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8:05
导语:在课程群建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仪器分析;精品课程;培养模式;教学资源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为国家理科基地开设的主干基础课之一,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自1980年教育部将仪器分析首先列入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以来,我校从1982年起开始为79级本科生开课。多年来仪器分析课程组认真规划,深化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该课程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创建项目”,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一、实施系列改革,提高课程质量
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
1.教学队伍建设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保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严谨规范。秉承“以人为本,教学第一,治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传统,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课程组现具有年龄、职称、学位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教学科研创新群体。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按照化学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以一级学科架构的“平台(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模块(专业交叉、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群(素质教育、学科前沿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宽口径、大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为人才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郑州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也是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我校的化学专业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化学)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按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模式,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实行单独编班、单独上课、动态管理的滚动竞争机制,进行重点倾斜和培养,在推荐免试研究生、提前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方面,享有优惠待遇。应用化学专业则注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系统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试验、开发研究、工艺设计技能,优良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生产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建立的“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课程按层次化教学体系实施。仪器分析面对化学类专业不同类型的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理科基地班、应化班和六年制本硕连读班)分别授课;同时,对于非化学类专业,制订单独的教学计划,开设分析化学课程(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选拔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单独编班开课。自2011年开展仪器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试点,启用被国际著名学府普遍采用的教材作为基本教材,结合使用自编的教材,使学生受教育的层次得到更大的提高。课程采用全英文课件授课,教学语言根据课程难易和学生理解程度中英文并行。实验班同学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热情,双语教学的开展为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渠道。2011年又新增开设学科前沿课程群的“今日化学III”(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学科方向内容),讲授学科及课程的发展状况,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3.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课程的总体要求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讲课、习题及讨论课、专题报告、作业、课程论文和检测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相互呼应,多种形式与多种手段配合使用。
分别按照化学类及近化学类基本教学内容,讲课时在突出基础的同时,对每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予以介绍,把仪器分析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引入授课内容,适当反映现代进展水平;并注意时时传输学习方法。
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给出专题研究结果。通过撰写课程论文,使学生归纳了知识,总结了概念,学到了思维的方式,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创作做好准备,为以后撰写科研论文打好基础。对于撰写课程论文这一教学改革尝试,多年来坚持至今。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观点的论文。
安排课堂讨论,学生根据仪器分析所学内容,结合相关课程知识进行准备,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评。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建立了考核成绩综合评价办法,各项考核要求均占有一定的成绩比例。采取将笔试成绩作为一部分,与作业、课程论文、习题讨论等成绩相加,计为课程的总成绩。总的思路是增大平时学习成绩评价的比重,将考试尤其是期终考试的要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该项教学成果通过省教育厅鉴定,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管理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加以推广。
4.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建设和课程网站建设与维护
根据课程特点开发和应用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建设了网络课件资源库。将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以章节为基本单元,以知识点教学单元为单位,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提供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媒体素材的建立在使用中经过不断测试、修订。CAI网络版课件可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
同时,我们还建设了“仪器分析教学网站”,学生可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课程的预习和复习,并且还可进行在线自我检测,及时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所学内容。根据需要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5.教学研究
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材建设、队伍建设、课件资源库建设,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事实上,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长期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课程负责人参加的由高等学校化学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多功能综合性高等化学试题库的研制和应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课程负责人参与承担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郑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课程组还发表了近20篇教学研究论文。
6.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仪器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各自独立开课,又相互紧密配合。利用构建的适应理、工、医等各专业的化学教学大平台,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设立了加强基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目标。
仪器分析实验分为基础、提高和设计三个层次。开始的基础实验以基本内容为主,逐步扩大范围和难度,设计实验由学生独立查找资料、设计方案、选择仪器来完成。
7.实行本科教学导师制
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理科(化学)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国家基金委人才培养基金“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和“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建设项目”,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实行本科教学导师制,课程主讲教师同时任基地班导师。结合课程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导师实验室。广泛吸收本科生参加项目训练,开展“师-研-本”互动式科研训练模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近年来,课程组指导化学系本科生参与公开30余篇。
二、课程建设中有关问题及思考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内涵建设,最终目标是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真正使学习者受益。
在开展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特色、规范与创新、内容与方法、基础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点与面的关系,切实认识到“质量工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树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别按照“研究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思路,进行因材施教。既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化学“研究型”人才,又要根据经济建设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协调分析化学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要更加细致地修订教学内容,逐步优化。处理好理科基地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本硕连读班和应化班的关系,确定不同的培养重点,确立切实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探索具有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本硕连读班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地班推免的影响,据此,一方面增设“本硕班”奖学金;另一方面,使其可自由选择到基地班或双语班上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成才。不过,由于涉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衔接问题,仍待进一步整合。
2012年年末,举行了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签约揭牌仪式。这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中科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精神,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的设立,对于探索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带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这同样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仪器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研制和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在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技术兴起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研制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应用,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辟了重要的途径。但是,课件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课件资源库建设、实施和维护,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对教学内容再创造的过程。既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又需要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技术,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进一步对网站内容、形式补充完善,为广大师生在获取网络资源的同时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
3.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
要创建“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加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同时,必须注重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适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
4.依托专业建设平台
“当代分析化学是一个丰富多彩、内容繁多的知识宝库”。作为专业的基础知识支撑,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为分析化学学科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也为相关学科提供了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结合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有机化学)和河南省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建设,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勇于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优秀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杰. 仪器分析(第二版)[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叶能胜,张孝勇,谷学新. 浅析国内外仪器分析教材的选用[A]//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09:251-253.
