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8:27
导语:在初中体育德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回答过简单
老师经常只提一些要求学生简单作答的yes/no的问题。这种yes或no的问题经常出现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提问。这种提问的有效性在英语教学中大大降低。简单的回答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新课标下的要求
首先要转换教师的角色。提倡以学生为主,强化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其次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要转变教学思想。教师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应该先对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的构想和设计,然后通过加工整理,形成教案;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toteachourstudentsEnglish”,而且应是“toteachourstudentshowtolearnEnglish”。对于课堂中英语的提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水品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在提出问题的时候,避免回答过简洁,还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提问的方式上要提升问题的兴趣性,明确提问的目的,然后再转变方式,做到明确、简便、贴切;提问的时候,掌握问题的易难度等。
3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作为英语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确保学生的参与,给学生互相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及时掌握和调整教学进度;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
4问题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推动力。人贵有疑,从产生疑问到消除疑问是学生学有长进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力求巧而精。教师首先要尽量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精心设计问题质疑,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的巨大动力。由于提问内容涉及学生自己,他们都显得兴致勃勃,积极回答,课堂气氛很活跃,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又渗透了新知识点,使课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5提问方式的转变
5.1提问要具有扩展性,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新颖别致的设问或者会是由教学情境引出的机智提问,是完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紧紧的跟着老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的步伐。课堂提问既要注意这一点,也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系统性。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灵活运用,并且做到举一反三。这样的课堂活动既紧张又活泼,形散而神不散,从而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的目标。
5.2问题难度要适当,提问注意针对性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设计成递进式,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通过教师提问,点拨学生的思路,启发思维,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设计的问题应生动,直观感性强,一般不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否则会使学生答得没劲或答不上来,影响积极性。提问不能超出教学内容,否则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个性选择提问对象时,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确定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对那些胆小自卑的学生,发问的题目容易点较好,以促使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增强自信心;而对骄傲自满不够细心的学生提问时,问题要相对难一些,有利于克服其傲气,促其细心思考。提问突破教材难点或巩固教学内容关键性问题时,选上等生为宜,这对被提问的学生是一种激励,而对其他学生起到引思和辅导作用;以检查学过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目的时,可提问较差的学生,借以督促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以巩固当堂的教学基本内容为目的,则以中等生为妥,以便确定教学进度。这样的提问,人多面广,既发挥提问的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
关键词: 问题探索法 初中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学生有什么样的优点,我们就为他们搭建什么样的平台,从而让各层次的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都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茁壮成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是一个新名词,来自于英语“school-base”,是指“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郑教授对“校本”的解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学校,二是在学校里,三是基于学校。基于的出发点是自己学校的存在,最终的结果是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学校到学校的工作人员参与的过程为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问题探索法是样本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如果教师对教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学科,他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而教师的问题探索法活动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1.问题探索法的特点
1.1客观地说,在初中开展教学科研,既有科研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直接在实践中操作,科研效果较好,又有着客观的限制——教师非科研专业人员,科研技术性含量难以达到一定程度。扬长避短,才能提高教师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科研的价值。现代中初中教育科研在发展中总结出了“校本”理念,这一新鲜的、效率较高、适应性较强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科研管理者认真推敲,并在管理中深入落实。
1.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共同的目标,也是问题探索法的价值所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分析、探索、解决和评价,创造学生主动、平等、民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把握好?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训。“愤悱”,即心有所疑,谋求解惑的心理状态。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就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问是学的起点,问是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标志,问是智者的表现,问是发明的起点。疑是思维的前提,多问好奇是初中学生的天性。初中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反映出对课题有一定的理解,也反映出其逻辑思维有所萌芽,对问题的解答更能达到一种自主学习的效果。问题探索法是一个值得我们提倡的好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索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通过提出问题实现学习目的的方法,很适合初中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而且应用面也是很广的。比如,通过提问题进行阅读,通过提问题思索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提问题加深对单词的记忆。问题探索法有利于激发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问题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问题的思索比那些被强加在身的道德要求更能让初中生深入地思考和付出更多的努力。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迫使初中生自己主动查阅大量的资料,这个过程可以使初中生发展更高级的认知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2.2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哲学教学。初中英语课程适应,以学校为基础的系统是教育部加强教师的工作,促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可。按校本的理念进行教学活动,是教学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初中英语教学,深入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问题探索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3.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问题探索法交流初中英语运动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现代初中教育科研在发展中总结出了“校本”理念,这些新鲜的、效率较高、适应性较强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科研管理者都认真推敲,并在管理中深入落实[3]。
3.2人本思想下运用语言艺术人本思想教育的改革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学习的过程。应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理解,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决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以反映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学生参与多元化概念评价中。在人本思想下教师要懂得语言艺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使用幽默语言,注意问题探索法式语言的使用,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率。
3.3示范的方式使这一方式更好地发展,了解人的发展规律。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活动。教师树立合作和团队精神,搭建一个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传授经验和交流的平台,积累丰富的问题探索法教学因素,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建设的必要性。
4.结语
问题探索模式改革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有其独特的功效。它对广大初中英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搜集现有的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对问题探索法中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现状分析,重点阐述了问题探索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指导运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李兴艳.初中英语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西安初中英语学院学报,2010(01).
