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研究生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8:40

导语:在心理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研究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心理契约;研究生;管理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对彼此责任的期望。自人类社会开始分工劳动的那一刻起,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对劳动关系便产生了心理上的约定,这种心理上的约定应该视为现代心理契约的鼻祖。随着语言和文字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正式契约,这种心理约定更多地被组织与成员用相互签订文字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彼此关系的稳定。在现代组织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发现仅仅用形式契约已不能完全表明这种关系。一方面,有些关系是难于用文字或口头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形式契约固有的稳定性在面对变化时显得不够灵活。因此现代管理学者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以进一步描述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

心理契约研究是当前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由于受到竞争全球化、企业组织调整(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组织扁平化)、人员精简、组织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凸现出来。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管理。

英国心理学家Guest D.E认为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雇佣关系改变的过程中,心理契约是最敏感、最能集中反映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许多组织行为学专家普遍认为,心理契约对组织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调整和控制组织行为,使组织效率高,研究生满意度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可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对国内研究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

一、我国研究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正面说理,宣传正确的道德规范,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觉悟和主观认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在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对研究生的日常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说,行政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它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们的种种要求予以条文化,从而将“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不断加强研究生的自律意识,实现自律与他律的良性互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和成果的实现。但新形势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制度管理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仍然不够。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思想政治教育也容易流于形式,常常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尤其是随着研究生管理事务性工作的增多,辅导员基本上处理事务性工作都已经忙得晕头转向,很大程度上疏于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单纯的说教对于“90后”研究生来说将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从制度管理来说,一些研究生由于对其所在高校采取的管理措施不满,而将高校告上法庭的案例时有发生。在一些案例中,法院不仅予以受理,而且还判决学校败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目前研究生管理模式可以大致表述如下(表1,由上往下的管理式)。

毫无疑问,思想引导和制度规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般机制,具有永恒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人的向上求善、自尊自律的本性和品格,强调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化、情感教化使研究生循规蹈矩,自然也有其积极意义。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统一性和严格规范性,而且过分期望研究生的德性和自律也容易导致理想化和空想。而刚性规章制度作为超越研究生个人和学校之上的客观必然性和理性力量,过分地排斥了人的情感和道德因素,容易把研究生的一切行为单一地诉诸某种刚性的规范,忽视了人性的丰富性和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使高校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失去活力和深度。因此,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夸夸其谈,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予理睬。而运用制度管理时,研究生则认为一切都是学校说了算,你要我遵守我就得遵守,完全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二、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管理新型模式构建

正是由于刚性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方式均有自身明显的缺陷,所以完全有必要探寻第三种方式来处理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矛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之下,心理契约方式便应运而生并得到普遍接受和遵循。处理研究生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契约方式之所以得到推崇,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心理契约方式以一定的目标为指向,使具有不同立场和利益的高校和研究生在一定时间和条件范围内联结起来,协调一致地行动,并且相应地规定了保证契约实现的各种措施,因而在事实上能够把主动和被动、自愿和服从、权利和义务、个人和学校统一起来,形成比较稳定的校园秩序。其二是心理契约方式内含着对研究生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个人价值、能力的承认,力求在自愿平等的关系上合理解决各种矛盾,因而更符合人类追求社会公正和个人自由的本性。因此,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管理新模式可以归纳为图1所示(平等、自愿的契约式)。

由图1可见,心理契约管理模式与当前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当前的管理模式是由上往下压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我说你听、我压你服,而新型契约管理模式则是双方站在平等的高度,以平等尊重、完全自愿、双方协议约定的方式来共同完成。

三、心理契约方式广泛运用于研究生管理工作中

心理契约具有主体的双向性、动力的内驱性、影响的持久性等特征,它比正式契约更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研究生管理理念。在高校中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同行、文本契约与心理契约并重的新型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基于心理契约产生的三因素,高校应采取招生、培养、就业全程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高校要从物质激励维度、情感激励维度和发展激励维度全面采取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行为风险,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应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弊端,采取同伴管理的全员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一)基于心理契约形成角度的全程管理策略

1.招生过程:心理契约的创建和信守

由于心理契约形成于招生环节,因此心理契约的管理也应从招生开始。招生人员应向研究生如实介绍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专业发展前景等,当前所能提供的办学条件和远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特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等,让研究生对学校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印象,使招生过程创建的心理契约较为真实、合理,使双方对学校实际情况、未来发展状况、相互责任的理解保持一致。

2.培养过程:心理契约的修正和维持

加强新生指导工作,对新生进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教育,使他们尽早完成由大学生向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研究生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自我期望,促进研究生形成学习和成长的心理契约。

3.就业过程:心理契约的巩固与促进

研究生教育是莘莘学子进入社会前的过渡准备阶段,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或继续学业,是研究生心理契约中很重要的内容。学校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增强与人才市场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拓宽就业门路,提高就业层次,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不仅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对现有研究生心理契约的兑现,而且也是对未来生源的最好宣传,是构建新一轮学校与研究生良好心理契约的基础,从而巩固和促进就业、招生的良性心理契约循环系统的形成。

(二)基于心理契约结构角度的全面管理策略

高校研究生心理契约有三个维度:交易型、关系型和发展型,且以关系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为主。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从物质激励、情感激励以及发展激励等维度进行全面管理,以科学的激励策略来保障研究生心理契约的实现途径。

