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市场监测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5:04

导语:在市场监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市场监测论文

第1篇

作者:张涛

职业教育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5]观念对人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育人是教育的主要功能所在,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更是承担着此项重任。职业教育在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工作所需的技能之外,也培养了学习者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自给自足和故土难离的观念根深蒂固,缺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竞争意识。而面向农民大众的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转变农民的这些传统观念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农民的自我经营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剩余劳动力切实有效的转移。2. 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村科技水平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训练中工人所获得的技能能力,使其工作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根据此理论可知,经过教育提高个人的生产率主要是因为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写道 :“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6]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过 4 年初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的粮食产量高 8. 7% - 9. 3%”。[7]据闵维方对我国汽车工厂的实证研究表明,“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的生产率要比仅受过一般教育的工人高 6%- 11% 。”[7]可见,教育和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直接正相关关系。农民加大自身的职业教育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起到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有利于促进科技积累和传承,使科技促进劳动生产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因此,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时,所获得的生产能力提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升,即加大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提高生产率———提升农村科技水平。3. 有利于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适应力,提升职业稳定性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和就业最为密切,普通教育侧重于增加受教育者的知识存量,而职业教育的直接结果则是能够增加人力资源的技能存量。[8]在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地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提高职业技能,最终有利于农民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适应性。根据 2009 年 3 月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调查统计,在返乡农民工人群中,文化程度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分别占 2. 4%、14. 8%、65. 8%、11. 1%、4% 和 2%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就占到82. 9% 。[9]这说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低,转移后的农民工越容易回流,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的较少,由此可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有利于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劳动力转移的实训基地和设备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缺失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或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配备辅助教学的实训基地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实训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立法保障性有待加强。[10]职业教育难以针对劳动力转移配备相应的实训基地和设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缺失,导致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适应。针对农村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手段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仍固守单向的程式化讲授与训练。据有关职业学校的调查,有 55. 4% 的学生表示“没有去过实训基地”,有 33. 73%的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实习过”,有 10. 82% 的学生回答“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实习过”。[11]与此同时,企业一般也不愿意接受学生的短期实习,或者附属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和设备的缺乏,必将无法满足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要求,更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他们要求的职业教育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种种因素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2.“双师型”教师配备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职业院校教师总量上不足,在质量上,学历达标率低,而理想的专任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合格学历,而且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据教育部职成司统计,职业高中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占 46. 71%和 2. 7%,兼职教师比例只占 3. 4%,远远低于国家 15% 的标准。[12]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他们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 2006 年的一项调查,在回答“您在企业或单位从事过与现专业有关的工作多少年”时,有62. 9% 的教师回答“没有”,有 19. 3% 的教师回答“5 年以下”,只有 17. 8% 的教师回答“5 年以上”[13]。可见,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岗位需要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对学生相应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难以完成,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致使职校学生社会认可度低,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3. 经费投入不足,受教育机会减少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缓慢,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从 2001—2008 年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平均年增长 32. 58%,增长最为缓慢的就是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年平均增长 15. 65%,[4]767远远低于其他教育类别的年增长率。从图 1 也可以看出,2004 - 2008 年这 5 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性经费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支出总量在所有教育门类中最少。据调查统计,县一级政府平均对全社会的教育开支中城市使用了 77%,农村仅使用 23%。[14]许多地方政府把城市教育当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事”,对农村教育重视度不够,更不用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 2. 6 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15]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需要更大的财政经费投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限制了外来投资的利益选择,社会不同主体的参与度很低,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减少,最终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动。

第2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监管;行政监管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一、公共利益论简述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第3篇

关键字:投资平均指标利润评价指标投资方式

众所周知,投资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使企业的价值或股东的财富最大化。投资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应当是谨慎的。

一、投资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在经济学上,投资一般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安全性。指投放对象内容和形式的合法性、项目的可行性、合作机构的信誉等。投资总是将资金投放到某一具体的对象上,并且是在实际生产或经营活动进行之前发生的,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所以,对象的合法与可行是决定企业取得利润的前提条件。选择和把握这些因素是投资的关键,企业应当慎重行事,使投资的客观条件存在。

(二)效益性。主要是指经济效益的高低,有时也包含社会效益。尽管各个具体投资在目的上不尽相同,但是,这些投资的最终和长远目标都是为了取得投资收益,最终使投资收回,而且及时收回。

