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环境科学论文

时间:2023-03-22 17:35:18

导语:在环境科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环境科学论文

第1篇

此外,笔者摒弃了以往实验教学完全依托理论教学的“依附性”、“验证性”实验,将有关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土壤学等课程的实验纳入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体系,进行单独设课,在大学3年级开设。同时,利用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设计实验、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改进教学模式

通常实验仪器设备难以满足单独实验要求,或者实验过程多、任务重,实验时间有限,有些实验须采用小组实验。而小组实验中,有些学生有惰性和依赖心,不利于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不利于独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小组内实验分配到个人,合理安排每位成员的任务和作用,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作精神,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偶然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每学期12个实验,由3个教师分班教学,采用10~12人/组分组进行讲解,做到每人过关。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针对某实验中的一个方面进一步研究设计实验方法,如活性炭吸附实验仅考虑了活性炭投加量对其的影响,而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和方法、孔隙大小、振荡时间长短、不同的温度和pH值也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也可以作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和本科论文的选题。

3加强对备课和实验报告的重视程度

3.1做好预备实验工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做好预备实验至关重要。认真做好预备实验,可以确保实验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认真钻研,了解相关实验原理,并动手操作,结合实际进行调查。如,笔者对照有关教材和国家标准,对GB/T12496.10-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标准硫酸铜比色法,在标准条件下初步得到的吸附值约为11ml。

3.2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科技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验课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写作成果。因此,笔者改革以往当次实验课上交实验报告的模式,要求学生做下一个实验时上交上一个实验报告,这样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相关科研资料和分析处理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论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体现了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在批改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验步骤是否规范、实验数据是否合理、问题分析是否正确、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准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4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又是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动力。传统的以实验报告作为考核的方式,往往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抄袭数据和报告,大大挫伤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新的考核体系中,要注意实验报告与操作考试、设计与操作、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以外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和操作考试进行综合评分,实验报告成绩占50%(为每学期12个实验的平均分),操作考试成绩占50%(结合仪器和药品进行有关实验的操作考试,并进行现场提问,要求学生回答)。

5结语

第2篇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相对较新的专业,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完善到位。自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以来,各种类型的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他们大都集中在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及其他专业大学、职业院校、师范院校。各种不同的院校在开设这一专业中,其课程设置也不同。综合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以建筑类课程为主,结合艺术类课程的基础训练来安排相关的课程,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课程以室内设计为主,相应增加景观设计和建筑城市规划设计的课程,也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高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更注重社会的实用性,因此,各类学校中的环境设计学科专业的课程是把建筑学、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平面设计、造型基础设计交融在一起,涵盖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艺术学科、建筑学科等多学科内容。2012年改革之后,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课程设置

现在很多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往往还是沿用2012以前的环境设计课程设置,做出的改动也只是简单的拆分课程,增加授课时间。具体体现在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没有更多的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能够专心于重点的关键课程,以至于贪多嚼不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上依旧是多传授设计理论等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不注重具体实施当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突况的应对等实际问题,没有把所学知识系统的联系应用于实践中。另外,有些学校还停留在装饰、工艺美术的层面,在大一阶段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专业设计思路放在首位。有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处于原始的等待自我觉悟状态,也没有认真的下功夫启发。因此授课范围的广度、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自由度等等方面得不到保证,于是学生设计出来作品的创意性也大打折扣。

3、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有效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造成毕业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等一些问题,在毕业之后给他们自己和所在单位造成麻烦,也影响了学生自己未来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发展。

二、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简统一课程

精挑细选出适合市场需要的课程。有目标,有顺序,有重点的培养符合时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环境设计专业中就可以删除与小环境设计关联不大的城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等宽泛的环节。同时,还要删掉太多的艺术性、装饰性的课程,合并到基础课程中去,结合设计方法的学,让学生在大一、大二就能自我架构起专业的设计框架。教学中可以在大三阶段分专业方向统一调整课程,使学生根据选择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不同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2、基础课程中融入专业性

基础课程的训练中就要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性,不能所有的基础课程都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早早的把专业观念融入其中。例如《立体构成》课程可以当作是模型制作的启蒙篇,突出它的空间性,加强作品中对结点的重视度,充分和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会用三维的角度观察、构建。接下来设置的《空间构成》课程可以对《立体构成》起到很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在基础课中融入专业性和联系性。外出写生课程教学中训练的观察角度和注意内容也要往陈设、环境、景观、建筑方向靠,有意识的经常做单线场景练习。使学生脱离考大学时候纯艺术的思路,逐渐往专业素质方面转化,从而能够自觉的提高专业造型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表现技法课程及设计专项训练中的草图表现打下很好的基础。

3、注重设计方法学习

因为环境设计的学生多来自艺考生,他们习惯的思维是美术的思维、技术的思维,是老师教,学生临摹、写生、创作的思维,而不是空间的思维和尝试的创造的思维。在教学培养中,不单纯从教授课程出发,而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学习正确的设计方法。从认识设计主题入手,通过调查论证逐步进行设计。

