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4:12
导语:在人文环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物质需要通过现实的物质生产就能够得到满足,可人的精神需要则除了精神生产的满足之外,还有精神本身、精神活动过程的满足,即精神满足包括生产性满足与非生产性满足。事实上,人的物质需要也包括生产性满足与非生产性满足,人的肉体并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的,生产只是人的肉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生产活动也并不一定只是为了产品的生成,它还包括人自己的内在活动性的实现与满足。精神需要是人作为有意识存在物自内而生且不断发展着的需要,是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与思维、情感、认识、意志等因素相关联的一种渴望满足的心理状态。马克思认为,即使一些如“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类常见事物,在人那里不仅可以成为物质需要的对象,而且可能成为精神需要的对象。如果我们把物质生活理解为一种外在的生活,那么精神生活就是一种内在的生活。对于人来说,内在的精神生活才具有根本意义,不仅是因为这里天地最为广阔辽远,而且是因为在这里盛开着生命本质之花、体现着人全部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就要进行精神生产。广义的精神生产指一切精神现象的产生、创造及其过程,狭义的精神生产指高级意识形式的产生、创造及其过程。精神生产是一种生产性的精神劳动,以精神产品为其直接成果。精神产品以其包含的精神价值为本质特征而区别于物质生产,但它却必须以物质化形式去表现或存在。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发展过程中后来才分化出来的一种生产形式。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才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精神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形式,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精神产品,这些产品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消费对象。通过精神生产,人的精神需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满足,同时也通过消费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愈增强,精神生产的动力就越大,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就可能越高。当然,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也往往内含着相应的精神成分,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也就同时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精神需要。人们常常将人的物质需要等同于动物的物质需要,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人的物质需要自人的精神产生之时起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需要了,而是掺和着精神要求的物质需要。人之需要的发展空间是由自己开拓的,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具有精神性的和不满足于现状的存在物,他必须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寻求发展。人的自由创造精神不仅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人虽然是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文化的综合体,但人一旦倚仗精神、依仗社会文化从自然中站立起来,他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心倾向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存在者。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倚重依赖,使得自然界不能像当初那样直接地为人类提供必需品,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不得不进一步依靠精神、依靠社会文化来对自然材料进行改造和加工,使其符合自己的需要。人的这种自然需要的不断扩展其实是通过文化的参与而实现的,无论是需要种类的增加还是需要品格的升级,本质上都是由于其中之文化因素的发酵所致。所谓消费升级,表面上表现为物质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实质上则是体现着人的消费心理、消费文化、消费精神的开放与不断满足。所以,人的精神、文化不仅打开了人的自然需要的界域,而且现实地参与构建着自然需要的内容,离开了人的精神文化,人的自然需要便立马回归锁定在它动物式的封闭范围之内。所以,人的精神不仅管理着人的精神需要的形式与内容,而且管理着人的物质需要的形式与内容,两种需要因共同的精神本质而相互贯通,人是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的二重属性的统一。
人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贯通的,因为人本身就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物质需要范围的拓展是由精神需要而引发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使人突破了其动物性自然规定界域,人成为一种新的面向对象、了解对象和把握对象的存在物;精神需要在使人成为对象的人的同时,也使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人的精神在打开他的总体自然存在疆域的同时,也打破了他的自然需要的限度,使得人的需要呈现出不断上升和无限扩展的态势。可见,一方面,正如人的精神的超越性使人打开了难以穷尽的欲望空间,使人不必像动物那样完全被锁定在自然需要的限度之内一样,也正是人的无限欲望对需要的不断流注,才使人的需要源源不断地发展,也正是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但另一方面,人越是成为精神的存在物,他就越想要突出和表现其自由本质,他就越是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在发展冲动,这样的发展冲动为人之不安于现状和想要超越现实的诉求所表达。因此,他在推陈出新着自己的存在形式、自己的内在需要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在不断地发展和奔向那个遥遥无期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发展”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对于争夺有限物质利益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始于需要对象的有限性和人对满足欲求的强烈渴望。人的精神与自由使人的需要变得无限,而无限的需要最终会指向无限的发展。人的无限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无限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又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压力。历史上的无限发展论基于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发展出这样两种认识:一是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二是认为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手段是无限的。过去,人们总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无限广阔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各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料。同时,人们总是相信,个人的知识虽然有限,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却可以凭借其文化积淀而持续地认识自然和不断地生成新技术,从而为人类获取自然资源提供用之不尽的手段和工具。基于以下理由,无限发展的理论的两种认识都存在问题:首先,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其次,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手段方法也不是无限的。就第一个方面来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另一类是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成历史的产物,它的总量是有限的,而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也只有在保证其再生周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即可再生资源并不等同于无限的资源。同样地,人类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手段也不会是无限的。虽然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但这种能力相较于无限的自由仍然难以望其项背。所以,在无限的需求促成无限实践的条件下,会造成无限的生产与消费,而无限的生产与消费,就必然促成无限的发展,而正是这种超越了生态限度的无限的发展,才导致了当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之下,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江河日下,如果人类仍然不警醒,仍然不改变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最后必将走向自我毁灭。有人认为,人类完全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无限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对此观点我们持否定态度。其实,正是人类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能力的总体的绝对有限性,才导致了当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正因为人类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对象存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而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条件下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把握自然对象,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能力的展开过程只不过是一个基于既有知识系统不断地自我纠错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二、像人一样生活:需要与生态的内恰
