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义学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4:47

导语:在语义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义学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民族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实质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bebilingual,onemustbebicultura1.)。因此,在各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学。结合本人在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汉英文化差异,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

一、文化教学的作用、方法

语言与文化互为交织.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而各阶段中文化教学的层次应有所不同。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即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以汉语文化、英语文化内容作对比,进行礼仪、习俗、节日、生活方式等浅层次文化内容的学习、了解.

1.比如“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问话人只是出于礼节并不在意对方吃饭与否,而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呢!我在剑桥少儿英语二级培训中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学习中,就举了这个典型例句,有个聪明的男生就偏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No,Ihaven’t.”然后期待地看着他,他从容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样东西交给我:“Havesomebread,please.’’

2.又如“隐私”方面:中国人初次见面爱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我在讲授“Howoldareyou?”“Howmany kids haveyou t?”“W herealeyougoing?”“How muchisyourlleWdress?”这些句型时,一定告知学生它们的适用场合,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误解而产生交际障碍。

3.在节日的风俗习惯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显著.除中、英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MayDay”、“Women’8Day”等)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irngFesitvla”、“The Mid—AutumnFestival”等,英语国家有“Vlaenitne’sDay(情人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及“ChirstmasDay(-~节)”等,在剑桥少儿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在相应的月份里,结合教材内容,逐一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文化背景,每年的圣诞前我会邀请一名外籍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出现在教室里给好孩子发圣诞礼物:“Areyou agood boy/girl?——Yes.Iam.———0hereisatoycarforyou.——1门bankyou.”好不热闹!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除涉及以上文化内容.还应包括大众文化习俗、高雅文化、价值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深层文化的内容。因此.大学英语可结合词汇的丰富内涵、习语或典故的文化背景,结合历史或政治背景甚至委婉语进行文化教学。

1.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一些词汇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从而导致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比如,inpidualism这个词汇其实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英美人用该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意识、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国人视“个人主义”为“无组织无纪律”、“利己主义”、“英雄主义”等.把“inpidulaism”作为贬义词沿用到现在(当然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的)。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也让他们成功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习语典故通常被看做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它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人一定的文化背景,还要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例如。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隐喻(metaphor)与基督教有关,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三册第三单元“WhyIteach”中的下旬为例:“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 theclaybeginstobreathe.’’该句作者运用了一个隐喻“老师的工作比作上帝的工作”,因为根据《圣经》描述:人是上帝用泥(clay)造的,上帝向泥吹人生命之气.他就活了,完成了人类的创造,这句话暗指是教师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向学生介绍西方这一宗教文化,学生方能理解这一隐语的内涵,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3.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在委婉语上也有表现,比如关于“年迈、老”,中国人认为老人是智慧、权威的化身,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在中国语言中常出现:“老寿星”、“老革命”、“老人家”、“张老”、“谢老”等称呼,而在西方,西方人向往独立个性,自强自立、精力充沛,所以他们更注重年轻人,他们害怕衰老,就忌“老”,对于他们而言,“old”一词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没有“oldman”之说,他们一般委婉称之为“seasonedman”(经验丰富者)、“well—preserred”(保养好者)、seniorcitizen、reachingone’Sgoldenage以换取心理安慰。因此.同英语国家的老人交往时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免得引起不愉快,导致交际失败。

二、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外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只把语言当作孤立的符号系统传授给学生。死记词的概念意义。英国语言学家Geofrey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书中提出:词义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如果要求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从而忽略词汇的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低,脑袋中虽然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张不了口,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或一说就错,无法达到真正使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使学生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这一现实,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汉英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心理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形体语言等,都富有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准确地保握好教学时机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讲解生词和词组不仅要教读音、拼写和字面的概念意义,还要深入到文化内涵、感情意义、联想、搭配意义等,教师应该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在英汉文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将这种差异放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用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做一个“国际人”

4.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文化教学应是渐进地、自然地、启发式、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从中小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由浅层次的文化内容向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学习。

所讲授的文化信息来源应多渠道,如阅读、大众媒体、实例分析、与老外交流等,多角度介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的英语文化材料,多角度看待英语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国际素质。

第2篇

一、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

翻译是人类一项古老的文化活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实践都有着几乎和语言一样悠久的历史。古代不同部落、民族在交往和发生冲突时,都少不了翻译。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产生理论,翻译理论也不例外。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两千多年来的西方翻译理论史,特别是回顾构成西方翻译理论体系的上述主要发展路线,我们不难发现: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近代,再到现代,虽然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发展高峰,但就整体而言,自20世纪中期、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则可视为迄今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最高峰。

