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税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8:33

导语:在税政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税政管理论文

第1篇

1.1熟悉施工图纸

在开工前建设单位会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并改正施工图设计上某些不合理和发生差错的地方。

2)设计人员有无因没有详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而使设计偏于保守,造成大量建设资金的增加。

3)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需要增加、修改的设计内容。只有对图纸进行有效的审核和管理,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失误,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效率和秩序。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尽量使实际施工与图纸内容相符合,若发现不符合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确认,只有经过设计人员允许后才能对图纸进行调整,施工人员没有权利对图纸进行更改。

1.2制定施工计划

在施工前必须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施工环境、周边地形、地质情况及地下各种设施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在施工计划中还应包含施工流程的安排。通常需要先进行地下的施工,其次是地上的施工。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要明确施工的要求和目的。在市政工程的给排水施工中应当确保施工完成后地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不会形成积水,能够确保车辆及行人的正常通行。施工计划的制定应当有全局的观念,从整体出发,尽量使整体的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1.3制定施工组织计划

在施工计划的基础上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现场涉及到大量的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还有许多复杂的施工步骤,若没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现场将会陷入无序、低效的状态。施工组织计划中应当包括对施工设备及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员的调配以及施工流程的安排等。在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前,相关人员应对所有的施工细节了熟于心,严格遵守国家的施工组织标准,并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符。

1.4编制质量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质量管理计划应当根据行业标准及国家相关规定来制定,此外,还可以借鉴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督,并对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对不符合规范的环节进行指正。

2施工阶段

2.1材料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

对最终的施工效果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市场上材料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施工成本还时常采用劣质的材料来进行施工,给施工质量的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应当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和选择。在进行材料的检验时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检验的方式,对材料的各项参数、指标和质量证书等都进行核查,只有当材料的所有参数都符合施工的标准时才能进行使用。

2.2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单位起到了对施工现场进行控制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当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制定整体、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方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员、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不同的施工部门则应当服从企业的整体管理,尽量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

2.3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的管理需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质量管理需要根据相关的行业规定和法律法规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施工完毕后都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检验,尤其是要对隐蔽的工序内容进行检验。一旦发现某个施工环节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就要进行返工。只有当所有的环节都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施工环节。检验结果与部门的奖金相挂钩,对于质检合格率高的施工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于质检结果较差的部门则应当进行一定的警告。对于质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进行记录和分析,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及时解决问题。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施工部门有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首先,对于已经完成施工的地下井,可以在井口筑起一定高度的土墙,对其进行保护。土墙可以有效防止来往车辆对井口造成破坏及防止灰尘、污水等进入地下井中。对已完成施工的地下管道,应当在地面上设置警示牌,防止大型车辆对管道产生碾压,破坏管道。其次,对于地下的金属管道应当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尤其要防止腐蚀性溶液进入管道中。相关的质检人员应定期对施工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最后,为了防止给排水管道间相互影响,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必须给不同线路的管道预留出一定的空间。

3试验与验收

管理给排水施工单位还承担着工程试验与验收的任务。给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试验分为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和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其中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作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3.2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准备工作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3.3供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

管网水的冲洗供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在运行前必须对管网水进行冲洗。这两个部分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管线的冲洗时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管线受到破坏。

3.4循环水大口径管道的处理循环

水大口径管道的处理一般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在进行处理前,应当做好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处理的过程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人员进行操作,严禁单人擅自进入管道内。

3.5工程竣工验收

首先在正式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自己应对整个工程进行摸排,排除影响验收的因素;其次监理单位可以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最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进行验收;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控制都为了一次性将合格的工程移交给建设单位。

4结语

第2篇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预算资金所能够达到的产生和结果。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以项目成本为基本衡量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将绩效管理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预算编制和监督的全过程中去,才能更加地关注到预算资金的产生和结果,切实通过改进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不断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自身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水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从整体上看,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发现,在水利制度的建设方面以及预算执行和组织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薄弱的环节,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还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而水利预算资金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权定位不清晰

在我国长期的工作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还是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而绩效管理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实践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岗位职权定位非常不清晰,人员也没有从根本意识到职权对水利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

