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6:01

导语:在中外文化比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外文化比较论文

第1篇

去年的金秋时节,纽约气候宜人,风光无限。我来到已经走过250年漫长岁月的哥伦比亚大学,不禁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两个半世纪以来,哥大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著名大学,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有众多的海外各国留学生在此读书深造。近百年来活跃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教育、学术界的那些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不在少数。随口数来,即有、冯友兰、张伯苓、蒋梦麟、蒋廷黻、陶行知、陈鹤琴、顾维钧、宋子文、徐志摩等,不下几十位;如果再加上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如今,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更多。漫步在哥大古典而又现代的校园,不时会迎来华族学子自豪而又惬意的笑脸。可以讲,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学的一部分,中国社会文化与哥伦比亚大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鉴于此,结合该校创建250周年的隆重庆典,2004年9月10日至11日召开了“中国留学生与哥伦比亚大学的联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谓匠心独具,意义深远。

讨论会共收到近40篇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的思想、学术、为人、社会贡献及其与在哥大受教育的关系,其中有学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和医学等自然科学的,有学哲学、历史、文学、经济、教育、法学、外交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之丰富,涉及人物之广泛,前所未有。有不少参加会议的学者本身就是哥伦比亚太学的毕业生,他们重返母校,回忆当年的学习和生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探讨中国留学生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化联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样的中国留学生研究,内容丰富,新意迭出,让人眼界大开,可以讲为拓展和深化今后的留学生研究开创了一个极好的新途径。从中国留学生研究发展的历程来看,目前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众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末,舒新城先生出版了他的《近代中国留学史》,开启了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先河。三四十年代零星地有一些研究留学生的论著出现,但并没有形成气候。20世纪50到70年代,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制约下,留学生的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推进下,尤其在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带动下,留学生研究逐步“火”起来了。到2000年前后,不仅研究的论文、专著成批涌现,研究的方式、方法也大有创新,研究的群体队伍也初步形成,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召开。近两年,在香港、纽约、天津、徐州、珠海等地先后召开了5次规模盛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应该说中国留学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再进一步向前发展,困难很多。哥伦比亚大学这次研讨会以一个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作为研究的平台,中美学者坐下来在一起做认真深入的探讨,应该说是深入研究中国留学生的一个好方法。以往我们按国别、按地区、按社团、按事件,按学科等来研究留学生,成果颇丰,哥伦比亚大学这次会议按学校来研究的方法则更进了一步,非常值得提倡。对美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一些中国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名牌大学加以专门的研究探讨,无疑会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与此同时,中国选派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可对那里出国和回来的留学生加以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假如这些重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梳理清楚了,留学生的研究自然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还应该指出的是,以中外著名大学为着眼点来研究中国留学生,不仅使留学生的研究具有了世界性,会增强我们从中外文化的双重视角或曰从世界文化的大视野来解析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行为,而且有助于中外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客观地讲,中国留学生本身就是受母体文化和异体文化熏陶的特殊的新型知识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土”“洋”互动的结果。一般我们讲中国留学生学贯中西,就是指他们的文化结构具有了世界性,或者说他们是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使中国文化复兴。因此,留学生的研究必须有世界眼光,必须有世界意识。在这次哥伦比亚太学的中国留学生研讨会上,许多学者都提到了这一点。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不从世界的角度来透视兼通中外文化的中国留学生,留学生的研究肯定是“夹生饭”。所以应该呼吁和倡导世界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留学生研究。

第2篇

中国比较文学是在20世纪初发轫,20年代后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孕育。80年代后,作为最具开放性、先锋性的学科之一,得到了迅猛发展。90年代前后,世界更深入地进入全球化,中国的比较文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1.1初兴阶段

20世纪初,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唤起民众,在引进外国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同时,也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使发轫于欧洲的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始被引入了中国,这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1.2发展与滞缓阶段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及40年代初,比较文学出现了一个小,先后问世了一批比较文学著作和很有影响的论文。1949年以后的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1949~1965年,主要受前苏联“一些思潮”的影响,致使比较文学发展处于阻滞状态;1966~1976年,“”时期,整个文坛处于荒芜状况,根本谈不上比较文学研究。

1.3复兴阶段

1978年,中国大地万象复苏,这为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创造了极好的时代条件。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1979年的出版为标志的,从此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揭开了比较文学复兴的序幕。中国的比较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发展蔓延,其队伍的人数与素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壮观局面。

1.4蓬勃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有以下特点:第一,注重理论探讨和研究。我国著名比较文学家曹顺庆等专家积极呼吁建立“中国学派”,并且对“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和方法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将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阶段。第二,我国比较文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争得了一席之地。同时,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完全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扩大了与国际的交流。

2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除了对学科的常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外,特别在以下几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2.1文学人类学与国内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与国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来发展最充分、成果最显著的一个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学者在治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外文学关系,先后写出不少中外文学关系史、交流史的系列丛书、专著和文章,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坐标中的位置、价值、发展进程都有了更为准确的评价。在以后的研究中必须更加重视活态文学,多元族群互动文学和口传文学,充分发挥其融合故事、讲唱、表演、信仰、仪式、礼俗等的文化整合功能,逐步完成从仅仅局限于文学性和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式,走向对文学的文化语境还原性研究范式的演化。