(三)流动性。包含投资的期限长短、变现能力和款项划拨是否便捷。在投资的过程中,不仅投出资金会在空间上流动,而且投出资金转化为的实物和证券也会在空间上流动。

投资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但这三者之间通常是矛盾的,尤其是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即通常说的利润越大,风险越高。因此,企业在投资时一定要考虑到以下因素:投资收益、投资风险、投资约束、投资弹性。

1、投资收益,包括投资利润和资本利得。投资利润是指投入资金经运转后所取得的收入与所发生成本的差额;资本利得是指金融商品买与卖之间的差价。在投资中考虑投资收益,应以投资对象收益具有确定性的方案为选择对象,并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投资方案的作用、方向、程度、寻求提高和稳定投资收益的途径。

2、投资风险,是一种市场风险或经营风险,表现为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能充分实现或不能实现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来自投资者对市场预期的不正确以及经营缺乏效率。所以,企业必须考虑投资风险的可能性,寻找引起投资风险的原因,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办法。

3、投资约束,与投资风险有密切关系。当投资风险较大时,投资企业就会对接受投资的企业加强约束。投资约束有以下几种形式:控制权约束、市场约束、用途约束、数量约束、担保约束、间接约束等。

4、投资弹性,首先是规模弹性,就是企业投资必须根据自己资金的可供能力和投资效益或者市场供求状况,调整投资规模。其次是结构弹性,就是调整投资结构。

二、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是在分析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是需要借助指标进行评价的,常用的指标分非贴现指标和贴现指标两大类:

(一)非贴现指标是评价项目时,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是直接用项目的实际收支计算投资报酬的方法。

1、投资回收期:是指初始投资收回所需要的时间。投资回收期法是以收回时间较短的投资方案作为被选方案的方法,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

①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用以下公式: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②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等,就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确定:

投资回收期=(n-1)+第(n-1)年年末未收回的投资/第n年当年的现金净流量

2、平均报酬率:是通过计算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用以选择别选方案的一种方法。有三种计算方法:

①考虑年均净利润:

平均报酬率=年均净利润/初始投资额

②考虑年均净流量:

平均报酬率=年平均现金净利润/初始投资额

③若为追加投资:

平均报酬率=年平均现金净利润/1/2(初始投资-预计设备残值)+预计设备残值+追加的营运资金

(二)贴现指标是评价项目实际收益时,不同时期现金流入、流出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1、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金成本或企业期望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或各期投资的现值之差。

2、现值指数:是指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流出量现值之间的比率。

3、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方案未来流入量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它是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不受预定报酬率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说服力。

三、几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下面我们从投资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来对几种投资方式作一点粗略的分析。

1.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安全性很高,流动性也高,效益性较差。尤其是现在处于银行利率水平最低的一个历史阶段,此方式在基金会的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不能大。

2.信托存款:

按照规定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可以吸收包括基金会的基金在内的1年期(含1年)以上的信托存款。其安全性乃基于金融机构的信誉,效益随市场利率水平变化。过去,信托存款一般比法定银行利率高许多。资金量大,利率可谈得更高些。但是,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对高息揽存实行严格监管,大多数金融机构不再这样做,同时,信托投资公司又出现信誉危机,因此,信托存款至少在目前不是一种合适的投资方式。

3、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分为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两大类。

A、债券包括国债和企业债券,比较而言,国债发行量大,流通性好,信誉高。在所有的投资方式中,国债的安全性最高,收益比银行存款略高。可以说,国债是很适合于基金会的一种投资方式,应在基金会的资产组合中占一定比重,资金紧张时还可变现或以其作抵押获得贷款。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回购业务,规定以全额的国债作抵押,实际上也是以交易所的信用作担保。在中国人民银行官员的眼中,它的风险与全国同业拆借和国债投资的风险没有区别。我认为,它的安全性比国债低,比信托存款高,流动性好,短期利率高。

B、股票投资,利润高,风险也高。基金会炒股是合法的,但目前似乎还不太合乎国情,有可能被人们看作是拿捐款去赌博。在国外不少基金会的投资结构中,股票投资占有较大比重,甚至超过50%。但是我们认为,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已是成熟稳定的市场,而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的、不完善、不稳定的市场,相对而言风险很高,目前不适合基金会过深介入。新股认购不同于在二级市场炒股,自1996年以来利润高而风险小,是投资领域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为了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将扩大股份制改革,新股的发行数量将会增加。据了解,有些基金会对新股认购方式已作了尝试,且效果不错,值得借鉴。不过,在具体操作上有个股东帐户的问题需斟酌。近几年,证券投资收益已成为许多信托投资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4.股权投资

