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09:22
导语:在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心理问题,分类归纳,成因分析
年轻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学习生活最多彩、行为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大学生在此期间要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成熟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归纳
第一,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值逆反心理强烈时期,表现为用好奇、猜疑、推测的心理去冲破规定的束缚,用标新立异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用否定权威的方式寻找自我价值,长此以往形成了单一的对抗思维,脱离常理,性格偏执。
第二,自卑心理。由于青年人的情感不稳定,他们在顺境中自信心比较强甚至骄傲自满,但是遇到挫折就会出现自卑心理,悲观失望,对自己评价过低,这种心理不但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在学习上也不易成功。
第三,妒嫉报复心理。嫉妒报复心理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狭隘心理。这种人一旦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挑拨离间、寻机报复分类归纳,这些负面行为也使他们心理烦乱。
第四,抑郁心理。抑郁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在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较为长久的悲观心境。学习和生活中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消除,就可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夜不成眠,少言寡语,近虑远忧,缺乏信心,消极悲观。
第五,人际交往障碍。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过度焦虑使一些大学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内心常处于一种渴望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中,对自己的交际能力作否定性评价,并时常会因一两件小事加剧挫折感。
第六,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加强是个体成熟的表现,但过分注重自我则是有害的。遇到问题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过分强调自我而不能进行客观思考,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第七,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常见的性取向变态的有同性恋,性行为变态有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等。
第八,躁郁症。躁郁症是指一种心境情感性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有的表现为躁狂的症状,如过度的兴奋、意念飞跃,甚至有夸大妄想、躁动不安、易怒、暴力攻击等表现,严重的会出现精神混乱、幻视幻听等精神病症状。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由于环境应激带来的心理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多数学生首次离开亲人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这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应激过限时就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神经衰弱,甚至出现擅自离校、退学等冲动行为论文范文。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开放式教学使其抓不住课程重点,也不在被教师关注,对新的大学课程学习方法也探讨不明白,使其在学习问题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压力增大,自信心降低、自卑感加剧。
(3)生活习惯的变化。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同学生活习惯非常不同,寝室的住宿条件和食堂的饮食条件又比不上家里优越。学生对这些不适应产生的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2、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不适应。大学生在脑海里设计出的未来与现实社会中的客观障碍相互矛盾,结果少部分学生企图逃避现实,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消极颓废,不求上进,极个别的甚至因厌世而自杀。
(2)在发展自我过程中的不适应。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经产生了发展自我的需求。但在这复杂的过程中,有的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还有的忽略了自我的优势,进而害怕暴露弱点而采取了某种防御性的心态,缺少交流,不安多疑。
(3)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及其混乱。自我统一性是指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一种感受。在其形成和确立过程中分类归纳,部分学生在多种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观,也失去了自我和存在感,结果陷于苦闷绝望,甚至自杀的境遇中。
3、由于人际关系以及人格因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在此过程中,部分人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苦闷焦虑,并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
(2)人格中的不完满。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特征中还存在着不良方面,从而对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等造成一定影响。
(3)对身体内部发展着的动机变化的不适应。大学阶段的青年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发展变化中,与之相伴的是心理需求的变化。比如与异性的交往及对学习和自我发展关系的处理等,使部分学生陷入强烈的动机冲突之中,表现为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4、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心理不适应问题。
(1)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诸如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等。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并未能被妥当处理时,就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心理问题。
(2)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曾经历过不幸的遭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以致于对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性格产生了恶性影响。进入大学后,他们仍会以仇恨、多疑、逃避、攻击、不合作等行为模式对待周围的一切,使其不适应社会,影响了自我发展。
姓名:姜博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论文摘要: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与挑战力的人才,培养人格完整、情智双馨的人才,为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杀人、残害动物事件屡见不鲜,更多的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关注,由于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们情感以及道德水平的滑坡,缺乏意志与毅力,没有同情心与责任感等,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应采取有利可行的措施,对大学生情感问题的重视以及关心,找到更合理的方法来开展教育工作。
一、快乐学习法
快乐教学法决不是嘻嘻哈哈的教学,而是自觉自愿地学,高高兴兴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学。快乐学习的理论依据愉快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实施快乐学习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就是要优化课堂结构,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的一个失误,是漠视学生个性情感的健康发展,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淡化教学的实践性。不是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主人,而堪称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口袋。事实上,思想政治课的实质决定了它能够深刻影响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教师应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师生之间对话讨论型教学方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对书本感到亲切,乐于与书本交朋友;心情不好,就会见书生厌。良好的情绪就是适度紧张。学习的最佳效果实在紧张度及不太高也不太低,保持在适度水平的时候取得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是自己的情绪成为一股沁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是自己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以提高学习效果。单人的情绪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处在理想状态。当心绪不佳时,可采用转移法、自我暗示法、动作转化法、兴奋法、环境缓冲法等等进行调控。教师要真诚的去爱学生,能体谅和宽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怀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并转化成为学习动力。
(三)创设良好新颖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快乐教学法提供有效的物质条件。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使用灵巧的小黑板、录音机、幻灯机,准备和教材配套的挂图、软片、录音像带等,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外倡导学生多读书报、听广播、看电视、玩游戏、种花草。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教学效果。
二、心灵沟通法
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借助声音来表达的。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只有真正的把爱投放到学生身上,他们可以体会出爱的力量,也可以达到心灵的震撼。尊重学生,用心去沟通。尊重是相互的行为体现,只有用心去尊重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的尊重教师。因而,对于当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应该更加重视用心去交流、沟通,做到彼此尊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嘲讽、奚落学生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师生关系更加疏远。尊重教师是每一个学生最起码的行为,同样,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也是教师师德的具体体现。
三、情景交融法
(一)以智育情
情感与认识是相互促进的。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没有一定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情感;相反,没有对事物产生情感,也不可能深刻的认识事物,如果学生对没有产生感情,他们也不会认真学习这门理论。进行情感教学要做到以智育情,就使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便加强学生对德育理论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做到以理智支配情感。
(二)以意育情
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以便使其主动地调控自己的情感。学生要真正成为情感的主人,只提高认识还不够,还必须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追求成功与胜利。
(三)以情育情
情感具有传递感染的规律,它可以是时间的扩散,也可以使空间的扩散。进行情感教学就要变情感的自行扩散为自觉扩散,以情育情。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力求用高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另外,要培养学生自制力,以便他们能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感情,力求避免不健康的情感影响集体和别人。
(四)以境育情
情感具有受所处情景制约的规律,任何情感活动都与情景有关,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的作用。在情感教学中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在授课中要尽力给学生创造引起情感的情境。首先,要利用教材内容创造感情情景;另外,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高尚的情感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努力进取。
四、个别谈心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个别谈心的方法。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突出,针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不同,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个别谈心法是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情感交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谈心,可以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及时有效的掌握它们的思想波动,在谈心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诚恳,推心置腹,言辞谦逊,就事论事,不要高谈阔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情、理、行三者结合起来。
五、倾听心声、旁敲侧击法
旁敲侧击,也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不直接表明意见而隐晦的表达出来。当问题刚刚出现苗头时,为了及时提醒、警告某人不继续犯错误,我们常常采取不直接点名的间接批评方式。这就是旁敲侧击法。旁敲侧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时比正面严厉批评的效果更好,既防患于未然,把矛盾、问题、错误消灭了在萌芽状态,又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此种方法往往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以诚相待、倾注爱心法
美国作家艾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当前高校大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也会因为受到尊重而乐于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自觉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尊重大学生,以礼相待,必然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而架起两者的桥梁则是"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开心灵的窗口,才能拨动教育对象的心弦,才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的转化,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语言的传递,语言是师生表达情感最常见的途径之一,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大学生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情感的传递而取得一定的效果。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应做到声情并茂,语音、语调方面要柔和,态度要真诚,达到一种寓情于景,寄情于境的状态。
结语
当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应在教育界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率的开展。而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充分的调动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素质,是教育过程中的有效途径。高校在对待教育教学上的态度大都是过多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灌输,重视智商的发展而忽视了情商的发展,实践一次次的证明,情商重于智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真正的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大方向。徐特立曾经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收获,要有好收获,必须耕耘的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只有真诚的不计较得失的耕耘,洒下富有激情的种子,才能长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秧苗。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邹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2]杨彩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2).
