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媒体艺术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2:13

导语:在新媒体艺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媒体艺术论文

第1篇

(一)要重视新媒体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价值

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观念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设计虽然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设计者更关注这种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设计者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忽略了这种艺术本身应经具有的审美价值。新媒体艺术设计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商业性与功利性,但由于其缺乏对艺术设计本身的艺术思考,没有进行艺术性创新,这种艺术设计带给人们的审美震撼并不强烈,设计者要考虑如何使新媒体艺术设计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不仅要考虑利用新媒体手段,更要重视艺术设计规律的应用,要重视艺术设计的审美功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很多艺术家只认可传统艺术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他们很排斥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认为这种艺术设计不符合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是不合格的艺术设计作品。他们认为这种高新技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态度就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其实,任何形式的艺术设计只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符合时展的需要,能够带给人们身体体验和审美感悟,能够获得大众喜爱都应该是审美艺术产品,都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重视,况且,新媒体艺术一经产生就得到广泛的流传,是一种很时尚的艺术产品,艺术设计与高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设计的新思路,能够不断拓宽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更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认可。作为艺术设计者,要重视这种艺术设计形式,能够积极面对这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问题,站在艺术的高度不断完善新媒体艺术,这样,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型的时尚的艺术设计形式,这种艺术设计形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解决。而现在,我国很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很多艺术家缺乏对新媒体艺术的全面了解,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只是对新媒体艺术有个笼统的了解,就一味地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设计,这种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不高,缺乏深厚的思想内涵,导致新媒体艺术设计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播。当今,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通过引导设计者进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内容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在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软件,同时,也需要对设计人员进行艺术设计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规律和技巧,能够提高新媒体艺术设计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使新媒体艺术设计者能够按照艺术规律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新,不断提高新媒体艺术设计品的品味。这样,通过有效培养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

二、结语

第2篇

公共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以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出现于美国,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其中的“公共”就意为要以公众自主意愿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并直接服务于大众,呈现开放、民主、自由的特点。而交互是一个极宽广的概念,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称之为“交互”,在公共艺术的交互更多的是强调审美客体,即通过公众的参与来配合公共艺术的完成。随着新媒体的运用和推广,公众对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此,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当代公共艺术的创造之中,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新诉求。第一,与公众的交互中拓宽艺术展现的时间域。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公共艺术作品无法实现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在互动媒体艺术与人的交互中,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直观地进行时间的干预与重构,这种交互方式是全新且令人着迷的。第二,拓宽公共空间艺术创造空间上的可能性。空间的相互渗透、叠加、重构为公众的交互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第三,展示不可见信息。人们在众多感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视觉,但视觉的感知度是有限的,许多信息是人类的双眼无法感知的,新媒体空间艺术可以将众多不可见的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丰富公众的交互语言和形式。

二、公共艺术交互性“新类型”

在传统媒体影响下,公共艺术曾经的交互性只是公众被动地接受,公众很少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利,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呈现的是单向传播。互动性是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创作中作品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而这种交互体验反映到艺术表现形式中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一)实体式互动

当代公共艺术已不仅停留在“架上”艺术层面了,而是真真切切地与公众进行零距离互动。这源于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有意给公众留于一定空间,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公众,让公共艺术与环境和人发生交互。

(二)参与式互动

体验式互动特征不局限于公众可以对公共艺术进行实体触碰,这种参与式互动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一种是利用原有传统艺术手段达成;另一种则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利用影像、声响、空间动态等形式使公众主动吸引并参与其中来实现的。

(三)创作式互动

创作式互动的公共艺术在近些年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创作式互动带来的是创作权的转移和技能价值的转变,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甚至是一种必须的行为。

(四)虚拟式互动

虚拟式互动是指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互动操作,它主要是借助新媒体等技术来实现作品与人的交互。它可以是人在视觉上或行为上与虚拟空间中的物体、影像进行互动,如同在真实世界一样,这样的互动能使公众产生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感受,更能激发公众的互动热情。

三、公共艺术交互性“新发展”

