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5:32
导语:在文化素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巩固,才能找到差距,才有利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能力是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结果,有了这方面的意识,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因为,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施化学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化学知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门功课的学习,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新时期,加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以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学生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的重点,配合化学教学改革,把化学教学与有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
三、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形成科学应用意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应用科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意识,树立相信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思维习惯,树立为科学发展而勤奋学习的信心,通过化学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的科学实践与应用意识,这也是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一个重点。化学教学需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应用意识,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先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应知道这些化学现象中蕴含的基本的化学科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强化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比如,看到开发区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看到大街上汽车排出的尾气,应该应用化学知识,思考探索如何使这些排放的气体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确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学活学好。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和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反面的事例,比如某地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由于乱开发和盲目上项目,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救治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发展中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必然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在同学们心目中逐步形成强烈的科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结束语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化;素养;教学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集合,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懂得历史情怀,不断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因此,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重视课堂教学实际成效
当前,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观念的主要科目,可从主观意识方面培养学生的先进理念,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结合有效教学思想内涵,从课程教材、历史素养、结构组合等方面,提出高中学习历史教法调整对策,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导。为了避免早期教学平台造成的不利影响,高中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思想应用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化,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思想的新方向。有效型教学是现代高中课堂常用方式之一,可从多个角度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辅助教师全面开展思想历史教学活动。面对日趋更新的历史教学准则,高中学校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实效性为核心准则调整教学平台,这些是当代高中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学思想引导下,高中历史教法改革将朝着多样式方向进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路径等,均是有效教学思想改革重点,对学生未来高中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实效性”是衡量历史教学的硬指标,体现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水平。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高中学习历史过程中更加重视有效性原则,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高效率的教学平台。
2广泛开展历史课堂阅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是一门文化性极强的学科,历史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的,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新课标下,高中学校历史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高中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高中历史学习要点。“阅读教学”是现代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教师需联系历史阅读教学特点,从学习思维、阅读策略、网络教学等方面,对历史阅读教学法改革提出建议。历史阅读是高中教学难点之一,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历史阅读教学是高中课程主要内容,教师需重视阅读教学模式改革与调整,以学生为中心设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流程。总体来说,历史阅读教学涉及面十分广阔,教师要结合多种角度展开教学工作。既要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思维,也要融合阅读教学特点,这样才能创设符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历史阅读教学平台,从多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调整,满足不同区域内历史教学目标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历史阅读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需以科学发展观为衬托,深入学习“历史阅读”内涵,共同实施高中学校历史阅读教学改革工作。
3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历史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积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历史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历史课程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更具有局限性特点。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历史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高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深入理解项目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体现出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理论+实训”是现代教育体制的新模式,借助理论指导实训工作,以实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历史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发展,这些都是带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必须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历史教学体制优化改革。高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是一门融合历史、人文、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科,重视历史教学是高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缺陷,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理念。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历史教学大纲拟定课堂教案,以项目教学法带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水平提升。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
4结论
总之,文化素养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具备了文化素养,才能深入地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有序的学习平台。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成效,历史阅读、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泉水 单位:衢州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凤.科任教师需涵养“班主任情怀”[J].班主任之友,2009,(9).
