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2:57
导语:在高职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教学非学术的传统教学观念比较普遍
学术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与主题,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是“大学人”一直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随着科研对科学发展的有力推动和对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它逐渐在国家教育战略和高校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大学生活。高校教师对科学研究的倾向不断加深,导致分散在教学上的精力不够,造成对教学一定程度的轻视,致使教学“边缘化”。教学学术理念的提出引发了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界一场深刻的革命,美国高等教育教学状况的极大改善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而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教学学术运动。“教学也是一种学术”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然而在我国人们对教学缺乏探索和研究,长期以固定的模式完成着对知识的传授,以实现知识的传承,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高校教师教学非学术的传统教学观念是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理念更新的主要障碍。高校教师教学非学术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重视教学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教学的学术性。知识性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品性,知识的权威地位是大学的立足之本,大学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必须能够理解、把握和领导最先进知识的发展,这是大学一切功能和作用发挥的基础和前提。[1]然而知识性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大学教学的特性,其他层次的教学一样具有知识性。决定大学教学与其他层次教学不同的特性在于教学的学术性。大学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是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成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学术活动。学术性是高校教学的特性,也是高校教学的本质所在。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虽然现在高校教师在教学思路上得到了解放,在教学中拥有更多的自,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也更加的多样化,但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与学术的距离在部分教师的心中不仅没有拉近,甚至仍然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科研至上”的传统学术观念根深蒂固
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阿加米德学园是西方“学术”一词的渊源。此后,教学作为大学原始而唯一功能成为高校学术生活的全部内容。洪堡柏林大学的建立将科学研究引入高校校园从此打破了教学一统大学的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对社会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实现效益的周期大幅缩短,各国加大对科学研究投入,纷纷出台鼓励科学研究的政策,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地位显著上升,高校教学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学术即科研”这一学术观念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发展。一些高校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教师对“学术即科研”这一观点表示认可,而只有少数的高校教师对这一观点不认可。科学研究成为学术的代名词,是对“学术”一词缺乏深入认识的表现,也是对科学研究过分重视的表现。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校部分教师对学术的理解比较狭窄,把科学研究看作高校学术生活的全部,没有将教学纳入都学术的范畴中去。
(三)对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学术
理念陈旧教学研究是教学学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高校教师从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教学问题到形成教学成果,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桥梁和手段。离开教学研究教学学术将无从谈起。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我国已经确立起来,随着人们对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断满足,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前所未有。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长远健康发展,高校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但大部分教师都把主要精力偏向于科研研究,在对待教学研究上存在研究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教学研究的动机存在偏差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许多教师会教书但不会研究也无研究意识,或者是教书和研究走两条平行路线,各走各的道,永远也没有交集。高校教师由于对高校教学的认识不够,受“教学非学术”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没有认识到“对教学的研究本身也完全与比较传统的学科研究一样,属于实实在在的学术贡献”[2]我国部分高校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对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高校教学回归传统、流于形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教学学术理念是在并不否认教学知识传授和传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的是对高校教学的研究和高深知识的探索与创新。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必须通过教学研究来培养具有探索、求异、研究、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目前高校部分教师对高校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和传承的层面上,忽视教学的学术研究,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入影响和对学术的认识不够深入的结果,也是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理念陈旧的重要表现。
二、基于教学学术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的学术研究
更新和转变传统教学知识观,建立后现代文化知识观是转变高校教师对教学认识的前提。不同的知识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周作宇曾说过:“对知识的假设,是教育思想构建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知识观不断转变,后现代文化知识观不再以科学、逻辑、实证作为知识的标准,非科学、非逻辑、非实证的知识也逐渐为学者们所接受并纷纷进入大学课堂。面对这一转变,高校教师要紧随时展的进程,勇于打破长期传统知识观念的影响,打破自身已经形成的教学程式和对固定“科学知识”的机械传播过程。后现代文化知识观要求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学的、逻辑的、实证的显性知识的讲授和传播,而且应该更加注重对那些缄默知识、未知知识及存疑知识的认识和探究。因此为了适应这一知识观念的转变,高校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机械教学理念,树立学术性教学的教学理念。另外打破“教学非学术”的传统教学观念,更新和树立“教学也是一种学术”的教学学术理念是转变高校教师教学认识的基础。高校教学作为传授高深知识的一种活动,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是一种学术活动。学术性是高校教学区别于中小学教学的内在特征。高校教学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学术的特质:复杂性、创造性、探究性和专门性。[4]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学学术性的认识和理解是其教学学术理念得以不断更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学术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教学的学术性特征要求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层面深化自己对教学复杂性、创造性、探究性和专门性等学术特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高校教学。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教育问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学术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学术水平。
(二)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制,保障教师教学学术理念更新
考核评价体制是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它指引着高校教师工作重心的走向。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考核评价制度,有利于引导高校教师重视教学,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从而促进自身不断更新教学学术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能够很好的指引被评价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实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期待的目标。全面科学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标准能够引导高校教师高效的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从而预期达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关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学者这样指出:“大学教学被视为一种学术活动,是因为它能传播知识又培育着未来的学者。好的教学,需要以艰辛的工作与严密的钻研为基础,而不能仅仅被视为某种照章办事的操作性职业活。”打破教学和学术二元对立的评价体制,是高校教师转变和更新教学学术理念,实现学术性教学的重要的外在制度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勇于打破“学术即科研”的狭隘学术观念,树立包括教学在内的广阔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过程中,要把教学和科研纳入到学术这一范畴中来,建立教学和科研指标大体平衡的科学评价体制。
