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8:23

导语:在科学技术发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第1篇

【Key words】parker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引言

中原武术文化隶属于中原文化,是七大武术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南文化、岭南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京派文化并驾齐驱,中原武术文化以太极拳系和少林拳系为主导,以中原文化为载体,其衣钵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实现手段,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继承中原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以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为两个中心,以“走出河南”、“遍布全国”、“发展国际化道路”为基本点,以坚持挖掘中原优秀武术文化、坚持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发展、坚持落实大武术观思想、坚持打破武术门户壁垒,走和谐、统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中原武术文化道路,意在完善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与深蕴,促进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健康发展,扫除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与弊端,吸收风格迥异的武术文化,形成独一无二、匠心独运的发展新途径,提升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健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路子,这就需要结合新的社会学理论来丰富中原武术文化的实践。

1帕克社会学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之一的RobertEzraPark(1864~1944),曾依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递进的部分:“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节阶段、同化阶段。〔1〕”RobertEzraPark文明于二十世纪初兴起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E?伯吉斯(ErnestBurgess)、R?E?帕克(RobertEzraPark)以及其他城市社会学家所组创,这一时期美国面临着经济危机,国际地位空前下降,面对“内忧外患”的窘迫经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著名社会学研究家帕克等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四个发展阶段,因此,社会的发展亦如此。

2 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

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珠宝,以技击性为其本质,囊括武术中的气功、养生、导引、拳械等,彰显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引诱武术爱好者的无限遐想,推动研究者们的跨文化研究。以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主,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亦经历百家争鸣的竞争阶段,矛盾显现的冲突阶段,温文尔雅的调解阶段,稳步前进的同化阶段。黑格尔哲学是这样阐述这一过程的:“自然、社会、精神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但总体趋势是向前不断发展着的,处在不断运动之中,这一运动的动力就是矛盾。〔2〕”这一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符合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2.1 竞争阶段

所谓“竞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竞”是争逐,比赛。源自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3〕”

“争”是争夺,竞争。《韩非子?说林下》:“争肥饶之地。”《史记?高祖本纪》:“上问左右,左右欲击之。〔3〕496”竞争即是个体或群体争逐胜利或者比赛战胜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语:“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对于中原武术文化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相对于其他六大拳系,其虽表现出绝对性的优势,但由于起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武术文化,形成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为技法原理,同时配合吐纳、呼吸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健身术,武当的武术文化曾远赴海外进行汇演,颇具竞争力,可与中原武术文化一争高下;此外,发源于峨眉山的巴蜀武术文化,起源于战国,形成于宋朝,亦称峨眉武术,依托峨眉生态养生健身文化,广纳儒、道、佛等宗教文化新理念,兼具民俗、民风、地理环境,呈现出匠心独运、内外兼修的峨眉武术特色,亦欲中原武术文化争芳斗艳;形成于清末的形意拳系,技击原则上讲究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硬打硬进,适合于实战,传播较快,曾衍化出心意六合拳,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为载体,依托当地武术文化资源,形成形意拳系,其竞争力不可小视;依托开拓务实、内外兼修、刚烈勇猛的岭南文化形成的南拳拳系,亦是七大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拳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结合当地丘陵多、盆地少、平原地带稀缺的地理资源,以技击为主要特点和原则,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既不背离传统武术技击的本质,又外加新的元素充实,使得南拳形成具有当地地理特色的南拳武术文化;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地理方向命名的八卦拳系,实乃是八卦掌为主要拳法,行拳时要摆扣步走圆形,拳路表现为直线来回往复,动作简单,招式简朴,短小紧凑,刚猛有劲,注重太极、八卦原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综上所述,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竞争力空间广泛,其竞争力的提高是需要过程的。

