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2:29
导语:在法治理念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法律的理念与价值
价值与理念的含义非常相近,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可分别而论。当理念被界定为某类价值的最终指向时,法律理念就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信仰与理想,即正义就是法律的理念,而法律价值则是对理念的具体解释,尽管解释因历史、文化、地域与宗教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人类对法律正义的解释均为自由、公正与秩序。由于公平符合人性的基本愿望,因此是法律正义的第一要义,在法律上主要表现为基本利益的平等分配与基本权利的平等配置,但法律这种公平价值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局限于“法律视为同等的人,均应以法律确定的方式来对待”。同样的,自由也来源于人的本性,而法律则始终对肯定性自由进行保护,而对限制性自由进行否定。法律秩序是人类相互博弈后进行的价值选择,最终将满足人类对效率与安全的需求,在法律价值中,与公平和自由相比,秩序更加理性与客观,更有可能在人类社会获得实现。总的说来,法律正义理念应与社会以及人类对价值的普遍认定与接受标准相符合,对于各个部门来说都必须体现法律的理念与价值。
(二)经济法的公平、自由与秩序价值
经济法的价值不能脱离法律的基本价值范畴,加上经济法还具备社会法性质,这就决定了经济法价值观的独特性,从而特有的实现实质公平、理性自由与整体秩序等价值。第一,实质公平价值。实质公平价值是对法律公平价值的解释,经济法的公平观属于和谐社会公平观,强调分配的公平、结果的公平与代际的公平,同时经济法强调对劳动者、消费者以及被限制自由竞争经营者的人格保护,这种实质公平价值是与现代伦理哲学所主张的正义标准是完全相符合的。第二,自由价值。经济法强调的自由属于理性的自由、规则的自由以及秩序的自由,经济法的自由价值观即是对理性自由秩序的一种维护,并对个体的自由发展进行限制。例如竞争法对垄断行为与不正当竞争的规制。第三,秩序价值。秩序是经济法的重要价值,在市场秩序的规制与宏观调控中,都体现了经济法在对社会经济秩序进行维护的功能,同时经济法的秩序价值本身也体现了社会整体的安全与效率。总的说来,经济法的公平、自由与秩序价值显示了经济法的理想性与现代性。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属于独立的部门法,有着其特有的调整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经济法的全部过程,对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守法与司法有着普遍的约束力。目前,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比较多元,意见也不尽相同。法的原则是法的一种要素,由法所确立,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而经济法的原则即是由经济法确立,在对特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所遵循的准则。经济法原则包括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局部性原则,其中基本原则涵盖整个经济法部门,并贯穿于该部门所有法律规范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笔者对我国经济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表示,即公共利益原则、合理竞争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以及弱者保护原则。
(一)公共利益原则
社会利益体系包括了个人、集团、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各种利益间相互冲突,相互依存。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间,社会公共利益起着调节与校正的作用,经济法的公共利益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经济法对特定人格的保护、限定与社会公共利益目的完全相符,例如反垄断法对被限制经营者群体的保护等。其次,经济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全局性与公共性进行调整,例如宏观调控达到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等。最后,经济法能够对市场秩序进行规制,其目的就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中的公平竞争,维护个人及社会的安全与效率。
(二)合理竞争原则
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竞争,经济法合理竞争原则包括了有序的竞争、有效的竞争和平等的竞争。其中有序竞争能够对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进行防范,包括商业贿赂、假冒商品名称等。有效竞争则是有效的对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进行协调,使竞争格局长期处于均衡状态。而平等竞争在强调市场主体准入平等的同时防止强势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例如低价倾销等;此外,平等竞争还对非市场因素渗透和介入市场经济主体活动进行阻止,如行政垄断等。
(三)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是经济法对自由价值的回应与体现。国家介入社会生活都属于国家干预,而经济法的国家干预属于狭义的干预,是试图对自由市场某些规律的校正与否定,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更强和更直接的主管能动性。经济法的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干预下,任何经济行为都受到法律限制;二是适度干预强调了干预的局限性,表现为干预前提、范围和限度的限制。当市场能够进行有效地运行时这种干预则是不必要的。
(四)弱者保护原则
经济法的弱者保护原则即是对弱者上进行利益倾斜,从而达到实质的公平。该原则是对实质公平价值最直观的一种解释。这里的弱者主要是指社会资源份额占有较少的个人和组织等,如消费关系中的消费者、垄断关系中的小经营者、残疾者与失业者等。由于弱者的社会资源份额占有较少,对其基本生存可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秩序与公正形象,为此经济法对经济利益关系不平衡的调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尽管该原则属于社会法的基本原则,但事实上对弱者的保护除了在社会分配法中体现,同时也体现在市场规制法律中,如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三、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的关系
法的基本原则属于法价值的承担着,与法价值的抽象性相比,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和具体,部门法的基本原则都必须对其法价值的精神予以体现,而经济法的价值与基本原则也同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法的价值对其基本原则有着指导作用,人们对经济法的希望以及经济法给予人们的希望构成了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价值在于解决经济法的目的与方向问题,从而实现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使经济法的具体规范围绕其价值进行制定。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则是其价值的体现与保障,基本原则始终贯穿于整个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四、结语
“互联网+”概念下,市场经济形态不断发生着演变,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与此同时,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的价值也日益凸显,但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个难题。上海律协互联网业务委员会委员、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委员、国际隐私专家协会(IAPP)委员,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春林律师将对《网络安全法》落地实施半年以来,个人信息与数据合规要点进行解读,帮助企业剖析2018年网络安全监管趋势。