(2)目标设置上没有进行明确,缺乏合理有效的绩效计划

绩效评价目标设置上,我们要结合水利财政部门的具体实践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为水利项目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依据过程。同样的,绩效目标的设定需要综合成本和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定项目支出的必要是否。在项目资金的申请方面,会计人员一定要制定相应的额度,尤其是在现实中进行的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更要为项目资金的支出确定在合理有效的空间之内,绩效管理的目标不合理,这样就会使得大部分绩效目标的设定依照是否符合现行政策和财务规定来进行设计,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从而会忽视了对项目效益的考虑。在一般的情况下,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项目过程中进行绩效评价机构,并严格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

(3)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总的来说,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项目所支出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其中就包括是经常性项目,建设购置类的项目,以及水利维修类的项目等方面,在同类的项目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涵盖水利行业预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加强水利财政的预算管理。但是,我们发现,现行的指标体系当中存在以下的弊端,其一,项目指标体系过于注重合规性的审查,这样就可能会忽视了对项目本身的可量化指标审查。其二,比较侧重于项目的可见性评价,进而忽视了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各种附加效益的评价。其三,现行的绩效管理评价定性指标较多,投入指标多,产出指标少,这样也就无法对财政资金管理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

(4)绩效评价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绩效评价结果必须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全面预算管理实践当中去,并有效地和部门预算编制进行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预算管理效益的良性循环。如果是所投入的得不到最终的效益,这样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缺乏明确的思路。如果只是将评价结果当做相关部门支出项目的资料来建立相应的档案,而且对于具体支出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而且评价结果难以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力,所以,当前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3如何来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

一方面,为了能够加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这就要在新时期下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能够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切实提升公共财政管理机制的重要要求,这也是当前促进水利财政改革亟需的需要,从而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地绩效管理模式。

(1)建立更为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

水利财政资金管理必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主导,并和监察审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进行协助,要能够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把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职责范围进行细化,才能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的工作流程,将各个部门的绩效评价力量进行整合,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有效地避免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只是走形式。

(2)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对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严格规范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利于水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一般来说,作为覆盖行业项目较为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指标管理体系和数据库,才能真正地发挥相关领域的评价专家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并能够将项目评价的结果和行业内类型项目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财政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确定就必须要结合专业的建议。在对于行业规定以及项目类别特点来加以确定,并能够结合本地区的水利市场加以考虑,对专业人员和专家的专业素养相对来说比较高,还要进一步调动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在实践中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3)探索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

绩效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绩效评价的结果得以展现的,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绩效评价手段,逐步发现在预算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找出其中问题的根源,在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方案,才能进一步提升水利单位的决策水平。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将不同项目的不同阶段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个阶段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一系列得到过程中。切实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才能为实现下一阶段的预算目标制定计划。

4结语

第3篇

一、找准问题,明确方向

1.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防洪整治工程的建设,河道被人为填占缩窄的情况屡见不鲜,堤防越筑越高,河道水域越来越少,防洪压力越来越大。宁波市的平原河网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减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5%~6%,城市规划区内的河网率锐减,宁波市江东区河网率不足3%,据专家调查,宁波至北仑东西向铁路27座桥梁,缩窄南北向河道60%河宽;河道的自然淤积十分严重,近20年来,年均淤积1.0m以上,按8700km河道15m宽计算,总淤积量为1.3亿m3,其间几乎没有大规模的疏浚行动,河道的槽蓄输水功能衰减;河道水环境恶化,近几年,全市年均排放污水2.2亿t,污水处理率只有36%,不少水域的入污总量已超过其纳污总量;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草繁殖,2001年全市河道水面暴发水草1700万m2。

2.管理体制上责权利不统一

河道上的问题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河道的行洪排涝功能不足和环境形象差,对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来说具有很大的压力。针对河道整治和河道管理审批许可收费的问题,有关部门互相争权利的多,出现问题主动挑担子的少,责权利不统一的情形存在。

