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27
导语:在元素化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容易养成不理性的消费观。校园广告中的一些购物类广告容易激发学生的消费欲望,而这类广告往往大量发放且重复发放,有时还打着打折促销的幌子进行宣传,而且这类产品往往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和品位,加上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往往受到这类广告的诱惑,养成不良消费观念,甚至会引发盲目攀比、奢侈浪费、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2.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接触到他们本不需要知道的信息。贩卖各种考试答案的广告,使一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上当受骗,而且容易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道德观念。一些中介传销机构发放的虚假广告,更是使一些同学不仅失去了金钱,还容易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感,在本就出现“信任危机”的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3.滋生金钱心理。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引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商家从而能取得更大的收益。校园广告虽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其最看重的还是学生口袋里的钱。这种极强的功利性,极易误导学生,使其滋生金钱心理。4.影响心理健康。校园广告带来的各式各样的信息,给一些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冲击,外界与自己的想象不同,容易造成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心理健康。5.影响日常行为习惯。部分校园广告随处乱贴,脏乱差的广告环境,易引起一些同学跟风张贴,养成不良习惯,严重破坏校容。还有部分校园广告以传单形式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只管发放不管其他,致使一些同学养成了随手乱扔传单的恶习。
二、加强校园广告管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
1.设置校园广告专区。通过对济南高校走访调查发现,各种广告的张贴很不规范,在短时间里,宣传广告会相互覆盖张贴数次,这种投放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也达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设置广告专区,可以使广告宣传集中起来。既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收校园广告信息,也有利于美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2.设立专门部门,及时清理垃圾广告。校园广告中存在许多不良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张贴在卫生间等隐蔽场所,包括:四六级助考,考研助考,贩卖各种答案等。这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极易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不良影响,助长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设立专门部门,加强对进入校园的广告的甄别,严禁不良广告进入校园。而对于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不良广告,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不良信息在学生中蔓延,从而为大学生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3.主动吸引优质广告进入校园。校园广告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但校园广告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为使更多的校园广告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学校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吸纳优质广告。如让更多优质培训机构进入校园进行宣传,并在宣传栏内张贴富有创意的广告海报,提高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能力。4.发展校园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们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校园公益广告更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性、公益服务性和艺术审美性。校园公益广告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加大对校园公益广告的发展力度,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提供新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在校园广告管理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学生需要按照这四个步骤,还要对物象具有强烈的整体感,整体感即对整体绘画中各种关系的敏锐感觉。素描和速写在美术教学中是两种不同的绘画方法,有着各自明确的训练方法和要求。素描和速写这两种素描方法通常会分开进行,以素描为主,速写为辅。素描要求有正确的步骤与顺序,整体而深入,是为正式创作打下基础。素描的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整体的观察力、整体的表现力、理解能力。速写则是作为积累形象素材的一种有效手段,要求快而简练,速写的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
“五四”运动之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教育家的欧洲素描认识与教学方法对中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后,素描教学的风向标转向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法为代表的苏派素描。徐悲鸿素描教学体系和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都遵循着现实主义写实原则,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形成体系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不同;(2)素描训练针对的创作目的不同;(3)审美趣味的不同。通过比较和,可从中透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现代素描教学的要求现代视觉艺术,用多元化的形式充斥人类眼睛,让我们的视觉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无法松懈。摄影、绘画、建筑、多媒体等艺术形式使艺术世界不断扩大,伴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美术高校中素描教学该如何进行,越来越成为专业界讨论的话题。
(二)素描教学“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是以学以致用为出发点的,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途径便是在现存的教育体制内摸索探究,素描教学研究本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清晰的基本思路,其基本思路便是以创新主体性课题设计为主题。高校素描教学站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密切洞察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社会美术发展培养出高水平、高品位的美术人材而做出努力。素描课程教学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在这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素描教学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理应有着严谨扎实的写实角度,从了解进而理解物象的原型开始,逐渐的从生活到艺术进行由浅至深的转换,在保留物象的原型的基础之上,由客观到主观、感性到理性,从而引导学生慢慢达到主观上的理想化和个性化,使自然形态的关系被不断的分解再重构,产生新的理想化的形态与样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将复杂抽象的思想理念进行视觉化和理想化,来传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为自己今后在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素描是一门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一般是以对物象的实际关系表现为主,以“写生”为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创新精神,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上制约,例如学生对于素描基础的掌握程度不够。