2.2冲突阶段

随着国内传统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也受到了冲击,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冲突阶段在所难免,所谓冲突”:“冲”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向,对着。源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3〕50”“突”意义为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源自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驰突火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知有科禁,公敢干突。〔3〕384”冲突即是以打败对方为主要目的的直接的激烈交锋,中原武术文化的冲突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七大拳系文化为发展标准,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少林与太极,中原武术文化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龙椅宝座,成为国门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面临的困难重重,这就包括对其他六大拳系武术文化的竞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面对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全国各地争相建设自家武术文化,刮起传统武术节的举办,如雨后春笋一般,旨在加强人们对本地代表武术文化的信仰与认同感,提升本地武术文化的知名度,这对中原武术文化的冲击是不可度量的,窘境的出现,中原武术文化开始与异型文化相冲突,问题暴露甚多。另一方面,以中原武术文化为主体,从整体而论,传承的速度落后于发展的速度,导致传统的中原武术开始流失,继承者青黄不接,导致门派难以为继,从部分着眼,中原武术中的个别拳种随着习练人群的减少而消亡,生命殆尽。比如,原属于中原地区的查拳、梅花拳等拳种,因区域习练人口的减少,外加人口流动性较多,武术传承人开始消失,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一部分武术文化未得以保留;然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门户派别之见,使得各个派系来往较少,龙争虎斗相对较多,门派自家规矩的束缚和羁绊,外加派系之间的不和谐,加速了少数门派的瓦解,流失了宝贵的中原武术文化资源,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面临着改革,推动中原武术站在了变革的风口浪尖,如何去挽救和挖掘指间遗失的中原武术文化,弥补中原武术文化这一宝库,成为了摆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炙手可热的瓶颈。

2.3调解阶段

面对中原武术文化在社会上发展的冲突阶段,如何调节自身的武术文化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调解”:“调”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协调、调和,源自于《史记?历书》:“阴阳调,风雨节。”《汉书?食货志下》:“以调盈虚。〔3〕82”“解”意为调解、排解、和解。源自于《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3〕187”调解一词即为协调、调和,统一规划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官方组织的宏观调控和民间组织的自救,围绕这一基本任务,官方和民间在这一阶段举行合作对话,手拉手共同协作,挖掘中原武术优秀文化资源,健全和完善发展武术文化资源的宝贵途径,在1985年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活动中,河南省挖整组积极配合响应国家口号,整理发掘优秀拳种资源178种之多,丰富了中原武术文化资源,随着全国武术整理接近尾声,河南省挖整组于1990年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的精神,承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太极武术锦标赛,这一举措使得中原武术文化内容变得多姿多彩,在中国武术文化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在坊间,民间武术组织的成立、社会组织团体的成立、武术学院的兴办思潮均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再续了香火,挽救了像苌家拳类似的武技,武术学院的兴办以及高校中武术专业的设立,为中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后备资源,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健康提供了契机,特别是社会组织团体的依法成立,使得武术这一民间“俗”文化确立了合法地位,明确了新的标准,走上大雅之堂,迈进官方的视野,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太极拳表演赛的巧妙开赛,为武术走出国门,传播四大洋、五大洲奠定基础,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太极发源于中原武术文化,也不失时机迈向武术成功的殿堂,经历着异样文化的洗礼,促进了自身武术文化的建设,夯实了中原武术文化建设基础,然而,这仅仅是九牛一毛,是微不足道的,在中原武术文化的开发建设中,拥有认可异国他乡文化的认知思维,这是发展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利器。

2.4同化阶段

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官方“无形之手”和民间“有形之手”的完美结合,有效促进中原武术文化的自身建设,为中原武术文化的远播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仅有驱动力这只机翼是很容易夭折的,创新这一机翼的迫切需要则是刻不容缓。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同化阶段,所谓“同化”:“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相同,一样。源自于《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商君书?开塞》:“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3〕383”“化”即是变化、改变。源自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韩非子?五蠹》:“钻燧取火以化腥臊。〔3〕152”同化即是事物双方共同做出改变,朝着实物美好的一方面不断发展前进。著名哲学家皮亚杰的“同化”理论就是对这一阶段完美的诠释,他认为:“同化即是对事物双方所获得现有信息进行交换,前提是毫无保留,并认知现有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以达到互利,促进双方共同发展。〔4〕”自1840年以来,船坚炮利的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使得沉睡的中国有机会开眼看世界,增加了中西文化得以碰撞、交流的机会,“土洋”体育之争更是淋漓尽致彰显中西文化之差异,民国初期,政府派出一支运动团去参加奥林匹克盛会,但由于中西文化等差异,中国运动队仅作为演出形式,汇演了中原武术文化中的太极拳,获得一致好评,这说明中原武术文化拥有走向世界大舞台的机会,但遗憾的是仍然需要吸收西方“竞争力”为主的文化;发展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借鉴于此,中原武术文化在走向世界、走出国门的道路上,需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刚健自强”等精神,吸收西方充满探索的人文主义精神,充实中原武术文化的内涵,创新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途径,做到皮亚杰所陈述的“同化”要求,这样才能赋予中原武术文化新生机、新生命,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台阶式发展夯实基础,这就需要丰富少林与太极发展的新路途,充实其技击内涵,完善品牌效应,做到“中西结合”、“两架文化”马车并驾齐驱,借西方文化外衣,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的新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经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解阶段、同化阶段,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是有所区分的,这就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1.2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不尽相同,出现的弊端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重视处理好发展和建设这一矛盾的关系。