[3] Skoog D A, Holler F J, Crouch S R.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6th edition) [M]. USA: Brooks Cole, 200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岗证赛课;课程体系
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朝着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使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时展的要求,已成为会计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众多教改项目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重点和难点项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体系模式的现状
当前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课程与实践脱节,简单照搬一本高校的课程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课程所覆盖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脱节,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由于缺乏高仿真训练而导致就业后无法立即开展业务工作,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关于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李丽君,姚雨晴(2013)认为存在理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授课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秦海敏(2011)认为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关于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邓孙棠(2013)提出构建一个与"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相应的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胡琼(2013)提出多角度构建"多元化"的理实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李传宪(2013)提出CPA考试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融合,蓝文永、许蔚君、孟凡芳、罗小明(2011)等学者提出了能力导向(本位)的课程建设体系等等。学者们提出了课程建设方案的多重理论,但是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岗证课赛”的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岗课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知识点安排所学课程,所学内容普遍使用性强,岗位针对性不足的现状。根据学生就业时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本校学生就业方向,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务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针对出纳员岗位设置出纳实务;针对成本核算岗设置成本管理实务等课程;针对纳税申报岗设置税收实务、税务会计等课程;针对企业理财岗设置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等课程;针对财务审计岗设置审计实务等课程,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岗位群实操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各岗位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证课融合”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级别和职称的提高也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取相应的证书,此外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相关的专业工作,也要求有不同的资格证书。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分为国内考证和国外考证两大板块,归纳起来国内考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造价师、造价工程师、价格鉴证师、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等,国外考证包括英国特许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美国管理会计师、英国国际会计师、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等。学生为了能顺利地获取就业相关的证书,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尽量包括各类别、各层次的资格、职称考试所涉及的内容,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课,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配合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考试的时间,从而有效助考。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国际合作班开展课程相关课程建设,帮助学生考取国外的资格证书,以便学生在毕业时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就业平台。
(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赛课融合”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使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通过竞赛集中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让学生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的综合素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利用课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把“赛”作为“课”的有效补充,通过“赛”提高“课”的实际效果,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课外竞赛主要有珠算大赛、点钞大赛、综合计算技术技能竞赛、会计操作实务大赛、会计分录大赛、会计百题知识竞赛、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会计技能比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挑战杯”竞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进行引导。
三、“岗证赛课”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岗”能够体现企业单位的真实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需要企业的参与,最好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建立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以实际工作岗位和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同时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平台,也有利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项社会培训和专题讲座、组队参加各种会计知识技能大赛、合作等项目的开展,既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又能提升教师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企业员工形成创新意识,实现多赢。
(二)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过程
在“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企业调研,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拆分为具体任务,明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便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图
(三)将职业证书、竞赛获奖计入学分,实现课证赛相融合
学生为了取得珠算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行学分制下,将证书量化计入学分,实现与相关专业课的学分互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取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及拓展取得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信息化工程师证书,可作为额外的加分,代替选修课程学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奖励的,可按照奖励类别、奖励级别计入相应的学分,或者作为相关课程考试成绩的加分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竞赛活动的兴趣。
(四)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
鉴于校外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岗实践机会有限的现实条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需投资引入先进的模拟实训平台,模拟企业内外部职业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混岗、轮岗实训,将事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系列专业课程中,延生到定岗实训阶段,为学生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上,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功底不足,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流于形式。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毕业论文选题和行文应结合校外顶岗实训的实践撰写,改变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发现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采用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岩.会计专业“岗证单”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课程优化设置[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关键词]医学教育 质量 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医学教育也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随之而来的质量与数量,规模与效益等一系列内在发展逻辑与外在社会需求相矛盾深层次问题也接踵而至,质量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医学教育的重心要从积极发展转到提高质量的健康发展上来,如何保证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才的培养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一、建立高水平学科。学科建设的目标是为医学教育提供有利于学科创新的环境,医学教育质量依赖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建设、实验室建设、学术氛围建设等。
