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3:02

导语:在政治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政治教育论文

第1篇

加强民警思想政治教育是民警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法水平和形象。执法的随意性和不严肃,也直接关系到安全与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个时代背景的集中体现。而今,在物质发展中的今天,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性教育,它会随着时代背景的影响所转型、演变。因而如何加强民警思想政治教育,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谈谈我的观点。

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和先进典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促进安全、稳定的落实

加强民警的身份意识和职责意识,用政策的理念和当前形势发展来鼓舞思想。使民警的思想上有高度的认识,对工作的性质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在学习的同时,要切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解剖,对此查找差异。做到"自警、自省、自励",用传统的文化精神感召自身。

其次,用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和事迹激发民警的头脑,用鲜明的政治立场武装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树立安全稳定的责任意识。以学习和体会对待实际工作。做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取得实效。以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性,强化自身的思想理念,用专业技能知识补充自身的薄弱点和立着点。

二、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着力增强民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切实把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使对民警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又要尊重民警、关心民警、爱护民警,以提高执法力度。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民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关心民警的疾苦,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工作热情。让民警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真正把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工作规划、警示教育、思想交流、集中培训、民主座谈等形式了解、掌握民警的思想脉膊,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思想苗头和倾向性问题的出现。切实掌握民警心中所想,对民警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发现和深入,不能只说不做。而今,在物质横流的社会现实面前,要以环境的真实性来自我剖析,不能遇事而避,见事不问。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针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民警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要切实解决民警的忧患意识,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现状,着眼于整体和长远,事前要预防,事后有措施。切实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去教育民警。要就事论事的谈论问题,而不要把矛盾激化到个人心中。要挖掘个别现象及其危险影响,要找准原由,适度、适量地对应政策,因人施教。

目前,民警的积极性不高,对待工作过于消极,热爱本职的敬业精神下滑,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不敢较真,说实话,对单位的信任度低。这一系列表明,政策和管理模式也直接影响到民警的思想政治。例如:干的好的民警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则在评优、晋升上却因年龄、条件所被制约,没有注重工作实绩和工作能力的角度考察,而是注重了一些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来限制晋升、选优的资格。一些民警因工作表现一般,能力较弱,只因条件符合晋升、选拔的条件,因而走向了领导岗位。而真正在日常管理中,因缺乏管理经验,导致不会管,乱管的现象出现,致使在工作中出现较多的隐患和矛盾的发生。这样不但没有发挥本位主义的真正的作用,反而会使一些认真负责的民警挫伤心灵。对于一些能力较强,工作态度端正,责任心较强的民警而言,在工作中因一次失误而被考核或是一件事情出现了庇露,就大会小会的批评和举例,从而让民警产生了干的多,错误多的思想存在。而干的差的或是干的一般的民警,因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见事不管,遇事就躲的民警更是袖手旁观,静观其变。长期下去就造成了民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事实。如:十件事情,偶尔做好了一件,而另九件没有做好,恰恰只是在做好一次的事情中被领导所被认可发现,就给予了好的评定和赞扬。其次是有个别民警因个人的家庭背景和上层领导关系密切,因而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怪圈管理下,使得多数民警在心理上存在,“干多错误多,干少平安无事,不干啥事不会有”的观点存在,久而久之,就让民警的思想上、心理上受到了一次次挫伤。

三、民警的个人素质的不同,文化层次的差异,使得执法水平和标准不一,需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有知时性

对民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时机,只要社会上、组织上或单位上发生因关系民警个人利益的大小事情,应该及时办理。如国家政策的工资调整、人事制度的改革、职务级别的晋升,都会引起民警的思想变化。政治思想教育要牢牢抓住时机,打消民警的思想顾虑,提高认识水平。加之,现在的民警队伍年龄差异较大,思想观的差异和文化层次、素质上的不同,都会导致在工作中的执法力度和标准的不一,因而也会出现矛盾的发生。有些年轻民警因个人素质差,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致使会出现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其次是在民警队伍中存在一些不团结的现象和工作不协调的因素存在。因此,要加大技能、专业的多种化培训,使年轻民警认识到执法的严肃性和职业的使命性,增强爱岗敬业精神,要在民警中开展“传、帮、带”工作,对教育要有针对性和普及性,使工作的重心切实落到基层和实处。

四、着力解决工作的协调性,加强团结,使工作要有齐心合力的思想观,切实将政治思想工作发挥作用

第2篇

校园公益广告不仅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促进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重视相关策略的运用.

