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3:33
导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环节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新世纪专业人才的使命。所以,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系着信息技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就业需求错位
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理应同时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学生在实际计算机管理工作中也应该能够胜任。但是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过分的重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出现择业就业难的现象。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对于电路原理、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等一些主要的课程中,学生在掌握的往往是这些课程的基本理论。也就是说学生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有哪些。在课程上,学生学习的这些基本的概念知识,而课程上学生并没有实际操作,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也就得不到运用。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了解,我们发现,该学科是一种基于算法理论的学科,要求良好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算法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导致了传统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潜力,这种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的失衡恰恰是和当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要求相违背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多的以操作和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生。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企业要求的失衡。
(三)师资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主要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他们长期的从事重复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与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研究,也不从事其他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活动,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专职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不足。另外,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且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导致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落后。
(四)计算机专业特色没有突出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用的教学计划基本是一样的,并没有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很多学校照搬一些名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得学校自身的特色无法凸显出现来。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没有突出的特色。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基本一样。因而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突出的特色。例如,计算机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同其它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致,而计算机中实践教学诸如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和调试以及工程实践等学习,教师还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教授。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一方面参考《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议;另一方面借鉴NIIT和QUT经验,专业课参考严谨的产业调查结果,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职业指向性强的特点。NIIT课程根据工业界和商业界实际项目开发的需要进行设置,它与IT行业的最新资讯紧密结合。这些课程以一个软件工厂为模型,依据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在与企业实际环境相类似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这样能帮助学生熟悉典型的企业中各组织机构的功能,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为这些组织机构提供IT问题的解决方案。NIIT课程的特点在于它采用模块化教学法(NES),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原安排的实习时间一般只有5~6周,本改革方案的另一个特色是把实习时间调整为一学期(第四学年下学期),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为毕业后的发展确定基本的方向。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组织,提高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和技能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放实验室,增加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的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对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的分析,该专业知识划分应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基础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具体应用领域,从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到应用技术实践的知识,都应存在于该专业的知识当中。因此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以下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专业公共基础理论,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技术平台;二是专业基础理论,该层次以第一层为基础,按专业技术特征的不同侧重点,分成不同的专业分支;三是专业应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体现不同专业分支中的关键应用技术。
(五)拓展课模块
拓展课模块又分为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两个层面且都属于选修课,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专业拓展课为学生提供了该专业较为深层次和专业外延的相关课程;素质拓展课则为学生在人文艺术领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拓展课主要有:计算机算法、Windows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应用开发、多元统计及应用、物流信息技术、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素质拓展课主要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外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技术发展快、更新快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以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拓宽学生就业领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82-8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2002―201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国在校研究生总数将达到硕士生120万,博士生15万,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1-2]。国家的信息化进程,带动了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需求量每年增加100万[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人才资源库,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计算机技术人才教育的核心所在。针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创新驱动和产业集聚等特征,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进行了研究生联合指导培养方式的探索,依托浙江区域经济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比利时鲁汶工程技术学院、瑞典布莱金厄工学院、IBM公司、杭州国家软件基地、杭州国家动画基地、杭州国家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在科研和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开展合作,结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进行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模式实践探索,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精英人才。
1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常顺英研究员将研究生的创造性定义为:能够产生独特的、现实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4]。它包括研究者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创造性人格等,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因素。没有创造性思维就产生不了创造性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成果,所以创造性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为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或者说,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组从而获得有效创意的思维活动和方法,是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批判性思维方式。研究生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过程中,还应注重独立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在科技研究活动中,研究生要敢于怀疑,敢于提出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教育