2017年,“互联网+”概念下泛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但法律风险与机遇并存。精通娱乐法及知识产权法,在网络游戏、网络视听节目、网络传媒、网络文学等领域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邵烨律师将结合政策解析2018年互联网娱乐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
在本次分享中,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股权投资与资本市场等法律领域的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卫明律师,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管趋于规范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在大数据驱动下显得尤为重要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企业践行合规,进行未来风险性行为的识别与风险防控应对体系的搭建提出务实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平台结合新媒体不断发展,麻策律师作为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全国首部地方电商立法《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立法小组成员,将从顶层设计角度,帮助现场同行把握2018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以及风险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法律制度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23-02
一、民生内涵的界定
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古代社会主要与百姓物质需要的满足联系在一起,正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所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即百姓之意。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二、我国民生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问题有了极大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社会保障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都还有许多事要做。
除此之外,我国仍存在诸多民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当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生问题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丰衣足食的追求,而涉及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包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工作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合法正当权益的维护,而且还涉及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如信息公开、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社会对于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关怀等。因此,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法律的贯彻实施是尊重和维护民生权利,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第二,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在现阶段,我们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抑制关系百姓必需品的食品价格、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在全国农村实行免收学杂费的义务教育等,都需要通过完善税法,劳动法,价格法,社会保障法,住房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等使之实现。
第三,民生问题的法律解决法治社会具有的方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民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行政方式和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程度的时效性,但不能形成有效规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一个法治国家,不允许超规则之外的规则出现,所以,只有将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上升到法制规范的层面,通过法律的途径,才能真正使民生问题的解决得到有效保障。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存在的法制问题
民生对法制的依赖关系以及法制对民生的价值功能表明,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有完善的法制。目前不仅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社会法为核心、以民商法及其他法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体系的雏形,而且人性化执法的推行也使执法环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国关于民生的法治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将民生问题的解决看做是政府的“恩赐”或是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的“祈求”,而没有意识到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口号。在资产阶级社会人们将民生具体化,表现为: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以及财产私有权,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人权的重要体现,更是实现生存权,发展权的必然要求。
第二,我国保障民生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治使社会发展成果分配规范化、法治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在社会动态发展中,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上我国法律制度仍显匮乏。我国宪法仅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未对权利的运行和实现做具体的规范。经济法中也存在诸多弊端,以陕西凤翔“血铅事件”为例,可以发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矿产资源法》都是原则性规定,操作性差。这些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一般由中央政府的环保部门或地方政府来规定,从而使环保法律配置给公众环保权的实现取决于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适时修改不完善和已滞后的法规,真正使每一部社会法律发挥相应的规范社会关系和维护公民社会权益的作用,是社会立法的发展方向。
五、我国法律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解决方案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方面,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是对人的存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进行法学反思的产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涵:
一是人是法治之本,是法治的根本目的,法治是服务于人的工具,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二是人权是衡量法治完善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法治的终极价值,当不同的法治价值相冲突时,是否有利于人权乃是解决之道;
三是坚持人性化立法和人性化执法,将保障和实现人权作为立法与执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是民生法治建设的根本指导。鉴于政府是公民权利的主要义务主体,因此应将培养和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以人为本法治理念作为重中之重。