3.2建议

第2篇

论文格式规范全攻略

(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

(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1.1、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具有一些规律性机理:发生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其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其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是重要动力,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重要趋势。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的耦合,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等。

〔关键词〕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1〕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2〕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1〕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3〕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1〕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5〕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5〕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6〕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1〕,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4〕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7〕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8〕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第3篇

关键词 科技史;计算机发展史;信息科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40-03

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有人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使人明智;有人说可以传承文化。科技史从属于历史,揭示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不仅再现了科学技术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还展现了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作为科技史的一部分内容,是当前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为数不多的“非技术”内容,为课程增加了一抹人文色彩,却又存在严重的不足。那么,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学习科技史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呢?本文以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为例,谈谈对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科技史的思考。

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学习科技史的意义

1. 有助于感悟科学精神

通过对信息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真实过程,科技史并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成功史,其中有大量的失败经历。德国哲学家韦伯尔曾讲过:“在每一历史事件背后,必须有一种精神。”巴贝奇为把“分析机”的图纸变成现实,耗尽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使他一贫如洗。晚年的巴贝奇已经不能准确地发音,甚至不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他仍然百折不挠。1871年,巴贝奇怀着对“分析机”无言的悲怆离开了人世,但他为计算机科学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包括30种不同设计方案,近2000张组装图和50000张零件图……更包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以及为追求理想奋不顾身的精神。学生能在科技史的学习中,了解科学历程的艰辛,感悟求真、求实、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2. 有助于促进理解知识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有趣和动人的故事,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对科技史的学习能让学生从源头上学习知识,而不只是学习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断,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只有仔细研究这些知识产生的艰难历程,即研究清楚早期的一切错误假定,才有可能真正彻底而又正确地理解这些知识。信息科技课程中,无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因特网还是数字化,都有大量的概念和术语必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才能体会和理解。

3. 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

科学技术呼唤“理解”科学技术的人才,对待科学技术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了解,还要有纵向的理解。正如莱布尼茨在书里“找到”帕斯卡一样,艾肯也是在图书馆里“发现”巴贝奇和阿达,他们的论文令年轻人心驰神往,并为之奋斗。帕斯卡、莱布尼茨、巴贝奇、图灵、冯?诺依曼等科学家,他们的研究精神,他们面对问题时的远见,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迸发的智慧,能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考。

科技史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载体,它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的交叉点上。通过了解信息科技演进的历程,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了解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这是单纯掌握某一门科学或某一项技术所不能带来的人文精神。

当前信息科技课程中科技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海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科技史没有明确的规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此的要求也较为简略,但大部分教材对此都有所描述。以计算机发展史为例,关于硬件,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个时代。

尽管不同的教材在描述以上内容时详略不一,但学生阅读这些文字时都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如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术语。对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因此难以理解使用这样的元器件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课堂教学调查表明,80%的学生阅读后往往只得出“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了”的结论。仅仅从计算机制造的元器件来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仅仅告诉学生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是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好,难道这就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发展史的目标吗?

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软件也经历了二进制编程、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几个时期”。从阅读角度看,学生既缺乏对这些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也缺少编程经验,即使教师可以花一些时间进行演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得到的结论也仅仅是“编写软件越来越方便了”。学习软件的发展历程难道仅仅是得到这样的结论吗?

