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风险防范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9:33

导语:在风险防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风险防范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风险防范发展策略

1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随着危机的蔓延,将考验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新华财经报告指出,目前银行贷款增速开始下降,贷款质量有恶化的趋势,贷款组合中占比较大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资产质量下滑尤其令人担忧,零售业务也出现放缓的迹象。

1.1利率、汇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币债券投资损失和潜在风险,尽管中国银行业持有与危机相关的各类资产总量是有限的且提取了一定的拨备,但是现在这些产品的潜在风险,仍可能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显露,商业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高,在利率和汇率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市值变化比较剧烈。同时全球也进入了低利率时期,银行外币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控制面临新的压力。

1.2合作伙伴风险

在银行业的改革与开放进程中,我国引入了30多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瑞士联合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国际银行业巨头。它们的参与对于中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外资战略投资者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其中部分外资战略投资者因自身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开始减持或出售其所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

1.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投资资产价值下降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美国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而破产的负面影响正蔓延至中国金融机构。如招商银行率先披露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第二,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将进行更多的拨备并加强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金的成本;在未来利率下调的预期下,将可能缩小银行的利差;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等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缓慢。

1.4信用风险

目前国内出现的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回调,开发投资资金紧张及房地产销售面积不断下滑的情况,未来房地产市场大幅回调甚至出现崩盘,断供将更加严重,这会导致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乃至金融危机此外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本杠杆比率偏高、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信贷资产质量低。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信用风险逐年加大,公司的违约风险将迅速上升。

2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依然稳健,防范风险的各项指标处于较好水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除去国际金融危机的潜在威胁,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所带来的风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2.1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重心在于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新协议提出维持资本金8%的比率不变,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提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选择方案、对操作风险提出多层次衡量方法和市场风险衡量方法。委员会要求监管机构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并对每一家银行的资本变动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同时要求银行根据风险变动状况相应调整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依据其承担风险的大小。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引入了市场约束机制,要求银行必须及时、可靠、完整地披露关于资本水平、资本结构、风险状况等信息,接受市场监督,以便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

2.2针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建立预警机制

针对此次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防范:一是坚持有效隔离风险的跨市场传递,加强对大型银行的并表监管,加强跨业、跨境风险监管;二是严格实施二套房政策,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三是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估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大计提拨备力度;四是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资产证券化;五是加强理财产品监管,严格防范创新业务风险和误导性销售。同时对此次由于次贷而引起的金融危机,我国银行应关注以下方面并及时预警:一是汇率变动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管理问题;二是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海外投资构成的影响,包括全面评估次贷危机、“两房”危机及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损失;三是密切关注抵押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及时评估有关风险,审慎计提相应减值准备,择机出售相关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资产支持债券等,最大限度维护资产安全;四是关注国际游资对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

2.3完善银行自身经营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

根据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加以完善:其一是加快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公司治理是在既定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构建,因此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权制度的优化;其二是转换经营机制,应从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两方面人手。在风险控制方面,应建立集中控制、独立评审的贷款发放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数据信息中心,提高信用评级能力,掌握先进的信用风险衡量和管理方法。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结构使委托双方利益相容。

2.4推进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形成真正市场化的银企关系,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为国有企业提供有效地融资渠道。企业可以借助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降低企业的负债比例及信贷资金需求压力,优化财务结构。最后为逐步推进国际金融自由化。在脆弱性没有得到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应当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强以后,实施金融的对外开放。

2.5加强法制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约束

我国应针对在金融制度、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及金融技术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起前瞻性的法规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宽泛性总体框架设计的前提下,重点对金融发展的目标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法律约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我国政府必须对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和经营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约束及监管,同时应对国内商业银行进行适度保护,以避免金融业开放对国内金融体系造成过度冲击。

第2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正从医疗服务等个人卫生服务领域向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转变,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加上实行药品招标后药品利润空间压缩等因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但现阶段就这方面问题研究的相对较少,笔者将在本文中,就如何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背景分析

