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晋级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4:17

导语:在教师晋级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晋级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技能,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高校教育。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高校的教师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公信度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前途。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事在必行。本文从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面入手,分析其实质,并结合实践,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当前高校院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一是理解和处理教材、筛选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进行科学策划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调动学生主动性有待提高。五是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二)对专业能力的理解不深入,学习能力弱。现代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很多职校教师对于深入的专业知识此认识很模糊。对于新技术和新技能的掌握要能体现出再学习的时代要求。

(三)同专业教师学习机会少、培训收获少。教师的学习,一是本校教研组内活动;二是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师资培训。教研组作为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应经常开展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看,教研室有其局限性,因为每位教师上的课程不一样,讨论也只能讨论共性的学生问题,对于专业。一直以来,学校每年花费很大的财力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但是,毕竟名额有限,只能惠及部分教师。除了培训机会少之外,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也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思想上把学生当成活生生,有血肉有感情的人。从地位上仍就是领航者,在学术讨论中,可以做到民主。在学术研究中,把学生当研究者参与者。

二、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途径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思想,参与教学改革。教师们习惯的传统教学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缺乏自主性及个人长期规划。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从实践者转化为反思者或反思探究者,才能应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二)强化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提高师生操作技能。一是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重新认识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需要,注重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三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可以通过校校合作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厂校联合,建立数量充足,专业对口,互利双赢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四是改进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促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由学院本专业优秀实训教师带领,进行学习和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五是鼓励教师进企业锻炼,增强实践操作本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在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到一线参加工作,面对市场需求,才能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带领学生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

(三)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学校应鼓励师生参加各种教学和技能竞赛。教师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对自身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作用。

三、关于教学的和分数的思考

(一)关于教和学的思考。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上了这些年的学,教了什么?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据我所知,世界上目前可产一万多种芯片,而我国目前只能生产三百多种。现在一天到晚做数理化,最后又究竟做出了什么?我们偌大一个中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各行各业,能拿出手的东西有多少?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对我们学生的教育内容就是课本,学生的学习就是做作业,衡量各级教育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全部,因为考试的标准也就是看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掌握的情况。 最后我们不敢独立思考;不会创造性的思考,最好的学生也就好像书呆子很多。不要怪我们没有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早就给千方百计的掐掉了。九年的教育答案都标准化了,谈和创新。我们的教育严格来说,并不是教育,教育是有灵魂的。教会学生会独立思考,而这些我们具备吗?

(二)关于分数的思考。一是分数制会降低学生对自学的兴趣。分数制会降低学生能力的发挥。 分数制有可能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果学生知道采用分数制,那么,对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任务要求越多,其成绩就越差。只有用评语代替数字分数时学生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二是分数制的效果、可靠性或客观性值得怀疑。不合理因素太多。三是分数制破坏了学生间的关系,迄今为止分数制造成的最明显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它人为地限制了尖子学生的人数。无论所有的学生如何努力,都只有少数人是在最前面。这便意味着分数不是表明学习情况,而是为了战胜他人。畸形了。

第2篇

摘要:农业产业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特点是农村金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基于二者理性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为了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整体思路是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预期收益。因此,从需求视角下提出的金融供给的对策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在农村金融问题的探讨上,大多数文章提及的关于农村金融的供给状况,是从供给量或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与竞争方面来阐述的,结论大多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有的是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入手,结论是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低。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入手,其最后合理的推论都是由于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政策建议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纵观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思路指导下,试图搭建起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供给主体的农村金融供给平台。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忽略了农村真实的金融需求,也忽略了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

一、对农村金融的重新界定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者在思考、研究农村问题时,往往把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农村金融往往被理解为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以简单农业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1)随着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和城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意义上的、相对封闭的“乡村”正在消失,乡村逐渐“集镇化”;(2)农民与市民逐渐融合。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人口的流动加剧,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家庭形态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3)适度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不能简单地把农村金融理解为农民金融或乡村金融。本文认为,农村金融问题既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农业是农村和农民存在的基础,而农民与农村的变化又体现在对农业的影响上,因此解决农民与农村问题的关键在农业,解决了农业金融问题也即解决了农村金融问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般来讲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有储蓄、投资、借贷、结算、汇兑、理财等几个方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方的结算、汇兑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但是与农民关系密切的投资、借贷、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严重供给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民的资金融出需求供给渠道不畅

统计资料表明,在黑龙江省的农户资产结构中,期内现金流入持续增加,说明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农户平均手存现金由2000年的31.85%增大到2006年的37.7%,银行存款由2000年的6.19%增大到2006年的10.86%,二者占期内现金流入的比重在逐年增大,这一方面说明,农户对金融产品的潜在有效需求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说明,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的投资渠道单一。农户在绝对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之后,即便在近几年我国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仍将手中闲置的资金主要存放在银行以求安全保值,而更多的资金则以手存现金形式持有,这说明若存在合适的理财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在动员资金并促进资本形成方面将会更有效率。

(二)农民的资金融入需求供给渠道单一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2045万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村,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在家庭人均主要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40.4%,养殖业收入占17.3%,外出务工收入占14.6%,其它收入占27.7%,种植业是黑龙江省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农业投资的长期性、高风险性与商业资金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原则相悖。这必然导致农民的信贷需求由于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对其产生的“惜贷,慎贷”行为得不到满足。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存在问题,资金供应不足,使得黑龙江省农民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个人借款,造成农民资金的融入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农村保险服务需求与供给主体缺失