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全面的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5]。主要研究方向有软件开发环境与软件中间件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电子商务技术,智能技术与应用及制造业信息化。研究生通过专业学习,具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能够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2.2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读研究生生源主要为应届生。应届生是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人较少直接参加科研实践,缺乏生产和科研实践经验,研究目标不明确,不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很多研究生还是用本科阶段的学习方法,习惯于接受、掌握现有的知识和在固定的框架中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往往显示出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喜欢以既定的、现存的规则来解释新的现象,而不擅长通过新的现象来思考原有规则存在的不合理性,并且通过思考与实践来它。其次,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科专业狭窄,学科之间的交流、渗透很少,出现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其结果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视野,缩小了研究生想象的空间和相互借鉴的机会。再次,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个性释放的诱导不足,从培养方案到教学方法和科研过程,研究生能独立从事研究的机会不多,这必然会束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需要一个合理的培养过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根据专业特点,主要从培养计划、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企业实践、跨学科研究生指导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3.1个性化培养计划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一个多样的、有利于学术个性成长的环境。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利保障。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是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教学大纲上列出多部相关教材及学科前沿著作等,使研究生和导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培养计划。同时针对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可设置企业实践必修环节,研究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既要对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更加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个性培养计划中,第一学年主要完成相关课程必修学位课和选修课的理论学习,学会创新科学思维及方法。第二学年是关键的一年,主在通过大量文献阅读、企业实践、广泛收集资料,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这一年中,专业导师团队要负责严格的选题把关和中期考核筛选。中期筛选考核包括学位课和选修课学分及科研实践能力是否达标,学位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原始创新性等,合格者进入第三学年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要终止学习可肄业处理。学位论文研究阶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
3.2研讨性教学过程
笔者作为博士生和访问学者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国际性较强的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期间主讲了计算机三维视觉,指导了多门智能技术相关课程,也旁听了国外教授主讲的人工智能等研究生课程,发现许多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有大量的参考书目。学生上课前必须先浏览该课程的课程网站,了解上课内容和下载相关资料。课堂上,主讲教授经常先以一个典型案例(常为最新的研究论文)说明知识点,再留出时间与学生讨论,学生基本上是带着问题来,再带着新问题跑图书馆或上网学习。这种教学方法针对案例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着眼于发展研究生的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研讨会形式的教学过程给了我们启示,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我们导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删除部分内容陈旧的研究生课程,引进反映学科新技术、新成果,反映专业领域热点和研究进展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不仅注重启发研究生思维,引导研究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还要求研究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我课堂教学,学生当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增加自主设计的实验课程。这种创造性教学活动,不仅营造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而且使学生们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研究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3多样化专题讨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多来自不同专业,如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对本专业,本领域内的理论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专业研究。对每一位研究生而言,其他同学的研究都是新的研究领域。为此,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定期组织专题讲座会。专题讨论会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在这一平台内分享学习成果、探讨问题、分享学习资源,营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气氛。研究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提出的创新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在讨论会中提出来,导师和同学一起研究讨论。一方面加深研究生对课题的理解认识,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企业实践选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这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提供了大量企业实践平台。低年级研究生利用假期到软件公司、企业工作实习,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同时通过实践,了解目前技术瓶颈,从中提炼出研究课题。学生所选的课题为公司企业研发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到企业实践,不仅可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又可以解决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独特的创新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深受企业欢迎,有的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公司工作,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无缝连接。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建立了一批稳定的研究生实践基地。
3.5研究生导师团队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导师个人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对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我们以导师团队方式指导学生。团队中的导师来自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术研究背景,主要导师都有国外留学或访问研究的经历,有着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
导师团队内的研究生如有学术上的问题,可以咨询导师团队的其他导师,寻求问题的研究方案,团队导师对学生的研究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导师团队定期交流,讨论研究生学习进展,交换指导意见。导师以团队方式指导研究生,是一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这种方式,一方面避免导师个人学术水平、知识面、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局限性,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研究生创新思维,让研究生更加主动关注其他领域的知识创新,为科研创新奠定基础。
4结语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校在相关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内容上,主要从培养计划、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企业实践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创新才能进步。我国的学生在总体上基础扎实,但创新能力较弱;计划内的课程成绩较好,但主动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研究生作为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最具活力的人才队伍,所具有的实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国家和民族在今后国际上的兴衰和地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并投入相应的精力,切实做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 侯建国. 研究生教育工作应坚持创新求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1-3.
[2] 陈子辰,许为民,林伟连,等. 新世纪研究生素质教育研究[G]//谢桂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70-189.
[3] 刘学民. 加大创新力度 再创学科辉煌:关于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专业设置及创新改革的研究[C].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116-118.
[4] 常顺英,林彤. 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106-109.
