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物理课堂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3:04

导语:在物理课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物理课堂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研究自然,涉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充实自己,获得知识及培养能力、技能,以服务与贡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学习效率,是获得更多知识提高能力的前提,物理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谈及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一线教师应该是感受最深的。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着、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兴趣是保证效率的第一要素。

丁肇中先生认为物理教学首先要"唤起兴趣"。教师根据学情的需要,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兴趣由弱到强的发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身会发生智慧和能力的效应,如果物理学退化成只对定义、公式、定理、定律的记忆,那么这种效应将会被降到最低的限度,随之就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枯燥、乏味、难懂的感觉,造成不愿意学习物理的心理,而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并能与学生的心理协调一致,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就能从教育中产生出很好的智慧和能力效应,学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在研究成功后有一种准科学家的成就感,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符合学生认知结构,能有效实施的教学方案。它应该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流畅的教学过程、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是科学,生动,有趣的。同时,好的教学设计,不仅满足于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应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以下几个因素应该是特别值得考虑的:(1)、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水平,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心理水平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心理能力。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水平,则需要平时研究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确定教学深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在进行设计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思维水平,恰到好处地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实现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但是,在传授教材内容时,其深浅程度要以学生为中心,应以学生的可接受度和能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为标尺。为此,教师要研究学生、认识学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3)教学模式的选择。一堂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同样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学中,已越来越多的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式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如典型生动的实验、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把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由一个点延伸为一条无限延长的射线。更多的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默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4)教具和学具的选择。教具和学具的合理使用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物质因素,尤其表现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杨振宁说:"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骷髅,物理学要有骨干,还要有血有肉。有血有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中的物理现象的密切联系就是物理学的血肉。"我们教师若能经常让学生使用身边的物品做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同时尽可能多的举一些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碰到而又容易理解的现象,能使学生更容易明白物理就在身边,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得到很好的激发,提高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潜在因素。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具体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如下的作用:一是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能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从而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二是激励作用。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这样的老师能让其尊重、理解、关怀、信任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产生"士为知己者学"的心理效应。学生喜欢哪个任课教师,那门功课就学得最好,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三是熏陶作用。长期的教育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不教而教,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作为物理教师,其人格魅力尤为重要。万世万物多数都与物理有关,而学生对万世万物充满着好奇,喜欢问为什么,物理教师担任的是为学生解释万世万物之际道理的角色。这个角色扮演得成功,就会得到学生的崇拜和喜欢。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针对所授知识多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所讲授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而具体,产生一种亲切感。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多以讲解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一张黑板加一支粉笔"为主要的教学工具,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电脑等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纷纷走进课堂。其中多媒体集声音、图画、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艳、音响逼真、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和优势。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可以把一些抽象、枯燥、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形象、生动、简易的问题,有助于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有助于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等。但在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上,并非选用的辅助手段越先进、越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越高。教师应该非常熟悉各种辅助手段的功能及特点,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适时、适度、适当的运用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教学时,由于一般学校都没有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条件,这时我们可以用电脑制作模拟α粒子散射实验的课件帮助学生去理解卢瑟福是怎样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学说的,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在学习《内燃机》时,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用flash制作成课件,把各部分结构和工作过程配合动画分解开讲解,再使其连续工作。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合理恰当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

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看、听、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书和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教材中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课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反馈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2)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的主要内容,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和怎样引入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量要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明确它的定义式,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让学生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3)示范引路、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并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以例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4)动手动脑,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时代,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学无定论,教无定法,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寻找和完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减负增效进行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论》李新乡、张德启、科学出版社。

