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22
导语:在测量工程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建筑物概况
该楼平面形式呈矩形,东西向布置,长45.6m,宽18.6m,为6层框架结构建筑,1层为商铺,层高为4.5m,2层为辅助办公用房,层高为4.5m,3层~5层为办公用房,层高均为3.6m,6层为设备用房,层高为5.1m,室外地坪标高-0.300,建筑总高度为24.9m;该楼基底面积为901.82m2,1层面积为901.82m2,2层面积为916.82m2,3层、4层面积均为909.32m2,5层面积为894.32m2,6层面积为718.56m2,建筑总面积为5250.16m2。该楼于2012年10月份开工,2013年11月份主体完工。根据设计图纸显示:该建筑工程类别为三类公共建筑,结构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及屋面防水等级均为Ⅱ级,建筑结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809.70m。该楼地基处理方式采用3∶7灰土换填垫层法,以第①层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换土深度为素混凝土垫层底向下1.5m,外扩基础外缘2.0m;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底标高-2.000,基础高800mm,底宽2500mm,下部为厚100mm的素混凝土垫层。该楼未设置变形缝,上部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屋面为混凝土现浇板,板厚100mm,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垫层C10,基础及1层、2层柱、梁、板均为C30,3层~6层柱、梁、板均为C25,1层~6层过梁、圈梁、构造柱及楼梯均为C25;现浇混凝土浇筑方式均采用商混泵送,钢筋采用HPB235,HRB335和HRB400级钢,钢板采用Q235-B和Q345-B级钢,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为40mm,梁为25mm,板为20mm;±0.000以下填充墙采用MU10非粘土烧结实心砖砌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MU3.5加气混凝土砌块砌M5混合砂浆,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7kN/m3。
1.2检测环境
现场条件:晴,室外温度:8℃,室内温度:12℃,相对湿度:24%,气压1000.5hPa。试验室条件:20℃,相对湿度:45%,气压1001.9hPa。1.3工作目的通过对受检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现场检测,以确定该楼施工质量能否满足设计图纸及现行验收规范的要求。
2检测内容及结果
2.1结构构件外观质量检查
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第8.2条规定,经对该楼1层~6层主体结构承重系统构造及结构整体性详细勘查后,未发现各构件间的连接处存在明显松动、变形和其他残损情况,混凝土梁、板、柱、墙外观质量不存在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现象。
2.2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偏差检查
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第5.5.2条及第8.3.2条规定,该楼1层~6层应按楼层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件,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检测条件,采用随机均布抽样检测的原则,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梁柱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楼板厚度、柱垂直度、层高、表面平整度、钢筋数量及间距等进行了实测,本次所检混凝土各结构构件的尺寸偏差的合格率均大于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第3.0.6条所规定的合格点率为80%的要求,实测评定结果均为合格。
2.3楼板挠度检测
依据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4.3条规定,采用随机均布的原则,在该楼1层~6层每层分别选择了10块顶板,共计60块楼板底面进行了现场挠度检测,结果均可满足要求。
2.4楼体倾斜观测
依据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采用TDJ2E型光学经纬仪对该建筑物的外墙体作了倾斜观测,观测点A,B,C,D全部选在外墙角的最高顶点处,倾斜值(水平位移值)为观测点偏离其所在外墙外边线的最大值,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该楼西北角C点倾斜值及变形量最大,最大倾斜值为向东6mm,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中表8.3.2规定垂直度(倾斜量)为楼高的1/1000且不大于30mm,该楼限定的顶点位移不超过25mm,现阶段该楼上部承重结构的侧向位移均远小于此限定值,故受检建筑物顶点垂直度(侧向位移)均符合规范要求。
2.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本次所检该楼钢筋保护层厚度:梁为25mm,板为20mm。依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中10.1条和附录E的规定,采用随机均布的原则,对该楼梁、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抽检,梁、板类构件分别抽取总量的2%且不少于5个,对选定的梁类构件检验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选定的板类构件抽取7根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所检钢筋在其有代表性部位测量1点,本次检验采用非破损方法,所用仪器为DJGW-1A型钢筋位置测定仪,检测误差小于1mm,其中梁类钢筋保护层规范规定允许偏差为+10mm,-7mm,板类钢筋保护层规范规定允许偏差为+8mm,-5mm,当全部钢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测结果判定为合格,详细测试结果均合格。
2.6混凝土强度实体检测
本次所检该楼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及1层、2层柱、梁、板均为C30,3层~6层柱、梁、板均为C25,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方式均为商混泵送。由于本次混凝土构件的检测条件与规程JGJ/T23—2011中的第6.2.1条和第6.2.2条的适用条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地质监站又无明确表示应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所以本次的检测方法采用单一回弹的方式,仪器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依据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的规定,采用随机均布的原则对受检区混凝土构件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抽检数量不少于同批构件总量的30%且不少于10件,每个构件平均分布10个测区,测区面积不大于0.04m2,每个测区16个测点,受检各构件碳化深度根据JGJ/T23—2011中4.3.1条和4.3.2条的规定,进行多点测量,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的碳化深度值。本次回弹点基础及梁、柱位于其侧面,水平方向进行,板位于其下表面,向上90°进行,依据JGJ/T23—2011中的5.0.1~5.0.4附录B进行强度换算,用7.0.2,7.0.3,7.0.4条进行推定,评定结果见表2,实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3检测结论
【关键词】建筑 质量 检测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不但检测工作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还确保了建设工程的实际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做好建筑工作的先头部队,只要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健全的管理工程质量检测系统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二、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出现较为严重的行业独占情况
