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2:55

导语:在初中科学实验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

第1篇

实验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现有的仪器设备、药品、药材,在进行实践的条件下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具有相关的标准,主要对需要探究的生物问题进行实验。它不仅解决了文字解说难以叙述明白,学生普遍看不懂的难题,更把间接教学变为直接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度。一般而言,常见的实验形式有演示实验、课堂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四种。

(一)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最为常见的实验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自己的展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实验过程。这种实验多是在教学现场组织的以某个教学点为实验目标的实验,对教师的展示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在此形式中,教师的展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出现错误,就会使导致学生获得错误的知识体验。

(二)课堂实验

课堂实验的方式较为简单,常常随课堂的进程进行,使用的道具也比较简单。这种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理论结果,无需分析实验过程。因此,在课堂实验进行中,教师应注重将生活中蕴含的道理结合到实验结果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即简单事物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道理。

(三)分组实验

教师将教材中实验题目的实验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再根据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各阶段的实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

(四)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主要的指导主体有两种,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或家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这种实验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实验教学法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在生物发展过程中,那些我们看似很平常的规律,许多都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总结出来的,对于现实中仍存在的疑问,必须需要通过实验去解决。因此,实验教学法在生物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若生物的学习离开了实验教学,那便等同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例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需要温度、空气和水。在此,教师可以纳入实验教学法。先将完好的三粒玉米粒(或其他植物的种子)分别用细线绑在等长的三根木棍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接着分别放在三个加入适量水的玻璃杯里,使三粒玉米粒分别处于淹没、半淹没和未淹没状态,并放置在相同、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记录玉米粒的发芽情况,思考现象发生的原因,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记忆深刻,进一步明确知识点。可见,实验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好奇与渴望,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的动手参与。

(二)对学生动手能力及探索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思维模式正处于一种过渡时期,即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对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较大的兴趣,同时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而生物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布置生态瓶的作业时,让学生自己创建或帮助同学创建一个小小的生态瓶,并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态瓶中各类生物物质与非生物物质每天的变化,进行思考与总结,或者组织小组间的协作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生物奥秘。这种实验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探索思考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协作交流中,同学间友好关系得到增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实验教学法在生物学习中的运用

(一)展示实验关键点,提高教学实效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特点,在实验教学环节让其模仿教师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生物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前,结合教材实际内容与课程标准中相关实验要求,反复思考实验过程,以此来寻找程序相对简单、结果相对准确的实验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时效以及培养学生生物素养产生良好效用。

(二)实验融入生活,拓展知识广泛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用来求证或证明某种现象产生原理的环节。生物知识本身源于生活,因此进行实验时,要结合实际生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吸引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组探究便是一个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的最好方式,学生可以在互助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建立友谊。

(三)渗透合作关系与探究,融洽师生关系

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我国新课标理念指出,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开展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实行分组实验方式,不断提升学生互助交流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体现主体地位。

四、结语

第2篇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选取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

我在自己教学的两个班级中,选取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数学平均分较低的一(5)班作为实验班,一(4)班作为对比班,每周五上一堂“问题讨论式复习课”。

2.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在实验之前,我采用谈心式与书面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两个星期的调查研究,搜集了以下信息:数学后进生(排除智力因素)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不能准确地掌握,从而在做题时不知所措。长此以往,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害怕数学,厌恶数学,拒绝数学。数学中等生生硬地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套用解题方法,依葫芦画瓢,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不善于沟通与交流,他们的数学思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数学优生不能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更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善于数学地思维挖掘数学思维的深度,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了限制。总体看来,多数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不熟练,不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数学意识,数学思想不强,不能正确地看待数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没有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得到解决,从而使问题逐渐地积累,进而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宣传发动。

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宣传发动,不仅让他们了解数学交流课的内容,教学目的,上课的方式,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角色与地位,而且使他们明确自己在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自己应如何去做。

4.课前收集材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了解学生在一周之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知识梯度在学生中的分布。教师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己在交流课上的角色,确定课堂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梯度,确定具体的“导学”措施,实现“高效低耗”。

我采用了谈话与书面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材料:(1)中等以下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理解的程度。(2)中等以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应用情况。(3)学生积累的学习经验。(4)中等以上学生对常见题目解法的创新。(5)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6)学生的新观点、新发现。(7)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要求及期望。

二、“问题讨论式复习课”的教学过程

1.围绕复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提出基本问题,并由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数学是一座大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就犹如大厦的基石。“问题讨论式复习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在复习课上教师首先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设计一组问题。以提问口答的方式考查后进生及中等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错误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的观点与看法或从中得到的新发现,让数学的灵感得以延续、推广。这样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使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得以巩固,从而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同时也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基础。