2.2比较诗学的新进展

世界进入后现代时期,比较诗学有了根本的改变,新的比较诗学力求突显原创。诗学、国别诗学、民族诗学在理论及美学价值上呈现出来的共通性、普遍性与世界性的同时也要追寻不同诗学的差异性、特殊性与民族性,进行解释学的视域融合,最终汇入到多元化的流动性的世界诗学的潮流之中,形成以本土特色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新诗学。

2.3海外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

海外华人文学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和侨民文学创作群体。“流散”一词原意最初是指犹太人被动流散世界的现象,中国学者将“流散文学”纳入比较文学范畴,并将其视为比较文学研究之新领域。中国比较文学界聚焦诸如华人流散文学的文化身份追寻、中华文化意识及其与当地本土文化意识的碰撞与交融、华人流散文学的边缘性与世界性等的研究,数以百计的著作和大量学术论文提出了有关华人流散文学深化和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话题。

2.4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观念的更新

中国是一个翻译大国,中国学者在翻译文学史和翻译文学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的翻译文学研究由于有了译介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才使人觉得与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象、目的、方法等方面有不同,从而可以纳入比较文学范畴,并规范了从文学、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的途径。文学翻译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而且是文化观念的传递与重塑,是在两种语言相切的地方,发展本土的语言。

2.5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近年来,中国学者从西方学者借用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乃至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剖析阐发作家、作品、情节与人物形象,从中得到颇多启发。多卷学术辑刊已陆续出版,其作者队伍扩展到宗教学、哲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业绩显著。

3发展中问题的解决

在全球文明冲突时代,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面临着一些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指导比较文学研究。虽然我国的比较文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当年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分别以“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著称于世,而当代的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却没有自己的体系。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才能有效地指导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其次,除进一步深化对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诗学研究外,还应进一步拓展比较故事学、东方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及其文化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加快出版介绍华裔比较文学学者的论著及其学术观点。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已有一些具有独创的成果,但杰作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杰作更少。再次,加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目前,我国虽然已有十几个省份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但还没有普及。全国只有少部分大专院校开设有比较文学课,与西方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师生对比较文学还很陌生。只有加强在高校内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普及比较文学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

第3篇

【编者按】: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决策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积极追求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行性论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特点的的国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重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第4篇

首先,回顾近十年高考试卷,其与本专题有关的主观题如下:

1.2002年全国卷第40题:通过呈现“丝绸之路示意图”,考查有关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名、沿路所反映的宗教艺术成就,及西汉和唐政府的管辖机构。

2.2005上海历史卷第34题:通过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进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

3.2008广东单科卷第27题:以启蒙运动时代、后的近代不同阶段,西方对“中国形象”的不同看法为切入点,考查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影响及原因。

4.2009海南单科卷第27题:通过简短材料,考查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评价,从中洞察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5.2012年广东文综卷第39题:以“science”“代议制民主”等词语和概念的变化,考查其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6.2012年天津文综卷历史部分第12题:以佛教和道教对唐代儒学的影响,考查唐代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特征。

7.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以“冲击—反应”模式,考查对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理解。

8.2012年重庆文综卷第37题:以唐代、近代中国、近代美洲的留学生为切入点,考查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从考题数量看,2002年以来,涉及文化交流史的题目共8道,2012年就占了4道。对该内容的考查有增加的趋势。从考题内容看,试题不断加强了对文明交往中的重要人物、关键事件的理解。从命题立意看,试题突出强调了不同文明交往间的认同、融合,互赢共进的文化精神。这些提示我们在复习中外文化交流史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那些人和事。

“丝绸之路”的名称,最早是由普鲁士人李希托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提出来的。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会的大帝国。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有商队与僧侣、朝圣者与游客、学者与技艺家、奴婢和使节。这一幅幅历史画卷便形成了“丝绸之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唐代的景教、元代的方济各会),以及祆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其他宗教,都是经这条路线传入中国的。中国早期的养蚕术、造纸术和印刷术和自然科学等无数内容也是经由该路传出去的。①研究丝路史,既涉及欧洲大陆,也涉及北非和东非。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瓷器和茶叶的外销以及鹰洋(墨西哥银元)流入中国,那么它还可以包括美洲大陆。它在时间上已持续了近25个世纪,几乎覆盖了世界五大洲。②可见,“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新课程教材、教学都重点强调了新航路的开辟,但并未突出“丝绸之路”,教材只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简略提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以下三点尤为不应忽视:

一是丝路的开通是路线两端帝国共同推动的结果。《新全球史》记载:古帝国的建立极大地拓展了远距离贸易的范围。汉帝国维持着中国的秩序,使中亚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状态。帕提亚王国在波斯取代了塞琉古王朝,把它的权威扩展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罗马帝国给地中海地区带来了秩序。而在印度,贵霜帝国和其他一些小邦国也为远距离商贸活动提供了安全和稳定,尤其是在印度北部地区。随着古典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③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二是丝绸之路的负面影响。《新全球史》记载:同一样,传染性疾病也沿古典世界的商路不断蔓延。附着于长途跋涉的旅行者,病原体有机会离开它们原初的环境,攻击那些对这种疾病没有遗传免疫力和后天免疫力的人群。这种传染病往往导致人口死亡。公元2世纪至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传染病。最具破坏力的疾病应该是天花和麻疹,淋巴腺鼠疫在这时可能也爆发了。而这一时期,人类没有抵抗力、免疫力和药物对抗这些疾病,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④