人要像人一样生活,首先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本质。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应当认识人的真正存在、了解人的真正自由和理解人的真正本质。他进而认为,人的真正存在与自由,并不像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的各门关于人的科学那样,仅仅将人当作一种客体,通过各种层面的知识就能够被认识。我们认为,对人的认识必须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人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由于人的物质性存在是有限的,而精神性存在可以无限,所以这种总体状态与人的需要是相互对应的。因此,人要像人一样生活,就意味着人必须成为一个物质需要有限而精神需要无限的存在者,换而言之,就是要在满足人之基本物质需要的条件下着力于其精神世界的开发,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但是过去的无限发展理论,却并没有受导于如此的认识,而是将人的物质需要从自然限度中释放之后,就让需求如脱缰的野马任其狂奔。人们沉醉于对物质利益永不停息的追求和满足之中,物质需要成为人们耗费精力而永无注满的无底深潭,使人们沉溺于无止境消费和无意义的生活。如前所述,无限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严重的,而要摒弃无限发展主义,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使人回到人本身的本然规定之中,即成为一个物质需要有限、精神需要无限的存在者。而要如此,首先就得让人类习以为常的无限的物质需求“回归”到它的一定的应有限度之内,即必须对人的物质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如何进行调控?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类物质需求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能够提供相应需要的限度之内,人类物质需求应当是一种被调控的生态化的物质需求。要对人类的物质需求进行生态化调控,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人们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人们只想到其无限的物质需求应当不断地被满足,而很少考虑那些无限的物质需求本身是不是合理,更没有考虑到它们有没有符合生态要求,是不是具有内在的生态合理性。面对如今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各种物质需求进行生态化考量,在考察它们是否具有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要进行这种合理考量,就得有这样的意识准备:一是树立物质需求的生态有限意识。人类需求内含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是二者构成的总和,我们能够说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无限发展,而人的物质需要则不能无限发展,它必须受到限制。二是建立物质需求的生态有度意识。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内在节度,物质需求也是如此。物质需要须符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内在节度,任何超出这些节度的物质需求,都可能对人类带来危害,都必须得到调整。三是确立物质需求的生态合理意识。物质需求的生态合理性包括需求本身的生态有利性、需求对环境的生态维护性以及对实现需求的条件可能性,从这三个方面对人的物质需要给予全面考量。那么,如何培养人之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寡欲思想对于控制我们过多的欲望,对于我们物质迷狂精神的生态化“整肃”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道德经》则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可见,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寡欲可以养生、养性,而这种养生、养性原则因天人合一而完全内恰于生态要求。荀子则认为相对于总体上谈欲之多寡,不如谈欲本身的性质规定。他说:“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他认为欲望本身的合理性非常重要,不合理的欲望多了容易扰乱社会秩序,合理欲望的增长则无伤于社会秩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寡欲思想,其实主要是谈寡物质之欲,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关涉到精神以及道德之欲,我们则认为不但不能减少,反而更应当增多。这是因为我们对精神对象的分享不仅有利于人们生存境界的提升,而且也不会造成其自身的减少,就更不会因此带来生态问题。那么如何开发人的精神领地、如何发展人的精神需求———即如何使人成为一个重心偏于精神的存在者呢?我们认为至少得注意两方面:
一方面是培养精神存在意识,另一方面是加重精神活动的实践比重。培养精神存在意识,首先得树立“人本质上是精神存在物”的信仰。19世纪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提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独立的、内在的精神生命,它来自于宇宙的精神生命,是宇宙精神生命在我们身上的体现。这种精神生命不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不是可以遗传的本能,也不是可以在日常经验活动中可以得到的东西。它虽然十分内在和深刻,但我们却可以唤醒它,因为宇宙精神的显现与我们的精神追求过程是二而一的进程。他说:“精神的实现绝不是我们的自然禀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我们则认为,精神生命是世界存在的内在本质,精神生命充斥于整个宇宙之中,它既存在于我们的对象之中,也内含于我们每一个体的生命之中,人的精神与宇宙的精神是相互贯通的。人必须且只能以精神的方式与自然对象真正融为一体、化为一炉,从而实现自我精神本质与宇宙精神本质的统一,完整地将整个精神生命世界的博大、精深、圆满及永恒表现出来。人只有以精神的方式存在,他才会感觉到自身存在的力量,也才会升达于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当然,人本质上以精神的方式存在并非意味着人要脱离现实生活,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精神本质。精神存在意识的生活践行,并不是将精神意识进行个体固化,而是促使精神存在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但是,我们同样认识到,在当今物质主义泛滥的情况下,践行精神存在意识是具有一定困难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行扬弃,使人们从物质主义统领下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和大众结构的桎梏下解脱出来。“技术进步的后果,就其关系到日常生活而言,在于形成了生活必需品的可靠供应。但是供应的方式使我们在这些必需品中得不到多少快乐……它们仅仅是物品,可以在我们注意到它们的片刻通过支付货币而获取”,技术结构使人框套在它的生产—消费环节上,人的精神按照它既定的步骤运转,自由因为被打上了物质机器的技术钢印而无法动弹。而社会的结构化统治,又使人被归结为既定社会位置的存在者。庞大的社会结构使人变成某种适应社会结构的单纯功能者,人们瞄准生活中的各种地位,以丧失品质、压抑个性的方式嵌入社会所规定的理想位置,人的存在精神被置换成社会存在的位置意识,而这样的社会位置却不过是走向物欲满足的暗道。同样,大众化统治也使人失去其内在的个体精神本质。“在群众中的人们看来生活是以享乐为目标的,而只在皮鞭的威吓下或在渴求面包或渴求更好的食品的驱动下才去工作。”同时,群众的影响使人不再是独立的自我。一方面个人不再是他自己鼓励的自我,而是作为一个群众中的成员。
在分析法的本质之前,作者认为有必要先搞清楚法和法律的区别,这对于认识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此处所说的法是比法规、规章、条例等更加广义的法,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法则的总称;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体现阶级意志的规范总和。早期的马克思从自然法学的某些观点中吸取并指出,“法是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而法律则是法的表现”。这里自由无意识的自然规律所指的法是客观存在的法则,而不是主观的认识,法律则是将这种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法规,也就是说法律是立法者通过自己的大脑和笔将自己所认为的法的样子描写了出来,法律的样子就取决于立法者的思想和认识。再后来,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时候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也就说明法的内容都是根据物质条件而变化的,物质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法的表现形式和体现的意志有所变化,但是这不会改变法的本质,它所改变的都是法的表现形式———法律。
二、法的本质与环境法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的体现
作者认为,法的本质是调整关系,调整是促进、抑制、保护、协调等,它有很多种方法;关系有很多种,利益关系、身份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种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法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些学者提出法的本质是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的核心是利益,法的本质是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同时发生着改变的,作者同样认同法的本质变化的观点,但是这种变化的根据是物质基础,也就是生产力,这是从意识根源到物质根源的转变。法的本质在于调整自然界中各个生物之内和生物之间的法则。法的价值、目的等都是法的本质的体现,以为在不同时期环境条件下,法的这些体现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基础不同,所以体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一样。