由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缺乏专门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提供保障,商业保险公司针对农业生产保险的险种的开发几乎是一片空白,农业生产风险难以分摊,农业生产的天然风险完全是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的收成将大大降低,这样必然使得为其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不可分散的“天然风险”,加之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一旦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因为在竞争中被淘汰,会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将不利于农村金融供给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造成以上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供给不足的原因是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少,缺乏合适的理财产品。农业生产本身是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而农民的收入主要源于种植业,金融机构若将大量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或农业上,既不能增加收益,也不能有效地降低或分散风险,因此,导致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不强,纷纷撤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再加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民在扩大金融需求时心存顾虑,造成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需求不足。因此,农村金融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现在需求者与供给者意愿达成一致基础上的金融资源配置。

三、黑龙江省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所以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界定为农业金融有其合理性。农业生产的低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约束条件下,若双方都是理性的,必定会减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数量,最终实现的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基于此,农村金融的需求量与供给量都是农业生产风险水平的函数,并且是风险越高,需求量与供给量越低,那么,解决农业金融的问题就转化为设法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问题。

(一)改善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服务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可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REAMEENBANK)和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BRI-UD)的经验来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1.加强自身实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首先,大力吸收存款,增加资金来源。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借鉴格莱珉银行实行强制存款制度,在放贷时扣下贷款的5%进入个人存款账户。借鉴印尼的村银行经验,即实行差别利率,存款越多利率越高,从而越能有效地吸收农村闲散资金,并针对农村居民的喜好提供储蓄摸奖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为满足农民融资需求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培养得力的基层第一线人员。农村金融机构的每个基层人员在农村中都有自己的工作区域,并负责其区域内的上百名客户从筛选到贷款和收回的全部过程,他们的工作时间大部分是在其区域内会见客户,由此来收集信息,建立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印尼的村银行有5个地区培训中心,所有的雇员都必需定期接受培训。格莱珉银行则通过中心会议的方式进行培训,其各分中心定期召开会议,集中放款和还贷,并进行培训,增加业务过程的透明度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效率。

2.保持高贷款利率,提供灵活的贷款制度

为了保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扩大覆盖面,一般提供给农民的贷款利率都比较高。因为农民的每笔贷款额度较小,但是操作成本却与高额贷款一样,同时贷款缺乏抵押导致风险提高,所以对于一笔相同数额的贷款,农村金融的供应成本相对城市正规金融要高,这样以较高的利率来弥补成本的提高以加强其持续能力就成为必需之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较高,但农民用贷款投入生产后,不用支付额外的人力成本从而资金的回报率相对较高,高贷款利率通常也在其承受能力之内。另外,相对于地下金融30%左右的高贷款利率来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要低得多,实际上降低了农民的融资成本。因此,较高的贷款利率是能够被借贷双方所能接受的。

对于黑龙江省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其收入,导致农民由贷款而取得的投入资金无法回收,这种风险无法避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农村贷款机构不应该设法抽回资金,而应该追加投入,以帮助农民走出困境。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影响银行的资金回笼,反而减轻因自然风险而损失贷款的可能,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当借款者能按期如约归还贷款时,金融机构应该提高他的授信额度,作出使其更快捷地获得下次所需贷款的制度安排。这种灵活的贷款制度能够有效满足农民的实际融资需求。

(二)完善金融环境配套设施建设

1.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在中央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黑龙江省应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在担保主体建设上,可结合信用村镇建设,由政府牵头,按照联保贷款的形式,组建业主联保贷款协会;也可以由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主,以龙头企业、经营业主筹资为辅,组成农业担保基金,主要为农民和经营业主服务。由政府出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或鼓励由政府出资的各类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在组建形式上,成立既独立核算,又依附于由政府出资的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法管理,这样既可达到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共享的目的,又能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农村金融市场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地分散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有利于其增加对农村的金融供给。

2.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表明,即使是以大农场为对象,农业保险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政府必须通过农业产业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补贴手段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因此,国家应在推进组织创新的同时,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制度。目前,黑龙江省成立了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规范已有的农业互助保险业务,但是,这对于黑龙江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还远远不够。黑龙江省应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主要形式应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除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外,保险业还要为农民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险服务,向农民提供“一揽子保险产品”,包括房屋、机械、牲畜、收获方面的财产保险,职业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责任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养老保险等。作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民扩大资金融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黑龙江省政府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证券化,开办土地担保、抵押贷款,既有利于农民获得农业资金,又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进而拓宽农民融资的渠道。

(三)培育广大农村的金融需求

要培育农村的金融需求,归根结底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中除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支出以外,还会有闲置多余的资金,可以用于金融投资等。地方政府在其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职责不应当是深度介入金融活动,因为金融资金的安排不同于财政资金的安排,金融资源的配置是市场化的,它只支持那些有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主体。所以,政府应当从实体经济的基础和人文社会结构的发展着手,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村公共保障机制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张乐柱.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何广文,王虹,李晓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郭田勇,郭修瑞.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当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支及金融资产状况调查[J].黑龙江金融,2008(2).

