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4:42
导语:在地质学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出现了较大的改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中的地理教材资源并不是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的有些案例虽然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活教材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正是因为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中的案例可以与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地震成因及预防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在2012年日本海底发生大地震的时候,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地震在日常生活、交通供水、供电、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震灾成因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学习洋流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喊暖流交汇带来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位置出发,分析此处的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渔场等,这样一来,学生结合实际,在遇到其他洋流流经处也能够结合具置分析原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了。
二、生活解释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学习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词语、谚语、歇后语、生活例子等来对地理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伦敦这个例子为学生讲解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选址因素,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伦敦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术语就能够具体起来,学生能够对工业区知识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起来。再如,在学习气候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早穿棉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来为学生分析西北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此外还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贵阳”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的地理知识分析谚语中的科学合理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三、借助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态式;地域因与文化;课程观
1 地域音乐文化教学“生态性”概述
1.1 课堂教学的“生态性”表征
生态学,自20世纪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发展至今已硕果累累,其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在相近的学科领域影响深刻。随着学科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生态学的思想在诸多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的教育科学领域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思想来研究教学实践,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中介、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在生态场和心理场内不断地进行信息传递、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全方位的目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课堂也不例外,教师把教学内容以各种方式,展示、传递给学生,学生亦以各种方式主动或者被动地吸收音乐文化知识、技能、人文精神等,此过程是信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吸收能量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或教学节奏,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又属于教师从学生因素中吸取能量、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环境也是学生吸收能量的生态场,经过教师精心布置的课堂环境,往往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准备的,是一种隐形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一种间接、隐性的方式从课堂环境里获取信息,受其感染、吸收能量、取得进步。课堂环境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生从课堂环境中吸取能量,获得进步,课堂环境也因为学生的进步不断地被优化,这是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的过程。可见,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2 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态性”表征
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都来源于人民的集体创造,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地域风俗人情,这不同于西方的音乐作品,以专业的音乐家艺术创作为主。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的特点――生活形态的艺术。地域音乐文化会渗透到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各种节日庆典、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上山狩猎、下地播种、驱魔祈神都要音乐艺术来渲染气氛。地域音乐文化源于生活,乡土生活是其产生的背景。人、音乐、生活融为一体,分不清是人在音乐中生活,还是在生活中享受音乐,音乐即生活。音乐从地域乡土人们的生活中吸取信息、获取能量,不断地被创作、改编、流传,乡土生活因为音乐艺术的存在更加丰富多彩,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获取能量劳动、娱乐、成长再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中去。由此,地域音乐文化形成了一个“人、生活、音乐”的生态系统。
2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优势
2.1 保持地域音乐文化的完整性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文化一旦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它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生气,可见在传承地域性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把它从其所依赖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同样,也有专家指出,解读地域性人文文化必须将其放入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内,若将其从地方文化背景中分离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地域音乐文化必须放在其地方人民文化的生态系统中解读。通过记录在纸质资料、图书馆、电子产品上的方式来解读地域音乐文化,间接导致充满生气的地域音乐文化丧失了其“活性”和完整性。
地域音乐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用“生态性”的视野来对待地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是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地方音乐文化的时候,要以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人、音乐、文化的关系。若地域音乐文化教育脱离了所依赖的人文背景来教学,将直接导致音乐文化完整性的切割,也必然阻碍学生完整性的成长。
