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成本管理本科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8:34

导语:在成本管理本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成本管理本科论文

第1篇

摘要:房地产的销售价格依赖于房地产开发成本,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管理实现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对房地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以上五类成本的控制能力及控制效果,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介绍有效控制房地产开发可控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

随着世界金融风暴对我国影响的深入,社会公众对房价下调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广大需求者继续持币观望,购买行为也继续向后推迟,这使得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较大的困境。房地产的销售价格依赖于房地产开发成本,加强管理实现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对房地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构成

1.1土地成本

房地产开发离不开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国家一直严格控制土地出让一级市场。前几年出台的土地储备、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面的政策的实施使地价不断上涨;近几年又因宏观调控、信贷紧缩的影响,各地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市场不断出现流拍的情况。开发企业应关注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掌握市场数据,争取以客观合理的价格取得土地。具体在竞买过程中,应认真研究土地管理部门招标挂牌拍卖文件及出让合同文本,做好土地可能成交价的分析工作,应特别注意土地在形成熟地之前的拆迁成本。同时为防范风险,根据预控的原则,在竞拍前要为自己确定一个包括拆迁成本在内的可承受的心理价位。分析土地可能成交价与可承受的心理价位时宜采用房地产估价中的土地估价方法。

1.2建筑与安装费用

建筑与安装成本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建设的所有建筑物的土建、安装、装饰、设备购置费用之和。建筑与安装成本的控制可分招投标合同价管理、建设中造价管理及项目结算管理三个阶段。招投标合同价管理是建筑与安装成本控制的重点,这也体现了预控的重要性。首先应根据工程定额及工程类别等确定项目预算;然后在招投标过程中根据建筑市场、建材市场的供需情况,在预算的基础上调整为招投标底价;最后根据投标方在招投标过程中的竞争情况确定中标者,并确定合同造价。建造中造价管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控制建筑与安装成本支出的过程。因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规定有变更条款及工期、质量等方面的奖罚条款,所以合同造价并不就是建筑与安装成本。

1.3政府规制费

房地产行业的主要工作对象除购房者外就是政府各有关部门。政府规制费也是开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界所谓“靠政策吃饭”所讲的也就是政府规制费的管理。政府规制费主要包括项目立项、规划、消防、环保、施工等手续办理过程中应向政府各有关部门交纳的费用。各项费用的交纳都有各级政府的文件规定。在这一阶段工作过程中,正处于项目前期,开发企业尚未取得预售资格、很难取得银行贷款,资金压力很大。这时能够利用各项政府优惠政策,免交、缓交各项费用,不仅能减轻资金压力,还节省了贷款利息等财务费用。

1.4配套设施开发成本

配套设施开发成本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能有偿转让的大配套设施及不能有偿转让、不能直接计入开发产品成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即在开发小区内发生,可计入土地、房屋开发成本的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如钢炉房、居委会、派出所、幼儿托、消防、自行车棚、公厕等设施支出。

1.5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及开发现场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现场管理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建设资金贷款利息等。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以上五类成本的控制能力及控制效果,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2控制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措施

2.1努力做好房地产投资决策

房地产开发决策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智力化或知识密集性,决策工作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为决策阶段产生的决策结果是对开发项目的使用功能、基本实施方案和主要要素投入做出总体策划。决策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建立成本控制目标。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事前控制,由于决策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程度最高,因此在决策阶段就应对项目投资成本进行预测,建立成本控制目标体系,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对于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就是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是决定决策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投资估算是拟开发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2.2做好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控制建设工程成本,首先应从设计开始,因为设计是工程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0%—90%。设计阶段工作水平的标低,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施工阶段投资的多少,而且也影响到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经济效益的高低。规划设计的考虑,要围绕商品住宅销售的市场和利润的大小来研究,如高层、多层的比例要合理,容积率高,设计平面组合好,将会使产品销售好,从而经济效益也高。因而要保证设计的质量,尽量减少施工期间的洽商变更,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成本管理。其措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实行限额设计;实行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加强设计出图前的审核工作。

2.3在企业内部引进竞争机制

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承发包上实行招投标,是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把竞争机制引入全过程投资控制,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招标承包,择优挑选工程承包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实践证明: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工程招投标,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还是实现优胜劣汰,选择理想的建筑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杜绝承发包领域的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设计招投标优选设计方案,为工程造价控制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同样,施工招投标,可以选择报价合理,施工方案先进,技术力量强,工期短的施工企业,为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公平竞争,可达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人员、机械和材料的安排更加合理;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缩短了工期,促进了销售,加快了建设资金的回笼,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溥才,郭镇宁.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方案优化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8-181.

