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价值观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3:17

导语:在价值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价值观论文

第1篇

班级的垃圾桶用久了,内外都比较脏。没等我安排人清洗,班里两名男生主动去水房把桶清洗干净了。我没直接表扬他们,而是找班级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一段小文写出此事,最后紧扣“与你同学真好”的主题,并把该文抄写到了黑板上。做好事者得了表扬,其他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正能量。每次考试班级都有部分桌椅搬到教室以外,考完试后,当有学生早早来到班级,把班级外面的桌椅搬回教室时;运动会上,没上方阵的几名学生把本班看台上的座位擦干净时;几名学生坚持每天轮流背着脚烫伤同学来班级上课时……只要班里出现充满正能量的事,黑板上都会不失时机出现主题为“某人某事,与你同学真好”的小文。美国实业巨子雅科夫曾说过:“表扬某个人,用公文;批评某个人,用电话。”我们班通过让好人好事上黑板的方式,不断潜移默化地向全班学生渗透“与你同学真好”的价值观,让学生认可它,并鼓励每名学生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与你同学真好”的人。

二、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

班级在建立的初期,总是存在教师不在,纪律就不是太好的问题。我于是特别注意年组里其他班级的情况。当我发现一些班级纪律特别好或有的班级纪律不太好时,就会让几名学生去看一下,对比一下,哪种学习环境更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好环境,每名同学都受益”。考试后,当我们班的成绩比平行班好些时,我也会抓住这一契机,来说明“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其实,这条价值观,所有人都是认可的。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我们班特意举办了一次《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的征文比赛,使它更深入到每名学生的心里。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班黑板的最上沿,写着的就是:最好的学习氛围,最好的学习状态,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渐渐地,学生集体意识越来越强,做事时更能想着集体,想着别人。因为他们认可: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

三、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幸福

我们班是住宿班,大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住宿。现在学生个性一般都比较强,宿舍管理难度比较大。为了使学生能自我管理,不断地适应宿舍环境,我们班的住宿生每周都要填一个表格。表格的名头是:好环境;好心情;安心休息;快乐生活;愉快学习。表格中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舍务很好完成,自己物品摆放整齐;(2)中午12:20后不再闲聊,按时休息;(3)晚自习回舍后,做事轻点、慢点,10:30后不再闲聊,按时睡觉;(4)大气,同学间不斤斤计较,宿舍里能考虑别人的感受;(5)在宿舍认真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6)到规定的休息时间后,无串舍现象,也不会将其他舍的人领回自己舍;(7)服从宿舍管理人员管理,有教养;(8)同舍学生不因的你存在而感到不舒服。虽然每条看上去都是那么简单,都是最基本的一些事情,但是这些内容确实影响着同舍学生的关系,也一直是宿舍管理教师头疼的地方。这个表格以宿舍为单位,要求每名学生把自己一周的情况填写到一张表上,然后在班级里公示。由于这个机制,学生每周都会反思自己在宿舍的生活情况。学生更明确知道在宿舍里哪些事情是应该做到的,哪些事情是应该注意避免的。渐渐地,在宿舍里,他们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能为他人着想了,同舍学生的矛盾越来越少,宿舍里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宿舍环境也更干净了。在这样的宿舍环境里生活,学生家长放心,宿舍的管理教师也很省心。

四、在团队里,我们一起努力

第2篇

1.家庭早期教育中实施的公民价值观培育优越于学校价值观培育首先,优越于学校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学校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是指幼儿园、小学有意识对学生的公民价值观进行的培育。相比而言,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是自由的、随机的、渗透性的,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涉及到过多的教育对象。而学校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则与此相对,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学目的,固定的教学场所,固定的教学时间,具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功利性和明确的规定性。因而前者更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其次,优越于学校晚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学校晚期公民价值观培育是指中学、大学有意识对学生的公民价值观进行的培育。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人之初好似一张白纸,其大脑处于一片空白,对于具有一定权威性和亲和性的家长导入的主张、思想、观念,幼儿及儿童可谓是全盘吸收,由着家长引导塑造。相反,学校晚期价值观培育难度较大,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一个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越益增强,一个大脑里已有一定价值观的学生,如果学校输入的价值准则与其自身已拥有的不一致,其接收的排斥性可想而知。可见,早期教育没有受到良好的价值观启蒙,以后的学校价值观培育效果不是很理想。

2.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是公民获得价值观启蒙的第一个主阵地孩童时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是公民获得价值观启蒙的第一个主阵地。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曾提出过儿童的可能能力递减法则,他说:“生来具备一百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六十度能力的成人。到十五岁时教育就会剩下四十度。”[2]242印度“狼孩”卡玛拉的学习案例有力的证明了越早接收早期教育、越早受到早期价值启蒙越好。