[3]赵庆东,韩静.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J].新课程,2007(8).
[4]赵祖明.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情感教育[J].云南电业,2003,(8).
关键词:教学环境 体育意识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1 研究目的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高校体育的重点更多地应该放在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力及提高大学生体质上。只有在观念上形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使体育锻炼更持久,体育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应该得到体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通过对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和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出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意识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从而促进天津市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有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服务。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天津6所高校中的1200名学生(每校200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到国内有关体育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意识等相关资料。以解决研究体育意识和体育教学环境调查表以及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等问题。
2.2.2 问卷调查法
在分析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问卷的高校体育环境部分请教专家提取了自然环境、场馆设施环境、课堂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和体育规章制度环境六个因素构成学校体育环境,问卷的体育意识部分主要从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认知意识、态度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
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对两套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36份,有效问卷1052份,有效回收率是87.67%。
2.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天津市大学生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评价分析
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得出表1,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总体评价均分为3.2892,对物质环境的评价均分为3.0777,对软件环境的评价均分为3.3949,可以看出天津市普通高校对体育教学环境的物质环境的建设相对于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差些。大学生对天津市目前的高校体育环境的总体评价是较高的,大部分因素的均分都在3分以上,在场馆环境和信息环境因素的得分上偏低,高校应提高对场馆环境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的建设。从各因素的平均分比较来看,其大小的顺序依次为:课堂环境因素、制度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和场馆环境因素。说明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得分偏低的环境因素的改进与提高。
3.2 天津市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就体育意识各维度的认同度均分而言,大学生整体的体育意识是较强的,从各维度的得分来看,参与意识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意识、认知意识,最后是态度意识,可以推论:现在大多数大学生比较重视参与意识,但是其态度意识较差。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我们人生的并非环境,而是自己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大学生只有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提高对体育的认知意识,才能转变其对体育的态度,从而提高体育的参与行为。
3.3 天津市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各维度的影响
为了便于研究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组别间的影响分析,现将其进行分组。将体育意识得分小于3.00为“较差组”记为C组;得分大于等于3.00且小于4.00为“中等组”记为B组;得分大于等于4.00的为“较好组”记为A组。
3.3.1 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认知意识维度的组间影响分析
通过表3数据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大学生认知意识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组织环境对三组同学的认知意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对认知意识中等组和较差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课堂环境和制度环境对较好组和中等组两组学生的认知意识产生显著性差。体育教学环境各个要素对认知意识中等组的同学产生非常显著性差异。组织环境对较差组同学的认知意识存在i非常显著性差异。可以推论,组织环境、课堂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大学生的认知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要强于其他体育环境因素。学校通过体育教学,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如开展体育俱乐部、各种体育社团、协会等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认知意识。
3.3.2 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态度意识维度的组间影响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大学生态度意识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信息环境因素对三组同学的态度意识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但对较好组同学的态度意识的影响是反向的。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中等组和较差组同学的态度意识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较好组同学的态度意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推论;时尚的体育信息传播、信息内容的及时更换、信息传播途径的畅通对大学生态度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3.3 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情感意识维度的组间影响分析
通过表5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大学生情感意识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对较好组和中等组同学的情感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中等组同学的态度意识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较差组同学的情感意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推论:运动场所的整洁状况、美化情况、到达运动场所的方便程度,严谨的体育制度对大学生情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要强于其他环境因素。
3.3.4 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参与意识维度的组间影响分析
通过表6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和组织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制度环境和场馆环境因素对较好组和中等组同学的参与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场馆环境因素对中等组同学的参与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体育教学环境各因素对中等组同学的参与意识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推论:自然环境和组织环境对大学生参与意识的作用要强于其他环境因素。通过研究数据表明:除了体育意识较强组的同学不受各个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受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因此,要提高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运动场所,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良好的课堂教学、完善的器材设施和严谨的体育制度。综合以上数据得出:大学生体育认知意识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较大,物质环境影响次之;大学生体育态度意识受信息环境、自然环境、场馆环境、课堂环境和制度环境影响较大,受组织环境影响次之;大学生体育情感意识受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次之;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受自然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影响较大,场馆环境、制度环境对其影响次之。以上只是本次调查的相对结果。
4 结语
4.1 结论
(1)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环境的总体评价是较高的,从各因素的均分比较来看,其大小的顺序依次为:课堂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自然环境、信息环境和场馆环境。(2)就体育意识各维度的均分而言,大学生整体的体育意识是较强的,从各维度的得分来看,参与意识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意识、认知意识,最后是态度意识。(3)大学生体育认知意识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较大,物质环境影响次之;大学生体育态度意识受信息环境、自然环境、场馆环境、课堂环境和制度环境影响较大,受组织环境影响次之;大学生体育情感意识受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次之;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受自然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影响较大,场馆环境、制度环境对其影响次之。
4.2 建议
高校在注重体育人文环境建设与投入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物质环境的管理与监督。场馆环境和信息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中的薄弱因素,应加强建设与管理。对于场馆环境我们可以定期的进行维护;体育场馆定期对学生免费开放以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供体育器材以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对于信息环境我们可以改善体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体育教师的课上宣传,流动板报宣传以及现代的网络宣传等手段,同时要保证信息途径的畅通等等。高校应充分考虑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整体均衡地发展,在建设校园体育教学环境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要根据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体育教学环境,使体育教学环境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构建优美、和谐的整体校园体育环境,让大学生热爱体育,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为今后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奠定稳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赵志强.浅析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J].时代教育,2008(6).
[3] 张鑫.硕士论文体育教学环境研究,2007.
关键词 问题解决 体验教学 信息素质
分类号 G254.97
A Study of the Problems-Solving Experienced Instructional Design: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Course
Wu Huihua
Abstract Taking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teachers should make use of problem-solving experiences instructional design to divide their scheduled teaching content and objectives in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practical problem situations, then center on the problem-solving to further design the teaching steps such as information-searching, information-analysis,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so on. It also discusses how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build up their own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solving.