三是丝绸之路的兴衰。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明代郑和下西洋将海上丝绸之路推向顶点,以后逐渐衰落。

为了突出以上内容,我原创了如下试题:

[原创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典帝国的建立极大地拓展了远距离贸易的范围,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都处在一个或另一个古典社会的影响范围之内。随着古典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连接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因为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而另外一些东西,也利用了丝绸之路所提供的安全、可靠地进行长途旅行的机会。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同时,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旅行者如病菌也穿过丝绸之路,在遇到新的感染人群时引发毁灭性的瘟疫。到古典时代末期,在丝绸之路上蔓延的传染病引起了中国和地中海地区人口的急剧下降,在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也同样导致了人口下降。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所谓“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在1400—1800年间,欧洲航海家的一系列杰出的探险之旅将他们带到了世界上除极地以外的各个海域。航海事业是昂贵的事业。然而私人投资者与政府却有极强的动力经营海上保险业,并且为船队提供先进的航海技术。探险还带来了额外的好处:欧洲的水手绘制了世界海图,对世界地理状况的认识也更为精确。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商人和水手建立起通信、交通和交流的全球网络,并且从中大大获益。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丝绸之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文明交流方式的不同结局及原因。

参考答案:(1)因素:汉代丝织业的兴盛;张骞通西域的促进;古典帝国扩张的推动;远距离贸易的需要;商人和旅行者的利益诉求。

影响:促进了双方经贸、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引发了疾病的扩散性蔓延,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的混乱。

(2)原因: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

(3)结局:郑和下西洋后,航海事业衰落,丝绸之路不再兴盛;欧洲的探险之旅(或新航路开辟)后,航海事业蒸蒸日上,世界交往不断扩大。

衰落的原因: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贸易环境的恶化(如海盗、倭寇等);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

扩大的原因:政府的鼓励;商业动机的驱动;航海技术的保障;航海知识的进步;航海家的探险活动频繁。

命题解析:此题围绕“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两条文明交往的路径设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两点:一是丝绸之路开通原因的复杂性及其消极影响;二是从文明交往的角度进一步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回答此题,既要仔细阅读并善于归纳材料,还要全面思考。如第(2)问既要考虑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也要兼顾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因素;第(3)问既要答“衰落”也要答“扩大”的原因。这些都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此内容还可变换角度出题,如将丝绸之路特别是郑和下西洋所倡导的文明平等交往理念,与新航路开辟后的文明扩张思想进行比较设题。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和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受到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龙去脉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①梁启超指出:“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②这两次中外文化大交汇,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理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中突出这两个阶段。

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学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了巨大的启迪作用。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的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这是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范例。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大量的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①佛教绘画传人中国后,隋唐画匠(如吴道子)迅速地从佛画的绚丽色彩与宗教题材中汲取营养,大大提高了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魏晋隋唐的雕塑壁画,也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等石窟艺术,都有印度艺术的影响。

中外文化大交汇的第二次开端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耶稣会士来华。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包括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实验等,而后者又是最主要的部分。这些西方文化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欧氏几何及其演绎推论对中国思想界来说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世界舆图使中国人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世界概念;火器的使用、望远镜等仪器的介绍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徐光启等科学家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会通”,晚明的数学家与天文学等面目为之一新。②

为了体现以上理解,我原创了如下试题:

[原创题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汉末,佛教传入后,最初只被当做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老百姓很少接触……东汉末年,佛教开始流向民间,在社会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随着西域来华僧人的增多,译经事业日趋兴盛,大、小乘佛教都于此时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外来佛教和各种思潮和典籍以空前的规模涌进内地。可是在它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传统思想——儒学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在儒、释、道之间迸发了广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论战和斗争。佛教经过不断的中国化而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至宋元时代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明代中叶,罗马教廷配合欧洲殖民势力向世界扩展,在葡萄牙的支持下,通过澳门,派出成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出入京师宫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布天主教。据统计,自1581年至1712年,来华耶稣会士共249人。在早期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欧洲传教士中,有开创之功者,是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随着欧洲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的医学、光学、建筑学、美术、工艺、哲学、音乐、语言学等也纷至沓来。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要而言之,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之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后此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大概受利、徐诸人影响不小。

——摘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宋元佛教在中国发展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文化领域出现的突出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具体史实,谈谈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1)特点:佛教信仰由上层扩大到民间,再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由最初的宗教生活发展为中国的佛教文化。

原因:佛教教义适合古代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统治阶层的提倡;知识分子的理论加工、改造;佛教内容的不断汉化、儒化。

(2)现象:西学东渐。

原因:文艺复兴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方传教事业的扩大;一批为宗教事业献身的耶稣会士来华;中国开明士大夫的大力支持。

(3)梁启超认为,晋唐与明末的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符合事实的。

晋唐之际,随着佛教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消化了佛学。如:佛学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思想中,出现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态势,最终导致宋明理学产生;石窟艺术深受佛教影响;隋唐绘画题材多与宗教有关;隋唐乐舞也受印度艺术影响。

