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音乐鉴赏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2:27

导语:在音乐鉴赏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音乐鉴赏论文

第1篇

一、有效“追问”的特点

“追问”和“提问”一样,都以互动教学法为理论依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从“追问”的外部特征来看,“追问”具有一定的追溯性。“追问”由“原问”派生而来,乃课堂“提问”的“后续步骤”,它不仅来自“前问”,而且与“前问”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追问”可能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也可能是对教学知识技能的深化与纠偏。它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是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化解教学矛盾,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状态,师生共同寻求知识的真谛,实现“再探究,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追问”一部分是来自预设,更多的是来自课堂教学中的临时生成。因此,它不仅具有“追溯性”,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处理教学中一些意外生成性矛盾、困惑、质疑、分歧现象与问题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诱导和启迪方式。

二、有效“追问”的原则

1.“追问”要有原点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还能让教师在学生探讨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促使教师调整角度进行诱导“追问”,用“追问”牵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所以,有效“追问”的前提是要有“原点,即“原问”。

“原问”的设计是否有效非常关键。在设计上首先要考虑到学科教学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内容设计上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认知结构,确立教学的核心问题。

“原问”应当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这个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很强的挑战性,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需要运用一定的音乐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解决;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只有这样,“追问”才能在“原问”的牵引下步步深入,一追到底,从而实现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

2.“追问”要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

“追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方能奏效。有效的“追问”不仅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制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问题设计的把握,更意味着教师要克服“追问”的形式化和绝对化,清楚“追问”的最佳点在哪里,问得适时、适度、适当。善于捕捉“战机”,“追问”于关键处、矛盾处和对比处,明白所提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1)围绕教学核心点“追问”

有效“追问”的价值往往体现于教师对教学核心点、学生的兴奋点和教学中的价值点的发现与挖掘上。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实时地进行追问,能围绕教学的核心点及时地展开追问,在发现学生的思维还有拓展和挖掘空间的时候还能机智地再“追”问,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追问”的预设,深刻、全面地把握和理解问题。要在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深入地研究学生和学法,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研究他们的心理、生理、情感和态度。

“追问”要“精”,不能杂乱无章,更不能“狂轰乱炸”。教者应站在高处,根据课的类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进行谋划。如:本节课要设计几个“追问”?针对什么来问?问的目的何在?从哪个角度去问才合适?怎样问才能使问题更具探讨性、研究性?

(2)抓住学生兴趣点“追问”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生动性、新颖性、感知性、思维性强的“追问”表述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能刺激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做有心人,要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问到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这段音乐让你联想起什么?”“你能为这段音乐起个恰当的名字吗?”“你认为这段音乐配上什么样的画面比较恰切?”这样联系实际的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产生了,而且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容易记住。

(3)关注教学意外生成点“追问”

“追问”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的课堂“追问”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

教师要善于捕捉“战机”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抓住突破口,将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追问”。如:在民歌《茉莉花》和《孟姜女》欣赏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这些民歌的体裁相同,主题、词意相同,旋律与演唱风格却各不相同呢?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个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将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吗?为什么会有这些有趣现象呈现?教师在貌似无疑却有疑处设点,通过“追问”直接引起矛盾的对立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解决矛盾。所以,“追问”要选准时机,要问在学生产生矛盾、发生争议之时,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

第2篇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第3篇

【论文摘 要】音乐可以起到熏陶个人性情、培养个人高尚情操以及形成个人高雅审美趣味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学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的最主要形式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课以其直观的感受力、给学生切身体验等优势,成为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音乐能力的主要途径,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发掘。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探索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音乐欣赏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改变他们学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深入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同学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及其带给人的感官享受,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主动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同学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同学们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它带给人们的绝对不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飞腾、翱翔,从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

3、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阅历的差异,会带来他们在音乐欣赏上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应该能听优雅的古典音乐,也能接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甚至能够记忆经典乐章的乐谱。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音乐欣赏,可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感受、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高等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但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校极少。而且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

