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职教改革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8:39

导语:在职教改革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职教改革论文

第1篇

随着教学目标的转变,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局限于从教材中取材,而要灵活地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可广收博取,将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上,比如,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学习这些能力并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有竞争力,实质是工作需要。但我们还要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在之前学习语文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受升学压力所迫,但进入职业学校以后,学生就没有了升学压力,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像语文这类文化课的动力,所以我们绝不能只依赖教材,而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对未来工作的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保持学习语文的动力,甚至会投入更多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应用作文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所需,对应用文单元进行增删调整,体现语文知识的实际意义。

二、立足学生发展基础优选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果学生不能获得发展,即使教学手段的花样再多也无济于事,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新课标倡导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要在保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正确的教学方法,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根据改革要求完善评价方式

第2篇

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后,学生应学会综合应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该课程的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同时,课程内容来源于实践,经归纳、分析,进行系统理论化后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故其实践性也强。

二、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笔者认为,应紧扣大纲,合理调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为了突出机床教学的系统性,笔者把金属切削机床及其运动、各种典型机床简介、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典型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这几章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学生对与机床有关的知识才会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三、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该课程开讲前,学生进行车、铣、磨、刨、钻等机加工实习,加深对刀具、夹具、机床、定位与夹紧、金属切削、表面质量、加工工艺、工序、工步等概念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理论后又要重新回到实践中去,用系统的理论来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过反复的实践与理论学习,学生必将加深概念,并学会应用理论指导实践。

四、教师应不拘一格,灵活使用多种教法

1.举例引入法

讲授新课前,教师先讲有关实例以导入新课内容,把生活中与机械相关的内容与教学相相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实板上钻孔为例,导入工步的概念。

2.提出问题法

教师因势利导地提出与新课知识相关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向学生提问:“普通车床的用途是什么?”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车工实习,从而进一步想到车床实习的具体内容。

3.小组讨论法

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围绕新课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课堂演示法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模型。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对比教学法

通过把同类相近知识对比教学,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如教师讲述麻花钻切削部分结构时,拿车刀切削部分作比较,使学生认清六个刀具角度的基本定义。6.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应该从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出发,多花时间做好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视频、动画等穿插教学中。如将各种机床的外形、车刀的结构等通过计算机投影技术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五、小结

第3篇

(一)工程制图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发生不断的变革,从最初注重画法几何演变到如今的注重图形信息表达。纵观国内工程制图课程,以及国内现有的教材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该课程主要包含两大模块,分别是:

1.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线、面、体、截交线、相贯线及组合体等)。

2.工程图的表达方法、画法及读图(剖面、剖视、规范规定的表达方法等、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其中,相贯线、组合体、剖视、半剖视图等内容是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从课程和教材来看,课程的讲授顺序均为:投影的基本知识→画法几何→工程图的表达方法→工程图。课程偏重知识的传授,空间想象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产品信息表达、设计构型思路、工程规范概念讲授较少。对于不同专业而言,对课程的要求不同,课程的重点也不同,因此,课程的难点也不尽相同。以统一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没有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难于建立知识点间有机的连接关系,因此,难以建立工程信息的概念,缺乏灵活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二)工程制图课程安排

