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3:54

导语:在县域经济发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

第1篇

(一)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区域内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镇成为农民务工经商的新的就业平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还可以避免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过度集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压力。

(二)壮大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中的50%以上属于务工及非农性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将有利于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县域内比较完备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手段,有助于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有利于统揽市场,整合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调整经济结构首先,稳定第一产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优先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得到合理流转,从而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积极探索有效的组织模式,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领域,改变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通过给予财税、信贷、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重视农业科研,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编制相关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创新第二产业的布局。对技术进行改造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机制的转换和体制创新,立足本地特色,突出主导产业,做到抓大扶强。努力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遵循市场导向、适度跨越、重点突出、技术领先,比较优势等原则,改变县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的无序状态,提高区域内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实施以特色工业为主线的县域工业发展之路,实施以园区工业为主导的县域工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培植产业集群,构架县域工业网络。第三,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的现代化,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对县域经济的壮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进一步调整传统第三产业,通过完善相应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娱乐餐饮业发展,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提高服务的质量水平;发展商品贸易流通业,构建县市、乡镇和村三级购物中心和服务体系。在传统产业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技术咨询业、中介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等关联度大、效益好、收入高的新兴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向多方面、多层次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切入点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关系、利益关系明确等特点,在市场机制中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有力的吸引力。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民营企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日益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挖掘民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民间的资金,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促进民营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引导规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能降低交易的成本,带来更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企业之间开展有效的竞争,从而刺激企业的创新发展。采用多种措施(如典型示范、结对子等),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非农产业,壮大民营经济群体的规模,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富裕面。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特色优势,做优做强某一产品、某一环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加速县域城镇化进程,快速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21世纪前20年中国的城镇化应以县城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就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是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建立起现代经济结构。通过采取以承包地、自留地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彻底脱离土地。改变过去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状况。通过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市,使县域内有限的经济要素,向县城聚集。提高县域中小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改变非农产业效率低下,发展速度缓慢,大量县域工业开发区空臵和土地浪费的问题。城镇化还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合理发挥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在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优化产业结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县域政府如果过多的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市场,就会产生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从而导致区域间的竞争被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的竞争。政府应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依靠自身的优势,纠正市场失灵,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参与主体给予同等对待,整合资源,引导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公平、有序的场资源配臵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五)完善健全县域主体财政机制,增强县域主体财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县级行政主体的财政调控能力,完善发展县域经济所需的资金环境,缓解国家财政拨款不足,县域资金紧张的问题,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扩大资金投放的力度,降低贷款担保等限制条件,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县域金融机构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信用系统,提高贷款评估、咨询的效率,降低费用和时间成本;发展一些小额的贷款组织,如村镇银行、农村基金会等,改善县域内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形成较为稳定的、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体系。由于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缺乏先进的投资理念,也缺少多余资金用于投资,因此还应加大资金的引进。加大县域的开放程度,创造适宜的开放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改变农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被动局面。

(六)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枢纽和调控的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评价体制和机制,形成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转变用人机制,用人要做到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冲破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等的传统观念束缚,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支撑体系。使人才支撑体系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包容性等特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臵中的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高科技人才的总量,充分引进特色经济所需要的特色人才。

第2篇

Zhao Jing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该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y, this paper want to find the typ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ak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体育经济 现状

Key words: sports economy; status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76-01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经济不甘落后,2010年体育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了20%,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早在2009年,体育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0.5%,展示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

1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992年国家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把体育经济的相关产业划归为第三产业,随后对体育经济提出了要求:“体育要坚定的走产业化、社会化道路”,国家体育总局也根据当时我国体育经济的一些现实情况,配套制定了一些关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文件与政策。这一系列文件政策,也促使我国体育产业从过去的福利化向产业化加速转型。但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体育经济的认识还不够透彻,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想办法把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仅仅把体育作为服务其他经济活动的手段,体育成为“搭台子唱戏”的表演者,本身并没有受到很大重视。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沿海地方发展较快,在全球经济处于快速上升时,体育制造业的出口额年年增长翻新,但当遇到全球经济震荡时,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加之大部分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危机来临时难以抵挡。

1.1 体育产业结构缺陷我国体育经济主要指标的贡献者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他产业的发展背后都有政府的身影,造成这些企业和行业发展严重受阻。比如:我国职业体育联赛名义上是各行业协会牵头成立联赛机构,但我国体育机构都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业协会实际上就是体育局政府机构,政企不分,就暴露出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体育制造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我国体育制造企业主要进行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缺少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加之各个企业恶意竞争,相互压价。比如:我国著名双星运动鞋出口欧美市场的利润只有不到1美元,甚至只有几美分,和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著名运动鞋在我国生产后,其利润率是生产成本的十几倍甚至是数十倍。

