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4:07
导语:在国际经济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国民经济
前言:
要素生产的效率、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等,都会对经济产出的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将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适当的转向非农业,能够使劳动力配置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因此,在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做出的贡献,应当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科学、合理。
一、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
在不同部门当中,对于劳动力的配置,可以进行如下假设:在一个国家当中,包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城市地区是现代经济部门,主要进行非农业经济活动。农村地区是传统经济部门,主要进行农业经济活动。在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如果政府完全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那么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中的劳动力市场就会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同时都能够保持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如果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对于劳动力的流动没有限制,在自由流动的作用下,二者的劳动力市场就会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当中,产业或地区之间的薪资待遇差异,是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流动的根本性原因。而这种差距反过来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得以消除。此时,在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力就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配置状态[1]。在二元经济结构当中,为了研究城市与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假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会产生费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之前,由于城市地区缺乏劳动力,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充足,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在劳动力市场开放之后,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薪资待遇的差异,因此,农村劳动力会向城市流动。此时,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减少,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上升。而城市地区由于劳动力增加,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下降。理论上说,当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薪资待遇达到相同的时候,劳动力的流动就会停止。在福利方面,由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劳动力的流入,城市地区的工资率下降,因而企业的福利将会增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流出,使得工资率上升,也会带动福利的增加。因此,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下,社会总福利的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二、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边际生产率的测定
在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估计当中,通过相应函数的建立,能够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给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GDP的研究当中,应当将其分解为农业和非农业的GDP,并且分别进行生产函数的建立[2]。在农业GDP当中,主要是农业物质、土地、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而在非农业GDP当中,主要是资本、非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在非农业的劳动力投入当中,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与非农业GDP的综合,等于全国GDP,所以,可以综合这些因素,进行方程组模型的联立,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定。在这种函数模型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评估,需要对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进行准确的计算。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处理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计算。对此,可以假设农村劳动力具有同质性。这样,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的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就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此外,可以对农村劳动力的同质性进行验证。根据相应的统计检验,如果证明该条件为真,则说明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因而农村劳动力总量与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而如果统计检验的结果为假,则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的生产率不同。那么就需要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利用生产率差异系数进行调整,然后在按照上述方法计算。
三、函数模型的结果评估
从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当中,能够看出,所有的结论与之前分析的结构基本一致。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农业GDP的发展来说,农业物质投入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投入等因素,这种情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十分吻合[3]。正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十分巨大,使得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非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中,也与之前的分析结果一致。对于非农业产出来说,资本的投入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劳动力投入来说,其对非农业GDP的影响要高于农业GDP。通过函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非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要想真正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名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净效应进行计算。同时,这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边际生产率的比较[4]。通过对比计算发现,无论是在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会对劳动力生产率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由此证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良好的贡献,并且能够同时促进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提升。
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中的转移,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劳动力分配,从而使二者的劳动力生产率和工资率得到合理的优化与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张建君;经济评论2006-07-15
2、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巫文强;改革与战略2010-06-20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必须适应于总的经济状况,必然是它的反映。在国际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其主体的活动和关系总是要涉及到各个方面和各种法律体系,在客观上形成种种相互交错的关系,引起各种跨国性的法律问题,绝对会沿着法学家人为的分科界限去发展。这些跨越国境而发现的种种法律关系,广泛涉及到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的各个部门,作为综合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而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法律体制,有其本身的独立性和特点,正是跨国经济关系多样性、复杂性的客观反映,不是人为的揉合,从而以国际经济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经济法学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立性。它既不同于仅以研究国家(及国防组织)间关系为对象的国际法学,也不同于以研究涉外民事关系中冲突规范为对象的国际私法学,有其本学科固有的科学规定性,不是出于法学家人为的设计。如果忽视这点,拘泥传统观点,把国际经济法纳入国际法或国内法某一法学分科,是无异把本来属于统一的国际经济关系,人为地加以割裂,必将导致理论上的混乱和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因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首先要问的是,客观现实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法是什么?”“法从何所出?”只有立足于这一基点,运用综合的方式,着重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相互联系,去探索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法律问题,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拘束,面对现实,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在广度和深度上开拓这一新兴法学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再证之科学发展的历史,几种相关学科交叉而综合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或称边缘学科,或称交叉学科甚至称为综合学科者,其例并非鲜见。在自然科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不断出现新的突破,终至形成各种跨学科的新兴学科者,有物理化学、仿生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等等。在法学中也不乏先例,如国际海商法学又是在长期实践中,随着海商事业的发展,综合国际海商和条约及各国海惯例商法而形成一支独立的法学分科。所以,国际经济综合国际法和国内法两种规范发展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分科,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广泛包括国际有关商品与资本流通的各种法规、法制及有关的法律问题,还可细分为关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货币、国际技术转让、国际税收、国际劳务协作乃至国际经济组织等的法规及法制的问题。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的法学学科,在研究方法上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研究一切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国际经济法是法学领域中一门实用学科。