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2:51
导语:在听说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目前的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观念中忽视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需求。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应该以学生就业为主导,一切应该以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为首要目标。从高职英语的视听说教学模式上来说,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在视听说的课堂上仍然是传统的三部曲为主: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教师放录音,学生找答案,重复往返直到学生听懂为止,这些过程中基本忽视了“就业导向”。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想象的出现。传统的视听说教学中学生就是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如果选择的录音材料简单,那么差的学生能够听懂,同时也会有所提高,但是对于英语好的学生来说则显得没有兴趣。但如果反过来则是好的学生受益,差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视”的这一个环节,几乎就是纯粹的“放映”,教师对与学生是否有能力接收,是否愿意接收都是一无所知,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学生差异性的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指的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对于高职学生带来说,其未来的就业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采用任务驱动进行视听说教学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差异性在高职学生中同样是一种十分明显的现象。首先是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后面的以任务为驱动的分层式教学提供一个大的前提。同时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高职英语教学突出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视听说课程中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以后职场中行业与企业对于英语技能的需求,同时应该突出英语的“实用性”。然后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首先是进行同班分层教学。同班分层教学指的是将同一个班中拥有相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教师在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其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学生分层,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意愿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发展层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分层只是为了教师根据叙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分层,这是根据前面的学生分层而来的。目标分层就是要承认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将原来的死的统一目标改为灵活的弹性目标,这种弹性目标是有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的。这种弹性目标并不是针对每一个学生层设定一个死目标,而是设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弹性目标,但是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则是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任务分层,这一点对于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中十分重要。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任务分层应该与目标分层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正因为有了弹性目标,所以可以设定相应的弹性任务。这种弹性的任务分层是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视听说课上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由于是弹性的任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分层,视听说课虽然只是让学生去看、去听、去用语言表达。但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所具有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教学计划,每一次课都要能够考虑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达到不同的目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继续提高他们的能力,能力较低的学生也可以有所收获。最后是在分层之后进行合作学习。视听说的训练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够很好的完成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学习,例如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能力强的学生在对他人进行指导帮助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灵感。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听说法
一、前言
听说法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于20世纪4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50一60年代期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六十年展达到了顶峰,并流传到世界各国,蜚声世界外语教学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日益加深,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人对商务英语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种背景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适应市场需求的“懂业务、英语精”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开了英语教学工作者的眼界。
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飞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互动的呼唤下,商务英语已形成一门单独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商务人员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帮助英语人才掌握商务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社会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或以帮助学员考取商务英语证书为目的,或以帮助学员跨越工作当中的语言障碍为目的的商务英语培训班。
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语言教学,它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和专业性。因此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果商务英语教学者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能削弱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而对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具备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一定的商贸知识,并自如运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然而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普遍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很强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能力。
三、关于听说法的具体说明
听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美国军队中形成并获得成功,五十年代初在美国流行,六十年代中叶发展到养日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
2.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听说法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系统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自身理论基础的教学法体系。它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提出的刺激一一反应s—R)论。