2.2 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长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就是要以一种“生态性”的视野来看待地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因素有“人、音乐、生活、社会”,学生在这样的视野中学习音乐,与传统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音乐课堂有天壤之别。“生态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态式教学下,学生感觉不是在枯燥地学习,而是在接触、在感受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感受、感知生命的价值。
音乐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悟、熏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教育“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普遍显示出重“技术”,轻文化;重“知识”,轻感受的特点,这实质上是人文教育的病态表现。音乐教学必须重视人文文化的熏染,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音乐教育实践中,倘若学生的感受、体验缺位,实质上就偏离了音乐作为一门人文教育学科的宗旨。地域音乐文化教育,以“生态式”教学理念,把地方音乐艺术形式完整地带入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感受平台――“人、生活、音乐”。“生态式”地域音乐文化教学,利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长。
2.3 提高“教”的效率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教师“教”的效率。在“生态式”教学理念下,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价值态度都进入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范畴。教师的课前准备从微观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转向了全方位的地方文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质的飞跃。
加之学生学的方式由传统的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方式转变为感受音乐文化、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课堂管理,而且间接刺激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可见,地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中“生态式”教学这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的积极性。
3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思考
1.巧用诗词。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人为自然地理环境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例如描写天气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描写山峰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江河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江东去浪淘尽”等等。这些诗词不仅语言精练,而且融入了人类的思想情感,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把诗歌带到地理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观念。
2.善用对联、顺口溜进行知识总结。
地理复习课往往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自己学过了而不愿意听,针对这种课堂现象,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用地理知识编顺口溜、对联。例如,教师出上联“地球自转才有昼夜变化”,学生对下联“地球公转方具四季更迭”。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这样不仅可以让地理课堂生动有趣,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知识统一起来。
3.融入情感,让语言更具感染力。
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名演员,一名成功的演员就要用他的演技把观众带入他的剧情里,使得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而演技的好坏与演员的情绪、情感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饱满的情感,使语言更具感染力,使课堂气氛时而神秘、时而欢快,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情境里。
二、讲述中把地理知识转化成地理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把一些地理知识用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转化成一个个地理小故事,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领悟其中的地理知识。在重点知识上添加一些浓厚的色彩去讲述,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对重点内容记忆深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想。例如,七年级的“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教师就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古人观天的故事:“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两人为了争夺天下发生了争斗,这两个人分别叫共工和颛顼。由于共工兵力不足、战术不精、轻狂大意,最后失败了,于是他一气之下跑到了大地的西北角,仰天咆哮,撞倒了那里的不周山。不周山原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撞倒之后,西北方的天就塌了,东南方的地也陷了下去。于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滑向西北方,地上的流水泥沙都流向了东南方。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但却生动地反映出当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成因不能理解时,就会借助想象来推测天地的结构。天地成何形状,大小如何,与日月星辰有什么关系?从春秋战国开始,一些哲学家、天文学家甚至梁武帝、朱元璋等一些帝王也参与到这些问题的争论中。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天文学在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速发展,于是就有了盖天说、浑天说等假说。”
三、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把生活迁移到地理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源于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亲身经验,同时,他们也希望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教师在讲述地理知识时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充分体现地理课堂的价值。例如,在讲“降水与降水的分布”时,就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出发,降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降水随季节而变化也是学生有目共睹的。而在学习“地图”时,就可以把地理课堂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地图对其以后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再也不会因为不分东南西北而找不到路,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四、讲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身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单一使用讲述法会使学生陷入被动、机械的学习中,所以在使用讲述法的同时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任正霖、刘子琦在《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接受不同教学方法的兴趣比较分析》中根据得分率计算统计表明:深受学生喜爱的四种教学方法分别为:“图片、视频教学”“地理演示与实验”“实地调查、观测”“采用地理模型教学”。由此可知,中学生喜欢较为直观、生动的地理教学方法。对于抽象的地理事物,教师在讲述的同时可通过图片、动画、演示、实地调查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配合讲述法,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建构和理解,揭示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如“大洲与大洋”一课,讲解大洲、大洋、陆地、岛屿、半岛、海峡等概念时,就可以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
