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4:10
导语:在会计综合实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高职; 会计电算化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培养“两张皮”、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欠缺的现象,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开始研究和实践“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课证深度融合”是指把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中,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
“四环双轨递进”是指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双轨”并行方式,“递进”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框架
(一)创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根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各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并明确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了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和综合素质培养四部分组成。专业学习领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如图1。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证书深度融合,职业证书计入学分
会计电算化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应同时取得珠算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校内外实践取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学生通过努力可拓展取得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信息化工程师证书。职业证书计入学分,实现与相关课程学分互认,如图2。
(三)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手工与计算机模拟双轨并行,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
构建了“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与实践教学方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模拟企业内外部职业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混岗、轮岗实训。在实践组织方式上采取手工和计算机模拟双轨并行的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将毕业论文融入校外顶岗实习过程中。论文分“企业简介、实习岗位流程、存在的问题、改进办法”四部分,有效地改进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由专业教师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将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就业指导和班主任工作完全结合起来,实行一条线包干管理,教导合一,责任明确,便于学生实习就业,如图3。
(四)将齐鲁文化和鲁商精神渗透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
构建一个计划,优化两个环境,连续三年不断线,建设四个平台,形成以齐鲁文化为底蕴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图4。
三、实施效果
“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4 000多名学生中实施,学生满意度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近四年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9%,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9%以上,每届毕业生都被山东银座和建设银行等企事业单位提前一年预订300多人,专业招生报到率高达170%以上,录取最低分数达济南市本科三批线,学生在全国大赛中屡获佳绩。
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也取得了系列化成果,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示范院校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该专业有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主编国家精品教材1部,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会计专业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环节是否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是否能支撑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相关调研显示,我国培养的高职会计学生在就业中表现为基本工作能力较差,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不足,基本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结合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效地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会计相关岗位胜任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本科会计教学的翻版,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融合;实践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实践教学未能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脱节;未能充分发挥课堂实训的作用;会计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保障监控体系;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严重脱节;由于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收大学生顶岗实习,导致校外实践教学难以落实;缺乏高质量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甚至从领导到教师还认为会计实训教学课程地位还处于从属阶段;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工作过程、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出发,秉承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和突出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满足企业用人、学生就业、职业资格需要的原则,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内外结合、五级双轨”分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二、“内外结合、五级双轨”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突出实践性教学, “内外结合”是指学生实践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五级”是指五个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次递进,即“专业认知实习—基本技能实训一岗位业务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一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轨”是指手工会计电算化处理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处理同时并行。
(一)“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
1、校内实训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会计人员,与专任教师共同打造“理实一体”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实现环境真实、管理真实、资料真实。(1)环境真实。建设仿真性实训室,精心布置手工实训室财务科室和电算化实训室,创造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真实情境。(2)管理真实。在实训教学中,以企业会计电算化分工、授权和控制中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在墙上张贴类似的管理制度,营造真实情境的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早日了解职业角色。(3)资料真实。将合作单位企业真账搬进课堂,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财务人员辅助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岗位能力的直接对接,使学生学会处理企业真实业务,能够应对不同会计电算化事项,逐步树立职业判断的思维和习惯。
2、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建立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工作。选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构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的开展,学校利用实习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习基地从毕业实习中选拔优秀人才,部分实现了学习就业一体化。
(二)“五级双轨”的实习实训内容
1、五级。1、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参观考察企业与会计岗位现场,让学生建立“职业人”的职业认同感;其次是通过实习过程认识会计专业,了解会计专业内涵和会计专业的市场前景,提高对会计专业和社会的认识。2、课堂项目实训。课堂项目实训就是实施课内分散实训,主要针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具体化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融入每个任务,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方式,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实训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3、专业单项技能实训。专业单项技能实训主要针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核心课程所设计的综合实训项目,是将课堂项目实训的各个工作任务融为一体,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式,针对各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职业岗位实践教学,可设置会计主管、出纳、工资核算、往来核算、财产物资核算、资金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总账报表、稽核等岗位,增强学生对各会计职业岗位的应用能力。4、综合应用技能实训。综合应用技能实训是把与会计学紧密关联的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处理等内容纳入实训内容,实现“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一体化”的一种综合实训模式,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的一种综合素质培养和岗前培训。其重点就在于如何利用上会计专业所学知识、方法技巧来发现和处理各种具体问题,真正体现会计学科的完整性、层次性、程序性和职业性。5、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会计的实际工作情况,并对生产和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领悟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进行顶岗实习的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选择论文课题,搜集毕业论文所需的有关资料,独立写出毕业论文并完成论文答辩。