3.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近几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河道上的问题,把它作为兴利除害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各地认真调查摸底,科学分类规划,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开展河道“三清”和整治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宁波市以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为指导,在建设防洪减灾保安体系和安全供水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总体部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护”;通过疏浚整治、控占截污、固岸植绿、保洁管护四个手段,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出“河道水域是特殊国土,比良田还值钱”的观点,不随意填占河道水域、裁弯取直河流、改溪造田;在山区性河道上筑堤要注重“防冲不防淹”,有些地方要留“倒口子”,暂时淹田削峰,确保“水走水路、人走人路”,深刻记取“人走水路,水走人路,造成房冲田毁人亡的后果”的教训。

二、落实规划,综合治理

1.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发挥规划的前期“龙头”作用

宁波市以新的方法,高标准编制规划,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1996年以来,该市在组织实施《甬江流域综合规划》《甬江防洪规划》和《姚江流域规划》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城市防洪规划》《鄞东南排涝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和《河道疏浚整治规划》,针对河道治理的新要求、新情况,在前几年进行甬江、奉化江带状地形图测量并服务于城市防洪建设的基础上,2002年开始,再测量姚江带状地形图和确定治导线,完成城市规划区内近100km三江六岸的带状地形图,并进行全面数字化处理;按照扩大的城市规划区范围,配套编制《河道整治规划》,结合城市防洪封闭线,全面布置排涝通道和出口闸门,合理设置排涝泵站,严格控制涉河建设项目填占河道水域。

2.结合实际,抓好综合治理

“十五”期间,宁波市将按照省政府要求,在2004年全面完成76km宁波市“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并按城市发展范围和高标准要求,扩大城市防洪范围,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到200年一遇。余姚、奉化、宁海3县市在2003年汛前全面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要求,合理调整堤顶高度,不断改进堤型结构,与城市化建设互相促进。

在面上,重点抓好奉化江、姚江“两大干流”的防洪治理和鄞东南、慈溪北西部“两大片”的排涝整治工程,宁波市将着重建设好长36km、宽60m的甬新骨干排水河道工程。

1999年以来,宁波市政府积极组织人力清理江面水葫芦,改善水环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招标确定专业队伍清理三江口中心城区水草。2001年,该市及沿三江8个县(市)共投入850万元,清捞水葫芦1700万m3。

近4年来,宁波市共投入7.5亿元,累计疏浚整治河道5820km,规划至2010年,全面疏浚全市近1万km河道,清淤量将达到1.3亿m3。宁海、奉化、象山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和小流域治理,河道堆渣设障状况大有改观,镇海、北仑两区按照城市建设发展要求,积极开展河道的整治美化,镇海甬江堤防和景观大道建设得到好评;1998年、1999年开始,慈溪、余姚、鄞州3市(区)共投入5亿余元,疏浚整治河道4100km;2000年慈溪市把河道整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北西部排捞工程规划起点高、标准高、力度大,一期开挖宽80m的陆中湾河道8.7km,规划再用15年时间,投入30亿元在全市逐步建成“三横十一纵”全长256km的大水系网络。

三、完善机制,树立形象

1.抓好基础工作

近期,宁波市根据水利部、省水利厅的部署和本地需要,抓紧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和《河道整治规划》的制定,统一规划原则、规范标准和统计口径,明确目标和任务。通过这次规划,首先是摸清河道的基本情况,按法规规定和上级要求初步确定了Ⅰ类(市级)、Ⅱ类(县级)、Ⅲ类(乡镇级)、Ⅳ类(其他)及市区、郊区、城镇、农村四个类型,分类调查了河道长度、面积,规划整治建设。然后,进一步加强规划河道的控制和河道堤防管理范围的划定工作。

2.制定规范性文件

宁波市制定施行了《甬江奉化江余姚江河道管理条例》《宁波市防洪条例》《河道采砂管理规定》等有关河道管理的法规和文件,市水利、财政、物价出台了《占用水域补偿费的征收管理规定》。各地政府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颁布了河道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16件,慈溪、余姚、鄞州均有河道管理暂行规定,宁海专门出台了河道采砂管理规定,对河道采砂实行年检年审和清障责任承诺制度。各地认真贯彻浙江省水政监察巡查制度,制订相应配套的操作办法,在行政许可收费和行政处罚上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和统一的格式进行,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3.改革管理体制