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如:利玛窦、徐光启合译了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西方天文、地理、火器等知识使中国人开阔了视野;欧洲的水利方法也出现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讲求实证,重视实际的学风影响了明清学者。

可见,外来文化的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命题解析:晋唐之际佛学对中国的影响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是教材编写者没有强调、教师教学并不注重的两个重要问题。笔者以此设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回答第一问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时,要注意考虑到当时中国社会的需求、佛教内容的发展及文化人士的作用三个角度;回答第二问“西学东渐”的原因时要考虑西方与中国两方面的作用;回答第三问时要注意找准史实,并突出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此内容还可变换角度出题。如可单独设题考查佛学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及“西学东渐”的具体概况,或者直接考查晋唐与明清两个阶段的文化特点。

中西文化的交流是通过人实现的,而传教士则充当了其中的重要角色。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影响最大。耶稣会士来华,固然意在传教,却带来了范围远比宗教广泛的欧洲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成为当时“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①他们的传教活动产生了三大影响:一是他们中不乏饱学之士,他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启发了中国文化开始步入近代化的历程;二是他们为了传教,必须研究中国固有文化,改穿儒服,学习汉语满文、读经赋诗,成为第一批西方汉学家;三是他们将来华见闻和中国古籍介绍给西方,向西方传播中国现行制度、社会状况、礼仪风俗等,起了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②

在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欧洲传教士中,有开创之功的是利玛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掀起了“耶稣会士研究热”,利玛窦研究首当其冲。1979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同六的《沟通中西文化的先驱者——利玛窦》一文。该文认为:利玛窦“为我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在意大利有人称他为‘沟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粗略统计,从2001年至2010年7月,大陆地区出版的有关利玛窦的专著(含编、译著)有30余种;发表的论文达350余篇。世纪之交,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千年来对中国历史进程及中外关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外国人有4个,利玛窦名列其中(另外3位是马克思、列宁、马可波罗)。③

对于近代传教士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能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抹杀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为了突出以上内容,我原创了如下试题:

[原创题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最初,利玛窦以为和尚是中国人所崇拜的,所以他削发为僧,披袈裟。结果和尚装束不但不受人尊重,反而招来了麻烦。他及时吸取教训,改成儒者装扮,头戴方巾,身穿儒服,自称道人,行秀才礼。他摸准了中国高级官僚的脾气,因此,每到一地,故意赠送或展览陈列当时中国没有或者比中国质量更好的西洋物品,打动那些贪财官吏及皇帝的心,从而在中国统治阶级内部找到保护人,站稳脚跟。当时中国一些较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为了富国强兵,渴望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交往过程中,这些知识分子成了利玛窦的好友、学生或信徒,成了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柱石。经过多年努力,利玛窦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能用中文撰写文章和著作。万历三十四年(1606),利玛窦在北京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前六卷,这是利玛窦首次把古希腊数学名著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利玛窦在中国居住了二十八年,写了十六种译著,其中流传最广、史料价值最大的是《中国札记》,后被译成多种文字。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传教士译介中国情况的作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中文语法、会话和字典;中国儒家典籍译介;有关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著述,包括会务报告、信件和日记等;中国文学艺术的译介。根据英文《中国丛报》(美国传教士创办)1849年的书目,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传教士向西方译介的出版物达400余种。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的30余年间曾译介了139部科技书籍和工具书。当时与傅兰雅先后合作翻译和编辑的中国学者有徐寿、徐建寅(徐寿之子)、华衡芳、李善兰、王德均等20多人。在旧中国十几所著名的教会大学里,中国教师的比重远远超过外籍教师。例如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经办的燕京大学,曾重金礼聘一批中国籍教授到该校执教,昊雷川、刘廷芳、陈垣、顾领刚、冯友兰、梁士纯等学者都曾在燕京大学教过书。教会医院的大部分医疗和护理工作是由中国籍医务人员担任的。其中贡献较大的有黄宽、石美玉(女)、颜福庆和张孝赛等著名医生。

——摘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三:康有为在1898年曾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传教)和林乐知(美国传教士,1860年来到中国)的著作。戊戌后,康有为也是靠了传教士的帮助才逃脱清政府的追捕。……但西方列强却把洋教当成他们“借以张国威”“借以广土地”“为商业之先”的工具,再加上洋教毕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扦格(隔阂),之后不到一年,中国北方就爆发了一场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

——摘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简要评述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活动。

参考答案:(1)原因:了解、遵从中国的风俗民情;拉拢和投靠上层统治者;笼络知识分子阶层;熟悉中国语言文字,掌握交往工具。

(2)传播基督教文化;译介中国作品;介绍西方科技;创办报刊、教会学校、医疗机构;声援民主运动;进行思想文化侵略。

扩大了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中国学习西方,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向西方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命题解析:此题围绕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活动设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外来文化在中国成功传播的策略(材料一),及传教士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材料,全面归纳要点;回答第(2)问时先要“述”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活动,再加以全面评论。此内容还可变换角度出题。如选取艾儒略、南怀仁、李提摩太等传教士的相关活动命题。或者关注近代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作的贡献命题。

第5篇

【论文摘 要】 本文论述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探讨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方法  