第2篇

企业成本管理的含义主要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广义上的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安排专业的管理部门,指定相关人员搜索办法将企业内部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清楚并上报,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有效防止外部环境的威胁。而从狭义上看,企业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节省资本,所以,它所指向的目标就是产品或者是服务花费的成本。此时,成本管理要求相关操作人员要尽可能将产品成本、分配费用以及相关的报告成本核算清楚。在企业成本管理的最初,大部分企业都采取这种狭义的方式。他们将成本管理与最终的成本统计统一化,将成本管理与实际付出的发生额相互比较,并以此为标准分析两种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管理者根据这个分析结果作出相关的决策,以最优化成本。

2当前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严重缺乏市场概念在许多企业看来,成本管理就是简单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它直接影响了后期企业的所得利润。而当产品生产付出的成本越少时,其资源也就相对应付出越少,若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越多,说明效率越高。他们所忽视的是,成本少说明效率高,却并不代表企业整体所得高。大部分企业都是按照狭义的成本管理思想来分析产品的最终成本。他们认为只要产值的产量越高,那么分配的单位成本就越低,也就节省了成本。但这种做法只是片面地将产品的产量与成本统一起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经济市场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存货等现象被忽视了。因而,虽然从最终的成本管理来看,企业获取了一定的利润,但因为它缺乏正确的市场理念,进而导致决策失误。因而,提高产量与成本并不能构成必然的盈利联系。

2.2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员工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始终将金钱看作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因而,企业员工在成本节约方面的意识也较为淡薄,缺乏成本降低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他们的思想不转变,也让企业难以跟上经济的发展。当前,许多研究者都以沃尔玛为研究对象,企图发现其是如何保持全球五百强位置的。经过多次研究,沃尔玛之所以能够取胜于其他企业,就在于他懂得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沃尔玛懂得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最低成本的运作,比如以低成本采购资源、以集中的方式订购货物等,这些成本控制的方法让它的企业运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节约下来的成本又可以完善配送系统,以最低的成本向全球各大分点提供原料货物。所以,沃尔玛的成本控制可以说一直是处于低成本状态,加上它销售量的日益增加,业绩与利润比较高。

2.3企业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完全中国许多传统的商品仍旧处于财务成本核算阶段,它们的成本管理架构非常简单,只是通过计算付出与所得来进行对比。这也是说,企业采用的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成本,而对产品设计、研发以及售后维修成本等忽略未计,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方式也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的经济状态。与此同时,因为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产权明确问题,企业成本管理部门为了逃避某些责任,会特地要求财务或会计人员更改真实的成本;而有些企业为了减少国家税收,积极做假账单,尽可能以少利润、高成本上报国税务局;而有些企业为了打造强力企业的形象,不断地夸大所得利润,减少实际成本。因而,在实际的成本使用、成本的调整、计提折旧、股票亏盘、存货储藏以及坏账损益等各方面的作用下,出现了成本信息不真的事实与成本管理虚假的状态。

3如何解决企业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做好企业高效率的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决定了该企业是否能够在行业内突起而出,增强竞争优势。为此,在企业出现以上所说的几种成本管理问题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根据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成本管理必须要从转变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概念出发,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本管理经验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今,市场经济发展愈加迅速,中国的经济大环境变化也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而且还可以辅助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加进步。