[8]巩月明.我国农村信贷供给制度与农民金融需求的矛盾分[J].金融经济,2007(24).

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一、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想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营销服务模式,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对员工的道德素质和管理素质进行培训可以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人们更好的服务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所以培训教育直接关乎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个人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电力企业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是一种有力的手段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发展平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所以电力企业必须重视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二、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电力企业的职工进行培训,要注意对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两个部分要结合起来,不能忽视任何一个。

1.思想文化教育

(1)明确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企业的对外形象,是企业和员工价值观的集体体现,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有力武器。所以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的培训,可以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让员工了解企业,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其自身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提供员工之间的凝聚力,让员工们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所以电力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时,首先要培训的是企业的核心文化,和发展目标,要让员工们团结起来。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电力企业在对思想政治方面进行培训时,要了解每个人的价值观,让后提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规范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道德素质,要让每个员工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为这个理想不断的努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做好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每一电力企业的员工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主要包含了道德、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职业道德进行培训教育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地位,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明确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性和认同感,更能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才能提高电气企业信誉度,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岗位技能培训

(1)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岗位培训是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根据从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素质的需要,对其进行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培训。

(2)抓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推动企业发展

继续教育是整个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体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以及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不仅是对人的教育的延续和补充,人才结构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或发挥部分功能。

三、如何开展职工培训教育

1.与时俱进,体现当前企业教育培训特色

(1)明确培训定位,供电企业以往定位于电能相关的技术技能的培训已日显狭窄,越来越不适应队伍素质提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强化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策划,坚持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并重,加快促进队伍思想观念由封闭型向开创型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综合素质由人力型向人才型转变。逐步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与企业发展目标相挂钩,与企业管理方针相适应,对企业增强后劲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优化培训导向,强化学习内容的引导,明确不同岗位职工在不同阶段应该学什么、怎样学。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根据我公司创建国际一流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明确了各岗位当前和今后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使职工能够动态地、长远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差距,强化了”学习是第一需要”的意识。二是按照因岗而异、按需施教、系统优化的原则,分层次明确了企业经营层强化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层强化现代管理科学、先进管理经验;操作层强化科技进步知识、岗位技术技能。三是立足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了”学习日”制度、外出交流制度、学历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仿真培训基地。同时坚持教育培训与”一、二、三线”管理相结合,实现了培训、激励的双到位。

2.把握发展教育培训的趋势,教育网的作用不仅在于能给学员再多上一堂课,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利用现代技术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internet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巨大无比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实现了互动而不是象以往一样接受被动的教育,可以投身网络世界中任何一个角落的论坛中去,不断地搜索并获取新知。

3.充分调动培训积极性,构建优秀培训师队伍。培训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的水平。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在公司范围内招聘一些具有较高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善于表达和沟通并热爱培训工作的业务骨干作为培训教师,并要求公司领导、本部部门负责人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聘用他们为兼职教师,在公司内部培训班中进行讲课、指导等,并按规定适当提高培训补助。同时,根据培训绩效,给予适当的培训奖励,激励培训员更加致力于培训工作。

4.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强化学习内容的引导,明确不同岗位职工在不同阶段应该学什么、怎样学。首先是按照因岗而异、按需施教、系统优化的原则,分层次明确了企业经营层强化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层强化现代管理科学、先进管理经验;操作层强化科技进步知识、岗位技术技能。另外,需要立足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坚持教育培训与管理相结合,实现培训、激励的双到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无人不学习,无处不学习,无时不学习,提高自己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自我完美,以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引言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中外学者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不少研究。富莱希尼建立了俱乐部模型,指出每个俱乐部成员都期待净收益最大化,俱乐部的产出在不同的国际经济组织中是变化的。[1]袁家冬等指出了我国目前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对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质、形成机理、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类型与规模等进行了分析。[2]彭际作把大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并对其空间结构的阶段性表现进行了总结。[3]李瑞林等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该以市场化为基础,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4]从历届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来看,世博会带动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世博经济圈”,如1970年日本世博会形成了著名的“关西经济带”、2000年德国世博会造就了汉诺威国际会展业的龙头城市。

长三角是由沪、苏、浙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世博会对长三角会展、旅游、环境、就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将产生直接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合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障碍。长三角这一复合型行政区域,经济运行带有明显行政区域利益特征,区域合作与摩擦并存,生产要素缺乏完全自由流动,各城市间的规划缺乏统筹衔接。[5]区域内各城市招商引资呈“倾斜式”竞争态势,相继以过度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区域各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使得区域内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受到极大抑制。此外,长三角跨省市的重大基础设施未能实现统筹规划、有效衔接,造成许多基础设施(主要为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

区域经济发展中尽管存在诸多障碍,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为推动和加强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1997年成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在2006年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上,16个成员城市以“研究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为主题,研究区域合作大计。2007年的第八次会议上又提出“调动长三角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与世博会紧密互动”的主题,从而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以从一般的产业项目协作向资本融合方向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合作向科研开发合作方向过渡,从工业领域为主向金融、房地产、旅游等全方位拓展。在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在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协作等六个领域进行合作的基础上,2007年又拓宽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环保与世博会成为了合作的新项目。区域经济合作重点也在不断深化中。在世博会举办这段时期,区域合作重点转到了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已经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区域,区域内服务业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在不断扩展。