4、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设计师

在教学培养中,要针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创意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立足本土性。可以通过开设民居测绘、民间美术考察等相关课程,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其设计修养。立足中国文化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争取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设计师而不是千人一面的设计匠。

5、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和客户的沟通非常重要。在学校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方面的素质。不仅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一个舞台,利用小组化团队合作等方法使得他们能够通过集体沟通、调研、解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展示效果这样一个过程,练就展示、沟通、交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成为提高他们的整体竞争能力。

6、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人文方面的修养,引导学生在学校就树立起自信心,懂得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独立创新,积极创新,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变化万千的客户群体和市场发展变化。

7、理论联系实际

第3篇

【关键词】高效率;环境;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的主阵地。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把握新形势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原则,创设高效率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1.英语课堂教学的原则

1.1自主原则。我们在平时教学实践在很早就注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如何使课堂教学生动、开放、多样呈现。但在高考压力下,传统的应试教学要求的只是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因此,我们的所有的努力还是围绕着教材的存量知识服务的,对学生生成性知识与能力,我们只停留在鼓励层面上,而很少去开发与运用,这样,学生在积极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好像随时会触碰到得不到教师关注的“灰色地带”,很可能阻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能力。给学生学习留有发挥的空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外界强迫下被动的学习,而是作为教师的合作者自主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责任心和主动性。

1.2合作原则。课堂教学应努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师生共同寻求知识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伙伴关系。

以课堂上的小组语言实践活动为例,讨论、辩论、相互问答、采访、角色扮演、模式对话以及书面作业的批改和评议等都需要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来完成,最后达到小组资源(词典、参考书、语言知识、各自所持观点等)的共享以及知识能力的相互促进。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这种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的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其能。

1.3探究原则。在现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并非机械地模仿重复所接触的语言,人们有创造语言的能力,在学习语言时,多会创造出以前没听过、没读过的句子。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

在以上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高效率的教学环境。

2.教学环境

2.1营造学生敢于交流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地发表个人的看法,是语言学习课堂高效率的必备条件。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不敢开口说,不善于用英语来交流,他们往往怕说错,太害羞,这种学习的结果只能是“哑巴英语”。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良好契机和有效途径。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学生敢于交流的氛围,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教室里把学生的座位按照小组或环形布置,让学生相对而坐,增加交流的气氛;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自由轻松的交流而不是站起来回答问题,在陈述复杂的观点和结论时可以准备小纸条作为提示。在一个全面放松的环境下,学生会自然而然的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在语言的学习上,这就给与一节英语课堂以高效的保障。

2.2创设学生乐于交流的现实场景。语言是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一节生动有效的语言学习课堂必须能够使真实的生活场景得以重现,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虚拟出多种多样的现实场景,给学生提供应用语言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多种表达方式,如角色扮演、看图说话、内容复述、争论辩论、短剧表演等。2.3创设良好适当的学习竞争环境。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竞争环境,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良性的竞争活动,相互鞭策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创建良好的竞争氛围的方式多种多样,小组竞赛、玩游戏、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只要在创设竞赛氛围的同时,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和鼓励性评价兼顾,加强学困生的参与,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可以对教学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4营造宽松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在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中,想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还在于要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恒定稳固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原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指出:“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教师在承认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在教学语言、体态和评价上都应注意传达一种鼓励和肯定的讯息,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加强语言学习的交际欲望。

在任何针对学生展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思想状态、情绪变动都是影响我们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高效率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想让学生处于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就要把他置于一个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去,正如只有在春风和煦日的关怀下,才能盛开出最艳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诗桂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第4篇

在以往的时间里,高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往往是封闭的,只有在课程需要的时候才予以开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无法获取仪器使用的条件和机会,而且也无法将仪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意识到该问题之后,高校开展实施开放实验室,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仪器的使用条件,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这种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将实验室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时候,除了对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之外,还在学术氛围、学术理念以及科研体系等软件环境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此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服务体系,使实验室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服务与教学和科研活动。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状

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下,学生不仅要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实验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而且还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相对于一些普通的验证性实验来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有效开展也逐渐被各学科教师所重视起来。为了能够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首先应该对实验开展的目标进行充分明确,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一般来说,实验的难度不宜过大,且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实验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全面,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达到扩展知识,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以此来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对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创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某高校为例,采取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更好地对管理方式进行完善。

3.1研究内容和方法

3.1.1开放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

为了便于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仪器的充分利用,高校对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设定为每年的下半学期,以此来避免毕业论文实验和研究生论文实验的高峰期。开放对象则主要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但大四学生并不是作为学生参与实验,而是以实验室管理人的身份对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因此,大四学生选择的人数不宜过多,8-10人即可,同时,必须确保这些学生具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经验。