按规定,基金会入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份的20%。此方式一般说来流动性很低。其安全性和效益性由公司的资产和经营状况决定。若公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股东可坐享其成;若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很差,或原来很好,后来恶化,小股东则往往无奈,需慎重。

5.实业投资

若以营利为目的直接进行此类投资,与我国现行法规政策有悖。若能结合基金会的特点,选择有前景的产业和有高无形资产附加值的项目,采取委托投资等合适的方式,可能产生较好的效益,但其流动性一般较差。

6.委托贷款

其安全性基于借款企业的信誉,风险完全由基金会自己承担。特别应注意落实担保。应十分谨慎。

7.信托投资

信托投资业务系指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指明的特定目的或要求,收受、经营或运用信托资金、信托财产的金融业务。人民银行要求基金会的基金保值和增值委托金融机构进行。信托投资,或称作投资、资金托管之类的看起来是符合此政策的,有可能成为今后基金会投资发展的一个方向。

虽然信托投资公司已存在多年,但信托投资业务在我国金融界是一个新生事物,缺少具体的法律政策规定(《信托法》已初成稿,至今未出台)。目前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涉足此业务。

总的来说,只要是投资就会存在风险。谨慎考虑,使风险资本能够通过更加宽阔畅通的渠道获得投资利益,并且实现与资本市场、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金融市场与投资》左连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7

<2>《企业投资融资财务规划运作技术》马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1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质量管理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good or bad, and national long-term interes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Good quality engineering, can increase the durability of the fixed assets, reduce the use of fixed assets maintenance, for th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ome opinions of method for al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在为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某些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只有好的工程质量才会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益,也才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也成为建设者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搞好工程质量,为国家、用户提供一流的建设工程。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阶段:1、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2、装饰部分及设备安装阶段。下面就针对这两个阶段,对建筑工程中的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1.1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是一个建筑工程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阶段,如果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不符合图纸或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主体设计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或不科学,那么整个建筑工程也就毁于一旦,即使建造好了,也毫无价值可言,更不会通过施工监理行业的监督与管理,那么质量上让人堪忧不已,那么人们就不愿或不会去选择这样的建筑入住或者建工厂或用于其他方面,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的失败。在当前时期下,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是那么理想。如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表层基底没有处理完好、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败和无意义,整个建筑即使建成了,那也根本没有价值可言,在质量检测时也自然不会通过的。

1.2 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如果一个建筑工程不存在基础和主体阶段的质量问题,那么也不是说这一个建筑工程就没有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及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往往会疏忽一个重要的施工或质量管理环节,这就是建筑工程的装修及设备的安装阶段。如果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出现了问题,也会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和使用效率。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我国建筑工程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卫生间渗漏水、外墙渗水、地下室漏水、排污、排水管延伸较长,造成排污、排水困难或堵塞、内外墙体粉刷不够彻底而导致抹灰的脱落或坠落;电气安装方面的问题,饰品安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

2、 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两个阶段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必然原因。现在针对这些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介绍及分析。

2.1材料因素及机械设备因素

建筑工程材料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是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管理好了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的实体就有了质量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当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那些豆腐渣工程就是因为材料上的不合格而造成的。如果建筑材料不合格或不满足使用要求,那么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理部门监理时也就难以通过质量的检验和检测,最终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方面的质量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质量要求。

在机械设备方面,首先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合理地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

2.2 人为因素

我们社会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做一些事情。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人是主要的施动者,也是策划者。因此人的因素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核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管理素质及职业道德。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农民由于先天性的愚昧和无知,缺少一定的素养、技能,没有基本的建筑常识,不懂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准则。因此,配好项目班子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其管理素质高低是保证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更重要的是缺乏建筑项目经理除具备良好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有创名牌工程的强烈质量和社会责任意识。项目班子(包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执行质量计划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操作者,选配项目班子要注重总体效能。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是工程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5篇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施工 常见问题 防治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 主要表现在路基与路面、 排水系统和辅设施等方面。

