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商管理结业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3:19

导语:在工商管理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商管理结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在于应该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重构的基础是深入理解“工商管理”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工商管理专业应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并使其具体化和实用化。”同时强调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观念,是检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的尺度。

几年前,大学本科招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数甚众。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第2篇

2009年8月下旬,记者来到宁波,专程采访李启涵先生。宁波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商埠,六百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在宁波造船备料,为下西洋作准备。宁波港是著名的深水良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现已建成国际一流的远洋枢纽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依托港口优势,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今天的宁波,城市繁荣,人民富裕,到处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作为中国近代“红帮”服装的发祥地,宁波年产服装13亿件,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服装生产出口基地,涌现出杉杉、雅戈尔等著名服装品牌。李启涵先生从事服装辅料行业,他的业务已遍及五洲四海。在东方大港宁波,李启涵先生和他的企业奋进于商海中,犹如一艘秀丽却并不华贵的帆船,正乘着东风、顺着洋流,劈波斩浪,远航。

好学不倦 从电大一直读到北大

1975年11月,杭州知识青年李启涵在时代大潮中下了乡,开始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农村生活。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晚上独自睡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一边是猪圈,另一边堆着杂物。白天是辛勤的劳作,种田,挑担,修水利。在钱塘江护岸工程建设中,年轻而瘦弱的他挑起一担担沉重的淤泥和沙石,晃晃悠悠地从江堤的底部往上爬,一次一次即将跌倒,又一次一次艰难地站稳,咬紧牙关,继续低头迈步……

1978年11月,李启涵招工回城,进入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第三工程处工作,作为一线工人参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此后又是三年多的艰辛劳动。从那段岁月里走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的艰难。“但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咬牙坚持,决不放弃。”二十多年后,在面对记者时,李启涵这样说。

他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我不抽烟,也不会喝酒,更不会打麻将,除了读书,我没有别的业余爱好。”那些年里,他除了劳动,就是读书。有一年夏天在山区里建水电站,住在简陋的工棚里,空气湿热,山里的蚊子又大又多,成群结队。晚上,工人们只有通过打扑克、打麻将来消磨时光,还有很多人谈起了恋爱。而李启涵却总是一个人早早地上床――不是睡觉,他在蚊帐顶上挖了一个小洞,把15瓦的电灯从那个小洞里吊下来,吊进帐子里,这样他就可以躲在里面看书,既躲避了凶猛的蚊子,又可离灯光近一点,可谓一举两得,至于太闷热,那就顾不得了。

正是这样的刻苦,让他考上了大学。当年全单位参加考试的有上百人,只考上他一个。虽然只是考上电大,但对于那个时代里的一位一线水利工人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进了大学的李启涵,毫无疑问更是拼命读书。毕业时,在全省当届同学中只有三个是公开答辩的,身为班长的他正是其中一个。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他的精彩演讲引起了一位到场的宁波市领导的注意,点名把他要走了。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此言不虚也!

“是知识改变了我的人生!”回首往事,李启涵万分感慨地说。

1985年,李启涵参与了筹建宁波大学的基建管理工作,后任校长秘书。在宁大的几年里,他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曾和同事一起发表过关于梁祝文化研究的论文。后来工作调动,他又在政府机关工作了数年。1992年8月,李启涵迎来人生中一次重大抉择。当时日本东京一所知名大学的通知书已经拿在手上,连护照、签证和机票都已办好,但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感觉到,国内一个新的创业时代已经来临,是该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创业梦想的时候了!他紧接着放弃了政府机关的稳定工作,放弃了国家干部身份,一头扎进商海,一直奋斗到今天。

李启涵热爱学习,但绝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他懂得逢时而动,懂得取舍。他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但并没有放弃学习,也不可能放弃。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站稳脚跟,让事业发展壮大,李启涵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他的英语基础不好,但要做纺织品贸易,和外商打交道是日常工作,英语不好又不行,他就认真学,边学边用,很快英语就不成问题了。当然不只是英语,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技术人员学,向竞争对手学,向跨国公司学……

在海上,船长要带领全体船员一起前进。李启涵不光自己坚持学习,还时时告诫手下的员工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学习中,每每有了什么心得,他会迅速召开会议,把它介绍给公司员工,供他们在实践中参考。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公司里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不光学习气氛浓郁,集体活动也安排得丰富多彩,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如今,公司里有德国技术人员,有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有众多优秀的年轻人,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和威长。

2005年2月,李启涵成为第一期清华大学全国纺织服装业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的学员,他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并取得清华大学结业证书,成为清华大学的终生校友。作为研修班的班长,他在结业典礼上作了发言。清华大学纺织服装总裁联谊会随后成立,他任常务副会长。2006年12月,他又参加了浙江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班的学习,同样是班长,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8年8月,美国管理技术大学(UMT)与北京大学合办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班在北京开学,李启涵又成为这个博士班的班长。他常说:“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是无止境的。”

记者面前的李启涵先生,态度沉稳,温文尔雅,一身书卷气,说起话来语气舒缓,思路清晰,又不乏幽默感,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商海强者。所谓当代儒商,大约就是这样子的吧!