在创设工程质量检测室时,因为不同级别的监督单位在战略上均具备完全性的优势,而且在有关政府的帮助下也成功战胜了成立时间短的不利缺陷,使得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检测技能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独占优势,成为当前检测市场中最具实力的检测力量。但独占行为在发挥着主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不良反应,与其他单位相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较低,且技术水平较差,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自身不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无法提供完整的市场需要,导致腐败现象的形成,检测水平在一般标准之下。
2、建设部门不执行基本的建设次序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工程项目均出现有不同水平、不同标准、不同层次的违反法律法规问题。例如私自将设计标准降低、使工程基坑支护的安全等级下降、无目的减少工期、代垫支出行为严重以及干扰检测结果等,严重的甚至是要求检测单位出示伪造的合格检测报告。
3、政府未能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近年来,国家对于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从原来的核验制度逐渐转化成备案制度,而之前原有的部分管理职能变为多个中介单位共同承担,例如监理、图审、检测以及协会等机构, 国家政府机关的监管职能呈现弱化趋势。除此之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改革,大多数参加建设工程的单位已通过改制成为私营企业,而这些私营企业所追求的经营宗旨就是拥有最大化利益,加大了国家政府机构对这些企业建设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难度。
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1、检测市场不规范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检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手段也趋于恶劣化,出具假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检测市场的不规范,一些检测单位在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有个别单位甚至出现出卖资质或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个人联营,或将盖好章的空白检测报告交给无资质方使用的现象。由于监管的无力及失控,导致建筑工程检测市场不规范问题日益突出, 恶性竞争不断深化。
2、检测收费低,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目前,检测业务的收费还没有法律法规的统一规定。因为检测业务项目繁多,加之竞争和检测资质等因素,收费很难形成统一标准。有以检测项目计价,也有以工程建筑面积计总价的方式。相比于设计,监理等同为技术服务业务的收费,总体来说,检测业务收费不高,甚至太低,这无疑是制约检测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检测机构管理不到位
有一些检测单位的设备投入不足,有些仪器年久失修,不能与数据采集系统匹配,导致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不能严格达到规范要求。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或标准对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单位没有编制相关的检测方案或检测方案过于简单、检测人员未按规范、标准操作,检测成果不够精确。由于检测单位的违规操作,也可能使存在问题的材料得到合格的结论。工程检测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缺乏针对性又太过随意。
4、检测人员的素质整体水平低下
人员素质是建筑行业的普遍问题,而检测行业的技术门槛过低是造成检测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如现在实行的是见证取样,施工现场的见证人员不仅没有相应的资格,甚至有一些人员连最简单的常识都不懂,样品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所得到的数据与实际严重不符。目前我国各大专院校目前也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业发展中的重点。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作好人才的储备工作,才能适应今后的挑战和发展需要。
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策略探析
1、强化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质量检测
建筑施工企业领导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关键人物,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建筑施工企业领导来决策和指导的。因此,加强领导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管理的重视是做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企业领导应该改变原先那种传统的建筑企业质量检测模式,充分认识到质量检测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大事来办。第一,成立核心领导层,加强他们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管理的重视。第二,加强对各部门人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管理技术以及思想的培训。第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管理制度建设,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测管理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进行。
2、加强施工企业内部质量检测水平
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生命线,加强对质量的检测是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放松的重要环节。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人、方法、环境以及材料的管理,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方位控制。其次,加强建筑工程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培训。检测人员是建筑工程做好工程检测工作的关键,毕竟检测人员才是建筑工程检测的最终实施者,强化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做好建筑工程检测的重要步骤。另外建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责任制,加强建筑工程检测人员责任意识,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进行区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努力实现建筑工程检测的规范化管理。
3、加强施工企业各部门质量检测协调与沟通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管理并不是单独孤立的,它需要各个部门以及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例如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管理中的交叉环节则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为此,建筑工程项目企业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协调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出现的质量检测管理问题做到协调解决,保证质量检测管理顺利开展。其次,创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管理新模式,认真做好质量检测管理每个环节的工作,从体系结构、人事制度以及技术上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进~步提高质量检测管理水平。再次,发挥监理单位的技术监理。监理单位是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管理的重要环节,监理单位应认识到自身在质量检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自身的监理权利,充分的履行自身的质量检测监理职能。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决定了工程质量的优劣。对于建筑工程中的不良行为要坚决查处, 以保证工程质量。做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维护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随着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与深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倡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检测时需要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科学的实施程序,提高建筑工程的检测效率,尽可能避免过大的经济损失,维护建施工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对策;目标