3.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发展较之宗教对西方人的思想、行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则更多地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孟子讲“国之本在家”,黑格尔认为中国“终古无变的宪法的‘精神’,就是‘家庭的精神’”[3]113。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人重视家庭,对家庭怀着宗教般的情感,犹如西方人信奉上帝”[4]18。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可见,综合了家庭成员之间思想的、感情的、经济的、文化的和道德的诸方面因素的家庭对中国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幼童时期,正是幼儿及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正、负方面的影响,家庭早期的价值观培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由此,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后备军的孩子也决定了国家的前途与未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家庭早期教育中公民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家长与公民价值观的关系而言,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家长(如隔代教育)不了解价值观为何物,不知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不知道价值观形成规律,无从谈起对幼儿及儿童的价值观教育。二是一部分家长虽然了解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但不认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在目前的社会变革期,部分家长在价值观上产生了困惑,诚实正直还是投机取巧,宽容友善还是以直抱怨?他们既希望孩子诚实正直、宽容友善,又害怕孩子长大后吃亏上当、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因此,不自觉地给孩子灌输“不与陌生人说话”“资源有限,竞争无限”等价值观。更有甚者,自己的价值观已完全沦落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自由等,仍振振有词的灌输给孩子。三是一部分家长虽然了解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认可,但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价值观教育。在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第一起跑线上,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方面,而对成长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非智力方面,如价值观、人格等方面重视度不够。

(二)从家长的教育方式来看,存在三种错误的教养方式

一是溺爱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指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千依百顺、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种方式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二是放任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指家长由于一定的原因(或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或因无意识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种方式易导致孩子散漫,冷漠,长大后很难形成友善等价值观。三是权威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指家长将孩子看作私有财产,认为教育孩子是私人的事,全凭自己的意志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不打不成材”“虎妈”“狼爸”等现象,易使孩子敌视他人,仇视社会。

(三)家庭早期教育中公民价值观的错误培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如果要对以上的错误教养方式进行总结,可以将“家长要求孩子采取某种行动或者要求孩子听话”归纳为以下的教养逻辑:一是简单的说理;二是在说不通的前提下,权威地单方面下命令下指示;三是仍然说不通则是告诫、警告、恐吓或引诱;四是也即最后一步是歇斯底里的打骂等惩罚,如面壁,关小屋子,或拳脚相加等。错误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及儿童公民价值观的培育负作用相当大。在此,简单列举两种具体的方式加以说明。第一,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中,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以编恐怖故事的方法对之进行连哄带骗的警告恐吓。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易产生诚信感,家长不是将孩子作为平等的主体尊重他,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连哄带骗,在其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不诚信的种子,如果以后不及时矫正,那么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产生一种撒谎心理,离公民价值准则之“诚信”渐行渐远。第二,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中,如果孩子不小心头部撞倒了桌子等哇哇大哭,家长习惯性的安慰,“我们打这个桌子,是它不乖,该打该打,不哭了啊……”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易产生友善感,家长的这一举动不是让孩子查找被撞的原因,而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别物。别人、别物如果有对不起地方,那么一定要“讨回个公道”,在其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怨气的种子,如果以后不及时矫正,那么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与公民价值准则之“友善”相去甚远。

三、家庭早期教育中公民价值观培育的观念和原则

(一)家长要形成正确的“三观”

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对个人、社会、国家均至关重要。但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政府对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家长自身。因而,政府、社会、社区等有义务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加强立法,加大家庭早期价值培育重要性宣传,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家长培训支持体系等,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三观,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

1.正确的孩子观。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孩子是逐渐成熟的具有一定依赖性的相对独立主体,具有平等的人格。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认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重视他们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各个年龄段的成长规律。

2.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首先家长要树立教育责任意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5]23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观。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难道养小孩子,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6]8663.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家长通过学习不仅能了解、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还要结合自己的家庭特色,将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形成家庭成员潜意识地遵从的健康家庭价值观。(二)家长要坚持四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家庭早期公民价值观培育中,受教育者是幼儿或儿童,家长虽是主角,占引导地位,但不是主体,孩子才是真正的教育主体,而且是平等的主体。所以应坚持主体性原则。个体具有亲我的倾向,易接纳“我”而排斥“他”。家长在价值观培育中不得硬性灌输,而是以孩子认同为前提。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模式进行价值观培育:接纳孩子的情绪赞同孩子的观点从孩子观点出发让孩子主动归谬孩子自身否定其原有错误观点家长协同、引导孩子建构正确的价值准则。2.一致性原则。首先,家长言行要一致,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次,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等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起到此消彼长的作用,让孩子无标准可依、无方向可循,无所适从。再次,情景与教育时机要一致。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生活中一旦出现了教育的契机,家长要及时地介入、跟进。最后,行为与结果要一致。在价值观教育中,对孩子的优良品性予以充分肯定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对孩子的不良品性要予以艺术的否定并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3篇