1、宏观风险管理环境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策、社会、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市场逐步放开,民营、外资和合资医疗机构陆续兴办,现实或潜在的竞争者其竞争策略的变化,造成医疗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国家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深入,卫生补偿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药品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医疗定价不合理等境况都对医院收支结余产生重大影响,加上医院建设自筹资金比例过高,只能借助于负债筹资,这些都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疾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患者需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给医院财务造成风险。

2、医院微观风险管理环境不容乐观

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资金筹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的各个环节中。筹资环节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负债总量过度、负债结构不合理等。一定的负债有利于降低医院资金成本,与此同时,过度的负债筹资会加大医院的财务风险。在投资环节上,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后,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自身的投资决策能力都会影响投资的最终成败。此外,医保部门监管措施严密、力度加大,医院为此垫付了大量资金,对营运资金产生重大影响。在使用资金环节中,为了日常业务活动的需要,医院要购置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物资等,这部分业务花费在医院流动资产中占很大的比例,各类物资购进比例、采购计划、周转情况等,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

1、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2、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了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医院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而且要根据本医院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来保证医院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我们国家的医院大多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在实践中难以将医院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同时,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执行不力,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3、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目前,医院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医院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医院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医院尚未建立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客观上存在于医院之外,医院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医院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医院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医院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医院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医院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营运资金的管理体现于医院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医院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药品材料、往来账款等,一般占医院总资产的30%左右,因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以此为重点。同时,要认识到财务危机通常都是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各种危机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资金运动的“晴雨表”——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的不同变化上反映出来。这样,通过观察这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优劣变化,便可以对医院的财务危机发挥监测预警作用。为此,医院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好地监控医院负债状况,有效规避负债运营风险,可以根据各个医院自身特点和负债规模的大小,结合资金运营状况,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建立全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通过收集有关财务信息,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医院获得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敏感性预警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经常性监控,在警情扩大或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信号,使其充分发挥“警报器”的作用;并通过对医院每一重要决策活动将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进行预先分析测定,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考核医院运营业绩,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合理建议。

3、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要辅以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说来,首先要成立财务处风险防范小组。风险防范小组成员一般由财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和门急诊、出入院处组长等各个岗位人员组成。其次,风险防范小组要引入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对目前习以为常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医院来说,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病人欠款管理、住院医药费减免等环节,据此需要制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如《业务收入解缴制度》、《财务收费退费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住院病人费用核改操作规范》等项目。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立了与之配套的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实践中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4、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基础,因此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点对医院来说也不例外。首先,医院应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分别从预算、收入、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结合本单位实际境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同时,加强对医院经营和决策的管理与分析,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审计再监督职能,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足额提取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坏账准备金,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并切实贯彻执行,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5、加强医院的流动资产管理

医院的流动资产占医院资产的绝大比重,因此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医疗应收款、应收住院病人医药费、其他应收款则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转速度快,说明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为了降低这方面的财务风险,要加强住院病人的预交金管理和催交欠费工作,做好各病区、医技科室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工作,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使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的管理,把医疗保险费的超支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及时清理债权,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坏账准备”。

医院存货中药品、材料占据比重较大,其周转速度快,则说明药品材料所占用的资金就越少,即医院的速动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低。药品材料管理要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周转不超过医院财务预警机制制定的天数。超过周转天数应查找原因,减少库存数量,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财产物资部门要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对于贵重物资设备、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建立物资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晓琴:浅议医院财务风险与预防[J].当代医学,2007(12).

[2]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

第3篇

关键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类型

1.1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

1.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1.1.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来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1.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某种难以预计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致使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1.1.3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当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收益下降,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1.1.4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杠杆。

2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常见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不外乎三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嫁。

2.1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2.1.1筹资风险的风险回避方法

筹资风险的回避方法主要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筹资方案中进行风险分析,选择风险小的筹资方案,设法回避一些风险较大而且很难把握的筹资活动。

2.1.2筹资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

筹资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就企业筹资来看,要合理进行筹资风险的控制,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负债比率与结构,实现风险分散化,降低整体筹资方案的风险程度。这是控制筹资风险的关键。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债务资金越多,企业筹资风险也越大,但那种为避免筹资风险的而拒绝举债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