国际经济交往中要涉及到各国政策和利益,而由于各国利益不一致,诸多矛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其情况尤为严重,因而,使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极为复杂,难于解决。研究国际经济法,必须避免就法论法,或流于纯法理的探讨,要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坚持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去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找出主要矛盾之所在、问题的实质所在,并联系国内外司法、立法实践,用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去解决矛盾,解决问题。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研究国际经济法,应立足本国,联系我国涉外经济司法实践及我国在对外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使研究工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及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求强劲,高校人才培养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日益广泛,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合,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强劲。一方面表现在随着我国入世后外贸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六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三番多;另一方面,自2005年7月1日我国贸易企业准入实施备案制,外贸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这意味着原来集中在外贸企业出口的大量业务会分散至各生产企业,由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从事国际贸易人员将会有较大需求;同时外国企业的本土化,本国企业的国际化特征已经凸现,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对相关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相互间的竞争亦趋激烈,进行教学改革也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近二、三十年来,国外职业教育界兴起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获得了新的发展。该模式强调适合给定的职业、职责或任务而言的综合能力,换言之,就是适应就业的能力。要求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由他们而不是教育部门来决定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能力本位的核心就是根据产业界需求而开发能力标准,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它的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和证书颁发完全是以此为基础的。而实践恰恰是这些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条件。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情境性,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论再认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价值体验和价值判断。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采用全过程的模拟,仿真和全真实践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一般到特殊,逐步提升学生的外贸业务应用能力,正是我们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所做的教学改革努力。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培养标准与社会职业标准存在偏差
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一门被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专业,学校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主流,现代企业需要的外贸业务人员主要来源于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为此,职业标准成为学生培养标准的主要参照。但由于与社会实践在某些方面的脱节,目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的学校培养标准与现代企业要求的职业标准存在相当程度的偏差。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相互关系问题
不同的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必然在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布局上相差很大。按照现行的课程设置,学生得到的大多只是书本知识和离散的技能。不少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到不满,认为有些课程内容陈旧,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教师的教学模式过分偏重基本理论的讲授,而轻视或忽视应用性的东西。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更加强调人才的能力素质和创造性,要求人才具有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还要有协同工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由系统的、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完成。现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以及外语能力的专门训练,这对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是合适的。但是,根据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以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标准来对照,其课程设置往往是对知识的割裂。在这种课程体系下训练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专业英语能力欠缺。有的学生英语八级都通过了,可一张信用证只能看个一知半解。基础英语能力很强,专业英语能力严重欠缺,不能够在实际业务中正确使用英语工具。
2.商业竞争意识不够。有的学生毕业后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完成外贸业务流程,却很少去考虑如何讨价还价,如何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也就是说所谓“商场如战场”的意识并不能够通过常规的教学课程传达给学生。
(三)教学模式未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满堂灌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仍未改变。而且由于不断扩大招生,师资的缺乏,大班上课在所难免,这样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相对滞后,学生接受信息量小,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而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将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成效与特色
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的增加,也表现在质的方面要求更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实验》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的一门实践性专业选修课程。在《国际贸易实验》的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产品出口为主线,借助网络工具,通过一笔实际买卖展现进出口业务的全部过程与内容,将真实的交易搬进课堂,对实务课程的知识点和实训进行了全面整合。这项教学改革先后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届学生中试行,效果令人满意。
教学内容改革。在整个模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只注重单项知识点的讲授而轻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的做法。在通过网络建立的情景模拟状况下,把学生以往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货物运输与保险、商务谈判、报关实务等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变单项知识点的传授为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为避免实务理论课程的纸上谈兵,通过模拟的实际业务操作,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到学以致用。全面的外贸知识的综合实验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以往课程学习的检验,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前置课程的教师,很好地促进了教学。
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国际贸易实验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教学的组织;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是置于模拟的国际商业环境之下的,设定了出口公司以及经营的特定产品,学生充当出口商,教师充当业务中的其他角色,配合学生完成整笔业务,所以在教学组织上应该说是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实现了自主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组织创新。在国际贸易实验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模拟国际商业环境中的客户方、银行、船公司、海关、保险公司等;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的接受者,又是模拟国际商业环境中的出口商。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互动的,一方面是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业务关系。
四、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业务人员要考虑外贸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各当事方的沟通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等。而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使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竞争压力。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和素质的要求,必须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为将来自身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与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交流,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用灌输的机械的方法进行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目标明确、积极进取,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总体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探讨有效监督控制教学质量的方法,摸索出相适应的考核形式和标准。还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群体内部的结构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文广,张晓明编著.国际贸易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2]丁继安,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背景与特征[J].江苏高教,2006,(4).
