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财政支出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3:30

导语:在财政支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政支出论文

第1篇

在“十一五”期间,尽管重庆市出台了“解决农村中小学条件差”的政策,但改革程度不尽相同。虽然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学校办公设施仍不齐全,教师都是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备课、办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离实现现代化的教育还有一段距离。所开设的美术、音乐、体育课由于缺少教师与器材,都没能很好的完成,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谈。只有少数地方建立语音室、微机室、配备了电脑,大多数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并没有在本质上得到改变。

2教师不愿去农村,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或者说是不到位导致了教师薪水少,并且其在农村工作生活条件也较差。这是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教学的主要原因。农村骨干教师一旦在农村教学中做出了成绩就会吸引条件较好的学校,而为其提供比在农村教学更优越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是不会拒绝而留在农村继续教学,学校想要留住这些教师就只有提供与其等值的条件或者说更好的条件才能留下这些教师。而这些条件又是普通的农村学校不能办到的。

3教育经费短缺

尽管重庆加大了经费投入,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主要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学校建设的配套经费相当部分由农民集资和借贷筹集,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及用各种名目收费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据对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存在大面积的短缺情况。教育经费不足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举债普九”,在落实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和改善办学条件时,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贷款,事到如今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二是农村“费改税”改革对教育经费来源冲击不小。“费改税”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使学校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大多数学校原先计划用农村教育附加费、集资逐年偿还贷款,但现在取消了这些收费项目,学校失去了还债之源。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不对称的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第三个原因。因此,导致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跟不上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发展与政府经费支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4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大

差距大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在学校硬件设施上,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现在只能得到必需的书本,而拓展知识的课外书本根本没有,这就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城镇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宿舍楼、仪器室、电教室、图书室和运动场地及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城市教育展现出来的已是现代教育的气息。二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上,由于农村师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农村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城乡之间的这种的明显的差距不管是给学生还是教师带来了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农村中小学除了正常的财政支出拨款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费用来补充办公用费和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城镇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也就不难理解了。

5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主体的财力不足

5.1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这是需要全社会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负起责任,以政府投入为主,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形成,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三个增长”,并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同时要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措施,切实保证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加强监督检查,并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督。在“十一五”期间,重庆就会投入230亿元用于教育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今后几年,重庆还将投入43.2亿元,实施和加快推进农村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饮水设施工程、课桌椅更新工程、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逐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5.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

这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导致了师资队伍不强,教师待遇低。这些情况的改善就需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府可以在城乡之间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就农村教师现状分析,双向流动制度包括两种制度,其一,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其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但近年来,各地建立的教师交流制度,大多属于前一种制度,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很必要。

5.3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确保不低于改革前乡统筹费中的农村教育附加、经国家批准的农村教育集资以及正常财政投入的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并且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的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给予补助。其次,要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是政府的职责,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地区差距不断扩大,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没有承担起筹资的责任。再次,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最低标准。要使农村义务教育能在保持基本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有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基础。此外,重庆还实施了“五个到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5.4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减少城乡差距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说什么都要向城市看齐,而应该开发出属于农村自己一整套教学模式。只有发挥了农村教育的自身优势,才能缩小和城市教育的差别。调查过程中,老师、学校领导提到最多的就是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过去几十年,农村教育主要是为了扫除文盲,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是真正回归到农村人口自身发展,而是国家为了扫除文盲的需要。这几年,农村教育紧跟城市走,大多以城里学生需要为参照系,简单套用城市的一套。但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农村学校应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办法和体系,比如充分发挥学生的吃苦耐劳,教师的朴直、敬业,以及整个农村多年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等等。为了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重庆还坚持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体倾斜,解决城乡之间、区县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5.5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

可以采取重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模式的办法,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因为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提供这一公共产品应当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有必要从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角度考虑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问题,需要明确政府的投入责任,按责任多少的原则安排转移支付给县政府。因为农村教育不是一种地方性质的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不仅是那些上学的孩子,整个国家也会因公民素质提高而受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义务教育,特别是人口占了全球1/5的中国,而且又是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它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相信通过政府对这些政策的贯彻推行,会使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基本解决,但要彻底解决还需要政府持续不断的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也还需要全社会以及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些政策,措施等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实施展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管怎样,相信通过几代人的共同的努力,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最终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第2篇

【摘要】老年人口队伍的急剧增大将会造成社会保障养老财政支出负担的加剧,不仅有可能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供给陷入危机,也会因此增加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并进一步阻碍中国社会全面改革的进程。老龄化趋势使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正处在一个旧制度变革与新制度选择的关键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2007年中央财政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873亿元、地方财政补助260亿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从长远看,基本养老保险应当实行全国统筹,但是,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比较大。因此,统筹层次比较低,2007年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能够在全省统一调度使用养老保险基金,其他地方仍在实行县市级统筹。

统筹层次不高,难以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和调剂功能,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且转移接续困难,影响了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允许退还外来务工人员所缴的个人账户部分养老基金,形成“退保潮”,使养老保险制度名存实亡。

二、近年来养老保险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我国在工业化中期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积聚增长,社会负担加重,对国家财政的稳定非常不利。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社会保险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大致法则,只有当覆盖范围最大时才会最强,目前,就全国而言,除国有,集体企业基本覆盖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大多数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尚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外,还有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至今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问题也尚未解决,这一问题不解决,社会保障关于权利保障、普遍性、平等性等基本原则就没落实,部分公民仍未享有相应的养老保险权益。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