2.1.3筹资风险的风险转嫁方法

风险转嫁的目的是将可能由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转由其他人来承担。在企业筹资活动中主要通过保险、寻找借款担保人等方法将部分财务风险转嫁给他人。也可考虑在企业因负债经营失败而陷入财务困境时,通过实施债务重组,将部分债权转换为股权,或通过其他企业优质资产的注入,挽救企业经营不力的局面,从而避免因资不抵债而导致的破产风险。

2.2企业的投资风险

2.2.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风险控制最彻底的方式,采取有效的风险回避措施能够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来避免损失,而其他风险控制手段仅能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来减轻风险发生的潜在影响。

2.2.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在风险发生后减轻损失的程度。损失控制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它可以克服风险回避的种种局限性。根据损失控制的目的区分,损失控制可以区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减轻两种。损失预防是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在事先采取措施,阻止风险的发生,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加强决策的科学性,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来减轻或消除风险发生的机会。而损失减轻则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后,为减轻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2.2.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以及超过自身承担能力的风险损失,通过若干技术和经济手段转嫁给他人承担的一种措施。这类风险转移方法与风险回避、损失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放弃或中止风险机会,也不是对风险所致的损失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而是将损失的责任转移给他人,从而间接降低自身的损失。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指投资者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条件,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指不向保险公司投保,而是用其他途径将风险转移给别人。2.3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防范

.现金使用中风险的防范。企业在流动资金运作中往往会出现现金流量缺口。为了防范现金流量缺口的出现给企业带来的临时财务风险,企业应做出现金流量预测,企业的现金预算是财务预算的核心。通过现金预算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

2.4企业的利率风险规避方法

利率风险的回避主要是要选择对企业自身有利的利率: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例如企业如果根据现行经济形势判断未来市场利率将上涨,则应该选择固定利率的方法来筹集资金以便锁定成本,在投资活动中在应选择浮动利率债券以便分享未来利率上涨所带来投资收益的增加。反之,如果预期市场利率下跌,则在企业投资活动中应选择浮动利率的债务筹资方式,在投资活动中则应选择固定利率债券,来保证投资收益不受损失。

2.4.1利率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

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要采用损失控制方法来规避利率,主要就是在企业投融资活动中,尽量实现多元化的投融资组合策略。如为避免因企业预期利率失误而造成的利率风险,安排一部分资金通过固定利率方法筹集,另一部分资金浮动利率通过筹集。同样地,在企业投资活动中,一部分资金用于固定利率债券投资,一部分资金用于浮动利率债券投资。这样,无论是市场利率上涨还是下跌,总有一部分增加的投资收益可以弥补投资损失。

2.4.2利率风险的风险转嫁方法

第4篇

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发展保理业务对商业银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保理业务的开展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这项业务时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规范稳健运作。

一、保理业务的风险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1.信用风险。一方面,在保理业务的办理过程中,保理商(银行)承担了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保理业务最大的风险在于进出口商之间的欺诈易,能否合理控制客户的风险,恰当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是保理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国外不少金融机构为了强化对客户资金流动的监控,通常会要求申请保理业务的客户将全部应收账款交一家银行集中代收或者融资。特别是国际保理业务通常建立在买卖双方商品赊销(0/A)或承兑交单(D/A)方式的基础之上。出口商办理保理业务并销售商品后,由于保理业务项下银行的坏账担保,出口商在银行已核准应收账款额度内的风险通常是转移到银行的,因而银行面临的风险非常大。这就需要银行加强对国外客户的资信调查,正确评估客户信誉。但由于国内银行的国外行少,因此国内银行开办此项业务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国外客户的情况,造成自身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特别是开办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由于丧失对融资方的追索权,需要对资金风险进行控制和分散,一般涉及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在开办保理业务及其相关保险中,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既无业务准入,也无合作经验。由于没有保险公司为银行提供保险,银行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从而大大增加了风险成本,降低了实际收益率。