在这一方面,我们并不鼓励学生盲目的推崇创新而忽略了素描的基础掌握程度,尤其是在初中级美术院校,切不可盲目提倡。中外美术教学案例中都证明有着卓越艺术成就的画家们都是有着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的。没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想要在美术界成就一番事业,只是妄想。不仅写实派如此,抽象派也是一样。绘画类是这样,设计专业也不例外。著名画家倪贴德先生对素描教学的理解是:一方面强调素描要画得浑厚坚实,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扎实的素描基础,另一方面是感觉素描不仅仅是要正确的体现,而且还要艺术的体现。不只是形式上的吸收,其主要是吸收其精神。这两方面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高校素描教学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在继承素描绘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从而满足社会对于素描教学的要求。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概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即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感情共流和命运共担。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概念于1986年正式提出。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讨论,主要有“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校园精神说”和“规范说”,还有的将校园文化分为“硬文化”(校纪、校誉、校貌)和“软文化”(目标、信念、人心)等等。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三)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就企业文化的本质来看,它宏观上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使企业得以存在与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激发师生员工为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校整体效率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围绕“管理”与“氛围”,从而形成奋斗、爱岗敬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点,就是他们的主体都是生活的人而不是机器,这就要求在二者的建设中要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大学程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者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在社会上形象地称这类人才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因为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的放矢,培养专业对口人才。
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生的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如何让这些“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毕业后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地融入现代化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倡导者和建设者,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转变的平稳、快速,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一)团结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团结合作,默契配合的集体,这个企业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凝聚人气,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例如TCL集团的八字企业精神中,“协作能力”对融入企业的重要性。学校要多给学生一些内容新、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质量高的活动,可以展开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各种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注意各种学生团体的协作,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吃苦耐劳
企业的员工往往为了一个产品的研制而要长期加班进行公关,废寝忘食,这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荣传统,是备受世人推崇的优秀品质,也是应该弘扬的优秀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也应该继承这样的美德。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实干精神,吃苦耐劳,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解决。而在现实的学校里,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吃过苦,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将家中养成的习惯带到了学校,有事就去找老师,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解决,觉得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绝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阻碍了其办事能力的培养,将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退化”。要力争多给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不断的交流中,这些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建立校园文化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些成功的企业人艰苦创业史也将深深地教育着学生。通过这些,学校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际生产,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
(三)纪律
一、人文素养的提升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易经》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第一次出现“人文”字眼是作为与天文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的。西方“人文”的概念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通过与宗教神学的对立,人们为了表达对人性、自由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在中国,人文经过了与科学的对立等一系列波折后,终于在20世纪又被推上了重要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与重要奋斗方向。在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存在。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杰出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提升甚至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五重五轻”态势,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针对这一态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特别发文提出高等院校在教育中应注重塑造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应重视做人,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国家教育部发表的文件中也多次提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文化消费时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正是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对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具体体现
