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英语听说课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9:30

导语:在英语听说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听说课论文

第1篇

相关热搜: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改革效果。

 

大学英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听说课教学模式改进了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将教学软件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成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一、实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型模式的依据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强调了听说能力和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强调英语的实用性,积极探索实用性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已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进行,与以往笔试相比,听说部分的比重有大幅增加,占近50%,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整体思路。从2013级入学新生中,选出4个班为教改班,将读写课和听说课的课时安排进行调整,即,由原来的精读(4学时/周) + 听力(1学时/周)改为读写(3学时/周)+ 听说(2学时/周)。

 

教材分别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在课下,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或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开放性学习环境,避免了在单纯计算机环境下的学生封闭自我学习。

 

2.教学模式。我校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或网络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授课。具体教学模式如下:教改班采用3+2大学英语新型授课模式,即每周3课时的读写课程(《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课时的基于计算机的听说课程(《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同时还选取1个对比班,采用的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通过比较教改班和对比班学生的的听力成绩,可以比较出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听说课授课模式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效果。

 

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强调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

 

每个班级配备两名教师,读写与听说教师分开授课,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合作,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合作模式;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小组、英语学习俱乐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互动形式。

 

学习小组七人为一组,轮流当组长,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学生在课下既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师生互动区、英语在线、英语广播进行交流,还可以两周或一月一次开展英语学习俱乐部活动,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沟通。

 

3.教学评估。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个部分。其中形成性评估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听说课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每学期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记录和作业(含口头和书面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行监控和评估,形成性评估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主要为教研室命题的期末考试,分为听说考试和书面考试(其中,听说考试占40%,书面考试占60%),期末考试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70%。考试形式完全采用了教考分离的方式,考试内容以语言应用能力为准,不以语法为准,从而保证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三、我校大学英语分级合作教学的效果评价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对教改班学生进行期末水平考试,其英语听力客观题平均成绩比对比班高出0.2分;在两年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实验班的听力单项平均成绩比对比班高出近11分,总体过级率高出近1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同时,我们对教改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听说课授课模式的接受和认同情况。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都表示欢迎接受并且欢迎听说课教学改革。

 

他们认为,①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听说课教学环境优越,设备先进。能够提供大量英语纯正语音听力资料,纠正发音,锻炼听力;语音语调得到很好的模仿与学习。②对话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张口,从而提高口语能力。③听力与口语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但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还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自主掌控听力与口语的练习时间,学习进度也由自己掌握,效率较高。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对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可发挥实际指导作用。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新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要全面实施这一模式,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我校试点班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日趋完善,进而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改革,使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2篇

[论文摘要]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和实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专业特色出发,分析比较该专业的听说教学大纲和小学英语对听说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提出了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将听说课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中国的英语教学早已将教学重点由读写训练转为听说训练,这里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再累述。由于现在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将语言形式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联系,对英语初学者的小学生来说,就要从听说入手。鉴于此目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就应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就能增加该专业的听说教学的实用性,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技能。

那该专业的专业特色究竟是什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尤其是应用语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质量。老师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对初学者会有一种如音乐般的魅力;流畅的口语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高听力和口语学习的环境;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老师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应该是:有过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专业知识,较高的听、说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素养;有课堂演示,表演的特殊技能;掌握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能充分适应孩子的特点,通过开展孩子们喜爱的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解影响外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和外语教学理论,采取适当的听说策略等。有了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下一步就要研究听说教学的教法。首先要对比研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部2007年7月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说能力的一般要求(节选)

(一)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二)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二、小学英语新课标中对听说能力的目标总体描述(节选)

(一)一级(三、四年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二)二级(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三、对比分析

对上述听说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在达到其一般要求的同时应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用性。现主要从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方面讨论:

标准的语音。听说课中首先应该让每个学生过语音关。主要教学内容为国际音标的正确读法和发音方法,美式和英式音标的区别,听音辨音能力,重读、弱读,升降调,断句,正确拼读字母和单词等基本语音技能。语音的训练应该列为第一学年的教学重点,因为这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而且对小学生的英语入门和今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英文教学。要结合小学英语教法课,让学生在听说课中熟练掌握和应用小学英语的基本课堂用语及肢体语言。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就应该让他们在初学时接受全英文教学,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帮助下正确理解老师的指令,通过反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成自己的语言。这里我强调在听说课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去表达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曾有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动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发展空间。

能说会唱会表演。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得到提高的,其听说的能力也是在语言交际和应用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小学英语老师首先就应该具有说唱和表演等多种技能,并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些能力的培养就应结合教法课在听说课堂中得到体现。一般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采用的形式比较死板单一,如对话和讨论等。为了突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和特色,在听说课堂中可采用与小学英语课堂相似的教学模式,如语音模仿,两人及多人对话,讨论,简单评价分析,自编自演儿童短剧,用英文讲童话故事,看英文动画片,英语歌曲演唱和表演,诵读英文儿歌和绕口令等。通过这些形式,未来的老师们在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课中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建议