[2]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3]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1.容易养成不理性的消费观。校园广告中的一些购物类广告容易激发学生的消费欲望,而这类广告往往大量发放且重复发放,有时还打着打折促销的幌子进行宣传,而且这类产品往往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和品位,加上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往往受到这类广告的诱惑,养成不良消费观念,甚至会引发盲目攀比、奢侈浪费、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2.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接触到他们本不需要知道的信息。贩卖各种考试答案的广告,使一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上当受骗,而且容易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道德观念。一些中介传销机构发放的虚假广告,更是使一些同学不仅失去了金钱,还容易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感,在本就出现“信任危机”的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3.滋生金钱心理。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引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商家从而能取得更大的收益。校园广告虽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其最看重的还是学生口袋里的钱。这种极强的功利性,极易误导学生,使其滋生金钱心理。4.影响心理健康。校园广告带来的各式各样的信息,给一些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冲击,外界与自己的想象不同,容易造成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心理健康。5.影响日常行为习惯。部分校园广告随处乱贴,脏乱差的广告环境,易引起一些同学跟风张贴,养成不良习惯,严重破坏校容。还有部分校园广告以传单形式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只管发放不管其他,致使一些同学养成了随手乱扔传单的恶习。
二、加强校园广告管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
1.设置校园广告专区。通过对济南高校走访调查发现,各种广告的张贴很不规范,在短时间里,宣传广告会相互覆盖张贴数次,这种投放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也达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设置广告专区,可以使广告宣传集中起来。既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收校园广告信息,也有利于美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2.设立专门部门,及时清理垃圾广告。校园广告中存在许多不良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张贴在卫生间等隐蔽场所,包括:四六级助考,考研助考,贩卖各种答案等。这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极易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不良影响,助长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设立专门部门,加强对进入校园的广告的甄别,严禁不良广告进入校园。而对于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不良广告,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不良信息在学生中蔓延,从而为大学生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3.主动吸引优质广告进入校园。校园广告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但校园广告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为使更多的校园广告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学校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吸纳优质广告。如让更多优质培训机构进入校园进行宣传,并在宣传栏内张贴富有创意的广告海报,提高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能力。4.发展校园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们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校园公益广告更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性、公益服务性和艺术审美性。校园公益广告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加大对校园公益广告的发展力度,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提供新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在校园广告管理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制定
借鉴孙建军等的研究,总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可归纳为:目标一:知道与所学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源;能够确定并有效利用与自己课程学习相关的信息源;包括印刷品,图书馆数据库,专业网站等。目标二、能够判断、评价同自己学科相关的信息的准确性和重要性,并能够将之应用于课程的学习中。目标三:合乎伦理道德地、合法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3]。根据上述基本目标,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学生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信息需求不同,在制定目标时要区别对待。比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制定上应包含对工具书的使用能力训练,而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则要强化网络信息使用能力的训练。其次,因为不同年级学生在信息需求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性[4],因此在制定信息素养教育目标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因素。此外,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制定,也要考虑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等因素,以便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为了科学地制定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在课程开始前,首先应该通过调查了解课程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他们的信息素养需求。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希望从该课程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之后,根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类制定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参考院系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合作教育的形式,共同完成最终教育目标的制定。