3、教学理念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贯穿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对音乐的审美化欣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实施音乐课程改革方案之前,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机构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不同版本、不停内容的音乐教材,更有甚者,将音乐教材分为“沿海版”和“乡土版”,目的是想寻求一种更完善的途径,达到育人的效果。在教学上,除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教法外,侧重于“愉快教学”和“寓教于乐”的理念。以上状况无论优劣,究其一点,始终未将“审美”放在第一位;此外,音乐课本里有连贯的知识系统,但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几年的音乐课程学习,仍难以真正掌握某一知识性内容。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所推出的音乐课程新标准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们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全体同学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使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的环境:一要物质环境美。一个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心理学认为,良好环境的营造,使人们的言行在心理上起着很重要的演化引导作用,学生进入的是接受音乐熏陶的音乐课堂,环境整洁安静,才会带着好的心境去接受教育。二要心理氛围轻松、和谐。教师的行为、语言、气质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态应该做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师应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其次,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以自己良好的音乐素养、扎实的音乐功底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自觉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2、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欣赏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作品也不断地创新、更新换代,学生更容易接受时代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那些既优美,能陶冶学生情操,又平实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美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将自己的内心体验投射到听觉活动中,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表现和创造中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3、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博引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音乐教材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注意积极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境界上作出更深的探索,既能上升到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人文色彩充分融合,使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与相关的历史、文学等方面知识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中去,激发学生进行欣赏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篇目,老师要旁征博引,让学生广泛接触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学生欣赏视野。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37-01

摘 要 高中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情感表达的多元化,通过日常音乐教学的潜移默化,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本文提出了关于高中音乐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方法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兴趣

1 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还是以封闭式的课堂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缺乏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而且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情感熏陶也不够,完全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此外,在教学音乐作品的选取上也杂乱无章,甚至拘泥于课本,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做不到科学合理,而且,教学评估模式单一,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忽略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仅仅依靠课堂、课本以及教师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它的需求了,必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1

2 教学理念的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高质需求,高中音乐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做出转变。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前提,发展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多选取学生们感兴趣的素材,例如流行音乐,学生们对于一些时尚潮流的东西,兴趣来的都比较快,可以将这作为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动力,还可以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这更易锻炼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多开展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切实体会音乐的魅力,将课堂教学实现多元化,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最大化的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3.1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高中音乐课是一门专业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们要合理安排学生使用学校的音乐专用教室和设备,如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音乐器材,鼓励学生们多多利用图书馆里的音乐书籍、杂志和其他一些影响资料等,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音乐情景,将教学方法融入音乐当中,在声乐课上,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兴趣是人们对自己喜爱的实物主动去接近的动力泉源,只有在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虚心的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教,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2

3.2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也是源远流长,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人们往往通过音乐来改善心境,或表达自我情感等,总之,音乐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学习时应首先学会鉴赏,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析和选择辨别能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它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美育,审美情趣应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在课堂上选取适宜的素材,深入剖析,将音乐作品中渗透的美通过解释、梳理,让学生能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感受。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组织学生共同观赏音乐作品,聆听美妙声乐,通过视听效果上的享受,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快乐,愉悦心情,通过长期的音乐熏陶逐步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健全学生的人格。

3.3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能对音乐有不同的认识和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爱好,帮助他们找寻正确的发展方向。现在的高中音乐课的学习也涵盖了“演唱、创作、不同乐器的演奏”等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模块,选择教师跟随学习,走上专业学习的道路,满足社会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3

教育要“以人为本”,在新时期的教育中,教师担任着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舒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开放性的多元化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思维。学生由于天赋和生活背景的不同,使得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 ,这中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对学生的思维不存在约束,可以任由学生驰骋在想象的天空,鼓励他们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此外,还需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如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艺晚会或者艺术大赛,可以在模仿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原创素材,也可以自行创作。