[5] 2009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EB/OL]. [2009-09-11]. / articleContent.do?articleId=459.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CHEN Sheng-yong1, YAO Chun-yan2, XU Xin-li1, WANG Ming-huan2, PENG Wei2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现代教育;网络技术;多媒体
1计算机科学在现代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1.1利用计算机科学的虚拟化摆脱传统教育的时间、空间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知识获取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者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量的学生未能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资源和宝贵的师资。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代教育突破了许多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性,让更多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为实现全民教育,构建2l世纪终身学习体系都是提供了基本条件,这将是现代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1.2利用计算机科学实现随时随地面对面教学交流。交互性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现代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的潜在优势,满足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人机对话要求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讨论,做一些事情,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方便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对各种教育问题进行即时处理。参与和沟通的计算机网络,使现代教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是真正意义上的将自由和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1.3 利用计算机科学丰富教学内容,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中的丰富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由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化成为图文并茂,声色具佳的课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网络和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辅助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形象,生动,课堂氛围更活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使每一个学生的主题教育独立,不受约束。丰富的课件和完善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课后学习也是一种促进。利用应用软件,做出自主的测试系统,同学们能够通过测试系统对自己学习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即时做到查漏补缺。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活动摆脱课时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前以及课后都能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化被动为主动,可以自主进行更多的超前学习和超量学习,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教育的深度和随时性。
2 计算机科学在现代教育应用中的弊端
2.1 现代教育成为形式主义,设备束之高阁。很多学校在推广计算机教育技术时,缺乏高配置、高普及率。很多的乡镇中小学中,他们只有一个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学的电视机,只能够播放一些教学视频,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现代信息化教学。而且很多乡镇中小学老师普通有着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视频教学在乡村根本没有可实现的可能,学生在家里没有人照顾,根本不可能自己学习,而老师则认为在教室中讲完课,一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根本不需要再在网上对他们做辅导。
2.2 计算机应用不当,成为老师家长心头恨。很多的学生自治能力不强,无法抵制计算机网络游戏的诱惑,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计算机成为了学生堕落的根源,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无法自拔。甚至因为网络游戏,结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养成不良习惯……
3 结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教学模式完全否定。在大力推进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的今天,认识到加强人与人的对话。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老师对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监督,都是非常重要的。实现教师“教”与学生的 “学”之间的关系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课件的交互性,为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材料,实现课件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有效的结合,不能被过分强调华丽的外观,而忽视了课件设计的科学合理,要尊重重型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实际教学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剑,等.^J)L系统与现代教育技术[A].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
[2]罗健生.论网络教育的优越性[A].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
论文摘要: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其社会性和自身特点。针时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三个培养方向,需要构建不同课程体系。
一、引言
从1956年我国开始开办计算机本科专业以来,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专业点从1956年的2所高校2个专业点发展到现在的598所高校847个专业点,在校生人数大约增长了万倍,达到40余万,构成一个巨大、复杂的专业,在规模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普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强调特色和适用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更准确的培养定位。所以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的趋同性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实际培养目标上应有的差异,是实现精英教育转人大众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做法和针对性很强实施办法,但这些做法或实施办法主要是基于本校的一些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缺乏通用性。为此,针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研究和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院于1992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三年制专科专业,199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制本科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办学,我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二是工程实践能力不强;三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强;四是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标准不够具体;五是缺乏团队协作或协作能力不强;六是综合分析和应用水平有待进行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学科组织结构和核心专业基础知识不断膨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将学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内涵发展模式。具体的说,就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提出了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鼓励不同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规格分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计算机学科覆盖面广,计算机专业规模大的特点,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成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3类m。依据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三个培养方向,即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
计算机应用:该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能从事高等和中等技术教育计算机课程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训指导的专业教师以及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计算机软件:该专业方向培养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良好的规范化的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素养,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够解决软件工程中的实际伺题。