(一)丰富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艺术知识是人文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音乐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知识应是相对容易掌握,且最需要掌握的的人文知识。通过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来获取艺术知识是方便直接并且效果显著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在观摩剧院音乐专场演出时,往往会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赏析音乐,“批评”或者“赞许”的结果都是建立在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经验从何而来呢?也正是他们在进行大量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无数次的“听”、“看”和“思考”而来。
通过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音乐专业大学生不局限于获得艺术知识。音乐的起源比语言还要早。原始时期,人们敲打石器、木头发出信号,表达情感,这就是音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劳动号子这种音乐形式来传递信息。西方音乐按时期划分最早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和中世纪时期的音乐,主要内容一宗教音乐为主。《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因此,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包罗万象。那么,在进行剧院文化消费时,音乐专业大学生获取的就不只是艺术知识那么单一了,还包括丰富的宗教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例如,当你在剧院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你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战斗的气息、自由的气息,在音乐不断地冲击你的听觉时,你甚至感受到贝多芬要表达的对拿破仑称帝不实行“共和”的恶劣行径的愤怒,以及众多像贝多芬一样的革命志士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向往。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那些人文知识就无形地在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培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拥有无价的精神财富,懂得如何与他人、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他们敢于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生存深渊,并去深渊揭底,去化解苦难。客观上看,协调与和谐运动是音乐艺术的总体(或基本的)特性。音乐的原始形态,具有天然和谐的特性。作曲家创作的音乐、旋律、乐句进行的起落、和声构置与功能的变化,乐器组合音色的调配、曲式设计、织体的变化与发展,总体都离不开由宁静、和谐到发展、变化,最终又回到新的协调、和谐与统一这一基本发展。每一个作品都源于现实、充满想象、映射多样化的生活,给观众带去感性的体验。这种体验在与现实冲撞时,往往使观众更加正能量地面对现实人生。在音乐面前,观众没有好坏之分,亦没有国界。在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人们只需要真诚地享受音乐,将情感与作曲家、表演者相互交织,使内心的感受与音乐产生共鸣,并在音乐中不停探求美好和谐,寻求自我。要真正提升高校的人文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桥梁,化有形为无形,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利用音乐的感化情感的功能,认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统一思想的功能来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当代教育中来看,即美育。
(三)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行为
人文行为是人文精神在外的体现,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来源。人文行为端正,超然物外的人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人、事和物。古语道:“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也”。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带来的人文知识的引导下,音乐专业大学生可学会“善良”、“文明”等人文精神,可询问自己“我是谁”在生活和思考中得到哲学启示,并将所学体现在对待自身之外的人、事和物上,体现“善待”、“关爱”、“帮助”等人文行为。
三、音乐专业大学生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现状
本文对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行为开展调查,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并总结出以下消费现状:
1.音乐专业大学生重视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支出占额外消费支出比例大,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欲望不断增强。同时,他们对演出场地,演出内容的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学生通常前往武汉最优质的音乐厅――琴台音乐厅进行消费。
2.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受到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进行跟风消费、冲动消费、时尚消费等不良消费。学校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数。一旦攀比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
3.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专业、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正确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选择,但也存在轻微的两级分化的情况。少数音乐专业大学生属于贫困生,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有愿望,但经济支付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音乐会观摩次数少,受到剧院音乐文化的熏陶较少。也有少数音乐专业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好,在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求贵、求好。
4.调查显示,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武汉剧院音乐文化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演出质量、服务态度和场地卫生情况的满意度分别高达83%、72%和70.3%,但对于消费价格、音乐会秩序的满意度较低,认为在这两个方面有待改善。
四、改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对策
