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化建设

时间:2022-06-16 07:23:37

导语:在网络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网络化 校园文化 传统

学校文化建设与网络相结合,将给学校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优势是非常显见的。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网络有助于扩展学校文化影响的时空。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学校文化可以在网络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通过网络对师生无任何时空障碍地施加教育和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学校文化影响面窄、单调的弱点。

2.网络有助于增强学校文化的吸引力。网络传播的及时、迅捷以及其形象化、趣味化的特点,很容易吸引人,能够有效调动广大师生获取信息和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3.网络有助于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效。由于网络交流的平等、自由、开放、及时以及虚拟等特点,使得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可以从网上比较容易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思想动态,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此外,学校文化通过网络与家庭、社会相连,使得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可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互动和配合,促使学校文化不断走向优化。目前,笔者认为抓好中职学校文化网络化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学校网站,设计灵活网页。如今在市县中专学校大多都建有校园网,校园内部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了网络环境,实现了资源高度共享,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实现了有机整合。

中职学校网站设置的网页栏目内容要丰富,既应包含学校传统规范制度等内容,也应包括校风、校歌、校训、校徽和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培养等方面,同时还要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师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制作的网页应避免呆板、枯燥的模式,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其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要有吸引力。

二、加强学生和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学生、教师是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丰富多彩、清新健康的网络化校园文化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网络化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与其它个体或组织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技能,使之能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应付自如。这些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化校园文化中成长,他们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中职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开放的教师研究群体,他们应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

三、加强师生网上活动。利用校园网,我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如开设面向师生网上电子报刊,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学校的电子校报、校刊、班刊采取学生参加组稿、编辑、电脑输入、电脑排版、网上发表,它们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也可以就学校文化建设中热门话题以及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美化等,开展广泛的网上咨询、网上辩论,鼓励和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进来。网上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有“家校沟通”、“学生益智游戏”等,通过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建设作用。网络提供给学生开展活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自主开展各种活动,自主学习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新途径,并使学生的学习富于创造性。网络化校园文化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为网络上有大量学生所喜爱的丰富的内容。通过校园网络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抑制和改造学生不良的个性,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校园网络建设可大胆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与文化相关的网站,自主管理网页,这样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与支持,更能产生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 网络化建设

前言

本文针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主要进行如下2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对医院档案网络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二是,对加强医院档案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上述2个方面的探讨,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关于医院档案网络化建设相关方面的知识。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1、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的方法分析

1.1 建立相关的组织协调机构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的步伐,医院应该建立相关的组织协调的机构。加大档案管理宣传力度,制定一系列有实际意义的档案收集、归档、利用、保管规范制度,并将这些规范制度纳入到医院的岗位绩效考核中去,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1]。另外, 在资金方面,医院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和支持,购买现代化的网络管理设备,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

1.2 更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知识

医院还应该不断的更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知识。由于医院过去的档案都是纸质的档案,但是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的效率不高,利用价值发挥不出来,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2]。因此,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更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知识,不断的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加强业务的学习,尽快地使他们担负起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任,逐步掌握住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安全防范。

医院还应该不断的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网络的安全防范,具体应该做如下2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安全防范制度。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关人员应该严格的遵守操作的规程,密切注视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在征得领导同意后,迅速果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硬件故障,则通知硬件维护人员,并与之相配合做好故障处理工作[3]。二是,防病毒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对医院档案管理网络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病毒也变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医院档案的防毒管理,维护好医院档案的安全,防止被病毒感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4运用现代通信技术

医院应不断的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档案由成批检索、联机检索发展成为联网检索,实施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和网络查询。要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和开放限度,抓好办公局域网、互联网建设,形成内容完备、技术安全、使用便捷、监控有效的档案信息网站群。同时,要运用现代光学技术,实施档案缩微化[4]。各单位要在确保档案完整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光学技术将档案原件制成缩微制品,提高档案信息的存储密度,缩小体积,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医院通过不断的运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的水平,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2、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医院通过不断的加强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主要具体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能够提高对门诊的管理水平。通过进行档案的网络化管理,能够时时掌握门诊量及药品信息,实现了每年、每季、每月、甚至每日对医院效益、药品、金额、处方的统计。二是,能够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医院通过建立网络健康教育档案,能够不断的对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防患意识,不断的促进患者身体上的康复。三是,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医院通过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进而将电子病历,电子档案等通过医院的信息传输系统供广大的医护工作者使用,依据患者的档案,能够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实现信息的共享,还有利于医院对患者进行后期的跟踪和随访,确保患者健康的彻底恢复[5]。五是,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应用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进而将管理者从繁多复杂的手工劳动中彻底的解放出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相关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对工资的变动表,档案信息名片,职务变动表以及人员名单等等,做到档案索引、人员档案、人员名册与具体人员相互一致。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医院人员的入党和入团情况,参加工作时间,学历,年龄,性别,职称,职务以及所在的科室等等相关的条件进行汇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极大的方便使用者阅读、查找资料,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医院领导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不断的促进整个医院管理的优化和升级,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服务,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中,我们应该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的完善医院档案的网络化建设。另外,我们针对于医院档案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我们全面的了解到,档案的网络化对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还应该采取更多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医院的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祥.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5).

[2]张红艳.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J]. 山西档案. 2011(S1).

[3]董桂兰.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 北京档案. 2011(04).