其次,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健全保障性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社会法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等法律体系。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不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国社会法。
第一,对于社会事业方面要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完善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进一步完善解决民生质量问题的《食品安全法》、《循环经济法》等等,通过完善法制建设改善民生。
再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改善民生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法制宣传工作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公民依法维权能力,有利于形成保障公民权益的良好法治环境,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一项基础性法治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改善民生重要性,紧紧围绕解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普法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努力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高度重视宣传民生类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国企改制等方面的法制宣传,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通过抓好重点普法对象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以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以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法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企业经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企业法制化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维护企业和职工的经济权益。突出抓好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和农村“两委”成员依法管理村务,引导广大农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的民生权益。
参考文献:
[1]《怀化学院报》2008年第8期
[2]《福州党校学报》2011第5期
[3]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博士论文.山 东师范大学.2010
[4]郭军帅.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向探究.硕士论文.郑州大学.2010
[5]邓伟云.从民主到民生.硕士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7
[6]王有斌.民生思想中国化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农业大学.2011
[7]李艳军.社会建设视角下民生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
[8]常艳杰.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09
[9]姜纪磊.民生为本与价值自觉.硕士论文.昆仑理工大学.2009
【关键词】法治实践教学 调查 分析
【基金项目】此文为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论文,课题编号:201503038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9-02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依法治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然而现实中,我国高职院校法治理念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成为我国高职两课教育改革发展十分紧迫的任务。随着国家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先进教学理念及其实际操作的引进或借鉴,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开出率逐年提升,为法治理念实践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本人对河北省高职院校法治理念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法治理念实践教学在现实实施中却存在着诸多困难。
一、调查背景
(一)学生法治素养现状与国家法治化总体要求不相适应。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及学生法治素养不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犯罪的数量和发案率较高,主要集中在盗窃、暴力、财产和恋爱纠纷、心灵扭曲等等犯罪上,大学生犯罪成为构建平安校园的一大障碍。因此,反思和改进校园法治教育实效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如何发挥法治实践教学作用,使学生乐学,真懂,会用,形成一定法律素养,树立起正确的法治理念,探索实施法治理念实践教学成为必然研究的课题。
(二)实践教学水平现状与国家教育要求不相适应。据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法治实践教学工作不突出(法律及相关专业学科教学实践教学除外),没有形成实践教学品牌,凸显了该工作的薄弱。教育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基本原则中明确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法治教育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要健全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形成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机构、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1]此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定期评估中对教学改革也有相关要求。
现实中,法治教育教学依然是传统理论课堂教学占据主流,实践教学开出率极低,实践教学水平不高,效果差,根本达不到国家各级教育部门标准要求。当前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教师和课堂不是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弱化了,如果依然固守教师主体地位的思想,不落实国家教育要求,依然不革新求变,开展相应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深入探究法治理念实践教学研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
二、高职院校法治理念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为学习探究法治理念实践教学,笔者围绕实践教学形式、课时安排、教学成效以及教学支持等方面,对省内71所高职院教师、在校学生进行了法治理念教学开展情况电话问卷调查。调查显示,100%院校法治实践教学形式仅限于课堂小组讨论、观看案例庭审录像以及一年一次或两次集中开展专家或公检法执法部门人员开展法治讲座等;在课时安排上,100%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治教学理论与实践总共只有2-4课时,而且按照教程顺序一般在学期末进行,课程安排一般较短,实践教学安排是极其有限的,100%院校没有安排校外实践。为保障实践教学时数,一些高职院校以内容相近,主题不突出的校内课外活动来拼凑。在教学支持上,100%院校没有固定的校外法治教学基地、没有相关固定教学经费,并且90%以上院校教师和行政主管部门因为学生安全等理由对实践教学主观态度持不积极态度。98%的学生对开展法治理念实践教学持积极意愿。68%的学生对现行教学形式比较满意。总体结论是,高职院校法治理念实践教学实施水平低,创新性不足,发挥实践教学作用不明显。