1.传播作用.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传播信息,启迪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日常行动的功能.同时,校园公益广告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涉及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道德准则,保护校园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与安全等内容.这些不同的信息以校园公益广告的形式传播出来,能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作用.校园公益广告通过校报、宣传栏、互联网、手机等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媒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利用校园公益广告的娱乐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不仅改变了以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一、抽象的方式,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实现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合理利用校园公益广告,能够强化工作效果.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能够增强公益广告的趣味性、生动性.制作水平高,富有哲理的公益广告能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就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内容,并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进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动,达到校园公益广告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尽管在心理上受到相关知识的熏陶,但这种熏陶和影响是浅层的,难以持久发挥作用,而校园公益广告正好能够巩固和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在收看公益广告的时候,一旦对广告内容产生认同,就能够从心理上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学生注意公益广告的内容,就会刺激到在大脑里存在的相关内容,已经存储于大脑的信息将会再次被提醒,从而起到强化作用.

4.塑造作用.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学生则在公益广告相关内容的指引下,通过自我审视、潜在改造或者是教育重塑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二、充分发挥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策略

正因为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公益广告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得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结合校园公益广告的特点和功能,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掌握科学的公益广告宣传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公益广告,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为了促进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掌握合理的宣传方法.

第一,理性与情感的结合.在公益广告的应用上,通过将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提高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在这里,理性主要是指在运用公益广告的时候,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式,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而情感主要是指通过合理选用公益广告的内容,运用感性的力量感染对象,从而实现特定的目的.例如,在图书馆、教室、阅览室等学习场所,为了达到感染和鼓励学生的目的,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可以设置名言警句,“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等等.设置这样的格言警句,通过运用说理的方式,能够让人受到启迪,也能够催人上进,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更好的条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公益广告中如果运用感性的力量,改变格言警句的严肃性,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启迪,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起到利用公益广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例如,在洗手间、洗衣房等,为了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理念,可以将广告语设置为“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在这则公益广告的设计上,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从而让人产生联想,领悟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且在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共鸣,从而提高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注重将理性与情感巧妙的结合起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对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加工,并赋予一定的艺术手法,然后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说服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中,通过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有利于起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广告具有为学生提供娱乐的目的,如采用文学性、艺术性的形式,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而学生又是一个善于模仿、渴望新知、勇于创新的群体,追求的是自由,厌恶呆板的说教方式.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公益广告作为载体,在广告主题和宣传词等方面进行创新,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将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享受到娱乐,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公益广告不能过多的包含通俗娱乐或者一些表层信息,以免影响工作效果.学生在接触不同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长时间沉溺于通俗娱乐和表层信息中,会降低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或者丧失社会行动力.而如果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式,即在公益广告宣传中,提示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促进学生迅速采取行动.例如,在劝说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刷牙习惯的公益广告当中,在广告宣传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强调牙病的痛苦,展示齿槽溃烂的画面,并配上文字说明:“如果不刷牙,你也会这样.”该校园公益广告在设计中,通过采用警示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增强了学生的爱牙护牙意识,有利于实现广告设计的最初目的.

第三,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法.明示是指校园公益广告给出明确的结论,所表达的观点鲜明,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通过学生的学习之后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学校的走廊、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公益广告当中,可以设置以下广告用语:“痰纸一挥间,风度尽逝矣.”通过设置这样的广告词,明确指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行为有失风度,强调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卫生,讲文明,有风度,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提高行为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而暗示是指在学校公益广告宣传当中,给出提供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将观点和要说明的问题隐藏于材料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而给出判断,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2.整合多种媒介形式.不同的学生在获取的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校园公益广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校报等媒介,而不同学校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差异,如果设施不完善,必然影响到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传播媒介,对不同的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促进校园公益广告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3篇