二、加强学生管理。主要方面有:招生与毕业生分配、学习与奖学金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学生德育管理等。在招生方面应提高生源质量,动员应届毕业生报考,推荐优秀毕业生直升等。对已报考的考生,在理论、政治、身体诸方面严格审查,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毕业生分配应尽量做到学用一致、人尽其才、满足国家建设;对学生学习实行科学管理,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和能力的训练,需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2]。要扩大学生学习上的自由度,给学生学习上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要注重于抓学风,包括活跃而浓厚的学术风气和勤奋而严谨的学习风气;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补助。实行奖学金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机制的健康发展和精神观念的变化,有利于在学校中创造出开展学业竞争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进取观念,创造性的发挥学习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性和自主能力;学生群体活动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课外文体娱乐活动及食、宿等与学生群体生活有关的工作管理。加强学生群体生活管理,要把学生群体生活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综合平衡,防止偏颇。伙食问题是学生群体生活中的热线,组织学生参加伙食民主管理,是办好学生伙食的重要措施。学生集体宿舍的管理应由学校设置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统管学生宿舍的设施、备品、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和环境美化等。学生课外群体活动主要指正常课堂教学以外的其它活动,包括第二课堂、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文体娱乐等集体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应使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培养、文娱活动、体育锻炼、思想建设等溶为一体。
三、加强指导教师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要聘选那些思想作风好、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科学研究成果显著、而且目前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制定培养方案;2.根据专业的要求,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3.通过科学研究,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论文工作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全面培养,教师应全力以赴。4.除了在业务上循循善诱外,在政治思想工作上也要诲人不倦。教师都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5.毕业分配是学生的工作定向。要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专业介绍”,还要做好学生“个别介绍”,使学生分到合适的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教师还要经常关心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上困难。最后,教师要经常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培养工作。
四、制定合理的医学教学计划。从学校本身的性质任务出发,力求所制定的教学计划符合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符合教学管理的原则。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使教学计划达到整体优化。教学计划的组成,主要是课程设置、学分分配、教学环节安排及学年编制等。首先,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可划分为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它们都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联系和一定的顺序,各有一定的地位和任务。制定时要有目的性、客观性、完整性、系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其次,学分分配包括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的时数、每周上课的时数、每个学期上课的时数、每个学期上课的时数、以及教学计划全部课程的总时数。关系到整个培养任务的完成,必须根据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任务,课程内容的分量和难度,课程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等几个方面,全面衡量,合理分配。既要保证质量,又不能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特别应注意的是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定出恰当的学时比例;再次,全面安排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计划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验课、考试考查、教学实习等。这些环节都各有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实施方法;此外,教学计划中还包括有学年编制。要规定每学期、每学年的周数,规定上课、考试、实习、生产劳动、军事训练及假期的周数。
五、制定个体化的培养方案。应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下,依据考生入学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学生将要达到的质量要求,面对学生个人做出培养计划[3]。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重视科研。首先,科研是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新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获取知识,还要具备能力,尤其要有创造才能[4]。科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开创新知识的活动,科研活动是培养智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次,科研是创立发展新科学的基础,任何学科的建立都是在科研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形成的;再次,科研体现学校水平,学校不仅通过科研可以使学校获得最新的科技信息,站到学科的前沿,使学校处于先进水平,而且科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学校创收的重要手段,科研也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教师通过科研掌握本门学科的最新信息和发展趋势,使之始终处于学科的前沿。同时在开展科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高校应该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又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处理科研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2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内在联系,也存在着矛盾。从认识活动意义上说,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从培养人才的意义上说,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提高,这种“源”与“流”、培养与提高的关系,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教学和科研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活动,必定会在教师、学生、手段、时间、条件等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但只要认真分析,合理安排配合,求得解决具体矛盾的方法,不仅不影响而且能做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密切结合共同提高,达到既培养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又出丰硕的科研成果。3正确处理基础、应用和发展研究的关系。当今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为技术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而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必要环节,对于开拓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和革新现有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合理部署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确保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既为四化建设培养锻炼了人才,又为振兴经济和技术做出了贡献。
七、提高论文质量。论文是全面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下面就选题、论文的要求标准及论文的评审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在选题时应注意:1.坚持创新。对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趋势、成就要有较全面的了解,所选的课题要有所创新。2.既要注意选题的先进性和社会需要,又要考虑完成的可能性。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结果,特别对实验条件要有恰当的估计。3.注意结合教师研究课题进行选题。遵循教师多年来的科研专长继续做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情况、动态、资料掌握比较齐全,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少走弯路,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研究课题的重点、要点和难点,集中精力发挥其独创精神。4.结合学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进行选题。对基础理论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选一些侧重理论性的课题;对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学生可以选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题,以便尽早出成果。要在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课题,教师同意后定题,或由教师提出一些课题,由学生选择决定。
(二)明确论文的要求和标准:1.论文要有一定的份量,在资料收集积累方面,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方面要做一定量的工作,其工作量不得少于一年。2.论文要反映出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3.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论点明确,基本观点正确,论据充足。4.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在实践上有实用价值,或在学术上有理论意义。
(三)学位论文的评审,一般需要经过下述几个环节:1.教师把关。教师对学的论文要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对于符合标准的论文,提出建议组织论文答辩;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不应组织论文答辩。2.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应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方针进行答辩。由学生报告论文主要内容,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答辩完毕后,召开答辩委员会会议,就论文“通过”与“不通过”进行表决。
综上所述,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应培养能够进行知识创新、推动医学学科向前发展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扎实学术基础和良好素质的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应培养追求自身的智慧发展、能力的增强和精神境界提升的优秀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均反映了医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克毅, 赵军. 从扬弃到超越[J]. 中国高等教育,2004,(6):33-36.