不断创新 小生意做成大事业

创业伊始,李启涵做的是生意,香港某品牌的衬布。他在宁波轻纺城租下一个九平方米的摊位,创办宁波崇光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就骑上一辆旧的永久牌自行车,不管风吹日晒,上门去送货。创业艰难,甘苦自知,其间的挫折坎坷难与人诉,而李启涵始终充满激情地坚持着,他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作为一个奋斗者是光荣的。

李启涵是一个思维超前的人,在某些选择上,他似乎总是能领先别人一步。1998年6月,李启涵筹资在地处宁波市中心的世贸大厦购置了办公楼,付出的代价在当时看起来无疑是高昂的,但到了十年以后,人们都不得不佩服李启涵的远见。之后不久,他创办宁波骏马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开始德国库夫纳公司的产品。在服装辅料行业里,库夫纳公司是享誉世界的公司,它生产的衬布质量一流。引进世界顶级品牌,在国内服装辅料行业,李启涵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事业也因此再上了一个台阶。2000年,他创办了宁波崇光纺织品有限公司。

做了十余年贸易后,看到形势的变化,李启涵又有了新的想法。2003年6月,他与德国PLOUCQUET集团合资创建宁波普路启纺织品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正式进入服装辅料制造领域。由贸而工,工贸结合,这关键的一步走下来,李启涵的企业之船算是正式出海,可以遨游四方了,好风频借力,送我到五洲!

服装辅料种类繁多:西装粘合衬,黑炭衬,口袋布,裤腰衬,领底呢,弹袖棉,胸棉,袖笼条,双面粘,衬衫领衬,大身里布,袖里绸,垫肩,拉链,衣架,西装套,钮扣,吊牌……这世界上所有人都要穿衣服,但除了专业人士,有多少人认真注意过这些东西?能叫全名字的恐怕都很少。在整个服装产业链里,服装辅料产业只是一个小环节,虽然必不可少,却并不引人注目。由于进入门槛不高,行业竞争极为激烈,产品产量虽大,利润却极薄,要在这样一个行业里求得大发展,其难度可想而知。

以诚信为本,把企业信誉放在首位,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这是李启涵做企业的原则。2004年,在与一位印度客商做生意的过程中,李启涵公司的一批产品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对方要求巨额赔偿。当时李启涵如果置之不理,该印度客商也不会有什么办法。但李启涵亲赴印度与他商谈,承担了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同时还给他带去了一些服装行业的先进技术。现在该客商的公司已发展成为印度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依然和李启涵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李启涵借此打开了印度市场,与印度客商实现了双赢。

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在给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努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新”,这是李启涵坚持的经营策略。在商业模式上,他提出了“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服务”的理念,客户只要选择了他的公司,就不用再跑第二家了。为此,公司建立了专门的配单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除了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外,还与其他众多服装辅料供应商紧密合作,提供自己不生产的产品,让客户享受到全面的配套服务,帮助他们极大地节约了采购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服装辅料的生产与采购是一项十分细碎繁杂的工作,辅料种类本来就多,再加上不同客户在产品数量尺码、颜色宽幅和交货时间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更是加大了工作的难度。而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众多辅料能否实现完美组合,以帮助客户生产出符合其要求的服装,李启涵指出:服装辅料公司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客户提供辅料,还要帮助客户利用辅料做好服装,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辅料的价值。为此,他要求公司的员工,只要客户需要,哪怕是一个钮扣、一条拉链,也要迅速为他找到,同时,还要努力为客户提供科学,精确的搭配方案,凭借高水准的专业素养让他满意。

服装业是个时尚行业,服装的流行样式变化极快,很多时候,客户提出要求,却只是想看看样品,并不一定会下订单,这样一来,就给企业带来了难题;按要求做,要开模,要制版,成本不菲,最后却可能拿不到订单,损失太大所以很多厂家不肯做。“生产企业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来做到!”李启涵的公司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高达数十万元,这是绝大多数同行无法接受的,李启涵却能接受。