[3]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4]王立冬,张友.研究式、渗透式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科学,2006,(3).
[5]丁立宏,王静.对财经类院校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若干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外语沟通能力,听、说、读、写、译是国际化英语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此才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国际化人才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可通过开设语言知识、交际技能、情境训练等相关综合性的英语课程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奠定学生走向国际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适当增设跨文化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由于是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在国际交际中不单单只是语言上的交流,同时还涉及到不同国度政治、文化、礼仪、习俗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国际化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意识,以避免在国际交际中出现“cultureshock”。于是乎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适当增设跨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选修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熏陶和全方位的国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培养和促进学生形成国际意识。
三、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宽广的国际视野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高校应重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此,高校可以加强组织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如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讲座,定期安排外籍教师和学术专家、国外创业成功人士、留学生等开展系列文化讲座与案例教学。高校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种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这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要求人才能够使用英语进口无障碍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人才可以在专业领域中完成相关岗位要求,如材料报告、合同拟定等,对人才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此,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开设双语教学模式来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运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五、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其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等、来营造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实践应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1.1具体性
情景教学通常应用在具体事件中,并展现具体内容、环境氛围等,可让学生亲身体验;
1.2新颖性
在情景教学中,使用最新素材,这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一种带来一种新鲜感,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针对性
情景教学法参照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模拟活动,其重点和难点较为突出,并可直接展现教材内容,具有引人思考的作用。
2情景教学法在国际货运实务课程的具体应用
国际货运实务涵盖进出口业务流程、航空货运流程等多门学科,通常,教师利用图表和语言叙述等形式来讲解业务流程以及单证流转,让学生认识各个流程,掌握整体业务框架,然而,上述业务活动涉及较多的步骤、单证和人员等[2]。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模拟实战训练的机会,并通过角色扮演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整个业务流程。教师作为情景教学的设计者,应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学生作为参与者,应积极、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参照具体的课程内容通过语言叙述或者模拟软件营造一个工作场景,另外,如若条件允许,也可带领学生深入到实体企业或者现场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应合理规划角色,并明确每一位学生的角色,也可让学生自主分角色饰演;最后,教师应提前准备空白单据,也可安排学生自主收集,这主要是因为教材中的单据大部分不是最新的,如若能找到正在使用的单据进行训练,则可让学生更好地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增强岗位竞争力。本文将以国际货代业务中的采购环节为例,对其应用进行具体叙述[3]。
2.1设定情景
教师应参照教学内容设定情景,可借用货运市场中的实体企业,科学、全面设定船东、仓储单位等基础信息,避免在情景表演环节因主体身份模糊而中断表演。同时,还可设定近似于实体业务的环境,并通过桌椅等物品来渲染气氛。
2.2学生拟建货代公司
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保证每组学生在6-10人之间,并配备现场解说员。明确货代公司的具体名称、业务范围、企业规模和岗位结果,并将岗位职责具体化,然后指派组员有序饰演相应的角色。
2.3确定市场定位
各个货代公司应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查询行业信息,并收集整理,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市场调查结果;然后,共同讨论本企业的经营优势,并开发、探讨新型航线产品,参照市场行情,合理设定采购价格,最终达成一致。
2.4自主设定剧情发展
各个货代公司应依据自身信息和业务掌握情况,自主设定剧情,且教师应从旁指导,保证教学情景的合理发展,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4]。另外,在与码头、仓储等部门洽谈前期,应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全面掌握最新市场动态,编制合理的价格方案和服务项目,并研讨有效的洽谈策略,并依据剧情需要,提前制定报价表、合同等文件资料。
2.5编写剧本
各个小组成员依据各自角色,科学分析岗位特点、行为表现、语言特征等,共同完成剧本制作,并指派特定学生进行讲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领会并准确表演各个角色。全面考虑道具和场景等,进而保障情景表演的正常进行。在情景表演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应按照自身角色着装,并合理设计语言、行为表现和表情等,尽量还原职业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应在一旁观察、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自身角色,保证语言、行为表现等与其饰演角色的一致性。
2.6情景表演并科学评估
各个小组成员应主动参与到前期准备、洽谈、探讨协商等情景中,深入体会岗位环境,感受工作氛围。学生在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实践经验,增强社会能力。另外,在情景表演过程中,应聘请企业专家进行科学评估,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
3结语