第2篇

由于当多年教师职业习惯的使然,我常常是在预备铃敲响前已经到达教室,等候学生,适时与学生进行简要的情感交流,以期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针对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有的学生看到了老师要来上物理课,会以笑容来迎接老师,并主动问好;有的学生看到物理老师走向自己所在的班级,能够及时的通知值日生,主动将上节课写满板书的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表现得相当的积极。这不但为即将要上的物理课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而且也显露出师生关系的融洽。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我会及时公开给予赞赏,有时是以竖起大拇指的手势来表明对学生的欣赏,有时是以微笑的表情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流露,有时是以赞美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对学生表现的肯定。当赞赏孩子的行为时,眼里一定要有孩子,眼神也是充满赞赏的光芒。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最能体现内心的想法。在物理课前的交流中,我时常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书写字迹、作业解答情况等角度进行赏识,以期带动更多的同学带着一种近距离的情感,参与到课前的学习准备中来,激励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营造出更为活跃自由、和谐共融的学习氛围。初二年学生在学习《杠杆》[2]时,力臂的画法是知识难点,也是学生的重点,更是考试的考点。我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从书本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尝试分析、作出力臂。之后的学习中,学生理解起来能够势如破竹,紧扣要点,分析到位,感悟深刻,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表现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语言是最直接的赏识交流方式,语气要肯定、有力。在每一堂物理课上,针对课程学习的需要,我会设置一定的问题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将每位学生从课堂的纪律,发言的积极性、上课的认真态度等纳入学生的表现考核中。适时而有效的评价学生,力求关注到学生的回答具体问题上来,能够更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一个班级中,是存在着优秀、良好、中等、后进的学生的,体校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情况更多。因此,在课堂提出物理问题环节时,我会尽可能的让这四类的学生来表现,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不断去激发学生的努力的意识。当然了,设置的物理问题是要有一定的梯度。比如,在习题讲解时,我会鼓励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分析、交流习题蕴含的知识体系;在物理实验室里进行的学生分组实验,我同样会鼓励学生积极围绕着探究的目的进行科学而有序的实验探究。这给予了学生很大的信心鼓励,也驱动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前进动力。成年人都喜欢表扬,更何况是学生。学生回答正确的,我们应当给予正面的评价;错误的回答,我们要指出其错误;片面的问题要指出其错在哪里,正确的是哪里。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让学生知道错在哪,同时还使得学生更乐意接受正确的结论。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二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我注重赏识教育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毅力的锻炼。学生要学会设计实验,选择器材,进行实验。但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难度,赏识可以使孩子勇敢地克服困难。初三年学生在学习《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3]时,我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深入了解热机的生产状况、使用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报告汇报时,我赏识学生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赏识学生采集数据的整理能力,赏识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研究能力,赏识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虽然有些小组的调查不够深入,但总体能够围绕着中心任务积极地完成。

3在课后交流中,激发着每一位学生勇于改变自我的动力

赏识孩子,就是要始终贴近孩子,努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在课后与学生的交往,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尤其是善于运用赏识的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慢慢地,孩子也改变了许多,学习目标日益清晰,学习也开始变得主动认真。赏识教育渗透在每一个跟孩子接触的时刻,认真发现,抓紧时机,赞赏孩子,建立其孩子的自信心,激发着每一位学生勇于改变自我的动力。根据体校学生的实际特点,我能够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捕捉、鼓励和鞭策。用赏识的言语,用鼓励的目光给予学生表扬,给学生带来自信,就会使优秀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等生奋发进取,后进生不断进步,甚至后来居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4]。我们要用欣赏、肯定、期望的心去激活儿童身上的潜能,让这些潜能升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潜能的充分张扬。当然了,赏识教育必须与批评、表扬相结合,在实践赏识教育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相守也就两年的时光。在体校物理教学中,我能积极推行赏识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学生能在被肯定的积极心态中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另一方面能使教学更顺利地进行,学生的正确行为被肯定和鼓励,让整个课堂互动性更强,更能促进课程的进行,并收到相当效果。学生的情感一旦激发了起来,课堂的学习气氛会更融洽,教学成效也会得以较好的提升。学生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只要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扬起自信的风帆,去迎接新中考的挑战!

