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字化转型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2:30

导语:在数字化转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化转型论文

第1篇

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升级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业的重要分支,也正在经历数字化升级与转型。就学术期刊而言,单一的纸质出版形式和对纸质内容进行简单搬运的数字平台出版形式,已经与当下用户多样化、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以及快速获取知识的要求渐行渐远。增强出版在此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笔者梳理国外业界增强出版的实践发现,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最早推出了富媒体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形式的增强型论文,借助超链接实现了科学论文的知识扩充[1]。国外期刊出版社,如SpringerNature、PLoS、Elsevier等增强出版的应用相对成熟,期刊集群及单刊平台均已实现“传统论文+增补内容”模式的增强出版[2]。而国内,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增强出版均处于探索时期。占莉娟、胡小洋和朱琳峰、李楠从我国增强出版的发展现状、现实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策略[3,4]。崔玉洁、包颖、廖坤等探讨了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3种模式:纸刊增强出版、网页增强出版、微信增强出版[5]。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的高度为国内学术期刊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但关于增强出版的版权清算问题,尚无学者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近年来,增强出版的实践在我国逐渐出现,比如在期刊论文末尾通过附加二维码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增补。2017年,中国知网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数字增强出版模式。在出版业面临全媒体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的今天,厘清增强出版发展优势、探析推进过程的困境,以探寻合理的实施策略来推进增强出版战略、创新知识服务能力,是具有学术价值且符合现实需求的。

1增强出版的优势特征

增强出版是语义出版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类型[3],是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兴的出版形式。简单来说,增强出版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物上添加超链接实现学术期刊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整合。当读者在选定某一期刊内容进行阅读时,为其提供获取实验介绍、原始实验数据、科研团队背景、调研记录等资料的便捷性通道。增强出版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优势。1.1呈现形式多元化。增强出版这一新兴形式的出现,有利于打破纸质载体或单一网页的出版物形式。一方面它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实现文本内容的可视化,有效拓展文本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能够实现对论文的结构性分解,抽取关键章节、重难点部分、实验数据等进行附加内容的链接和注释,然后以标签云、标签树等形式进行呈现。这样一来,就为论文本身增添了很多附加信息,实现了平面出版形式向立体出版形式的转换。增强出版利用DataCite、EPIC、CrossRef等交叉链接和引用[6],汇集与原始出版物有关的其他科学数据与信息,扩大读者的知识获取量。1.2学术成果充分共享。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因受限于篇幅,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一方面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精简和凝练,另一方面需对实验细节描述和原始数据呈现进行取舍,文章中一般只保留初始数据和最终结果[5],这不利于实验过程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和信息的完整化呈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而增强出版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富数据、交叉连接等形式,突破纸质载体的限制,为读者创设一个广阔的数据空间。与此同时,学术成果相关信息的增补,实验数据和过程的全公开,有利于降低阅读难度,减少读者为充分理解结论而进行的推导演算,从而实现论文作者学术成果的充分共享与传播。1.3学术资源关联整合。增强出版除了能丰富学术论文内容本身的表现形式,还能实现论文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关联。一方面,利用文本挖掘、语义标注等先进的语义出版技术识别和挖掘出与论文相关的术语和关键词,通过链接进行相应的内容补充,实现论文文本之外内容的增补以及文章的深度标引[6],使学术资源关联整合。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某一论文时,可以通过点击层层链接,检索到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这大大减小了读者查阅和检索相关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期刊;数字化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从西方到东方,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概念正被不断地传播与推广,大数据无疑已成为新技术与和产业聚焦的热点。因此,顺应时代形式、力求创新发展无疑是科技期刊的必行之路,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

1 大数据与数字化出版

1.1 大数据

1.1.1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11年有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驭》之中。这份报告研究了数据和文档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处理这些数据能够释放出的潜在价值。此后,IBM、甲骨文、EMC、SAP等全球IT巨头纷纷把长期部署的海量数据设备、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硬件、软件与服务以“大数据”这一概念推向战略前沿。大数据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1.1.2 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询。大数据具有4V特点,分别是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这些特点预示着大数据将改变目前“IT”架构,将信息界变革的重点由“T(技术)”转向“I(信息)”,以形态多样且富有价值的数据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技术,分析得出大量额外的有价值信息和数据关系,帮助指导人们优化自身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1.2 数字化出版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数字化出版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形式,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应在网上完成,是融语义信息、听觉信息、视觉信息、行为信息、符号信息于一体,突破时空、学科、语言的限制,将期刊带入一个超立体空间和多维的环境。数字出版包括了三层递进的含义,基本上反映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见图1。

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2.1.1 有助于期刊出版模式多元

当前,虽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已开发打造,但所提供的资源形态一般仅为文字或者图片,相对较为单一,同时也尚未建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搜寻与分析,聚合优质资源,并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了解学术前沿情况,发现研究机构及相关作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并“协助”各类编辑软件对日常稿件进行筛选、选择审稿专家、、规范基本格式、校对等,快速完成资源的优化,为用户提供多维的资源服务。科技期刊将改变以往以书、文献等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而强调科研全过程的发表,为作者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实现科技期刊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应用以及多媒体展现。

2.1.2 有助于期刊品牌价值提升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能够成为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提供对维度的支持,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科技期刊编辑根据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挖掘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知识需求,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展示学术前沿、热电等,为编辑筛选、评判稿件提供学术依据和技术职称,从而进行针对性约稿,开发学术前沿与热点的专栏等,解决科技期刊内容创新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了解作者近期的研究方向,推测遇到的问题,实现数字期刊的精准推送,一方面提高期刊论文的引用率,一方面培养作者群,扩大期刊的流通范围,均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

科技论文出版周期长、流通环节不畅、时效性差等问题不仅广被诟病,更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认定、传播和利用价值,以及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大数据时代,作者、编辑、专家等的信息传输和决策行为均纳入了数字化管理轨道,并与中外公共文献数据库实现了链接与共享,这使期刊编辑中的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计算分析及数字化作业成为可能,将对优化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提供帮助。科技期刊编辑智能型办公系统将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计算工具,以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提升编辑质量与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从而最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2.2.1 保密工作更加复杂

当前,科技期刊发展进入数字出版时期,期刊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投稿、审稿均已实现网络化,开放存取平台(如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日益完善,覆盖的期刊种类日益增多,国际检索系统收纳的中国科技期刊类别也越来越多,同时,媒体融合态势明显,网络平台种类增加,普及到数据库、期刊网站、手机平台等,特别是数字优先出版模式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在学术指标评价方面,论文作者的学术指标往往以文章公开发表数量、原创性以及是否被EI、SCI等检索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科技期刊则以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等为指标,这些都是以科技期刊能够网络出版、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为前提的。这就直接导致期刊发稿时效加强,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上网周期缩短。如果存在科研机构作者保密意识不强,科研成果定密标准认知不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保密审查不严,即使单篇发表作品看似没有泄密,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泄密可能性将大幅增加。