1.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须进一步扩大。在新制度实施以后,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虽然从国有企业扩大到了非国有企业,参加保险的人数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全国范围来看,养老保险在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公有企业中覆盖范围仍然比较小。以全国养老保险搞得比较好的北京为例,1998年底,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仅为30%。其他地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更低,甚至不到10%。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乃至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的就业人数减少,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由1997年的8671万人下降为1998年底的8475.8万人,而同期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则由2533.4上升为2727.3万人。养老保险金支出的增加,需要有更多的人参加养老保险,才能筹集到比较充足的养老保险基金。在经济成分多元化,非公有企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养老保险覆盖面过小,将制约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应当把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中来。

2.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须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对于基金的共济性和抵御基金风险功能的影响,我们用以下事例来说明: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前,在湖北省内,武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达26%,但筹集到的养老基金仍然不够支付,而其他城市缴费率仅为16%,但是用不完,还有大量养老基金滚存积累。如果实行省级统筹,在一个省内,基金的共济功能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3.统一制度规定的缴费比例偏低。1997年颁布的“决定”规定,企业缴费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其中3%转入个人帐户,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这就是说,工资总额的17%用于社会统筹,即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11%用于在职职工的个人帐户积累,两项合计为工资总额的28%。在实行统一制度之前的1996年,养老费用的实际支出达到了工资总额的23.58%,假设在统一制度实施以后,养老金支出维持在1996年23.58%的水平,那么个人积累无论如何不能达到11%。许多地区由于养老金支付比例高而出现了个人帐户帐面余额高于实际积累的空帐现象。有人提出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非财政途径,即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费的收缴率,提高统筹层次以缓解国有企业集中、退休人员多、养老保险金支付困难的情况。

4.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在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企业,退休人员由于能够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获得养老待遇而保持与在职期间基本相同的经济地位,而没有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就业群体,在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一定保障。但是,补充养老基金的经办机构没有规定。学者们认为,建立统一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必要的,但是具体经办机构应由企业自主选择,合理的做法是,商业化经营并形成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5.

[2]郑功成.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33.

第3篇

(一)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财政民生支出,即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的开支。虽然对于民生支出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财政民生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从理论上说,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可以描述为:政府财政民生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是互补关系,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即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居民消费的同方向增加,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增加收入方面,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通过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个人获得持久收入的能力,从而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而社会保障支出类民生支出则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使其减少消费预算约束,增加当期消费;其次,在减少支出方面,政府民生支出可以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民生类公共服务的供给,减少居民未来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二)近年来湖南省财政民生支出情况由于财政支出的统计口径在06-07年前后的变化较大,因此选取了2007-2012年湖南省分项财政民生支出的数据。在湖南省五项财政民生支出中,占比最高的是教育支出,其次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环境保护支出。总体上来看,五项支出的比例比较稳定,近年来没有特别大的波动,民生投入增加比较明显的是医疗卫生支出,由2007年的4.36%显著提高到了2011年的7.29%。

(三)近十年来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1.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但速度较慢2012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4609元和5870元,比1992年增加12503元和5144元。但湖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年均增长都低于人均GDP年均增速。2.居民消费率和消费贡献率双双持续走低最终消费是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1992年湖南居民消费占到最终消费的90%,2000年下降到78%,之后下降趋势不变,2012年居民消费占76.4%。居民消费占比逐年下降。同期政府消费占比逐年提高。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模式基本属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双驱动型。2000年以前湖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消费,平均消费率达到70%以上。2000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和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不断加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显现。2000-2012年湖南投资率连续13年攀升,从2000年29.5%的提高到2012年的5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从2000年23.1%上升到2012年62.7%;消费率则从2000年69.6%下降为2012年的4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68.7%下降为2012年39.8%。

二、湖南省财政民生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指标选取(1)因变量(Y):Y1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Y2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自变量(G)为人均财政民生支出。由于财政民生支出的项目较多,选取湖南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排在前三位的项目进行分析,包括:人均教育支出(G1);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G2);人均医疗卫生支出(G3)(3)控制变量(I):I1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2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数据来源选用的变量: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财政民生支出(含人均教育、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1992-2012年度)。

(二)模型构建与计量分析1.平稳性检验本文将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然后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被分析序列的平稳性,即是否存在单位根及其个数。对滞后阶数的确定主要依据AIC、SC准则,由Eviews软件自动选择。ADF单位根检验的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序列的一阶差分均为单整,符合协整条件。2.协整检验对于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只有存在协整关系时,变量之间才会有稳定对应的函数关系。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有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AGE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logy1)与人均财政民生支出(logg1、logg2、logg3)以及(3)控制变量(lo-gi1、logi2)之间的协整检验关系见表3,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logy1)与人均财政民生支出(logg1、logg2、logg3)以及(3)控制变量(logi1、logi2)之间的协整检验关系见表4。由表3、表4可知,logy1、logy2分别与logg1、logg2、logg3以及logi1、logi2在5%显著水平上存在4个协整关系。3.回归结果运用OLS方法对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分别与人均财政民生支出与控制变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得到表5、表6。

三、结论与建议

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湖南省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的消费的影响效果在城镇和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城镇地区:第一,财政社会保障和医疗投入对促进消费均有积极的效果,这表明,城镇地区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医疗的投入,让居民省下了用于养老、就业、医疗等的开支,提高了居民的福利水平,让居民减少了后顾之忧,增加了消费;第二,财政教育投入没有提振城镇居民消费,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针对农村地区:第一,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对居民消费提振有较为积极的效果,这表明,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如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支出的增加,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节省了用于这些项目的开支,切实提高了居民的福利水平;第二,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未能提振居民消费。原因可能是城镇居民对疾病认识程度更高,即便是小的发烧感冒也会去寻求医疗服务,减少健康损失,而在农村地区情况则完全不同,医疗支出费用占据了农民可支配收入的较大比例,农民内心抵触患病就医,无论如何都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因此,即使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农民也不会认为他们省下了医疗的开支,从而增加消费;第三,与城镇一样,财政教育投入在农村依然没有提振城镇居民消费,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新疆,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灰色关联分析