五、结语
本体知识地图主要是对抽象客观世界中的一些现象的概念进行模型的转化,这种本体知识地图不仅仅有着一定的明确性和形式化,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共享性,主要是将共同认可的知识加以体现,并对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加以反映。总而言之,本体知识地图主要是一种可以形式化的一种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具备管理知识的知识,这种特殊的本体知识地图更是本着极其特殊的应用系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2本体知识地图构建的主要技术
本体知识地图构建过程中,往往有着一定的技术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本体知识地图构建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其方法作了简单的讲解。
2.1原则
本体知识地图构建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就要遵循明确性和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就要遵循可扩展性和最小编码偏差的基本原则,其原则往往有着一定的指导性,做好领域的分析和概念的增加,并保证本体知识地图构建有着一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2方法
本体知识地图构建中,往往需要借助于教学软件,同时也要借助于手工的方法,实现本体知识地图的共享性和互操作性。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IEEE1074-1995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本体构建方法的标准,仅仅是一种知识工程领域中的软件开发方法。在本体知识地图构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需求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对领域本体的建设实施,最后就要做好形式化的编码以及确认评价。
3本体知识地图在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工程测绘专业教学而言,更要结合专业的特色和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并做好本体知识地图的综合应用。
3.1需求分析
本体知识地图在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就要做好需求的分析。就工程测绘专业教学而言,其信息检索系统紧紧是对简单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没有综合的考虑测绘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当前工程测绘专业知识教学中,主要是由多个知识点组成的,而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外部知识排序的过程中,就要对内部排序的基本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基础的需求分析。语义检索过程中,更要将用户检索请求的本体化全面提高,借助于本体知识地图进而将关键词检索的局限性打破,将本体层次的检索实现,并将检索的覆盖率和精度全面提高。
3.2教学系统的设计
工程测绘专业教学系统设计中,主要是对B/S模式加以采用,并结合J2EE框架的系统体系结构加以实现,学生和教师借助于浏览器,并对Web接口以及Web页面加以采用,其服务器端更是对多层体系架构设计加以采用。这种教学体系设计的系统结构图主要有用户组、管理员组、语义查询接口、学习资源采集接口以及数据结构本体等,其层次分别有浏览器用户层、视图表现层、应用服务器中间层、数据存储层以及操作系统层和网络层等。检索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直接输入的方式,并对有意义的关键词取出,查询实现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障其有着一定图元素集合,并借助于可视化的形式,将图元素集合加以表现。
3.3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本体知识地图的建模过程
依据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对工程测绘专业教学的结构领域加以确定,进而对本体知识地图进行建立,并实现对教学和学习的一种辅助,通过借助于系统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的教学推理机制实现,并将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加以展现,帮助学生对学习中需要查询的知识进行查询。为用户将精确的查询结果提供。这种本体知识地图系统的用户主要有最终用户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两种。所谓的最终用户也即是使用者学生,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则是资源的一种加工者,并借助于提供的接口和网络,对本体知识地图库进行丰富,进而为学生服务。本体知识地图在实际的建模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期的进化和改进,通过借助于数据库存储本体作为后台,将OWL接口作为前端,输出输入文件格式采取OWL格式,有利于对当前的Web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本体知识地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就要将测绘专业领域相对重要的概念和关系提出,并将其作为进化的一种中职,在各个专家的深层次交流之后,进而对测绘专业课程的核心主体进行初步的建立。在当前工程测绘专业教学而言,就要对现有的课程本体知识地图相关概论进行严格的分析,并借助于计算机网上技术,对本体进行构建,尽可能的对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信息等资料进行搜集,借助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做好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分析,尽可能的对部分知识点的结构图进行总结。通过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教学内容的大部分重要知识获取,借助于计算机算法的基本设计知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将内容学习的本体知识地图进行建立,将个别化学习提供给学生。
3.4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本体知识地图的应用实现过程
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本体知识地图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和教学情况,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而对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确定,并确定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教学的技巧,并对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知识的语义模型进行建立。工程测绘专业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的技术课程,在整体课程设计中更要对各个章节之间的衔接综合性的考虑,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做好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本体知识地图在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等加以采用,进而对测绘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确定。数据结构主要是对现实世界实体数学模型的一种描述,并借助于计算机操作实现的过程。而线性结构主要是对结构中数据元素的对应关系的一种描述,并保证对应关系中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教学过程中,本体知识地图查找时,就要借助于某一确定的关键词,实现知识的搜索和教学,更要确定重要性的关系。对于工程测绘专业而言,其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往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而教材不仅仅对教学单元作了主要的安排,同时对于教学的进度也做了不同程度上的安排,而教学关系确定时,更要严格的按照于教学的知识点,并对教学之间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方法加以确定。学习资源和测绘专业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点更要做好分开的设计,测绘专业教学知识点背景知识、主要内容以及教学的主要特点均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工程测绘专业学生而言,更要结合知识的难以程度进行划分,尽可能的将教学知识的难度不仅仅要有着非常简单和简单两个划分,同时也要划分为中等、困难和特别困难等级。对于相对典型的目标用户而言,尽可能的将知识点学习的时间延长,并做好知识点角色用户的划分,合理的描述学习资源,对相关知识点的关联属性进行建立,借助于网状结构,实现知识点和资源的连接。总而言之,工程测绘专业教学中本体知识地图的应用,不仅仅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时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