二、西方翻译理论思想派别分类

谭载喜曾说道,如果从思想流派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西方翻译理论,特别是现当代的西方翻译理论,也许更能反映出新时期西方翻译理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西方的翻译理论体系主要是由两条清晰可见的路线串联起来的。一条是文艺学翻译理论线,另一条是语言学翻译理论线。西方的翻译理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两种倾向,在后来还出现了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之争。本文意在抓住此两条理论线,也即两派翻译论点进行比较分析。

三、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述与分析

1.两派人物代表及其理论主张

文艺学派在20世纪上半叶以前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其代表有古罗马西塞罗、英国的德莱顿、泰特勒和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在苏联国家,文艺学派翻译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楚科夫·斯基、卡什金、索伯列夫、加切奇拉泽等。楚科夫·斯基在其《崇高的艺术》一书中,用大量的翻译例子论证了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由此说明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形式,属于美学的范畴。

在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 成为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方向。语言学派的出现早在古罗马后期奥古斯丁等传统语言学或语文学派人物开始,一直延伸到20及21世纪形形的现代语言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全面确立和发展主要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从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奈达、卡特福特、纽马克、莱思、诺德、贝克、海蒂姆和梅森等。

2.两派翻译理论对比分析

(一)宗旨不同

文艺学派重在主观的创造性,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以接受美学为取向, 认为翻译语言是艺术创造的产物。如古罗马西塞罗提出的翻译应保留语言的总体风格和力量的观点,十八世纪泰特勒打出翻译是艺术的旗号。他们认为虽然文学作品是语言的产物,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对创作来说技术只起从属作用,是手段,不是目的。翻译的实质是,在译文中再现原作内容与形式统一体中所反映出的艺术真实,它属于美学范畴。翻译作品应尽可能多的展现其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然而,语言学派崇尚翻译是一门科学,意在寻找到翻译的客观规律。以语言学、语用学为基础, 力主翻译的语言科学性质较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是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雅柯布逊。

(二)标准不同

文艺学派认为,文学翻译语言上对应和艺术上对应的区别,取决于译者是追求译文与原文词句的形式对应,还是寻求二者的艺术对应。文学翻译对比的是译作与原作的整个形象体系。卡什金强调,语言是“表达一切文学的基本手段”,但是“文学翻译的基本任务,并不在于复制原文的语言,包括语言结构要素,而在于考虑到语言系统的不同,艺术地再现原文中的形象”。语言学派认为,“等值翻译”(或称“等同翻译”、“等效翻译”)首先语言上要对应,即译文与原文的相应语言或话语单位应具有相同的意义。费多罗夫给翻译的等值定义为:“从思想内容到修辞功能与原作完全一致”。巴尔胡达·罗夫认为是“在保持内容不变(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

(三)方法论不同

文艺学派认为,文学翻译的特点是用形象译形象,即用不同语言塑造同一形象。翻译改变的是语言,而不是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是通过新的语言手段来实现的。以形象译形象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译文语言能够达到与原文的艺术等值。语言学派认为,要达到译文与原文等值,就要通过再现原文的形式特点,或创造这些特点的功能对应物来传达原文特有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就需要使用一些在形式上往往与原文的成分不同,但在整体上却能完成类似表现功能的语言手段。因此,语言学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翻译方法如:“层次翻译法”、“语义传达法”、“功能等值法”。

(四)翻译主体要求不同

我们可以观察到西方理论家中,属于文艺学派的几乎都是作家和艺术家。属于语言学派的多为语言学和高校教师。这就反应了两派对翻译主体即译者的要求风格迥异。文艺学派要求译者具有天赋的文学才华。主张译者应具备“个人相当之艺才”——即主观创造力和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然而,语言学派语言学派借助语言学理论探讨文学翻译,主要是研究翻译的语言本质。译者应是语言学领域的行家。译者要研究语言,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了解语言的本质及其功能,才可以系统地、有效地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或解释,并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具体的资料和依据。

第3篇

《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的颁布实施,对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促进学校美育发展和满足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医学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证实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启迪智慧、健全人格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就目前医学院校的发展状况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缺乏深度和广度,真正意义的融入专业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二、实施过程与对策