(二)听说法的优缺点
1.听说法的优点: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
2.听说法的缺点: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作,句型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三)听说法的历史意义
在多种商务英语教学法中,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体系还是方法方面,听说法都较其它教学法更系统和全面,内涵也更丰富。听说法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并自觉地将语言学的理论作为外语教学理论的础,这在外语教学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外语教学发展的一大进步。
四、听说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听说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流程
听说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有五个阶段,分别为:
(1)认识(rec0gniti0n)阶段:教师通过直观手段或上下文、情景等手段向学生发出语言信号(主要是句型),表明语言信号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把信号和它所表示的意思联系起来,即“听音会意”。
(2)模仿(imitati0n)阶段:让学生通过仿说一纠错一再仿说,同时记忆。
(3)重复(repetiti0n)阶段:让学生重现通过模仿已经记住的语言材料,作各种记忆性练习,一直到能正确理解和背诵为止。
(4)变换(variati0n)阶段:为了培养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作各种不同的变换句子结构的练习。如,替换(substituti0n)、转换(c0n—versi0n)、扩展(expansi0n)等操练活动。
(5)选择(s日ecti0n)阶段:让学生从已学的语言材料中选用某些词汇、成语和句型,描述特定的场面或事件。即综合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把学过的语言材料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听说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一样,包含听、说、读、写四步骤。在整个过程中,听说被放在了首位,由此可见听说的重要性。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笔头能力的高低不能确切的说明英语知识掌握的多少,究竟听到了多少,能讲多少英语才是评定英语能力最重要的指标。而听说法或口语法是以掌握口语为目的的教学法体系。
其语言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的理论,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纲是听说教学法的主张。听说法把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使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科学的依据。教材用会话形式表述,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并大量重复,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广泛利用对比法、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这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加速外语教学的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和进步。
五、结语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强,懂英语、懂商务、会财会等的商务英语人才被社会所青睐,越来越多的院校先后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各院校极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听说法是被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与以前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听说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可以依靠更简洁的形式、更有效的操练学习活商务语言。因此,听说法被引入商务英语教学.给商务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同时促进了商务英语教学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蔚萍.面向21世纪的我校商务英语教学叨.莆田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2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本质与模式验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44-47.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 英文电影 多媒体 异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00-02
基于当前全球进程快速推进的大环境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新的历史转型期,大学英语教育怎样在各个层面与时代的发展接轨,提高广大学生适应国际竞争力的能力,发挥英语在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中的桥梁作用,从而满足当前我国各项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英语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听和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听力和口语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部2007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这也意味着必须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调听说课程的教学。英文电影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以电教媒体为手段,融视、听、说于一体,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力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词汇识记和辨别能力、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其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和具体运用策略。
一、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或近乎真实的情景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2]英文电影集图像、声音、故事、文化传统与时尚语言于一体,通过标准地道、生动真实的语言输入,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交际能力、了解异域文化及风土人情、丰富英美文化知识。
1.了解各个国家地区的异域文化
英文电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文电影最能声情并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将英文电影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而且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到西方文化中根本性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以及西方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何课程都必须以兴趣为前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文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它能惟妙惟肖的将语言信息和具体的特定场景相结合,形象生动,让他们从思维、情感、态度、动机等方面共同参与认知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增强学习效果。
3.提供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克拉申认为,学习语言通常是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真实语言,并通过情景与上下文理解其意义。[3]现代英语教学重视语境化教学,英文电影恰好提供了这个语言学习的平台。电影中的英文对白地道而形象,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大量口语化的词汇、语句、搭配、句法功能等,真正使学生掌握现实交际中英语的表达形式。
二、英文电影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1.英文电影的材料的选取
把英文电影运用到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上,首先要考虑的是影片的选择问题:
