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9:08
导语:在金融风险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部分会计人员由于专业敏感性的缺乏,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或者发现之后不能够进行及时地上报或者制止,最终导致会计监督与管理的职能流于形式,导致财务管理活动中金融企业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容易引发金融风险。
二、金融会计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注重呆账准备金管理
第一,改进传统的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要依据金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呆账准备金进行计提,呆账准备金计提的比例应该按照每月实际贷款总额比例进行确定。呆账准备金按照一定比例累计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可以停止呆账准备金的计提。第二,适当扩大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在普通贷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透支、融资等项目。第三,适当限制呆账确认条件,较为严格的确认条件能够确保呆账得到及时的核销。
2.适当改变会计报表的设计在金融企业中,会计报表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金融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报表进行设计,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准确、全面的反映。
3.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第一,在披露内容方面,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将部分表外业务、潜在金融风险等纳入披露范围中。第二,在披露时间与频率方面,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披露,针对职能部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披露频率。
(二)建立健全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企业中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金融从业人员观念的转变,从管理会计人员转变为防控金融风险,在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实现金融风险风范理念的贯彻,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此外,建立健全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注重对金融企业传统管理方法的有效改进,通过对各种内部控制成功经验的借鉴实现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结构的完善,从而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三)提升金融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金融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注重从业人员思想品质的建设,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规范,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第二,注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从业人员进行会计理论知识与法律法规基础方面的培训,同时应该注重从业人员对管理学、金融学等相关知识的涉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还应该顺应会计电算法的发展趋势,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新需求。
(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控机制体系
第一,实现会计与核算体制的建立,通过统一的核算软件对财务进行集中的核算,通过会计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等实现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的相互独立,通过财务核算系统进行自动的生成与汇总、上报。第二,对内控机制中的重要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的控制,对会计制度进行健全,对财务核算进行强化,对成本控制进行强化,对内部管理进行加强。此外,在各个风险控制点上应该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会计风险与经营风险。
[摘要]近一年多来,香港H股回归境内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公司自身再融资的需要,而且是境内A股市场制度改革后吸引力增加的必然反映。H股回归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改善市场结构、降低金融风险,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大有好处。
一、H股回归的描述H股是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
自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实施背景下重启境内IPO筹资以来,香港H股公司回归境内A股市场发行上市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统计,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家公司中,有7家属于H股回归,约占新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其中大盘蓝筹H公司占据回归行列的主体,如中国银行,中国国航,工商银行,大唐发电,广深铁路,中国人寿等。进入2007年,H股回归更加精彩纷呈,不仅表现在H股回归数量上更多,而且回归队列里非中央直属企业、非“国”字号的中型绩优H股公司的数量和比例增加。此外,红筹股公司的回归也已列入议事日程。据统计,截至2007年3月8日,登陆香港的H股公司共有141只,其中已存在A股的H股公司仅39家,这其中仅招商银行和中兴通讯是先发A股后发H股的,其余37家均为H股回归A股或两地同时发行。香港红筹股公司共有89只,除去以控股形式在境内上市的中国联通,这样尚未在A股上市的香港H公司和红筹股公司还有190家,这是2007年涌现优质H股公司和红筹股公司回归潮的基石。
二、H股回归的原因解读“回归潮”,首先要看到,一些由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发行上市的H股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再融资需求,这是H股公司回归国内市场的内在动因。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拉动国内一些行业出现了飞跃性的改变。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中,无论是能源行业的中石化、中石油、神华集团、大唐发电,还是通讯行业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金融业的中国建行、交行、中国人寿,中国财险等等,都是受惠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行业。这些企业不仅实现了业务规模、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且为了抓住发展机会,实现市场整合,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融资需求。然而由于香港市场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单一、市值集中度高、市场波动频繁的特点,造成这些H股公司在短期内实施再融资很难得到认同,这就使得这些H股公司产生了回归国内A股市场实现再融资的设想。其次,大批H股回归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吸引力增加的表现。2005年以来,股权分置逐步落实,加上各项鼓励政策的实施,中国股市形势一片大好,整个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投资者愿意进行投资,很多国内外的投资机构都对中国股市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目前正是海外上市公司登陆A股市场的好时机。一方面,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震荡整理,进一步挤压了股市的泡沫,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建仓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其较低的价格加上优良的业绩,还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股市,给股市带来新鲜的血液,有利于股市进一步繁荣。
三、H股回归的影响
1.有助于带动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降低金融风险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是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整个融资规模的比例仅为10%左右。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调整经济结构、降低金融风险的必然趋势。在入世五年过渡期结束之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此需要一个强大的本土证券市场,以防范国际流动资本大进大出造成的冲击。通过吸纳大批蓝筹股上市,可以迅速扩大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实力,成为稳定市场的基石,提高抗风险、抗波动的能力。