第3篇

关键词: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25-01

1图书馆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将遵循网络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有下述几方面的原因:①互联网络的建设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②现阶段,普遍采用数字化方式来处理文献信息,数据信息已成为文献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加快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可以使其利用互联网络方便快捷的获取文献信息。③在图书馆经费与文献剧增间的矛盾日趋激化的背景下,要想扩充馆藏容量、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就必须加快自身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④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用户的信息意识极强,也更倾向于使用上网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就对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

2网络化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校园网、图书系统与互联网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为确保图书馆数据的安全,避免外网那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②稳定性与可靠性原则。在设计方案与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容错与数据备份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③实用性原则。我们应使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以提高图书馆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的实用性。④灵活性原则。网络系统能够按照需要的改变灵活多变,并且能够动态地分配各种网络资源。⑤先进性原则。在服务器选型、网络设备选型、网络结构设计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选择等方面都应满足千兆位的校园网的需要。

3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3.1 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是在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部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已完成了由单向系统—多项系统—集成系统—局域网系统的转变。许多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公共检索、流通、编目、采访等功能地自动化建设,已进入校园网建设阶段,在信息服务的深度、广度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就为图书馆由自动化向网络化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然而,部分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化因素,以致于使用了某些不规范的软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时,应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到系统升级的需要与兼容性要求,选择使用统一的机型,尽量使用安全保密性较高、传输能力强、功能设备全的网络产品。

3.2 图书馆网络化与自动化建设的基础在于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高速通信网络、计算机与各种电子产品共同组成了互联网,其中的关键技术就是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开发与网络化建设规模间的矛盾的日趋激化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现阶段,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速度远远低于网络自身的发展速度。然而图书馆网络化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资源数据库,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中的数据库建设。

3.3 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网络建设的支持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在于计算机环境与先进的网络,只有在计算机、高速网络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支持下,才能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传递与储存。

3.4 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网络文献资料是现代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选择使用优秀的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既可以支持Internet网络用户的共享访问,又能够支持开放的TCP/IP网络协议。在网络技术、信息电子化及数据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所使用的那些文献信息载体也逐渐多样化,拓宽了读者获取文献资料的途径、增加了电子出版物,丰富了网络资源。所以,在建设图书馆时应设立多媒体阅览室,以方面读者的阅览。

3.5 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中自身功能的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网络的支持下,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都能够转化为数字信息,并直接录入到数据库中。如此一来,任何一个电脑用户都能够方便地使用所有的图书馆资源。

4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目的

智慧共享、标准共享、文化共享等都属于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既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潜力,又突出合作,以期减少资源冲突与浪费。对于图书馆建设而言,实现资源共享的最有效的手段与方式就是加快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4.1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必须重视合作现阶段,数字信息已成为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且增长速度惊人。高速度增长的信息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压力,比如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剧增;对信息的网络传输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等等。在网络环境中,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即时传播与存取的特点,这就要求不同的文献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

4.2 资源共享是网络建设追求的最直接的目标借助于网络,各图书馆之间能够进行实时的馆际互借,用户能够在网络终端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件与文件的收藏地点,通过FTP(远程传送)、E-mail(电子邮件)与CQ、OICQ等(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获取。图书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格局被网络打破了,并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4.3 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中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为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①提高各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意识;②各图书馆都应重视网页建设;③制定科学的共享标准与协议;④推进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等等。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充分吸收先进的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目标,切实推进图书馆建设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以期更好地服务读者。

参考文献:

[1]郝沭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图书情报工作,1998(11).

[2]行云,学海.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中图书馆员的功能,2001(5).

第4篇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still face many constraints to their development.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s also one of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is the core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some ideas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to give some solutions.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化;教学资源库;数字校园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networking;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digital campus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76-02

0 引言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通过这几年教育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以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科学发展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主基调。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比如校企深度合作的一头热问题,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问题,师资队伍真正的“双师”结构问题,办学机制的灵活度问题等等。而身处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高专信息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职信息化建设核心是网络化资源的建立、健全和共享,因此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该不仅要开始做,更应该下大力气去完善和提升,这个问题同样成为了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认识网络化教学资源库

1.1 涵盖两个体系 我国高职高专资源库建设还处在发展初期,从数字校园总体规划与建设的框架来看包括两个体系:网络基础构架体系和专业应用体系。

1.1.1 网络基础构架体系 从硬件方面,要构建适合于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基础网络设施,保证资源库物理存储和传输。目前各类院校在这个层面普遍规模小,功能单一,网络覆盖面窄,无线校园普遍尚处在构思阶段。校园网络不足以承担公共服务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的运作。从软件方面,为保证资源库的公共平台和共享职能,必须引入服务内涵,包括邮件服务、安全防护、人机交互等;目前共享模式还相对落后,交互效率不高,网络相关服务还未到位。因此软硬件的建设和管理是做好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1.1.2 专业应用体系 我们说资源库组织单元是专业。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基本单元,使用时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核心课程说明,专业建设成果、教师队伍配备、教学资源配备等。资源库的应用以共享为目的。教学资源库的目标不仅在院校内使用,应辐射到兄弟院校、行业、区域。无人值守的知识库、项目库、技能库、信息库是应用的主体。我们既要考虑到相关专业、专业群的资源共享,又要考虑对外辐射的共享作用,力求对行业、为区域经济提供社会服务,如:继续教育和培训等。

1.2 教学资源库的内涵 教学资源库是围绕教学工作所提供的一切资源的集合。它应该包含丰富的内涵如:各类教学资源与共享、日常教学活动支持、教学管理、展示与评价、实验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支撑平台和实训平台。

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主要考虑三方面的要求:第一,面向专业、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包括某课程的课程设置文档(如: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试题库、案例库、项目库、练习库、课程负责人审批表等)和课程教学过程文档(如:课件、演示文稿、教案、作业、跟踪反馈信息、评估信息等);第二,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资源,包括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提供的决策支持、信息、政策资源、调研平台、督导管理和教学研究平台等。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应用目前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如:项目化教学,基于工作流的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实训等。第三,指行业应用和技能的资源库。这些资源不一定是以教学为目的,而是为行业应用所需技能,就业信息,发展中的新动向、新技术、新信息等提供资源保障。

2 建立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

建立和完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要合理规划,运筹帷幄。必须明确其功能要求,从而建设满足功能要求的网络化教学中心。

2.1 资源建设的要求

2.1.1 资源建设管理 网络化教学中心的资源建设管理应该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管理,以及网络课程、课件和专业的关联性管理。能方便的集成教学素材和课件资源于某一课程中,实现资源与课程的紧密关联;同时建立基于专业的专业资源库,实现集成本专业课程学习、教学和行业发展和技能需求信息。

2.1.2 网络课程和课件资源 网络化教学中心应能够创建多种类型的网络课程,包括普通的网络课程、带申报网站的精品课程、专门的实践教学网站等,并且能够通过网络课程类型控制开关实现教学网站类型之间的转换。所有的网络课程都可以具有开放式浏览、自主学习和引领式交互教学等多种应用模式,实现同一门课程的多方式应用。课件资源与具体课程直接管理,建立与专业以及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库,体现课件资源的应用价值。同时与外来资源兼容,实现跨服务器体系的网络教学。