案例教学,又称为范例教学法。“范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mplum”,本义为“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因此,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成熟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已被美国所有知名的法学院所采用。1919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的华莱士。B。唐哈姆(WallaceB.Donham)出任哈佛商学院院长,他对案例教学极为赞赏,主张在商学院推广使用,并强调商学课程应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指导学生直接到实际商业活动中去搜集、整理案例。至今,案例教学方法仍在工商管理及法学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理论经济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应用和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梅森(EdwardS.Mason)教授在哈佛大学创立的“梅森联谊会”(MasonicLodge)该研究会专门从事有关寡头垄断理论的案例收集、整理及其经验性研究工作,而且他们还把研究成果大量运用于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之中。后来,经过梅森的弟子贝恩(JoeS.Bain)等人的大力推广,经济学案例教学与研究在美国及欧洲的大学中普遍展开。但是,从整体来看,目前理论经济学中所进行的案例教学实践远不如法学、医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等领域那么普遍和成熟影响力也不够大。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本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典型特点就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教师进行‘满堂灌”甚至“填鸦式”的课堂讲授,而学生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课程结束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惟一考核方法。毫无疑问,在这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中,是没有案例教学的地位的。即使进行案例教学,也只是把它作为传统理论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补充和点缀而已。因此,在我国,尽管案例教学已在法学和工商管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因而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提起案例教学,很多人仍把它当作一件新鲜事来看待。
其实,我国的一些机构和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经济学案例的引进和研究工作。1991年,由世界银行资助,在我国国内首次举办了关于案例教学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进修班。该进修班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专家授课,并编印了一大批案例教材,遗憾的是这种案例教学的尝试未能得到广泛推行。近些年,国内陆续有学者开始作系统性的经济学案例研究的尝试,比如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从1996年起进行了“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系列项目。该项目不但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的经济学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剖析,而且在社会上作了大量的案例教学的推广工作。正如该项目主持人光教授所说:在工商管理领域案例教学法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经济学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也是很有用的,它有助于改变目前理论教学中重名词概念,轻生活事实的现象,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院校重视且有意识地进行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实践活动,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这些实践活动也主要是在国内一些著名大学的经济学院(系)中进行的。比如,从2000年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始在各个专业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尝试,并组成了经济学各个专业的案例教学研究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4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组织出版了国内第一套经济学案例丛书。今后,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日益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会受到冲击并发生深刻的变革案例教学将会在各高校经济院系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应该说,我国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索正方兴未艾,其前景是极其广阔的。
二、目前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些年来,我国的案例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人们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有限,再加上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并没有真正凸显出应有的地位,通常处于一种仅仅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进行补充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因此,目前我国的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问题。
(一)缺乏规范、实用的经济学案例教材及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材,从而使经济学教学本质上仍停留于纯理论教学模式之中,案例教学只起到对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作用。由于缺乏规范、实用的经济学案例教材,使得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案例教学中重视知识点案例,忽视综合案例。虽然在教学中引用知识点案例是必要的,但是,它们只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而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重视定性分析的案例教学,忽视定量分析的案例教学。在知识点案例教学、尤其是在综合案例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定性研究,不注重定量分析,这样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时就会缺乏对实际案例分析过程及其分析结果的直观感和可操作性,无法全面体现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其结果是,一方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重视对已经发生的国内外经济学案例的收集与总结,缺乏能够跟踪国内外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及过程的典型经济学案例。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学案例素材的来源看,大多数经济学案例反映的都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或特殊的经济案例,缺乏现实感和时代感,往往使得学生在利用这些案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并不能给他们以深刻的启发。
(二)案例教学的手段落后。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除个别学校的经济学案例教学手段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学校缺乏进行案例教学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实验室。实际上,真正的经济学案例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通过运用幻灯、投影仪、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来形成立体、直观的教学效果。依据国外经验,欧美许多一流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一般都把学生参加实验作为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其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经济学实验,包括它在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等,这需要相当大的一笔投资,对于许多高校本来就不宽裕的教学经费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实验经济学的这一新兴学科本身研究与应用的缺乏以及在案例教学中所需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的匮乏,致使我国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手段显得相当落后。
(三)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资源匮乏,质量不高。
第一,经济学案例教学所需的客体资源贫乏,即缺乏大量的实际案例素材。有的高等院校尽管重视经济学案例教学,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分至传记文学的内容。这样编写的案例,其根本缺陷是缺乏根据教学内容而对案例涉及的经济运行过程所进行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每一个案例作出科学的设计,因而难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经济学案例教学所需的主体资源贫乏,即缺乏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学案例教学队伍。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所提倡的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素质。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应当具备准备和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外,更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具备理论和实践的贯通、融合的能力,能够始终站在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并掌握最新的经济学动态。另外,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的评判和引导。