3.1构建良好的企业成本管理观念企业在改变现有的成本管理观念时,必须要努力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理念,同时还要使新的成本管理规划能够适应经济实际发展需要,从最本质上做出改变。同时,企业的眼光应该往大方向发展,即从微观、宏观环境整体出发视察,减少各种可能的阻碍,逐步完善新的成本管理体系。而且,企业应注意,新的成本管理必须要与未来的长远发展相适应,成本降低是首要,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才是重点。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要从大局着眼,既要留心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况,又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综合最后的分析进行决策。此外,企业的成本管理还要尽可能落实在制度方面,使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制度履行程序。

3.2市场调查与反馈对企业成本管理有重要作用科技信息化不断进步,导致市场的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是否利用信息化来操作成本管理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把握好市场提供的机遇,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本管理经验,勇于提高本企业的信息化成本管理水平。如果时间允许,企业还需制定并完善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将策略具体实施到人身上,切实提高成本管理的实际效率。

3.3加强对外交流中国传统成本管理离不开西方优秀成本管理经验的借鉴,因为西方的成本管理经验一直处于活跃改革的状态。尤其是随着战略管理、电子计算机等各项科学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适用性越来越强,新型的管理控制力较高的经营性成本会计已经形成。例如,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所迫切需要的标准型、责任型、目标型、质量型及决策、预测等成本会计方法,还有适时制、倒推法、作业法、成本企划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成本计算方法等。因此,企业在做成本管理时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国情与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当然,西方会计方法有些是可以直接引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但有些则必须作出适当的改革,甚至有些成本会计方法只能局部采用。

第3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 过程管理 信息系统

1 前言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本科教育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与深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布置环节的逐渐细化都将有效地促使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然而,现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大多依然沿用传统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既不能满足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的要求,同时也对提高高校本科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制约。本论文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在其中引入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相关环节的进步。

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探索

2.1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程序分析

为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有必要了解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的程序,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实际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程序有十余个阶段,包括成立毕业设计指导组、教师题目申报、题目审查、公布题目学生选题、选题结果统计、实施阶段、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总结、整理归档。

2.2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学生。现有工作程序下,学生在选题、开题、中期、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填写个人信息和论文信息,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也给管理者的核对、整理、归档工作增加了负担,而且由于数据量大,繁琐复杂,工作中极易出现错误。

(2)教师。在现有工作程序下,教师在题目申报和审查过程中,需要多次提交、修改题目、背景等相关信息,如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将对后续工作的进行产生影响。

(3)管理者。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面临来自学生、教师的各种信息数据,数量庞大,且需要随时更新;学生选题和答辩资格审查仍然需要人工审核,无法实现与学校现有教学系统数据的对接。

2.3 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3.1系统功能

本系统由相互管理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组成。

(1)管理者

1)信息维护。通过现有教学管理系统导入学生、教师个人信息,设置操作权限,并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毕业设计相关通知、公告。

2)审查管理。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类型等基础参数,审查教师申报题目、学生提交文档及学生答辩资格,完成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录入。

(2)教师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申报、修改、删除题目,查看申报题目审核状态,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审查管理。评阅论文,对论文进行修改、删除,提交评阅分数、意见,对学生进行选择,回答学生咨询的问题。

(3)学生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查阅管理。查阅指导教师信息、题目信息,提交论文,查看论文审核状态,查看各阶段评阅分数,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咨询。

2.3.2方案设计

在对实际过程管理工作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管理方案。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准备基础数据表。本系统需要准备多张相关基础数据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题目选择状态表、相关文件表、专业信息表等。由管理员向系统直接导入学生、教师的相关文件及专业信息表,为后续毕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基础数据操作。该阶段由指导教师陆续在系统中录入申报题目相关信息,管理员对教师所申报题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题目由管理员公布在系统,此时学生可以查阅题目信息及指导教师信息,并进行选题。选题结束后毕设工作正式开始,在开题和期中检查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系统内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由检查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各环节成绩。

(3)评阅答辩阶段。管理员通过系统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审查,然后向教师分配论文评阅工作,教师使用系统评阅论文并录入评分及评语。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答辩成绩,系统根据规定比例自动计算学生总评成绩。完成录入工作后,系统自动生成相应表格并可以打印,方便整理归档。

3 结语

为了改善传统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管理效果不佳的普遍问题,本文重点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方法,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实践, 提出了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既规范毕业设计选题和管理过程,还可以综合提升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第4篇

你们好!