2.2.2 期刊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阻碍了大数据在科技期刊业的应用。目前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传播,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国内外用户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积极向国外同行、国际重要检索机构进行推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编辑尚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局限于现有的出版模式。同时,科技期刊编辑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缺乏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主观愿望。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论文的发稿时效和稿件审稿编辑周期都将大大加快,对期刊编辑和身高专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不仅需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环境的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还需要一批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审稿专家队伍,在新的大数据环境下,需要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协同努力,以适应新的编辑环境。

3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3.1 以发表优质稿件为宗旨,坚持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中国传统的科技期刊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内容、管理等方面实现数据化运作,首先必须彻底推进期刊数字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顺应这一潮流,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进期刊的数字化改革进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做出贡献。但主动迎接大数据给予的发展契机的同时,科技期刊的定位应该是做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认清并巩固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坚持优质稿件的办刊理念。已经起步的数字型编辑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质量的问题。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使用始终无法代替文化产业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编辑只有对文字内容资源,包括稿件的收集、编辑加工、知识体系的分类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坚守角色定位,专注内容质量和价值提升,大数据才能在科技期刊业得到科学利用和持久发展。

3.2 以保密管理为抓手,坚持贯彻期刊保密审查制度

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原则和要求,加强期刊保密审查和监督工作,促使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落实保密制度和保密责任。二是,期刊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在日常管理中健全保密管理、严把保密审查、加强保密教育,通过物理隔离和定期检查等做好稿件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保密警示教育,针对保密审查中发现问题的稿件,要禁止编辑或其他人员通过任何渠道获得或传播稿件。三是,期刊编辑人员要高度重视。编辑要从思想上树立会保密、善保密的坚实防线,应在日常业务中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掌握保密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技能,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3.3 以传统编辑为基础,坚持提升编辑人员信息素养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选题策划,除了通过参加会议与专家交流获得选题外,还要善于挖掘和借助行业创新库,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取、交换、传递和应用,运用技术手段挖掘优质作者、寻找创新点及热点等。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稿件审读。编辑虽然不能对工作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但应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科技期刊的编辑可以借助各类信息平台为专家提供辅助审读依据。如编辑可以根据期刊自身要求,将是否具有创新点作为投稿必要条件,并借助平台提取稿件的创新点。第三,科技期刊编辑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搞好期刊营销。编辑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新技术)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视为信息符号,将文章进行碎片化处理,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期刊编辑按照不同终端用户需求对碎片进行打包和再加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全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对这些信息符号的不同处理,最后推送给各类终端用户群。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界和业界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多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文章180篇,并以这180篇为样本,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

媒介融合的驱动力量很多,其中最主导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周志平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杨娟认为“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我们想要寻找其根本原因时,答案是:需求。”③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比如蒋晓丽和石磊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王亮也认为“驱动媒介融合的力量更多来自媒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数字化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实现手段。”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是前提,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动力, 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冲击了原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蒋晓丽和石磊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影响。”⑥他们还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⑦笔者认为,报业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壮大,不可能单打独斗。当前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是报网融合和手机报,这是报业发展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媒介融合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并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电视媒体来说,“以制播分离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新技术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借助资本市场完善电视媒体管理结构和壮大产业规模。”⑧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是电视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这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所以有研究者从产业视角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既然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手机所属的电信产业和电视所属的广电产业的通力合作,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消除成见,以竞争为辅,以融合为主,共同达到互惠互利。”⑨此外,手机电视还必须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的内容设计,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出版业来说,“全媒体出版模式被业界所看好,被认为会是图书出版业变革的一种趋势。未来的每一本书都将是全媒体出版。”⑩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不仅造成了媒体间的重组,同时给媒体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

李莉认为“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⑾她还认为“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⑿杨娟认为“我们缺少的是具有战略意识的媒介管理人才。”⒀

对人才的需要最终要落实到教育上来,蒋忠波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更新新闻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打破专业壁垒;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实验平台。”⒁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 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 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 共同培养。”⒂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新闻教育阶段性目标的重中之重。媒介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全媒体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加速推动下,传媒产业自身不断融合也加速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自身来看,“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产业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媒介集团可以不断做大做强,整个媒介产业结构逐渐向知识集约型、多元化、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⒃

陶喜红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给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带来的联动反应,“媒介融合加强了传媒产业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同时也增加了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⒄肖叶飞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从清晰变为模糊, 这些变化将推动传媒、电信、出版、娱乐、信息、文化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⒅

邓青、牛静指出了当前我国传媒业在盈利模式上的现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虽然传统媒体也尝试过短信新闻、手机电视、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融合形式,但大多数形式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盈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⒆同时也提出“针对已有的媒介产品,建议实行收取订阅包用费、数据库查询费、广告征订等多元的盈利模式。”⒇邹琳就期刊的盈利模式指出,“融合媒介将使传统期刊业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我国传统期刊业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单一。而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拥有巨大消费群体的融合媒介使盈利渠道越来越开阔。”(21)可见,在融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能仅仅靠广告来盈利,而是要实行媒体互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格局,媒体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成为必然。2010年我国学者从媒体发展、产业、盈利、教育等不同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研究,在梳理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6)

②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10(8)

③⒀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新闻界》,2010(5),2010(10)

④⑥⑦蒋晓丽、石磊,《从媒介融合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大学》,2010(3)

⑤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9)

⑧王伯群,《论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之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⑨罗茜,《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手机电视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⑩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编辑之友》,2010(2)

⑾⑿李莉,《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国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今传媒》,2010(1)

⒁蒋忠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新闻窗》,2010(4)

⒂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⒃⒄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⒅肖叶飞,《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10(6)

⒆⒇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新闻爱好者》,2010(1)

(21)邹琳,《浅谈媒介融合与我国期刊的发展》,《社科纵横》,2010(9)

第4篇

【论文摘要】以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最严峻的挑战。拥有多重优势的国际出版商,以及国内一批拥有技术优势的IT企业、通信企业和技术开发商抢占了先机。这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考验,虽然国内许多大出版集团或出版社已逐步介入数字出版领域,但很少能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了国内广大中小型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当今的中国出版界正上演着一部市场导演的改革大戏,出版资源整合起一个个规模可观的出版集团。中小出版社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出版业的大改革,如何寻求突破,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一直困扰着中小出版社的决策者。数字出版的兴起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为中小出版社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

1 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渐渐接受并习惯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图书、报纸甚至办公文件。当前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一旦目前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等阅读器产品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旦这类“电子阅读器”能够“替代”传统的纸张阅读,毫无疑问,传统出版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许多国际著名出版集团都不惜重金,积极地拓展数字出版业务。爱思唯尔开发的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可提供爱思唯尔出版的1800多种期刊的在线检索和全文下载服务,提供超过800万条有效在线数据,并计划每年增加约700种新出版的刊物。2000年,爱思唯尔还投资4000多万美元,启动了Scopus期刊数字化项目,把近200年内出版的400多万篇文章全部电子化。施普林格也以数字化的形式在全球领先的在线出版平台SpringerLink上出版和发行数字出版物。约翰。