关键词:有效教学、德育融合、渗透、切入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学科中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制约着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近年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近些年来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反映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环节的薄弱,这跟教学中重考试分数,轻人格培养,学科教学中忽视德育问题的融合教育分不开。为此,不失时机地利用小学学科教材内容,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使德育教学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形成水乳相融的境界,达到春雨润物无声的目的,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有利于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基于种种现况,我校于2011年8月开始《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课题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全体课题教师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本课题立足于小学学科教学,主要从小学学科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研究摸索渗透的切入点、方法、原则、明确德育教育内容,力争使小学学科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小学生受到知识、思想、技能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深刻的德育熏陶和教育,真正使小学学科的教学符合学科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小学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渗透的新机制。通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字上:“浅”(缺理论支撑)、“散”(组织不够紧密)“懒”(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激发)“空”(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德育融合有点牵强,不能达到“水融”)“窄”(指没有彰显课题的辐射功能)
一、 “浅”。特指研究缺少理论支撑,课题教师对课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学习,无论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途径、手段,借鉴的理论等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没有理论做指导,任何一种的研究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从着手的。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中,我们缺乏专业引领,理论学习是靠派教师到贵阳市教科所学习,然后回来由培训后的教师开展二次培训,由于负责培训的教师初次接触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领会不够深入,导致二次培训的力度不够,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造成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研究。课题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热情是有的,认识它的重要性也无容置疑,但毕竟研究不是教师的专长,因此研究的层次比较肤浅。具体表现在对德育的概念理解的不够深入,课题研究中的德育指的是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人格教育。而课题组成员却简单的理解为法律法规的渗透教育。
二、 “散”组织不够紧密、各阶段的研究落实力度不够。
由于学校工作多而杂,零而散,课题组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研究”中,重视了课题的申报及开题,开题后,课题领导小组没有引导课题教师深入的学习,对研究需要的理论知识学习过于单一,对研究的理论学习不够,在拟定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案、研究计划上审查不严,没有进一步研究学生,没有进一步研究学校现状,教师只是依托网上学习、借鉴一些优秀的经验,各自为政,将自己的理解理论独自运用到研究中。为此,虽然有满腔的热情,但研究的方向和范围却有所偏离。相关制度建立不够健全,执行不够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研究的热情,阻碍了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三、 “懒”,指课题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激发。
这里的“懒”并不是指老师工作不积极,而是由于课题研究是一个新事物,课题组教师要一边完成教学工作,同时一边还要开展课题研究,而课题研究工作又必须学习借鉴,动脑设计,组织实施,回头评价等繁琐的环节,工作量急剧增大,造成课题教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研究的积极性不大,同时,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开展了工作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课题组部分参研老师在研究教学中,虽然应用了德育融合的教学摸式,但放得不开,担心教学质量,课堂上不敢大胆的进行德育渗透。
四、 “空”(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德育融合有点牵强,不能达到“水融”
教学和课题研究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其实,教学活动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即是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学生的跟进反应;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帮助的,并符合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学。
课题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研究”课题研究中,为了寻求德育切入点,费尽心思的去挖掘教材,创新性的使用教材,将一些法律法规生硬的插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显得不协调,有为传授德育知识而破坏了有效地教学。
五、 “窄”指没有彰显课题的辐射功能
我校“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只有14人,涉及小学语文、数学、综合实践、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美术、音乐学科,研究中虽然也积极鼓励其余教师参与,但由于课题研究工作比较繁重,非课题组教师参与度不高,再者,由于培训力度没有普及到全校,教师们的参与也仅限于校内公开课时的互评。对于教学中的德育融合问题的设计,也仅限于法律法规的穿插。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校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解决的措施是:
1、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研究更有利地开展。
2、 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中难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3、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