三、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方法———公法与私法的重新界定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从古罗马时代就有法学家提出过,他的分类标准是根据法律调整的主体和调整对象是否涉及社会利益。这种划分方法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用,但它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法律公私性质的划分应当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才能够进行的。例如经济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就超出了传统法律公私划分的边界,呈现“法律理论的基础与社会生活的状况极不一致的现象”。作者想指出的是,这种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对法律的划分,不是对法的划分,是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区分,而不是对法这个客观存在进行的分类。这也就说明,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公法律和私法律。那么,以类似的标准———调整对象,对法进行分类的话,公法应该是自然之法或宇宙之法,私法应该是人类之法,私法调整人之间以及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团体、机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法调整其他物种之间以及人与它们的关系。
四、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微观方法———人的行为
计划经济时代,采用的多为封闭式经济管理模式,而医院人事管理则在封闭状态下开展。该类体制模式对有效监督管理极为不利,与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相违背。因而,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应在待遇补助、薪资管理、人才招聘、岗位晋升等层面体现最大化的透明公开性以及合理公正性。唯有如此,医院开展各项工作方能获取大众的全面支持。市场经济无疑是开放性的,因而其人事管理体制也应体现开放性,凸显自主性。不应一味的沿用陈旧经济体制之下通过上级单位分配任命的方式选聘人才,而应建立合理透明的人才招聘机制,引入公平竞争,突破晋升职称等论资排辈的不良做法,给年轻医疗人才更多的展示机会,使他们快速的脱颖而出,该类良性竞争的态势必定会推进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为一类法制经济,因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应体现全面规范化,更新以往不健全体制,方能有效预防人事管理工作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等弊端问题。
二、优化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策略
(一)解放思想,全面树立科学人事管理工作观念
人力资源可谓医院拥有的重要战略资源,因而为激发资源优势,便应全面更新传统工作理念。医院人事部门在具备原有监督管控职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人才进行有效的开发以及激励管理,勇于突破经验主义思想的不良束缚,明确以考核专业知识为管理目标的新理念。医疗团队建设应积极打破师承模式,新时期以专业知识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履行标准、规范、科学的管理流程,特别是在考核以及薪资管理方面应凸显人性化,取缔以往文件本位的错误思想,明确人本位工作理念。以往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将政策性、制度性文件内容作为管理依据,体现出了一定的死板性,较易被一些人利用制度漏洞而钻空子。为此,我们应摒弃传统单纯接收文件、履行制度的陈旧思想,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通过接受、履行、反馈以及沟通的创新模式,进而达到人事管理看重知识、尊重劳动、爱护人才的需要。另外,应打破部门主义错误思想,形成以大局为重的工作观念。这是由于人事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直接对医院医疗团队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为此,人事管理不应拘泥于眼前,应站在全医院的战略视角,最大化激发人事部门核心功能价值。
(二)以人为本,全面推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改革
创建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对激发员工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医院凝聚力与向心力极为有利。为此,应创建更加健全的选聘人才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可以丰富的医学知识面向大众提供人性化服务。人才招聘过程中应创建更加透明、公平、择优选用人才的管理体制,并优化面试考核以及测试评估环节,确保医院能够真正引进素质水平高、契合各科室需要的优秀人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应创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形成有效促进作用,构建形成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对员工形成鼓舞激励作用,同时还可快速的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院方,进而最大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当然,在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兼顾一定的公平性,确保薪酬体系结构设计合理有序、分配管理恰当无误,这样不但可节省医院人力成本投入,还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医院长久保持可观的效益。
(三)提升人事干部工作队伍核心素质
人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名优秀的人事干部需要最大化的激发出工作人员的核心潜能,因此,需要人事工作者实践管理中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以及情商。由此可见,要想真正优化人事管理工作,应全面做好人事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使他们的工作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应促进人事管理干部时刻抱有进取拼搏之心,积极学习有关政策制度与法规,掌握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的技巧方式,通过换位思考,明确员工们的真正需要,进而提供人性化服务。另外,人事管理干部应提升法制意识,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做到依法管理。当前社会逐步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不应仅仅凭借经验办事或过多的投入感彩,应依照法规制度做好人事工作,方能确保人事管理的有效、顺畅运行开展。再者,干部队伍应强化落实,提升工作质量,体现较强的责任心以及事业心,激发主动创造性,周密严谨的看待各项工作,积极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问题,做到考虑周全,赢得群众广泛认可。人事管理工作中,干部人员还应善于分析总结,积极推广创新,方能及时为员工排解困难,调节人事管理工作方式、制度管理之中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制定新举措,确保人事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优化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文化适应;环境优化;黄岗侗寨
中图分类号:C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024-07
引言
侗族理想的生存环境是河网坝区,而生活在丘陵旱地的侗族居民为了满足这一传统的生息环境需求,就得凭借他们的传统文化,人为建构具有水乡特色的次生生息环境,以确保本民族文化的稳定延续,使侗族居民感受到所处环境的优异。他们通过对河流进行改道、在寨子的内部挖掘鱼塘、将坡面改造成梯田以及围堰蓄水,对原生生态系统树种的改造和对杉树的驯化并在丘陵山地推广种植。最终,逐步做到了让河网坝区的生态景观,移植到了低山丘陵地带,为这里的侗族居民再造了一个既有水乡特色,又有山地景观的复合生存环境。最终使得滨水侗族文化逐步定型为温湿山地丛林区的林粮兼营定居农耕类型文化[1]。他们靠自己的社会合力极大地扩充了这片陡峭山区的稻田种植面积,从而使得众多的水生和泽生生物能够在坡面上稳定着生。在侗族建构的人为水域系统中,除了水稻外,各种水生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的种群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还有各种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鸟类也在这儿栖息,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当地侗族居民对次生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由于有相应的制度性保证,利用和控制都十分得体,因而虽然对原生态系统做了一定的改性,但在他们的生息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升,生态景观的多重复合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这是一种成功的适度改性。立足于侗族的生息环境而言,加工过的次生环境较之于原生生态系统更为优异,更具特色。
山区侗族居民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关键在于他们对原生生态系统的改性不仅尽可能的仿效原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顺应了自然规律,而且还尽可能的对改性保持适度和高效的社会控制。同时,凭借传统文化的制度性设置,对形成的次生生态系统进行不间断的维护,因而他们的成功在今天的生态建设中具有多重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村寨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优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当然会体现在对村寨的建构了。然而,不同民族村寨建构的背景不一样,传统文化对村寨的理想追求也不同,因而他们各自的优化标准互有区别,而其优化的文化策略更是千差万别。侗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滨水河网坝区特色,他们认定的舒适生存环境理当是临水而居、视野开阔,河网环境中的有利部分得到发挥,而不利环境要素又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侗族居民逐步移居到了低山丘陵山区,本文所讨论的黄岗侗寨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典型在于他们的生息地不仅选址到了海拔700米的深山区,境内的最高海拔点还高达1100米左右。据现有资料表明,黄岗侗寨属于侗族中生息区位最高的村寨之一。这里尽管脱离了先辈所熟悉的滨水河网环境,但侗族文化的惯性延续却在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即令是生息在如此高海拔的陡峭山区,他们的村寨建构也依然在努力的追求理想中的滨水河网环境。
