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2:21
导语:在特殊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已形成“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特教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已达5.3万人,专任教师4.3万人。但从总体上看,仍有不少地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康复专业人员编制标准缺失,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职工数量尚显不足、结构仍不完善。为此,《提升计划》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编制和结构提出针对性措施,要求各地“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配足”指的是数量“,配齐”指的是类型,其中包括教学所需的各类学科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送教教师、康复类专业人员、残疾学生生活指导和管理人员等。这是从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出的,再次强调特殊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像普通学校一样的学科教师,还需要普通学校没有的其他类型教师和专业人员。
二、构建特殊教育专业标准体系
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尚未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这些直接影响了特教教师准入政策的完善,影响了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计划》提出五项举措:一是“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二是“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三是“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四是“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这些举措将进一步规范、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水平。
三、加强特教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培训
针对特教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专业能力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提升计划》在加强特教师范专业建设和强化职中、职后培训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提出“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这些要求将特教教师的职前专业培养、职中和职后专业培训系统整合,逐步形成专业发展路径,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畅通了渠道。
四、提高特教教师待遇
目前,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涵盖学校行动计划(SchoolActionPlan,简称SA)、学校行动加强计划(SchoolActionPlusPlan,简称SA+)和特殊教育需求声明(SpecialEd⁃ucationNeedStatement),它们在层次上依次递进(详见图1)。[3]若主流学校教师或特殊教育需求协调员(SpecialEducationalCoordinator,简称SENCO)发现有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理解力差的现象,并在学习中没有获得进步,就可征求家长同意启用SA,从而为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师资、特殊教学方法、特殊教育教学评价等支持。但如果SA不能帮助学生获得进步、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学校则可以启动SA+。在学校加强计划中,学生可以从地方教育当局、地方服务机构以及卫生机构获得额外帮助。若SA和SA+都不能帮助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取得进步,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就会对这些学生进行评估,并征求家长的意见是否做出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声明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所需的特殊教育服务、如何获得服务支持等。在家长收到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后,如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负责特殊教育服务的官员说明,也可以向特殊教育需求和残障法庭(SpecialEducationalNeedsandDisabilityTribunal,简称SENDIST)上诉。[4]英国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了包括SA、SA+以及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在内的三级服务体系,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程度选择服务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完善,特殊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偏低。由于工党政府倾向融合教育,即将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主流学校(mainstreamschool),导致许多主流学校乘机挪用特殊教育经费,造成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第二,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各自分离,影响效率。1978年的《沃诺克报告》(TheWarnockReport)基于古利佛(Gulliford)的特殊教育观念指出,只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取得学习进步,则表明该学生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用这种评估来代替原来的医学检查,或者残疾人分类,[5]这就割裂了教育与医疗健康的关系。2011年3月,英国政府的《咨询提案》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服务体系过于复杂,各种服务机构过于分离,造成与特殊教育有关的教育、健康、照顾三大服务机构缺乏整合。
第三,主流学校的教师、课程、评价体系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考虑不足。2001年11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出台法定指导框架《全纳教育——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InclusiveSchooling: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明确要求开发新的教育系统,将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主流学校,[6]这给主流学校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受到了主流学校部分教师的抵制。导致出现抵制的原因在于,在课程设置和评价上,课程内容缺少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考虑,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也无法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第四,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存在作风,家长和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意愿与要求未充分得到尊重。[7]家长对孩子的特殊需求最明了,如果能重视家长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将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决策部门制定合适的特殊教育计划,从而为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恰当的特殊教育服务。但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体系中,由于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风严重,无论是在特殊教育经费分配,还是在家长申诉的过程中,家长的要求往往被忽视。
二、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改革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明确提出要赋予家长制定个人预算的权利,旨在改革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的弊端,比如投入预算没有考虑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个体差异。政府希望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人预算,并控制预算经费的使用权,以期最迟到2014年,实现家长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定个人预算,从而增强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为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投入体制,英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出台《学校经费投入改革:朝向更加公平的投入体制》(SchoolFundingReform:NextStepsTowardsaFairerSystem),其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公平、透明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8]其中涉及特殊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规定将专项拨款(DedicatedGrant)划分为学前教育区、学校区、高需求区三个部分,其中高需求区就包含特殊教育儿童。政府注重在特殊教育领域针对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建立一个支持对象涵盖从出生到25岁的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
(二)整合地方特殊教育支持体系