2、双轨。五个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次递进,并采用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环境下处理能力训练的双轨并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途径
(一)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施。一是鼓励现有教师到企业实习;二是引进有会计工作经历、有会计工作经验的教师;三是设法聘请行业企业会计人员来校任教,并建立专门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企业会计人员、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训条件的建设。
1.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企业真实情境式”校内会计实训中心,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实验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
2.按一体化要求将教室、实训室合二为一,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3.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争取行业企业的广泛支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外实践场地和先进实践设备;另外,高职院校也要充分科用有限的资源,在课余时间尽量开放实践场所。
(三)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应注重平时、加强操作、突出过程性的评价的应用,从而规范会计实践教学。根据会计实训操作的具体特点,对会计模拟实训成果的验收及考评,设置五个主要的指标及其相应的考评分值进行测评,对每个指标建立一个量化的、具体的标准以利于操作。五个指标包括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实训报告、考勤等综合因素,根据各项指标具体完成情况,尤其是业务操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化来予以评分。模拟实训考核评价体系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注重学生自评,模拟实训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对会计模拟实训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写出实训报告,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据此自测评分;第二,通过小组评议考核,对模拟实训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价,并尽可能深入探讨一些问题。进一步熟悉掌握有关规章制度,钻研业务,相互学习提高;第三,由实训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模拟实训的认真程度、实训课程内容完成质量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评分。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总体测评,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出勤、学习态度、自我管理、合作精神、自主学习等,力求对模拟实训成果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促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自我教育,自我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勤.构建适应专业特征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J].老区建设,2010.(14).
1 独立学院会计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2013年国际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超过10万人。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也普遍较多,如610余所高校开设会计学专业,980余所高校开设英语本科专业。.
2013年,该院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3个班和会计学专业12个班,毕业生人数为884人;2014年,财务管理专业3个班和会计学专业21个班,毕业生人数为1384人。会计专业毕业生规模增长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学校、学生与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难以从人力资源市场招到合适的人才,相关会计岗位招不到人的尴尬十分突出。学生的就业难与企业的招工难,显示出当前我们的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剩与稀缺的悖论。在这样的现象表面深处,是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上的脱节。由于高校学生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如何通过改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其适应性,以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动手能力不如高职学生,专业分析能力不如研究生,这是人们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能力的认识。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所不同,它要求更扎实的会计类基础理论知识,更丰富的相关的专业知识面,一定的会计职业分析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以保证其相应本科学士身份。如此一来,在坚持与其它高校专业相同教学的同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还要做好特色专业的建设,建立明确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使会计学科专业学生不但能够得到相应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锻炼,更可以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提高其职业素质。
2 独立学院会计学科实践教学的现有基础
学院对学生规模和实验室规模最大的会计系实践教学建设一直较为重视,使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成形,并且实践教学经验逐步积淀。为加强学生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会计学科设置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以“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手工模拟实践教学―专业课教学―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实地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思路。课程实践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两大类。课程实验其中,8门专门实验实训课程按课程学期安排和课程前后设置又有着层次性的划分。
第一,会计手工模拟类实训,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初级会计学手工实训、财务会计分岗实训。第二,会计信息化类课程,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会计信息系统、ERP软件(财务管理系统)。第三,专业知识提升课程:企业行为模拟―ERP沙盘推演、财务管理实训、审计实训、金融会计实验等各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第四,综合运用仿真性课程,主要开设课程包括:校内仿真实习。除了在校内实验室实践操作之外,学院还同用友软件、韶关中一、广东嘉永、中山中信和广州大创等多家企业以及增城红日会计师事务所、增城增信会计师事务所等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已签约的实习基地18家,其中70%在稳定的使用。第五,学生顶岗实习。顶岗实践岗位原则上与学生已签订的就业协议单位一致,学生在企业独立承担部分财会业务,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第六,假期专业调查。主要利用寒暑假,针对财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调查,院里制定统一的考核表,学生自选企业进行专业调查并撰写学年论文。第七,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3 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近两年,会计学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体师生投入到新一轮的专业改革热潮中,拟从自身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入手,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为会计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
3.1 专业定位
■
3.2 专业特色
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基础,以培养会计核算和分析能力为核心技能,以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税收筹划能力为特长技能,以综合素质养成为辅助,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突出岗位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4 会计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1 实践教师缺乏,教师本身缺乏科研和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师资较为缺乏,而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经管类实践教学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实际经营管理经验,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师的讲授理论多于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可想而知。另外,高校教师只有教师资格证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比例较低,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老师就更少了,所以加强实践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4.2 实践教学管理职责不明确,实践教学缩水
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还未完善,工作职责不明确。实践教学涉及教务处、实践科、二级教学单位、各系部下属教研室、实验管理中心、网络中心等各部门,该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缺少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这种弊端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的推诿和摩擦。在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激励机制和独立的评价机制,造成实践教学教师的动力不足,实践教学缩水。
5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思考