1、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交际化外语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教学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一教学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它把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看得同样重要,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输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流利程度,生成更多可理解的输入,而且可以通过生成可理解的输出来加速第二语言学习。在教学上它十分重视交流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意念协商,其课堂活动有解决问题、做决策、观点交流、图画听写等形式。交际化外语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其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来避免填鸭式的文化教学,如讲故事、小组讨论、小型戏剧、几分钟演讲、小组竞赛等。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这些活动既达到了教授文化的目的,又丰富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欢迎。如笔者在讲授 “jobs and careers” 《工作与职业》一文时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 unit 2), 就组织了同学在班级内进行模拟面试活动。 同学们的亲身参与, 使他们对整个面试过程及国外的面试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们未来的求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此项运动是从苏格兰流传开的等;又如“pelotas”(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国,更广泛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人们称之为“杰莱”,意思是:“欢乐的节日”。 

2、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 

课堂文化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不可能全面,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 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方面的书籍,多听英文的故事、戏剧,多观看英文原版的录像和电影,主动地与外籍留学生、教师交谈,多参加英语角等活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3、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为学生开设“电影欣赏-美国历史与文化”、“跨文化交际技能”、“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概况”等课程。相信通过这些跨文化课程的学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为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文化资源,我们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籍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讲母语的本族人(native speakers)来向学生传递最准确的异域文化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rosen shine & sevens,1986)。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 

除了上述种种方法外,束定芳,庄智象两位老师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中也提出了有关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如:融合法、实践法、和比较法。这些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束定芳,庄智象 1996:130).总而言之,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并通过文化学习语言。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学习者。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平时又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积累,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bander, r, g. 1978. american english retor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road. 

[2] 邓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147. 

[4] 王海银. 试论语言、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第6篇

近代有一部《家书》,因为充满了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之谈而影响深远,至今好评如潮;当代有一部《傅雷家书》,因为充满了翻译家、文学家“修身齐家治学观世”的智慧而为人称道,有常读常新的魅力。

《傅雷家书》初版于1981年,很快就蜚声读书界。据统计已经发行了110多万册,而且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当代家书何其多!影响最巨者当推此书。书中不仅凝聚了傅雷教子的心血,而且那些关于艺术、人生、文学、历史、宗教、中外文化比较的精辟之论,至今读来,仍如清风一般拓人心胸,发人深思。在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里,傅雷在家书中坚守了传统的人文理想,并把它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书中几次推荐记录魏晋名士风度的文学名著《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他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魏晋名士风度的认同,又提出了比较文化有待进一步展开研究的课题。

傅雷也非常推崇《人间词话》,认为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这样掷地有声的议论,不仅闪烁着影射当时的锋芒,对于今天具有“理论崇拜”情结的人们,也仍然具有警示的意义。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教学;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Jesperson就曾说过“学习他国文化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了解与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纳为教学目标,学生不了解英美文化习俗。文化意识缺失,宛如折了翅膀,他们就不可能掌握运用英语能力进行成功的交际,也就无法展翅飞翔。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人文化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交际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从视觉信息设计入手,展示文化层面

视觉信息不仅生动形象.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长时记忆。而且视觉信息本身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新教材中穿插大量图片,包括动植物和人物图片、标志性建筑物、自然风光图、电影剧照、故事插图、民俗舞蹈图等,赏心悦目,扣人心弦,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传递了大量的非文字文化信息。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英语国家的文化世界里。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视”“听”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在教外研社出版的新教材英语第一册Unit9AroundtheWodd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新西兰的电视教学片。了解新西兰的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国土疆域、气候条件、著名城市、风土人情等。激起学生对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视觉信息提高了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力以及热爱世界的情感态度.使文化渗透更为形象直观。

二、以丰富的语体和语料为载体,感悟文化内涵

在语体和语料的选择上,新教材涵盖了英语国家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接触了大量不同的语体,如:情境对话、书信、邮件、人物传记、通知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PronunciationExercise的版块,收集了大量的谚语、名人名言、幽默笑话等,短小精悍,是英美人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精华,也是课文素材的营养品和调味剂。如:“Iltreescatchmuchwind.”“East.west,homeisthebest.”。语体的多样化和丰富的内容一方面促成了大容量、全方位的文化信息的输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语体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提高其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定型,创造更多的情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异国文化。

(一)结合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阅读的速度。教师可利用英语教科书与教师用书中的文化注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的人物和事件,充实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外,教师还可运用综合讲解法和系统介绍法,结合课文教学,讲解、介绍英语国家的常用成语、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等。例如。在形容雨下得很大时,英语中有Itwasrainingcatsanddogs.学生对此不理解,我就讲解其文化知识。帮助他们理解。raincatsanddogs源自古代北欧日尔曼民族的神话传说。传说中猫和狗都是风雨神的侍从,它们一出洞,常引起狂风暴雨.这样猫和狗就成了狂风暴雨的象征。所以,raincatsanddogs相当于rainveryheavily。

(二)注重跨文化对比,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文化教学可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

1.体态语对比。体态语是文化的一个窗口,对比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民喜怒哀乐的手势与表情、交谈时的体距差异以及体态的表意异同,以便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做到尊重他国文化。入乡随俗。