Keywords Problem-solving. Experienced teaching.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多方面吻合了体验式教育理论及其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与体验式的教学具有天然相似之处。进入21世纪,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学者积极倡导体验式学习理念或践行建构主义理论,如运用案例教学法、兴趣教学法、课题教学法等从事信息素质教育(以文献检索课为主)[1-2],但基于实践问题解决的体验教学设计在信息素质课程中尚不多见。
加涅认为,教育的中心问题是教会人们思考,运用他们理性的力量,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3]。学者陈亮认为问题解决是个体生成新的知识使实践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过程[4]。Robert Taylor认为一个具备信息素质的人,首先应知道许多问题可以使用信息来解决。保罗・泽考斯基更明确指出信息素质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得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课程离不开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运演与实现信息解决问题策略,这不仅与体验式教学的内在需求有关,而且还与问题解决的本质特点相关。杨阳与张新民提出信息素养的教学必须注重将信息用于制定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5]。笔者在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信息意识,对自我潜在信息需求模糊。基于以上思考,2011年申报江西省教改课题获批。课题组结合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目的与信息素质核心能力,在“新生入馆教育”、公选课“大学生现实问题与信息解决策略”与图书馆“一小时讲座”教学中,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解决实践问题的体验教学研究。
1 课程模式的内涵和价值
1.1 课程模式的内涵
信息素质教育与其他知识性的教育不同,具有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特点。结合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经课题组集体讨论,我们把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检索解决学习、生活、科研等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结合大学生专业论文设计、求职、考研、公务员考试、四六级考试、留学、恋爱等诸问题设计系列专题,将学生的信息需求与教学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以及技能紧密结合,老师带着学生围绕问题运演一系列信息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组织等教学活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前提下,以问题解决为中介进行求知、求解,由此引发信息需求,引发系列信息搜索、信息分析。课程的核心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获取信息的源动力,将课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以及技能贯穿于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实践中,引发强烈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利用信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其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习惯,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体验、感悟利用信息解决实践问题效能,最终达到建构新知识的目的,完成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1.2 课程模式的价值
1.2.1 以“问题”为核心,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
运用信息有效解决实践性问题需要调用多种思维方式。因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充满创新意识,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包括主体认识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利用、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汇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与技能,从而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1.2.2 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是现代大学教育根本所在。体验式教学是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产物,它不仅仅着眼于使学生获得某些知识和某种谋生技能,而重在关注对学生身心的培养[6]。在信息素质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信息知识与技能,更着眼于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重在将学生已有知识有效运用于解决实践生活与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认知、信息情感,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本质,彰显一种实现人的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教学的科学化与人文化统一。
1.2.3 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学习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凭借信息源、信息工具,分析和鉴别网络资源、纸质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多种方式去了解问题,创设出一个个真实的情境问题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创设呈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也可设定问题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组织学生自选问题到电子阅览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搜集、分析、整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技术和技能。通过创设系列问题情境,让大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知识、提高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练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去认识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2 解决实践问题的体验式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课题组针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践问题需求调研、教学内容分析、体验教学设计。
2.1 实践问题调研、分析与设计
问题设计一定要恰当,它是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核心。从教学中我们发现只有将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问题融入问题设计,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同时问题提炼要关注与学生的生活及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契合,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特点、情感体验、潜在需求、价值观的形成,并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达成共同目标,得到学生认同;还要注意设计一些拓展性的论题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课前要及早准备,对学生现实问题与信息需求进行调查、观察、访谈,广泛搜集。
问题搜集途径:一是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挖掘、梳理;二是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访谈;三是运用书面、在线调查;四是充分利用博客、QQ群、MSN、BBS等即时通讯工具沟通获得。经过汇总分析、间接推断及挖掘,发现学生最为关注是学业、未来职业、情感、人际关系问题,基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文化背景我们从以下几点对问题进行具体描述。①课堂讨论题:如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最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学习期间该如何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搞兼职是否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谈恋爱应该掌握怎样一个度?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②教学专题: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如何利用信息源提高休闲质量?大学生创业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系统获取课程专业资料――以《红楼梦》为例?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地图?当梦想与现实出现严重反差时该如何调节心态,怎样面对?③实习题:如何查询求职、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考试资源?如何系统获取课程专业资料(自选)?
2.2 教学内容分析、技能匹配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大学生现实问题、问题解决、体验式教学等要素有机融合的考虑。具体在教学中将大学生实践问题与课程内容逻辑协调起来,将相关教育内容融于问题解决中。谋划好哪些问题适合在课堂中由教师教,哪些问题适合在课堂中运用讨论法、角色法、辩论法解决。在开课之初向学生阐明老师的教学意图与方法,在群共享上传教学计划与安排。
2.2.1 专题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首先:简述选择专题背景及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选这个问题作导学,再引导学生分析表述专题的内涵,内容构成要素,相关概念的理解及涉及相关信息需求类型,最后现场根据需求向不同类型信息源辐射进行信息获取演示、讲解。教学讲授中依据专题内容各有侧重地渗透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如在讲授如何综合获取求职资源专题时,进行印刷型、网络型、声像型信息资源特点比较及功用甄别。在讲授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时,侧重常用数据库检索特点的比较,比较图书、期刊、报纸特点,比较检索表达式不同编排方式的检索结果等。在讲授如何利用信息源提高休闲质量时,重点培养学生检索技巧和检索策略,拓展检索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挖掘专题课题中隐含的检索词(如同义词、近义词)运用,科学地编写检索表达式,进行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相关性词的选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信息检索技巧。为了拓展对专题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关注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的参考文献,与本文内容上较为接近的相似文献,同行关注较多的具有科学研究上的较强关联性文献及相关作者、相关机构等。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信息鉴别、评价、利用、组织等能力。在各专题穿插文献检索技能教授中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2.2.2 讨论课内容分析与设计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精心安排。选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讨论题内容设计侧重于关注与学生的生活及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契合,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评估,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评价的标准也不唯一,为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讨论便于集思广益,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建立立体式解决问题方式,促进大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都大有裨益。讨论题在开课之初公布在群空间里,予以学生充分时间准备。讨论时间安排在第十二周左右,方便学生结合运用已学检索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生命感受进行知识整合。
2.2.3 实习内容分析与设计
体验式教学原则之一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体验提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实现“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信息素质认知教育内化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在实习内容上主要选择适合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训练,带着问题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实习之前列出相关要操作的数据库、网站,老师现场亲临指导。如实习题:如何系统获取就业、考研、四六级英语、公务员、课程论文等资源?要求学生依照在“银符考试网”亲自体验网上做题、交卷、评卷及改变试卷背景,让学生充分体验数据库使用的便捷与人性化的特征。根据学生个体目的获取“超星图书馆”“网上报告厅”“网易公开课”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中外名师教学视频,感受大师级教学风采,领略卓越的专业思想、教学风格,充分体验声像型信息资源的优势,从而在认知、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拓展和提升。
2.3 问题情境分析与设计
体验教学中强调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创设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获得知识途径是接受他人传授、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因此,在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现实相接近。教师根据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生在特定情境影响下内化教育功能。体验式的教学创设情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采用构建师生沟通平台、问卷调查、课堂讨论、数据库的实践操作、角色法等。下面是几个情境案例。
案例一:构建和谐的沟通平台。如建立信息素质教育QQ群,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情感、专业学习中的困难,在“此时此地”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吸收,从触景生情中生成知识。其教学程序和指导有利于促进个体需要、愿望和情感的自由表达;教师在此时更多地充当友好的倾听者和咨询者,并对学生作出个性化的、及时的反馈。“教师在社区里扮演一个有经验的学习者角色,不再只是告诉学习者已经学过的事实性和概念性信息,而是更多地计划怎样推动学习进程”。
案例二: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以“当梦想与现实出现严重反差时该如何调节心态?”为例,开展一系列检索实践活动,将检索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实际检索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现场进行多途径(数据库、网络、纸质图书)操作,从多种载体(纸质、数字、视频、音频)查找相关研究文献,与学生一起多角度(从社会、文化、制度、个人)分析、讨论为什么会产生梦想与现实出现严重反差原因。并利用数据库找出专家如何给出调节心态的对策。在每次课后不停留在提供体验问题的答案上,还必须画龙点睛地“授之以渔”,并布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系统查找相关的文献,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学习的实质。
案例三:讨论课以“大学期间搞兼职是否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先就业、还是先考研?”“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为题进行自由讨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还是能够运用已学检索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命感受进行知识整合。在讨论中能够各抒己见,此起彼落,有的学生在讨论时多次发言,充分享受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有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实践和体会谈论兼职给自己带来的能力提高;有的提出选择什么样兼职更利于专业的发展;有的学生在阐述自己兼职成功时也提醒同学千万不要忘记学业。在讨论“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学生或者根据自己体验,或者引经据典阐述文凭与能力关系。在讨论中学生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交流中逐步丰富、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启发和引导并重。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启发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最后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评价学生时要用表述理解形式肯定学生,不要急于发表意见,教师在谈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心得和看法时,即评价要适时、适度、重视发展性评价以及倡导多样性评价。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本研究教学评价主要是选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方法运用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是依据学生对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和图书馆数据库使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认为自身的问题能够通过检索获得信息解决;82%的学生具有自身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信息解决意识;77%的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和选择信息;63%的学生能更有效地评价所找到的信息;31%学生能经常使用数据库,与全校经常使用数据库学生只有9.74%相比提高了21.26%。另项数据显示:我馆电子资源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中国期刊网”2011全年检索次数比2009年增长266%,“中国期刊网”全年下载次数2011年比2009年增长190%;“超星电子图书”全年阅读统计,2010年比2009年增长160%,“网上报告厅”点击率成为江西省高校榜首。总之,受过教育学生现在已熟悉了多种资源,并能访问、查找、选择、评价和利用合适资源来解决问题。
质性评价方面,同学们的学习体会充分证明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有的同学如是说:
“在课堂学习中,提到了许多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和许多解决方法。我们通过在课堂学习的内容,知道去哪找更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信息,通过系统的学习信息检索,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时信息需求就更容易满足。”
有的同学这样认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让我更懂得如何使用网络寻求我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老师的课让我有了使用网络数字资源的习惯,习惯用网络来帮助我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 1 ] 朱小玲.体验式学习与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J].图书馆学刊,2005(4):24-25,101.