1、 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当前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需要改进。中层管理不善于学习,心浮气躁,管理手段、方法落后,整体素质待提高(2)人员的结构不合理,施工管理人员太少且技术包量低,后勤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跳动不起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施工管理中,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管理人员随意性大,想当然干工程,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管理混乱,记录松懈。(4)劣质材料的不利影响。市政工程中的材料,如石子、沙子、白灰、沥青、水泥等用量比较大。往往由于急需,加上把关不严,使劣质材料源源不断地用到工程上去,从而造成了工程质量的大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实现改进,笔者就此提出相关对策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1)质量教育工作。对于施工企业的员工质量教育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抓起:①增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教育。以此强化全体员工“质量第一、信誉为 、顾客至上”的观念,克服对质量认识上的错误,以使全体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有一普遍的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本职工作灵活地加以运用;②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和培训要结合员工的专业工作特点,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员工的基本功和技术业务工作水平,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等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2)需强化工程质量意识。首先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3)标准化工作。做好企业的变准化工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②全员参与;③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技术;④保持各部门标准的连贯一致,成龙配套,并定期修订;⑤标准成文,内容明确具体。
(4)计量工作。市政企业计量工作的重点是测量仪器和试验化验仪器的配备。要求做到工地上需要的测量仪器配备齐全、量值准确、专人管理,试验室的化验、分析仪器、试验设备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所有的计量器具都要定期进行检定,损坏的计量器具要及时修复,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测定计量方法。建立健全各种计量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器具检定制度、分级管理制度、量值专递制度、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做好计量检定制度工作。另外,计量器具要有专人妥善保管,更新和报废要及时。
(5)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鉴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的使用安全。
3、推行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法是由员工与主管共同协商制定个人目标,个人的目标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部门目标而确定,并与它们尽可能一致;该方法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工作结果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标准,以制定的目标作为对员工考评的依据,从而使员工个人的努力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减少管理者将精力放到与组织目标无关的工作上的可能性。
(1)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公司每年都要制定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目标以后,各部门、单位都要用时进行分解,制定出各自的分目标,每个分目标都要服从于公司的总目标。在制定质量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目标必须是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而是目标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数量化、可测量,便于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三是下一级目标项目必须对上一级目标项目构成全面支撑,并根据实际情况充实相应的措施。
(2)把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在考核奖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对质量目标考核结果进行,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的总目标与每个人的工作都有紧密的联系,形成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围。绩效考核为管理者提供一个机会,各级管理者可以和员工以回顾工作业绩,肯定成绩,找出差距,还可以检验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是否有效,在沟通的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可统一思想认识,使员工正确对待问题和差距,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
一、测量控制点的布局
以下图为例,测量控制点的布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个工程共5座塔楼及裙楼。
2、本工程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位于南海路与宏达街交叉口,高程4.162米。在发达街上给定两个基准点,详见附图1。
3、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引测水准点6个,基准点16个。
二、测量控制点的保护1、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看管,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2、引测的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严禁在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加工、倒运钢筋及进行其他施工活动,防止磕碰、刮、擦破坏基准点。
[关键词]测量过程 控制图 比对测量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80-01
1 测量过程控制
测量过程控制的方法包括很多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用核查标准加控制图的方法和比对测量法。
1.1 核查标准的原理
测量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测量过程对核查标准的响应完全类似于对被测对象的响应。用核查标准不断监视受控的测量过程,将核查标准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控制图来分析和检验测量过程是否受控。如果发现超出了规定的控制范围,应对测量过程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直至测量过程返回到控制范围内,从而达到监控测量过程的目的。
1.2 控制方法