在对黄岗侗寨展开田野调查后发现,该村寨不仅将原有的滨水文化做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做出了多重创新。总体而言,在该村寨中,人们得到的印象依然是以滨水河网景观为主,但却融入了很多山区森林景观的特色要素。他们的村寨正好位于山地森林与河网坝区的交界面上,使人们能很自然的感受到仿佛置身于河网坝区的边缘,很难意识到这个村寨建在海拔700米多的山区中,更不容易注意到这里的地表地貌山谷纵横、地表崎岖,以至于坝区的开阔和山区的清凉在此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相比之下,比真正的河网坝区对人居环境而言,反而更为理想和舒适。黄岗侗寨人居环境的这种复合性,在如下几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杆栏式住房本是侗族先民为应对河网坝区水位变化无常而创新发明的理想住房样式。黄岗侗寨从整体上也沿袭了这一住房样式,但仔细观察黄岗的居民住房后,人们总会惊讶的发现,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做了一系列适应山区环境的改性。杆栏式住房的底层改做了畜圈而不再留空。畜圈的底部都铺设了木质地板,确保牲畜过夜时不直接接触地面。在地板与地面之间保留得有一尺高的空间,目的是为水生的两栖动物和陆生动物饮水留下了活动的空间。结果使得尽管当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但这些野生动物,特别是蛇类都不会串入畜圈,骚扰牲畜。在人居的第二层,地板铺设得十分严密、牢固,但墙壁的木板之间却有意识的预留有狭小的窄缝。游廊缩小并盖了顶,楼梯走向都面对鱼塘,指向山涧。这就使得他们所处的环境尽管处于山洼之中通风不良,但只要鱼塘和山上存在着细小的温差都会有风自然穿越楼梯而过,靠空气的吸力确保人居住的卧室处于轻微的负压状态,蚊虫很难串入卧室之中,而弥漫山间的雾气也不会进入卧室,从而使得乡民的卧室始终保持干爽、舒适。住房的第三层与坝区的杆栏式住房不同,不是作为储藏室使用,而是作为起居室使用。在这一地区终日生活,其目的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取暖,而是要造成一定量的热空气,使之产生抽吸作用,将底层的湿气尽快通过楼顶的通风口排掉。这不仅使人们感到生活空间舒适,还能确保顶楼阁楼上存储的粮食始终保持干爽不会发霉。与此同时,对墙壁的密封,不同的层次也有区别。底层的畜圈封闭得最不严密,第二层则十分严密,只有板壁上有少许的缝隙。起居室封闭得最严密,目的是在室内制造一个空气流动的气压偏高地带,以便驱动空气从下往上抽吸。不难看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进,不仅提高了人居的舒适度,而且还起到了规避山区有害动物骚扰的功效,也最大限度的排除了浓雾对生活的干扰。
侗族传统的村寨选址基本上是临水建寨,村寨布局大致是面水而背山。在今天的黄岗侗寨,这一村寨选举原则也得到了较好的延续,但仔细观察后也会发现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由于黄岗侗寨位于一个山间盆地之中,盆地内只有3条小溪穿行而过,要做到传统的面水建寨,很难达不到视野开阔的目的。因此,黄岗侗寨的建构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一方面通过筑梯为堰、河流改道和开挖鱼塘等方式,使整个山间洼地形成了一个面积很大的鱼塘群。鱼塘与鱼塘间虽然受地势所限,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平面,但由于鱼塘连成了一片,所有的邻居都围绕鱼塘而建,形成一个环形圈。其结果使得侗族习惯的视野开阔人居环境,在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与此同时,各家户之间同样可以凭借山间的通道相互串通,使整个村寨的每一间住房都有充足的光照。同时,又能够背靠青山,获得一种景色多变的山林生活情趣。整个村寨布局给人的最大感受是,村寨恰好位于山地与滨水环境的交界带上。不仅丰富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居民之间的交流、人居环境的光照通风也与坝区环境保持稳定的传承关系。
传统侗寨的公共空间,由于受到连片水域环境的限制,又要避开水位涨落无常的威胁,因而都安排在杆栏式住房的侧面,以晒台和游廊的方式得到满足。今天的黄岗侗寨则将公共空间设置在各杆栏式住房通道附近的旱地上,杆栏式住房的晒台和游廊也相应的缩小。这样的公共空间设置有鼓楼、风雨桥,安置有历代留下的碑刻,布置有萨坛。从中既可以看到公共空间的传统,又可以发现这样的传统有别于坝区的侗寨,公共空间更为集中,而且与居民的住房保持有较大距离。在适应特殊的地貌环境时,成功地做到了发挥其有益的要素,抑制了不利要素这一创新特色。
从上述几个内容不难看出,这里的侗族居民在村寨人居环境的建构上,既沿袭了传统,又做出了恰到好处的创新,最终使得文化的适应落到了实处,对所处的原生生态环境既做了适度的改性,又改性得不与所处环境相冲突。对传统的人居环境继承同样恰如其分,既维护了滨水而居的习惯,又丰富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多样性,使得这儿的人居环境比真正的坝区还更其丰富多彩。生活其间的居民,环境的舒适度也更为理想。
二、水环境的再配置
对河网坝区而言,水资源的高度丰沛是其显著的特色,水资源的截留、储养、净化和再生主要仰仗自然力量去完成,传统侗族文化则是聚焦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但黄岗侗寨则有所不同。村寨所处的区位是地表崎岖不平的山区,按照自然规律,这儿的降雨量虽然丰沛,但水资源流失的速度极快。要建构一个滨水的人居环境,就得对地表资源的配置做出必不可少的改性,尽最大的可能截留和储养大气降水,并在当地提升物质循环的速度,达到水体净化和就地再生的目的。因此,黄岗侗寨对当地水环境的适应集中表现为对水资源的人工再配置,其实现人工再配置的方式可以从鱼塘的建构和梯田的建构得以体现。
黄岗侗寨居民的鱼塘建构形式多样、功能各别,但就总体而言,都是着眼于对大气降水的截留和储养能力,同时兼顾景观的优化和水体的脱污。这里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山地丛林带,山高林密、降水丰沛,但由于地表溪流落差大,丰沛的降雨会很快的汇入江河下游,既难以截留又难以储养。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水环境,黄岗侗族居民动用了多种方式在社区范围内建构了星罗棋布的人工鱼塘。有的是对天然河道筑坝截留,有的则是开渠引水进入洼地自然形成鱼塘,而有的更是直接开挖地面去建构鱼塘。更有甚者,有的则是将原有的河流改道,使河滩地自然形成鱼塘。花样翻新,不一而足。所建鱼塘的功能除了养鱼外,还另有所归。开挖在坡面或建在溪流源头的鱼塘,其主要功能是截留和储养水源;配置在稻田区的鱼塘,则兼顾稻田水位的调节,因而这样的鱼塘都设置得有精准的分水坝,以确保每一片稻田水位的稳定。分水坝还得承担起拦截塘鱼外逃的功能。修建在村寨内部的鱼塘,主要是喂养种鱼,但也兼顾到水体脱污,水生植物的种植,特别是充分发挥对村寨水域环境的置景功能。
就总体而言,这些星罗棋布的鱼塘一旦建成,都意味着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实施了人为干预下的改性。其目的全在于最大限度的截留地表水资源,并将地表水资源以静止状态储养在鱼塘中,大量鱼塘的设置无异于在山体上修建了众多的微型水库,从而有效地拉平了大气降水的时空布局。暴雨季节就地储水,而干旱季节则就地取水使用。同时,对稳定江河下游的水位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效用,但对侗族传统文化而言,这样的鱼塘建构乃是直接的优化了生息环境,使山区也能做到延续河网坝区生息景观的功效,使这里的侗族乡民置身于山区的立体式的河网环境之中。
坝区的侗族村寨很少考虑水体脱污的问题,主要是靠自然力去实现水体的脱污,黄岗则不同。由于地表径流的水量有限,水体很容易污染,水体的具体脱污任务更显得繁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侗族乡民同样得借助人工的再配置,就地实现水体的脱污。其中,村寨内鱼塘的水体脱污任务尤为艰巨,而当地侗族的智慧正在于,通过对村寨生物物种的配置和生活废水的人工控制,去实现就地脱污。
黄岗侗族居民对村寨内鱼塘的功能做了明确的定位,首先是作为种鱼和鱼苗的生产基地。由于种鱼多年喂养的成年老鱼,对食物的需求量大,因而将种鱼喂养在村寨鱼塘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废弃的有机物直接用作饵料。为此,他们将简易厕所就建构在鱼塘上,使人畜的粪便直接为种鱼提供饵料,使这样的废水无害化,但同时也就造成了村寨鱼塘水体的富营养化,因为鱼排出的粪便会导致肥分的增加和氧气含量的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侗族乡民是往这样的鱼塘中引种了浮萍、茭白、水芹菜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并将这样的水生植物作为猪的饲料去使用,从而不断的将水体多余肥分转移到陆地上,有效的降低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又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这不仅净化了水体,又使这样的鱼塘具有多重利用价值。它们既是鱼苗生产基地,又是饲料和蔬菜基地,还是水域环境的置景要素,可以使当地的侗族乡民同样置身于山区水域环境中,满足了侗族文化赋予的心里舒适感。为了增加鱼塘水体的含氧量,他们对这样的鱼塘每年在繁殖鱼苗前都要进行淘洗,将鱼塘底部的淤泥清除晾晒,然而搬运到稻田中作肥料使用。在鱼苗出塘后,还要在鱼塘中适度的放养鸭和鹅等水禽,增加鱼塘的水体就地环流,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并清除其他水生动物,确保种鱼的健康。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人工适度干预,尽管这些鱼塘都处在村寨内,但却能够做到水质优良、景观宜人。
稻田建构的最佳环境当然是低海拔的河网坝区,黄岗显然不是建构稻田的理想环境,但令人惊讶之处正在于,黄岗侗族居民凭借各式各样的文化手段和制度性保障 [2],沿着坡面和溪谷建构成了层层的梯田,形成了立体的连片梯田区。这里的梯田建构形式多样,有的是拦河筑坝,让河流携带的泥沙就地沉积,淤积成稻田。有的则是实施人工的河流改道,将原来的河滩改造成梯田。在坡面陡峭的区段,则是垒坎填土后形成带状梯田。更有甚者,是在半坡削平坡面,将土石填入山谷而形成面积较大的梯田。也有在山顶石砌田坎建成面积稍大的梯田,但不管如何建构,其主要功能都在于最大限度的截留大气降水,就地储养液态水资源,使原先的丛林和草坡改造成立体式的层层梯田。从而发挥了最大限度人工形成泽生生态环境的人为置境功效,并兼顾了对水资源的调控。