1 引言

国外关于转移支付与财政支出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唐尼索恩(Donnithorne,1973)[1]认为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财政分权扩大了省际间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原因在于当各个省份获得更大财政自主权的同时,富裕省份的上解减少直接降低了对贫穷省份的转移支付规模;拉迪(Lardy,1975)[2]则认为依赖于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省份会比其他省份更倾向于增加在社会服务和投资方面的支出;玛(Ma,1997)[3]研究发现,1983~1991 年间由于省级政府的税收流失削弱了财政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同样也导致地区间转移支付数量的下降;雷塞(Raiser,1998)[4]认为转移支付加剧了地区间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是中央政府对转移支付的分配是基于政治目的而非出于公平性考虑;奈特和李(Knight and Li,1999)[5]通过检验1983~1991 年间的省级预算,得出净转移支付会加剧地方财政支出波动的结论;拜赫勒(Bahl,1999)[6]的研究结论也显示转移支付支出的均等化效应在1990~1995 年间下降了。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朱云欢(2008) [7],她利用面板数据对转移支付对各省份财政支出波动的平滑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净转移支付能够减少各省份80 %左右的财政收入冲击,各省份对预算的紧控有利于转移支付平滑机制的发挥,市场化改革和财政分权均弱化了转移支付的平滑功能,同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东部省份比中西部省份的收入冲击更容易受到净转移支付的影响,尤其是在分税制改革以后,考虑到财政支出平滑的地区差异,中央政府应尽可能采取与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相匹配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这些研究多将全国各省级地方视为一个集合进行研究,而针对单个地方财政支出受中央转移支付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

从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考虑,把转移支付仅定义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或者拨款,主要是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的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一是通过对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两者关系的研究,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二是总结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转移支付在支持新疆地方财力、协助新疆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三是对将要实施的对口援疆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性。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描述改革开放后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的数量关系;第三部分对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第四部分给出本文的结论。

2 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的数量关系

为了研究的更加深入,本文根据已有研究的规范性(Devarajan,Swaroop,andZou,1996[8]; Kneller,Bleaney,and Gemmell,1998[9]),将各项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两大类。[②]基础数据来源于《新疆五十年》、2008年和2009年的新疆财政年鉴以及2006~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包含了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性财政支出、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和中央转移支付的历年数据。[③]

首先,从总量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发现下面几个特点。一是从历年数据对比上来看,1978年中央转移支付的量要大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但是小于生产性财政支出;从1979年到1987年,中央转移支付的数额即大于生产性财政支出又大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量;而从1988年往后一直到2008年,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数额是最大的,其次是中央转移支付,最后是生产性财政支出。如果我们用E0代表中央转移支付序列,用E1代表生产性财政支出序列,再用E2代表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序列,我们会发现下面一个规律:E1>E0>E2(1978);E0>E1>E2(1979,1980);E0>E2>E1(1981~1987);E2>E0>E1(1988~2008),可见三者在数量上经历了一个交替上升的过程,从中能够折射出新疆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对三者认识的改变中国学术期刊网。1955年新疆自治区正式成立伊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最急需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两个方面都属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范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的重视以及新疆在资源等方面先天的条件,新疆经济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工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收税体系也很不健全,所以收税得不到保障,财政亏空非常大。出于对新疆地区发展的关注以及财政均等化的考虑,中央逐渐加大了对新疆转移支付的力度,使其发展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疆先后经历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和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两项重大决策的实施,新疆无论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还是在收税体制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新疆的财政不需要完全依仗于中央转移支付的帮助,同时,新疆财政支出也慢慢向非生产性财政支出方面倾斜,尤其是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政府职能悄然发生着改变,向服务性政府靠拢,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从中反应出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改变。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考察一下中央转移支付占新疆财政支出比例变化情况。中央财政补助占新疆财政支出的比例波动是比较频繁的,但比例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平均比例达到了61.7%。可见,如果中央转移支付最终全部转化为支出的话,新疆财政支出有一半以上的比例来自中央转移支付。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两者的比例有一个直线上升期,说明在这个阶段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明显加强。从历年的情况来看,变化趋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最高达到84.3%,最低也有41.5%。随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将有一系列的利疆政策出台,可以预见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新疆将会迎来中央转移支付的另一个高峰期。中央转移支付和新疆财政支出的历年数值和比例关系见图1。

图1 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

3 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的研究方法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的紧密性,曲线越近,相应序列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越小,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规律性没有特殊要求[10]。因此,本文决定运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对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新疆财政支出及中央转移支付量 (单位:亿元)

年份

中央转移支付(E0)

生产性财政支出(E1)

非生产财政支出(E2)

年份

中央转移支付(E0)

生产性财政支出(E1)

非生产财政支出(E2)

1978

9.655

10.449

6.568

1994

29.530

17.218

53.878

1979

10.456

9.734

7.260

1995

52.257

22.437

73.965

1980

11.490

9.131

7.085

1996

59.069

26.740

88.149

1981

12.499

6.302

8.519

1997

68.378

27.410

99.412

1982

12.519

5.776

9.163

1998

80.118

32.345

115.034

1983

13.632

7.561

11.051

1999

95.770

39.563

129.552

1984

15.595

9.458

13.870

2000

119.347

45.479

159.974

1985

20.739

10.260

18.343

2001

189.071

71.329

210.485

1986

24.109

11.161

23.954

2002

217.946

116.684

268.043

1987

25.749

11.383

22.305

2003

237.780

99.631

295.170

1988

23.924

11.774

27.136

2004

282.713

112.664

346.683

1989

23.909

12.397

29.305

2005

343.510

138.480

380.538

1990

24.364

13.026

34.595

2006

470.143

157.643

520.829

1991

24.495

14.096

36.244

2007

509.430

246.372

548.782

1992

29.891

15.293

40.800

2008

685.690

326.269

733.095

1993

29.816

16.729

47.982

得灰色绝对关联度: ;