4结语
调查共对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91.5%。结果分析中显示现在高职类院校学生政治观有功利化倾向,学生社会公德有缺失。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有偏颇。学生的诚信意识缺乏,学生考试作弊,争当“贫困生”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就业中随便毁约等问题屡见不鲜。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式方法手段落后,内容陈旧,以传统的说教为主,近年来,作为学生德育标本的师德师风也问题频出。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缺失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上“读书无用论”、“人情就业”等价值观和社会舆论不同程度地充斥影响着学生。一些反道德观念的不和谐因素侵蚀影响着广大学生,使得本来就缺乏分辨能力的学生感到迷茫,以至在不知不觉中偏移了思想道德规范的正确航线,导致道德行为失范。
2.家庭因素。
当前高职类院校都是“90后”学生,从小在家长的骄生惯养下长大,形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特点。
3.学生自身原因。
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共性特点是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思想教育有逆反抵触心理,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对道德思想品质提升的内在要求,部分学生的道德行为令人堪忧。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形式,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更多高职院校只注意到了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学功能上的作用,而忽视了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但无数事实证明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有着共通性,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意识,言行举止随意,作息时间不规律,相对于比较宽松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实训课教学更加强调规范性、纪律性,因此在行为养成方面对学生的约束力更强,实践证明效果更加明显。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
在校外实训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与“物”接触,无处“讲人情、拉关系”实训结果具有客观性,不能投机取巧,否则只会自食其果,因此实训教学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3.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在校外实训教学中,更多的是与教学设备接触,这些设备大多价格昂贵,如果不按规范操作或者不爱惜设备而造成设备器材损坏,不仅要照价赔偿,更严重者会造成安全事故和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体会到,所以在校外实训教学中,学生更能体会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中更多地与实物接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操作提供了平台与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校外实训教学比课堂教学更多涉及到团队合作,例如一项生产、制作项目需要团队配合完成、市场调研需要分工合作等。所以要完成一项实训任务,少则四、五人,多则十几人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在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参与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6.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在议论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其重在说理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讲授《有的人》中,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运用对比写法,反映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结局,教育学生从小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为人民甘愿“当牛马”,“情愿作野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帮助学生坚定正视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念,培养顽强的意志
有的同学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行。碰到一点挫折或学习上的困难,就产生退学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加强了迎战困难方面的思想教育。比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引用名言,观点鲜明,说理充分。在教学中,我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论述:错误是难免发生的,错误并不可怕,不应当畏惧错误。《理想的阶梯》中写到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但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结合教材,教育青少年学生,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敢于面对困难,奋力拼搏,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三、培养学生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
针对学生中存在只贪图玩乐、不愿吃苦的现象,学习《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教育他们不能躺在父母的怀抱里,坐享其成,应当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靠天靠地靠父母,不是好汉”的观念。在讲读《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中,结合任以沛同志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他勤俭节约,为忠诚党的事业辛勤工作,学习他无私奉献精神。
四、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够做到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从而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学会做人是多么重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就这样说过:“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必须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身为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讲授《哨子》这篇议论文时,我就紧扣课文围绕怎样做人的问题,教育他们不要过分热衷于猎取权势,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品格甚至于自己的朋友;不要醉心于名望,无休止地投身政界纷扰之中,却忽视自己的事;不要为了寻欢作乐和贪求荣华富贵,误入歧途,锒铛入狱,而付出太大太高的代价。我们青少年应该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地学习!