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策略的选择。针对不同信息素养现状的学生,要实现同样的教学目标,需要选择的策略是不同的。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获取,比如问卷调查、完成特定的检索课题等。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6-8]。为了更科学地测评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设计信息素养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方法。该方法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作为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设计的先决条件,只测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相关的信息能力。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发现完成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目标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参考吴晓伟、杨兰芝[8,9]等对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将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按信息意识、信息习惯、信息安全与道德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信息习惯又分为网络信息使用习惯和传统媒介信息使用习惯两方面。对这三方面分别采用分级制进行计量,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计分表如表1所示:经过统计,得分在80以上的,总体信息素养现状评价为好;在70-80之间的,总体信息素养现状评价为较好;在60-69之间的,总体信息素养现状评价为一般,在20-59之间的,总体信息素养现状评价为较差,在20以下的,总体信息素养评价为差。
信息素养教育策略设计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选择差别化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是实现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对学生群体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现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结合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本文选择学生的专业、年级、就业意向、信息素养现状这几个因素作为学生群体聚类的依据。将每个学生视为空间中的点,学生信息中的专业、年级、就业意向、信息素养现状这几个字段视为每个点的几个维度,采用聚类的方式,即可对学生群体进行划分。对样本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以后,通过分析每个类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以设计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并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设计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案例库是以后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来源,样本学生涵盖越广泛,分类越细致,则后续进行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选择策略越有参照性。对学生进行聚类以后,将每个类的学生群体与以往授课的学生群体进行相似度比较,将与其最相似的群体作为参照,选择相应的教育策略。通过以往的教学记录和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发现原有教育策略的长处和不足,对好的经验加以强化,对不足进行改善,进一步完善教育策略,并进行记录,以备利用。若没有相似的类存在,则通过对学生群体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课程完成后总结经验教训并将教学相关的内容存档,添加进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库,以备以后利用。
一、突出体现具体语境下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语境,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以让学习者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然而,这一点依靠文字教材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从文字教材中某一课的课文或对话中只能导出一种语境,由此也只能用上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再由于受教材编排成螺旋式上升原则的制约,有些相关语言的功能项目是零星出现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相关语言的语用功能的比较、辨别与整合。而电视英语教学资料中,中、外籍主讲老师能按照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还能对相关语言材料的不同语用功能作适当的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
例如学生非常熟悉的问候语“How are you ?”教材中的答语只有“I'm fine, thank you .”/“Fine , thanks.”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过并且已制作成立体化英语教材的《阶梯英语》,就对这个问候语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它集中介绍了多种回答以及不同答语的细微区别。因此,利用多种媒体的英语材料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接触,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减少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二、突出生活习俗在具体语境中的展现
SEFC的教学目标描述中都没有提到文化教学目的,较少介绍英语国家人士的生活习惯的知识,学生能从教材中获得的英语文化知识非常有限。如高一英语第29课的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中西文化在请客吃饭礼仪方面的差异,但所提供的材料不详,仍令学生一头雾水:为什么西方人要把餐巾放到膝部上?西餐的餐具该怎么摆放?西餐的餐具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对于学生的上述疑问,教师用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解释资料。
三、突出俗语、谚语、俚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
在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大众化的口语,这些口语在SEFC中却很少出现。例如,表示“我也与你一样”的“Me too”这个大众化的日常口语,教材要到高三年级第13课的配套练习3中才偶尔一见。而在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中,不但经常出现“Me too”,而且还会出现“Me two” 的谐音用法,以及“Me three”(表示“第三方也与前两者一样”)的俏皮说法。另外,还有“Me too”的否定式“Me either”,甚至还出现“You too”(表示“你也一样”)的句子。因此,经常接触原声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能弥补英语教材以书面语为主、口语文化体现不足等缺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口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例如,“duck”作名词表示“鸭子”是学生们早已学习过的知识,在教学SEFC Students' Book 1B Unit 16 Fire! Lesson 61中的“Look out!” “Be careful!” “Take care!”时,我结合这些句子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Duck!”作为句子单独使用,表示与上述句子意思相类似(即表示“快闪开”)的俗语用法。
四、突出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句子的使用
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使用能力相脱节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学习与使用两张皮”。学生所学到的英语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使用的英语语言材料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他们使用英语的积极性。而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教学材料中具有丰富的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交际用语。这些句子的特点是:句型简单、用词浅近、容易识记且回味无穷。如《洪恩奇境英语》中就有大量的口语化句子,《大家说英语》则在每天的教学节目中都要提取一个经典的口语化句子。这些经典地道的日常口语化交际用语,学生一听就懂、一听即会,而且会在自己的日常交际中试着应用,从而体会到英语口语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口语文化素养。
五、创设交际情景,渗透口语文化