根据灰色绝对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分析可知:中央转移支付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非常接近,灰色绝对关联度达到了0.91,意味着随着非生产性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中央转移支付的强大也在明显的加大。相比较而言,生产性财政支出序列与中央转移支付序列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只有0.6883,变化趋势相近没有那么明显,但仍然可以说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央转移支付量的增加。

3.2 灰色相对关联度

灰色相对关联度考察的是序列E0与Ei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之间的联系,E0与Ei的变化速率越接近,灰色相对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中国学术期刊网。

先求出各序列的初像值,由

得:

则的始点零化像为:

计算得:

得:;;

又由:

得: ;

再由:

得灰色相对关联度: ;

从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结果来看,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支出与中央转移支付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都是相近的,其中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与中央转移支付的变化速率更接近一些,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加速扩张,中央为了更好的支持新疆地区的发展和为了实现财力均等化的目标,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强,再次证明了新疆财政支出和中央转移支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3 灰色综合关联度

灰色综合关联度既可以体现序列E0与Ei的相似程度,又可以反映出序列列E0与Ei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相似程度,是较为全面的表征序列间联系是否紧密的衡量指标。

得灰色综合关联度:;

通过观察灰色综合关联度发现:δ2>δ1,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需要而引发的中央转移支付增加的量大于生产性财政支出所引发的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换句话说,新疆更倾向于将每年增加的中央转移支付更多的用于增加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上,用在生产性财政支出上的相对较少。

4 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央转移支付和新疆财政支出无论是总量还是支出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折射出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基础设施非常匮乏的年代,生产性财政支出成为新疆财政工作的首选。但是随着税收体制以及经济结构等问题越发突出,新疆财政缺口越来越大,阻碍了新疆地区的发展,基于此中央审时度势加大对新疆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确保财政均衡,全力保障新疆地区平稳健康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越加深化,分税制改革完善了新疆的税收体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则大力推动过了新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疆的财力大为改善,财政支出也倾向于教育科技等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减小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无论是生产性财政支出还是非生产性财政支出都可以有效的诱发中央转移支付的增加,但是两者相比较而言由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所引起的中央转移支付增加的量大于生产性财政支出所引发的量,也可以这样理解,现阶段中央转移支付主要是满足新疆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需要。既然现行中央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新疆非生产性财政支出,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其中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从而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直接干预力度,实现中央对新疆的一系列目标。当然,中央转移支付与新疆财政支出的关系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Donnithorne, A. The budget and the planin China: Central - local economic relations [M].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Univer2sity Press, 1973.

[2]Landy, N. R. Centralization and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s fiscal management [J]. The China Quarterly, 1975, (61), 25 - 60.

[3]Ma, J.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 [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4]Raiser, M. Subsidizing inequality:economic reforms, fiscal transfers and convergence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J]. Journal of De2velopment Studies, 1998, (34), 1 - 26.

[5]Knight, J., &Li, S. Fiscaldecentralization: incentives, redistribution and reform in China [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1999, (27), 5 - 32.

[6]Bahl, R. Fiscal policy in China [M]. San Francisco: The 1990 Institute, 1999.

[7]朱云欢.转移支付对财政支出波动的平滑效应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107-112.

[8]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Devarajan S., Swaroop V., Heng-fu Z.,1996, “The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 Journal of MonetaryEconomics, Vol.37, No.2, PP 313-344.

第5篇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8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7-0086-04

一、引言

“十三五”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压力要求各级地方财政必须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水平,保证财政资金的运用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1]。财政支出绩效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健全的绩效评价,为衡量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资金运用是否合理,客观上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符合地方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

辽宁省2014年财政支出总额5 925.20亿元,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规模有所扩大却仍显薄弱。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建设支出所占比重过大,社会文教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对不足,未能有效满足人民的需要。部分财政支出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立项不合理、执行进度慢,资金到位率低、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未完成产出计划,未取得预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改善辽宁省财政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支出绩效不高的现状,亟须建立一套符合该省财政支出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加强绩效评价[3]。

二、辽宁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辽宁省财政支出现状,根据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系统性与目的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以评价目标为基础,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教育科技、生态环境五个维度构建适合辽宁省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4]。

(一)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反映辽宁省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绩效。财政资源配置合理将伴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单位财政支出的GDP产出增加[5]。因此,可以选取财政支出总额与年平均人口的比值,以人均消耗反映财政支出规模;选取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GDP增长速度与这一时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之比,反映财政支出创造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GDP的能力;选取一定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与本期财政支出总量之比,反映财政支出拉动社会投资的能力;选取第三产业比重反映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

(二)社会保障指标

提供社会保障,保障人民生活稳定,维持一定的就业率,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构成。因此,选取设置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财政支出,反映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否合理;设置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就业增长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率、卫生机构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分别反映财政支出在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方面的绩效水平。

(三)居民生活指标

地方政府和财政的职责之一是为居民提供公共品与服务,保证人民生活逐步提高。故选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财政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财政支出,反映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否合理;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道路面积,从效益维度评估财政支出为居民提供基础公共品和服务的能力;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反映财政支出是否能够逐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四)教育科技指标

选取教育支出/财政支出、科学技术支出/财政支出两个指标,分别反映财政支出在教育、科学发展方面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教职工人数、从事科技活动人数/从业人数,分别反映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绩效水平。辽宁省各地市基础教育的普及率相对较高,各地区差别很小,故选取“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反映该省教育水平。