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服装辅料行业是首创,其意义是非凡的。这些年按照这一模式坚持做下来,使李启涵和他的公司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订单越来越多。很多外商有业务需求时,总是第一个想到李启涵。“有问题,找Mr.Li!”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家服装公司的老板经常说的口头禅。李启涵先生于2006年创办的宁波索科纺织品有限公司,正是这家美国服装公司的供应商,双方一直合作很愉快。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美国代表团入场时所穿服装,其辅料全部来自索科公司,李启涵当时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遭到重创,很多企业陷入困境,而李启涵的公司却在业绩上有了更大的增长,令人赞叹。与此同时,德国库夫纳公司也已深陷困境,不久前甚至传出破产的消息,据悉,其商业模式的老化是其无法安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谈及此事,李启涵感叹不已:“因循守旧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出路,这点不管对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一样。”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李启涵先生也坚持创新。几年前他在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聘请专业人员为公司量身定做ERP系统。系统运行初期,很多员工适应不了,弄得焦头烂额,错误不断。于是大家议论纷纷:一个服装辅料公司有必要上这样的系统吗?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还是以前的模式好。当时阻力很大,但李启涵坚持推行,通过培训和实践,员工们终于掌握了新的方法,工作效率随之提高了一大块,不久以后,所有人的工作都离不开新系统了,大家都深切体会到了它的好处。

正是因为不断创新,李启涵在一个小行业里做出了一个出色的企业,他的帆船越来越坚固秀丽,动力越来越强劲。这些年里,他不是没有机会把船开到别的海面,向其他一些高回报行业拓展自己的事业,但他始终坚守在同一片海上,因为他坚信,小行业也能成就大事业,温州的打火机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而专注,是一个企业家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他说“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一点一滴用心去做,总能做好。一件小事把它做好,就会变成一件大事。”

痴迷离发明 于细微处见精神

记者赴宁波采访的当天,恰逢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一期《专利公报》寄到李启涵手上。他颇有些兴奋地在厚厚的《公报》里寻找自己的专利信息,指给记者看,并给记者讲述了他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体会。就在前几天,他有两个专利申请“可拆卸的多用途衣架”和“一种新型衣套”同时获批。

李启涵大概是目前国内服装辅料行业中第一个读到博士的人。对于知识,他始终是渴求的,拥有更多的知识,这个愿望从很早起就伴随着他一直走到现在:而对于知识产权,他是在近几年才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的。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中国企业如果不能在知识产权方面有所作为,那肯

定是无法获得成功的。认识到这点后,他开始认真研究起知识产权来,并且身体力行,亲自开始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李启涵的公司是做贸易和起家的,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工厂,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公司名下现有两个主要品牌:“崇光”和“索科”。其中“崇光”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而“索科”主打国际市场,二者分工合作,和谐共处。从企业商标战略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值得广大外向型中小企业借鉴。“索科”者,探索科技之意也,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李启涵对于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视。显然,在技术发明和专利方面他不可能无所作为。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李启涵先生已经拥有了12项专利,还有多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查程序中。

2007年,针对常用四孔钮扣的缺陷,李启涵发明了一种新型钮扣(专利号:ZL 200720192623.9),它的特点是钮扣本体上设有三个针孔,较之四孔扣,这种钮扣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更好。原理很简单:三个针孔穿线成三角形,固定更可靠,可减少不必要的晃动。此外穿线也要比四孔扣更方便。同年他还发明了一种垫肩(专利号:Z1 200720192624.3),这种垫肩包括上垫、下垫,在下垫右端设有舌头,舌头伸出垫肩缝合端面,上垫附有粘衬。与传统垫肩相比,它的有益效果很明显:在保证并加强衣肩坚挺程度的基础上,使得肩袖缝合处更饱满,不走形,可增加和长久保持衣肩的美感。

2008年,在与印度客商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李启涵发现了一个问题:常用的衣架因其外形所限,在集装箱中所占空间过大,导致海运成本过高,到客户手里的价格也就过高。怎么办呢.他经过仔细研究,发明了一种可拆卸的多用途衣架(专利号:ZL200820167031.6),解决了上述问题。该衣架包括衣架本体和横杆,衣架本体两端设有小孔,横杆两端设有可以挂在上述小孔上的钩子,横杆上设有可弯曲的压条。这种新型衣架可以把横杆拆卸下来,从而具有了便于收缩和运输的优点,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最终广大消费者也因此而得益。