3.1.2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为实验管理人员的大四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环境科学基础实验的内容来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制定并进行实验前期活动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参与实验的大三学生,需要根据具体人数分为若干小组,并在已经设计好的几个实验方案中选择一个,在大四学生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操作,并结合实验开展的具体情况,撰写实验报告。第三阶段,大四学生将每组的实验撰写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相关教师和实验员对此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对实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3.2开放实验室创新的效果与问题将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由高年级学生作为管理人员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则作为监督员对实验开展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这样的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并不是在课堂上,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沟通,共同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来,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方法,还是人际交往,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②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处于大三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也已经有了一个略微全面的了解,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希望参与一些实验,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与了解。此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最佳时期,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选题、材料准备、实验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操作等,都可以安排学生来自主完成,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③加强常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上文中提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都是以基础实验为依据开展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和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文献检索和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由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需要学生自主选题,这就要求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知识能力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说,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内容较单一,且操作性不强;实验时间大多安排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本该1天完成的实验,需要花费2-3天才能完成,导致实验缺乏连贯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未来时间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结语

第5篇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具象的、设计的以及结构等多样化的素面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任务。我国目前的素描教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通过具象的描绘造型来实现传统在绘画素描上的造型;第二种就是通过观察和理解等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建筑以及其他设计领域的应用。

1、在素描的认识和区分上出现不明确的现象

从我国环境设计相关的教育来看,大部分的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具象的素描造型能力的不断提高来实现教学管理的渗透,借助造物和填充来实现素描方面的训练,最终导致了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矛盾,这就使得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性的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传统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中,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设计师的培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古语注重学生的形体能力和明暗关系以及质感上的物体塑造,这就使得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写实能力,并且能够准确的把握物体的明暗关系以及物体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创造能力、设计能力方面的薄弱以及长期的单一性、简单的组合联系使得学生缺乏空间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画面逼真效果以及质感的过渡追求使得学生形成了僵化性的思想,而创新性思维也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2、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我国环境的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素面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并且代替了传统的绘画素描,这就使得其从根本上没有克服传统的营销,在教学上也实现了传统的内容与模式的沿用,通过绘画性以及艺术性的教学来实现质感以及虚实方面的重视,画面效果的过渡追求使得其设计意识以及空间观念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与环境设计专业出现特点和性质的不一致状态,这就使得学生出现思想僵化,生搬硬套的设计使得整个作品没有任何的灵气与创意。

二、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1、从专业的定位以及专业的需求上来进行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构造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丰富以及设计意识和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学生对于结构性、空间性以及创意性的建设来实现任务的完善,这就需要将后续的专业课程的需求作为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生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力的综合体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对于空间的敏锐感受,也就是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学生敏锐度的提高;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不断提高结构认识能力,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来实现学生构图能力的不断提高,进而实现感悟力的不断提高;另外一个方面是通过重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来实现学生基础专业的不断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2、通过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上的改革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空间探索的意识和空间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来实现动手创造能力的保证,这与其他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表现出非常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通过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有效整合来实现设置的一致性,通过复杂的删除,采取更加简单的方式才能够实现学生课程兴趣的增强以及在专业归属感上的提高。通过实践性内容的加强来实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空间的构造,同时还需要利用单色速写以及水墨等的形式来实现空间的快速记忆,这就使得学生摆脱传统的空间和物体的限制,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对陌生环境和空间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针对课程的特点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通过不相关的素描外延的去除来是吸纳针对性的单元设置,一方面是结构方面的素描,通过对于学生多层面和多角度的分析来实现学生结构变化、穿插规律以及衔接规律上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线条描绘方式,实现学生综合结构的把握;一方面是利用空间素描来实现学生描绘对象的要求,进而通过透视、结构以及表现上的认识来增加学生的理解,最终实现空间认识训练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创意的素描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思维的扩散与聚合,通过教学的导入以及结构、转换等联系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从传统的认知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创意构想的激发。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制度淮河污染治理政策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特性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治理国家的理念、原则、方向等根本性思路。

执政者治理国家,都要分为“政道”和“治道”两个层面。我国近代哲学家牟宗三先生将“政道”定义为政权体制的基本原理,把“治道”定义为政府基本职能之运作。因此,“政道”是关于社会国家生活的基本原理法则,是如中国古儒所说的天、道、理;“治道”则是关于管理社会国家生活的基本方法手段,是如中国古儒所说的法、术、势。政道是治道之本根、灵魂,治道是政道的具象与实施。

科学发展观属于“政道”层面,是关于我国发展的基本观念和原则,对国家发展将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者(或曰决策者)的作用,是对各级决策者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公共权威,建设法治社会。一个缺少权威、有法不依的社会,人心涣散、各自为之,显然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平衡,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而公共权威除了来自法律的授权外,必须依靠信用的建立。人大和政府等权力系统必须重视和建立自己的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这是使社会接受协调和平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权利和责任,要求社会积极参与实践科学发展观。