(三)重视教学研究,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学术成果
大学数学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知识有十分深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不明显,为此在以往的教学中除了理科专业的学生会对其进行研究和学习之外,很少有其他专业涉及数学知识。但是近几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等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看到了高等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大作用,认为高等数学知识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工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中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这种意识逐渐被社会及教育界达成共识,这就使得我们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地掌握数学工具的教学目的,上升到为了培养学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更应该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数学作为一种基础教学学科,不仅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实际生活中必需的知识之一。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掌握的知识更加广泛和丰富,数学作为具有工具性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凸显出了其强大的力量。在一些新兴的学科教育中,都是由数学知识而引入的,必须深入地研究和运用数学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然而,现代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还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大责任。抽象性、思维性以及逻辑性超强的高等数学知识历来都是人们十分推崇的学科之一,数学自身包含着深邃的内涵,渗透着一种唯美的感觉,为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字里行间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能力,顺利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二、教师要积极采取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深化数学教育改革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思维性,所以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数学也是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为此,我们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也要进行更新及发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修改教学大纲,更好地体现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积累,数学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数学教材所容纳的知识也是越来越丰富,可是由于我们有限的教学时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把每一个知识都牢固地理解和掌握,为此学生就无法形成扎实的基础,这样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就十分吃力。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不但不能够增加,还应该适当减少。当然并不是按比例去减少数学知识,而是要经过提炼把重要的基础知识归纳出来,在保证数学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逻辑训练,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打牢,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2.运用新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职高专的数学知识十分抽象,这种抽象性不但体现在数学概念以及基本理论中,而且还在于数学学习的方法之中。为此我们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组织学生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以便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要尊重数学教学及发展的规律,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想要顺利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必须对其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是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理解较难知识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好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由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讲授之外,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结语
教学环节薄弱。在词汇教学上,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领读单词,讲解单词的用法。学生对常用词汇的基本含义掌握不好,也就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因此词汇误用、滥用现象很严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培养,用于词汇教学的时间越来越少。
二、改进词汇教学的对策
1.利用语音巩固词汇教学。词汇习得无非是熟练掌握其音、形、义。语音是单词呈现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能帮助学生记住词的形,即拼写。大部分英语单词的读音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讲解发音规则,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单词中的“音形对应关系”,促进学生英语语音标准、英语单词解码、朗读与拼写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构词规律。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构词规律。学生掌握规律,词汇习得自然是事半功倍。英语单词是由词素构成。词素是最小的语法和语义单位。词素中表达单词主要意义的部分叫词根。据统计,85%的英语单词可通过词根来分解记忆。词素中只有语法意义而没词汇意义,或只在词中表达次要意义的部分叫词缀。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能决定单词的词性。了解和掌握词缀、词根,词缀与词性、词义的规律,能很大程度帮助学生习得单词的形和义,积累和巩固了单词,词汇量大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树立语境意识
研究已证明,词汇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将词汇习得融入语境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并增强语境意识,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线索和猜测词义的能力。这样,对词义的理解更深入。
1.比较词汇的文化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能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由于学生缺乏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这无疑是英语学习中严重影响学生交际、阅读理解的一大障碍。因此,词汇习得中渗入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掌握其在不同语言中的深层含义,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1)以案施教。
在危险品物品保管这一小节中,刚一开始我就给学生们讲述了2008年2月15日在广东佛山发生的烟花爆竹仓库爆炸事件。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高职的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课堂一开始,我便创设情境,导入图片,通过现实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出他们的求知欲。案例讲述完毕后,引出今天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仓储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单从理论教学来看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人际能力,都是无法实现的。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实质及所在。通过课堂上互动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针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讨论、争辩、探究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某合作公司送来为亚运准备的礼花炮200箱,汽油50桶,请设计储存计划方案,并完成这两种商品的入库操作。在案例分析这个环节我将主要知识点贯穿在案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案例以及课上有针对性的问题探讨,使学生们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
(3)案例模拟。
在掌握了本节内容的情况下,教师安排学生小组模拟相关实操内容,例如在讲授仓储从业人员岗位内容的时候,我会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将身边看到的体会到的相关岗位内容表述出来。然后我再根据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查缺补漏,完善了以往讲授法教学的枯燥局面。