网络技术:该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急需的高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设计、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网络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工程中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性能评估、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间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网络工程设计及维护等工作。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四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与模拟电子学、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专业限选课包括:计算机数值方法、Web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概论;专业任选课对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设置10门课程,学生可从中选择至少6门课程,计算机应用方向的专业任选课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技术、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嵌人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数据结构选论、高等数学选讲。计算机软件方向的专业任选课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技术、电子商务概论、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软件工具、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动画与虚拟实现技术、数据结构选论、高等数学选讲。网络技术方向的专业任选课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技术、网站建设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选论、高等数学选讲。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学生在前三学年修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茵库实现三个不同培养方向上计算机学科的公共专业基础的培养。第四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未来工作去向,选择一组方向课(专业任选课)学习,这样既可以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实现规格分类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龚老师上课条理清晰,有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一经他的讲解,便能够很容易地理解。他讲课以教材为基础,但有增删,课件中时常穿插一些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效果,增强课件的吸引力;实验课上我们学习了时下比较流行的多媒体工具,如Cool Edit、Photoshop、Premiere、3D Studio MAX以及Flash,这让不少同学从此对多媒体技术产生了兴趣。
龚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上时常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并鼓励我们多多与他交流;因为我对图像处理比较感兴趣,龚老师便鼓励我参与到他所指导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在指导我的过程中,龚老师十分强调培养我的创新意识,鼓励我撰写。在龚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论文《基于局部熵的CMOS摄像头疵点检测》,现已被《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录用。
龚老师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生活中也是个极其和蔼可亲又热心的老师。课间的时候,我曾经和龚老师一起讨论过对这门课程的看法,以及大学生应当如何对待学习等问题;因为我想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龚老师了解我曾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后,便主动为我写了推荐信,现在,我已成功保送北航研究生,真的很感谢龚老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5级
本科生 沈雅芬
龚老师教我们“多媒体技术应用”,采用的是龚老师自己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门课程涉及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很多有趣而新兴的内容,加上龚老师不拘一格的教书风格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展现,我们的学习过程变得形象生动,同时也接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作为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龚老师治学严谨,具有大家的儒雅。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平易近人。在遇到疑惑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与龚老师交流,无论是对学习的困惑,抑或是对生活的迷茫,总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满意的解答。他的平易近人也使我们对所学的课程喜于思考、善于交流,不惧权威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而这种平易近人也正是我们作为学生最需要的。
――200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四年级学生 刘燕清
能够成为龚老师的学生,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他传授给我们知识和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他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们深深折服。课上,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仔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深刻剖析各种技术方法,在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同时还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方法,使我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张,思维也更加发散。每次上龚老师的课总能感觉有意外的收获,他在基础的东西上总是能另辟蹊径,引导我们在某些问题上作出思考,而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能力。
最后,衷心地感谢龚老师!祝龚老师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一切顺利,
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研究生 干楠
作为龚老师的学生,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荣幸,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他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怕我们不能理解,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书写,当时我特别感动;在课外,他也很耐心地给我们指导,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学习方法。平时他虽然很忙,却总不忘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教育我们从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任何细节,要循序渐进,告诫我们要目标明确,踏实过好每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研究生 周菲菲
我是龚老师“模式识别”课程的学生。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聆听龚老师精彩的讲解,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龚老师不仅教会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还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教给我们做学术应该持有的态度:严谨、耐心、坚毅。
龚老师是一个很开明的老师,对教学和我们的学习持着“学以致用”的态度,所以采用“报告+论文+考试”的方式来要求我们完成课程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是通过去考察知识点来督促我们的学习。
关键词:离散数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880(2016)03-0038-03
任何一门学科在其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计算机科学在其研究过程中也需要借助数学工具,这个数学工具即是离散数学。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本身及其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人工智能”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但是,离散数学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特别丰富且又各自独立,概念和定理特别多,内容极其抽象。这些特点对教与学两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针对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将该课程当成一门纯粹的数学课进行讲授的话,学生会很难理解课程内容以及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容易导致学生接受困难、兴趣低。因此,如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便是一个关键问题。
1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及问题