工程制图课程授课一般在32-72学时之间,主要是针对非机械类的专业,如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电气、工程管理等诸多专业,课程覆盖本科专业面极广。但目前的课程体系对各专业几乎不作区别、授课内容完全一致且缺乏实际应用。由于学时少,多数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过分偏重点、线、面的投影以及截交线、相贯线等基础部分,降低了对专业图样的要求(大部分课程体系该部分采用机械类的零件图、装配图进行讲解);整个课程体系不以工程设计为主线,降低了工程制图课程的工程性和设计性。由于过于强调基础部分,不能突出各专业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后达不到具备绘制和阅读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能力。工程制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有基本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训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未来工程技术人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是摆在广大工程制图课教师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创新设计为目标,探索性地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结合新的教学手段,打破《工程制图》课程长期以来过分偏重画法几何基础知识、对各专业授课不作区别、缺乏工程性和设计性等现状,变为强调面向工程、面向创新设计、面向实际应用的图学课程,成为真正的“工程的制图”;通过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教学内容,达到满足各专业特定性的要求,让学习者感受到所学工程制图知识与自身专业密切相关,同时也为计算机绘图打下基础。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创新设计为目标,在课程开始就引入设计的理念。课程增加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特别是创新设计理念。由于目前主要以计算机绘图为主,对画法几何基础部分要求可适当降低。增加计算机绘图知识,对目前使用的绘图软件,采用普遍介绍与重点使用相结合。普遍介绍目前主要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3DMax、CASS、PKPM等,重点使用AutoCAD,通过此部分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有了基本了解,建立了计算机绘图的概念。调整工程图部分内容,加强不同专业图样的知识,强调创新设计。对各专业相关的标准件及常用件进行增减改写,介绍一些适应不同本科专业的典型的专业图例,根据不同专业,使学生能够绘制、简单设计和创新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图样。

(二)教学手段与实践路线

更新课程网站,利用网络扩充学生知识面,并进行网上答疑。突出多媒体教学,增加三维实体模型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辅以计算机绘图进行工程实例演示,注重对学生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分析规划→实践探索→分析调整→实践完善的步骤推进。首先与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接触,了解各专业工程图样的典型结构特征,表示方法,设计过程等内容。分析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的评价,并对国内工程制图课程有改革经验的高校进行调研,收集国外工程制图课程的最新教学材料,选择有各专业工程背景的图样表示作为课程新的内容,收集国外标准、图例以及专业词汇的英语表达,融会贯通后写出教案,进行教学实践。结合工程背景,培养创新设计能力,满足不同专业的选课要求。强调工程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项研究能够使工程图学的课程体系及内容反映新世纪的教学要求,使课程做到与时俱进,同步发展。

三、结论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考;制度;改革

一、引言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理性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级人才,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如何学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几十年来,高考为我国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引导中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于扰,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不可否认,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培养模式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导致选拔人才上出现不少问题。

通观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不论是在考试组织上的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还是在考试内容上的“3X”科目设置方案,以及在考试时间上的春季、秋季两次考试,甚至全国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扭转中小学深陷应试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始高考改革,进行自主招生,通过“面试”选拔了近600名学生。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种观点荟萃网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人对面试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质疑。比如,面试考官的认识与价值取向本来就有主观差异,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见仁见智。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许会给考官以“木讷”的印象,但实际是有真才实学的。面试在一些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艺术、管理等比较重要,然而对于一些不太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技术、研究等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灵”的情况。相反,不少人认为,如果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笔试完全可以考查出应试者的素质。笔者认为,这两所高校跨出的步子太大,是对在中国国情下高考制度改革的简单化处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极大,建立统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尤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当今中国千家万户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张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强调高等学校的办学自,执意废除高考,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然而,从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脉络可以看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在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做点改进,一直没有轻易废除高考的说法。废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即便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过去,人情关系因素也还是存在着。如果在当今学风浮躁、关系盛行这样的大环境下,放开政策、自主招生,那会使得高校招生的状况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保证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改革的相对可控性,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只有在这个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这也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改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过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为什么必须改革高考制度

通识教育通常指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需要而进行综合性的、普适性的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教育不能片面强调科技知识或者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专业设置过窄、教育功利性过强等问题,导致学生思想底蕴不深、创新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的产生。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不仅如此,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视人文精神,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工具理性化”倾向。关注一些可直接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而忽略人文素养的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生价值目标,片面强调专业化导致了知识的狭窄化。

进入新世纪,尽管我国一些高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足,通识教育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学本科阶段仍然注重专业教育,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高校提供的通识教育却差强人意;高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在学生批判意识和个性的培养等方面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关,而所有这些的原因又归结于现行的高考制度。