论文关键词:CDIO;文献检索;教学模式
一、CDIO的含义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这四个层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其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如今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除了要牢牢掌握既有的知识,还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必须具备对本专业、本行业乃至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大系统的理解、掌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包含在传统的专业培养理念中的。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在培养计划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同他们的终生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大系统掌控能力一同考虑,使整个培养计划成为一个有机的集成体。
二、工科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现状
(一)课程性质
当前,全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高职生中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主要讲授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检索理论、搜索引擎、各数据库原理和检索方法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利用文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加强学生情报意识,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情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传统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文检教学存在三点不足,首先,大部分文检课教师在授课时,重点是放在了讲解理论和方法上,教师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再结合学生专业给出一些检索题让学生实践,学生纯粹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而查资料,对各个数据库不能融会贯通,对文献的消化、吸收方法不得要领,到毕业设计查资料时仍然不会利用信息资源,也不知道怎样获得原始文献。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都不理想,预期目的没有达到。其次是实践环节的不足。目前,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文检实习室,手工实习一般安排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用于实习的手工检索工具书数量非常有限,补充更新缓慢,电子资源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平时是作为自由上机的场所,座位不足,机器损坏严重,网络速度较慢,可供检索的数据库、电子资源登录时间较长,影响检索质量,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一道实习题还没完成。第三,该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有很大差异,在指导学生实践上水平不一。一个普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至少也有数十个,而担任文献检索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在图书馆中工作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图书情报专业的,也有其他学科的。图书情报专业的教师对于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检索技巧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专业方面的知识却存在一定的欠缺,其他学科出身的教师,对于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文献检索的检索理论、检索方法一般是通过课外自学和研究获得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不能将专业和文献检索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美国目录学教育课的总目标被规定为:“学生在完成大学的学习课程之后,应能有效地利用可得到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人员,以便为满足情报需求找到所需的资料”,借鉴这种成功的经验,就要对文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三、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认识
首先要解决领导和教师的认识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与其他基础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将文献检索课程定为专业必修课。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文献信息的获取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文献检索,获取文献资料信息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需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两者缺一不可,在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对教师进行培训,重视教师继续教育
一般高职院校的专业多达上百个,少则数十个,每个教师要讲授几个不同专业的文检课,而从事文检教学的教师一般是由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他们的学科背景不同,要设立专门的文献检索教研室,结合教师的学科背景给一个或几个相对固定的专业的学生授课,并对所有兼职和专职教师进行图书情报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提高他们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文献检索课还应该补充新生力量,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网络环境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师的要求,也是今后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要结合检索实例,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课题检索实例, 注意把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开展课堂讨论,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巩固加深学生所学内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提高自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抓好实践环节,写好检索报告
实践环节是文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有固定的实践场所,手工检索要有专门的实习室,保证有一个自然班学生所用实习工具书的种类和数量,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要有专门的电子实习室,要有足够的实习用机,保证机器设备完好,数据库网络连接的畅通;其次要保证学生完成检索报告的质量,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献检索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我们采取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检索,然后根据检索结果编制完整的检索报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设计检索课题,学生可根据学号从教师给定的检索课题中选择,教师给定的检索课题一般与专业相关,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制定检索课题,如果学生是自己制定的检索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指导,以防学生制定的课题范围过宽或过窄。
2.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并记录检索途径和检索结果。学生根据自己选定或设计的检索课题,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在检索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各自学习的收获,也可以和教师进行探讨,然后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实际检索,在检索过程中反复调整检索策略,记录下检索途径和检索结果,并结合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与理解。