基于以上对听说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对此,还应该研究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因目前还没有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特定的教材,国内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仍选用《大学英语听力》配套教材或《新视野听说教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在目前使用的教材基础之上,合理选用,安排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增加能突出其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的材料辅助教学。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教材处理建议,以供讨论。

(一)教材结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专科用)》编写的,与精读,泛读,快速阅读,语法与练习配套的听力教材。其中每课都涉及口语训练,因而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教材。该教材着重听说的基础技能训练,材料大多以生活题材为主,在培养学生听懂基本语言单位(如语音,字母数字,单词,句型)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在语篇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提高他们对听说内容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听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同时教材所提供的题型与全国四,六级考试题型相似,可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首先具体分析教材结构:

教材每单元分三部分,包括单项听力技能训练(PARTAMICRO-LISTENING),语篇整体听力技能训练(PARTBMACRO-LISTENING)和口头练习(PARTCORALPRACTICE)。

1.单项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主要涉及语音练习,听音辨音,单词和短句等听力基本训练,培养初步的听力技能。结合课本练习和材料,教师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容易混淆的音素,失去爆破,单词和结构;学会对简单的语音信息做出判断和分析,包括对数词(年份,日期,年龄,电话号码,地址等),简单句的听写。同时,教师还应对语音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如音标的发音原理和技巧,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连读,省略,爆破等基本技巧的训练,还可辅以英语绕口令,歌曲等对学生进行训练。该部分要将听说结合起来,听和说所占的分量应该是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得到同样的提高。

2.整体语篇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短文的题材多为生活场景类,因而对学生来说内容不是很专业化,对提高口语表达也很有实用性。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分两个方面来安排教学:一是对应试听力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如主题句和关键词,猜测问题以及对不同类型问题的答题技巧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二是对提高听说能力本身的训练。影响听说能力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语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和非语言因素(如心理素质听力技巧等)。传统的听说教学把听和说独立教学,或者重听力而轻口语,重口语而轻听力,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两者应该并驾齐驱。该教材的听力材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类场景,如问候,介绍,爱好,学习,提供帮助,请求,致谢,道歉,购物,看病,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交流谈话密切相关,所以同时进行这些方面大量的听说训练,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还和我们以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课堂教学可采用先以说为主的热身运动,再精听教材内容,完成练习,为下一步积累语言素材,再就所听材料进行语言再现,之后再听材料模仿语音语调,规范表达。

3.口头练习。这部分主要进行以说为主的巩固扩展(如自编对话短剧,复述,讲故事,讨论等)。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正确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还要通过课外口语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课堂上习得的语言素材和拓展学生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让其意识到自主学习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导课堂。听说活动交替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在表达,交际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起到交际衔接和促进的作用,并把握时机,适时介绍听力策略和交际策略。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在听说课堂教学中突出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笔者建议将听说课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某些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首先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要让其充分认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知道自己应该学习掌握好哪些技能。有了这些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就要让其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真切的感受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将来从事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启蒙人,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对英语语言初步的感知能力。要让我们的学生以后有效的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就要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深切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活泼丰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选择他们想听,想说的话题和内容。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惧,紧张,羞涩等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先给他们充分的课前准备,再让他们在课堂上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渐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有了习惯,就有信心大胆用英语表达,说英语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其次是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障碍。通过听和模仿语言材料,先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再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学会使用肢体语言。这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加鼓励。具体的说,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以下课堂教学活动可供参考:

(1)材料复述:让学生复述所听材料的关键词,大意,主要情节,细节。不同形式的复述可就具体情况和材料的难易程度安排在听说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课后可以布置故事复述的练习,选材为儿童故事或童话故事,并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根据情节做出手势和表情进行复述。以后,逐渐增加难度,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情景对话。如在诊所,在车站,在邮局,在餐倌,在商店等。教师还可以提供英语短剧和动画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3)短剧表演。可以就听说材料进行改编表演,或让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短剧,并进行小组评比。

(4)英语儿歌和绕口令练习:儿歌和绕口令不仅是练习英语语音的语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且朗朗上口,节奏明快,便于记忆。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听音,辨音练习,培养英语语感,同时还为学生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素材。

(5)英语歌曲,歌剧表演:音乐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东西,所以英语歌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加强语言基础训练和讲解。每一堂英语听说课都有语言教学重点,教师在每课的听说训练之前,应该详细的向学生讲解在不同场景下应该用什么句型和表达方式,向学生介绍类似的表达法,比较英汉语言的差别,让学生尽量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在学生的口语练习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表达是的汉语式英语和语言错误。

3.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这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除了教材上的听说材料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之外,主要利用计算机设备来丰富课堂教学材料,将大量知识信息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播给学生。直观,立体,动感的图文音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播放英语歌曲,观赏英文影片,进行课堂语音和听说测试,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给学生提供课后的听说练习等,这些方式都能较快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加强课后练习。提高听说能力主要靠平时坚持不懈的练习,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让学生的听说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练习,安排各种听说活动。上面已经提到了利用局域网或校园网给学生提供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如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英文短剧剧本等训练听说的材料,汇编整理后自主练习,再让学生自己组织参加一些英语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听说,而且为学生今后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除了教法课之外,其它的英语专业课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都无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弥补教材的不足。而听说课是其中最灵活,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根据笔者在该专业八,九年的听说教学实践,形成了对该课程的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和改进,让学生在听说课堂中能听能说,重要的是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适应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也知道如何有效的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07.