2.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中国内地的银行还没有正式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之前,评估保理商的信用状况十分困难,由此面临极大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保理业务强调的是对于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的准确全面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用评估和信用额度的设定。准确评估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是防范保理业务特别是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成为其会员,享受相应的对各国保理商评级、信息通报等有关服务。但目前我国仅有中行、交行、光大三家银行加入了该组织,能够享受相应的服务。未加入FCI的其它商业银行也就不能享受FCI提供的服务,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3.缺乏法律保护的风险。我国保理业务相关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使保理业务无法可依,难以规范发展。虽然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保理业务法律体系。尽管我国已加入了国际保理联合会并接受了FCI颁布的《国际保理惯例规则》、《国际保理服务公约》及《仲裁规则》,但这一规范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法律建设滞后这一立法现状使得我国开展该项业务时无法可依。特别是由于法律条款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保理商在产生合同纠纷时难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由此产生极大的经营风险。

4.贸易争端带来的直接经营风险。随着我国加入WT0和外贸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越来越多,但由于一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间短、经验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贸易争端。而在国际保理业务中,如果因为出口商履约不当,势必会引起进口商拒付货款,从而给办理保理业务的银行带来直接的经营风险。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全球金融风险隐患也越发严重,如果国外的进口保理商自身经营出现问题,也会殃及出口保理商,一旦进口商公司倒闭,则付款风险就会全部由我国银行来承担。

二、发展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1.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加入FCI,加强与世界知名保理商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它们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成立于1968年的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是保理公司的世界性联合体,其所颁布的《国际保理惯例规则》已经成为世界保理业务运行所必须遵循的法律依据。目前,FCI组织已经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980多家保理公司会员。FCI每年请其会员相互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广泛给会员在开展业务时参考,因而参与这个组织有助于商业银行及时获得各个会员的资信状况,以便确定合作对象。因此,国内银行要想顺利开办此项业务,得到国外行或联行的支持与服务,加入FCI是基本前提。

第5篇

一、住房信贷风险的形成途径

住房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中隐含损失的可能性。住房信贷风险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除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变化、法制法规不配套、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健全、产权登记制度不规范、社会监督不力等因素外,主要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引发的风险。即由于借款人不遵守合同约定导致银行利益亏损。引发借方违约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一是借款人由于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贷款,被迫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商业银行利益带来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职工工作频繁变动、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变等,都会影响借款人收入的稳定,影响还款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无法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持续有限的监督,商业银行对楼市的预测也相当困难,并且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职工个人的资信状况调查、评估的机构,商业银行较难对借款人资信的真实状况做出准确判断。虽然借款合同订立时,信贷资产表面上是安全的,担保也靠得住,但随着借款人资信状况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私下的房产交易盛行,使银行贷款担保失效或悬空,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二是借款人在通过按揭方式购置房屋并发生一段按揭期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以致借款人在权衡利弊后,放弃原来的按揭购房行为,利用尚需偿还商业银行的借款,再重新购置其他房屋,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不能收回;三是借款人还款状况差,尤其是借款人在申请住房贷款时就存在诈骗动机,导致到期不归还贷款;四是由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借款人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而形成贷款风险。

2、开发商引发的风险。由于开发商不能按约定准时将楼房交付使用,导致银行被迫陷入债务纠纷、利益受到损失。表现为:一是善意违约。开发商将购房款入账后,因经济、地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自筹资金等情况的影响造成不能按时交楼或所交楼盘不符合购房人和开发商签订的契约标准,由此引发购房人停还银行借款,使银行被迫陷入纠纷。二是恶意诈骗。一些开发商利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空隙和一些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严的机会,以其关联企业或有特殊关系的个人名义“购买”其开发的房产,用以筹措资金,甚至伪造购房人诈骗银行资金,行按揭贷款之名,作套取乃至诈骗银行资金之实,一旦资金到手,就挪作它用,甚至携款潜逃。