作者:王文渊 单位:南安市体育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廖伯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第3篇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决定了物理知识的学习要注重从实验中获得或借助于实验来验证获得的知识,在学习上表现为注重用实验去探索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客观规律.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素材,而且能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学会合作的良好途径和重要手段.现行教材从教学内容的筛选、组织、呈现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实验”为主要形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同时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谓物理课堂实验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达到物理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教学.物理课堂实验的有效教学,针对教学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讲,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要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其实质是相对教学投入,学生的“质”和“量”都能对应预设目标达成,反对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

2物理课堂中实验的有效教学及优化的尝试

2.1把握“开放”与“收敛”的“度”,设计适切的探究点

课堂实验探究学习是指在有限的课时数和学习活动空间内,以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为目标的实验活动.所以在涉及到实验的教学设计中,需要我们精选某一适切部分作为探究点,予以“开放”;其余的部分对比探究点相对淡化,这个淡化是指强化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成份,采用讲授或问答等方式予以“收敛”.从中学生的学习整体过程来观察,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仍然能得到很好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至于实验设计中某个探究点的设计,我们可通过课程标准、教材、现有经验和网络资讯等寻找和筛选出适合眼前学情、符合目前学校教学资源条件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2.2创设能适度调控探究活动方向与水平的情景

情景不但可以激发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维,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还具有诱导和调控探究活动方向与水平的功能.接下来仍以《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这节课引入时所创设的两个情景为例证:

情景1“硬币跳高”实验

教学回放:在距桌子边缘10厘米左右的位置放置一枚一元硬币,在硬币前方15厘米左右的位置摆放一个盘子(平常厨房盛菜用的),盘子里面倒适量水.要求同学不借助于任何器材,也不允许用手帮忙,能让硬币跳到盘子里.师:有什么好方法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论,兴趣很高)一位男生主动来到桌前,嘴对着硬币的底部猛吹一口气,硬币跳得不高也不远,没能落入盘中.多数同学埋怨他的力气不够大,请出全班公认的“大力士”男生上台展示,结果还是失败.师:有没有其它方法?有,请你来展示.又一位男生嘴对着硬币上方(沿水平方向)猛吹一口气,硬币一下子“腾空而起”,直落盘中.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师:有同学也想上来尝试一下吗?(只有部分同学实验成功,其余同学带着失望和疑惑)师:设问:(1)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2)怎样才能使硬币能跳得更高?

情景2“神奇乒乓球”实验

教学回放:(漏斗口向上放置)乒乓球放进漏斗后,处于静止状态.将漏斗转至口向下,重新将乒乓球放进漏斗中,手指一松开,乒乓球落了下来.师:这是为什么呢?生:乒乓球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继续演示)将漏斗细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手指顶住.师:把手指移开,不借助于任何器材(包括水、胶带纸等),你能让乒乓球浮在漏斗中吗?(同学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生:对着漏斗的细口向上吸气.师:当我们用力向下吹气时乒乓球将向何处运动?(学生们讨论格外激烈,绝大多数猜想到:乒乓球必定会下落.老师这时“按兵不动”,只是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探究.结果是惊奇地发现实验现象竟然与猜想相反!很多学生实验成功,欣喜若狂!同时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乒乓球不下落?)问题:为什么向下吹气却能够使得乒乓球浮在漏斗中呢?很显然,上述创设的两个情景都可作为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一节课的引入,都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而情景1中吹硬币的难度较大,等到上台展示的学生基本上能将硬币吹到盘中,本节课近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学生要进行另外的分组实验以及对相关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由于硬币体积小,分析起来相对比较棘手,最终这节课只能虎头蛇尾,匆匆收场.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也只是模棱两可、糊里糊涂.而在情景2实验中,不仅学生通过吹气来完成实验活动相对容易很多,而且从分析实验现象的角度考虑,乒乓球相对体积大、直观性强,分析起来既明了又直白.这样就为后续知识的学习留有了充足的时间,本节课预设的学习目标最终得以圆满达成.综合比较可以发现:“神奇乒乓球”实验相比起初的“硬币跳高”实验,不仅能很好地调控整节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与进度,而且在实验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开放性上一点不逊色,确实值得反思和总结.