一、市政道路路基与路面

1.1 路基、 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 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 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 道路路基施工中, 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 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 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 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 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 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 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 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 日后发生沉陷; 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 当地下水位下降, 饱和水下渗后, 将造成填土下陷, 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防治措施: (1) 工程师向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 (2) 在路基总宽度内, 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3) 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 1: 5 时应做成台阶。 (5)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 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 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 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 10cm 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1.2 路面混凝土开裂、 起砂、 蜂窝麻面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 降低了表面强度, 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 (2) 在施工过程中, 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施加各种荷载等引起表皮开裂或脱皮。 (3) 砂、 石、 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 灰料拌合不均匀, 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4)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 下料高度不当, 漏振或振捣不密实, 混凝土中的气泡未及时排除。 (5)模板拼装不严密,表面清理不干净, 不牢固, 脱膜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 (6) 混凝土面层产生的裂缝主要有干缩裂缝和施工缝留置不当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1) 严格控制水灰比, 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 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 (2)保证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确保水泥安定性的稳定。 (3)模板面清理干净, 脱膜剂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 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 严防漏振, 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 (4) 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 控制砂石含泥量, 混凝土振捣密实, 及时对板面进行抹压。 (5) 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 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 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 (6)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覆盖草帘、 草袋, 避免暴晒, 定期洒水, 保持湿润。

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2.1 管道渗水, 闭水试验不合格

原因:(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 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 (2) 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 (3)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 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 抗渗能力差, 容易产生漏水。 (4) 检查井施工质量差, 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 (5) 闭水封口不密实, 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防治措施: (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 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 应进行换良处理, 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 应先挖松软土层后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的材料回填实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 确保开挖, 必要时可在槽底预留 20CM 厚土层, 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2) 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 (3) 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 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 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 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 勾缝全面不遗漏, 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 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 遇有地下水时, 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现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 与检查井连接的管道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 等管道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5) 砌堵前应把管口 0.5m 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 涂刷水泥原浆, 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 M7.5, 且具良好的稠度, 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 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勾缝, 较小时只做单面勾缝或抹面, 抹面应按防水的 5 层施工法施工。

2.2 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 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 回填夯实十分困难, 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 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 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 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造成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 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 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 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 防止井体下沉。(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 安装时座浆要饱满, 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 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 下第一步的位置, 偏差不要太大, 平面位置准确。

三、市政道路辅设施

3.1 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 易脱落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 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 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应向施工队伍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 注意砂浆标号、 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 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3.2 人行道上的路灯检查井盖板与道面高差超标, 易产生拌脚现象

在人行道施工中, 由于检查井盖板大, 安装较难, 极易出现检查井盖板与路面高差超标现象, 交付使用后, 可能发生拌脚现象。施工单位需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 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修, 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常见问题

一、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因此,社会上对学前教育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农村地域,由于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庭并不重视学前教育,忽视了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甚至将幼儿园看成托儿所,认为只是负责看护、照顾儿童的机构,所以,更无法对学前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些情况在农村等偏远地区较为突出。

(二)学前教育的模式缺乏创新

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教育模式较为滞后。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现在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理念都较为落后,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少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理念较为先进。另外,当前我国理念比较先进的学前教育机构多数是国外的教育机构,因此,这些教育机构的各项费用也会较贵。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尽管很多幼儿园的标语上宣传着所谓的“蒙氏教育”,但是其教育模式或是灌输式的教育,抑或是放养式的教育,使幼儿园成为托儿所,幼儿无法获得科学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机构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为私立机构,而公办的幼儿园数量较少。大城市中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的设施都比较先进,而农村地域的设施较为落后。很多教育机构没有完备的幼儿活动场地及设施,也没有完善的学习设施,很多教学活动都无法很好地开展。因此,这也导致了幼儿教育质量的落后,使幼儿缺乏很好的教育。

(四)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农村等贫困落后地域则更为明显。在这些地域,许多学前教育老师多为大专学历,甚至有很多教师没有文化程度,只是单纯地照顾幼儿。由于许多私立教育机构因为资金等问题而控制教学成本,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导致许多教育机构的教师素质普遍较低。由于教师的素质较低,使音乐、舞蹈等教学活动无法很好地开展,这使幼儿身心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认识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宣传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可以采取海报、讲座、宣传页等方式,来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增加幼儿的入园率,增强家长对幼儿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二)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是教育机构的灵魂,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鼓励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部门应该采取监督、帮扶等方式,积极督促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定期进行检查。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外的合作交流,组织国内的教育机构去学习国外先进的教W理念和教学模式。