[2]郝建平,李静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虞苏美,李慧琴.大学英语听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特点,探讨如何用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和激励措施组织教学实践,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并丰富及延伸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受到诸如四、六级英语应试教育的禁锢,若想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迈进,高校英语教学则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我在仔细调研、努力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找到一条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新模式,现阐述如下。

一、视听说课堂中文化教学、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讲越深刻,越仔细地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英语教师应在“视听说”课堂上有意识地输入英语国家的人文特色,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语言,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杜瑞清(2010)提到会说外语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关键是解决说什么及如何说的问题。也就是说,既要“会说能道”,又要有内容,说得恰如其分。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把对文化的学习和把握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

情感教育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英语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美国影片《Dead Poets Society》中,奇亭先生作为诗歌文学教师满怀爱心,抒怀,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更多的是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奇亭先生运用了大量的情感教学法启迪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结合英语视听说教学实际,能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愉悦、兴致盎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视听说课堂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更好地完成视听说教学任务,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摆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趋利而避弊。如英文歌曲(MV)欣赏与歌词填空、经典英语散文诗歌听读与背诵、英语视频欣赏与模仿,新闻英语的引进等。

英文歌曲中包含了西方历史、文化、思想和情感。学唱英语歌曲有助于学生英语语音技能的提高,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好地促进英语学习。带有MV的英文歌曲,通常是短小的精品,将美妙声音与生动图像相结合,英语语言与特定情景相结合,深得学生喜爱。

缺乏语言环境及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当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影视英语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影视材料不仅可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原汁原味的生活口语,而且生动的画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热情,既进行了语言听说训练又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真正做到了“视、听、说”相结合。

引进新闻英语完善和优化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和内容。语言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环境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新闻英语的时事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视听说课堂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以学生学习为主,引导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如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给角色配音、角色扮演、辩论、主题演讲、做幻灯片等,使学生充分进行实践。例如,每次上课后的前几分钟安排两个同学上台做英语自我展示。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视听说的视听材料与补充演讲之外,我还挑选了一些英语经典剧,如《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暮光之城》等,要求学生自主组合排演。有时,我要求学生给某电影编一个短小的续集或者对电影的结局进行改编,并表演出来。

另外,我通过每课跟读单词和绕口令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四、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

教师应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我认为,教师不应该采用点评式评价。情感教学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英语口语课堂氛围的关键。如果教师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师生之间就会缺乏尊重和信任。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学生重要的错误,应该适时指出;而对对内容没大影响的过错,可选择忽略。在调查问卷中,65%的学生表示“没有自信,很怕出丑”。这就是焦虑,它是大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拦路虎”,必须赶跑。在评价策略中,如果过多运用点评式评价就会打断学生的语流、思维,大大增加学生的焦虑感。

对于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信、放松、积极热情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情感教学法方面做更多的思考。

五、视听说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

课外我鼓励学生欣赏或学习优质的音、视频资料,如:英语演讲大赛实况,VOA和BBC广播,英文经典歌曲、影片,网络上好的英语视频及多套优秀英语学习资源,如:《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等。

注重开辟第二课堂。我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学们进行英语视听说辅导,网上答疑等。我校英语角为爱好英语的同学提供了练习英语口语的场所。

另外,采用更多样的形式,对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生加强引导和指导,使他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相关课外交流活动、自发研讨等,获取广博的知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英语的运用和内涵。

六、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视”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突出“听”的训练,把视听结合起来,是为了“说”。视听说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视”“听”“说”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教育部的《课程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2]杜瑞清.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听说能力 英文电影欣赏课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开设了英语视听说课程,目的是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主要侧重在基本生活场景和职业场景中英语应用能力。可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课程教材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以及高职学生自身拥有的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乐观。如何培养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一步完善听说环境,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阐释英文电影欣赏课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

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听说学习缺少兴趣,及格万岁是他们的目标。

(二)传统的英语听说教材的缺陷性

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视听说教材基本都是单纯的分模块、分话题或者分情景,这些教材中除了一些日常情景话题之外,也涉及面试等工作情景的话题,教学视频光盘也仅仅是情景对话的小片段。这样的听力材料和情景对话毫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因此无法吸引学生听的兴趣,也不能激发学生张口模仿英语。

(三)学生未来生活与英语听说关联性不高

当今就业压力之大,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严重和专业脱节,学生未来生活与英语听说关联性不高的窘境让学生缺少英语听说学习的动力。