虽然我们这两年来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陈大伟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4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学生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79-01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而学生只是盲目的接受知识的“灌输”,针对知识本身,并无异议。因为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对所有学生不可能都做到面面俱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正常发挥自己,学生课堂的“主人翁”地位无法体现。鉴于此,很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致力于学生在课堂上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下是笔者多年来进行的探究,旨在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提供借鉴。
1 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树立现代教育观
在新课改,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在强调对群体价值重视的同时,还要重视个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对群体的贡献,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传统上,在尊师重道,严格服从等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形成的课堂氛围只是单纯的把学生培养成了乖学生。而对于学生个人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张扬都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也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和自信。在新时期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让位”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出发,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智力得以开发。树立现代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激励学生提出各种形式的疑难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学会质疑问难,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根据课堂进展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语文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质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自己的疑问,在班级里形成一种提问、争论、解答的学习场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异议,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的行为,并且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的回应学生的不同观点。切记不能任意的斥责学生或者讽刺学生,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发挥,与此同时,也会教师在学生心里也会树立“严师”的角色。学生提出不同异议,不同观点,这正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积极思考的产物,对学生提高成绩,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意义非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的行为,这会使学生开拓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3 实施进行分层教学
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等都是有差别的,教师应该做到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分层次的布置每天的作业,充分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积极的引导学生度过学习的难关。教师不能总是斥责学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当学生在经过了自己的努力顺利的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学生肯定,赞美学生的付出,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使学生充满信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勇于追求成功的决心,使学生轻松学,乐于学、自主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回答,为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作业,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读了文章,读出来,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与整个阅读训练过程。朗读是一种依靠声音来表达艺术信息的过程。其实声音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精神饱满、声音甜美悦耳的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课,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精彩生动的话语以及逼真的动作,这样的场面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对知识的求知欲,产生较高的学习效果。初中语文所学内容的风格,就奠定了朗读过程中的基调。对课文的朗读不是简答的重复书上文字,而是要对语速,语调以及声音的转化上有较大的要求,它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情感,释放作者的激情。
5 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初中生,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一群孩子,他们活动好动,积极乐观,经精力旺盛,乐于挑战,求知欲强,争强好胜。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些优点,有的放矢的采取多种教育模式。为了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分组教学是不可初中语文教学常用的方式。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创设富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书写大赛、朗读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表现自己,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文中,在学习完成以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也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一场辩论赛,紧紧围绕“人类有尾巴的利与弊”为中心论点展开。为了使自己在讨论中处于优势,学生都会积极准备材料,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小组同学经过仔细认真的讨论,组织自己的语言。经过这样的辩论赛会使学生养成对问题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主题地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接受吸收能力,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培养,正确引导,充分的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努力培养他们个性化、主体性的创新意识,使得语文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耀祖.初中语文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2):258-259.