除了对水资源再配置外,黄岗侗族的稻田还可以发挥其他水环境再配置功能。由于黄岗所在的山区在原生状况下,水资源截留和储养极为困难,因而降雨量虽然大,但缺水仍然是水稻种植的关键制约环节。为了化解缺水困境,这里的水田经营具有如下4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每一块稻田都要连续1015年进行泡冬作业,到期后才中断一两年改做旱地。其目的是加速土壤的熟化和残留有机物的降解,提高稻田肥力。实施泡冬的功能在于确保稻田在雨季来迟的年份也能够做到满栽满插,这显然是一种抗拒风险的适应策略。二是这儿的梯田都有加高、加厚的田坎,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储积大气降水,确保水稻的整个生长期不缺水。派生的问题则在于,短时过深的积水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为此,他们成功选育了13个常用糯稻品种和10个备用糯稻品种。这些糯稻品种的共性特征在于,杆高、杆硬、不怕水淹,即使储水超过半米也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收成。这样的水资源截留和储养功效,每一块稻田同样是一个微型的水库,对水资源的储养功效,不仅满足了当地的需要,还给江河下游的水位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这里的每一块稻田都能与配套的鱼塘、灌溉渠、涧槽相匹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位调控体系 [3]。每一块稻田,每一片鱼塘都能够分轻重缓急分享水资源,同时又能够精准地控制水位的高低,拉平了自然界的水资源供给波动,从而使得即令是在陡峭的山坡面上也能够随处可见微波荡漾的水域生态景观,使当地的侗族乡民能够始终感受到水乡泽国人居环境的惬意和宁静。四是这儿的稻田同样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荟萃的“聚宝盆”。他们在稻田中实施了“稻-鱼-鸭”共生,并听任其他野生动植物在稻田中并存,乡民则对每一块稻田实施了物种配置,使稻、鱼、鸭进入稻田的时间和范围始终处于精准地控制之下。同时,又通过不断地采食和取用,有节制地调控稻田中其他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和规模,结果使得水体的污染在稻田中就能够得以净化,稻田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的提升,水体的水质始终处于高水平,水体富营养化、缺氧、无效蒸发等水域环境的生态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高效地控制。因此,这里的每一块稻田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微型水库,还是泽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而这一切功能的发挥都得力于稻田及人工配置的水环境对大气降水的截留、储养和再生。
侗族是一个滨水民族,水环境景观的稳定标志着人居环境的优良,黄岗侗寨所处的地质地貌区位是丛林生态环境。对侗族而言,环境虽然不利,但侗族文化的再适应禀赋却能使当地居民做到对水环境做了适度的人工再配置,使平面的河网坝区景观在山区立体化,既满足了对水环境的传统需求,又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对水资源截留、储养和净化功能。从而使得这里的人居环境不仅具有河网环境的各种特色,而且还能实现人工的有效再配置。从人的能动性方面着眼,黄岗的水环境显然比纯粹的坝区环境还更富于灵性。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人为改性与人居环境的优化
河网坝区的原生生态景观,由于地下水位高,地势开阔,高大树木容易遭到雷击,以至于其景观特色表现为湿生草本植物占据主导地位,其乔木多为耐水淹的柳树等,而且植株不高,但树干粗壮,树冠很大。可是,黄岗侗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崎岖山区,要完全复制这样的生态景观显然办不到,但为了人居环境的优化,这里的侗族乡民还是对原生生态系统做出了因地制宜的改性,从而创造了一种富于山居特色的人居环境。
黄岗所处的自然地理区位,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又温和湿润,因而山区的原生生态系统主要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丛林。这一生态系统的群落主要由革质、单生、小、大型叶乔木构成,这样的乔木大多为常绿阔叶林等树种构成。其外在景观表现为终年常绿,而且一般呈暗绿色,特别是在夏季,景观都呈现为墨绿色。群落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优势树种为木兰科、樟科、茶科和芸香科等乔木构成,并间插有壳斗科和桑科植物。它们在群落中,不仅物种数目多,而且所占比重大。稍占其次的树种则为喜欢酸壤的杜鹃花科、冬青科、山矾科等植物。除了乔木外,各种藤本和草本植物也在山间广泛分布,地面堆积着很厚的半腐烂的枯枝落叶,给人们的直接利用也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加上林下极为潮湿、阴暗,动植物物种虽然构成丰富,但人类要穿行其间进行劳作,却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会碰上难以预测的风险。按照常理,如果这样的丛林紧靠村寨而分布,会影响人类的利用,也会降低生活的舒适程度,对长期适应于坝区的侗族而言,更会显得很不适应。
今天,我们到黄岗所看到的森林景观却大不一样了。村寨周围的森林生态系统虽然照样繁茂、稳定,可资利用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但整个森林景观却与原生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单就景观而论,森林的透光性明显加大,即使穿行在林间也能够透过高大乔木的枝叶直接看到蓝天和太阳光。林中虽然也有大量的藤蔓类植物和草本类植物分布,但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林间的枯枝落叶由于乡民不断地取用为稻田肥料使用,因而堆积并不厚,不会妨碍乡民的正常穿行。在夜间和阴天,林间虽然也潮湿和大雾弥漫,但到了晴天的正午时分,林中就会显得干爽宜人。到了夜间,都会形成水平降水,汇集在常绿阔叶树叶上的露珠都会不断地往林下低落,不知情的外来者往往会被此景所迷惑,以为是下雨了,但走出林外一看,外面却是皓月繁星。不言而喻的事实在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森林生态景观,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黄岗侗族乡民根据人居环境优化的需要,实施了人为改性后的次生森林生态系统。就其物种的数量结构而言,虽说仍然可以将它称为是亚热带常绿阔叶丛林,但事实上它与真正的亚热带常绿阔叶丛林已经很不相同了。其差异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得到综合的体现。
首先,在黄岗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杉树成了十分显眼的优势树种之一。其物种构成除了习见的杉树外,还包括珍惜树种秃杉和红豆杉在其中。更耐人玩味的事实在于,侗族乡民将普通杉树明确的区分为“公杉”和“母杉”两个栽培种。所谓“公杉”是根据它的叶子尖锐而刺人得名,所谓“母杉”则是根据它的针叶柔软而得名。这样的区分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虽然没有特殊的生态意义,但却赋予侗族理念的人性意识,表达了侗族对杉树的喜爱和关注,因而将它们赋予了某种意义上的人性内涵。
众所周知,杉树这种常绿针叶树的原生环境不是亚热带地区,而是高海拔、高纬度的凉湿生态环境。据生物学家的调查表明,杉树属松科,为常绿乔木,一般是生长在海拔2500米4000米之间或维度在35度以北的地区。其植株高度最高可达30米,而胸径则可以达到3米。其树干端直,树形整齐,因而成材率很高。1株成年杉树采伐后出材率比一般树种都要高,加工出来的板材和方材,木纹挺直,虫蛀和结疤极少,是优质的建筑用材。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木材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因而木材极为耐腐蚀,即使在水侵环境下,也能够多年不腐蚀。对黄岗的杆栏式住房而言,更是理想的家材。不过,杉树也有它美中不足之处。在黄岗定植杉树,由于气候过于炎热、潮湿,很容易感染病害,如金龟子、白蚁、杉梢卷叶蛾、双条杉天牛等 [4]。染病后树皮发灰,树皮由红转灰,树叶枯黄凋落,生长也就随即停止。即令砍伐后,木材也不耐腐蚀了。这是因为杉树在离开其原生地后,水土不服而导致的后果,因而侗族要在黔东南地区大规模种植杉树,首先就得对它实施驯化,并为此建构了整套的育林定植技术和多种防护措施,杉树才得以成为黔东南的优势用材树。具体到黄岗而言,相应的配套技术包括将杉树定植在常绿阔叶树间,而尽可能不种植纯杉林。与杉树林配合最好的树种包括杨梅、杜鹃和多种壳斗科植物,但却不能与枫香树匹配。通过这样的匹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杉树病害的发病率。再就是对杉树的定植要尽可能的实施浅种,而且不能在空地上定植,必须在丛林中定植。定植后,对周边的杂树仅作适度地修剪,但杉树定植3年后,才停止管护。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对杉树实施观察和监控,一旦树皮发灰就立即砍伐,以此避免病害的蔓延。这些技术操作与清水江的用材林种植小有区别,但核心内容在于不实施火焚清理林地,因为实施这样的操作在清水江大有好处,在黄岗却不行,因为这里的气温和适度都比清水江流域要高,失去了丛林荫蔽种植杉树,地表的高温会灼伤杉树苗。这一差异足以表明,侗族本土生态知识的适应性精准水平,
较大规模的定植杉树后,由于杉树与当地原有树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这就会使得原有森林的茂密程度会因杉树的定植而适度降低,这乃是侗族村寨周边的丛林比原生丛林更容易穿行的关键原因之一,而这样的改变不管是对于穿行,还是对于利用而言,都大有好处,因而也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内容之一。
其次,黄岗侗寨周边的丛林还有意识地定植了数量较多的经果树种,主要是杨梅。其他还有梨树、桃树和壳斗科的板栗树。杨梅树和板栗树是当地的原有树种,而梨树和桃树等蔷薇科植物则是引进的树种。配置经果树种的牵连性影响在于,随着人们对果实的采摘,人们在林中活动的频度得到了稳定的提升,特别是杨梅成熟时,周边村寨的侗族青年都要到林中一面采杨梅,一面谈情说爱,从而使得森林中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人类的反复活动还可以适度的降低树林的茂密度,增加森林的透光和透气性,使得这样的森林与周边的原生森林拉开了较大的差异。除了经果树种外,在森林中的药材采摘和对小动物的狩猎也会很自然的发挥持续的作用,限制森林的过分稠密,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活动和消遣。这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又一项显著内容。
最后,黄岗侗族对森林的控制还表现为对藤蔓类植物和攀岩类植物加以了适度的人为控制,一般是用柴刀将幼嫩的攀岩类藤蔓植物割断,减少它们缠绕成材的树木,既避免了成材树木的受损,又方便了人们的穿行。与此同时,为了有利于水资源的储养和对坡面水土流失的控制,黄岗侗族居民还在坡陡陡峭的区段和稻田的周边采取了另一形式的人为控制。通过不断的砍伐和修剪,使这样的区段不能够长出高大的乔木出来,或者是使高大乔木灌丛化。再通过有控制的适度火焚技术,将这样的区段靠人力形成了“浅草带”。这也是原生生态系统中所没有的内容,但对于乡民的人居环境而言,形成这样的浅草带却是优化人居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这样的浅草带既是田间劳作的休息用地,又是畜群的放养场,还是监控有害动物侵入田间的监控带。同时,其生存的价值还在于,这样的浅草带具有极高的水土流失控制功能,它可以极大地降低山洪暴发时,地表径流的冲力,能够截留地表径流携带的泥沙。草本植物的逐年更新还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和透水性能,大大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储养能力。