第三,没有更多的适应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与现实的案例以供参考和利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案例素林但是,这些案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现象的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学案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不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二手案例,就是从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MBA教学案例中移植过来的,惟独缺乏符合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特点、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
(四)传统教育体制与观念是制约目前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我国应试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耳提面命”的传授知识方式的根本变革尚需时日。因此,即使我们构建的经济学案例教学模式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束缚。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下,闭卷的考试方式无法全面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人为地分割了现代经济学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因此,在实践中大力推广经济学案例教学有赖于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配套改革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初步设想
经济学是一门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经济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目前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落后局面是与经济学教育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目标不相符的。因此,改革目前传统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并能给予案例教学以充分重视的经济学教学体系,是全面完成经济学教学目标和培养经济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对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产生冲击,甚至对其提出变革的要求。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弄清经济学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有何不同之处。
首先,在教材方面,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标准教科书;而案例教学中所要使用的是反映实际经济事务和经济运行的案例或事例,包括现实的经济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比较关心的现实经济问题。因此,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员和研究人员需要对已有的案例不断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使得案例教学能真正反映时代的脉搏和现实的经济世界,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断提炼与更新的案例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的现实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其次,在授课方式上,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展开,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在案例教学中,通常是在课前将书面形式的案例素材交给学生阅读并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组织好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最后,在师生的互动关系方面,在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被置于传授者的地位而显得过于主动,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显得过于被动。具体来说,教学中从理论知识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理论知识教学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过于主动和分析方法的单一化和确定化以及分析结论的定向化和确定化,不仅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积极性,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倾向和方法,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在案例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作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中所蕴含的复杂性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承受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由此看来,案例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进行案例教学无论是对教师和学生,还是对目前的经济学教学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以更新更高的标准来规划经济学教学体系,切实把握案例教学的本质特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
根据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对今后加强和完善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经济学案例的选编及其要求。这是实施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选编经济学案例,一要注意获得充足的经济学素材;二要具有丰富的经济学案例的编写知识;三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学案例的编写程序包括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和设计讨论等。案例编写首先要求所选案例必须真实,是来自现实经济生活的事实。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也须符合客观实际。其次是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再次是案例必须适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学教学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是案例必须精选,”信手拈来”的案例,其经济学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目前经济学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把经济学案例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依据经济学案例内容的不同,可将案例分为现实经济学案例和实验室经济学案例。现实经济学案例指我们熟悉的通常的案例形式,它主要从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提炼出与经济学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典型事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实验室经济学案例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所谓实验室经济学案例是为了研究一个理论问题或验证一个理论假设,在一个可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做一个实验,并由此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实验经济学案例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我国,虽然利用实验来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12,然而,实验经济学案例对于经济学教学却富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大多比较抽象,而且许多经济理论首先得有特定的假设或前提,然后是大量的逻辑推理,最后得到结论。事实上,一些特定的假设条件和抽象的理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在实验室条件下,就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对一些假设条件和抽象经济理论给出具体、形象的环境与描述,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