3.4 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音乐专业课的教师,首先要拓宽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素质,如会弹、会跳、会编、会唱等,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器材,在教学内容上也应涉及多方面的音乐素材,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古典高雅乐曲、乡村民俗小调等,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欣赏音乐,博览群书,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养成主动学习、与时俱进,关注乐坛新动态的好习惯。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去去指引、教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快速掌握科学的音乐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的音乐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新方向,它的发展道路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教师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1] 李宝华 浅谈当前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10(33)

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图像学;图像解读;美术鉴赏

一、美术教学与图像解读存在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艺术的划时代意义更为明显。美术鉴赏、图像解读逐渐发展成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户外视频广告、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都意味着对图像的解读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据笔者了解,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层次。其中,前图像阶段是从应用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理解作品的基础含义,又要掌握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目前,美术教学在图形解读这一模块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师生没有认识到图像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凭直觉描述美术作品,而学生所用词语往往为“好看”“色彩鲜艳”等,这就进入了“重欣赏、轻解读”的误区。有学者认为,我们的观看只是停留在观看阶段,被动地接受视觉图像,并没有深入分析图像背后的许多东西。与简单的“看”相反,我们需要主动地辨析图像世界,摒弃直观描述与评价的习惯。在欣赏一幅作品时,不能就画论画,而应和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二,“重图式、轻内涵”。一些师生对图像的解读侧重对形式的描述,忽略了对形式的分析。仅仅从图式上欣赏作品,并不能透过作品表面分析、探究其深层含义。笔者认为,由于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多义性,“重图式、轻内涵”难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

1.图像解读的过程。图像解读的过程大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是什么”主要是弄清图像作品的形式语言,通过线条的节奏、面、空间、光影及色彩这五要素对图像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而艺术家也通过组合这些要素引起观者的共鸣。但是,没有什么艺术作品会具有一种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意义,所以“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需要我们去追问。任何一件艺术品都要向观者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摹现实。凡•高自杀前创作了《麦田上的乌鸦》这幅作品,我们仔细欣赏,会发现阴沉的天空、大片黑色的乌鸦与其之前的作品有一定差异。联想到他的自杀事件,我们就会明白艺术家的用意,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天空、乌鸦等物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将痛苦、忧伤等情感融入其中。2.图像解读的意义。图像解读对美术学习、艺术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图像解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纵观古今,凡大家巨匠,大多留下了读画笔记,通过不断地读画提升自身绘画品格。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图像解读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图像解读有利于更加细致地展现艺术作品,使学生更容易读懂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只有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图像解读的过程,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第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到来,纷繁复杂的图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图像解读能力、美术鉴赏能力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现代美术教学已从单一向复合转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显得尤为迫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

1.选取经典的艺术作品,运用图像解读法分析作品。第一,形式主义分析法,包括形式五要素的分析:线条的节奏、面、空间等。一般来讲,分析艺术作品时,可以运用形式五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如古典主义大师和现代派艺术大师笔下的静物有何不同。此外,除五要素之外的形式要素也要需感知。如,通过罗丹的《吻》研究画面肌理,通过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分析时间和运动概念,通过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分析空间透视。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分析与形式描述不同,形式分析往往基于形式描述,先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描述,然后对艺术作品的含义进行分析。第二,风格学。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对大量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师可选取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对不同时期绘画的风格进行讨论、分析,选取典型的代表作进行研究。第三,图像学。图像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可以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弄清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阶段的意义、内涵及界定,并重点分析图像学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独特内涵。第四,精神分析法。运用精神分析法,可以选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来解读,并通过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包括个人梦境、幻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图像展示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将写实与象征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自然属性和独特内涵,从而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鉴赏能力,又提高其美术专业技能。如,在学习《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化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各地建筑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美等,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3.创新美术教学视听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美术学习的整体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可能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影像的完美结合,引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听觉素养,以取得良好的鉴赏效果。如,在讲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还可以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鉴赏、图像解读的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纤夫生活的辛酸与艰苦,并分析艺术家高超的表现手法。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图像解读兴趣,音乐与图像的紧密结合加上图像解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为美术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充分保障。4.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应不断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美术专业基本功。此外,教师要善于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减少烦琐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分析。如,在讲解《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让学生抒发对校园的切实感受,再将感受与绘画技巧相联系,将其转变为简单的绘画方式,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图时代的到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图像解读与教学情境充分融合,将图像解读、美术鉴赏生活化,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张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谢汝强.“读图能力”培养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6篇