(五)生态环境指标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友好协调发展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环境保护支出/财政支出反映教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否合理;工业废气排放处理设备数、废水排放处理设备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反映财政支出是否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综上,本文构建的辽宁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以上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教育科技、生态环境5个类别,33个具体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财政支出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体现出财政支出绩效水平的高低。

三、基于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

在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解决指标权重的设置问题,排除主观因素,更客观、快速[6]。本文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教育科技、生态环境指标分类简化抽取公共因子,计算出各绩效因子的得分,进而对各地市财政支出在这五个维度的绩效进行评价排名,利用评价得分,再进行一次因子分析,即可得出辽宁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这样既能对总体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又能反映各地市财政支出在结构上的不足,节约绩效评价成本。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原始数据节选自辽宁省统计信息网、各市政府财政部门网站、《辽宁省统计年鉴》《辽宁省各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用Excel软件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初始加工整理,为消除指标量纲和量级差别造成的不可比性,运用SPSS 17.0软件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的论述,KMO的取值一般要求大于0.5。Bartlett's球形检验的零假设概率值以0.05为标准,一般要求小于0.05。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教育科技、生态环境绩效指标检验的KMO值分别为0.513、0.732、0.537、0.590、0.573,Bartlett's球形检验的零假设概率值分别是0.004、0.000、0.006、0.000、0.042,均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以综合五个方面的最后一次因子分析为例,说明基于因子分析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表2为最后一次因子分析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KMO的检验值为0.760,大于0.5,Bartlett's球形检验Sig.=0.000,小于0.05,表明检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

研究选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获得因子分析的初始解,选用方差最大旋转的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具体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一共提出了2个公共因子,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3.979%。也就是由这2个公共因子能够反映绩效指标83.979%的信息量,所以提取这2个公因子是合理的。通过最大旋转法作因子旋转可提高因子载荷,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绩效评价不涉及因子命名,故不再详述。

(四)因子得分和绩效排名

运用回归法计算因子的得分情况,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4。

通过因子得分矩阵可求得各公共因子的得分F1、F2,然后把这2个主成分的得分值分别代入,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加权求和,即可计算出辽宁省14个地市财政支出绩效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5。

由表5可以看出辽宁省14个地市的财政支出绩效综合排名,基本上符合该省的实际情况。其中,地市综合得分大于0表明财政支出绩效水平处于辽宁省中上等,小于0则说明绩效相对不高。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各市财政支出绩效水平,本文将因子分析计算得出的综合得分转化为百分制下的得分,转化公式为:百分制下得分=(综合得分/2)×50+50。

由表6可知,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百分制得分为92.75,在辽宁省排名居榜首,表现出该市政府统筹财政资金、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不断提高绩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大连、鞍山、本溪经综合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表明这些地市财政支出绩效显著。除了以上这4个地市之外,其余城市财政支出绩效水平相对较低。综合排名第二的大连财政支出绩效百分制得分为84.75,排名第三的鞍山得分为57.75,排名相差较小的地市绩效得分之间尚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明辽宁省各地市政府财政支出绩效水平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

将辽宁省各地市财政支出绩效百分制得分绘制成雷达图,更直观地对比和分析(图1)。由图1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三个板块较为靠近雷达图的中心,说明这三个方面是辽宁省财政支出绩效的短板,相比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的效益而言处于较低的水平,表明财政支出未能统筹发展,而且各地市各项财政支出绩效水平也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例如,盘锦经济发展板块距离雷达图中心较远,生态环境则距离中心较近,表明盘锦政府财政支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没有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反,朝阳政府财政支出各方面绩效水平都相对落后,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居全省第四,这表明辽宁省各地市政府财政支出在各个绩效子系统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教育科技、生态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克服了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的局限性,使研究结论更客观、准确。研究发现沈阳市财政支出绩效高于其他地市,且各地市绩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支出未能较好地统筹规划,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方面未能取得良好效益;各地市各项财政支出绩效水平未能协调发展,均存在短缺与不足的模块。通过对辽宁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剖析出财政支出在各地市之间、各个绩效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性,为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基于上述研究,为改善财政支出现状,提高绩效,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我国各地方政府应转变财政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过程中,把压缩的支出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生态建设领域;第二,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在城乡区域之间的比例,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根据自身不足有计划地优化一些重点支出结构,增强财政投入的实效性,逐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与效益。总之,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价,从中发现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改进财政支出绩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白文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内涵解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1(1):42-59.

[2] 焦英俊.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吉林省某市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 王克强,刘红梅,陈玲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开发研究,2006(5):113-117.

[4] 余振乾,余小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中国软科学,2005(4):63-69.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信用风险的关注,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政策,要求对相关风险进行管理。本文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财政分权等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相关风险的思路。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整体规模已经对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比例最大的银行贷款为例,根据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的初步结果,截至2010年6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其中大部分债务的信用质量需要关注,反映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严重性。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组”的预计,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在2010年末或将升至9~10万亿元,到2011年末则将达到11万亿元的规模(见财经网)。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继续攀升,其偿债压力将不断增大,整体信用水平可能继续降低,违约风险不断上升。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及现状

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在相关规定的约束下,中国地方政府并无直接发行债券的权力,融资渠道受限。在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财政部自1998年以来通过国债转贷地方以及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的方式为地方政府融资。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成立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不足提供了很好的融资渠道。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随后,各地方政府纷纷依托原先的城司设立以综合性控股投资公司、城建、运输等基础设施开发的投资公司以及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公司等为基础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的快速增加,债务规模井喷式的爆发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压力陡然增加。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原先财政实力以及信用水平相对较弱的县级、区级融资平台公司也开始活跃于融资的各个领域。

表1:2005~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情况统计全国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占比