[2]马文阁, 邱红,等. 浅谈教育质量观[J].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6,(6):67-68.
[3]王亚杰, 王沛民.教育质量:宏观层面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25):58-63.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是指运用一定手段,采取一定措施,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监控和对培养结果进行检验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在1998年教指委成立之初即按照“自评为主、以评促建、专家咨询、政府监督”的原则,制定了包括招生、课程教学、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办学特色与效果等6个指标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5年又《深化工程硕士教育综合改革》,这些都是对工程硕士培养教育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件,也是确立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之一[1]。本文拟从双三螺旋模型理论出发,论述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为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供建议。
1双三螺旋模型
河海大学提出的双三螺旋模型是基于三螺旋理论,运用系统科学思维与方法,瞄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构建的以知识链、能力链、素质链为内部三螺旋,以行政链、生产链和科学链为外部三螺旋的重要理论创新[2]。
1.1内三螺旋
内三螺旋是知识链、能力链和素质链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同时也具有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呈相互交叉、重叠的螺旋式上升的关系,是个体成长成才的源动力。知识、能力和素质这种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构成了人才培养的三螺旋关系,即知识链、能力链、素质链的内部三螺旋,对工程硕士来说,知识链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交叉学科和工程原理等;能力链由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构成;素质链则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审美素质、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等内容构成。
1.2外三螺旋
外三螺旋是科学链(大学)、生产链(企业)和行政链(政府),分别代表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的主体。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大学逐渐由社会的次要机构上升为主要机构,日益成为知识社会中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关键,并将同企业一样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1.3双三螺旋模型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
知识链、能力链和素质链组成人才培养的目标链,目标链就是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行政链、生产链和科学链组成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链,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外部保障。外部环境链和内部目标链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双三螺旋关系,两股三螺旋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各项创新活动[2]。
2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2.1制度建设
良好的制度体系是保证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培养质量评价首先应考察的内容。许多培养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突出,因此,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方式是否高效,是否运用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平台提供便捷服务等应作为评价指标。
2.2生源质量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目前高校选拔学生的主要渠道,生源条件是决定培养质量高低的基础,优秀的生源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生群体的整体水平,也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水平。研究生入学前学历参差不齐,学科专业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离校多年,专业基础不扎实,因此,具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数量、第一志愿报考工程硕士的学生人数、调剂生数量等都构成了质量评价的指标要素。
2.3课程教学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三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是对全体学生的必学科目要求,如理论课和英语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专门要求,学生获得课程学分的方式一般分为必修和选修。然而,“一刀切”的课程设置造成了“课程设置整齐划一”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也是制约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课程教学中企业参与课程方案制定、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度、教学组织形式、在线课程与案例库建设等均应纳入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2.4实践基地
培养工程硕士,除了高校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更需要依托项目技术开展工程实践,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联合培养基地作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平台,是高校和企业、行业互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联合培养基地的数量、企业实力、学生实践时间、实践经费支持、基地师资力量等均应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2.5双导师制
导师是工程硕士整个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参与到实践环节的工程硕士,在基地實践期间也应该有基地导师全程指导,“双导师”制度才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基地导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对研究生实践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是否实行双导师制,生师比,校内导师的资质和条件,基地导师的职称、数量和比例,导师的考核激励机制等也应纳入评价体系。
2.6学位论文
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硕士学位将逐渐过渡到以应用型与学术型并重,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也将向多样化发展。学位论文不以追求学术目标为唯一形式,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更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更注重职业导向,而在研究生培养的实际中,存在学术型研究生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论文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混淆不清。因此,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进展监督、成果转化、优秀率等应作为评价指标。
3建议
3.1完善选拔方式
在选拔方式上恪守严格的录取标准,科学合理地考察学生的报考资格、入学成绩、学术和科研潜能以及职业素养等,从而可以对生源以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一个全面认知。例如,除了一般的入学考试和面试外,还要有意识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察,择优录取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另外,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企业参与面试的权利也会将在研究生的选拔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3.2优化课程体系
首先,高等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其次,高等学校在开设课程时,要增开选修课程,擴大学生选择范围,要紧扣社会经济发展,突出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再次,高等学校要加强对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和加强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程中,必要时还可以将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
3.3加强双导师的指导作用
合理配备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校内导师应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工程素养,基地导师应具有充足的课题、经费及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行双导师制可以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应通过制定各种政策确保导师在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中的指导作用,并用各种制度使这种指导作用常规化和标准化。设置各种奖励性措施调动导师在合作培养研究生中的积极性。