本文依据长三角经济发展轨迹及该地区城市间合作现状,以合作博弈的视角对2010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路展开深入剖析。

二、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虽然区域经济合作仍面临一定障碍,但合作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2010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契机。

(一)世博会与城市群的相关性

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见表1)中,我们看到举办城市往往是有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腹地区域作支撑。这是因为:

一方面,世博会的举办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人力,这要求举办地有一定经济实力以保证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美国的纽约、芝加哥、费城,欧洲的巴黎、汉诺威、伦敦,日本的大阪,都有着很强的经济实力,是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源地和经济中心,这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成功举办世博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使得区域经济串联起来,通过一系列局部多赢合作,推动区域内部从浅度合作进入深度合作,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壮大。

(二)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促使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全新的“世博经济圈”,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最终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利契机。当前,区划经济成为长三角各地区间深化协作的重要障碍。而世博会的举办将利于长三角各地区打破区划阻碍,加强协作实现共赢。世博会的溢出效应首先辐射到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整体优势。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使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跨地区的流动性明显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地区经济的封闭性逐渐减弱,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与产品跨地区的自由流动与整合,促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当前的产业同构现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加快区域内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整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合作博弈模型

(一)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论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双方能否达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协议。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益,而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体理性,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合作博弈研究的两个重点:一是联盟是怎样形成,二是联盟中的成员如何分配他们可以得到的利益。

(二)建立合作博弈模型

依据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可建立合作博弈模型。根据长三角城市等级体系,可将长三角城市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第二层次是南京和杭州,第三层次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

设每个城市所在的层次为一个代表性成员来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则该博弈可看作是由三个成员参加的博弈。其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局中人都需要考虑是单独行动还是与其他局中人进行合作的问题。因此,对每个局中人来讲,重要的不是他在策略集中选取一个什么样的策略,而是与哪些局中人结成联盟以实现协调行动。可建立如下模型:

G(N,v)=S1,S2,S3;b1,b2,b3;v1,v2,v3

其中,G(N,v)为有3个局中人参加的合作博弈;S1,S2,S3为各个局中人的策略空间;b1,b2,b3为联盟所达成的协议;vi为第i个局中人的特征函数(即得益函数),v(S)可以解释为联盟中当成员合作时所能实现的最大利益。其征函数具有可超加性,对任意两个独立联盟S与T(即S∩T=),有V(S∪T)v(S)+v(T)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分配可表示为:在合作博弈中对三个局中人而言,存在一个向量X=(x1,x2,x3),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xi=v(N)(1)

xiv(i),i=1,2,3(2)

其中,xi表示合作博弈中局中人从联盟的收益中分得的利益分额,v(n)表示3个局中人的总和收益。v(i)表示单个局中人的收益。条件(1)说明各局中人分配的利益总和正好是所有局中人的最大总和收益。条件(2)说明从联盟中各局中人分配到的收益不小于单个局中人所得到的收益。

由上可知,合作博弈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大于其单个局中人单独博弈时的收益之和;二是对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着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每加盟的局中人都能获得比不加盟时更多的收益。也即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只有同时满足集体理性条件和个体理性的条件时,才能使得区域内各个成员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短期收益,实现区域内一体化合作发展。

我们可利用公式化方法得到合作博弈的唯一解。在博弈G(N,v)中,局中人i∈N的Shapely值的正式定义如下:

φi(N,v)=∑[v(S)-v(S/i)]

其中,|S|表示联盟中所含局中人的个数。进一步可知,长三角区域对参与合作博弈的成员按其收益贡献率来分配收益,这一合作博弈具有稳定性。

(三)合作博弈与世博会

我们还可通过纳什均衡理论进一步分析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影响,从中求出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设甲、乙为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博弈的两个局中人,他们都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竞争和合作。如图1、2双向量矩阵所示:

其中,图1表示未受世博会影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图2表示世博会影响下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设b>c,e>f,且a,b,c,e,f,g均>0。

图1,如果甲选择竞争,那么乙选择竞争将得到0的预期收益,选择合作将遭受a的预期损失。所以在甲选择竞争策略时,乙的最优反应策略为竞争。依此类推,最终可得到(竞争,竞争)纳什均衡解。这也是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很多制约性因素的原因。

图2,如果甲选择竞争,那么乙选择竞争将遭受e的预期损失,选择合作将遭受f的预期损失。由于e>f,所以在甲选择竞争策略时,乙的最优反应策略为合作。

依此类推,最终可得到(合作,合作)是纳什均衡解。这一结论成为破解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对策思路。

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层面的合作

为改变区域内各自为政的现象,长三角区域各地方政府应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强合作磋商,突破区域间的障碍。紧密结合世博会的筹办展开沟通与合作,充分重视与世博会相关的协调机构的作用,并赋予相应的行政调控权,专门负责与世博会举办有关的跨行政区的各项工作,建立区域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与管理服务,以现有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依托,共同推动世博经济发展。同时还可考虑设立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基金,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此外,长三角区域还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依靠各种经济手段,优化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6]