20053393028877597251543174.14%

20064042273999140304313375.28%

200749781351144206383392977.02%

200862592661334417492484978.68%

200976299931525579610441480.01%

注:(1)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均为本级收入;(2)上表数字不包括国内外债务收入;(3)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软约束性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冲动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1994年的财政分权改革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权与相应的事权不对等,进而带来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并增大了相应的信用风险。但从中国政府间的财政支出结构看,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三。这说明,大部分财政资源是由地方政府使用的,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地方政府的财权与支出事权不相匹配的结论。

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扩张的直接原因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软约束性。这种软约束性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中央政府的考核机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热衷于扩大投资,推动经济规模增加。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充当着中央政府人的角色,主要中央政府完成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也集中于经济规模增长等较为单一的指标上。

2.监督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同时也导致了对财政支出的约束力很弱。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地方政府在信息披露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考量均难以完成,相关监督机制很难发挥作用。由于有效监督的缺失,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普遍扭曲,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并没有对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中国的财政支出具有软约束性,尽管全国财政收入近年来持续增长,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30%,但中国财政每年依然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赤字。财政支出的软约束成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信用风险增大的主要因素,与此相对应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水平也未能从根本上受到制约。

(二)财政分权不充分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扭曲、财政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进而增大了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提高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

财政支出结构扭曲,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财政分权并不充分,影响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带来了融资需求的增加。关于财政分权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学派的哈耶克认为,地方政府较中央政府更加了解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因此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钱颖一,Weingast,1997)。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依赖地方政府信用,进行高负债经营,增加了相应的信用风险

一般认为,只要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有地方政府提供信用保障,则相关债务的信用将在不同程度上接近地方政府信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随着地方政府承担的显性债务或隐性债务规模的上升,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的支撑作用将会削弱,单个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获得地方政府信用支持的保障水平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增信作用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高负债经营。本文统计了可获得数据的107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2009年发行的企业债券(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其中有72家(占2/3)债券发行主体的资产负债率达到或超过了50%。

一般认为,信用级别较高的政府对其所属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保障程度较高。但实际上,政府间的信用水平差异并未表现出来,主要是因为信用水平越高的政府(一般对应于较高的政府层级)其所属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的杠杆倍数更高,政府间的信用差异被融资平台公司不同的债务水平所抵消。

(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结构有待优化,整体风险相对集中,而银行贷款政策的收紧将进一步影响融资平台公司的信用水平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盈利资产普遍集中在土地储备、污水处理等资产上,盈利资产单一。土地使用权转让成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高达1.43万亿元,同比增长43.3%,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转让收入可能更多,这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盈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的影响。

资产盈利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往往将一些盈利能力不高或不能产生盈利的资产注入所属融资平台公司以便壮大后者资产规模,这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盈利资产结构单调,风险分散程度不高,抗周期波动的能力不强。此外,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普遍存在着通过土地抵押进行银行融资的现象,这使得银行分担了土地价格变动的市场风险。随着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程度的加强,一些融资平台公司的信用风险可能会凸显。

三、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入手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

1.沿着财政分权的思路,明确地方政府的事权,赋予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有利于解决财政资源错配,纠正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局面。对于政府事权,地方政府应着重于地方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公益性投资项目上;中央政府应投资于长周期、大型、跨区域、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贾康,2005),同时兼顾各地区的财政平衡。文政(2008)认为,从行政区域分布的角度可将政府事权划分为中央事权、纯地方事权以及中央与地方混合型事权,将横跨多个行政区域的政府事权划分为中央与地方混合型事权,通过中央政府的介入以协调多个地方政府的投资和收益分配。

各级政府的事权应大体上与其财权相对应,适当放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增加地方政府稳定收入来源的税种,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侧重于平衡地区间的财政实力,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从而缓解地方政府一味扩大预算外收入的冲动,减轻与中央政府在财政收入分配上的博弈程度,从而提供财政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信息方面的优势,提高财政资源服务社会的效率。这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防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的继续扩大,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定位。

2.在适当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自的基础上,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高速扩张的趋势。实际上,早在2002年,江苏、陕西、浙江、山东等省份就已经对其政府债务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后续的实践中,一些政府尝试建立债务预警指标,以反映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情况,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指标的预警和监督。

第7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被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一般以规模大小和增长速度为价值取向,忽视了投入资金的效率和效益,导致部分高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忽视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损失浪费现象严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经费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契机,结合实际情况,对广东省高校经费预算管理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创新进行了探讨。

一、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广东省省属高校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4年,为调动高校扩招的积极性、扩大高校办学自、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广东省改革现行高校经费基数加增长的拨款方式,实行学生综合定额加少量专项资金的新的预算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高校经费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一是按学生不同层次和专业折算的学生当量,以学校不同类型的生均定额标准核定高校正常经费:二是根据2002年高校经费生均支出水平,并考虑省级财政的承受能力,核定2004年新增的正常经费生均基准定额为6300元/生,省属普通高校执行生均基准定额,专科学校下浮10%;三是清理归并现有各项专款,重新设立少量专项资金,包括按中央和省有关规定设立的专项资金以及广东省建设创新强校工程设立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四是实施范围包括20所省直属普通本专科学校、3所部委属学校和5所省市共建学校。

2《办法》实施以来,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投入,为广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办学规模为导向,忽视办学质量,造成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不高,绩效不好。这种模式下的拨款依据是在校学生数量,生均成本实际是往年的决算数而非合理的成本。由于拨款的标准无法体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别,在校生数量多的学校获得更多的拨款,导致高校在数量和层次结构上盲目扩张和升级,并因缺乏绩效评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和教育经费的浪费。二是以争取更多拨款为导向,忽视学科和专业设置。部分高校不是以自身优势为主,而是设法增加所谓的低成本专业。无法引导高校实现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也无法引导高校提高办学效益。三是盲目扩大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四是生均基准定额四年保持不变,忽略了通货膨胀和办学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高等教育投入增长有所下降。《办法》明确规定:“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前,学校按要求准确填列有关数据,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审核,广东省财政厅结合财力可能并考虑学校当年的增支因素,与广东省教育厅商量、确定下一年度的生均定额”。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2004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并选择“高校基本建设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和学科专项等进行试点。虽然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已经建立,但需要在实务工作中不断完善。而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只处于理论探讨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