1.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中小学生紧张忙碌地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个性和创造力吗?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的教学实际中,为了适应高考考试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从高二起就将学生按文、理科分班。从知识结构方面讲,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这不仅不利于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而且还为高中毕业生以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带来了问题。现行的“3X”高考科目设置依然未能改变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学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3X”与以往高考选拔相比,没有显露明显优势。鉴此,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不能沿袭以往一贯文理分设的老路,机械地通过各种考试科目的组合设计而力图反映不同群体考生的不同知识结构,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要求。这会使得考试科目设置过多,依然改变不了高考对高中课程设置的指挥棒作用,因此精简压缩考试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精简压缩考试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减低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对高考的“依赖”,真正使得高考指挥棒“失灵”。

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只懂得通过反复的识记和演练考得好分数,使得高校选拔的人才只会“考试”,即所谓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单纯的知识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高分数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质的学生: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却成为准以认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在国内有不少大学热衷于通识教育,殊不知我国高中阶段已经文理分科后选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识”呢?如果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学通识教育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施。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到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这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其实,无论从中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书画”,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达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养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阶段仍然是打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促进知识融合,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人格养成。

2.观行的高考制度难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不能够发挥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据划定的分数线按照成绩的高低“被动地”录取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国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高等学校应享有充分的办学自。而招生的自是最基本的一项;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再根据既定的规则和标准由学校自己来选拔,过多的限制必然会使得高校丧失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够有大的作为。因此,应通过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给予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高校有更大的自,发挥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体。

高考改革本质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统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须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而不是简单地站在体制角度去认识。体制的背后是制度,仅仅在体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没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推动高校选拔人才和扩大办学自,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所谓系统性就是改革要彻底,制度设计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问题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谓衔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衔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为沟通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既要避免改革动作过大对中学教育造成的冲击,使其对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实现高中毕业生的平稳过渡,同时还要兼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站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经过精心设计、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三、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设置

目前高考实行的“3X”科目设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实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个科目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试行。“31”中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行了“32”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一直实行到2001年。“2”指物理与化学或历史与地理。1994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广试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国除上海外都实行此方案。1999年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高考科目没置改革,2000年推广到五省,2001年扩大到13个省,2002年全国务省市都实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各省市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从10多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实行的“3x”方案脱离不了原来考试科目设置的藩篱,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仍在考试科目的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个省市考试科目设置都不完全一样。“x”的组合有很多种,很复杂。显然,“3X”方案只有当考生选择“X”科目完全相同时成绩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设计的核心是考试内容与形式,具体地讲是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与形式和招生录取的方式。所以,必须把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的改革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考试科目设置是大方向,而考试内容则显得较为具体,必须在有限的考试科目数内,让考试科目设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而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强化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解决相关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充满人情与资历的社会,托关系、找路子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为稀缺资源,竞争又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个高校承诺的所谓“自律”,彻底废除高考、完全放开也不现实。不但老百姓担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光搞“面试”成本就很大,更何况面试的公平性本来就值得怀疑。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种“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主要观点是:一是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即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可分存秋两次;允许多次参加考试,可以最好成绩申请入学,成绩两年内有效。二是以省划线,分省招生。二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者,即达到分省的本科线、专科线两条线。三是各高校可不再设置其他考试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选拔。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以及结合中学的表现等。

1.高考考试科目只设语文和数学。高考考试科目为什么只设语文和数学?