[ 2 ] 熊菊敏,喻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设计[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114-115,119.
[ 3 ] 盛群力.现代教育原理.策略与设计[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
[ 4 ]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
[ 5 ] 杨阳,张新民.信息素养的生命周期[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3):30-33.
[ 6 ] 胡亚敏.以生为本探索体验式教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38-39.
论文关键词:情绪管理ABC理论;大学生;情绪障碍;化解
大学生管理工作最核心的是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的顺利、安全,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稳定和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快速变化,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其思想和心绪也处于异常波动的阶段,情绪很容易体现出复杂多变、左右不稳的状态,如何把握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在前面,化解大学生的情绪障碍,实现大学生情绪优化管理及校园稳定和谐,不仅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良心,也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能力。
情绪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通过研究人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识,从而培养协调、控制、驾驭情绪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情绪管理的理论方法已经在企业当中被高度重视并运用,而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还处于尚未被大力开发的状态。情绪管理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A即Activating events,是指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所引发的事件;B即Belief,是指人们对个事情的信念、感觉或者观点,它决定了人们对A事件的反应情况;C即Consequence,是指人们用不同的观点(B)对事件(A)发生后产生的反应,也就是常常讲的情绪。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就是,由什么样的环境引发的事件(A)以及有什么样的观念(B),就有什么样的反应(C)。
我们在做学生工作当中发现,大学生的很多情绪障碍成因正来自于如情绪ABC理论所总结的A与B的不良和不正确,换而言之就是外部的困境和自身内部的困念使大学生产生了负面情绪。
一、大学生情绪障碍的产生与外部困境和自身困念有关
(一)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外部困境
1、社会大环境的侵染和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时代化的迅猛发展,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眼花缭乱,各种突发事件、争议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很容易便能捕捉到各类信息,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上追求个性,崇尚另类,不走寻常路的心理,使大学生们对积极的、高尚的、正义的事件容易视而不见,自动屏蔽甚至故意抵触,而对消极的、低俗的、价值观指向不明的事件容易模仿、类比和接受。当他们看到一些事件当中与自身条件差不多的人能轻易获得成功,而自己在现实中却常常碰壁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当他们看到一些富二代在父辈的光环下轻而易举成功,而自己条件与之天壤之别时就容易产生失落感;当他们看到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想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就容易对整个社会失望,或者走上另一种极端,认为要成功就得走歪路,就得不择手段。
2、学校环境的造就和影响
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可谓直接而迅速。学校的影响因素包括:
(1)学校忽视对大学生情绪的有效疏导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很少对大学生的情绪做有效的疏通,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机械化、生硬化,靠硬性的规定和缺少弹性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缺乏人性化、合理化的管理理念,使学生的行为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合理诉求采取简单的禁止或不予理会的做法,而不是因势利导,疏通化解。如此不仅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渠道宣泄,还会使学生工作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而收不到最好的效果。
(2)学校缺乏一套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机制
首先,从学生管理人员到教师,对于如何识别大学生情绪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教育缺乏认识和处理方法。不少教师,甚至是直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学工人员在工作中不太顾及学生的情绪,工作方法简单,教育艺术欠缺,对待学生的态度生硬,沟通渠道狭窄,对话精神缺失,这样不仅不能对大学生不良情绪做有效的管理,而且还可能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这对于大学生的情绪发展是很不利的。其次,没有重视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再好的情绪管理理论都需要经过自我学习和体验,大学生很少自觉地或有意地去接触情绪管理理论和方法,他们通常处理自我情绪的方法比较简单、随意、粗放,学校也很少为学生学习情绪管理提供必要的教学、实践,营造氛围。
3、家庭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每个人的性格、心理形成和发展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生虽然离家求学,但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情绪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和谐度、父母是否关心子女、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对子女的期望值等等。往往家庭的因素是诱发大学生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例如不少学生刚入学便陷入家长要求其选择的专业与自己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徘徊,由于就读的专业是家长的期待而非自己的选择,一开始便存在逆反和厌学的情绪;还有不少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与其他家庭完整的同学产生了隔阂,导致内向、离群、极端等性格,情绪上更容易波动;一些家庭家长制观念严重的学生,对父母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害怕在学校各方面表现不好而被家长训斥,一旦出现考试成绩不如意或犯了一些小错误便惴惴不安;还有一些家庭“情绪负债”或“经济负债”严重的学生,成天生活在父母“逼债”的状态下,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的学生,父母时常将“你的学费是借来的,将来要还”,“找不到好工作赚钱还债就别读了”挂在嘴边,于是造成了学生的不自信、自我能力怀疑、就业压力等等。
(二)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自身困念
情绪管理ABC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C)的激发事件(A)只是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人们对此外部激发事件(A)的认知观念(B)。可见,自身观念对客观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最终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后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产生情绪障碍与他们采取不正确的观念(Belief)有关。
1、绝对化的观念
认为某些事情必定会发生或者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观念通常绝对化地要求事情必须得向自己期待和预想的结果发展,然而客观的事物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为人的意志掌控,一旦结果与自己的期待和预想不一样,便会产生情绪困扰。大学生若有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就会常常预设自己一定要成功,考试一定要考多少分,一定要拿几等奖学金,大家必须公平地对待我,所有的人必须做得让我开心满意,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无意中使自我中心化、理想化,采取这种绝对化观念看待事情,就会导致情绪的不平,挫败感、压抑感、焦虑感随之而来。
2、片面化的思维方式
对一些特例加以放大,一叶障目导致不合理地以偏概全。例如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放大,将社会阴暗面放大到整个社会,由此产生恐惧、绝望和悲观的情绪;对自己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耿耿于怀,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长期否定自我,放弃自我,于是产生自卑、自责、耻辱等消极情绪;对别人的一些缺点进行放大,以别人的某一缺点作为判断其人所有方面的切入点,造成对他人的不合理判断,于是产生沟通障碍、无端猜疑甚至自设假想敌,容易使情绪变得嫉妒、愤怒、不满等等。
3、定式化的看法
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定式化的看法,会使人对某一类事件形成固定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例如以前做过某一件事情没有成功,便认为相似的事情自己再怎么做也不会理想,逐渐形成放弃、淡漠、无所谓、不思进取、不敢于尝试等等畏惧和退缩的心理;认为社会上和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是很难改变的,胳膊总是拗不过大腿,弱小总是被强大欺负,创新总是受到挫折,勇气总是会付出代价,这样也会产生悲观、冷漠、抑郁、逆反的情绪。
二、高校化解大学生情绪障碍的策略
既然我们知道,大学生不良情绪基本来自于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念这两大因素,那么作为以大学生为主体和核心的高校就应该从这两大方面的改变入手,为大学生营造有利于心理和情绪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帮助和引导大学生造就健康的内部环境,运用合理的方法实现情绪自我管理。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尽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但高校与大学生之间这种特殊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必须同样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环境。高校这个小环境承受的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诱发因素可能性多,而且直接,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学生与制度规章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都会产生矛盾冲突,并且有可能成为不良情绪的导火线。因此,高校为学生健康情绪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必要的。
1、构筑社会不良影响的屏障
所谓构筑屏障并不是要高校与社会隔绝,而是需要高校一方面对社会的不良影响进行有效地疏化,另一方面创造积极健康的参与社会活动方式。对于社会的不利因子,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甄别,采取正确的看待方式,把握正确的是非观念。所谓构筑屏障不是一味地堵、封,而是正视各种社会现象,可以采取讨论、辩论、宣传、竞赛、演讲、情感体验等学生活动方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端正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判断力。积极的活动此涨,消极的信息自然彼消。不要因为高校对大学生猎奇行为的不接纳不作为,而将他们推向社会染缸的深渊。 转贴于
2、建立大学生情绪管理机制
(1)树立人本观念,重视大学生情绪管理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园地,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尤其做学生工作,更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学生的合理诉求,提供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是指导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思想,也是保障大学生情绪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不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就没有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就没有校园的稳定和谐。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各个部门,从学生工作人员到教师员工,从学习到生活,从设施到制度等等各方各面都要以培养和造就学生良好情绪为出发点,都要以避免引起学生不良情绪为要求。