3体验和感想

综上所述,加强和深化物理课堂中实验的有效教学及优化策略的研究,笔者认为能够很大程度上:

(1)有效化解和避免课程设置中学科有限课时数与实验教学活动中开放性产生的矛盾间的冲突;

(2)克服实施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和交流合作这种学习方式与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之间带来的矛盾,避免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结果.相对于教学投入,教学生成的“质”和“量”都能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催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验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培养自身的预测、观察和解释、推理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第4篇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并不是指教师是否讲完课或者讲课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或者学得好不好。也就是说:课堂中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学懂,从低技能到高技能;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者学得很辛苦,就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有效课堂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低耗高效”原则:有效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巧讲、精讲,学生多练多讲,以最少的时间去学习掌握教学目标,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尽量少做无用功,每个环节、每时每刻都有收获。“以学生为本”原则:我们在备课、制定教学目标之前,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水平、认知技能和个性发展;熟知班级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另一方面要透彻理解教材,明确知识重难点,以学生如何“学”来确定教师如何“教”。分层递进原则:教学内容层次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递进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思维要求;作业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搞“一刀切”;辅导分层,如果是全体性的问题,在全班讲评,如果是个别性的问题,则个别辅导。实效性原则:有效课堂教学既要体现学生学到知识,又要体现各种能力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具有实效性。5.师生互进原则: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研读教材,有效备课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研读教材,厘清知识结构,理解知识逻辑顺序和教材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和授课体系。授课体系主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进行有效的备课,备课中要着重思考这节课安排几个活动,每个活动多少学生参与,如何安排;教师在活动中如何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其次,还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者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调控,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热情。要保证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激情,人人都敢说、敢问,新课引入尤为重要。在新课开始10分钟之内必须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问题的心境。因此,新课引入时可借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出问题的图片、动画、视频、故事等资源。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用会跳舞的火焰实验引入;学习“光的折射”时则用铅笔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实验现象引入;学习“物态变化”时用雨、雾、露、雾凇、冰山等图片引入;学习“压强”时用铁钉钉板Flas引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管理,有效管理离不开小组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打破了传统授课制的束缚,实行小班化和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而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营造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分组合理,公平竞争。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男女均衡,公平竞争。②分工落实,目标明确。每个成员担任一个角色,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③独学优先,合作交流。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先自己独立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答案的对错,突出学生的“学”。④抢答展示,课堂活跃。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展示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⑤实施激励评价,激起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使组与组之间竞争激烈,勇于质疑、抢答,谁都不愿落后。

4.分层教学,兵兵相教

每个班都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性格、思维、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有些相差很大。所以,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把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难的、抽象的问题暂时不讲,也不要求学生掌握。当学完一定内容以后,学生有了解决前面遗留问题的能力,再回头去探究、讨论。课堂上教师以最快速度、最少时间让思维活跃、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标要求。然后由这第一层次的学生对第二、三层次的学生进行“兵兵相教”,让优秀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最后还不懂的学生由教师课后进行辅导。“兵”教“兵”活动不但能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也能促进尖子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尖子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现象,我把物理练习也进行了分类。这样分层处理后的物理课堂,学生、教师都省时省力,减少做无用功,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5.加强反思,提升教学有效性

第5篇

关健词:质疑实践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合作交流

前言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而学生却被老师呆板的教学紧紧的裹住双脚,禁锢住思维,造成他们在学习中图圈吞枣、死记硬背,课堂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致使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甚至造成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反感。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那么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发展呢?

一、质疑而产生内需

“一个问题的产生,往往比解决这个问题更为重要”。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急于想去发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教师抓住这一特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从而想去主动探求知识。如“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分别取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彝块放在水里,学生们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下沉了。针对这一实验我让孩子们大胆质疑,于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问题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浮在上面,而铁块放在水里却下沉呢?”;“把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同时放在水里又会是什么结果呢?”;“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同时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于是我顺势诱导:“既然同学们有那么多疑问,那你们今天愿意和我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吗?”,“愿意”“愿意”。同学们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纷纷跃跃欲试。之后,老师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带领他们去解决心中的疑团,这样学生学起来便会兴致盎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于向权威说“不”。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发现并纠正;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实践中探寻真知