(1)篇幅问题。英文电影在听说课堂上只是起到听说课的一个催化剂、加强剂的一个效果,而并非取代听说课本身,所以不能像影视欣赏课一样,连续90分钟都来看电影,那不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目标和主旨。人物关系也不宜过于复杂,如果电影作品冗长复杂,也会使得学生失去欣赏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语言水平。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选取语言难易水平不等的作品给学生观看。例如:英语专业与非英语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老师可以在选材上多选择英语经典动画片,像《狮子王》、《汽车总动员》、《蓝精灵》等,或是一些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而对于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老师则应该多选择一些励志或是哲理深刻的影片,像《当幸福来敲门》、《姚明自传》、《红与黑》等影片。而像英语专业学生,影片可以选取英语语言程度难度稍大的作品比如《911纪录片》或是欧美的脱口秀节目,像《tonight show》、《the daily show》或是奥普瑞.温普拉的脱口秀节目等。
(3)体裁问题。在主题上,应选择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主题相融合的影片,比如:社会问题、战争、喜剧、灾难等。这样既可以巩固并强化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电影的理解。[4]在内容上,因为这些影片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影片反映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英文电影课堂应用
选择适当的影片后,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它为学生学习英语、锻炼听说能力呢?我认为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放映影片前,教师自身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与影片有关的背景资料或图片等,以便于学生理解。然后,教师可以针对电影预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对电影进行概述,关键内容由学生来填空。例如:屡获各项艺术大奖的好莱坞影片《Sleepless in Seattle》,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丧妻的男子久久沉浸在痛苦中,在他的小儿子的帮助下通过全国广播的谈心节目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新伴侣。这个故事十分浪漫,甚至有距离现实的色彩,然而,贯穿影片中的那一股淡淡的哀愁,一丝浅浅的温柔,那无穷无尽的爱意,却使观众能完全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气氛中,为主人公或悲或喜,当影片结尾父子两人离开帝国大厦而安妮面对着寂静而空无一人的顶层,观众无一不被感动。影片切中当时的纽约现实生活,反映了一个丧妻男子生命中第二个春天的到来,这无疑能紧紧抓住观众的情感流动并能很真实的反映当时美国出现的社会现实问题之一。基于这些背景知识,老师可以介绍点历史背景资料、剧情及剧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的相关资料,并适当地选择一些问题,如:For what kind of thing have you ever been sleepless? What troubles do you think exsist among common people? 这样学生在观看影片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对影片的整体把握能力也提高了。
(2)学生观看影片,欣赏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接受真实地道的语音输入,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如模仿片中人物的发音、语调、语速和说话方式等。有了之前的背景铺垫,学生能很快进入剧情,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让学生把电影片段中出现的他们认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短语记下来。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情绪往往能给出多样且完美的答案。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教师可以列出相关的非电影里的短语,这不但有助于学生们扩充词汇量,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老师针对性的布置练习。布置3~4个问题给学生观看电影后进行讨论,以检验他们是否可以用英文进行完全理解的口语表达。接着,截取部分从电影剧本中的经典台词,为学生们进行对比与记忆。也可以角色扮演部分经典对白,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赋、配音以及模仿才华。最后可以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们针对电影抒发自己的感想。
(4)反馈学习。每完成一个单元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取长补短完善影片在听说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高校要提供足够的技术设备,英语教师也要加强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三、结束语
总之电影作为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一代的教学手段,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其课堂授课形式多种多样,英文电影因其取材广泛、语言地道等多方面原因,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它满足了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学习目标,可以使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而且还促使学生去充分了解英语世界里的风俗民情和人生百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应该注重这一授课形式的完美运用,探讨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杨 妍.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的运用[J].电影评价,2010(1):70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机助外语教学;外语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795(2013)02-0024-0005
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获得快速发展。从狭义角度来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对要学习的材料进行辅的讲解、巩固和评估的一种语言教育和学习方法,它通常具有极强的互动性。Levy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定义为“对计算机在语言教育和学习中应用的探索和研究”(Levy,1997)。其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定义更简洁,涵盖范围更广,与现代大多数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观点一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大学1960年启动的“柏拉图项目”(PLATO project)是其早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Marry,1981)。一般来说,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等三个阶段。也有研究者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按照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将其分为传统阶段(traditional CALL)、探索阶段(explorative CALL)、多媒体阶段(multimedia CALL)以及万维网阶段(web-based CALL)等四个阶段(Davies,2012)。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也引起了我国外语界的关注。1994年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专业委员会(CALLAC)。此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有关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专著和成果文献大量涌现。2002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4年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取代了原来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教育部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同年,首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尝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1年间CSSCI源内所有期刊刊载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相关论文从年代分布、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关键词以及研究热点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多角度揭示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探究其演化规律,系统梳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发展脉络,为今后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