2.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改善市场结构目前我国还有不少优质蓝筹公司尚未上市或只在境外上市,如处于上游行业和垄断行业的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建设银行、神华集团等优质国企公司仍游离在A股市场之外,随着他们逐步登录A股市场,将大大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同时,A股市场的行业结构也将更加完整和均衡。目前管理层也在大力推动优质大型企业在境内市场上市或者境内外同时上市,鼓励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积极研究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方式和途径。
3.有助于提高市场承受力以前由于市场承接力有限,国内证券市场患有“恐大症”,导致大批优质蓝筹公司不得不赴海外上市,既花费了巨额的融资成本,又流失了很多经营利润,还使得境内A股市场被不断边缘化。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改善了市场预期,尤其在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资金非常充裕,明显提高了市场的承接力,由过去对大盘股的惧怕和担忧,转为欢迎和期待。西方发达证券市场百年历史已经证明,蓝筹股对于稳定股票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塑造理性投资行为、促进股市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决策当局应清醒地认识到大盘蓝筹股是我国的稀缺资源,是主导证券市场长期运行的力量所在。
4.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如果说H股公司的回归热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与理性进程,那么,由此带来的香港资本市场和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对接是更具深远意义的,它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提速。这一点更值得我们注意。香港与内地之间在资本流动上一向存在严格的管制,由此造成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造成H股和A股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股价差异,而资本市场借助套利资金流动实现跨市场均衡的作用无法流畅地发挥。
近几年H股股价与A股的逐步靠近,从市场信号角度说明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关联性正在提高,这与近年来香港与内地之间金融合作的加强,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紧密相关。如果大批H股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的发行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打通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之间的阻隔。目前中国内地在港上市的H股公司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这些公司的规模庞大,一旦实现国内上市后,在A股市场市值上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关联性将迅速提高,通过这些A+H股公司的股权市场及其交易,将推动香港与内地之间资本流动管制的进一步松动,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形成。同时,将加快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进程,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更市场化。在看到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对于H股公司的回归也要理智对待。由于这些公司规模庞大,因此,有关机构和部门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它们在A股市场的发行上市节奏,否则可能会由于A股市场消化能力有限,迅速的扩容可能使得A股市场难以承接,加之投资者的恐慌心理,造成A股市场的低迷。一旦形成这种局面,不仅这些H股公司回归的愿望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国内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案例教学法虽然已经在国外大学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并不一定意味着适合这些门类的所有课程。因为这些学科课程往往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该领域的知识框架和原理,案例教学法不太适合采用。更为关键的是金融风险管理在国内外高校中开设时间相对短暂,故很有必要根据《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在特质,来分析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国内学者陆春(2009)认为,考察某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适应性可以从十个方面的标准进行权衡考量,
(1)学院自身建设,
(2)教师数量,
(3)案例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
(4)教师的知识结构,
(5)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程度,
(6)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7)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况,
(8)课程的性质目的,
(9)理论知识占全部教学内容的比例,
(10)教师的教学经验。
邢小军等根据金融学专业的另外一门重要课程《国际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结合实践教学法的特点,采用DELPHI法对陆春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充实,形成了更加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判断此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可以借鉴邢小军的指标体系,来判断金融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是否适用案例教学法。因为这两门课都属于金融学的专业方向课,相对其他金融类课程来说,课程产生的时间都不长。具体的指标标准分述如下:
(1)课程的教学目的。如果学生是科学型硕士或者更注重理论研究的话,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法的适用性较弱;如果是本科学生或者MBA学生,那么案例分析的适用性就较强。
(2)建立案例库的难易程度。如果课程无法建立数量充足的案例库,那么教师即使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案例教学法也只能勉强维持。
(3)课程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的比例。理论适合循循善诱地讲解,不适合案例讨论和实践模拟;故理论知识的比例越少,课程越有利于案例分析法的采用。
(4)教师的知识结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广阔的知识储备,案例大多涉及金融管理决策问题,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往往需要将金融学的各种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综合。另外,案例分析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经验,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突况的处理能力。
(5)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肯定不能是一张白纸,学生必须事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拥有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才能够完全融入课堂讨论的氛围之中。
(6)教学工具的完备程度。电脑、投影仪等常规工具是最起码的要求,可能还需要有案例讨论室、网络链接、交互式教学工具等,否则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将很难体现出来。
(7)学校的政策支持程度。由于案例教学法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故高校的绩效考核政策倾斜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虽然在课堂上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解工作量的确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但是在课前的准备设计的工作量将会成倍地上升,因而在工作量的计算方式上需要作出一定的倾斜。
(8)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好程度(喜好或厌恶的程度)。学生是教学的受众,所以学生的态度将会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学生喜欢、至少不厌恶抵制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学生们最大程度的配合支持。
(9)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态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及秉持的基本态度,会显著影响其采用的积极性与具体的使用效果。