1.物质激励维度

学校要提供安全、整洁、资源充足的研究生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评奖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资助体系。物质激励是运用物质的手段使研究生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品等形式,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机。它的出发点是关心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研究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物质激励应与相应制度结合起来。制度是目标实现的保障。因此,物质激励效应的实现也要靠相应制度的保障。学校应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创造一种氛围,以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使研究生都能以最佳的效率为目标。例如:物质奖惩标准在事前就应制定好并公之于众且形成制度稳定下来,而不能靠事后的“一种冲动”,想起来则奖一下,想不起来就作罢,那样是达不到激励的目的的。第二,物质激励必须公正,但不搞“平均主义”。为了做到公正激励,必须对所有研究生一视同仁,按统一标准奖罚,不偏不倚,否则将会产生负面效应。此外,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奖励等于无激励。

由于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基本需求,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在我国,由于研究生普遍没有稳定收入,所以物质激励更是我国高校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物质激励主要是改善研究生奖学金分配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

物质奖励可以有很多方法。一是拉开档次的方法,评定不同等级的奖学金。二是对班干部及研究生会成员进行相应的酬劳奖励,以激励研究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三是完善多种分配机制。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性质的研究生应该制定不同的奖励方案,使之能发挥激励作用。比如,工科类研究、实验成果奖励,文科类文章获奖奖励等,他们的奖励方案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结合绩效考核情况,完善物质分配方案,使之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需求,发挥物质激励作用。

2.精神激励维度

第一,对研究生的管理采用“温情激励”,树立“尊重研究生、服务研究生”的理念,给予研究生家庭式情感抚慰,这样不仅能增进研究生与学校、教师的感情,还能使研究生对学校、班级产生归属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学校、班级的凝聚力。

第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这一维度主要由合作氛围、信任尊重、认可成绩、教师支持、充分资源、目标方向等项目构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同学间的信任、尊重、合作互助,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和学校、教师对研究生的关心等。

第三,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健康心理比健康身体更重要,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爱情等方面的压力,使当今研究生的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救助是必需的。

3.发展激励维度

高校心理契约中,学校对研究生具有当下责任和发展责任,研究生对学校也有当下责任和发展责任。对此,可以采取愿景教育的方法,实现学校和研究生的共同目标。

通过愿景教育,学校给研究生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未来,会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管理工作中的控制和协调,有利于把研究生的生涯计划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管理两者结合起来,有效抑制学校与研究生在目标上的偏差,以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工作环境。共同愿景的建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符合当代研究生的价值观,二是要具有挑战性。共同愿景能否得到研究生的认同,取决于它与研究生价值观的吻合程度。设立挑战目标,让研究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才能,引起他们的战略性思考,可以提高研究生对组织的心理认同程度,进一步巩固研究生的心理契约。

(三)基于心理契约违背角度的全员管理策略

信息是否对称在研究生心理契约满意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际工作中要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学校与研究生之间应该加强交流沟通、开展认知培训,纠正认知差异,确保心理契约构建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顺畅,实现认知的一致性。

要引导研究生做出合理的心理期望定位。学校要如实履行当初招生时所做的承诺,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校长信箱等各种形式,适时了解研究生的心理需求,跟踪研究生心理变化的轨迹,不断调节和修正研究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引导研究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2]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邵鹤松.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及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11.

[5]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第2篇

一.注重实验的导入,构建科学探索的课堂氛围

大多数老师都会注重一堂课的引入,但一个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怎样导入?却考虑得比较少,往往直接把实验装置摆上讲台进行演示,这正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事实上,一个好的实验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提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条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实验的引入十分重要。但如何更好地引入一个实验呢?就其导入方式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1.原实验原理(或旧知识)中导出新实验的原理,再引入实验。

2.旧知识中导入新实验的所用器材,再引入实验

所以实验导入时,可以先推导出即将演示实验的原理,也可以先导入其所用器材,进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不管哪种导入方式都必须注意“布局”,老师的提问或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剌激学生心理产生疑问,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激发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才有探索的内动力,才易形成探索的课堂氛围。学生一旦有机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就会在推导过程中积极应用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激励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注重实验的实施,突出科学方法,显化创新技法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要有理想的实验装置,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实验的演示及教学,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却削弱、甚至扼杀我们的才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实验中的技术、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以及蕴含的创造原理与创新技法传授给学生,对发展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它们“显化”,加以突出,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相当于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的进程中加进了一剂催化剂。

中学物理实验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累积放大法,机械放大法,光学放大法,模拟法,还有替代法、转换法、平衡法、补偿法、共轭法等。而且每个实验都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确定的,也是教育教学创造活动的结晶,因此,其中也不乏创新技法,如联想创造技法、类比创造技法、设问创造技法、列举创造技法和转换创造技法等。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施——突出科学方法,显化创新技法。让学生体验创新活动的乐趣,使他们从中培养创新精神,掌握好物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创新技法。可以说,学生对研究方法认识的进步,其意义并不比创新本身小。

但实验教学的实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时,发生矛盾、遇到困难甚至导致失败,由此产生困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存在缺点及适用条件,困惑的产生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当然,学生的创新活动不可能是凭空产生,因此老师应及时提供知识原型启发学生,使他们经模仿、联想再造出新的事物。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和创新技法)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注重实验的创新设计,全面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对现有的实验大胆创新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的共识。教师该从何种途径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呢?根据应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时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如下几种途径:

1.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创新

教师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改变原有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提出新实验课题,要求学生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甚至可适当增减),对原有实验进行创新改进,设计完成新实验课题的实验方案。从而培养学生改进原实验、设计新实验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凸透镜的焦距测定时,我要求学生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光源)取走放上手电筒(如图5),并让学生在不拆开手电的情况下测出小灯泡s(可视为点光源)到灯罩玻璃(玻璃厚度不计)前表面的距离d。虽然使用的器材、实验原理都相同,但改变了目的要求,该如何操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测什么物理量,后测什么物理量,就完全需要学生创设出新的适宜的实验操作步骤,并确定所测物理量。

