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音乐舞蹈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4:26

导语:在音乐舞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音乐舞蹈论文

第1篇

年从汉川幼师毕业,进入大悟师范担任音乐舞蹈教师以来,一直工作在音乐舞蹈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为大悟培养了大批从事音乐舞蹈工作的教学人员,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来自我的学生,在大悟师范工作期间,创编的舞蹈《放风筝》、《梦江南》在孝感市举办的第一届幼师汇报演出比赛和市艺术节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创编的其它舞蹈节目在全县各种演出活动中均获一等奖。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被选拔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闭幕式演出。毕业以后,不仅一直担任着日常教学工作,还负责起培训全县音乐教师和全县以及各系统的各种文艺晚会的编排,主持和评委等工作,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年作为湖北省第四届黄鹤美育节孝感市音乐优质课的评委。

200年调入大悟一中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在200年市督导评估重点中学工作和200年复评工作中,音乐欣赏公开课得到市督评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200年大悟一中整体搬迁后,在中考生中,招收了大悟有史以来的第批一音乐艺术生,在今年的高考中,音乐生以100%的升学率升入大学学习音乐,为了推动高中音乐课的深入开展,200年参加了县第一届黄鹤美育节公开课的参评,获全县第一名,论文《重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获湖北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孝感赛区二等奖,并参加县美育节文艺节目的辅导选拔以及编排和评委等工作。

由于大悟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县,美育人才相对缺乏,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个国家培养多年的美育工作者,社会所赋予我的一份责任。所以,平时多利用业余时间,对中小学生的钢琴、电子琴及其它音乐活动需求无偿地进行辅导。并长久的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作辅导,为文艺演出担任评委工作。年,在孝感市“英才杯”少儿电子琴大赛中,被授予电子琴优秀教师称号。

十八年来,由于自己辛勤努力的工作和做人的品质,一直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年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并被当选县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今后,我会为大悟美育事业的发展不懈的努力工作着。

第2篇

关键词:畲族舞蹈;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畲族舞蹈以极富神韵的个性动作展现了畲族文化体系特征,它是畲族人民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工具,特别是一些仪式舞蹈,如“传师学师”“安祖舞”“功德舞”等等,都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但是,随着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多元化、经济大发展的冲击下,具备这些“活态”的民间传承人越来越少,并且大多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如何抢救这一文化遗产艺术迫在眉睫。同时,大部分民间艺人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虽然对本民族的舞蹈有着深厚的情感,却对深入的研究工作束手无策,而当下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成为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以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为核心,探索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引入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构建“畲族舞蹈的研究与实践”“两个平台”“多个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畲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于民间,尊重它的价值标准与发展、演变与变迁规律,是我们保护、发展、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出发点。让我们在思考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追寻民间舞蹈何处去的今天,真正在挖掘与加工、保护与发扬民间舞蹈的工作中形成上下互动的良性循环。

1深入畲族传统舞蹈的研究与实践

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有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正确的学术引导、良好的媒体宣传和深入的教育实践,大力推进民族艺术的发展与研究。丽水市畲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有莲都、景宁、遂昌、云和、龙泉、松阳,1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33个,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有208个,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畲族舞蹈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采集、整理、研究的极佳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畲族人民也认识到本民族独特文化的珍贵,但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一直进行地域间的实地采风,深入景宁畲族县、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松阳板桥畲族乡、云和黄家畲村等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掌握各地区畲族舞蹈的独特动律与风格,建立畲族民间艺术人才库,把原生态的范围从舞蹈艺术这一领域,扩充到民族文化这个更广泛的领域中;同时,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畲族舞蹈的研究更具有宏观性与科学性,更好地进行畲族音乐舞蹈素材的挖掘、传承与创新,艺术作品的表演与创作等方面研究。课题组在中文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了十多篇相关方面的学术论文,省部级课题5项、市厅级课题6项,并且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个、省级7个。这些成果为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2构建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途径

(1)编写畲族舞蹈系列教材。目前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均采用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北京舞蹈学院教材或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材,可是由于专业要求与对象的不同,此教材不适应师范类教学体系,尤其是师范类民间舞教材应加入区域性民间舞教学教材的整理与选编,这样才能突显自己的特色。这方面,扎根本土民族文化的云南艺术学院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但创作编写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大量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材和开展其特色教学,并且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目,在桃李杯、荷花奖、全国舞蹈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云南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畲族一直都与汉族杂居,所以汉化程度较深,其舞蹈语汇较少,基本舞步只有“坐蹲步”与“悠荡步”两种,因此我们收集其舞蹈素材编写教材时,更注重对畲族舞蹈原生态“魂”的挖掘、“根元素”的整理与应用和合理创新研究,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合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和发展的畲族舞蹈教材。

(2)制定具有畲族舞蹈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是最能体现教学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性形式。普通师范院校应该发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确定培养大学生成为本土民族艺术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教育观念下,有计划、有规律的设置畲族舞蹈系列课程和讲座,如:开设畲族舞蹈编导课,根据不同的素材让学生编排出各种创新性的民间舞蹈组合,这样不仅对畲族舞蹈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开设畲族舞蹈的系列专题讲座,聘请畲族舞蹈专家或者民间艺人向学生传授畲族舞蹈文化知识。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畲族舞的表演风格。紧紧抓住浙西南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之根,孜孜以求地追求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定能成就地方院校特色舞蹈的发展之路。

(3)加强多创新性师资队伍的建设。无论何时,学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教师队伍的竞争。舞蹈界中教学方法、表演深度、理论研究、文艺评论等方面人才梯队的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着舞蹈学科的深层次发展。所以我们通过聘请国内畲族舞蹈研究专家、地方文艺研究专家为兼职教授,加之本校梯队合理的骨干教师,组成了具有多重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有效解决师资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民族民间舞蹈学术研究与交流、举办畲族舞蹈名家讲座,组织畲族舞蹈表演与比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创作能力。

(4)依据舞蹈教学特点,探索递进式教学新体系。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艺术学院相比的一大优势就是专业设置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我们组建大学生民间艺术表演团,面向全校师生招收民间文艺爱好者。艺术团采取“基础―提高―强化―创新”的递进式培养训练方法,建立理论结合实际,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递进式教学新体系。具体方案如下:针对大一学生,进行形体与民间舞基础性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舞蹈能力;针对大二学生,进行畲族舞蹈剧目提高性的培训;针对大三学生,进行舞蹈技巧强化性的培训;针对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密集型训练,提高其创新意识。这样以赛促能,解决了民间舞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问题。