(10)案例的真实性。真实性对教学效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学中应该尽量选用真实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得案例具有更高的吸引力,而且使其具有更高的说服力。风险管理这个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前些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从业人员乃至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愈来愈多的高校开设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让金融专业的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金融风险,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置各种金融风险。通过这门课的名称不难看出,尽管它有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但它最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这是该课程适用案例教学法最根本的原因所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汇率浮动化,各类经济主体都即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各种风险事件以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所有这些都给该课程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为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层次选择相对适合的案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将是新的教学方法能否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学对象都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赶上了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可以轻松方便地从网上获取,他们最缺乏的是分析问题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因而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比较厌倦,除了少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渴望通过课堂学习直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案例教学法恰好能满足学生对技能培训的需求。让他们身临其境,自己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接受灌输。
二、系列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从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法起步,到目前主要采用了系列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稳步上升。目前商学院一般课程教学中,往往在讲授一章内容时比较习惯地采用单一的案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课堂教学更容易组织,讲授的内容重点比较突出。我们认为采用系列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更符合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一开始就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学生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们在进行每章内容教学时,往往同时提供三个案例,构成一个完整的案例系列,由导入案例、讲解案例和思考案例组成。导入案例的主要作用。导入本章所要讲授的主题,一般要求短小精干,对时效性要求稍高,最好是选择近期发生的金融风险事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案例深入了解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案例系列中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讲解案例在系列案例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要求案例情节交代完整,与本章讨论的主题紧密相关,不一定是最新的但一定是最经典的。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比较深刻理解某种决策方法如何运用的精髓。思考案例主要供学生课后巩固本章所学知识和技能,一般要求难度比讲解案例稍低,案例设计中尽量避免设计过多的陷阱,这样将保证大多数学生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都能找到答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思考案例在整个案例系列会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我们在讲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这一章时,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导入案例选择的是欧洲债券危机事件,属于宏观层面的债券市场风险。选择这个案例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该事件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虽然欧债危机的最黑暗时期已经过去,但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仍然有关注研究的价值。二是它主要涉及到债券的信用风险问题,这是最常见的风险,在未来的金融实践中学生还会大量地面临此种风险,因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搞清楚相关各方究竟如何来化解信用风险。讲解案例选择的是武汉钢铁集团2002年公司债券案例,属于微观层面的债券风险案例,主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发行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避险措施的选择,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充分揭示公司债券面临的各种风险,充分理解债券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思考案例同样选择的是微观层面案例,超日太阳公司2014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学生深刻理解除了债务人直接违约外,由于债券发行人信用等级下降,也会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结论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且可以为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理财等相应的金融服务,其通过融资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而实现了银行、企业以及商品之间的共赢。供应链融资在实现资金分配均衡的基础上,提高了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金融的特点:首先,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其次,突破了传统金融融资的局限,从而使中小企业突破自身弱点限制,获得银行的融资;最后,供应链金融的参与方式与传统融资参与方式相比,更加多样化。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1.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供应链金融融资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以下对此三种模式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
(1)相似之处
供应链金融融资的三种模式都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与特点表现出来,即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这不仅使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运转,还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此外也使银行业从中受益。从三种融资模式的整体作用出发,其都使银行业扩大了服务范围,进而就使中小企业突破了自身弱点所带来的融资局限。当前,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其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方式由传统的企业财务数据评估转变成了供应链交易风险评估。这样的融资方式有效地拓展了银行业的业务范围,也丰富了银行业的信贷文化。
(2)不同之处
在整个供应链中,企业运作过程是各生产活动混合而成的,因此,企业既是债权方,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所以,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与保兑仓融资模式中,企业可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融通仓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的抵押物分别为存货、应收款和预付款。企业在使用供应链融资这一模式时,要结合自身的所处位置、交易关系和自身的优势等来选择适合自身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以真正实现融资的目的,即解决短期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进而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所具备的优势
供应链金融融资的主要优势表现在:拓展银行服务范围以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金融融资服务、提升银行信息的对称性。在拓展银行业务以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金融融资方面,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银行也就不再将风险评估方式局限于企业本身,进而实现了企业、商品以及银行三者的共赢。在提升银行信息对称性方面,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银行收集信息的成本降低。
三、供应链金融融资的风险控制对策