在科技史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

《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历史本身是真实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在短暂的学习时间、有限的课时内,学生究竟应该学习哪些事实?如何选择有意义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呢?

信息科技的发展史,离不开计算机的发明,因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计算机从无到有的主要发展历程。20世纪整个技术发展中,研制一台自动化机器,使之能够模拟人脑运算、解决逻辑问题等,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期盼。相当多的人从事着运算、排序、计数、检索和分类方面的工作,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错误。因此,谋求降低此类人工劳动的举措,在科学领域变得十分迫切。

1642年,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器,俗称“加法机”,“加法机”主要由一系列齿轮组成。30年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制造出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但是这些机器的运算执行都离不开操作员的辅助工作,需要人工输入数字,并指示机器进行下一步工作。

18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巴贝奇思考自动计算的问题,设计了机械计算机“差分机”,此后热衷于更有抱负的设想“分析机”。“分析机”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计算机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执行运算的设备以及保存数据及运算中间结果的存储器。由于整个过程的控制由一套穿孔卡片来实现,因此,也有人认为“分析机”由三个部分组成: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若再加上输入、输入设备,就和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几乎一样。

此外,巴贝奇设想一种现在称之为“条件转移”的指令,可以根据某个被计算结果的正负号,从可能继续运算的两条路线中选择一条做下去。这一重大的创新,标志着机器不仅能代替人的具体计算,而且开始代替人的逻辑判断,它是实现现代电子计算机设计很关键的思想。巴贝奇的一生都在为制造一台自动计算机器而劳碌,但最终却劳而无获,另一位女性阿达在翻译他的论文时认识到,许多计算中存在条件转移需求,她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为“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

在巴贝奇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自动计算几乎无人问津,直到1950年,英国科学家图灵发表了计算机史上里程碑式的论文Can machine think 。1848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吸收了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思想,创立二进制代数学,布尔将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布尔代数特别适合于具有断开与接通两种状态的电路系统。布尔本人并没有把逻辑代数与计算机联系起来,但他创造的逻辑代数却对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06年,电子管问世,并在20世纪20~30年代得到巨大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艾肯设想运用卡片穿孔以及借助电流进行运算的部件,制造出一台巴贝奇曾经构想过的自动计算机,1944年这台机器制造出来,被称为MARK I。1946年,ENIAC诞生,有人说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但是,人们仍然被十进制这种人类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

当人们还在苦苦寻找制造基于十进制的计算机解决方案时,冯?诺依曼看到了二进制的长处,他在构思计算机的结构时,运用了莱布尼茨和布尔的成果。冯?诺依曼意识到,二进制的优点不仅在于它强调计算机和逻辑机的等价性,还在于从电学和电子学的观点看,完成二进制运算所需要的两种状态很容易用电压和电流的有与无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他认识到程序和存储器的重要性。此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二进制计算机的优点,这催生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制造计算机元器件不断更新,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最终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

信息科技课程中关于科技史的学习建议

1. 信息科技的发展历程应从机械计算机开始

人们一般从ENIAC开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说是从电子计算机开始讲起,同时引入冯?诺依曼的二进制思想和存储程序思想。但是调查显示,几乎没有学生能较为合理地解释这两个思想的价值何在。究其原因,在于离开当时的背景去描述一个思想的价值,学生缺失理解某概念的情境,缺少对计算机发展脉络的了解。

从哪里开始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呢?计算机从无到有经历了几百年,考虑到现代计算机对早期计算工具的继承关系,因此有必要简述计算机(器)的早期发展史。然而早到什么时候,有人认为应该从中国的算盘开始,但是算盘仅是计算的一个记忆助手,类似于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并不是真正的机器。有人认为,应该从1642年帕斯卡的加法机开始,也有人认为应该从1840年巴贝奇的机械计算机开始讲起。笔者认为,从哪里开始讲述,取决于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从无到有建构自己的知识。巴贝奇的机械式计算机思想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一下子难以理解,早期计算机主要解决的是单纯的数据计算问题,因此,从帕斯卡的加法机开始讲述,逐步过渡到巴贝奇的分析机,适时引入存储数据以及逻辑运算的知识,再到电子计算机以及冯?诺依曼思想,是个较为合理的思路。