大学生宿舍文化品德修养建设途径大学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在宿舍这块自由天地里,谈国事、议人生、话理想、无拘无束地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宿舍文化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妨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发挥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因势利导,限制、转化其消极影响?如何发挥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使宿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高校大学生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大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宿舍生活、学习,创造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即宿舍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一般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它存在于宿舍的各个角落,有好有坏,有积极有消极。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多姿多彩大学生活的显现,是大学生个性与青春的展示,是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精神的“社会存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反映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校风建设的重要标志。
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影响
环境是人格的支柱。这是美国心理学家HerbertA・Oto的名言。任何人格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系统,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和精神氛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宿舍成员产生影响,使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因而宿舍文化对其思想、心理、行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
1.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深远影响。当今快捷的大众传媒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随着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和媒体进入大学生宿舍,各种文化现象与思潮不分地域和良莠地一股脑地涌入,让大学生眼花缭乱,不置可否。大学生在宿舍针砭时弊,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并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展开辩论,这些辩论有利于开拓宿舍成员的政治视野,启迪思想,活跃思维。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明辨真伪,区分善恶,提高政治识别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容易受一些较偏激的思想影响,使自己在意识形态中步入误区,从而意志消沉,思想偏激,最终为自己定下错误的人生目标和奋斗途径。
宿舍文化也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宿舍环境的文明程度、格调高低,都对大学生身心产生无形的影响。大学生宿舍成员是个较高层次且目标比较一致的群体,彼此有共同的话题,能建立友谊,学会忍耐宽容,学会彼此尊重,从而使彼此间的道德、情操、个性品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能使宿舍成员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感,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相反,不良的宿舍文化会干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麻将扑克、黄色影视等而无心学习,还拉拢其它舍友一起加入,谈论一些低级庸俗的话题,发泄消极情绪,是整个宿舍歪风邪气上涨,低级趣味蔓延。处于这样的宿舍中,人的道德素质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2.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年龄相仿,阅历相似,知识相近,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互动。如果有一个融洽和谐的宿舍氛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塑造健康人格十分有效。相反,如果宿舍风气不好,宿舍成员不和睦,彼此间为点小事争执,不宽容不礼让,不尊重别人,这样往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无所归依的感觉,特别遇到压力时,心理更加紧张。同时还应注意到,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宿舍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小集体的“自然”保护圈,产生防备、排外的心理,缺乏与其他同学情感的交流,从而导致同学间思想行为阻隔,关系淡漠,大学生孤独、忧郁、嫉妒等许多心理疾病也因此产生,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3.宿舍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因而,宿舍文化将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往往使大学生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消极病态的宿舍文化往往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表现出颓废和消沉的倾向来。宿舍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
宿舍文化影响宿舍的学习风气。在一个学习风气浓厚的宿舍,一个人的进步往往会激发其他宿舍成员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相反,一个学风不浓的宿舍,成天是打麻将扑克、上网聊天、谈情说爱,不思进取,虚度时日,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学习自然会落到别人的后面。
在宿舍这个大学生的“家”里,大学生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培养了大学生接纳别人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同一个宿舍里的一个成员对书画、音乐、某种体育运动的爱好,往往会波及所有其他成员。宿舍成员之间的这种长久的文化互动,极易诱导同一宿舍行为模式的趋向。
宿舍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人际交往上。目前的大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龄人的交往少,到学校过起集体生活,由于脾气、性格、爱好千差万别,宿舍成员间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一个宿舍风气正,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就会使宿舍人际关系融洽,彼此和睦相处,在增加友谊的同时,还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相反,如果宿舍成员之间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而互相闭锁、互相对立,就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和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创建和谐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
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宿舍这块阵地如果先进文化不去占领,那么落后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如何创建和谐宿舍文化,充分发挥宿舍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环境,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作为大学生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宿舍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在整齐舒适、明亮优雅的宿舍中生活,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焕发。相反,地面脏兮兮,四壁破旧不堪的宿舍环境会使大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兴趣消失,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要从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心灵的视角出发,搞好宿舍建设、园林绿化和楼道、厅、室的装饰,既要有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又要有幽雅别致的游乐景观,同时,还要有发人深思、激人奋进的中外学者或杰出人物的画像、雕塑、历史遗物或诗词警句,这样既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性情,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宿舍物质环境的绿化、美化,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实际的意义,而且对体现大学特定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特定的意义。