2 数字出版可为中小出版社发展助力

数字出版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所谓“小”是指数字出版投入少、风险小;“快”是指通过网络发行销售速度快、反馈速度快;“灵”是指数字出版形式灵活多样,渠道灵活多样。这种小、快、灵的特点最符合中小出版社的特色发展战略。数字出版对于中小出版社有如下意义:

2.1 降低成本。

从长远来说,纸张价格、印价、能源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涨对于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出版社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数字出版因为无纸化运作,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也缓解了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

2.2 突破资金链条的束缚。

中小出版社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数字出版前期的低投入无疑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风险,使得中小出版社能够大刀阔斧地将资金投入到后期的市场营销中去。这是一种良性的市场运作,对中小出版社树立品牌、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十分有益。

2.3 稳定销售渠道。

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市场需求量小,印数问题和销售渠道一直都是困扰着这一类型出版社编辑和发行的大问题。数字出版不用考虑印数,相同的销售渠道可以使中小出版社与大型出版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4 突出专业图书的特色。

数字图书易于检索、分类的特点,结合良好的网络宣传,可以使专业程度很高的图书也能被需要的人找到,实现专业图书应有的学术价值,扩大专业图书的销售量。这大大拓展了中小型专业出版社的生存空间,而且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比较优势,使专业出版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产品线形成的关键路径

数字化出版产品线的形成,是和已有资源基础、经济实力、出版特色、发展方向紧密联系的。中小出版社在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形成产品线的过程中,以下路径似乎有一些共性,难以绕开。

3.1 现有图书资源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

出版社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一些宝贵的图书内容资源,目前大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资源都没有合理有序地保存,大部分以光盘的形式存储,存储格式多样,不利于资源查找和再利用。出版社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数据库存储管理软件,把图书排版文件转换成国际通用的文本格式,有效地存储起来。同时针对特色资源,构建特色资源库,为个性化和多媒体的出版做好初步的准备工作,从而实现深度挖掘资源的出版价值。

3.2 构建资源和收集的通道。

出版社原先的网站主要用来展示图书产品和对外宣传,并没有加入运营的成份。出版社可以利用特色资源,例如教育类出版社可以提供配套的网上服务功能,提供在线测试、家庭作业管理、课件、视频下载等。同时可以倡导一些主题活动,收集网友们的资源,利用网络组织线下的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建立成资源和收集的通道,实现资源的大量积累。

3.3 打造数字产品的多种展示形式和手段。

电子书是大部分出版社与技术公司合作的一种成熟的形式。但国内主要还集中在原版原貌的电子形式的展示,对于出版社来说收益几乎微乎其微。深度开发增强型电子书是未来电子书的发展方向。出版社可以突破传统局限,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辅以多媒体表现手段,对纸质图书进行多媒体增效拓展,以视、音、图、文实现图书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从而使得读书变得更有趣、更轻松。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式很多样,电子杂志、电子书包、资源包等形式都可以拓展,同时能实现电子资源向纸质资源的转化,被用户认可的电子资源,转而再用纸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媒体出版。

4 中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4.1 出版社在推进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态度积极,制订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做好数字出版的基础工作。出版社要明确机构,制订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字出版工作。其次,要对现有的已经出版的拥有专有出版权的纸介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保管好电子文档,积累数字出版的资源。与此同时,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注意签署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方面的合同。如果出版社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抓紧引进和培养,为数字出版奠定人才基础。出版社要防止在缺少必要准备的前提下盲目上马,但也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一些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的出版社和运营商,都是精心运作多年才取得眼下的成绩。如龙源期刊网,是1997年就开始筹备,十年努力,才具有现在这种规模。

4.2 占有内容资源的制高点。

数字出版的载体与形式尽管很多,如电子阅读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但内容却是其根本。出版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无论技术运营商如何介入内容资源,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但是,出版社拥有的内容资源,也必须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有特色的内容资源,而不是同质化的,缺少专业水准的“大路货”。这方面,需要出版社在特色定位、掌握核心资源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知识产权出版社通过自己掌握的专利信息,从销售图书、光盘转而为客户建立数据库,推广在线服务。目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的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全社收入的50%,利润的60%。实践证明,出版社的图书不在于内容广泛,而在于内容要精,要专,要新。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4.3 要从传统出版的产业链逐步过渡到数字出版的产业流程中。

过去出版社出版图书,从选题的策划到图书上市,编、印、发、营销,要经过很多程序。但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的流程、销售的模式都与传统出版截然不同。出版社要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入手,实行管理数字化,进而实行内容数字化。如高教社通过建立内部的ERP系统,实现了出版各个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进而建立了内容的管理平台CMS。这样,无论是向读者或客户销售条目式数据,或是为手机终端服务,都会减少额外的工作。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的销售主要是个性化的读者服务。《长尾理论》的作者提出的新的“二八理论”,其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的基础上的。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必须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才能为出版的全面数字化做准备。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态与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破冰之旅。中小型出版社能否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出版物;知识网络;数字出版

出版物所承载的知识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多元的、复杂的联系。①在数字化环境下,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相互关联的出版物及其知识内容链接起来,就构成了出版物知识网络。

一、出版物知识网络构建的必要性

对于出版社来说,构建出版物知识网络不仅是顺应数字环境下知识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其数字出版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1. 顺应知识消费需求

中美两国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数字时代知识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相对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获取上,需要无缝链接和自助服务;知识内容上,需要从简单文献获取转移到知识发现,甚至支持知识创新;知识检索上,需要一站式、个性化、全文化、可下载;成本上,需要最快、最省力。②传统出版业通过书、刊等出版物向社会传播知识,一本(套、系列)书、一份期刊都是一个体系完整而又独立的知识集合体。在一种书刊的内部,知识之间通过“目录”、“索引”等方式建立起粗略的结构链接和字词链接;而书刊与书刊之间的知识关联,由于受物理载体的局限,除了运用“注释”、“参考文献”等有限的技术手段表明知识关联外,知识之间的链接无法建立起来。为了打破书刊知识的这种片段性、孤立性存在方式,历史上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们发明了丛书、类书、套书、大百科全书等图书体裁,主要通过分类、集合等方式建立起出版物知识的链接。但这些链接所反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比较单一、肤浅、片面和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数字环境下读者对知识消费的需要。可见,为顺应知识消费方式的转变,出版社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提供和知识服务模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功能健全的、相互之间可互通互联的知识网络。

2.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相对于图书馆界和信息搜索行业来说,出版行业的知识网络建设远远落后。图书馆界在情报学理论的指引下,在上世纪后半期就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努力构建囊括人类所有现有文献知识在内的知识网络;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搜索服务公司,先后推出了基于知识关联的学术搜索和知识图谱功能。③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和搜索型IT公司依靠强大的知识网络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而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而在绝大部分出版社,基于出版物的知识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数字化转型中,一些出版社虽然尝试提供电子书刊、数据库等数字化产品,但在知识组织和产品开发上仍拘泥于传统的编辑出版方式,或改变知识载体和传播方式,或改变知识的存在单元,而对传统以(书)本、(刊)期、(论文)篇等为存在单元的知识内部及相互之间深入、本质的关联缺乏有效关注。这种知识网络建设的落后局面使出版社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大部分出版社沦落为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在商业博弈中往往处于大型图书馆和谷歌、百度等公司的下风,无法体现出版社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先导地位,出版社的经济利益也一再受损。所以,通过构建出版物知识网络,占据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是传统出版社参与数字出版产业竞争、提高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