写作兴趣;随写随记;写作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35-02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 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1多读、精读。千百年来,前人已经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人所周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熟读、背诵,并加以体味,这样不但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也能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作为语文教师,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很神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也许会因喜欢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3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
首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培养其终身读书的习惯。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随写随记,让随笔喷发写作灵光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丰富活跃,他们开始观察生活,关注自我,开始对人生朦胧的思考,他们的内心一片迷茫,却又充满冲劲。他们其实渴望表达,表达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师长对生活对人生的种种看法。此时,引导他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表达观点的能力,从而对语文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极有帮助。
5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对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教学调查,他们在班里最怕做什么?回答怕写作文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真是作文教学的悲哀,长期以来我们有些教师不重视作文教学,得过且过,学生的写作也是随便应付。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应该把初中生的作文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对自然,人生的思想感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只有从生活感悟中学会思考、积累资料、丰富作文素材。这样在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多了,感悟深了,写起作文来才会左右逢源,作文才会如行云流水。否则,让学生写一些假、大、空的东西,难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众所周知初中生的生活阅历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要使学生“有米可炊”写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发自内心的、具有真实感的文章,能够以我手写我心,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求学生多留心观察感悟生活的各种事情,社会生活就像个万花筒,千人千面复杂壮阔,各种先进思想,先进理念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日新月异,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在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初中的写作必须在这些生活感悟中紧扣时代的主旋律,与时代俱进,使自己的作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抛弃学生腔,新八股的写作文风,这样,写作必然兴趣倍增。
6加强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从多方面寻找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各种形式来练习写作,以达到练笔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耳濡目染的亲切感受,都是练笔的好素材。另外,教师要布置适当的摘抄、日记、周记等针对性训练。为了鼓励学生自觉训练,教师要及时抽查学生的日记、周记,及时对学生的习作内容给予评批。教师应为学生保守个人秘密,并适时加上一些鼓励的话,达到写见闻、写思想、写感情的同时,让师生间产生一种亲和力,又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练笔的目的。
7巧练多思,多评多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立足 开拓 融合
一、立足课本
如果依照某些人的观点,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自然提高,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学生多读课外书,广泛接触课外知识能提高语文能力,也不排斥一些自学成才的作家、专家的成功之路,但应看到,学生的课外学习首先要有目标,无的放矢难成大器。其次要有系统,散马无缰则易乱方寸。第三要有方法,机械照搬,会使思维迟钝。第四要有主次,课外学习必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外结合,主次相济,共同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第五要有层次,必须有一个认识程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发展,既符合人认识的发展规律,又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发展性特征。因此,语文学习必须有一个体现以上原则的蓝本,作为训导学生的标竿。任其发展听其自然,是一种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论调。现行的语文课本综合了这些特征的教学材料,具有其它读物所不可取代的优势。这集中表现为它体现教学大纲的思想,包涵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二、开拓课本
“立足课本”只是前提和基础,一部教材,一套教材,就是一座丰富的人类知识宝库,储备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学生以什么方式从中吸取什么营养,吸取多少营养,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使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和方式,教师砖研教材之后的课堂组织和教学应用及其对学生的思维、心理活动过程的调动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开拓课本”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立足课本”是“开拓课本”的基础、源泉。依据教学大纲及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与规划,全面理解把握教学内容,提炼重点、难点,发现疑点。从点走向面,由浅入深,其关键在于一个“探”字,即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疑点。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深入下去,探本溯源,启示学生寻找知识的根源。当然,对于课本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教师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弄董弄透,小到字词句,大到文意篇章结构,无不如此。
从小的方面讲,“染”可谓是一个常见的字,而学生往往不经意地在“九”字中加上一点,关键是学生不懂得“染”字是一个会意字,“九”乃是表示漂洗过多次的意思。笔者从“染”字的字源意义上讲解分析,学生都恍然大悟,印象深刻。
从大的方面来说,教师在文意、篇章结构、单元知识训练等方面也要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结合学生的实际,作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若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的,教师应起引路的作用;在作品主题及写作整体倾向上,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与心理倾向,又要在细微处启发学生,以疑点为切入口,达到正确、深刻理解全文的目的。
教师开拓课本,激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引“活水“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离开了这一点,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就会变成教参的传声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迟钝、缓慢。
三、融合课本
有源定成流,教师要用源生成流,以源导流,从源壮流,才会源头活水长流不息。因此,“立足课本”、“开拓课本”之后的关键一步就是“融合课本”。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个开源导流的过程,教材是水源,教师是引水人。高明的教师引水必巧,学生引水也必主动。在教师的启迪开导下,学生思考探究之后,便会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能动性,在与教师的思维一体化运作中吮吸人类知识之甘甜。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便具有了厚实的根基、开阔的视野、生生不息的活力,便不仅能使学生立足于课本,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学得生动活泼、自由轻松。这样的教学在内容上具有厚重感,在教法上具有艺术性。