(5)服务地方、协同创新,有效解决就业难题。民间舞蹈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得以更好生存的重要途径,民间舞蹈在社会经济中转化和应用的成功与否,也是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因素。丽水正在积极打造“生态绿谷、养生福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文化,而畲族歌舞表演已经成为宣传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我校艺术团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定期在各类重大活动和旅游风景区进行畲族歌舞表演。一方面,通过此类演出,学生的舞蹈表演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另一方面,我校培养的畲族舞蹈学生将成为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的主力军,为畲族歌舞这一特色品牌提供了的有效保障。

3创设两个平台,全面保障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发展

(1)高校创作平台。我校艺术学院创建了一支较强的畲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畲族音乐舞蹈的研究、创编,传承和发展畲族音乐舞蹈,使古老而淳朴的畲族音乐舞蹈发扬光大。其中,团队创编的畲族舞蹈《祈福》获得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表演类甲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2012年创编的畲族舞蹈《选种》又一次蝉联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同时,这些优秀的畲族舞蹈作品都是社会各级各类大型活动的指定表演节目,俨然成为地方政府宣传畲族文化的一张品牌。

(2)社会演出平台。学校积极组织畲族舞蹈学生参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三月三”畲族歌会和“竹柳新桥”等畲族民间活动。其中,学生们参加表演的畲族风情剧《畲山风》《畲家谣》《千年山哈》分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表演金奖,并获浙江省绿谷文化精品工程称号。在这些少数民族的比赛活动中,我校学生与许多优秀的畲族民间艺人相互切磋,交流合作,取得珍贵的经验,增加了他们对畲族舞蹈的了解和认同,从而逐渐成为传承和发展畲族文化的生力军。

4结语

全球多元文化的激荡为当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地方高校应拓展大学生文化多样性视野,培养大学生对地方民间艺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提升和发展做努力。构建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开启了将民族文化内容系统性融入高校教育的新思路,为地方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地方高校传承、提升和发展地方民族文化艺术的提供一条新路径。参考文献:

[1] 姜盛,王海英,肖灵.高师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7(5).

[2] 陈鸿.论高师音乐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2(1).

第3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美感;艺术

1影响体育舞蹈美感的因素

1.1个人因素

1.1.1表现意识差

学生在表演舞蹈时不能通过身体、面部表情、动作韵律和风格把与动作相符合的感情表达出来。导致动作呆板生硬,没有感染力,既不能沉浸于自己所表演的舞蹈中,又不能与外界进行情感交流,最终体现不出舞蹈的艺术造诣和欣赏价值。

1.1.2技术水平差

体育舞蹈动作技术时轻、时捷、时巧、时难、时美,充分显示出人体的动作技术,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尽管有些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现欲望很强,但是缺乏基本的技术水平,从而导致动作不协调,表现力不充分。最终展现不出舞蹈的美。

1.1.3音乐节奏差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只有在搭配相适应风格的音乐舞蹈才能被完整的表现出来。不同风格的舞蹈音乐可以调动人的不同情绪,流露出不一样的情感。学生乐感差或节奏感弱,会造成舞蹈与音乐的配合不协调。比如学生对体育舞蹈音乐的节拍强弱的感受能力差,会导致舞蹈动作不能很好的表达出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主题背景,使音乐和舞蹈不能完整统一起来。

1.1.4自信心差

自信是影响舞蹈的重要因素,在表演场上配上自信心能很好的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会很大胆的将一些夸张的表情及动作在自己不注意的情况下流露出来。然而很多学生没有自信心总认为自己跳的不好,不敢去表现。原本练习中的延伸在表演或是竞赛中全部不到位,导致动作僵硬不协调,表情单一呆滞表现不出丰富的情感。最终导致舞蹈的美感被埋没。

1.2综合性因素

1.2.1动作——体育舞蹈最基本的元素

动作时舞蹈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体各个部位有节律的动作的完成构成舞蹈。“体育舞蹈中男女选手“动”、“静”造型的交相辉映赋予了体育舞蹈丰富的表现手段,舞蹈的爆发性、对比性、转折性、整体性,构画出舞蹈特有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和立体美。丰富多彩的舞蹈造型可分为动态造型和静态造型。动态造型包括男女选手的行步、跳跃、转体、摆荡、升降、反身、倾斜等,其美感特征是瞬间的。静态造型指动作停顿超过音乐节奏两小节以上的各种起始动作和平衡静止动作,通过它在时间和空间的组合造成了连绵不断的神奇效果,使“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相互衬托。这无疑是体育舞蹈动作美的一种艺术表现。正因为如此,完美的舞技和丰富的表现富于了体育舞蹈动作美的灵性和艺术生命力。”

1.2.2音乐——体育舞蹈的灵魂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舞蹈动作在恰如其分的音乐节奏起伏变化下而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体育舞蹈各舞种音乐风格与舞蹈动作协调统一,将多姿多彩的体育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们丰富的美感。在体育舞蹈中,跟随音乐舞蹈有利于舞蹈意境的创造与发展。

1.2.3服饰——体育舞蹈的附加美

体育舞蹈的十支舞蹈的风格特点不同,因此与之相匹配的服装也不同。如拉丁舞比赛的服饰以男士紧身的长衣和长裤或宽松的上衣和长裤,女士则穿露背、露腿的短裙。这样的服饰搭配能够突出男女选手人体各部位的曲线美,展示出浓郁的拉丁舞风情。在摩登舞比赛中,男士则穿西服或燕尾服,突显出高贵的绅士气质色彩是以黑色为主,显示出选手的深沉。女士则穿晚礼服长裙,则给人以雍容华贵、娴静高雅之感。

服装选择要根据舞蹈表演的风格特点、表演者性格与年龄特征,并符合舞蹈主题的要求,使其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及其时代感。

1.2.4形体——体育舞蹈的先决条件

形体美是体育舞蹈很重要的先决条件。没有好的形体舞蹈的美是不能表现出来的。舞者要在舞蹈中用匀称的体态和柔和的线条来打动人。比赛选手通过躯体和四肢部位的动作相互配合,用柔美的形体展现出柔美的舞蹈。只有将体育舞蹈的形体美展现出来才能够把体育舞蹈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展现给观众。