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本文依托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进行检索。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英语”和“外语”等为检索词,并将匹配设定为“精确”以提高检索准确率,时间跨度选取2000—2011共12年的数据,期刊范围选取“CSSCI”,检索条件最终合并为:题名或关键词=计算机*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或者题名或关键词=多媒体*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或者题名或关键词=网络*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相关论文共1598篇。有必要指出,将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选定为期刊选取范围是因为CSSCI是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学术评价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认为本文所选取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代表了国内該类研究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剔除会议、通知、简讯等非学术性论文以及与該领域研究不相关论文,最终获得有效研究论文1524篇。
2 文献数量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或学科研究态势的重要指标。另外,论文的年代分布可反映若干年来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莫再树、贺华锋,2006)。统计结果显示,2000—2011年我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共发表1524篇,年发文量从2000年的55篇上升到2011年的157篇。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我们另外分别绘出了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以及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论文增长趋势图,如图2所示。
综合图1以及图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2000年是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节点。2000年的发文量仅有55篇,而从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到100篇。结合有关学者统计数据,1997、1998和1999年刊登在国内八种外语类刊物上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分别为8、10、6篇(谈言玲、严华,2007)。据此可将2000年之前的阶段认为是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起步阶段,称之为探索期。(2)2000—2011年间我国涉及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文献数量除2006年比2005年少刊发两篇,2011年比2010年少刊发6篇外,总体上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从2007开始出现显著增长。以此为基础,可将2001—2006年这一阶段称为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快速成长期,而2007至今的阶段称为稳定成长期。这种阶段的划分也基本符合文献计量学奠基人之一的普赖斯针对科学文献提出的科技文献增长的阶段性理论(庞景安,1999)。2007年开始发文数量之所以会出现显著增长,考虑到刊物的发文时滞因素,这可能与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推行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有关,表明該项改革试点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3 期刊分析
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反映期刊的时间跨度、类型分布和载文集中度,也可侧面展示期刊级别及载文质量。对CSSCI收录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向研究者揭示該领域研究成果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刊载該方面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从而为該领域研究者继续深化其該方面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参考。表1和图3分别反映了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发文的主要期刊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期刊十多年来刊载該方面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整体统计数据,刊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的期刊涵盖语言学、教育学、情报学、人文社科学报以及综合性社会科学等多类期刊,該领域研究论文刊载期刊主要以语言类和教育类期刊为主,分别包括《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以及《远程教育杂志》。其中《外语电化教学》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充分体现了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相整合的办刊宗旨。另外,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有时期刊刊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偶有回落现象,但总体折线仍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巩固,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成熟的条件。
4 关键词分布
关键词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术语,它是从文章中抽取的能够最简洁、最直接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和词组(邱均平,1988)。而关键词词频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了解某一学科或者某一文本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热点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科学学、图书情报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姜春林、胡志刚,2010)。所以通过对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有助于了解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热点研究板块以及预测該领域将来的发展趋势。由于直接导入的关键词比较分散,数量比较多,为了能够使关键词有针对性地反映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主题,本文对载入的关键词进行了适当处理:去掉“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英语”及“外语”等词汇;合并了意义相同但表述不一样的关键词,比如,将在线、因特网、web、互联网、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等关键词统一合并为“网络”。表1、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依据本文对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发展历程所划分的三个阶段中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的统计。各项统计所选取的关键词数量控制在30个以内,因此如下表格中会出现关键词数量不等的情况,以便能更简明地反映該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表1、表2和表3显示: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视听说教学”、“写作”以及“教师”等。“网络”和“多媒体”等。在这12年间这些词一直是高频关键词,这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载体密切相关。随着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的研究远远领先于基于多媒体的外语教学的研究,并且原始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1年间还出现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研究。“大学英语”也一直是高频关键词,这说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学科。另外,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已开始出现,并且十几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不难看出“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视听说教学”、“写作”以及“教师”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板块,并有可能持续下去。
5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态势展望
5.1 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构建的可能性