大学生作为做过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最重要的宝贵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接班人。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品德的修养、思想政治状况及身体素质都直接的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然而,虽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虽然带来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的价值世俗化,拜金享乐主义严重,缺少社会责任感,一味的索取,不愿付出,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公德,缺少社会责任感。[2]鉴于此,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以强有力的引导。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战略要求,是党培养青年、选拨青年干部、赢得青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个人素质能力塑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设者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大学社社会主义核心交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两课”教育让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育学方法,完全忽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及独立思考空间,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过中的机械性、死记硬背形式的灌输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内容的枯燥、呆滞,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2.缺乏差异性和层次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往往是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不能及时有效的关注大学生群众间在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上存在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对所有的学生都是相同的要求,未能把学生在道德层面上的差异性、广泛性与层次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也没有把教内容中需要提倡什么、要求什么有效的区别开来。这种没有差异性与层次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状况、道德观念的良莠不齐,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3.教育方式、方法的单一化

只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显性教育,只是把大学社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刻意地去强调教育内容的唯一正确性,教育的目的性过于直接,没有丝毫的掩饰,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只能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对内容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理解与吸收。另一方面,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是多数采取灌输式的这个面说教,未能将社会发展要求、社会发展实际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观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教育目标、达到教育目的、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立足实际,有效的将社会特征、现实需要与大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理性的做到针对大学生群体之间道德文化、思想素养存在的差异与多元而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过程中尊重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选择,及时发现存在不良价值观的学生并进行确的规范与引导,充分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注重差异性和层次性

其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致使其并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要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同时,要将教育内容的光发行和差异性结合气啦,明确的把要求什么和提倡什么区分开来,拒绝形式主义和一刀切。例如,针对学生中的党员或积极分子,我们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要求他们做到以为人民服务为主导价值观;而对一般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采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样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导价值观。[3]

3.注重教育手段、方式的多样化

第4篇

论文摘要:调查显示,专升本院校大学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理想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据此,高校应在强化职业动机、加强人生价值导向引导、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需求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它的核心内容是职业需要。它通过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意愿、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这两所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主要是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当前大学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理想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而院校升本也给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对此,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专升本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状况分析

本调查采用了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的专科生进行了关于职业观问题的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答卷924份,答卷回收率为92.4%。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9-24岁之间。其中男生405名,占43.8%,女生519名,占56.20l0;文科学生545名,占59%,理科学生379名,占41%;师范类学生489名,占53%,非师范类435名,占47%。在选取调查对象时,充分考虑了性别、年龄以及文理科、师范类和非师范专业的均衡性。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动机、理想及高校对大学生择业的态度和教育之比较等。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职业态度:务实与创新

职业态度是人们对某种社会职业比较持久的心理反应倾向和行为倾向。它是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方法、选择过程、工作取向、独立决策等方面。它主要由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部分组成。

职业认知是人们对职业的性质、意义的探索和理解。我们调查发现,在确定职业的意义、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角度上,14.5%的大学生考虑的是社会职业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47.8%的大学生则从社会职业给人们的时空自由程度、个性发展空间、职业本身的创新需求程度出发来考虑。被当前大学生列人前五位的职业是:自由职业者,律师、会计等专门人员,教育工作者,企业主,军人。概括地讲,大学生的职业倾向主要分为个性型、享受型、稳定型、自我实现型等。其中女大学生偏向于稳定型、享受型的职业;男生则偏向于个性型、自我实现型的职业。

职业认知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职业情感或情绪体验,也影响着人的职业意向反应。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向则与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心态、工作积极性等心理和行为倾向相连。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自信、坦然者占16%;焦虑担忧、困惑苦恼者占SO%;害怕、矛盾者占11.5%o“如果求职时,有意向单位给的薪酬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选择先签约、再努力工作争取发展机会的占78.5%,放弃重新选择的占10.7%,观望、不确定的占11.8%;在“将来你会怎样对待工作”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在认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而且“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这些说明大学生的职业态度是认真务实、锐意进取、力求创新的。但在问及对专业的满意度和将来是否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时,学生存在“高认知、高情感、低意向”的倾向。如认为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的占30.8%,喜欢教师职业的占28%,但愿意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仅占20.6%o

另外,随着学校专升本,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学校升本前后,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比例上升了11.7%,喜欢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比例上升了10.2%;将来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比率上升了6%;毕业后11.7%学生选择继续升本,有的甚至准备考研。这个结果反映出,学校升本后给学生的发展平台更高,学生可以选择的空间更大,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部分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向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并据此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职业评价:平等与为我

职业评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一种判断。职业评价能力与其对职业的认知有关。职业评价在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向,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通过职业评价,可以发现不同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声望,看出人们最注重的职业特性,了解人们的职业取向。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专升本院校的大学生在职业评价时重视生活方式、个人发展、经济价值、社会声望、工作安定性、成就、独立性、同事关系等价值尺度,而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职业平等观基本建立。当前大学生对知识的崇尚没有减弱,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职业价值取向,不再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区别作为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在“你认为教师职业的地位如何”这项调查中,57%的学生选择“和其他职业一样,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在“判断职业好坏的因素”中,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社会地位”。可见,大学生心中已没有职业贵贱之分,社会地位的高低已不是学生选择职业的首要因素。(2)职业的为我性较强。在评价职业的标准问题中,14.5%的大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的需要”,17.8%的学生选择“轻松自由”,25%的学生选择“个性特长发展”,5%的学生选择“职业本身的创新需求”。其中部分女生将社会关系也作为判断职业好坏的标准。可见,大学生评价和选择职业时,更多地强调职业的为我性,更多地考虑职业对自身需要和发展的有利性。