一方面,由于英国特殊教育一线的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的特殊教育体制过于科层化,阻碍了他们工作;另一方面,家长期望通过整合地方教育支持体系,按孩子的实际需求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取代学校先前通过经验提供服务的方式。所以,英国政府希望通过体制创新和整合服务机构来简化特殊教育相关程序,让专业人士和相关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儿童、青年和家庭服务。为了改变复杂的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减少科层化的不利影响,并加强地方服务部门间的合作,英国政府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改革:第一,拟定单一的法定评价程序,整合教育、健康和照顾服务体系。到2014年,年龄在25岁以内的有特殊教育需求声明或者学习困难声明的学生都将采用这个单一评价标准,而“教育、健康和照顾计划”将整合这三个服务部门,识别学生的特殊教育类型,并提供相应的需求支持。[9]第二,制定国家经费投入绑定框架。在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中,教育部宣布将和地方政府一起探索国家绑定框架,既保证提高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和青年、残疾儿童经费投入的透明性,又能兼顾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上的灵活性。第三,更好地发挥社区部门的服务功能。2011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要发挥社区服务部门的作用,为那些能为学生离校后提供独立生活培训的组织予以60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投入期限为两年。这些组织项目包括:早期语言发展(TheEarlyLanguageDevelopmentPro⁃gram)、早期支持和关键工作(EarlySupportandKeyWorking)、家长参与(ParentPartici⁃pation)、为成人做准备(PreparationforAdulthood)等。[10]
(三)提升主流学校特殊教育的服务质量
英国政府在《咨询提案》中明确表示,所有的儿童和青年都应当获得额外的支持,从而保证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水平。学校作为特殊教育的前沿,为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英国主流学校主要从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三个主要方面着手改革,以适应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需求。第一,通过培训提高主流学校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提高学校特殊教育服务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已经成为提升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咨询提案》规定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掌握识别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处理不良行为的能力、有效教学的能力、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1]第二,改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2008年的报告《特殊教育需求和全纳:反思与革新》(SpecialEducationNeedsandInclusion:ReflectionandRenewal)中,分析了课程设置的三大原则,即在课程中设置一定的难度,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克服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学习困难。第三,改善特殊教育评价方式。针对特殊教育评价,注重效率的学校通常采用目标—设定(target-setting)的方式评价课程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在英国的梨树学校(PearTreeSchool),课程协调员通过分析这所特殊学校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通过制定新的政策,提供合适的支持,在每堂课都关注写作,并做出评价,通过对比以前的状况测量学生的进步,进一步设置教学目标。[12]
(四)赋予家长和儿童在特殊教育中的权利
2008年3月,特殊教育联合会主席布莱恩•蓝姆(BrianLamb)发起了一项调查,被称为“蓝姆调查”(LambInquiry)。其主要目的是调查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家长对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信心度,并向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国务大臣提出了如何提高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学习水平的建议。在这个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于2010年了《改善家长获得特殊教育信息的实施计划》,为那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家长专门设立热线电话和网上服务。[13]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再次强调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并让家长参与到特殊教育体系的决策中去。到2014年,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家长可以获得以下权利:制定个人预算,控制自己孩子的特殊教育服务;获得资金使用信息;选择学校,包括所有公立学校(maintainedschool)、学院(academy)和自由学校(freeschool)。这次特殊教育改革不仅强调了家长的权利,同时也提出了要尊重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咨询提案》的反馈者强烈支持赋予儿童上诉的权利,尤其是对于那些伤残的儿童、需要照顾的儿童。这些儿童很少能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赋予他们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不利地位。
三、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统一的需求评估方式
英国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其评价方式也随之调整。在1978年《沃诺克报告》以前,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主要由医疗机构进行,根据儿童的伤残类型建议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但《沃诺克报告》以后,特殊教育需求定义得更加宽泛,只要存在学习困难问题就可以声明自己具有特殊教育需求。但在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上却变得十分复杂,医疗机构和学校脱节,造成多头评价,效率低下。由此,2011年的《咨询提案》建议统一健康、教育与服务机构,采用统一的需求评估方式。将健康、教育与服务机构有机统一,以解决多方评估造成的评估效率低下、费时耗力的问题。健康机构与教育机构的有机衔接将大大消除不科学的评估行为,在医疗检查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医生的及时建议,如学生是适合在主流学校,还是适合在特殊学校就读。
(二)连贯的经费投入体制
自2011年3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咨询提案》绿皮书以来,英国就致力于建立一个连贯一致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2012年3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学校经费投入改革:朝向更加公平的投入体制》,目的是改革以前以16岁为分水岭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新的标准将涵盖从出生到25岁,做到前后连贯一致。将16-18岁特殊教育需求固定拨款、学习者附加支持资金、特别安置预算资金整合为一种资金支持,从而统一资金分配。新的经费投入标准将减少由于经费断层给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协商性的家长参与机制
以往家长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家长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将家长参与模式分为:专家模式、移植模式、消费者模式、协商模式。[14]专家模式完全忽视家长的作用和要求,家长只负责提供孩子的信息;移植模式开始考虑家长的需求;消费者模式赋予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协商模式则更加强调家长的作用,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就需要和家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一致,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策略与家长继续协商,减少分歧。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状况最为了解,通过家长参与,学校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学生信息,从而为学生提供匹配的教育服务。这次的改革同样强调了家长参与,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学校,控制特殊教育资助,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个人预算。
(四)全纳的主流学校发展模式
(一)教材选用
(教学内容)校本化高职院校应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手语教材的多样性,选用2-3本科学、实用的手语教材;鼓励一线手语教师联合特校、特教机构、福利院、残联、政法部门,积极编写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特色、适用于特教工作者岗位、社会通用,集系统性、科学系、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本教材(如政法系统常用手语、特殊教育教学常用手语、公共场所常用手语等),增加手语的产生与发展、手语语言学、手语语法、国内外手语发展研究、手语翻译员职业守则、方言手语等手语知识;增加针对特教教学、服务管理等岗位与聋人实景交流会话(如生活场景篇、文化常识篇、学科教学篇等)、手语舞蹈和哑剧编排表演、手语翻译等实践教学内容到课堂、教材中,并纳入期终考评和书后测试内容。同时,教师可跟聋人群体学习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地方手语,教授于特教学生,有助于他们日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聋生学习和生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的表现力决定了给学生传递知识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同样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式教学跟积极创新式教学达到的效果天壤之别。我国高校手语课程的开设较晚,教学体系处在不断完善中,特教专业学生手语课程教学还需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高职院校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手语课题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辟手语社、手语角等兴趣小组,广泛引入情境教学、微格训练、聋生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融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快乐传真”手语游戏等多元教学(学习)模式,如初学汉语拼音字母时,教师可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汉语拼音字母字形的异同,进而在教师示范拼打字母中,学生逐步领悟到汉语拼音字母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再如在词组的教学中,教师可出题,让学生分组,运用角色扮演法,自主编排、配合完成情景式对话训练(表演),学生学得轻松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三)教学手段