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公共艺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公共艺术,反映着时代文化,而驻足于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将朝着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道路发展。新媒体视阈下,公众的公共意识和艺术审美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审美和交互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应用与公共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将在硬件设施上为公共互动媒体艺术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第一,作品的耐受度更好。公共艺术大多处在室外,需要长时间抵抗自然条件的侵蚀,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不断革新,创作技术手段的更新,作品本身会更坚固耐用,也能够抵御与公众交互性的增强而导致的人为损坏的现象。第二,公共艺术造型上具有很大改善,更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感。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公共艺术作品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类别和形式,同时通过技术的载入,使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官冲击力更加震撼。第三,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可操作性会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会使作品本身更为复杂,但在与公众的交互中,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间的交互将更加简单且更加流畅和频繁,并且人们在参与公共艺术作品互动时,能更加亲切自然,甚至通过交互达到内心的满足。第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将更加密切而完善,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在新媒体视阈下,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研究一定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公众对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将不断加深。随着民主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对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实施更加公开和透明,公众参与性活动也将更加成熟、可行。同时,公众的公共意识不断提高,对公共艺术交互性越来越认同和接受,各种规模、层次和形式的公共互动性艺术将使公众广泛参与进来。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影像;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艺术处于人和技术之间,便使得人的自我复归成为可能。艺术置身于消灭时间性的现代社会之中,但同时又在向消灭时间性进行着挑战。—今道友信:《关于美》 将新媒体艺术放入文化的背景中思考,有两点原因。首先,新媒体艺术要引用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构成艺术品。整个文化是新媒体艺术以及其他一切艺术的源泉和母体,没有能够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在所处的文化中,新媒体艺术与影像文化、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其次,将艺术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可以加强其丰满性和立体感。就像艺术文化学提出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来透视艺术审美活动的历史嬗变的学科目标一样,本章以文化研究的思维作为出发点,参考艺术文化学的学科范畴,探求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环境,并关注新媒体艺术带给这一文化背景的贡献。

一、影像文化及特点

威美尔·狄森那亚克说:“由于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急剧增长,一种新的大众文化正以自己独特的原动力,出现于世界的许多地区,这种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想象和生活方式很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①这就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形成的媒介文化或称影像文化。

视觉文化时代是我们对所处时代最流行的说法,关于视觉文化时代的阐述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从法兰克福学派到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和利奥塔(Jean-Francois Leotard)都不乏论述,我认为视觉文化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以影像为传播的载体,也就是普遍认为的图像媒介,但是影像概念比图像有更广阔的内涵,在各种静止影像和活动影像的包围和轰炸中,我们处于影像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技术化的视觉领域和影像符号的增值都使视觉因素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整个影像文化是对影像媒介的一种重新发现和再认识。

1.视觉经验的技术化

视觉经验技术化的浪潮起源于19世纪,正如安妮·弗莱伯格所说:“19世纪,各种各样的器械拓展了‘视觉的领域’,并将视觉经验变成商品。” ②而在1938年的《世界图像的时代》一文中,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就指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③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即借助于技术,世界被视觉化了。

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Guy Debora)称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奇观化的时代或图像时代,在《奇观社会》中,他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 ④这个表征就是图像,波德里亚也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仿象”的社会,仿象即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无论是奇观社会还是“模拟”和“仿象”的社会,其中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都是指我们今天的视觉经验大都是一种技术化的视觉经验,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而我们通过这些技术图像来获得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新的技术更加速了视觉经验的技术化,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影像的产生、储存、展示、传播提供了更方便和快捷的方式,传统社会中人们直接用眼睛观看的一切,我们今天更多的通过图片、电影、电视、录像和计算机网络来获取信息,这些媒介都是技术的产物,因此我们的视觉经验技术化了。

2.影像符号的增值

对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视觉狂热”和“影像增值”,让-路易·柯莫里有精彩的解释:“19世纪下半叶是一场视觉的狂热。当然,这是社会的图像增殖的结果:大量带有插图的报纸广泛传播,印刷品和漫画等掀起狂潮。不过,这也是视觉范围和表现范围的地理延伸的结果:借助于旅游、探险、殖民活动,整个世界变成可见的,同时也变成可控的。”⑤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的: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当今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没有符号的处理、创造、交流,就没有文化的生存和变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部分,也正如安妮·弗莱伯格所说:

新的视觉文化——摄影术、广告和橱窗——重塑着人们的记忆与经验。不管是“视觉的狂热”还是“景象的堆积”,日常生活已经被“社会的影像增殖”改变了。⑥

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后现代景观理论和利奥塔(Jean-Francois Leotard)的后现代描述中都敏锐的发现了影像符号在当代条件下的无穷增长和扩张⑦。波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扩展或爆炸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技术在符号生产中的作用的增加进入后现代社会,在后现代条件下,各种影像是现实社会所不存在的人为的模拟仿制品,影像符号可以依照模型无穷复制,“它与任何现实无关,无论是什么现实;它不过是自己纯粹的仿象”⑧,波德里亚则在当代影像文化的泛滥中发现了“危险”。在利奥塔那里,形象是一种唤起欲望,激发差异和宽容,服务于“局部决定论”和个体修辞学策略的途径,利奥塔从形象文化中看到了解放欲望、消解理性、促进多元化的可能性⑨,而无论影像符号的增值是促进多元化还是带来危险,都不可否认社会已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传播阶段。

在影像符号的增值中,影像作为当代的视觉符号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影、电视、数字图像、网络图像轰炸着当代人类的视听感官,书籍等文字符号也在由不可见转为可见的图形和图像,当代影像文化不仅意味着用各种与视觉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视觉表达方式去观察、记录和传播各种视觉形象,还意味着把本身缺乏视觉特性的非视觉的对象影像化。图像化、影像化、视觉化构成了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词和核心术语。⑩

二、新媒体艺术的文化环境

新媒体艺术的环境主要指置身于其中的文化氛围,包括被新媒体艺术引入自身和予以关注的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当代艺术家遭遇的是一个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电脑、多媒体、虚拟现实、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构成的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技术性的虚拟世界构成了当代的大众文化。周宪就曾指出文化的演变是符号(形象或影像)与实在(现实)关系的变化,当新媒体艺术家用现代影像作为媒介符号反应与现实的关系时,文化也在这种反应中充分显示自身的存在和特点。

流行文化又称通俗文化,自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将流行文化引入艺术以来,包围我们的流行图片、文本、符号、音乐、物品就以强有力的冲击一直为艺术所关注,发展到大众传播媒介和商业性生产、消费为文化工业主导的21世纪,流行文化仍依然被艺术家关注,也仍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艺术家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反思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批驳、调侃、解构,还是欣赏、肯定、创造的态度,都是艺术家在向现实发问,对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作用的意识与正视,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早已列出了各种需要的等级,而艺术恰恰是在流行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先锋而敏锐的人们对人类欲求和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与协调等方面的展示和思考,正如《通俗文化与艺术》一书所言:“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一直在为舒适、轻松、丰盈的生活和人性的尊严而努力奋斗着。”新媒体艺术在流行文化中,关注的依然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与现实状况的矛盾与摩擦中发展演变出的调和。

媒介文化,恰如美国哲学家凯尔纳所说:

一种媒介文化已经出现,在这种文化中,形象、声音和景观有助于生产出日常生活的构架,它支配着闲暇时间,塑造着种种政治观点和社会行为,提供了人们构造自己身份的种种素材。……媒介文化是一种形象的文化,它往往利用视觉和听觉。诸多媒介——广播、电影、电视、音乐,以及杂志、报纸和卡通画等印刷媒介——要么突出视觉,要么突出听觉,或是将两者混合起来,以广泛地作用于各种情绪、情感和观念。