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IEEE/ACM的CC2001课程体系别强调了这一点。它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基础理论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离散数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离散结构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其处理对象的状及其变换的有效描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关的许多领域都要用到离散结构中的概念,从而使得离散数学在专业课中有着广泛应用。(2)离散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掌握正确的学科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离散数学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离散系统的状态、关系和变化过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形式化描述语言,也是进行数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工具。(3)学习离散数学有利于能力培养。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离散数学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偏重理论,很少注重理论与计算机应用问题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将离散数学当成一门纯粹的数学课,不能发现与体会到该课程内容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作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一书中明确建议,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引入较多实例,介绍相关理论、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作者认为,在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讲解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学科应用,特别将后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入当前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无论从学科的本质特点,还是学生的学习掌握方面都是有积极作用。
2计算机应用案例融入离散数学教学的探索
2.1关系数据库与离散数学
在离散数学课程中,集合论中的关系代数和数理逻辑中的谓词逻辑两部分内容一般在整个课程的前半部分。对于大一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基础还很薄弱,甚至还没有“入门”。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进行理论讲授,会使得很多同学感到迷茫,甚至产生对本专业的厌恶。然而,这部分内容在后续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中有重要应用。关系理论是现代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对关系性质及其运算的了解,将极大地有利于学生对关系数据库中的范式理论以及各类数据操作的理解。因此,作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之前,先用20分钟左右时间简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知识背景,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发展历程、典型应用等,并落脚于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关系数据模型。强调在关系数据库中,基本数据结构是关系,也就是二维表。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就是对若干张二维表进行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实现这些操作称为数据子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以关系代数和谓词逻辑为数学基础。有了这些背景知识,然后在讲授这部分理论过程中,适时地融入关系数据库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有关理论。比如,数据子语言相当于一种代数结构,而这种代数结构的研究对象是n元有序组的集合,一共有五种操作,包括投影、选择、笛卡尔乘积、并和差运算。这些运算都是封闭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代数系统,称为关系代数。由此可见,对关系数据库中数据子语言的研究就归纳为对关系代数的研究,这样就建立了关系代数与数据子语言之间的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再举几个实际的数据库查询例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关系数据库实例讲解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图示法的应用。我们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坚持“能够用图示介绍的,绝不用文字介绍”的原则。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从感官上认识到关系数据库的最基本知识与原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3张简单的关系表作为示例,分为是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学号、姓名、系别和年龄4个属性,记为S(SNO,SN,SD,SAGE)、课程信息表,包括课程号和课程名2个属性,记为C(CNO,CN)以及学生选课表,包括学号、课程号和成绩3个属性,记为SC(SNO,CNO,G)。这3张关系表的信息是学生们特别熟悉的,因而容易理解。例如,当我们需要在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查询年龄大于19岁的学生信息,用关系代数语言即可表达为σSAGE>19(S),查询结果如图1所示。再比如,当我们需要查询学生的姓名和系别时,用关系代数语言表达为πSN,SD(S),查询结果如图2所示。总之,通过这些简单但具体的应用,让学生对关系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2.2计算机网络与离散数学
图论是离散数学中重要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都会归结为图结构的建模及求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图结构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在通常的教材及教学中,往往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作为引入,说明图论问题的来源。但作者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仅以这个例子来引导学生进行图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典型实例有:个体之间的关系、航班安排、程序调用、文件存储结构、代码设计、通信网络、路由分配、决策与博弈等。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图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图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建模能力。这里,我们仅以计算机网络中。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以及校园wifi建设的完善,几乎每位同学每时每刻都处于联网状态。然而,在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学生都还不清楚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因此,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有关内容与图论知识适时恰当地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整个因特网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图结构,每位同学的每部手机就是这张图的一个节点。上网的过程就是不同节点之间信息传输的过程,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即图结构)这么复杂,如何保证信息正确到达对方节点?”“如何找到一条最好的路径来进行传输?”等问题。从而可以自然地将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选择与图论中的最优路径算法结合起来。在讲授过程中,再结合一些动画进行演示。作者发现,可以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与学习兴趣。
2.3其他方面
为了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将较多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案例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尝试:(1)在第一次课上对离散数学课程进行较详细的引导性介绍。主要包括它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作用,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历史,计算机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早期阶段中的一些典型人物与事件。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及把握。(2)保证一定的课后习题量。仅仅依赖课堂的听讲不能真正理解有关知识点,尤其是对于数学类的课程。离散数学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共64学时。每节课都有大量的知识点,因此,每次课后都有一定量的课后作业。为了及时批改与讲评,需要配备1名研究生助教。(3)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研究。例如用图模型网络流、最优调度等实际应用问题。研究成果以书面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提交。
3结语
离散数学课程的内容是极其抽象的,这是数学类课程的本质特点。实践证明,正是它的抽象性,才会带来巨大的应用。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一开始便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确实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注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有机联系,通过计算机实际应用案例来引导相关抽象概念的学习。实践证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廖瑞华,魏大宽.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100-103.
[2]张顺淼.应用型本科高校离散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8):82-85.
