽量将限制程度降到保护知识产权或竞争优势的最低要求。
在采取限制性传播保护措施时,应提供方便经济的文献索取服务,帮助必要时经过同意后获取原文。
在实施传播保护的同时,应帮助作者更好地传播自己的作品,包括向作者提供知识目录、浏览检索统计和作品元数据批量下载服务。
4.2 权益保护机制
将作品存缴到机构知识库中,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著作权权属。为了妥善保护机构和作者的合法利益,应建立明确的权益保护政策。
为了保护内容创作者的权益和规避法律风险,机构成员在存缴作品及选择传播方式时,应承诺自己对所存缴的作品拥有著作权(流程上应建立作品权属的检查确认机制);如果存缴内容属于合作作品,则应取得合作者的相应许可。对于职务作品和课题作品,应按照机构相关政策进行存缴和传播。
为维护机构知识资产和提升机构知识竞争力,除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外,机构成员应承诺将机构知识库作为职务作品和机构资助课题作品的第一存缴库,并在引用自己作品时尽可能使用作品的机构知识库标识。
为了保证对知识作品的长期保存,机构成员应允许机构知识库为保存目的对作品进行元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组合、备份迁移等处理,此时机构知识库应维护作品的署名权,完整性和作者的其他合法权益。
为了在保障机构成员著作权权益的同时促进知识广泛传播,应积极推行创作共享版权许可(cc许可)。CC许可保留作者的著作权,同时在满足一定许可条件的情况下,允许第三方对作品为研究与学习目的复制、传播和显示。第三方在超出“一定许可条件”下使用作品,仍需专门申请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CC许可还规定了若干条件,例如使用者必须明确标注作者信息(Attribution),包括必要的出版信息,使用者不能把作品用于商业用途(Non commercial),或者不能提取作品内容生成衍生作品(No Derivative Works),或者在提取作品内容生成衍生作品时采用同样的CC版权许可(Share―ahke)。NoDerivativeWorks和Share-akke二者选一。机构可将包括Attribution、Non commercial和Share-alike的授权许可作为自己机构的基准许可,但应允许作者对个人拥有著作权的作品选择Non Denvative Works或Share-alike。
为了保护公众机构的权利,对于机构成员在正式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应规定在签署发表合同时通过补充协议来保留作者在机构知识库存缴与作品的权利,应要求出版者同意机构成员在机构知识库存缴与所发表的作品,所存缴版本应是正式发表版本或发表前最后作者定稿,存缴应在发表时立即进行,并在不超过发表后6个月按照CC许可开放获取。机构可代表其成员与出版者签订对所有成员有效的保留存缴与权的补充协议。
为保护机构作者和出版者的合法权益,应建立作品标识符和引用规则,要求使用者在使用知识库知识内容时遵守学术道德、采用规范的标识符和引用规则来注明来源。知识库在揭示或显示该作品时应给出规范标识方式。如果属于已发表作品,知识库在显示作品时应给出出版源信息,并要求使用者注明出版源信息。
机构作为知识库的管理者,应保证所存缴作品和存缴过程管理信息(例如存缴日期、存缴者、传播选择等)的完整性、安全性和长期可获得性;除法律规定和机构法定职责规定外,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他机构转移存缴作品。应维护作者的合法利益,在机构知识库主页上显示合理使用的要求;出现侵权行为时,应提供有关信息,支持作者维权;机构在利用保存内容汇编新的作品时,除法人作品和个人仅享有署名权的职务作品外,应事先征得作者同意,并在新的作品中明确反映个人作者(包括仅享有署名权的作者)的贡献,如果新的作品产生经济收益,应向作者支付收益;机构在已
知第三方利用知识库保存内容汇编新的作品时,应要求第三方事先征得作者同意、准确反映作者贡献、合理分配可能的经济收益。
5 支撑机制
机构知识库建设涉及复杂过程、交错权益、长期投入,需要建立相应的支撑机制来保证迅速收集、有效传播、深入利用和长期保存机构的知识资产。
5.1 战略机制
应将机构知识库建设作为机构保存知识资产、发展知识能力、构建知识环境的战略任务,并将其纳入机构的整体建设、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以机构知识库白皮书或管理应用指南等方式明确确认。
5.2 制度机制
机构应明确规定机构知识内容的存缴政策、传播政策和权益保护政策;认可创作共享版权许可对机构知识内容的适用性并提供适用指南;建立作者时保留存缴与传播权利的发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和适用指南;积极争取以机构名义与本领域主要出版商签订保留本机构作者存缴与开放传播权利的集体协议,并作为范本供机构成员在通过其他出版商时利用;建立直接依靠机构知识库内作品来进行年度考核和评价评奖等制度。
5.3 管理机制
应明确机构内部负责建设和管理机构知识库的责任部门及其责任目标,设计和宣传相应机制与政策,组织与出版商的存缴与传播权利集体谈判,协助机构成员解决存缴和传播中的各种问题,组织授权存缴,组织对存缴状态的统计监测,组织与第三方利用系统的协商,组织可能的维权行动等。机构可授权内部相关部门负责机构知识库的技术管理和服务管理。
5.4 服务机制
应建立支持机构成员及合作者方便进行存缴和传播的服务机制,除通过上述“管理机制”提供政策与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集体谈判服务等,还应委托内部相关部门向个人、部门或课题提供传播管理服务(例如统计打印检索流量证明)、知识目录服务、关联信息通报服务(“谁提供了与你的作品类似或相关的作品”),为机构提供知识内容审计和知识能力分析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