“开拓课本”即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为中心辐射出来的知识系统。“融合”即融汇各种相关知识点并加以优化和深化,真正教透教活。“融合课本”既来自于学生的知识欲求,教师的认识深化,又取决于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性质。知识是一个多层次的大的系统。语文知识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又可以分为许多的子系统,且与其他各科知识密切相关,更与时代潮流、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师不应仅仅将视野局限于课本,而应放眼时代,关注社会,善于将课文内容与课外知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比较分析,把语文教学与当前形式,与其他各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联系,解决好课内与课外,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开发其学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能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只要抓住了课文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重要的信息点,以此作为突破口、开掘点,融汇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融合”的方法很多,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1.“注”。即注入、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教师将知识单向地传授给学生。这就是那些必备的,只能通过学生记忆才能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而言的。对此,有的同志有一种片面认识,以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师生双边活动、双向交流,便可以一切听之便。其实不然,一些该记该背的东西仍然需要强制性记忆。
2.“引”。即引导,引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开源引流,以源导流,将新信息,新材料,新方法不断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培育其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比”。要思考分析,就要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发展、进步。语文教学要抓住课堂教学,并不排除联系课外,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其它学科领域。通过教师注入与课本相关的新知识激活点,在比中求异,在思索中求异,在课内课外中求异,变趋同思维为求异思维。这样,教师能超常规地教,学生能超常规地学,教得深入灵活,学得浅出自由。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本体;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37-03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中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几十年前,朱自清先生就在他的《经典常谈》中明确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从文化视角来审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获取智慧和力量,并为吸收世界各国多元文化之精华打好基础。因此,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文化人性的传承活动,在生命关怀、文化关怀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语文本体:文化人性的传承活动
于漪老师曾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学语言,必然与文化血肉相连。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个形体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承载着文化,语文教育应该引领学生在人类文化的浸润中,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宏气势与美丽姿态。
语文的本体是文化的人,语文自身就是文化,它同时又负载着更开阔的文化也记录着这些文化,它以其各自独特的力一式记录着或注释着生成它、滋养它的物文化、心物结合文化以及特定的心理文化,所以语文具有文化人性,这不是通常作为标识或者功能语文之人文属性,而是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力的文化人性。
中国语文的本体是中国的文化的人,出于中国人以五色为文,以自然造化为化,而且承载着以人之文“化”自然之野而成天下的文化生成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文化存在境界,其文化人性自是独树一帜的。中国的文字、语言、诗文、绘画、雕塑、建筑,中国的价值观、思维力、审美感受、伦理道德乃至民风民俗都融在这文化人性中。
二、当前语文教学的诊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心态往往容易浮躁,人们的物欲过于炽烈,追求非常功利,思想缺少深度,行动缺乏理智。这样的社会心态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致使在考试大棒的“指挥”下,“浮躁与功利共舞,口号与模式齐飞”,“控制式”“灌输式”“独白式”“记忆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占主导。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强制性的、单方面地来传授原本丰富多彩的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这就使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充满美感体验的课堂黯然失色,学生学到的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和反复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而已,那学生的发展也就达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在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强势权威者,学生成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的课堂里,教师教得太累,学生学得太苦,效率十分低下。
在世俗的重重包围下,语文教学正逐渐失去其本性:唤醒心灵、培养美感、呵护生命、传承文化等人文性特征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上:在人才观上只见才不见人,导致人才培养畸形发展;课程观上是教材本位,重视研究并忠实执行课程,按大一统标准要求学生;教学观上是教师本位,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和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观上是知识本位,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轻视能力发展;教育主体观上是工具本位,忽视人的主体价值;教育评价观是分数本位,忽视人多元差异性评价和变化趋向评价,使语文教学偏离“神圣内在目的——培养一个文化人”的目的。
三、文化语文的教学建构
今天的语文教学暂时还不可能冲破应试的樊篱,但中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让学生研习课文、应对升学的同时,营造一种自主型、合作型、生成型、启发型、感悟——体验型的课堂文化。
(一)自主型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去阅读,主动地感悟和主动地评判。学生真正进入了主动“状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给他们以明确的学习的方向,必要时还要及时给予他们以学法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收获,自学能力才得以提高。
(二)合作型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师生、生生“交往互动”,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各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质疑、共同商讨问题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并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成长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变“知识施予”为“教育交往”,教师以“平等者中的首席”实行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灵交流。正如加拿大学者史密斯所言: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先调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再选择学生最想解决的或最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以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效应”,达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生成型的课堂教学
真正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也恰切是由于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课堂而更精彩。课堂中的不定因素促成了新的语文课堂文化。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做好生成性教学。首先,教学目标的预设既要有弹性,又要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寻找知识的生成点。这样,课堂教学便有了生成的空间。其次,在教学过程的预设中,我们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如给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课本剧表演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然后再让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学生质疑、发言时,教师善于倾听,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地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及时给予肯定、启发、点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富有生气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语文课堂文化。