[3]赵青杉,孟国艳.关于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65-68.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个体差异;分类教学实践模式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秉承“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国际接轨”的办学宗旨,在创造性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完善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完成了学科方向布局、分类分层培养课程体系建设[1]。基于总的学科发展与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目标,我们对主干课程之一的数据库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和基础,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数据库课程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等的必修课程,也是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与实践技能。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系的本科专业必修课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学科发展和分类分层培养目标的确立,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模式与体系需要进行新的规划与设计;另一方面,数据库课程相关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知识背景、创新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取向等多方面的差异,也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要取得好的教学与实践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所长,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课程的教学实践模式。
基于计算机系学科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根据数据库课程自身的特点、数据库相关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并参考国际、国内一些主要大学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文献,我们提出一种数据库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学习兴趣、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3种类型,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侧重不同的教学与实践内容,更好地体现该课程教学的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
1课程的教学对象分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2]。
但是,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并不完全相同,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好、擅长理论分析,有的学生编程能力强、喜欢软件开发,有的学生则倾向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因此,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对象与培养目标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理论强化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具备坚实深入的数据库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开展科研和实际工作。
2) 工程研发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掌握数据库基础理论和主流数据库软件产品,以及数据库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具备较扎实的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技能,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认可的高级研发型工程技术人才。
3) 应用管理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掌握数据库系统基础理论,以及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主流数据库软件产品,能较好地设计、管理与评估数据库项目方案。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高校,以不同形式的实验班或培训课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培养。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同济大学的“图灵班”和“卓越工程师班”等。在数据库课程分类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探索中,我们把计算机系特色教学的“图灵班”、“卓越工程师班”和其他学生分别作为数据库课程教学的理论强化型、工程研发型和应用管理型对象。
2课程的分类教学与实践模式
对于上述3种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我们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总纲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调整课堂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选用不同教材,安排不同的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开展不同的课后活动,引导学生研究与解决不同的开放思考问题,尽量充分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研发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在各自擅长和需要拓展的领域内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1分类调整授课内容
数据库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基础理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有针对性地拓展和加强不同部分的知识。
1) 对于理论强化型学生,拓展和加强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强化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原理与相关算法实现,如存储、索引、查询处理及其优化、事务处理、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等的机制与主要算法。教材上倾向于国外原版教材,即《Database System Concepts》[3] 辅之以《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4]和《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5]。
2) 对于工程研发型学生,在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基础上,强化DBMS的底层算法实现与数据库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介绍基于一种主流数据库产品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教材上使用国内经典教材结合国外原版教材,即《数据库系统概论》[6] 辅之以《Database System Concepts》[3]和《Database: Principles, Program- ming, and Performance》[7]。
3) 对于应用管理型学生,则在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基础上,强化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数据库事务处理技术、数据恢复和并发控制技术、DBMS的安全技术和完整性检查技术,介绍基于主流数据库产品的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管理技术。教材上使用国内经典教材,即《数据库系统概论》[6]辅之以《Database System Concepts》[3]和《数据库系统原理》[8]。
2.2分类安排课程实验
数据库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安装与配置、数据库使用、SQL语言使用、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和数据库编程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在课程实验中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不同的内容。
1) 对于理论强化型学生,课程实验将完成6~8个DBMS底层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主要包括存储、索引、查询处理、查询优化、事务处理、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等算法,另外还有一个理论方法探索或实际应用系统研发的综合大作业。
2) 对于工程研发型学生,课程实验将完成4~5个DBMS底层算法的实现,如存储、索引、查询处理与优化等的算法,完成1~2个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实验,一个实际系统工程研发相关的综合大作业。
3) 对于应用管理型学生,课程实验将完成6~8个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管理相关的部分实验,主要包括安装了解DBMS、SQL数据定义与查询、SQL更新与视图,数据库事务处理、数据恢复与并发控制、数据安全性与完整性以及一个实际应用开发管理相关的综合大作业。