本文通过对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的不合理消费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音乐专业大学生应该根据客观实际,认清自己的经济能力,在保证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合理地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首先,大学生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要避免盲从,坚持从自身实际考虑,理性消费;其次,消费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音乐专业大学生容易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存在攀比心理或者心血来潮,作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之后又发现这种消费选择自己并不需要。因此,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最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应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浪费,合理消费。“有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引导。首先,学校可以将正确的消费观念渗入学科知识当中,在校园中通过最常见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其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相关讲座、宣讲,还可开展消费的相关话题的辩论赛等学术活动;最后,学校应与家长通力合作,学校的引导“孤掌难鸣”时,家长积极配合,纠正学生的错误消费观念,教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剧院应合理调控售票价格
剧院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设施”,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功能。因此,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无经济收入、但又担任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力军群体,剧院可实施优惠政策,如凭学生证买票打折、逢周末优惠等。对于贫困大学生,剧院可提供公益性演出观摩机会、志愿服务积分换取观摩机会等,俸献一份关爱与帮助,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剧院形象。
(三)建立有效的剧院文化消费文明观摩管理体制
剧院在保证场地、服务、演出质量的同时,要致力于提高观众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享受度。现在,剧院通常会在演出开始前进行观摩演出注意事项说明,但因观众不文明观摩破坏演出质量的情况依旧时常发生,如迟到、拍照、说话、使塑料袋等物品发出噪声等。剧院应加强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礼仪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宣传会、广告宣传、网络宣传、节目单宣传等渠道。
关键词: 化学专业 英语教学 句型应用
化学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句型应用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句子的组成、句子的质量和段落的组织,甚至关系到整篇论文的思想和表达。专业英语写作中由于化学专业的特点,在描述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结构、性质和应用时英文句子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发现一些常用的句型并用它来描述某一化学过程是教学中应探讨的问题。另外,在寻找一些常见句型时应当注意句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避免重复,使语言的流畅性和丰富性得以呈现出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大量获取外文资料,不论是外文图书还是外文期刊论文,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用心体会,就会写出好的化学英文句子和论文。外文图书应选自原版化学类图书[1],而外文期刊论文应来源于著名的ACS、Elsevier和RSC化学数据库[2],这使我们的专业英语更加规范,同时也使我们对化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1.专业英语教学中比较级的应用
电离能、电负性、溶解度、酸性和元素的丰度等专业术语是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当讲授的内容,除了讲授这些术语的定义和具有变化规律的例句之外,还应当重点讲授带有比较级的经典的句型。例如:
(1)Carbon-12 atoms are much more abundant than carbon-13.(元素丰度的比较)
(2)Oxygen is the most abundant element in Earth’s crust.(元素的丰度)
在讲元素的丰度时,不但要比较同一元素各同位素丰度,还要说明氢是宇宙中丰度最大的元素,铝是地壳中丰度最大的金属并且是地壳中丰度第三的元素。
(3)The ionization energy of bor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beryllium,and the ionization energy of oxygen is lower than that of nitrogen.(电离能的比较)
电离能一般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强,但也有特例,比如第二周期硼的电离能比铍低及氧的电离能比氮低。在比较电离能大小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化学专业知识密切相关。
(4)Sodium is much more metallic than hydrogen.(金属性的比较)
(5)Oxygen is more electronegative element than nitrogen.(电负性的比较)
(6)Fluorine is the most electronegative element.(电负性)
(7)Chlorine is more electronegative than hydrogen and has a greater attraction for electrons than does hydrogen.(电负性的比较)
一般来说,非金属的电负性比金属电负性更大,与电离能相似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在讲授电负性时这些相关的经典句型都要列出或让学生进行中翻英练习。
(8)Silver chloride is more soluble in water than silver bromide.(溶解度的比较)
(9)Hypochlorous acid is more acidic than Hypobromous acid.(酸性的比较)
经常对文献中具有比较级的句型进行分析综合,不仅有助于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化学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掌握。另外,化合物的密度、极性、碱性、稳定性和反应性大小等也可用一些比较级的句型。
2.分词followed by在专业英语句型中的应用[3]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步骤通常分多步,紧接的第二步反应往往用followed by来描述。在阐述合成路线和机理时我们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句。如果在化学英文论文中熟练运用followed by来说明问题,常会使英文句子更简洁明了,内容更紧凑。以下例句对大学本科生学习专业外语很有帮助。
(1)Dehydration of the alcohol,followed by loss of a proton,gives the alkene.(醇脱水,第二步脱质子得到烯烃)
(2)Epoxidation of an alkene,followed by acidic hydrolysis,gives a 1,2-diol.(烯烃环氧化,第二步酸水解得到1,2-醇)
(3)Treatment of an alkene with ozone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zinc and acetic acid results in ozonolysis reaction.(烯烃臭氧化反应,第二步锌粉还原)
关键词:科技论文;表格;规范化
1前言
表格是为了直观比较数据、快速浏览项目,进行各种运算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在科技论文中表格的出现频率较高,采用表格来表达实验数据,比使用文字叙述更为直观,也更易比较。而表格的编制与编辑排版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读者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因此,表格在科技论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科技论文中的表格主要分为挂线表、无线表、有线表(卡线表)3类,最常用到的是有线表,而国际上通用的是三线表。表格主要由表题、横表头、纵表头、表身、表注 5部分组成。表格的使用看似简单,然而一些作者由于对其相关概念与注意事项理解不清,可能导致误用、错用表格。如适宜用图片时却采用表格、表格设计过于复杂、表中项目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都可能直接降低论文的可读性,甚至影响到论文的学术价值。
