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道德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8:25

导语:在道德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道德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快更新观念,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模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当网络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时,我们的学校德育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作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外,必须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育传播者的示范作用下,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第2篇

化学这门科学成为学科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并且现代化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发展人几乎上都为欧美的科学家所占据.虽然存在这种现象,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化学体系,但是对于化学的认识和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因此,在进行基本道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对化学在我国的成就有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品质与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我国化学发展的源头来自于对丹药的炼制,这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另外,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

二、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是为了解释和改造这个世界的,化学也是如此.当我们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时,最好要运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迷信中的东西.科学的精神就是为了扫除一切的愚昧与迷信的.例如,在化学课本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举着火把,带着一只小狗走入一个山洞,没多久小狗就死了,人们都说山洞里住着一只屠狗妖.为了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可以在讲解CO2的性质、特征之后,让学生来解释为什么小狗进入洞中没多久就死了这种现象.以此为引导,教师可给学生讲解在旧社会中因为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所产生的愚昧认识和心理,并且在农村的很多地窖中出现过很多类似的悲剧,很多人因为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而丧命,而人们只是怀疑他们是被鬼怪附身.在中学开始化学这个学科,与其说是要学生日后学习高等化学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不如说是为了普及化学知识和实验精神,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例如,化学唯物主义的体现之一就是水不可能变成油,因为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含油中的碳元素.因此,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水变油纯属荒诞的想法.当然,科学是很神奇的.比如,可以用石墨来制备昂贵的金刚石,这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碳元素.科学的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本领,又要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果敢品质.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更应该通过知识来给予学生一些科学的道理和认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唯物主义认识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单纯地靠着苦思冥想来实现,这是社会发展这么多年人类发现的最普遍也是最深刻的事实.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有过“知行统一”的伟大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在中学化学的课程中,将这一点教给学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关于实验的科学,动手能力是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化学好坏程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学生将来能否在这方面有大的建树的有力保证.同时,动手实验不仅是一种能力,在当今社会,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例如,对各种量筒、托盘天平等的正确运用,对试剂瓶等的安全使用,对实验过程的认真观察以及判断实验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这些点滴都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的效果,使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能够更加地清晰明了,不仅是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他们严谨细心的品格培养和熏陶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动手能力是一种实践的能力,作为评判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手段.如今,我们的周围由于过度开发而引起的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设计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实验.通过实验,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对社会中所存在的污染源以及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有更加明晰的认识.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上保护环境的种子,当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不断成长的时候,我们必将看到,世界又恢复了生机盎然的原来面目.

四、结语

第3篇

停泊轨道设计与分析

首先,在目标轨道选取某位置(对应真近点角用fk表示)作为交会(拦截)位置。然后根据此位置和变轨时刻t时的目标位置求得目标飞行时间Δt,它正好等于子飞行器轨道转移时间,这样已知轨道转移初始位置矢量r1和轨道转移终止位置矢量r2以及轨道转移时间Δt,通过求解轨道交会(拦截),得到子飞行器实施交会(拦截)任务所需的脉冲速度增量Δv,转移轨道最低高度hmin,偏心率e等参数。最后判断Δv,hmin,e和Δt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fk属于有效交会(拦截)点,保存fk后更新fk,开始下次循环;否则直接更新fk,开始下次循环。这样通过不断更新fk(以1°为步长),来搜索各目标轨道,得到空间平台对目标的有效交会(拦截)区大小Δf和可接近目标数目n。轨道交会(拦截)问题数学模型在上述计算中涉及轨道交会(拦截)问题的求解,假设对于拦截任务,变轨策略采用单次脉冲变轨,交会任务采用双脉冲变轨,不考虑摄动力的影响,上述问题是高斯问题的典型应用,满足式(4)所示的超越方程[1(式略)