1.明确艺术教育理念,开展普及工作

(1)根据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在学校各个环节和形式上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构建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艺术教育环境。同时,明确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艺术教育的机会,避免艺术教育的功利化、狭隘化,把艺术教育与其他几方面教育一起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2)完成课程设置:根据医学院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教务部门的支持下,将艺术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影视作品欣赏等理论课程和摄影、书法、乐器演奏、国标舞等实践课程。首先把国内外的优秀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感悟世界的美、人生的美。其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艺术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艺术修养。

(3)开辟课外艺术活动场所:课外艺术活动既能展现校园文化风貌,又是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办了乐队、舞蹈、摄影、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室,使学生每周有两次机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艺术实践。

2.深化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教育层次

(1)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艺术课程除了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巧本身,学生更要通过背景、文化,把握艺术所表述的本质和艺术的精神。所以,安排教学内容时,有目的地选择优秀的艺术欣赏作品,合理拟订审美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地提高审美高度和层次。

(2)明确科研方向:科研的目的是带动教学的发展,所以艺术教育的科研工作不能只重视艺术理论的研究,要针对艺术教育在学生心理、情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研究,大力挖掘教师潜力,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研究课题,以取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科研成果。

(3)在艺术实践中检验艺术教育成果:在课外艺术实践中以各类艺术节做契机,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成立合唱队、舞蹈队、摄影、书画协会,积极参加各级大型文艺演出与国家、省、市的艺术展演活动,在实践中使学生的艺术技能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升华。

3.促进艺术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

学校教育中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因素,只有拓宽艺术教育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1)专业教学与艺术教学的融合: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医学院校的课程应将审美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的全过程,由原来的艺术审美延伸到医学审美;由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发展到与专业相结合的审美课程中。如开设音乐疗法、医学美术、形体仪态技能训练等。在艺术与医学结合的教学实际中,强化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审美水平的提高。

(2)挖掘教师艺术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各个专业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会对学生的审美水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定期开办艺术讲座和艺术技能培训班,开发教师的艺术潜质,使他们在教学中以美学的观点、审美的眼光培养学生。

(3)校园艺术环境的建设:指校园的物质文化设施,如校园内部景观设计、建筑物内部的装饰设计等,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它不仅反映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学习风气,还可以反映学校所蕴藏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无意识接触中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滋润和思维的启迪,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取得的效果与分析

1.健康人格的提升:艺术教育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欣赏课中凭借优秀的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广泛思想内容、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与启迪。这情感和意识上的触动往往是构成人的美好性格的必要条件。有了美好性格,学生就会以对美好事物无比热爱、对丑恶事物无比憎恶的审美态度去对待现实社会、人生、事业、亲友、同志等。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审美的环境中和亲身的实践中去感悟艺术作品所反映、描写、刻画和塑造的人物的高尚境界,看到生活美与艺术美标准的差距,从而对优秀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产生认同。这种认同反过来又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审美能力的提高: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实践还是艺术环境的熏陶,都是通过具体、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美的事物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提高敏锐的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在美的品位与感悟中得到愉悦和理性的启迪。另外,艺术活动中师生间能保持畅通的情感沟通,这种沟通和理解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感染学生,激感活动。强烈的情感活动形成巨大的动力,推动学生的想象和思考,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社会。

3.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艺术课程中获得的艺术能力和经验,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工作和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和富有创造性

四、结论与建议

1.艺术教育的实践使学生对美拥有了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情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和净化,促进了人格的完美。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是提高审美而完善个人文化的品格教育。因此,它的教育是广泛的,不能只局限在艺术文化范畴,而应进一步融合于艺术教育,与其他几方面教育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为促进艺术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领导应制订政策,在教职工或学生考核中必须与艺术教育相联系,从而引起学校各个方面的重视。

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是丰富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探寻者,教学中时刻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规律,运用高超的技艺、丰富的艺术、健康的内容,来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小筠《清华大学的美育课程与教学》,《美育通讯》2002.2

第4篇

1.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临床知识,还必须有责任感。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医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单位的认可。因此对医学教育有了全新的标准,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底蕴和灵活的思维的合格医学生。因此,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1.3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医学研究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研究者必须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探索持续性发展的医学教育,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崇高的医德是对医学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触发各种疾病的诱因就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医学工作者更加关注人们的习惯和状态,以及生存环境等,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病因,才能有效提出解决办法。因此,在医学教育中要培养医学生就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2加强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途径