2.1.3 资源共享 能够实现面向学院内部各类用户的资源共享,同时根据需要,可以对网络课程、课件资源的共享程度进行实时控制。同时通过教学资源库共享接口,实现校际的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在校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设置不同学校网络化教学中心之间“用户信息接口”,实现校际学生间的自主学习。社会学员在获得学校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可进入网络化教学中心自主学习,以及参加引领式的分班教学与培训,从而实现其社会服务价值。

2.2 网络化教学的要求

2.2.1 教学素材管理 满足网络课程开发所见即所得、图文混排等各项教学素材管理要求,并且能够实现整篇WORD文档的全文导入,并生成目录树。独立文档的教学素材可以直接被课件资源中心收录。在网络化教学中心中,还可以集成一套音视频交互直播教学系统。这一系统以软件的模式实现远程音视频交互直播教学,同时,针对实验、实训和现场教学,实现网络直播。

2.2.2 在线学习讨论和指导答疑 在线学习讨论和指导答疑是通过内嵌于网络化教学中心的相关子系统完成,服务于整个平台全部网络课程的需求,并且对学习讨论和指导答疑内容进行分课程管理。在一门网络课程中,在线功能跟着每一章或讲的教学内容走,并且针对整门课程设置学习讨论汇总区和指导答疑汇总区。

2.2.3 考试考核 在整个网络化教学中心中,应内嵌考试考核子系统,服务于整个平台全部课程的考试考核需求。各类试题资源按照课程进行管理,全部课程的试题和项目资源汇总在一起,就形成了数据量庞大的院级考试考核资源库。

2.2.4 教学跟踪调查 实现针对师生的教学跟踪调查功能,形成对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状况的统计数据采集与结果展示。教学和跟踪调查功能内容由课程管理者或教学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2.3 教学管理的要求

2.3.1 教学师资管理 包括本院教师资源、外聘教师资源、企业教师资源的管理。设置对外合作企业的用户群组以及企业辅导员和外聘师资两大类用户对象,以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师资源体系的管理。

2.3.2 师生教与学管理 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管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管理。

2.3.3 教学评估管理 包括对专业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对班级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对顶岗实习项目的评估、对整个学校网络教学应用状况的评估。实现对各类教学参与者与群组的教学评估,同时设置对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评估。要求评估的分析算法可根据将具体要求定制。

2.4 项目管理的要求

2.4.1 各类特色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精品、特色、试点专业建设管理,精品教材建设管理,教学名师建设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管理,教学成果奖建设管理,其它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管理。全面实现高校各类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与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的信息化。

2.4.2 职业认证 包括双证融合课程和综合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证需求,将该职业资格认证的教学、学习、学习过程控制和考核一条龙实现。

2.5 工学结合的要求 网络化教学中心可以设置多种用户组,包括对外合作的企业用户组,外聘教师组,实训教师组等。从而为整个学院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奠定坚实的架构基础。缩短时空距离,使各类人员直接参与教学资源的应用、开发与建设,包括学生在学院内外的教学活动,教师远程学习指导,企业专家岗位指导,教学教务管理部门、专业负责人员远程对班级和学生进行远程管理,协同与企业的日常实习安排。

2.6 数字校园的扩充要求 在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教学资源建设的另外一个核心部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同时随着我国3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网络化教学和资源共享也将大大扩展网络化教学中心的应用空间。

3 结束语

任何类型的教学和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应用和资源,应用和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网络的利用效率。高职院校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发展还不太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因此迫在眉睫。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明晰、高效的规划和部署是院级领导的统一管理、整体协调的。我们要注意与学院整体部署相关联,相关管理机构设置要精练,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不单纯追逐最新技术,要加强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库能把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努力夯实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和企业深度合作,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长久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蔚.职教教学改革:到底怎样改?中国教育报,2000.5.1.

[2]庞士俊.跨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探索与求是,1999.12.

[3]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 目标取向研究.职业技能培训,99.2.

[4]司淑梅.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教育与职业,2000.3.

[5]张浩强.创新技能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核心.职教通讯,2000.3.

第5篇

关键词:德育网络化建设 网络专业 技能教学 结合 共赢

一、职校德育需要网络化建设

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职校德育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关于现代网络环境下的职校德育对策,显然不是“堵”,而应在加强阵地意识的前提下,根据“充分利用,因势利导”的原则,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拓展职校德育的空间和渠道,充分有效地实现职校德育网络化。笔者所在职校的德育网络化建设有以下两个主旨:一是通过建设校园网并在网上开辟德育新天地,唱响网络德育主旋律,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让校园网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成为学生主动求知、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师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二是通过建立学校德育信息传输网络,推动和促成专业学区及学区班级的德育网络化,不仅使职校德育能与时代脉搏合拍,具有先进性,更能使其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班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以及实习、就业指导实际,凸显针对性与实效性。

此外,职校德育网络化建设还给网络专业学生提供了技能实践的机会。职校大多设有网络技术专业(以下简称网络专业)。即便在没有设置该专业的职校,随着各行各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在现代网络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专业都开设了网络技术课程。既然职校德育网络化建设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那么让网络专业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建设网站、维护网站、设计网页、展示作品,便是给了学生很好的学习技能、练习技能和施展技能的实践训练机会。由于地点在学校,使得此种实践训练十分便捷;由于德育网络化需要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使得此种实践训练的质量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由于校园网络需要经常维护、网页需要常换常新,使得此种实践训练具有长期性;由于任务上的高要求和信息上的准确性,使得在实践训练中学生往往要与教师一起操作和管理,这就让学生在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方面更有机会面对面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点拨,教师能手把手地进行技能传授的示范、帮助,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二、职校德育网络化建设与网络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1.让技能教学的项目任务结合学校德育活动