总之,在今天的黄岗所看到的森林显然不是原生状态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是经由侗族文化改性后的次生森林生态系统。这一改性不仅表现为景观的改变,更意味着可利用率的提升,从而使得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成了人居环境优化的有机组成部和当地侗族乡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结成了和谐并存的友好关系。这一点是以前研究者恰好较少关注的内容。
四、小结
不同民族人居环境的建构,必然是启动该民族的文化机制对当地原生生态系统进行改性后的结果,而优化的过程则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当地生态系统再适应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侗族整体的文化特征和环境诉求,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承和延伸,同时又因地制宜的添加了山地生态系统特有的新内容,因而黄岗侗族的人居环境与坝区的传统侗寨既有区别,又有传承。差异融入了传承之中,而传承又兼顾了再适应过程中创新的要素。这才使得黄岗侗寨的人居环境比之于坝区的侗寨多样性更丰富,舒适度更高,说他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可以称得上是恰如其分了。
参考文献:
[1] 罗康智.侗族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45.
[2] 罗康隆.传统生计的制度保障研究――以侗族稻作梯田建构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2(2):9.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以人为本;人文建设
21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得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容易造成对人文建设的忽视,在这种情形下,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对于图书馆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更加现代化,服务内容呈现多元化,增加了许多服务功能。然而,在网络环境下,也容易忽视人文建设,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有可能正被逐渐的消解甚至边缘化。容易使图书管理人员对读者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文建设的缺失,为此,图书馆要将以人为本,为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和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在网络环境下渗透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更是培养人才并实现其职能的必须举措。
2.网络环境下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2.1能够克服网络管理弊端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方式太过单一、生硬和机械,这容易让读者产生烦躁心理,直接影响读者接受知识的心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种情形下,如果注重加强人文建设,可以弥补网络环境带来的不足,有助于克服网络管理的弊端,给读者以舒服愉快的感觉,提高人性化服务,增添文化气息。
2.2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会更加体贴读者,关心读者,给予读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会令读者感到舒适而愉悦,从而有助于提升读者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读者会更加珍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会更加爱惜设备和图书。
2.3有利于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过分重视设备建设,忽视人文建设,这样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读者的关怀差了,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的距离会拉大,显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此,图书馆应在注重设备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使图书馆建设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3.如何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3.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图书馆建设也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的积极性,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人本关怀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图书馆服务中,要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给予读者热情而温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读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像亲人一样关爱读者,努力为读者提供人本化的服务,让读者满意。
3.2营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图书馆要尽量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室内装饰上要注意淡雅而静谧,令人赏心悦目,使读者来到这里,能够感受到安静、和谐、温馨,能够静下心来潜心读书。在阅览室的装饰、植物摆放、书籍摆放、色彩、灯光、空气、通风、冷暖等方面,要处处为读者着想,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舒适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读者更多地感受到图书馆的环境带来舒服的快乐,拉近馆员与读者的距离,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之中。另外,图书馆环境不仅要能为读者快捷准确地进行文献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能有便于对读者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3.3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在网络环境下,应当注重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从表象上看,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支撑,同时,技术不能离开人文关怀的指导,否则,图书馆服务功能就会变得生硬、单一而机械,可见,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密不可分的。在网络环境下,更应当注重强化人文精神对技术的引导,以推进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显得更加的迫切。图书馆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要认可并重视人文关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4制定实施人本化规章制度
目前许多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存在生冷的条款,严重缺乏人文气息,这些条款给读者带来了精神负担和枷锁,极其不利于读者与馆员、图书馆的沟通与理解。图书馆应当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将人文气息注入其中,建立其一套科学、合理、完善、有利于和谐相处的规章。坚决剔除霸王条款,多采用温馨、文明的用语,让读者能够愉悦地接受和感知,要纠正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做法,尽可能为提供读者更多选择知识资源和服务方式权利与空间。
3.5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如今,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背景,以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与之相伴,数字图书馆正在成为时代的新宠。它的出现,不仅使传统图书馆的生存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并且给图书馆服务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及时适应新的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有效地提升馆员素质,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培养图书馆员的创新意识,达到对图书馆服务推陈出新的目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要让读者感觉到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让读者感到可亲可近、热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此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勤于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绝对不能忽视人文建设,只有加强人文建设,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才能促进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彩霞.浅谈图书馆人文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
[2]倪丽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情报科学,2006,(8).