大学生职业评价的这些特点不因学校升本与否而改变。但学校升本后,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的引导、新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以及职业价值观教育力度的加强,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评价水平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动机:复合性与主体性

职业动机是驱使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利必多”即内驱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职业评价的影响,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职业评价高的职业未必会让人们产生职业动机。职业评价比较外露,职业动机比较内藏,比职业评价复杂。

经调查显示,专升本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职业动机的复合性。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1)个人发展的机会;(2)个人兴趣爱好;(3)薪酬福利;(4)工作稳定性;(5)国家和集体的需要;(6)社会关系。其中,女大学生择业时,对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在“您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依次排列”中,36.7%女生将社会关系放在前三位。二是职业动机的功利性弱化、主体性增强。与前几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相比较,当前大学生并不将薪酬福利、经济收人等物质生活条件放在第一位,而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能给自身提供发展和晋升的机会,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职业更易激发他们的职业动机和兴趣。可见,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确立,多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因利益主体的不同,其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从而决定了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多样化、复合化、主体化。

此外,随着学校的升本,部分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和选择的某些方面略有变化。如对薪酬的要求上,升本前在1200元以下的占34.7%,在1200一1500元之间的占43.4%;升本后,薪酬要求选择1200一1500元之间的大学生比例上升了6%。在“学校升本对您就业是否有影响”一项中,认为“有影响,增加了就业信心”的比例为52%。可见,学校升本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增强了就业的信心,强化了职业动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

(四)职业理想:个性与自致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设想。它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职业中,为自己所设定的理想的奋斗目标。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职业意识的形成发展而产生的。“职业意识是求业者对职业对象满足自己生存、发展、享受需要的程度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职业对象的向往和追求。‑}x7大学阶段是学生职业意识基本发展完善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理想确定具体实现的时间表和方法途径的时期。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就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了自身的职业理想。在制定职业规划中,他们会受到父母亲人、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等的影响,但主要由个人兴趣爱好来决定,因而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自致性特征。一是崇尚个性化。约1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25%的学生选择“个性特长发展”型的职业理想;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将来的职业理想和选择不会看工作地域、待遇等,而是看职业能否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能否彰显学生的个性。二是职业理想实现的自致性。在追求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更注重自我努力、自我奋斗。如在职业薪酬目标上,五年后希望达到的薪酬要求是3-5万元/年的占44.6%,5万元以上的占42.8%;而55.4%的大学生认为,实现理想和获得高薪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的工作业绩、个人知识与能力水平、工作经验等。

在职业理想问题的调查中,学校升本前后变化最大之处是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强度和力度不同。38.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升本后对学生的就业工作重视些,除主动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外,还开展择业观和职业规划教育,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升本前后,学生选择毕业后立即就业的比例下降了11.7%,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想继续深造,借助学校升本后提供的更大平台,调整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内容、实现时间和方法途径。

二、专升本院校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举措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概括起来,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内部因素主要同大学生白身的需要、兴趣、能力、爱好、性格等有关;外部因素主要同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有关。因而,专升本院校也应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职业动机中的优势需要

在心理学领域,一般认为,需要是指有机体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了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3]职业需要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塞维尔认为,人的职业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以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4]人们的职业需要不同,职业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大学生的职业需要是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低到高归纳为五类:(1)生存需要。89%的学生认为工作是为了生存。(2)享受需要。17.8%的学生将“轻松自由”放在择业的首位;8%学生把薪酬福利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3)个性发展的需要。39:5070的学生以获得“个性特长发展”和满足自身兴趣爱好作为职业的优势需要。(4)自主和尊重的需要。2%学生将工作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作为优势需要。(5)贡献的需要。没有学生把贡献的需要放在首位,52.6%学生明确表示可以兼顾集体和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对职业的各类需要是一个相互交错的、复杂的、等级化的阶梯状结构,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优势需要,需要的变化和发展也就是统领需要结构的优势需要的转移和交替。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的优势需要是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是经济全球化和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彰显个性、突出自我是时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仅仅重视个人的发展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求和价值导向是不完全和谐的。因此,专升本院校一方面应保护好大学生目前的优势需要—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宜将大学生职业需要中处于劣势的贡献需要引导为优势需要,推动大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外,针对女大学生,宜进一步加强其自立和尊重需要的引导,多开展女性自尊、自立、自爱、自强、自信等教育。

(二)强化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教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其人生价值观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人生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应该与社会对人们的人生价值导向一致。人生价值导向是一定社会倡导的具有最高权威性和社会普遍性的人生价值目标,用以指导社会成员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善’,的追求。[s]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该价值导向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其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6]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说过:“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川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时,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大胆承认个人利益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但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片面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能够在职业选择时自觉地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三)全方位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第5篇