5.1 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经过不断改进,在原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成“双轨、多循环,岗位技能递进式提高”的教学模式。其变化主要有二:第一,由双循环改为多循环。即在校内实训平台,紧紧围绕会计、财务管理两条轨道,在基本业务中采用同一课程内部业务的多循环,多门课程之间的连接循环,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完成轮换,轮换结束完成特殊业务的循环。每一门课程内部,分为单元模拟、阶段模拟和综合模拟三个阶段,采用的方式是习题作业、手工模拟、多媒体模拟、会计软件模拟等,通过这些方式实现部分业务的多个小循环。通过多门课程的综合模拟,实现业务的连接大循环。使学生专业动手能力既有普遍的适应性,又有明确的针对性。第二,围绕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突出岗位技能递进式培养。如,校内实验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场所、课堂、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等,在每个实习平台,采取 多种实践方式的路线进行,形成“递进式”链条,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以稳步、扎实、递进式提高。
5.2 适当调整实验课程或课时,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在确保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中实践教学课时数或实验课程。如《会计信息系统》实践课时数,也由原来的36课时,增加到54课时。《审计实训》因教学软件及教学条件原因改为《审计学(下)》等,其次应该在原有多媒体会计模拟、多媒体审计模拟、手工会计模拟、电算化会计模拟等独立实验课的基础上,增开财税岗位情景实践、岗位职能综合实训等课程,不断完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适当调整实验课程或课时,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一个能够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5.3 增强实战能力,创造就业机会
校外实习基地是连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学校已开始实行“学制3年,第七学期跨专业综合仿真平台,第八学期学生自主实习”的培养模式,拓展实践空间和时间,不断增加实习基地数量,积极探索与各经济机构合作办学新模式。
5.4 完善毕业设计,鼓励创新创业
为使毕业设计的内容更符合培养方向,体现专业特征,该院对这一环节进行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实施多元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考核模式,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单一的研究型论文(一般的毕业论文)转变为二种可选模式,即:研究型论文和应用型论文(毕业实习报告))两种类别中选择。二是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设计环节。针对上述两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形式,重新确定每种类型的论文格式、考核重点及成绩评定。对毕业设计的写作要求更为严格和规范,同时形成明确的制度文件。新的改革追求设计性和创新性,提倡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创业。
5.5 增加实践教学投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时间教学条件,这就要求学校要增加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在选择和购买实验室器材的时候,要考虑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体现出专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尤其是要保证计算机器材设施的充足,满足财会电算化、信息化的要求。其次,要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此学校应该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采取利益共享+人才培养的模式,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岗实习的机会,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校内实习岗位资源,比如说学校内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这些都是良好的实习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
5.6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财会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社会性比较突出的学科,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知识的积累,也影响到学生知识的运用。为此,学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高水平的财会教师队伍,为此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增强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首先,要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可以外聘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专家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和教授,还可以与会计事务所等机构进行合作,聘请优秀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到学校参与教学,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5.7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编制针对性实训教材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课程实训;综合实习;实践性教学考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31-01
会计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培养财务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作了一些探讨。
1 实践性教学改进的几点思路
1.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这里所强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转变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为特征,在强调教学“硬件”现代化的同时,也强调教学主体(教育者)思想现代化。只有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作用,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
1.2 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校内与校外,课堂内与课堂外,日常教学活动与测试检查等。
1.3 设置阶段实训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可在手工实训室或erp实训室进行)
阶段实训又称为课堂实训,是指在学习某门专业课的过程中穿行的分步实训或在该课程完成之后进行的专题实训。综合实训课程包括社会实习和综合模拟实训。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每学年安排一周的社会调查或社会见习,第三学年毕业前安排6-7周社会实习(或企业顶岗实习);综合模拟实训主要是指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安排的校内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
2 建立三段式实践性教学体系
2.1 一般课堂的实践性教学
一般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学生首次接触到某技能,教师首次将此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应突出技能的指导和模仿训练。例如,基础会计的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账簿的教学,一开始就可以技能教学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确凭证、账簿等账表的填制,比纯粹传授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也可结合幻灯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课件演示教学等方式,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2 课程实训或称阶段实训
这是建立在第一阶段一般课堂实践性教学基础之上的技能训练。课程实训主要是以模拟实训为主,不必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可以是专题实训,也可以是简单的过程实训,大部分是阶段性的分步实训。如,基础会计教学可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的课程实训则不求全过程,而是突出各自的特点,对技能进行专门的具体化训练,采取分步实训的方式:工业会计组织货币资金、成本核算等分步实训;商业会计组织批发和零售业务分步实训;最后毕业实习时,才组织经济业务全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丰富的综合实训。
2.3 综合实训
包括学年社会调查或见习以及毕业实习,又以毕业实习(或企业顶岗实习)为主。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采取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社会实践(即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总结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是毕业实习的基本组成部分。还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组织就业指导、弥补性训练、毕业小答辩、专题讲座等内容。本阶段的模拟实训应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既要模拟会计核算过程,又要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明确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由此,应设置模拟公司,在模拟公司中进行岗位流转学习。综合模拟实训是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单一化。必须认识到,模拟始终不能代替实际,让学生走向社会十分必要。
本阶段的实践教学,是以前面两阶段的实践教学以及理论教学为基础,又是前两阶段教学的升华,应突出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 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编写系列实训资料
实践性教学的系统方案是实践性教学落实的重要前提,而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编写好系列实训资料则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质量保证。
对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技能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内容,技能教学较分散,难以编写系统的资料。该阶段实践教学需要的资料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适当补充基本可以解决。课程实训资料的编写应突出针对性和互补性。第一,课程实训相对一般课堂的技能教学,对技能的训练相对集中,因而就要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多形式提供训练资料。第二,各学科之间,特别是会计专业课之间,知识技能联系紧密,实训资料也应利用这种关系,互为补充,避免重复训练,从而节约时间。