(2)改进工作方法,反思学生工作作风
学生工作应当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秉持热情高效的工作作风,才是高校学生情绪良性发展的长效保证。首先,学生工作的常规事务要形成规范,形成固定流程,要考虑成熟,设想周到之后执行,切忌朝令夕改,时常反复,否则不仅引起执行单位的连锁反应,也会造成学生的情绪反感,致使往后工作难以展开。其次,一些可灵活控制,有操作性改动可能的事务,应当适当有弹性的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人性化原则,给予综合考虑,使事情处理达到圆满的效果,学生开心舒心,学校安心放心,何乐不为。第三,保持学生工作队伍的热情高效,用激励措施,监督机制,考核标准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培养和任用,保证以热情和关爱对待学生,以认真负责对待工作。
(3)增强教职员工情绪管理知识
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要学生有良好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首先必须自己先掌握情绪管理知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走上情绪的良性发展道路,才能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关怀和干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情绪管理讲座、知识宣传,集中学习情绪管理理论和方法,鼓励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或进修相关专业。要让所有教职员工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理、情绪健康不仅仅是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的事,而是所有面对学生的教职员工都应当掌握的基本工作技能。
(4)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教育
高校学生工作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不太重视大学生情感、情绪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更没有形成这些方面的系统的教育。学生在遇到情绪起伏的时候不懂得科学地有效地应对,因此,学校有必要提供条件,对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管理的教育。包括开设相关的课程、讲座,开展相关的宣传、咨询、互动等参与性较强的活动,举办游艺、情境模拟等体验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在遇到与自身发展不利的情绪时懂得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方式解决情绪不适应,突破情绪障碍。
3、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心学生情绪健康
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当重视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学生家庭状况的了解。通过把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一方面能从家庭环境掌握学生的情绪成因,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缓解学生与家长(家庭)之间的冲突和情感错位。
(1)定期与家长对话,无论是通过电话方式还是书信方式,或者借每学期寄发成绩单的机会,与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尽量向家长陈述学生的优点,树立家长和学生双方的信心。
(3)尽量转变家长对于成功成才的观念,减少对学生的“情绪负债”。
(4)强调良好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希望家长能给予孩子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
(5)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共建学生心理、情绪的重要性,双方的作用缺一不可,不能将学生的成长一味的寄托和依赖于学校。
(二)帮助学生走出自身困念
任何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管理,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让人实现自我情绪管理。有研究表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多数情况下调控情绪主要是通过发泄方式,但是在积极补救方面能力较低。要让大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化解不良情绪,不仅需要合理宣泄,关键是要他们形成正确的合理的观念、信念(Belief),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1、情绪可改变,观念是钥匙
很多没有接触过情绪管理的人都会认为,情绪所发不可控制,一味地将导致恶劣情绪的原因归咎于外在因素,实际上情绪管理理论认为,外在的事件不容易控制和改变,但观念是可以自由调整的,当观念发生变化,情绪也会有不同表现。学校应当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情绪是可以改变,可以控制的,关键在于调整自己的观念。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采取正确的观念就会有相对正确的结果,采取错误的观念就会有相对错误的行为。同样一个人,看法和观念改变了,情绪就会改变,因此要常常训练自己的信念,锻炼自己的意志,更新自己的观念,才会在事件发生的时候,用正确的观念去理解和分析,从而使情绪平和稳定。
2、警惕非理性思维,树立理性观念
目前高校培养人才过于专业化,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少哲学思维的培养,道德观念的强化,是非价值的判断,因而学生不懂得科学地形成自己的观念,从而科学地调节情绪。因此,学校应当开设或有效利用哲学及人文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分清理性和非理性的思维,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防止绝对化片面化的观念。作为人师,应当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与学生交流和探讨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非理性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和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言行。
3、寻找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
要让学生知道,如果有些情绪无法避免地产生了,也不必烦恼,只要适当合理地宣泄也不是坏事。
(1)学校可以尝试性地提供一些情绪宣泄途径,如效仿国外一些学校设置“宣泄墙”,或者通过学校网络信箱、校园论坛,让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辅导员、班主任多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沟通,通过对话释缓和安抚学生的情绪。
(2)建立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的正确看法,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咨询中心是心理有严重的障碍才去的地方,因而不愿意接受心理辅导,应当纠正这种观点,并鼓励他们在心绪不安的时候应该及时寻求帮助,以便将不良情绪化解于萌芽状态。
(3)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效果往往更直接更明显,提倡学生交知心朋友,适当倾诉隐藏的心事。
1 在激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3 在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中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中组织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4 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小笼中的小鸟放在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欲使德育生活化,就必须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或德育资源”的观念,直面变化着的生活,积极开发和利用鲜活的德育资源。
乡土资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最肥沃的土壤。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有着特殊的亲切感,更有深入了解的强烈愿望。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更能使德育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换,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益。
二、利用乡土资源,创新德育方式
课堂教学案例:
寒假前,教师布置任务:常州正在火热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作为常州人应该也是必须了解常州历史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队、自由选择一项或几项作为活动的内容……
(一)节日风俗文化:收集、调查传统节日期间的饮食习惯、婚嫁礼节、宗祠拜祭习惯、各种娱乐形式;
(二)本地区历史文化遗迹的考察:主要调查本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现存祠堂、古乡镇村落、寺院、文物保护单位等内容;
(三)历史名人事迹,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
(四)对本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
(五)其它自己认为可以活动的内容。
寒假后,学生成果展示:
PPT: 我所知道的圩墩遗址
手抄报——青果巷民居介绍
学生讲述恽姓由来的小故事
小品表演:我们的春节见闻
小论文:西夏墅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
……
教师:(趁热打铁)一方面补充相关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我们在开发乡土资源时,必须在立足用好乡土资源的基础上,为“用”而“开”。这就要求我们挖掘课堂生成资源。
比如说:在这次活动中,有一组学生撰写了《西夏墅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小论文,虽然有些偏题,但是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在之后的一节课中,展示了学生的这篇论文,并由撰写这篇论文的同学讲解,图文并茂,真正“激”起了学生为环保而忧的“情”,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后进一步去了解本地环保现状,深层次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尝试制定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最后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交流各自成果和心得,通过学生的辩论,进一步优化方案。虽然师生花费了不少精力,学生的成果可能也显得比较幼稚,但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容易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目标: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从而为学生由“意”到“行”的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认为,德育过程不同于教学过程,德育过程是以活动和交往为基础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并且以各种方式呈现:可以是慷慨激昂的演讲;可以是规范实用的调查报告;可以是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黑板报;还可以是稚嫩的小品表演……实践活动以新颖的形式,浓郁的乡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品德践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情感再次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3.构建和谐的隐蔽德育,营造全面的、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所谓隐蔽德育意图,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
学生通过对家乡环境的调研和各类学习活动,充分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动力。班级里的很多学生开始从自己周边的事做起:开空调时,尽量高开一度,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尽量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或餐盒……
关键词同胞关系;适应;孤独感;大学新生
分类号B844.3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7.002