物理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去发现。吕叔湘曾说过:“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白讲,是无效的劳动。”这种教学只能使学生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思维能力受到阻碍,教师要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的生活领域,让知识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形成。例如,过去学生在解答“检查电路故障”这类习题时,往往感到比较困难,因此我设计了“争做电气工程师”探究活动:发给学生电池组、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好、坏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并组成电路。要求学生或利用电流表或利用电压表或利用导线来找出坏灯泡。只要有学生找出坏灯泡并说出了一种正确的方法,就授予“电气工程师”奖牌。学生对此兴趣颇高,当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找到了一种或多种方法时,都异常兴奋,心中充满了成功的欢愉。通过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抽象的理论知识也通过动手,得到了内化,并在其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三、合作交流中拓展思维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主要途径,课堂上的交流合作,促使学生在反复争论、评价与论证中获得真知。恰当的生生合作交流及师生的交流互动往往可以把问题引向深人。

例如,在“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而对纯水和盐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的鉴别方法,我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的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我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规定物质的体积。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假设:①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②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

第6篇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各科教师都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从被动学习来源根基因在于教学理念的落后。目前我国很多教师仍然坚持陈旧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学方式古板,缺乏教学创新。据学生反映,教师在物理课中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且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不但表现在实验教学方面,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傍观者,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首先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十分单一,而且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好比师生关系没有创新,依然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在讲台下死记硬背,这不但要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要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學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将物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增补教学手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之所以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便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创新为主要基点,增补课堂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水平。例如: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内容中涉及到很多光学实验,而这些实验很难在教室中完成,但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吸引力。因此,老师则可到本地的大学,在大学生的资助下共同在实验室完成这个实验,并将这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再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资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知识点。

3.合理运用新媒体,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取得了新的突破,保存了传统录像实验教学的优势,依靠数据采集录入控制仪更能完成物理教学中的多项实验。在多个传感器的辅助下,再加上实验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接,完成复杂的物理实验,深受一线教师的青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条件的制约,许多物理实验难以利用实验室器材来完成,也难以直接用器材进行演示,而新媒体技术使这一困扰物理教师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自如演示高速飞行物体的运动轨迹、导体内部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等。新媒体教学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易于理解接受。

三、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1.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就是首先要发现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对问题的相关探究,这里的探究指的是本身去搜集相关问题的材料,按照现有材料,尝试解决问题。这种解题过程中,问题是主线,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来进行。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革的关系》这一课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方法来进行。物体所做的功是人们肉眼无法看见的,那么,可以借助于仪器或者多媒体来把功呈现出来,这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好比,运动员把铅球投出去这个过程按照这一结论,学生可以本身尝试用并且高中课时本身根据书本上的讲解进行实验探究,好比,学生可以本身做一个切割磁力线的实验,通过电流的改变情况来探究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把不明白的地方必然要想措施让物理课变得生动起来,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改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本身对问题的探究,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7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好高中物理课程,我们教师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的兴趣,这样学生在主观上愿意去学习物理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在物理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变得比较急躁,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这样通过不断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对于物理的学习就会有一种自信,这样的话,就会更加乐于学习物理,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就能够得到激发。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的时候,合适的方法才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不能够强迫学生去学习,比如以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高中的学生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容易产生冲动,心理叛逆,以错误的方式引导不但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学心理,这样对于下一步教学的展开是不利的。所以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应该在这样的问题上来进行思考。我认为良好的方式可以是这样:首先,给学生明确高中物理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在高中学习中与语文英语一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比重仍然是较大的。其次,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了解掌握一些物理学家的奇闻趣事,在物理课堂开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成功的物理家为典范,学习他们学习物理的精神,来激励学生去学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教学经验构建系统物理知识体系