正如在本文前言中提到的,不管从何角度将机助外语教学分为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等三个阶段,还是将其分为传统阶段、探索阶段、多媒体阶段以及万维网阶段等四个阶段,其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涵盖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语言教学(大学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等)研究、语言技能(视听说、写作、阅读与翻译等)研究、测试与评估研究以及教材研究等几大模块共计至少26项内容。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方面,语料库方法在該领域研究中的运用比较突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语料库方法并非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唯一方法,胡加圣等(2010)将外语教育技术的方法论概括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综合方法等三种,而语料库方法只是定量研究中的方法之一。另外,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由最初语言学领域中的多模态理论发展到涵盖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生物学领域的生态学理论等。由此可见,国内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目前已有广阔的教育实践、丰富的实物产品和熟练应用经验,成熟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新颖、独到的创新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胡加圣等,2010;2011)。这说明,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外语教育范式已经形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也已具备,预示着作为三级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雏形已经显现(李艳、胡加圣,2011)。
5.2 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热点
另外,根据本文对国内机助外语教学的计量学考察,特别是依据对关键词进行统计所获得的信息,还可展望、预测外语教育技术学科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具体来讲,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趋势比较明朗,有望成为今后該领域研究的主导。(1)教师研究。对教师的研究也是12年间該领域研究的关注点之一,由于篇幅所限,教师的研究角度未明确列出,但结合原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教师研究角度的变化。2007年之前的教师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角色和教师培训两个方面,而2007年之后除了对教师角色和教师培训这两个方面继续研究外,还出现了对教师的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认知等方面的研究。这一点与目前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趋势也基本吻合。(2)课程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最新阶段。计算机关键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主导外语教学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将逐步演变成计算机主导教学的模式(陈坚林,2005)。整合即意味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从处于辅助地位的幕后走到了台前,从而成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对课程整合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紧密结合国家教学改革的方针,該方面研究尚面临诸多难题与困惑,具有巨大的深入探讨的潜力。(3)生态化研究。生态化既可用于研究教育宏观问题也可用于研究教育微观问题。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生态化研究属于后者,当然也可看作课程整合研究的一个衍生问题。信息技术向外语教育渗透后,传统的教学要素被新的教学要素取而代之,为了使教学系统保持动态和谐,就应以生态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外语教学(陈坚林,2006)。
关键词: 说课 英语专业师范生 策略
一、说课的定义
师范生在找工作中都要参加说课或讲课选拔考试,所以对于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学校的英语教学法课上说课的训练尤为重要。“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方贤忠,2008:1)。从该定义看出,对师范生来说,应先熟悉教材进行备课,写说课稿,然后在课堂上对老师和同学进行说课,最后由老师评讲。
“说课与讲课的相同之处在于:最终目的都是确定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教学途径。说课与讲课的差异表现为:说课对象是教师、评委和领导。讲课对象则为学生;说课主旨是让听者了解教学方案及如何达到育人的目的。讲课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直接进行教书育人;说课主线是讲教学设计思路。让听者推测教学情况。讲课则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说课重点是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法依据。说课属于教学研究范畴,讲课属于课堂教学范畴”(王淑芳,2004:132)。
二、说课的意义
1.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说课过程中要分析“讲什么、怎样讲和为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而“怎样讲”需要师范生详细了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正确分析学生水平和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讲解“为什么”需要师范生详细地分析自己使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师范生充分地钻研教材,学习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2.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撰写说课稿的过程中,师范生需要分析教学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而采用合适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来完成说课。而在说课后,经过老师的讲评,他们会发现自己学习理论学习的不足,从而进一步钻研理论知识。所以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二者的结合。
3.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未来的教学研究
在说课过程中,师范生钻研教学相关理论为自己的说课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培养了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师范生对自己一节课的导入、呈现新知识、练习和巩固等教学环节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他们就会回想在大学时说课的训练过程,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相关的理论。他们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检验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写出教学论文,从而促进了他们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三、说课的内容
英语专业的师范生要熟练掌握初中和高中英语说课内容。它们包括以下方面。
1.说教学材料
说教学材料应包含教科书及所选取课时的功能和地位。
(1)教材
说教材应说明出版社、第几册课本、第几单元、第几课时。比如Go for It,People’s Education Press,Grade 8,A,Unit 6,Section B。
(2)功能和地位
每一单元都侧重一个功能,说课时要明确指出。比如:“Talking about weather,protecting environment,describing people...”每一单元的功能在教材的目录里都能找到。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应简要分析本课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甚至在素质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晓杰,2002:35)。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哪些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能力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哪些能力。例如:“The ability of describing people,the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weather...”情感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方面获得哪些提高。例如:“loving our country,cherishing friendship,keeping a healthy living style...”