寻优算法与设计

常见优化算法包括全局优化算法和局部优化算法。由于停泊轨道参数设计问题设计域呈现复杂非线性和非连续性,寻优算法选用多岛遗传算法(MGA)这种探索式全局优化算法。它是一种在传统遗传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伪并行”优化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使用精英保留和周期性迁移策略,更能保持解的多样性和全局性,有效抑制早熟现象的发生[12]。在本文问题中,适应度函数基于目标函数Δf和约束n的罚函数构建,设计变量值采用二进制编码,算法参数通过多次测试得到:子群(岛)数目10,子群个体数目为10,子群代数要求不小于100代,否则优化结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交叉概率为0.8,变异概率0.1,迁移概率0.3,迁移间隔为3代,每代保留下来的精英个体数设为2。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适应;语言;过程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民族、国家、提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沃尔玛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制造商品又在法国家乐福堆积如山;非洲随处可见麦当劳大叔和好莱坞电影,欧洲大陆的中餐馆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碰撞几乎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印记。然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1世纪第一份《世界文化报告》(2000)的主题所阐释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在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从巴赫金的对话论到哈贝马斯的交流论,从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到洪堡特的不可翻译论等等。但是很少有学者涉及到“解决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上来。本文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循序渐进的。

历来人们都习惯把“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分开或是并列来说。二者都是人们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后提出的要求或进一步的措施,但并不能因此把二者等同起来。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弄清二者的概念后,通过异同的比较才能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

一、解决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出现的前提首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后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是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当一个群体与另一群体发生关系式,无论是战争还是联姻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的接触,在接触之初是沿着语言的轨迹寻找共性的过程――即我们通常称之为的翻译。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只有语言相互通晓明了才能发生进一步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语言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也包括各种肢体语言和体态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伴随着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语言,而且还关乎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思维模式。因此,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之间在寻求共同对话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各方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相互参照比较就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存在时客观必然的,就连成为寻求共同对话途径的语言也只是暂时的停留在表层的保持一致。翻译作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在深入到文化思想层面后就会被轻易地打破平衡。18世纪德国理论家洪堡特曾说过:“在我看来,所有翻译都不过只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音,就是贴本民族的特点贴的太紧而牺牲原作。”他所认为的“不可完成性”实际上就是针对文化差异而论的。语言并非只是符号系统这么简单,它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容,所以不同文化语体之间是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的。

解决文化差异就是探究文化差异并解决。差异只在经过自体与他体充分认知并相互比较后才可能显现出来。政治评论家W・Lippmann在《大众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定型”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其基本假设是:“术语一个群体(民族、宗教、性别等)的成员行为和态度类似。定型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前者某群体关于自己的定型,后者则是关于其他群体的定型。”文化定型属于文化认知当中意见比较集中稳固的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行为活动的方向,甚至后续认知。这种文化定型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和普遍性,并在文化认知和交流中具有不可避免性。为了帮助人们认识不同的文化,就要概括文化差异,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正像萨丕尔说的,语词是钥匙也是枷锁。文化的定型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带来了障碍。比如:定型会使我们相信所有美国人都是高大魁梧的,所有日本人都是短小猥琐的,所有黑人都是狡诈不忠的,所有中国人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当我们打开互联网,看到老虎伍兹在和老布什打高尔夫,姚明在NBA赛场上打球时,我们会感叹思维定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造就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发展的事实,但是当这种差异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时往往就会导致误解甚至文化冲突。2001年的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过外有雨文化的冲突而陷入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冲破的感人的故事。这是发生在移民者身上的典型的故事。上升到历史中,从希腊波斯战争到,包括当代无休止的中东战争,文化差异历来是冲突的重要因素。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不仅限制在领土、资源上,还有宗教和民族方面;二战期间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迫害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冲突;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不同肤色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文化冲突不时出现在现有的文化交往过程中,但是文化差异并非必然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差异是可以被弱化,被解决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冲突时可以避免的。那么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就成了当今学术的一个热门话题,从语言、宗教、艺术、饮食生活、经济等不同的方面都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是建立在互信了解的基础上的,“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米哪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一个从了解双方文化,发现差异,了解差异到解决差异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彼此尊重、相互了解、公平对待、深入理解、合理解决。“彼此尊重和公平对待”是一个基本态度和立场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差异的概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视角和偏见的影响,所以首先要端正态度,不可崇洋,也不可持偏见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立场,理智看待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问题,由浅入深,从历史、民族、心理等方面深刻理解差异文化。

二、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

文化交流不仅表现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对话,还关乎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把“解决文化差异”看作是物理反应,那么“文化适应”则可以看作化学反应。文化适应不光是要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的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文化认同和一种文化融入。“解决文化差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相