关 键 词:民族音乐教育 全面素质 传承音乐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西方经济大国对我国技术、资本的输入,西方的观念、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涌来。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既不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搞闭关锁国,也不能否定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搞全盘西化。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普通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普通高校的莘莘学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推进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也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人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培养大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造就一代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一专多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心理的健康,促进德智体各“育”任务的实现,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充分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二、传承文化的需要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的,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民族音乐由于地域性与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色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以其具有的浓郁地域性,使人民群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我国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品种繁多的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它们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在当前传统文化遭受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缺失的现实条件下,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普通高校就应积极开展传统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方法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应积极利用现有的校内与本地区资源,寻求有效方法。笔者通过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转贴于

一、课程设置 在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有《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等艺术实践。还有《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类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种类繁多,音乐表现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授课形式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课程多、课时少,学生要想在四年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保证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授课形式:

讲座式 讲座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配备、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学生设计的, 课程形式可设置为选修课(大课),考试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可以利用本校师资也可以聘任校外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程有《中国民乐》《中国戏曲》等课。此类课程主要侧重于民族音乐的讲解,需要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概况的了解。教学内容应使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相融,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感到轻松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境界。

鉴赏式 鉴赏式课程主要通过听觉系统,使学生在音响上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扩大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的影响。此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器乐、民歌两大类音乐的作品,如《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中国名曲欣赏》等课程。授课时,教师先讲解与作品有关的知识,学生近距离欣赏音乐,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会起到积极作用,情感也易于回归民族,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爱国情怀,逐渐培养起民族音乐艺术的欣赏群体,逐渐培养学生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进而为更好地传承中国音乐做准备。

此类课程可设置为必修课,授课采取讲授大课的形式,考试方法采取听乐段笔答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名称、作品分类、作品创作时代、作品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讲授式 讲授课程主要是民族音乐理论课程,此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采取大课的形式讲授,考试为笔答形式。如《中国音乐简史》《民族器乐》《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此类课程着重音乐发展历史会有较系统的认识,也会对我国悠久、优秀的音乐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几种主要的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学论文,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探索。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论文,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环节来进行改革:

1.努力改变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和技巧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教育学论文,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2.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包括声像资料和影视艺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核心期刊。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教育学论文,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3.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目前,国摘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4.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论文,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5.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核心期刊。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教育学论文,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院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04):46-47.

[2]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韦静涛.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4]庞侃.浅谈美术鉴赏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构建[J].美术学刊,2011(3):62-63.

第8篇

《孙燕文艺评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是一部关注对文艺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批评的文集。孙燕是一位资深的文化理论编辑人,她的文艺评论具有朴实的判断与认知,充满清新的格调与风韵,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认知作用以及其弥散出的诱人的审美魅力。平实、准确的作品阅知,自然而颇有心得的审视深化和价值提升,清新、流畅的文字表述,应该是《孙燕文艺评论集》这本文艺评论集最明显的特色。