1.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对风险有效控制的基本。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与传统金融融资方式的不同,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且要确保此体系具备独立性,从而在实现该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对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基于评估方式的不同,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引入新风险评估体系。
2.引进专业人才
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需要引进专业人才的方式来强化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运用,进而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因此,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金融融资方法与模式,还要具备供应链金融融资的经验与技能,从而才能实现对风险有效的分析与管理。
四、总结
关键词:金融风险;金融体制;WTO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业务领域的日益拓展,金融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及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金融风险也日益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要想有效地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对我国现阶段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才可能制定出有力的措施加以应对。因此,认真研究当前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和化解对策,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是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逐步走向市场化,金融风险问题也随之突出。然而,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陈旧的金融观念尚难以根本转变,特别是金融风险意识远未树立,一些错误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还有的认为,办银行是只赚不赔,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做的是无本生意,无风险;还有的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亏了是亏国家的,银行亏损国家承担,国家绝不会让银行倒闭。因此,一些企业千方百计逃避银行债务,向银行转嫁经营风险,一些银行经营者也同样缺乏风险意识,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以为贷款放得越多越好,业务做得越大越好,盲目扩张业务,不惜血本揽储,置银行风险于不顾。更有甚者,热衷于违规账外经营,导致金融秩序严重混乱,且由于账外资金大部分又投向高风险的行业,形成呆账,无法收回,形成大量的不良债权,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都表明,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不规范运作是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外部环境条件尚差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客观原因
一是行政干扰仍然存在。以前,银行充当着政府的出纳,现在银行的商业化要求银行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不再充当政府的出纳。但又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强令商业银行贷款、直接干预银行经营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企业对信贷资金“强依赖、软约束”没有根本改变。由于企业改革滞后,尚未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营机制。一方面是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很强,长期依靠银行供血维持生存的局面基本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是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理想,偿债能力弱,信用观念淡薄,偿债约束软化,银行信贷资产本息难收。三是金融机构之间过度竞争。由于管理失控,近年金融机构急剧膨胀,超过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造成金融资产高风险的状况,给金融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与危机。
(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制度原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信用社、证券、信托等地方法人机构数量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风险防御能力弱;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近两年在强化一级法人体制,健全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推行了授权授信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实行垂直稽核体制,制定了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禁令,但内控机制尚未健全,特别是前几年的金融混乱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三是风险的补救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基本是只“进”不“出”,对存在的问题一般采取国家包下来的方式去化解;四是由于一些管理者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放权搞活,把分支机构视为独立法人,加上管理混乱,使金融风险失控。
(四)银行内部管理和内控机制不健全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内在原因
内部权力的相互制衡及相关岗位职责的互相制约是保证银行贷款质量,降低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但从目前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情况看,缺乏科学、严密、有效的内部相互制约机制,包括贷款审批、发放、资金支付在内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制度约束不严,有关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执行制度不规范,成了产生金融风险的内部漏洞。而且,一些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工作跟不上,对金融风险的严重性认识不够,风险控制不健全。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重展业,轻管理,有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为了追求本单位、本部门和小团体的利益,冒风险违规经营,加剧了金融风险。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对策
(一)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1.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企业是银行的最大债务人,银行信贷资金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经营的好坏,因而,企业改革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至关重要。首先,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再次,要建立以市场为纽带的新型银企关系。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是融合的,银行与企业共荣辱,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就要求银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而是走出去为企业服务,为吸引和巩固客户群,银行不会为企业暂时的资金困难而离开,而是应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只有企业盈利,银行的效益才会提高。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宏观调控、监管中心,各金融机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首先,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创新,确立在国家拥有多数控股权前提下的多元所有制产权基础。其次,在产权结构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经营商业化管理。最后,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完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大金融机构内部稽核监察机构的建设,充实力量,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资本充足率低,这对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国际上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发行企业债券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以我国当前及长远的情况来看,完全依靠金融业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矛盾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要解决资金供求矛盾,又要化解银行资金的风险只有走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这条路。一方面,银行业发行股票,可以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提高我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既能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可用募集的资金归还贷款,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业的经营风险。