(1)避免文理分科,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铺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识结构缺陷,甚至偏科。现行的“3X”单纯按照科目的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取消英语(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们放到高中阶段的会考中解决,不但能够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导基础教育、中学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起到中学教育重视这些科目教学的作用,扭转现在的应试教育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铺平道路。

(2)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语文强调会“写”,数学强调会“算”。在门数众多的高中课程中是否存在基础性核心课程?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别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与数理能力,语文与数学因其较高的负荷量而成为众学科中的核心学科。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语文和数学都属于工具性质的科目。语文虽然作为一门语言,但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没有一定阅读量,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用于交流,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说到底就是要会“写”,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写出来。实际当中,不少学生有了想法、有了实验结果就是不会写,写不出来,缺的就是写作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更是需要一些写作规范、技巧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素材或题材、一样的实验结果,有的人写的文章条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却缺乏严密的论述,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数学知识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领域,自然科学不必说,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已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知识,就连文史哲这些文科味最重的经典文科也越来越需要数学工具。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思维训练。数学知识源于人类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把他们进行抽象精炼后又指导生产实践。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很多学科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将复杂的现实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各种-~-I~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数学推导、演算来求其解。因此,数学强调“算”。这里的“算”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或运算,还包含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手段进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语。英语同语文一样,本质上是语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这是必须明确的。我们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和英语的考纲内容作简单对比。除了英语有听力,语文和英语在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阅读就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要义、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并能做出适当推理;写作就是要求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语言,本质的东西是通的,没必要重复设置两门语言作为考试科目,此外,外语语种不同,考分同样缺乏可比性,这也是不考外语的理由之一。

仔细想来,从小学到研究生,英语居然要学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一门外国语的教育如此重视!英语教育投入过多已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制约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英语教育投入过高,导致人力、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教育界应该好好测评一下英语教育的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事实上,没必要这么多人、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学外语。在我国,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专职翻译,他们能够迅速翻译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明,使得更多的国民省下精通英语的时间去搞创新或干实事上。

总之,在实行语文、数学二门科目入学水平考试制度时,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从重视知识立意、强调知识点及覆盖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转变;考试题目不应是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回答了的;重点考查和检测学生语文、数学的基本功以及熟练运用语文、数学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确定了,有那么多的语文、数学专家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出题目了。

2.语文和数学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阶段的会考考查。关于高中会考成绩的参照性,以往对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会考与高考虽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力水平,会考成绩完全可以作为平时学业成绩的一部分,与高考分数一起,作为高校录取的有力参照。

会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题,以减少招生命题考试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负担。考虑到会考成绩的可比性,会考可在分省范围内进行,即分省命题。会考的成绩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要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会考成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会考究竟采取哪种形式为好,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再结合中学的表现等。考生用他认为最满意的一次考试成绩,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结合中学的表现以及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等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学校也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机会选择,最终让学生和学校进行合理的双向选择。

3.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目前以省为单位确定分数线即以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不失为好的办法。以省划线要分清层次,录取线可直接分为本科线、专科(含高职)线两个层次。取消大多数省市人为地区分重点录取线和一般录取线(第一批录取线和第二批录取线)的做法,即打破重点、非重点的界线,由考生自己选择个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给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时,应根据每个省考生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每个省的招生数量。根据当年全国的招生数量和考生数量来确定一个录取率,再按照全国录取率和各地考生数来确定每个省的招生数,即“按相同比例录取”的方法。这样,考生在每个省机会都是平等的,既照顾了公平,又照顾了不平衡。这样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第5篇

一、实现数学教学观念的几个转变

1.由“偏爱优生”转移到重视“学困生”

以前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往往倾向少数尖子生,提问提优生,板演找优生,谈心找优生.相反对“学困生”歧视冷淡,体罚、挖苦“学困生”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差生面不断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为改变上述情况,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增加对差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差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

2.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

以前好多老师只注重教师的教,一进课堂就独霸讲坛,滔滔不绝,满堂灌.使学生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做练习、做作业时间太少,新知学得糊里糊涂,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师却要求学生课后去看书.这种“先教后学”的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效率低下,效果极差.

