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4:34
导语:在高起专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成人高招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上旬,随后考生要到各区县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需要带网报号及身份证件、毕业证原件、复印件。外地考生需要带暂住证。
2、成人高考分初起专、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学习形式存在半脱产(业余)和函授(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两种形式。
3、经过系统的学习后,本科毕业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网院; 会计学; 培养定位; 教学实施; 教学计划
1999年以来,国家允许68所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网院)进行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的学历继续教育,截至2009年末其累计招生近1 000万人,而会计学专业则是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至少有53所网院办有该专业,因此有必要对这类特殊办学机构的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和教学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网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
培养定位是教育对象经过培养后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如果把教学过程视为人才这一教育产品的产销过程,则培养定位如同产品定位。确定培养定位的出发点,除了考虑“市场”――职业的需要,还要考虑“原材料”――生源的特点,以此做到培养过程始终端的契合。
(一)网院生源特点
网院的生源是脱离普通学历教育的社会人员,多数为在职人员,因此与普高和高职有所不同,工学矛盾导致的学习时间有限是固有问题,而近十年来其生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第一,生源平均质量降低,是普高扩招和宽松入学等政策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影响,这突出表现为学员个体学习基础和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第二,生源总体构成复杂,由于缺乏统考录取和统一管理,学员不仅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其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
第三,生源所在岗位基层,中高端岗位的学员已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学员从事基层工作,相当部分会计学专业学员为非从业人员。
(二)会计职业环境
会计类职业市场需求一直较大,因此会计学专业成为各类院校普遍开设的长线专业,从而造成从业人员长期大量供给,这种情况使会计职业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专业能力要求日趋提高,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带来的业务处理和分工越发复杂,而现行会计准则较以往容量大大增加,这使得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越来越专业的学习获取职业资格和业务能力;
第二,从业经验要求日趋普遍,企业一方面是希望能迅速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同时减少自身的职业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会计职业市场巨大的供给量推动了岗位标准更加苛刻,这已经成为毕业生或者从业不久者的一大短板。
总之,会计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数量庞大的中低端基层会计人员(网院的生源或毕业生多属于这个群体)更是如此,适应职业需要成为这个群体的第一要务。
综上所述,传统的“带有浓厚的文凭补偿性质”的成人教育改革就变得更加迫切。网院的培养定位除了教育学意义上通用的“获取学习能力”之外,远程教育专家严继昌先生专门指出:“就目前的生源情况,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来看,实事求是讲是做不好的,因此量大面广的网络教育只能做另一类型的教育,即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会计学历教育问题上很早就有“通才”和“专才”的学术探讨,与普通高校“多学科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或者“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通才”培养定位有所不同的是,网院这种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专才”,即适应会计职业需要的专业型应用人才。
二、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实施的要求
教学实施,是为了达到培养定位组织教学的具体活动。对网院来说,教学实施不能仅仅考虑网络和远程的形式,更要从培养定位的实质出发,突出以下要求。
(一)基础性
基础性是由网院生源特点所决定的,不管是从个体还是总体出发,教学实施应照顾其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双基”为主,而超出学员接受水平的教学只能是揠苗助长,使其学习能力培养更加困难。
(二)专业性
专业性是会计职业的生命,虽然多数人参加网络教育目的是拿文凭,但学员选择会计学专业则是从职业出发,专有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所构筑的“职业壁垒”使该专业具有实用性。因此教学实施必须立足专业,以此满足学员的职业需求,使其具有相应的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学习能力。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结合,能拉近理论与实务的距离。如会计模拟实验基本上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体现出来,也成为学员亲身体验会计职业,积累职业经验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员学习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学员从业经验不足的缺陷。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施中,基础性是现实,专业性是灵魂,实践性是途径,最终落实到专业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定位上。
三、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问题
教学计划是教学实施的大纲,是培养定位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从实证角度来分析各网院公开的专业教学计划。截至2009年秋季笔者共收集27所网院“高起专”(以下简称专科)和31所网院“专升本”(以下简称本科)教学计划作为研究样本,资料来源于网站或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一)学分设置