李启涵还给记者讲述了他的一项拉链新发明。该拉链只是在普通拉链的基础上了作了一点小小的改进,就使得装上该拉链的衣物显示出明显不同的效果来,堪称奇妙。这项新发明他正在申请专利。

以上几项都是服装辅料领域内的小发明,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实际上未必如此。服装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而辅料虽小,却也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出问题时当然不显眼,可一旦出了问题,比如一套昂贵的西服坏了一个钮扣,很可能会让我们很难受,在某些场合中还会很尴尬。而李启涵的这些小发明,正是为了让这些辅料在衣服上变得更加可靠,或者使衣服在整体效果上显得更加美观大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能说它们不重要吗?其实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这样的,看似不起眼,却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作为发明者,李启涵令人敬佩。在本已相当成熟的技术上作出改进,让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本就难能可贵,更何况,他身为一个企业家,每天事务缠身,如果不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这种在细微处求真的精神,他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多的专利和发明?

事实上,李启涵的发明创造并不仅仅局限于服装辅料技术领域。他给记者讲述了他正在申请专利的另外几项发明,比如飞机上的计时装置,飞机和出租车上的防盗锁装置,以及高速公路上的警示标志,等等,都是他这几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的成果。他已经彻底迷上了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目的,不光是为了保护自己企业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李启涵显然看得很远,他看的不只是自己这艘船,还有整个船队,甚至全部的海洋。现在他把目光盯住了一种新型动力――知识产权。他介绍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服装辅料行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状况不佳,这种情况当然应该得到改变。如何改变?只有从我做起。“我们的企业要提升自己,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必须依靠知识产权,我们要用知识产权来成就我们的未来。”他说。

胸怀理想 在风中继续远航

在商海中搏击近二十年,作为企业家,李启涵获得了成就,获得了名望。他的公司技术先进,有优秀的商业模式,有自己的品牌,在国际上,与世界著名服装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为大连大杨集团、宁波雅戈尔集团。宁波杉杉集团等著名企业提供服务,同它们一起成长。目前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论证,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形成了产、供、销、物流完整的运作体系,旗下有七个生产工厂(含合作厂),在上海、北京、大连设有办事处,在印度和伊朗设有分公司,提供的服务因适应市场需求而广受赞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地……李启涵的事业可谓成功。

他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邬爱萍女士是他的大学同学,后来和他一起创业,现任索科公司和崇光公司总经理。两人不光是生活中的伴侣,还在事业上同舟共济。邬女士气质优雅,谈吐不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热爱摄影艺术,她拍摄的宁波夜景照美轮美奂,令人难忘。他们的女儿李珏,现在加拿大留学,学工商管理专业。

成功后的李启涵没有忘本,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为当年一起下乡的知青们举办聚会;向曾经工作过的宁波大学捐献大巴;2008年5月,他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当了七天志愿者,在帐篷里度过了自己难忘的生日……

在这次采访的最后,李启涵谈起了他对自己企业的远景规划,也谈起了他对中国服装辅料行业前景的一些思考,“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要工作很多年。”

2008年8月,在美国管理技术大学北大资源DBA博士学位班的首届开学典礼上,李启涵先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说:“借助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的平台,不是体味成功的快乐,不是享受成功的喜悦,而是展望理想,描绘理想、播种新的理想。”

第3篇

关键词:MBA;流程优化;人才培养

当前,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研究生教育模式和结构正面临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教育的工商管理硕士(MBA)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又站在一个历史转型的新起点上,如何突出MBA教育的特色,构建新型MBA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是摆在MBA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对跨学科的MBA教育的培养流优化程改革提出了要求。

一、我国MBA人才培养机制存有争议

和早期的快速发展有所不同,近两年来,MBA的金色光环已逐渐褪去。企业回归到理性选择人才,对MBA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MBA学员认识到MBA并不是高薪的代名词,开始对MBA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出质疑。教学实践也证明现阶段我国的MBA人才培养流程存在如入学考试制度引起招生错位、培养方式存在偏差、MBA管理中心的“非项目化”、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缺乏针对性等诸多争议。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对提高MBA教学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全流程优化模型——“一个中心、三个主体、一个流程、一个体系”

现阶段我国MBA人才培养机制的争议对改进MBA培养流程提出了要求。而传统的流程优化大都建立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在不突破原有线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的微调和改进。笔者认为提升MBA培养质量需要进行建立在战略布局的大方向上的彻底的流程优化改造。所以创新性地提出了在MBA培养流程改造上以价值星系的战略理念为指导,突破传统线性关系,构筑协同的星系关系。进而结合当前跨学科交叉培养的趋势,寻求连环协作战略布局的具体实施方向,找出MBA各个培养环节中存在的制约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在战略落实到执行的过程中使用了平衡计分卡,提出流程优化的新概念和具体实施方法的新设计。