2.1改变观念,优化设置

首先,医学教育者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医学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同时还是人性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源动力,也是从医者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一颗仁爱之心,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痛楚,从而更好的医治。其次,医学院校要优化课程,丰富内容,完善人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2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是医学人文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医学院校必须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从事过人文教育研究的临床教师,才能承担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另外,还要为临床教师提供各种人文教育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其在实际教学中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2.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气氛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和知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品位和热情,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开设各种人文系列讲座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扩大视野有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第5篇

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乐于模仿,接受能力强,但他们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持久性与自学性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注意品质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以交际功能教学为主线,着重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通过有实际意义的、饶有趣味的、与学生学习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进行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英语交际情景与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生动、活泼地学习,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时,可利用水果、钢笔、帽子、鸡蛋,以及面包、水等具体物体进行形象直观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很快便理解可数与不可数、单数与复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时,可以请几组学生上讲台比高低、比胖瘦。此时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上讲台表演、回答问题。在教学问路、指路的交际英语时,教师可让学生绘制本地区的小地图,结合实际用英语问答回家的路线;学过天气预报的交际语后,让值日生每天汇报当天的天气情况;教学“Ann/sbirthday”这一内容后,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和表演竞赛。在教学“看病”这一交际英语时,师生扮演角色,创设情境。教师穿上医生的白工作服,挂着听诊器,身挎药箱,一进入教室就能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为学习语言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人物对话的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做演员,让他们扮演内容中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情景中,既复习介绍用语又学会了问候用语,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初步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还可以活化课文插图,设置情景,将课本的插图活化,一般用于看图叙述。

看图叙述时,教师要运用精要简明地配上英语解说词(必要时可配音乐),先介绍景物,再介绍主要内容,然后叙述景物之间或情景之间的关系,从中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通过看图、听图了解所学内容的背景知识,并对所学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避免教师的照本宣科。巧妙的情景设置中,教师可进行即兴表演。课堂上的即兴表演,往往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到亲切与自然,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Thepartsofthe-body”时,教师可一边唱英语歌曲Head,shoulders,kneesandtoes,一边在身上比划,通过这种即兴的表演,学生很自然地从老师的动作和歌词中猜出表示身体各部分的词汇语音和词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再现生活情景的做法,应该说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再现生活情景主要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表象和想象再现语言或自然场景,把学生带入与所学英语知识相关的特定情境之中。再现情景可采用下列方式:1.课外活动,再现情景。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使一些语言材料得到再现和巩固,比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让他们从亲身的劳动中学习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知识。2.命题作文,再现情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精心安排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文命题作文,比如,值日报告、周记、故事、英语广播稿、演讲稿等形式多样的短文。学生在构思这些命题时,脑中便能再现一种语言情景,诱发学生进入某一情景,进入命题所涉及的情景中。例如,命题作文myfriend’sbusyday,学生在构思这篇作文时,必定会在大脑中出现朋友做饭、洗衣、购物等场景,正是通过这些场景的再现,让学生对情景中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必要的复习巩固。3.言语诱发,再现情景。运用言语诱导,可再现某种语言环境。如在新学期的第一天,通过师生问好,便可再现“Nicetoseeyouagain”“Welcomebacktoschcol”等场景,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利用第二课堂,召开英语晚会,让学生自编短剧,自制场景、道具;办英语小报、墙报、英语角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才能,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进一步的学习动机。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适当地运用教学艺术,使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既可达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发展其智力,培养其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又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飞单位:泗洪县归仁中学

第6篇

摘 要: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使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面临不少困境,如理论课时的减少,学生人数的扩增,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对此,本文作者分别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医学有机化学是医学、药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衔接无机化学,并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虽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大致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法须有所差异,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

一、了解学生化学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而现阶段各省或地区的高考政策不尽相同,部分新生参加了化学学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较为系统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同时对基本的元素、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这类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医学有机化学的基础;另有部分考生,未参加化学学科的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便停止了化学的继续学习,这部分新生的中学化学基础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对元素、官能团的认知不清以及对化学反应几乎一无所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课堂参与度低,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丧失,最终难以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

针对不同生源的中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在合班上课时考虑班级合理编排,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另外,我们尝试适当安排时间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进行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跟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系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结构

多数有机化学教材,包括该校使用的医学有机化学教材均按照化合物类型(如烷烃、烯烃、炔烃、芳烃、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章节编排,虽利于学生依据化合物类型建立知识结构,但各章节内容仍稍显分散,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掌握不易。为了学生能够从最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原理出发建立完善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绪论部分尤其是关于有机结构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的阐述。