2. 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梳理计算机发展的脉络

同样的历史,既可以是编年史,也可以是文明史,还可以是文化史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也如此,计算机发展的脉络如何梳理?有的教材从计算机使用的部件来划分,分为电子管、晶体管等五个时代,但这种划分意义不大。有的教材以编年史的形式来描述,但是过于庞杂,难以体现重点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冯?诺依曼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计算机结构、二进制以及存储程序的思想,历经近百年依然使用,并成为信息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思想,也应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来梳理脉络更为合理。

人们从提花编织机中得到指挥机器工作的“程序”的灵感,以穿孔卡片的形式记载最早的“程序”,而存储程序的思想,使计算机最终成为可以处理不同任务的通用计算机。按照计算机逻辑结构不断发展这样的学习线索,聚焦计算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创新,有助于理解计算机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二进制的意义。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二进制”等,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得以理解。而“程序”、“指令”、“逻辑运算”等概念,也给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奠定基础。

3. 精简内容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65-03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包括硕士、博士在内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招生规模每年递增,导致硕士研究生的数量迅速增加,2015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达57.4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如何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难题。

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不够重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学时得不到保证,研究生课程考试及评分不够严肃。存在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不仅在于教风、学风、纪律、态度等方面,也跟课程的内容设置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门类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细分、交叉和融合。一方面,现有课程的知识范畴,不足以支撑研究生完成论文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的所需知识体系,研究生需要在科研过程中学习一些更多的新知识,这样,客观上冲淡了课程教学的分量,成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一个内因;而另一方面,现有课程中部分知识内容不为研究生完成论文所需要,部分地影响了教师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动力,成为导致上述问题的另一内因。

(二)科研基础能力不扎实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基本采取的是一年的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生二年级开始开展实验研究。研究生处理实验数据和论文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培养,很多研究生存在不会用软件画图,不会处理实验数据,甚至论文写作中出现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这些基本科研能力很多是靠学生自己学习提升的,但很多学生没有自己学习,也没有经过锻炼,于是在论文写作中就出现了问题。

(三)科研创新能力薄弱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而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科研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就使得研究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有了客观保障。但现实是,部分研究生很少有机会能深入接触到实务的东西,更没有机会做具体的研究实践,这直接导致他们没有创新,没有实践能力,没有成果可言。而在科研中,他们又不善于突破成规,发现问题的不合理性,也不善于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只是在重复他人的研究,一些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

(四)研究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按要求顺利毕业,而应该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很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科研能力的加强,没有注重其他素质的提高。研究生在独立处理问题、项目汇报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培养。

国外西方主要国家有些问题也多少存在,但远没有我们严重,一是因为它们的学分和选课制度发展得充分、完善一些,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二是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对课程的分类包括专题研讨、独立阅读、导师指导研讨课及课上讨论等;三是课程设置目标突出,意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无论国内国外,无论是从现象存在的普遍性还是从现象的严重程度看,问题都到了该严肃对待并且及时解决的时候。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策探讨

本论文根据课题组多年培养研究生的经验,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侧重于构建课程教学新模式,加强模式的课程内容中反应科学技术基本问题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构架与不断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新要求的知识内容之间的糅合;强化研究生科研基本素质;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寻求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一)重构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现有的课程内容都是按各门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求而组织的,这样的体系有利于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对于反映科学技术基本问题的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应该坚持这样的构建。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和新内容在这些课程中的反映,一般不体现在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变化上,不影响课程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多的只是体现在背景更新、现象变化、概念外延、范围扩展等。这样的课程需要坚持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学位课程往往是这类课程。对于专业课、应用课以及其他辅助课程,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往往作为非学位课程,其课程内容往往不是基本原理和规律本身,而是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各种应用,所以,需要不断做出调整,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要求,而课程教学内容又以教材(书本)形式再现,很难不断做出调整,这是一个矛盾;另一方面,每门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整体,有些内容可能不为学生需要,有些内容可能因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这就降低了学生选修这门课的学习效率。所以,这些非学位课程是我们重新构建的教学模式中必须调整的模块。