2依据经济学案例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文字案例和图像案例。经济学文字案例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案例内容,包括案例的主要情节和数据;经济学图像案例主要以图像符号的形式呈现案例内容。相比之下后者更直观、形象,并可能蕴含更丰富的经济学信息。例如,经济学中“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的案例,可以先设计一个具体的双向拍卖市场实验,然后依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由拍卖市场所形成的需求和供给的图形及有关变量变化而导致需求和供给变化的过程的动画,这样就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及如何变化的。
3. 依据经济学案例情境的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语言情境案例和实际情境案例。语言情境案例是教师用语言呈现已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加以分析的案例。实际情境案例是教师借助或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经济学的“寡头合谋博弈”模型的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两个寡头厂商角色,以体验寡头厂商合谋的动机、过程及其合谋的脆弱性等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 依据经济学案例用法的不同,可以将案例划
例侧重以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经济学原理与规律。讨论式案例则是由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对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个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外部性及‘搭便车”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我们认为要达到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目的,需要在三个教学环节上周密安排、合理组织经济学案例的课堂教学。
第一环节,提供和呈现经济学案例。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经济学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经济学案例可在讲解经济学知识点时呈现,或在某一章节教学之后呈现。
第二环节,分析和讨论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经济学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经济学知识联系起来,揭示经济学案例与经济学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经济学教学实效。
第三环节,总结和评价经济学案例。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经济学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经济学课堂教学打下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经济学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更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四、今后完善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编制适合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如果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案例库案例教学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应加快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首先,案例的取材一定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确保案例所陈述的内容是我国经济实践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经济活动中常见的却又复杂甚至困难的问题。其次,案例要能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惟一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应该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编选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择和编制,还是每一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紧扣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换言之,案例是服从于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通过案例,学习者可以渐渐领悟经济学理论的实质,形成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种种技巧。如果案例偏离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作用也必将大大降低。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48-02
[作者简介]王娟(1981―),女,湖北十堰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一、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思考的引发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1]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
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2]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
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
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
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4]
(三)深度挖掘,领悟真理
古代文学教学包含着对学生的人格、心灵、情感、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古代文学中很多优秀作品或教人明志、或教人做人、或帮人成才。古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他们关心社会、心系苍生、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提升,明确人生道路,领悟人生真谛。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高远目标的追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人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先作品后史论的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饮冰室合集: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81.
[2]孟建伟.教育与文化[J].教育研究,2013(3).
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年轻群体占比很高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潜力令人期待。同样,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是一个社会得以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大学生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重重的就业压力,这迫使我们反思其背后的人口结构,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尽管中国和美国在经济总量上逐渐接近,但我们看到,美国出生率逐年上升,年轻群体占总人口比率增加,这对未来的发展格局极为有利,中国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德国有着久远的职业主义传统,人们对于从事的职业精益求精,恪守职业精神。职业教育也是德国的特色,国家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从事一定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给予训练,而不是一味鼓励中学生进入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已经坐上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船头,成为新产业革命的弄潮儿。第四次产业革命既需要高科技领域的尖端型人才,也需要各行各业的职业人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现代制造业既需要高科技引领,也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现代服务业要激活市场需求,也要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教育正是德国成功的秘密之一。据统计,2014年12月德国的失业率为6.5%,青年失业率为7.4%,在整个欧元区最低。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制度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福音。美国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德鲁克说德国的工程技术的精湛堪称世界一流,但是德国的劳动力成本自然在世界上居高不下。”