2.通过改变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创新

每个实验都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来的,这个理论就是实验原理。为达到同一实验目的,可依据不同原理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原有实验的原理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创新,依据新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提出新的实验方案。

3.通过改变实验器材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情形需改变原有实验的使用器材(包括测量对象)提出了在新的实验器材基础上测量原有的物理量或新的物理量的新实验课题,一般学生应用原有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无法解答新的实验课题,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这些都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4.通过增设或改变实验情景进行创新

现成的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本上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现成的仪器配备,若不做,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对学生讲清楚,且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真所谓“千言万语道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为此教师应开发一些新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创设一种新的实验情景和应用情景来改变原来的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实验理论、方法及实验技术来设计新实验课题的新方案,处理新数据,解决新的实际应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实验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移植应用于新领域的创新能力。

5.通过改变观察的感觉手段进行创新

物理科学离不开观察,观察就是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观系统与物理现象、规律或本质发生作用,以获得感性材料。不同的感观手段会使人对同一物理现象产生不同程度的认识。因此,实验创新时可根据其特点,改变观察实验的感受器官,以达到更深刻的感性认识。

第3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信现状,初步分析影响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的因素,为培养身心素质佳、全面协调发展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对9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总分为146.62±16.14;影响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因素有是否恋爱、是否为班委、是否羞于当众说话以及学习成绩(均P<0.10)。结论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较高,当众说话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学习成绩影响其自信程度。在护理本科生的教育中,除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外,更应注重培养勇敢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自信是自我评价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评价[1]。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提高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急迫[2]。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人员及师资人才的生力军,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护理教育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调查旨在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年级护理本科生94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5±0.8)岁。其中,担任班委(曾经与现任)31人,处于恋爱阶段44人。家庭月总收入<1000元33人,1000~元60人,>3000元1人。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两部分组成:①个人评价问卷,该问卷由美国Shrauger博士于1990年编制[3],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即自信,包括学业表现、体育运动等8个维度,共54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在女性中应用为0.67~0.86,每个条目以4级评分,总分范围54~216,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②自行设计个人资料问卷,包括家庭收入、恋爱情况、学习情况、在班级的职务、是否羞于当众说话等17项内容。采用集体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94.0%。将数据输入SPSS15.0,采用统计描述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得分情况见表1。

2.2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的影响因素以个人评价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个人资料的各个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和剔除回归方程的α分别设为0.15、0.10。是否恋爱、学习成绩、是否羞于当众说话、是否为班委进入方程,结果见表2。

3讨论

3.1护理本科生的个人评价状况个人评价是体现自信的重要方面,而自信心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智力因素的构成要素,它对于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取得人生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个人评价水平与护理本科生的学习及工作状况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总分范围为104~220,总均分为(146.62±16.14)分,高于王春燕[3]对其他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140.01±16.10)分],两者比较,t=3.974,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当前护理本科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生,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护理本科生不需为工作过多担忧,这种社会现象导致了护理本科生在就业方面信心较高。而且护理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未来的就业方向很明确,相对于其他就业面较广的专业来说少了一些迷茫,更容易规划自己的发展计划,使自己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得到锻炼,有助于自信心提高。其次,护理本科课程的设置也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信水平,如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人际沟通等课程,都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个人评价问卷中社会相互作用维度主要包涵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本次调查中,社会相互作用维度得分为(19.73±3.24)分,高于王玲等[4]对医学专业本科生自信水平研究中社会相互作用得分(18.92±3.32),两者比较,t=2.43,P<0.05。这主要与专业需求有关,为使临床工作顺利开展,护士作为医生、患者及其他医技科室的协调者,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护理院校在护理本科生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沟通方面的课程,使得护理本科生在系统学习社交理论的基础上得到实践的机会。护理本科生为了在今后的岗位上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也会积极配合职业需求,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锻炼,从而由内至外加强了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

3.2影响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的因素

3.2.1恋爱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表2显示,恋爱情况能够影响护理本科生的自信总分,处于恋爱阶段的护理本科生自信总分高于未恋爱者,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何国平等[2]研究指出,恋爱双方能在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建立恋爱关系,对双方的心理和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得到异性的肯定,这也是一种正面的激励。恋爱在大学校园较为普遍,只有建立在正确的爱情观的基础上才能够相互促进。结合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课程来积极引导护理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将学习和进步放在第一位。

3.2.2学习成绩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学习成绩的好坏仍是评价护理本科生的重要指标,成绩好的护理本科生往往得到学校、父母等多方面肯定与鼓励,容易建立自信,自信心强又使得护理本科生能把自己的本领发挥至极,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学习相对较差的护理本科生由于学习受挫,得到的表扬、鼓励较少,受到外界的负面评价较多,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本来能学好的功课也不愿意学,越学不好信心就越不足,导致其自信程度下降。此外,由于护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对应聘的成绩十分重视,以学习成绩为入选的硬件标准,学习好的护理本科生往往优先录取,这种职业需求现状也必然对学习成绩较差者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3.2.3是否羞于当众说话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表2显示,是否羞于当众说话能够影响个人评价的总分。当众说话作为人与人沟通良好的一个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社交能力的重要参数。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首先是建立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上,其外在表现就是自信。因此,对自己有信心的护理本科生不会羞于说话或交往,而是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在得到别人肯定的同时,又能够增强自己的信心。这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养护理人才的方向。护理教师应该在护理教育中鼓励护理本科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多组织活动,给予其在公共场合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充分调动更大范围的护理本科生参与进去。同时,多提供一些让护理本科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举办演讲比赛、文艺表演、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多给予奖励,得到外界的肯定后,羞于当众说话的护理本科生会逐渐敢于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更自如地与别人交流,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信水平。