总书记指出:只有全体人民和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个特点表明,科学发展观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全社会的事业。社会参与的基点是人的权利和责任,即人人都有发展的权利,也有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行动的责任。这是与前面所强调的决策者所发挥的作用相辅相成的。公共权威与个人权利,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稳定结构。

科学发展观要求采取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

与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相对立的态度是长官意志、为所欲为,这与科学发展观毫无共同之处。实事求是总的来讲不难做到,但在与成绩、荣誉、面子等因素相关联的时候,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需要更大的勇气。有时候,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佳,若承认现实,就难免使面子受损,此时就容易不顾事实,夸大自己。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冷静地面对存在的缺陷,承认失败,改弦易辙,而不是勉强辩护。

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度支撑和制度创新。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念,需要各种具体的制度和政策来支撑和实行。而科学发展观相对于过去的发展观而言是一种进步和创新,因此,用来支撑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和政策也应该有所创新。在这里,政策创新首先要强调继承,不割断历史,不全盘否定,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进。同时,政策创新又要求批判,对原有的政策体系进行分析,对问题勇于面对和否定。

淮河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

客观评价淮河污染状况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总工程师认为,“淮河污染反弹”的说法并不准确,淮河实际上从未达到过“2000年底变清”的水质标准。他指出,2000年3月安徽省环保局在环境公报中说:淮河流域支流有机污染严重,有75%的目标断面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而在一个月后,这一数字上升到了85%,已经超过了1999年1月1日“零点行动”前淮河流域五类水面约80%的比例。这一严重的排污反弹现象表明,2000年年底水体基本变清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目标无法实现。

———河南省环保局一位副局长认为河南治理淮河10年成效是显著的。1996~2003年,河南省淮河流域GDP由2046亿元增长至3849亿元,增长88%,人口由5500万增至5700万,生活污水排放量由3.2亿吨增加到7.8亿吨,而全流域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却由1996年的77.8万吨降至2003年的18.47万吨,削减率76.2%,主要河流COD平均浓度由955mg/L下降为48mg/L,降幅达95%。可以说河南基本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双赢”。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淮河的治理是最先起步的污染严重地区的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之大,社会参与之广,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所取得的成效也是相当脆弱的。淮河的现状虽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没有这10年不懈的努力,就很难想象淮河现在是什么样子。

淮河污染表明“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同时存在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淮河污染是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淮河对污染物的容纳和净化能力是一种资源。把这种资源用于经济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为加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从这个角度讲,淮河流域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企业在发展经济上的努力是应该肯定的。有时候人们把污染归罪于发展,埋怨发展,这就走到了另一端。

但是,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上存在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是从总量上讲,经济发展过度地使用了环境容量,造成了环境与经济的严重失调,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兼顾的要求。二是从结构上看,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没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而是让少数人从牺牲环境的代价中获得了好处,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要求。这两种结果在环境经济学上称为“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它是市场机制难以自动避免的,称为市场失效。

面对市场失效的局面,国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治理淮河污染,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各地关闭了一大批“十五小”企业,对工业污染进行达标控制,投入数百亿资金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环境监督,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在较短的时期内就见到了效果。但即使采取了这些行动,淮河流域的污染仍然出现了现在的状况。从报道的信息看,地方政府在它所应承担的两个重要职责(投资和监督)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一是政府承诺或规划的污水处理厂投资不落实,二是地方政府对违法排污企业采取放任态度。

根据基层调研所了解的情况,确实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关闭的是不存在的企业,达标也是未达标。这是一种政府失效。政府失效反映出我们过去采取的单纯依托地方政府来治理流域污染的思路受到了挑战。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使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需要政策创新。

反思“淮河模式”

从1994年开始的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后来被称为“淮河模式”,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在没有改变地区经济竞争格局的情况下,要求地方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采取统一、强硬的命令方式从上至下进行贯彻,地方只能服从。二是在没有改变原有的税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没有核算企业'''');">企业独立承担污染治理成本可能性的情况下,要求企业承担污染治理成本,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三是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实施各种治理计划,而作为污染受害者的公众并没有多少实际的、过硬的法定权利可以使用,除了申诉、抱怨,难以监督,更难以索赔,也难以得到补偿。四是采取集中动员方式,要求在某一特定时刻实现目标,重视舆论造势,力图通过尽快取得成效来鼓舞社会。上述这些特点反映了“淮河模式”总体上是一种以行政命令方式加以贯彻的单边主义做法。

由于淮河污染出现了反复,现在对淮河模式也应进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淮河污染治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良性互动关系。地方虽然服从,但有其自身利益考虑。越到基层,政府越与当地企业的利益相一致。地方上缴的国税,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地方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但治理污染的全部成本都放在企业身上。企业对此有看法,但又无处可表达,所以把大量排污视为有理。