要求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能偏废。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实践。注重知行合一,“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孔子谦虚地说书本上的学问自己同他们差不多,但在生活实践中还没有成功。可见知识与实践统一重要性,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也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内容上,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文,行,忠,信”(《述而》)是他对学生提出的四种学习范畴,不能仅仅止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他又提到“君子不器”。(《为政》)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只具有特定用途,而应该具备多种才能,学生如此,才能成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诚信观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最终还是要走入社会,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素质要求,而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差,考试过程中作弊、抄袭成风,就业求职时履历“惨水”等。都凸显了当前教育中诚信环节的脱失。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诚信的人就算到了别的国家也能行得通,不诚信的人就算在自己的家乡也难以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诚信缺失的人就像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按横木的軏,无法行走。在当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我们要加强诚信环节的教育,高校教职工更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三、情感观

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对父母的孝敬,有对同学的友爱,有对恋人的爱慕,但眼下大学生多是九零后独生子女,生活中过于自我,缺乏与人协作精神;感情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论语》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些大学生只有在生活费花完时才会跟父母联系,这与孔子所言的孝道是大相径庭,“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子游问孝道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子夏也问老师孝道,孔子首言便是“色难”,对待父母一定要恭敬有加,和颜悦色,像父母关心自己身体一样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有些大学生缺乏与人协作的精神,子夏谈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只要自己能够端正态度,恭敬有礼,四海之内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兄弟,成为团结合作的伙伴。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最重要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但这种言而有信并不是无底线的,《卫灵公》篇就提到“君子贞而不谅”,君子讲大信,不讲小信,当朋友犯下错误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出于对朋友的义气而不顾事情的是非曲直。论语中也关于选择人生伴侣的记载。《学而》篇就提到“贤贤易色”,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应该注重德行,而不要仅看重容貌。对于大学生择偶观是有指导意义的。

四、金钱观

第6篇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公考热”“北漂”等现象愈演愈烈,盲目择业、频繁跳槽的现象也相当普遍。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就业机制市场化过程中法律制度不完善,培养目标与职务要求不对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等问题。除此之外,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对自身职业生涯缺乏规划,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即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或行为方式的信念。如何引导学生顺应时代要求,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不明晰

面对着空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穷尽各种措施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侧重于在实践操作层面,如在就业政策与信息传达、面试技巧等实务方面给予学生帮助;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信念以及选择能力,并合理地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引领美好职业生涯的创建,在集体组织和社会发展中成为一个积极的角色。二者在目标与内容上都大相径庭。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不能解决学生的职业期望过高、职业价值目标不明确、职业评价偏差等问题。

(二)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缺乏时代性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开设就业与职业规划类课程,但有关职业价值观教育只是职业规划中的次要内容,没有系统的清晰概念。无论是就业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更为关注的是求职中的实务性问题,对职业价值观的关注少之又少。而且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未能准确把握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与时代性,缺乏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差异的了解,致使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独立、完整、科学的宏观框架体系,背离了社会实际和青年大学生职业观念,严重制约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成果。

(三)缺乏系统的教育模式,施教主体不明确

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德育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中都应承担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专业课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指导老师关注的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和学科的学生,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导致因缺乏明确的任务目标指引,职业价值观教育逐渐走入了真空地带。原本应该在系统中整体协作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能,几乎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被遗忘,或是从系统中被剥离出来,由单独的部门可有可无地承担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一)明确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内容

职业价值观内容体系的完善,需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并在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及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完善以下几方面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2.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本,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3.强化职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预期。缺乏合理的职业预期,过于追求稳定性与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是当前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大学生职业认知不清的体现。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其职业认知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的职业需求,了解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专业特长等职业素养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动机与积极的职业态度。

(二)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是提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对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教育要有机地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与实践的每一环节,要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1.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专业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应自觉地把职业价值观念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认知,塑造学生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通过见习、毕业实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认知,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其踏实的职业作风。2.强化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当前,政治思想理论课堂仍然是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因此,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将职业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成为学生个人理想与奉献精神的基石。3.提高创业教育在职业价值观形成中的引领作用。当前,各高校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将职业价值观教育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并使之成为保障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的一项重要环节。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实现的载体,要将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德育理论课教师整合到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队伍中,形成合力,这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的保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认知,确定正确的职业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第7篇