作为一名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批评者,孙燕对作品的阅知是以一个开放、平实的心态去接近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并在不“先入为主”的条件下,对作品能够给人的精神意义与审美价值进行“打量”和观览。这既是比较准确地获知、认识文艺作品各种原生意义的方法,也是检验认知者文艺鉴赏功底的一个标尺。在《孙燕文艺评论集》中的60篇文艺批评文章,可以说几乎都是在这样一个阅知的价值判断下进行的,也就是孙燕自己以为的一种“鉴赏式批评”的投放和实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汪国真仿佛是“轻音乐”般的抒情诗曾风靡全国。与此同时,汪诗也受到了“现代派”诗人们的强力抵制和批评。孙燕并没有摇摆于这两者之间,也不盲从于任何一方,而是通过自身对汪诗平实、准确的阅知方法,来切实感受和认识汪诗给人的感染力、审美力,得出了生活的“美好”、内心的“祝愿”这样的鉴赏话语(《对年轻朋友的美好祝愿》)。这是需要些鉴赏勇气的,因为在那个时候肯定汪诗,就是不够“思想”和“艺术”。孙燕在鉴赏中和鉴赏后的率真、执著,独立自主,不惟势力,这在后来的《“土八路”从历史走向未来》《大海的颂歌》《弘扬古科技文化》《真正的文艺批评》《以忧患之思追寻民族魂魄》《生存智慧与穷人的胜利》《一掬清泪眷苍生》《真诚质朴的艺术最让人感动》等等批评文章中,都有着强烈、浓重的表现。显然,这样的率真执著、独立自主,是基于孙燕个人的鉴赏功底和阅知方法之上的,它不是被夸大的自信和拘泥于个人运思、认知的偏执。我们说,任何一位文艺批评家的阅知视野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对每一件作品都去阅知的程度,所以也就很自然地存在着一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关注。孙燕亦是如此。她对表现现实生活、表露民众感情和朴实清新、“忧愤深广”作品的喜爱,说明了她在文艺作品上的价值认知与判断标准;她对民族性强的、有着历史认识厚重感和富有传播科学文化意识作品的鉴赏、批评,说明了她认为的文艺作品在社会获知功能上应该有着的价值取向;她对文艺理论研究成果的积极介绍和进行自己学识观点的介入,说明了她对文艺理论之于文艺创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这些,都对她平实、准确的作品阅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是这本评论集所蕴涵着的一个重要的文本意义。

在这60篇评论中和其后的20篇论文杂谈、20篇专家访谈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属于孙燕自己的理论深化和观点阐述,并且来得自然、朴实和道地。写于1998年的《名著改编电视剧的意义》一文,从优秀文化产品需要不断地得到社会传播的理论点出发,对名著改编为电视剧后而可以借助电视文化的影响来反促人们阅读名著的路径予以了高度赞赏,对传统文学与电视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揭示与阐述,科学、实际地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理论心得。孙燕对文艺评论历来就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她在《审美的主流批评与大众的非主流批评》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好的文艺批评有两种,一是能够介入创作现状,对创作者主体与作品的提升、提高有价值意义,一是有针对性的、符合作品实际和能够推广优良文化产品的鉴赏式批评,这是文艺批评的基础;好的文艺批评应该是能够为文艺的蓬勃发展“鼓与呼”,文艺批评的本质和主流应是以促动文艺事业的不断繁荣为目的。这样的对文艺批评实质性的认识和文艺批评理念,在她2006年的《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个种类》一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般说来,人们都认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是平行、互动的关系,但孙燕则把文艺评论纳入到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去而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真知灼见的理论表述。因为评论自然地成为创作中的一个种类,实际上既说明了评论的实质和功用,又揭示了创作不能脱离评论而评论必然贴近创作实际的天然关系。

第9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创新思维;表现能力;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全国范围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十余年了。在广大音乐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学校音乐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新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以升学与考试为目的中国传统教育的陈旧观念在整个社会根深蒂固,在高考指挥棒强大压力下,即使在新课改之后,以升学与高考为主要目标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观念依然影响了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由此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公之于众的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教育质询还在持续进行之时,又有某消息称:“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教育界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的今天,我国青少年依然获得了“最没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评价。这样严重的现状使我们在教育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的教育研究者不得不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影响我国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教学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作为一个在普通中学教学一线工作的音乐教师,仅就音乐课堂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对我国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创造表现能力