3.4注重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研究生丰富其实践经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校企联合研究生模式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顶岗实践”,实习时间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而存在,从而保证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锻炼[2]。在企业实习期间,研究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介入到生产领域中,可以切身体会到企业中的工作程序,深入了解到企业文化等。在科研环节方面,科研项目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使研究生有机会参与企业面向实际的科研项目,参与生产、科研第一线的科研活动,增长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5加强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独立地进行科研活动的主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校外合作单位全程参与学位论文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一般来自合作单位的实际科研攻关项目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等。这可以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与应用性,使学位论文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应用价值。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论文研究的顺利进展,也能确保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学位论文的评价由学校专家和合作单位专家共同参与,对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和形式等进行有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杰,胡涛,刘立,等.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研究[C].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和普通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相当数量的科技论文只注重于现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总结,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不少论文由于与实践相脱离,缺少实验数据和结果,针对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还是无从知晓。而且,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学生写作能力差,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对于专业硕士而言,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还应做到:(1)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WebofScience、EI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2)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3)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现场演示,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4)举例说明写作过程,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激发其写作的动力。(5)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充实专业知识。此外,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重庆)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结语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80-02
贵州省是航天航空产品生产研发基地集中地区。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业引进涌入,对材料学科专业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为增加。然而,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是以传统金属材料方向为主,与高新制造业对材料压力加工、材料质量检测方面的人才需求有些错位。单一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分工明确细化显得不适应、脱节。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就业愿望选择专业方向,制约了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4]。此外,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区域高校也相继开设材料类学科专业,使得本地区材料学科毕业生数猛增,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渠道必须拓展。
为了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问题。依据贵州省材料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现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专业特征为基准,面向就业市场,以学生为本,灵活设计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以及材料检测及表征三个专业特色培养方向。通过构建方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一、特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
广泛进行调研,重点了解金属制造行业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我们按“通识公共基础+夯实大材料学科基础+明确专业专长方向”的方式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确定了具备相同口径的通用基础知识课程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以满足学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通用基础知识课程群主要包括公共基础与人文素养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体系的中心组成部分,紧密围绕材料学科专业共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是三个专业方向共同开设的课程。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叠,整合《固态箱变》、《金属热处理》、《热处理新技术》三门课程课程为一门核心课程――《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构建以《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方法》等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群[5]。便于学生掌握有关材料制备合成、组织结构、性能和使用效能等四要素构成的材料学科共性基础知识规律。
专业方向课程群体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有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实用性课程群。金属材料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学》、《钢铁冶金概论》、《有色金属合金》、《复合材料》、《高温合金》、《航天材料》、《模具材料》等课程。压力加工方向有《材料成型工艺》、《轧制工艺学》、《挤压与拉拔》、《塑性成形数值模拟技术》、《锻压设备与工艺》、《快速成形技术》等课程。材料检测及表征方向有《材料性能测试技术》、《材料工业分析》、《无损探测》、《超声检查》、《涡流检测》、《常用检测设备与维修》等课程。
二、专业方向实践教学设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践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偏重专业方向”理念。改革传统实习教学模式,认识实习围绕实习基地的制备(压力加工)-检测-装配流程组织展开,学生初步掌握材料制备-组织结构-性能-使用效能为主线的科学研究方法。生产实习则各自偏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检测与表征专业方向,身临其境,与社会沟通,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相应的专业方向领域中的生产实际问题。近年来,本专业实验室采购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和实用设备,构建冶金制备、压力加工和测试与表征实验平台,为培养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自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指导教材,以“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方向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开放性实验”分层次逐步深入展开。毕业论文环节实行导师制,采取自主挑选导师、过程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创新的兴趣,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和创新能力,保证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近几年共有10余篇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获学校优秀论文奖励。
激励学生参加著名专家和企业家讲授高水平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鼓励学生自由选题,
自主设计方案,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制备(加工)、检测、表征、分析实验过程。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全国金相、节能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并充分展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及SRT项目10余项,国家级节能大赛获奖3项。