(4)撰写案例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能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因此,案例教学后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可以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如在仓储课教学中,可以这样运用项目教学法:
(1)确定项目任务
例如,在仓储合同这小节内容的学习中,首先我先布置案例任务并提出相关任务。接下来让学生们针对布置的任务,展开相关学习与文件制作。(2)学生分组。
分组教学是项目教学法的方法,分组前首先对学生的授课情况与性格有初步了解,然后尽量根据授课状况好与一般的进行搭配,性格开朗的与外向的进行搭配的原则进行组组。
(3)师生共同完成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任务以及小组合作这种形式,然后按照确定的程序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对项目实施的步骤,要解释清楚,根据学生实施情况,及时提示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可以避免对项目内容接受力较差的学生耽误不必要的时间,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4)总结与评价项目。
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报和自我评价。同时,接受其余小组对方案的内容进行答疑与提议。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项目完成的质量和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掌握较好的内容简单提及,对普遍小组没有考虑到的知识要加以强调补充。
3、总结
以往我院口腔专业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实验教学课堂理论讲解多,学生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少;实验设备落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目的性不强,学习兴趣较差;大多数口腔实训室的年轻教师无临床实际操作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偏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实践教学过程严重脱离临床实际;且各口腔专业主干课程仅在所学专业理论的学期同时开设,在进行实习前,学生往往无法有效胜任临床实践操作的相关要求,严重的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和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认可。
2口腔实验教学的改进
为了能够改变这些以往在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严峻问题,有效提升高职口腔实验教学水平,我院口腔教研室各位同仁在深入思考高职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特点的前提下,在口腔各临床专业课实验实训中实施了多项实验教学改进的重要举措,有效的提高和保证了口腔医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现将我院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几项突出的教学改进措施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2.1贴近真人的面部及口腔仿真实验的应用
贴近临床实际在仿真环境中模拟口腔操作流程是我院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口腔仿真头模用于实践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仿真头颅模型系统包括连接在操作台上的仿真头颅模型、面颊部软组织、可替代人造牙的上下颌以及高低速手机、三用枪等配套设备,能够很好地模拟临床真实环境。这些设备的使用避免了实际操作而产生的紧张和恐惧,克服了不规范的临床操作习惯;通过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相互结合的综合评价,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反复的演练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使用口腔器械的熟练度和方法实施的正确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规范和准确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示教,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临床操作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从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2口腔医学试题库建设与口腔试验考核相结合近年来我院口腔教研室在深入分析口腔助理及执业医师实践考核大纲的基础上,建立了我院口腔医学试题资源库。教师在学生平常的实践操作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各类实验教学中随机进行理论测试,测试过程贴近临床执业医师考核过程,采取分站过关式考核,每站的试题均由本人随机抽取,杜绝泄题漏题及主观性偏强的不利影响,真正考核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意识和能力,使近年来我院毕业生执业资格考核过关率有了普遍的提升。
2.3教学做一体化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口腔实验教学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实验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我院近年来聘请我市优秀的口腔科医生来我校担任多门口腔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通过在实验教学中以临床任务为导向,已解决临床问题为实验教学的突破口,贯彻了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典型病案的情境中加深了临床操作要点的认识理解,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马上印证自己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能力,教师更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当场进行纠正,现场解决学生的多种疑问。
2.4通过实训积极参加口腔技能大赛和临床实习前准备针对患者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和毕业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实际情况,我院自2011年开始对我院口腔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口腔技能大赛。学生们抓紧宝贵的实践操作机会,在实验室里相互切磋技艺,通过交流体会共同提高。例如学生在完成一种修复体后,先让学生自评,自评时简要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成功及失败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对实训成果进行巩固,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找出实训中出现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于实训方案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实训技能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口腔实训室还利用假期对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学校聘请各医院的口腔科临床医生对实习前存在的多种问题给予指点,并且对于临床常规操作流程和要点予以辅导和复习,使学生在临床实习前能初步具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各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口腔教研室还选派多位年轻教师至临床一线顶岗实习,通过高职国培项目到兄弟院校学习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思维,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
3口腔实验教学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规划
无机化学是学生入学后的首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覆盖面较广,且内容的绝大部分与中学化学内容相关,它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学化学与较高级专业化学的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依据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笔者认为其主要培养目标应使学生着重掌握有关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实践技能以及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我校现采用的全国高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在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部分,内容主要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氧化和还原反应等知识;二是元素化合物部分,主要介绍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高职专业要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合理的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应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着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考虑高职课程要求的有限学时,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