1.2.1 本测量过程的控制图采用平均值法或者极差值法计算,水平方向坐标轴为核查时间坐标t,相邻两点间距表示一个核查间隔,即一个月。垂直方向坐标轴为平均值坐标,平均值取连续三次测量的结果的算数平均值,计量单位为μm。
1.2.2 控制线的确定
1.2.3 在监控过程中,每次重复测量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的连线即为平均值控制线;每次测量极差值的连线即为极差控制线。
1.2.4 将核查数据填入质量监控控制图模板,控制线会自动生成。
1.2.5 测量过程受控与否的判定
1.2.6 测量失控的处理
1)当发现测量过程出现单方向偏移或失控趋势时,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测量过程失控。
2)如果测量过程确已失控,则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直到测量过程恢复受控。测量过程失控阶段开展的测量工作视为无效(作废)。
3)如果纠正措施无效,则需要对测量标准或测量仪器的性能进行重新评估,如果仍符合预期要求,则可用近期积累的核查标准数据重新计算过程参数并确立新的控制极限。
4)测量过程的“失控”也可能是由核查标准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更换核查标准,重新建立过程参数和控制极限。
5)即使测量过程受控,也可以将新积累的测量数据和历史数据合并起来确定新的控制极限,以提高其置信度。
1.2.7 测量过程不合格的处置
1)经过核查(也包括日常抽查),发现本测量过程不合格的信息应报告给车间主管技术工程师,由主管技术工程师对不合格测量过程给予标识。标识的方法是向测量过程实施小组发出不合格书面通知,责令停止该测量过程。
2)测量过程实施小组根据不合格报告,查找原因,实施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改进。在完成纠正措施后,报告测量过程控制主管工程师。
3)主管技术工程师再次使用核查标准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测量过程被验证合格后,以此次验证日期为起点,按规定的核查间隔调整核查时间,重新纳入正常核查和控制。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核查标准加控制线方案可以实时对我厂的曲轴主轴颈进行监控,且形成直径尺寸量值溯源性,便于对曲轴的质量的控制。
2 比对测量
定义:在规定的相同条件下,分别对被测件和标准件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计算。
2.1 比对测量方法
比对测量可以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更能反映产品的质量问题。
公式:X实际值=X实测值-(标准实测值-标准)
2.2 实例
千分尺测量轴颈量块
轴颈量块的标准值:210.000mm,用千分尺测量轴颈量块的值为:210.005mm,测量X工件的值为:210.007mm
X实际值=210.007-(210.005-210.000)=210.002(mm)
3 结论
通过核查标准加控制线方案和比对测量方案,使我厂曲轴的质量得到有效的监控,以此同时过程控制方法作为一种主动的闭环控制方法,其控制对象包括人员、设备、环境条件、操作程序等在内的整个测量过程,因而可以确保实验室出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减少测量误差。
4 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方法的不足
1)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方法的基本前提是能够对过程测量过程进行重复采样,因而不适用于诸如单次测试、破坏性试验等特殊测试过程。
2)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方法需要引入核查标准,且需要进行大量的控制测量,因而需要一定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投入。
参考文献
[1] 邹琴 计量保证方案的简化应用[期刊论文]-计量技术,2002(02)
[2] 郑党儿 对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测量过程统计控制的几点意见和建议[期刊论文]-工业计量,2009(01)
[3] Kegel TM Statistical control of a pressure instrument calibration process[外文期刊],1996
[4] Everhart JL;Harris,GL Process measurement assurance program for U.S.state metrology laboratories,1998
[5] SOP No.9.Recommended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Control Charts for Calibration of Mass Standards,200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科研项目;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90-02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人单位对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项目研发能力,所以毕业生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和单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2]。对于机械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将各类科研项目引入课程体系,加深对课程理论的应用和理解,尽快使学生了解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参与项目的具体研究和实施,通过自身的深度参与,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在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现代机械设计类课程是与工程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也是将来对机械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影响最大的主干课程,其中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有限元分析、机械振动、机械设计、优化设计与理论、机械结构测试与分析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价值,又可以独立解决很多的工程问题,这些课程最适合采用教学与科研项目集合教学方式。
一、在理论教学中灌输科研项目研究的前瞻性
对于机械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而言,所有机械设计类课程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但是这类课程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枯燥,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纯粹按照严谨的理论体系进行教学,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用。所以迫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灌输教学内容的理论意义、价值与应用,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也是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将教师的课题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机械专业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无论是纵向或横向课题,在其所用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必定都存在与机械设计类课程非常贴切的内容,需要应用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例如在解决某型号转塔冲床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就要了解机床的结构设计特点及工作原理,需要涉及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内容;要对机床的振动与噪声进行实际测量,需要掌握机械振动、机械测试与分析等课程有关的知识;为了对机床进行减振降噪,可以在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等课程中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总体而言,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尤其是横向课题,都有很多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值得与学生分析与探讨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二、在研究方案制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