俄罗斯是一个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积淀深厚的国家,高等教育也相当普及。2013年,俄罗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4.3%,与中国大致相当。在金砖五国中,中国和俄罗斯公共教育支出高于印度。2013年,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604美元。俄罗斯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关心毕业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在俄罗斯,大学生活仅仅是个人成人生活的开始。大约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就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包括实习的机会。
俄罗斯大学生对于社会活动和实习看得很开,尽管希望和自己的专业挂钩,但对改行也习以为常。调查表明,俄罗斯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是比较理性的,他们认为教育只是提供职业培训的场所和提高个人素质的机构,所以,毕业后很多人改行,或者出于挣钱的目的,或者考虑工作地点,或者考虑个人兴趣,选择的动机多种多样。2013年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远东联邦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道:“允许大学创办创新性的企业,之所以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出发点:让教学过程与人才市场对接,这就能够让人们找到工作、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也能帮助未来的用人单位获得最优秀的人才,此为一。第二,也为将来的工作进行多种多样的实习和实践。”
普京主张不要限制学生在学期间的工作时间,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对接机制。建立这样的机制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由于各种原因,俄罗斯大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实习,有研究表明,50%的俄罗斯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曾有过一定的实习经历。针对俄罗斯的教育改革,普京指出:“我们有的教育单位向劳动服务市场提供的大学生很不符合要求,坦率地说,教育质量很差。某些虚假的高等院校有时甚至不知能否满足预算部门的岗位要求。必须在今年年底(指2012年底,笔者注)以前找出那些效率不高的国立大学,在2013年5月以前制定出充足这些大学(包括把它们合并到更有实力的教学机构)的计划。”
日本是人口大国,也是技术大国和经济强国。为了就业,日本大学生从大学入学后就开始参与各种各样的就业辅导和就业指导,包括通过专家分析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适合何种职业,如何进行职业选择。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发展,一些用人机构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更喜欢创新、活泼、独立、适应、拼搏性的人才。随着金融创新、新媒体和网络发展,风险投资、风险创业急需金融人才。2013年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有所好转,主要是大学生们放低身段,再就是雇主开放一些层次较低的就业岗位。
以多元政策组合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出现正在催生新一轮的创业潮。2010年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发起了创业发展计划,政府每年拨款1000万美元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程序主要有:首先,大学毕业生拿出一份创业计划书,一份类似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东西,根据计划书,政府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之后,对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技术、市场分析、沟通与交往、心理素质等。经过培训,政府会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创业支持序列,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此后的半年中,政府有关机构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跟踪和辅导。
可以把创新和创造性作为倡导创业的竞争性手段以解决青年失业的问题,也就是说,青年人可以创建自己的企业,从而找到工作。根据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研究,中小企业是当今主要的雇主,创造了过去10年33%的就业岗位,大企业不再成为就业的蓄水池,所以有必要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目标,让青年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意味着要教他们成为创业者所具有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包括沟通、团队工作、决策、组织能力以及自信。这个解决方案与劳动力市场和法规的支持密切相关,需要很多改革来实现。市场能够灵活激励青年人去创造自己的事业,目标税收和经营刺激最为关键。
在荷兰等国家,高等院校专门搭建了以学校为依托的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有的大学建立“创业孵化器”等组织形式,把学生提出的创业计划在仿真环境中加以模拟,组织学生、老师和实务界人士一道讨论、实践。
瑞典政府积极支持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活动。国家工业部、高教局、创新局、教育部、创业中心、学生商务机遇中心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合作,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业部每年拿出约500万瑞典克朗(约合461万元人民币)资助在创新研发中取得突出成就、并乐于通过自主创业将研发成果转化成商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各部门和机构联合举办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对学生自主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遇到的挑战,给予帮助和支持。
谈到日本经济发展,辜朝明认为:“那种资质均一、拥有相同知识结构和世界观的所谓主流型人才在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不可能指望这类人才拥有太多创新思维。日本现在真正需要的是那种非均一资质,但是敢于挑战权威,创造新产品、开拓市场的人才。”
设立就业辅导中心。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印度尼西亚愈来愈多的大学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设立大学生就业辅导中心,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
在美国,大学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职业训练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涵盖职业规划、入学专业选择、择业技巧、就业咨询以及就业信息等全面服务。为了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美国许多著名院校设立各项专项资金,设立跨越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心,使各类边缘学科纳入学校的教学和研究体系,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更加雄厚的知识基础。通常的情况是: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开始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和就业状况,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大学二年级,帮助学生了解和发现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专业,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有关雇主的情况,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就业招聘活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介入就业市场和职业生涯;大学四年级,指导学生练习求职。
新西兰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大学设立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心理辅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有大学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提供数量化的意见建议。荷兰高等院校除正常提供职业训练外,还邀请校外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介绍经验。荷兰大学生在校期间也有机会到校外开展实习和社会活动。大学也鼓励和支持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