互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的客观问题,“文化适应”是在这种客观问题解决之上更高层次的交流的需求。人类在文化交往中首先必须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以此保证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若想使这种交流继续深入发展就要考虑文化适应的问题了!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移民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民父母所面对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价值的巨大冲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就移民而言”施纳伯尔,“参与经济生活伴随着一种私人生活,边缘要素懂得从文化上与全球社会的规范相融合,同时让文化核心保持不变……文化系统的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区分不是永远不变的,它的改变取决于民族集团意识到其自身以及因此而意识到其局限性的原生文化和历史环境。”。移民父母就是在秉持着一个文化核心(母国文化价值核心)试图接触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他们为更方便的生活,从语言到思维方式都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对异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排斥,所以始终处于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之中。而对于移民子女来说,情况又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种文化代码转向另一种文化代码既不是直接的亦不是即刻的。移民地子女要经历一个短暂的活跃阶段,其间他们试图去解决冲突,拒斥其父母的文化而接收社会文化,同时无意识地将主导文化在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移民文化在重新解释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模式融合在一起。”显然移民子女已经把解决文化差异上升到了文化认同的高度,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接受移民国的文化和价值,更好的融合父母的文化和社会文化。对异文化的认同是迈向文化适应关键一步。

“文化认同性基本上是指民族性。”对某一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持有这种文化的群体(民族)的认同。认同不等于同化,不等于全盘接收,它是一个由认识到理解再到融合的过程。“自198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认同性的三重维度――历史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强调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和关联性,强调文化认同性的流动性和变形。”正是因为文化认同是动态的过程,所以文化适应也应当具有动态性:二战后,许多中国人移民美国,几代华裔在中美交流与文化传播方面做出过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很好的融入到了美国的文化中去;21世纪在中国逐渐走向富强是,一大批美国移民来到了中国,并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又艰辛的文化适应之路。

在文化适应之中,并不是只有单方面的输入过程,文化的输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文化认同往往带有民族性,但绝不是说文化认同等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性与文化认同性知识在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才可能形成一致。”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中所追求的文化适应理想状态的阶梯,远远超出民族认同的范畴。“民族认同发具有极化和扩大经济或政治秩序冲突的性质。”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压迫正是源于民族歧视和不认同,中东穆斯林所面临的战火也无不与过分夸大民族认同有关。民族是特定一群人的范畴,而文化则没有边界,是可以跨条约一切障碍的。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适应,究竟要走多远?其实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的理想状态就如同老子的大同社会的高度。曾经就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划分为五个时期:1.前认同期(即本文所说的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2.文化人形成期;3.认同融合期;4.文化认同趋同时期;5.人类文化认同大同时期。

其中第五个时期就是文化适应理想的时期。说的抽象一点这种状态即是一种超验的“道”。高一虹在《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也提到过“道”与“器”的概念。“道”与“器”在传统中国哲学范畴中是相对的概念。《说文解字》中有:“器,皿也。象皿之口。犬所以守之。”“道,所行道也。”《周易・系辞》中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的心学派认为,道本于心。王守仁:“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道明,更无二。”(《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因此高一虹认为“交际者之内在的人格状态,整体素养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待交际的基本态度,便是‘道’。其他外在的信息,技巧,行为和结果,均为载‘道’的‘器’。”同时他还提出了“道上器下”“道同器异”“道不可言,器可言”的观点,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第5篇

(1)组织形式的差异性。

广场舞蹈的重要特点在于组织形式的差异性。广场舞蹈的表演场地并非在任何场合都能进行,对舞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广场舞蹈的表演者和观看者能够进行实时的互动,具有特殊的感官感受。广场舞蹈的组织人员是自发进行的,是一种业余爱好下组织的表演活动,广场舞蹈表演中使用设备和道具也都是舞蹈人员自发筹备的,这与其他舞蹈形式有着重要的差异。另外,广场舞蹈的组织形式通常以集体形式存在,在场地宽阔、人员众多的情况下进行。这是广场舞蹈组织中的集体性体现。

(2)舞蹈内容的自由性。

群众文化自身存在一定的自由性,群众的参与是自发的,娱乐内容也是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蹈也具有同样的自由性特征。在广场舞蹈中,群众通过自我娱乐进行内心情感的宣泄,在参与的过程中群众精神世界和内心得到充分地享受。广场舞蹈的自由性也是吸引大多数群众自发参与的重要原因。