二、出版物知识网络的要素

出版物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有三个:知识节点、知识关联和知识链接。

1. 知识节点

在知识网络结构中,知识节点是由在认识上可以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知识单体形态,即在认识上具有独立性的知识元、知识单元构成。④传统以(书)本、(刊)期为基本物理单位的出版物是一个由多层次知识单元构成的知识集合体,其知识内容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独立性。但从载体形式特点和内容组织看,单个出版物的知识单元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出版物、篇章和知识元。(1)出版物。如一本书、一期期刊、一份报纸等。(2)篇章。一个出版物的内容由数量丰富、颗粒更小的知识单元组成,其中,书籍内容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章节,期刊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单篇的文章;出版物内部的这些篇章也是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3)知识元。当知识单元被切分到“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程度时,就达到了出版物知识的最小单元,即知识元。⑤知识元“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最小独立单元”,用来表示一个个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⑥根据主题或表达的内容,知识元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理论与方法型知识元、事实型知识元和数值型知识元。在如上三个层次的知识单元中,知识元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知识体,知识元之间的排列和组合方式的变化是新知识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出版物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出版物的三层知识网络节点也具有内在和外在双重属性。内在属性指出版物内容知识的本质属性,反映知识与它所描述的客观事物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也可将出版物中的知识节点称为“概念”、“事物”、“规律”、“规则”、“学科”等。外在属性是由于知识内容的表达、识别、传播和版权归属等需要所附带的知识,包括名称(标题)、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出版地区(网址)、类型、载体形式等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组成了独立知识节点的“身份识别系统”,反映它所对应的知识内容的客观存在性,是知识的知识,在数据库中被称为关于知识的“元数据”。

2. 知识关联

知识关联是指构成知识网络的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系,即各相关节点间形成意义系统的联系。⑦出版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关联是指出版物的知识单元(包括出版物,出版物中的篇章,知识元、句子、词语等知识内容)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的总和。“任何一种知识的属性都可能作为一种关联属性构成知识网络”。⑧由于出版物知识节点具有双重属性,出版物知识单元之间的关联也包括内在属性关联和外在属性关联两种。(1)出版物知识的内在属性关联是知识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相互内在的联系性决定的,这种内在的联系一般表现为知识单元之间具有的同一、隶属和相关等三种属性的关联。同一性关联指知识节点间具有的某种相同性质所形成的关联,是知识节点继承性的表现;它导致具有相同性质的知识节点以同一性构成联系并相聚形成学科、专业的知识单元集合、网络。隶属性关联指某一知识单元或知识单元集合隶属于某一概念、范畴和类别的逻辑关系;它反映了知识单元之间一般和个别、总体和部分的内在关系。相关性关联是指在同一、隶属关系之外知识单元间所具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互为中介的关系,一般是指相反、相对、因果、引用、应用、影响等各种关系。⑨(2)出版物知识的外在属性关联就是知识的外在属性之间的各种联系,如学术论文作者之间的联系、某学术问题研究的时间和地区分布等。通常来说,外在属性关系简单明确,很容易被发现识别并加以利用;而内在属性关系复杂多样,动态性较强,有的知识关系只能由专家发现和建立。

3.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将具有内在或外在属性关联的出版物知识单元链接起来,构成序列化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的一种知识组织方式。⑩在出版物所构建的知识世界里,知识之间的关联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通过知识链接,可以使隐性关联显性化,实现知识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还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在当下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知识单元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和方法有:传统的目录法、索引法、引用法,现代的超文本链接、主题网关、参考链接等。按照知识单元从大到小来划分,出版物知识单元之间的链接形式可分为基于出版物单元的知识链接(也称为参考文献链接或引文链接)、基于信息单元的知识链接(也称为知识属性链接)和基于知识元的知识链接(也称为知识逻辑链接或语义链接)。

三、出版物知识网络的类型和各自特点

从知识节点的颗粒度、属性和链接方式看,目前国内由出版社主导或参与建设的出版物知识网络主要有三类:元数据知识网络、全文知识网络和知识元网络,它们各有特点。

1. 元数据知识网络

元数据是规定出版物外在属性的附属性知识,由这些知识集合并按照一定需要建立起链接关系的知识体系即是元数据知识网络。该类知识网络源自出版社纸质版的图书目录或期刊题录等,伴随着网络发行渠道的兴起而产生。在互联网上读者可以通过它方便地查阅到其中的图书信息及图书之间的外部属性联系,如书刊名、(期刊中文章)标题、作者、出版时间、学科分类、定价等;但通过这些信息还不能链接到它所指向的知识内容本身。目前一些出版社已实现了此类知识网络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于2006年开始建设的“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库”。到2011年,该库收入书目数据200多万条,覆盖了90%的出版社的80%以上的品种;实现了全国书目信息动态采集、更新、和服务,具备浏览与检索的全部功能,可以及时向市场传播图书产品信息,更新产品可供应的状态。元数据知识网络虽然还没有涉及出版物的知识内容,但也打破了出版物孤立、静止的存在状态,使传统出版物借助该知识网络实现了传播范围的扩大和生命周期的延伸。

2. 全文知识网络

出版社为了实现知识内容的多渠道、多介质传播,以整本出版物(包含全部的知识内容及附属信息)或出版物的篇章为节点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实现了知识元数据和知识内容本身的同步网络传播。此类知识网络是目前国内出版社建设的主要形式。例如,人民交通出版社研发的“中国交通知识服务数字出版平台”,到2012年底已经上线该社电子书11798种,外购电子资源45819种;上线交通专业科技词典类工具书68种,交通标准1584种;形成交通标准、工具书、史书、教材教辅等6大交通专业数据库。在功能上,可以通过关键词跨库检索、全文阅读和下载。此外,有代表性的全文知识网络还有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数据库等。该类知识网络实现了出版物内容与外部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和链接,也打破了传统出版物以本(册)为单元的传播方式,使知识节点细化到篇章层次。但是,构成知识节点的知识单元颗粒仍然太大,知识链接主要依据知识外部属性之间的关联发出,知识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3. 知识元网络

知识元网络就是以知识元为基本知识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中,知识元之间的关联是通过语义链接实现的。知识元语义链接表示的是知识之间内在属性的逻辑关联(也称为语义关联),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内容交互的逻辑知识网络能还原知识关联的本来面目;它有益于消除信息孤岛,提升知识自由集成服务能力,是用户挖掘知识、组合知识、利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有力工具。知识元网络对用户的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的价值超过其他类型的知识网络,是知识网络建设的最高层次,但也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一类。目前可见的一个知识元网络是“医学知识库”。它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医学图书馆联合研发的医学类专业知识网络,它抽取医学图书中的知识元并将其重组,进行结构形式上的归纳、选择、整理,以疾病为知识核心,包括疾病、药品、手术、辅助检查、循证证据、疾病研究进展、医保药品、手术图谱、临床操作规范等相关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知识节点及知识链接看,“医学知识库”以疾病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元为节点,主要通过库内知识超链接的方式,实现知识间的关联,知识获取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很高;但该库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库内知识元无法与外部知识进行链接;同时,其中的知识元及其链接都是预先设定的,不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新的知识元及其与其他知识间的链接。可见,“医学知识库”还是一个“入门级”的知识元网络。