三、高职院校法治理念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法治理念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存在主客观方面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完成其教学改革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主观方面。在自身作用发挥上动力不足。对于教师而言,每个实践教学任务背后将是时间、精力的付出。例如组织专题小组讨论,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前期策划,围绕教学的内容分小组进行讨论,一般由同学们自由结成学习和研讨小组,组内分工,合作完成研讨主题,提供调研报告,撰写讨论提纲或专题讲义。分组讨论一般限时限人,但基本要求是人人参与、组内合作。讨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议团,允许开放式提问,最后做评价总结。整个过程教师要进行指导。高职院校教师是没有助教,全部教学工作由自己来完成,还要受整体教学计划约束以及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因此精力很难有保障,即使开展教学质量控制较难。此外,还要协调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辅助人员。综上因素,对一个专任教师个体教学过程及教学目标实现来看,工作量之大降低了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观积极性。对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来讲,也是要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协调配合工作,高职院校岗位人员指数较少,岗位工作任务重,完成规定工作已经满负荷,对这些工作也缺乏积极性。此外,高职院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水平普遍不高,也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对学院经济效益来讲,经费是有限的,在法治理念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上,学院更愿意倾向后者。
(二)客观方面。
1.教材内容占比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基础》部分大体有两章内容,总学时为4学时,实践教学能占用的课堂学时只有2学时时间。因此,在时间上,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实践教学结合课程主题,对课程讲授内容反刍和补偿作用明显,有利于同学们思考和探讨课程中所散发出来的思想,每个学生根据分工经过了充分准备且掌握了大量材料和思想需要分享,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2.课程安排顺序差别影响。按照教学计划法律基础部分教学一般在学期末前,本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接近尾声转入期末考试复习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迫感增强,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安排实践教学,消耗其复习时间,对学生参与实践产生一定影响,教学效果不会好。
3.实施法治实践教学系统环境不健全。在学校内部,一是法治实践教学没有协调统一的组织。安全保卫、法治教学、学生管理没有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形成目标一致、协同工作的系统。甚至,有的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没有独立的行政和教学机构,与哲学社科及其他混杂在一起归属德育教研室;二是没有详细的专项实施计划和资金保障;三是缺乏形式多样性和教育持续性,每年只是请人做个讲座,及在入学教育中强调一下而已;四是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不健全。对实践效果的认定尚停留在感性认识和经验判断阶段,不能真正地测评出某项实践教学活动的绩效。在学校外部,走入社会的实践教学也主要由校团委、学工部为组织主体,施行常规性的暑期社会实践。这种社会实践,一是教学性不明显,偏离与课程,往往是课程内容外的实践主题,或者由实践接受单位来确定题目;二是学生的参与范围小,暑期社会实践往往是由选拔的少数同学代表参加,并不是班级性的集体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实践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有限;三是没有固定的教学基地,体现更多的是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系统化管理的校外实践教学也得不到质量根本保障。
4.实践教学项目开发能力不足。解决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和形式创新的问题,不仅是十分艺术的工作,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实践教学设计时必须重视如何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做好项目开发工作,需要有稳定的工作团队支撑,由于教师的相对独立性和人文项目开发动力不足等原因,在高职院校又很难产生出出类拔萃的团队来,并成为实践教学项目开发的首要障碍。
四、主要对策
(一)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工作运行机制。要建立教务处、基础部、学工处、保卫处四方组成的工作机构,改变以往各部门独立实施教育的现状,制定统一的法治理念实践教学规划,分工负责,协调联动,考核评价,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育效益最大化。
(二)共建法治理念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法治理念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取得实践教学长效的重要保障。结合国家“谁执法,谁教育”原则要求,加强与法院、互为法治教育基地,监狱等司法部门合作,实现共建共赢。
(三)加强法治理念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从教务、专业教学岗位、学工处、保卫处抽调骨干,组成法治理念实践教学团队,加强师资力量,抓好学习培训,提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保障实践教学顺利推进。
(四)推进教程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安排,实施法治教育贯彻大学全程计划,根据院校自身实际和学程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育内容,使法治理念教育融入大学三年过程,使学生获得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法律意识,掌握相关技能,进一步树立法律信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时,增加实践教学实施空间。[2]
(五)创新法治理念实践教学项目。在现有情况下,法治理念实践教学项目选择要结合实践教学环境总体情况,确定一两个教学内容,特别注意与课程内容的衔接,确保起到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正向作用,深入研究探讨,制定操作规程并不断完善,形成实践教学固定范式,在改进中逐步形成教学品牌。加强以大学校园为活动范围的实践教学,推动法治教育生活化,培养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契约精神等等。[3]要加强与科研立项结合,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动项目建设与发展。
总之,一些高职院校对法治教育仍然重视不够,政策条件保障尚未落实到位,法治教育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校本教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法治教育建设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法治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整体素质亟待提升;改革创新的手段不多,制约法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瓶颈亟待突破;有效利用当地社会资源的力度不够,法治教育建设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仍需巩固,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法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用创新的意识进行法治教育改革,着力于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法律素养和综台能力,切实把法治教育办好。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