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学生层次的开支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是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找到合适的指标来反映所有的项目难度较大;三是评价标准如何制定,即使同属一省,但由于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比性值得深究。

2未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的缺失,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目前,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上只重视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和效率性,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八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导致已经实施的高等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3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监控机制。目前,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计或检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工具以事后审计为主,没有引入以事前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建立绩效预算理念,引入绩效拨款机制

绩效预算的核心思想是:“绩效与结果相挂钩,预算以绩效为依据”,具体包括三方面:1以结果为导向。这种结果是一种社会效益,是产出的进一步延伸。例如,政府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就是产出,而这条路带来的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如公众的交通便利、企业的运输成本减少、地方经济的带动等)才是结果。2以绩效为依据。资源的配置必须以产生的绩效即社会综合效益为依据,绩效越大,获得的资源越多,反之则越少。而传统预算模式下仅以产出即这条路本身为依据作为获取财政支出甚至申报政绩的筹码。3以评价为核心。绩效的确定最终依靠评价指标来衡量,如高速公路绩效的衡量可以通过车流量、人流量来计量。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绩效预算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

绩效预算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绩效目标设定。给每个支出项目设定若干绩效目标指标,并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为确定项目拨款额以及事后评价提供依据。2绩效拨款。根据确定的绩效目标和成本,计算预定拨款额度,将实施环节委托给有关行政部门。3绩效评价。评价绩效目标达成情况,为结算提供依据,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增减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奖励或惩罚。同时,分析单位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高等教育目前的情况看,对高校实

行完全的预算经费与绩效指标挂钩的绩效预算制度是不现实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开支相对比较稳定,而绩效预算相对波动性较大,立即实行完全的绩效拨款机制在实际运作中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度量存在难度。例如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等。作为绩效指标在客观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很难兼顾,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求证。

因此,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可以先实行部分绩效拨款制度。即将总预算资金分为普通拨款和绩效拨款,比例大致可以按7:3或8:2确定;普通拨款按照生均定额与学生规模的乘积获得,绩效拨款通过关键指标的绩效评价来确定。绩效好的予以奖励,绩效差的适当核减下一年度的预算经费。

(二)预算管理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

绩效预算是世界性的财政改革潮流,是广东省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从国外推行绩效拨款或绩效预算的过程来看,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而且实践中也正在不断的接受检验。因此,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模式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广东省应在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绩效拨款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实施绩效预算模式。借鉴国外绩效预算的经验和教训,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广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广东省政府财政对高校投入实行“综合定额+专项”的机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花钱买效果”的绩效观,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要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和本年度在校学生规模、类型核定当年“综合定额”,改变四年以来未变的现状;(2)加强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方面的改革,增强统计“生均培养成本”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提高其真实性和可靠性;(3)根据通货膨胀以及广东省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对“综合定额”进行调整;(4)加强对“专项”绩效评价的追踪问效和责任意识,避免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2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对高等教育投人实行绩效评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瑞典、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通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推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全面、完整地反映预算信息和支出成本,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实行绩效评价制度是政府财政部门按某种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对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拨付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绩效指标体系成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马国贤教授认为:“绩效管理”是根据财政效率原则及其方法论,形成以绩效目的为主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他将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归结为“一观三论”,即“‘花钱买服务、花钱买效果’的预算观”、“公共委托理论”、“目标结果导向理论”和“为顾客服务理论”。该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成为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石。

3合理设计评价指标。绩效指标指专门用于评价产出和成果的数值或特征的指标,是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它基于公共支出的价值判断,是用于指导政府支出所“购买”的效果或结果。现有的广东省财政教育支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大块: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产出效益和发展潜力。这种指标体系重点是关注资金的投入,以及事后的效益分析,尽管对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绩效预算的目标来说还是不够的,应该进行修正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将指标体系分为投入、过程、产出和发展四部分:

(1)投入指标包括经费来源结构(财政性资金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

(2)过程指标包括经费使用结构(具体包括生均事业支出、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教学业务费与公务费比率等)、设备与设施利用率,包括图书资料借阅率、电子文献下载率、实验室开出率、仪器设备使用率等。

(3)产出指标包括教学成果产出(毕业率、获得学位率、就业率、每百名师/生获教学奖人数)、科研成果产出(教师平均科研成果、学生平均科研成果和应用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果评价(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教师和行政人员对高校的满意度、每百名学生获奖人数)。

(4)发展指标包括基础条件状况(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占有图书资料和教学实验设备量、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高级职称占教师总人数比例、生师比))、专业教育能力(学科学位点数量、规划课程开设率、学分完成率)及财务支持能力(发展性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

第8篇

从中国财政支出理论研究的传统体系看,公共卫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以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是被忽视,因此在各种财政支出的理论专著和教科书中很难觅到关于公共卫生支出的专门论述。可以说,2003年的“非典”是一个契机,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都开始重视对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的研究。对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公共财政框架建设,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是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政府重新确立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责任,实现了政府职能的回归。但是,政府如何履行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责任,还仍然存在许多制度设计和技术方法层面的未解之谜,理论与认知层面的一些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厘。

王晓洁博士对中国公共卫生支出问题关注由来已久,并且是国内较早涉及该论题的研究者之一,也一直关注并跟踪研究该论题。本书是在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与时俱进研究这一问题的集成之作。品读本书,有四个特点。