以上三类知识网络分别代表了我国出版物知识网络建设的基础阶段、过渡阶段和目标阶段的发展水平。由于这些知识网络的建设大多以单个出版社资源为基础,知识网络的规模普遍较小,知识网络内部的知识链接路径有限,不同的知识网络之间不能互联互通,既不利于读者们的知识利用,也无法充分实现出版物的知识价值。所以,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版社需要以这三类知识网络为基础,继续提高知识网络的建设水平。

(张新华,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副教授;赵婧,人民出版社编辑)

﹡该文受北京市教师基地(中国人民大学)2012研修项目支持。

注释:

① 文庭孝,刘晓英,刘进军. 知识关联的理论基础研究[J]. 图书馆,2010 (4).

② 肖希明,黄连庆. 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信息资源开发[J]. 中国图书馆学 报,2007(6).

③ Chaos. 百度疑似推出“知识图谱”功能,搜索结果百科全书化[EB/OL]. 百道网,2012-12-12.http:///article/56301/

④ 赵蓉英.论知识网络的结构[J].图书情报工作,2007(9).

⑤ 朱庆华.《知识元挖掘》评介[J].情报科学,2006(12).

⑥ 姜永常,杨宏岩,张丽波. 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及其系统服务功能研 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

⑦⑨赵蓉英. 论知识网络的结构[J]. 图书情报工作,2007(9).

⑧ 周晓英. 知识网络、知识链接和知识服务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10 (2).

⑩ 该概念借鉴了情报学学者姜永常的说法。参看姜永常.知识网络链接的 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J]. 图书馆,2012(2).

第6篇

论文摘要:介绍煤炭 企业 信息化的 发展 背景,列出整个信息系统的主要部分;探讨煤矿企业信息化如何开展信息化实施的重点、企业信息化集成工作如何规划,如何开展。

1前言

近几年来,围绕煤矿如何实现信息化提出过一些新的想法,其中数字化矿山最为常见。但在如何现数字化矿山这个问题上,很多厂家或集成商提出过自己的一套理论与实施方法,虽然出发点不同,也各有利弊,但总的观念是一样的:尽量与生产过程结合,与设备管理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锡林浩特矿业公司的信息化规划确定了方向。

2锡林浩特矿业公司的信息化规划

锡林浩特矿业公司的信息化规则从项目筹备初期就着手进行,在进行信息规划的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支持,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也得到了公司各部门的充分配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思路与想法。信息系统是一整套管理方法的数字化体现,因此,必须充分做好规划,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与兼容性,这样才能满足将来公司发展的需求。矿业公司的信息化规划涵盖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主要环节,并确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数字化矿山的建设,在2010年初步形成数字化矿山基本模型。

在进行信息化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住几个基本原则:

(1)以业务需求为驱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2)与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紧密相关;

(3)注重集成性,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3实施重点

信息化应该如何进行,不但是露天煤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型企业中,脱离生产的信息化往往被看作是锦上添花,没有进入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去。新成立的 工业 与信息化部,可以看作是国家认为信息产业部的社会普遍服务和市场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的信息化推广方向将更多地向生产领域融合。而信息系统的实施因为可能涉及到公司管理的变革,更需要将实施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之外的管理环节上。

(1)流程再造、规范管理。信息化实施的首要工作是规范管理过程与工作标准。因此,系统实施的第一步是对业务模式与流程进行梳理,对不尽合理的流程与模式进行再造,只有建立起了真正适用、精简合理的业务流程,才有可能使管理制度与工作标准落到实处,而只有公司的管理落到实处了,信息化的实施才能成功。

在锡林浩特矿业公司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重新梳理整理了物资管理业务流程30多余条,设备管理流程20余条,并对公司日常管理的其它业务流程重新整理,形成 电子 流程,公司的收文、发文、签报、任务通知、工作联络等均实现了网上办公,简化流程的过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2)高度集成、资源共享。系统实施要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必须留有相应的接口,以实现业务数据在各个信息系统的共享。在矿业公司的信息化集成过程中,实现了财务与物资管理系统的集成,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入库、出库、付款申请可以及时同步到财务系统中,自动形成库存及成本;而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实际付款信息也可以自动回传到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合同模块,实现对合同付款的有效管理。基建管理系统中的概预算管理数据也实现了财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基建期概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投资完成的同时,具备了快速竣工结算功能。而卡车调度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则可以把调度系统的故障自动传到设备管理系统形成故障工单,为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矿业公司的信息化集成,不但表现为集中存储、数据共享这样的层面上,还表现为更深层次的应用。系统集成采用了先进的ldap认证,并采用oracleoid技术实现了单点登陆,只需要通过登陆门户系统之后,就可以轻松的访问其它的业务系统。在实现单点登陆的基础上,系统还实现了待办事项的集成,通过门户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的集成,将各应用系t统待处理业务集成到门户系统中进行处理,通过及时地对待处理业务进行提醒,减少了流程流转的时间,并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创新管理、决策支持。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流程再造的过程,就是管理变革的过程。在矿业公司的实施过程中,针对煤炭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多个环节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财务系统中的日利润模型采用了实际成本加计提的方式;gps卡车调度系统创造了新的自动卸载模型;设备管理中引入了工单的先进管理模式,并实现了与gps卡车调度系统的接口,使设备故障有了记录可供追溯,管理人员可对频发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为设备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整个信息化集成体系中,oracle的biee工具成为重要的报表分析平台,它的跨异质异地数据库的强大功能,良好的数据展现方式,成为我公司数据展现和决策支持的重要平台。通过合理的建模与展现,与公司管理相关的生产数据、经营数据、设备数据、物资数据等均实现了无缝的集成(见图1),公司管理决策层只需要登陆到biee系统中,就可以及时了解到企业管理各方面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都是自动从业务系统提取出来,不需要人工干扰的准确的管理数据,极大的提高了决策分析的效率与速度。

4主要实施内容

矿业公司信息化内容包括了 企业 管理的大部分内容,分批次先后建设了oa办公系统、无线集群系统、ccs基建管理系统、 工业 电视监控系统、surpac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清华紫光档案管理系统、网上招投标系统、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am资产管理系统、fmis财务管理系统、gps卡车调度系统等。oa办公系统实现了便笺、收发文、工作流转、工作安排等协同办公功能;无线集群系统是生产调度的通讯工具,是生产指挥、统一协调的重要系统;ccs系统实现了基建期与投资有关的财务管理、进度管理;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生产与安防保卫工作的有力助手,分布于公司各处的监控对于减少现场管理人员、事前发现和事后追溯有重要意义;surpac实现了计划、地质、建模等与生产管理密切相关的管理功能;清华紫光档案管理实现了档案台帐、档案分组、 电子 档案、档案借阅管理等功能;网上招投标系统使主要的采购工作通过网上来进行,降低了物资成本、提高了采购透明度;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等;eam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包括物资计划、汇总利库、物资采购、合同和物资出入库管理,设备管理模块实现了设备台帐、频发故障、油脂化验、单机成本核算等;fmis财务管理实现了总帐、应收、应付、固定资产等相关功能;gps卡车调度系统是生产调度指挥的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自动调度,自动统计产量、运距、提升高度、设备实动率、可用率等生产指标。