(四)客观方面的原因

有些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室设施齐全,可是基础英语配套软硬件还不够完善,语音室里面的英语资源太少,没有为学生配置足够的英语听说资源。

三、英文电影欣赏课的优势和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语言丰富生动、难度适宜

在电影的选择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英文电影,这就需要了解和把握如今90后大学生的口味和喜好。根据问卷调查,90后学生最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前三位分别是科幻动作片、战争悬疑片、浪漫爱情片。二是要根据专业班级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电影的类型,一般来说男生多的班级或者理科班适合选择动作、战争片,而女生多的班级或者文科班适合选择爱情、动画片。三是要选择健康、积极向上的影片,这就需要课前要对所选的电影或片段进行筛选或剪辑。四是要选择有文化教育意义,而不应仅仅依据故事的情节。五是最重要的一点,要选择语言丰富生动、难度适宜的影片,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有一定的语言接收量,所以长时间的武打动作片不适合在课堂上用作素材。如《电子情书》《歌舞青春》《功夫熊猫》等比较适合英语初级学习者,《泰坦尼克号》《美女与野兽》《音乐之声》等比较适合英语中级学习者,《卡萨布兰卡》《傲慢与偏见》《触不到的恋人》等比较适合英语高级学习者。电影中丰富生动的语言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张开嘴模仿学习其中的单词、短语或句子表达。

(二)西方文化的魅力有吸引性

中国学生由于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方面面保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在欣赏西方英文电影的同时,也被西方文化深深影响和吸引着。西方的当地风景、建筑风格、饮食习俗、家庭观、爱情观、朋友观、等都让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如风靡一时的大片《阿凡达》,除了3D的科幻效果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影片了解当地的民族政策、、爱情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平衡发展以及影片所反映的环保意识。

(三)明星、歌曲、舞蹈、歌剧等的吸引力

年轻人大多有自己喜欢明星,歌曲种类,舞蹈类别,以及歌剧。电影中自己的喜欢的明星喜欢看美剧,学生也会喜欢看美剧,电影中自己喜欢的歌曲,学生会把英文歌曲学得非常棒,电影中的精彩舞蹈,学生会在话剧表演和晚会中重新改编,电影中的歌剧情节和故事也会让学生流连忘返。比如青春偶像校园歌舞剧《歌舞青春》一二三部都非常适合大学生观看,不仅语言难度适合,话题也都是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电影的男女主角都非常青春靓丽、多才多艺,电影的几个话题如篮球比赛、升学抉择、爱情自由都非常接近大学生的生活,电影里的歌曲让人百听不厌、大型舞蹈歌剧更是精彩绝伦,许多学生在课后会专门学习里面出现的英文歌曲。

(四)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

在播放电影时要保证学生听到的一定是英文,同时注意中英文字幕的切换,可以中英文间隔交替播放,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看着汉语字幕模仿原音或者翻译成简单的英语,也可以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配合电影画面翻译成汉语。可以在电影播放前用PPT播放介绍电影的年代、类型、主要演员、历史依据和背景等,可以选择精彩片段或目的片段播放,学生可以分组模仿角色配音,重新演绎精彩片段,可以挖掘电影的主题进行主题演讲或者辩论,等等。在所有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总结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并对电影中反映的文化、教育意义、主题加以总结,也可以就从何种角度来欣赏播放电影来做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1]陈奕曼. 电影在英语视听说课中的应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07(2).

第5篇

论文摘 要: 视听说教学是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融合多种媒体,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习目的语,迅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任务型教学的定义、理论依据,以及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出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任务型教学与视听说教学

1.任务型语言学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Prabhu(Howatt,1984)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他认为,语言学习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重视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个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提倡学生参与决定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并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

2.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视听说课程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分析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能否在视听说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运用,首先就要清楚它们各自的理论依据。

视听说教学的理论依据为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1)输入、输出假设理论。语言学家Krashen(1985)[1]认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而语言的输入必须具备了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及学生将要到达的更高一级的语言水平特征,才能有效。Swain[3]的“输出假设”认为:输出除了能提高语言的使用流利度外,还具有注意、出发、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功能。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要不断地验证和修正对输入的礼节,使输入转化为真正的吸入。(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所以学习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建构过程[1]。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但它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习理论(Vygotsky,1962)和建构主义理论。任务教学法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的语言和学习的理论,Vygotsky认为[6],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后才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教师和学习同伴的相互作用对个人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任务型教学与视听说教学在理论基础上的相通性使得任务型教学能在视听说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二、任务型视听说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1.学习者的主体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重视语言的学习过程,因此,任务设计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发挥主动性、任务要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任务设计要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语言,要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进一步认识目的语。

2.阶梯型任务原则。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任务的设计应体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形成由初级任务过渡到高级任务并且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任务链”[5]。

3.协作学习原则。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师生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进行协商和辩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要点

视听说课程是集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实践课,依据任务型教学设计原则,我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要点。