3.整理检索结果,编制检索报告。在一个数据库检索任务完成后,学生根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整理文献并编制一份完整的检索报告。
4.互动研讨,教师总结。在课堂上学生讲解他们的检索方法、途径和检索结果,讨论分析其他同学检索报告的优缺点,自己根据别人提出的修改意见,重新制定检索策略,设计检索报告。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结果中的特殊问题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最后给出总结性讲解:如何将自己的情报需求转化为检索文献的需求,如何选择检索词,检索结果太多时如何使用位置算符、利用逻辑运算符ANDNOT增加检索词、利用下位词、使用精确检索等技巧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检索结果过少时如何利用增加同义词、利用上位词、使用截词符等技巧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等。
记忆,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学过的知识、经验能牢牢记住,及时忆起,是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想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学者们一直用联想主义观点说明记忆问题。柏拉图以及后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记忆就是情境和做出反应之间的联结。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以及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见下图) 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
1.2 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克拉茨基指出:“研究记忆的认知途径有一个联想主义途径显然不同的着重点。它强调各种心理活动,而不仅仅是刺激和反应。” 这一研究途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重视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把人视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这一特色体现在认知心理学的全部记忆理论之中。“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们从计算机科学家们那里借来的一个名词) 广泛地涉及人和他的信息世界的积极交互作用。在这种加工作用中,中心的要点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
克拉茨基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记忆时采用了三个基本概念:编码、储存和提取。他认为它们是记忆的三种不同过程。“这三种过程中的任何一种过程在人的记忆过程中都可能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这就使记忆归于失败。因此,为了使我们能够记忆,所有这三种过程都必须是完整的。我们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它,直到需要时能提取它。”这三种过程就构成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克拉茨基的记忆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科学、合理、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合时合地的对信息进行提取,从而提高信息被提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存储中。
2 完美的课堂离不开课堂提问艺术
2.1 教师课堂提问方法的分类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把教师的课堂提问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
(1)无效提问。
什么是无效提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无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是无效提问。如,一些泛问——“谁上来给这个单词标音?”、“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等等。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配合教学,对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几乎没有多大的作用。此外,一些设问也是无效提问。如,“为什么美国人忌讳数字13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第三段。”这类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往往是教师自己作答,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推进教学的进程,起引导或接续作用。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问也是无效提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在这里把这些提问方式归为无效提问并不是否定其价值,而只是对其是否有利于记忆来进行的分类。
(2)有效提问。
相对而言,有效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有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性提问,本文将有效提问分为识记、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将理解和分析进行合并,因为从记忆理论角度,理解和分析性提问有很多共性,所以合并为一体成为解析。进一步而言,笔者认为识记性提问属于低层次的提问,而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属于高层次提问。
2.2 各种提问方法对学生记忆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界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经过模式识别和注意后,最终进入长时记忆得以储存,成为自己稳固的知识。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获得知识,而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一方面要讲究有效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地提问对学生记忆课堂知识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只侧重于有效提问)。
下面我们从提问方法的各个分类来详细阐述。
(1)识记性提问。
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人要记住一个项目并不困难,常常是一学就会,但要回忆已经记住的项目,必须再练习,练习到完全记住这个项目的程度为止。所以英语教师课堂中的识记性提问对学生记忆本堂课以及以前学习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 “can you tell m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course?”、 “who can tell me three meanings of the word we have learned last week ? ”、 “ can you describe my expression using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 ”等等,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对已学知识的识记性提问。这样的提问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地复习,把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不断地“复诵”,这不仅会使信息变得新颖以保持在短时记忆中,而且还能把信息送入长期记忆,而且长时记忆也有助于短时记忆的再次编码。
(2)解析性提问。
解析性提问是对所要提问的问题以解释、分析的疑问句形式进行引导式地提问。如,当记忆“family”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谁能根据‘家’这个概念把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拆分成不同的单词啊?想想家里有哪些成员?家需要什么才是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会跟随着老师的引导进行理解、解析与猜想。然后老师揭晓答案: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什么才是家呢?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爱才是家对不对?”