MOOC化采用多媒体视频(如在线手语词典、聋人新闻、手语教学博客、手语微信、手语情景剧、手语电影等)、利用QQ、微信建立校园手语学习互动平台,开辟手语在线学习网络平台,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多元化,丰富学生手语学习材料的同时,提高手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活跃度。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保障,通过制定奖励措施、聘请MOOC课程专家讲座、名师演示(优质特色MOOC课程)与现场指导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团队花大气力、合做手语MOOC课程(亦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有限时间、有限地点、有限内容的手语课程教学延伸至无限空间、无限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手语学习需求。这种课程资源海量化、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使用简单化(免费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时间自由化、课程参与自主化、课堂场所延伸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考验学生引擎搜索、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简单地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世界各地的手语爱好者都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到国内外著名手语课程的任意教学片段,并进行学习效果测评,给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很受学生欢迎。
(四)课程设置
合理化依托特校、特教机构及手语翻译员岗位、行业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岗位能力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化手语技能的训练内容(特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特教机构服务、管理的内容;手语翻译员岗位服务的内容)和等级要求,研制手语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手语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同时深入分析兄弟院校手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计划和本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的应用性、时效性,从手语翻译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同时聘请特教领域资深专家、聋人学者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计划的制定。优化课程体系,删减机械性的手语手势学习,增加手语专业词汇、手语语法、手语翻译技巧等实用手语知识的学习比重,同时增加手语课程的开设学程和实践教学(实践训练)时间,拓宽实践训练的场所(领域),教学时量可由当前的一学年82学时增加到两学年160学时及以上,尤其要增加学生在特校、特教机构的实习实训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手语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师资队伍专业化
随着国家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熟练掌握国家通用手语将成为聋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一专多能、技术技能复合型手语教师的发掘与培养,加大手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参与两次手语专业讲座(或学习活动),至少获得两周特校的教学实践经历,及时更新手语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刻体会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异同等;鼓励教师不仅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要获得中级及以上国家手语翻译师、手语培训师等职业能力资格证,提高教师“双证化”比例。此外,同机械、汽车、会计、旅游等专业一样,省市教育部门也应该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院校)实行手语翻译类职业技能抽查,以此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测评和院校育人排名的重要考察依据。同时教育部、中残联和省市教育部门,要经常性举办职业院校手语翻译员的技能比武(大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逐步组建一支高精尖的专业手语翻译教师队伍,服务于专业教学和科研转化(将手语方面的课题、项目等理论科研成果运用于手语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效促进手语翻译的稳步发展)。
(六)考核评价多元化
引入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制度。高职院校可开设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内容,组织学生统一学习训练、集体考证,严格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书的同时,至少考取CAEP手语(初级)职业能力资格证。这将大大拓宽学生就业的宽度和深度,极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认可度。加强过程性评价,调整优化手语课程卷面考试题目的设置,降低期末卷面考核成绩的比重,结合自评、学生互评、师评、他评等多方评价,将课堂表现、课程提问、手语课外实践、平时作业、手语职业资格证等多种考核方式引入学生学习综合考评体系,从手语知识掌握量、手语词汇精确度、手势艺术表现力、手语展示创新性等多方面,考核学生手语课程的学习等级,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同时,加大口语、手语翻译内容考核的比重,将手语技能分为口译、手译、眼力等多个项目考核,既考察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考察学生的手语看话翻译(将手语传达出的内容整理、翻译成通顺的句子)能力和手语表现力,同时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
二、总结
1.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学校、专业、当年报到学生数量分析。高等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级,是县级中等特殊教育的延伸,大力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为广大残疾、残障人士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展了残疾、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渠道。2009年,河南省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学校只有5所,招生专业5个,当年报到学生2051人。2013年,学校扩大了2.4倍,专业达到了25个,当年报到学生14879人,是2009年的7.3倍。五年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设置、招生学校、当年报到学生数量发展速度较快,基本满足了中等特殊教育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
2.特殊教育本科、专科、中专专业设置情况。特殊教育专业体系包括中等特殊教育、高职高专特殊教育、本科特殊教育,从表2可以看到,河南省特殊教育专业体系中,中等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数量最多,高职高专、本科次之,招生学历程度与招生数量呈反比关系,整体大概呈金字塔形状。自2010年开始,高职高专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数量增长较快,由2009年的12.8%发展到2013年的45.2%;中等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保持在50%上下的比例;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呈下降趋势,2013年占全部录取学生的5.1%。
3.招生学生的残疾、残障人士分布情况。根据国际上对残疾、残障分类,表3统计了2009年以来,调查单元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学生中残疾、残障类型。可以看到,目前学校招生残疾、残障人士主要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为主,三种类型的学生占到招生学生总量的97.6%,听力残疾学生尤为突出。智力残疾、精神残疾招生数量比较低,并且五年来一直维持在0.2%的比例。
二、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对口就业率是衡量专业设置、教学水平、学校知名度等的重要指标,用人单位满意度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指标,离职率是反映毕业生在某些岗位转换情况。表4可以看到,五年来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比较高,一直维持在5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毕业生离职率低。
2.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情况。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依据美国SCANS标准,把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分为科学思维能力、基本工作能力等五个方面,表5可以看到,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最强,管理能力最低,理解与交流能力也有待加强。
3.毕业生职业取向情况。职业是人们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人们选择职业前对某职业的岗位、方向进行的挑选和确定就是职业取向的内涵。职业取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前所必须进行的一种重要行为,是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之一。通过职业取向,有利于人们正确地选择与自己所适应的行业、职位。表6反映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取向的比例,认为职业取向常规性达到40%,表明残疾、残障毕业生缺乏创造性,个人性格谨慎和保守,对于冒险和竞争反应不敏感;社会性只有10%,表明残疾、残障毕业生与人交往、沟通方面欠缺,不关心社会,不注重人际关系,融入社会比较难。