一、评先对象
各镇、县级机关各部门、县直属各单位、上级单位驻*办事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以及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且成绩突出的人员。
二、评先内容
(一)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集体评选
(二)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个人评选
(三)法制好新闻评选
(四)法制文艺作品评选
(五)法制征文评选
三、评先条件
(一)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
2、保障机制,落实到位。普法经费落实,按时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
3、周密部署,工作扎实。有“五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终有总结;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坚持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工作突出,成绩显著。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单位内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在全县、本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二)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模范遵守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
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律运用水平。
3、在工作生活中积极主动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为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作出重要贡献。
4、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努力维护法律权威。
(三)法制好新闻评选条件
1、法制好新闻包括广播类、电视类、报刊类、网络类法制新闻。
2、以传播法治理念、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坚持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能以生动的案例来诠释法制理念。
3、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法律法规,能够及时对新颁布实施、修订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刻解读。
4、主题突出、内容正确、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表现力强,被观众普遍接受,能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学法气氛。
(四)法制文艺作品评选条件
1、法制文艺作品包括法制宣传教育书画创作和演绎等作品。
2、坚持贴近群众,走进基层的创作原则。
3、在文艺下乡和文艺作品展出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4、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寓教于乐。
(五)法制征文评选条件
1、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平安*”为主题。
2、要积极反映我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取得的成就。可以是当地及部门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实践的写照,也可以是对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理论研究的创新。
3、文章体裁不限,以调查报告、经验总结、通讯报道、心得体会、学术论文为主。
4、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观点鲜明,视角宽阔,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句通顺。
四、评先程序
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集体、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个人、法制好新闻、法制文艺作品、法制征文的评选,按照各部门(单位)、个人自行申报和县普法办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由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小组和法制好新闻、法制文艺作品、法制征文评选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作出审核决定。原则上每年评选一次。
五、评先要求
(一)评先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评先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三)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条件,认真负责,精心组织,保证质量,认真做好评先创优工作。
六、评先时间:9月份对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申报和推荐,10月份由评选小组进行考核评审,11月份进行先进表彰;法制好新闻、法制文艺作品和法制征文的评选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评选时间。
政府部门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敢于创新交通安全治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发挥社会组织在交通安全方面作用,发动社会群众参与交通安全治理工作。道路交通活动的主体是人,道路交通正常秩序的好与坏,交通安全事故的多与少,通常取决于人们是否正确和自觉地遵循交通法律、法规以及能否养成安全的交通素养。要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宣传中,始终贯穿百姓关注、群众参与的思想,选择切口小、贴近性强的宣传点,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单位,如汽车生产和销售商、保险公司以及车友会、驾驶员协会等群众团体,以资金赞助、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实践活动,并让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参与到交通安全宣传中来。“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和宣传,终极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的文明交通素质。
首先,提高全民的文明意识。随着中国进入汽车时代,提高全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文明礼让意识迫在眉睫。其次,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让全体参与者学习并且掌握交通法律条例、法规和各项交通安全教育知识,逐渐增强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实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目的,自觉地保护好交通正常秩序。第三,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使全体交通参与者尽可能的认识交通安全中违法行为的巨大危害,在出行过程中改变旧的不良的交通习惯,逐渐更新和提升交通安全常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二、舆论关注发挥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