综合模拟实训资料的编写应突出系统性和综合性。系统性是指实习内容应围绕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设置帐户、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对帐结帐、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和分析这一系列工作环节。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实习应尽可能地涉及本专业主干课的知识和技能,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是指综合财务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如经理、业务、仓管、出纳、会计等,还要突出与银行、税务部门的业务往来,便于流转实训。为此,我们编写了基础会计实训教材、工业企业会计和商业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材,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教材,以供学生实训。
4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与一般考试相比,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多,连贯性强,涉及的方法多,数据繁,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存在很大困难。因此,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评,是实践性教学改进的重要一环。
4.1 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试
例如,基础会计的考试,引入了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等操作题,分数占50%以上,且要求严格按规范操作。
4.2 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
这一考核办法可用于毕业考试。将会计工作的过程分为若干段,如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以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操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实操哪一段的内容,可以节省考评时间。这种考核办法虽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其结果是能够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的。
4.3 毕业论文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考勤、实训成绩计入总分
撰写毕业论文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按优、良、合格、不合格打出成绩。再结合平时作业成绩、课堂纪律考勤成绩、实训资料练习成绩,综合评价学生毕业成绩。这样,实践性教学的评价不是一锤定音,它的评价综合化、系统化了。同时也督促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操作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张丽静 王忠孝 王瑞煜 黑龙江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课题:省教育厅课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编号:JGZ201202445 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面向会计这个行业,培养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技术能人。所以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中,既要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人才市场中具
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往这个方向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
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我们应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使教
师紧扣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这个专业就是为
了满足当今会计工作发展的需求,以便将来更好的做好会计的每
一项工作。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赞同开设会计电算化
课程,因为它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是实际会计工作。会计电算
化专业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的能力,如自学能力、管理能
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
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围绕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设计其
课程内容,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较多的课时,方法和学生毕业前的现场实习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
实际工作能力。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影响当今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
1.单一的实践教学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的单项核算模式还是当今大部分高职校院会
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主流,总账系统的实训还是会计电算化的主
要内容,对会计核算软件的教学还是保持在建账、制单、审核、
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范围涉及过小,从二使其他的相关学
科的教学和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涉及也很
少。
2.实践教学教程质量普遍偏低
在会计电算化实际授课中,培训学生的还是单用户软件,只
能做单机版模拟试践。而当今软件的大部分用户都是用网络版软
件,而学生对这些软件却不了解,可以说是陌生,无从下手,从
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3.不同步的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实际电算化处理
室内实训模拟还是当今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少能有
机会接触到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业务,不仅对实际的工作业务
不熟悉,而且对会计电算化实际业务等的处理也非常陌生。弄不
清楚业务处理的程序,而且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
也弄不清楚。
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实践能力薄弱
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践指导教
师的资质,实践教学质量好坏取决于其实践能力的高低。现在大
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经验不足,部分是才毕业的,对
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不太明白,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只能
按照自己的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与现实脱轨,重要的是无
法实现综合的目标。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
把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为一体是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
主要内容,结合理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践能
力,使各部分紧密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会计电算化专
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单项模
拟实训教学、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学年
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项目。
1.模拟实训教学内容单一
会计专业每门专业课程由不同的板块构成,所以在模拟实训
授课过程中,应该对每个板块实行独立实践训练。如对财务会计
实务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板块构成。只有
重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才能熟悉的掌握每一个板块内容,从
而提高其应用综合能力。
2 重视校内综合模拟培训
要想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专业的基本实践技能,只有培训学生
的每门课程单项业务,而学生也只有通过一个加强综合运用的过
程才能把零散的知识融为一体。所以要想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的目的,只有通过校内的综合实训把单项实践技能贯穿
起来。
3.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
要想学生对实践业务的处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有通过校
内综合实训的训练和培养。当今现状,校内综合模拟教学与企业
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还是比较单一,如只有企业会计电算化业
务处理,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为了减小距离,还需要让学生进
一步深入到实习基地,通过学生与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接触,
让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会计电算化岗位,使自己的理论及实践知
识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完成实现与实践工作的零距离。
4.毕业论文的撰写
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是对每一位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
熟练掌握了实践的基本技能,才能在论文的撰写中游刃有余,才
能用理论去描述,归纳、分析工作实践中的每项技能并有所创新。
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很好展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的
实践应用能力及加强学生综合素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如何改变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
1.调整实践课程,全面实践教学
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目标,应注意课程和课时的分
配,特别是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匹配。应该加强技能实训,凸
显高职教育的特点。一般而言,实践课时最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
50%以上。我们只有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项目和内容等措
施,才能保证实践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
标。实践内容的修改应以验证性、基本操作训练为主,增加综合
实践性的实训,最好能与专业业务接轨。
2.重视训习基地建设与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校不仅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会计专业各个板块
的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而且还应该大量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尽