学分设置是指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之间及其内部的学分占总学分的相对比例,笔者将必修课分解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包含经管专业公修的经济类数学)和实践课四个模块,而专业课由核心专业课和准专业课两部分组成,后者为会计工作和资格考试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如财务管理类、经济法和税法税制类课程。
1.总体分析
总体分析即对各网院教学计划中各模所占总学分比例进行对比,会计学专业各个样本课程模块学分各描述性统计量表见表1。
据表1可知,各个样本单位教学计划中各课程模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影响后面进行的聚类分析),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必修和选修课分布来看,大多数样本必修课比例占有绝对优势。不管本科还是专科,选修课比例中位数远小于平均数,说明多数样本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
第二,从必修课内部看,综合实践课程比例较少。专科综合实践课程的比例平均只有总学分的7%不到,本科平均水平上升到12%(后面将详细论述),并且也存在中位数小于平均数的现象,说明多数样本该比例小于平均数水平。
第三,从培养层次上看,专科本科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必修课内公共课模块比例上,专科段中公共课平均比例相对本科段较高,这说明多数样本单位的教学计划专科段以大本低年级课程为主,而本科段以大本高年级课程为主,所以专科段公共课程比例较高也就不足为奇。
2.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办学单位教学计划的特点,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方法(中间距离法)进行分析,变量为样本中各模块学分比例,距离选用欧式距离的平方,分析工具为SPSS13.0,聚类结果及简要分析见表2。
对照表2可知,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由于各样本中“选修课”这一变量差距最大,因此很容易从聚类结果中辨识出以选修课比例最高和较高分类的类群。这两大类样本可以归类为“高选修”类群,然后可以分离出“高专业”类群,而包含样本量最多的类群则是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课合计比例最大的类群,可以称为“非专业”类群。由于实践课的比例太低,因此在聚类中该变量作用不大。
“非专业”类群成为容量最大的类群,体现了多数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借鉴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多学科”或者“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倾向。
3.综合实践课程分析
实践课是专业课的延伸。在专科段,有11个样本根本没有综合实践类课程,而其余16个也可以从表3看出总体比例非常有限,较高的比例也是由于论文比例较大,明确开设实验课的仅有2家;在本科段,其比例的提升更是归因于毕业论文,且有22个样本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仅有毕业论文,而其余8个样本根据表4可以看出,明确开设实验课的也仅有2家。
从内容上看,首先,占综合实践环节比例较大的毕业论文,其实践价值有待商榷;其次,教学计划说明中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表述也比较模糊,而多数的教学计划也未标明是否存在与专业课程匹配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二)课程设置
本文所指的课程设置是指各模块内部课程的数量和内容。学员在学习时对学分往往不如对课程数量反应敏感,且由于各样本单位对于学分设置并不统一,故有必要分析这些作为佐证(因选修课可比性差,故本部分以必修课为主)。
1.课程数量
表5是各办学单位必修课各模块课程数量列表,可以看出如下特点:在专科段,总体平均水平上公共课与专业课数量持平;在本科段,专业课平均数量较专科段有所增加,这与对学分比例分布状况的分析结论可以互相印证。
2.课程内容
据表6,在必修课中,专科段出现频率高的基础专业课程在本科段的出现频率大大下降(特别是那些专本兼招的办学单位),这印证了前文专科课程安排向大学低年级看齐,本科则向高年级看齐的倾向;而在选修课中,专业课数量比例为专科14.04%,本科31.62%,所占比例较低。
综上所述,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体现的主要问题是普高色彩浓厚,专业和实践课程比例偏低,离教学实施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除了经常提到的教学方式网络化之外,还必须仿照“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源头进行系统化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流程再造”,其要点如下。
(一)改变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教学的根本,也是进行流程再造最基本的一环,对于网络学历继续教育中会计学专业的指导思想应从培养定位出发,明确网院学历继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照搬普高的培养定位加上“普高模式简化版”的教学实施只能是南辕北辙,而将其仅仅视为普通高校创收工具的认识更是违背教育初衷。
(二)定位专本层次
从目前教学计划中反映出“专科向低年级,本科向高年级看齐”的思路仍是继续教育瞄准普通教育的做法。既然我国会计职业资格有自己的体系,不妨将视线转向会计职称考试,将专科段定位于[从业资格,初级资格)区间,将本科段定位于[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区间,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添加非专业课程。
(三)优化课程设置
在不增负前提下进行课程重新分配:首先应该提高专业课程比例(包括选修课中的专业课比例);其次应该加大专业实践力度,配备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最后应该着眼于学员基础,加强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学员的会计理念。而对于必要的非专业课程,也应该贴近生活,以观念和知识普及为主,因为过于抽象的内容不仅浪费学员时间而且效果不佳。
(四)重构学习资源
教学流程再造离不开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其中教材是源头。目前多数网院教材仍是走“普高教材缩减版”的路线,严重脱离学员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以此为基础开发的网络资源要么继续脱离实际,要么改弦更张浪费大量资源。因此有必要从实际出发重编适合网院学习的专业教材,以此开发更加具有实践性的网络教学辅助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微观层面的再造,教育部门在宏观层必须有所行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稳步”二字要求网院这种学历继续教育单位必须找准培养定位,优化教学实施,走质量发展的路子。这就必须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督,防止各类短期行为的蔓延,使其回归人才培养的本位,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晓展.成人教育,历史使命已经完成?[N].工人日报,2005-12-8(5).