2.中外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差异。在中国可以用“老师”“局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大姐”“大妈”之类。而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称呼与我国的习惯差别极大,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士等外,一般都直呼其名,甚至对家中的长辈如婆婆也直呼其名,表示亲切,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有悖于情理、不礼貌。在中国,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常用“你上哪里啊?”“你吃过了么?”或明明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问什么。如“去上班吗?”等。而英美人打招呼一般用“Goodmonring/aftemoorr/evening.”“Howdoyoudo?Nicetomeetoyu.或Hello/Hi”问候。见到外国人问“你去哪里?”会令他不快,“干吗干涉我的私生活?”,问“吃了吗?”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引起误解。

3.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恭维与称赞的不同反应。恭维与赞美要使用得当。例如,Smiht教授演讲结束后你称赞说“DrSmith,you’vegivenawondefrullecture.”这句恭维话就使用不恰当。西方人一般认为,学术报告是求实的,不会“wonderful”。因此,这句恭维话容易使听者以为说话人是在吹捧,甚至觉得说话人虚伪。正确的说法应是“Ireallyappreciateyourlecture,DrSmith.”西方人直率,对于称赞、祝贺等一般用“Thankyou”欣然接受。而中国人往往比较内敛谦虚,“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4.英、汉语表示相同概念的词语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lnad.1ord一词,在大多数中国教材中,多被译为“地主”,总让人联想到剥削阶级。而在西方,lnadlord一词多表示“房东”之意。又如bat“蝙蝠”,中国的传统年画中常出现,有“五福临门”之意。而在西方,蝙蝠往往是“ugly,evil”丑陋,邪恶的象征。类似的还有draDn等词。

5.中外思维以价值观的对比。文化的差异也会造成价值观的不同。比如,不同名族在非自由题(如禁忌语)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询问别人的年龄、收人情况、婚姻等在西方国家都是禁忌。如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美德,而西方老人并不认同这种尊老方式,在公交车上你看到一位外国老太太给她让座,若说:P1easeitdown,Granny.You’reold.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冒犯。若看到某女士的衣服很好看说:Youlookbeautifulonit,很好。但若追问Wheredidyoubuyit?Howmuchdiditcost?则被认为是无礼干预他人的私事。

6.英美人士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人的异同。如:英美人士对于不合适的礼物就会礼貌地拒绝。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而被拒绝的中国人往往觉得没面子

7.英美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差异如英美人士吃饭时一般不吐骨头、剌类的。所以他们对食材的处理和我们不同。

中西方节日的不同。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结合外研社英语第一册Uuitl0Aroundtheworld的教授时,我对中西方传统的节日进行了概括、介绍和对比。除NewYear’SDay是大家共同的节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DragonBoart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LanternFestival,QingmingFestival,英语国家有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Mother’sDay(母亲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irstmas(圣诞节)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如:中国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挂灯笼:在中秋节合家团圆边吃月饼边赏月,其乐融融:在春节吃年夜饭,全家一起守岁祈福,等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去给先辈亲友拜年,小孩还可以得到压岁红包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英语文化素养,同时.也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以创新的任务设计实践活动,加深文化底蕴

文化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加强实践,才能扩大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一)听与动听与动的活动是基于全身反应法的理论

在该活动中文化信息转换为一套指令,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听教师的指令做各种动作。比如,待人接物;给长辈鞠躬行礼;在餐馆里的用餐.包括坐下、点菜、吃、付帐、离开等一连串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要求理解准确、动作得体,符合外国人的礼节。

(二)说与演创设情境进行对话是学习英语会话重要途径

被广泛应用于文化教学之中。要使语言表达得体,体现出异国文化的不同内涵,教师可以以课本对话为依托,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积极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如外研社英语第二册Unit9对话中以求职失败一幕为例,通过表演,学生自觉地揣摩剧情中应采用的表情、动作、语调等,从而强化了本单元主题——技能证书的重要性

(三)讨论与辩论讨论、辩论、对比与分析等一系列有意识的活动

可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结合学习谚语Barkingdogsdon’tbite(吠犬不咬人),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于dog的谚语并对比讨论dog在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PleasewirtedownfourEnglishproverbsrelatingtodogs.Discusswithyourpannerabouttheculturalvaluespresentedintheseproverbs.ArethesevaluesthesameinChineseculture9.对比之下,学生很容易得出在中国文化中.狗常与贬义的、负面的内涵相联系,如痛打落水狗、走狗、狼心狗肺等。而在英美文化中的狗则可爱得多,常把它看作家庭成员,称为“myboy”,赋予其褒义正面的文化内涵。

第8篇

论文摘要: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内要依靠馆员、以馆员为本,对外要尊重读者、以读者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图书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讲究管理,闲为管理能够挖掘人财物潜力,管理能够提高作效牢,管理更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图书馆管理是一种手段,它通过汁划、组织、协调等,使图书馆的各种要素达到最佳化,发挥最大潜能,以实现冈书馆发展的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以满足人的需求、突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大学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就是要把人的管理作为一切管理的核心,管理的一切办法、措施、理念都要嗣绕人本观念,把人放在图书馆一切管理活动的巾心位置,一切都从尊重、关心、爱护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各项管理活动。由于图书馆的主体是馆员和读者,为此图书馆的管理核心就是对馆员和读者的管理。