宁波市坚持对事企不分、管养不分、执法监管主体与养护主体混为一体的不合理体制进行改革,在水利系统内部逐步建立起执法监管、事业管理与企业化运作互相结合牵制的机制。坚持公共地段的河道整治建设必须由财政安排资金,有多少钱干多少事;非公共地段由受益单位和个人承担建设任务。宁波市《三江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因整治三江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应当优先用于河道整治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土地补偿。”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个单位专用或几个单位共用的堤防,其改建、加固、维修的费用,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受益单位合理承担。”考虑了水利工程建设在征地指标补偿和投资回收方面的问题。

4.建立积极灵活的保洁养护机制

宁波市积极探索灵活的保洁养护机制,把河道的养护和保洁推向市场,精简监管部门人员,用有效的制度去管理督促专业队伍的管护、保洁,养护保洁专业队伍以市场独立法人主体的身份参与投标竞争。对可由镇(乡)、街道分割、分类负责的河道管护任务,通过政府部署、适当补助、考核奖励的办法加以落实,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社会办水利,水利为人民”的效果。

5.规范管理监督

宁波市坚持巡查经常化、规范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违法违章、制止无效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果断予以处理,严肃水行政执法权威。

6.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第4篇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经历了高度集中阶段到适当分权的分级管理阶段。这是我国特定的历史、政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已经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即增强了我国宏观调控能力,缓解了不同地区间的财力差距扩大的趋势,给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支持等。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财政税收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过于高度集权这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特征是我国的体制本身决定的,因为我国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我国在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没有能够完全消除掉,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够平衡,税权仍然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税权较为有限,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尤其是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的有效配置。

(二)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法治建设工作较为弱化,很少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机制,从而导致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管理方面的权限划分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此外,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人员也缺乏必要的管理监督机制,他们在某些领域中享有过于自由的裁量权,严重损害了我国财政税收司法机关的执法权威性。这些都是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缺乏可靠的法律保障的集中体现。

(三)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还缺乏必要的强有力的监管机制来提供监督与管理工作。此外,我国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缺乏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对于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常常会监督不力。当然,我国最近这些年来也在对财政税收监管机构进行人员精简工作,从而大大削弱了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我国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对于财政税收转移支付方面也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从而无法对我国财政税收事业的均衡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无法促进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国税与地税机构的分设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对于税务机构的设置是有着不同的区分的,基本上都是设置为国税和地税。但实际上,这种税务机构的分设反而增加了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提高,因为这是分设的机构必须配备一定的办公设施与工作人员。此外,国税与地税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对纳税人有着不同的征税要求与标准,反而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有时还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不利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路径

鉴于以上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对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解决路径,从而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从而导致了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摆脱掉传统集权、分权循环的不良体制影响,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降低人为的作用力,适当的放权,尤其是要把中央的集权适当的分散到地方政府的手中进行管理,只是地方政府在实行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时,应该以中央的税收政策作为主要导向,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定与实施权利。当然,中央政府在放权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适当有度,切不可过大,也不过小,要让中央与地方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的财政税收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让中央与地方处于一种健康、和谐的财政税收管理关系之中,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管理权限都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从而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

(二)提升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因为他们是直接的参与者与实际执行者。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提升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建立一个较为规范的财政税收内部秩序,强化对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增强这些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避免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此外,我们还需要对这些财政税收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评估措施,优化其知识结构,建立相关的评估管理政策,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我国现有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为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营造出一个更为宽松的财政发展环境,让这些财政税收管理人员获得更佳的工作环境,及时巩固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为人民提供优质的财政税收服务。

(三)建立一个合理的财政税收管理与服务体系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合理界定并不断扩大财政税收的收支范围,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经济资源来强化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并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来重新调整财政税收收支的范围,科学划定税负的比例,把我国财政税收的管理工作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以内,调整各种不公现象,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财政税收收入的影响力,建立一个较为长期有效的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管理与服务体系,并建立一个合理的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体系,让一般支付和专项支付实现二者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合理分配资金,还可以稳定资金来源,并通过建立一个资金分配体系来确保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合理、公平和公开。