1.任务设计循序渐进、各有侧重。

在任务设计时,我将真实交际任务和其他为发展交际技巧而设计的任务,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能力等多项任务进行任务难易度分级,前面的任务为后面任务的完成作铺垫,即从导入过渡到有控制地提出任务,最后进行有真实意义的交际任务。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每个单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入,第二部分是听力,第三部分是口语训练,第四部分是拓展提高。导入部分通常是讨论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问题。该部分可作为听前任务,在学习新单元之前,提前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相对简单的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报纸、书籍等资源收集与主题任务相关的信息,在上课时的前五分钟时间里安排学生就所收集的信息做一个简短的英语口语汇报。听力活动进行前,教师可先提供有关题材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后附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看后参与讨论,这对理解难度较大的材料帮助较大。在第一遍视听时,设置“主题陈述”的任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材料进行理解。在第二遍视听时,采取精听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关细节问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一过程,教师注意听说结合,通过边听边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简要复述等方式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

2.小组协作弥补大班授课不足。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多,班级规模扩大,四五十人的大班非常普遍,甚至在有些高校,一百多人的大班英语课也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课堂上跟学生进行一对一口语会话的机会微乎其微,视听说课程大多变成了老师的演讲课,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配角。因此,以小组形式进行具有信息差的双向交流活动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我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知识语言水平、交际能力等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在分组过程中,保证每个小组的起点大致相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虽然每个学生都是各个不同的个体,但是他们要以团体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对小组最终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综合测评,这样需要小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小组学习能降低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产生的焦虑心理,同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加者,又是学习的管理者和受益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礼节与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7]。因此,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具体方法为:首先完成对学生入学英语程度的评价,然后对其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然后对学生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观察、课堂讨论、自我/相互评价、学习报告、作业、单元测验和课外实践等。两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者转变成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课堂活跃程度不断提高。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学生也减少了心理焦虑因素,积极开展角色扮演、讨论及辩论等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教学效果与反馈

经过两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从面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对学生访谈等方式获得的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普遍持肯定和欢迎态度,认为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学习《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形式生动,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主动性增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学习成效,获得成功感。并且学生通过与其他小组的对比,发现自身不足,找到提高的方向,实现学习上的良性互助。当然,这一新的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总结,使这一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并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 imput hypothesis and its rivals.In Ellis,N.(Ed.)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London:Academic Press,1994:45-77.

[2]Prabhu,N.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A Perspectiv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6-47.

[3]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In G.Cook & B.Seidlhofer (eds.),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OUP,1995.

第6篇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实现其教育教学目的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是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语言艺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多次提到“教学艺术”一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的对话式教学亦是教学语言艺术的典型应用。在对话中,孔子采用了“不愤不启,不啡不发”“因材施教”等方法。回答弟子的问题时,不是全盘说出答案,而是在教学中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弟子,回答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关于教学语言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亦不少。但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笔者发现目前从事此研究的大多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关于高等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还少有涉及。本文从具体课程教学实践人手,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与江西财经大学合办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实验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努力探索教学语言艺术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教学语言艺术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为满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经江西省教育厅正式批准,2014年,笔者所在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与江西财经大学在“会计学专业”联合试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经历了十年寒窗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教师,普遍都具有一种美好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美的语音语调,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愿望,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渴望。本文以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选用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从课堂导语艺术、课堂提问艺术、课堂结语艺术三个方面谈谈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导语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想要在一堂课的开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导人非常重要。课堂导人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课堂导人,避免单一的导人方式。下面,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谈谈课堂导人的几种形式。  

1.讨论导人型。提问导人的方式,是传统的导人形式。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在教授新课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的需要,设计的问题,应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讨论,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促进学生开流。  

 例如,在学习十二单元“The I nternet”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Have you ever done onl i ne shopping?Have you ever chatted with a stranger online?   

提问讨论导人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评价,对主动发言的同学表示赞扬鼓励。[z]大多数英语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但应避免重复、单一使用。  

 2.音乐导人型。优美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在教学导人部分,选用适当的英文歌曲,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如果教师自己演唱或邀请学生唱,效果更佳。  

 在学习“musi‘单元时,就非常适合歌曲导人型。教师选取一首耳熟能详或时下流行的英文歌曲,如“丁ake me to your heart”或“Let it go",便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播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跟着合唱。通过听英文歌曲,学生的听力能力亦得到一定的锻炼。有些学生因为对歌曲的喜爱,主动练习单词的发音。歌曲听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歌曲、歌手、乐队等相关话题,鼓励学生用英文表达。   

采用歌曲导人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但教师在选用这种方式时,必须结合教学需要,避免脱离教学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影视资料导人型。如今,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影视资源来辅助教学。影视资料,一定程度上再现了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感同身受。  

 在学习第十单元“Disasters"时,教师可以播放一系列自然灾难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灾难的危害,便于随后展开讨论。影视导人也适用于十三单元“human virtues"。教师播放三、四个人物的事迹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这些人物所体现的美德。  