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课堂教学中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科研成果案例、小组讨论、精品课程交流平台网络等方法,将繁杂的概念、原理,产品制备过程,微观组织结构以及性能检测过程、检测设备操作和维护过程等以形象化、动态化、具体化的形式,逐步深入,侧重向各专业方向学生讲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材料科学导论》实行双语教学,学生阅读翻译外文文献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了解全球材料学科的前沿科研状态和知识。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方向充分发挥学院与企业的科研实践优势,拓宽就业渠道。从时间、教学内容以及管理措施上保证“以科研促进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6]。我院于2011年开始与台湾义守大学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方向选派1~2名优秀学生到该校学习,这将进一步探索出国际国内合作办学之路,给本专业更多优秀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学科视野提供跨校学习平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业专业经过60多年的专业建设,储备了大批的材料学科专家学者和宽厚的工程学术文化底蕴。近几年,经过贵州大学品牌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以及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授予专业建设,采用传帮带培养、引进、进修提高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兼容,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专业方向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共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硕士5人。35岁以下教师全部在读博士。本专业青年教师全部到省级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兼职,掌握大型检测与表征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为师生展开科研教学提供了技术便利。与贵州南方汇通、安大集团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师资培养机制,以解决不同性质的企业生产问题为契机,与培养学生并举,为各专业方向师生提供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条件,目前有三位教师在这些企业攻读博士后。加强教师队伍团队合作,鼓励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目前,本专业教师发表相关教研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等4部教材。《材料科学基础》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性能》获评校级精品课程,带动了本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
五、结论
与时俱进,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紧跟材料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用人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特色培养方向,不断深化构建特色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逐步实现了专业“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与培养方向专长化的有机统一,不仅弥补了现有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升了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最近几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贵州大学前茅,获得2011―2013年全校就业率一等奖,已呈现出学生就业自信、社会欢迎的良好互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德龙,许启明,肖国先,等.关于材料类本科专业设置演化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5-8.
[2]李瑜煜.复合型材料电子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105-106.
[3]张海燕,黄贵秋,石海信,等.化工专业柔性专业方向建设的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7):41-44.
[4]黄贞益,邓小民,李胜祗,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07-108.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21-02
一、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广义上讲学风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
当前,高校学风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风建设不仅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前,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及相关活动方面。在课程学习方面,部分研究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随意旷课,有些即使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讲,而是玩手机看闲书等,课堂纪律松散,在各类考试中作弊屡禁不止,甚至请人代考或替他人考试。在论文研究及相关活动方面,主要表现在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伪造注释,捏造事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或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请人论文;一稿多投;提供虚假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学术荣誉,篡改或伪造专家鉴定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影响到高校的声誉。
二、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原因,高校原因和研究生自身原因三个方面。
1、社会原因。
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形成了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这种风气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了高校中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态度。由于在高校中,许多评奖评优都与科研成果密不可分,部分高校将学术论文的发表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在无形中导致了研究生一稿多投,未参加创作就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甚至提供虚假的学术成果。同时,随着网络的兴起,现有的相关研究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方面使得研究生进行科研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在学习、科研中抄袭、剽窃等学风问题提供了便利。研究生作为高层知识分子,相对其他人群,使用网络更加频繁,也更加熟悉资源的查找,当他们写作业、做实验时,可以直接下载和抄袭网络上现有的数据以应付自己的学习,在完成学术论文时,部分研究生也直接从网络上寻找数据,将他人的成果窃为己有。
2、高校原因。
学术制度的缺陷也是导致研究生学风建设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高校的学术评价制度更看重研究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术论文成果,在评奖评优时,考试成绩和数量是唯一的加分筹码,直接与评选结果挂钩,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深度、质量没有考核,导致研究生过分追求考试成绩和论文数量,为了考高分,在考试中作弊或请人代考,为了发更多的论文,抄袭、剽窃数据,虚假署名,也导致研究生为了评奖评优,提供虚假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学术荣誉。不少研究生碍于情面,对其他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包庇、隐瞒、协助,使得学术不端之风在研究生之间更加盛行。此外,学术惩罚的制度力度低也助长了研究生学风问题。很多高校对于学术失范行为仅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写一份检查了事,不能起到真正的制止作用。这也导致了研究生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甚至不断加重。
3、研究生自身原因。
由于受到社会和高校的负面影响,不少研究生并不认为作弊、抄袭、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是可耻的,是不道德的,反而认为自己为了评奖评优而不择手段是正确的,这种道德观念的缺乏是导致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样的认知和态度的指导下,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很容易产生偏差,他们很难做到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论文和数据不做假。同时,研究生在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而且由于高校的惩罚制度力度低,也使得不少研究生铤而走险。在道德失衡和侥幸心理的引导下,做出了更多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
三、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研究生的学风影响很大,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减轻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研究生的学风的影响,是解决研究生学风问题的基础。在全社会倡导崇尚科学,脚踏实地,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之风。同时发挥网络及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强全社会对学风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网络和媒体,曝光一些学术失范的事件,形成威慑力,使社会其他成员引以为戒。并大力宣传一些践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事例,号召研究生向他们学习,在学习和科研中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2、高校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高校应完善学术制度。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研究生的考试成绩和论文数量,更应当看重他们的科研深度和质量。其次,完善学术监督举报制度。对进行举报监督的研究生进行保密保护,对被举报出的学术不端行为要严格检查。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奖罚机制。建立研究生个人诚信档案,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并对外公示,对践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研究生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研究生自我约束、提高学术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课程吸引力。