媒介文化又被称为影像文化,周宪在《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一文中就将媒介文化和影像文化归为一种文化类型,媒介文化中的传播重心就是影像。媒介文化或称影像文化不仅指大众传播媒介制造和传播的各种影像,还有一层更深的意识是指影像带来的观看文化,陈丹青就曾指出:“影像文化,不是指我们所说的传统摄影、电影、广告设计,而是指一整套观看文化,一整套的新手段与新器材。哲学家思想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高度重视影像艺术背后的文化问题,今天欧美前沿艺术家多数玩影像。”在视觉经验技术化和影像符号增值的媒介文化中,新媒体艺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器材,成为塑造新的观看文化的一分子,就如本雅明早就指出的“由于复制技术的训练,人们对许多大作品感受和理解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也有相似的观点,新媒体艺术在取消了久久回味的体验,转向即刻的艺术感受中已经走的更远,把制造当下的现场感受、超越距离制约的远程参与作为艺术接受中最鲜明的特点而不懈地进行追求,在新技术的应用中,网络的在线交流、人机界面装置的在场交流、远程通信艺术的临场交流都在新的观看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历来被视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点,阿多诺是这样描述文化工业的后果:

文化工业的整体效果是种反启蒙的效果,就像霍克海默和我注意到的那样,其间本应是进步的技术统治的启蒙,变成了一场大骗局,成为束缚意识的桎梏。它阻碍了自主的、独立的个性发展,这些个性本应是很明智地为自己做出判断和决断的。

阿多诺用文化工业来指代大众文化,他的批判态度直指在文化工业中人的客体、对象和附件的地位,他认为人在大众文化中,人的自由和解放被剥夺,大众在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的替代下,丧失了任何出格的、不同的、反对的思想方式,文化工业是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办法替代真实的需要,由此,俘获了大众的心灵和意识。可见,阿多批判文化工业的自足点就是它替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真实的需要和自由的思想。

如果说文化工业阻碍了人的自主性和主体身份,新媒体艺术就是在大众文化中发挥人对技术的自主性,变客体为主体;如果说文化工业让人缺乏判断和决断的能力,新媒体艺术就是让人在大众文化中主动判断和寻求技术被人利用和技术更人性化的可能性;如果说文化工业替代了人的真实的需要和只有的思想,新媒体艺术正是在技术社会和传播主导中,对人的自由的精神和思想的探求和追逐,艺术家利用技术表达思想和对社会的反思,参与社会判断,可以说,新媒体艺术文化恰恰是对技术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个主动的参与和反思。从新媒体艺术诞生之初就是以反叛控制的态度而出现的,当电视等公共媒体系统和影像传播技术取代了艺术曾经的传播功能,剥夺了艺术家的参与社会的发言权时,艺术反作用于媒体,建立新媒体艺术。今天的新媒体艺术更是积极参与技术和商业领域,探讨更宜人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扬人在技术和文化中的主体性参与的作用,尤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人的需求和思考。

新媒体艺术,这个与现代科学技术奇妙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在人类与自我、心灵与技术社会的交往和对话中,让人感受到关爱与抚慰,等到新媒体艺术能够在大众文化和社会中更多地展示生活和承担历史时,人们就会发现,新媒体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它对精神与自由的无止境的追问之中。

三、新媒体艺术对文化的贡献

陈池瑜在《现代艺术学导论》中论及艺术的功能,他概括为三个方面:艺术以文化的形式参与自然、社会、意识,主要以传统艺术为对象,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艺术文化活动是社会的一部分,经典小说和歌曲、电影、电视艺术都成为人们思考、记忆和谈论的对象,对人的意识加以作用。但是,对于新媒体艺术而言,这样的概括不足以突出新媒体艺术应用影像媒介和技术手段的特征,发生在流行文化、媒介文化中的新媒体艺术,我们认为它主要发挥了艺术家反思社会和对现状做出反应的艺术功能,同时在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调和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艺术家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精英人物,他们总是不满现状,力图破除成规,探新求异的那一种叛逆精神,也非常合乎文化自身更新发展的需要。艺术是展现世界的又一个方法,艺术履行对社会反思和提供独立见解的职责。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就将艺术家称为“人类的触须”,艺术家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和独立的思考,把握世界的发展并以艺术的形式予以展示,他们对影响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各种技术的可能性和影响具有独到的见解,因此,随着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也同样予以重视并做出独特的判断,一方面利用这种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又对它保持批判的态度,对它进行反思和置疑,探讨它带来的文化和审美转变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家不仅企图紧扣社会现实的脉动,而且更希望能介入社会的脉动,这就是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文化的贡献。