在党的十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得到了全面而清晰的表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进行表述。首先,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注重的是理念构建,它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个层面为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发展提出了整体目标。其次,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讲求的是制度建设,它为公共领域的规范与公民德性的建设提出了要求,这既是对个体进入公共领域、参与政治生活进行制度上的规范,也是为政府关注公民权利、推进个人福祉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最后,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强调的是道德提升,它围绕社会、工作、家庭等领域明确了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体发展进行了规范和指导。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需求和国家的价值目标进行了阐明。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为德育的整体设计指明了方向。十报告强调,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的。这一论断凸显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位置。但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那就是,将“立德树人”的“德”直接等同于某种“独善其身”式的“私德”,将德育的目标片面理解为促进孤立个体的内在发展。事实上,德育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个体,同样在于塑造拥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和超越一己之身、关注普遍价值的理性存在。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显然,不仅是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所关注的道德提升,国家层面所关注的理念构建和社会层面所关注的制度建设同样需要依托德育工作展开,它们同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不再仅仅指向个人的内在完善,它也对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的上下贯通与有机整合提出了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在理论上阐释了“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也在实践上为我们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的划分深化了德育的内涵:德育应使人达成小我与大我的贯通为一,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在道德提升、制度建设和理念构建的方方面面中,贯彻在个体、社会与国家的互相促进与共同完善中。其次,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上海考察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此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内化与外化的平衡,二是大德、公德和私德的贯通。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深化德育内涵,构建德育系统,通过德育的整体规划来保证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的有机关联与有效统一。

二、德育系统的纵向延伸:内化与外化的平衡

尽管十提出的“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两者的关系依然需要进一步解释。“立德树人”揭示了一切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作为基本前提。我们需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为德育寻求某种稳固的理论内核。“全面发展”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与个体实现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这两点可以分别用“共性塑造”和“个性培养”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揭示了“共性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内在关系。首先,当我们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时,我们确实是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进行宏观理念的构建,以此来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然而仔细考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我们会发现,这些宏观理念并非是压在个体之上的沉重负担,相反,它们作为对人类文明精华的理智表述,是一切个体追求自我完善行为背后的真正精神依归。在此,“大我”的完善为“小我”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引,而共性塑造也就充当着个性发展的精神基础。其次,当我们强调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时,我们确实是在关注个体在社会交往、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等诸多活动中成就的各种道德品质。然而,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具有强烈精神内涵的价值观念被确定为个体道德提升的着力点时,道德提升就不再仅仅关乎个体的内在完善,它必须通过外化于行的过程,在公共领域中得到真正的树立。这样一来,在道德提升的过程中,不同个体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追求就最终汇集为文明建设的整体提升,并指向宏观理念的现实。在此,“小我”的完善为“大我”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个性发展也就成为了共性塑造的实践保证。最后,处于国家层面和个体层面之间的,即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与公民德性的建立。这一层面的倡导既对个体进行了最为直接的张扬,也对个体进行了最为严格的约束。一方面,它们将每一个体看作独立的自由主体——对自我实现拥有绝对权利,另一方面,它们又将每一个体看作是社会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对理念落实负有绝对义务。归根到底,只有当我们成功地从自我发展转向公共福祉,从个体之人转向人类整体,我们才能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同时,保证宏观理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体、社会与国家的分层并不是一种静态划分,而描述的是抽象理念的内化与个体本质的外化所达成的某种动态平衡。一切个体的自我完善必定会伴随着“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为宏观理念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同样,一切宏观理念的现实运行必定会伴随着“内化于心”的精神影响,为具体个人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引。将这一结论运用于德育的整体设计,我们就能够从纵向延伸的角度进行德育系统的构建,即达成共性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均衡。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讲求共性塑造,就是在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强调个体发展必须依据宏观理念而展开。在共性塑造的维度下,受教育者必须明确人的自我限定,服从社会需求与国家意志,在具体社会关系与文明形态中中寻求自我的定位,将小我看作是大我的自然产物。另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讲求个性发展,就是在坚持人的全面解放与全面发展,强调一切宏观理念的实现过程都不能压制个体自我实现的基本诉求。在个性发展的维度下,受教育者必须明确人的无限自由,主动为自身的一切行为负责,担负起特定的社会职责与文化使命,将大我看作小我的自然延伸。

三、德育系统的横向铺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贯通

为了继续完善德育的整体设计,我们需要结合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对德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有如下三个问题:其一,内在于个体的德性品质究竟如何通过“外化于行”,最终服务于宏观理念的实现?其二,外在于个体的意识形态究竟如何通过“内化于心”,最终服务于具体个体的实现?其三,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究竟如何在公民德性的建设中得到贯通?事实上,这三个问题恰恰可以与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具体内涵,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互对应。在此我们需要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意涵进行说明,解释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一种“德”。

1.“严私德”与德性品质的养成。

我们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概括为“严私德”,它主要关注德性品质的养成。如最早将“德育”一词引入现代汉语的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就在于“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德性的建立,正是成为“完全之人”的关键。王国维对德育的强调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强调德性的建立是内发而非外铄的,促进个体的自我觉醒与内在完善是德育的关键;其次,他强调“教化”与“风尚”之紧密关联,唯有当个体建立起作为立身之本之德性,我们才能进一步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之角度谈论各种道德风尚的形成。但是“严私德”的提出并非倡导某种“独善其身”的避世哲学。相反,自我完善的最终依归是理想人格的建立和人性的完善。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孤立的原子个人,而是在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化人与理性人。个体对于内在价值的追求必定在外化为行的过程中得以升华,凝结为某种影响与指导一切个体发展的文明精神与普遍价值。而不同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行为也将形成合力,与宏观理念的实现关联起来。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我们也需要将“个性发展”看作是“共性塑造”的必要前提,将个体的全面发展看作一个将个体的“内在德性”不断“外化于行”,为宏观理念提供现实根据的实现过程。