1.2 管理与法规不健全我国大多数与育经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缺少制度或法规的保障,即使是有这样的一些规定来进行保障,但也会由于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远远不能保障行业的健康成长。因为缺少相关法规,造成相关体育行业或企业准入门槛过低,轻率的投资后,很多企业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在一些体育服务行业,也容易造成很多的服务或经济纠纷,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出台更为细致的一些体育行业和产业法规管理办法,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1.3 知识产权稀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特别是我国沿海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相关知识产权,一些大型跨国体育用品公司乘机压价,造成企业利润率很低,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建立不起自己的大品牌,即使勉强推出自己的品牌,也难以抵挡国外大品牌的冲击,据统计:耐克、阿迪达斯、美津浓三大品牌占据了我国体育运动鞋高端市场的八成。可见,没有创新,没有知识产权就很难适应市场。

1.4 体育营销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经济发展中还暴露出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不足的弱点,体育专业营销人员严重缺乏。我国当前体育专业营销人员主要是由其他行业培养后,再进入体育经济行业,缺少既懂得经济营销、管理法规又熟知体育相关知识的多专业能力的体育经济管理和营销人员。现有的体育营销管理人员中结构也不尽合理,大部分人员集中在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和一些简单的销售环节上,各个专业人员之间相互独立,缺少相互联系,没有形成一个专业人才的体系。

1.5 没有发挥好全面健身作用出口体育产品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增长贡献很大,但不能忽视国内的体育用品的需求,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有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时,开发国内潜在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无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可以挖掘很大的经济市场,而不能只把体育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出口体育用品,或者是国内高端体育消费服务上。

2建议

2.1 调整体育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就要对我国体育行业联赛进行大胆改革,政府要推出联赛管理的相关法规,成立单独的联赛管理公司,让参股企业有更大的积极性,把各种体育联赛做大做强。努力挖掘国内体育经济市场,不能只把制造业作为体育经济发展的重点。

2.2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体育经济法律法规,制定体育经营行业的准入制度,规范各行业的管理,加强政府监督。

2.3 鼓励企业创新目前我国已经是体育产品制造第一大国,但高精尖并不多,自主品牌还很少,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扩大自主品牌数量。

2.4 培养专业营销人员要培养我国体育经济专业营销人员,利用我国现有的体育资源,把我国一些现有体育品牌、特色体育项目、优势项目进行商业包装,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品牌。

2.5 围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体育经济增长点把全民健身做为体育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围绕全民健身开发适合我国民众的体育产品,培养更多的体育人口,带动体育消费市场。

3结束语

我国体育经济前景广阔,但还需要不断的调整体育经济产业结构,健全保障体育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大胆进行创新,大力培养专业营销人员、围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体育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婕.中国体育经济非均衡状态与发展策略[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1):23-25.

[2]陈立基.论体育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J].体育科学2004,(7:34-36).

第3篇

1.1数据来源

考虑到浙江省县域经济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为了能更好的反应研究结果,本文在指标选取上,根据空间尺度的差异,主要选取县域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其中2007~2012年的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

1.2研究方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莫兰(Moran,1950)提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研究区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还是相互独立;安索林(Anselin,1995)提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用于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聚集在一起的相似和相异的观察值。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浙江省68的县域的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县域经济发展聚类图(LISA)了解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集聚情况,发掘经济发展热点地区和滞后地区,寻求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途径,从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空间自相关是为了确定某一变量在空间位置上的关联性,一般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空间系数用来描述空间关联的程度,Tobler(1970)指出:“空间中任何事物都与别的事物存在相关性,距离较近的事物比距离较远的相关性强。”