目前针对工科专业的研究性教学而言,以“项目和课题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非常贴切现行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该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在讲课内容中要增加具体的工程实例,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工程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提炼工程主题,并将工程主题与教学重点内容结合起来。在进行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与讨论过程中,可以先介绍课题的来源、背景、研究需求和研究目标,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去查资料,阅读查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背景结合,使抽象的工程问题变得丰满有趣,从而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然后,将学生带到企业,进入生产现场和使用现场,获得对所研究课题的感性认识,掌握和了解课题实际存在的问题,形成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的课外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工程技术人员的介绍以及教师的深入分析,使学生对研究的内容和课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便于制定更为具体和合理的研究计划。例如在对某型号的路灯灯杆进行强度与可靠性研究时,可以运用力学知识进行理论计算,再进行实际测量,最后进行优化设计,这一过程几乎会涉及到机械设计类的所有课程。
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工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后学生可以掌握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很多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还需要2~5年时间的重新学习与培训,才能具备较好的工程素养,也才能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而造成企业人力与财力的浪费,使得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的文凭和学习成绩,而是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近几年本科教学大纲经历了至少两次修订,修订过程中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正在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其主要做法是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实行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培养模式,其目标就是在工程应用、生产实际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师与企业合作的课题中来,在项目研究与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就可以实现新大纲修订的宗旨,满足新大纲的要求。横向课题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来的技术难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课题的研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提升产品质量,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首先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调研与查阅资料,包括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产品质量的评估等,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画图、识图、查阅文献的能力。确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之后,就要进行课题的研究,该研究过程往往历时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在此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大量的研究工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到的系统知识应用于理论计算,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了解理论研究的价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还可以从事实验分析和实际测试,不但可以在实验室对试样进行试验,进一步熟悉实验室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到车间进行实际测量,掌握现代测试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并在试验和测试完成后,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手段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学习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有限元计算软件等进行结构的改进设计研究工作,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及时了解优化设计的效果,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让学生深度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对机械专业学生而言,可以对实验应力分析、有限元分析、机械振动、机械结构的测试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类的重要课程和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企业的产品、要求、技术、研发甚至市场都有比较全面的接触。这样对毕业生就业而言,所提供的参与这些企业课题研发的经历,对企业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学生一旦进入相关行业,马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能够独当一面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工程问题。
四、在项目成果的总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可以了解企业的技术改进与研发过程,可以应用到所学的很多知识,也可以掌握很多新的思想、理念、方法和研究手段,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通过对项目的总结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项目研究过程还包括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尤其是需要对照预期的研究指标进行分析与汇总,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可以提供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学术论文与专利的机会。相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目前对这种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不作要求,一般总是认为本科生没有能力独立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但实际上对很多学生来说,只要阅读过一定数量的科技文献,再经过一定的指导和锻炼,加上教师的认真修改,本科生完全可以发表学术论文,甚至是质量较高的国际论文。相对于较为专业的学术论文而言,撰写专利,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再加上一定的指导,应该可以完成专利的授权,这一点对将来学生在企业工作非常有利。
目前所有大学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工科学校来说这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主课堂,对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从参与的课题中提炼新的内容,作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也可以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参加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通过竞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能。