研究生课程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知识传授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增强课堂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上台讲课、小组讨论等实践方式让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参与教学环节。对于一些公共课,更应当不断强化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使研究生自发的认真听讲,改善课堂纪律。
【关键词】 “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效果
一、“大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提出
所谓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而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它们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配备以相应的教学素质,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进而获得具有整体优势的专业学科体系的有机整体。
财务会计是用会计特有的方法,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信息。2007年笔者发表了“‘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改革设想” 一文,提出了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的“大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概念。即以《中级财务会计》为核心,涵盖其基础课程《初级会计学》和对其进一步拓展延伸的《高级财务会计》作为三门会计学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和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良好的效果。
二、“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形成背景
教学团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学上有共同规范的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教学团队的成员间,在心理上有一定联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教学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更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即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
“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组建背景如下:
(一)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各项政策的积极鼓励
目前,国家鼓励高等院校启动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设立了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省、学校和学院也相应出台了各项政策,积极鼓励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会计学专业教学需求催生教学团队
会计专业建设必须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必须与会计行业的发展、会计岗位的需求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面向社会培养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形成一支重视教学和科研的优秀师资队伍,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将最新教研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会计学理论功底,强化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实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紧密结合,成为社会未来的优秀会计人才。
(三)按照自愿性、自然性、结构性、责任性等原则组建教学团队
1.自愿性。相关老师自愿组成该教学团队;2.自然性。团队成员为近期主要承担相关课程的老师;3.结构性。团员年龄、职称、教学经历、学历等布局合理;4.责任性。团队成员责任心强,能够积极承担相关职责,团结互助,协同发展。
三、“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就高等学校发展而言,“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讲,其建设目标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
专业内容、团员学历、职称等结构以及梯队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培育教学名师;实施青年教师导航。
(二)团队水平的提高
通过深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与资源的利用,将科研转化为教学成果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水平。
(三)课程群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合理分担团队教学任务、优选教材与辅导资料、补充教材、加强教案建设、完善教学大纲与试题库,规范试卷批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四)增强团队的辐射影响力
通过学术交流、将教改成果影响、带动团队,乃至整个学校、兄弟院校;积极为兄弟学校、本地区学校培养相关任课教师。
四、“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一)科研转化教学
团队各成员应积极树立以科研促教学的意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科研体会、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教学、讲座等培养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团队各成员应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恰当地引入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启迪其创新意识,以科研促教学的作用。
2.借助平台渗透科研成果。团队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借助论坛、讲座等平台,快捷地传播会计法规,普及会计知识,帮助学生把握会计前沿,提高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培育科研素养等。
3.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团队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体会传授给学生,激发其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与研究会计相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社团进行财务会计等相关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学生科研立项等。
(二)优化团队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1.加强学习、培训,优化团队专业结构。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加强教师会计新准则的学习,提升、巩固教师的专业知识;选送教师参加会计准则的培训;购买相关会计准则学习资料,以教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新准则。 (2)进修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去国内会计名校作访问学者或参加其他短期交流,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3)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以文赴会,选派教师参加各类会计学术研讨会,把握学科前沿,吸收百家之长,提升专业素养。
2.选派教师深造,培育成果,加强梯队建设。为提高团队学历层次和改进学员结构,可选送教师到名校深造,攻读学位;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梯队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围绕市场需求和学生的特征提高团队整体水平,积累培育成果,并以此促进教师职称晋升,优化团队职称结构。
3.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交流提高。教学团队可以采用“带头人统筹负责,梯队成员各司其职,师生加强交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的运作方式,进行集体讨论式备课,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召开座谈会研讨教学方法;增强团队与学生的交流,包括师生课堂上的课程交流、课外的专业见解及生活交流、调查问卷式的学习需求询问交流等。
4.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本课程群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的讨论和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实现课程群教学的改进,加强与其它高校相关专业、学科教学的经验交流,探索适合本课程知识特点和学生特征的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力争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立足未来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综合能力较强的会计人才。