2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2.1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Moran'sI法分析浙江省人均GDP的Moran'sI指数在近6年间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并保持较高的水平,从整体看,在2007~2009年间呈现一个小的上升期,说明浙江省各地县域与周边县域的空间相关性增强;在2009~2012年间呈现小幅下降态势,说明各个县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有所减弱;Z-Score保持较高的数值,整体态势跟Moran'sI指数相同,都在2009年达到一个波峰,之后再2011年出现一个波低。结合Moran'sI指数的含义判断,浙江省各个县域之间与其相邻县域之间的正相关性较为稳定,在经历了2009年后的短暂下降后,在2011年开始回升,说明浙江省县域经济单元的关联性得到提高。Moran'sI散点图是由横坐标标准化值和纵坐标空间滞后向量组成的反应空间样本单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图,散点图共由四个象限组成,反应地域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不同类型的空间相互关系,第一象限(高-高)代表人均GDP高值的县被其他高值的县所包围,这样的状态可以充分发挥经济发达的县的扩散效应;第二象限(低-高)代表人均GDP低值的县被高值的县所包围,一般这样的地区被称为过渡区,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作用;第三象限(低-低)代表人均GDP低的县跟低值的县相邻,一般这样的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第四象限(高-低)代表人均GDP高的县与低值的县相邻,这样有利于发挥中心县的极化效应。其中第一、第三象限反应各个县域单元与周边县域之间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区域之间的属性值相似,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第二、第四象限反应各个县域单元与周边县域之间具有空间负相关性,区域之间的属性值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另外从图2中发现,在第一、第三象限的县域占据了大多数,说明浙江省大多数县域之间具有集聚作用,在2009年浙江省各个县域之间的集聚现象达到一个波峰,之后集聚现象有所减弱,比如奉化、温岭、武义、金华市区、玉环等在2009~2012年间集聚效应下降,但值得说明的是,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县域间的集聚效应得到回升,不同县域之间在提升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应注重不同县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2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GIS分析计量地理学的发展,为地理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路径,将空间数据与空间地理单元相结合,从时间、空间等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浙江省68个县域的人均GDP作为属性数据与对应的县域单元相关联,利用分类统计工具将不同相关关系的县域进行区分,制作浙江省人均GDP的聚类分析图(LISA)。浙江省68个县域间人均GDP的空间聚类格局,不同的颜色代表这不同的集聚格局,分表对应着散点图中的不同象限,其中,深红色代表高属性值和高属性值相邻,深蓝色代表低属性值和低属性值相邻,这两种颜色表示地理单元之间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浅蓝色和浅红色表示属性值相异的地理单元相邻,他们之间呈现负的空间自相关。从LISA图中看出,无论是2009年还是到2012年,嘉兴、杭州、宁波以及湖州西南部都显示为深红色区域,形成以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高发展区,而温州、丽水以及金华和台州交接地带呈现为深蓝色,形成浙西南的欠发展区,其中温州独特的私营经济独树一帜,难以与周边县域很好的协调发展,从整体来看,浙北和浙南都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而位于浙中地区的县域不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这说明浙江省整体经济不协调,出现多个经济中心,缺乏与周边地域的良好互动,而以“私营经济”为特色的浙江省应该更加鼓励不同县域之间的企业走出去,加强地域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低迷期。以振兴浙中经济为契机,充分发挥金义都市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协调县域经济,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3结语

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对浙江省2007~2012年的人均GDP进行空间分析,有效弥补了单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弊端,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经过详尽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浙江省68个县域中人均GDP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主要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两种状态,并且分别位于浙北和浙南地区,不利于发挥经济单元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发展差距。

(2)近几年来浙江省各个县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浙北地区在杭州和宁波等地的带动作用下迅速发展,其中海盐县、平湖市和奉化市等地与周边县域的相关性增强,经济取得显著进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GDP回归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中国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和谐视角 交通 县域经济 发展研究

论文摘 要 便捷交通激活县域经济,本文基于和谐视角对交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

1前言

东明县地理区位比较重要,但目前东明县路网建设还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公路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矛盾相对还比较突出;道路运输结构不尽合理,运输效率和质量不高;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在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创造良好运输条件、实现与京津等地的有机衔接上有待加强和提高。

2交通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担负着千百种原燃材料的运输供应,形形商品的交换,成为各行业生产、流通的不可或缺的链条。路通了,车可以到田头,种菜不愁销,还能卖出好价钱。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桥畅通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兴业。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城乡距离。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给陆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催生了一条条公路经济带。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国道贯穿境内,高速公路、县乡一级油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车流川流不息,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桥梁、渡口是交通的纽带和公路的延伸。一条路一条经济走廊。交通建设,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改善了经济发展条件,蔬菜、粮食、畜禽等一大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应运而生。

3交通路网建设的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面临国内国际市场日益增强的辐射力和冲击波,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结合当前交通建设发展实际,就如何科学统筹交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定位思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工作的根本要求。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看,总体而言是区位优势的拉动辐射效应不明显。从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看,公路易发事故路段的安全防治、危桥危涵的改造、紧急突发事故抢险救援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资质审核检验和运输安全等方面有待加强;公交运营线路数量、通达深度还不能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要;出租运营车辆标识不一,良莠皆存,不规范、不统一、不满意的矛盾还相对存在。做好群众“出行放心、出行满意”的工作任务还很重。

4立足路网布局与县域经济的有机衔接

4.1正确认识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先发展,超前发展交通事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形象标志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而城镇化的发展与交通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纵观东明发展历史,交通条件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城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众多历史名镇,皆按交通建设沿线分布。而现代城镇建设要走集约发展、集中建设的道路,择优发展重点乡镇是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进程将使一些重要乡镇所在地得到强化和发展,随着交通通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城镇化建设也必将做出新的调整,也必将推动我县产业积聚区、主导产业和社会工程的加速发展。

4.2县域经济发展与路网功能的重新定位

县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路网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是布局规划的关键问题所在,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国省、县乡道路行政等级划分的模式,依据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重新予以定位。从当前县域经济交通路网功能展现看,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主干网,用于连接县域内外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技术等级主要是二、三级路组成;第二层次为次干网,用于连通县与县及县与各乡镇之间的公路,技术等级主要是三、四级路;第三层次为一般网,用于连通县域各乡镇与行政村之间的公路,技术等级主要是由农村公路组成。从这个角度看,优先发展主干网,强化发展次干网,连通改善一般网,就能使有限的交通建设资金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适当调整农村路网结构