发展障碍原因的宏观分析1.围绕升学高考的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改革格格不入,在新课程改革的某些领域,升学与高考指挥棒打着新课程改革的幌子,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改头换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是阻碍我国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现实中,表面上课程理念与教材是新的,但培养创造型人才这一最重要的观念已经沦为理想与口号,新课程改革也必须服从升学与高考。评价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实际标准依然是升学与高考。升学与高考的重压使学校师生回到现实,加班加点题海战术,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教学计划高度饱和状态下的新课程实验既没有空间施展也难以引发已经疲惫不堪的学生们的兴趣。许多学校每天下午四节课后还要补课或者上竞赛课,晚上的自习要到9:30甚至十点以后。作业要做到11点以后,校内课外活动难以开展。学生在校、在家包括周末所有时间均被占满。这种升学与高考重压也影响到音乐课堂,由于教学内容膨胀课时紧张艺术类课程受到挤压,甚至被迫缩减取消。极度疲劳的学生将音乐课堂当成最后休息的地方。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式发现式创新式的教学理念在学校缺乏实验氛围,情况严峻而且是全国范围的,由此来看我国绝大部分青少年平时基本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证明,年龄低幼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学习的强度应该适当。当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他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将逐渐下降,幻想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表现能力将受到极大阻碍。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此有着一系列明确规定。但是我们的一些教育部门、学生家长为了提高学生和子女的升学与考试成绩,拔苗助长,最后结果必然愿与愿违。

2.学校教育缺乏创新氛围,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想象力创造表现能力培养没有被突出地列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加拿大艺术教学提出:“一个出色的美术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者。而作为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了想象力是不可思议的。”

我国封建时期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在某些方面的不良影响,对整个教育领域的影响是极为长久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死读书读书死,一向以来的观念使中国人总感觉进行理论研究似乎比从事应用研究的要高上一等。

我国普通中学与高校教学艺术(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创新意识和创造表现能力培养。课程标准没有将想象力创造表现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列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养本身在音乐创造表现能力这一方面长期弱化,所培养的师资已经遍布全国。一些教师不能从国家大教育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在指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方面意识不强,指导能力不足,习惯于灌输式教学,在教学中缺乏想象力与创新精神,不少教师本身就不会创作。虽经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与学习,刚刚意识到传统教学在培养创新精神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们,在尝试进行探究性创造性教学实验的同时,不免回忆传统教学照本宣科的便利。理念是新的而执教者的观念是旧的,搞惯了升学与高考,教惯了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师面对新课程难以适应,不少地区音乐课的教学或多或少存在半改革半守旧新瓶装老酒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存在一句一句教唱歌、照本宣科用教材的现象。

二、新课程理念、教材编写以及教学中存在隐形问题,

对创造力创新思维培养发展产生不利因素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提法不利于“艺术创新思维艺术创造表现能力”培养。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关于新课程有关教学内容的六个模块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此段文字之后又有这样的阐述:上述各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虽有不同的侧重,但对于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这样的表述使音乐鉴赏模块得到了特别的强调。而主要对创新思维和创造表现能力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创作表现类模块的教学,在音乐教学内容标准中位于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块设计,造成了原本应该相辅相成互生互动的音乐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表现关系的相互分离,不利于创新思维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

2.创造表现思维创造表现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遭遇教学轨制、教学条件以及师资能力缺乏等困难。

那么到了教学层面,创造表现模块教学首先遇到了大班教学造成的排课方面和教学设施方面的困难。而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目前学校大班制教学的特点,教学条件比较容易解决。所以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六个选修模块中,真正落在实处的只有音乐鉴赏模块。由于音乐和舞蹈、音乐和戏剧模块的内容在鉴赏课内容中已有体现,因此真正受到影响的就只有创作表现(歌唱、演奏与创作)类模块了。

其次又遇到了师资问题。我国师范教育中音乐院校所培养的中小学教师的标准存在缺陷,所培养的师资在面对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创作表现意识和创作表现能力方面的指导具有明显缺陷。造成创造模块的教学成为六大模块中最难以实施的部分。

3.音乐鉴赏最终成为新课程改革以后的音乐课堂中唯一真正获得落实的教学模块。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表现意识创造表现能力的学生?