三、结论
1.残疾、残障人士学习机会增加。近年来,随着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残疾、残障人士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基本实现了特殊教育体系,残疾、残障人士继续学习机会增加。国家、社会、行业等投入增加,表现在扶持政策的出台、资金多元化的筹集、办学形式的灵活等,使残疾、残障在享有国家各项补贴的同时,能够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体系,学习生存、生活的各项技能与本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增加残疾、残障人士学习的专业,更多地融入社会性、职业性、开放性的职业选择,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残疾、残障人士从中受益。
2.专业设置的社会性、职业性有待加强。从宏观上给予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专业方面的指导,综合考虑专业设置的职业性、社会性。残疾、残障人士被社会接纳需要多个方面的支持和照顾,更多的是提供制度方面的便利,通过特殊教育体系,让更多的残疾、残障学生既学到人生存在的价值,又学到服务社会、融入社会的一技之长。因此,各种类型的特殊教育体系在首先考虑残疾、残障人士生活适应性的前提下,从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到各类专业中等、高职教育学校,将职业性、社会性放到重要的位置,把开办适应社会、职业化的专业作为中、高职学校发展的方向。通过加强社会调查,开设更多适合残疾、残障人士特点的专业,同时增加实习实训环节投入,以满足学生职业性、社会性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扩大本科层次的学校招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招生专业数量少、招生学生少,使一些有志的残疾、残障人士不能进入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造成特殊教育系列、学术性、实践性的瓶颈。没有较多的高等学校入学通道,就没有提高残疾、残障人士更高学历层次的机会。特殊教育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中专、高职高专、本科体系的贯通,另一方面是提供更多愿意学习、能够学习的机遇。应该加大本科层次招生规模,提高特殊教育体系的学历层次,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就业需要,增设本科层次残疾、残障人士学习专业,让更多的残疾、残障人士有机会、有条件接触高等教育,让人人平等成为现实,让更多的残疾、残障人士参加社会管理、服务社会成为可能。
在特殊学校,教师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可广泛激发视力、听力及智力等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提高教学效率。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能够向学生呈现生动化、活泼化的画面,再加上动听的声音,可以创造出一个能让多个接受器官刺激的情境,从而使得教学的内容以具体、清晰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对于特殊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时间相对比较短,所以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效果。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创造出多个兴奋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其注意力的时间,符合这些特殊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特点。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多个教学内容如各种基础常识以图、文、声、像等方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并产生刺激,最终使得其学习的热情度以及知识的理解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形式新颖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得以产生并广泛应用。此种方式可以让那些行动不便,不能正常走入学校接受教育的特殊学生接受平等同步的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开展网络化教学工作,通过互联网来向学生收发并批改作业,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解答,让学生的学习不会被耽误。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学进程正常进行,也让学生充分感觉到新鲜和有趣,进而喜欢此种教与学的新方式。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便于形成一个积极和谐、团结快乐、活泼的班集体和学习氛围,进而使得学生全方位发展成为可能。可以让学生依据其特长来学习,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特殊的儿童有的存在视力问题,有的存在听力问题,有的则存在智力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其特有的功能和兴趣,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他们喜欢玩电脑游戏,如果班主任教师发现了他们的这个兴趣,就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既简单又易学的游戏,当作教学手段或者强化物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学生在学习、劳动或者运动当中取得一定成绩时,可以受到表扬,可以玩一定时间的电脑游戏,让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习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使用计算机的相关技能,另一个方面让学生得到满足感、自豪感。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促进班集体活跃氛围的形成最近几年,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比例不断增加,他们普遍存在孤独、情绪低落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成为特殊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播放一些舒缓的乐曲、生动活泼的动画,既能够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还能创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班集体氛围,在这里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轻松的美好时光。可以在课间播放一些欢快的歌曲,缓解视力或智力有障碍学生上课紧张时的情绪;或在课余时间播放广受喜欢的动画片,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也减少出现学生不良行为的可能。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便于对特殊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对学生有灵魂导向作用,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排在首位。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采取说教的方式,内容较为陈旧死板,使很多学生排斥德育课程,让德育教育工作形同虚设,成效不佳。而在德育课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实现有着推动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比如,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对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及爱护动物的理念,班主任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制作一些教学课件,超链接上一些声、像、图,通过这些让学生了解身边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了解这些动物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实现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的品质,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3沟通家长更便捷
在做家长工作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也会起到很好的成效。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起到促进家校间有效而全面的沟通的作用。制作直观课件班主任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家长展示一些孩子在校期间的各种生活学习表现,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是有能力的。特殊学生特别是全盲生和聋生,一般来说对于自己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很多时候不能很好地向他们的家长汇报。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地搜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学习和生活表现,然后做成一个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家长会上播放,向各位家长汇报其教学成果。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制作一些课件,向班主任老师介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和表现。应用聊天工具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各种聊天工具或者发电子邮件,同各位家长开展孩子学习教育工作的思想交流沟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快捷便利起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情感。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较快,学生家长一般来说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与教师进行细致的沟通,有的只有在接送孩子的时候才能见面聊一下,而且沟通也不深入,这对学生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静下心来细致地做深入的沟通交流。学生在家的各种生活学习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家长随时可以通过这些交流工具向班主任老师汇报,教师要定期查看。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解决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站目前,基本上每一个特殊教育学校都有校园网,而特教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帮助家长了解学校,认识当今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而且将其作为家校或家长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平台。