考虑县、乡村发展和土地整理及新农村规划,建议调整路网规划或给予在建设中进行置换变更的政策余地。加强养护管理,延缓使用年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十分必要。为提高道路品位,弘扬交通文化,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须注重把历史、文化和景观与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提升道路的人文品位和文化气息上做文章,对每一条公路周边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历史底蕴和特色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使公路文化成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4.4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路网建设

干线交通是区域间联系的纽带,地方道路则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城市道路则是城市运行的载体,三者结合构成了“大交通”的概念,大交通可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可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可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还可以影响一个区域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甚至可诞生一个城镇。交通上不去,经济就无法发展,由此而言,发展“大交通”势在必行,在谋划上是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建设纵深,沟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二是建设枢纽,实现物流集散,三是建设走廊,解决瓶颈,改善能源运输通道。

4.5加快相关城镇过境道路改造升级的步伐

在路网建设中重点发展县域的主、次干线公路项目(县道、乡道)。村村通道路大多为沿干线公路呈“鱼刺”状形式,而乡道建设标准又过低,起不到乡镇区域内的干线或分解国道线路压力的作用,建议下阶段路网建设以县道改造升级、乡道(次干线)、专业道路(矿山道路、粮食产区路、果品蔬菜产区路、红色旅游路)建设为主。在县域农村形成主干、次干、专业路、村村通,高中低等级配置,车辆择路而行,路网车流密度均匀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聪林,朱霞.小城镇交通规划问题与对策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5年01期.

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建设

一、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

1.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繁荣县域经济。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衡量。城镇作为县域经济的载体,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和文明扩散功能。

城镇化,主要是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这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形成。因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国际经济形势等的影响,“下海”打工的人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在家门口工作,这就促进了城镇的建设,也逐渐形成了规模的经济圈,使得生产要素逐渐集中,导致人口、资本、资源向城镇集聚,这就是县域经济。城镇化可将部分散居在乡村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居住,这有助于乡镇企业由分散布局走向集聚。全国政协常委陈凌孚说:“从长远看,小城镇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2.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城镇化主要是集中在县级及其以下,其服务地区主要是其周边的农村地区,所以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性质的制约。农民收入高、购买力强,可是城镇市场上的商品销售及二、三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规模经济,增加人口的集中程度,对城镇的建设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增加、人口素质提高、基础建设完善等等,都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

1.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繁荣农村经济,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主要是集中在中小城镇,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就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发展的整个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才得以形成规模化,同时带动了农村的商业、服务业及各个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城镇的发展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形成了规模的经济圈,才会有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3.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能够起到作用,使得农民工不再是离乡背井、千里迢迢去奔波。同时,农民工的进城,也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现阶段我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空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在湖南,受自然环境制约,很多县市可供选择的发展空间有限。比如湘西,大部分是处于罗霄山脉,地方偏僻,联系成本高,各个经济项目的发展受到制约,这就拉大了湘西与湘北和湘中的差距,使得湖南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专业化水平不高。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招商引资,都在投资建厂,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包括地方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实力偏弱, 科技含量不高,和当地农业的结合程度不高,机械化水平不高,没有专业细化分工。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并且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耗能比重偏高,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环境破坏严重。多数欠发达、落后的县(市),为了让自己本县(市)的经济有所发展,大力引进的项目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居多。而很多这样的企业往往都是进驻落后县(市),因为在这些地方缺乏监管,只一味追求所谓的经济总量,使得现在有很多县市资源枯竭,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另外,清洁能源利用率比重低,导致湖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4.资金依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瓶颈。在湖南,财政小县、弱县多,没有有效的财力支持,财政能维持正常运转已属不易,再无力投入经济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部到位,让很多贫困地区“与世隔绝”。另外,在这些不发达地区,信贷支持力度低,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难,在农村的金融创新不够,各类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资源都流向大中城市,让这些贫困地区越发贫困。

5.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各种障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足。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增长潜力的因素,对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贫困地区本身没有地区优势,各方面的设施都不完善,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进入;另外,还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民营经济在这些地方准入太难,或者已经进入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而使已经进入的企业不得不撤走。诸如种种原因,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城镇化进程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发展繁荣县域经济的途径

1.加强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大力完善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县域与所属地级市、邻近城市之间的交通设施的建设,扩展县域经济对外联系的网络;加快县域内互联网设施的建设,让互联网经济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2.适时调整县域经济产业政策,各个地区要选择适合自己本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一到两个龙头企业,形成产业群,逐步实现工业化进程。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更多的各种资源融入农村,县城又是与农村衔接最直接的地区,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必须要发展高品质的农业产业化,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秉承“两型社会”的建设宗旨,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让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能共生发展。首先,出台低碳产业政策,县城要选择污染小、耗能低,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企业,这样能形成好的氛围。其次,出台低碳能源政策和低碳技术政策。政府要加强引导,健全法制,采取多方措施,鼓励各项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发展,建设循环经济。第三,改造已有的工业园区,使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标准。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相适应的第二产业等。