课程内容重构主要采用如下方法:第一,微课时化:研究现有非学位课程的知识范畴与科学研究的所需知识范畴的交集,在此基础上把原课程拆分成反映各个子交集的微课程;第二,重新组合:研究更高效的教师与课程的组合,每个教师任课单元不再是原来的独立的一两门课,而是分布在各门课中的几门子课程(微课),每个教师可以尽展所强,研究生也可尽选所需;第三,大学科跨度选课: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反映在教学要求上就是可以在更宽的领域和更大的学科跨度进行选课,选择面宽、选择的知识点多,很难集中在几门课中,微课时化就为这样的选择创造了最恰当的条件;第四,动态化:非学位课程的培养计划制订可以与学位课程不同,不需在入学初制订,而是可以在培养过程中视需要动态制订。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课程(主要是非学位课程)教学跟不上变化的问题,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快捷的信息技术和便捷的网络平台等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内容重构,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熟悉基本能力,积累基本功底

研究生除了学习课本,还要学习专业著作,更多的是学习专业期刊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献基本可以涵盖研究领域诸多进展。研究生只有读了足够量的专业文献,才能入行,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研究生需读的国内外文献一般要达到每周2篇以上,毕业时要能读到300-500篇,当然不仅仅是量,且还要有质的保障。这样就可以基本达到一个研究生的专业水平。

很多人对word都会使用,但不会灵巧地使用。因此,从研究生一年级学习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学习并掌握包括各种排版、图表制作、目录使用、各种格式使用等。其实这个基本功在读研期间需要,即使毕业后甚至一生都可能需要。

(三)开展内部讨论,促进沟通交流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传授轻讨论。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教学中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只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满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生学习需要有主动性和团队意识。研究生学习有导师和同门师兄弟,因此,研究生的团队交流和与导师的交流就应该加强。课题组可采用定期召开研讨会,每人进行PPT汇报,大家提问,汇报人再回答的方式进行研讨。通过召开研讨会既可了解自己的不足,又借鉴了他人的意见,还可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内部讨论交流有多种方式,不同单位、不同导师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组讨论提高了对导师和学生的要求。导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过硬的科研业务能力。学生则需要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提前准备,比如查阅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分配任务等。通过讨论和交流,很多新的想法和研究思路会渐渐产生和明晰,同时还可以让研究生开阔思路,促使其提高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要提升研究生的能力素质,最主要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前提。应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引导研究生发现研究目标,指导研究生学习并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导师应提供给研究生展示创新能力的平台。导师可利用平时的各种作业来锻炼研究生的写作能力。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个课程基本都要求写小论文,研究生应将这些小论文认真写好,按照正式发表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排版。同时,研究生应对阅读文献中的心得进行延伸、试验、总结,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还可采用通过研究生就自己所研究的科研课题填写项目申报书,导师进行修改的方式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既能锻炼研究生文字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起到锻炼学生寻找科研创新点的作用。虽然有的研究生毕业后不从事科研工作,但写作能力的提高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需要的。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形成主动创新能力的过程。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很多是重视科研实验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填写项目申报书和申报专利等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以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可给学生选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题模式,既有理论深度同时有实验创新,起到全面培养的作用。

三、总结

研究生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学术素质和自身能力等方面,其中道德素质是前提,身心素质是保证,自身能力是关键。本文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学位课程教学模式不变,重构非学位课程教学的模式,论述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构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模式,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阶段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组织汇报的能力,不仅有助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也是对信心、耐心、细心等品性的多面培养,将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强,蔡茂华,刘运春. 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广东省13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J]. 高教探索,2013(2):95-98.

[2] 周冰.研究生学习的三大任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73-76.

[3] 郭海燕,魏遵峰,石中英. 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 (10):85-89.

[4] Guldberg K. Tutor roles in Facilitating Reflection on Practice Through 0nline Discus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J]. 2007(1):61-72.

[5] 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77-80.