第二,现行体制是鼓励地方经济竞争的,这就迫使地方采取激烈的经济发展政策。古语云:“上无疑令,则众不二听”,这种既要求地方进行经济竞争,又要求对环境质量负责,就具有“疑令”性质,地方只能有所取舍。

第三,淮河模式没有使环境权利人格化。为什么淮河流经的四省之间不能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制衡来实现淮河污染控制?这是因为淮河作为一种容纳和净化污染物的资源,一直缺乏清晰的权利界定,上游、下游都把淮河当作可以自由使用的“开放资源”而任意排放,从而出现“开放资源悲剧”。

淮河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是重建政府信用

十年治理淮河出现的反弹和失效,最不利的后果是政府信用受到严重损害。在淮河污染治理上,谁是可信赖的人?这已经不仅是个污染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第7篇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如学生规范、精确制图的习惯、高效作图及独立打印出图的能力在学习阶段能掌握的学生很少,导致在后续的专业主干课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中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工具”的优势,课程与实践应用脱节,更不要说真正应用到工作中了。形成如此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教学要求不够明确,与行业岗位实践要求脱节,课程内容过于程式、书本式的系统化,与专业特点及前后续课程衔接不够紧密;2)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无主动性;3)考核、评价的形式不能全面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而这些问题最终导致课程开始时学生很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但学习目的及对自己的要求不明确,课程结束时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

2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显然,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AutoCAD课程,这种过于程式化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学生学习现状及行业岗位要求,笔者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手段各教学环节,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与同行专家、老师共同探讨。

2.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AutoCAD软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的专业,对该软件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软件的命令和功能等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AutoCAD软件主要进行室内外环境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平面、顶棚、立面和剖面图的绘制,那么主要选取二维图形所需基础命令和操作内容讲授即可满足学生对基本操作部分的掌握要求。同时《AutoCAD绘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上接《制图与透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下接多门专业核心课,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设置上还应与上下课程衔接好,像设计制图中的很多标准和规范,如线型、线宽、图框、标题栏的尺寸及格式等内容学生在学习AutoCAD时很容易遗忘,造成制图不规范,因此在AutoCAD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制图规范的内容应贯穿始终。同时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上,将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与制图流程融合到课程内容中,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AutoCAD教学要突出其应用性和服务性,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内容特点,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大部分即操作基础、设计实务和综合应用实例,结合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各部分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教学过程。重新调整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培养目标从软件操作的技能训练过渡到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础表现能力的培养,让软件真正成为专业制图的辅助工具。

2.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的调整就要求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操作入门阶段可以采用实例教学法,即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准备典型例题,教师演示,要求学生做出相同的实例,从简单图形如电视、棘轮到墙线轴网、墙体、窗等实例。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以教材为中心逐个命令的详细讲解,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制作演练视频,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保证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基础命令掌握后,设计实务阶段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下的“主题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为学生安排“某主题设计”的具体任务,如给定某别墅室内或庭院景观平面图,要求学生准确临摹出该平面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需演示,只给出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关键性的提示和必要的指导。对各部分的尺寸如何分解、需用到哪些绘图和编辑命令等问题就需要学生思考分析后才能进行。学生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而每完成一次“主题任务”,对软件及专业知识就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积极性。这两个阶段学习的内容基本以临摹为主,但笔者认为软件类基础课程的临摹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对软件本身的操作能更熟悉,对于专业设计知识也有了基本的掌握。最后综合实例阶段,可以采用与实际工程项目贴近或社会化考证要求相衔接的项目导向法。如以任务书的形式,选定校园某代表性建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和绘制该建筑周边给定范围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的平、立或剖面图。学生在完成该综合实例时既要使用AutoCAD软件又要结合相关课程知识,同时还要兼顾专业制图规范与要求。

2.3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utoCAD软件是大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绘图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软件学习与掌握的思路和方法同样重要,如执行命令时切忌生搬硬套,要时刻提醒学生看命令行的提示,看懂提示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这是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图形的关键点。同时,如果仍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难调动起来,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如在综合实例阶段,教师下发任务书后需要精心设计训练课题的流程,使学生从前期方案资料的准备与参考,草图定稿,再到软件表现及方案的表达说明及观摩评价,整个过程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自主学习及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2.4考试、考核方式

考核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以反馈,而并非简单地评价学生学习的优与劣。针对课程内容特点,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结合集中考核,过程考核的优点在于及时督促学生检测本阶段学习中的遗漏点,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适当压力,同时教师也能根据考核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集中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要求的专业图绘制,考核内容可以和社会考证要求相接轨,如室内设计员、景观设计师职业认证等,考核均以现场评分的方式成绩。根据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考核方式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包括上课时的实例操作这种过程考核以及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的集中考核。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能比较客观地考查学生绘图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

一、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大学效率评价定量分析的文献很少见,仅有武书连等人用大学排行榜上大学得分除以大学教师数和科研员工数得到的效率值。由于大学排行榜的得分是一个综合数据,含有投入、产出和大学基本条件或环境等信息,实质上没有所谓效率的意义,只有人均排行榜之意。