 适当的影视视频,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渲染气氛。但在使用时,教师要把握视频播放的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4.游戏导人型。新课导人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把教学任务渗透到游戏过程中,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谜语是常用的游戏之一。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猜谜往往很感兴趣。在学习第二单元“Foodand drinks"时,教师可准备一些常见食品的英文谜语,让学生猜。在猜谜的过程中,学生需认真听取谜面信息,随时可以抢答。十一单元“f amous peopl e"也可以采用猜谜的形式。教师列出几条名人的提示,让学生抢答,亦可让学生提问,教师只能回答“Yes'’或“No"。例如:"Is he a Chinese?""Is he asportsman?",学生根据老师的回答,猜出名人的名字。   

导人时还可以采取表演的游戏。如第一单元“sports",请一名学生上台,通过肢体语言表演一种运动,其他学生抢答。   

游戏导人的形式,能够迅速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融人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热烈,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开教学。   

(二)课堂提问艺术   

英语视听说课程,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它要求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听懂老师的话,还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说,老师少讲,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用的引导方式就是“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既有助于教师组织调控教学安排,引导学生思路定向,同时也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下面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介绍几种提问的方法:   

1.对比式提问。对比式提问,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旨在使学生理解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culture"这单元时,提问:中国人结婚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西方人的婚纱为什么是自色的?通过分析对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可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列举平时生活中发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2.想象式提问。想象式提问,是指基于教学内容而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思考,针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思索讨论。例如,在学习“sariet犷时,提问:想象20年后的大学校园是怎样的?  

 3.激趣式提问。激趣式提问,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学习“sports'’这个单元,提问: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s star?教师可以先示范,谈谈自己喜欢的运动明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探究式提问。探究式提问,是针对某件事情,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回答这类问题,学生需要分析、归纳、总结,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习disaster这单元,提问: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有哪些?海平面上升会带来哪些后果?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练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些学生往往以为自己理解问题的含义,心里有个想法就可以,其实不然。只有当学生组织语言,练习用完整的英文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才明自这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三)课堂结语艺术   

课堂导语固然重要,但课堂结语也不能忽视,否则,虎头蛇尾,亦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反之,画龙点睛。精彩的课堂结语,能使学生回顾教学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并能启发学生,使学生课外自学。下面,同样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谈谈几种课堂结语。  

 1.画龙点睛法。这是最常用的课堂结束语。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老师运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总结。  

 2.承上启下法。在归纳本次课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自然过度到下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布置一些作业,安排学生预习。例如在11单元“famous peopl e"教学结束时,可以展示几位网络名人的图片,如马化腾、马云,让学生课后查找他们的事迹,下节课上课时,请几位学生发言,从而引导出12单元“the In-ternet”的话题。  

 3.发散结束法。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dreams and ambi-tions"这单元时,学生已经讨论了各自的梦想,那么最后,让他们谈谈,要实现这些梦想,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4.放松结束法。有时,因为教学安排紧凑,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教学目标提前完成,这时,就可以采用放松结束法。师生可以一同听听音乐,共同欣赏一个简短的电影片段,或者纯粹聊天。这样的结语方式,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7篇

关键词: 说课 英语专业师范生 策略

一、说课的定义

师范生在找工作中都要参加说课或讲课选拔考试,所以对于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学校的英语教学法课上说课的训练尤为重要。“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方贤忠,2008:1)。从该定义看出,对师范生来说,应先熟悉教材进行备课,写说课稿,然后在课堂上对老师和同学进行说课,最后由老师评讲。

“说课与讲课的相同之处在于:最终目的都是确定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教学途径。说课与讲课的差异表现为:说课对象是教师、评委和领导。讲课对象则为学生;说课主旨是让听者了解教学方案及如何达到育人的目的。讲课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直接进行教书育人;说课主线是讲教学设计思路。让听者推测教学情况。讲课则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说课重点是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法依据。说课属于教学研究范畴,讲课属于课堂教学范畴”(王淑芳,2004:132)。

二、说课的意义

1.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说课过程中要分析“讲什么、怎样讲和为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而“怎样讲”需要师范生详细了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正确分析学生水平和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讲解“为什么”需要师范生详细地分析自己使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师范生充分地钻研教材,学习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2.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撰写说课稿的过程中,师范生需要分析教学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而采用合适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来完成说课。而在说课后,经过老师的讲评,他们会发现自己学习理论学习的不足,从而进一步钻研理论知识。所以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二者的结合。

3.说课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未来的教学研究

在说课过程中,师范生钻研教学相关理论为自己的说课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培养了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师范生对自己一节课的导入、呈现新知识、练习和巩固等教学环节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他们就会回想在大学时说课的训练过程,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相关的理论。他们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检验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写出教学论文,从而促进了他们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三、说课的内容

英语专业的师范生要熟练掌握初中和高中英语说课内容。它们包括以下方面。

1.说教学材料

说教学材料应包含教科书及所选取课时的功能和地位。

(1)教材

说教材应说明出版社、第几册课本、第几单元、第几课时。比如Go for It,People’s Education Press,Grade 8,A,Unit 6,Section B。

(2)功能和地位

每一单元都侧重一个功能,说课时要明确指出。比如:“Talking about weather,protecting environment,describing people...”每一单元的功能在教材的目录里都能找到。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应简要分析本课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甚至在素质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晓杰,2002:35)。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哪些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能力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哪些能力。例如:“The ability of describing people,the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weather...”情感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方面获得哪些提高。例如:“loving our country,cherishing friendship,keeping a healthy living style...”