2.完善大学生宿舍的制度文化,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实现宿舍管理制度化,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要完善规章制度,如学校严格规定宿舍熄灯时间和大门开关时间,保证作息规律正常化;制定宿舍达标管理办法,严抓宿舍卫生、内务管理,对大学生宿舍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评比,实行“达标”“星级”综合考核,奖勤罚懒,评差奖优,逐步培养起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二要用制度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对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并纳入到大学生的德育考核中。用制度来规范他们在宿舍中的行为,为大学生在宿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3.发挥管理的合力效应,抓好宿舍文化的导向工作
大学生新生入学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很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学生干部等的影响特别大。这些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大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质量。由于他们在学生中一般都有较高的威信和声望,所以他们的政治态度、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甚至习惯用语都很容易诱发其他大学生认同、模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导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办法、采取新措施。发挥助理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施以积极地引导,要努力制止消极、病态文化的产生滋长,大力扶植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的发展,以良好的舍风促进班风、校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好转,从而实现宿舍文化的导向和辐射功能。比如,看到同学们浪费饭菜的现象比较严重时,就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现状从修身处世的角度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看到崇拜明星的现象,就应该不失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看到宿舍里俗文化泛滥,就应该引导或组织学生欣赏和学习高雅文化。如开展名著、名画、名曲、名影视的“四名”欣赏等。另外,学校各级组织在组织大学生开展活动时,应适当考虑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宿舍成员的集体观念。
4.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宿舍文化就有生机、有活力。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中,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正在逐渐地被尝试、被采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心、创造力和自主意识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在宿舍区成立大学生自律组织,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宿舍管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比如由大学生自己承担清洁、保卫、维修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并与党员发展、团员推优、奖学金评定及其他评优工作挂钩。这种做法既可以锻炼学生骨干的组织能力,又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总之,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自强、自律、自信的精神风貌。
5.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
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凝聚力以及参与竞争的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校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积极探索,为学生创造开展文化活动的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以摆脱社会文化中庸俗内容的影响,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和营养,追求和创造同自己知识水平、文化层次相适应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内容,自觉建设具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层次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比如针对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报告会等,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成才欲,同时也可根据每个宿舍的长处、特色和兴趣举办球类、书画、乐器等各种比赛、展览等,这样既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又能加强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从而推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向高层次迈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握时代的脉搏,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自觉建设高层次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趣,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成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高等教育研究,1999.74-76.
[3]刘超捷.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4):43.
[4]张志徉,王晓玲.浅析宿舍文化.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4):64-66.
[5]宋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济宁师专学报,2005,(6):8-10.
[6]宋东亮.宿舍文化的功能及其构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14-15.
[7]曾志伟,王铁骊.寝室文化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突破点山西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1):39.
[8]金代志,王晓明.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与育人作用.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2):87-88.
[9]刘伯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3):5-6.
[10]冯友梅.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新探.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23):37-38.
[11]姚永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映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35-37.
[12]杨松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建构.理论月刊,2001.61.
[1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3.