(三)强化风险预警管理
对金融风险要提前做好预防,要制定金融危机的处置预案,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及处置危机的方法步骤。一要充分做好存款支付的准备工作,按规定交足准备金,留足备付头寸;二要建立多道防线,各金融单位要保持必要的资金流动性,立足自身解决支付问题,要层层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准备金;三要层层签订风险防范责任制,实行风险防范分级负责,把风险防范和化解落到实处。
(四)建议走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之路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松奇指出,中国金融界近几年正在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这是和世界性金融改革趋势相悖逆的一项措施。按照货币当局的初衷,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但近年来的金融状况却显示: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实际上把它的业务范围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在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服务对象的前提下,这些银行的风险实际上更加集中和扩大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它们的业务投向绝不会象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那样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事实上,国外商业银行在运营上正趋于银行、保险、证券混业经营),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将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益状况更加恶化。
当前我国的金融问题是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有些问题表现为金融问题,但其根源并不在金融领域。要彻底消除诱发金融风险的各种因素,除金融业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制外,还依赖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完善和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才是从根本上保障金融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秀昆.略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金融风险的化解和防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7.
1.完善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制度
在当前国际金融业由“分业经营”逐渐转向“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国内的金融监管仍以分业监管为主,各部门自成系统,涉及部门间监管合作的法律制度急缺,且金融监管的支持系统还有待加强,金融控股公司与准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断涌现,加剧了跨行业违规与分业监管之间的矛盾,业务交叉监管的空白,增加了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风险的影响范围也是全球性的,因此,也必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一方面,制度化各类财政监管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程序,重点完善信息共享途径与方式上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在坚持国家经济、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相关的国际金融监管法律文件,形成具备一定规范效力的软法。
2.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当前,国内的金融业信息披露制度仍存在许多漏洞,关于金融风险的信息披露法律条例较少,且内容单一,缺乏可行性。对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增加对资本结构定性披露与定量披露方面的法规制度,并对银行账户的股权与利率风险披露方面作出规定。其次,对信息披露频率进行完善,规范具体的信息披露程序,包括对信息披露的日期、途径、频率等方面的规定。第三,协调信息披露与商业保密保护之间的分歧。掌握信息披露的尺度与权限范围,结合特定时期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披露标准与法律条例。最后,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通过立法,明确信息披露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多元化责任承担方式。
3.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金融机构需结合自身经营目标,纳入市场约束与内部管理,进行金融监管活动,通过合理沟通,为金融机构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以此来确保金融机构监管目标能得到有效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最大化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利益,来实现激励相容监管。
二、金融风险的内部防范
关键词:财务风险监控
1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1.1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观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产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1.2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
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会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1.3理财技能低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是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环节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1.4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
财会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梼杌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拔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会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2强化财务监控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2.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2.1.1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
2.1.2建立财会咨询队伍。可建立由财会部门牵头,即由精干、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和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又具一定财会知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财会咨询队伍,定期提供较详实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2.1.3直接参与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下属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
2.2严格、认真的财务控制机制
2.2.1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财务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账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
2.2.2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
2.2.3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2.2.2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
2.2.3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3真实、科学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
2.3.1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金融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账务,以达到账款、账账、账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