本文就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所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表格使用的规范化提出相关建议。
2表格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2.1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对应不当
表1所示为不同熔体超温处理温度下的合金枝干与枝间化学成分。由表1可以看出,表题说的是合金枝干与枝间的化学成分,但在表中,如1500℃时Ni的化学成分分别为66.001 与64.282 ,但仅从表中无从得知哪个值是枝干、哪个值是枝间。在表1中,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对应不当、含混不清,进而影响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将表1稍作改动,就能使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相互对应、一目了然。改动后的表如表2所示,在表题文字中“枝干”与“枝间”加了一个斜杠,而表身中不同温度下每个元素的两个含量值之间也相应加了斜杠。如此改动,即可便于理解斜杠之前数值代表“枝干”的化学成分,斜杠之后代表“枝间”的化学成分,从而较好的体现了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的对应关系,也改善了文章的可读性。
2.2 缺少横表头
横表头是表格中横行项目的名称,一般格式为:项目名称/单位。表3所示为实验用K4648合金的成分。由表3可以看出,“Cr、W、Mo”等为元素名称,而它们所属的项目名称应为“元素”;wt%与at%分别代表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和原子分数值,而它们的项目名称应为“含量”。显然,在表3中横表头的说明不够完善,使表格的自明性大为降低。表4为添加横纵表头后K4648合金的化学成分表。由表4可以看出,此表较之于表3的表达更为清楚和完整。
2.3 表格横向数据栏目太多
表5为Cu72Al26.5Nb1.5合金组成相能谱分析结果。由表5可以看出,纵表头的名称为“Matrix”(基体)和“Precipitation”(析出相),而“Precipitation”(析出相)又包括3类:“Dark”(黑色相)、“Short rods”(短棒状相)、“Irregular shape”(不规则相)。横向栏目数据为各个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数值。此表中所列数据较多,且排列不当、显得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将纵表头改成横表头,则将改善表格的自明性。改换后的表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基体与析出相所含各个不同类型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数值。
2.4 适宜采用表格的数据却使用图片表示
图1为铸带和铸锭工艺制备的磁体性能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图1中横坐标的物理量为(BH)m磁能积、iHc饱和磁化强度、Br矫顽力,而纵坐标清楚的标出了两种工艺下的磁性能值。在这种情况下,图中的柱状图只是起到比较数据相对大小的作用,并无其它含义。而对于同类型数据的比较,通常而言,表格往往比之于柱状图等图片形式更为直观有效。因此,可将图1作改为表7所示。在表7中,横纵坐标物理量之间如果没有线性关系,也应列于表中。在实际应用中,当表述内容既可用图又可用表来表达时,应按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表达形式:当表述内容为具体数值的定量分析时,必须列表而不能做图;当表述内容为定性分析时,就尽量作图而不列表,做成图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2.5 表中内容过于简单
在科技论文中,如果需要说明的数据内容过于简单,则不需要列表,选择直接用文字表达将会更为清楚明白。表8所示为Al-Ti-C的配料比,所要表达的是这种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内容较为简单,即可直接在文中使用文字 “Al的含量为68.61%,Ti的含量为68.61%,C的含量为68.61%” 说明即可。诸如此类相对简单的表达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往往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成为文章的不足之处。
3对于表格使用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于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的几类常见问题分析,希望对于科技论文的作者提供帮助,以期有助于提高论文中表格的自明性,进而提升科技论文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提出使用表格的几点相关建议:
(1)表题文字必须准确反映表身内容,二者应相互对应。
(2)三线表格中不能缺少表头中的各项栏目名称。
(3)表格横向数据栏目过多时,可考虑采用纵表头。
(4)只用于标明具体数据的准确数字或数据量较大时应列表说明,不宜作图表示。
(5)尽量使用三线表,表头不要重复表题。
(6)表中内容务必要与正文保持一致(如单位等)。
(7)表格的排版原则是顶天立地,尽可能将表格置于顶端或底部。
参考文献:
[1]汪继祥等.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 科技出版社,2004
[2]谭炳煜等.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3]刘祥娥,林琳.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 900-902
[4]汪玲,周世慧.医学期刊三线表设计中常见问题例释[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 106-109
[5]马奋华,倪东鸿,王小曼等.三线表设计中栏目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 929-931
[6]葛赵青,杜秀杰,王焕雪 等. 关于三线表的争鸣[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 226-229
[7]钱畅. 三线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 1-702
[8]刘少华,谢桂英.科技期刊表格的规范化[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 96-100
[9]金德年.科技期刊的表格[J].编辑学报,1991,3(增刊): 21~25
[10]杜云祥.科技期刊编排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J].编辑学报,2000,12(2):105-108
[11]陈浩元主编.科技书刊标准化十八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宫福满.对“关于科技期刊表格规范的商讨”一文的商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5): 396-397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地球化学调查; 生态评价; 污染指示物
自上世纪60 年代系列公害事件发生后, 环境问题已成为倍受各国关注的国际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区域, 其环境状况早已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一些地球化学研究相继集中在城市区域。目前,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已在世界各地展开, 如亚洲的香港[1]; 欧洲的伦敦[2]、柏林市[3], 非洲的哈博罗内市[4]。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市区的污染水平及郊区的“背景值”, 区分鉴定不同的污染源, 评价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 研究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技术路线
1.1 采样点布置方案
目前, 国外的城市环境调查一般在两个区域进行, 即郊区和城区。在郊区的调查一是为了确定城区的背景值, 二是获得城- 郊地理变化区域内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变化梯度。如Lind等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调查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时, 以城市最繁华地带为中心, 分带布置样点, 带距为0~3km, 3~9km 和>9km[5];Birke 等在德国柏林市的调查中就包括大范围的郊区区域[3]。通过对比城- 郊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来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区地球化学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