国外对大学效率的评价,近10年来颇有进展。由于国外大学的教育规模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已从强调公平向义务和效率转化。12Clelli131>Avkiran14、Abbott和Doucouliagos151等人对澳大利亚大学,Ahn、Charnes和Coppeij6、Robst171、Salemo181等人对美国大学,Athanassopouios和Shale19、Stevens110、Izadi、Johns、Oskro-chi和Crouchley1111等人对英国大学,McMillan和Data1121对加拿大大学,JongbloedEtAl1131>Jongb-loed和Koelman1141、Vink115等对荷兰等大学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分别以学校单元、学术单元和非学术单元进行,有的研究整体效率,有的研究学术产出效率,有的研究管理效率。他们使用的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和随机前沿面(StochasticFrontier,SF),其中2/3的研究采用的是DEA方法。

研究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生产力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其产出和投入。国外学者将学校或其研究单元作为一个黑箱,而由黑箱的投入与产出计算效率。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多种产出,一般引用EstelleJames'16所说的“学术产品”。学术产品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研究与教育两项产出。

研究教育产出的问题是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来量化(quantify)。比如,同样数目的学生数,有人会说谁的学生更杰出一些或更差一些,因而不能认为是同等的。如果不论谁更杰出,那么,学生人数越多越好,这显然也是不妥的。为此,通常的思路是给他们加权',但是,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权重,谈何容易。

对于研究产出,有学者用的数量来计算,也有学者以研究支出(受资助金额)作为产出(实际上也是研究收入,至少与研究支出高度相关)。当然,关于研究支出,有学者认为其可以被认为是投入或产出。比如,MelvilleL.Mcmillan和DebasishDatta'18就指出美国州政府资助的研究基金是投入,而企业和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基金是产出。与此同时,支出没有质量信息。相反,有人说并非所有研究成果都是以文章形式发表的,比如,专利、许可等。为此,Cohn'19也提出用加权的方法。当然,这同样要用先验的判断,并且要求足够客观以让人们接受,但是,这是不易做到的。

投入的测量也是如此困难。比如,学术人员数或全体教职员工数同样也不存在质量信息。比如,北大、清华的教师通常被认为是更有水平的,所以,有文章提出可以用员工工薪水平来测度员工水平。然而,这又会增加有关地区差别的考虑,从而使研究更加复杂。

事实上,一个学校,其教育产出多、研究产出少或相反,只能表明它的价值取向如此。从综合效率来看,只能说明其效率是否相对有效,而不能说谁更胜一筹。使用加权(这些权对所有学校是平等的)的方法是将不同决策单元的产出或投入“扯平”,从而又归为单一投入与单一产出的问题,它并没有突破单一投入与单一产出的评价方法。

事实上,在多产出、多投入的情形下,没有一种统一的权重可以让所有被评估者信服,因为它无法反映各自的价值取向。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适合于综合效率评估的方法,其权重取法是最有利于被评估者的。

二、模型DEA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优点是不要求有先验的生产函数,对投入和产出也不要求有统一的量纲,困此,该方法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所以,在国外的大学效率计算中,约有2/3的研究采用的是DEA方法,而另一些研究使用的是随机前沿面(SF)方法,且主要适用于成本效率等只有一个产出的情形,而且要有关于产出或成本的函数形式假设,同时还要有关于其回归残差分布形态的假设。所以,本文认为还是选择DEA方法为佳。

其含义是当新的投入组合不大于原投入时,新的产出组合能比原产出多$倍。此问题一定存在解,而且Vd>1。当Vd=1且S+,S-均为0时,称DEA有效。DEA有效的经济含义是除非增加一种或多种投入,或减少其他种类的产出,无法再增加任何产出;除非增加一种或多种投入,或减少其他种类产品的产出,无法再减少任何投入。在大学效率研究中,视大学为决策单元。

线性规划模型(D)是面向输出的DEA模型,它也可以转化为面向输入的模型。模型(D)的约束条件中,如果加上条件:E1则称此模型为假设j-1是规模收益可变(variablereturntoscale,VRS)下的VRS模型,它得到的效率值可作为纯技术效率。而当没有此条件时称为CRS模型(constantreturntoscale),此时得到的技术效率被认为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相乘作用下的结果,所以据此可以确定规模效率。还有非递增(NIR)与非递减(NDR)规模收益等1211,在此,不再多述。

三、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框架

在传统的学校效率分析框架中,将学校或其研究单元作为一个黑箱,并根据黑箱的投入与产出计算效率。其中,两个问题必须明确:第一是作为黑箱的分析单元,可以是整个学校,也可以是学校的部门机构。第二是黑箱的投入和产出包括哪些内容。