2培养体育舞蹈美感的方法

2.1针对体育舞蹈美感个人因素的培养

针对个人对体育舞蹈美感的不足,必须加强对表现意识、技术水平、音乐节奏及自信心的培养,在表演时把身体韵律、面部表情和风格与动作相符合的感情表达出来;把舞蹈的动作技术练习熟练,掌握好两舞蹈的相互配合;把舞蹈的音乐风格选正确,掌握好舞蹈节奏的强弱节拍。同时要增强自信心,大胆的表现出舞蹈的夸张表情,将舞蹈的美感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

2.2针对体育舞蹈美感综合因素的培养

2.2.1加强基本功练习,强调动作的规范性

重视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肢体表现能力。基本功是指从事舞蹈艺术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身体的柔韧力、控制力、平衡力、协调力以及敏捷力。学生要想跳好舞蹈必须要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比如我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有两组同样的舞蹈,但是前者是专业演员,而后者是业余的表演者。专业舞蹈演员有较好的基本功,动作整齐规范,舞姿挺拔优美,把舞蹈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业余舞蹈演员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基本功练习,在表演时动作笨拙,动作不流畅。导致整个舞蹈没有感情动作僵硬,没能把舞蹈的意境和主题展现给观众。

第4篇

关键词:音乐;音乐治疗;新兴

中图分类号:J6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33-02

一、音乐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界定

(一)基本概念

对于音乐治疗学的基本概念界定,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比较大。统合了各种观点后,我们认定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基本上融合心理学、医学、音乐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各种学科知识和技术,同时也随着实际的运用中向公安、公共管理、教育等不同的学科进行延伸及拓展。

(二)音乐治疗学的常见定义及分析

在欧洲,音乐治疗专家斯·萨地将音乐治疗定义为一种行为方式——通过用音乐对疾病进行医治、缓解或刺激达到治疗目的行为方式。在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Bruscia.K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列的干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来建立动态变化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治疗者获得健康,这个说法在整个音乐治疗界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我们国家对音乐治疗学的界定最早出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版),其定义为:“音乐治疗学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1]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①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主要研究音乐对人体机体的作用;②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有治疗意义的学科,现在其意义正在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化;③音乐治疗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音乐治疗学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二、音乐治疗学学术流派分析及学术队伍建设

(一)音乐治疗学的学术流派

音乐治疗学的流派很多,比如心理动力取向的音乐治疗法、奥尔夫的临床治疗法、诺多夫罗宾斯的音乐治疗法。我国音乐治疗的方式是以学术流派的划分为界定的。一种是引进派,这些学者大多数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认为应该全面接受西方的音乐治疗法,不做太多的创新;而另外一种观点即我们的本土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气功等也算最古老的音乐治疗法,但是中国古代的音乐治疗理论比较笼统,同时也难以量化,因此被接受程度比较低。

(二)音乐治疗学的学术队伍建设情况

中国的音乐治疗学研究和实践的学术队伍中,研究人员往往来自医务人员,这些研究人员学术背景浓厚,但是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不够,和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还是有一定差异——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往往是音乐的学者出身,在音乐范畴内有一定的造诣。中国音乐治疗学研究者,主要有高天、沈建军、普凯元等,最著名的是张鸿懿。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国家已经将音乐治疗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来成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培养系统。中国音乐治疗学会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学会,最早的专业培养系统——音乐治疗专业,也是设立在音乐学院的培养系统里面,而在此时各个学术界对其归属并不统一,音乐界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医学界认为这不过是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2]

(三)音乐治疗法的运用方式

音乐人石峰在《治疗音乐的特性》中指出,中国“五音”和现代的“五脏”观点类似,同时也可以彼此借鉴。

比较常用的治疗音乐有:《梅花三弄》曲调比较舒缓,适合缓解紧张或者焦虑类的疾病,对双相躁郁和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明显;《阳关三叠》节奏明快,精神振奋,比较适合抑郁症患者,对精神颓废或者术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满江红》激烈悲壮,气势轩昂,比较适合缓解脾气暴躁类的疾病,对物质戒断综合症也有一定作用;《百鸟朝凤》等曲子,比较轻松欢快,适合治疗悲哀郁闷或者情绪障碍类的疾病。

三、音乐治疗学的主要治疗作用

(一)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在精神病院的治疗十分广泛,而且接受程度也最高。根据相关的资料表明,精神病理的治疗方式研究的论文,占到所有精神病学的论文的一半左右,可见其接受程度之高。

以氯氮平为代表的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不仅长期服用费用较高,而且有比较大的副作用,特别对患者的在记忆力损害比较大。合适的音乐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溶解变异的情绪碎片,同时唤起病人的自觉动力,获得新的体会和感受,从而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健康。

(二)对神经系统类的疾病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广泛运用于失眠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对抑郁等疾病也有很明显的缓解作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中医的针灸等方式对失眠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音乐治疗对患者几乎没有伤害,不产生污染和垃圾,能够在各种神经系统类疾病中广泛使用。

(三)对各种疼痛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能够缓解疼痛,特别是在传统的治疗方式都无法镇痛的情况下。[3]最初的音乐治疗主要用于拔牙和无痛分娩,后来发现音乐治疗对手术恢复期的病人也有一定的作用。随后研究者对音乐治疗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比如的一些医生将音乐治疗用于烧伤病人辅助治疗。

(四)对弱智儿童的治疗作用

弱智儿童占儿童的比例并不大,但是绝对数不小,也是一个巨大的需要治疗的群体,急需有好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开发。[4]音乐学院的周教授《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注意力康复作用的检测报告》来阐述治疗的方式。总的说来,学者普遍认为音乐和语言具有共同的因素,而且歌唱和说话他们之间共同享受着同一个发音结构,他们之间具备交流的生理基础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成功感和幸福感。[5]

四、总结与展望

音乐治疗不仅仅对病理性的人群有积极的作用,也对正常人群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比如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训练,比如对大学生群体的适应障碍辅助、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整等都有积极的意义。音乐与智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外音乐届和教育界长期关心和非常敏感的课题。[6]总的说来,音乐治疗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了广阔的前景,会进入到更新的发展阶段,为人类的共同利益造福。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张琼.二元视角下的音乐治疗理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N.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马前锋,翁洁静,李琼.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研究[J].心理科学,2006(6).