笔者所在职校的网络专业在技能教学中确定了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某项任务为具体行为目标,以任务贯穿“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全过程。这使技能教学的实践应用性很强,学生也在实实在在地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网络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校德育活动(含全校性德育主题活动)的结合来设计、布置网络技能教学中的“项目任务”。例如,在“网页设计和制作”的技能教学中,结合学校开展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等德育主题活动,以设计和制作“绍兴名人精神代代相传”“交通安全图标”“文明从小事做起”“社交礼仪”等网页为各个项目任务,让学生从制订完成任务的计划,到在网上收集和处理信息,最终形成既能彰显网络技术课程所要求的有关技能水平、又能反映德育主题活动内容的比较完美的作品。同时,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是一种“项目任务作业”,即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一个与学校某一德育活动内容相关的比较小的项目任务,如制作感恩教师或父母的网上新年或生日贺卡、编辑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相关的网上班刊、编辑与创业教育活动相关的电脑小报、设计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相关的网上宣传广告或公益广告等。以上学生制作的优秀绘图作品或网页作品由学校德育部门组织评选后,即在校园网上展示。

2.学生通过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实践网络技能

为了通过在学校主题教育网站上开展富有高尚情操、高雅风趣和发人深省的各种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就要靠网络专业学生运用网络技能,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学校主题教育网站的网页。笔者所在的职校在主题教育网站的网页上设立了学生频道、团委园地、心理咨询、视频点播、德育活动、学生社团、德育论坛、教师信箱、校长信箱等诸多版块。如“视频点播”版块中,就有菁菁校园系列心理辅导片、学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专题片、生命安全教育专题片等,供学生自己选择,在线观看;又如“学生社团”栏目展示的是全校50多个学生社团多姿多彩、发挥学生特长和张扬学生个性的社团活动,还有学校每学年对各社团网页、博客进行评比的结果及评语;而在“学生频道”版块的“专业论坛”栏目中,不仅有与优秀学习网站的链接,学生个人还可在其上发表演说。以上主题教育网站的技术支撑均由网络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网络专业的许多学生在值班服务、网页制作、硬件维修时动足了脑筋,他们锲而不舍地解决难题,发挥了技能实践的最佳水平,并有所创新。有的学生在某个全校性主题德育活动结束以后,把活动过程中那些精彩纷呈的场面制成电子专辑,在学校主题教育网站中刊登。广大学生对此种图文并茂的电子专辑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或同学活动的身影,觉得格外亲切,这使在线阅读成了他们再一次接受教育的过程。

3.学生用网络技能为各学区德育网络化服务

笔者所在职校网络专业的学生平时被分散到全校各个专业学区,一般在每个专业学区安排3名左右的学生到该学区帮助实现学区德育网络化。在他们的协作和帮助下,各学区的网页不但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学区群星榜、学区风云榜、学区活动风采、学区教师信箱、网上家长论坛等栏目,在首页中有了Flash形式的滚动显示,更加夺人眼球,而且还运用程序设计技术设立了学区内每日德育检查反馈系统。同时,各专业学区内的各个班级提出策划与设计班级德育网络化的建议,由网络专业学生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制作班级网页。如建立每位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其成长过程中的闪光事迹、学业成绩;设立评比专栏,公布班级各项评比候选学生的优秀事迹及评定结果;开辟班干部经验交流区,畅谈班集体建设中服务工作的心得体会,以促进自我思考和相互启迪;设置向家长汇报栏,家长点击后即可了解班级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情况和班级风貌,还可浏览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和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精彩表现。

4.学生运用软件应用技能为教育和就业服务

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网络专业的学生选好、用好软件,不但可以帮助学校建立德育信息传输网络,还可以为教育活动和就业指导提供有效服务。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博客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并加强家校联系。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看法,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博客成为学校、家长了解学生个人和群体思想状况的窗口。博客既能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又能建立起学校及班主任与家长的网络联系热线,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二是利用网络及网络能够产生的互动效应,打破学生的班际界限,展开各种全校性的德育活动。如“网上主题班会”,能使全校性的主题班会呈现出“全校一课”的场景,造就在“主会场”的主讲人与在“分会场”的班级师生之间的完全“互动”。又如网上心理对话使得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既安全、便捷,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等限制,又可消除学生的顾虑,体现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三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选择或开发实用软件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服务,进行网上选举、网上调查和网上评选等。例如其中的网上调查活动,可利用软件的网上“投票”功能,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网上调查,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策划、开展学生喜爱、内容鲜活的德育主题活动。四是网络专业师生在设计、建立本专业的实习就业网页、实习班级网页和实习学生QQ群以后,将经验和模式向全校推广。一般来说,职校三年制学习的第三学年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阶段,实习网页即可用于第三学年的实习阶段。其中实习就业指导网页可设置实习信息、实习园地、招聘信息、实习之星、创业事迹、政策法规、就业指导和友情链接等版块,实习班级网页可设置班级实习目标、学生实习资料、班级德育花絮和学生自我展示等版块,而实习学生QQ群则是指可通过QQ作师生时空交流、学生互相交流、实习心理辅导和牵线家校联系。网络专业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随时更新以上各网页及其版块,在做到及时信息的同时,还能实现页面设计和谐、标志清晰、图片搭配合理、动态结合有序、整体布局美观,既有权威、实用资料的转载,又有学校师生原创的作品,且访问便捷。

5.学生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职校德育网络化实现以后,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对全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尤其是纠正不良上网行为,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使得各种不良行为很难被觉察,而一旦出了问题也不易跟踪来源。于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分析与监控的技术任务便由网络专业师生来承担。首先,教师通过让学生加强对“网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配置”等三门课程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达到这一目的。“网络原理”是让学生了解在上网浏览网页、游戏、聊天、购物时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过程和格式,以便应用网络监控软件,抓取网络数据后进行追踪分析。“网络操作系统”是让学生明白每种网络都有相应的服务存在,这些服务运行于网络操作系统端,操作系统通过日志文件记录各种访问行为,因而可以利用分析日志文件得到非法访问的相关信息。而“网络设备配置”则是让学生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去看待配置过程,并由此掌握对网络数据流的监控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其次,师生共同设计“校内网络”“国内网络”和“国际网络”三种访问权限,给不同的对象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IP和安全证书的控制,限制某些网络的访问;通过DNS控制,对某些特定的网址不解析,或者解析到指定的网页,由此控制对非法网站的访问。再次,由师生共同安装、管理网络信息过滤软件,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网络过滤软件可以对IP进行限制,即限制非法信息在网上的公布与传播,限制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毒害,同时也能够限制学生通过网络不良信息。此外,让学生学会设置硬件防火墙,对校园网和外部互联网络进行必要的逻辑隔离。由于机器容易因为各种漏洞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而防火墙可以使内部IP隐藏起来,能够有效防范外界黑客对校内机器的控制,从而使外界利用学生机器进行非法行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三、小结

职校德育网络化建设与网络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能够同时解决“职校如何凭借自身力量搞好德育网络化建设”和“职校如何让网络专业学生拥有比较理想的技能教学实训场所和机会”两个问题。经笔者所在职校的实践证明,这二者结合后,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使得职校既能通过德育网络化建设立德树人,又能实现比较快捷、高效地培养IT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型网络专业人才的愿景,从而形成职校德育网络化建设与网络专业技能教学共赢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范源清.网络时代职校德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陈淼芳.杜威的德育观及其对职业学校德育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7(2月下).