(四)建立资金协调机制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财政税收资金很多情况下都是应用在公共事业方面,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必须尽快提高财政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的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和机构整合各种财政税收资源,尽可能的对各项财政税收项目进行公开、透明化的管理,并加大对相关事业的扶持力度,利用财政税收管理的优势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提升财政税收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效率与效益。此外,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相关的资金整合协调机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与使用来对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全程式的跟踪与管理,切实让财政税收资金得到切实有效的利用。

三、总结

第5篇

    一、设备选购环节的安全管理

    设备选购时安全因素的控制是防止设备因设计制造缺陷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首要前提和方法。 设备选型除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同时还应满足运行安全的要求。设备选购一般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实施,同时负责对设备安全性能的评价与审查。设备购置的安全技术审核包含设备的设计、制造、选材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1.安全防护装置的配置

    污水处理厂使用的主要设备有变压器、高低压电气柜、水泵、电机、起重机及格栅除污机等 专用设备。变压器属于高压设备,运行时器内油温会自然升高,为保证安全运行,应设置轻、重瓦斯保护和温度报警装置。为防止变压器超载或发生故障而引起油箱内部的过压现象,应配有压力释放阀。

    高压开关柜的设计与制造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规范标准,如设备的一次回路是否设置高压保 险、隔离刀闸、接地开关等安全保护元件。同时,为避免操作人员的误操作,高压开关柜应设有防止误操作的机械和电气互锁装置,满足电力部门的“五防”要求。

    水泵为了运行安全,配套电机应设置失压、缺相和过载保护等监控装置,选用配套高压电机时,应审查其制造工艺能否满足绝缘性能的要求。对于潜水泵,其电机防护等级必须是IP68,密封性能应满足水下作业要求,应设有相应漏电保护。

    污水处理少许多电气控制柜、旋转电机都是在户外工作 ,其防护等级应符合户外工作环境 的要求格栅除污机、电动闸门等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耙渣机构、丝杆等活动部件可能会 超过极限位置,因此应配置可靠的限位开关,以防出现设备事故。

    2.设备具有先进的安全卫生措施

    污水处理厂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服务单位,在设备选型上更应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卫生安全,要求设备具有安全卫生性能。污水处理厂产生较大噪声源的有 大功率水泵、鼓风机等旋转设备。一般运行值班室与泵房较近,考虑到噪声对值班人员的危害,选用水泵时噪音标准应在其Im远处控制在80dB以内;按照IEC标准,电气开关柜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不得超过60dB。

    格栅除污机、刮、吸泥机在选型上应考虑便于日常的安全维护与维修,便于转运污泥和残渣,保护厂区环境卫生。

    3.设备选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污水处理行业设备一般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接触到易腐蚀的污水、污泥等介质,要保证它的安全运转,要求这些设备及其零部件选用耐腐蚀或空蚀的材料制造,并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同时,应规定易腐蚀件检查和更换的周期。

    二、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

    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在整个设备的安全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 包括:建立各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等 。

    1.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1.1建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等。

    1.2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规定工人操作机器设备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的 技术文件,使操作者正确使用设备,真正做到有章可循,防止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和超负荷现象发生。编制设备操作规程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规程以及设备使用操作说明书。

    2.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2.1新上岗人员的安全培训,按照“三级 ”安全教育即公司分公司(或厂站)、班组进行,主要培训内容包括:1)各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2)本岗位使用设备的原理、安全性能、技术规范;3)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4)设备维护保养知识;5)异常情况的安全处理。

    2.2使用新设备的员工除了应掌握(1)的内容以外,对新设备还应掌握以下内容:1)新设备的结构性能;2)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3)掌握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和方法;4)异 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三、设备使用中的安全管理

    1.交接班制度

    污水处理厂一般是实行24h连续运行,为保养好设备,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须在规定的交接班时间提前15min~20min进人生产岗位,查看运行值班日志及有关记录,全面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有无设备故障发生,并认真作好记录。交接班双方必须签字,交班人员在未办完交班手续前不得离开 工作岗位。

    2.巡回检查制度:设备运行

    检查是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实行预防维修的基础,它包括使用前和运行中的监视 与测量。对于高压电气设备,使用之前应检查接地保护系统和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机械设备开机之前检查紧固件是否有松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巡回检查制度应制定重点检查部位、重点项目、检查周期及巡回检查时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通过检查可 以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时排查和消除设备安全隐患。根据检查中发现 的问题及 时加 以整改,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3.检测