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参加工作近年。领导和同志们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将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于1999年10月重组时,调任厂计划财务科科长,从事厂计划财务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经过厂领导指导,同事们的帮助,我很快挑起了全厂计划和财务部门管理的这份重担,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从经济上保障了采油三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生产)者,2001年被评为油田公司经济工作先进个人。所在财务科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集体、油田公司会计核算先进单位。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较大跨度工作岗位的变动,给了自己较大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从事经济工作以后,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1992年9月-1995年7月参加宁夏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获得经济管理大专文凭。2000年-2003年参加了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文凭和学位。2003年开始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自学考试,2006年获得行政管理本科文凭。同时,还多次参加了财务管理、经济统计、会计集中核算、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高级研讨以及不断的自学等。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在经济理论以及经济管理实务等诸多方面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促进了在经济管理中的得心应手,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重组改制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变换,给我们石油单位的经济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不得不不断地进行创新。

我提出并设计了采油厂“三D”精细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考核三个成本管理体系;纵向、横向、时间“三维''''分解成本;构建作业区、机关及辅助单位和专项费用三个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较完整的适应采油厂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出加强成本过程管理的财务监督委派、内部审计、第三方监理、后评估、成本日报监控等一系列措施,并亲自编写了落实这几项措施的有关制度、规定,使这几项措施在成本过程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出采油基层单位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亲自到靖三联现场写实,提出了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办法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岗位量化考核的顺利开展。

多次到五里湾第一作业区指导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试点,提出了采油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框架及建立运行机制的思路,保证了试点的成功。

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节约型向成本避免的转变、“学会花钱为省钱”以及经营工作要与生产、科技、改革、管理紧密结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间,促进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出了加强成本要素主要项目精细管理的思路,亲自编写了材料、电、井下作业、运费四个成本可控度较大成本项目精细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使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全面组织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并参与了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的建设。多次组织了内控测试,促进了内控体系的执行有力。特别是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属中石油首家,得到了股份公司的好评。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发展 成本 管理模式 管理体系 管理策略

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的成本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及其特性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的预测、预算,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本、人力资本投资情况与贡献的大小,再通过控制和决策管理手段和措施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其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资源管理体系;其基本特性主要有管理行为和过程的动态性、管理策略的多元化取向性和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管理强度、周期与社会因素有关联)。

(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在观念上存在障碍,意识也较薄弱,对其管理的认识与重视度不足,且控制较零散不构成体系;而且我国大多数企业缺少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不利于管理。二是人力资源成本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由于人力资源成本核算难,使成本无法量化,产出意识也不强。三是企业大多采取绩效考核制度,忽略人力资源成本考核,更谈不上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

(三)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其成本管理的关联性

首先,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可靠性与可行性,也是其在发展战略制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1]。

一方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可依照员工的工龄、绩效、岗位等因素,为人力资源成本分层次、分类别管理提供依据,并根据企业经济承受能力及其在地区、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来调整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水平及结构,也为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保障等一系列要素的细化提供依据,这就决定了其对成本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成本既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基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为战略核心目标的企业发展进程中,只有在充分了解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发展趋势以及在企业成本中比例变动情况,细化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方面的投入成本,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并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更好地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员工满意度。

二、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成本管理战略模式与体系构建和策略分析

基于以上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特性、问题及其与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关联性的分析,以下是笔者探究并构建的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成本管理战略模式与体系。

(一)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模式

现阶段在我国企业中普遍适用的成本管理战略模式主要有核心加模式,人力资源价值模式和固定加额外增长模式[2]。这三类模式的基本情况,依照概念、适用范围、作用及使用过程分类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二)人力资源成本战略体系构建与策略分析

考虑我国企业发展的阶段、产品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最有利的成本管理战略体系,应是由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核算、控制、分析及考核等构成一体化循环过程,并在循环中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使其进一步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结合理论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改良。

在策略上,首先要加大企业宣传力度,强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及其重要性的意识和科学认识;其次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变化和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判断,从而更准确拟定人力资源的长远目标和规划,并加强成本计划和全面控制工作;最后还要建立起规范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制度,细分成本项目,使成本对象化,运用横、纵向比较分析法,找出成本管理问题,规范支出范围和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3]。还可以通过制度、模式和管理策略的创新研究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以发挥其职能作用,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三、结语

在人力资源成本战略体系构建方面,不同企业亦大不同,应依据企业基本情况来进行具体的细化分析,这里不作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娄玲玲.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4):21-44.