[3]庄永敏.道德主体性培养途径的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2006(7).

[4]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工作场景教学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8(2).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网络 安全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097-02

1 引言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医院内部通信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随着医院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来说,存在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医院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会导致医院重要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对于病人的救治带来困难,甚至会造成医院的整个信息系统的崩溃,一定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切实保障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从而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

2 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

只有大力加强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力度,才能够为医院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根据调查发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有许多的医院已经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然而,传统的医院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即:信息传送速率较慢,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不够强,系统的开放性不够好,一定要对此进行完善。

在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医院网络结构都是以太网结构,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Intranet成为了当前医院的内部局域网络的主流。这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光纤、高速以太网作为传输介质,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目前千兆以太网甚至10G以太网正在国际组织和领导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医院网络结构以高性能的小型机作为服务器,真正将之前的局域网络的缺点克服掉了,能够达到非常高的传输效率以及非常良好的处理性能。这种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直接和Internet接轨,真正实现了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无缝连接,所以,这种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提供非常良好的开放性能。大力加强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力度,就应该建立一套基于Intranet技术并能覆盖医院的所有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医院内部局域网络,将医院的以太网结构扩展到用于医技、检验、药剂、财务、临床、医械、总务、行政等部门和科室的1000M以太网。真正达到与世界计算机网络的接轨。

3 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3.1 设计和运用病案管理分系统和门(急)诊分诊叫号分系统

病案管理分系统是用于病案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主要功能是实现病案的首页管理、索引管理、病历的借阅管理、病案的追踪、质量控制和病人随诊管理等。门(急)诊分诊叫号分系统是协助导诊员对就诊患者进行分诊、合理安排患者就医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主要功能是实现医护人员与就诊患者之间直接、可靠的信息联络,对患者就诊进行有序的管理和服务。

3.2 设计和运用视频查房分系统和无线查房分系统

为了真正确保医院中的所有的患者的健康,避免他们被病毒感染、随处乱走或者是被恶意人员所胁迫到别的地方,医院一定要设计和运用视频查房分系统和无线查房分系统。通过视频查房分系统,医院从业人员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清清楚楚地看到患者的具体状况。与此同时,医院在需要控制的地方安装无线查房分系统之后,就能够通过在患者身上佩戴能够发射出无线射频信号并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的智能电子标签,通过这种方式,医院从业人员就能够根据无线射频信号随时掌握患者的状况,患者就不会随处乱走或者是被恶意人员所胁迫到别的地方。借助于无线查房分系统,患者一旦随处乱走或者是被恶意人员所胁迫到别的地方,分系统就可以发出自动报警信号,科学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真正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

3.3 设计和运用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治疗“一卡通”分系统

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顾全大局,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就一定要设计和运用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治疗“一卡通”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分系统工程技术,可以建立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实现共享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之后,也能够设计和运用治疗“一卡通”分系统。这种分系统将具备国家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作为介质,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医疗机构的信息分系统都能够逐渐统一在社保卡上,从而保证治疗“一卡通”分系统得到有效应用。

3.4 设计和运用医院信息决策分系统

通常情况下,医院信息分系统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层面:数据处理层、信息加工层、决策层。在当前时期,我国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分系统仅仅停留在数据处理层的层面上,主要是对于医院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就应该进一步设计和运用医院信息决策分系统,逐步实现分系统流程的优化,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决策效用。与此同时,我国医院也应该逐步开放和利用医院办公自动化管理分系统、医嘱监控分系统、医院全局信息监控分系统等等。

3.5 设计和运用先进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像财务系统、人事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就属于HMIS的范围。

先进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一种面向医院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它将医院的人员、业务流程、信息、组织机构与办公自动化技术与设备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个人办公、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车辆管理和互动平台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本文探索了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建设的主要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需要我们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实现医院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张平,池捷,王洪清,等.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8.

[2] 龙福德.江西省医院信息管理应用现状调查[A].第一届亚太地区国际病案信息管理学术会议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4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

[3] 留毅萍,卢向红,李练红.浅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临床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的推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03).

[4] 王颖,刘书恩,赵妍.新医改下医院信息网络的建设[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6).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财务; 会计核算; 信息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八条规定“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文件也提出“高等学校应建立财务信息基础数据库,支持校内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增强财务信息共享程度。财务信息要为校内师生员工服务,为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服务,为上级主管部门实施财务监控服务”。2009年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文件指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网络化、会计核算信息化

财务管理网络化:即结合高校财务运行机制,利用网络技术将高校财务活动所形成的财务信息资源,与相互关联的单位信息整合,形成财务信息内外网络化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侧重简化核算职能,强化控制和管理职能。

会计核算信息化:即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组,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相结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信息系统,通过网络系统,使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实现共享。

(一)高校财务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近年来,公共财政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高校的主要有:部门财政预算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政府收支功能科目分类和经济科目分类改革制度、“公务卡”支付制度以及财政公开制度。由于高校经费管理受公共财政的制约,因此,财政改革对高校的经费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关联财政、教育、物价、收费等主管部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内部财务活动发生较大变化,后勤实现社会化管理模式,校办产业实体与学校脱钩,扩招引起筹资活动、学校合并、新校区建设等。同时,学校加强了内涵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调整、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招生模式、实行大类招生、学分制改革、校园“一卡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等。校内财务环境的这些变化,关联教务、人事、学科、招生、后勤、校产以及教学等各单位。