    制度:安全检测是按照一定的周期对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的安全性能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污水处理厂及泵站每年要对变压器、高压柜、继电保护、高压电缆等高压设备进行电气预防性试验,包括绝缘电阻、耐压性能、直流泄漏的测试。另外,起重设备属于特种安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由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检验后取得安全使用证方可使用。

    四、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

    设备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局部零部件的磨损、腐蚀或变形,从而导致安全性能下降,甚至发 生设备事故。因此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调整,防止设备早期损坏,避免运行时发生故障。

    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是计划维修和故障事后维修相结合的修理原则。计划维修是设备预防维修的一个手段,它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防止设备事 故和突发故障,保证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编制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规程,它有利于帮助维护、检修人员能够正确地调整和修理 设备,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技术质量标准。污水处理行业通用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已有行业标准,而专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规程应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由安全技术部门组织编制。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设备维护、检修的内容和周期;一部分是维护、检修质量标准及验收规定。

    2.安全维修的管理。设备维修本身存在着安全问题维修安全也是设备安全管理的一部分。维修应验明设备无电压、接地且三相短路后方可进行,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设置警示标牌和栏杆的操作程序。井下明火作业须采取有效的监护和防范措施,验明井室无可燃气体后方可检修。高空维修必须搭建可靠的检修平台,以防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3.设备使用、维护的基本守则“三好”、“四会”、“四项要求”、“五淀 ”是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设备使用维护守则,认真遵守基本守则有利于设备操作者使用和维护好设备。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五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做好设备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污水处理厂的良性运行,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戈荆.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与管理[J].云南建筑,2007(2).

第6篇

关键词:市政排水施工监理

一、现场监理工作考核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监理单位是根据业主的授权和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文件,监理合同以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的社会组织。它所提供的产品监理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要想使监理产品真正达到高质量,必须用高质量的工作去保证。建设监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引人我国,虽然实施的时间不长,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各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建设监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在不同省市、不同地区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如果与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加明显,而从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形势来看,又迫切需要监理行业从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上有一个根本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当前在每个监理单位面前,既充满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未来各行各业的竞争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对监理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如果监理单位不能提供令业主满意的高质量的监理产品(服务),那么势必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二、排水系统常见问题

2.1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2.1.1原因:①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②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③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④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⑤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2.1.2防治:①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松软土层后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的材料回填实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②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③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④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现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道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等管道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⑤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勾缝,较小时只做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⑥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预设排水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

2.2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防治措施:①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②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③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三、监理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监理的方式方法要讲究科学化。监理方法科学化包含监理工作方法和控制方法科学化。其一,监理工作方法的科学化首先表现在监理思想方法的科学性,就是要在监理实践中坚持“两点论”,用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用公平、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处理施工合同中发生的矛盾。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就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控制中分清主次,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即可迎刃而解(如制定工程质量目标控制点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典型);坚持严格监控与热情帮助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理方法。其二,监理控制方法科学化,主要指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强调监理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最大限度地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目标管理及科学化的统计资料分析,这些都构成控制方法科学化。控制手段包括旁站监理,指令性文件,各种会议,支付手段,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工程测量,检测试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手段,运用这些手段时要得当,有度、合理、有效、技术先进等构成控制手段的科学化。

四、现场监理工作考核的几点建议

在保持和提高监理工作质量、促使监理项目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方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4.1考核应坚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最好采取每月定期进行的方式,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考核项目。

4.2考核从内容和深度上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应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宜一开始就将标准定的过高,以至执行起来发生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3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听取基层各部门的意见,对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定期调整、不断完善改进,保持适宜性、有效性,增强可操作性。

4.4考核组的人员组成最好采用公司职能部门与监理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我们的作法是每月从各监理部轮流抽调二名总监(总监代表)参加考核,使之通过检查增进同其它监理部(组)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好的工作经验,弥补和改进不足。

4.5对每次考核都应做好总结,可采用联查报告的形式下发至各个监理部(组),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考核成绩突出的监理部(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的问题较多,开展监理工作不利的监理部(组)给予批评和处罚。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