[2]王慧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中的成本管理[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84-87.

第6篇

【关键词】 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 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 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 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 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 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

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 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 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 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12期.

[2] 李瑞生. 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2):56.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医院;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这个担负着国民健康的特殊机构,要以其特殊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大型的公立医院,对于政府的补贴和投入严重不足,医药分家后以药养医的现状被打破,以及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实施,都是其要面临和必须接受的。为了生存和发展,医院要在坚持公益性首要地位的前提下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加强医院自身的内部核算管理,尤其是医院的成本管理,能使医院在医疗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文章就以身边某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在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公立医院当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医院成本核算总体状况——“粗线条”核算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的成本核算已经做到总成本和科室成本级次,但是这种只是粗线条的核算,可以说医院成本核算并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多数医院通过“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两个会计科目归集医疗服务的费用,并根据分摊来的管理费用,分别计算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最终医院总成本为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的总和。

科室成本核算方面,能够直接产生收入的临床和医技科室将本月发生的各项费用上报财务科;人事科将各科室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资料上报财务科;总务科将各科室领用的材料易耗品的费用上报财务科;药剂科将各临床科室领用的药品情况上报财务科;水电费由国家管理部门代扣后将单据寄到总务科,再逐月上报财务科;另外,财务科负责核算行政后勤科室发生的费用,并根据各科室人数摊至各科室,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发生的直接费用加上分摊来的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求和得到各科室成本。由此可以看出,上述方法核算出来的医院总成本和科室成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更准确地说,是医院资源耗费的费用核算,不能真正反映各科室的成本核算情况。

(二)成本控制不严,成本管理缺位

虽然医院会根据各科室报的预算给予各种费用的限额,但真正给予落实的确实甚少,甚至某些科室根本不清楚自己科室本月或本年某类费用到底发生了多少,只有财务科的财务人员通过财务系统统计了解到具体情况。某医院近几年对差旅费进行一定的控制,采用发放纸质券的形式,例如今年一病区报的差旅费预算为5000元,那就发给50张100元纸质券。每次出完差报销了多少就交出多少券。纸质券存在容易丢失、破损等弊端。某医院的科研项目众多,采用的是纸质本子的形式,每个项目一本本子,每发生一笔费用记上一笔,填上余额。工作量大且非常繁琐。且这仅限于差旅费和科研,其他成本和费用的剩余限额都是以口头通知的形式通知各科室,基本上可以说是得不到控制,这些措施仍然不够全面也不够完善。

根据某公立医院目前成本核算现状可知,医院成本核算是单纯按支出的情况统一归集与分配,基本上反映不了成本核算的实质,对于成本责任的归属无法追溯,医院的绩效考核和一些奖惩制度无法与成本责任相联系,导致医院各科室员工对于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积极性缺失,当医院成本超出预算时,这仅仅成了财务人员关心的问题。

(三)医院管理者和员工的成本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资金来源除自身经营产生的收入外由国家财政差额拨款,导致医院不重视本身投入的成本,不重视产出的效益,导致医院经常出现“长流水”、“长明灯”等类似情况。管理者和员工并不关心成本费用是否达到预算目标,效益是否最大化。

由于目前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加上成本管理缺位,员工的成本意识薄弱,管理理念落后,核算内容不完整,成本管理得不到重视等使得医院的成本管理丧失了基础,成本也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使得成本核算的重点放在计算上而不放在管理上,使得成本核算放在事后,而不放在事前、事中的控制上。