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不断地开发潜能,促进主体性进一步发展.通过教育改革,我校教师树立了全方位的学生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充分预习,尝试做例题和简单的练习,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点后,教师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不会的知识点.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依据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由“布置大量作业,机械重复训练”转向“注重检测,及时矫正”

过去,我们的学生一做就是几道题,这种题海战,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效果可想而知.许多同学的课后作业互相抄袭,以应付检查.作业不能真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信息反馈,一改以往的题海战术,采用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压缩题量,课课检测,节节验收,章章测试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练的效益,得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回报.例如,1994年以前我校在中考、县统考中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10名以后,自1994年以来,中考连续三年平均分和“四高一低”评估得分均名列全县第二,初一、初二的统考成绩稳定在前五名之内.

4.由“课外作业”转向“当堂作业”

为了更好地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我们把过去那种作业留在课外,老师批阅一勾到底的做法进行彻底改革,变课外作业为当堂作业.这样,能够真实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准确及时地矫正,避免无效重复学生已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真正做到课课清、节节清、章章清.使师生双方能够始终保持信息畅通,达到教与学同步.

5.由“教书”转向“教人”

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应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从理论上讲,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数学,同样地在教师指导下也能学会会学数学.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由“教书”转向“教人”.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让每个人都会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我们坚决地批判那种“只管教,不管会”,“埋怨学生笨,埋怨学生差”的错误观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怎样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明确“学什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引学生学习等三方面的定向功能.因此,优化教学目标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始终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准确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效把握教学内容,不超纲.第二,注意教学目标陈述的准确性.不能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而混淆了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变化的区别,真正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定向功能.是“了解”的不能定成“理解”,“理解”的就不能定成“熟练运用”.第三,要保证教学目标定向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设计都要瞄准目标,凡目标要求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当堂完成,并实施当堂检测,保证大面积达标.否则,课堂教学将陷入随意性、盲目性.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益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剖析和克服传统教学结构的弊端,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新理论、新技术.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要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启发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制造“钥匙”.因此,我们教学中采取的“先学后教”的方法是科学的.第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确定课堂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的规律,要按照认识论和学习论的规律安排教学.根据这些规律,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复习引入出示目标达标导学达标练习达标检测.

(1)复习引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这一环节不可拖泥带水,语言应生动简洁.

(2)出示目标当新知识引出后,用小黑板及时亮出反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对目标作一简要说明或解释,并强调能级,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3)达标导学重点是“导”.如何“导”?我们认为,“先学后教”让学生先根据思考题自学,然后教师提问检查,质疑问难,并让学生讨论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则启发诱导,精讲重点、难点及信息反馈中的共性问题,从而达到分层落实目标的效果.

(4)达标练习教师解难答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其中精选习题尤为重要,习题要注意紧扣目标,题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梯变合理,螺旋上升.而且题量安排要适中,题型要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师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对课堂信息的反馈要认真把握,及时矫正.

(5)达标检测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10分钟左右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或集体批改或课后批阅,并记下典型错题,课后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和学生班级状况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结构是知识传授结构、时间安排结构、信息传递结构、认知结构等子结构的集合.只有这些关系有机衔接,和谐有序,才能产生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四、“检测”与“验收”相结合

第6篇

高职教育整体课程改革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整合全部课程。改革盲目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学科课程体系(如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创造符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新结构。专业课程体系新结构改造就是,如何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的能力目标;根据专业能力目标,设计整个专业和每门课程的项目与任务。

有了恰当的项目,整个课程体系的框架就建立起来了。完成课程体系改造,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创造科学、合理、高效、全新的职教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并加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其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全面接轨,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思想,创新教学模式,使之更好的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新的高职教学模式的要点是,以职业岗位活动为主要导向,重点强调以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应当积极建设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基地,从而实现高职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的有效融合。

2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造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能力培训、知识学习和素质养成的主战场。实训基地不是传统的实验室。实验室主要用于理论的验证;实训基地主要用于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方便师生操作和演示,不仅是图片、模型和实物的展示,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未来企业工作环境、场所、内容。不仅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训练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核心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法律活动能力。