3.2.4担任班委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本次调查发现,担任班委的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总分高于不担任班委者。目前,班委多由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本科生担任,成绩多较突出,学习愈成功,自我概念愈佳[5-6]。而且其能够在班委竞选中取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自信去参加竞选,对自我的评价较高。大学期间,班委除了学习,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班级工作,与教师沟通的机会较多,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拓宽了视野,能够坦然地接受自身的缺点,正视同学对自己的评价,锻炼了其应对困难的能力。这种多于普通护理本科生的经验积累,使其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自信。教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与赞赏,又正面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护理本科生在大学中应积极参加班委竞选,主动争取并把握好担任班委的机会,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认识,以利于培养自信的信念。此外,学校及教师也应制定公平良好的班委选拔制度,为更多的护理本科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以利于提升其自信水平。

此外,影响个人评价的因素还包括很多,王玲等[4]对医学生自信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身高、体重等遗传因素也对自信水平产生影响,但在本研究中,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可能由研究对象选择范围小、学校招生标准不同造成。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6-328.

[2]何国平,郭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51-54.

[3]王春燕.对大学生自信的测查研究[J].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9,1(4):228-229.

[4]王玲,叶明志,陶炯,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医学生自信水平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5):569-570.

第4篇

从传统的创业观念出发,由于设计专业的独特性具有便于市场运作一些优势:“第一,投入创业的资金较少。如设计公司只需要计算机和打印机等简单的设备就可以维持运转;第二,创业范围较广,发展潜力较大。如包装、家居、轻工产品都需要设计[2]。”而实际上,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城市发展创新战略的引导,设计专业研究生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建设者,在创业目标对象上,已经有了新的扩充和发展,比如圆明园画家村、宋庄艺术产业园作为艺术商业化模式已经逐渐被深圳大芬村、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更加多元的形式所升级。设计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层次有很大跨越,并且这种优势应用到对应的创业领域,就能如虎添翼。设计专业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品质并重,数据收集整理的踏实作风和积极探索的冒险精神并存。德雷夫达尔(J•E•Drevdahl)指出:“创造力是人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的能力,而这些思维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的,是产生它们的人事先所不知的。它有可能是想象力或者是一种不只限于新系统的思想综合……可以设想它是一种艺术的、文学的或科学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实施的技术设计或方式方法。[3]”这种科研创新精神符合设计专业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的重要属性———稀缺性。创业者个人的创造力、领导力等素质,因个体差异而不易被复制和模仿,因而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设计专业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实践转化才能

从多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调研中可得知存在一种短板现状:创业中领先的只是理念或技术而非产品;强大的只是创业初期的规模而不是持久维持力;擅长的只是创业比赛而非创办公司[4]。因而,研究生创业教育中,一定要注意核心竞争力之一———延展性即“弹性”的培养,创业者能够利用相关多元化战略继续开发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或产品,并把这一竞争力和技能转移到其他业务,成功的技能或技术转移能够使新业务产生竞争优势[5]。对于设计专业研究生来说,则要注重实践转化能力的培养,让高层次的艺术人才不仅对专业了如指掌,而且要对文化政策与环境价值有一定的识别,对专业技术产生的资本机会有一定的认知,具备效益与盈利资金的吸纳能力,并将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文化实体产品的转化中,提倡设计行动力和持久力,让设计专业研究生更好地摆脱书本的束缚,具备富含弹性并能够延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设计专业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人文综合素养

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源和发轫,两者是相互贯通、相互印证、相互影响的。设计专业研究生这种不易被模仿、替代的创业核心竞争力,是创业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特质。而设计专业对应的创意产业,一直都是以科技含量,创意水平、文化内涵为核心。因此,设计专业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就得注意培养一个素质———不会随环境或者其他的因素的改变而失去或者被夺走的人文综合素质,这种品质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艺术专业的教育长期处于工具主义思维影响下,往往忽视了这种具有持续性能力的培养,由于专业的特点,设计专业研究生个性棱角分明、自我意识强烈、灵感思维勃发,但是另一方面,就是团队精神缺乏、理性思维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等。如果能够针对设计专业学生个人的差异性,注重使命感和设计理想的融合、冒险精神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塑造、设计团队建设理念和文化服务意识的培养等,这些创业心理品质在创业过程中将对人的行为将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并为创业成功率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5篇

[关键词]研一女师范生心理困惑心理咨询咨询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院校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女学生人数占了较大比例。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加上女生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不少研一女师范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心理困惑,是指个体在工作、学习、交际以及自我等方面遇到的不解、迷惑,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但还未到心理障碍的程度。笔者有机会与不少的研一女师范生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和一些面谈咨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这些心理困惑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咨询策略。

二、主要心理困惑及其成因

1.路在何方——研一女师范生的专业方向的选择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对师范类的研究生而言,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也从通识教育转向注重专业研究的导师制。同时,这也要求研究生对自身特点、能力意愿、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做出适当的评估,以便于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这种转变对不少新生来说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即便对曾经工作过又重返校园的老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研究生们来说,往往会经历“激动—迷茫—了解—评估—定位”的过程,甚至是往复的过程。由于女师范生自身的一些特点,譬如,入校的年龄一般为22岁以上,毕业时基本到了晚婚晚育的年龄;毕业后是继续读博还是就业,亦或是结婚生子,这些情况也是女研究生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情归何处——研一女师范生的情感世界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女研究生是受教育较高的一个群体,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上也会有其独特的一面。女研究生的爱情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正在寻觅型和正在维持型。前者主要指那些“懵懵懂懂”读完本科又继续读研的女生,有一天猛然发现“岁月不饶人”,加上周围“出双入对”的触动,才意识到该抓紧找自己的“另一半”了。然而,她们所处的是师范院校,显然这些院校的男女生的比例是严重不平衡的,女生占了大多数。这无疑给意欲寻觅意中人的女生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维持原来爱情的女生同样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校园里的“执子之手”是让人羡慕的,可惜大部分女生的爱并不在身边,另一半可能在别的城市甚至国外。女生相对男生而言,依恋性较强,不见面的日子里,盼望重逢那一天;好不容易见了面又却常因现实中不顺心的琐事引发矛盾。