关键词:室内环境;人性化;以人为本
环境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确保人的安全和身心健康。所以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但当人们逐渐发现人工塑造的环境还远远不是他们希望的理想生活空间时,有必要重新以人为中心,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和最适化的设计协调,这就是室内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室内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满足人的精神功能和生理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起一种人与环境融洽的和谐关系。室内环境设计是人对自然的认知,当今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上升到对人文因素的关注,成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和设计理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设计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室内环境氛围的营造,是满足人的精神功能和生理需求而设计的。设计是表现内在的艺术性和外在的装饰形式,从审美角度给人以精神享受,使人心境舒畅而得到健康的心理平衡。因此,如何调节人在心理上的压抑感,可通过室内环境的装饰来调整心态,始终保持最佳的心境和最好的精神状态,就成了室内设计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首先,设计必需确保“自然――人――环境”三者之间情感交流的畅通。通过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来传达人们内心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同时,调节心理情绪的变化,让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舒心惬意。其次,应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及个人的喜好诉求,合理地利用空间的装饰效能。通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使艺术灵感与理性的构想有机地组合并巧妙应用,使室内环境以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舒适的氛围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室内环境设计要符合人对和谐氛围的追求,从较深层次去主导人们正常的审美心理和接受心理的活动,并将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还要充分利用装饰的特性,集传统艺术和时代气息为一体,表现出形式和精神内涵,做到以人为本,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生活环境。
二、设计要有艺术主题
室内环境设计要根据特定的室内环境来考虑具体的装饰,只有注重艺术性和主题性,才能创造出具有艺术品位和优美的环境。因此,室内环境设计要有一个与室内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相关联,独具特色和立意新颖的主题。这一主题首先应该突出独特风格和一定的文化内涵,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将已确立的主题完美地表现出来,使众多的因素有机地结合并统一在这一主题中。
室内环境设计主题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去寻求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格,还可从当地的风俗民情、文学艺术、时代风范等诸多方面追寻艺术灵感的体现,也可以利用艺术形式、美学手段找到独特的创意和特定的设计理念。与此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室内环境总体的设计思想。因为设计的主题,最终要与室内环境的整体气氛相融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既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新内涵,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环境设计的主题构思可以通过具有典型形象识别的装饰符号较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而这种形式独具的启发性,使人产生更深层次的联想,最终达到室内环境和人的协调统一。
三、设计要有个性特征
室内环境的氛围应该与室内环境的总体设计风格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又要与展现人的艺术个性保持一致,这是新时期给室内装饰设计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除了要求调整好装饰与室内空间的关系,把握室内整体设计的风格,对装饰品的纹样、色彩、质地等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之外,还要对不同层次的人从年龄、性别、文化修养、兴趣赏识等诸多方面做全面的研究,更要体现主人内心的诉求与爱好,创造出以人的情感、自然科学、社会信息、审美情趣等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又能表现艺术个性的室内环境。
四、设计要崇尚自然
社会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己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地球环境带来的危害。如今,环境意识的觉醒,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近几年,室内环境设计风格的主流开始从过去装饰繁杂,追求奢华的风格转向简约、怀旧、回归自然的风格。因此,室内环境设计也应该追随时展的趋势,通过艺术设计和处理,营造一个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符合人们追求时尚心理的室内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在“回归自然”上创造室内环境,设计出自然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亲近自然。
目前,绿色环保和表现自然的主题已成了室内设计的潮流。在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各种公共场所中,以各种方法表现着自己对自然的推崇和热爱。许多自然界中的景物,成了室内环境设计的主要素材。如热带雨林的植物、野生动物皮毛的花纹、海底世界缤纷的鱼类、石壁自然的肌理等等,这些都是装饰设计取之不竭的素材。人们呼唤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从大自然中找回生存价值和希望,使自然、和谐、安宁与人类共存的心声通过室内装饰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组织文化不同于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这些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硬”性因素,它是组织的“软性结构”,它无“形”(实体)而有“象”(外在表现)。它是从全体组织成员的无数活动和关系中提炼出来的关涉价值、习惯、常规、情感、意志力等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通过感染、暗示、模仿、认同、从众、内化等方式调动成员无意识、非特定心理反应,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情绪情感和认识,从而影响和改造周围的人和事。组织文化没有刻意强迫谁屈服于它,但当它弥漫在宽松、愉悦、清新的组织氛围中,充盈在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存在于尊重、信任、平等、理解的互动交往之中的时候,所有成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它的存在,受到它的影响。这是组织文化的内在功能,同时也是存在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得以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据此,我们可以说,任职教育作为一种依托学院为平台而开展的教育形式,在论及它的文化环境问题时,是可以而且应该从文化管理的视角人手的。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P・德鲁克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类‘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任职教育的文化环境因素,教育管理者应该采取“文化管理”的方式。
文化管理方式强调手段的柔性化、方法的艺术化、方式的伦理化,有助于通过突出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去克服唯理性管理所带来的弊端。这一点正是以强调纪律和统一的部队这种“刚性组织”缺少的。因此,对任职教育实行文化管理方式应努力通过价值导向、规范引领、心理感化、情感凝聚、环境浸染、人格熏陶自然地达到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以健康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形象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把学校作为一个团队来分析,那么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和学员一道创造、提炼出具有个性与创新意义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风格,使其不断由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积极健康的团队精神和风格是团队的内隐文化,它常常以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激励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的心灵产生内在运动,形成自我文化导向机制和文化价值观。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目的。同时,也能强化团体精神,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氛围。
学校团队组织的所有成员要共同进行团队形象设计,经过协商讨论确定校标、校徽、校训、校歌、校花等,通过对学员个体意识的引导形成群体意识,这些群体意识再被个体所认同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个体意识。这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认识、情感、思想、意志也就已经外化,可以相对独立于他们而存在,并能相对独立的发挥着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了。学校团队组织的所有成员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入党仪式、授奖表彰仪式等,以发挥其感染、暗示的作用,引导学员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以制度的道德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
组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外在于学员的一种律令,对于维持团队正常运转、形成学员的规范意识、秩序感和团队良好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唯理性管理中的组织制度具有绝对控制、单一灌输、地位分等、强调统一性、同步行为等特点,潜在地使学员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探索创造精神,普遍缺乏自由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使学员具有较低的“学校生活质量”。柯尔伯格(L.Kohlberg)指出,“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不是讲道德的方法”。因此,组织管理者必须克服“管理主义”、“文本主义”的做法,努力实践制度的“人本主义”,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实施努力体现管理的道德化本质,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更多地借助于平等交往、民主协商、情感沟通等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让组织成员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于制度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顺从”,而且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逐渐认同、接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并内化为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制度规范从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引领力量,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员自觉行为的指南。
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
学校人际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处理好师生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来维系的。(注:鉴于军校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文中的“教师”是一个包括机关行政人员、部系领导、学员队干部、专业教师在内的广义的称谓。)而处理好这些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好行政管理者、教师、学员之间的复杂交往方式问题。以教师与学员间的关系为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是必须的,但这种权威赋予教师的首先是一种“形式权威”,只有得到学员的认可,从学员那里“赢得”权威才能发挥实质作用。所以,我们在对待教师行使权威的问题上必须首先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员的自由,而是应该克服师生之间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的问题”,使学员能够自治从而得到自由。我们重视教师权威的作用,但反对权威主义,我们运用权威,但反对滥用权威。“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员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文化管理视野中的师生交往应是民主的,体现出亲密形态。以发挥共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文化氛围,克服以权力和服从为基本方式的理性管理给学员带来的自我缺失、责任贫乏的弊病,激励每个学员获得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此外,构建适应任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环境,还必须关注并以积极态度开发学员亚文化的教育潜能,通过对学员亚文化的尊重、理解、互动,消除与校园传统文化的疏远、矛盾和冲突,在文化平等中自然地克服学员逆反心理所带来的教育效能低下的问题。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增强其育人功能
营造物质文化环境的宗旨在于增强物质环境的内涵,改变“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局面,让“每一片墙壁都会说话”。校园中的标语、灯箱、展览、板报、绿化、雕塑、建筑,还有教室中座位的安排等作为一种有形的实体,必须具有育人的意向性,必须是一个包容丰富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文
本”,应处处体现出合乎任职教育规律的、合乎学员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风格,应该是通过教育精神的物化、外化,使物质环境转化为一种文化,使学员时时处处与文化对话,在“文化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教育潜化功能,将物化的精神内化为学员的人格,起着潜在的但又是稳定、持续的教育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因校制宜搞好校园环境的美化、知识化、特色化,赋予每一件物品以教育象征意义。墙壁的颜色、通风、光线、温度等都要考虑心理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美学的要求,使之具有智、德、美的气氛,对学员发挥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热爱校园、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的作用。传统的单一“秧田型”座位排列,可视具体情况可采用“马蹄型”、“半圆形”、“圆桌会议型”等空间形态,以利于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交往。