为了调查城市不同区域内的环境地球化学状况,研究不同的用地类型对元素分布的影响, 分别在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分类取样, 即: 郊区土壤、工业区土壤、居民区土壤、商业区土壤和农业土壤[3- 5]。主要采集表层土壤(0~5cm)。在不同类型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点位取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城区的土壤难以实现均匀的网格化取样, 一般按公园和绿地的分布随机布置取样点。
1.2 采样介质
环境地球化学的采样介质包括土壤、大气、水、水系沉积物、生物样等。但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大气降尘等三种。其中较常用的是采集和分析城市浅层土壤样和降尘样。
在街道两边或高层建筑物顶部收集降尘并结合地面土壤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方法。如Rasmussen等在渥太华市内取居室内灰尘、附近的街道降尘和公园土壤进行比较来研究该市的环境质量[6]。降尘和土壤对比调查, 即可查明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污染水平, 还有助于分析污染物的来源。
2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解释与评价
2.1 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解释
城市环境调查结果的地球化学解释是指对城市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来源进行解释,毕业论文 研究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 建立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解释体系。
2.1.1元素来源判别
对城市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成因进行分析判断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城市环境的物源判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并以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主[7- 9]。不同来源的元素在因子分析中常常进入不同的主因子或表现为聚类分析中的不同元素组合, 根据元素的组合特征来区分元素的来源。如Manta 等在意大利的城市土壤中发现了Cu、Pb、Zn人为源的因子组合, 而V, Ni, Mn, Co等元素作为自然源进入另一因子, 并在聚类分析中组合在一起[8]。
城市环境物源判断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富集因子(EF)法, 它是一种能反映不同地质环境的化学元素比率方法, 用代表陆地来源的元素(如Al、Ti、Zr 和稀土元素等)和代表海洋源的元素(Na)作为参考元素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标准化, 以平抑自然差异对元素含量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出现的较高的富集因子值即意味着人为源的存在, 这种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判断
元素来源及富集程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0- 11], 特别是在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介质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着。其计算公式为[11]:
EF 海(X)=( X/Na) 气/( X/Na) 海(1)
EF 壳(X)=( X/Na) 气/( X/Na) 壳(2)
其中, 公式(1)为判断海洋源的计算公式, 以Na为参考元素; 公式(2)为陆地源的计算公式, 以Al 为参考元素。(X/Na)气、(X/Na)海、(X/Na)壳分别代表元素X在大气颗粒物、海水及地壳中的含量。
通常将EF>10 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人为源标志。但在粒径为2.5μm 的大气颗粒物中, EF>5 即为人为源的标志[12]。
2.1.2元素分布类型及成因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偏高, 但在不同的城市中变化很大, 这依赖于城市的历史年代、经济发达程度、硕士论文 不同的用地类型、汽油的添加济成分、车辆元件的组成等, 在城市环境元素分布及成因的解释中应综合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城市交通是产生重金属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Cu 通常是汽车剂的组分, 而Pb 曾一度是汽油的防爆剂, Sb 可以作为闸垫材料。因此, 交通是城市中Cu、Pb、Zn、Sb 等元素的主要来源。Romic 等发现, 燃烧和道路交通, 尤其是轮胎的磨损和消耗是城市区域内Cd 的主要污染源[7];Moller 等在大马士革调查时认为交通是表层土壤中Cu、Pb、Zn 等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9]。与历史久远的工业化城市相比, 相对年轻的城市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含量, 如非洲的哈博罗内市[4]比悠久的重工业城市伦敦[2]、柏林[3]的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偏低[9], Li 等发现, 城市公园土壤中Cu, Pb和Zn 的含量与公园的年龄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即城市历史越长, 重金属含量越高。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明显依赖于城市用地及工业类型, 如Birke 等[3]在柏林市调查中发现, Al,K, Si, Na, Sc 和Ti 主要是自然源, 即与母质的组成有关; 工业区域倾向于被Cu, Cd, Zn, Pb, Hg 污染; 农业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泥, 富集Cd, F, Cr, Hg, Ni,Zn 和P 元素。尽管非洲的哈博罗内市比较年轻, 但它的不同区域仍然受Cr, Co, Ni, Cu, Zn 和Pb 等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城市中心和工业区的Co, Cu, Pb,Zn 等元素污染, 农业土壤中的Cr,Ni 污染, 居民区及工业区的Zn 污染[4]。
2.2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2.2.1污染程度评价
将郊区土壤背景值与城市各功能区含量进行比较是了解城市环境污染水平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如瑞典斯德哥你摩市Hg 在市中心土壤中的含量是郊区背景值的20 倍, Pb 和Zn 在市区中的含量也远远高于背景值[5]; 在柏林老工业区, Cu 的最大值是背景值的2050 倍, Cd 是1638 倍, Hg 是1780 倍[3]。通过同一城市不同功能区内元素含量的对比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 也常用来评价城市环境的污染水平。
农业土壤与城区内土壤不同, 除了农用化学品外,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垃圾填埋场等都会对农田中的重金属积累产生重要影响。对这部分的污染评价, 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地质积累指标法(Igeo)和富集因子法(EF)。对大气污染物的评价, 富集因子法尤为有效。
2.2.2生态效应评价
( 1) 气溶胶的生态效应评价。大气固体悬浮物的粒径大小具有来源特征, 粗粒源于陆地尘埃, 而细粒源于燃料的燃烧[13]。颗粒越细, 危害越大, 极细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粒径小于10μm (PM10), 尤其是小于<2.5μm(PM2.5)的粒子, 会导致哮喘, 甚至死亡[14]。因此, 生物圈气溶胶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高度的生态风险性。