3.沧海一粟——研一女师范生的人生定位

女研究生在当今社会中也算高素质的知识群体,在社会的关注下,女研究生们是带着某种荣耀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学校大门的。一般说来,人在得意时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产生较高的期望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以后,发现现实情况并不像她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无处不在,城市消费又是如此高,原先的理想就象空中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让她们不免产生心理落差,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忍不住追问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人生价值又在哪里。

三、心理咨询策略初探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counseling)是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心理咨询的形式多样,笔者常用的咨询方式主要是个别面谈咨询的形式,个别面谈咨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遵循一定的步骤或维度,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开始会谈,建立和谐关系。(2)收集信息,引出故事、忧虑、问题、话题等。(3)制定共同目标。(4)工作。探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访者的矛盾及冲突。(5)结束面谈,并把所获付诸于实践。在这五个阶段中,各种咨询策略和技巧要灵活运用,才有利于推进咨询的进展,达到一定的效果。针对文中女师范生遇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心理困惑,笔者根据所学的心理知识及经验积累,相应地提出了如下心理咨询策略。

1.决策咨询

决策咨询(decisionalcounseling)(也称问题解决方法)。其理论源于本杰明•弗兰克林的系统决策模型和弗兰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前提是来访者需要做一些决定,譬如决定选择一种职业,决定选择一个伴侣或关于选择如何生活等。决策咨询通过了解来访者的相关信息,找出其问题所在,同时综合考虑来访者自身的特质、能力、技能、兴趣以及相关的环境条件,与来访者一起商讨可行的解决方法,促进来访者的决策过程。

[案例]雯是研一女学生,本科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抱着对教育的热情考进某师范院校教育系。入学半年了,她阅读了不少教育名著,也听了一些有关教育的讲座,却仍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也无从确定以后的研究方向,她至今仍很迷茫,“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有时觉得我喜欢某个研究领域,可是学一段时间还是找不到感觉,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在这个领域发展,不久就被我否定了”。

随着面谈的深入,在了解了雯现在的心理烦恼之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她讲述了她的兴趣及学习倾向性方面的具体例子,她说“开始我以为我喜欢教育哲学,可半年下来还是找不到感觉,发现哲学理论‘晦涩难懂’。后来,我阅读了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并参加有关这方面的讲座,才找到了一点舒畅的感觉。但我现在学的是教育专业,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选择以后的研究方向。”

雯存在选择困惑,她原本学的是文学,结果却选择了教育专业,教育门类繁多,雯陷入了无从选择的矛盾之中。针对雯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咨询过程中主要运用“决策咨询”的策略:一方面倾听她现在的故事——忧虑及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详细听取她对自身特点的描述,并让其做了关于职业兴趣、能力倾向方面的心理测试。另外,还询问了雯现在的学习条件,譬如她所在院系的师资、课程设置等情况。综合以上因素,与雯共同探讨、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即:雯尝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教育的某一方面,如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以及教师文化等。

2.共情

共情(empathy),是指一个人能够象另外一个人那样看待和经历这个世界。共情是人本主义者卡尔•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咨询”(person-centercounseling)中所体现的一种理念。罗杰斯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干扰,但人自身的生命成长的进程不会因此而停止或毁灭。因此,当来访在成长过程中受困或受挫时,咨询师只要在咨询过程中以来访者为中心,聚焦于他或她的意义和情感,像来访者那样看待事物,尊重和理解来访者的感受,与其一起寻找潜在的意义和力量,让来访者更好的认识自己,重获生命的力量。

[案例]梅是一个聪慧的女生,在班里表现突出,常受到周围人们的羡慕。然而,有段时间她情绪低落,来找笔者咨询。在学校咖啡屋安静一隅,她对笔者诉说了自己的苦恼——爱情和友情都不顺。爱情方面,她和她男朋友是本科同学,现在身处两地,几个月见不到一面,常因一些误会而引发不快,委屈和怨恨越积越多,这种状况让梅感到痛苦。“我们两个都是很要强的人,总是不能容忍一些事情,有时也想过分手,可再去哪里找合适的男友呢,师范院校的情况是女生多男生少,这让我很矛盾。这阶段跟室友关系相处也不好,我习惯晚睡,晚上可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而室友喜欢早睡,并且不能有声响。我也尽量注意,可是,难免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她一睡不好,就埋怨个没完没了。现在的日子真是糟透了。”梅一脸的苦闷。

在与梅会谈的过程中,发现她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只是由于与男朋友的关系紧张,再加上与室友之间的摩擦,造成了梅心理上的失落和委屈,这些消极因素滞留在心中,无法排解和宣泄。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觉得梅现在最需要的是倾诉——一种能够被倾听者接纳的倾诉。因此,在会谈中,笔者主要侧重运用“以人为中心”的共情策略,大多时间里认真倾听,尊重梅的看法和情感,以非判断的态度与她一起感受。同时,并非一味的“共情”,还需要适时地从共情中发现梅的“正面优点”,帮她恢复自信。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梅是一位具有“自我”倾向的女生,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出发,而较少去关注他人的感受,因此笔者试着从“共情”的另一角度,鼓励她与他人“共情”,即“换位思考”。笔者提了两点:(1)在和男友相处中,遇到问题时是否会积极沟通并一起解决。(2)如果你喜欢早睡,而你的舍友习惯晚睡,你希望你的舍友如何做呢。……过了一周后,笔者在校园里又见到了重新充满活力的梅。