如针对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我们通过教学研究和大讨论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去掉一些单纯理论推导,保留了最基本的、基础的、原则的内容.对于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这些难度较大,而在工厂、企业等实际应用中用途不大的内容知识,适度减少了其部分教学内容,着重讲授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及其应用.在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会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吸收进来,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启迪性,如在讲解配合物相关知识时,会向学生介绍配合物在光、电、磁学以及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在讲解“元素及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会向学生介绍有关重金属污染、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新颖性、趣味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难点.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地避免了“满堂灌”,给学生留有一定思维的空间、自学的空间.如在讲解完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在将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完后,以相关习题作为依据,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种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们发言后,教师再作总结,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将优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既涉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又涉及琐碎、繁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相应CAI课件,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增加教学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无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涉及分子和原子模型平面和立体图形等,可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使微观的现象得以生动地描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将抽象的行为形象化,便于学生轻松掌握原本非常抽象的理论.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料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3注重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无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开设实验课,加强实践内容,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实践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强调实验的基本操作,如选择溶解、蒸发、结晶、溶液的配制、试剂的取用等实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同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制备性、综合性实验.如删减了实验教材中元素锡、铅、锑、铋、银和汞等的性质实验,增加了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等制备性、综合性实验,特别是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实验是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然后再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并进行草酸根离子及铁离子含量测定实验的(该综合性实验含3个实验,共时),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在应用的实验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思维.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4科学设定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评估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做出正确评估.目前我校无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均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对于无机化学理论课,平时成绩可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撰写小论文、无机化学知识竞赛成绩、章节测试成绩、出勤等几方面的考查给出成绩;对于实验课,则可通过对预习报告、出勤情况、实验纪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考查,综合求出平时成绩.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内容强调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实验课的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实验课考试前,我们将考试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置于实验台上,由学生随机抽取内容不同的考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考题,运用所学知识在已有的仪器和试剂中选择所需仪器和试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现场操作.监考老师根据实际操作现场打分,这样的考核可更科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5总结
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已有相关文件对其作出了解释,其宗旨主要就是将民族素质提高。同时,将《教育法》作为基础,以达到受教育者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的目的,使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以提升,此外,还需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对党的拥护以及培养,以能够对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方面适应,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以培养出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职业院校中,应该注意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大重视力度。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二、对高职院校中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过于重视,却没有注意到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对学生短期就业重视程度较高,却没有注重学生的全面长期发展,造成学生知识较为匮乏,修养较低,且综合素质也不高,很难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中,应该对素质教育加大重视力度,以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够达成。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没有较好的衔接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却仅仅对职业技能进行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所教内容也仅仅是为达成教学任务,并未提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关内容,也对此并未形成重视,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使学生的发展空间较小,发展速度迟缓,对学生人生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没有较好的衔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但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脚步,还需拥有自身的特色,使其能够在高校的竞争中利于优势地位,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够较好的达成。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中,仍在遵循传统落后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专业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造成一定影响。
(三)素质教育与职业推进没有较好的衔接
在职业教育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就是素质教育,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推进中,却对素质教育没有进行重视,学生在未经过相关培训后就进入社会,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短期效应过分的追求,而对于个人长期的发展没有进行很好的重视。教材内容也过于陈旧,针对性不强,毫无新意,致使学生还未毕业就需要面临失业的困境。
三、在高职学生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就需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对素质教育工作加强重视,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将素质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素质教育以及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教师也应该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学中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的过程进行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适时的将素质教育在课程中融入,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升。
(二)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平台搭建起来,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教育以及娱乐相结合,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成长。
四、结语
一、“大国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大国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国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任何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都会对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产生极大的误导。“大国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