1.一个战略中心——价值星系

MBA教育需要开拓创造价值的新模式,需要创造附加价值并准确传递给客户学员,更要努力创造新价值——与教授、联合培养院校、战略联盟、竞争对手、学生等共同产生价值。所以笔者提出以价值星系为主导战略的MBA培养模式。

价值星系模式中,战略分析中心在于整个价值创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重新评估“知识”和“关系”,不断重组业务系统,重新编排各重要角色在自己星系中的关系。

基于星系所表示的逻辑,学校的MBA培养目标定位于动员学员为自己创造价值,MBA中心提供各种关系和系统的重新排列,将最优化的组合呈现给学员供其选择,星系中的各方面以新的协同关系再创价值。

在笔者构建的MBA培养星系中,教育质量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以国际两大权威认证体系AACSB和EQUIS的标准为导向。AACSB认证首先关注教育质量,认为教学质量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EQUIS认证除要求高等管理教育机构证明其在本国内拥有高水平的教学标准以外,还要求该机构课程必须高度国际化;学生必须具备全球使命感;机构所为能推动商业研究工作;与工商业界之间应密切联系,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和商业实践之间的平衡。

星系模式中,通过全流程的优化,使得流程中各环节形成动态的互动关系,各个模块在协同其他部分的合作中,也会达到自身的增值,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存在不断的良性互动、优化、合作关系,推动所有模块的价值增益。这个星系模式不宣扬标准化,而是崇尚互动的灵活性和价值创造的协同性。提倡星系中各个模块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相互认可,寻求高质量的教学与机构互动交流带来的专业平衡,从而对所有部分都能有充分的评估反馈和价值提升。

2.三个主体——学员模块、学校模块、社会模块

1)学员模块。包括本校MBA学生,也包括潜在客户。保障MBA培养质量的源头是要保证生源质量,结合中国国情,笔者提出“限制条件+推荐+笔试+个人展示”四重招生考核方法。以“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严格执行“具有3年管理经验”的门槛标准,实行不符合一票否决制;出具专家推荐信和推荐支撑材料作为20%的成绩份额;延长面试时间,让面试摆脱形式化,在面试中增加各类型的专业、综合考核题目,充分、全方位展示个人才能和工作经验,并在面试环节明确提出个人在培养阶段的期望和自我计划,个人展示在成绩中占40%的份额;笔试在成绩中占40%的份额。通过四重招考的考生是基本符合MBA培养精神和目标的优质生源。

2)学校模块。本模块包括本校的MBA教育中心、校内院系合作、校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以及系统的师资建设环节。MBA教育旨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创新综合型人才,所以需要管理学院的教育背景和师资,以及校内其他院系的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和校际合作伙伴的互惠互助,尤其在跨学科师资上大力投资,让其辅助学员全面综合成长。学校模块作为MBA教育培养人才的供给方,需要联合起来,发挥协调作用,提供最先进、最国际化又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3)社会模块。包括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反馈。企业、社会对MBA人才的需求是MBA教育的动力。作为MBA教育的需求方,社会模块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尚有足够的发言权,从而其要求也是MBA培养优化的指南针。企业和社会对于MBA学员的认可与否,对于MBA培养体制的认同与否,对于MBA中心服务的赞许与否将会是西财MBA教育是否可持续开展并且不断发展的终极试炼。这个模块在评价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

3.一个流程——体验式SCP精神

要全面优化培养流程就要打破传统的CLSP模式:class、lecture、seminar、paper,而采用一种更活泼的体验模式SCP:学习studying—分享communicating—提升promoting,目前这个模式的提出尚处在实验阶段,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内容调整,但是整体仍然服从“体验式”教育的精神,即分享中夯实、互动中成长、交流中升华。

1) 学习。

①课程设置。在知识模块需要体现MBA教育的特色: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交叉互补研究方向设定;培养方式上的灵活体验性。要做到这些,先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本文根据“专业性—交叉实用性”维度将课程划分为四类: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各个类型课程中又有相应课程模块支持。基础课程是学员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核心课程是思想、方法的精修,MBA学员大都具有管理学背景,所以在MBA阶段应该放眼深层次的管理知识和广泛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的研习;必修课要体现国际性和跨学科交叉性,体现管理事务中的智慧,很多内容是隐性知识的言传身教和意会;选修课知识的专业性比较高,可以拓展学员的视野,是前沿的学术能力和敏锐洞察力的锻炼。