第5篇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著《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著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戏曲音乐

白族古典戏曲名为吹吹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称白剧。白剧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学术界的研究颇有成果,据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13}、《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14}等文{15}可见。

4.白族器乐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当数龙头三弦和唢呐。对于白族代表乐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16}、《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17}、《白族八角鼓的演变》{18}等{19},这些论文的发表,使学界对于白族乐器及器乐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乐

对于白族歌舞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有:《简论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乐

过去大多数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奉祀“本主”(即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与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动有关的音乐有“洞经音乐”,在本主节活动中主要是邀请白族民间曲艺艺人弹唱大本曲。

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经音乐》{24}、《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25}、《剑川洞经音乐调查》{26}、《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7}等{28}。其它关于白族宗教音乐研究的成果还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29}、《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30}等{31}。这些研究对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成果综述

纵观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特点:

1.对于白族传统音乐本体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谓音乐本体,即指音乐的旋律、曲调、和声、曲式等。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较多的研究满足于对白族传统音乐中某类音乐或某地区的音乐作泛泛的介绍或基础性的资料梳理工作,没有典型曲例,更没有音乐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一些正在面临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到音乐本身,不研究音乐,只介绍大概情况,只满足于音乐形态的最表层描述,那么对于该种音乐文化被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史料发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不少学术交叉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其历史发展问题关注得非常少,或者说,有关其历史发展的情况多数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时间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当然,民族音乐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会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3.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的“体验性”和“叙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满足于把“田野”仅仅当作资料收集的场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对于“共时”现状描述的“平面史叙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调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体验性”和“叙事性”的表述。这种新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或称观念,在目前的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显然还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传统音乐和其他的民族音乐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从音乐思维方式、传承方式、表达方式和音乐制度、活动场合、传播要求等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那么,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改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甚至还可以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当地的中小学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白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种种,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中来。

三、结语

结合白族音乐研究这二十多年的回顾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乐的探索期,八十年代为白族音乐研究的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乐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则是白族音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阶段。这一学术研究上的特征也是与整个现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来,正是有了我们许许多多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抢救及理论建设、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当我们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兴高采烈时,也应关注到这样的现状: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变和一些老艺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们对民族音乐包括白族音乐的考察、采集、整理、保护等工作远未结束。笔者深信,在扎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会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释:

①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民音乐,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③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06,3.

⑤冯洋.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⑥关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还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段寿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赵宽仁.白族的音乐[J].人民音乐,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J].音乐初探,1985,2.

饶峻妮,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学院学报,2009,5.

赵怀仁.论白族民歌曲调的忧伤色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杨秀.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性[J].民族音乐,2008,3.

⑦大理市文联等编.白族大本曲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⑧董秀团.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J].思想战线,2004,4.

⑨此类成果还包括有:杨亮才.谈白族大本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伊铨.论大本曲之“三腔”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的三腔介绍[J].民族音乐,1987.

李晴海.白族民间大本曲概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6,4.

丁慧.云南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征[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9,1.

杨红斌.大理白族民间音乐的类型及表现形式[J].民族音乐,2008,3.

⑩张涛.省级在研课题.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

{11}张绍奎.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J].民族音乐,1987,2.

{12}寇邦平.白族吹吹腔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8,5.

{13}李晴海.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9,5.

{14}傅媛蕾.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其他还有:蒋菁.白剧望夫云的音乐成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2.

尹铨.白剧音乐发展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1988,3.

杨晓凡,马永康主编.白剧风采[M].内部资料,2006.

丁慧.云南白剧“吹吹腔”夕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16}李洋.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J].民族艺术研究,2000,3.

{17}赵全胜.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J].大理学院学报,2009,1.

{18}杨红斌.白族八角鼓的演变[J].民族音乐,2008,3.

{19}此类研究还包括:杨育民.大理、洱源地区白族民间唢呐乐曲调式初探.民族音乐,1984,5.

马建强.云龙白族唢呐及其音乐形态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1,6.

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徐傲丹,吴永贵.白族吹打乐探究[J].民族音乐,2008,4.

{20}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21}潘晓敏,山雨彤.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2}孙淼.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J].中华文化画报.

{23}此类成果还包括有: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羊雪芳.剑川白族民间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9,5.

聂乾先.关于白族舞蹈——从大型白族歌舞《玉洱银苍》说开去[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聂乾先.“白族打歌《考略》与《质疑》”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24}大理市下关文化馆.大理洞经音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5}何显耀.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6}羊雪芳.剑川洞经音乐调查[J].云岭歌声,2003,4.

{27}张文.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03,1.

{28}还有:罗明辉.关于洞经音乐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4.

{29}杨明高.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J].艺术探索,1997,S1.

{30}周凯模.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J].音乐艺术,2005,1.

{31}此类成果还有:石裕祖.大理地区白族佛教乐舞纵横考[M].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云南民族舞蹈论集.1990.

张逾.白族阿吒力佛教乐舞[J]民族艺术,1998,1.

石裕祖.白族巫舞及其流变[J].民族艺术研究,1998,3.

{32}杨曦帆.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2.

参考文献:

[1]吴学源编著.滇音荟谈——云南民族音乐[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晴海.“白族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萧梅.田野萍踪[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J].音乐艺术,2009,1.

[6]黄婉.我与音乐人类学:当卜最关注的论题(七)——宋瑾教授访谈录[J].音乐艺术,2008,4.

第6篇

论文摘要:舞蹈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效用和不可替代的功能,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是必不可少的。舞蹈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舞蹈基本功训练则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000年,资深政协委员资华筠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舞蹈美育建设,规范美育教材的提案。 

资华筠指出,舞蹈的美育功能:舞蹈被誉为艺术之母,它古老而又具青春活力。舞蹈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自身生命质量的一门艺术,是通过人自身的形体运动来实现的艺术行为,其本体特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效用和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舞蹈美育不可或缺。资华筠介绍说,美国曾制订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规定舞蹈是所有学校规定性课目,同时提出了实施方法和具体标准。目前,西方国家的高等院校也普遍将舞蹈作为必修或选修课,这显示出当今世界艺术教育的发展潮流。在我国,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发展方兴未艾,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科学化的统一评估标准。其实,美国搞的这个艺术教育标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制定出比它更好的。 

另外,舞蹈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表演,对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打好扎实的基础。舞蹈训练可以锻炼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不仅增强对形体美的认同,也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不仅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模仿能力,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可以培育青少年的艺术美感,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象,热爱和追求。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舞蹈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它不仅要求教师本身会跳舞,更重要的是能组织编导、排练音乐舞蹈节目。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教学是课程设置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舞蹈基本功训练则是舞蹈课程中十分重要一部分。如不经系统、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必跳不好舞,将来也教不好舞。这恰如一个不会写字、不懂语法修辞的人,必然不会写文章一样。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实践起来往往背道而驰。 