2.“守公德”与社会风尚的树立。

我们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概括为“守公德”,它主要关注社会风尚的树立。在此,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公民德性的树立成了德育的核心问题。著名教育家强调教育要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新国民的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公民的塑造”与“公共精神的培育”而展开。在此,公共领域的引入引发了对于“自我完善”的全新理解,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个体的自我觉醒,而是各种社会、文化共同体中自我与他人的共同福祉。个体与共同体有着双向关联:一方面,个体不再将“内在修为”看作是道德核心,而是意图从“修身齐家”进一步扩展为“治国平天下”,将共同体的完善看作是自我完善的自然扩展;另一方面,个体也更为清醒地认识到特定社会文化情状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将自我完善看作是共同体完善的逻辑后承。结合两个方面,谈论自我完善,既是在探讨公民个体如何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共同体提供力量,又是在探讨社会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如何造就出具有公德的公民个体。“守公德”的提出最为明确地体现了德育的“实践转向”:一方面,每一个体意图在包罗万象的公共生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明确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每一个体也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共同体的需要进行自我规定与自我限制,为其他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服务与帮助。落实到德育系统的构建中“,守公德”关注的是社会风尚的树立,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将自我的内在发展与宏观理念的贯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展现出来。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需要取得“个性发展”与“共性塑造”的均衡,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真正拥有公共精神的出色公民。

3.“明大德”与意识形态的建设。

第8篇

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一定的行为,某种行为的背后总反映人们的某种价值观。当前,在价值相对论和价值多元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评定和指导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从德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如鲁洁在《德育新论》中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1]。”德育在主体上反映了个体和社会的双重要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罗国杰在《伦理学》中也说“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它在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中,给人们指出什么是理想的和应该做的[2]。”也就是说“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它统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核心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必将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政治性倾向明显,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在实效性上就会大打折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改革教育思路的接轨,也能结合新时期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以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意识发展、健康人格塑造、思想品质提升和身心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德育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实着力点,“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4]。”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化的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使许多大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目前高校一些大学生中快速蔓延。加强教育能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引领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前进。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就要坚持将作为指导思想,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只有始终坚持将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贯彻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德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指明方向,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也是维系我国团结统一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民族精神归纳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改革,这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精神财富。要使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必须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为准则。“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明确指出了在当前社会中应当提倡什么、抵制什么,这些内容为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学习群体,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归纳入德育教育课程当中,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途径

2.1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不论是在整个大社会当中,还是在个人生活的社会圈子里,一个人在形成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都会通过模仿他人或遵从教诲等方式,自主作出选择,并且努力将这种价值观付诸实践,一旦得到认可,就会成为固定的看法和态度,此时价值观也就形成。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丰富,十分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走在大学校园中,随时可以看见到处张贴的广告,其内容无非是办理各种假证、兜售考试答案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当着重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首要途径。只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得公平公正、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大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健康、努力向善的年轻一代人。

2.2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舆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能正确反映出各种客观的社会现实状况,而这种社会现实状况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社会的需要和规律为前提,以认识事实为基础,从而进行的一种引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客观基础,还必须具有真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让价值观更加可靠与实现。因此,必须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2.3创建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价值体系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实践才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5]。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机制,将理想教育与感性教育完美结合,让大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行升华,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成为坚定的核心价值观信仰者,积极实践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完整的发挥出实践的作用,就必须建立长效的科学实践指导机制,并且科学合理的对实践内容进行安排。(1)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建设。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的内容之一,建立完善的相关规划,包括对社会实践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形式内容、成绩评估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且随着不断的实践进行补充修订,让实践活动更加贴近现实。(2)要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程序加以完善。例如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到评估等制定一套具有完整性、可行性、规范性的程序。(3)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掌握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将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深入化。例如在实践规模上,将个体活动引向团队活动,或者在实践内容上,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形式。

3结语

第9篇

我们设计了“毕业生就业价值观调查问卷”,问卷分为“行为取向”和“价值判断”两部份。于2004年6月对青岛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19份,其中男生429人,女生290人,贫困生347人,非贫困生482人。从调查中的数据来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毕业生毕业去向的选择。2004届毕业生面临毕业时,有54.3%的同学选择了找工作,35.7%的同学准备考研,还有3.8%的同学准备出国留学,另外有1.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可见绝大多数的同学面临毕业的时候都明确自己心中的目标,这是可喜的,而且有不少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出现的新现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4.9%的同学面临毕业时对自己的去向还不能确定,这种目标游离现象值得研究。