(3)舞蹈结构的独特性。

广场舞蹈的表演结构严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舞蹈表演,由于广场舞蹈所在场地、组织形式以及参与人员的特殊性,使广场舞蹈不具备较为严格的表演形式。在舞蹈结构上,通常以情绪取胜。广场舞蹈注重情绪的培养和煽动作用,以达到群体人员的热情和情感的表达。由于广场舞蹈结构的独特性,受到大部分群众的接受和喜爱。

2解读广场舞蹈———顺应社会发展丰富广场舞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在现代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下,群众文化的广场舞蹈具有更加深层次的意义。

(1)群众参与热情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进行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人们追求文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经济水平稳定的同时,更多的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对群众文化的参与意识逐渐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群众自我意识增强。群众自身希望更多地投入到社会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在集体活动中体现自身的存在感,寻找更多沟通和交流,得到来自社会和群众的更多的认可。2)群众希望丰富自身生活。通过参与社会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生活的多样性,在活动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广场舞蹈的参与中,能够全面释放自身的能力,打破约束,没有限制的进行自我表演,充分进行情感的发挥和宣泄,真实地感受到存在的真实性。同时由于广场舞蹈中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没有严格的规定界限,观众在主观能动的作用下容易成为参与者。自由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群众参与热情。

(2)广场舞蹈使广场充满活力。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广场舞蹈从早期的生存行为到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发展为民族、民间舞蹈,最终演变成为群众的娱乐、休闲、健身文化活动。其内涵不断变化,逐渐从宗教、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实现了由“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自娱”功能转变。广场舞蹈作为沟通民情民意的载体,展示群众风采的舞台,可以在群众心理上培养起相近的审美趣味,进而培养起相近的道德感与共同体的认同意识,给群众以精神愉悦,使他们在闲暇时间轻松自如地得到心理的和精神的快乐。它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一种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娱乐文化。广场舞蹈作为一种群众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情态、文化情趣和娱乐趣味。在当下,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实现文化权利、满足文化需求的最好形式。广场舞蹈的热潮现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3雅俗共赏下,广场舞蹈的重要意义

尽管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对广场舞蹈的态度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群众文化中,广场舞蹈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下,大多数人由于工作或生活压力产生消极情绪,生活的紧张和工作的疲劳对人们的影响重大。通过广场舞蹈有利于人们有效缓解疲劳情绪,在自由和随意的空间内,进行情感的宣泄和释放,达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2)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

广场舞蹈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同时运动强度较小,适合大多数人参与。在充满趣味性的舞蹈运动中,对肢体进行有节奏的控制,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肢体协调和身体健康。由于广场舞蹈自身存在的特性,对参与人群的要求较低,适合中老年人进行休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3)促进群众交流。

广场舞蹈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要求,且舞蹈的种类也较为繁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广场舞蹈在人民群众工作之余带去更多的是精神的放松。在广场舞蹈中,舞蹈者和光看者的界限没有明确界定,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存在过多的约束性,使群众自身感受到存在性和欢愉性。广场舞蹈的环境下,能够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有利于友谊的建立,促进沟通,释放情感,缓解压力。

(4)促进社会和谐。

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是活动建设的重要目的。广场舞蹈自身的文化交流形式和情感宣泄途径,都十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透过广场舞蹈中欢快的节奏,美妙的乐曲,和肢体之间有效的摆动,构成了一个和谐友爱的沟通环境。通过广场舞蹈能够培养人们之间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能力,在沟通交流的同时,完善人们自身整体素质。通过广场舞蹈的沟通,能够促进人们在舞蹈中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提高自身团结意识,感受集体的力量,提高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构建。

4结束语

第6篇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隧道股份”),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软土隧道施工领域的先驱和领头羊。公司以隧道工程施工为核心主业,以纵向一体化产品制造和项目投资运营为战略业务,以工程咨询和市政工程养护为新兴业务,形成了“3+1”的发展格局。此外,公司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隧道股份自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四十余年的发展也见证了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为民造福,实现自我”作为隧道股份的核心价值观,其内涵就是公司“五次创业”的文化积淀和凝聚。