3.说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包含很多方面,其中的几个方面是重点,几个方面是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不一定是难点,但有时难点恰好是重点。难点和重点的划定取决于教学材料、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及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一部分要讲清楚划定重难点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划定这几方面是重点,另外几方面是难点。

4.说学情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性格特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自制力和主动性是不一样的。城市和农村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差别。所以该部分师范生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从而为正确地确定教学重难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5.说教法、学法

在英语教学法课上,学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教无定法。一节课不可能仅仅利用一个教学方法,师范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授课。

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所以师范生要设计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合作学习,或者每人独立思考进行自主学习等。

6.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说课的中心环节。一节课要分几步完成,每一步的时间等。而说课中老师除了讲明每一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做哪些活动外,还要解释原因,即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使用3P教学法,老师习惯采用以下步骤:“Warming up,Lead-i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Summary,Homework.”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老师习惯采用以下步骤:“Warming up,Lead-in,Pre-task,Task cycle,Language focus,Homework.”

7.说教具

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一些教具辅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多媒体、图片、卡片、实物、磁带等。在说课过程中老师要解释选择某些教具的原因。

8.说板书设计

在说课过程中,尽管可以使用多媒体,老师也要使用黑板展示一下自己的板书设计和自己的粉笔字书写技能。同时要解释一下把黑板分部分,哪一部分写标题,哪一部分写重点词汇和句型等。

四、英语专业师范生说课策略

在说课过程中,仅仅了解说课内容是不够的。师范生还要掌握以下说课策略才能把说课成功进行。

1.充分准备

在说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师范生要熟悉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并进行充分演练。

(1)熟悉教材

说课是以教材为基础,所以师范生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参考书,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认真阅读教学大纲,领会大纲的要求。

(2)撰写说课稿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师范生开始撰写说课稿,每一部分要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内容要条理清晰、思路分明。

(3)课件制作

在说课稿撰写完后,师范生把说课内容做成幻灯片,借助多媒体电脑进行说课。制作幻灯片要简洁明了,如果太过华丽、动画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对内容的学习。同时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呈现单词的意思,使用视频进行导入,使用音频进行听力训练,等等。“呈现板书设计的幻灯片底色最好用黑色、长方形,字体用白色,以达到仿真效果”(罗晓杰,2003:50)。

(4)充分演练

课件制作完毕,师范生需要熟记说课稿,自己在电脑前进行多次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争取做到不看讲稿,但也不是在机械背诵说课稿。“教师可以侧身站立,用余光看屏幕。既不能无视幻灯片内容流利地背‘说’,也不能眼睛盯着屏幕照读幻灯片内容”(罗晓杰,2003:52)。

2.熟练说课过程

说课过程要进行顺利,师范生还需要充分熟练说课过程。

(1)把握好说课和讲课的关系

说课不是讲课,讲课只讲解“教什么和怎样教”,而说课还要加上“为什么”。有的师范生把说课当成讲课进行了,只注意到了说课内容中的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其它很多环节。但在说课过程中,说课老师可适当地表演教学中的某个片段,作为例子进行讲解,之后再返回来继续说课。

(2)问候和致谢

说课当中对细节的把握也很重要,在说课之前要对听课的老师、领导和同学们问候、鞠躬,进而开始说课。说课结束后,要鞠躬并致谢。尽管是一个小的细节,但它却会影响评委们对讲课老师的印象。而该环节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中尤为重要,他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3)时间的把握

说课过程一般是20分钟左右。河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说课的时间要求是15―18分钟。时间不够或超时都要扣分。所以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时间应在16分钟较为合适。

3.教态

说课尽管不是讲课,但在说课过程中,自然得体的教态也非常重要,师范生在说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面部表情、语调、手势语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说课内容。

(1)激情

老师说课时要教态自然,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欢教学、喜欢学生,面带微笑、富有激情,使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具有感染力。

(2)着装

师范生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中或说课比赛中,着装也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衣着得体、大方,所穿衣服不要太华丽,也不要太简朴,要看起来像一个老师。否则也会大大影响说课的效果。

(3)课堂互动

说课过程不是平铺直叙地对内容的讲述。在说课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展示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两个例子。比如在展示“导入”、“呈现”环节,师范生可以假设教室里有学生,可适当地问一两个问题。如果在大赛中,可以向观众问几个问题,进行互动。

4.语音语调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师范生应该具备好的英语发音。纯正流利的英语在找工作的说课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师范生要坚持经常练习发音。同时说课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5.微格教学