第5篇

英文名称:China Printing and Packaning Study

主管单位: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5752

国内刊号:11-5801/T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6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 发展 技术 发展

目录

摘要......................................................1

1 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4

1.1实用机械自动化技术.....................................4

1.2低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4

1.3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5

1.4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6

2 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7

2.1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7

2.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7

2.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7

2.4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8

3 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特点及作用............................8

3.1机械自动化的特点.......................................8

3.2机械自动化的作用.......................................8

4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9

5 机械自动化的现状........................................9

5.1管理方面...............................................9

5.2设计方面..............................................10

5.3制造工艺方面..........................................10

5.4自动化技术方面........................................10

6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10

7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1

7.1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农业自动化.....................11

7.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11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1 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首先先介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就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四方面进行阐述。

机械自动化, 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 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 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 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

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实事求是, 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1 实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结合生产实际, 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以企业的生 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 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 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结合实际, 注重实用, 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 自动线的做法, 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 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 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着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 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1.2 低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

第7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36X

国内刊号:11-2102/TN

邮发代号:2-67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通信学报》(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及时反映中国通信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流国内外通信科技新成果,促进学术进步和人才成长,探索新理论、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高等学校是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核心部门,也是进行知识创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高校的科技创新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动力,而高校所拥有的科技资源则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源。

1 高校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验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资源作为科技创造性劳动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

1.1 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分析

高等学校的科技活动在我国科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摇篮,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科技人力资源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导力量。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当今社会科技人才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显著表现。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 有赖于广大的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我国一直注重人才的培养,实施了积极的人才战略。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由2000年的220.61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661.76万人。在校专本科学生人数和毕业人数持续增长,2000年在校专本科学生为556.09万人,毕业人数为94.98万人,2010年在校专本科学生为2231.79万人,毕业人数为575.42万人。

1.2 高校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分析

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活动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R&D经费是支持高校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衡量我国高校科技活动规模和对科技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高校R&D 经费投入的力度。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处于主要依赖政府支持的阶段,政府增加对高校的投入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活动。高等学校R&D经费中来源于企业的经费逐年增加,也表明高等学校在R&D活动方面与产业界的联系进一步密切,知识创新逐渐显现出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

2 高校科技资源产出分析

2000年到2010年11年,高校科技资源投入的持续增加使得高校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在科技专利、科技论文和高技术产品方面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部分技术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柱,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1 高校科技专利产出分析

科技专利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能够极大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科技专利产出是一个我国的科技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知识产权创新水平的标志。2000年以来,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快速增长。2010年,专利申请数达到79332,比2009年增加17753件,增长28.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8294件,比2009年增加10329件,增长27.2%。"十一五"期间,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占高校专利申请数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60.9%。这说明高校发明专利的发展速度不及其他专利的发展速度,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1]。

2.2 高校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科技论文是科技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支柱。我国不断加大对高校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从2000年到2010年11年间高校R&D经费支出增加了近7倍,高校R&D人员总量增长了82.4%,从而使高校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迅速增长和大幅度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数从2001年的13.3万篇持续增长到2010年的34.3万篇。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高校科研活动的实力和水平。高校在科技人力和物力资源方面持续增加投入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科研论文稳步增长。

2.3 高校高技术产品产出分析

高新科技本身并不是现实生产力,只有与生产紧密结合并得到开发应用时,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科技能够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飞跃。高技术产品是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发展过程波动比较大,2002年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合同成交金额高达37.97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然而,2002年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实际收入为10.98亿元,创历史最低纪录。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合同成交金额和实际收入从2003年出现同时下降趋势到2006开始出现同时增长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发高科技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逐步增强了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2]。高校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3]。

3 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选取

本文利用C2R模型[4],选取"高校R&D机构数(个)X1"、"高校R&D人员(人年)X2"、"高校R&D经费(千元)X3"、"高校R&D项目数(项)X4" 、"高校科技进步奖(项)X5" 、"高校科技论文数(项)X6" 、"高校专利授权数(项)X7"、"高校专利出售实际收入(千元) X8"、"高校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千元) X9"9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本文使用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及国家科技统计网等收集整理的数据,各评价指标数据见表1:

3.3 实证分析

运用上文介绍的C2R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科技资源投入和产出状况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和评价各地区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收益状况[3]。

将表1的指标数据代入C2R模型,利用MyDEAP 1.0软件求出各个决策单元在C2R模型下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指数(见表2)。