2.3分类进行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数据库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实践能力,全面拓展数据库原理课程相关的综合研发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熟悉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理论,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技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动手能力,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分析DBMS的体系结构与主要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课程相关的理论技术发展与前沿动态。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
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研发:综合运用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法设计一个较完善的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库;掌握流行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ORACLE/ DB2等的应用与开发技术;利用高级语言开发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2)DBMS研究分析以及功能实现与扩展:以开源代码的DBMS为基础熟悉并研究分析DBMS的体系结构、基本功能及其实现,完成一些系统功能的实现和进行相应的可扩展性研发,形成系统分析报告、算法实现软件包和技术文档。
3) 领域研究综述与热点问题研究探讨:跟踪数据库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发展,完成相关的前沿研究或技术问题的综述,对领域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形成综述报告、技术报告或研究论文。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开展不同主题的课程设计,有不同的考查侧重:
1) 对于理论强化型学生,课程设计更强调在开源代码的数据库系统如Postgres上,针对DBMS底层实现做进一步研究与扩展,以3~5人的课题小组为单位,分析开源DBMS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的技术方法,并对其中某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与扩展实现;此外,强调对领域前沿的了解,对某方面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综合把握与研究分析,并能对一些领域热点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完成领域某方面的综述报告和研究论文。
2) 对于工程研发型学生,课程设计强调在Oracle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产品基础上,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以3~5人的课题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中等规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并要求对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各个设计与技术实现环节能够有较全面的把握;此外,强调对领域技术动态的了解,并能对领域技术和应用有较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对实际系统研发能形成有效的技术方案和分析报告。
3) 对于应用管理型学生,课程设计将以3~5人的课题小组为单位,在Oracle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产品基础上,构建一个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强调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过程的全面把握,以及对项目研发过程中各个实践环节的全面调度与管理;此外,强调对领域研究与技术动态的了解,对系统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管理模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分析,能对实际项目开发与管理形成有效的方案和分析评估报告。
2.4分类开展课后活动
数据库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课后活动,培养不同类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 对于理论强化型学生,增加一些相关的领域研究现状和动态的介绍,提出一些开放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广泛地了解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的研究热情和研究能力。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找寻一些课程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热点或难点问题,主要追踪数据库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与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如SIGMOD/PODS、VLDB、ICDE等,国际期刊如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TOD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TKDE)、VLDB Journal等,以及追踪国际国内一些著名的数据库研究小组,学生以自由组合小组形式展开针对某个主题的研究探讨,完成领域综述以及研究论文,并在讨论课上做口头报告;更进一步鼓励学生加盟数据库相关领域导师的实验室和课题组,参与相关的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
2) 对于工程研发型学生,增强数据库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介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前沿的研究探索热情和研发能力,由教师或企业研发人士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热点问题,完成领域技术分析报告以及研究或技术型论文,并在实验课上做口头报告;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导师的实验室和课题组,具体开展一些相关实际课题的研发;引导学生在小学期的企业实习期间有效地参与和完成实践项目的调研和分析设计与实现工作。
3) 对于应用管理型学生,加强数据库软件产品和应用案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技术前沿的研究探索热情和应用管理能力,邀请企业数据库工程师举行讲座,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相关的技术热点问题,完成领域综述以及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分析报告,并在实验课上做口头报告;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导师的实际项目研发;引导学生在小学期的企业实习期间有效地参与相关企业项目的研发与管理实践的调研分析。
3结语
数据库课程分类教学与实践模式是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的探索,通过对学生个体
差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分类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集中实验以及课程设计和课外辅导,因材施教。在数据库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我们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探索和逐步应用分类教学和实践模式,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从学生们的课程作业、实验报告、技术分析报告、应用系统设计、DBMS分析报告、领域综述报告、研究或技术论文、参与相关导师的研讨班与课题工作、期中和期末考试等情况来看,分类教学和实践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与潜力,大部分同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和实践效果。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研究数据库课程教学与实践各个环节,特别是课程自身的体系与数据库日益发展的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应用间的关联,以探索更合理、更优化的教学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 蒋昌俊,苗夺谦,王晓国,等.“一体两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EB/OL]. [2009-02-19]. 高教教学参考,2009,3(1):1. /Model1024.asp?id=1425.
[2]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2006修订)[EB/OL]. [2009-09-30]. cs.tongji. /prog/InforWeb/publish/newsdetail.jsp?newsno=904.
[3] 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影印版)[M]. 5th ed. New York:McGraw- Hill,2006.
[4] Raghu Ramakrishnan,Johannes Gehrk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M]. 3rd ed. New York:McGraw-Hill,2002.
[5] Hector Garcia-Molina,Jeffrey D. Ullman,Jennifer D. Widom. Database Systems:The Complete Book[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2002.
[6] 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Patrick O’Neil,Elizabeth O’Neil. Database:Principles,Programming,and Performance[M]. 2nd ed. San Fransisco: Morgan Kaufmann,2001.