(三)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各方面较为落后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给予学前教育机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设施,聘请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政府应该给予政策上支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使私立教育机构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提高对幼儿教师的素质

幼儿教师的素质偏低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幼儿获得良好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必须在各方面具有高水平的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域,因此,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使教育机构无法获得更多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政府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使更多毕业生愿意从事学前教育。(2)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政府应该经常组织幼儿教师去高校进行专业培训,或者聘请国内外相关方面的教育专家开展学术讲座,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一些有能力的私立机构也可以组织教师去国外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

总之,幼儿作为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其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必须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面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适时作出相应的变革应该迫在眉睫,这也关乎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现场管理控制对策质量安全

一、现场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落实,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另外,在施工现场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达到施工企业节支增收的目的。

二、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承包商对于质量问题的后期处理所花的代价也更大。因此,怎样实现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控制对于承包商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2、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

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由于投入物料的数量较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3、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遗漏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遗漏。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成果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4、安全意识不高,责任不明确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之一,现场施工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程。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而且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之二。但是目前,制度是有建立,而且安全责任制也有,但是这都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在公司制度还完善,责任还明确,但是一到工地制度和责任就变得相当模糊。比如不少施工企业的责任制不能按项目特点制定,不考虑时间、项目、人员变动等因素;在其他工地制定的责任制,也适用于本工地;几年前制定现场施工制度和现场施工责任制,现在一样适用等,从而造成一些上级部门对施工现场的业务指导脱节,甚至施工现场出现我行我素的行为。建筑安全生产关键在于施工现场,如果施工现场的制度和责任都变得模糊了,在贯彻制度和落实责任制的时候,就往往流于形势,走过场,对违反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按责任制该处罚的,失之于软,这样就往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5、对于现场施工工序产品检测出现的偏差不可避免

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如某住宅工程底层墙体施工中发现拉结筋存在漏放及长度不足的问题,这时底层墙体已基本结束,但为保证施工质量,予以返工处理。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对于工期造成的损失已较难弥补,同时施工企业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事实上,纠偏措施的难度及损失较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放在事前控制上。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1、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是决定因素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在这方面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即管理产生精品,管理产生效益。

(2)成立现场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保证各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使整体管理水平加强。

(3)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2、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材料的管理和进度计划的实施

建筑工程中质量是根本和基础,安全是前提和保证,进度计划和材料管理是利益的直接体现。如何使这几方能得到加强主要须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

(1)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和基础。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使每项工序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从而有效的组织好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

(2)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每个人做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之对安全生产有个清楚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和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中,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使工程项目达到达标工地、样板工地。

3、抓好材料管理、进度计划的实施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益追求

严格把好材料关,在材料采购时要始终坚持质量求好不求差,价格求低不求高,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从而使施工现场管理有序进行,使工程项目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客观上刺激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全面兴起。但桥梁质量引发的安全事故频繁报道,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引发社会强烈不良反向。桥梁建设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影响桥梁质量的关键阶段[1]。因此,要提高桥梁质量,应加强施工阶段的控制和管理,才能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了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桥梁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提高桥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桥梁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工程质量意识淡薄。桥梁施工人员文化背景参差不齐,技术施工经验贫乏,整体施工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对施工质量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上施工单位对员工岗位培训不足,致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未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引发质量问题。(2)现场技术监督不到位,工程施工管理混乱。由于施工单位强调经济效益,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忽视了工程质量,加上现场管理混乱,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不到位,引发质量问题。比如偷工减料忙、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技术不达标等。(3)外界因素的影响引发质量问题。桥梁施工是露天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因为环境因素、天气影响、突发事件等影响施工,加上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不及时,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

2.桥梁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2.1断桩问题

断桩问题是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导致混凝土灌注标高位置出现错误,导管埋深度不合理,拔脱时出现提漏现象,并形成夹层断桩。(2)由于导管埋入混凝土层过深,加上灌注时间过长,导管内外周边混凝土层已经出现凝结,加大了导管与混凝土层的摩擦力,在上拔导管时造成混凝土颗粒移位,形成空洞,且初凝的混凝土不能及时回填,从而引发断桩。(3)混凝土由于搅拌不均匀、夹杂大卵石、流动性差、运输产生砂浆分离以及导管接缝处漏水等,均可导致灌注时粗料集中,水泥砂浆被冲走,引发断桩。(4)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状态在灌注下落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阻力,导致混凝土堵塞在管内形成断裂面,造成断桩。