解析性提问引导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性和分析性的强化,比只让学生干巴巴地记单词要有效地多。再拿记忆单词来举个例子:“谁能把 “biodiversity” 这个单词拆分一下,大家想一下哪个是词根呢?” 接着学生便会对 “biodiversity” 进行分析与拆分。学生以前记忆中存储的旧信息便会被提取, “diversity” 是多样性的意思, “bio” 是biology 的前三个字母。旧信息通过这种解析型提问的引导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这样从全新的角度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并让所教的新词在与头脑中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理解和记忆。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因为人的短时记忆能力是很有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span of memory)。过去一般认为汉语短时记忆的组块容量为7±2 ,新近的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的短时记忆广度随着词的熟悉性而增加,词频差异显着,低频单音词的记忆广度为3.15个组块,中频词为5.68个组块高频词为8.30个组块。 所以,解析性提问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在短时记忆的广度。
(3)应用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应用性提问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去实际运用知识,使学生把信息纳入一种所设情景的系统中,进行生动的“组块编码”。
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应用性提问对学生记忆知识是很有效的。如,当学习了新单词“fake”后,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的意思,老师可以问“who can make a phrase using ‘fake’?”,这时学生就会想到有关“假”的词组,假币、假发、假名等等。然后老师给出“fake money/fake hair/ fake name”这几个词组,还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接着老师问“if you are at the market, when you buy the shoes, the shoes seller give you a fake money, what will you do? ”或者“can you make a story using ‘fake’?”然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景和故事表演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fake的意思了。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性的提问对信息进行了“想象编码”和“情景编码”。这样不仅使个别成分组织起来,而且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团块”,这些团块再组织成“情境”,而此时记忆才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综合性提问。
一、什么是“山谷化”
“山谷化”即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校本化、本地化的过程。在这个思路指引下,大峪中学创建了山谷书院,启动了对各学科“山谷化”的实践,将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案例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突出本校的山谷特色,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为宗旨,力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总体来说,山谷化课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全方位
“山谷书院”系列课程既有地理、历史这样的文史科目,也有生物、化学这样的实践性理科,甚至还有艺术体育类课程。全方位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予以充分选择,量身定做的课程 “总有一科适合你”。
2.多层次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差异化的原则,“山谷”系列课程设置了5个层级,即预备体验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国家基础课程、山谷志趣课程、生涯体验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层级和方向,从而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保护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灵性,实现“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的目标。
具体到地理课程,“山谷化”就是利用大峪中学紧邻永定河峡谷独有的地理优势,将地理课堂搬到山谷中、河岸旁,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实践让学生把课本上看似高深的知识拉下来、抓到手、记在心。通过对永定河峡谷的实地考察,点燃学生深藏在心底的徐霞客之梦。
二、为什么要“山谷化”
1.课程性质的需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实践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记录、测量、勘探、绘图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第二,鲜明的地域性。
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导致地理学研究有很强的区域性,一种地理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学习地理贵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本地特点相结合。
针对地理学实践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大峪中学所在的区域可利用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且地理教学突出的理念是“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因此,把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本区域,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特色,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2.课程理念的需求
通过对学生、教师、学校、本区域等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更能体现地理课程“全面培养地理素养,满足差异化地理研究和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理念。在这种前提下开发、设计的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通过开展本地的地理观测、考察、实验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家乡建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利用地理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从而全方位达到了中学地理课程理念的要求。
3.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的需求