1引言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在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往往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包文婷, 2012)。大学新生能否尽快适应新环境,不仅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其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加强学校适应的理论研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对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学校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度概念,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学校适应的结构持有不同意见。如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的五因素模型(陶沙, 2000)。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者增加了考试适应(傅茂笋, 寇增强, 2004)、就业适应(邹小勤, 2013)以及社会适应(卢春莉, 2004)等其它因素。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重点关注的适应主题不同(潘朝霞, 2009)。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主要是对大学生活、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而且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如孤独感。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国内对大学新生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适应状况的比较,但是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同。有研究认为独生子女适应情况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佘丹丹, 2011);而另一项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适应更好(邹小勤, 2013);还有研究发现是否独生子女对适应和孤独感不存在显著影响(李惠, 2007);或者在适应的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杜欣, 2015)。但是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非独生子女的同胞关系质量对个体适应和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胞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矛盾关系,Furman和Buhrmester(1985)提出同胞关系主要包括亲密和冲突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同胞亲密是同胞关系中的积极方面,包括亲密、亲社会行为、合作、喜爱、相似、尊敬和被尊敬七个方面;同胞冲突是同胞关系中的消极方面,包括争吵、敌对和竞争三个子维度。多项研究发现亲密和冲突两个维度能够对同胞关系进行准确描述(Gamble, Yu, & Kuehn, 2011; McHale, Updegraff, & Whiteman, 201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Derkman, Scholte, Van der Veld, & Engels, 2010)。然而同胞P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胞的性别组合对同胞关系存在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同性别(姐妹或兄弟之间)比异性别的同胞关系更亲密(Buist, 2010)。姐妹间的关系最亲密(Kim, McHale, Osgood, & Crouter, 2006),而哥哥和妹妹的同胞关系最差(Aguliar, OBrien, August, Aoun, & Hektner, 2001)。但是一些纵向研究发现,异性别的同胞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亲密度持续下降,但是随后逐渐上升,而同性别的同胞亲密度变化较小(Kim, McHale, Crouter, & Osgood, 2007)。
同胞之间的年龄差距对同胞关系的影响结论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认为年龄差距较小的同胞关系较差(Milevsky, Smoot, Leh, & Ruppe, 2005);也有研究发现同胞年龄差距在2~4岁之间是最佳的,有最大化的情感联系和最小化的冲突(Cicirelli, 1994);还有研究认为年龄差距对同胞关系没有影响(Lee, Mancini, & Maxwell, 1990)。
同胞关系是个体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关系,它强烈而有力,既可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个体健康发展,也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行为(Feinberg, Solmeyer, & McHale, 2012)。亲密的同胞关系是一种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个体适应,降低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同胞关系属于依恋(attachment)关系的一种,对同胞的积极依恋使个体对自我和社会形成良好的印象,而消极的同胞依恋使个体倾向于将自己视为无价值的,出现行为不良、物质滥用和攻击的可能性较大(Fraley & Tancredy, 2012)。实证研究发现,亲密的同胞关系与焦虑、抑郁负相关,与自尊正相关(Noller & Northfield, 2000);满意的同胞关系与消极的情绪负相关(Noller, 2005);不管是成年早期或更大的年龄,同胞关系都与当时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Milevsky, 2005)。同胞冲突对个体心理行为发展是一种风险性因素,关于同胞冲突关系影响个体适应的主要理论观点是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个体与同胞的冲突关系会泛化到其他情境如同伴关系中,同胞关系是个体攻击性和敌意互动的场所,因而可能促进个体的适应不良(Stauffacher & DeHart, 2006)。实证研究发现,同胞冲突与多种内外部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Buist & Vermande, 2014);增加了个体物质滥用、行为不良和攻击的可能性(Button & Gealt, 2010)。
同胞关系对适应的作用也有可能受到被试性别、出生顺序、性别组合、年龄差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同胞冲突与女孩在浪漫关系中较差的亲密性有关(Doughty, McHale, & Feinberg, 2015)。同胞关系对出生顺序不同的个体影响模式不同,消极的同胞关系对二胎的风险影响更大,性别不同的比性别相同的同胞更容易出现风险(Killoren, De Jesús, Updegraff, & Wheeler, 2015)。另外,同胞冲突会增加年龄差距较小的同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Andsager, Bemker, Choi, & Torwel, 2006)。对34项同胞关系研究的元分析发现性别组合、年龄差距和个体年龄会调节同胞关系对内外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同胞关系对兄弟组合、年龄差距较小的同胞心理影响更大(Buist, Dekovi, & Prinzie, 2013)。
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二孩家庭在我国将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同胞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二孩家庭的大学新生为被试,对其同胞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同胞关系对于其适应和孤独感的影响,以及被试性别、同胞性别组合、年龄差距和出生顺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2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山东省某高校随机抽取215名仅有一名同胞的非独生子女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平均年龄为1834±064岁,与同胞的年龄差平均约为704岁。
22工具
221大学生适应量表
该量表包括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7个维度60个项目(方晓义, 沃建中, 蔺秀云, 2005)。鉴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一新生,删除了择业适应和学习适应中的一个题目,共保留50个项目。让被试判断他们的实际情况与题目描述的一致程度,5级计分,取各维度和所有题目的分数平均值,分数越高表示适应越好。本次研究中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3到082,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22孤独感量表
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将每个问题的得分相加即为孤独感总分(Russell & Cutrona, 1988)。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223同胞关系量表
采用Furman和Buhrmester(1985)开发的《同胞关系问卷》探讨被试的亲密和冲突同胞关系,其中亲密维度15个项目,冲突维度6个项目。被试判断同胞之间的实际关系与题目描述的一致程度,5级计分。各维度项目的平均值表示同胞亲密和冲突的状况,分数越高同胞亲密或冲突程度越高。经检验亲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冲突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6。
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非参数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和分组回归分析等。
3结果
31大学新生同胞关系分析
由于同胞亲密和冲突关系非正态分布(见图1),采用非参数检验对大学新生的同胞关系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同胞亲密关系中值为42,左偏态分布(bs=-146);冲突关系中值为167,右偏态分布(bs=071)。表明多数大学新生的同胞亲密度较高,而冲突度较低。
图1大学新生同胞亲密(左)和冲突(右)关系频次分布图
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 检验(见表1)l现,性别对同胞关系的亲密度有显著影响(Z=265),女生的同胞亲密度显著大于男生,在冲突维度上男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Z=027)。性别组合对同胞亲密关系存在显著影响(Z=196),性别相同的同胞之间比性别不同的同胞之间有更高的亲密度;而在冲突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Z=044)。头胎和二胎在同胞亲密和冲突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法中的中数检验(df=3),发现同胞之间的年龄差距对同胞亲密和冲突关系都有显著影响。年龄差距小于9岁时,同胞亲密小于中数的被试更多;年龄差距小于3岁时,同胞冲突大于中数的被试更多;说明年龄差距越大,同胞越亲密,而年龄差距越小,同胞冲突越多。
32大学新生适应和孤独感状况
大学新生适应和孤独感呈正态分布,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新生总体适应的平均值为349,适应状况较好,孤独感得分均值为213,孤独感较低。但是在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情绪、自我和满意度这六个维度的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进一步对各维度的适应状况两两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df=214),见表中满意度与情绪适应维度的得分差异,发现大学新生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五个维度,这可能与所调查学校非重点院校有关。大学新生的情绪适应显著高于学习、人际关系和自我适应三个维度。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校园生活几个维度的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33同胞关系对大学新生适应和孤独感的影响
331相关分析
由于同胞亲密和冲突关系并非正态分布,因此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对同胞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同胞亲密与大学新生适应各个维度和总适应显著正相关,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同胞冲突与大学新生适应和孤独感相关不显著。
332调节效应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只有同胞亲密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分别以被试性别、性别组合、年龄差距和出生顺序作为调节变量,参照分类调节变量的分析方法(温忠磷, 侯杰泰, 张雷, 2005; 王中杰, 王宇中, 赵江涛, 贾黎斋, 郭娜, 张海涛, 2014),采用分组回归模型探讨同胞亲密关系对大学新生适应和孤独感的影响。
被试性别对同胞亲密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试性别对于同胞亲密与适应和孤独感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男生的同胞亲密关系对于适应和孤独感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而女生亲密的同胞关系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反向预测孤独感。
被试与同胞的性别组合对同胞亲密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的调节效应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性别组合显著调节同胞亲密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的关系。不管性别是否相同,亲密的同胞关系都能显著正向预测适应,反向预测孤独感。
被试与同胞的出生顺序对同胞亲密与适应和孤独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试与同胞的出生顺序可以显著调节亲密的同胞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当被试是头胎时,亲密关系对适应的影响较大,而对孤独感的影响较小(调整后的R2);相反,当被试是二胎时,亲密关系对适应的影响较小,而对孤独感的影响较大。