关键词:安全文化素质;含义;作用;培养;内容;方法
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本质要求,是理念文化存在的载体,是安全文化建设之根本。安全文化素质培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决定了员工的安全行为,因而研究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对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具有基础性意义。
一、安全文化素质的含义及作用
安全文化素质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经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而获得的,对安全知识的全面理解,而形成的具有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
安全文化素质是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和基础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拒绝违章指挥。(2)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制止违章作业。(3)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避免短期行为。(4)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督促隐患整改。
二、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企业员工队伍由不同类型层次的人员所组成,不同层次人员所接受教育及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所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有大的差异。由于素质不同造成的不同层次岗位分工对人员安全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素质文化建设的内容应有所侧重。
1.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1)具有强烈的安全思想意识。领导决策层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表现为人本意识,即以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价值取向,防止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表现为强化法治意识,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安全工作中去,并运用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提高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2)具有较高的安全决策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事故评估能力、对本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事故预测防范的能力、解决现场安全生产及系统安全工程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3)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能够组织协调各部门、各级人员按照决策层形成的意见去贯彻、去落实,杜绝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严、抓而不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现象的发生。
2.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1)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遵守法令法规,并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
(2)刻苦钻研业务,具有本系统安全管理技能,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管理的新技术、新办法,推进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督促落实。对安全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不做表面文章。
(4)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使其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有效途径,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6)结合基层实际,发展和创新基层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方法,从基层抓起,建设好区队车间及班组安全文化,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
3.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1)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维护健康,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有较强的主人翁安全意识,有安全为自己、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程序、标准化操作;不违章指挥、不冒险蛮干、不违章操作;能够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操作,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4)有较强的安全技能,熟练本岗位的作业标准、安全操作技能、操作要领,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非正常情况处理办法等。遇到异常情况,能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的扩大。
(5)有较强的纪律性,能够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主要方法
加强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员工以业务素质为主的职业素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人本观念,造就高素质、保安全的员工队伍。
1.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
领导者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角色,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的负责人,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组织者、倡导者和示范者,在塑造安全素质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安全素质文化定格后,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身体力行,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以本着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才是可行的、安全的。如果相反,领导者不去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安全素质文化在员工中就不会得到强化,就难以变成全员共有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离于优秀安全文化价值观的体系之外,陷入空谈,经过精心培育的积极的企业安全素质文化也就会逐渐枯萎、失去活力。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确保安全生产的能力