总之,让学生参加教师的项目与课题,提供他们走进企业的机会,参加工程项目的测试、分析与优化等综合性的研究工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概念与意识,提高与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成为合格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要求,通过施工形成工程实体。该阶段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1.施工阶段质量管理过程划分
(1)按施工阶段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化划分 .可分为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管理;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即在使投入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完成的工程产出品质量的控制与验收。
前两项工作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其中包括: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包括半成品)因素、机械设备(永久性设备及施工设备)因素、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
(2)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结构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为:工序质量管理 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分部工程质量管理 单位工程质量管理 单项工程质量管理。
其中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与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与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3)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工程项目。。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工程项目。。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所完成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以及有关方面(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可以理解成对所投入的资源和条件、对生产过程各环节、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的一个系统过程。
2.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承包商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准备与施工现场准备。
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在此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对承包商做的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与控制。这包括通过资质审查,对施工队伍及人员的质量控制;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和使用等方面,对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进行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对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管理,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对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审查;审查与控制承包商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对测量基准点和参考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2)做好监控准备工作、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图纸的变更及其控制;做好施工现场场地及通道条件的保证;严把开工关等事前质量保证工作。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在此阶段主要执行以下质量管理工作:
(1)对自检系统与工序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承包商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控。
(2)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商各项工程活动进行质量跟踪监控,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等。
(3)审查并组织有关各方对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进行研究。
(4)对工序产品的检查和验收,以及对重要工程部位和工序专业工程等进行试验、技术复核等。
(5)处理已发生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6)下达停工指令、控制施工质量等。
4.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质量管理:
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组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组织联动试车或设备的试运转;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等工作。
其中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验收具有三大作用,不可忽视。
(1)保证作用,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可以判断是否有“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把住质量关,使不符合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经过返修达到质量标准后才转人下道工序。
(2)预防作用,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可以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即使发现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得以纠正,从而使工程质量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的作用。
(3)信息反馈作用,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所得的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将从中所获得的质量信息及时通知承包商,改进工作。
5.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质量,包括是否按图施工和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的素质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施工队伍的组织现状:有资质的不做工程,做工程的没有资质. 目前的工程,很大一部分是由包工头挂靠建筑公司完成的.同样,很多的建筑公司都是在靠卖资质过日子。毕业论文,工程项目。。
(2)材料的供应和采购现状:工程材料的采购成本构成工程成本的重要部分,因此,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包工头,采购材料的标准,只有两个字——便宜! 因为利益的驱使,材料用量上也会大打折扣,比如钢筋的间距、防水层的厚度、砂浆的水泥含量等等,一般来说,为了节省成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以小充大.有施工经验和一定技术水平的,钻规范空子,在技术规范范围内取极限;而没有什么技术力量的,则是盲目偷工减料了.几乎发生在所有的包工头主导的工程施工中. (3)政府宏观管理欠缺:建筑行业不规范,理所当然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虽然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规范建筑行业的法规已很多,但仍然存在管理空白,。因为宏观管理欠缺或不到位,导致了微观领域的管理混乱.