二、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对策

(一)提升全员素质,树立医院经营理念

以前,由于医院的事业福利性质,使得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积极主动性较差。因为医院无论盈利还是亏损,都由国家财政进行相应的补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逐步将医院推向市场,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促进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最基本的就是提升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提高管理部门职工的知识水平,如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只有管理机构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带动全院职工,才有可能提升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逐步完善。其次,随着医疗卫生市场的逐步开放,一些民间营利性医院和国外医疗机构的进入,竞争会日益激烈。这都要求医院管理者要具备科学的经营理念,如低成本,高收益的策略,良好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等,逐步扩大医院的市场占有份额,从而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二)科学编制成本预算

1.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预算目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预算目标是有效实施成本预算管理的基础,成本控制预算目标要与医院的经营目标相一致,最终服务于整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成本控制预算目标要体现整体观,要从医院这个整体出发来考虑问题,要考虑到医院的公益性质,不能一味追求成本的降低,而要与其他方面,例如收入预算、投资预算、设备采购预算等相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医院整体效益最大化;最后,成本预算目标要有可执行性。制定的预算目标要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是经过各科室努力能够完成的。

2.选择适当的成本预算编制方法。医院成本具有种类多,支出范围细的特征,而不同的成本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不同特征的成本,因此,成本预算编制应根据成本特征来选择,主要的成本预算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

(三)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1.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必要性。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很多医院将其仅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会引发一些弊端。实行院、科级核算和结余提成的奖金分配模式,造成部分医护人员“逐利”心态盛行,弱化医院的公益性特征,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了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保健权益。

2. 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建立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制度,严禁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科室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据此,医院在新的成本核算中用奖金核算和绩效考核两条途径来进行管理。为适应新要求的规定,医院在奖金核算中应当用平衡计分卡法,在奖金核算中以收支和成本核算为基础,从财务、医疗、学习和患者四个方面综合指标来核算奖金。在绩效考核中也将成本核算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来对科室进行测评。测评仍以收支核算为基础,先核算出收支结余,再根据平衡计分卡计算得出相应的系数,根据二者的乘积进行核算。

成本核算的方法。医疗科室的成本应按全成本核算。科室人员的薪酬、水、电、折旧、材料费全部计入科室成本;非医疗科室按定额成本核算,确定限额消耗标准。运用量本利分析法“P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循环进行。行政后勤科室及辅助科室按人员定额预算核算,根据科室以往的消耗情况和科室的工作性质进行预算,要求科室严格按预算金额执行。

(四)加强成本控制

医院对费用这一块的控制,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或由本院的信息中心作一个类似食堂饭卡充值刷卡系统一样的充值刷卡管理软件。

该软件设计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使各科室持有属于自己科室预算资金的IC卡。IC卡拥有查询、充值、挂失、汇总统计等功能,能及时反映各科室的成本费用情况,各科室也能及时查询到自己的余额,当消耗金额超出预算后,系统就会及时做出提示,既有益于职能科室管理又便于各科室使用。[5]某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可根据医、教、研及医院实际情况,结合各科室的实际特点,根据各科室上报的预算, 对各科室设定预算金额。将医、教、研类部门直接分开,将IC卡的使用用途分成限额领用和非限额领用两部分,限额领用主要是科室在日常工作中所需消耗的物品,比如:毛巾、香皂、打印纸等,非限额部分主要用于患者治疗消耗的物资材料,如纱布、人工关节,导尿管等一次性材料。分类管理使得管理更加灵活,更具操作性,使预算不流于形式。

(五)严格内部监督

监督是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的科室成本管理实行公开、透明原则,管理科室、执行科室可以通过管理软件及时了解科室领用物品的情况,使用科室也可以通过IC卡了解科室的消耗情况,管理科室、执行科室和使用科室可通过信息平台相互监督。

(六)建立成本分析体系

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 选题内容 工程管理 工作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32-03

毕业设计是学生继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之后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好这个环节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感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事业心,形成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毕业设计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题。选题对毕业设计实施时所进行的调研、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等后续工作具有引导作用。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它对毕业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高质量的课题能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广度较大和知识体系面宽的专业特点为毕业设计选题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同时也使学生眼花缭乱,茫然不知所措,给定题带来较大难度。另外,学生存在既有认识深度、理论深度和毕业去向的差异,这对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要求。[2]如何恰当、高质量的选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项考验。本文拟根据有关文件对毕业设计的原则要求,吸取教学同仁的经验,结合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实践体会,从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这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见解。