舞蹈的动作都是经过美化、夸张、人为塑造条理化了的,是最有典型性的动作。一方面,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要遵循或利用人们生活中的自然动作及其法则;另一方面,还要在更大程度上加工、改变和美化自然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 

力量训练: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 

柔韧性训练: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观。 

控制力与稳定性训练: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协调性与灵活性训练:协调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舞蹈基本功训练内容一般分为把上和把下两部分。把上动作可分:擦地、蹲、画圈、小踢腿、跨掖蹲(单腿蹲)、腰、控制、压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把下动作可分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 

为解决和克服学生的自然形态,就要保证把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在此基础上,为使学生增加表现力就要多做把下练习和各种组合练习。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克服自然形态,掌握舞蹈技巧。中小学舞蹈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教师如不能以美的、正确的舞蹈语言和形态技巧为学生做示范,就谈不上舞蹈教学。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目的之二是开发智力,表现美。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该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但是初学舞蹈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及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往往缺乏表演艺术所需要的“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表现为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也就是缺乏一个舞蹈教师应具备的专门素质。因此,就必须通过系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他们克服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掌握正确的形态;训练其肢体的柔韧度,形成其各部肌肉的紧张、松弛的控制能力和各关节的柔韧力量;培养其音乐感和伴随音乐灵活、自如地运用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 

训练和不训练大不一样。如腿部肌肉力量差的人,舞姿就不美,感情也不能通过造型自由地表现出来。所以,有人说舞蹈中“抬不起的腿是看不见的腿。”又如:一套刚健有力、节奏明快、豪放开朗、气势轩昂的舞蹈动作,不但需要力量,而且还需要“速度力量”、肌肉耐力、控制力和弹跳力。一个柔韧性差的舞蹈者,动作很难做到文静、柔和;如果腿抬不高,腰下不去,动作一定会显得笨拙僵硬。 

舞蹈讲究呼吸。“呼吸是舞蹈艺术中一个重要枢纽,是靠它来支配动作和贯穿到动作中去的。”舞蹈也像音乐一样,讲究呼吸的控制,俗名叫“运气”。不论什么动作,不论动作的大小强弱,莫不受呼吸及其控制程度的影响。有了气的推动才能形成动作和动的抛物线、波浪式、冲击式以及人体的运动。如此重要的呼吸也必须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在练习实践中逐步掌握。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除了压腿还是压腿,除了下腰还是下腰……而在这枯燥和单调的训练中,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如“逃避抗拒”、“自卑抑郁”等,如果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他们坚定信心,激发兴趣。此时教师无须再在动作要领上多做解释,只要告诉她们“只要坚持一下,就会进步一点”。一看到某人进步一点,就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与表扬;即使进步缓慢,我们也应该为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喝彩,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坚定学习信心。 

作为习舞者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驾驭舞蹈表现的三大要素——情感(舞情)、节奏(舞律)、构图,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动作,去表现美,享受美,传播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既是美的塑造者,又是美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第7篇

相关热搜:音乐舞蹈  音乐舞蹈学校

舞蹈是一门技巧性、艺术性极强的艺术,它是舞者在积极的情绪中进行艺术美的创造,舞者要超越自然的肢体状态,获得美而高技巧的艺术表现,必须通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和不断的舞台实践的磨合。舞者完美的艺术表现需要完备的技能技巧、积极的情感激发、全面的艺术修养,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舞者意识、思维以及生理、心理的高度统一来达到。当我们用控制论的眼光来审视舞蹈活动的各个环节时,便会发现舞蹈的技巧训练从基本功训练到作品排练再到舞台的艺术表现,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整体也体现了舞蹈训练需要系统性,而舞蹈的控制产生于舞蹈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对肢体的控制靠复杂、严格的技巧训练;对力度、速度的控制需要培养舞者良好的内心感觉;对情感的控制需要舞者善于调动积极的情感状态和稳定的情感节奏等。控制既是舞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舞者不可或缺的能力,更是舞蹈一切技巧形成和艺术表现提升的基础。在复杂而丰富的技巧训练中只有充分理解控制的理论内涵,不断完善技巧训练,培养良好的舞蹈感觉,才能使舞蹈表现进入更高、更美的境界。

一、舞蹈表演中的“控制”

“控制”是有关自动机械、技巧操纵和调控的理论科学,广泛应用于人类创造的各个系统,“控制”一词从字面理解就是对事物有效的操控、支配、调节、掌握。舞蹈艺术本身是一种生理与心理的运动,以人的肢体来作为表现工具,靠肢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艺术表现,舞蹈的一切表现都要靠大脑的有机控制,才能形成协调和完美的表现。舞蹈艺术的最高层次就是能对技巧从容把握,肢体得到有效控制,使舞蹈成为一种有大脑高度管理的下意识运动,把复杂的技能技巧变成一种自然美表现的状态。

舞蹈是舞者在高度兴奋状态中的艺术创造,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创造过程。思维是舞蹈表现的原动力,舞者的思维状态直接制约着技巧的发挥,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能使舞者完美地发挥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舞蹈活动中舞者的艺术感知、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是多种思维方法整合的结晶,也是思维与直觉、灵感相互碰撞的火花。“思维能指导人们的行动,使之对事物的认识具有预见性,能把单纯的,盲目或冲动的行为转为有意识控制的智慧行动”。舞者的创造能力来源于情感想象的活跃和思维的主动性,思维方式也应是积极、开放、富于创造性的。“舞蹈活动中的思维方法是一个既有方法又有结果的动态过程,直接影响着主体思维创造的广度和深度,一个有思维控制能力的人表现为行动的预见性,计划性和具有目的性。”

舞蹈技巧的获得与运用都需要舞者具有较强的操控能力,它靠舞者将大脑接受的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处理,以感性体验为基础,以意识操作为手段,逐渐达到对肢体状态的控制。舞蹈技巧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磨炼过程。舞者的思维状态、情感状态、个性特征等都积极、能动地支配着舞者的生理感觉,也控制着肢体行为和技术的发挥。舞者若能科学、灵活地处理好技巧训练中的各个环节,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舞者对舞姿的控制训练

舞蹈是人体本身的运动,属于人体自然的生命现象。“舞蹈是表示人类心灵的‘动态语言’,肢体动作是舞蹈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手段,肢体动作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具有直观性、动律性和造型性,意识对肢体动作的控制也是舞蹈技巧发展的基础”。