4资源共享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组建学校网站以及一些相关的网站,实现资源的共享,让信息走入网络,满足远程所需的交流。网站应该成为宣传特殊教育教学的一个平台,可通过网站的宣传来实现社会对学校及特殊教育的认识;也可通过网站来展示特殊教育学校所实现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展示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他们的相关作品,来让社会更多地关注这些特殊的孩子,关注这些特殊的家庭,让社会认识到特殊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这些特殊教育的网站也可以起到特教同行之间开展交流经验平台的作用,共同为特教事业的发展加砖添瓦。
5结语
1.对于微课的认识不足。当前,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重视还不足,许多特殊学校管理者与特殊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一些特殊学校缺乏信息化设备,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微课无法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出现在教学实践中。残疾学生与正常学生具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虽然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不一样,但信息条件的进步,需要被残疾学生感知。无法落实微课,会影响到教学公平,也会让特殊教育的质量停滞不前。
2.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特殊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普通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在目前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中,还有着不足之处。教育管理的职责划分不清,管理机构的设置意义不明,教学研究机构的教学作用得不到发挥等问题,都让微课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到特殊教育工作中。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有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一些特殊学校的信息工作甚至无人管理。学校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漏洞,大大影响了微课的落实。
3.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资源不足。微课,就是在课堂中传播一些多媒体性质的教学资源。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化资源不足,大大影响了微课的落实。我国的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数字化的图书资源,也没有多媒体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资源的不足,让网络课程遥不可及,让网络学习资源成为残疾学生无法接触到的天书。特殊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筑力度不足,虽然一部分学校具有了信息化硬件,但网络学习平台没有打造起来,大大影响了教学的分享。
二、特殊教育中微课的应用对策研究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应用微课,会大大提高残疾学生学习的新鲜感,让残疾学生更多地认识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下面,我们就来对特殊教育中微课的应用对策进行研究。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是促进微课落实的前提,也是特殊教育活动能够走向信息化的关键。资源库的建立需要从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学科方面等现实条件做起,利用学校已经具备的资源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特殊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为残疾学生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会让残疾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意义。其次,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活动。有了充足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利用沟通功能良好的特殊教育服务平台,让资源成为师生共用的资源。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残疾类别进行不同服务平台的打造。对于盲生,教师要将教学平台打造成声控体系;对于聋生,教师要将教学平台打造成视化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网络学习服务平台上享受微课,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微课进行学习。
2.加强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在加强微课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当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其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水平,促进传统特殊教育理念的转变,让特殊教育工作者认可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其二,要提高教师信息化处理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与他们的业绩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更多的教师对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加强教师对微课的重视。
3.加强微课主题的丰富性。在特殊教育中,教师面临着许多教学问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残疾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性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残疾学生也渴望进步,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这个精彩的社会。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教学的形式,通过信息教学资源的传递,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在大会上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并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理念。每个儿童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那些有着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并且普通学校要有容纳不同需求学生的能力[1]6。全纳教育理念追求社会公正、机会平等和民主参与,特殊教育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有了全新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特殊教育发展经历了“隔离式教育”——“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从教育领域反映了人们对人权、公平的不断追求。全纳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研究新领域,受到各国的关注,但各国对全纳教育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托尼•布思认为,全纳教育是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要促进学生参与附近学校的文化、课程和团体活动,并减少对学生的排斥[2]19。美国全国全纳教育重建中心将全纳教育定义为:给所有学生(包括严重残疾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作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来面对未来的生活,在就近学校适龄班级中,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和支持[2]19。Allan认为全纳不仅仅指特殊需要的儿童,更重要的是确保学校和专家的转变不使一个儿童被排除在外[3]。我国学者黄志成认为,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它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建立全纳社会[4]。全纳教育定义的差异源于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不同。虽然各国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没有形成定论,但对于全纳教育理念基本一致,即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主张将特殊儿童纳入到普通学校之中,反对教育排斥与隔离。全纳教育价值取向相对一致,即注重教育公平性,学校接纳所有儿童,使其得到应有教育。全纳教育价值取向从关注一部分学生转变为关注所有学生、从关注个体转变为关注集体、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合作[2]17。全纳教育以平等、自由、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理念,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学校接受高质量、适合他们自己特点、平等的育,普通学校应该为社区内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适合不同学习特点儿童、没有歧视的教育[5]。