第7篇

1补强舆论监督倾情关注民生

一是为解决问题做监督。“三贴近”要求媒体以关注民生为第一要务。近年来,报社不断加大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补强以往受地域等原因所限一度被忽视的舆论监督。报社将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在报社范围内予以明确:舆论监督绝不是以监督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为帮助市民解决一个个“针头线脑”却久拖不决的问题,记者们往往要往返多个部门,但待到问题解决之时,收获的不只是当事人的笑脸,还有报社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二是辟出版面保监督。报社在《阜新日报》《阜新晚报》分别开辟《民生》版,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类信息的同时,其主要承载的就是舆论监督稿件。在出版前的稿件选择过程中,舆论监督稿件的跟进、回声类报道优先选用,使监督有始有终。作为都市报的《阜新晚报》,舆论监督方面着力更大。《阜新晚报》刊载的《三环公交车干活“不给力”》《百米冰路成“滑梯”》等稿件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促成了问题的尽快解决。多篇稿件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注并批示。于2009年设置的《深度星期五》《小题大做》版,以整版一稿的形式刊发了大量监督类稿件,成为颇具地域影响力的报社品牌。三是完善机制促监督。为调动记者积极性,鼓励记者深入第一线、最基层采写监督类稿件,报社调整完善了记者工作量绩效考核中舆论监督类稿件的打分比例,实行双倍计分考核。同时在每周评好稿、年度评先进过程中,向舆论监督稿件和采写此类稿件较多、较好的记者适当倾斜。多措并举之下,带来了舆论监督类稿件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攀升,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工作,通达社情民意,更好地搭建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2增强报道时效构建多重媒体

第8篇

摘 要:国际数字出版环境对图书馆规划制定与资源选择、图书馆组织建设和管理、图书馆资源贮存与图书馆服务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图书馆要不断协调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之间的关系,正视经费减少和书刊价格上涨之间的矛盾,发挥用户主动性,推动读者决策采购;适时调整数字资源比重,整合多类型数字资源;集团采购,减少重复购买,缓解资金压力,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并适时进行资源建设评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83-03

1 国际数字出版概况

1.1 传统出版的调整

近年来,传统出版正在衰退,纸质图书的年出版种数在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都有减少之势。金融冲击与数字浪潮的接连冲击也使连锁书店、独立书店和报刊亭等出版业的传统销售渠道长期处于被动调整的状态。面对传统出版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传统出版商也在积极调整,充分发挥内容上的绝对优势,在专注自身品牌建设的同时,关注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实施多元化战略,加快转型发展。如:美国巴诺自行研发了Nook;法国纳克也定制了自己的阅读器;兰登、西蒙舒斯特等老牌机构建立了作者平台和出版平台,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1.2 数字出版的发展

数字时代对整个出版业环境和产业链条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数字出版技术和当期的社会阅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数字移动端日新月异,读者群日益增多,读者需求也更为多样,对信息类型、传播速度和信息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出版依靠产业发展专业化、内容生产丰富化、阅读方式便捷化、出版服务个性化、竞争态势国际化的发展优势,顺应“网络一代”对于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成了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数字出版在机遇中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出版形式,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1.3 大型企业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初见成效

大型出版集团在挑战和机遇面前,积极推进数字化与全球发展战略,进行技术投入、内容积累与平台搭建,积极与新技术和新媒体融合,把握数字时代的发展机遇。培生集团依托丰厚的内容资源,通过并购获得技术和技术平台,着重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为出版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成功实施数字化战略。培生北美教育数字化产品规模已超纸质印刷品,其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全年营业额为4,874百万英镑,营业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8%,公司递延收入增长10%,达到8亿英镑,展示出数字与服务强劲的增长势头。励德爱思唯尔的盈利模式也是主要围绕一系列的在线数字组合产品进行的,2014年数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2%,励德爱思唯尔在20世纪末就已开始了数字化转型,在1997年了包括海量数据库的Science Direct信息在线平台。

2 数字出版环境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

国际数字出版环境对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资源选择和收集、组织管理、资源贮存以及服务产生了深远影响(见图1)。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合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协调好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关系,实现经费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强资源的组织管理,促进资源的贮存和利用共享,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图1 数字出版环境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

2.1 规划制定与选择收集

数字出版时代,采选原则、经费分配与资源比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由美国今日信息公司出版的《美国图书馆指南》(American Library Directory,ALD)每年北美地区图书馆数据,内容涵盖美国、加拿大逾3万家图书馆及图书馆相关组织的详细情况。其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立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采访的协调机制,对资源使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谨慎决策,以提高馆藏质量和馆藏利用率。当前公开出版的最新的ARL Statistics的统计数据显示ARL成员馆2012―2013年度总开支达到44亿美元,电子出版物在馆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电子化、数字化资源的经费支出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同时,纸本印量的减少和物流成本的增加,导致纸本刊价格上涨,Elsevier、Springer、T&F、Wiley和Sage等出版社的纸本期刊平均刊价每年都有5%左右的上涨,Sage甚至达到7%的增长。而图书馆面临着科研经费紧张、续订资源不断涨价等方面的挑战,资源建设困难重重。面对不断增加的电子资源需求,且纸质资源的使用率不断降低,图书馆不得不挤压传统纸质图书及期刊的购买经费,转而购买数量不断增加且价格持续上涨的电子资源,经费投入也正突破传统的束缚而大步进行着改革。如:康大图书馆改变传统以纸本资源为主的资源采购方式,加大力度订购电子资源,限制纸版购书,采取E-only政策。

2.2 组织管理与贮存

数字出版环境,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载体形态,还改变了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资源贮存方式。图书馆设备、网络支撑是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前提,因此其要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移动设备、视听设备,并配有图像扫描仪、打印机、各类应用程序、文字处理软件以及稳定的网络环境、随处可用的网络接入等。原有的藏、借、阅的服务体系被打乱,更多的服务部门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同时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素质、懂技术、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队伍是数字资源服务的支撑,图书馆员需要更为主动,在服务中不断引导用户的行为;同时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熟悉最新的交流技术和方式。建立图书馆资源服务系统,方便用户资源利用与检索,是图书馆开展资源服务的保障。

此外,数字资源具有存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传输便捷的独到特点和优势,同时资源的长期保存还面临着技术、标准、安全和版权纠纷等多方面的困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成为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馆研究的新课题。