哲学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情感和思想二者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情感,而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制约着人的认识。因此,要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就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情感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者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重视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学生的情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的情感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和心理。

1、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激发作用

情感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他反映着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项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活动,而情感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适当的情感教育可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热情,唤醒教育者的工作热情,成为激励受教育者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以真诚的情感去面对学生,鼓舞学生,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健康成长和发展,形成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情感品质。相反,没有任何情感的说教,只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只强调竞争而遗忘合作,没有良好的情感,缺乏情感沟通,再好的理论也不可能被教育对象真正的接受,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总之,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教育双方形成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平台,情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教育主客体之间、受教育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可以增强教育者的信心,引起教育对象积极的情感反馈,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2、情感教育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人,一个人与他人之间总要发生各种各样物质的或精神的关系,而情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一切良好的行为都产生于良好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为基础,能够提高人们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劳动的积极主动性;活跃教育气氛;在教育主客体之间引起心灵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才能正确看待自己、评价他人、才能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中才能收到效果。情感教育不仅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认知、评价和表达能力,使情感和认知同步健康发展,增强他们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端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而且还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真诚的情感沟通,帮助大学生挖掘人类的真善美,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3、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营造一个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和谐相处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拥有宽容之心,会使人心胸广阔,有利于培养健康的情绪。懂得尊重的人知道关爱他人、理解他人,这样才会形成一种真诚交流、彼此关心的文化气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相反,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也可以帮助优化学生的人格。用关爱和互助创建友善、和睦的氛围;用一个个奉献和付出的故事描绘一个温暖、和谐的校园大家庭,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让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接受教育,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效的发挥情感教育的特殊作用,使其更好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然而,当前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发现情感体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微乎其微,对此,探索构建以情感教育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却不甚明显,这除了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外,与教育过程中忽视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也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受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陷入了与教育对象脱离的困境,在内容体系和目标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联系;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主体的人的客观精神需求。进一步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按照统一的没有情感性和可接受性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一致的教学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采用的是一种强制性灌输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育,忽视了情感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受教育者内在的情感需求也变的丰富多样,但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简单的灌输做法并没有改变,它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得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甚至是分离的情况,最终导致受教育者在在情感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产生了排斥心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的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目标定位的情感缺失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具有高度思想政治觉悟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具体来说,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的方针、政策有初步的了解,逐步培养大学生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国家荣誉感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等,也就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最终目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能力、生理与心理、思想与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中应该包括着情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学生个体要求过高,而大学课程对学生情感世界的介入太少。仍旧强调学术、智育优先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教育主体的情感投入,没有把科学、健康、合理的情感教育纳入教育目标体系,其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要求成为的那种人;没有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联系,忽视了受教育者多层次的情感需求,缺乏较明确科学的教育措施,从而得不到学生的情感支持,无法实现思想上的内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情感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育方式的情感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激发人们的使命感、道德感、荣誉感等积极的情感,同时要注意疏导人们消极的情感。但是,我们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强调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居高临下,只注重讲理论、说道理、辨是非,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投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导致认知教育与情感培养的分离,所以,这种强制性灌输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症结所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用饱满的热情和真情感染学生。

三、情感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通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程序,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情感、道德意志和品德行为,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一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只靠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的目标。因此,只有把情感教育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将情感教育落实到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上,从教育双方的情感属性及教育环境入手,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

1、培养教育双方积极的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没有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就没有良好的教育产生。首先,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就是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有情,要热爱教育事业和对教育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适当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关爱学生,并且充分研究和掌握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了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到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教育者积极情绪的感染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产生积极的情感。其次,在双向交流的活动中,一方单向的感染力量是有限的,受教育者的情感投入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受教育者要有健全和丰富的情感,要有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对他人的尊重;要对教育者有基本信任和尊重;要对教育者所讲授的内容有基本的认同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在受教育者那里得到转化成为自己的观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良好的情感育人氛围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方向,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情感氛围。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重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坚持以健康、高雅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营造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氛围的熏陶感化下,学生的思想、精神、道德、信念、价值观、待人接物方式等都会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启迪。心理学研究同时也表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更容易产生积极向上的教育成果。