( 2) 元素生物有效性评价。研究元素生态效应的常规方法是连续偏提取法, 在城市环境调查中, 也有相关的研究实例, 如Zhai等调查发现, 医学论文 由交通引起的人为源的Pb主要以有机质吸附和铁- 锰氧化物态存在[4]; 香港和伦敦的路尘中, Pb, Zn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相存在, Cu主要以有机质吸附态存在[15]。影响降尘中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降雨的pH值。一般情况下,在较低pH条件下元素易于溶解, Alloway等报道其可溶性Cd平均为总量( 降尘量) 的60%[16]; 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输入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使雨水酸化。因此,在易出现酸雨的城市区域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3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论文摘要:我在对使用人教版新课程化学教材后,认为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编排体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等方面都颇有独到之处。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是个刚走上讲台的青年化学教师,使用新课程必修1和必修2近一年,结合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品味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再次全面认识新课程教材。
一、新课程“新”在何处
1.新课程教材理念新
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而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
2.新课程教材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教材内容选材上都是从身边的化学知识入手,教材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冷冰冰的化学知识活跃起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化学知识原来就存在于身边,而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如我在“铁及其化合物”学习中,让学生分析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语“Vc和铁搭档”的科学道理;在“葡萄糖”学习中,引用“三精葡萄糖酸钙”让学生更易接受葡萄糖酸。
3.新课程内容体现出层次性
像电解质这个概念,在必修中有,在选修中也有;同分异构在必修中有,在选修中也有。这些实际上都反映了核心知识在整个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是螺旋上升的,体现出“层次性”。
4.新课程教材章节标题的名称新颖,让学生有亲切感
比如选取的几个章节标题:“认识化学科学”“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本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醇和乙酸”。这样新颖活泼的标题,不要说学生,就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标题都会觉得欣喜,相信每个学习者看到这样亲切的标题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受其启发,我在教学中也经常为各学习主题取一些生活化的标题。比如在学习乙酸这个主题时,我取的标题是“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学生极容易被这样的标题吸引。
5.新课程教材变漂亮了
图文并茂,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和醒目标题,以图代文,提供信息,说明问题,美观、活跃版面,显示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物质或景象,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启发思维、丰富想象。
6.新课程教材附带了情景素材光盘
情景素材内容丰富翔实,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实践证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非常喜爱,有利拓宽学生的视野。 7.新课程教材学习栏目多
如“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学与问”“讨论”等,在教学中恰当地组织、引导并参与其中,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了语言表达等能力。特别是“科学视野”,多为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一些阅读资料。可拓宽学生视野,但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二、新课程关注“生活”
新课程内容一方面更加体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化学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既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既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必修1中元素化合物内容的选择不仅考虑化学学科的体系,还非常强调与生产生活、学生已有知识的关联。主要介绍了八种元素钠、铝、铁、铜、氯、氮、硫、硅,不再刻意强调族的概念,而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统领物质性质,然后以元素为核心,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必修2中,以必修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建构元素周期律系统,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处理,要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情境中,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更要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落实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必修2让全体学生对有机世界形成初步认识,精选了与资源、生产生活、健康饮食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如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烯和苯(基本的化工原料),乙醇和乙酸(生活中常见的酒及醋的有效成分)。改变了以前按官能团的编排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切勿用原来的线索指导学生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有机化合物,并结合实验学习具体有机化合物性质,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认识,形成科学、合理使用有机化合物的意识和方法。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三、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发展空间
面对新课程,教材编者在内容的设计上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以丰富且多样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拓展性活动等素材资源的提供,为学生、教师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可操作平台。教师能有机会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即用教科书教而非教教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通过内容的整合来重组教学单元,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重视学习过程的亲历性,创设合理情境,巧妙地设计探究实验。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有高观点、大视野,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研究课标,研究教材,尊重教材,创新教材,努力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科学、平等、对话、协商。
面对新课程,广大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和评价时面临了从未有过的困惑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反思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在创造性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建宝,王祖浩.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内容建构[J].化学教学.2005.(2).