(一)广播电视等有声媒体。电视媒体应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推出专题节目,采取嘉宾访谈、分析典型案例、普及安全知识等方式,阐述汽车社会弘扬法治理念,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倡导、呼吁部门依法尽职,人人遵规守法,安全文明出行。重点选题包括:公安机关酒驾整治实践,实现了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环节有机衔接,为法治社会建设带来诸多启示。曝光严重违法行为,如客货车、危化车“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的危害,重大交通事故依法追责等。
论文摘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财理念,新经济的发展应当有与之相应的新的理财理念。与此相应,理财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即理财理念也应变革与更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对于这种新经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是这样界定的: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在这一经济中,风险、不确定性和连续的变革是法则。新经济是一种高技术、服务和办公室型的经济,是建立在新技术、新劳动组织方式和新产业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建立在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建立在对外投资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经济。新经济的依托是不断创新、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公司。新经济既加剧了市场竞争又增加了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加快了公司和就业的新陈代谢,极大地扩大了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价格。与此相应,理财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即理财观念也应变革与更新,对此本文略作如下探析。
一、人本理念
人力资源是新经济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优秀人才的创新思维往往能造就巨大的财富,正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才郎”。就企业发展来看,人力资本在新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占有什么档次的人才,占有多少这种档次的人才以及如何开发与运用这些人才。因此,企业家必须树立“人本”理念,重视现有的人才,招揽紧缺的人才,并努力为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企业管理均奉行以行为科学为依托的“人本主义”管理。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的能动作用正在凸现,人力资源也成了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当今市场竞争表现为商品竞争,商品竞争的本质是技术竞争,其实质则是人才竞争——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便要求理财人员充分意识到在新经济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的一项资产,而且是企业组织中一项举足轻重的无形资产,是生产过程中惟一能动的资源。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其目的是便于把人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管理与配置。这样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将各项理财活动“人格化”,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新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新产业不断涌现,产业调整与升级加速,产品更新加快,技术周期缩短,创新也成了一个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新经济的发展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适应这种创新的要求,理财人员就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善于产生先见之明。由于创新的拓展与扩散,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理财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便要求理财人员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既要遵循理财的相对规范性,又要充分注意市场中每个会计主体的特殊性。因而理财人员便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管理方法去适用于所有的理财对象。理财人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推动理财水平跃上新台阶,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财素养,适应新经济对理财灵活性、变动性的要求。
三、信息价值理念
“信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陈述、解释。汉语中“信息”是指可以传递、传送的消息。从理财角度来看,信息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和人脑能够感知到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有关的其他消息。其特点突出地表现为: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占有、所使用;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可以随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在使用中并不损耗;信息在使用中不仅不会损耗,而且可以增值,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信息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是无限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选择,善于使用。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在,重要的是必须经过筛选。比如,网上的信息虽然是资源、是财富,但是,它们大部分是未被开采的原矿,需要我们对信息价值进行深层次开发,才能在信息的潜在价值中开发出信息的显在价值。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运用,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和组织的核心战略资源,整个社会和组织沉浸在巨大的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这使得知识及理财信息成为共享的资源,对理财中的信息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为,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用户注重的是财务信息,在新经济下信息用户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在信息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同时,信息用户还要求拓展信息披露内容,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财务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增加对财务报表表外项目的披露,如长期租赁、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与其相关的机会和风险等表外项目;分别列示经常事项和非经常事项的作用、影响;列表揭示分部信息;披露资产顶债计量的不确定性;提供不定期的财务报告;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总之,会计信息用户要求获得尽量多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会计信息用户还要求信息披露电子化。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和Internet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完全可以使理财人员建构一个以全国性以至全球性的理财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的网络。