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时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科学和艺术融合的研究是重要的文化行为,新媒体艺术家在艺术与科学结合上的实践和研究有助于从艺术的角度,更人性的看待和探讨科技的进步,可以说科学技术和艺术融合是当今科技和艺术发展的新方向,而新媒体艺术家作为应用和关注最新技术的艺术人员正以各种方式促进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发挥着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文化而言,在视觉技术化和影像符号增值的环境中,新媒体艺术家的活动正是以技术的途径,制造新的影像,介入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的文化主题,与科学家、技术人员、商业研发部门的合作,都使艺术家,确切地说是新媒体艺术家,更好地介入当代文化的主题,为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做出贡献。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是影像文化中最符合文化特征的艺术形态,它是影像文化中视觉经验技术化和影像符号增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对新媒体置身于其中的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而言,新媒体艺术使用影像符号来展现现实,发挥艺术家反思社会的职能,同时在大众文化中发挥人对技术的自主性,对技术与人的关系做出思考,探讨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的可能性,尤其是对科技、人、艺术三者的融合做出贡献。

众多的哲学家或批判或欢迎影像文化,对新媒体艺术而言,影像文化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同时,新媒体艺术也在作品中体现着影像文化的特征,反思并展示它的缺陷,这就是新媒体艺术作为文化实践重要的意义所在。

①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348页。

②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③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④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⑤让-路易·柯莫里《视觉机器》,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⑥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⑦同②,第187页。

⑧同①,第192页。

⑨同①,第187页。

⑩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周宪《图像技术与美学观念》,《文史哲》,2004年第5期,第7页。

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Douglas kellner,Media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5,p.1。

转引自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7页。

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6页。

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页。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台湾摄影工作室,1998年版,第46页。

阿多诺《文化工业》,路特勒基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陆扬、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0-51页。

第4篇

【关键词】图像艺术;传统;冲击

图像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些以视觉为中心,重点突出视觉感受的艺术文化现象都是广义上的图像艺术。狭义上的图像艺术是特指当下世界范围内正在日趋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现象,也可以称其为“图像时代艺术”(The art of towards the image)。此种艺术文化现象,多使用仿像、图像、形象等基本方式,辅以现代化的传媒技术,着意营造虚拟性的时空形态,从而表达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图像艺术虽然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但却保留历史文化的痕印。就流行范围来说,尽管图像艺术产生兴盛于西方,但在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当下世界,它在中国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图像艺术与东西方美学传统及美学资源

说到图像艺术就不得不先提及西方的美学传统。因为图像艺术来自西方,所以就西方传统而言,古希腊人提出以模仿论为基础的形象理论。从柏拉图到达芬•奇的镜子说,滋润和养育了西方的现实主义美学传统,这是图像时代艺术的一个来源。镜子在美学的意义上有三种作用,其一,镜子可以客观地反映现实;其二,镜子使人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深刻;其三,镜子可以识别人的无意识活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认为,镜子不仅能够辅助鉴明身份和自我再现,而且能够征显出严重的精神问题。由此他提出,人们所认识到的形象是客体的一个变形,是人们想象中的形象,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实。

而中国的图像艺术除了被西方美学传统的影响外,也被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图像、形象这类问题,不仅存在于绘画、雕塑、建筑等空间艺术中,同时也存在于其他文化领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图像和形象不仅存在于像建筑、雕塑、绘画这类空间艺术中,他们也同样在其他艺术领域中存在。从文学领域来说,中国的古人曾写道“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在历史学领域也离不开图像,宋代学者郑樵曾说道“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在艺术中,图像的意义也备受推崇。《论语》中记载孔丘说过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句话里“文”指的是图案、花纹和图像。在孔子的话语中,它与“质”相对,意思是表象;“文质彬彬”是质和文的统一,孔子认为有了质和文的统一才是完整的表现。从客观作用上来看,“文质彬彬”这一思想不仅肯定了作为图像的“文”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简要论述东西方美学思想,并不能代替东西方有关图像艺术的全部美学理论的思想资源。但可以认为,这些美学资源,在当今图像时代的艺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像艺术对传统美学和文化的反拨与冲击