教育公平是一种教育理想[6]。教育公平的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教育公平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与评价标准。全纳教育背景下,教育公平性体现出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然而教育的客观差距与差异也是不容许忽视的。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了教育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绝对的教育平等也不符合社会现实。即便是在全纳教育中,教育公平也是相对存在的。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在众多差距中找到教育平衡点,适应所在地区的发展。全纳教育理念指引当今教育公平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涵[7]。教育公平在理念上追求全纳教育,在社会物质层面上希望实现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全纳教育理念实质上是社会弱势群体对教育压制的反抗,是对社会契约的修订。这一矛盾直接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推动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注入活力。教育的公平性为人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全纳教育理念是一种追求对生命尊重的教育理念。它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转变教师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全纳教育潮流中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平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全纳主义者在宣扬全纳教育、尊重差异性、“异质间平等性”以及多元化的同时,走向了极端主义。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强调“每一”、“必须”,追求一种完美式、绝对化的教育平等。Will认为,人的个别差异是自然存在的,用正常、异常的标准划分儿童的做法是武断的;全纳教育打破教育中的等级划分,使普通学校成为所有儿童学习、成功的地方[8]。全纳教育的哲学反思可以让我们对全纳教育有一更为深刻地认识。Kauffman认为,如果说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那么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9]。后现代主义者追求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公平的对话与交流,对权威、科学理性进行彻底批判。因而,对于全纳教育应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全纳教育者认为,教育要打破等级差异,使所有儿童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国家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Kauffman认为教育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安置形式,只存在尽可能大发挥学生才能的多样化的安置形式[10]。邓猛、肖非等人主张在西方全纳教育者宣称全纳教育超越任何经验或实证研究的时候,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需要克服个体经验式和纯哲学思辨式的两大流弊,加强实证研究的规范,使特殊育学科体系建立在科学经验研究的基础上[11]。
二、特殊教育资源概念
(一)资源与教育资源
资源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资源是指物资、动力的天然来源[12]。资源,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13]。《辞海》将资源解释为:资源,指资财的天然来源,一国或一定地区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1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5]现代资源观扩大了资源概念的外延。20世纪90年代将资源划为三类: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这意味着将非自然的因素纳入到了资源的范畴之内。教育资源概念的争论相对较小。一般而言,教育资源指在教育活动的一定时间内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大辞典》将教育资源定义为:教育资源亦称“教育条件”,(1)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资源投入多少,及其利用效率高低是评价教育效能的标准之一;(2)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16]。教育资源“三要素”论认为,教育资源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成为教育资源[17]。教育资源“四要素”论认为,教育资源除了人力、物力、财力外,还应包括教育信息及教育经验。教育资源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18]。教育资源概念的界定逐步体现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作用,其外延范围也随社会发展而扩大。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教育领域流行术语。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没有得到一致性认可。当谈及“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时,人们往往会将其与“信息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混在一起。何克抗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当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19]。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发展,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了开放式课程项目(OpenCoursesWare),开启了学习资源发展的新时代。它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共享”的理念,目的就是为世界各国学习者、教师等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促进世界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全球知识传播[20]。“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向教育者、受教育者、自学者提供的,基于非商业目的的”[21]。具体包括:(1)开放存取的教育内容,包括课程资料、教材、多媒体视频、多媒体应用、博客等材料;(2)开放的标准与协议,包括知识版权保护协议、软件的使用协议、资源的开发与存贮标准等;(3)开放的工具和平台,即开发、、应用OER的工具[22]。这种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二)特殊教育资源概念及其内涵
目前学界对特殊教育资源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文章需要所给出的规定性定义。如郑权、陈琳将特殊教育资源定义为:特殊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个分支,特殊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按资源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软、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资源[23];一种是描述性的解释,邢光认为,特殊教育资源是指促进特殊教育发生和保障特殊教育正常运行的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因素,是特殊教育各项事业得以高效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和[24]。全纳教育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全纳教育的讨论方兴未艾。本文基于以上对全纳教育理念的阐述,把握特殊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试对特殊教育资源做出新的阐释,望引起学者对特殊教育资源及其概念的关注。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资源的定义: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基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对特殊教育具有信息、功能和价值作用的,并运用到特殊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存在。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特殊教育资源从全纳教育理念出发,更要基于各国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全纳教育追求完美式的教育理念,目前这种极端式的多元化、“异质间的公平性”、尊重多元化的理念,在各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即便是美国、英国,“完美式”的全纳教育尚未真正落到实处。全纳学校、全纳社会的建设需要一定时间。各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本国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我国的“随班就读”在一定程度上很好适应了现阶段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特殊儿童受教育问题。当然这一模式还有待于完善。
2.特殊教育资源应促进特殊教育运转与发展
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保证特殊教育正常运转,实现特殊教育公平性目的。离开特殊教育的运转与发展,特殊教育资源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无从谈起,更称不上是特殊教育资源。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的公平,使特殊儿童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的权利。
3.特殊教育资源要在特殊教育活动中得以体现
这涉及到特殊教育资源的外延问题。全纳教育的传统根基是实用主义,因而全纳教育注重教育的实证性。特殊教育资源离开现实而谈理想便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在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教育资源包括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资源。可以从实体性物质资源与非物质实体性的信息、经验等资源来谈。实体性物质资源包括:服务于特殊教育的场所、设施、设备、资金、人力资源等,如特殊学校、资源教室、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及学校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特殊教育的社区资源。特殊儿童的学习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宁波达敏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对于智障儿童教育的达敏学校社区课堂教学模式。非物质实体性的信息、经验资源有:特殊教育资源网站建设,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特殊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随着开放教育资源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发展更为便捷化。特殊教育网络课程开发将会使课堂教育真正延伸到家庭、社区,全纳教育理念就不会局限于狭小的空间。