比如:绪论中我们介绍有机化学反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反应物共价键的断裂以及产物共价键的生成。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只有两种:异裂和均裂。前者产生自由基,后者产生离子对,两者均为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大多数有机反应与这两种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及参与有关,从而派生出有机反应的三个基本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亲核或亲电反应)以及协同反应。

在后续章节的讲解中,我们将具体反应归属到上述基本反应类型进行讲解。比如: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时,引导学生关注碳正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化学反应;讲解羟醛缩合时,引导学生关注碳负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亲核反应。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反应,并且能够围绕基本反应的类型及活性中间体,将内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并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三、注重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学科交叉

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因为有机分子是构成动物、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体内的物质转换及能量传递也均与有机化学反应息息相关。在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医学知识,在强化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阐释相关的生物学或医学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立体化学这一章节时,我们开篇即以“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确定化合物立体构型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60年代,“反应停”在临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海豹畸形婴儿”的出生使该药物被禁止使用。后来的研究表明,当时使用的药物“反应停”实际为一对对映体混合物,即安全的R构型及致畸的S构型的混合物。通过这一实例,学生自然意识到立体化学对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性,课堂专注度也显著提高。

在具体章节的讲解中,我们还尝试以常见药物分子为例来阐释相关的官能团或者分子片段,做到医学、药学知识与有机化学知识点的融合。比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讲解中,我们以青霉素等为例向学生介绍了含特殊结构片段――“β-内酰胺”的一类抗生素,使学生对酰胺的理解得以强化。同时,我们还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和临床应用背景进行了介绍,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医学研究的兴趣。如图1

第7篇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目标和模式

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目标方面,众多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双语教学的概念基本上采取英国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

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actsubjects,中文含义是“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医学生能够利用英语等外语,在医学专业知识领域进行总结、学习、工作和交流,使学生较早了解和掌握医学最新成果、并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李海燕等,2008;何兴祥等,2004)。实际上,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导向的,既要达到提高外语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

在双语教学的模式方面,所用术语小有差异,但基本一致。目前双语教学基本可以被分为三种模式:

首先是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校采用英文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全部采用英语。其次是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采用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学生的作业采用英文,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文和英文混合方式,运用外语的比例也逐渐从少到多。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中英文,用双语对学科知识进行描述、讲解、评述,避免学生一开始因不适应直接用第二语言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有些学者称为渗透式教学,王兴坡,2007),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大多数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分类基本一致,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李爱萍等,2007)。李爱萍等把双语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教师在授课时用英语讲授关键词和重要内容,英语授课比例占30%;(2)教师在授课时中英文交替使用,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专业内容,英语授课比例占50%;(3)教师在授课时英语授课比例占70%,教师和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和交流。提出了准确的授课语言的比例,但如果能提出科学的依据,其指导力就更强了。

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双语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许多人将双语教学同强化英语教学等同起来,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培养英语人才;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必须使用全英文授课,全英文教材;也有人认为必须运用中文授课。其实必须明确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外语和专业知识并重,如果将双语课变成纯外语课或者将完全不重视外语都是不合适的。

2.师资水平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目前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教师外语讲得很流利,但却不了解医学专业知识;而医学专业的教师精通自身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却十分有限。好的师资必须兼具两种能力。

3.外文原版教材的匮乏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

实施有效的双语教学必须依托外文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语。没有原版教材和参考书,教师和学生就无法接触到正宗的外语。由于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双语教学教材十分匮乏。有的所谓双语教材,只是教师按照个人喜好挑选的一些外文文字资料、复制的课件,或是将现有的中文教材部分翻译成外文的资料。教师自编自选的外文教材在其翻译的正确性上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以致给学生造成误导。

4.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常规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双语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往往不是即刻就能够判定的,而需要一定时期的跟踪调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促进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建立符合双语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

5.双语教学氛围不浓。

营造双语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院校仅在英语课及“双语教学”课堂中讲英语,这就容易造成“孤岛”效应,不利于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孙晓嘉,2008;肖坚等,2005)。