4.多方联动筹集资金,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必须要解决资金问题。一是财政支持方面,政府要完善和规范分税制度,加大对县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让县里有钱用,这样才能对当地产业给予支持。二是要优化投融资环境,让更多的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使农村的各个行业形成一个完成的经济体系。

5.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必要手段。第一,政府要政策引导,鼓励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工积极创业,鼓励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第二,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吸引民营企业进驻。对现有的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其进行结构性调整,投资县域特色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第三,注重提高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着力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让其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湖南要抓住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注意与自身的资源、人才、资本等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城镇。

参考文献:

[1]王继波.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耿黎,朱长悦.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构建两级三群新格局[J].农业经济,2015.5.

[3]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3.

[4]姜文仙.广东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J].广东经济,2015 年第5期.

第7篇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理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推进,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县域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县域企业融资的重要政策保证,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也为重庆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布局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研究其各自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当下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关键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是一个高水平、高标准和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这些要求需要我们县域层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和都市化以更好的协调整个重庆市经济的繁荣高速发展和各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而这上面所提到的成功实现离不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区县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同时县域经济又具有十分典型的地方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更应当把发展本区县特色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回顾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之研究都相对较少。且在对这方面的所有研究领域中又大多是关于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关系研究,所以较之本文的一个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点就是本文既研究了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研究了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卓国庆(2008)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支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他强调按照公共财政的取向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未对公共金融的价值取向做阐述,而且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客观问题,其影响是共同的,在研究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时不具有差别研究的作用。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发展壮大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姬伐柯·2008),他主要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的县域经济、公共财政、货币政策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制度基础。刘家凯、杨若召(2008)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共同作用研究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怎样有效的促进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首次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作为一个共同作用作为研究。

 

另外在他之后,其他省份也相继出现有关于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类文章。郭翔宇(2004),将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地基础,本文将继续研究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杨花英(2010)是以海南为例对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点与本文的研究十分相像。前者可以作为东部发达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极好的素材,后者可以作为西南地区等落后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典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研究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是结合西南地区的区域特点和重庆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的。

 

(二)研究假说

 

通过对重庆市“一圈两翼”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以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九个区县进行实证研究。将这九个区县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与财政金融政策相结合以及其他因素的总和对GDP的影响,并从这九个区县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中总结出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结出并发现规律。

 

重庆作为西南片区的重点建设城市和直辖市之一,有着其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在重庆市的38个区县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共同作用对各区县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一些地区财政政策作用表现更明显,在另一些地区金融政策表现更明显,但总之财政金融的共同作用对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作用,且影响都是同向递增的。在探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九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状况,并以这九个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规律加以借鉴并运用于重庆市其他各区县,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找出一条促进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11)。并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选取了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潼南县、万州区、丰都县、开县、黔江和彭水九个区县,选取年限是2000~2011(因2012年各地区统计数据还未统计结束)12年各自的GDP、FIN、SAV、AGR和INV 5个经济指标,其中部分地区的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一共选取了540(>30)个数据,因此属于大样本数据,符合选取数据的科学性原则。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并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对象并总结规律。

 

(2)变量说明(单位均是亿元)。1)自变量:FIN、SAV、AGR、INV。2)因变量:GDP。

 

(3)变量的处理。由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地方政府报告的数据所保留位数不统一,我们在选取数据时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且在选取后的数据进行检查时,都会保证数据的R-squared尽量无限接近于1,几乎所有的检验数据结果都会在介于0.8~0.9之间,与此同时保证所选取数据的Prob(F-statistic)小于0.01.

 

四、实证研究

 

(一)经济模型的建立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在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时主要是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GDP的影响,同时横向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对比变量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对GDP增长的方向和程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常数量、财政、金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即:GDP=a+bFIN+cSAV+dAGR+eINV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ln Y=b ln FIN+c ln SAV +d ln AGR +e ln INV

 

(其中Y:国民生产总值GDP,FIN:财政收入,SAV:金融存款余额,AGR:农业,收入INV:固定资产投资,a:影响GDP的所有常量的和,b:财政收入系数,c:金融存款余额系数,d:农业收入系数,f:固定资产投资系数)

 

另外,财政有收支两个方面、金融也有收支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论文主要从财政的收和金融的收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小在本论文中换算成经济指标即财政收入的多少,金融政策的作用大小也是通过量化金融收入的形式来研究的。所以本文的财政金融政策的研究就转化到财政金融等量化上的研究中去。

 

(二)数据的检验

 

(解释:这些都是对这九个地区2000~2012年所取各数据的variable值的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其值都是有效且正确的。)