4.特殊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四化四性”:即教育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以及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同性[25]。教育信息化最终要实现教育的社会服务目标。特殊教育信息化既包括教育性和过程性,也包括社会性和服务性。社会应从全纳的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正视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特殊教育对象的异质性特征,决定了特殊教育信息化应当加强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专用设备的建设,满足特殊儿童教育的需求。通过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人性化原则,体现全纳教育对于每一个儿童需求的尊重。
三、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定义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
全纳不等于“只接纳”,教育公平不等于“一律平等”。全纳教育理念强调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是一项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建立更公平的社会之基础[26]。这种理念主张打破隔离教育的教育模式,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帮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中满足教育需求。全纳教育环境下残疾儿童比在隔离环境中表现出更积极的社会情感、沟通技巧与行为[27]。特殊儿童及弱势群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帮助与学习中消除歧视与偏见。“随班就读”似乎较好地实现了对全纳教育理念的阐释。将特殊学生接纳到普通班级中,但却并没有制定适合这些学生的教育计划和干预方式,使得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为“随班就混”。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实现对学生进行公平的教育,只是将其视为普通学生的陪读生。将特殊儿童纳入到普通班级不是追求一种教育形式,而应视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个别化的教育干预计划与普通教育融为一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走下讲台”为学生提供引导与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融入到共同的学习与生活集体。
(二)尊重学生差异,从统一转向多元化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个体差异性提供了心理学支持。个体的差异是由于智力组合差异造成的,这种组合没有优劣之分。[28]学生之间的差异既受生理差异的影响,又有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信息化社会使得信息以爆炸式、多元化形式呈现,统一化、批量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现代社会要求转变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生评价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纳教育理念注重在公平、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安排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多元化,突出教学对多元文化的兼容性,而不是单一式的为教学而教学。学生的评价也应突出差异性,突出对学生评价的人文关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成长,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找到学生发展的优势。教师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档案袋,及时记录学生的发展,从纵向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应把握每一学生的认知风格,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共享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数字教育资源[29]。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未来全纳教育发展重要基石。开放教育资源是基于资源开放共享的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其目的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免费开放,提高教学质量,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网络化形式并加以呈现。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实现高等院校、专门特殊学校的教学视频、资料信息共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突破由于特殊教育对象个体异质性强而造成难以提供及时、有效干预的难题,帮助家长尽可能多地掌握教育,干预信息,进而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有机结合,实现全纳教育这一理念。特殊教育的信息资源主要指建设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软件信息资源平台、各类特殊学校的教学资源、专门的学科网站,进而为各类特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获得相应的特教知识,为干预技能提供平台。
(四)融合学习资源,实现学校与社区资源对接
全纳导向的普通学校应克服歧视态度,创建开放社区,建立全纳社会,满足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利[1]7。实现学校与社区融合是全纳型社会基本的形式。传统学校教育将学校与社区割裂,而全纳理念导向的普通学校打破学校围墙,使学校课堂与社区课堂结合。社区化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纳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全纳教育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减少由于文化、课程、当地学校社区原因而造成的排斥;强调学校在建设全纳社区中的作用,在取得成绩同时强调全纳价值[30]。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既是全纳教育建设导向,也是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例如宁波达敏学校建设社区大课堂,使用生活活教材,居民以及教师开展社区化教学,实现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31]特殊教育网络资源的发展推动了开放社区建设,特别是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信息交流平台使教学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现代化的学习型社区不再是一种想象。
四、结论
在智力测验诞生之前,没有统一的、严格的、科学的标准来区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据记载,公元17世纪,人们对智力落后与精神疾病还未能给予科学的区分。智力上的残疾往往被当作精神上的障碍,与精神病人关在一起,接受着同样野蛮的看管和治疗。社会对弱智者和精神病患者仅仅提供了一个勉强生存的空间,对这些人不进行任何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测验推动了特殊教育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智力测验扩大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
在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盲、聋哑教育,对于智力落后与精神疾病最初还不能给予科学的区分。1905年比纳和其同事西蒙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即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标志着智力测验的正式出现。这一量表提出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人们借助于这一概念首次得到一个可用来评定儿童智力的定量标准,依据测量结果把儿童送到适合于他们教育的学校之中。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智力落后分类的三分法,把智力落后儿童分为三个等级。1916年,在对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重新修订和出版以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开始对天才儿童进行研究,他的研究致力于发现天才儿童应具备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品质,以及其将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怎样的人。继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之后,很多研究者修订,研创了一系列的智力量表。这些智力量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在美国WISC-R操作量表是使用最广泛的听觉受损儿童智力测验;比纳量表的改编本被用于盲人测验;斯坦福—比纳量表通常应用于对运动受损个案的检查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力测验的产生和应用扩大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
(二)智力测验有助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甄别
智力测验最初开始于一个法国公共教育部部长在20世纪初所作的一项决定,正是这一决定产生了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程序。每一个广为流传的智力测验都有自己的常模标准,根据这些常模标准,能够判断其智力水平,结合其他量表,比如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等,可以鉴定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同时在某些特殊儿童的鉴别中也需要进行智力测验。例如,在天才儿童的鉴别中,智商分数的高低就是一条很重要的标准。
(三)智力测验有助于特殊儿童的测评
纵观智力测验的发展可以看出,智力测验的形式由静态、回顾性的测验向动态测验发展。动态测验常用的范式是将测验与干预结合起来,通常要求被试在测验中学习,其程序是:前测—教学(训练)—后测,被试在两次测验之间的获益代表了其学习潜能。动态测验不仅评价儿童的现有水平,还着眼于儿童的发展潜能即最近发展区,寻求将潜能变为现实的干预手段。这一方面为特殊教育中的干预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还促进了特殊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也是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不能用静态的眼光看待他们。
二、智力测验对特殊教育发展的消极作用