快建好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从而培养技术能人。只会根据书本
讲理论的教师早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求,为了提高教师的
资质,我们应该加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组织教师在校内由有经验的教师培训,而且还要到实习基
地锻炼。要是能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基地,那就为各高职院校建立
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保障。
3.公平全方位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应逐步建立一个能评价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随着实践课程
内容的增加,考核方法也应该做相应的改进,原来那种只以一张
试卷为准的方法不在可取。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
组成:刚开始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渐渐改变的过程,
因此实践课程评价通过结果考核来量化辅之以过程评价,事实证
明,实践课程评价应该通过本校实训状况来确定其评价的要素。
其指标力求公平,并形成一个公平公证的量化考核体系。渐渐地,
老师和学生都熟悉了考核方式,然后就应该通过程考核来量化,
这样一方面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学生
逃课的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涛,张洪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
[2]鞠花,王久祥.《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措施.机械职业教育,2010.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平台、开发技术、功能体系在不断的更新。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迫切要求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与之适应,以满足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一、目前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现在大多数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仅限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单项核算模式”,会计电算化还是以总账系统的实验为主,要求和层次仍停留在利用单一的会计核算教学软件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处理的内容大多是以工业企业为例处理一定时期的十几笔经济业务。由于只涉及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所以范围过窄,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方面涉及的很少。
(二)实践教学质量低下
在会计电算化实际教学中,采用的会计软件多数还是单用户版软件,学生能够练习的只能是单机版模拟实践,这样对于网络软件学生会觉得陌生。但对于软件的实际用户多数是网络版软件,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三)校内实践教学与单位实际电算化处理过程脱节
校内实践仍然仅限于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内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没有深入到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中,不清楚实际的业务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会计电算化实际业务的处理缺乏直观感性认识,不清楚业务的处理流程,更不明白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业务信息是如何联系的。
(四)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实践指导教师是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其实践技能的高低是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很年轻,有的刚从学校走出来,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本来就不是十分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按其所学教会学生一步一步的操作,不能结合实践,更谈不上达到综合的目的了。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把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应将各部分紧密结合,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同时,结合理论教学体系,使两者相互补充,紧密配合,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各环节应包括单项模拟实训教学、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学年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
(一)单项模拟实训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会计专业每门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单元,对每个单元在课堂中独立进行实践训练。如对财务会计实务可以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进行划分。会计电算化可以划分为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进货、销货、库存等单项进行业务处理。每一个单项内容的熟练掌握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实践教学环节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校内综合模拟实训
通过每门课程单项业务的处理,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实践技能,但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所以,需要有一个加强综合运用的过程。据此开设校内综合实训,可把原来掌握的单项实践技能贯穿起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学生经过校内综合实训的训练和培养,会对实践业务的处理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但是,校内综合模拟教学与企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还有距离。比如,企业中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包括会计电算化处理过程中故障的发生与排除等等。所以在对实践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后,还需要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到实习基地实习,使学生真正接触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把自己真正地融入会计电算化岗位上,将自己的理论及实践知识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与实践工作的零距离接触。
(四)学年社会实践
在正常的课堂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接触会计工作实践,要求学生在每个学年结束的时候利用暑假积极参与会计专业岗位的社会实践。虽然这个过程时间比较短,参与的过程比较肤浅,但是可以通过这种学年实践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在从实践当中总结自己一年来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身对专业岗位的认知程度,利于学生明确以后要学习什么,要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五)毕业论文
在毕业前要求每位学生独立撰写论文,这既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升华,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把工作实践中的各项技能用理论去描述,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并有所创新。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再一次全面检验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调整实践课程,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目标为依据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会计电算化课程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为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应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项目和内容,修订或调整实践任务指导书。实践内容的修改应以验证性、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适当增加综合实践性较强的实训,力求接近专业业务实际。
(二)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学校应该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尽量建立仿真的模拟环境,满足会计专业单项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的需求。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会计电算化实习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真实性。
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会计电算化实践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只会根据书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能满足需要。应加大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组织教师在校内由有经验的教师培训外,组织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锻炼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也可以为学校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原来理论教学中,学生考试以一张试卷为准,但随着实践教学内容的增加,其考核办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应逐步建立一个能评价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考核应该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在初期,对教师和学生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所以应该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评价为辅,通过分析调研,结合本校实训状况,确定需要评价的要素。如会计电算化中可以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模块设定考核指标,其指标应尽量量化,力求公平,并形成一个指标考核体系。经过初期老师与学生熟悉考核方式以后,应以过程考核为主,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减少逃避实践课的情况,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裕生.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2,(4).