②服务配置。经过课程体系的科学划分后,需要一套个性化、科学的选课系统支撑学员选课,同时此系统又是配合学生选择课程、专业、导师整体流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需要选课系统的硬件支持以及培养中心服务的软件支持。从软件上看,这是一个以学员为中心所打造全方位的服务矩阵团队。秘书、导师和电脑系统为学员提供全方位完整的服务。各部分在过程中要通力合作创造价值,去除冗余的动作,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从硬件上看,这是一个完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系统内每一位学员都有自己的编号,有个性化的定制功能和适合自己的配套建议选择权。每个学员从报考阶段,相应就有自己的教学秘书、行政秘书和信息系统:系统中记录招生考试成绩,由教学秘书和行政秘书将个人面试情况转为可量化数据输入信息系统,再结合笔试成绩和面试情况,由系统生成科学的个人评价,并引导、推荐学员选择适合的导师和课程。行政秘书在过程中需要协助学员熟练使用信息系统并且处理其中产生的系统问题;教学秘书此时人性化地协助学员选择导师和课程。

2)分享。MBA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实战性。笔者建议用一系列的活动及活动中的分享来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教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技巧和方法。具体可以选择几种形式:①广泛参与型活动,如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需要学员之间的广泛配合,以交流和帮助为目的;②典型参与型活动,如主题演讲、沙龙写作评比等,需要学员具有竞争意识,在过程中磨砺竞争技巧和深化职业道德。这些活动同时需要MBA教育中心的教学、行政支持和信息系统的配合。教学秘书掌握学员在知识技能、思维、品格等层面的情况,针对学员情况专业活动建议;行政秘书协调活动行程及学员课程安排,在活动中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落实后勤工作,在活动结束后总结学员表现,给出专业评估报告;在信息系统中及时、如实录入学员的表现情况和评估状态,以做后期评估和备案。

3)提升。第一,经过学习和分享之后需要进行考核环节,对学员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和评价。笔者提出了用“项目考核”代替传统MBA采用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考核。项目考核要求学员自行招募队员,推荐队长,组队完成一个案例的咨询分析工作,提出可行方案,用小组展示和书面报告的形式完成项目。这个案例要由小组成员亲历的组织经验而来。项目考核实际上结合了MBA教育培养过程中的每个教学点的设计:分析理论和工具构建在课堂知识上;团队建设需要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案例挖掘是沟通技能和表达能力的结合;案例讲解构建在团队成员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中;书面撰写考验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项目考核能够全面而又生动地考核到每个人的品质、思维、技能。相信通过这最后一轮艰难的考验,每个人会获得与之付出成正比的相对公平结果。第二,提升环节还包括MBA教育中心的品牌提升。依靠信息系统的完善、每个班级学员的自身凝聚力和学生会的协调、调动能力进行结业后MBA品牌群体的可持续建设和服务。系统可以按照:班、专业、年级、导师等信息分类汇总,定时定期更新资料并发送相关学员,让MBA毕业学员能在一张巨大人际关系网中互惠互利,共赢共生。这也是价值星系理念的贯彻和传承。

4.一个体系——评价系统

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各环节互动和协同是难点,需要全面监控的控制及反馈的评价系统才能确保这个流程优化设计不会流于形式。评价系统,逆流程而动,评价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以信息系统作为主要硬件支持,给出智能评价,以学员的感受、每位导师、任课老师、教学秘书、行政秘书、同学等相关主体的感受为感性评价,为课程设置、活动组织、考核手段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做评估,目的在于全面评定学员MBA教育生涯中的表现,让学员得到价值;并且让MBA培养中心服务不断提升完善,提升MBA中心品牌价值;让导师得到教学质量的反馈,提升导师职业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系统需要时刻紧盯行业动向,掌握校内各能动主体的舆论导向,为MBA办学的创新性保驾护航,让其时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不要在航行中迷失了原本的航向。评价体系涉及评价内容的好坏并存,所以要最大程度上遵循“三公”原则才能避免是非和纠缠。公平是参与权利的平等、合理;公正是评价时的不偏不倚,不包含感彩和偏颇;公开是评价程序的透明合理,公开的程序使不能完全做到的公平和公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也是让相关主体顺服的理据。另外,笔者设计的评价系统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平衡记分卡的实质是一座动态的桥梁,联接核心战略和战术践行,通过对组织业绩形成过程和结果的剖析在组织业绩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设置一系列可观察、可评价和可控制的指标,对组织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将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成功地导向事先确定的目标。