第一,本书提出了一个研究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把所研究的对象放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框架内,才会方便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否则,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就会陷入一种支离破碎、混乱的状态。本书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公共卫生支出的分析框架,以后的研究就在这个框架内进行。研究框架首先分析了政府为什么要负担公共卫生支出。其次,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政府应负担多少卫生支出,对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基础上,采用公平和效率标准进一步对中国的公共卫生支出问题做出判断。最后,针对公共卫生支出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配套的改革措施。

第二,注重对比法的运用,客观还原公共卫生支出的本来面貌。本书的一个研究特色是运用大量翔实的数据,采用纵向对比法分析了中国公共卫生支出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到2008年规模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横向对比法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公共卫生投入上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指标,从而构建了一幅清晰的公共卫生支出脉络图,便于读者客观判断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

第三,注重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上注意推陈出新。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法对中国各省的公共卫生支出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基尼系数判定时本文认为:公共卫生支出属于一种政府行为,目的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那么在进行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时本身就应当体现一视同仁的公正原则,所以判断是否公平的标准就应当和收入分配的判断标准有所区别。故该书在衡量公共卫生支出公平程度时给予了不同的含义:0.1以下为高度平均,0.1~0.2为相对平均,0.2~0.3为比较合理,0.3以上为差距偏大。采用泰尔指数对公共卫生支出地区间公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公共卫生支出效益的研究,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并截取了1978~2009年的数据,计量分析了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类研究在国内也属前沿。

第9篇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绩效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加强政府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的需求日益增多,传统的财务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审计机关开始逐步尝试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拓宽审计的业务领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的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价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很多高校的审计工作仍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持续增长,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促进高校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与利用,提高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探索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界定

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高校财政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判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专项审计行为。其中:高校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审计,主要是检查项目在立项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是否科学,有无虚假立项或重复立项的现象;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是否完全用于指定的项目建设,有无损失浪费、截留挪用的现象;对必须实行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的项目,是否按有关规定的程序执行等。高校财政支出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查对比产出与资源投入的关系,通常审核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资金预算批复和资金请拨款制度是否健全;项目具体执行是否遵照相关制度;项目资金是否及时有效拨付;项目支出管理是否有效,是否合理节约等。高校财政支出的效益性审计,主要是对比资源投入后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达成度,通常审查高校财政拨款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建设工程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和使用标准;预期成果和实际成果的差异有多大等。

二、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范围

目前我国高校财政支出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办学基本支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教学专项支出(“211工程”、“985工程”等)、科研支出、校园工程建设类支出(含大型修缮项目)。因此,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也主要针对这几大类资金使用情况来进行。但是因为涉及范围不同,支出使用各有侧重,对他们的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他们的效益审计目标也有所不同。办学基本支出,指国家投入用于学校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所发生的人员支出、奖助学金、日常教学、办公所需运行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对这部分办学基本支出的资金使用,绩效审计以经济性和效益性为主。一方面通过传统的财务审计办法重点审查资金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资金的投入与回报,如学生毕业率、学位获得率、就业率、学校图书利用率、电子资源下载率、优秀论文率、学生与教职工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高校的社会形象等。教学专项支出(“211工程”、“985工程”等),指国家投入用于指定的学科建设的资金。这一范围的绩效审计以经济性和效益性为主。主要审计范围涉及设备采购程序、设备利用率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研究成果回报率等。常见的方法有通过现场抽查来审核购买的仪器设备等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通过检查采购合同和招标结果备案书来核查项目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中标单位是否符合条件;用财务审计的方法抽查经费使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的现象,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浪费的情况等。但是高校学科建设周期往往较长,而且学科平台建设又通常是多学科交叉,因此对学科建设效益审计往往是穿插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进行的。除了对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设备利用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外,还需要通过比较法和调研法,来审查评价与国内外同水平建设情况相比,被审计学科建设平台是否有利于学校建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此外,学科建设成果率的考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工程建设类资金支出(含大型修缮项目),指学校用于校园基本建设、大型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针对这类资金的使用,往往以其经济性和效率性为主要目标。审计范围涉及建设内容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建设工期情况、交付使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等。在这一领域中,还可以利用预算审计、工程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的审计方法对于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

三、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内容

根据高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目标,将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三项。

(一)高校财政支出预算编制及其执行情况审计—经济性评价

对高校财政支出进行经济性评价,首先,要了解学校长远规划和年度财务计划的编制,由此对各项计划目标、投资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鉴定。其次,对高校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过程效益进行评价。审查费用支出时,应注意单位内部经费审批是否有专人负责,各项费用支出是否根据预算安排进行,有无超计划或计划外开支现象;预算执行的进度是否正常,单位的一切支出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列支,是否贯彻勤俭节约和专款专用原则,有无铺张浪费、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

(二)高校财政资金投资配置的审计—效率性评价

高校财政资金投资配置是指用于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审计高校财政资金投资配置,从宏观上讲,包含两方面内容:(1)审计高校财政投入的外部比例,即高校财政支出在国民经济有关指标中的比例。(2)审计高校财政投入的内部比例,即高校财政支出在不同科类、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形式、不同地区间的分配。从微观上讲,是审计高校财政支出的使用比例。诸如,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与日常公用经费的比例;教育事业费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教育经费中基本工资、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办公费、修缮费、科研经费等在总经费中的使用比例等。

(三)高等教育效果的审计—效益性评价

教育效果具有间接性、长效性和潜在性,因此对高校教育成果的评价内容复杂,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教育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绩效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举办听证会等审计方法对高校办学水平、管理模式、科研能力、学生培养质量、知名度、社会认可度等效果指标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可以借鉴高校教学评估及高校排行榜的方法和指标。绩效审计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高校开展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实际操作中还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今后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寻求更加有效的路径,从而促进高校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李四能、叶晓刚.绩效审计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冯祖丽.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