分析单元是容易确定的,而投入与产出是较难确定的。Coelli122在以澳大利亚的大学为单元的模型分析中,认为产出是学生在册数(折算为全日制学生数)、发表指标,投入是总员工数和非员工费用;在以学院为单元的模型分析中,认为产出是学生数和发表指标,投入是学术员工数和其他费用;在以管理部门为单元的模型分析中,产出是学生数、总员工数,投入是管理员工(金额计)、其他管理费用。Avkiran1231研究了总体绩效、教育服务绩效、付费生教育的绩效。他在三个模型中用的投入全是学术员工数和非学术员工数,产出则按不同模型分为:(1)本科生数、研究生数、研究成果等;(2)学生保持率、学生进阶率、毕业生就业率等;(3)海外付费生数、非海外付费研究生数。Abbot和doucouliagos124对Coelli的数据重新建模计算,对分析单元集合则按研究与教育的不同比重区别对待。他采用的投入仍是学术员工数、非学术员工数、非人工支出、非现金资产的价值等,而其产出是以学生数代表教育,以研究工作量代表研究产出。Ahn、Charnes和Cooper125首次对美国大学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研究。他们的投入是课程支出、材料投入和管理支出,而产出是大学生数、研究生数和联邦研究项目支出。Athanassopoulos和Shale1261对英国的45所“老”大学进行研究。他们研究了成本(cost)效率和成果(outcome)效率。二个模型都用三个产出:成功毕业数、获得学位数、加权研究比率。而成本模型的投入则分别为一般学术支出、研究收入(income);成果模型的投入是大学生数、研究生数、学术员工数、平均A级入学分数、研究收入、图书馆与计算机支出等。McMillan和Data1271用DEA分析了加拿大45所大学。他用了九个DEA模型并比较它们的结果。他采用的投入与产出更为复杂,针对不同的模型,采取不同的选择:产出为在校本科生数或理科在校本科生数、其他学科本科生数、研究生数、硕士研究生数、博士研究生数、受资助的研究生支出总额、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委员会资助人占员工比例(%)、国家自然基金和工程研究委员会资助的员工比例(%)等指标的部分组合,而投入是有三级职称的教师数、理科教师数、其他教师数、其他费用、总费用支出等指标的部分组合。

在国内,类似的研究,仅有邱均平等人A在评价大学科技竞争力时指出投入指标为人力、RD基地、项目、经费,产出指标是成果应用(专利,技术转让)、论文数、论文质量、获奖等。

虽然DEA模型分析大学效率时,其投入与产出的选择各有不同,但学生数或毕业生数通常用来作为产出,而学术员工数或非学术员工数也常作为投入,发表文章数常作为研究产出,但研究收入或研究支出,则有时可作为投入,有时作为产出,等等。事实上,这些选择大体是根据研究角度或研究目的的不同以及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来决定的。

本文的研究单元是大学,其内容是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因此,笔者采用国外的研究方案,专门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给出界定,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研究生教育投入的是人力和科研经费。在大学,与研究生教育最相关的因素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科研经费,因此,将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设定为导师数、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数和科研经费数。研究生教育的产出则包含研究生数和科研成果两部分。科研成果很可能含有非研究生教育的成果,但是,本科生的研究成果毕竟是少数,而研究型大学中低职称者的工作与本单位研究生教育紧密相关,所以,将科研成果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产出。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具有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信息,虽然在前面的论述中认为只是价值取向不同而不必拘泥于质量,但在效率分析框架上区分数量与质量的信息是有必要。比如,对于教育产出,既要考虑学生数量产出的效率,也要考虑学生质量产出的效率;同样的,大学科研项目的获取是大学的收入(产出),它表明的是学校研究数量上的信息,并无质量的信息,而质量的信息,应当是这些研究项目所得资助的使用效率,即所谓的研究成果。为此,本文提出二阶段框架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可认为是研究生教育的数量效率,诸如导师得到课题数、博士硕士生人数和科研经费数,它们没有或很少具有质量信息,更多的则是数量信息,而第二阶段是将第一阶段获得的资源合理利用,最终产出论文和科技成果等。显然,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得到更多的论文和科研成果,那么,就表明这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是高质量的。

四、数据来源和处理

模型不应根据数据的可得性而设计,但在实证时必须适当地迁就可得性。本研究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二oo三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整理。教育部部属高校有72所,加上中科院和国防科工委所属8所大学,共80所。由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数据有若干缺失,故排除在外,余下79所大学。在进一步研究时,发现有一些纯文科大学没有自然科学的数据,所以将不具有自然科学方面数据的学校排除在外,共有66所大学。虽然本研究也曾对79所大学进行过研究,但以下只给出66所大学的研究结果,而对于79所大学的研究结果和没有列出的其他结果,可以向作者索取。

研究生教育的人力投入指标用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数、博士生导师数和硕士生导师数表示。其中,博士生导师数是由硕博连导的导师和只指导博士的导师数合并,硕士生导师是由硕博连导的导师和只指导硕士的导师数合并。由于笔者没有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分类的有关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数据,所以,只能将导师以大学为单位汇总。科研经费由人文社科经费、自然科学经费等两项指标表示(单位:万元)。