要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具体就是要抓好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殊工种培训和安全员的教育培训等。教育培训,目的是加快职工安全价值观的形成。向员工灌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等安全观,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当所有的员工都不违章,不听从违章指挥,做到安全生产,那么企业也就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了。但是安全培训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终身为之的一件大事。通过培训,不仅要让员工明白其所在岗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提高责任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员工队伍的整体安全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将员工培养成具有现代企业所要求的有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实现自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从而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员参与
企业为培育员工安全素质而挖掘的员工行为规范、安全价值观、安全实现目标、安全形象等安全文化内容,若不去宣传、推广,它就只是个摆设,像浮云流水,不会深入人心,更不会发挥实际效用。安全素质文化是全体员工的文化,企业要本着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的思路,引导全员参与。
首先要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征文、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技能比赛、职工合理化建议、职工身边无违章、班组无事故、安全明星、安全班组、安全日等群众性活动,多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渗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应用员工手册、宣传栏、图书、报刊、电视、局域网、安全演讲、安全会议、事故报告会、职工家属座谈会、安全形势分析会、知识竞赛以及安全文艺汇演等形式,寓教于乐,增强职工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对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灌输安全理念要形式多样,采取专家授课、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案例教育、观摩学习、分析讨论、预案演练等。
第三,建立以“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自主管理模式”。通过营造安全氛围,使广大职工对安全理念,安全制度熟读、熟记、了然于胸,全员皆知,转化安全行为,将职工的自觉行为,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确保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4.鼓励正确行为,把安全文化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安全素质文化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员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员工的深层观念之中,从而使员工的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员工将企业安全素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他员工树立了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因此,对符合安全价值标准的行为不断给予鼓励和强化,是巩固企业安全文化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作者:张洪亮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体现民族性、传统性也是挖掘标志设计内涵的一个手段,它能丰富标志设计的艺术语言,增强标志设计的含金量、表现力,我国传统绘画、书法及吉祥图案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誉为有着东方特色的中国画,在表现手法上具有非常独到之处,从画面构图、题款到笔墨的运用,都有着自身丰富的表现形式,除了技法的玄妙,中国画还重视写意,以形写神,其意境更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笔墨情趣的书写艺术,是在汉字发展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形态,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各个阶段的字体结构和风格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篆书的规整匀称、楷书的严谨端庄、隶书的古朴刚毅、行草书的飘逸秀美等,而且一种字体就有多种风格。其实,能够理解和掌握书法本身就是一种设计。
中国古代纹样及吉祥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纹、汉代漆器上的凤纹、唐代的宝相花纹等。龙的图案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变化,造型丰富多样。在商周以前由于人的信仰崇拜等观念,龙成了超自然的力量的代表,纹样粗犷、狰狞。
春秋时期以后,龙纹变得大方,富有生活气息,开始给人以华美之感。到了唐朝以后,龙纹愈发具有华丽、升腾、兴旺的含义。如今龙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又如,古代传说中凤凰喻示吉祥、幸福;中国结图形象征喜庆、团圆;圆形方空钱喻示富足、安泰;太极图中蕴含阴阳回转、互利共生的哲学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传统视觉意义和思想价值体现。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力求单纯、明快、富有深刻内涵并独具中国特色。此设计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并且一形多义,运动员即汉字“京”字,代表华夏人文形象与北京地域特征,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又表达了运动员奔跑喜迎奥运的精神,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受到世界人民的好评,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语言相结合,并融会贯通在标志设计之中,可深化作品的文化底蕴,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延续和开拓标志设计的本土风格。