第二,“以人为本”就是对内要依靠馆员,以馆员为本。大学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以全心全意依靠馆员为管理理念,以开发馆员的潜能、提高馆员综合素质为最主要的人本管理。就图书馆管理而青,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是图书馆管理的对象。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许多服务工作都需要通过图书馆员来实现,为此,“以人为本”管理要把馆员放在人本管理的首位。随着图书馆南简单的收藏书籍刊物及借还书功能转向信息开发与服务,馆员在网书馆服务巾充当的角包也将越来越重要,为此对馆员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图书馆管理者要为馆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术环境,尊重馆员,重视馆员,对馆员的管理可以视馆员的年龄段即分老巾青三部分来管理。老馆员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管理者应从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保护他们的角度出发去管理他们,让他们存临近退休之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使他们的宝贵人生经验、工作经验、生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青年一代,为图书馆站好最后一班岗。巾年馆员是图书馆的骨干,是核心力量.管理者更应重视他们,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获得更高的职业发展,为青年一代做出表率。青年馆员刚从学校走上社会,他们生活热情高、工作干劲大,相对工作经验有所不足,管理者可以将教育小孩子用的“赏识”方法来对待他们,取得了成绩及时表扬,从各个方面既要鼓励他们、教育他们,同时还要给他们一定压力,让他们在挫折巾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总之,要关心爱护馆员,尽量满足馆员的合理需要,包括精神、物质及文化知识的需要。管理者应经常与馆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T作当中有无困难,这样会对馆员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使馆员能够存开放的、竞争的作环境巾不断进取。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对图书馆员产生巨大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为馆员提供平等的继续教育机会,使馆员能够存终身教育的学习型工作环境巾得到素质的提升。为馆员提供公平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使馆员能够保持旺盛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美国著名学者詹姆十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经过外界素激励,他的作效是平时的160%此在管理中,如果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将会起到促进、引导和榜样的重要作用。存馆内形成你追我赶的正向激励氛嗣和局面,切忌吃“大锅饭”,以免引起许多人的消极情绪。

第三,“以人为本”就是对外要尊重读者,以读者为本。大学罔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条件,一个图书馆一旦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它存存的价值。为此,读者是图书馆丁_作巾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新办专业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支撑

每个新办专业不仅要有充足的中文图书,有外文图书和中外文期刊等文献资源,还要在传统纸本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引进电子图书、中外文数据库以及其他网上虚拟文献。我馆先后引进购买了46个中外文数据库、自己研制开发了5个数据库,几乎每个新办专业都有相应的数据库可以检索利用,为广大师生全面检索二次文献、快速查找利用一次文献提供了方便。

我馆还与许多本地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与合作关系,与全国农业系统图书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建立了合作和原文传递关系,与万方数据等签订了原文传递协议,有效利用各类文献资源和信息媒体,积极为新办专业服务,为新办专业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5为新办专业配备相应的学科馆员

为了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学校还为图书馆配备了来自学校主要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最近5年,先后引进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32人,并根据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爱好,有意识地他们进行培训和引导,使他们向着学科馆员方向发展。现在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为相关专业和学科开展信息服务的能力,已能高效率、高质量地为新办专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正确处理文献资源建设中新的需求矛盾

在坚持新办专业优先原则、有预测性地做好新办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该从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好新的需求矛盾。

6.1学术文献齐全,科普读物适度

学术文献具有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学术品味浓等特点,是主要教学科研用书,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适合于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借阅,因此借阅人数可能不是很多。科普读物包括科普、休闲、娱乐、保健等方面的图书,具有语言通俗、涉及面广、趣味性强等特点,适合阅读的对象比较宽泛,借阅利用率比较高。学校的发展方向是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我馆采取了中文学术文献购置尽量齐全,科普读物适度购买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新办专业教学科研用书和广大师生课外阅读的需要。

6.2中文文献为主,外文文献多样化

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图书馆购置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外文文献价格高而利用率低。因此,我馆采取了中文文献为主,外文文献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中文文献为主就是新办专业需要的中文纸本图书报刊、电子书刊和数据库要尽量齐全,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对各类中文文献信息的需求。外文文献多样化就是通过多种渠道互补式采购各类外文文献。具体做法是重点专业、利用率高的外文纸本原版书刊选择性购买,以外文数据库检索为向导,以影印本、国际赠书和外文电子书刊为补充,以原文传递为保障,努力达到教学科研需要的主要外文文献找得到、拿得来之目的。

6.3纸本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

第9篇

关键词:合作办学;师资管理;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20―02

一、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探讨

中国的高校要与时俱进,摆脱传统办学模式的窠臼。坚持创新性、合作性办学的思路,不断探索和研究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可行性。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暂目标和任务,其过程大体经过四步:包括起始阶段的经验引进,发展阶段的嫁接与本土化进程,以及成熟阶段的国际化操作,整个阶段的完成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不仅仅吸纳接受了国际经验、优化了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更重要的在于促进了我国教育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和放松,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定会遇到中外文化、体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碰撞,如何求大同、存小异,建立一种相适应的、合理的合作办学课程设置新模式,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简单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放眼国际教育界,合作办学的模式大体有以下三种:一是融合性合作办学,二是嫁接型合作办学,三是松散型合作办学。不管哪种模式,核心都是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的问题。