3.意义反映

意义反映(reflectionofmeaning),其理论源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对于个体而言,人都生活在行为、情感、思想和意义的四个维度之中,并且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一旦某一维度有了困惑,其他三个也受到影响,进而又影响到有困惑的维度,因而影响到人的整体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些实体当中,譬如家庭、文化、个人经历等,我们同时给予这些实体赋予意义。同时,这些意义又会体现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是为着某种意义而思考着,体验着,行动着,一旦意义出了问题,这些人往往会产生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在面对这些人的咨询时,笔者常使用“意义反映”作为主要的咨询策略。在来访者的故事中帮助其寻找到一个“为什么”,也就是来访者的生活驱动力,帮助他们从“意义过轻或过重”或“意义丧失”的困挠中解脱,重拾生活的意义或重构新的价值体系。

[案例]娟子是一个勤奋的学生,考进某重点师范大学时,娟子曾暗暗立志,在教育领域要有所作,要成为教育家。可入学一段时间后,她的心灵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同学们大多都出类拔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而教育现状又犹如滚动着的巨大车轮在负重前行。自己站在这巨轮旁边,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理想,“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即使我通过努力实现了理想,又能为教育做出什么来呢。”娟子突然觉得奋斗失去意义,学习一下子变得无所谓起来。可是,勤奋进取的个性却又不允许她这样“无所谓”,因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挣扎之中。

在对娟子进行咨询中,笔者侧重使用了“意义反映”策略。娟子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她生活意义的丧失,从而导致情绪波动。因此,需要帮娟子重新搭建起她的人生价值的架构。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建议娟子用历史的眼光来辨证看待目前的教育现状,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一个人的力量看似是微乎其微,但凝聚起来力量是巨大的,犹如水滴汇集成小溪,无数小溪汇集成江河,最终形成浩瀚的海洋一样。然后又与娟子一起分析了她平时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例子,并指出蕴涵其中的意义。通过谈话,娟子的脸色渐渐明朗开来。

以上的这些心理咨询策略分开来叙述,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孤立的,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各种策略、技巧常常会融合使用。当然,不同案例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本文之所以分开论述,一方面是文章写作的需要,另方面也是想强调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来访者的情况灵活选用咨询策略。

四、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女研究生们,尤其研一的女师范生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借以提高她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多关注女研究生的种种心理困惑,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式,促进她们更好生活和学习,以期在教育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1.文中提到的虽是研一女师范生,但由于女研究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具有许多共同点,即正处于恋爱、结婚的阶段,所以本文提到的案例对其他专业和年级的女研究生们也有借鉴意义。2.来访者,指前来咨询的人,不同的理论流派对这称呼不一,如“以人为中心疗法”称“当事人”,本文统一称“来访者”。3.本文案例已经得到以上来访者的同意,为尊重来访者,文中案例做了适当调整,人名皆用化名。4.纳粹期间,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德集中营中,通过寻找个人意义而存活下来,并且创造了意义疗法。

参考文献:

[1]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

第6篇

【论文摘要】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它的开展是高校客观环境的需要,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仅仅把问题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不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补救性模式逐渐转向发展性模式。[1]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2]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并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充分发挥潜能,迈向丰盛人生。实践证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普通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增进心理健康。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团辅更符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更能体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3]总之,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客观环境的需要

1、高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高校中自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团体。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必须作为团体的一份子,需要和期望才能满足。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提供的发展性团体内容形式多样,并针对不同团体的不同需要。

2、受教育者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

“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心理辅导员如果把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仅局限于个别辅导的话,他也就限制了自己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Gladding,1996)。”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为参加者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和处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情景。例如生涯决定、认同问题、男女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有关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3、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在团辅中,团体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由于团体的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

4、团体心理辅导使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在团体的场合认识老师,或者体验到与老师友伴一样的愉快经验,过去的疑惑戒心可以消除,不再避开老师。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进自己的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问题所在,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团体中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辅导员,必然可以鉴别需要特别援助的个人。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心理教育效率的需要

1、团体心理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型社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角色假设、心理剧、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因此带来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在模拟交往中,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

一般说来,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一对一地个体辅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是面向全校学生,通过调查筛选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由心理辅导中心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建不同主题的团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二是以院(系)为单位,根据各院(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规模扩大到班级,就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特点,效果较好。[4]

3、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容易巩固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同学们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单调的辅导中得以巩固。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需要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加以界说时,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在大部分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5]。生存标准显然强调适应,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使得学术界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并在界说心理健康标准时,已经在尝试生存标准与发展性标准的结合。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正在成为心理健康的两大基础标准。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具体体现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

大学生进入大学,经历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都得到实现的冲动。”因此,马斯洛认为,心理工作者要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帮助一般常态心理者(心理基本健康,无明显的心理冲突,能基本适应环境),而不是严重患者,那么少量的时间就会有更大的收获。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代年,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为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高校开展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