选题工作首先是一项给目标定位的工作。这里所说的目标定位是指对选题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和工程量的目标定位,即选题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标准。从选题到定题的过程,也就是确立选题内容、深度、工作量的目标的过程。明确的目标能为学生毕业设计后续工作的实施指明方向。

一、选题内容的定位

在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时,首先应考虑课题的理论研究方向、范围和背景材料,即需要对研究方向、范围和背景材料进行恰当定位。

在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定位上,宜按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模块进行选择。工程管理是交叉学科,所研究的理论领域和对应的知识体系内容非常广泛。在理论研究领域方面,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可分为3个模块,即工程投资决策管理理论模块、工程交易管理理论模块和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模块。[3]在实际选题时,学生应根据自己对上述理论模块掌握的程度、毕业去向等因素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作为研究的大方向。有的学者提出了以本专业的四个平台知识体系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向。[4]事实上,这四个平台知识只是工具性知识,是为进行工程管理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管理工具与技术,不宜作为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方向。

选题内容范围宜小不宜大,即选题时要尽量选择其内容范围较小的课题。由于教学计划中提供给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不长,故不可能完成较复杂的大课题。论文的价值不在于课题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在校学生,其经验和学识都有限,很难驾驭较大的课题。因此,学士论文适宜于选择较小的课题,这样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论文的撰写。[5]在实际操作中,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宜立足于某一理论领域中专项理论的研究及相应的管理工具与技术的应用,以专项理论为研究的突破口,结合相应的管理工具与技术,集中精力解决工程中的某一专项管理问题 。对过去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检查显示,毕业设计选题为领域型课题研究的论文,如“**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其内容空洞、雷同,抄袭、数据造假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专注于专项理论研究的论文如“**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工程成本管理计划”等,构架与层次都基本清晰,内容都比较完整,管理工具与技术的应用都比较得当,也鲜有雷同、抄袭和数据造假的情形,完成的质量明显优于领域性课题。

选题背景材料应立足真实工程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均符合本科专业培养的要求”。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2009版)中对毕业设计(论文)所提四条评估标准中的第一条,该标准首先强调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工程管理其实质是管理工程,毕业设计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核心目标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模拟性的)实际工程的管理问题。要做到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首先要做到毕业设计选题要有真实的工程背景资料。真实的工程背景资料可以是一份完整的施工图、一份商住用地拍卖文件、一份施工承包合同等。我们从2010年起,在设计任务书中就明确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以真实工程为背景资料,并且各不相同,背景资料还应成为毕业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存档。单凭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难于找到真实适用的工程资料,为解决这一难题,学院每年通过与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企业等单位联合,收集了大量的施工图、项目开发规划等原始工程文件或复印件,供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未来的工作需要综合选定。实践表明,与以往的选题相比,从实际工程背景资料中选题,能加快学生定题的步伐,让选题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另外,真实的背景资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的动力,完成的毕业设计效果较好。

二、选题深度的定位

在[1]中,作者将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分为三种:基础理论研究与探索型课题、工程实践型课题和常规模拟题。事实上,这说的是一个选题深度的问题。这里说的深度,是指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选题的深度可概况为研究型题型、应用型题型。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设计宜选用应用型题型。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创造环节,并不要求论文非要有创见性、有发明或发现不可,因此,毕业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理论的应用问题。对于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问题,现有的工程管理规范和很多专业书籍都提供了程序化的工程思路、管理工具与技术,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PMBOK指南》等,如果学生毕业设计是参考上述资料,结合四年来所学的相关理论,再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计算、分析,较高质量地完成专项理论的研究及相应管理工具与技术的应用是不成问题的。

三、选题工作量的定位

很多大学或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字数给出一个下限限制,其出发点是以一定的字数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也容易造成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字数越多,质量越高,盲目追求论文字数而忽略论文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肃性,导致设计论文冗长,篇幅过大,无效的内容和相关性不强的东西太多。