3.说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包含很多方面,其中的几个方面是重点,几个方面是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不一定是难点,但有时难点恰好是重点。难点和重点的划定取决于教学材料、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及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一部分要讲清楚划定重难点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划定这几方面是重点,另外几方面是难点。
4.说学情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性格特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自制力和主动性是不一样的。城市和农村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差别。所以该部分师范生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从而为正确地确定教学重难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5.说教法、学法
在英语教学法课上,学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教无定法。一节课不可能仅仅利用一个教学方法,师范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授课。
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所以师范生要设计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合作学习,或者每人独立思考进行自主学习等。
6.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说课的中心环节。一节课要分几步完成,每一步的时间等。而说课中老师除了讲明每一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做哪些活动外,还要解释原因,即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使用3P教学法,老师习惯采用以下步骤:“Warming up,Lead-i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Summary,Homework.”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老师习惯采用以下步骤:“Warming up,Lead-in,Pre-task,Task cycle,Language focus,Homework.”
7.说教具
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一些教具辅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多媒体、图片、卡片、实物、磁带等。在说课过程中老师要解释选择某些教具的原因。
8.说板书设计
在说课过程中,尽管可以使用多媒体,老师也要使用黑板展示一下自己的板书设计和自己的粉笔字书写技能。同时要解释一下把黑板分部分,哪一部分写标题,哪一部分写重点词汇和句型等。
四、英语专业师范生说课策略
在说课过程中,仅仅了解说课内容是不够的。师范生还要掌握以下说课策略才能把说课成功进行。
1.充分准备
在说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师范生要熟悉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并进行充分演练。
(1)熟悉教材
说课是以教材为基础,所以师范生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参考书,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认真阅读教学大纲,领会大纲的要求。
(2)撰写说课稿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师范生开始撰写说课稿,每一部分要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内容要条理清晰、思路分明。
(3)课件制作
在说课稿撰写完后,师范生把说课内容做成幻灯片,借助多媒体电脑进行说课。制作幻灯片要简洁明了,如果太过华丽、动画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对内容的学习。同时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呈现单词的意思,使用视频进行导入,使用音频进行听力训练,等等。“呈现板书设计的幻灯片底色最好用黑色、长方形,字体用白色,以达到仿真效果”(罗晓杰,2003:50)。
(4)充分演练
课件制作完毕,师范生需要熟记说课稿,自己在电脑前进行多次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争取做到不看讲稿,但也不是在机械背诵说课稿。“教师可以侧身站立,用余光看屏幕。既不能无视幻灯片内容流利地背‘说’,也不能眼睛盯着屏幕照读幻灯片内容”(罗晓杰,2003:52)。
2.熟练说课过程
说课过程要进行顺利,师范生还需要充分熟练说课过程。
(1)把握好说课和讲课的关系
说课不是讲课,讲课只讲解“教什么和怎样教”,而说课还要加上“为什么”。有的师范生把说课当成讲课进行了,只注意到了说课内容中的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其它很多环节。但在说课过程中,说课老师可适当地表演教学中的某个片段,作为例子进行讲解,之后再返回来继续说课。
(2)问候和致谢
说课当中对细节的把握也很重要,在说课之前要对听课的老师、领导和同学们问候、鞠躬,进而开始说课。说课结束后,要鞠躬并致谢。尽管是一个小的细节,但它却会影响评委们对讲课老师的印象。而该环节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中尤为重要,他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3)时间的把握
说课过程一般是20分钟左右。河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说课的时间要求是15―18分钟。时间不够或超时都要扣分。所以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时间应在16分钟较为合适。
3.教态
说课尽管不是讲课,但在说课过程中,自然得体的教态也非常重要,师范生在说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面部表情、语调、手势语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说课内容。
(1)激情
老师说课时要教态自然,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欢教学、喜欢学生,面带微笑、富有激情,使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具有感染力。
(2)着装
师范生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中或说课比赛中,着装也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衣着得体、大方,所穿衣服不要太华丽,也不要太简朴,要看起来像一个老师。否则也会大大影响说课的效果。
(3)课堂互动
说课过程不是平铺直叙地对内容的讲述。在说课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展示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两个例子。比如在展示“导入”、“呈现”环节,师范生可以假设教室里有学生,可适当地问一两个问题。如果在大赛中,可以向观众问几个问题,进行互动。
4.语音语调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师范生应该具备好的英语发音。纯正流利的英语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师范生要坚持经常练习发音。同时说课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5.微格教学
在对师范生的说课训练中,微格教学有利于形成师范生从“要我练”转变到“我要练”的积极提升自己的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一种有理论有实践、形象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是训练高职高师学生教学基木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林丽端,2009:71)。教学法老师可利用微格教学,在学生的说课过程中进行录像。之后参照录像,教学法老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具体形象的录像会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说课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心服口服地对缺点进行改正,对优点进行发扬。
6.突发事件
在说课过程当中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师范生在说课前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沉着冷静地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在说课过程中,麦克风突然掉到地上摔坏了,课件中的视频在电脑上打不开了,突然断电了,突然忘词了,单词拼写错了等。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处理。