三、当前医学双语教学研究的建议

鉴于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解决建议,比如将网络、多媒体于应用双语教学,因为双语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讲解,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高美华等,2008)。齐建光等(2005)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在双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了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编写适合我国医学生需要的双语教学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具体措施。孙晓嘉(2008)也提出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创建校园双语环境,如办英语报纸,英语广播等的建议。宋汉君等(2007)除上述建议外,还提出建立评价机制的建议,认为建立评价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必须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只有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医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才会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制定教学评价体系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双语教学实际,同时要注意时效性,既要考虑医学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考虑学生外语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变化趋势。其他学者诸如赵毅,王燕(2007),宋汉君等(2007)等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可以想象的是,双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向肯定着重在如何实施这些建议上以及这些建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超级秘书网

当前的双语教学研究人员可谓众多,但是总的来说,论述多,实证少;调查多,实验少。很多研究重复,真正有意义和创新的不多,真正具有另人信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不多。比如在三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中,究竟哪种对医学生有用,对哪种英语水平的医学生效果好,鲜有研究。我们知道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的,三种教学模式中究竟哪种有利于学生达到提高外语专业的目的,哪种更能达到提高专业知识的目的,或者某种教学模式在两方面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得知众学者提出了很多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但这些建议大多数基于简单的推理和想当然,很多是简单呼吁的纸上谈兵。其建议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少之又少。鉴于这个情况,我们认为,以实证的方式对双语教学在医学院校应用的研究很有必要。只有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测,其结果才能另人信服,也才会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决定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及英语成绩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学生对某项事情的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明白这一句谚语的深刻含义:Youmay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就是说你不能强制马儿喝水,你得引导它喝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更多,喜欢某事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被动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思考,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师生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英语只能成为“哑巴英语”,失去其作为语言的功能和特性。教与学本为一对矛盾,老师和学生作为矛盾双方,如果处理得当,师生关系融洽,对提高班级英语水平大有裨益。师生之间要经常展开互动,如不定期的调查学生对老师的上课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诉老师,教师既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也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班级英语水平。

2、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采取灵活多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野生生物保护》这一节时,我带领学习先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过程中教会学生各种动物的名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记英语单词的热情。有些东西不是学生学不会,是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学,这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造成的。

3.培养的学生探究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英语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高一能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以后英语学习很有好处。课前笔者会提前布置学生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就能找出相关答案。例如,在学习“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时,笔者就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发现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的不同点,并总结二者间的转化规律。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不知不觉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英语。我还会让学生把每一堂课的重难点内容自己进行整理总结

二、加强听说读写学习指导

(1)要重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一些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放听力之前,老师先定好任务要求,学生明确了要求,自然十分专注地捕捉相关的信息。同时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后。这种形式的训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英语老师还可以经常给学生放一些英语电影,不带中文字幕,例如《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等,锻炼学生听力能力。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出观后感,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2)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为固定阅读课,先让学生自己读,最后让个别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老师进行点评,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透过文字领悟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此外,阅读还可锻炼学生的耐心以及从英语段落中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逐渐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9篇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电商管理学院,武汉 430205)

(E-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International Trade University,Wuhan 430205,China)

摘要: 可能世界语义学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内涵语义学,它产生的原因在于模态逻辑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这样一种内涵语义学。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很切合实际的弥补了经典语义学的一些弊端和缺陷。为模态逻辑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适用的语义工具。但是,随着模态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运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Abstract: Possible-world semantics is a kind of intensional semantics born in the 1950s. The causes of it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modal logic, which urgently needs such a intensional semantics. And it is in this case, the development of possible-world semantics made up for som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classical semantics. It provides very applicable semantic tools for the research of modal logic. Bu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odal logic, the use of possible-world semantics also appeared some problems.

关键词 : 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发展;问题

Key words: modal logic;possible-world semantics;development;problem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322-02

0 引言

模态逻辑自诞生之日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分支。“可能世界”在模态逻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模态逻辑的形式语义学,可能语义学的出现,使得模态逻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不同的时期。基于此,在学习模态逻辑的同时,有必要了解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发展历程。

1 可能世界的几种含义

“可能世界”是模态逻辑里的一个概念,从直观上来说,是指可能状态的组合。这一概念最早由莱布尼茨提出,基于此,他阐发了一些重要思想。在对反事实条件句的专题研究中,刘易斯认为,“‘事物的可能存在方式’是实体的存在。”;在《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克里普克认为可能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各种可能状态”,即“现实世界的非真实情形”。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卡尔纳普认为可能世界是“解决命题真值的句子集,或描状描述集”,即使一命题具有真值的可能状况的组合。现代逻辑语义学认为,可能世界是使得一命题具有真值的对象或状态,也就是在原本体论意义上加个逻辑真值。