舞蹈肢体动作体现出的协调韵律,不管是动的变化或是静的造型,都要通过舞者肢体来表现。这就需要舞者对肢体和肢体动作有千百次磨炼,达到生动、鲜活而富有艺术表现性。如我国民间舞蹈讲究动作的曲线美“一顺边”、“三道弯”等;而古典舞蹈则讲究“拧、倾、圆、曲”等;也有人特别要求舞蹈动作的“对称和协调”等等。舞蹈审美中既有动作的阳刚之美、矫健之美;也有优雅之美、温柔之美、生动活泼之美,体现出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丰富性,能充分表现人类各种细微的情感变化。

舞姿是舞蹈的基本“语言单位”,它是具有高度造型性、和谐美、形神兼备的人体姿态,典范的舞姿是舞蹈艺术长期发展,优存劣汰而积淀下来的。舞者要获得这一切,就必须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而控制则是技巧训练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着重要的技术指标。比如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就非常丰富,且风格鲜明、造型优美、形态多样,如果分析其规律,就会发现它们是在前、旁、后腿控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身体基本形态上贯穿着一条“流动的线”,在体态上体现出“曲线美”的共同特征,或拧倾、或仰俯、或交叉、或弯曲、或盘旋,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舞姿在结构上比较复杂,一方面其身体形态多为复合状态,如斜探海是横拧和旁提的复合;射雁是拧和倾的复合;掀身探海是拧、倾翻的复合等;另一方面其平衡重心居多,如探海、踹燕、拧身探海等。在舞蹈训练上,舞姿的控制训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初、中、高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

初级阶段:功能性训练较重,通过控制训练来增强肌肉的能力,掌握舞姿的规格和训练重心的稳定性。

中级阶段:功能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这个阶段功能性训练的难度加大,要在拧倾、交叉状态下,把握好身体重心的控制,而且要在平衡重心上进行运动变化,如在额状轴上,慢速的冲天炮上的辗转。这个阶段耐力加强了,肌肉韧带的控制能力,特别是主力腿和后背的能力,重心的平衡意识,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身体在拧倾状态下大幅度的运动和在流动状态下重心稳定性的训练任务加重了,从而为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翻身技巧,在能力、素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级阶段:此环节是舞蹈艺术上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由功能性训练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以艺术性为主的训练阶段。它不仅是一种训练过程,而且是身法、技法、乐感、舞姿意识感、内在节奏感、肢体的艺术表现力诸方面,以及跳、转、翻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体现,这些标准训练和要求对舞者舞姿美感的提升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舞者的呼吸控制

呼吸是人体生命的自然现象,人体的一切动作和活动都体现在呼吸的自然转换之中。舞蹈是高于生活的肢体状态,是对生活自然状态的一种夸张和延伸。不同的舞种和风格对呼吸有不同要求,不但要展现舞者美妙的舞姿,还要抒发出作品所深含的意蕴,体现出丰富的民族风格,使舞蹈真切感人。

呼吸是舞者动作流动的源泉,更是动作连贯和力度表现的动力。舞者在技巧训练和舞台表现中首先要协调、控制好呼吸,使肢体的舒展富有活力,形成各种力度的变化,能为肢体表现各种情感状态创造良好的条件。舞者要根据音乐要求、情绪变化来调整气息,有意识地控制气息使整个舞蹈表现从容、自然。舞蹈的节奏产生不同呼吸,舞蹈的伸、展、起、伏、张、弛,也正是呼吸起伏的节奏体现。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舞和中国舞的身韵训练中无不强调呼吸的重要性,要以神领形,注重内气导引,要使肢体随音乐的抑扬顿挫,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就需要舞者有意念支配,有控制地呼吸。比如,众所周知的朝鲜族民间舞就有它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特征,它那特殊的气息带动优雅的韵律与细腻的内在情感融为一体的风格是其独有的审美色彩和艺术表现。它的每一个动作无不在呼吸之中,并贯穿于身体的各部位,甚至细致到手指、脚腕和脚趾,而对呼吸的节奏、长短、轻重等的有效控制,又是体现朝鲜族舞蹈风格特点的重要手段。

舞蹈对呼吸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力”的调控上,也常把呼吸的运用看成是动作的延续发展和把握动作分寸的内在力量,舞蹈技巧的延伸、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变化都体现在呼吸节奏上,都是呼吸控制的结果,舞姿的丰富多彩,也体现呼吸调控的丰富多样。人体的吸与呼形成肢体的收、放,呼吸对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风格的表现都有直接影响,舞蹈动作之“韵”、“神”、“劲”、“形”、“律”等无不暗含舞者内在呼吸的控制。由此可见,对呼吸的有效控制与运用对于掌握舞蹈的风格特点,对于培养内在感情,以及在神与形的统一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训练价值和意义。技巧训练中呼吸的控制与运用需要舞者细心体验,认真练习,使其成为技巧表现的自然状态。

四、舞者的情感调控

舞蹈是深度展现多元情感的艺术,舞蹈活动需要舞者具备积极的情感状态和善于控制情感的能力。舞者必须具备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通的感知能力和调控能力,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活情感内涵的形象。“舞蹈艺术表现中情感受理性思维的主导和调节,舞者心中始终活跃着所要塑造的‘情感形象’,也需要理性意识来控制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表现中的‘情感节奏’,这种控制能力是舞者极为重要的素质,是舞台艺术表现成败的关键。”[4]舞者必须将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化为优美、流畅的肢体语言,使自己的表现具有深厚的内蕴和撼人魂魄的感染力。