总之,说课对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要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熟悉说课内容。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撰写说课稿,制作课件,充分演练,熟悉说课步骤,把握好教态,使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并沉着应对突发事件。这样他们在说课过程中会熟练自如,获得成功,并为他们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给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贤忠.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林丽端.高师英语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09.1:68-72.
[3]罗晓杰.试论英语说课讲稿的撰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2.4:35-38.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训练
教育部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应做到听、说、读、写、玩、演、视全面综合训练,重点是听、说。而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作为信息的输入,又是说的基础,是读、写、唱、对话的前提。学生具有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才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准确的信息,才能通过“听”拥有更广阔的英语学习途径。由此可见“听”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它是首当其冲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听”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英语后继学习的基础和保证。
近年来,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英语课越来越受小学生们欢迎了。然而通过广泛的资料查阅和在小学的实际教学、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听力训练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的“听”的技能普遍较弱,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给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现状
纵观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经过实际的听课、调查,并结合自身的英语教学,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就目前来说,听力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听”的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发现制约小学生听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音教学存在缺失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在语音阶段不打下扎实的基础,单词的读音就有问题。单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直接影响到单词的记忆和积累,同时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阻碍。因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即使信息中的单词已经学过,也会因为单词不会读或与自己的发音有差异而对单词感到陌生,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语音方面普遍存在缺失,主要是教师们对语音教学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
1.对发音的到位与否把关不严,如浊辅音发成清辅音(如nose读成[n?us])、单元音发成双元音(如wit读成[weit])等。
2.对连读和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缺乏训练和指导,如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5中的重点句是这样的:Whatwouldyoulikefordinner?这里的wouldyou需要连读,而我在小学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读该句的时候,都是把wouldyou分开来读的,而教师也没有及时发现或给予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3.对字母音和拼读规则的渗透不够。
上述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在读单词时进行音、形结合,影响其听力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听觉刺激手段单一性和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接收信息的“听”方面,形式单一。绝大部分同学停留在听老师讲课和听课文录音这个层面,这固然重要,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与获得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所需的时间相差甚远。学生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训练,那是远远不够的。
再者,以听课文录音为主要的听觉刺激手段缺乏实效性。传统的听说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从实质上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只局限于对课文进行细节性和事实性的听力理解训练。学生一旦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不听录音一般也能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教学的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来说还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听力训练材料少,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适合小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既有意义,又有趣味性的语料还很少见。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词汇量十分有限,直接照搬英语原文作为听力语料往往是不可能的,这也就给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在时间安排上也有不合理之处,学生很少有专门的听力训练时间,而且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时间长度不够,刺激就不充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就很难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听力训练枯燥乏味,学生主动性不高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听力训练方式就是教师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这种训练方式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换,这样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疲劳,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小学生本来就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不是很深刻,在学习上没有强烈的需要,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高。如果再辅以这样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那么听力训练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听力训练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而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又忽视了这一点,影响了整个小学英语教学,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应该重视起来,然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以达到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科学有效的听力训练策略