1. 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刚刚进人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离大学要求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无法第一时间掌握专业课涉及的相关英文专业术语。这对于刚步入大学,没有任何专业课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开始学习时往往难以适应,更不要说适应一些学校要求的全英语教学模式。所以,在现阶段双语教学还只是专业课教学中的一种过渡性模式。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只是教师将英语作为教学主要使用语言,仅对重点难点进行中文解析,教师在进行英文专业教材的教学时,往往无法深入揭示教材的含义,具有一定教学难度。国外的原版教材通常喜欢留大量案例类题目和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实证调研的项目题目。在使用这些教材上英文教学课时,中方教师在讲授原版教材时,应该更多地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同学之间采用英文展开分析讨论,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把英文专业术语翻译印发给学生。中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了解中国过去的优势,在教学中可以将国内相关的实际情况与原版教材中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容易融会贯通,同时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数据库查找并下载相关论文、课件等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辅导,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英文数据库查找原版相关资料,训练学生熟练的用英文进行报告写作,使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外文文献、论文等资料,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外文专业词汇、掌握专业知识、学会用外文进行独立思考,为后期的完全英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前期的双语教学,学生积累了专业知识,历练了外语能力。积累到了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后,学生可以无难度地直接应对西方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西方国家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凝聚在外文原版教材中,同时外方教师的外国文化元素,能给学生提供丰富而翔实的数据、案例,并且教学中逻辑性严密,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外教擅长“引导教学”、“讨论教学”,可以大大增加专业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所以,全外语教学能让学生得到西方教育方式的精华,改变原来自身的思维定式,熟练使用外语进行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更新,调整思维方式,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外文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2. 融合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我们必须在对外引进先进教学体系的同时,结合我们高等教育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拟定相应的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计划,保障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教材方面,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均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国外教材,这样不但影响学生对教材相应内容的充分理解,还会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在教材编制上必须有所创新和突破,在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外国先进专业理论的前提下,组织中外学者共同编撰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教材,既能保证办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3. 缩小国内外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差异。对于国内高校而言,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引进外援,有效的合作办学体系建设,需要我们对国内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而言,学生自选课的可选范围比较狭窄,相比大量的必修课程,选修课显得过于稀少,这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纵观国外,与我们的教育模式恰恰相反,其选修课丰富多彩,学生可选余地很大,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选择,其必修课程反而不多,也就是说外国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重自主性而非强迫性,重学分而非重课程。根据这一经验,我们也应该在选修课的设置上灵活机动,恰当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

二、合作办学师资管理的探讨

师资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挥其市场竞争优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成效必不可少的资源。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力量不够,师资队伍不全是制约中外合作办学的首要难题。由于中外教育理念等的差异,中外籍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管理配置好师资力量对于合作办学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以下是笔者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师资管理的三点建议。

1.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国内高校要高薪聘请一些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优秀外籍教师来华任教,或者在一些英语语系国家的留学生中挑选精英人才,为国内高校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授课。以下是国内外教师在语言和专业课的合作模式:

(1)语言课上中外教师的合作教学

语言课一般是全外教全英语小班上课,或者中外教师合作的模式。其中,外教的优势在于:教师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丰富,善于用动作语言表达思想;擅长绘画表达,利用简单的绘画向学生阐释不熟悉的事物;外教高超的表达技巧,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大量使用丰富的表达方式,对中方教师也是很好的借鉴。但是外教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反思。如有的外教将中国的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进行教学,上课做游戏、唱歌,信息量太小,不符合大学教育的要求。

笔者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法如下:第一,教授同一门课的中外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组织。必须定期进行交流,确定相近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讨论和解决教学中暴露的困难。第二,建立中外教师互相听课制度。第三,学校、学院或教研

室组织各个专业的中外教师共同合作制作出相关的教学数据库。外教最好提供外文教学资料。我们要特别注重做好外文资料的积累和管理,积少成多,建立丰富的外文教学资料库。

(2)专业课上中外教师的合作教学

第一,在备课阶段,中外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不同的知识理解,进行研讨式备课,共享教学资料。第二,委派中方教师担任外国专家的助教。中方教师协助外国专家布置研究型调研、小组讨论。外国专家习惯于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学生问题量很大,外国专家可能在回复问题时间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中方教师担任助教,可以帮助外国专家给学生指点迷津。第三,选派中方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外合作单位学习,吸取外国的专业课新的知识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2. 建立学生信息反馈机制。教学班中设立若干信息员,收集学生对教师的上课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学的中外教师,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而且信息反馈机制是教师和学生很好的沟通途径,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砥砺学术,又能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 建立教师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体系即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方式和教学效果展开综合测评,目的是鼓励教育工作者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热忱的教学态度去主动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开拓进取,提升双语教学能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在自身的教学事业中总结出培养新时代国际型人才的新途径。

三、总结

联合办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和师资力量的管理。所以要优化课程设置,通过进行合理的改革学生的课程安排、教材和授课方法,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教育,更好地融合国内外的知识。并且加强师资的管理,优化师资力量,聘请高素质的国内外优秀教师进行讲授,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间的交流进行不断的改进,这样,联合办学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使学生很好地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文杰,创新性国家建设与大学国际合作交流[J],高教研究,2006,(11).

[2]马三津,高校创新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