情感是舞蹈艺术表现的内容和本质。它既有信号的功能,又有调节人精神活动的动力功能。它能积极地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发展,积极而良好的情感能激发舞者感知的积极性,增强想象和思维的能动性。情感这种心理现象在舞蹈表现和技巧训练中往往起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比如舞者情绪低落时,表演状态就差,肢体僵化,动作就缺乏美感等等。情感与技巧训练及艺术表现都密切相关,舞蹈是舞者有感而舞。在舞蹈教学中,情感的调控对解决技巧的难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教与学双方都处在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之中,教师若能准确地把握住学生情绪的各种细微变化,并能通过有效方法加以解决,注重自己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就能调动起学生旺盛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否调控好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是舞蹈教学成败的关键。舞蹈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学生在舞蹈艺术美的王国里感受、体验情感,展开想象翅膀自由翱翔的过程。舞蹈教学属有意型想象,特别是对舞蹈感觉的理解和情感形象的把握,它是根据作品音乐或教师的语言描述或动作示意和引导,在大脑形成相应的新形象。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学生必须正确理解教师的语言描述,唤醒内心的表象储备,表象储备越多,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就能进入艺术创造的最佳状态。”[4]舞蹈教学本身就是生动、鲜活、充满想象力的教学,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营造生动而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舞者肢体才能形成协调而富有艺术美的运动。在技巧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想象,舞者的“审美意识是情感体验的基本动因,主体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时的情绪状态,都是情感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情感的调控和培养在舞蹈教学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检验一个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舞蹈活动渗透着舞者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舞者首先要被作品表达的情感所动,观众才能被舞者美妙的舞姿所动。舞蹈艺术美感的创造能力与舞者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等紧密相连,这一切都能为审美活动提供直接和间接的生活意象。舞者的艺术实践经验越丰富,审美感受越深刻,塑造的情感形象就越丰满,艺术创造越完美,给欣赏者的审美愉悦也就越强烈。情感作为舞蹈重要的心理活动,象血液一样流淌于舞者的艺术创造之中,使艺术表现达到最佳状态。舞者要善于体验和积累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善于捕捉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善于将艺术作品唤起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就能增强自身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的敏感性和丰富性。

五、全面的艺术修养是实现舞蹈有效控制的最佳途径

人的控制能力是人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它不是与生俱来自然形成的,是在长期的认识实践活动和不断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发展的。舞蹈是艺术的表现,有较多的感性成分,必须靠舞者良好的表现意识,舞者全面的修养能使技巧得以充分展现,成功的舞蹈家往往是超越技术,化能为巧。舞蹈的艺术表现靠舞者肢体和情感的积极参与,而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理性的舞者是将它们有机整合,使一切都达到有效调控,真正表现出它的艺术性。“舞蹈的艺术表现要求舞者能将眼中所见,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肢体之舞。所谓眼中所见,是舞者所体验的现实生活,它是技巧表现的依据,也是舞蹈作品的内容提供者;心中所想,则是舞者的主观情思,内心创造、物化为我的过程;而肢体之舞就是通过内心的转换,完成外部的表现”。[6]舞者若能消除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的差异,就能达到灵肉一致的和谐境地,舞蹈技巧的完美体现应是舞者内外一致的和谐性,才能与欣赏者心心相应。

舞蹈艺术涉及的知识广阔,要求舞者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舞者的艺术创造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全面艺术修养的积淀。它需要靠“长期生活的积累,听觉的积累,记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要靠平时用心、用眼、用耳去观察、体验、收集、感受来获得。舞者的综合能力也取决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情的体验,对技巧的揣摩,对情景的演练等诸多环节的磨炼”。[6]完善的艺术修养能使舞者将内心的感觉转化为成熟的心理操控,使舞者的技巧得到最佳的发挥,能将长期的情感积累和全面的技巧训练,在舞者肢体舞动的一瞬转化为最直接的能量释放。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戏曲是一个值得我们珍惜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璀璨的产转。因为她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武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武术和舞蹈中蕴含了大量的舞蹈动作,置终形成了风格独特、韵律优美的戏曲舞蹈。而中国古典舞是我囝舞蹈莽前辈在50年代研究总结创新出的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舞蹈学派,它主要是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艺术彤式,形成的一种舞种。既然戏曲中蕴含着舞蹈,古典舞蹈中又融合了戏曲,那么,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舞蹈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渊泺.

华夏文明古国__中国,她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孕育着中国独特的文化。在这个大的传统文化下,又滋生了很多具有中国式的艺术文化,如中国的戏曲、武术、舞蹈等等。在我们这么丰富的文化国度里,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们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文化呢,这是我们每个从事各种领域的工作者一起努力的方向。

目前,在当代中国的舞蹈发展中,中国古典舞存在着一种迷失发展方向的局面。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界前辈在50年代提出的一门新的课题,它主要是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艺术形式,形成的一种舞种。那么中国的古典舞在古代时期真的是以这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吗?我们还有待考究,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戏曲中,寻找答案。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条血脉,又是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人生精神的存在形式。它以实际人生活动的戏剧形态,保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许多历史文化特征。它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戏剧。它并不“早熟”,但它却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正因为它具有古老性,所以,我想从中来探索中国古典舞的身影。

戏曲始终趋于融合,趋于歌、舞、剧三者的综合,戏曲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把五光十色的人间生活都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也为了使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能在观看戏曲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娱乐。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份中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

宋、元以后勃勃兴起的戏曲艺术,是在继承、融合前代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汉魏六朝再抵百戏的精湛技艺,隋唐音乐舞蹈的高度成就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素材,准备了戏曲艺术的各种构件,舞蹈正是这些构件中的重要构件之一,从名人姚旅在《露书》中指出: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也。近世歌舞,道绝直云戏剧耳”。可见古人已深知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戏曲当中的戏曲舞蹈隐藏着中国古典舞蹈的身影。如:“云手”、“小五花”、“虎跳”、“前桥”、“翻”等技巧,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中依然存在于戏曲和中国舞蹈中。这些戏曲舞蹈的动作存在,说明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形态也是可见而知的。

首先,舞蹈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附社会的发展,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而达到目的的。所以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很鲜明的时间性,我国的舞蹈在夏商时代才进入表演艺术领域,在远古的商朝中国就有乐和舞的存在了。到了周朝,就可以根据详细记载看到所谓“大武之乐”的一种舞蹈,它的一招一式都很清楚。而且还有故事性。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具有着装含故事性的舞蹈,那么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已经明显出现有扮饰人物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可能了。从秦、汉作为中国戏曲早期渊源起,经历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至宋代“南戏”、元代“杂剧”。随着历史的前进,也有史实证明戏曲中的确保存了丰富的传统舞蹈。

戏曲舞蹈保留了古代一些传统的舞蹈,例如袖舞。袖舞的动作不但形象优美,而且能鲜明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感情,盛行于南朝及隋唐各代的“白伫舞”就是以舞袖为主,而戏曲舞蹈演员所用的长袖,就不仅是善舞美姿,更主要的是运用到刻画人物上去,这是戏曲在继承传统舞蹈上的重要发展,现如今我们正在发展的古典舞也正是延续了戏曲舞蹈中的这部分特色。因此我认为戏曲中的舞蹈与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古典舞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说,在戏曲《白蛇传》中,为了表现扩大了白素贞所倚重的水族群体,以水族与众神将的对峙烘托白素贞争斗的艰苦,这种为塑造人物而强化场面的处理,更令人感受到白素贞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奋力战胜邪恶的不屈精神。