2.3.2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2.3.3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
2.4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财务制衡机制
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劳动过程,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2.4.1健全和硬化财务预算约束。财会部门每年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金融监管的要求,对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扩张、资金借贷、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和平衡,制定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的财务计划。
2.4.2加大力度抓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公司应当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小组,定期举行例会,通报资产负债情况,编制好资产负债比例考核表,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2.4.3加强财会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金融公司对属下单位的财务应实行下管一级的办法,即财会人员尤其是负责人由上级单位委派,定期调换。财会负责人定期回公司总部财会部门述职,建立个人业绩考核档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2.4.4培养财会人员的自律意识,完善内、外部的对账制度,健全企业稽核监控系统,强化检查监督。
2.5在现代资本市场上游刃自如的理财机制
如何防范与及时化解金融风险,财会部门除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改善日常工作以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理财技能,成为理财能手,以此来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1.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风险,使银行保持有序的经济活动,不断提高银行的商业利润。但是商业银行针对管理风险的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大大增加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防范及时上不成熟。由于商业银行缺乏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及防范意识,进而忽略了银行内部管理风险,缺乏相对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无法满足金融风险防范要求,缺乏专业性人才,同时人员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尚未成熟。
2.盈利能力较低商业银行虽然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是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银行的盈利手段比较单一。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及时利息,这是一种长期收国家政策支持的盈利方式,国家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有明确规定,所以,商业银行只能在规定范围内对利率进行调整。国家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与商业银行经过调整之后的存贷款利率差额就是利息,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九成都来自利息,盈利手段非常单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能力手段,发达国家银行的盈利来源只有一半是来自利息,其他盈利都是来自于理财、资本运营等中间业务获取高额利润。
3.商业银行资本有限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制约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及资产拓展,因此,资本是否充足直接关系着银行解决预期风险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商业银行没有资本限制,其可以随意进行商业扩张,但是银行的风险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的特征,如果商业银行随意进行扩张,会使银行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甚至即有可能引发生个金融体系的混乱,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问题,这不仅限制了银行的经营活动,同时银行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降低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4.银行资产质量较低随着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及某些不良资产的剥离,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不良贷款的问题在所有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严重降低了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商业银行贷款的对象很多,主要是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有些企业经营效果不好,甚至负债严重,无能力偿还贷款,只能向其他银行贷款填补以前银行的欠款,进入到恶性循环当中,不良的资金债权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产生的几率。很多人还存有传统观念,认为银行贷款还贷不着急,甚至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样可以逃逃债,造成银行存在很多坏账,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
1.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为了健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方面,需要尽快建立于商业银行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权机构,政府应该给商业银行放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独立法人的作用和经营自。银行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有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国家不必保持对商业银行完全的控股权,只要保证国有控股基础上,逐渐降低国有股份在商业银行中的股份比重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发展,放宽政策,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商业银行股权当中。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银行权限的管理制度。银行的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行长需要通过董事会授权,而且根据各个地区银行业务特点,建立分层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银行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商业银行存在某些无法转嫁或直接规避的信用风险,对于这部分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直接通过在交易价格上增加风险因素的方法来实现对承担信用风险而得到的价格上的补偿,这种获得风险补偿的方法和转嫁风险一样都是十分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之一,而实行信用风险价格补偿,也必须根据客户的信用风险的级数的不同,再来确定风险补偿的价格。
3.加强风险预测,降低利率风险。商业银行降低利率风险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科学的制定资金的价格,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加强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应该从事后转移到事前,对利率未来的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科学制定资金的价格,利差价格的制定应该根据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原则,按照客户信用等级的不同来制定,降低银行自己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要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注重提高利率,实现利率最大化,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对利率的未来走向做出科学的预测,及时调整资产结构,降低或者规避利率风险。
4.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不仅能够改善银行的经营矛盾,还能够改变银行负债经营的情况,提高抵御非预测性风险的能力。要想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控制贷款的投放方向,只贷款给信誉度高、经营效益高的企业,降低贷款投向的风险;其次要帮助劣势企业扭亏为盈,鼓励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的合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还贷能力;最后,要严格贷款的清收,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监控,和贷款企业搞好关系,对于赖债企业要坚决维护银行利益,采取法律有段解决问题。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