(四)启发型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是“辅助”的次要的,我们对学生的帮助是在学生的思维发生“短路”或是学生需要我们提供一个方向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引导、点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先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就在班上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相机启发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所得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老师还应及时进行小结归纳,使所学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将新知与旧识联系起来,形成新概念,完善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才能得以养成。
(五)感悟——体验型的课堂教学
语文文字的生动性,意蕴的丰富性、深邃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应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充满美感体验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突出体验感悟语言文字的特点,在语言文字中体验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奥妙”。而且,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全是教师教学之功,更多的是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体验中形成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多一点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少一点对文本的“切割”讲解,引导学生对篇、对句段、对词语的细细品味,感受这些句段所带来的精神洗礼,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感受、积累,在阅读体验中提升语文能力,在阅读体验中成长。
四、结语
新的时代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良机,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1世纪语文课程发展之路将伸向何方?中国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这是所有有志于在此研究领域勇于攀登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历史使命。可以设想,无论未来中国语文课程以何种面目重塑,语文课堂教学都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优秀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使孩子了解民族精神,了解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了解能喷涌出任何一种力量和任何一部诗篇的永生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钱海荣.文化: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J].现代语文,2005(3).
[2] 于漪.聚焦在文化认同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 曹忠华.文化:语文的终极追求[J].生活教育,2008(2).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中小学校都在围绕着改革的精神在改革的园地中进行着一些探索。由于经验缺乏等问题,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笔者就自己的发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对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学习、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1、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得不到有效落实。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回答的人次多,发言的学生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在状态,教师不督促,不引导,视若无睹。
2、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得不到有效评价和指导。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当学生的多元解读、独特体验出现时,教师对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不能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有效指导,缺少教学机智和智慧。
3、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有偏差。目标是“三维”的,但有核心、有重点,这个核心、重点就是知识与能力。否则学科设立将失去意义。
4、学习理念落实不讲究实效。
新课标中的学习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运用时自主缺乏,合作浮华初中语文论文,探究虚假,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解决对策:
1、各校要重视新课改理论和新课标的学习,《课标》要人手一册论文开题报告。
2、研读要联系实际,要和本地、本校、本人的实际联系。特别要重视研究本地有资源使用、本校有条件利用、本人有能力运用的部分;能支持、帮助、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的部分,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有利学生发展的部分。
3、尽快地把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学生个性化阅读没有占到应有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之一,读者的个性心理不同,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也必然不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作品由不同的人解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对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显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的阅读变成了纯功利性的阅读,它以终极的意义解读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确定的知识。不少教师死守教条,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说法,不敢越雷池半步。语文阅读教学过分强调共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一个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知识的回收站。
分析与对策:细心倾听,延时评价,激励学生阅读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考的核心是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此,教师不应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局面,而应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真诚地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初中语文论文,要学会倾听,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创新,大胆张扬自我的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应给予延时性的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又可给那些异彩纷呈的答案预留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课堂提问主体固定,忽视“学困生”
经常听学生抱怨“老师从来不叫我,总叫喜欢的那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提问几个成绩好的学生的教师给了班级大多数成员一个消极的反应——我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还有很多教师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偏见。例如,教师等待他们回答花的时间短,没有给他们提供反馈,很少注意他们。但是,当某个学生开小差了,教师冷不丁地提起来让其回答某个问题,即提惩罚性问题。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很容易使师生关系僵化。
分析与对策:研究表明,教师的偏见会使学生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点那些积极的学生的意图是因为他们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而使教师看起来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教学。这种情况在公开课时表现得更明显论文开题报告。但是,假若教师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的话,就应该给他们每个人以同等的机会。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体验成功中热爱学习。提问要面向全体,切忌针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我一直认为应该先提出明确的问题,再找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班级的全部或大部分学生集中精力,
四、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初中语文论文,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分析与对策:我们的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样化,如:学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读比赛等。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于形式。
所以,只要老师们在探索新教法的征程中,多学习,多借鉴,多反思,就一定可以多避免一些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