(二)建立财务会计相关信息平台

高校经济活动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部分,财务管理是保证学校财务活动正常循环和安全有效的控制环节;会计核算是学校资金流动和循环过程中的核算环节。两者密切关联、高度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自动处理各项业务,信息实现共享,直接从高校内、外系统获取相关数据,“实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目标”,该平台涵盖了数据收集、验证、传输、存储、分析、查询等模块,具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相关信息查询、分析、检查与评价等功能。

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实时采集、集中存储、即时处理、全面共享和随意访问。

二、财务管理网络化、会计核算信息化实例

(一)建立“无现金核算”网络系统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一种改革。这两项改革的实施,关联高校、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财政预算编审中心、高校开户银行以及为学校提供服务或货物的供应商和学校教职工等。

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建立“无现金核算”系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完成学校资金核算业务、财政部门的审核批复、银行部门对资金的调拨清算、资金支付以及对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无现金核算”信息平台,实现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银行零余额账户、银行公务卡管理系统以及省财政零余额账户无缝链接,整合财政、银行和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同步处理、全面共享。

1.高等学校:资金实施零余额账户管理,省财政按照资金类别、收支功能分类科目、经济分类科目、年度以及额度控制码下达资金使用额度,不再通过银行层层拨付资金。

2.教育厅:审批高等学校月度预算、上报使用额度、调整年度预算。

3.财政预算编审中心:编制年度预算、下达部门预算额度,监控资金的使用用途、额度及流向,做到事前下达预算、事中监督控制、事后绩效考评。

4.财政支付中心:按照部门预算额度,下达单位资金使用额度,控制大额资金、监督额度使用,清算银行资金。

5.银行:设立单位零余额账户,正确使用资金额度,在资金额度内与省财政支付中心实行资金清算,直接将资金拨付给为学校提供服务或货物的供应商和职工报账“公务卡”。

6.教职工:出差、采购、消费等活动,不再预借资金,直接使用公务卡消费,职工报销后,资金直接由银行转“公务卡”。

7.为学校提供服务或货物的供应商:提供账号,实现直联电汇,取消签发支票。

“无现金核算”网络系统,实现了直联电汇、公务卡报账、零现金库存、电子化对账,减少了财务管理的人力、降低了财务费用成本,可清晰掌握每项项目资金的余额及资金流向,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二)银行代收学杂费网络系统

银行代收学杂费网络系统是建立在学生信息基础之上,利用银行储蓄网点遍布各个角落的网络优势,通过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日清月结的账务处理方式,快速将各地收费信息汇总并将资金通过通存通兑归集,同时,将收费信息和资金反馈给学校。

学校给银行提供学生缴费信息,银行将学生缴费信息挂到代收费信息服务器上,供各地储蓄网点使用。学生利用银行储蓄网点遍布各地的优势,可在生源地或其他地区的任何一个储蓄网点缴费。学生缴费后,银行通兑资金汇总,及时将资金上交财政专户,实现了“收支两条线”和严禁“坐支”学费、住宿费的目的,使收费工作“依法、规范、透明”;学生交费快捷、方便、安全。

(三)“多校区一套账”网络化会计核算

院校合并后,出现多校区办学或异地办学,如何做好财务合并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掌握学校整体财务状况成为首要工作。财务管理应采取“多校区一套账”管理模式。总校成立财务机构,统一管理财会人员、统一财务政策、统一报销口径、统一科目设置、统一工资和助学金发放,建立一个账套,校区之间通过数据传输。具体做法是:在每个校区各设一台服务器,每个校区建立一个财务网络系统,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该系统同校园网实行物理隔离。总校区负责科目设置等一系列建账工作,其他校区只作为一个报账点。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按照账务种类分为总校区和各个校区。凭证号都从1开始编制,即:总校区的凭证号从100001开始,第二校区凭证号从200001开始,第三校区凭证号从300001开始。原始记账凭单保存在各校区。总校区将所有账务建好以后,利用系统中的“完全备份”将数据拷贝到其他各个校区。每天工作结束,各个校区将当天的凭单数据库传输到总校区(通过Email邮箱、Netmeeting、Mordem、ftp等形式),总校区结账后,将所有的数据库传输到其他各个校区。每个校区继续开始新的凭证处理工作。优点:科目设置、指标账管理、报表、账页打印、预算、决算等都由总校区统一管理。同时,各个校区都有一套完整数据,相当于多套备份,如果一套网络出现问题,马上可以进行拷贝修复。

(四)建立财务集成管理系统

利用校园网链接财务处网站,建立财务集成管理系统,宣传财经法律、政策,查询账务、工资、学生缴费情况,此系统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实行物理隔离,对网站所有数据每天进行上传更新。功能如下:

1.介绍财务处各科室工作职能,宣传各项规章制度。

2.查询账务:职工输入工号和密码,就可以查询一定范围的历年账务数据,可以查询一个项目账,可以为单位领导授权查询一个单位所有的账务,还可以授权高一级领导或主管部门领导查询不同单位同一种类经费的预算及使用情况。纪委监察审计部门可以查询所有单位每一笔经费的情况。通过账务查询,给教师或领导一个明白,也为领导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3.个人工资查询:职工登录财务处网站后,可以查询职工本人历年每月工资,或连续几个月的工资,是一个永不丢失的工资条。

4.项目汇总分析。这是一项专门为各级领导设计的模块,根据权限设置可以实时查询本单位总收入、支出情况,并形成柱状、饼状收入支出对比图,直观地反映经费情况。

5.学生交费及助学金发放情况查询:学生登录财务处网站后,输入学号,查询自己入学以来应交、实交以及欠费情况和助学金的发放情况。

财务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财务信息公开化,财务管理透明化。

(五)建立个人收入计税网络系统

高校的收入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资收入;另一部分是校内津贴、讲课费等其他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这些收入在发放时都要计算个人所得税,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津贴及讲课费发放,建立个人收入计税网络系统。