如今,隧道股份以“拼搏奉献,争创一流”为企业精神,坚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经营战略,贯彻“以信为本、以特为主、以技夺优、以质取胜”的经营方针,形成了以企业精神凝聚人、以企业形象鼓舞人、以企业价值引导人的独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正是这样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了隧道股份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隧道股份始终处于国内软土隧道施工领域领跑者的地位。

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劳永逸,优秀的企业文化如果不去加强和维护,就会变质,进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强化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强化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霍夫斯塔(Hofstede)的文化层次理论

在探讨如何强化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之前,本文有必要介绍一下霍夫斯塔(Hofstede)的文化层次理论,该理论也是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

霍夫斯塔(Hofstede)是荷兰著名人类文化学家,是当今文化研究领域公认的最卓著的学者,被称为全世界“对文化进行量化研究的第一人”。他的文化层次理论和文化维度理论为当今的企业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霍夫斯塔将文化分为象征符号、英雄人物、典礼仪式和价值观这四个层次,其中“象征符号”是文化的最表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其层次关系就像是洋葱一样,霍夫斯塔称之为“洋葱图”。

图1洋葱图:文化的四个层次图2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象征符号”是仅为共享这种文化的人所认知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字、论文手势、图画或者物体。“英雄人物”是在一种文化中被高度珍视的性格特征或行为楷模的人物,这种人物可能是活着的,也可能是死去的,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仪式”是一种集体性行动,它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余的,而在这种文化中却被看做具有社会实质意义的行为方式。在“洋葱图”中,象征符号、英雄人物、仪式都被归于“实践活动”的范围。在图1中,它们被“实践活动”切开了一个口子,表明在“实践活动”中它们是可以改变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人们相对于一些状态时对另外一些状态的偏好趋势。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在“洋葱图”中,它无法直接被“实践活动”所切入。

根据霍夫斯塔的“洋葱图”,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也应该包含四个层次(如图2):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企业仪式,企业集体性的活动,例如企业周年庆典,员工表彰大会等;企业英雄人物,可以是企业的创始人或是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人;企业符号或标志,例如司旗、司歌和服装等,是企业文化最表层的东西。企业价值观是最稳定也是最难改变的,而企业仪式、企业英雄人物、企业符号或标志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都可能发生变化。

2.强化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强化员工对隧道股份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为民造福,实现自我”是隧道股份的价值观,也是整个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为民造福”体现隧道股份作为企业公民的价值取向和对优质工程、优质服务的不懈追求;“实现自我”体现隧道股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实现企业的追求。“为民造福,实现自我”很好地将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在隧道股份发展的四十多年中,的确发挥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但在残酷的市场经济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在人心浮躁的今天“,为民造福,实现自我”是否还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强化员工的认同感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加强:一方面,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隧道股份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整个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调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的精神,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倡导员工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2)创建隧道股份的仪式文化

隧道股份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企业仪式,例如新员工联欢晚会、员工拓展训练、各种节日庆典和各种表彰大会等等。企业仪式反映企业的风雨历程,传达和强化核心价值,强化员工的主体意识,激发员工的凝聚力,构建领导者、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沟通网络;因此创建仪式文化也是强化隧道股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认为创建隧道股份的仪式文化必须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制度化规范企业的各种仪式,实现仪式文化的无形控制作用,培养员工的忠诚意识,让员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与公司战略相结合,根据公司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目标、价值取向、管理风格创建不同的仪式文化。

(3)加强隧道股份英雄人物的培育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特伦斯·迪尔教授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企业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英雄人物的培育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隧道股份发展四十多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从公司元老级领军人物晆忠诠、郑定能到陈彬、周文波、余暄平、濮朝晖,从郑贤仁、顾正荣到王鹤林、杨磊,还有众多基层的明星员工等等,隧道股份因为有了这些隧道英雄才拥有了今天的辉煌,也正是这些隧道英雄让隧道股份彰显强劲发展动力。企业英雄人物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人格化,通过英雄人物的示范效应,可以有效传播企业的文化理念,让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在面临新竞争新挑战的今天,隧道股份应该培育更多的英雄人物,并大力宣传和表彰这些英雄人物,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第7篇