【关键词】航道航道疏浚施工管理 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我国众多的支柱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可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对航道的水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指标,各种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不断的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对航道疏浚工程质量和工程设施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对在航道疏浚施工之前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绝大多数航道疏浚工作人员都来自农村,流动性较强,文化素质也相对的较为低一些,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意识较差,对航道疏浚的机械维护不到位,疏浚工程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种种因素更加表明了航道疏浚过程中的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二、疏浚工程的施工管理
1. 施工管理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管理首先要明确选择施工船舶以及一些辅助设备,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施工范围内的环境进行考察,将施工技术做到位,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并且必须要有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为确保工程顺利的实施,也要考虑到工程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必须要做好其处理程序和应急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是文明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衡量其素质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我们应做好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推动工程零事故的进展。
(1)施工准备。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在签订了施工合同后,要立即进行施工准备,要建立航道疏浚项目经理部,组织疏浚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同时要调遣施工中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在接收施工测量中的控制桩后,要进行加测布控,并设置相关保护措施;在接受业主单位的技术交底后,要立即开展图纸会审,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编制好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成对各施工队伍的交底。
(2)施工测量和标志设立
航道疏浚中,要根据工程监理人所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水准点、基准线、其他相关数据和资料,根据国家的测绘标准,结合本工程对施工精度的要求,测设需要用于施工的控制网。依据自测的施工控制网,结合施工图纸,对工程进行施工的测量放样,对放样测站点的高程精度,要不少于5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在吹泥船施工前,要在河道设计开口线、中心线,同时确定有建设单位提供的开挖起讫点。在弯道的顶点位置上要设置浮标、标杆、灯标等清晰的标致。在平直段中,每隔50-100m的位置上设置一组横向标志,在有弯道的地方要每50m设置一个横向标志。在疏浚施工作业区内,要沿着疏浚的边线设置方便于观测的水尺,水尺设置时必须要便于观测,水尺的零点要和挖槽设计的底高程相同。
(3)施工设备选择
航道疏浚前,施工设备的选择是工程施工质量好坏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施工设备主要是对挖泥船等清淤设备的选择。在选择挖泥船时,挖泥船的排距范围的生产量要能满足施工的进度要求,挖泥船在施工时所产生的噪声要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的挖泥船的供油系统和发动机要保持整洁,不能出现有油污侵蚀到水面的现象,要符合环保的要求。
在确定拟定需要投入生产的疏浚设备选择时,要通过计算来确定。如:标段的疏浚方量约为90883方,流失的泥浆浓度按照10%来考虑,计算疏浚方量为90883方×1.1=99971方。依据疏浚施工的工效进行推算,结合施工定额和施工的作业条件,选择施工所用的疏浚设备,如选择120m³/H的绞吸式挖泥船来进行是施工。计算施工所使用的机械数量,要考虑疏浚方量、每天实际工时、安排疏浚的施工工期、要考虑施工中设备的因维修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要考虑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影响,通常在计算中,所考虑设备利用率一般按照80%来计算,而船舶的时间利用率按照70%来进行计算。
(4)挖泥船疏挖施工
抛锚定位。由于挖泥船的左右横移都是依靠卷扬机通过收放两边的钢丝绳锚来实现,所以必须要保证钢丝绳要牢固。一般情况下,挖泥船的锚位可在水下抛锚生设和在两岸陆上滩地设置。在选择水下拋设锚位时,要在锚位点上设置明显的水上标志,如设置浮标等,以提醒往来船只多注意完全。
开挖。开始启动绞车液压马达,通过铰刀头的中速旋转,来切屑水下的土方。
泥浆输送和排弃。疏浚时,绞吸式挖泥船是通过船上的离心泵作用来吸取铰刀进行切屑挖掘淤泥,完成提升、加压动作,将泥浆通过滩地管和浮管等排污管线进行全封闭的输送。在泥浆的进泥口的区域排弃入围堰内。
挖泥船的扇形横挖和直线前进。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施工时,都采用定位交替提升进步、扇形横挖法,施工中始终以一根桩为主桩,挖掘时对准挖槽中心线,并下插到河底,以此来作为横移摆动的中心,通过左右缆线的交替收放,来摆动进行挖泥,并通过主桩和副桩的交替来提升进桩。
2. 工程合同管理
工程合同是联结业主与承包商的纽带。双方都以“效益”为中心。因此,监理工程师的合同管理应以项目取得最佳效益为基础,对工程合同实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对工程的进度、质量、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从一定意义上讲,合同管理是监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疏浚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①施工通告和航道通告;②审批安全措施,特别是水下爆破作业;③施工现场的安排,主要包括审查施工计划,协调施工作业和及时报告施工进度;④工程质量的检测标准和方法;⑤工程量的测定;⑥工程延期的责任及措施;⑦环境保护及抛泥区的选择;⑧施工出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⑨违约责任的认定和索赔;⑩工程分、转包的规定。
3. 工程信息管理
所谓信息,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数据汇集起来的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它是工程监理水平的缩影,也是工程质量评定的必备条件,它能及时反映出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情况,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费用的合理使用,而且可以作为监理工程师正确指令、公正地处理索赔与延期、合理地解决合同纠纷的依据。因此疏浚工程监理期间,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表格、报表、指令和原始数据、图片都要做好收集、积累和归档。疏浚工程的信息管理主要内容:①航行通告和施工通告;②日常监理记录(包括天气,水位,施工人员和机械,工艺和质量,工程延期及原因,外来人员学习、参观、检查工地的情况,各类事故的详细情况);③监理工程师鉴发各种的通知、指令;④工地会议纪要;⑤航道分项工程质量评定;⑥计量与支付文件(包括额外工程量的签证);⑦工程质量的检查记录(包括水准点的设立,水深测量记录,检查记录,验收记录,回声测深仪测量记录,有关图纸)。