尤其是电子联机定时报告系统的出现和运用,能够随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定时财务报告的财务软件的出现,使会计业务数据在发生的同时即可被记录和处理。而信息使用者通过联机,直接进入相关的理财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必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以后再看历史信息。另一方面,简便有效的运作是新经济的第一法宝。在新经济时代,一切经济活动均需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即时的通讯手段带来了即时的操作和调控,就像司机随时掌握着方向盘一样,信息使用者随时可根据经济实体变化的市场指标做出相应的理财对策调整。这便要求理财人员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注重对理财信息的实时搜集、利用和分析,进行理财决策和资金运筹,最大限度地做到实时跟踪理财项目的市场变动情况,这个过程是在整个理财中最能为会计信息用户带来价值的过程。这时理财人员和会计信息用户处在互利的关系之中。而且双方均要致力于共同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核心是要创造信息价值。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用户和理财人员的互动过程中最具有价值的环节实际上是理财信息更深层次处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人员、会计信息用户均在利用网络的共享信息和深层次的实时处理理财信息所带来的信息价值链,经营自我,挑战自我,体现自身价值和创新成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
四、法治理念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监狱执法规章制度建设、推进“阳光”执法、开展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各项工作,监狱工作法制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监狱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警察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不强,极少数警察甚至唯利是图,搞权钱交易,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依法治监虽然已经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少数监狱警察的法律意识还不强,违规执法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监狱规章制度建设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省与省之间、监狱与监狱之间的具体规章制度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甚至相互“打架”,导致基层单位在执行时无所适从。四是法律专业人才缺乏,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资格的警察屈指可数,多数警察的法律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或没有及时更新,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上述问题涉及法治文化建设的不同层面,如不抓紧解决,将不利于监狱事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监狱必须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监狱工作实践之中,使法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为监狱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制度规范和人才支撑。
一、凝法治文化之“神”,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曾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支撑,人只是一副躯壳;一个团队没有了精神,则是十分危险的事。加强监狱法治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凝聚监狱的“精、气、神”。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认真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要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把增强警察个人素质与提高监狱工作整体水平结合起来,把警察个人发展与监狱事业发展统一起来,激励警察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全体警察打牢“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的思想基础,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使监狱人民警察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根据各单位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提炼属于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法治文化,增强警察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使核心价值观成为连接全体警察精神家园的无形纽带,成为团结带领全体警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二、强法治文化之“本”,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要实现依法治监和依法改造的目标,必须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运用刑事、民事和行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优秀法律人才。要高度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学习培训,全面提高警察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引导广大警察积极参加成人高考、电大、函授、在职研究生等各个层次、各种方式的在职法学教育培训,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高法律专业或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的警察的比重。要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加强普法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普法考试真正起到以考促学、巩固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改造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三、固法治文化之“形”,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监狱的规章制度,既是监狱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对监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使监狱规章制度真正转化为内在约束,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指南。要高度重视制度的立、改、废、编工作,对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制度,要及时废除;对不规范、操作性不强、前后矛盾的制度,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上升为制度;对各部门工作所需的制度,要分类组织汇编。要编印《监狱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建立和完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实现岗位职责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外观标识统一、文书表册统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基本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办事、管人、理财,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论文摘要〕 法治包含着这样三层意蕴:法治意味着法律至上,法治意味着民治、自治,法治意味着理性的选择。法治被信仰取决于法律的普遍社会服从性,取决于参与法律实践活动要素的完备性和协调性,取决于普法教育的社会性效果,建立这种信仰是一个渐进式的社会演进过程。