 

(三)结果分析

 

(1)图表分析

 

1)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

 

图1

 

(图1通过对这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荣昌县、潼南县、丰都县、开县、黔江区和彭水县从2000~2011年GDP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很缓慢。而渝中区、渝北区和万州区这三个地方GDP的上升比较明显,且渝中区由于地方原因在2005年突然GDOP上升。但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九个区县财政收入(FIN)纵向比较分析

 

图2

 

(图2通过对九个区县财政收入的纵向分析,可以看出从2000~2006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但从2007~2011,由于2006年的统筹城乡计划实施后这些地方财政收入得到显著上升,其中渝北区变现更加显著。这说明结合区县当地的实际情况,财政政策的有力实施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总量,且财政政策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同向正相关关系。)

 

3)九个区县金融存款余额(SAV)纵向比较分析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金融存款余额从2000~2007各区县都呈上升趋势,但到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转折有所下降,但2009年得到回升,且从2009~2011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且金融政策对渝中区和渝北区这两个地方影响更加明显。)

 

(2)线性分析(以万州区为例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收入对GDP的影响)

 

图4

 

(横轴表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存款余额和农业收入。纵轴表示GDP,在相同的时间年段内,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稳定的推动作用,两者结合共同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由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故,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不起决定性影响。)

 

(3)数据的代入

 

通过数据的代入,观察规律可以看出:

 

1)当经济指标因为突然原因而发生下降变化时,软件EQUATION计算得出其前的系数就为负数。2)当经济指标逐渐变少,且不断趋近于0时,其前的系数也将变为0。3)财政政策系数a介于大于0,且介于0~1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4)金融存款余额系数b大于0,且介于0~2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5)农业收入系数d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e其变化是相当不稳定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财政收入系数和金融存款余额系数都在相对确定和稳定的范围内,故其影响与经济增长的方向是一致的,且其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收入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农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公共财政和国家金融价值取向,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金融)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县级政府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2006年以前,由于金融机构树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和主动性的支持并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后,统筹城乡战略的提出,国家开始更加注重区域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金融机构开始发挥其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开始重视信贷制度的完善过程同时也间接地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撑和帮助。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借助财政政策支持来发展并壮大县域经济。此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决定着县级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保障能力,雄厚的财政实力又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

 

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财政与金融(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如下机制和模式: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与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从而刺激县域经济的增长和扩大。

 

(2)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来保持适度的经济的增长。

 

(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刺激需求与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在尽可能地避免通过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总之,运用稳健财政政策保证适度经济增长,运用稳健金融政策保证适度货币供应既利于遏制通货紧缩的趋势,又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死灰复燃,来保持并促进县域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就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克服财政政策自身的不利因素,又可以完善金融政策自身的限制因素。虽然不同的区县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和模式以及区域特征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机制和模式进行的。一方面,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起推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财政政策作用力度越大,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另一方面,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在一定范围内,金融政策实施越好,县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好。此外,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作用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平衡、快速地。

 

六、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1)研究结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统筹城乡的区域计划,有利于更好地缩短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且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不仅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当两者配合作用时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时起关键性作用的,且其影响是同向正比的关系。结合九个区县各自当地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力度上是不同的而且其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偏向程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相对比较发达的渝北区与相对比较落后的潼南县,它们同是一小时经济圈的区域规划城市,但两者经济的发展对财政金融政策的依赖程度却大不同。在促进渝北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政策起着最关键性地作用,但财政政策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潼南县而言,则是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共同配合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不同的区县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经济的发展影响具体程度是不同的。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重庆市其他28个区县。

 

(2)研究展望。以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总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又滋生了更多的经济膨胀和持续混乱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或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金融政策可以帮助区县一定程度上扫清这些障碍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平衡和快速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者共同的作用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经济会更加高速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随着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而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了解并运用好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使用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只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不断实践和与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和思想相结合,县域经济才会更加的发展和发达。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辟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来,使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特色和稳定性。

第8篇

论文摘要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 社会 、和谐社会和 社会主义 新 农村 建设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制约化隆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快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加快化隆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 历史 发展的新起点上,必须紧紧抓住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统筹规划,开拓创新,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制约化隆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化隆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候干旱,制约了 农业 的发展;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贫困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顽症,扶贫攻坚难度大;三是产业发展特色不浓,主导产业选择困难;四是小城镇发展功能单一,中心城镇经济带动能力弱小;五是 人力 资源 开发不足,劳动力知识贫困使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六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 、 文化 、卫生等领域基础设施亟待加强。

2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强化一个基础,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化隆是山区农业县,78%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同时自然灾害频繁,经常出现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的现象。因此,必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突出区域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在农业空间布局上,实施立体生态农业 发展战略 。自黄河谷地至高海拔区依次形成:第1带冷凉型水产养殖业,依托电站库区水面,大力开发淡水养殖;第2带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以特色、绿色农产品生产为龙头,大力开发蔬菜、杂果、 药 材及油菜、马铃薯等产业;第3带规模经营农区畜牧业,集中力量大力推进农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第4带为优质青稞、豌豆等的种植区。