(二)发挥区域市场的主导作用

长三角各地区应以世博会为契机,放开企业在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流动,组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建立共同市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6]根据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经验,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大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需要经济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在城市互动、城乡互动的过程中,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现状,积极实现人才、能源、资金等的顺利流通。打破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地方行政保护,让产品、服务在各个市场上公平、平等竞争,真正实现消费者导向,而不是政府导向的市场需求,积极实现市场的一体化,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提供活力。[7]长三角各地区应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的格局,尽可能减少市场运作的障碍,进一步改善区域内商贸流通体系,从而促进长三角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8]同时可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组合,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以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

(三)合理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各层级城市功能转型

长三角各地区不应把眼光注重在自己的“小地盘”上,应加强沟通、积极配合,以世博会为契机,积极培育整个区域的优势产业,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特色产业。区域内应积极主动地分工,减少、避免产业的同质和同构。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的网络效应使得市场的范围大大扩张,服务业尤其以商业、交通、通讯为代表的网络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分工;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分工。上海正在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长三角各地区应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分工,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前提下,将核心城市上海对外开放的核心转移到通过开放吸引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上,在提升制造业技术档次的同时,提升服务业的绩效,促进上海进而带动二级城市功能的转型,最终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发展。

(四)发挥辐射作用,整合资源,形成错位竞争格局

长三角作为全国发挥重要辐射作用的地区,区内各城市应融入地区整体发展大局中,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产业结构定位。要突破行政分割对科技资源的隔阂,整合区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的科技资源,建立起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为长三角的主导产业。推动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开发科研机构与企业联系的信息网络、交易和协作网络。应加快区域信息网络化体系建设,注重区域内部信息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推动信息要素交流,在区域内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本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以信息化促进地区整体效益的提高。

上海与二级城市形成错位发展,合理配置有限的城市资源。实现水平分工的关键在于:二级城市的主导产业必须实现与首位城市的错位发展。长三角各地区要凭借“错位战略”的创造性发展思路,根据各自现有经济状况、自然禀赋及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努力重点和方向也应有所差别。各城市在建设各自主导产业聚集区中,应寻找“比较优势”,重点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主导产业分工格局。

(五)上海应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区域内各城市要加强合作,举办有区域特色的展览会,与世博会产生协同效应,带动区域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根据国际大都市圈发展经验,各大都市圈都有一个地位相当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个城市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并且,中心城市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作用无可替代。在我国的大都市圈发展中,特别是长三角的发展中,也应参照发达国家大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各地在产业发展上应根据自己的优、劣势,以世博会为契机,在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自觉选择各自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中心城市服务业主导、周边城市制造业主导的局面。上海应着力吸引高级产业,这样才能在产业体系的各种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成为新型产业的策源地。

二级城市与核心城市、其他二级城市之间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避免走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的老路子。从今后发展看,区内二级城市应努力承担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功能,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现代生产业和技术创新中心。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产业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增强第一、第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发展目标是:顺应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方向,以服务本地化和特色化为导向,建立具有一定功能特色的现代服务体系、产业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城市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吸引和控制力,增强城市活力,以符合区内核心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趋势。[9]

世博会影响下长三角各城市间采取合作策略,对各地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世博会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博弈,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克服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过分强调行政区划、恶性竞争、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充分利用世博会举办所产生的同城效应,突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从而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加速融合,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MicheleFratianni&JohnPattiso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inaworldofRegionalTradeAgreements[J].TheWorldEconomy,2001,24,(3).

[2]袁家冬等.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古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J].地理研究,2006,(1).

[3]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5).

[4]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5]陈升.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引擎[J].中国审计,2004,(12).

[6]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谷永芬,宋胜洲等.大都市圈生产业——以长三角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第5篇

    论文摘要: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学专业的每一名师范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公共课程,对师范生的教学理论知识及教学技能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教育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中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本文的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网总库三方面。通过对研究材料的分类整理,总结出我国近年来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设置趋于不合理状态,课程内容单一陈旧,课时偏少,普遍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所有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然而据调查表明,很多师范院校并没有足够重视这门课程,都是以大课形式,有的班级甚至多达一二百人。[1]造成这种局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对教育学这门课的价值观判断错误,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的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在校的大多数时间都会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而认为教育学只是取得教师资格证必须要学习的,也是毕业的要求。其次,很多院校本身对这门课也不够重视,投入资金少、教师队伍不过硬、课时少等一系列问题均可导致教育学地位下降。 

    2.教材内容陈旧,无法适应现实教学实践。教材的选择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要素,教材如果不能够适应现实的生活,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更别期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育学的教材多年来一直呈现着一种形式,目录中的章节也无非就是调换一下位置,内容抽象、难理解、脱离中小学教育实际。几十年不变的教材内容,教师自然不会去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寻找不到自身需要的东西,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正是教育学地位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 