图像时代的艺术受到传统美学的影响无疑,但这种影响并不能说明它就是传统美学的继承者;也就是说他继承并发扬了美学传统,但并未发扬传统美学。反而图像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美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种冲击在许多具体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就是它对传统美学观的颠覆。传统美学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真”,即真实。在中国的美学传统中,“意”和“真”作为两个重要的命题贯穿始终。“意”指的是意向和意境,“真”的意义便是真实与自然。所以“真”不仅要反映自然,而且还要通过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来对“意”进行体现。而图像时代艺术过于强调“意”,而忽视“真”。媒体传播行业的急速发展和大量机械复制的出现是的艺术作品原有的本真性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是对艺术作品价值意义的颠覆。图像艺术的宗旨是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图像艺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清晰透明确却不稳定的世界。形式替代价值,符号替代意义,符号与形式虽然加速生长,但他们有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的内爆。鲍德里亚所认为的后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现象就是此二者。

第三,是对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观念的颠覆。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和道德是合而为一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崇尚的是“善道”。但自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人心态被前所未有的颠覆,这来自于它们不断遭到讨伐和冲击。这种颠覆即可以促使以人文知识分子为主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现代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把自己融入到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中去。

第四,对传统的语言和文学“正统”的颠覆。儒家强调“诗言志”,语言和文学都是德行的体现,但是在现今中国,由于图像文化和图像艺术的发展以及图像时代的来临,语言和文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这种挑战至少造成三种结果。一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不再“唯我独尊”;二是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之间出现语言“乱码”现象;三是艺术上的雅与俗的界限在模糊和淡化。

美术作为一种图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美术是与图像艺术和图像时代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的造型艺术。寻根究底的看来,美术特别是绘画艺术以图像为其存在和表现形式。所以,图像学这个学科在造型艺术史上的形成就是专门针对图像本体进行研究的结果。另外,图形艺术发展经历也告诉我们,图像艺术的产生和繁荣,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的内在联系。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始于西方,在改革开放之后漂洋过海来到中国。1985年,我国一些美学家和美术理论家通过《文艺研究》和《外国美学》等刊物,详细地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以及这一思潮同的现代主义(这种主义在当下中国十分兴盛)的关系问题。其实际影响所及,也波及到后来的后现代美术在中国的发展。总体来看,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具有比较超前的理论和与之不相称的滞后的实践;在国际上尚未占据主流地位。“后现代主义美术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给了我们一个‘超前的眼光与异样的视角’,使得中国美术界在追赶世界美术潮流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和正在接受着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美学主张”有业内人士如是说。所以尽管在中国美术界存在着较少像“厦门达达”那样标准的后现代作品,但是其美学走向却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吻合颇多,比如从从“宏大叙事”转向“凡人琐事”,从“英雄主义”转向“平凡世界”,从传统至上转向波普艺术,从“文以载道”向纯客观表现,从“守死善道”转向市场化的“商品画”,从笔墨至上转向与新型媒介结合等等。另外一个事实是,一些民族性突出的后现代美术作品出现,这是因为一些青年艺术家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当中寻找到了与“后现代”相吻合的因素;吕胜中的剪纸作品《彳亍》和的大型版画装置作品《析世鉴》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中国当下美术界,以现代信息媒介为表现手段的后现代作品,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还有一个无争的事实就是图像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媒介和载体和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手段是相同的。所以,图像艺术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之间的纠结关系必须被关注。同时我们又不能回避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前中国的文化走向呈现为两种态势和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就是以后现代思潮正在以不可小觑的威力,进一步推进艺术的商品化和大众化(以图像艺术为代表)。第二种就是以极力维护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价值标准,千方百计地抵抗西方文化压力的后反殖民主义思潮。这述两种文化格局并非冰火不容。笔者根据自己所见以及理论问题在想,可否以民族文化和本土精神为基础,给图像艺术穿上“唐装”,重新来一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变革。针对这个问题欢迎大家一同讨论。

参考文献

[1]洪洁松,. 图像艺术的历史传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理论界,2010,(5).

[2]郑玉明 主编. 数字媒体和游戏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论文[Z]. 中国动画年鉴: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