被试与同胞的年龄差距对同胞亲密关系与适应和孤独感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见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当被试与同胞的年龄差距小于6岁时,亲密的同胞关系对适应和孤独感没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当被试与同胞的年龄差距大于6岁时,亲密的同胞关系显著正向预测大学新生的适应,反向预测孤独感。
4讨论
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二孩时代,将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生育二孩,因此探讨同胞关系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同胞关系质量受到性别组合、年龄差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情感关系。本研究发现,同性别的同胞亲密度最高,而年龄差距较小的同胞冲突最多,这与张杰(2016)对大学生同胞关系质量的调查结果相似。但是不论是头胎还是二胎,同胞关系质量都没有显著差异,与张雪丽(2015)对单独二孩家庭中的两个同胞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同胞关系也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西方社会中同胞关系更多是爱-恨,关系紧张,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竞争和个体主义的强调(CampioneBarr, Lindell, Greer, & Rose, 2014);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同胞对于个体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对同胞互依的规则更加强调,同胞关系更多是自我验证的,相互有责任和义务的,并持续一生(Updegraff & UmaaTaylor, 2015)。这与本研究发现的我国同胞关系更亲密的结论相似。
其次,同胞亲密比同胞冲突关系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更大。研究发现,冲突而缺乏亲密的同胞关系甚至比同胞情感冷淡更可能使个体抑郁(McHale, Whiteman, Kim, Crouter, 2007)。Buist和Vermande(2014)对儿童中期的同胞关系类型与内外部心理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亲密的同胞关系对个体适应最重要,冲突关系比亲密关系的孩子报告了更多的内外部问题行为,以及更低的学业、社会和一般能力评价,冲突而又缺乏亲密的同胞关系对于个体的负面作用更大。这与本研究发现,亲密的同胞关系对个体适应存在正向作用,对孤独感存在反向影响,但是冲突的同胞关系没有预测作用的结论一致。
再者,同胞关系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作用异常复杂,受到被试性别、 出生顺序、 性别组合、 年龄差距等多种结构性因素的影响(Buist, 2010)。性别相同的同胞之间可能拥有更为相似的环境(Samek, McGue, Keyes, & Iacono, 2015),如关系亲密的同胞的同伴网络存在较大的交叉(Kothari, Sorenson, Bank, & Snyder, 2014)。亲密的同胞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较多(Low, Shortt, & Snyder, 2012),因此获得同胞支持的可能性更大,而较高的同胞支持能够弥补较低的同伴支持而降低个体的孤独和抑郁水平(van der KappDeeder, Vansteenkiste, Soenens, & Mabbe, 2017)。另外,相对于兄弟,姐妹之间更多是知己、支持者,年长的姐姐对年幼的妹妹进行保护和照顾,因而有利于年幼者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Killoren & Roach, 2014)。对墨西哥裔移民家庭的研究也发现,姐妹之间的同胞关系越亲密,年长者对年幼者的照顾和责任感越强,越有可能降低年幼同胞的风险(ColemanMinahan & Scandlyn, 2017)。因此,年龄差距较大时年长者对年幼者的照顾和责任越多,对于女生和年龄差距较大的被试的适应发展越有利。
本研究从同胞关系的角度对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重要却一直受到忽略的家庭P系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新的角度对独生和非独生子女适应状况的矛盾结论进行了解释和补充。鉴于同胞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关注孩子之间,尤其是年龄差距较小的兄弟之间的情感联系,努力培养同胞之间亲密而非冲突的关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评估学生适应状况时也应考虑这一独特的因素,结合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予以指导和帮助。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分析的问题。(1)尽管结构性因素如性别组合、年龄差距等会调节同胞关系对个体适应的影响,但是同胞之间的互动方式如模仿或区别化是更重要的影响同胞关系作用的调节变量(Whiteman, Jensen, & Maggs, 2014),因此今后要逐步开展对同胞关系作用机制的研究。(2)同胞关系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当前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还有显著的长期效应,如能够预测个体30年后的抑郁症状(Waldinger, Vaillant, & Orav, 2007),因此,需加强对同胞关系作用的纵向和持续追踪研究。可以说,同胞关系是个体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关系,是一种兼有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性质的交叉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存在重要影响。然而相较于亲子和同伴关系,同胞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理论争议较大,值得探讨的问题仍然很多。
5结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二孩非独生子女的同胞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性别相同的同胞关系更亲密,年龄差距对同胞亲密和冲突关系存在显著影响,年龄差距较小的同胞之间冲突较多。本研究还探讨了同胞关系对大学新生适应和孤独感的影响,发现同胞亲密关系比冲突关系更能预测大学新生的适应和孤独感,但是被试性别、同胞性别组合、年龄差距和出生顺序等因素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包文婷 (2012).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与教育启示. 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
杜欣 (2015). 大学生性别角色、自尊于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傅茂笋, 寇增强 (2004). 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8, 635-637.
方砸澹 沃建中, 蔺秀云 (2005).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3(2), 95-101.
卢春莉 (2004).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 山西大学.
李惠 (2007). 家庭动力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定量与定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
潘朝霞 (2009). 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 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大学.
佘丹丹 (2011).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大学.
陶沙 (2000). 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81-87.
温忠磷, 侯杰泰, 张雷 (2005).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心理学报, 37, 268-274.
王中杰, 王宇中, 赵江涛, 贾黎斋, 郭娜, 张海涛 (2014). 夫妻的人格特质及其匹配类型与婚姻质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 221-226.
邹小勤 (2013).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厦门大学.
张雪丽 (2015). “单独二胎” 新计生政策下儿童同胞关系及相关因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医科大学.
张杰 (2016). 大学生同胞关系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鲁东大学.
Andsager, J. L., Bemker, V., Choi, H. L., & Torwel, V. (2006). Perceived similarity of exemplar traits and behavior effects on message evalu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3, 3-18.
Aguilar, B., OBrien, K. M., August, G. J., Aoun, S. L., & Hektner, J. M. (2001). Relationship quality of aggressive children and their siblings: A multiinformant, multimeasure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9, 479-489.
Buist, K. L. (2010).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 a latent growth curve approach.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4, 400-410.
Buist, K. L., Dekovi, M., & Prinzie, P. (2013).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 97-106.
Button, D. M., & Gealt, R. (2010). High risk behaviors among victims of sibling violence.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5, 131-140.
Buist, K. L., & Vermande, M. (2014). Sibling relationship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hild competence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8, 529-537.
Cicirelli, V. G. (1994).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 7-20.
Campione-Barr, N., Lindell, A. K., Greer, K. B., & Rose, A. J. (2014).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mediator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dolescents emotional adjustment.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6, 749-758.
Coleman-Minahan, K., & Scandlyn, J. N. (2017). The role of older siblings in 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Mexican-origin young women in immigrant families.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 19, 151-164.
Doughty, S. E., McHale, S. M., & Feinberg, M. E. (2015). Sibling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ies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6, 589-608.
Derkman, M. M., Scholte, R. H., Van der Veld, W. M., & Engels, R. C. (2010). Factorial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6, 277-283.
Furman, W., & Buhrmester, D. (1985).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ir social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448-461.
Fraley, R. C., & Tancredy, C. M. (2012). Twin and sibling attachment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 308-316.
Feinberg, M. E., Solmeyer, A. R., & McHale, S. M. (2012). The third rail of family systems: Sibling relationships, mental and behavior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5, 43-57.
Gamble, W. C., Yu, J. J., & Kuehn, E. D. (2011). Adolescent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adjustment: sibling trustworthiness and modeling, as factor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fluencing these associations. Social Development, 20, 605-623.