研究内容可具体分为:(1)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现代化的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凭证、账簿等理论知识的讲授引入实物教学,并在会计实验室进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讨论式、演讲式、案例式、征文式、专题报告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2)实验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初级会计学》和《中极财务会计》的实验教学建立“双轨三线”式的实验模式;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模拟模式;增补实验资料、改善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教师的操作技能。(3)实践教学改革。巩固校内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践教学校内校外的有效结合。
5.丰富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方面。《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应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在经验充足和时机成熟的时候组织团队成员编写相应教材,以适应教学团队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改的需要。(2)实验和实习教材方面。结合团队教改的思路,撰写和修订实验教程、修订与完善实纲。(3)其他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之外,还要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教学论坛与教学网站;推荐国内外会计名校和知名会计组织的专业网站;开展会计专题、前沿问题讲座以及创建会计协会网页等。
6.合理分担课程,增进协作,提高教学水平。 (1)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不动摇。坚持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前沿领域课程。(2)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总结以往授课情况,进一步结合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合理分工,相对固定成员的任教课程,同时注意相互配合。尤应强调的是,由于《初级会计学》是会计学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与程序,为使会计知识一片空白的学生较深刻地领会和感悟会计,提高学习兴趣与实际操作能力,应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该课程的教学。
(三)“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预期效果
由于教学团队坚持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原则,预期会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团队的预期影响辐射主要表现在:
1. 师德影响。团队教师通过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以及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职业道德等,可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在教学任务承担、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会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其他团队、其他教师,从而提升整个院校的教学水平。
2. 发表教改论文。结合团队的教学改革,团队成员将总结经验,撰写并,传播团队教改的成果及相关理念,影响和带动其它相关专业和学校的教学改革。
3. 以文赴会,学术交流。团队成员将积极撰写教改论文,以文赴会,参加财会等相关的教育学术会议,与专家学者交流本团队的教改成果与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与会专家及其学校的教学改革。
4. 授课教师培训。团队在教学与教育研究实践、提高自身水平的基础上,将面向校外,培训本课程群的授课教师。
五、结束语
“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组建是工作的开始,各项工作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积累经验,在教学中改进、提高,最终实现教学团队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月玲,等. “大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改革设想[J] .科技教育研究,2007(2).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捷径。
1、师讯快车,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
“师讯快车”,是我校教师外出学习反思材料的共享园地,精华与大家一起分享,困惑与大家一起探讨,不仅促使外出学习的教师以研究的眼光看待每一次活动,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为全体教师架构了一个放眼看外界的窗口,促进整体提高。
2、网上家园,校本培训的崭新平台
网上家园的开放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我们的网上家园主要由管理平台、前沿理论、课堂教学、随笔专栏、案例研究、谈天说地等六大板块组成。自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帖子总数超过3000个,家园成为教师网上学习社区,互动、平等的人际氛围逐渐形成,合作、交流的科研氛围日渐浓厚。
3、专题学习,完善校本培训内容
根据学校主课题的需要,广泛宣传多元智能理论(特别是课题组成员更要深入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组织好所带班级学生学习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以板报、校报、论坛等多种形式组织老师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使教师了解相关理论,使老师将有关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发现并培养学生的智能强项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二、加强课题研究,强化学校教科研规范度
本学期我校开展这两方面的课题研究:一是学校根据三童主课题的理念以及现有成果,积极实施杭州市立项课题《小学生多维学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与浙江省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下小学生多维学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二是组织好20xx年度32个富阳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以及前几年立项还尚未结题的课题研究。
为规范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在课题承担者中开展五个“一”活动:
1、期初制订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2、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
3、填写“课题研究记录卡”,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
4、围绕自己承担的课题上好实验课。
5、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小结。
本学期我校赵晓云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杜敏姣老师的《精心设计多维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撰写的论文获得杭州市第18届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在富阳市第16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组织活动中,我们共收到论文篇,其中专题论文篇,综合论文篇,课题论文篇,案例研究篇,教科室及时市级以上各类征文信息,迅速反馈,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对教师的论文进行修改、筛选,把好质量关。
三、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沟通学校教科研主渠道
1、多层面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校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名优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比武课、中年教师风采课、年级互听互评课和领导随时推门听课。通过听课研究、自我反思等举措,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
2、全面铺开,全员参与,促进整体成长
20xx年11月,我校承担了富阳市小学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推出的研究课中语文9节,数学5节,音乐、品德与生活、美术、体育、科学、英语各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5节,涉及所有新课程以及所有承担新课程的教师,形式别具一格,意义深远,体现了新课改实验的整体性、均衡性,促使我校参与新课改的教师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四、构建校本课程,为学校教科研注入新鲜活力
新课改给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很广阔的园地,教师不能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应具有课程意识,要求教师主动开发课程资源,做教材的生发者、创造者。校本课程的建设为教师提升自我价值提供了契机。本学期我们在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新开发了《自主阅读考级手册》,使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能力,确立自己的专业地位。
五、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学校教科研顺利展开
1、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
我校建立了星级教师业务档案,完善“星级教师”评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本学期通过了前一届星级教师的年审考核工作,完成了本年度星级教师的申报考核工作,这学期共有8名教师被聘为学校二星级教师,17名教师被聘为学校一星级教师,14位教师通过一星级教师年审。同时学校组织了学科带头人、星级教师和年轻教师结对、帮教、合作活动,引导教师关注自我发展,促使教师群体共同提高,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