[3]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0~84.
施建荣: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09年他先后八次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2010年赴俄罗斯科学院天文研究所从事非局部热动平衡条件下原子模型建立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开发表进入SCI检索的学术论文55篇。2003年作为主要成员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了解宇宙中的每一种元素是如何、何时和何处形成的,即元素的合成——宇宙的炼金术,一直是核天体物理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告诉你:世界上珍贵的黄金和添加到食盐中的碘是在激烈的超新星爆发中冶炼出来的;而地球上的大部分钡和锆是在红巨星的核心慢慢形成的,你觉得可信吗?
虽然我们不可能直接测定一百多亿年前银河系早期的化学元素丰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确定贫金属恒星的大气化学成份来了解银河系早期形成和演化的历史。如果恒星还没有演化到巨星分支,它们表面的化学成分就应当与形成其气体的化学成分相同。贫金属恒星样本的元素丰度提供了银河系早期形成历史的信息,特别是银晕和银盘是如何形成的?同时,这些恒星中元素丰度的分布模式,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元素在银河系早期何时、何地形成,以及原初的初始质量函数等。
在元素丰度的分析方面,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工作是基于局部热动平衡的假定下得到的结果。但是,我们知道,局部热动平衡在碰撞占主导地位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这种假设并不对每种元素都适合,在某些天体物理环境下,结果可能严重偏离真实的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在晚星恒星中,特别是贫金属恒星中,由于辐射场的存在,在这些恒星中,恒星大气明显偏离局部热动平衡状态,这时候丰度分析需要考虑非局部热动平衡(NLTE)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非局部热动平衡效应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丰度分析的准确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贫金属冷星大气中很多元素的NLTE效应非常明显,很多研究者利用局部热动平衡得到的丰度结果与事实偏差较大,对O、Na、Mg、Al、Si、K、Ca和Fe等元素丰度的研究无一例外地表明了这一结论。
NLTE效应的计算是一个困扰恒星天文学多年的难题。必须全面考虑原子各种统计平衡过程以及与恒星大气模型的相互耦合。这些年来,我们在NLTE效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用于研究NLTE效应的Li、B、Na、Mg、Al、Si、K和Fe等原子模型,分析了多批样本星中这些元素的丰度。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一批高自行恒星和晕星中Na、Mg和Al三种元素的丰度,结果表明:结合恒星的运动学性质,利用[Na/Fe]和[Al/Mg]的丰度信息可以区分晕、厚盘和薄盘恒星;同时我们还发现,Na和Al的丰度结果不能用目前的超新星和AGB星的产率来解释。近年来,我们详细分析了Si I和Si II谱线在晚型贫金属和近邻恒星中的NLTE效应,确定了这些恒星中的Si元素丰度;并利用日本Subaru望远镜的红外光谱,研究了Si I红外谱线在恒星中的NLTE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要确定贫金属恒星中的Si元素丰度,一定要考虑NLTE效应。同时,我们的结果表明:考虑了NLTE效应以后,解决了矮星和巨星中得到的Si元素丰度不一致的难题。此外,考虑了NLTE效应以后,用红外、紫外及光学波段谱线得到的Si丰度是一致的,而且从中性Si和一阶电离Si谱线得到的丰度也一致。
此外,我们与国防科大的研究人员合作,计算了用于建立原子模型的Cu和Zn原子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在国际上我们首次建立了Cu原子模型,研究了太阳和贫金属恒星中Cu元素受NLTE效应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贫金属恒星中Cu元素丰度确定敏感于NLTE效应。对于Zn的原子模型,我们正在建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