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针对技能危机提出的。一些国家,如瑞士、荷兰、新加坡、奥地利、挪威和德国等已经在职业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比OECD国家降低了一半的青年失业率。一是职业教育项目可以降低青年失业率和增加工资。二是职业教育增加了雇主的生产率。三是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明显:改善收入不平等,促进社会融合,降低犯罪率,改善健康状况和福祉。就职业教育减少失业的程度而言,它的社会效益与高就业率密切关联。四是基本技能是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转换的关键因素,其中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德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与很多国家不同,德国的年轻人并非都“削尖脑袋”往大学里挤,相反,60%的初中毕业生选择接受职业培训,每周有一两天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到企业实习并领取报酬(每月约680欧元)。3年后,大多数合格毕业生正式进入实习企业工作。这种企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方式被称为双元制。德国现有45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每年培养的学生约60万人,从事近350种技术工作,比如汽车修理工、泥瓦匠、理发师等工作。
德国的教育传统缘于其悠久的历史。职业培训在德国有着长远历史,从19世纪开始,手工业企业便有意识地对学徒开展职业培训。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工商条例》规定,不足18岁的帮工和学徒有义务接受职业补习教育。1884年,德国通过法律成立“双轨制”公司管理框架,董事会需向监事会汇报,监事会则由银行家和科学家组成。这种管理结构为普及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期,双元制职业教育则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成熟的技术工人。年轻人获得了稳定的工作,收入并不比大学生低多少。德国前总理科尔认为:“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我国的最大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
培育新的就业观。在美国人的理念和文化传统中,顶级名校、理工科和美国国籍,至少拥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是在美国就业的三大基本条件。随着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包括更看重专业而不论是否名校,就业未必一步到位,先就业后工作,等等。当然,这仅仅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的,实际上,美国的一些非技术类专业,诸如教育、卫生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不低。在美国,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一般较高,但是民用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细分专业的失业率相对较高,其中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行业状况、毕业生专业的竞争人数等。
面对社会变迁,人们心态淡定,积极对待生活和工作。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崇尚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就业是自己的事情,即使不能马上就业也是自己必须承受的,而不是社会的责任,至少主要不是社会的责任,这样的担当也容易淡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紧张。根据有关调查,至少80%的被访者是这样认为的。这就为美国社会从整体上造就了一个平稳、淡定的社会环境和心态。
日本大学毕业生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接受职业规划,首先是认清自己的特点、性格、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训练。日本大学机构从职业训练到指导学生写就业申请书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例如,他们教学生如何在求职书中推销自己,如何在面试时回答雇主或面试者提出的问题,而这些都要大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锻炼自己。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劳动力市场波动,巴西大学生也逐步接受了“先就业后择业”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大学生们认为,先就业再择业也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先就业,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即便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也可以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选择,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趣的是,里约热内卢市政招聘500名街道清洁工,居然有13万人参加岗位竞聘,拥有大学学历者或应届毕业大学生参加竞争的也不乏其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极为关心。由于学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俄罗斯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选择非常关注,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就积极寻求锻炼和实习机会。俄罗斯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毕业以后学非所用现象也比较突出,很多人都选择改行,许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不刻意追求专业与实践的结合。这一方面说明,俄罗斯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也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它为大学生提供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这为他们进入社会提供了帮助,对于一个国家长期持续发展来说,人力资源素质是极为重要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承担着眼下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也承担着为未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责任。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美国劳工部就业统计局会定期在全国采集数据,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未来10年的就业环境等,并出版成册,供美国大学生就业参考。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高校生在毕业前从多方渠道了解就业行情及用人单位信息。
英国政府于2004年创立了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旨在培养大学生企业家。随着影响的扩大,这个委员会已升级为创业教育中心,为英国百余所高校提供创业辅导,为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等。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资助并大力推行全国学徒服务计划,为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积累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
日本有完善的就业机制:一是网络信息准确。日本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在求职方面,网络作用十分明显,日本公司网上都有自己的主页,公司招聘都在网上公布,求职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寄去报名申请即可。二是报纸刊登广告。这样既公布了招聘信息,又为公司做了宣传,一举两得。所以,一些报纸经常会整版刊登招聘广告,学生按报纸提供的联络方式,可直接与公司联络。三是用人单位举办各种各样的说明会。四是日本有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它们都有自己的网址,提供各种信息,只要交少量费用,就可享受各种优惠。五是政府提供预算支持。日本近来经济不见好转,失业率不断上升,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政府决定在2003年度补充预算中拿出资金安排高中和大学生就业,对有实绩的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给予奖励。
在国际比较中探索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但是受高等教育人数比重不高,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大国,更不是人才强国。“如果国家拥有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并提供实业友好型投资环境,这种人口结构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显现。”⑦中国在过去30多年享受了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结构带来的劳动密集型发展的红利,那么今后几十年,必须通过加强教育来使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的比重加速提高,这是中国这个大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