四、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层次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质不可能培养起来。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6]。而团辅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工具,在这方面它具有个体心理辅导所无可比拟的功能。因此,开展团辅是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学生改变和成长有其独特的效能,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其所得到的帮助是在个别辅导中不能获得的。当然,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等。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进高校开展团辅的同时,还要兼顾个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开展,真正发挥出为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封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探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2]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3][6]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第7篇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多数研究生能够乐观、从容地应对各种压力。但仍有部分研究生表现出逃避、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稳定的极端行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其生源、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具多样性、复杂性,这给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生物学因素1.生理年龄。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并趋于稳定,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如果其在该阶段亲密感获得不足,或者孤独感明显增加,则很可能会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问题。2.性别因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男性研究生认为自己应该追求成功的事业,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在遇到困难时,不能轻易地表露出负面情绪,因而,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难以释放,最终导致出现心理问题。而女性研究生则更多地承受婚姻、就业的压力,这种压力很可能长时间伴随着她们而得不到舒缓,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心理因素1.认知偏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很多人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如学术型研究生正规。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知,在遇到困难时,其常将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因素,从而选择退缩、消极对待,最终导致其心理受到影响。2.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部分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类研究生,由于长期在校实验室、企业研发室等环境下进行专业训练,其思维模式相对单一,性格也较为内向。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善于发泄自己的情绪,与周围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容易“钻进死胡同”而无法自拔。已报道的研究生自杀、伤人事件,绝大多数都是性格极为内向的学生所为,这值得引起关注。

(三)社会因素1.学业压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大多是2~3年,在此期间,其既要修满规定学分,又要参与企业实践,还要完成论文、专利等科研项目,其压力可想而知。有些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长期处于担心能否顺利毕业的焦虑之中。特别是临近毕业还未取得科研成果的研究生,更容易出现内心痛苦、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症状。2.经济、就业压力。多数研究生没有经济来源,需要靠家庭资助和兼职来维持。他们不仅要支付学费,还要应付各种日常开销,情绪容易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属于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传统的观念、社会的偏见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就业的压力。一些用人单位给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资待遇低于学术型研究生,这无疑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负担。3.人际关系压力。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不足,会影响其进步与发展。与舍友的关系处理不好,可能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大多数研究生恋爱时感情投入很深,一旦受到挫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也会长时间存在,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一)研究生自我教育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有些研究生对自己期望过高,凡事都追求高标准、严要求,一旦遇到阻碍,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进而影响到情绪。还有些研究生过分贬低自己,没有自信,不敢竞争,导致心情低落,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因此,研究生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处境,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2.积极地对待困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调整心态,鼓起勇气去分析问题、寻找办法、清除障碍。要将现在的困境当成历练自己、促进成长的机遇,相信这些挫折会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引导1.构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在建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开展研究生心理普查,建立电子心理档案,设置预警库;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室和宿舍心理咨询点为基点,建立“分管校领导—学院分管领导—导师—心理辅导员”等四级监控机制,构筑心理危机预警防护的网络体系。在危机干预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危机救助的热线电话,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推行朋辈互助模式,构筑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体系。2.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导师能更深入地了解研究生个体的情况,把握研究生的心理动态。导师个人的学术背景、业务能力也能对研究生产生特殊的影响力,这为导师参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导师要增强关爱学生的意识,耐心地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倾听研究生内心的想法,提高沟通技巧,疏通师生交流的渠道;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主动介入,及时进行帮助和辅导,努力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优秀的领路人。3.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校园文化。一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参与热情,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的广阔舞台;二是要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例如,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月、心理咨询开放日等活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与研究生零距离接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三是要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基层服务组织,密切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动态,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社会实践、心理培训等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入研究生的内心。

第8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5-01

网络新闻传播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网络新闻传播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对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1什么是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者的限制,受众可以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网络新闻在空间上,地域跨度较大;在时间上,即时播报、可长期查阅使用;在与受众的关系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处境,易于实现相互间的平等。

2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相连接。网络新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站上的“读者”、“留言簿”、“网上杂坛”等栏目,加强各方面的相互交流。在网络新闻上,可以增强读者与编辑、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读者不再被动地看,而是可以主动参与。不少大学生在读完网络新闻后,随即发来电子邮件,或在新闻之后跟帖,积极参与编辑工作,有的提建议,有的无偿提供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有利于大学生关注民生。网络新闻受众上网看新闻的第一兴趣是对生存信息的检索。可以说对生存信息的心理需求源于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持续生存繁衍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层次上,大学生更关心的是维持自身生存方面的信息,行为上表现为对网页中吃、喝、性等新闻信息的关注。有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百姓生计方面的新闻内容通常有较高的浏览率。如:网络受众通过网络查询各地方市场粮、油、蛋、肉、奶、菜价格的新闻资讯,关注房价涨势涨幅、房价问题的最新报道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铁路、公路、民航客运路线和价格调整等新闻资讯。根据这些信息,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的民生民计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有利于大学生关注社稷。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表出为对安全相关新闻的高度关注,主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远离灾难等方面信息的需求。如:“大头娃娃”、 “禽流感”、“H1N1”、“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频频发生的矿难、重大的恶性刑事案件等有较高的点击率。大学生对这类新闻资讯格外关注,点击、转载、留言的次数也远远超出其他的新闻资讯。通过浏览此类网络新闻,大学生能够了解社稷,从而对时事新闻保持自我看法,拓展视野。

3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学生在关注负面新闻的同时,也产生了与负面新闻同样的负面心理。如“芙蓉姐姐”在网络上变态走红之后,“凤姐”也开始在网络上开始炒作自己。那么在继他们之后,还会不会有人还会以此方式走红。现在一些大学生渴望关注,渴望出名,会对其走红的现状产生羡慕心理,尽而会模仿其走红的方式。久而久之,其心理成长就会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将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引入歧途。某些网站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加大对某些事件的炒作和渲染。如对明星离婚事件、明星结婚事件、明星恋爱细节的挖掘。这使得学生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关注“爆料”身上。而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事件,却被忽略了。网络负面新闻将学生的视点带到了“盲区”,一些大学生大谈明星在什么时间地点结婚,却不知十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4总结