2.3 资源利用与共享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需要在空间优化、资源支撑基础上进行服务创新。图书馆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共建共享平台、促进特色资源开发等方式,满足用户数字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通过开展网上实时咨询、信息素质教育、决策咨询、个性化定制及网上自助式教学等服务,使传统借阅服务与新媒体服务相融合,从而实现资源结构优化、资源充分利用与共享,为用户提供智能、个性和透明的服务。

张昭:国际数字出版环境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

3 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启示

3.1 读者决策采购

图书馆不断调整纸质图书采访模式,改进馆藏资源的采购策略,其中在国外图书馆应用较多的是用户驱动采购模式(Patron-Driven Acquisition,PDA)。在PDA模式下,图书馆将数字资源采购的决策权赋予广大读者,让读者真正体验到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11年召开的PDA专题会议,将PDA研究推向,现如今美国大学图书馆纷纷采用这种采购模式,欧洲、亚太的学术图书馆也正在逐渐采纳这种模式。在美国250家图书馆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PDA采购模式;新加坡管理大学2012年也开始推行PDA模式来采购单本书。

我国PDA研究虽然起步晚,研究时间短,但研究水平却快速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在2015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与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联手,首次将PDA模式引入数字资源采购,资源涵盖德古意特出版社人文社科领域的全部内容,包括650种电子期刊、50万篇论文、1.8万种电子书以及40个专题数据库资源。此外,图书馆还通过出版社直采、举办主题书展、拓展读者荐购等方式,让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并由图书馆按一定标准或参数确定采购文献的种类。

3.2 集团采购

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是指多个图书馆组织起来联合采购某种资源,以最少的经费,获取最优的价格、最佳的服务和最符合需求的数字资源的一种形式。日本于2011年4月建立了日本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联盟(Japan Allian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a for E-Resources, JUSTICE),并设置了事务局。国内亦不乏集团采购的资源采购形式,有学科联盟、地域联盟等,目前国内最大的采购联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如: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上海图书馆及沪上多所高校,组成上海电子图书联盟,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联合引进了美国OCLC的Netlibrary电子图书;南京大学图书馆于2007年,牵头组织江苏省22所高校以集团采购的方式,率先引进了Springer-eBooks。

3.3 减少重复采购

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条块分割、采购方式单一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馆纸本图书建设应减复本、保品种、注重评估、突出特色、加强与电子资源协调采访。在复本量减少、空间不断释放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使资源转型与服务转型相互配合。如:可以根据电子资源刊名列表来订购纸质期刊,避免重复订购带来的不必要的经费浪费,使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互为补充,共同为读者服务。

3.4 资源共享和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文献量的急剧增加,文献价格的不断上涨,文献资源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建立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采访合作机制,通过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同行联盟,实现联合共建,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不降低各馆服务标准的同时,降低了各馆购买纸本图书的经费。如:CALIS、CASHL和NSTL三大文献传递系统的建立大大缓解了经费紧张等问题。

除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基于自有特色馆藏或特色数字馆藏建设目标建立机构知识库,注重开放资源的利用,也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部分。图书馆除了加强购买电子资源,还可以利用自身已有资源自建数据库,并整合开放存取资源,增强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提高用户服务水平,降低用户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信息利用价值,使图书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5 采购评估

图书馆藏评估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出现盲目采购的倾向,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用户的借阅量进行定期统计,对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具体分析,了解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印本图书以及怎样进行馆际之间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图书馆调整资源结构,开展合作馆藏建设,对之前的采购流程进行评估、改善,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

总之,图书馆资源建设载体形态的变化影响到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模式和服务形态。图书馆应该在数字出版的转型和发展中,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将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相结合,发挥图书馆在新时代的文化职能。

参考文献:

[1] 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2 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 汤森路透:数字业务成营收顶梁柱[EB/OL].[2015-09-12].http:///ynxx/szcb/201507/132303.

[3] 董涛,张静,张茵.“读者决策驱动”(PDA)应用视阈下的图书馆角色重申与转型[J].图书馆,2014(6):110-112.

[4] 刘爽.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60-63.

[5] 力恺.日本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5):92-98.

[6] 严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评估指标及对策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4(12):34.

[7] 丛全滋,王学军,耿晓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4(11):44-48.

[8] 王中海.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采购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4(12):26.

[9] 唐吉深.我国读者决策采购(PDA)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5(2):4.

第9篇

【关键词】大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问题;措施

1引言

解析大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探索其在大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需针对大型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模式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究,从而明确其在财务管理进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财务共享模式实施在大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性,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可能性,并在推进财务共享模式时,根据实际结果与反馈来不断优化该模式应用方式,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切实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可持续发展。

2大型建筑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管理问题

大型建筑企业存在施工地域广、施工过程流动性强、建筑产品单件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特点显著:第一,不同项目、不同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管控力度参差不齐。第二,集团总部对项目的财务管控乏力,对项目财务状况、财务风险信息掌握滞后,不能为管理层实时提供项目决策或管控所需的财务信息。第三,会计信息披露及生产经营分析时,容易出现财务数据多头填报、重复提供、数据口径不一的问题。第四,大部分财务人员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费用报销、会计核算、资金支付、编制财务报表、整理会计档案等基础工作。第五,财务人员流动性对经济业务连续性、会计档案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问题导致大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较低,财务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应用不充分,财务发挥服务经营、价值创造和支撑战略决策的职能作用较差,与新时代创新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不匹配。

3大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

财务共享模式是解决目前大型建筑企业财务职能转型最有效的措施,是大型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财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现从以下多个方面讨论其应用价值。

3.1有助于会计信息的规范和共享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信息技术将财务标准和制度、流程进行固化,利用统一的要求,对分散在各地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资金支付等基础工作进行集中处理,解决各地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解决财务数据信息不统一的问题,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而且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组织的数据整合与业务监控,利于财务数据共享互通,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

3.2有助于提高企业管控水平

搭建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必须要实现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集成,真正实现业财融合,大大降低信息数据传导错误的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将企业刚性管控要求植入标准化管理要求,实行项目全过程有效监管,增强对财务法规和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助力公司合规经营。

3.3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引入,能够成为财务服务的“后援中心”,在规模扩大、分支机构增加的情况下,不必考虑投入新的财务基础业务人力资源。同时,将精力投放在业务前端,深化业财融合,并将财务管理重心向管理决策支持、预算预测、税务筹划、财务分析、风险监控、价值创造方向转移,从而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战略会计转型。

3.4有助于财务管理转型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财务共享服务下,财务数据的大集中、有效管控和深入挖掘,将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的战略价值,促进财务管理从“价值记录”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财务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中,会涉及与业务经营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系统化规划设计与对接,会不断引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4大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未贯彻落实财务共享理念,企业高层未将财务共享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财务部门推动困难。另外,由于财务共享是将各分支机构标准化、重复性、操作性的财务工作纳入共享,导致财务共享在发展初期被定义为会计工厂,财务企业岗位价值评估时,财务共享大部分工作岗位容易被评估为低价值工作岗位,人员薪酬低于其他管理岗位,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到共享中心业务工作中。