相对于初中的知识来说高中物理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倘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将这部分课本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难以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质量就不能得到保障。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可以在讲解抽象知识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原有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做到以课本教学为主,构建出知识体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做到简单知识深刻于脑,复杂知识能够掌握理解方法,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想法,有思维,不会出现大脑空白,没有任何想法的情况。层次教学,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在学习时就会比较轻松,另外难免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足够的强,对同样知识进行学习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基础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教师可以适时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去主动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然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模式,利用小组学习,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助的积极作用,实现整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方法教授,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新课改下物理知识同数学知识类似,在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的时候是有着规范的方法的,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新课改中所注重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学习的效率才能够上去。高中物理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以及运算能力。学习高中物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提纲挈领;还要讲究活学活用,不能只是拘泥于课本的解题方法,要做到发散思维,对于教材要做到能够进得去,也要能够出得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用更加简洁的科学语言,讲述课本知识,由表及里,丝丝入扣步步推进教学,逐渐推动学生知识的积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当然物理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课本联系习题,相互配套,相互补充,达到巩固深化教学效果。避免盲目题海战术。使学生养成习惯,在学习新的知识后主动进行相应习题的解答,在解答中发现问题,通过与同学或者教师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手段上也可以适当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科技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了显著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仪,录音,录像,电脑设备等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把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赋予鲜明生动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学质量就有保证。

四、优化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一直是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应该重视的,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在关系上更加融洽,同时对于实际的课堂质量还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来帮助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自身的经验和职业道德来帮助学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犯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纠正错误,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良好,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我们应该耐心地对待学生,就算他们的问题很简单,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不能一味地进行责怪,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亦师亦友的关系更能激励学生积极去学习物理,从而与教师保持融洽的关系。对于一些贴近现实的应用物理问题,教师可以将其设置成小游戏,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使学生得到放松,激发学生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还能够学到相应知识,劳逸结合,两全其美,从而给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总结

第8篇

1.教学实践生活化

由于我们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致用,用物理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也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设身处地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如我在讲惯性时,我就给学生举例我们上学时骑的自行车中的惯性现象;在讲电学时,我让学生统计我们家中的用电器,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真正的实现了教学实践双丰收。

2.教学效果理想化

我们的讲课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如果是没有效果的教学谈不上高效教学,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因此我们要落实我们的课堂效果,课堂的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理想的效果。

二、高效课堂实施的几点做法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就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让我们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化,我们就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提升,学习的方法更灵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实行。

1.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我们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上课的前提,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真正的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所谓的备课并不是对教材的生搬硬套,要做到灵活的应用教材,要以教材为根本去创新的使用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设置并确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能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精心的设计重点与难点的内容,要想到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能突出重点,怎么样去突破难点,以求做到游刃有余。

2.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3.找准着陆地,真正“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第9篇

一、课堂语言要规范标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是传承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后代的神圣使命。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还要有流畅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山区学校里千家万户的莘莘学子们来自不同区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他们没有进过幼儿园、读过学前班,一步直接跨入学堂,不少孩子就连起码的汉语都无法交流,学校老师教学的压力十分大。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没有正确使用规范的教学用语,课堂交流语言随意,口语多、语序颠倒、表达不流畅等现象,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而且必须在课堂中正确使用规范的语言,就得从平时的点滴中做起,做到‘万丈高楼平地起’,持之以恒,使课堂成为标准书面语交流中心。

二、课堂语言重在积累、贵在应用

有一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课堂中有语惊四座,光芒耀眼、口若悬河的表达能力,使课堂成为真正探索科学文化的阵地,教师就得放弃更多的休息时间,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琢磨推敲、学习表达技巧,并有意识的加以应用。公众场合的演讲、同事之间的探讨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对白、家访活动、课堂教学等无不是锤炼的好机会。通过实践、反思总结、提升质量,就能达到学与致用的目的,为今后的课堂有效的教学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语言要经典精辟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课堂语言并非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为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言多必失’,那种反复啰嗦、颠三倒四、转弯抹角的言语,课堂中却显得多么的繁琐累赘、苍白无力。让课堂变得筋疲力尽、激不起一丝丝的涟漪。课堂中真正经典精辟、一气呵成的语言,能使课堂变得‘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列如:在表达推理演示后得出的结论、定理、公式;在表达文章、诗词歌赋中心和意境时,就要高度概括、切中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

四、课堂语言要大气大量,品位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