3、银行自身引发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贷方当事人,在群体上通过内部分工进行相互协作,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善都可能使潜在的风险变为现实,引起资产损失。贷方引发信贷风险的特点是银行自身因素形成,可以避免、减轻和防范,是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一是信贷管理规定不健全,形成信贷风险。如目前对如何避免重复担保问题没有具体管理方法;二是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违章不纠,极易形成信贷风险。按揭贷款涉及对象广泛、工作量大、期限长,商业银行需花费较大人力、物力对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和抵押权证进行管理。按揭期间,若抵押物在管理、移交保管等过程损失或丢失,银行需赔偿,以至对货款回收造成风险。此外,还可能由于银行监控和催收不利,造成借款人赖帐或拖欠不还的情况发生;三是信息不灵带来的信贷风险。即在审批发放时,对贷款相关资料了解不及时,不全面造成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四是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经营状况和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新的政策、法规没有及时了解,影响了对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应急处理。

4、借款契约引发的风险。一是合同潜伏的风险。由于借贷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存在漏洞和缺少重要条款导致贷款风险,这种风险潜伏在合同本身,应全力避免。二是贷款保证形式风险。如借款人不具备抵押和质押的条件,银行则按规定要求贷款人必须有单位作保,表面上看这项规定对保证贷款人的利益有益。但是,如果企业充当担保人,从短期看,规模小或经营不善的单位相当多,让这些企业充当担保者并不能保证贷款人的债权利益;从长期来看,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充当担保人,贷款人债权利益的实现也不一定有保证。

5、抵押物引发的风险。目前,以房屋产权作为贷款抵押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权不清晰,抵押物的归属确定难;二是私宅抵押,一旦不还本付息,银行上诉成立,但执行起来又受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的限制,难以达到目的;三是价值不实。抵押人在对房产权进行评估时弄虚作假,其评估价值超过实际价值,使银行在实现抵押权时造成部分债权无法实现;四是抵押物的处置难。如借款人违约或不能履约偿还银行贷款,作为抵押物的住房,存在着难以变现的风险。

6、流动性风险。住房抵押货款属中长期贷款,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存款,属于短借长还的资金融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银行资金使用的对称性原则,一旦发生存款人挤提存款或非正常的集中提取存款,银行就有可能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因此,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风险转换机制做保险,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缺乏政府担保机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银行还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贷款风险。二、住房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目前,住房信贷业务受经济体制诸多方面的限制,在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和消费者观念上还存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使住房信贷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因为过度追求无风险的“保险”经营,已不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这不仅会束缚新型信贷业务的开展,也会使商业银行因此失去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除需要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融资体系、完善住房抵押贷款的法律体系、建立社会化的抵押贷款保险机制、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外,我们只有积极发展住房信贷业务,在信贷管理中强化风险控制,完善住房融资工作规程,推动住房信贷业务向良性发展。

一、商业银行应提高认识,理性地开展房地产信贷业务

一是商业银行要提高认识,克服把房地产信贷作为一种“优良资产”大力发展、经营上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高度重视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其危害性,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要改变把住房信贷当作低风险品种开发的观点,让房地产信贷业务步入理性运行的轨道。既要支持好的有前景的房地产项目和个人购房,又要谨防房地产泡沫积聚的潜在风险。对目前出现的房地产虚热要适当降温,不要忽视风险,唯利润而利润,相互间大打房地产信贷“争夺战”,让不良开发商和购房者钻空子。二是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批手续,杜绝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商和购房者套取贷款。严格控制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格的企业或个人开发房地产项目。对资本金达不到规定标准、行为不规范的开发商和个人购房者,不得审批和发放贷款。三是加强贷款管理,对发放的贷款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对开发商贷款要独立开设账户,视工程进展情况,分期拨付。当开发商卖楼所得款项超过了贷款额时,再把全部贷款拨付给开发商。这样可以避免“烂尾楼盘”的出现。同时,适当提高个人购房首付款,抑制开发商利用假按揭套取贷款,使消费者更为理智地进行住房投资消费,防止投机行为。四是运用利率杠杆,调整楼房开发结构。对高档住宅适当上浮利率,对广大群众需要的经济适用房采取下浮利率,以此来促进开发商开发适销对路的中、低档住宅,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出现。五是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的措施,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化解机制。