[2] 严俊梅.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J].职教论坛,2005,(1).
[3] 万常选.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
我校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毕业生调查,主要调研青岛周边企业的会计岗位构成和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应届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单位会计岗位的构成调研,二是往届毕业生调研,调查方式有的是采用实习报告中夹带调查问卷,有的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网络调研。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了会计专业课程的构建,全部课程重新按照岗位进行设置,统一自编了分岗位的项目化会计系列教材。现在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会计入门导引》(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实务》,《成本核算岗位实务》,《纳税申报岗位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excel财务分析),《出纳岗位实务》,《外贸会计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出口退税实训),《会计电算化》,针对往届毕业生很多进入记账公司工作的情况,还根据我校的财务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会计中介》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尽量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材统一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尽量使用企业实际案例。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有6个校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室,主要进行沙盘模拟实训,学生沙盘对抗竞赛,会计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室,主要进行会计电子综合实训,EXCEL财务分析,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和出口退税操作;会计账务实训室,主要进行分岗位手工作账实训,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上述校内会计实训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训操作练习。2“.校中企”建设虽然整个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实训项目,但课堂的实训项目毕竟还是企业实务的典型化提炼结果,跟现实多种多样的企业实际业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方便随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2012年我院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立了青岛海诺城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实践基地。实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主要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记账,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企业审计等业务,公司到现在已经稳定为22家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通过参与实训公司招揽的业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资料,从公司注册到使用用友T3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纳税申报,季末所地税税鉴,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业务相印证,并能灵活处理,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3.校外实习基地(1)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顶岗实习基地协议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外贸生产企业,由于阶段性的人工短缺,经过协商,我们分批派出学生去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了解了现实的外贸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同时该企业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请企业的人事部主任、财务经理、生产部主任等管理人员给实习学生讲课,讲课涉及公司制度、公司流程、公司文化、成本核算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内容。由于实习设计合理,企业管理人员授课贴合学生实习实际,使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知识,公司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实现了校企双赢。(2)建立7家事务所实习基地———常态化实习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从事给企业记账,网上报税,公司注册,工商税务年检、审计等业务,有些工作难度不大,重复率高,工作量大又琐碎,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很重的负担,这类单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学生实习遇到的典型问题是一般的企业所需要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少,为了解决事务所和学校实习双重困难,课题组与事务所联手,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从2009年开始与青岛志同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有了经验以后又逐步扩大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类的顶岗实习单位,到现在为止,已经同7家事务所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分批派出学生去顶岗实习。刚接触真实业务的学生工作热情高,能吃苦,工作认真,有耐心,不过于追求报酬,得到了事务所的普遍欢迎。常态化实习基地运行:每年1月、3月、4月、5月、6月、12月事务所将所需要的学生人数及要求与学院商谈,然后学院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方案制定原则是实习人数尽可能的多,每个学生实习时间尽可能的短,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实习。(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4)改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改为实习报告形式为免于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改革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式,改为提交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规定学生描述实习单位和实习过程,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并请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实习评价,同时给学院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反馈,及时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设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需求一致,更加符合岗位需要。
三、课外实训项目
除课内教学项目之外,我校会计专业还设计了“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训项目,和课程内的项目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五级递进”是指整个课程的实践体系按照“认知实训、流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难度由易到难,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统一到分行业形成的层层递进型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三线合一”是指:课内一线:学生在各课程的实训;课外二线:学生课外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小键盘、计算器、点钞比赛等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涉外会计手工操作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大赛,增长实践经验,比如“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校内沙盘实训室,组成了沙盘社团,会计会电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层层选拔,直到参加青岛区,山东区和全国的沙盘比赛,在沙盘实训和比赛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直观的感受成本核算岗位同其他岗位的关系;我们设立的校中企青岛海诺诚财务咨询公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真实接触了各种原始单据等原始资料,参与企业的记账;另外学生课余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课下的活动,组成了“课外二线”的实践项目。企业三线:是学生通过去校企合作的正乐食品公司,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其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习。“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体系设计,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实训实践项目,实现学生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的职业能力不断进阶,实现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践效果
【关键词】 会计专业; 校地合作; 实践教学; “平台+模块”
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目前,构建校地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有效的校地合作“平台+模块”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校地互动如何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旨在破解目前传统教学“一张皮”的被动现象。
一、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定位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根据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夯实基础、凸显实践、恪守诚信、服务地方”的实践教学培养特色,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创新思维,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第一,夯实基础,拓展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凸显实践,消除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足的瓶颈;