回顾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杰出的平面设计是将中国民族特征和国际性的视觉语言融为一体的典范。如著名设计师靳埭强、陈幼坚等,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并融合现代视觉语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设计就是对文化内核的理解和消化并加以发挥和引申。现代标志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要强调的是这种结合不是对传统纹样的简单拷贝和挪用,而要求教师理解和掌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引导学生对传统纹样进行提炼和加工,深化标志所传达的理念,将传统元素与现念相结合,让传统的元素有新意,使现代的设计包含民族元素,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设计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为创意插上民族的翅膀,从而设计出更多更具特色的标志作品。
因为我没去过敦煌,没见过飞天壁画,为了给学生讲明白什么是飞天,赶紧的在网上查资料、找图片,翻阅书籍杂志,终于弄清楚了: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带学生“游览”过敦煌之后,让学生讲讲歌曲中一直重复演唱的“学那张骞出西域,丝绸之路情意长。”由于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于是他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看她们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事情经过了解的还是不错的,接下来谈谈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国的丝绸、精美的手工艺品、漆器、铜器、玉器等传列西方,而西域的诸如良马、骆驼、驼鸟、狮子等动物;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萝卜、葡萄、大蒜、石榴、苜蓿等各种土产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普及的差不多了,赶紧趁热打铁普及一下音乐知识,我把这首作品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歌曲主要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面对烈日风沙,不怕艰难困苦,与大自然抗争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把骆驼在沙漠里行进的那种坚韧步履与神态和它倔强的性格烘托出来,歌曲情景交融,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通过演唱,歌曲的主题思想被表现得淋沥尽致,把主人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了。歌曲采用A+B+C+A曲式结构,结构规整、严谨。这首合唱曲共分四段,开始以两个声部中速缓慢的向前推进,两声部用哼鸣来演唱,气息低沉、微弱,仿佛再现远方隐隐可见的骆队,随后旋律开始由低到高,力度由弱到中强,此时音乐给我们的场景是由依稀可见到完全清晰的变化过程,使音乐产生朦胧、遥远的艺术效果,让听众感受到骆队从远古蜿蜒而来的诗情画意。作品采用在合唱声部之间一长一短,一进一退的作曲手法,使两个声部交替有序,相互映衬。其中,抒展而悠长的高声部旋律用来表现主人饱满、激昂、向上的生活热情;而节奏明快的低声部旋律采用与之相反的切分节奏,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音乐效果;并且节奏鲜明的低声部切分音准确地表现出骆驼在沙漠中行进时坚韧不拔的姿态。歌曲的音乐旋律和曲调优美动听,形成气氛热烈而稳健、意境深刻而美丽的音效氛围。这种氛围使听众仿佛感受到蔚蓝的天空下连绵无尽的沙丘,没有鸟叫,没有骚动,浩瀚的沙海一片寂静,只有清脆的驼铃在风中回响,天空中白云朵朵,烈日发出白光,远处是茫茫黄沙承载着,被蒸发的热浪,大地上黄沙漫漫中一群驼队由远及近从大漠边走来,一点一点的向我走近,驼队中骆驼们迈着坚强有力硕壮的腿昂首挺胸行进在黄沙上,宽大厚重的脚掌踏在柔软的黄沙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驼铃声响彻耳畔,划破长空,打破沉寂……。驼队的主人们走在这金色的大道上,时隐时现,使这幅美丽的画面更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第二段音乐通过变化拍子强弱规律,将第一、二小节进行了f、p的处理,把原来4/4拍的f、p、mf、p,处理成p、f、p、p来演唱,尤其是前2拍的“la”运用了上滑音的唱法,再加上旋律出现的8度大跳,使音乐在力度、强、弱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大的对比,对比产生了进一步的音乐张力和音乐动感。形象地描绘了骆驼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时的动态、神态。随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歌曲的第三段音乐进行了新的变化,先是将速度进行加快,由于速度的变化整个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都变得激动、欢快、热烈、激昂了。高声部以一个具有呼唤性的“哎”起唱,像是人们看到了曙光,极大地烘托了音乐的气氛。音乐旋律变得明快、悠扬、热烈、奔放,似乎对一切充满了信心,充分表达了人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和情绪激昂的心境,展示了人们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满怀激情取得最后胜利的喜悦心情。歌曲还将听众置入无数美轮美奂的飞天造型中,思绪随着舞动的飞天穿越时空,飞散的花雨化作一串一串律动的音符渗入心田!同时在历史上张赛不畏艰难险阻、不惧豺狼虎豹出使西域,勇走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为在旋律上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低声部采用了铿锵而有力的切分节奏,鼓点似的切分音,形象地描绘出骆队坚韧不拔坚的前行的生动画面,在这漫长而崎岖的征途上一路风尘仆仆,脚步是那么雄健、浑厚。此时音乐达到了全曲的,绽放出一种形神兼备的音乐形象和完美的艺术效果,伴随着凌空飘曳的衣裙,漫天飞舞的彩带,一副绚丽多姿、千变万化音乐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尾声时,音乐速度从新回到歌曲开始部分。“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驼铃声渐行渐远了,蜿蜒的队伍走过沙碛,身影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上,留下一片安谧。此情此景采取音乐从强到渐弱的处理方式,使音乐旋律由清晰逐渐变化为朦胧而遥远。这种产生结尾与开头的音乐形成对比鲜明的效果,使得歌曲前后相互照应,前面的音乐由弱到渐强,旋律从朦胧到清晰,给听众展现骆队从遥远的地方慢慢地走来的情景,而最后的音乐则是由强到渐弱,旋律从清晰到朦胧,展现出骆驼商队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地消失在天际,朝着远方的目标———敦煌继续前行的倔强背影。从《敦煌的故事》这首合唱歌曲中让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中国古代文明横亘千年的汉唐盛世的繁荣古道———丝绸之路的神秘和敦煌的美妙,使我和学生从音乐的奏鸣声对敦煌、对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产生遐想,被这首歌曲的音乐成功处理所感染,充分体现出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自己只有在对歌曲充分分析和理解后,才能准确地处理和表达,而歌曲的分析、处理是手段,表达才是目的,没有准确的分析,就不会有真挚情感的表达。作曲家运用不同的音乐处理手法,表达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使歌曲情景交融,把人物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来,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这种作品的表达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让氛围在音乐包裹中,使人们有所感悟、有所遐想,这也正是一首好作品艺术价值的体现。
作者:王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