如何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媒介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学校范围来说,可以加强以下工作,加强对心理卫生的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疏通渠道,并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重人”、“重德”、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是心理健康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一些为人处世哲学和态度有维持心理平衡的作用。采取各种形式,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如举办大学生读书节、大学生艺术节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课程,并将其列为学生课业考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鼓励学生订阅健康向上的报纸,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学生报刊订阅补贴。学生阅读后,定期上交思想心得,或者学校举办类似的辩论赛及座谈会等。另外,在校园范围内增加报刊阅读栏的数量,并将报刊阅读栏延伸到学生宿舍。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创造理性的阅读环境。

第四,在改善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的同时,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自身装备“网络心理健康防火墙”,使大学生自觉地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另外,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高校还应制订《上网学生行为规范》及《大学生上网违章行为处罚条例》,加强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网络违法行为则严加处罚。

第五,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开展网络咨询应以从各方面入手:一是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如设立心理咨询网站,传播心理知识,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开设在线心理咨询。二是抓好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确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性强的网络心理障碍咨询方案。

第六,加强大学生影视文化教育。定期播放一批优秀影片,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和情绪的 重要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欣赏和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团结起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鲍海波,杨洁,王喜严.《新闻记者》.2004年5月

[2]钟以谦.《媒介与广告》.2001年1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9篇

论文摘要:在职校开展舞龙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本文作者对参加舞龙训练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运用学校心理学管理软件《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在实验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测试.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2.O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从而找出舞龙运动对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舞龙运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指标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偏执、敌对、心理不平衡五个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同时,由配对样本检验显示,实验组的各项心理指标都有显著变化可见.舞龙运动对职校生的心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这种影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职校生心理成长。

一、引言

舞龙运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富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职校开展舞龙运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与人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舞龙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本实验从促进职校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出发,通过期望构建舞龙团队,完成团队任务、实现团队目标来促进学生广泛的交流沟通,全面拓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实验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舞龙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又是在心理的哪些方面,这些影响同年龄的自然增长造成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训练后实验组同对照组是否有差异,是舞龙运动的哪些环节产生的影响,其影响的机制是什么,而对未影响的心理部分是否不能产生影响。由此帮助教师在舞龙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释放生命潜能;抓住舞龙技术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找到舞龙运动与心理健康的融合点,促进个性的完美和人格的完善;引导学生重塑自我,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概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带着重新整合过的健康心态走进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为了解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在舞龙运动中可能表现出的不同思想状态,预防学生在学习技术时产生冲突,并能抓住教学中有助于调整学生心理的环节,疏导学生的心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拓展舞龙教学思路,发挥舞龙健康教育功能,笔者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学生在舞龙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阐明舞龙运动对职校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途径和手段,为职校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为舞龙运动的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

我校舞龙队学生共31人,参与舞龙队的同班学生35人作对照组。所有学生均来自06级两个班。

2.实验时间

2007年9月中旬到2008年6月初。

3.测量工具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吉盛教授等组成的协作小组制订的。

4.统计处理

Excel和数理统计软件SPSS12.0,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非常显著水平为P<0.01。

5.研究方法

实验组从两个班中随机选出31人〔女生21人、男生10人),实验组除按日常的规定正常学习、生活活动外,每周活动2次,为星期三与星期天的下午,每次持续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对照组按日常的规定正常学习、生活、活动。实验持续8个月。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前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在实验前(开学初)、后(学期快结束),对两个班学生进行统一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所有数据用SPSS12.0软件包统计处理。

四、实验结果

1.实验前数据统计结果。

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心理健康的十个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认为两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相当,没有显著差异。

2.实验后数据统计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

由表2可见,实验后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心理健康的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偏执、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有显著差异(p<0.05),在敌对因子有非常显著差异(p<0I(】1)。

(2)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指标的配对样本检验

由表3可见,实验组实验前后样本配对T检验表显示,心理健康十个因子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五、分析与讨论

1.由表1可知,在未开展舞龙训练前,两组学生心理测试显示无显著差异,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偏执、敌对项的指标反映出较为严重的心理隐患。这给我们在舞龙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避免引发不良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方式来弥补学生心理上的弱点。

2.训练结束后,两组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数都比实验前测得的值低,不能说明舞龙运动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唯一因素。但将两组样本进行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时,数据结果显示两组学生除了适应不良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均有显著差异,说明舞龙训练对学生心理是有显著影响的。

3.对实验组进行配对样本检验显示,舞龙运动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学习压力这几项具有显著影响。在舞龙训练过程中,团队的协作要求很高,这为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对内对外的各种场合的舞龙表演活动也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提供了途径。面对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师生间真诚的沟通能使心理趋于平和。实验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更为轻松自如,学习上的压力显得并不是很重,这主要是因为通过严格的舞龙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改善。

4.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心理健康的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偏执、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有显著差异,在敌对因子有非常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也有变化。可见,舞龙不仅对于参与训练的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可能间接地影响到未参加训练的学生。实验组前后各项指标配对样本检验数据显示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各项指标都有非常显著差异。

5.笔者由于水平有限,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全,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对于舞龙的教法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还未能深人研究,本身的心理学知识、技术、技能还欠缺,还需要继续学习。

六、结论与建议

1.舞龙是一项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群体性体育项目,对职校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2.职校舞龙运动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弘扬中国龙文化的基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