综上所述,这个模型是一个全方位的平衡系统,如果每一部分都比喻为拥有能量的星球,那么内部各个环节就是有条不紊地互动和自转的行星,各自的精密协同下围绕战略中心做公转,支撑起整个星系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三、总结和思考

中国的MBA在近二十年里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成长、辉煌、低迷与彷徨。伴随着企业对MBA期望值将会继续不断提升,培养创新拔尖优秀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商学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我国要加快MBA项目的发展步伐,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MBA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MBA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增强MBA教育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锐,张倩.基于价值链视角的MBA教育创新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03).

[2]孙超平,张昌华.基于SCP理念的体验式MBA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3]Robert J. Angell, Troy W. Heffernan, Phil Megicks, (2008) "Service quality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Vol. 16 Iss: 3, pp:236 – 254.

第4篇

自1999年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内,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共计69所。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同生共存的两类教育形式,均以在职成人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但在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他们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过程中同时催生的产物,诸多学者和一线实践者对两类教育形式认识模糊,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因此,对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厘清和辨析,有助于搭建衔接两类教育形式的桥梁。

1.概念辨析

开放教育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开放教育泛指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对象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过程开放、教育方式开放、教育环境开放等。狭义的开放教育则特指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形成的开放教育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一种新型的常规教育形式,进入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网络教育同样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育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浏览各类学习资源,在没有教师有计划地连续指导情景下,同网络伙伴进行交流的学习。狭义的网络教育则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组织的对学习者有明确培养目的、主要依靠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目前我国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均是定位在狭义层面,是依据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不同高等教育机构来进行划分的,培养对象均是面向成人,尤其是以各类在职人员为主。

2.办学模式

开放教育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普通高校、行业部委共同参与,各级地方电大具体实施的多级合作办学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社会资源。相对而言,网络教育则是依托普通高校自身资源,由网络教育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对学生实施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服务。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开放教育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参加实时及非实时网络教学辅导,还可以参加由当地教学点组织的面授辅导及小组学习等。中央电大、省电大以及教学点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实施方案、专业实施方案等实现导学、助学、促学的高效整合。网络教育则是学生完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学习活动,包括:院校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含视频与文本)进行在线教学与辅导,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在线完成作业,通过网上讨论与网上论坛实现师生互动和答疑解惑。

4.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保障。网络教育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师来自于院校自身,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的完整性。而开放教育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基础以及行业需求等,从全国各地聘请教师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依据中央电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纸质教材、音像视频资源、多媒体资源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开发。网络教育则是根据自身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二、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

学分互认,来源于英文“CreditTransfer”,指的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对于院校来说,学分互认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可优化整合、统筹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解决部分学校扩招后师资、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并使院校能够聚集优势资源打造自身特色与品牌。对于学习者来说,单一院校的课程组合已经不足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学分互认有利于打破院校之间的壁垒,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渠道。由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大化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正在积极开展学分互认的相关探索。

1.合作开设专业与人才培养

在开放教育启动时,中央电大为了充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开展了与普通高校合作开设专业和人才培养的探索,截至2012年,已经开展26个本科专业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通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建设专业课程、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对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实现了专业层面的整体学分结果互认。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初步探索了学分互认规则,主要包括课程考试要求、学位英语要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比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学位课程须达到约定的平均分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须达到约定的等级或分值。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各院校的专业要求不同,学分互认具体规则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免修免考”

“免修免考”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通过国家承认学历的其它教育形式取得某门课程的学分,且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低于现修专业被替课程的要求,可以按有关规定对现修专业中的被替换课程进行课程学分替换(即免修免考)的认定方式。针对此类方式,中央电大和多数网络教育学院均制订了相关的制度文件,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在“免修免考”的认定类型方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基本保持一致,包括:(1)按毕业专业(国民教育系列)免修免考课程。比如: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免考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等;(2)按学历证书免修免考课程。比如: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各类高等学校研究生、本科、专科学历,并参加开放教育第二专业的学习者,其所学原课程(6年有效)达到现行同等(或较低)层次专业培养方案对该课程要求的予以免修免考,并获得相应学分(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入学前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可免统考并免修全部统考科目的课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按单科结业证书免修免考课程。(4)按国家等级证书免修免考单科课程。比如,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及以上证书者,可以免修免考本专科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5)按国家等级证书免修免考课程。比如,入学前已取得中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免修教学计划中属性为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实施方式方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都是依据其所制定的相关规定,采用学生申请、院校审批的方式进行。开放教育的学生提出申请后,报经地市级电大分校(教学点)、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审核批准,采用分级审批的方式开展。网络教育的学生则是到学习中心提出申请,经学习中心初审合格后报经学院进行审核和办理。此外,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免修免考”的认定范围、学分认定量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一般来说,凡教育部承认学历及相关证书等均可以进行认定。但由于各教育类型的社会认可度存在差异,部分院校进行了特殊规定,如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明确指出电大、函授夜大、网络试点院校课程取得的成绩不能进行相关认定。在学分认定量方面,各个院校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如中央电大规定“统设必修课程免修免考的比例规定为不超过统设必修(不含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的35%”;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规定“办理免修后累计认可的学分不能超过本院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的50%”;东北财经网络教育学院要求“申请免修课程学分累计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20%”。