2.2承台和系梁的质量问题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承台和系梁问题是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钢筋布置不合理,钢筋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砂浆配比不合格,灌注硬度和强度不符合要求;模板板面之间连接不严密,灌浆容易出现漏浆现象;灌浆厚度、尺寸、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基坑回填土的质量不合格,比如填土材料性质不符合,填土密实度不符合,压实技术不达标,甚至带水回填等。

2.3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

预制箱梁质量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均有关。其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1)砼浇筑时因出现抗拉螺栓及顶杠松动、跑模漏浆、内模上浮等质量问题;(2)施工过程中,通常由于人为因素、操作水平等导致伸缩缝预埋筋、预埋钢板、泄水孔、通气孔设置等不符合设计要求;(3)预制箱梁施工底座强度、外形尺寸未达设计要求;(4)洒水养护不到位,砼浇筑硬度未达标[2]。

2.4高填土下沉

桥梁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深挖基、高填土、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等地方会出现下沉现象,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施工对填土压实控制不当、分层厚度不均匀等施工技术不到位所致,另外填土材料性质、黏性系数、最大含水量等均会导致桥梁投入使用后承载力不足导致下沉。

2.5桥梁路面开裂或不平

通常基土强度不足、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均匀均可导致路面不平,加上季节昼夜温差大导致混凝土路面干缩开裂,当路面频繁受力后,混凝土路面破坏受损,导致路面坑洼不平。

3.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3.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施工有条不紊进行。

首先,应当根据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内容,突出重点,攻克难关。对于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的工程内容应当尽早安排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按进度计划进行。其次,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通过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因素,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施工效率。最后,拟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施工进度会受阻,比如雷雨天气、山体滑坡、洪涝灾害、以及不可预测安全因素等,均可影响施工的进度,应当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施工的内容。

3.2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和质量的监督。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执行施工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职责和义务。施工单位还应当制度施工操作规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严格按照流程进程造成,防止违规操作引发质量问题。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督部门等应当加强交流,加大对现场施工的技术指导,确保施工现场技术实施到位,防止施工误差造成质量问题。监督部门应当加强技术和质量监督工作,并且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不仅包括施工准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同时还包括前期的工程研究和决策阶段、勘查和设计阶段以及后期的维修和保养阶段,并在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

3.3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预防常见质量问题。

在工程施工的实际过程中,应当按照工程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科学配比灰水,充分搅拌泥浆,提高施工效率,防止断桩现象发生;其次,加强质量监督,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装模、填土、浇筑等,防止漏浆、路基下沉、混凝土层面不均匀等现象发生。再次,严把技术施工环境,针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的工作,要求技术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发生。

3.4科学部署各个阶段施工内容,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桥梁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整体质量,控制桥梁的质量应当分阶段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施工具体实施前应当严格审核施工图纸,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其次,做好相关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现场所需的临时设备设施,安装和调试施工设备和测量仪器,审核测量资料,做好施工相关材料的收集。再次,做好施工相关组织工作。比如组织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案、计划施工材料、布置施工现场等,并分析施工过程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拟定应对措施[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阶段应当通过加强施工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道工序施工质量达标。且施工单位应当成立技术部门,在施工现场给予技术指导和技术监督,促使工程高效、安全、可靠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是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最后环节,质检部门应当以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为依据,现场测量和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质量的合格性。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全面、细致、严谨、科学,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才能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苏鑫,董鑫.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05(26):105-106.

第9篇

关键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安装问题;施工对策

空调从原有的分体式家用空调器到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可谓是空调系统的一次大变革。户式集中空调系统是分体式家用空调器的更新,虽然目前在应用方面没有分体式家用空调那么普遍,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大户型房屋、复式、别墅、独立办公间、写字楼亦或是高档小区中被广泛使用。但户式集中空调系统作为新型的空调设备,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空调在运行时的使用寿命长短、制冷效果好坏,甚至家居环境的优劣。为此本文对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各系统施工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的施工部门提供指导意见。

1 户式集中空调的原理

户式集中空调,就是指在整个建筑物中将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独立出来,使得每个用户单元都能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安装独立的空调并自行调节空调的运行。在我国,空调系统是以电源作为动力驱动的,户式集中空调也是一样,只是因其输送介质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系统。