2.2加快“两化”进程,提高城镇品位

加快推进 工业 化和城镇化进程,是化隆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推进过程中应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向上争取一批,向外引进一批,向内挖潜自建一批,筛选论证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强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培育经济“增长”点为重点,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依托,把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培育 市场 体系、发展县属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构建城镇框架,提高城镇品位。

2.3实施三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1“拉面经济”突破战略。从目前化隆“拉面经济”发展的势头来看,已在沿海和各大中城市开拓了市场,站稳了脚跟。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推进“拉面经济”上台阶,实现新突破。一是突破自我,创新观念。“拉面经济”是化隆人民创出来的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也使化隆人逐渐成为青海的“形象大使”。要不断创新思路,通过饮食、经营作风、诚实守信等纽带,推销青海、推销青海产品。二是突破地域,开拓市场。化隆饮食业不仅要走出青海,走向全国;更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三是突破粗放,实现品牌经营。要向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实行标准化经营,提高市场信誉度,扩大市场份额,创造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实力。

2.3.2水电经济发展战略。化隆县在今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水电站建设开发的大好机遇,通过移民安置及为电站建设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电站持续运营提供 环境 保障,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一方面围绕电站建设,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另一方面以 水利 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水电站能源的全面利用为主体,形成具有水电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

2.3.3科教兴县战略。围绕发展这一要务,把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培训作为战略重点,增加投入,改善 基础教育 滞后、 职业教育 培训薄弱的状况;与此同时着力改善环境,吸引有助于化隆发展的各类人才和适用技术,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2.4构建四大产业链条,强化县域经济增长能力

一是“拉面经济”产业链条。要做好“化隆牛肉面”馆的全国布局;做好劳动力资源不断地输送及政府的服务协调工作;做好拉面技师培训、畜产品及两椒、菜籽油生产加工与运销工作。二是水电产业链。要围绕电站建设提供的多样化市场,加快发展为生产服务的建材工业及 运输 、通讯业等,大力开发城郊农业及 旅游 、商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依托电站建设后形成的库区水面,开发高原特色冷水养殖。积极扶持县域高耗电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三是生态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传统产品,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及畜产品深加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旅游业产业链。将沿黄经济带建设成为峡谷风光、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以及观光农业和库区水上游为特色的重点旅游区,形成沿黄谷地产业整体开发的态势。

第9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农业 工业

郡县治,天下安。在中国,县域是城乡的结合体,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方面,它是城市向农村的延伸,是城市连接农村的物质和精神平台,汇集了从政策到时尚等各种元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最直接的地方;另一方面,他是农村通向城市的必经之路,是农村物流、人流、风俗、文化向外流动扩展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所以说,县域经济的成长不仅体现着城市的进步、促进着城市的进步,还体现着农村的发展、决定着农村的发展。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县域经济是地域经济系统的综合性表现

1.加强农业,是建立县域经济综合体系的基础。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业更是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而依照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短期内无法扭转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农业将在较长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存在着地域上及季节上的稳定性,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又进而决定生活方式的稳定。

2.发展工业,是完壮大县域经济综合体系的主导。从产业联系的角度看,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域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水平。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县域的工业是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对本地农产品进行加工而发展起来的,上述工业部门是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的主体,县域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县域工业规模的扩大必然有助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从而刺激消费长,带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后,县域工业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行业支持,由此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可以说,县域工业现代化是县域农业和县域服务业以及整体经济现代化的主导。

3.开发第三产业,是完善县域经济综合体系的关键。在当前有关县域经济论述中,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开发。在过去几年,很多人认为只要处理好农业基础地位和工业主导地位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就会沿着健康路径不断发展壮大。事实上,农业和工业确实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两个重要环节,但不能因此忽略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应有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述,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健康运行需要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同时,第三产业本就是以服务生产、服务生活为目的,如果第三产业实力薄弱,就不能对第一、二产业提供支持,甚至成为约束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我们就会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基本上与地区征集经济水平差距正相关。