1.个人收入计税管理程序。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计税主程序(财务处计税使用);二是报税程序。二者通过校园网进行有关数据的传递。主要特点:解决了同一单位或个人在一个月内多次、随时报税的难题;对不同类别工薪收入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为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代计、代交个人所得税提供便利;查询方便、系统严密性强;其操作方法、步骤和工作环节符合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2.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的操作制度。根据计税系统的功能,计税工作实行全天开放式计税时间。每笔纳税收入,系统自动打印出计税清单一式三联,一联存根;二联是会计做税的凭证;三联是纳税人计税依据。纳税人根据纳税清单不仅可以知道本次领款应扣的税,而且还可了解本月的累计收入。月未系统自动结账、汇总,生成上报税务部门的报表。同时系统自动将数据转入税务局电子报税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税款。

3.月末,将数据上传财务信息集成系统,职工个人可以查询每笔收入、计税以及税后所得情况。让纳税人明白自己的纳税情况。

(六)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

实行会计集中管理制度,是会计核算方式的一次变革。

统一领导:财务处是学校的唯一财务机构,负责全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撤销学校设立的二级会计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的校产企业除外)。

分级管理:根据财权的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学校财务工作机制。学校取消了二级财务机构以后,会计机构只有学校财务处,没有分级财务机构。但在管理上仍实行分级管理,即建立学校财务、二级单位(后勤集团、校医院、学院等)的分级管理体制。

集中核算:是指学校的一切财务收支都由会计服务中心办理资金收入和财务报销手续。

会计核算模式采取:“集中管理、统一账户、分户核算”。

集中管理:会计服务中心是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办理资金结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的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形式。

统一账户:在二级会计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原有银行账户,全校只有一个基本账户。

分户核算:分户核算只是下放了财权,但没有下放财力。资金集中到会计核算服务中心,各单位的资金所属权仍属于原单位,原单位的资产所有权、债权债务关系、经费的审批权不变,实现“财力集中、财权下放、财务监督”的财务运行机制,各单位的财务“一支笔”继续行使财务审批权限。

利用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实行网络记账。会计集中核算后,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分别设置不同的科目,建立不同的账套,会计核算人员均能按照权限登录有关账套,进行账务处理。按照内部控制规定,财务网络的管理,科目设置、记账、打账等账务处理等工作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会计核算人员只负责原始凭证的审核和凭证编制录入。

集中核算之前,财务处、后勤集团各中心、校产各企业等,都建有不同的账套,均有会计和出纳;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只有一个银行出纳和一个现金出纳,但不同账套的资金又是独立核算的,这就需要实施资金综合结算。针对不同账套的资金和同一银行账户资金的统一管理,需要设立一套系统来支撑,做到资金总量日清月结、准确无误,又要确保不同套账的资金分毫不差、万无一失,防止串账。

1.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既可以管住钱,又可以将监督和管理的关口前移,从财务体制上堵住一些漏洞,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防线。

2.规范会计核算。原先学校二级会计单位,分别单独进行核算,每个核算单位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导致会计单位分散,资金分散,财权、事权分散,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风险较大,通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3.杜绝了“坐收坐支、挪用资金、形成小金库”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4.加强“内部控制”,对单位的支票、现金、公章、票据等岗位设置,不能出现混岗,要相互牵制。

5.加强财务监管。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之前的多头管理和多头核算的问题,降低了财务风险,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由对财务工作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移,由内部监督向外部监督转移,使财务处对全校及各单位、各部门财务运行状况达到有效监控。

建立高校财务管理网络化、会计核算信息化平台,借助现代网络信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整合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切实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校园。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文件[S].

[3]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文件[S].

[4] 王大勇,等.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管理研究[J].经济师,2008(12).

第8篇

关键词:财务;网络化建设;思路

财务网络化建设是指财务管理部门以信息技术为动力,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网上财务业务处理和远程财务监督的财务管理新模式。推进财务网络化建设,提高财务保障能力,是财务部门今后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拟就财务网络化建设条件及发展思路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财务网络化建设的内外部条件日渐成熟

20世纪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的军革,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对军事后勤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客观地分析现状,尽管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和金融、商业、科研、教育、信息服务、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网络用户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应当说,后勤和财务实现网络化的内外部条件日渐成熟。

(一)计算机和先进通信设备的普及,为财务实现网络化提供了硬件支持。财务作为较早利用计算机办公的部门,计算机不仅在全军财务系统得到广泛运用,而且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长城386机发展到现在多功能奔腾机,并逐步向便携式、移动式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全军建成了纵横配套的光纤中路,使全军师以上单位实现了数字化通信。通过最近几年的努力,全军团以上单位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通信。特别是通过多年研究开发,国家已在核心信息技术(CPU制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也为我军财务实现网络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全军指挥自动化网的建立与完善、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为财务实现网络化提供了软件支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军的网络通信已由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朝着宽带化和智能化网络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军已基本建成了以团以上单位局域网为基础,通过军用光纤相连,具有“综合一体、覆盖范围广、管理维护有保障”等特点的广域指挥自动化网,为财务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操作平台。在财务软件开发应用方面,已从DOS操作系统下GX93工薪系统发展到WIN*9和DOWS2000/XP操作系统下的账务处理系统、生活费管理系统、军队个人账户及保险系统、预算编制系统等一系列财务管理软件,其应用范围已涉及财务工作的各个领域。这些软件经过多年实践和多次改进,运行比较稳定,而且彼此间都留有相应的接口,这为财务网络化建设提供了软件支持。

(三)国家和军队涌现出一大批网络人才,为财务网络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通过我国人才市场招聘与求职专业主要情况,其中计算机专业的招聘数量较大,这说明我国计算机人才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也为军队吸收地方的优秀网络人才提供了市场和选择空间。同时,我军通过发放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提高院士津贴标准和后勤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等手段,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应当说,内外部的人力资源为财务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持。

二、财务网络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如何把握目前国家和军队网络化建设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和发挥内外部人力、物力资源优势,推进财务网络化建设进程,这是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财务网络化建设应确立以下发展思路。

(一)设计财务网络系统结构

根据军队现行体制编制,应在总后财务部设置的主系统下设立综合计划、事业财务、工薪福利、军产工程、军人保险、会计六大基站;在基站下设军区、军兵种、四总部分站;在军区、军兵种级系统下设军级分站;军级分站下设师(旅)级分站;师(旅)级分站下设团(营)级分站和终端;在各级分站下,设置本级的司、政、后、装财务终端。各站点和终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与上一级站点连接。每一个站点或终端也是网络系统中相应的分系统或子系统。