1.1 冷媒系统。冷媒系统也称为多联机系统,是由一台室外机通过铜管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冷媒系统可保证各房间独立调节,满足不同房间需求,精确控制房间温度,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冷媒系统利用铜管替代水管,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平稳性。

1.2 全空气系统。户式集中空调中全空气系统工作原理与大型空间全空气系统基本相同。相较于水系统而言,全空气系统损耗少,效率高,运行噪声低,初投资少,同时可以供给室内新风和加湿空气等。但施工中室内机和管道的安装应与室内装修保持同步,而且日后风管围护和修理较麻烦。

1.3 水系统。制冷机组产生空调冷(热)水,并通过水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末端装置。其中户式空调系统中常见的冷热源为风冷热泵和地源热泵,常见水系统的末端装置是风机盘管。

2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安装施工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虽较以往的分体式家用空调器在安装使用中存在诸多优势,但并不代表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在安装使用中毫无问题。因此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在安装使用中应注意:

2.1 由于空调的体积较大,运行时发动机高速运转,如果在安装施工时没有做好防震减震处理就会出现大量噪音,使得机身运行时的声音较大。

2.2 为防止冷冻水管管外结露的状况发生,安装施工时对冷冻水管保温层的厚度有一定要求,并且在管道穿墙处有规范设置冷桥木和保温层的要求,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经验不足对此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施工,导致空调安装后会出现水管外壁结露现象,破坏室内装潢甚至破坏墙体。

2.3 在安装空调时应正确设置冷凝水排水管的倾斜度,并在安装后对系统进行冲洗,防止室内机中溅水盘的排水管淤堵或内部杂物过多,导致运行不畅、冷凝水外溢。

2.4 当出现冷媒系统孔洞和套管安装定位不准导致冷媒流通不畅、冷媒管试压不准确出现微孔导致制冷剂外泄以及冷冻水管路部件设置不准冲洗不完全导致水管路堵塞等安装施工问题时,会大大能降低空调的制冷效果。

3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安装施工策略

3.1 若要保证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安装理论知识大小即是几个模块,但在安装施工中能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键在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经验。为此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准,多培养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定严谨施工;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使用的材料严格把关,禁止不符合合规格的材料应用于施工;并且善于总结,将安装施工中会出现的、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扬长避短,确保施工有效进行。

3.2 冷媒系统安装要求

冷媒管安装应遵循三原则,即干燥、清洁、气密。在安装前,对配管吹净和真空干燥,以防止水分进入配管。施工过程要注意管内的清洁,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即焊接前先用氮气冲走管内空气,然后一边冲氮,一边焊接;焊好后继续充氮,直到焊点温度降至常温。冷媒配管的吊装支撑间距不能过大,而且配管的长度及室内、外机之间的高差受限制,因而应使配管布局尽量合理、长度尽量短,避免因冷媒管的水力工况差引起制冷效果差。同时,冷媒管的保温一定要保证保温材料的厚度满足要求;配管与保温管管径匹配;保温管之间接缝要挤紧、粘牢;分支组件的保温一定不能露出缝隙,避免冷凝水滴漏。

3.3 全空气系统安装要求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要求风管的材质、规格和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风管表面平整,无明显扭曲与翘角;风管表面凹凸不应大于10mm;其口径允许偏差不大于3mm;管口平面度允许偏差不大于2mm。户式集中空调系统风管安装施工中对镀锌钢板法兰风管、镀锌钢板无法兰连接管、复合材料风管的安装做出了如下规定:(1)风管穿墙或穿楼板时,应预留孔洞,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风管安装后,围护结构与风管之间缝隙应用不燃材料封堵;(3)风管制作完成后,应做漏光检测,不得有可见的孔洞和边隙。

3.4 水系统安装要求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凝水管道常选用PVC管。在PVC管冷凝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支吊架安装位置及坡度设置,避免因安装空间限制,导致已设置坡度的冷凝水管因其它专业施工而被局部抬高或压低,造成冷凝水管倒坡,产生局部存水或溢水现象。

结束语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对居住环境要求提高、大户型房屋的兴建而产生的,是一项新型技术,由于理论研究尚不完善,众多施工人员尚未真正掌握施工技术、缺乏施工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亦有欠缺,因此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尚在探索发展不断改进之中,但是我们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生产研发技术与安装施工技术会不断提高,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因其相较于传统的分体式家用空调器的优势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其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GB.50738-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