二、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技术,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也由原有的制造大国,开始向制造强国的方向转变,为了让中国的制造业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就必须在职业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让学生将“大国工匠精神”与自己的职业融合。现如今,我国许多高职语文课程中已经将这种精神融进了教学中。但仍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观念,在顶层教育教学制度制定中,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大国工匠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和培育作用。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这种精神进行渗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这种精神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的渗透策略
第一,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能在巩固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兴趣。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领导也应该将培育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作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培育手段,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化。例如,在校园的绿化场地或是标志性建筑周围拉一些宣传条幅,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更深刻地理解“大国工匠精神”。或是在校园的走廊或教室周围的墙壁,挂上一些含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宣传标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院校领导也应该积极推动教学上的改革创新,运用更多新型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进行培育。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就是积极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大国工匠精神””完美地诠释了这种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对产品品质的大力追求,才能让学生的未来可以走得更加长远。拥有了这种““大国工匠精神””,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才能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自身具备的各种技能可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只有学生自身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未来才会更加夺目。第二,为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教学实践改革,让““大国工匠精神””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落实到实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竞赛活动,通过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大国工匠精神””。让学生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对任务完成状况良好的学生予以鼓励,给予学生“模范工匠”称号,并作为模范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对其他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更深刻地了解““大国工匠精神””。
四、结语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把其作为教学方针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其次,教师应把“大国工匠精神”作为教学目标,积极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构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这种精神。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为未来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作者:姜姝平 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1应大力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应以内容的应用性为基本原则,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体系,并且完善课程结构。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内容,应以够用、适度为原则,教学时应尽可能的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时应有效地利用几何说明,逐步淡化逻辑论证,从而保证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和概念。教师还应处理好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过渡与衔接,在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数学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并突出其实用性。每一章都应配有相应的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记忆知识并理解教材,提升他们的基本技能,并逐步培养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1.2因材施教,应大力推行分层次教学法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特点,学生之间的基础层次是有着一定差异的,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大力推行分层次教学法,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期开始时先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根据这次测试的成绩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层次,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分别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取得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基础素质较高的学生,教师在保证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可适当扩展知识面,让这部分学生体验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基础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则不应设置太大的课程量,同时应适当增加一些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时,教师应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从而确保他们能够消化所学的内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引导,而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教师则应注重指导。如果能够较好的应用分层次教学法,那么就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保证了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3教师应发挥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通常情况下,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就不应将重点放在教书上,而是应将重点放在教学上,教师应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职数学教学应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的束缚,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并且舒适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在数学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采用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问题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和思考,并帮助他们找到各个角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评价和追求,让学生感受到对数学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都较为薄弱,那么教师就应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多赞美和鼓励他们,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加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做好素质教育奠定牢固的基础。
1.4开设多门类选修课,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果能够较好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那么就能将教学内容制作成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电子教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专业需求的是更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职院校还应开设多门类的数学选修课程。数学模型课可以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门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5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敢于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广和应用互动教学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研究法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可视具体情况将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到一起,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每一堂课的例题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一章的学习结束时,教师应安排相应的随堂测试,并将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试时应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