教师时常会困惑:讲了这么多遍的知识,学生怎么就是记不住呢?在开发“山谷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存在典型的问题,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许多教学活动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学到的、落实的知识。如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壳物质循环》一课,会讲到岩石种类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落实的是抽象的“纯文字概念”,如图2所展示的岩石是沉积岩,学生脑海当中是“沉积岩”三个字和抽象的符号(如图1所示),而不是活生生的石头,岩石之间的转化被抽象为不同文字之间的转化。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唯一能调动的就是大脑对抽象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功能,根据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常识,人类大脑对形象的现实物体的理解能力和记忆程度远胜于抽象的文字。如果能带学生实地考察,自己采集岩石标本,通过在野外亲手操作和现场讲解,形成对大脑、手、眼、耳等诸多器官的刺激,使学生容易把握知识,不仅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这种立体、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收获模式,效果远胜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就教师自身发展而言,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长期专注于课堂教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更新,甚至由于长期缺乏实践而不断遗忘。如果学生拿着一块石头来问,鲜有教师能轻松识别,更鲜有教师能指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资源,引发学生自我探求的兴趣。实际上,判断岩石是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自身实践经验缺失的教师很难教育出高素养的学生,也很难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
因此,无论是出于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还是出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本地化、“山谷化”是非常必要的。
三、“山谷化”的转换与实践
“山谷化”首先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把国家课程标准逐一解读和分析,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本地化转换,结合门头沟区山川秀美、山谷诸多的特点进行“山谷化”。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本地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有所了解,还要进一步拓展到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等诸多领域,从而充分运用广泛资源完成课程的转换。
下面就以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为例,具体解读“山谷化”的必要性和具体过程。
1.课程标准的分析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的三个关键词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么对应的流域治理案例就应该以本地的地理环境作为切入点,首先从本地的山川地貌、地质特征、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这些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原生态”讲起,逐步过渡到人类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改变了该流域的自然形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通过人类科技进步和对大自然的不断认识,人类逐步意识到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在获取人类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整体生态的平衡,在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后,逐步恢复了生态和人类利益的再平衡。
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本节所提供的田纳西河的案例就会发现,上述内容其实就是整个案例的故事主线。在“山谷化”以后,变化的应是本地化的案例故事,而主线依旧未变。
2.“山谷化”的课程改造
改造的第一步是对教材案例的逆向分解,按照上一节所述的故事主线分解田纳西河案例的知识点。如上一节所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节的故事主线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山谷化”的案例选择也应该符合这一标准,按照这个主线予以展开。
按照教材的要求,通过对贯彻课程标准的案例分析和解读,按照从低到高、从具体技能到抽象思想的初步递进关系,学生应该分别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所收获。在案例转换完成以后,教师需要重新站在这三个层次的角度,特别是后两点对教案进行总结和升华,补充新的内容。
3.“山谷化”的实际考察
在“山谷化”的课程设计完成后,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学校特意选拔部分师生采用多学校、多学科综合开发、联合考察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永定河峡谷沿岸的琉璃渠、下苇店、落坡岭进行了考察。活动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张毅给师生们讲解水质分析的方法;地理特级教师李宗录讲解永定河的地质构造特点。在琉璃渠,学生们了解到了门头沟做为“皇家特供琉璃,京城燃煤基地”的悠久历史;在下苇店,学生们学习下苇店、灵水举人村、爨底下等京西古道上著名古村落的变迁;在落坡岭,学生为平西抗日英烈们的事迹所感动。
具体到地理考察,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亲自操作仪器,对不同地点的水质进行采样,采集植物、矿物标本,并对不同地点的水质标本进行对比和初步分析,为返校以后进一步查询资料、分析做了铺垫。
四、“山谷化”的产出和效果
在实地考察之后,参加考察的学生将带回的水质、岩石标本进行了分析,通过自主查询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料,综合了化学、物理分析方法,对永定河水质、植被、环境等编写了相关的论文,汇总成册,命名为《永定河畔山谷风》。参加考察的学生在关于水资源的授课研讨过程中,个个都成为本小组的发言人,用饱满的热情和实际经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考察结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下次考察的热潮。
“山谷化”的地理课程实践活动,通过以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仅落实了学习目标,而且更突出了课标对知识技能落实中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通过使用仪器、搜集和整理互联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与方法课标的落实中,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实际的检验;在编写考察报告和论文过程以及之后的课堂交流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每一次说起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从学生的表达中能体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已“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