2.毕业生择业区域的选择。择业区域向来是毕业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1.2%的同学倾向于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类的城市就业,38.1%的同学倾向于到厦门、杭州、青岛、苏州等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也有23.7%的同学认为不一定非得是以上两类城市,但不能低于地、市级城市;只有7%的同学对工作地点没有特别的要求,认为只要能找到工作,县市级城市甚至乡镇都可以。

调查的结果反映一个普遍的现象,毕业生仍然对工作地点要求高,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老、少、边、穷地方就业。其实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有毕业生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应转换为就业大众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客观评价自己,适当调整就业的期望值,才能缓解就业问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从毕业生的价值取向来看,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培训和发展机会(79.1%),其次是工资福利(74.1%),再次是公平开放的环境(42.1%),排在第四位的是有充分的个人时间(33.0%),排在第五位的是解决户口(30.5%)。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但目前的一些政策仍然影响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如在当前户口没有完全放开的现实条件下,不少毕业生还是很看重户口问题。

4.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职业呢?调查结果显示,有29.9%的毕业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职员,29.8%的毕业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行政事业单位职员,此外有21.4%的毕业生希望能够自主创业,18.4%的毕业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员工,只有3.6%的毕业生希望成为民营企业的员工。调查反映了三个基本事实:一是外资和公务员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优先选择;二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愿望;三是民营企业仍然很难吸引人才。

5.毕业生对专业和工作关系的考虑。从调查结果来看,48.3%的毕业生认为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另外有44.5%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应该专业对口;只有7.2%的毕业生认为能找到工作就行,不考虑专业和兴趣。死守专业对口的观念会影响很多冷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但是盲目地随兴趣找工作或不随兴趣和专业去找工作也不见得是好事,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具体对待,必要的就业指导需要及时跟进。

6.毕业生对好工作的评价。一个好单位的首要因素是什么?有67.2%的毕业生认为是有发展空间;22.1%的毕业生认为经济收人高才是一个好单位的首要因素;另外有10.6%的毕业生认为社会地位高是一个好单位的首要因素。结果说明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的主流是好的,但仍有一些同学对诚信问题不是很在意。

7.毕业生时简历造假的评价。大学生就业出现一个令人关注的简历造假问题,它事关毕业生对诚信的态度和看法。调查结果显示,65.6%的毕业生不赞同简历造假,10.9%的毕业生赞同简历造假,另外有23.5%的毕业生不置可否。

8.毕业生对学绩与能力的评价。66.4%的毕业生认为大学里的学业成绩和能力锻炼对找工作很重要;18.5%的毕业生认为学习成绩和能力锻炼没有多少作用,不应该太看重另外有15.1%的毕业生认为社会关系压倒一切,其他都没有什么意思。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毕业生对学绩有正面的评价,肯定了学业成绩和能力锻炼对找工作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15.1%的毕业生持负面的观点,这类学生往往在校期间比较迷茫,就业时也缺乏过硬扎实的储备。

1.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从以上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的调查来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出现了追求自我实现、强调实际利益、务实和注重能力发展的特点。

(1)追求自我实现。新一代的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寻找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点,渴望在实现自我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从毕业生对好工作的评价来看,他们认为一个好的工作首要特点是有发展空间。从毕业生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来看,他们最看重的是能够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并不是人们想象当中的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而是将自我的发展放在首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实际务实、追求职业带来的直接利益。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时实际务实、追求职业带来的直接利益。在找工作的时候,工资福利紧跟培训和发展机会之后,成为大学生就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将经济收人高作为一个好工作的标准(排在第二),这与20多年的商品大潮的影响不无关系。

(3)注重能力发展。在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当前大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他们在校期间除了在学习上努力学习,而且还不断加强锻炼,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各种各样的资格考试。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对学绩和能力有正确的看法,认为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对今后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内因差异。

(1)家庭经济水平不同的学生就业价值观不同。贫困学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就业指导工作中极为关注的问题。贫困学生是否与非贫困生的就业价值观一致呢?为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给与了特别的关注。在719份有效问卷当中,其中有347人来自经济困难家庭,482人来自非困难家庭。通过对这两组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就业价值判断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就业行为取向上两个群体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①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找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困难生。这一现象与他们各自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大多数贫困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因此与非贫困生相比较,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相对较多。至于选择考研的比例相对较低,是因为考研和读研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而贫困生家庭能够提供支持的较少。

②在就业地选择上,贫困生的就业期望比非贫困生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的选择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与此同时,在贫困生当中对就业地没有要求的比例远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的就业期望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贫困生原来的生存状态较差,从而对就业地点也要求相对较低。

③在职业选择上,贫困生的选择倾向稳定和安全。他们首选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其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非贫困生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较低,他们首选的是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这可能与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普遍缺乏安全感有关。相反,非贫困生衣食无忧,因此对安全感的需求较低。

(2)性别不同的学生就业价值观不同。女生尤其是工科院校女生的就业向来是老大难,导致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是否在价值观上也有些变化?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性别不同的学生在行为取向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