长期进行重鉴赏轻表现创作的教学,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最终难逃“光说不练假把式”的覆辙,也使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模块的创造性、多样性,学习内容可选择性的意图落空。这种现象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也是十分明显的。

4.从事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本身缺乏创造思维、创造表现能力。教科研活动中研究创新研究创造教学的内容很少。

以高等院校学生为例,从教师师资培训和教科研活动中来看,由于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科研当然就围绕这样的主题进行。专门就创造表现意识以及创造表现模块的教学为研究课题的教研培训活动较少。谈鉴赏头头是道,搞创作困难重重。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创造表现能力的师资队伍和不擅长进行创造表现的教师群体,怎样培养指导出有创新意识创造表现能力的学生?

三、对国外音乐课堂进行培养创新思维和

创造表现能力教学的调查1.日本——在日本颁布的高中音乐指导纲要中,关于高中音乐学科目标是这样描述的:“通晓音乐的各种活动,发展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言简意赅,表述十分明确:该大纲将音乐的实际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对音乐活动参与能力放在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提出了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日本的教材将鉴赏与创造进行了有机联系:

创作教学在音乐教材分册创作教学中,将有关用日本民族音阶进行作曲创作实践的内容和日本音乐的介绍鉴赏放在一栏(在乐曲的音乐鉴赏部分),既介绍了日本大曲,正调《江差追分》,又分析了调式与旋律发展的特点,介绍了日本古代曲式句法的特点“节”,其后将日本民族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一般发展方法用图表展示。如基本原则,半终止,终止,跳进,级进和声的配置方法,最后的研究课题是用日本旋法进行创作。在器乐演奏部分的教学中,教材将音乐知识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和曲式发展的一般进行方式,半终止和终止式结合创作进行介绍。学生需要根据指定乐器如钢琴、打击乐器等,按规定情景创作若干小节的作品。其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欣赏、乐理、和声、作曲融为一体。

2、澳大利亚——音乐教材的各单元的目标中也体现了将音乐鉴赏与创造表现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例如:

表演单元的目标:培养单人与组合表演的能力;培养进行有准备与无准备表演的能力;培养听觉的洞察力与理解力;培养对声音组织的能力;进行所选作品的节目表演;表达个性、风格差异,探索以每种乐器的个性差别为特色的作品;培养对音乐演奏的理解与认识;在团队中参与合奏(合唱)作品的排练、产出与上演;对音乐语言与表演技巧的理解。澳大利亚学校音乐课程强调给学生以这样的机会:亲身走近音乐专家的研究领域,如音乐表演者、音乐创编者,成为从不同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角度进行音乐研究的人。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专攻一个或多个音乐研究的途径。在研究他人的作品和自己的音乐实践的过程中,进行音乐的实践,讨论并说出音乐的含义。

3.新西兰——创作与鉴赏相连,理论知识作业与创作结合

我校学生出国进入新西兰某高中一年级。音乐课上学生接受的学习任务,听中世纪合唱作品,在两个星期内写出对中世纪宗教音乐作品的评论论文,此外还要求学生模仿中世纪合唱的特点写一首长度不少于24小节的四声部合唱。学生通过网络咨询并请教新西兰校内乐队教师,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各类知识极为丰富),恶补作曲相关知识,凭借出国之前在校所学的一些五线谱知识和在校合唱队的一些体验,硬是写出了四个声部的合唱作品,从而完成了创作。

按照这样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创造表现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互相生发,作品鉴赏和模仿、创造表现相互连接。这样的设计使音乐课程与教学真正符合音乐创新思维(感受体验与想象创作任务)、音乐创作表现能力发展的规律。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表现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就是在这样充满创新思维和创造表现行为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建议与设想