由表2可知,在我国20个地区中属于DEA有效(即综合效率θ=1)的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河南、新疆、海南7个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状态非常合理,配置效率相对最高;河北、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陕西7个地区的综合效率θ值介于0.7和1之间,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状态比较合理,配置效率相对较高,同时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的利用存在浪费,没有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山西、安徽、广东、贵州、甘肃、四川6个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θ值在0.7以下,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状态不合理,配置效率相对较低,高校科技资源的利用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

同时可以得到我国20个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收益情况。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河南、新疆、海南7个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投入产出量比例适当,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最佳规模收益点,应该保持现有的投入产出比例;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地区有:山西、内蒙古、甘肃、贵州、重庆5个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产出的增长倍数大于投入增加倍数,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优化投入比例已获得更高的科技资源产出。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的地区有:河北、吉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安徽7个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产出的倍数低于投入的倍数,应该加强高校科技资源投入的管理,并调整产出的结构以提高产出。

参考文献:

[1] 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6.

[2] 汤晓骎.随机DEA模型及其在抗-HIV免疫治疗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6:10-12.

[3] 王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09:28-34.

第9篇

一、科研档案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

1、科研档案具有凭证作用,维护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科研档案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对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生产活动的直接记录和实际有效反映。真实有效地记录了科研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记载了科研人员的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和科技经验。

2、科研档案可以促进广泛的科技交流。科研档案作为一种科技信息,在科研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渗透性越来越强,相邻领域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工作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协作和科技信息的及时传递,因此科技档案成为传递、交流科技信息和信息推广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科研档案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1、科研档案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科研档案是最可靠的情报源和信息源,没有科研档案就谈不上科学研究,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没有继承和借鉴,人类就不可能延续科学技术文化。高校搞科研,同样必须借鉴前人和今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而这离不开利用档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人员需通过档案了解过去和同期国内外对某项课题的研究情况。1962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档案局的报告中提到:技术档案不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不但我们今天可以重复使用,而且还应该保留下来供长远的参考和研究。

2、科研档案是加强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科研档案是衡量高校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尺度之一。建立科研档案的工作必须纳入科研计划、规划、管理制度和有关人员职责范围内。科研档案形成的过程,就是每个科研课题技术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管课题申报、经费、成果鉴定,还要对科技人员提出归档具体要求,在选题、方案论证、实验记录、课题总结、开鉴定会、成果上报、评审、授奖、推广应用等环节加强材料的收集。这些环节中每一步骤形成的材料要完整的归档,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完整、准确、系统的科研档案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前提。

3、科研档案是申报成果奖的工具。为了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每年均组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规定上报成果时必须有档案室验收合格证明,作为该成果的可靠凭证。申请专利时,科研档案就是发明创造的凭据。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放,科研档案作为信息和成果的载体,已经带有商品性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有偿技术转让,就是通过科研档案(复制品)实现的。离开了档案或档案不完整,就会影响科研水平的评定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以致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如果发生专利、成果、版权等纠纷时,科研档案的原始记录、数据、学术论文、专著原稿,还能起到法律凭证作用。

4、科研档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在校学生进行高能智力的开发,这就需要用最新最好的教科书,科研档案为教师编写教材提供了大量素材。学校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不断把科研中取得的新论点、新技术、新经验充实到教科书中去,传授给学生,造就高质量的人才。研究生毕业论文档案,也是科研档案的组成部分,它真实地反映了导师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而对高校而言,反映了该校教学质量。因此,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档案也是检查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依据之一。

5、科研档案是科研评估、科技人员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科研档案是反映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活动成果的历史面貌,是直接记录的原始材料,而不是事后随意编写和收集复制的间接第二手材料。对科研工作进行评估,都要凭借档案作依据,才能客观全面地估价。科研经费、人员的投入、科研成果的产出,管理水平的高低、档案就是无声的证明,最客观公正的存在于科研活动中。假如在科研工作中不注意积累或归档不完整,评估时要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就显得十分困难。科研档案在记载科研成果的同时,反映了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为他们晋升职称,考核表彰和奖励起到真凭实据的作用。

综上所述,科研档案具有相当重要的使用价值,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管好科研档案。广大的档案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保证档案的齐全和完整。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