工作量与选题内容范围、选题深度关联密切,选题范围大,工作量必然大;选题深度深,工作量也会增加。因此,对毕业设计规定一个字数的限值是缺乏依据的。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应以设计论文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准,而不是字数。

要控制学生设计论文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设计论文内容的层次构架,内容层次构架至少要有二级及以上的分解目录。也就是在定题的基础上,学生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形成比较完整的设计论述思路和工作思路。

以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程的进度管理计划”为例,该论文内容的一级分解可以是:进度计划的目标及依据、网络计划或横道图计划、进度控制等;其中“进度计划的目标及依据”的二级分解可以是: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子项目进度目标、年度目标等;“网络计划或横道图计划”的二级分解可以是:工程工作分解、工作顺序排序、工作量估算、资源需求估算、工作时间估算、绘制网络计划图或横道图、编制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进度控制”的二级分解可以是:进度检查计划、偏差分析与纠偏措施、计划调整措施、进度报表等,如下图。

通过设计内容的层次构架,一方面能让学生通过层次构架理清研究的思路;其次,能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指明方向,有利于学生论文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外,教师通过指导与审定学生的论文构架,以论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准则,学生论文的工作量也就基本定型了。

要做好设计内容的层次构架,必要的环节是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通过编写开题报告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地层次构架,通过这种层次构架形成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骨架。

四、结语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选题,其落脚点都是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的定位问题。在内容的定位上,应遵循从管理领域至专项管理的思路进行,并立足于实际工程背景资料;在深度的定位上,应以实践应用型为主;在工作量的定位上,要抛开字数的限制,要以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肃性为准绳。编制开题报告也应是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环节。对毕业设计内容、深度和工作量的定位工作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应有机统一于毕业选题工作中。要做到内容恰当、深度适中、工作量与内容深度相匹配,这是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核心所在、目的所在。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珍,陈章,王军.工科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J].高教论坛,2004(1).

第9篇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80

1前言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重学位转变到了学位与能力并重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多样化,促进就业创业重要职责。转型过程中,独立学院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框架

财会专业实践是一项将财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经验,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原则,以校内实训为基础,校外实践为拓展延伸,构建了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2.1校内实训

2.1.1手工做账

手工做账通过模拟一家企业简单但较为完整的经济业务,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到编制财务报表进行操作,从实务上刺激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去发现问题,寻找理论知识点。从而做到“理论源于实践,又反哺于实践”。

2.1.2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税法、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实验内容紧扣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操作,更深入的理解基本理论与核算方法,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1.3沙盘实训

在第四学期的暑期短学期中,开设了ERP沙盘模拟实训,使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有整体概念意识,综合学生所学的管理、营销、会计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仿真模拟企业经营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训完成后,鼓励学生“强强联合”参加ERP沙盘模拟大赛。

2.1.4软件实训

本阶段的实训主要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财会相关软件的应用。应用财务软件从建立账套开始,对财务的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薪酬等模块进行模拟操作,最后生成报表。

2.1.5综合实训

相对于ERP沙盘实训,综合实训项目更侧重企业财会的真实情景,通过全真扮演企业各个财务角色,进行财务成本管理、费用核算等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完成各种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完整的会计业务流程。

2.2校外实践

2.2.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项目安排在大二结束的暑期。学生忙完了通识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即将步入更多的专业课学习阶段。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通过调查、参观、访问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了解市场岗位需求,通过认识实习来了解财会行业。

2.2.2技能实践

技能实践项目安排在大三结束的暑期。此时,学生专业功底基本扎实,学校在上海、嘉兴等地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银行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向实践基地输送学生,跟从资深会计人员熟悉行业会计特征,了解企业会计特点,初步进入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开始适应办公室环境,培养职业道德,提升专业素养。在此阶段,也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资源,寻找实习单位。

2.2.3专业实习

在第七学期,学生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留有1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专业实习。恰逢年底事务所业务量大增,对实习生需求量旺盛。学生可以跟随所里的老师做代账工作,跑外勤,参与企业审计等业务。

2.2.4毕业实习

第八个学期,学生进入到就业阶段,同时完成最后一门大课程――毕业论文。学生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撰写毕业论文。此时的实习基本上与工作进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