(二)增强财务网络系统功能

当前,财务网络系统功能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上办公功能。财务网络系统建成后,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业务可在网上办公。一是人员供给关系转移,财务部门可凭军务或干部部门的调令,将被调人的供给关系直接发送到接供单位。接供单位凭军务或干部部门的调令,经原单位同意后,从网上将调入人员的供给关系直接从原单位转移到新单位。二是会计报表,可由会计系统编制生成后,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上级财务部门,并接收相关数据,汇总后通过网络向上级财务部门上报。三是经费预(决)算,财务部门根据本单位的人员实力和经费标准,将经费预(决)算通过相应的系统编制后,像会计报表一样通过网络传输到上级财务部门。上级财务部门在网上对下属单位上报的预(决)算进行审核,核准后通过网络传输给下级单位执行。

远程监控功能。实现财务网络化后,上级可通过网络进入下级各个财务应用系统,但下级无权进入上级或外单位的系统。上级可随时在网上调看下属各单位的经费管理情况,也可越级查看。总部可直接查看全军的任何一个基层单位的经费开支情况和财务实力等,做到实时监控。

资源共享功能。财务网络系统建成后,可将各种财务法规、规章、制度和人员生活待遇等信息在网上,然后将财务网与部队的三期网和校园网连接,以便官兵查询与自己相关的财务信息,也可在网上将本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和个人开发的财务软件、办公软件推荐给大家,实现资源共享。

(三)突出财务网络系统特点

从目前总的发展态势看,世界各国普遍加快了后勤网络化建设进程,以此全面推动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从后勤建设与发展的现状看,正面临着尽快向网络化转型的艰巨任务。财务作为后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快实现网络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财务网络系统建设应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功能庞大。财务网络系统除了网上办公、远程监控、资源共享三个主要功能外,还应具有收发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辅助功能。

二是安全可靠。财务网络系统应主要依托国家和国防信息网,构建相对独立、多路迂回、较为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采取物理加固、增加设备冗余度、灵活组网等办法,提高网络系统抗硬摧毁能力。同时,系统应采用隧道技术(Tunneling)、加解密技术(Encryption & Decryption)、密锁管理技术(Key Management)、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Authentication),并采取访问权限控制、加密保护、数据备份等手段,确保系统安全,有效防止非法用户侵入,使操作者无法越权操作。

第9篇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但过于忽略了计算机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进而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资金成本的浪费。本文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了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方案,以期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网络建设

1 引言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都在进一步深入,将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学生管理和实验室设备管理是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核心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化建设管理研究已经成为现实需求。

2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束缚,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主要是根据专业需求设置的,由学院教研室直接负责管理。这种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体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起到了促进理论教学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创新,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显现出了更多的弊端:

(1)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2)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设备逐渐老化,不能满足新增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3)计算机实验室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导致管理混乱,高科技含量的科研项目难以在计算机实验室开展。

(4)各学院系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各自为政,很多实验设备存在重复购置的现象,资源浪费严重,设备利用率低。

3 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化建设

3.1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建设

网络平台建设是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高校在新建计算机实验室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功能建立中心机房,进而形成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内部局域网模式。网络建设要采用性能稳定的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在实现与校园网络相互连通的同时,按照不同计算机实验室的需求规划VLAN设计。每个计算机实验室都要采用多台二层交换机作为汇聚站点,并且与三层交换机直接连接。将全部交换接和服务器部署于中心机房,加以UPS电源支持,最终实现7*24小时无人值守运行。

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结构设置对于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首先,计算机实验室减少了对校园网络建设的依赖,校园网络的中断不会影响实验室教学活动;其次,计算机实验室组织在线考试也不需要对外部资源发起访问,将校园网络与中心机房网络隔离,防止学生在实验室教学活动中玩游戏、聊天,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和教学环境;最后,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计算机终端启动计算机实验室安装的实验软件来完成实验过程。

3.2 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结构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由应用服务器、控制服务器、实验控制终端、实验管理器等设备构成,系统的运行提高了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以发挥实验室设备的最大作用,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实验室主页:介绍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所属学院系部、实验室管理工作职责、实验室设备情况、实验室教学资源等。

(2)实验设备管理:包括实验设备运行管理、情况管理、类别管理、台账管理、借用管理、归还管理和维护管理等。

(3)实验教学管理:包括实验课程管理、学期开设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教师提交实验申请管理、实验课程安排管理等。

(4)实验资料管理:包括对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制度管理、教学大纲管理、实验教学资源管理、课程评价资源管理和教学成绩管理等。

(5)实验室服务管理:包括学生上机管理、学时统计管理、远程监控管理、在线教学管理、在线考试管理等。

(6)实验室维护管理:包括数据备份管理、数据恢复管理、分区保护管理、远程操作管理等。

4 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

在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之后,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法也难以应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各种问题。因此,必须从开放式实验建设的思想理念出发,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资源管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对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进行研究。

目前,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网络化程度较低,虽然已经建设了计算机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但系统仅仅面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如果实验室任课教室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必须要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联系沟通,才能做到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而且,计算机实验室资源管理安排信息过于闭塞,与教室和学生交流存在制约,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有效实施。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若干管理策略:

(1)实验课程管理中的课程申请功能支持教室在线提交实验申请,包括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的实验项目,同时支持学生在线申请个人实验项目。

(2)实验设备管理能够支持实验设备使用管理,将实验设备管理与实验课程管理功能结合,实现在线申请实验课程的同时申请实验设备,简化实验课程安排流程,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实验室课程安排,及时在线提交课外实验预约申请。

(3)实验课程管理中的实验作业管理能够支持学生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4)增加在线聊天和论坛讨论功能,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此可见,需要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完成的实验项目,属于课内实验的由任课教师进行统一预约,属于课外实验的需要由学生在线提交预约申请。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软件完成实验项目,即时得到实验结果并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在线对学生进行指导。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化建设方案,对提高计算机实验室资源管理效率有着明显促进作用,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自主锻炼和能力创新的网络平台,使高校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赵英豪,董伟.新办本科院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06:126-128.

[2]袁以明,连升炯.开放式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80-81.

作者简介

王慧鹏,男,大连工人大学实验室中心主任,实验师,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校园网络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