多年来,国网紧水滩电厂(以下简称电厂)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创建和谐社会”、“人人讲诚信”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广大职工在参与中得到熏陶和升华。2009年以来,电厂陆续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省“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对子、“省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2011年岁末,电厂再登荣誉榜,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连续十七年保持“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为使新形势下的职工道德建设活动开展得更具创造力、凝聚力,形式更为多样化,电厂党委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于2013年4月下发了通知,在全厂范围内逐步开展“文化管心——善行紧电”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此项活动是全面深化“制度管事,文化管心”的要求,更是“文化管心”的深化和延伸。

二“、文化管心——善行紧电”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特色活动

1、职工道德讲堂顺利举办以“紧电讲坛”的形式举办了一期道德讲堂。厂部希望以此次集中学习为契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帮职工加强理论学习,理清工作思路,培养“荣与耻”的观念,从而进一步加强电厂职工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和谐稳定新局面。

2、“感恩惜福”讨论活动热烈展开厂部通过厂内网站、宣传栏、标语横幅和企业文化展示牌等多种宣传工具,大力开展职工“感恩惜福”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教育氛围。各个党支部也以多种形式自行组织“感恩惜福”大讨论活动,正确引导职工开展座谈讨论,从“善”的角度教育职工感恩企业、感恩同事、感恩家人,引导职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立足岗位作贡献,做到无愧于企业,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亲人。通过不断创新道德教育的形式,扩大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善行承诺”活动响应积极在这次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中,电厂开展了一项颇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善行承诺”活动。即是在厂内网站开设“善行承诺”专栏,组织开展一次全厂范围的职工公开“善行承诺”活动,倡议职工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孝老爱亲等方面做出承诺,主动践诺亮风采。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已有300多位职工纷纷签下各自的姓名,承诺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水电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热情参与电厂还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赴丽水市孤儿院看望孤儿,组织青年志愿者在丽水市中山街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志愿服务,倡议职工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此外,该厂还积极动员职工参加地方的文明道德宣传活动,让职工把参与这些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回报社会的一项责任来完成。职工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践行了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道德规范,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同时也树立了“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

5、“十佳职工”评比活动铸就品牌“季度之星”和年度“十佳职工”评比活动已经在厂内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人人争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评比活动也成为了电厂的一个特色,一大品牌。评比中,厂党委特别注意总结职工中公认的各个岗位的道德典型,为大家在工作中树起镜子,使之在不同的岗位上对照学习,实行典型引路,引导党员干部向先进看齐,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推进企业道德建设。

三、如何通过提升职工道德建设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在思考如何通过提升职工道德建设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楚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建设两者的关系如何。

1、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建设的关系首先,发展企业文化与加强职工道德建设同属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范畴,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建设都是以人为本的,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再次,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道德建设都在塑造企业的灵魂。最后,企业文化与职工道德建设是互动的,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同时发展。

2、如何以职工道德建设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1)以道德讲堂来助推企业文化建设道德讲堂是一种传播精神文明和传授职业技能的课堂,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和平台,在助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电厂从2008年11月起就开设了“紧电讲坛”,道德讲坛是其主要内容,讲坛每个季度举办一期。道德讲堂平台的植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多了一种载体,多了一种手段,也通过道德讲堂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

(2)以文化环境渲染来提升职工道德素质进一步完善电厂文明部室、文明班组等创建活动,建立一种有利于完善职工道德素质培养的氛围。还可以通过硬件建设和形象塑造,比如大楼临街建筑的装饰、厂区空坪隙地的绿化、车辆的摆放整齐、工作人员的文明有礼等,形成有效的感化力和感染力,用高雅健康的文化充实职工的生活,造成利于良好道德素质培养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文化 活动 意义 作用

文化馆是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指导中心、创作中心、培训中心、活动中心,是学习、宣传、实践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公益性职能及其作用,本人在此提出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从而通过在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还将提高人们群众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外,群众文化的建设体现了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因为,“十一五”期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群众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主要体现在加大了社会公益性群众文化传播工作的力度,增强文化馆建设的投入,促使工作思路的创新,创办具有亮点的文化品牌项目,并且将从整体上推进阵地免费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受益者,从另一角度上反映出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政策。所以,群众文化建设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方针,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

加强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主要体现在加大公益性群众文化工作的力度,增强投入,创新工作思路,创办具有亮点的品牌项目,整体推进阵地免费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群众能真正成为文化惠民活动的受益者。

(1)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在践行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馆要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紧扣时代脉搏,组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2)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培训新时期艺术人才。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培训、辅导、指导的业务部门,其专业队伍建设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开展。