在对师范生的说课训练中,微格教学有利于形成师范生从“要我练”转变到“我要练”的积极提升自己的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一种有理论有实践、形象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是训练高职高师学生教学基木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林丽端,2009:71)。教学法老师可利用微格教学,在学生的说课过程中进行录像。之后参照录像,教学法老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具体形象的录像会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说课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心服口服地对缺点进行改正,对优点进行发扬。

6.突发事件

在说课过程当中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师范生在说课前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沉着冷静地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在说课过程中,麦克风突然掉到地上摔坏了,课件中的视频在电脑上打不开了,突然断电了,突然忘词了,单词拼写错了等。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处理。

总之,说课对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要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熟悉说课内容。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撰写说课稿,制作课件,充分演练,熟悉说课步骤,把握好教态,使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并沉着应对突发事件。这样他们在说课过程中会熟练自如,获得成功,并为他们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给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贤忠.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林丽端.高师英语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09.1:68-72.

[3]罗晓杰.试论英语说课讲稿的撰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2.4:35-38.

第8篇

1.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

2.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三十年发展状况分析(1983-2012) 

3.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

4.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5.新世纪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二)——学生需求分析

6.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7.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8.大学英语生存危机及其学科地位研究  

9.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  

10.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  

1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 

12.教育生态环境下分层次递进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13.转型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追问

14.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15.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

16.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热点的领域构成与拓展趋势——基于CNKI学术期刊2001年—2014年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17.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研究——以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为例 

18.对我国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再思考 

19.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20.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观的调查与分析  

21.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 

2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写在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闭幕之际

23.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材  

24.我国大学英语消亡的理据与趋势分析  

25.英语通用语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  

26.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27.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

28.隐性语法教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型任务设计 

29.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31.“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

32.制约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  

33.一项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调查研究

34.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35.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

36.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 

37.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授课教师角色定位及角色转换 

38.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39.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两名大学英语教师个案研究

40.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置议  

4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  

42.从《要求》到《指南》: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课程设置 

43.新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和问题 

44.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课堂提问层次的区别 

45.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微课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 

46.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47.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与思考  

48.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逻各斯” 

49.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国内C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1994-2013)

50.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  

51.大学英语教学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52.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一)——学术英语  

53.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向右还是向左?  

54.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育  

5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

56.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  

57.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58.近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述评  

59.基于英语专题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60.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6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

62.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63.目标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64.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65.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  

66.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与教师发展——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评审手记 

67.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析  

6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69.基于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70.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

71.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  

7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微——从“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评分标准说起 

73.大学英语CBI主题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74.教育信息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75.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培养国际化人才——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重新定位思考

76.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拨效应研究 

77.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78.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 

79.试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一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实证研究

80.对接新目标 创建新体系 适应新需求——写在“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出版之际

81.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中的需求与条件分析 

82.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

8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84.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85.大学英语师资的转型与培养  

86.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  

87.大学英语听说机考尝试 

88.关于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日记研究的思考

89.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的一次新突破 

90.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 

91.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 

9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阈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9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学科化、中国化 

94.制约我国大学英语词汇要求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95.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96.阅读理论和技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97.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

98.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99.基于经典英语模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简策略

100.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01.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102.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03.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的改革实践为例

104.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 

105.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  

106.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 

107.构建“4+2+1”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108.大学英语写作多样性评改反馈研究 

109.大学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研究

110.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 

111.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调查研究  

11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3.应用数字化写作平台干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114.自主学习和大学英语教育 

115.对十年来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实施情况的总结与思考

116.大学英语微课内容选择范围的研究 

117.大学英语传统视听说教学模式和网络交互式视听说模式的对比研究

118.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119.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生态化思考

120.《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教法初探

121.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

122.论大学英语语法的地位 

123.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124.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建构 

125.我国港台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比较与启示

126.研究型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 

127.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28.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129.在线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130.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

131.建构和完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一个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视角

132.试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133.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

134.词语搭配现象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第9篇

1、开展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大学习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 改革有关文件和教育教学理论,用崭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工作。本学年除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有关材料外,我们还请林玉莲师、林侃师介绍了“反思型”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学习体会。

2、继续开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使“创设情景、激发 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这个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更深入人心,并加以推广。20xx年12月陈宜师在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开了一节高二公开课,接待了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和市英语教师,反映很好。

3、初步开展“教学反思”工作,专门利用一次组会请李玲师谈学习“教学反思”的个人体会,并由陈宜、林侃、吴应实、李玲、林玉莲、刘敏几位教师率先完成“教学反思”的课堂录像,教案设计和论文工作。

4、高一年段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研究性学习”课程,充分 利用校内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十几个课题的研究。

5、高二年段开设了“英语听说”“英语基础”的选修课;在5月的“科技 节”我组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限时编说故事等活动。

6、组织开展省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鼓励 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课堂学习的模式的探究,为研究性学习创造更好条 件。2002年5月林侃师开了一节“任务型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市级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