首先我们应该将创新思维创造表现能力培养作为我国所有学校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提法做一定调整,使音乐的感受体验、想象与音乐创造表现能力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围绕音乐的种种活动、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连接、音乐的创造表现有机联系,搭建创新意识和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良好平台,为学生提供发展想象、尝试创新、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良好条件和途径。以下对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表现能力提出一点建议与设想。

1.发挥想象为歌曲编歌词

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样,学生的演唱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创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例如,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第一句歌词是“今天是你的生日”,于是便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发挥想象增编下面的歌词,通过学生的努力,歌词改为母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亲,是你牵着我的手……”(《母亲的生日》)。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有人写给母亲,有人写给朋友,有人写给老师,歌曲唱完后,仍有学生想编入自己的歌词进行表演。

增编改编歌词,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增强学生信心,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2.音乐的创作性表演

表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表现一些具体的歌曲或乐曲,他们更热衷于以音乐剧的形式来表演。例如:学习《海滨音诗》这一单元时,教材要求学生尝试用演唱、演奏、舞蹈、朗诵等形式创作、表演大海,经过一周的准备,6个小组的表演精彩纷呈,音乐剧有开场白、有幕后朗诵(普希金的诗《大海》)、有背景音乐(德彪西的交响组曲《大海》中的第二首《海浪的嬉戏》)、有《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演唱、有《海滨音诗》的舞蹈表演,让我大开眼界,并深深地体会到,学生身上的潜力是无限的,能量是无穷的,关键要看你如何去挖掘,并给他们创造的机会。

3.自编歌曲

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里,经常能听到许多学生在做事或高兴时嘴里就哼哼唱唱,有时是学来的歌曲,还有很多时候是唱自己随意“创作”的歌曲,当然对孩子不可能期望他们创造出多么完美的歌曲,但不管怎样,这些歌曲毕竟是他们自己重新组织加工而成的,不能不说是音乐创造活动的表现之一。所以在课堂上,可以找一首较熟悉而旋律较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自己编歌谱,把较合理的部分录下来放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平时自己用MP3等播放器录下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热情很高哦),或者用本课学过的歌词进行编曲。

自编歌曲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音乐的基本素质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录音记录下“创造”成果,使他们更愿意开展这项在促进音乐创造力上具有很好作用的活动。

4.用线条及色彩表现乐曲

一种色调能表现出一种情绪,而一段乐曲也能体现一种情绪,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音乐也就出现另一种理解方式。例如在欣赏《青春舞曲》时,先让学生完整的体会音乐情绪,然后提问:“欢乐的情绪应当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呢?”并适时的启发学生,欢乐、热闹的情绪是可以用红色体现的,略带忧伤的音乐就好像紫色,悲伤、痛苦的音乐情绪可以用灰色,甚至黑色来形容。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联想,于是,随着乐曲的进行,这几种颜色也在学生笔下波浪式前进,当乐曲舒缓时线条几乎是平直的,当乐曲激烈时,线条又变的起伏不定,这些都是随着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而产生的。

因此,对乐曲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而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音乐,则是学生把音乐具体化,鲜明化。

5.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其中的变通性是关键。因此教学中要遵守思维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创造,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局限于某种形式,能以新的角度看问题,提出问题的设想。例如让学生创编旋律时,每个学生积极开阔思维,在这一思考、分析、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当创编出不同的旋律后,让他们唱一唱、奏一奏、再议一议,哪一条最好,最具终止感。这就训练了集中性思维能力,学生运用发散——集中——再集中的思维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思想的变通,有助于灵活的解决问题。贝尔认为,任何新知识,如果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没有联系,没有已有的经验作为落脚点的话,新知识是不会被引起兴趣而被吸引的。而创造作为一种新知识脱离已有经验也是举步维艰的,因为创造要以一定的范围为基础。我们都知道,当孩子用七巧板拼动物图形的时候,如果是没有见过的动物就怎样拼也拼不出来,音乐也是如此,乐理知识和经验是音乐创造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音乐方面的创造能力。因此,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创造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较多的利用已有经验迁移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