2 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内涵

20世纪50—60年代,鉴于模态逻辑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批逻辑学家例如坎格尔(B. Kanger)、蒙太古(R. Montague)、普赖尔(A. N. Prior)、欣迪卡(J. Hintikka)和克里普克(S. Kripke)等人从莱布尼茨的上述思想出发,发展了一种模态语义理论即可能世界语义学,这就把模态逻辑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发展,对于经典的语义学产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它使命题的真假相对化。第二,它使必然性、可能性概念相对化。第三,它使可能世界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3 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的发展

50年代初,模态命题逻辑的代数语义学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稍后,由美国逻辑学家拉索瓦和西柯尔斯基将代数语义学推广到模态谓词逻辑。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期,以美国逻辑学家克里普克为代表建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一批重要成果。60年代中期,美国逻辑学家莱蒙在命题逻辑的层次上建立了上述两种语义学的转换关系,并提出了在模态谓词逻辑领域里建立两种语义学转换关系的设想。但该设想因莱蒙逝世未能实现,国外模态逻辑学界也未有人持续这一工作。

克里普克所表述的MPL的语义学从模型结构<G,K,R>入手,此处K是一世界集,以现实世界G为一元素,R则是一介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语义学澄清了叠置模态问题。多年来人们所构造的多种多样模态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根据这种语义学,可以看成是给R加上了补充限制。这只是一种很一般的模型论语义学。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恒珊在60年代初开始研究模态逻辑,多年来取得许多成果。他在《科学通报》和《数学学报》发表的四篇论文:《量词模态系统的代数语义与Kripke语义——关于S5*情形》、《量词模态逻辑的代数语义学(Ⅰ)——关于S5*情形》、《量词模态逻辑的代数语义学(Ⅱ)——关于含Barcan公式的正规模态逻辑系统的情形》、《量词模态逻辑的代数语义学(Ⅲ)——关于不含Barcan公式的正规模态逻辑系统的情形》——这四篇论文是一个系列研究,其结果是在模态谓词逻辑的领域里建立了Kripke语义到代数语义的转化,完成了莱蒙的设想。

北京大学的周北海,在1994年的论文《嫁接框架与SI-完全性》和Gra fted frames and S1-Completeness, The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Volume 64 Number3 Sept. 1999)中,他第一次使用了这种“嫁接”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新型模态逻辑语义框架就是通常所说的“嫁接框架”。

4 情境语义学与可能世界理论

情境语义学(Situation Semantics)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其创始人是美国数理逻辑学家、人工智能学家巴威斯(Jon Barwise)和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佩里(John Perry)。从他们创立情景语义学的动机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以往逻辑语义学在处理自然语言的丰富意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上述学者创立了情景语义学,通过这种模式,以更加合理的解释自然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丰富涵义。

情境语义学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与逻辑语义学相关。巴威斯认为,“可能世界方案对感知语义学(the semantics of perception)的处理根本就是错误的”。从人们在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使用的基本语句来看,它也只不过是触及了世界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判断其真假,只需要通过参考世界的部分片段即可。在这样的形势下,情境语义学应运而生,并且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情境语义学是一种新型语义理论,虽然它在意义和日常推理的哲学解释上获得极大成功,但在形式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模态逻辑的形式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它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在哲学解释上却存在诸多困难。可以说,对于哲学上的解释,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5 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可能世界”这个基本语义学概念仍然不够清晰明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学者们继续完善。可能世界语义学同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比较接近,但是也并没有对 “可及”(accessible)这一极其重要的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模态逻辑的核心概念“可能”和“必然”解释的不够清晰合理,在今后的理论发展中,应该注意二者的本质区别,及其各自的明确内涵。

6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述可知,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在其刚出现时,由于其相对于经典传统语义学存在的优势,使得应用程度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语言文化和语义背景的变化和发展,这种世界语义学的使用,也开始出现一些弊端,不能够明确清晰合理地解释不同情境下的自然语言的丰富涵义,这就使得人们在运用过程中十分不方便,在此种情况下,情境语义学开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世界语义学的些许不足。

参考文献:

[1]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2]宋文坚.逻辑学的传入与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朱建平.确证逻辑:一种基于证据的认知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

[4]崔治忠.“中西文化交流”之意义及其个案研究——以金岳霖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王建芳.情境语义学对外延模型论和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批判[J].晋阳学刊,2005,0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