(一)加强语音教学,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要加强语音教学,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英语中有很多单词的读音是很相似的,如tail[teil]和tell[tel],但是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一个名词,指“尾巴”,而后者是一个动词,是“告诉”的意思,两者之间根本没有联系,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严格把关。英语中还有一些单词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如meet和meat,两个单词都读作[mi:t],但是意义也截然不同,这就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两个单词的意义,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加以区分,辨别听力材料中涉及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单词,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
“模仿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钥匙之一,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准教师的发音,取决于模仿教师或教学语音材料的技能。”①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模仿的英语学习习惯。既要模仿单词的读音,也要模仿句子的朗读。不同语境中要有不同的语调,加强对连读和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在语音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确保学生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听清每一个单词,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二)听觉刺激手段多样化,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听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听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的图片、音像资料辅助教学,创造与重视语言客观环境,如通过听一些欢快的儿童英语歌曲或者观看一些益智的英语动画片,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听觉刺激效果。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注意倾听英语课上同学们的发言,并给予恰当的回答;在业余时间也要多渠道培养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家时多听录音磁带、英语广播节目,接触地道的英语,利用影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听力训练。要让他们养成在听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活动,进行或跟踪、预测,或判断、归纳和整理的习惯,使他们做到当语流在句子中中断,也可以对说者表达的话进行推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己的听力素养。
(三)科学设计听力训练
1.听力材料的挑选
听力材料的挑选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听力材料要具有知识性、连贯性;②要适合小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目前符合这两条原则的听力材料还比较少。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编听力材料。教师在自编材料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听力发展水平,循序渐进,难度不宜过大,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听力训练的方式
①泛听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内容的大意,如:Whatisthestoryabout?训练学生特别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培养捕捉问题的能力。精听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细节,如:Wherearethey?培养学生识别关键词(what、when、where、who、why等)的能力。
②听与模仿和写(复现)相结合:如教师读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在放一节录音之后,可作短暂的停顿,让学生集体口头重述所听到的内容。然后按此做法继续下去,直至听说活动的结束。也可让学生听写句子,并让学生之间对听写的材料互相修改、订正,最后再放一次录音作为最终订正的标准。该法有利于将听力训练与其他技能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增强信心,有利于学生发展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③及时反馈,运用鼓励性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反馈。听力训练的情况进行得如何,要靠反馈来表现。反馈有时表现得不那么显著,具有一定的弹性,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观察掌握,加强对学生听力训练过程的跟踪记载,以便及时调整听力训练策略。反馈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问答形式、填空形式、是非判断形式、听写或记录形式等。同时,在反馈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运用鼓励性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
3.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是不能靠短期强化、突击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的。因此,听力训练需要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听力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坚持在30分钟左右,这主要是提供一次给耳朵和大脑接收有声语言输入的刺激过程。听力训练需要思想高度集中,时间安排在每天精神最佳时候为宜。
(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经常和学生讨论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应用等,让他们意识到英语在未来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产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为以后用英语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真正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在兴趣上的,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发展的基础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程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要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和有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兴趣源泉。”②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不仅要从外部进行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内部刺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兴趣,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总之,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只要我们对听力的重要性有了清楚的认识,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发展听力教学的能力,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就能使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和不断提高,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释:
①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小学英语教学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第5页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第7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