2.通过解决问题组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应用。

课前教师要整合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问题组,问题组之间由浅入深层层相连,每个问题组中的小问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适当地进行分组,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与空间讨论研究每组问题。教师根据现场的讨论状况及时收集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信息。小组讨论之后,教师要求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对学生正确的解答,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寻求让中等以下学生发言的机会并恰当地进行评价与鼓励,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地进行启发,鼓励学生给予纠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每一个问题都由学生自己解决。

3.解决疑难问题。

首先,教师把问题组中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整合,围绕每一个疑难问题重新设计一个问题组,问题组中的每一个小问题由浅入深把疑难问题层层分解,逐一铺垫,问题组的设计既要满足优生的求知欲又要兼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然后要求学生围绕问题逐一剖析、各个击破。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二者的角色不可混淆。在解决疑难问题时教师要综合利用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浅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让每一位学生的智慧火花都在闪烁。但是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恰当地给予点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发问”。其次教师向全班同学征询在课内外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呈现给全班同学。教师根据每个问题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解题活动,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让学生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4.开拓创新,挖掘潜能。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对于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可说困难重重;从师资力量薄弱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力度来看,急需增强师资力量和加强教育管理,使之促进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从现行的教育体制来看,生物学主要考虑的是高中生物,迫于高中生物有高考的压力,相关部门和学生们几乎很少顾及初中生物,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生物学科,要教好学生,的确要克服很多障碍,希望还是有的。先从学生说起,思想上加以引导,他们眼中的初中生物是门“副科”必须花力气克服掉,任课教师自己先行一步,从备课到上好每一课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本文就摘其笔者多年来教学的积累与生物教学成功的曙光来说,向大家谈及有关生物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一、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挖掘生物实验教学可行性的潜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将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机械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的余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起来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需要各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尝试。在讲述《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这一节的内容中,文中的难点是是消化酶概念的理解,我要求我的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用圆规和剪刀做出了消化酶图模型,并且在上面标注消化酶和大分子物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乐中学,学中乐”。在如讲述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改变,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静止的,实际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指导学生做染色体模型,剪好两个大小性状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中间用图钉钉起来,这样可以活动,然后模仿课本中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从而是静止变成动态。另一个例子是讲解生物发育中的动物胚胎发育过程,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橡皮泥,课堂上仿照胚胎发育过程的各项变化进行训练操作,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争取农村教学的有限条件,发挥演示教具的立体化和动态化作用,为生物实验教学铺平道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好和热忱产生。”无数实践表明,立体感强、动态化好的教具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格式模板。例如,采用一张葫芦藓的挂图就不如采用一个纸制作的葫芦藓立体模型生动。再如,采用蝗虫头部形态结构图就不如采用活动的蝗虫头部形态结构的分层挂图,或活动的明胶片等教具的教学效果好。这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生物模型若据有高度的立体性,学生不仅可以看清并掌握它们的特点,而且可以动手装卸,进一步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和仔细观察某些器官的内部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生物模型若具有动态的性质,能清晰的反映生物或其器官的运动原理,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实验教学内容要花功夫,立足教材,又要超越于教材。

在教学中,不把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上,教师要善于创新,更新和完善教材。要将教材与其它基础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与各类知识和前沿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教师在同一探究内容上给予学生不同的课题。如:在进行“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教学时,让学生尝试制作甜酒、面包、酸奶或泡菜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最后,生物实验也少不了挂图、模型演示的所发挥的作用。虽然,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学设施要次后些,演示实物时,由于实物较少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或因是活动,因而对其形态和内部结构不易清晰感知,但是只要做有心人,课前作充分准备,挂图还是好找,一些模型生物老师还是可以自制。因而在演示实物的同时,最好运用该实物的挂图、模型,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同一教学内容,如蝗虫、蜘蛛、沙蚕、蜈蚣等。而且还应与讲述、板书相结合,边演示、边讲述、边板书,用文字书写实物上有关生物学各结构名词术语,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实物。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千万勿忘实验教学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采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上述几点要求外,教师还应该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参与生物功课学习时,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看、听、嗅、触、写等结合起来,激活教学,最大限度地强化信息,提高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成功的教学会引吭高歌,一路走好。

组稿人:何德光

附:刊发在《新课程导学》,并把录稿通知书电传与组高人(何德光)便于联系,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