(二)县域经济是地域经济系统的中介性表现

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它既呈现出城市经济的大概面貌,也体现着农村经济的基本形式,这就是县域经济的中介性所在。这种中介性的地位使得县域成为中心城市和乡村物资交流的绝对场所:农副产品从这里运输到城市,工业品从这里运往乡村。当然,县域经济的中介性绝不仅仅体现在产品集散方面,更主要的是县域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后,能将这种辐射向广大的乡村地域扩散。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目前居住在农村地域的人口也将从第一产业中逐步分流出来,并向城市转移集中。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传导积累,而传导积累又是通过城市化的辐射来实现的。从区域过程来讲,区域内中心城镇首先承接到城市经济体的辐射,这一过程使得中心城镇成为域内增长中心,各类要素中心城镇聚集。当中心城镇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向域内其他地区辐射,使得相关产业、文化、生活方式向次一级乡镇转移。通过这一过程,县域中心城镇将来自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不断传导给次一级乡镇,实现其疏导中介作用,进一步落实城乡共同发展。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之间、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县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县域往往有着较为雄厚的财政经济实力;而经济基础较差、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县域财力较为紧张,甚至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协调,从近几年的经济数据不难看出:首先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其次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链接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未能对县域经济起到辐射促进作用,其经济传导速度过慢;另一方面,某些城市思想守旧,认为城市是城市、县乡是县乡,经常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的情况;再次是城市与县域远未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市场协作机制,简而言之就是分工尚未形成,这也是导致城市与县域不公平竞争的原因之一。

(二)效率低下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当前,我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5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二是对市场需求、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关注不够,还停留在注重农产品产量和产值的阶段;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高度分散,较难统一;五是农业资本率低,进一步导致农业创新程度低。联产承包制实行以来,尽管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滞后,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使得农业发展缓慢。

(三)未发挥主导作用的县域工业

我国目前的县域工业存在着规模小、层次低、效率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未形成深加工能力,县域工业多按照“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经营模式,使得县域工业底子薄、利润低,而这样的县域工业是不稳定的;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完成资本积累并提升工业产值,严重制约其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思维守旧,未能依照市场需求来确定其产品,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快车道。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出路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1.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大体说来,适合产业化项目应具有如下条件:一是有市场需求;二是应本地资源有关;三是能规模化生产经营;四是要是农民增收;五是促进地方财政收入。

2.建设明星企业。明星企业也叫龙头企业,对于县域来说,一个明星企业的建立既可带动地方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也可增强起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甚至有利于县域城市化。建设明星企业,需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应当与原有工业相结合,这样比较简便,既可以节省财力、物力,又可以使投入较快产出,较少机会成本;二是应当与乡镇企业结合。乡镇企业是农民自身根据市场需求投资兴办的企业,其能存活就有着产品的合理性;三是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引入企业,特别某些以出口为主、加工层次深、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当地政府可进行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四是应当注重产业布局,在农产品集中地建厂,减少成本的同时更加高效的利用资源。

3.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部利益机制。健全利益机制是影响各利益主体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只有是农户、企业、政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不断开拓市场,求得发展。各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阶段不同,从事的产业也不同,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形式也不尽相同。政府应避免包办代替,允许多样化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并存。完善利益机制,可考虑以下方面:一是鼓励产销联合,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产销合同制,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契约观念;二是鼓励和提倡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一起抵御市场风险;三是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产品、劳动、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的路子。

4.以科技促发展、以素质出成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需要更加优秀的农民队伍。如若生产者依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那农业产业化也只会是空中楼阁。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可考虑以下路径:一是企业设立专业的研发部门,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建立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业示范区。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从实际出发提高技术。

(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化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现阶段看,非公有制民营经济具有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明晰、发展动力强劲等特征。充分尊重、发挥企业和民众的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县域工业化的基本途径。一是要贯彻国家“抓大放小”方针,政府要从直接办企业当中退出来,同时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发展股份合作制和混合型经济,充分释放民间力量;二是进一步开放产业限制。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有诸多限制,很多产业不允许非公有或非国有经济主体进入。应对产业准入限制进行评估,适合开放的坚决开放,暂不宜开放的,可以试点开放;三是创造公平环境。政府及各部门要公平对待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为民企顺利走向市场创造条件,这也是政府对企业最大的支持。

2.鼓励技术创新,培养人力资本。创新的主体在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要建立健全鼓励制度来促使中小企业进行创新。一是引导企业发展策略,强调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二是建立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平台,为本地企业与外界牵线搭桥;三是金融服务机构应给予资金倾斜。四是对于前景良好地创新企业可适当税收优惠。

3.完善融资体制,解决资本短缺。发展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是关键。建议如下:一是建立专门以县域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目前情况下,可由国有银行建立专门针对县域的信贷部门和建立地方性银行等措施推进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二是鼓励各级政府协助建立面向县域一起发展的商业化经营投资基金,以专门自己贷款方式对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三是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环节贷款难现状;四是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五是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流中不可忽视的一只重要力量。正是由于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此重要,我们才要给予其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县域借助政策和区域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一些成功的模式,比如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但客观来看,目前除东部发达地区外,大多数县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并不乐观。本文当中,笔者试图通过工业、农业、土地管理和经营制度三方面总结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概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北京市: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12).

[2]陈赵兴.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硕士.河北工业大学.2007(01).

[3]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杭州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02).

[4]全国县域经济总量[DB/OL].县域经济相关数据.2008.

[5]王海波.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0-22.

[6]宋秀峰.浅议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中国科技纵横.2010.

[7]王风光.龙头拉动县域产业升级.经济日报.200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