    3.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多数学校都把教育学作为大班授课,几个班一起上课,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法。课堂上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还多半沿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有些条件好的学校会提供多媒体教学,但教师在课上大多时间会以课件代替自己的言行,一味地播放课件,而不注重学生是否能消化、吸收。教师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完规定的教学任务,就不允许有太多的时间来听取学生的意见,而对于学生来讲,大班上课本来就会抱有一种混时间的心态,老师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人,自然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4.考评体系不合理,缺乏多样性。考试分数一直是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大多高师院校教育学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轻实践知识的运用。学生考前只要用功背书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试,势必会误导学生对教育学这门课程本身存在价值的理解。学生会认为之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要通过考试,顺利毕业,而不会多花时间来研究教育学这门课程内涵的东西。教育学的考试需要改革,这是时展的要求,这种结果性评价已不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改“一卷定终身”为多种评价形式于一体,注重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1.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育学课地位。课程地位的提高首先要依赖于校领导的重视,校领导应该加大对这门课程的监管力度,首先要配备一批具有专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足够重视这门课程,学生就会认为这门课程很重要,进而会去认真学习。其次,应该从课时、上课时间、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课程的设置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价值观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一些师范院校教育学课时还不足60课时,一般也只开设一个学期,作为未来的教师,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想要掌握全部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常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增加教育学课时;另外上课时间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上课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间;课堂教学设备除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外,还应配备多媒体、幻灯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2.教材内容新颖,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教材内容要新颖独特,大胆地加入一些现代信息元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版本的《教育学》教材已有200多种,综观这些教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版本不同,但内容大多如出一辙。教材的内容大多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性的知识很少。教材要更能反映出国家现阶段的教育政策及教育改革方向。在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里面加入一些时政信息,不但能够使学生更乐于学习,也能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对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掌握。这才是我们学习教育学所需要的教科书。 

    3.以案例教学方法为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高师公共教育学的主要弊端是课堂缺乏生气,师生缺乏情感,教学缺乏活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也逐渐看到了这种教学法的缺陷与不足。公共教育学近年来兴起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中心人物,而变成了学生的合作伙伴。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中心的地位,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等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完成。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气,更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中得到很好的交流。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动脑分析,解决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4.多种评价方式共存,注重形成性评价。作为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教育学更应以多维、立体的角度来衡量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小。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以考试分数来评定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是有失偏颇的。试卷测试出来的仅仅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根本就体现不出来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教育学的考评体系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注重期末考试的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期末成绩占一部分,平时表现占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平时的出勤率,也更能调动学生平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上活动。 

    以上列举了现阶段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也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作为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课程——教育学,自然担当着极大的重任。如果这门课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一名教师即使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不懂得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又怎样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呢?所以,教育学需要更多的关注,需要所有高师院校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涛.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新构想[J].江西教育科研,2005,(4). 

第6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问题;措施 从2009年开始,为了全面掌握我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近三年的情况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今后全县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班班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远程教育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实现。

下面就本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谈谈我的看法:

问题一:传统教育观念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就目前本县教师而言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

2.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本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学校电教处或信息中心制订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这里主要的问题一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本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随意性太大;二是有些部门出具的建设规划和装备要求与现在以数字媒体和互联网为主体教育信息化建设不相符;三是就本县而言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没有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比例,政府的专项经费更是缺乏,由此造成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措施一:针对上面的问题,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坚持建、管、用并举,以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强化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两项职能;实施“三通”“两平台”“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问题二: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配备,轻培训;重投入,轻管理”等不良现象。往往存在硬件投资比例过大,软件投资明显不足,导致硬件、软件和潜件发展不平衡,出现有先进的网络设施,缺少适用的应用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懂信息技术的学科老师等不协调发展局面,结果造成先进的信息化设施无法有效利用,很多学校的网络设施仅局限于上网,或往往变成上级考评的对象及供领导参观的现代化摆设,应用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措施二: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建设,配合“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依托上级教育资源网,采取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互联网搜索资源作为拓展,以购买资源和自建资源作为特色,建立起学校的资源库。在两个层面上做好地方资源库建设。一是由教研室牵头,电教人员做好技术支持,建立县级的学科网站群。如:化学、数学、英语网站等。二是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发动教师利用中央电教馆教育源库、基础教育资源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制作课件,建立校本资源网站。

问题三:教师技能问题

教师素养需要提高。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具有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

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

变革。

措施三:要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切实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包括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在内的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网络和教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学校规模,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师思想意识的提高。相信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会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中国电化教育,2003(9).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32-02

教材建设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内容安排等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可供教师进行选择的英语教材不尽如人意。从整体上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进行改善,需从教材做起。本文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问题

长期以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从教学特点出发,对于教材使用情况一直比较重视,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经过对比研究,编写和选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英语教材。但是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具体情况的了解,以及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使用情况来看,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教材相对不足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基本要求是简单、易懂而且具有实用性,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来源,主要还是借用普通高校本科英语教材,不仅在内容设置方面比较复杂、词汇量和难度偏大,而且实用性不足,不仅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而且没有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偏差的情况,学生听课较为吃力。另外,一些院校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偏差的情况,采用一些基础教材。当然,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使用这类教材可使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得到补充,有些学生还可以满足从头学起的需要,但由于对英语的使用、交往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也难以达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整体情况看,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需要的教材相对不足。

(二)现行教材编写理念相对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高校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工具,更需不断更新内容,使之符合现代语言环境的要求和实际交流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阅读和单词量的掌握,实践环节设置比较少,更新速度比较缓慢。这与现行教材的编写理念更新较慢有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此类问题虽已逐渐缓解,但整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

(三)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也应顺应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特点,体现出可操作、可实践的特点,如加大听力、对话等内容,且词汇、课文选择更符合现代国际交流的需要。目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还存在实践性严重不足的现象,亟待改进。