3学院团队建设

学院团队建设目标应当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型“为主的团队,转变成”在学习的基础上,更强调能力训练型、执行型、行动型和创新型“为主的团队。学院内涵建设以团队建设和整体教学改革为核心,将为学院其他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院教工队伍和学生队伍成为一支具有强大内在动力的学习型团队、实战型团队、研究型团队、创新型团队。

第7篇

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了研究性的课堂模式,而要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最后,创新教育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和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地不断深入,在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就要顺应新课改教学理念,针对职业高中教学现状,全面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进而更好地传承我国悠久的经典文学。

二、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在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进行全面地改革创新,就要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养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分析,进而找到教学改革的方法。1.教学模式陈旧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阻碍。现阶段,在职业高中的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因此,很多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都不够积极。并且,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及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是十分不利地。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全面地否定。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汉语言文学属于我国经典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那么,就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最后,汉语言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够高,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缺少语言的趣味性,不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那么,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都不是有利地。

三、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综上所述,目前在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不够高。那么,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使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1.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首先,针对于教学模式的陈旧,就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根据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进行全面地教学模式创新。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要针对课程体现进行创新。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改革,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中,还要适当地进行教学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汉语言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文学素养得到不断地提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使汉语言文学知识得到更好地传承,并且,通过创新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发展[2]。2.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其次,针对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就要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还要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目前的学生状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点,可以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段,进而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使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3]。3.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就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对教学水平其到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地教育,那么,就要重视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演讲、讲座等多样化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进而使教师得到锻炼,使其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四、总结

由此可见,现阶段在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素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使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得到全面地改革创新,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完善教学结合;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发香.浅析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J/OL].中国培训,2016,(16):190.

[2]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第9篇

该课程原有的考核方法中总成绩由期末闭卷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三部分组成。但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往往是老师凭印象自行决断,考核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这既有可能造成学生成绩评定的不公,又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实践训练的重视程度。而期末考试由于形式的限制往往不能体现能力考核目的。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故在教学中应注重过程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得出学生的成绩,并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员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2教学改革方法

2.1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紧扣专业应用

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应在充分调研消防部队对业务知识理论需求的基础上,考虑未来知识技术的发展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在确保理论知识实用、够用、必须的前提下,加强实践应用练习,降低在理论强化上的难度、深度。改革的方向是根据各专业特点,调整各部分教学内容所占比重,删除部分教学内容,如直线实长和倾角、组合体尺寸标注等,注重将基本原理与具体应用相结合,重点落实在实用教学内容上,学生不仅要有三视图读图能力,还要熟悉建筑工程、消防专业图纸。建筑工程专业制图部分,除主要讲授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图绘图方法规范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建筑概述及消防设计相关实际应用问题,并引入实际工程图纸,观摩实体建筑,介绍建筑工程图纸及防火设计识读方法,以增强专业的识图及空间想象能力。在消防专业图纸学习部分,应依据实际案例,增加绘图实践练习,真正达到“教为战”的教学目标。另外,在消防制图课程学习之后,可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专业图纸学习的选修课,以深化、扩展所学内容。

2.2改进教学方法

近几年模块化教学方法在多所院校中都已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块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学员必须在掌握上一模块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该方法一方面增加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重视程度。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有讲有学,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在《消防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教学内容分为投影基础知识模块、组合体投影模块、建筑工程图模块、消防专业图模块、计算机绘图模块五部分,在每一模块授课过程中突出重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增加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避免知识链的脱节,如在组合体投影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建筑相关形体为对象进行练习,增加学员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可用性。增强学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并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法、问题解决法、案例教学法等。

2.3实行制度管理,明确模块考核目标

制度管理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在每一模块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设置相应的考核要点。在考核内容设计上要注重实用性和能力培养。专业制图模块考核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有所偏重;在模块考核方法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灵活选择。在模块化教学和考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研究建设以应用和实践为基本特点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理实一体;

(2)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系列课程整体规划中,避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重复与脱节;

(3)课程教学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图学理论学习,学会看懂实际的工程图纸及消防专业图纸,并能绘制消防专业图。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