(3)打造精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艺作品的创作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的群文人,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上必须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导思想,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创作具有时代感、贴近群众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去教育群众,影响社会。

(4)弘扬民族文化,着力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5)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完善用人的机制,引进竞争机制,提高优质服务。

(6)要建立基层文化挂点辅导制度。加强基层文化的辅导,特别要加强对文化较为落后的边远地区,弱势群体建立长期文化挂点。充分发挥各部门业务骨干力量,以实际行动扎扎实实为基层服务好。

三、深化改革并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

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文化馆的建设也不例外,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以及时展要求,需要加大其改革力度。调查显示,传统的文化馆之所以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主导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制不完善、不合理,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使文化馆回归与发挥主体主导作用。改革进程中必须牢牢树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方针政策,并要改革文化馆内部设置,优化各机构资源的配置,确保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积极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规定实行优胜劣汰选拔人才。此外,还要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充分优化人员组合。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始终要坚持公平兼顾、效率优先原则,并建立以绩效工资为主体的适合文化馆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只有通过不断深入改革当前文化馆体制中所存的弊端,并逐步构建起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定,才能是文化馆运行新机制既满足时展的需要,又充满生机活力并充分发挥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群众文化的建设已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群众文化的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是今后文化馆建设的依据,同时,文化馆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握好公益性这个方向,立足于服务大众,使我国优秀文化在群众间有效地传播,并努力探索开创公益性群众文化工作的新道路,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繁荣我国城乡文化提高保障。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已成为时展趋势,文化馆必须把握好公益性这个方向,坚定不移的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探索开创公益性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路子,为繁荣城乡文化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起到发展龙头作用,阵地与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向健.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3).

[2]卜卫.促进实现工人的文化权利——以北京新工人文化艺术节为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09).

第9篇

 

1 民族农耕文化类型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个多山地的高原省份,国土总面积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占10%,盆地占6%,山多坝少。同时,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化,各族人民交错立体地分布于高山河谷,民族构成多样性,分布有26种民族,是全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为民族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域差异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也 呈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三种类型。

 

1.1 山地农耕文化

 

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遍布高山深谷,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如基诺族、拉祜族、德昂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布朗族和苦聪人等少数民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植被生长及再生能力强,降雨充沛集中,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是众多的河流大多从山脚流过,很难引致山上,由于可供引用的灌溉水源比较缺乏,不适宜进行灌溉水田农耕,山地民族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刀耕火种是适应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因素的产物。刀耕火种地一般在坡度20°~50°不等的山坡地,很难甚至无法进行机械化或犁耕;耕地如果经过深翻深挖,进入雨季,坡地容易水土流失;深翻深挖或犁耕必然会使耕地中的植物根部受伤害,以后转入休耕,地表植被也丧失了恢复能力,山地民族非常注重保护地表植被的恢复能力。刀耕火种有别于毁林开荒,在砍烧林地时,砍小留大,砍树留根,虽然经过火的烧烤,一般不会伤及树根,在耕地进行休耕周期,地表植被能更新恢复,这也是这种耕作方式能否延续的前提条件。

 

1.2 梯田农耕文化

 

云南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差异非常显著,在山地,如果土质含沙量不大,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很多山地民族从事山坡梯田灌溉农耕生产,如哈尼族、彝族、壮族、佤族等。依山势开辟出阶梯状的田地,引山泉自上而下灌溉或在高处建蓄水池,梯田从山脚逐层升高,直达山顶,梯田农耕是在充分利用山区特殊的地形、气候、植被以及水土资源等的立体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是民族智慧的发明创造。梯田农耕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利用山势水流运送森林里的枯枝落叶,野兽的粪便等,它们是天然的肥料,这种施肥方式称为“赶沟”,既可降低森林病虫害又减少了火灾发生几率;人们把日常产生的灶灰炭屑、人畜粪便等垃圾集中在水塘里沤烂成肥,引山泉冲击水塘,顺势进入层层梯田的“冲肥”方式,完成施肥同时处理了生活垃圾。在梯田农耕民族的传统观念里,对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物及自然现象充满崇敬,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节庆祭奠活动,如祭寨神、十月年、苦扎扎节等,自然崇拜客观上有效的保护了梯田的命脉水源林。