(四)对学生具体情况考虑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整体偏低,生源质量不统一,甚至存在部分学生英语“零起点”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整体水平进行平衡,教学过程中甚至需要进行分层次教学。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对这方面考虑不足,教材难度整体偏高,涉及的英语知识、课文及单词要求均超出学生英语水平,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学生跟不上进度、感觉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当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有了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情况及教材使用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可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一)提高认识,改进教材编写理念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授课的主要工具和参考范本,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教学思想的严格体现,不仅融合了编写者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了编写者的教学理念。因此,改进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编写者的教学理念,只有编写者提高认识,才能使所编写教材更符合时代变化,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整合信息,与时俱进

做到以上环节,不仅需要教材编写者认识的提高,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毕竟教材编写是一个信息的集成过程。在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整合信息,使所编写教材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需从这些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和完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目标,组织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信息整合能力的编写队伍。通过这支队伍,对当前英语实际需要、英语发展情况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这样就可以找到目前英语教材中的缺点和不足,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催生一大批符合现实要求的英语教材,从而改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质量。

(三)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实践交流环节进行

基于提升学生英语交流和使用能力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要体现以交流和使用为主要目的, (下转38页)(上接32页)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为最终目的,在教材结构设置、细节处理上处处体现出实践性、趣味性,兼具学习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实践交流环节进行,凸显听力、对话、场景交流,将英语教学功能付诸于实现与人交流,而不应始终停留在读和写的方面,造成“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

(四)适当提升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编写队伍水平

编写队伍是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关键,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就难以达到教材改进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进行整体改进的过程中,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使之从理念认识上符合现代教学环境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使所编写教材在改进学生知识结构,达到教书育人目的的同时,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学习之后可以实现用外语进行交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当前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对于当今时代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需要来看,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刻不容缓。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建设是做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忽略。

参考文献:

[1]张盼盼.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英语教材分析――以当代高职高专英语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第8篇

(一)基本情况;

(二)申报理由:1师德与政治思想;2工作业绩(教学成果、主持及参与的教研课题、辅导学生获奖情况、所获市级以上的荣誉、教研方面所获荣誉、近年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报告、近年参与的培训、近年发表的论文、参与编写的教材及专著、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的培养;3教书育人;

(三)晋升以后的工作设想

二、教师晋级述职演讲范文

一、基本情况

1971年6月出生,男。199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地理学专业,本科学历,并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区大沥中学高中部任教,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在区大沥高级中学任教,2005年8月至今在第一中学任教。2000年11月,经市中学一级教师第二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地理一级教师资格。现申报中学地理高级教师资格,并作如下述职演讲。

二、申报理由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己热爱祖国。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各项学习。坚持教书育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上服从学校的布置,任劳任怨。

曾获得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区高中地理学科论文评比三等奖、区第一届高二地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老师奖、区第一中学“十大优秀班主任”区第一中学优秀班主任、区第一中学“先进工作者”区第一中学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区第一中学优质班会课评比三等奖、大沥区优秀教师和大沥区教育线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参与工作以来。

(一)教学能力及成果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较注重抓主干知识的学习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对优生,鼓励他老师指导下独立钻研,充分展现他优势。2008年高考我任教的高三(1班地理平均分为94.72比学校平均分92.39高2.33比区平均分92.37高2.35比市平均分92.07高2.652007年6月首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辅导的李明辉同学获优秀奖。2007年4月区第一届高二地理能力竞赛中,辅导的何振辉同学获二等奖、李雪仪同学和张颖欣同学获三等奖,也因此获得优秀辅导老师奖。2005年12月广东省第一届博冠杯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辅导的熊斐影同学获一等奖、周文胜同学和谢锦添同学获三等奖。

(二)教研能力及效果

目前已经结题,2005年9月起个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性评价探索与实践》校级课题研究。并且获得校级优秀课题。2006年6月起参与一中袁小雄主任主持的高中地理(选修Ⅲ)网络资源建设开发与应用研究》市级课题研究,主要负责图片、音频等素材、课件以及各种试题、练习题等,并且已经在教育网开设专题学习网站,充分实现资源共享。2006年12月论文《浅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获区2006年度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在交流会上宣读。2007年12月两篇论文《从2007年广东高考地理综合题看今后备考》和《浅谈湘教版地理Ⅰ“活动”使用》获区2007年度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在交流会上宣读。2001年12月论文《高中地理教学的图象运用》获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三)教育能力及成果

认为要塑造一个人,担任班主任期间。特别是高中生,首先要端正思想。学习效果有高有低很正常,但是思想不能落后。也就是俗话说的成才先成人”然后就是集体主义问题,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团队合作很重要。当然现在具体来说就是班风问题。个人思想问题会影响班风,班风好会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当然班风不好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例如2005~2006学年度我所带的高一(18班,从见到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强化我这些观点,结果这个班六次获得“优秀班集体”发明了一中的历史纪录。优秀班集体”可是考虑了诸多因素,并且用比较科学的量化方式评选进去。因此2006年1月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优质班会课”评比也获三等奖。同年9月,因教育工作效果突出被评为一中“十大优秀班主任”重视集体效益的同时,也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对于学习效果优秀的学生,经常私下找他聊,像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使他效果有更快速度的提高。