第三,恪守诚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第四,服务地方,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二、地方院校本科会计专业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会计人才培养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得到地方经济的认同,这就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必须紧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我们根据天兴仪表集团公司的组织构架、实际经济业务流程、业务单据、物料清单、各项计划、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财务核算等一整套真实的数据资料,经过分析、归纳和整理,精心设计实训教学内容,使教学设计既源于企业实际经济业务,又高于企业的具体工作,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展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以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传统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实践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热点,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与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因此,会计实践教学必须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恪守诚信”的会计职业人格。例如学院定期邀请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到校开展讲座交流,让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培养职业道德感;同时将对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评价纳入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价值观。
(四)注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塑造
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因此,会计实践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例如我们在财务会计综合实验中,模拟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做法“按岗设置”,并进行“岗位轮换”;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会计处理的分工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地方院校本科会计专业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所谓校地合作是指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等部门的合作。校地合作是处理好院校、地方、市场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必须通过校地互动来实现,校内外实践环节相互贯通、相互推动(见图1)。地方院校应充分遵循校地互动的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设计“平台+模块”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加强专业知识教育,校内实验室建设,开设校内模拟实训,开展第二课堂、创业大赛,以及主动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咨询、主动承担地方重大科研课题等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转;地方政府应给予积极配合,提供足够的政策、资金支持,通过聘请校外专家报告、兼职辅导,提供校外实习基地,调动社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供相关规划项目、地方企业的重大课题项目等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四、地方院校本科会计专业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会计专业校地合作“平台+模块”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见图2),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依托地方资源,以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进行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在方案设计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实践教学平台层次化
“平台+模块”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平台,基础技能实践平台、综合技能实践平台、科研创新实践平台。“三平台”层级递进,各有侧重,逐步强化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平台又设有相应的支持模块和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训练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就业趋向,在相关项目中选择与组合,从而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实践训练需求。
(二)实践教学模块层次化
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根据各平台的培养目标及其特点,设置层次化的实践教学模块。
1.基础技能实践平台模块设计
(1)课程单项实践模块
这是针对某一课程的单一知识点或单一方法、技能所设置的实践模块,目的是加深、巩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学院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分别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账簿的开设与登记等单项实验,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在成本会计教学中,主要开设产品成本计算、费用分配等方面的单项实验,使学生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分批法、分步法等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
(2)课程综合实践模块
这是针对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模块,主要开设会计学原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审计综合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实训等。例如在学完会计学原理以后,开设企业账务处理流程综合实验,完成从设置账簿、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结账、对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装订凭证等一系列基本会计业务,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综合技能实践平台模块设计
(1)专业综合实践模块
这是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基本完成之后,针对不同课程的知识点或方法技能进行较为综合的模拟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模块所涉及的实训内容必须全面,包括专业领域里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如会计核算、成本计算、报表分析、审计报告等内容,既是对专业知识的再次检验,同时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开设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等。
(2)学科综合实践模块
这是将会计专业与相关学科(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的知识点或方法、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实践模块。例如开设ERP沙盘模拟实训,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在变化多端的经营环境里,面对多个竞争对手时能够正确制定企业的决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它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知识来综合判断和决策,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他们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
(3)社会实践模块
该模块不拘泥于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环境,由校地合作,引进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进企业、事业单位,真正接触到实际的会计工作,把所学专业知识拿到实践中去验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具体包括:认识实习,通过企业参观、请企业有关人员专题讲座、现场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形成真实的会计感性认识;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与专业理论、实践应用、学科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路,以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要求学生独立深入企业、事业单位各部门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熟悉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科研创新实践平台模块设计
(1)科研实践模块
校地互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体系,学校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相关规划的制定,主动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咨询,主动承担地方相关产业的重大科研课题。科研实践模块就是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体系,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等的开展,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解,培养其洞察力、基本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创新实践模块
创新实践模块是针对创新性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成果。开设决策模拟实训是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个创新,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产品设计、部门决策、客户需求、材料采购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利润的影响,体会财务会计部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熟悉为企业管理层作出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和途径,对学生会计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教学时间层次化
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为基础技能实践阶段,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为综合技能实践阶段,四年级为科研创新实践阶段,保证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能够接受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实践训练。
只有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有机结合,校地互动,共建实践教学平台,才能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对接起来,充分发挥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的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创新能力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1(1).