 

1.3 坝区农耕文化

 

云南平坝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坝子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河流湖泊周围或群山环抱之中, 三分之二的坝子集中于滇东,云南较大的曲靖坝子与陆良坝子都分布在此。坝子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较好,一般土地肥沃,复种指数比较高,主要居住的是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更高的民族,如汉族、回族、白族,纳西族等。自古以来,因西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国家战略位置,帝王将相都将云南视为恒久保有的重要边地,所以,坝区很早就与中原发达地区交流,在汉文化以及外来汉民族移民的影响下,坝区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灌溉水田的稻作农业及固定旱地的耕作。随着中原王朝对云南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加深,先进的农耕观念、生产技术、农具、工具的传入,坝区逐渐向精耕细作的水田与固定旱地耕作发展。坝区的农耕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比较接近,农业生产水平在云南属于比较高的地区,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灌溉水田耕作技术可以说是云南水田稻作民族中的佼佼者。

 

2 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传统

 

2.1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崇敬自然

 

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是云南各民族在长期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认识资源、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哈尼梯田反映了哈尼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文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山地民族的轮歇耕作方式;景迈山上布朗人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 ;白族水崇拜等,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作用等等。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虽然农药和化肥能使粮食增产,但它导致水源的污染,农产品的污染,导致损害人体健康。云南各民族在耕作过程中辛勤耕耘,使用农家肥,精耕细作,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久性,千方百计地保持土壤持续不断的生产力上下功夫。这与其说是农业生产方式独特,不如说是云南农耕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作用。尽管耕作方式差异甚大,但是就其农耕思想和生态适应性而言,在很多方面却都包含了不以片面追求作物产量而损害种植前景的耕作方法,以及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敬畏自然,客观上达到了对生产与生活环境保护的目的,云南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2 勇于耕耘、务实和坚韧的大山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地理环境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和道德规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云南省山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确实是一个大山里的世界,大山锻造了人们坚韧、务实、不断攀登的精神。无论是以山地农业为主的粗放农耕者,还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精耕细作者,在他们的农耕文化中,都具有为了自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埋头苦干,勇于耕耘的精神。例如梯田农耕利用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以及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征,在山坡上修筑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依据不同的山势修堤筑埂,坡缓地大则开大田,坡陡地小则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缝处也开田,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座山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凡到过哈尼山寨的人,都会为哈尼人民的独特创造而赞赏不已,显示了各民族坚韧的倔地精神。充分挖掘和提升云南各民族农耕文化所共有的勤劳勇敢,不惧艰险,刻苦努力的大山精神,提升各民族对自身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团结。

 

2.3 提倡勤俭至上,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云南的农耕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崇敬自然,对自然界从来不是毫无节制的索取,而总是出于一种敬意来感谢大自然,这种依赖于森林和自然的生存方式,使他们更懂得珍惜自然的重要意义。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诗歌中,都劝导人们要节用,不仅以习俗的形式,甚至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要贪婪,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适度消费的发展观,勤劳、俭朴的品质,历来被看做一种美德。在当今社会,食物的惊人浪费与匮乏并存,工业文明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面临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威胁下,勤俭节约对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倡导的勤俭至上,适度消费的发展观,对我们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

 

2.4 生产生活中的互助互惠

 

云南各民族在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性的文化,同时,各民族为弥补自己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方面的缺失而互通有无,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如云南西双版纳平坝地区,种植水稻的傣族经常将稻米托运上山,与山里居住的德昂族交换棉花、芝麻、茶叶等土特产及手工物品,农忙时节,山区德昂族下山到平坝地区帮助傣族耕种和收割水稻;一家有喜事,全寨子同贺,一家有困难,全寨子帮忙,德昂族结婚办喜酒全寨子的人都来吃。云南民族节日活动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崇尚平等、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跳菜等等现象都具有团结本民族、协调缓和人际间矛盾的功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具有的这种互助互惠的伦理道德传统,对于保证人们的诚信、促进社会稳定和行为的和谐,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 小结

 

对于云南各民族丰富的传统农耕,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客观、全面地进行科学的调查、总结和研究。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是云南各民族精神生活的写照,体现了各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精神特色,发展决不能忽视文化内涵和文化力的作用,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物多样性、传承民族文化、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秀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