(四)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及效果

由于在2005年7月之前,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一直在区大沥高级中学担任史地科组长,所以培养青年教师义不容辞。1995至1998年指导黄立雄、谢桂珍老师完成他第一个教学循环;1999至2002年指导徐淑霞老师完成她第一个教学循环。2005至2006学年度我被学校聘为谢群老师的教学工作导师,今年8月她将第一次上高三。2006至2007学年度我被学校聘为陈江宁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导师。以上各位老师在协助下都迅速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成绩。

(五)参与继续教育情况

积极参与各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余。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其中有2007年12月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地理大讲堂—掌握教材改革,灵活实施教学”2007年10月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地理大讲堂—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04年7月我参与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科省级培训班”等中学地理教学系列培训课程。2003年12月经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测试,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

2004年10月我参与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考核合格。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及师德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2001年1月起参与由教育学院电教中心和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计算机全员初级培训”考核合格;2002年4月起参与由广东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计算机全员中级培训”考核合格。2008年8月我参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五个模块—PowerPoint2003Excel2003Internet应用、Word2003WindowsXP考核合格。还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第9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ICT;对策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资助《ICT领域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141016)

引言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得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问题、生源质量问题等。其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高校的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他们将会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在ICT融合背景下利用其发展带来的优势条件下,如何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ICT融合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1.1 社会对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

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具体表为(1)现在高校对于教师引进片面强调学历学位,忽视实践能力,尤其是ICT背景下的教学资源调动能力。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新进的引进政策来看,都将博士学历学位看成是必备条件,至于是否适合于专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教学却不太关注,部分非博士但教学实践经验、资源调动能力经验丰富的人员就可能被忽视。(2)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现在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限于岗前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两大类,岗前培训是将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几个高校教师的主要理论知识进行无专业区分的集中培训,其培训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而学历提升就是脱产或在职学习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这两种方式都缺乏对专业实践的针对性训练,尤其是新形式下高校没有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3)青年教师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学术研究。现在高校中评价制度都将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比如承担了多少项科研课题或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刊物是否属于重点刊物、核心刊物。这些量化的标准成为评价大学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砝码而这种评价体系使得青年教师片面追求研究纸面上的学术成果而忽视高校中比科研更重要的教学环节,而职称晋升的指标比重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青年教师花费许多精力论文写作,无暇顾及自身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1.2 学校对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忽视

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也有大批刚毕业青年高校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基本上解决了教师队伍的数量问题。但是由于数量的急剧增加,现在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也逐步弱化,(1)学校组织层面的工作缺失。表现为:助教助课制度有而不做,传帮带制度弱化,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基本停滞,青年教师任用混乱,例如,有的高校辅导员是短期的,青年教师就得兼职辅导员;有的高校职能部门人手不足,青年教师又得兼职坐班。这些事情的出现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合理和不完善,导致青年教师无所适从。(2)制度建立的缺失。表现为:青年教师承担的工作量压力太大,对青年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和都有量化的要求,否则不能晋级。(3)青年教师的心态问题。表现为:社会的错误引导导致青年教师晋级的心态更强烈。到校工作后就在谋划何时晋升中级职称,何时晋升高级职称,忽视自身专业发展。同时也缺乏对自己今后专业发展的规划,普遍现象是随波逐流,跟着比自己早入职教师的步骤走。

2.高校青年教专业发展的问题的对策

就上面提到的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非能由学校、教师或者是当地政府单独就能解决。需要建立起国家机制,用政策法规的形式,规范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评价和继续教育。现在的网络课程绝大部分都是供学生学习使用,鲜有教师培训课程,因此首先可以利用现在的ICT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建立完整的国家和地区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体制,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设专门的青年教师培训网络课程提供给青年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丰富教师学习提升的渠道,解决学习提升途径过于单一的问题。部分地区的教育机构也可以依托本地教学名师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远程教学技能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培训,让学校层面的“传帮带”惠及到整个地区。另一方面不仅学生可以有第三方评价体系,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更加公正地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客观的评估。

关于教师引进门槛,当前各高校青年教师学历已经很高,博士化已不再是问题。所以在聘任新教师时,除了注重他们的学历层次以外更应充分考虑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将社会实践背景作为考核的一个因素。例如对于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是否先派其参加一段时间顶岗实习之后再考虑其是否录用为工科专业教师。把他们的培养路径从学校-学校变成学校-社会-学校,尤其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其ICT综合使用技术。

最后,建立适合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晋级制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级过分重视科研项目和学术水平而忽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所以,需要建立与完善多样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学生培训成果、教材编写成果等和科研一样同等视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避免只考核不奖励的这种消极机制的出现。比如现在西南大学要求晋升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必须有在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进修的经历。这样学校层面的引导使得青年教师主动走入社会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其专业发展。

3.结束语

在ICT融合背景下,各种新的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推动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是因为如此,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需要值得注意。希望在国家和学校在对教育不断的重视和改革下,抓住时代的机遇,改掉之前一些落后的做法,运用各种新的资源和平台,建立新型的激励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实现更长远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6 (6) 70-72.

[2]胡弼成,王祖霖.“大数据” 对教育的作用、 挑战及教育变革趋势――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15(4).

[3]丁三青 张阳.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6):27~28.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