[2] 严继昌.事关网院声誉,定位至关重要[J].中国远程教育,2003(1):69-70.
[3] 王光远,陈汉文,林志毅.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试析通才与专才之争[J].会计研究,1999(9):45-50.
[4] 刘永泽,翟胜宝.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6):43-48.
[5] 翟琳,张彦国,宋春燕.会计本科教学计划改革浅谈[J].财会月刊(综合),2008(1):93-94.
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质量保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作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将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在21世纪,谁掌握了这个世纪的创新教育,谁就赢得了主动权。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原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学校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首次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近年来,众多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还从多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引发了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学生评价制度上的有益实践,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本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为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体系的质量保障。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1.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阐释,学者们一致认为科研创新能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用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想象力的丰富性、思路的新颖性及发明性。
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密切相关,表现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未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因而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现状
1.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创新学习能力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前提,离开了这个动力基础,人的创新活动就无法开展,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形成,它是评价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指标。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是形成和发挥创新学习能力的动力和底蕴。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者个性品质、能力素质的总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应该是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善于捕捉新信息、主动更新知识和标新立异等。
(2)创新知识基础
创新离不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也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占有的知识量越大,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就越能激发其创新思维,释放创新潜能。
(3)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的观察、发现、联想、想象需要创新思维的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目标的确立需要经过创新思维的审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思维进行全程判断、分析和验证。
(4)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在理工科表现为查阅文献能力,凝练思路、实验仪器操作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5)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没有这些环境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直存在着重知识目标轻智能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因果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这一现状进行分析,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
我国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长期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没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2)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我国大多数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结构雷同,学科之间内容重复,课程设置缺乏有机的联系,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设置不够,学生接触的科学前沿知识较少,如果不主动学习,不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注重学科知识的互通性,就只是在知识中浸泡,而看不到知识的创新及主动去创新。
(3)思维缺乏创新
陈旧的教学理念及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学生惰性较大,缺乏主动思考及探索的精神,过于崇尚权威,过于自我封闭。
(4)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
由于扩招之后,设施不足,学生缺少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得实践课程的实施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创新,更谈不上创新的成果。据统计,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报专利的约为1.1万件,而美国每年受理的40多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占23%左右。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接收知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指标组成。这三个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切其它能力的基础,这既与先天水平有关,又与后天培养有关。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不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什么科学研究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但这类指标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不必追求其值尽量大。所以说,学习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科研能力的表层,可测性较高。科研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是对知识的升华。大学生做毕业论文实验过程,就是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就是根据老师给定的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科研问题的过程。科研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内层要素,实践能力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高要求,是对知识的再创造或是对于事物的规律的再认识,是科研能力的最高层次的要素,也最难以达到。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越高,越能体现出高层次人才的高水平。
2.培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将大学生科研能力分解为学习能力、主动参与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接着将这3个一级指标在逐层分解为10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
3.各指标权重设计
在二级指标中,撰写科技创新研究报告的能力、科研论文的发表、毕业设计/学位论文能够进行量化评分,其余不能量化的指标,通过设置题目,采用教师打分法进行量化。这里构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的,通过评价,使学生本人清楚了解自身素质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水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年级和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指标权重,实施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能。
四、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保障
1.实践教学目标保证
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工程教育特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用现代工程观和辨证工程思维来审视当代工程教育,科学定位并合理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保证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通过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过程。
3.实践教学支撑保障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件体系是指学校对实践教学起保障作用的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实验设施设备、校内外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环境等组成的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支撑、保障作用。
4.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保障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涵盖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监控方式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运行监督、信息反馈和管理调控等功能。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通过对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的评价,能够发现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能够引导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对于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推优提供参考。构建和优化大学生创新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持续不断地加大创新教育的改革力度,积极深入地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途径,才能为建设和谐的、创新型社会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纯别.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26(5):18-25.
[2]王平祥,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10):49-51.
[3]胡述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效果检验方法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3):63-67.
[4]胡瑞卿.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6):159-162.
[5]乌力更.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2,11(2):98-101.
[6]李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7):13-15.
[7]刘映池,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4):70-72.
[8]贾海宁.学分制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信息科技,2005,(17):175.
[9]刘宏新,王奕娇,杜春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5):77-80.
[10]杨育.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从科技创新的视角进行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9):105-107.
[11]张仰飞,魏萍.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6,6(4):57-61.
[12]彭健伯,欧美强.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测评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02-104.
[13]卢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探索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