3.“学分当量替换”

“学分当量替换”这一概念是在中央电大与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以及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共同组织和实施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中首次提出的。它以承认学生以前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开放教育学生以往获得的非学历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一定级别的技能大赛证书和相关学历证书等,经过严格认证后,根据其与对应的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折算为一定的课程学分。比如,对于获得“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通用能力培训结业证书”的学生,在修读工商管理专科时,能够免修《个人与团队管理》(必修)、《资源与运营管理》(必修)以及《首都职工素质课程3》(选修)三门课程,共分。该项目以“学分当量替换”为桥梁,探索了对学习者正规及非正规学习后的先前学习成果认定办法,拓展了“免修免考”以课程为认定单位的学分认定办法。

4.课程共享

跨校选修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学分互认的常见方式。在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若干网络教育学院探索了以学平台进行课程共享的方式来推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课程互选、学分互认。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以及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网络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研发中心”,以组织制作优质网络课程、文字教材等一体化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其成员单位的学生来说,则可以修读该中心平台上所提供的共享课程,并能够得到相应的课程学分。与传统高校的跨校选修课不同,网络教育的教与学过程完全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因此,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共享课程的探索实现了两校及多校之间课程学分互认。

三、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

结合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开展学分互认的探索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从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已开展的学分互认探索来看,尚存在以下若干不足:

1.缺少开展学分互认的理论基础

目前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探索多是基于现实需要所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在学理界,关于学分互认的标准、学分互认的类型等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结论。由此导致在学分认定以及学分互认的开展过程中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即使对于各院校制定并已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免修免考等),也难以形成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应用的一般性指导原则。

2.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学分互认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事实上,由于制度体系、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壁垒。对于同时起步、共同发展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也毫不例外,虽然二者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国家政策支持,二者之间关于学分互认、资源整合的推进并不理想,甚至存在有意停步不前的情况。

3.尚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

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开展学分互认的:一种是院校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规定学生能够进行课程学分互认的要求以及实施方式等;另一种则是院校单方面制定对其他教育类型课程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认定的制度文件,继而进行实施执行。但整体来看,这两种方式均属于个别、自主、无序的实践行为,缺少操作层面上统一的要求和流程模式、规范,由此导致学分互认实践工作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4.学分互认的范围还较有限

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来看,参与学分互认的院校还很少,能够进行学分互认的课程也较为有限,甚至很多课程学分还停留在单向认定的层面上。此外,无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大家对学分互认的认知依然欠缺,一系列深层、细致的问题还尚未得到解决。

四、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对策

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是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两类较为特殊的教育类型,能够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提供样板和案例。结合“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深入推进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需重点解决以下若干问题:

1.深化学分互认的理论探索

对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来说,教与学过程的相对分离导致其课程的表现形式、实施方式以及学分衡量与认定方式等均与传统课程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已有学分互认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研讨适合远程教育的课程学分互认标准及规则,能够有效指导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学分互认实践。

2.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比西方及日本、韩国等,无论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远程教育,我国在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学分银行的建设等方面等都相对落后。学分银行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有效衔接各类教育,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推动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进程。由于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教育体制的复杂性,目前多数的探索并未突破地区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先期引领并切实推动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可为我国国家学分银行的构建提供坚实基础。

3.构建学分互认的操作规程

明确、规范的操作规程是学分互认得以在实践中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学分互认能够持续、稳定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中,需要转变目前单一、个别化的校际实践思路,探索开展学分互认的稳定、规范的操作规程,包括学分认证标准开发流程、学习者业务办理流程、认证单位业务办理流程等。

4.建立学分互认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