智力测验是既有利又有弊的。尽管它促进了特殊教育对象的产生、甄别、测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但它给特殊儿童贴上的标签,其消极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标签通常关注残疾、损伤和能力上的缺陷,这导致很多人可能只根据其不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能够做什么或可以学习什么来考虑问题。而且特殊教育标签具有持久性,一旦被贴上特殊教育标签,儿童就很难摆脱它。其次,这种标签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侮辱,导致同伴的拒绝或嘲笑,并且给儿童的自尊心带来消极的影响。再次,标签给特殊需要儿童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由此导致父母的对待孩子的态度、行为方式会发生很大改变,不利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对其父母也是一种伤害。最后,对那些被归入某一特征类别的儿童来说,存在一种倾向,即认为这类特征的儿童其他特征也相同,这就减少了每个儿童特殊性的探究和正确评价。而且标签很容易让其他人降低对特殊儿童的期望,以标签为基础对他们区别对待,这样可能会阻碍特殊儿童的学习速率,并导致儿童的发展水平受限制。
三、特殊教育发展促进智力测验的完善
(一)智力测验的适用年龄范围扩大
二十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学校教育。美国州政府有能力并且为特殊教育提供了财政资助,特殊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而且许多城市的学校教育体制中,特殊教育已作为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特殊儿童的鉴别和筛查也渐上日程。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特殊儿童在接受合理的教育之后,在各方面的表现中是进步的,这一点是通过测验证明的。由此,特殊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成为人们的共识,现有的测验使用年龄范围不足以测查年龄比较小的特殊儿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比纳-西蒙量表也在不断地改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殊教育领域下特殊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理论促进智力测验的研究和设计,扩大了其适用的年龄范围,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二)文化公平测验出现
在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思考,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人用同一种智力测验所得的智商(IQ),是否能真正说明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优劣。在现实智力测验中研究者们选取的样本是很有限制的,一般是中产阶级家庭,白色人种。这种种族、文化背景等等的差异对智力测验的结果有何种影响。这种对特殊儿童出于人道主义的思考,促使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于是产生了各类不同形式的智力测验。例如,文化公平测验。在人类文明史上,在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过程中,这类文化公平测验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智力测验与多种测验的结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特殊教育有了迅猛的发展。残疾人教育的成功使人们对残疾人的潜能,特别是智力落后者的潜能有了新的、更为乐观的看法,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残疾人的教育。单纯的智力测验不能很好地反映特殊儿童,尤其是智力落后者的真实发展水平和特点。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特殊儿童的鉴别过程有了新的要求,必须由特殊教育教师、家长、学校、心理专家、物理治疗师共同参与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定。与此同时,美国智力落后学会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定义有了新的界定,“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当前功能上的重大限制,表现在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与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社区利用、自我指导、健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休闲与工作,智力落后发生在18岁以前。”这一新定义要求在鉴别智力落后儿童时,除了智力测验外,还必须进行适应行为测量。特殊教育不断发展,特殊需要儿童也需要全面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补偿自身的缺陷,要求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必须全方位的测查。智力测验势必要与其他多种测验相结合。
(四)对智力测验的施测者要求的提高
对于聋哑小学生,在听力和语言上,存在生理方面的障碍,所以,没办法很好地和在学校的其他小伙伴以及家人进行表达与交流,而我们的社会,也没有很好地关注他们的发展情况,尤其有的人,对待他们不好,总是小看他们。
1.聋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普通小学生相比
聋哑小学生的内心很脆弱,他们的心灵很容易被摧毁,因此,聋哑小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聋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对于聋哑小学生来说,真正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给予了有利的帮助。为了了解聋哑小学生心理与行为,在其发展方面的特点,在国内,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2.聋哑小学生的行为特点
对于聋哑小学生,较高倾向在“精神质”方面,原因可能是:“内心比较孤独,很少关注别人的行为,不能很好适应外部的环境生活,反应比较迟缓、麻木,与他人相处不随和,而是喜欢挑事、闹情绪,爱做有危险的事。对于男生,大多数是内向的性格,即在人格上,很内向,喜欢安静、不喜欢集体活动,对一般人没有感情很冷淡,喜欢平淡的生活方式。而对于神经质聋哑小学生,其情绪、反应表现的是:缓慢、轻微,即使在高级动下,感情、情绪很快得到平稳、安静,所以,他们通常表现的是稳重、性情温和、自我平和。
3.调查研究对于其他研究人员
有新的发现。由于聋哑小学生,存在听觉、生理的缺陷,不能与外界正常的人进行感情的传递,因此,其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比较慢。又由于聋哑青少年,没有办法体会声音的强弱,所以,找不到相关事物,代替其情感的变化,更不能很好地感知“事、物、情”的内在意义,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更不用说,在学习语言方面,尤为困难,即很难使知觉与语言保持一致,在注意力方面,不能集中比较分散,不明白口头的指导和命令。总之,他们的感知和思维,没有统一起来,在感知活动上,没有思维和语言的配合。因此,他们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的经验,不能利用间接的经验。对于感性知识变得“贫乏、肤浅、零乱”;被当前的情、境约束了,这样就表现出:“思维的僵顿、固执状态,迟钝的思维”。所以,根据聋哑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关注特教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课堂教育开始,提高其心理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明确其心理素质,培养其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把握心理素质开始培养,这能够提高德育的实及效果,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聋哑小学生的在政治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质量,下面从工作的实践中,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二、加强德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
1.认真学习、转变思想我们把德育工作
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除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外;还要学习教育方针、教育理论;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即重点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依据其特点和规律,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去培养学生,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2.开展教育活动,渗透心理素质
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知道和掌握一些道德、观念,再根据其心理的需求,来引导、激发起兴趣,激起他们的感情,使得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从而摆脱坏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正常发展。3.实行共同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还是坏,学校教育是一方面,需要严格要求;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教育、要求一致。因此,我们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各种渠道的力量,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一致,虽然,在学校的教育是主要的,但儿童隐形的学校是家庭的环境,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三、挖掘思想品德课中心理素质因素
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看的很重要,他们要什么,家长给什么,他们要怎样,家长就怎样,加上,在家庭生活环境中,没有伙伴,养成了一种“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坏习惯,这样一来,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助长了自己的固执,不考虑别人,不喜欢集体的心态,在入学时,对学校的所有,都感到不熟悉,不喜欢在学校过集体的生活,而不喜欢集体的心态,养成了他们孤立的性格,在社会上,与他人不能很好相处,从而,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发展。所有,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合群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教育,这就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健康的氛围,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