4.2企业标准化程度低

企业高度的标准化管理,是财务共享平台推进的基础。大型建筑企业分支机构较多,分支机构管理要求不一,存在同一项业务使用单据不同、标准不统一、处理规则不一致、计价方式不一致、各个业务系统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阻碍财务共享建设的推进。

4.3财务共享建设复杂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复杂,要考虑的内容至少包括11个方面,分别是共享服务模式(即共享的定位和目标)、服务组织范围(哪些单位纳入共享服务)、共享业务范围(哪些业务纳入共享服务)、共享中心机构设置(即是否要设专门组织)、共享中心岗位和人员配置(如何分工和配置人员)、共享中心选址(在哪办公)、共享业务的标准化设计(统一处理标准)、共享配套制度的建立(制定共享工作的管理规定)、系统配套功能建设(即共享平台应具备的信息化功能)、数据的梳理准备(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共享运营考核(共享中心如何运营和考核),以上各个问题均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统筹规划,经企业最高管理层决策确定。

4.4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

首先,近些年财务共享火热发展,助推了财务共享平台开发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平台业务不全面、平台操作烦琐、自动化效果不佳、不同的平台公司无法良好对接、与税务系统或金融机构对接不全面、部分业务处理效率低于线下处理效率等,导致企业在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时困难较大。其次,财务平台建设完成后后续更新困难,部分共享平台由于底层设计,平台开发公司推出更先进的新产品时无法实现自动更新,只能重新搭建平台才能实现平台更换,更换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高。最后,建筑企业财务共享平台的推进,依托于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情况,企业内部未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系统,财务共享无法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对接,只能搭建残缺的财务共享平台。

5大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实施措施

5.1提升重要性认识

在财务共享建设的潮流中,各个企业对财务共享均有一定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重要性认识,企业财务部门还需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企业财务部门应通过评估、业务部门讨论、汇报、决策等各种方式,提升管理层认知,明确企业财务信息化战略规划,推动财务共享建设;二是由集团总部统筹推进财务共享建设,制定财务共享建设目标节点,对各成员单位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纳入各成员考核指标。

5.2标准化建设

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开始前,应完成以下3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第一,推进财务基础工作标准化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是将分散在各分支机构的共性财务基础业务抽出来(如会计核算、费用报销、资金支付、报表编制等),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处理标准、处理要求,借助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由专门的职能机构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按专业化分工高效、自动、规范地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故应先对企业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辅助、会计核算、会计凭证附件、费用报销标准、资金支付标准、报表编报口径等进行标准化管理。第二,推进财务管控标准化建设,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统一财务政策、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管控规则、统一组织体系,统一规范费用业务、税务操作和财务处理操作规则,并固化到信息系统中,通过系统保障充分发挥财务管控作用。第三,推进业务管理标准化建设,为打通各个业务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需组织实施前端业务标准化,然后依托财务共享系统建设,内置业务标准化成果,主要体现为需建立业务口径统一的基础数据、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化管理台账。

5.3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规划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内容及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财务共享中心定位,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确定为管控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管控服务并重财务共享,相对于传统服务型的财务共享模式,近些年越来越强调管控与服务并重的财务共享,特别是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需要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实现对下属成员单位的风险管控。第二,确定财务共享目标,通常,财务共享中心为标准化中心,立足于规范高效管理,借助财务共享平台,实现费用报销的标准化和合规化、会计核算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资金支付的集中化和自动化、财务报表编制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税务计算和申报的自动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实现银行账户管理集中统一管理、资金支付审核标准化和自动化、费用预算编制和分析的自动化、预算控制的前置化和自动化,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信息质量,强化过程控制,提升公司管控水平;在实现标准化中心后,逐步转型为财务共享中心为数据分析中心,立足于数据驱动管理,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建立多维分析模型和数据挖掘模型,实现服务业务经营、精细协同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和全面风险评估,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三,确定财务共享服务组织范围,根据财务共享建设初期开展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对可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单位纳入财务共享财务服务组织范围。第四,确定共享业务范围,根据涉财业务能否标准化处理,将纳入共享服务的单位所涉及的费用报销、财务核算、对外财务报表、资金支付、税务日常工作、会计档案等业务统一标准,进行共享作业服务。会计档案还需考虑建筑企业各项目属地化管理要求确定是属地化管理、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管理。随着共享业务的确定,财务共享中心承担共享业务职能,企业总部财务管理、企业成员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企业总部承担战略财务职能、企业成员根据层级承担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职能。第五,确定财务共享中心机构设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需要确定设置虚拟共享中心或设置实体共享中心,是在企业总机构财务部门下设财务共享中心或成立财务共享法人实体,布局上实行统一建共享、分地分区域建共享,还是分业务板块建共享,最终确定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组织机构布局。第六,确定财务共享中心岗位和人员配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之后,随着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职能的划分,企业总部财务管理部、各成员单位财务管理部、共享中心人员将会有重大的调整,应制定整体的人员迁移和岗位调整政策,共享业务职能转移至共享中心后,承担此类业务的财务人员转移至共享中心工作一段时间,人员薪酬不低于同级组织机构的其他管理人员,推进财务共享建设进度。第七,确定财务共享中心选址,综合考虑人才吸引、办公成本、与企业总部沟通便利性、交通便捷、信息安全保障等内外部环境,确定财务共享中心地址。第八,确定财务共享配套制度的建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建立财务共享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职责及岗位工作职责、报账和审批流程、财务核算、稽核流程、档案管理规范、绩效考核细则、财务共享中心日常运行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操作指导手册、规范等,用以保障财务共享中心稳定运行。第九,对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完成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后,选择部分业务全面的单位试运行,待运行平稳后,逐步推广其他单位上线。财务共享中心正式运营后,需要对其运营进行管理,包括财务共享中心流程体系与管理制度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发展、组织共享中心流程与作业标准手册编制与修订、共享中心运营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与风险监控、共享中心运营成本控制、共享中心人员培养等。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成本,主要有企业总部直接承担、采用一定分摊方式计入各服务组织成本费用、通过签订服务协议约定计费规则收取费用3种收取方式。

5.4财务共享平台搭建

由企业总部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公司统筹各成员单位建设财务共享中心,选择市场上最为成熟的建筑企业财务共享平台,进行深入的调研,确定该共享平台无法适应本企业管理要求的部分,由系统建设单位提供解决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平台开发实现企业管理要求。同时,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确定财务共享搭建模式,根据全部单位可标准化部分,在企业总部统筹建设,在共享软件更新时能实现最小化变动的整体迁移。最后要推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企业统一使用一套项目管理系统,各类业务数据通过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推送至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实现业务、财务、税务、资金一体化,完成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6结语大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建筑企业要在未来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除了发展其硬实力之外,还应以本身的财务管理模式为基础合理融入财务共享模式,以此来支持企业的关键决策,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9(4):57-58.

【2】邓云.基于业财一体化的财务共享模式在大型建筑企业直属项目的应用[J].交通财会,2020(05):63-67.

【3】林玉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成本控制研究[J].辽宁经济,2019(03):42-43.

【4】刘颖智.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筑企业风险控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5】万章浩.财务共享模式下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协作施工核算优化[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9.

【6】张波.基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