现回头来看,我国的传统舞蹈,多半是载歌载舞的,它本身就具备了表现戏剧情节的因素,从这些迹象来看,反映出来的是中国传统舞蹈已经逐渐融入到中国戏曲的表演动作上了。中国戏曲一直延用至今的戏曲舞蹈,也说明是中国传统舞的一种分支,也可以代表我们中国古典舞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上世纪中期,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宝莲灯》、《小会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舞蹈界认为这几个代表作的风格就代表中国古典舞的风格,但是我们不能让她原封不动,不去发展她,那么她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如果中国古典舞最终发展成现代舞、芭蕾舞那么就没有发展的意义了,因为不管怎么发展,都不应丢失自己的风格。近几年,有一部作品《扇舞丹青》,真是让舞蹈界为之振憾,她已经能代表古典舞发展的发展的产物了,她建立了一种中国人的言说方式,这种方式把中国古典舞向前推了一大步。再比如《爱莲说》这部作品,也是古典舞当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作品。它运用莲花的形象来表现中国传统女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的品格的美。通过舞蹈把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的淋漓尽致。它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美”,还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文化就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

现在我们的古典舞大都在高难技术上发展,形成了一种接近杂技式的技术训练,戴爱莲曾经说过,杂技舞蹈化是一种进步,而舞蹈杂技化则是一个退步,她降低了舞蹈的审美功能。如果中国古典舞真朝这个方向发展,那简直太悲哀了。我认为中国古典舞可以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挖掘和尝试。

第9篇

论文摘 要: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近年来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在艺术院校这一特定教学环境中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几乎为零。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以及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广大艺术院校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生活质量,促进艺术院校英语教师队伍良性发展。

1. 引言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对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艺术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普遍存在,且比普通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曹鸿娟,2010:1-2)。这种职业倦怠不仅会极大地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更会破坏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影响教学质量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对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这一特定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及时有效地预防、缓解和克服其职业倦怠,帮助教师提高职业工作和职业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完善。

2. 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总的来说,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及学生都是教师职业倦怠形成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对于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而言,更具有其特殊的职业原因。

2.1 社会方面的原因

第一,信息技术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保持既有的学术地位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授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自身发展及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知识需要,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这使得教师的权威意识大大削弱,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导致的心理压力虽是无形的,却又确实存在。

第二,经济转型期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很多行业从业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同时也打破了高校教师原有的心理平衡。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收入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容易造成教师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之间的冲突,从而产生失落、压抑、焦虑、不满等不良情绪,损害教师的心理健康,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第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不仅承受着本职专业的工作压力、多重角色压力和职业声望压力,更面临着整个教育观念、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反思和重建,如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意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意识和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意识等。以上因素及累加效应使高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

2.2 学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英语课在艺术类专业院校历来都是一门不受欢迎和重视的文化课,甚至还被认为是影响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负担和累赘。学校在大学英语课的课时设置、师资配备、软硬件教学投入及关心程度上远不及艺术类专业课。

第二,评价机制不健全。艺术类院校通常通过学生参加艺术类比赛获奖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特别是在目前全国“选秀热”的大环境下,艺术类院校更是针对声乐、舞蹈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制定了优厚的激励机制,期望通过学生的获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艺术院校英语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为教学、学生投入了满腔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却很难有突出的成绩,以致在评先进、评职称的时候得不到应有的荣誉。

2.3 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

所谓教师个人原因,是指教师个体方面的原因:人格特征、专业素质、综合素养、教学效能感及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等。美国学者麦克林泰尔·路特兹认为控制力源于外界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教师的控制点与职业倦怠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转引自牛利华,2005:144-148)。刘晓明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转引自傅维利等,2004:1-5)。人格特质也是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比较容易受生活事件影响的性格内向的教师或习惯把教育中的困难完全归结为自身原因的教师,对竞争性活动采取逃避或抵制性处理策略的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4 学生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英语水平普遍很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文化课录取分数大大低于文化类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2010年艺术类本科文化课考试分数线分别为:美术类315分;音乐类:(1)音乐学及音乐舞蹈类240分;(2)音乐理论、作曲及音乐表演类220分;影视戏剧表演类275分;播音主持类275分;舞蹈、时装表演类190分;编导类325分;美术类职教师资275分;音乐学及音乐舞蹈类职教师资180分;体育类315分。因此,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差,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第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欠缺。首先,大多数艺术类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对其专业发展没有用,学习动力不足。其次,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欠缺。再次,艺术类英语教材极度匮乏,而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与艺术类专业知识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英语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降低学习效率,同时降低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并可能引发教师心理疾病。

第三,当代社会,教育对象与以往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艺术类学生个性越来越张扬,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自主意识、叛逆意识增强,对个性行为过分敏感和热衷。相当一部分人娇惯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经不起些许挫折,学习和生活中稍有不适,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一切都给教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教师群体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教学实践。

3. 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解决策略

3.1 社会方面的支持

首先,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做好教育工作。其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高校教改的同时,应积极完善各项配套工作,如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学评价体制改革等。

3.2 学校方面的支持

第一,学校应加大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的重视力度。学校管理者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远和近期、个人与组织的奋斗目标,并带领全体教师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第二,学校应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评价的透明度。学校管理者应转变评价观念,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师工作应坚持全面评价、全程评价,既要评价教师教学的效果,也要考虑教师工作表现和意愿,还要评价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第三,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职业与健康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让教师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得到正面引导,心理压力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3.3 教师自身状态的积极调控

第一,教师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要以敬业的精神、开阔的心境、坚持不懈地追求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从中发现自己工作的价值。第二,要客观地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和咨询,提高自身对新知识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教学。第三,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调控自身行为。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善待学生,善于调整心态,主动面对问题,理智地解决问题。

3.4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首先,应加强尊师重教思想的宣传教育。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重教意识大大减弱。然而,尊师重教不仅是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也是维系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规则。因此,在依靠社会、学校、家长以及教师自身师德的感染重塑“尊师”意识的同时,应加强尊师重教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意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加强宣传教育,让艺术类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在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基于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低、不重视英语学习的现状,教师首先应通过教育使其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曹鸿娟. 艺术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 教学交流,20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