3、增加情感育人的校园实践活动

在校园生活中,可以通过营造和谐友善、团结互助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情感育人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好学校的传统活动,如迎新晚会、军训、运动会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以清明节、感恩节等各种节日为契机,通过主体班会、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情感教育。开设情感教育课或专题,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感动中国”人物典型事例,用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例如∶通过雷锋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来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奉献、互帮互助的良好道德情操;通过建党节和建国90周年等特殊的纪念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情怀;总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化抽象为具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怀他人,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建立和健全心理辅导中心

情感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当大学生在生活和交往中遇到一些问题而无法及时的解决时,心理辅导的人文关怀就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建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心理咨询中心,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对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预防极端行为的产生有很大帮助,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良好情感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靠学校的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情感教育置于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建设中,通过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大环境,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统一。强调情感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是否认和拒绝理论知识传输。哲学强调辩证的统一,人的认识形成过程与情感发展过程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越深刻,认识接受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只有帮助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人的认识水平不断的提高。

四、结语

第4篇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5篇

1.1中职院校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教师。

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中职院校仍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明显已经不适合网络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但是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缺乏思想政治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具备较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单一。

面对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职院校也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但是仅仅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结合,没有实现真正彻底的改变。例如,某些思想政治教师只是将课堂教育的内容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浏览,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现实环境变为网络环境而已。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叛逆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些抵触心理,长篇大论和内容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3中职院校缺乏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的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教育内容。现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要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大部分中职院校缺乏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网络的渠道学生不能接受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大部分学生将业余时间花费在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上,错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

1.4中职院校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

部分中职院校还没有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仍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跟不上网络发展的变化。中职院校对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教师也始终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网络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遇到越来越多复杂多变的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和优势,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多媒体使用技术、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等,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水平,也可以与外校进行合作交流,招聘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作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除了接受学校的培训教育外,也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中职院校学生处理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2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思想尚未发育成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因此,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的力量,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现在的网络沟通交流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微信、微博、qq、msn等。在不同的专业和年纪中可以建立一个qq群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教师能跟学生随时随地的聊天,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信公共平台或微博上,教师可以一些关于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的案例,帮助学生培养识别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网络论坛和微博话题,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教师通过指导和建议的方式,帮助同学们解决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中职院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平台的建设工作,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对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很多的中职生沉迷于网吧,对此,中职院校可以建设校内网络,通过建设校内网防火墙,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直接屏蔽掉,建设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2.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价值观。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某种思想的灌输和教育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各种可能遇到的苦难和挫折。网络的普及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便利,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文化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青少年的思想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为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对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相一致,坚持社会主义立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3结束语

第6篇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二、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愠’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三、结语

第7篇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发展地位,在当今各大企业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强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为企业文化确立企业精神追求和价值目标

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找准方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下的产物。其必然会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理论保证,为企业发展注入了较为夯实的思想概念基础和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等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切实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提高职工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经济发展提速,为企业文化确立企业精神追求和价值目标,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传播精神文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激励功能,为企业文化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所谓渗透功能,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有效手段,以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让人在无形之中得到渗透影响。激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善于运用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来改变人的思想,并且通过刺激受教育者而达到调动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使员工自觉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工作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精神层面对人们进行思想改造,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必须对广大职工干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职工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譬如说:当企业取得一定程度发展的时候,员工的收入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在这个时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思想上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从而促进生产的有效发展;如果企业面临发展风险或苦难的时候,员工就会很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在这个时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调整其积极性,让其重新振作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就是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供必要的思想前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与约束功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优良的企业人文组织环境

企业是职工赖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一间企业要想取得发展优势,就必须为职工创建一个适合于劳动和生活的环境,使职工能够合理、文明地开展工作和生活。如果职工长期生活在一个压迫、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底下,他们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自然而然就会降低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了,也就无从谈起建设优质的企业文化,更别说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一切从“人性”出发,重视人们潜能、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与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保障了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结语