[8] 李建中,王珊. 数据库系统原理[M]. 2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Classified Teaching and Its Practice Model for Database System Course
GUAN Ji-hong1, WEI Qing-ting1, 2
(1.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2.School of Softwar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6, China)
关键词: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97-03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医学信息应用越来越广。医学信息工作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支撑,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培养信息化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发展规划的一系列文件中也指出,要完善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尤其应重点培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服务于技术、应用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特别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为主的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是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也对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医学院校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现状
医学院校开办医学信息相关专业的时间不长,面向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等专业大多开设于2000年前后。[1]中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相对较晚,各校根据自身研究的特色和专长,设置了不同的专业。
目前,各校开设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即使同一专业,各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也均不相同。例如,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有的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上,有的学校侧重于计算机和信息学科专业知识,有的强调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有的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而且在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各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置也有较大的不同。另外,部分中医院校已经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医学信息学科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2]
医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笔者所在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中医院校中较早地开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2012年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开设中医药信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并开始招生。目前,学校拥有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信息管理学等两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c学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学校已逐渐积累并形成了符合学校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从事医学信息相关工作的人才需求而研究设计的。目前,医疗卫生系统及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研究开发领域急需的是应用型人才,即需要能够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医疗仪器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医学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析等专业性较强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因此,医学信息类专业主要培养的应是具备上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别应用型人才。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领域,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以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为主的多平台软件开发及部分网络工程岗位。因此,从岗位胜任力出发,结合社会最新岗位设置及其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学校研究设计了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能融合医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现代管理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具备医疗卫生相关的信息处理与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和硬件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及工程实施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即能胜任医疗卫生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和IT行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可以看出,学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多学科融合的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专门型应用人才,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应用层面较广具备较强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明确培养什么人之后,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中通过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以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中分为三个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大类基础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多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其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多条主线,且主线并行,包括软件开发能力、硬件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学科融合能力等。其中,以培养软件开发能力为基础,兼顾智能硬件开发和医学图形图像分析处理。通过必修课程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通过选修课程的设计与选择方案制订,有引导性地指导学生至少选择两个选修方向,使学生除具备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仪器和图形图像三个方向基础知识外,还能够具有更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较深入的专业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软件开发能力培养展开。程序设计类课程和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是课程设计中的主线。学校在依据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14个核心内容要求开设的基础课程外,又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开设了中医学概论、现代医学概论、医学信息学、医学图像分析、医学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等培养学生医学基础和应用能力的课程,以及智能终端应用开发、物联网原理与应用等符合市场最新需求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医学信息工作的必要基础和更好的社会需求适应能力。
(2)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将其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设计了多层次的实践教育体系。从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到核心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再到实训项目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逐层递进开展教育活动,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其中,实训项目包括与医院及企业合作的小学期项目开发,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创新实践活动包括专业特设的创新创业学分、信息专业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等。学生根据兴趣和优势,与指导教师及校外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实训及创新实践项目,从而强化与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还特别安排学生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相关机构和系统的运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
(3)素质培养体系
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未来从事医学信息工作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课程的开设,更是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设计、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校园文化底蕴等。
因此,在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学校首先在通识课程中设计了包括思想政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创新创业、校本特色等的各类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组织教师讨论、设计并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自我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学习等。同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组织和设计不同层次和不同开展形式的实践项目和活动,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例如,邀请学术及行业专家开展学科前沿知识、市场发展动态等系列讲座,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项目嵌入,创造环境支持学生创业项目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与实践安排,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等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是在专业开设多年的基础上逐渐明确并且逐步修改完善,并形成特色。学校以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培养为重要基础,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引领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以校院、校企合作贯穿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等。例如,学校代表队在国际和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并以此带动了全体学生的程序设计学习氛围和竞赛参与意识。又如,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临床信息系统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与联众智慧科技、医慧科技、图特信息科技等多家医疗信息科技公司共建各类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训。
近期,学校在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又一次更加深入地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在坚持强化学科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培养方法、教学手段。其中,校院、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首先应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设置来自医院及企业的委员代表,依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此外,应该与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信息化企业充分探讨,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将实际工程应用逐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需求相结合,如何将课堂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工程项目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现实需求出发,促进其自发地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 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 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 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 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 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 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 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HtTp://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