研究生教育的教育产出以博士生在校生数、硕士生在校生数等两项指标表示。同样,研究生数不能按学科区别对待。科研产出以人文社会科学专著数、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数、自然科学专著数、自然科学论文数等四项指标表示,不区分论文的级别,是因为没有相关数据(曾只用国外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不大)。科技专利等在此不予体现的原因,是由于难以量化,而且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讲,几乎所有大学都以和专著作为毕业答辩的前提。

五、计算结果

1.传统分析框架下的计算结果

在传统分析框架下,投入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博士生导师数、硕士生导师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自然科学研究经费,而产出是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数、人文社会科学专著数、自然科学论文数、自然科学专著数。

表1显示,66所大学中,有46.97%即31所大学是CRS有效的,有71.21%即47所是VRS有效的。纯技术效率的平均数是105.75%,规模平均效率是111.10%。这表明,大多数学校处于相对接近的状态,即所谓“有效”。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些相对有效的学校是很有生产力的,因为相对效率只是表明相对有效性。从规模效率来看,35所非CRS有效的学校(其中16所大学是VRS有效的)中,32所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只有3所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可见,47所大学的纯技术效率是有效的,但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是非规模有效的,而非规模有效主要是规模递增收益非有效。所以,经过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的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工作应是提高规模效率,尽快消化规模扩张形成的无效率,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同时,如果认为近一半“相对有效”的学校是具有很高生产力的,那么,适当地增加规模,筹集新的资源,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产出,仍然是大有可为的。但是,这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比如研究成本效率,或与国外同行相比较等)才能得出是否有足够生产力的结论。

为了更明确有关学校的产出潜力,可以应用DEA的加性模型。即如果要使那些非有效的学校变得有效(VRS),可以增加产出。如表2(没有产出潜力的有效率学校不列出)所示。

表2中的产出潜力是根据部分大学现有产出的组合计算得到的。如果所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都有效,则人文社会科学专著可增加至1041部、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增加至3439篇、自然科学专著增加至437部、自然科学论文增加至7456篇、博士生增加到7025人、硕士生增加到17699人。如果只限定部分产出是可能改变的,其他的不予变动(比如只增加博士生人数而其他产出不增加),那么,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数应当增加到2150人,即增加1268人左右,在此不一一计算。

2.二阶段分析框架下的计算结果

本研究提出的二阶段分析框架,认为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阶段,以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数和导师数为投入、以研究生数和课题数(其中自助资金不予考虑,因为很难从全校资金中分离出来)为产出,第二阶段则以研究生数和课题数为投入,以论文和专著篇数、专利数等为产出。

第一阶段的分析,仅用大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和博士生导师数、硕士生导师数作为投入,而其产出是博士生数、硕士生数、课题数和科研经费数,因为科研经费拨入和支出有时有出入,有时基本相近,所以,以拨入与支出的平均数作为科研经费数。第一阶段的结果是研究生教育的数量效率,如表3所示。由表3可看出,有33所大学(占50%)是纯技术有效的,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有18所(占27%)是总体技术有效的,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15所(占23%)处于规模收益增加阶段。这表明,在数量效率方面,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15所大学在研究生教育的数量规模上还有扩大的可能性。

第二阶段的分析,以第一阶段的产出为第二阶段的投入,而产出的是专著数、论文数等。其效率可以作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效率。其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表4显示,有24所大学(占36%)总体技术有效,37所(占56%)纯技术有效;有39所(占59%)大学处于规模递减收益阶段,24所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所处于规模收益增加阶段。因此,从质量角度来讲,一半以上的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高质量的,同时接近六成的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需要提高管理效率。

从研究生教育的数量效率与质量效率来看,同时达到纯技术有效的大学有18所(占27%),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而有些学校则是数量上有效而质量上无效,或质量上有效而数量上无效。

六、结论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31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相对有效的,47所大学是纯技术有效的。即便不论是否有效,平均效率也是相当高的。与Avkiran发现的澳大利亚大学一样,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以“令人尊敬的”(respectable)效率水平上运行。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些学校可以“引为自豪”了,这只能说大多数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的效率是相对有效的。另一方面,既然大多数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有效的,那么如果不继续筹集资源,扩大规模,就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与研究成果。

(2)用传统模型计算有32所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用数量效率模型计算有33所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用质量效率模型计算有39所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这表明,我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规模效率,而规模效率往往与管理水平相关,所以提高管理水平是其首要的任务。同时,有若干大学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如果进一步筹集资源,是有所作为的。根据数量效率模型的计算结果,有15所大学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表明这些大学在研究生教育的数量规模上是应当有所增加的。

(3)从数量效率和质量效率上看,有18所大学同时达到纯技术有效,但其中有些大学的规模效率仍有待提高。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