第8篇

1.1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原本就是保卫部门的职责所在

高校维稳工作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做好高校维稳的重要部门保卫部门工作中在做好学生安全管理的同时,更要善于分析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要以柔性手段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思想工作。“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是做好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首先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筑起思想上的“防火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以此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扎实工作来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采取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法规法纪教育,促使其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校园的安全规则和秩序,确保学校的和谐稳定。

1.2当前高校安保工作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改变,给高校安保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安全保卫工作如果还是因循守旧,沿用老一套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新时期要使安全保卫工作防范于未然,就要调动安全保卫工作者的积极性,把工作的被动处理变为主动出击,是十分必要的。主动改变传统的高校安保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掌握先机。把管理为主,改为服务为主,树立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的意识,坚持管理和育人相结合,要给师生摆道理,讲事实,以理服人,少采用或尽量不用生硬的手段。要真正关心师生的利益诉求,把师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处处为师生着想,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自身的实际困难,让师生真正的感受到是为他们着想,这样他们才不会抵触安保工作。

1.3从发达国家高校保卫组织上来看,也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高校校园警察就已提出了对师生实行安全服务的概念,至今,基本上各高校都普遍建立了安全服务制度。以往,校园警察与老师、学生之间也互相对立,互相不理解,互相不支持,校园警察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师生们认为是专门压制、打击他们的,完全不理解其工作的辛苦,校园警察往往是“出力不讨好”,付出很多,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后来校园警察对自己以往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剖析,决定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将重心放到为师生服务上来,以服务为首、为核心,切实帮助解决学生、老师们的实际困难,以此为突破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增进理解和支持,加强沟通,拉近距离。长期的坚持,师生和校园警察之间逐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了。

2.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现状一:思想上认识不足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会普遍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处、各系的职责。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就是“看大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搭边,对于学生违纪违法的动机和心理根本不会去关注,只会对学生进行训斥。

现状二:安保队伍经验缺乏目前,我国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部队转业或是其他部门转岗的人员,年龄偏大,普遍缺乏处理学生问题的经验,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因此他们通常会采取较为简单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不会有什么创新,更不会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三:高校重视不够教学、科研工作历来都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将安全保卫工作逐渐边缘化,更不用说去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不能及时补充和调整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结构,不能及时对保卫干部和安保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要的条件。

3.加强安保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途径

3.1切实提高保卫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保卫队伍特别是保卫干部是保卫部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其思想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保卫干部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提高政治觉悟,具有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这也是安全保卫工作的特殊性所要求的。要提高业务能力,熟悉掌握安全保卫工作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正确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学生问题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切实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不例外,在实际工作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要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师生利益至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加强创新性。以满足师生的安全需求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其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发挥其主体功能。此外,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安保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安保工作固然要通过一些安全规章制度、规则、纪律的约束,同时也需采用一些必要的综合治理的手段,否则很难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生活秩序,但这些只是安保工作中方法、手段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因为高校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高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都于学生有关,都源于学生的信仰、意识、观念等发生了一定的偏离,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切实解决。因此,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做好安保工作,必须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安保工作的实践之中。

3.3工作中要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尚未成熟,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耐心说服,不能强制、压服。解决思想问题原本就是细致复杂的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采取说服教育的同时,必须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加强管理,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通过典型实际案例的警示作用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从而达到教育本人及他人的目的。

第9篇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普遍缺乏创新性.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要与社会实际和现实协调一致,因而,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予以改正和改进.

明确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要深刻剖析一下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这是探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创新性的关键和基础.笔者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第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模式根深蒂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模式是一种单向式的教育模式,即“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这种等级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教育者们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而被教育者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不对称性,使得师生之间很难真正达到思想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

第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严重滞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方式,经常会出现“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情况.这种工作模式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新型性严重不符,往往会导致工作的滞后性,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与实际相脱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往往会恪守固有的观念和理念,过度强调原则性和规定性,难以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笔者给出以下的建设性意见:

第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要着重体现人性化特点.高校辅导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就要首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式工作系统,所以说,双方之间的互动是决定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要积极创建一种人性化和关怀化的工作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情义”和“关爱”,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此外,辅导员们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要体现针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更具有针对性.现在的形势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各种空前活跃的思想意识,既错综复杂,又相互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具有敏捷的工作洞察力和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