一
法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是人际博弈的产物,从西方民主政治发端之初,现代法治的精神意蕴就开始生长、发育并渐至生成,一方面是源于西方法治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进而赢得了民众的认同与接受;另一方面是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内在理念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契合,因而才使法治不仅作为一种政治动作方式,更是作为一种公共选择的产物而确立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制度。
以“家—国”为本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亦作为一种政治统治手段,绵延两千余年,直至1860年,中国社会在外来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但仍是表面化的,五四志士的激情宣扬与传播,西方法治文化才得以登陆。建国后,法治同样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至由“法制”到“法治”的一字之改,法治之于中国的真正意蕴才开始阐发,作为流行的话语方式,上至官方,下至民间;上至学者阐释,下至民众评议,法治已成为转型中国的理性选择与制度实践。
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前就对法治作了最为简洁而精辟的概括:“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它既涵盖了静态的文本的法律和动态的动作的法律,既对形式正义提出了要求,又捍卫了实质正义,是一个“既符合正宗政体之法,维护全体成员利益之法,符合自然法之法,正义之法。”现代法治精神意蕴的阐发与解读亦受亚氏思想之影响。
在我们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多少人在谈论法治,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法治,每个人又在不同的法律实践中不同地体会法治的韵味,依法治国的口号式的呼喊,依法治国的公式似的套用,使“法治”像一张绵密之网,使人呼吸困难,但是“依法治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一)法治意味着法律至上。现代法治是民主的伴生物,以维权为其意旨,将公民权利载入法律文本,为实现民主自由而存在。西方的悠远的自然法理念在法治中找到了最好的表达,作为社会契约当事人的民众将由其权利而形成的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权交予法治,将自身权利的维护与实现寄予法治,因此在法治社会,人人在法律之下,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的至上性源于民意的至上性。
(二)法治意味着民治、自治。民主社会应是公民自主的社会,国家只是作为每个公民人行使权力,因此,民主制下的政府应是有限政府,政府与民众均在法律之下,权利自由是现代法治的口号,法治应把更多的选择自己留给民众,让民众自己做主;法治更意味着自治,即法治不应是一种他治状态。“法治的意义在于给人们提供有效的指引。”在法社会化过程中,这种行为规则的指引会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因此法治应以人为本。
(三)法治意味着理性的选择。法治是一个实践的理想,它部分地以关于人和社会的本质的悲观主义为前提,因此法治要限权,要追求形式正义,要以牺牲部分价值来实现部分价值,要通过一套完整的不断调整的制度框架实现法律之完整,这样法治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是社会的理性化的产物,而非少数人的天才设想。
上述三个方面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法治的全部意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法治不是万能的,“洋人最终选择法治的理由,恐怕不在于觉得法治的优点胜过人的智慧,而在于觉得法治比人治要可靠,因为,历史时常说明,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所以,对中国而言,在理解法治、倡导法治的同时,亦要对法治的代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对法治抱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人类的一切制度必是有得有失的,企图实践一种无代价的制度,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选择了法治的优点同时,也就选择了法治的弊端
二
作为与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现代法治,制度设计者们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法治的硬件设施——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和配套机构的人员,而其软件的配套与形成支持系统却非一日之功,那么,只有硬件与软件配套相互契合,“才能使具有普遍理性主义的现代法治得以呈现内在自觉,动态整合的非单一线性的总体性进程。”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统治系统由自愿服从和信仰体系构成,而后者具有关键作用,只有确立对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才能使社会成员对现存制度予以认可而得以维系。因此,作为软件支持系统的法律信仰就成为现代法治建立起无上权威之治的最关键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尔曼教授的《法律与宗教》从学理上分析了法律与信仰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尤其那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为其最具代表性的论断。得出这种论断的原因在于伯尔曼的法律社会学视角,即他把法律看成是“社会中权利与义务的分配结构与程序”,而把宗教这一相关事物看成是“社会关于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直觉认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与目的的献身。”所以,伯尔曼认为法律可以建立起宗教式的信仰,其原因在于法律与宗教在仪式、权威、普遍性方面具有共性,通过人们对法律活动的参与,可激起如对宗教般信仰并为之献身的激情,但严格说来,这种发生于价值层面的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相似或等同程度只是抽象的或逻辑意义上的,法律的价值理想不仅是一个哲学的认识层面的追求,更是一个法律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认同,因而,法律信仰蕴含了法治的工具理性与价值追求,法律信仰的培育同时也是法律规则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法习惯的过程,也意味着法治的价值理想的实现。
“法律必须被信仰”的理论命题被法学界以至全社会接受并不必然等于法律被信仰了,因为法律信仰并不仅是一种言辞上的表白,而必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也并非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与倚重,尤其对于转型中国的法治而言,要使法律信仰真正成为法治实践的主导性因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那么,法律如何才能被信仰?
首先,按照亚式的“良法”之治,即欲获得普遍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无庸讳言,这是法律得以普遍信仰的重要条件,因为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若非良法,不与人们的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相一致,是不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服从的,法律权威的至上性也无法树立。
其次,法律信仰的培育是由法律共同体成员即包括法官、检察官、学者等推动的法律实践活动,由于这是一个法治进程中最具激情与活力的主体性因素,系统的法学知识的获取及法律技术的掌握是这个群体得以为立法提供理论的前提思考和现实的社会关怀,为司法提供价值性引导、为公众解释抽象的法律语言,提供一个沟通抽象法律文本世界与现实的人文关怀的渠道,这是形成法律信仰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