Killoren, S. E., De Jesús, S. R., Updegraff, K. A., & Wheeler, L. A. (2015).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Mexicanorig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amilism values and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41, 1-10.
Kim, J. Y., McHale, S. M., Osgood, D. W., & Crouter, A. C. (2006). Longitudinal course and family correlat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77, 1746-1761.
Kim, J. Y., McHale, S. M., Crouter, A. C., & Osgood, D. W. (2007). Longitudinal linkages between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adjustment from middle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 960-973.
Killoren, S. E., & Roach, A. L. (2014). Sibling conversations about dating and sexuality: Sisters as confidants, sources of support, and mentors. Family Relations, 63, 232-243.
Kothari, B. H., Sorenson, P., Bank, L., & Snyder, J. (2014). Alcohol and substance use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The role of siblings. Journal of Family Social Work, 17, 324-343.
van der KaapDeeder, J., Vansteenkiste, M., Soenens, B., & Mabbe, E. (2017). Childrens daily wellbeing: The role of mothers, teachers, and siblings autonomy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Development Psychology, 53, 237-251.
Lee, T. R., Mancini, J. A., & Maxwell, J. W. (1990).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 contact patterns and motiv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431-440.
Low, S., Shortt, J. W., & Snyder, J. (2012). Sibling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The role of modeling, collusion, and conflict.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4, 287-300.
Milevsky, A. (2005). Compensatory patterns of sibling support in emerging adulthood: variations in loneliness,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2, 743-755.
Milevsky, A., Smoot, K., Leh, M., & Ruppe, A. (2005). Familial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 and the nature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emerging adulthood.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37(4), 123-141.
McHale, S. M., Updegraff, K. A., & Whiteman, S. D. (2012).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influence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4, 913-930.
Noller, P. (2005).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 learning and growing togethe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1-22.
Noller, P., & Northfield, K. (2000, April). Youngsibling relationships: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individual adjust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Australasian Social Psychologists, Perth, Australia.
Russell, D. W. & Cutrona, C. E. (1988).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UCAL Loneliness Scale.Unpublished manuscript, Center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Iowa.
Stauffacher, K., & DeHart, G. B. (2006). Crossing social contexts: relational aggression between siblings and friends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 228-240.
Samek, D. R., McGue, M., Keyes, M., & Iacono, W. G. (2015). Sibling facilitation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lder and younger sibling alcohol use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5, 638-651.
Updegraff, K. A., & Umaa-Taylor, A. J. (201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udy of Mexican-origin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amily Process, 54, 205-216.
Whiteman, S. D., Jensen, A. C., & Maggs, J. L. (2014).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siblings alcoholrelated attitudes, use, and delinquency: evidence for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influence process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3, 687-697.
Waldinger, R. J., Vaillant, G. E., & Orav, E. J. (2007). Childhood sibling relationships as a predictor of major depression in adulthood: A 30year prospectiv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4, 949-954.
Abstract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负面影响;健康教育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然而,网络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这种情况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1.1网络对大学生认知的负面影响认知是指感觉输入的转换、归纳、阐述、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思考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过程[1]。互联网作为新生的第四大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量与传播量。在网上,大学生面对大量高速度呈现的信息,往往只是快速地切换网页浏览,而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出现感知“适应”。所谓感知“适应”是指人们长期在感知同一事物后容易导致对该事物感受性的降低。其次,网络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大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在网上接触海量信息。但是,当外界信息的输入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即信息过载,容易造成人的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再次,由于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不愿意深入思考问题,懒于追问事物的本质。另外,在思维发展过度形象化的同时,大学生过多地依赖现成的信息而忽视实践,阻碍了其思维过程的深化。
1.2网络对大学生情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情感活动非常丰富多彩,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新的需要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情感日益丰富,并且十分强烈,富于激情,表现出冲动性和爆发性的特点。他们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情绪一旦爆发,即使情境消失,还会转化为心境,其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大学生在发展中需要情感的表露,需要自我情感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他们不但需要表现自我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要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及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只有置身于人与人的情感互动的氛围中,大学生才能不断发展、完善、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尽管在网络中通过文字和符号也可以进行情感的互动,然而,毕竟同现实的面对面的交流和表达还是有区别的。在网上,大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思想感情的机器,无论网页再精彩,再生动,也是一种机器的界面。网络只是以程式化的方式展示和传递信息,人们无法体验与感受面对面交流的情感色彩,久而久之,必然引起情感匮乏和冷淡,在现实中不愿表露情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情感表达,感受不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出现情感异化与迷失。
1.3网络对大学生精神意志的负面影响网络这个包罗万象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那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极易不自觉地对在网络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最终无法摆脱,导致网络成瘾。这种现象与病理性赌博极为相似,具有强迫性和失控性。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往往缺乏意志力,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甚至还做白日梦。他们对学业、家人、同学等漠不关心,而对网络世界则时刻记挂,盼望再次上网,一旦上网又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导致过度使用网络。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使得这些大学生丧失了远大的理想,往往是上网精神高度兴奋,下网则颓废、消沉。
1.4网络对大学生人格的负面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3]它既包括外在行为及其表现,也包含内在的心灵与精神状态,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呈现的整体状况与方式,使人的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4]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内容,在崇尚和追求个性化的时代,网络能够大大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和集体意识淡薄。“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模式上表现出较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也会使他们认识到虚假的一面。在网络界面中,当大学生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时,总是对信息持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多疑和不信任的偏执性人格障碍。
1.5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最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自由传播,但网络的发展也引起了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网络空间打破了大学生―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使得不同种族、不同国家间的多元化网络伦理信息与青少年头脑中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道德观念经常发生冲突与碰撞。多元化的无政府主义道德认识对于那些道德信念还未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直觉的道德情感和形象性的道德情感为主,而这种道德情感的产生与直接的道德情境和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但互联网攫取了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成长的土壤和空间,又提供不了相适应的道德情境。大学生直觉和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减少,最终导致用来丰富大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的许多途径和方法发挥不了作用。[5]
1.6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网络人际关系(communicationmediatedcomputer,CMC)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2]同传统的人际交往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交往对象的无限性等特点。网络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表现在(1)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在网络交往中,由于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文字描述或声音来判断或想象对方,因而很容易被网络交往对象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网络的匿名性和安全性使得那些心怀叵测之徒更方便发表负面言论,传播腐朽的思想意识。大学生长期触网,必然会使相当一部分受到社会垃圾的污染,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2)导致人际关系疏离。对网络的依赖乃至于迷恋,使得大学生人际接触大量减少,代之而来的是虚拟的人际关系。随着“数码个人”、“虚拟自我”等虚拟事物的产生,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成员进行虚拟的情感交流,很难形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可信和安全可靠的人际关系。有调查[6]显示,有53.0%的大学生说不清网络上是否有真正的友谊。由于热衷于虚拟交往,造成对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疏远,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疏淡,交往能力下降,个人又易产生焦虑、孤僻和压抑、冷淡等心理障碍。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该说也是相当丰富的,但在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影响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仍需进一步充实。
2.1加强网络意识教育要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教育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有选择地借鉴,有鉴别地吸收,培养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2.2积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网下和网上的心理咨询,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问题监督、预警机制,积极主动地对有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7]。
2.3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可利用创办网上电子读物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创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中,对预防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部分大学生通过上网逃避现实的倾向,高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摆脱虚拟世界,正确对待虚拟世界。
2.4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优势的一种有特色的道德教育。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日益普及的今天,面对互联网上“黄、黑、毒”的泛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确立网络上的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自觉做网络的主人,遵守网络规则,不传播非法消息,不使用脏话,尊重他人隐私,自觉维护网络正常秩序。为此,学校可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报告会及座谈、讨论、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和选择,增强其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2.5积极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社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大学生所出现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个等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中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主动调控自我等重要环节相应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教育中的自我调节、自我宣泄,以及自我升华、脱敏、惩罚等,可以改变认知能力,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龙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10
[2]郝文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D].河海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3:13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0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3
[5]任兴洲.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