三、结束语
航道疏浚工程必须要切实以质量为中心,全面性的、合理的、有计划的、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科学的来组织开展施工,力求做到施工技术的全面性、可行性、先进性,并且要结合工程的主要特点,必须抓好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测和质量控制,科学的管理施工现场,并加强对工程资金、设备、进度的控制,使疏浚工程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效果。在航道疏浚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并且要保护生态环境,促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我国走向国际化舞台绘制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陆立红 航道疏浚工程中船舶施工工艺[期刊论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年2期
【2】黄维民浅谈疏浚工程多项目管理中土质综合利用——以南沙开发区工程为例[会议论文]2009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届科技大会
【论文摘要】:推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基本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及投资效果,发挥工程效益,加快国内建筑市场的发育,顺利与国际水利建设市场接轨,具有重大意义。对此,笔者认为,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监理,特别是黄河工程属于国家一级建设项目,监理工程师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为此,监理工程师到底在黄河工程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呢?归纳几点浅议如下:
1、科学设置监理的组织机构
监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应该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工程特点和建设工作的任务需要而定,一般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在监理组织内部实行分项管理,设有项目管理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管理工作;下设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另设经济、地质、测量、试验等专项监理工程师,配合项目监理工程师完成各专项内的项目管理工作。
2、监理工程师的作用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指标是同等重要的。三者无先后、主次之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只是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而已,不可只强调其一,而忽视其他。相应地,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就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在工程建设监理活动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好内外部关系,最终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目标。
2.1投资控制。工程项目投资是指工程达到设计效益时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是确保工程建设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反映工程规模的综合性指标。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合同规定对承包单位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逐月结算。每月由承建单位提出工程结算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交筹建处审核,这是协助业主控制资金的有效措施,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监理的工程项目包括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与投资的变化,合同外新增项目和增补新单价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窝工、停工产生的额外费用、索赔和补偿等。对于这些,监理都要调查研究,认真审核,提出处理意见,报业主核定。按监理工作程序在每月月底收到承包单位报送当月完成工程量及投资统计表后,由项目工程师、项目测量工程师、及经济工程师按照实际完成工程情况,认真进行工程量核实。凡是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者,均予以签发交于业主;对于资料不全、情况不清的,可与承包单位磋商后,留待次月解决。
2.2进度控制。这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按预期顺利完成,能否如期或提前发挥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完成施工进度目标,施工前监理必须深入研究工程特点和技术关键,明确监督重点,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各专业施工组织措施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对采用的技术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审查,对所用劳力、设备材料进行审核,以确保措施和方案的落实。在施工总进度计划落实之后,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施工计划,并在现场跟踪监督、检查和落实。按旬召开生产协调会,对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协调和解决。为了及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和控制工程形象面貌,编制各单位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遇有工程进度计划完不好的情况,找出拖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将工程量及时补上。若短期内难以赶上,监理应帮助施工单位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2.3质量控制。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投资效益发挥的前提,也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通行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的宣传和贯彻,增强施工单位和承包人的质量意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该按照项目工程监理导则要求,明确质量检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制作各项检查与验收表格,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的作用,督促施工单位执行好质检部门、队、组“三检”制度。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检查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的执行情况、了解检查结果并予以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抽查。
另外,在完成质量监督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对爆破作业、高边坡施工、电力和机械设备及防火灾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要采取严格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