[2] 何根海,刘国庆.池州学院实施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设计
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账、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工作内容和提高实务操作能力,我们结合会计工作内容、会计岗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初步设计了会计实训必需的四大模块,即建账、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出纳岗位工作、纳税登记,并从这四大模块入手,分析、阐述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会计课程后,如何让学生有目的、直观的、仿真的进行会计工作的训练。
一、建账模块
任何企业在成立初始,都面临建账问题。即根据企业具体行业要求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会计业务情况,购置所需要的账簿,然后根据企业日常发生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处理程序登记账簿。所有我们要求学生实训的第一模块,即必须掌握如何“建账”。一个企业至少应建四本账册:一册总分类账;一册现金日记账;一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册活页明细账。
二、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模块
经济业务账务处理主要包括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三部分。这一模块的会计工作内容多,在选择实训内容时,既要选择有普遍性的经济业务,又要选择有特殊性的经济业务。下面阐述该模块的主要实训内容:
1、日常经济业务处理——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1)根据实训资料采用专用凭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整理、传递;(2)根据实训企业的日常业务采用通用凭证编制相关记账凭证。
2、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登记账簿
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簿登记,通过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各类账簿登记的一般技能要求;(2)熟练规范地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并按全月三次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3)掌握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以及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4)能够采用适用的错账更正方法,对实训中出现的各类错账进行更正。
3、期末业务处理——对账、结账。(1)根据实训企业的资料及在前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期末账务处理,并登记相关帐簿;(2)编制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核对银行存款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对帐无误后进行月末结帐;(4)整理并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4、期末业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1)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2)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利润表。
三、出纳岗位工作模块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出纳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下面阐述该模块的主要实训内容及具体要求:
1、明确工作目标。在进行该模块实训操作前,首先要学生掌握出纳岗位的工作目标。
2、工作态度和能力要求
在掌握以上出纳具体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训企业的具体业务,通过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工作态度要求:要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作风的培养在成就事业方面至关重要。出纳每天和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出纳员必须养成与出纳职业相符合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就是: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钱款票据存放有序,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手续完备,不发生工作差错。
(2)技能要求: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等;
(3)能够填制与审核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如:工资表、报销单、借款收据、领款收据、差旅费借款、报销单等;并能模拟现金收付款业务的办理。
(4)能够填写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银行结算票据并模拟银行结算业务的办理。指导教师先示范,然后再由学生操作。
(5)能够辨别出纳凭证:包括与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结出余额。如 重要的凭证进账单,指导教师先示范,然后再由学生操作。
(6)能够进行期末对账及结账,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现金总账、银行存款总账余额核对;月末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四、纳税处理模块
该模块是在各门会计课程中几乎不被重视,也是学生掌握较差的一部分,但在实际会计工作是不可缺少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纳税处理单独作为一模块来设计实训是必要的。
1、总体目标设计:由于税种较多,学生在进行实训操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实训。通过这两个税种纳税处理实训,帮助学生掌握从事企业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理论知识,能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应纳税款的计算与核算,并据以填制纳税申报表、办理纳税申报工作等。
2、实训内容及其方法设计:
(1)增值税纳税处理内容及其实训方法设计
主要内容: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程序与方法。实训步骤及方法:①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确定企业当月销项税额;②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确定该企业当月进项税额;③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计算该企业当月实际应纳增值税税额;
方法: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演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纳税申报程序,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值税申报缴纳的具体业务处理,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参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训。
(2)企业所得税纳税处理内容及其实训方法设计
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应缴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等。实训步骤及方法:①根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计算企业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据实预缴的所得税税额;②根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独立计算年终汇算清缴时模拟企业全年利润总额;③根据资料,独立确定应税所得额中纳税调整项目,并据以计算模拟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④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税率并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汇算清缴应补(退)税额。
该课题论文只是我们研究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个开始,以后我们将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3(职业教育设计丛书)。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基础实用基础》(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