五、以交往式教学取代单纯系统讲授,培养学员主体性,创造性人格
针对任职教育的受训对象的特点,教学应抛弃简单的系统传授的方法,以交往式教学来达到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的“双赢”。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对话法”。“因为我们能从学员那里学到与学员从我们这里学到的同样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对话的关键是:尊重彼此的观点、习惯;学术言论上的自由,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通过具体行动来验证。真正的教学对话不仅是师生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文化情境和精神氛围。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以交往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内在精神去改造、重建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平等中的首席”(“rstamOng equalS)。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师应该从外在于学员情境转向与学员情境共存,教师应该是内在于学员情境的学习引导者而不是外在的“知识专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将更多的智慧放在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上,使学员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六、优化校园知识环境,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统一的人才
[关键词]:都市伦理 地理因素 影响
人文环境既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也是都市伦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土壤,不同的人文环境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创造,不同的文化创造产生了不同的伦理观念。人文环境主要包括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政治、人口、宗教等因素。
一、经济环境
在都市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经济环境通常会产生较高层次的伦理标准。同时,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经济伦理。在西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活动的和谐伦理就是其中的一例。自由的市场行为在利己的同时也惠及整个社会,这一认识成为推行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而都市作为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中心,对人们的伦理观念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次次以城市为发源地的科技革命,在使大批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伦理标准。在中世纪的欧洲,碍于严格的伦理传统,女士们必须穿着端庄,就连小女孩的服装也不得短于膝盖。而随着科技革命的来临,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生存状态的改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即如何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
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促使人们更关注环境伦理,更关注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上世纪中叶,在美国、日本、英国发生了世界闻名的几大城市公害事件,加快了环境伦理标准的明晰和确立。在不同的城市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日渐成熟。例如,在德国老区改造中,鲁尔区的杜伊斯堡等城市树立了良好的政府与企业互动的绿色环境伦理模式。
二、历史文化
众所周知,世界的不同城市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传承和造就了不同的伦理观念。我国的伦理观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屡次干扰,但最终得以保留和传承,就其原因,这与我国城市的发展特征有很大关系。在历朝历代中,我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相混合的文化模式随着繁华城市的转变而不断随之传播。这样的历史过程,造就了我国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心,对保留独具特色的中华伦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历史文化也对伦理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历史背景往往是某一类伦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和欧洲的诸多城市中,都保留了古老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城市可以很容易的将外来伦理观念同化。因此,她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就较强。而像美国由于是移民大陆,历史较短,基本没有太多的主流文化,因此,美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上各种文化整合出来的伦理。她的优点就是较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政治环境
每一个城市都处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伦理观念的架构要受到相应政治环境的影响。这种政治环境包括了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在一定的国家里,每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都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城市中由于人口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因此,社会化的效果更为明显。政府会通过一系列伦理观念的输入,固定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行为的兼容,维持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国际政治环境通常会是在与国内环境的比较中达到不同伦理观念的整合。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存在着政治社会化的惯性,也就是说,通常人们会更认可本国政治的绝对优势。从而导致了这一优势的进一步加深。而关注国际环境的个体通常自身就生活在信息比较通达的城市。因此,这种趋势会扩散到次一级的城市和地区去,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检验国内政治因素对人们伦理观念影响的试金石。
四、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等。人口的年龄构成决定了在一个城市里伦理标准的更新速度和比较优势。不可否认,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一个人口相对老化的城市里,往往会保留较多的传统伦理观念。而在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里,则新的伦理观念的冲击力会更大。
人口迁移的去向和周期也同样会影响城市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迁入,会带来新的伦理标准冲击原有的伦理体系,往往不同文化区之间,一定规模人口的相互流动对双方伦理体系造成的冲击最大。还可能在该城市形成伦理飞地。如美国部分城市中的“隔陀”(ghetto),既是不同种族的聚居地,也存在着与城市其它部分伦理标准的不兼容性。如果一个城市人口迁移的周期较短,人口流动性较大,往往会造成各种伦理标准的短期混合,最终形成较宽容的城市文化,形成各种伦理的中和体系。
五、宗教因素
宗教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社会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宗教的行为规范作用遍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的宗教在教旨上具有较大的交集,区别在于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方式。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伦理体系的奠基者,这一点在伊斯兰和基督教国家尤为明显。在中世纪的典型聚落中,教堂通常位于城市或村落的中央。宗教行为成为所有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宗教因素在都市伦理中作用凸现,人们意识到宗教所带来的伦理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宗教也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如美国城市创立者们,就是由于宗教原因被迫由欧洲迁移到这片大陆,形成了现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带。中东地区的麦加,由于是宗教圣地,1000多年来从未有过战火,尽管其周围战火不断。这些也说明都市伦理的确立和发展宗教因素功不可没。
l、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扼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蔓延,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2、批判性的继承外来文化。从整体上来说,外来文化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但同时也应提高未成年人对文化的鉴别力,使未成年人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批判性继承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中不适合我国国情和未成年人成长的糟粕要大胆的摒弃,对其积极部分要取其精华,加以吸收。
3、加强媒体的自律。社会公众媒体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起文化塑造未成年人人格的重任。要净化社会环境,公众媒体就应从源头上杜绝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字、图片和影像出现在公众视野,以此保证社会文化传播的健康性。公众媒体要宣传积极进步的思想,遏制颓废消极的文化,充分发挥其导向育人功能,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文化产品,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网络文化。
二、深化学校的改革,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1、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学校应进一步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逐步摆脱以应试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办学方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基本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学生的德育与智育平衡发展。同时,公私立学校应逐步树立以德树人、以德修身的办学方针,以真正彻底地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2、重视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培养出健康人格的学生,教师就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人格。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智慧与文明的象征,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树立的榜样和模范作用。同时,教师应积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教育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因人而异的选择教法,使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三、改良家庭教育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孩子的合作,共同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因此,父母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
1、创设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若夫妻不和,在孩子面前,父母则应尽量保持和平的、良好的关系,培养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围;同时父母应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摆正孩子的地位,给予孩子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为孩子创造温暖、宽松、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2、采用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要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孩子做好榜样,父母应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父母要用科学的方法教养子女,保持和谐民主的氛围,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亲情需求。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打骂,多一些安慰,使孩子生活在一个民主、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注重良性同伴关系的引导
在未成年人与其同伴相处时,他们会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相互感染。父母和老师在平时生活中应及时予以关注,加强对其同伴关系的引导。
1、选择合适群体环境。根据未成年人自身的性格特点,父母和老师积极创造适宜条件,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常的人际交往。如若孩子没有主见,只会一味的服从,则应给其创造机会,让他和一些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一起相处,以发展其坚持主见的能力;如若孩子孤僻,内向、害羞,则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多结识朋友;如若孩子太自我,唯我独尊,让其和跨年龄的同伴交往,以此教会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谦让等品质。孩子在和其同伴交往中,慢慢学会交往,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共享、宽容等良好的行为,以发展其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良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引导良性群体交往。父母要及时关注未成年人交友情况,给予适时引导。父母不仅要树立鼓励孩子积极交友的正确态度,更要关注孩子平常都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如果孩子和一个很有教养,很有礼貌的孩子交往,他们在一起会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促进彼此共同进步,那么家长就要积极鼓励。如果孩子和一些任性妄为、举止轻浮等品行不端的孩子交往,父母应给予引导,及时和孩子沟通,讲清其中利害关系,以促进孩子与同伴的良往。社会环境对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人格形成的影响更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