二、大力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和个人购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间接融资方式,在房地产信贷占款规模居高不下、金融风险增大的情况下,应大力拓宽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分散日趋严重的房地产信贷风险。一是大力推动房地产证券化,向社会大众筹集开发资金。目前,我国4万余家的房地产企业中只有70多家实现了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其数量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有关监管部门应该适当放松对房地产公司上市的严格限制,扩大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吸收社会上大量小规模闲散资金。二是建立房地产投资基金组织,吸收长期资金投资于住宅产业。房地产投资基金属于股权投资,要逐渐把房地产投资变成大众化的投资工具。三是将保险资金引入住宅融资市场。保险资金比较稳定、数额巨大、运用周期长,比较适合投资于住宅产业开发,有利于提高投资规模。四是引导国外资金进入房地产融资市场,加大力度引进外资来提高国内房地产的投资。五是鼓励发行公司债券,吸引社会剩余资金投资房地产业。六是积极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用公积金贷款具有政策补贴、利息低的特点,以满足部分居民的购房需要。

三、加强住房贷款的风险管理,将防范工作前置

贷款风险管理主要从接受借款人申请住房贷款开始,到银行放贷给借款人为止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对贷款人资信的调查、确定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信誉状况,对抵押物的价值、签订住房贷款合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对担保单位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等。其中关键环节,一是加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审查。可以考虑建立借款人资信管理系统,掌握借款人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就业情况、收入情况、偿债记录、购房动机、家庭成员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人的职业和购房动机的调查,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决定借款人的可贷成数、期限。二是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资质、信用等级,特别是资金审查。期房按揭项目审查时,开发商必须提供合法、有效、完备的项目资料(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实其用地、售房等行为合法,避免银行陷入不必要的纠纷。要注重对开发商的工程进度、房产质量、资金流向的实地调查、严格监督其信贷资金的运用,避免烂尾楼的发生。三是加强对抵押物的评估工作。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做好交易房屋的价值评估工作,为银行贷款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防止借款人的实际成交价低于货款额,造成贷款风险。四是细化和完善合同文本,促使借款双方行为的契约化。契约是法律仲裁的依据,是银行保证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住房抵押贷款的有关契约,要明确规定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详细推敲每一条款,既不能有对于银行不利的措词,也不要遗漏有关重要条款,如:要增补抵押违约后制裁的法律依据;在商定的其他条款内要明确:抵押房产必须办理保险,如有意外,抵押权人银行为第一受益人等。总之,以规范、完善的契约来约束借款人、担保人履约行事,从而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五是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和公证,确保每一笔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六是适度提高组合贷款比重,转移住房贷款风险。提高组合贷款比重的目的,是提高个人住房委托贷款的比重、建议政府加大使用房改资金的数量和速度,减轻人们对银行自营性住房贷款需求压力,相对减少银行承担的贷款风险,此外,还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把发放自营性贷款与个人房改资金挂钩,强化回收手段,把风险转移出去。

四、加强贷后管理,注重偿还风险的预测

对借款人跟踪调查和分析,是检测偿还风险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及时发现贷款人在借款周期内的各种不利于银行风险防范的因素。如借款人没有合法继承人或合法馈赠人、抵押人不能维修管理的住宅易加速住宅贬值等,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偿还风险;二是建立对开发商的动态跟踪系统,及时掌握开发公司的工程进度、资金运用和企业领导更换、产权变化等重大的企业行为,为贷款的发放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对档案及抵押物的保管,要做好登记造册、专人保管、专库储存,交接制度要健全,交接手续要清楚,避免档案和抵押物的遗失。五、银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住房信贷业务的监管

房地产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住房信贷业务潜藏着较大的风险。因此,银监部门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加强对住房信贷业务的监管,确保国内银行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一是要系统研究国内外房地产业的行情和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情况,制定正确的监管方针和策略,以此来指导和约束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行为,为住房信贷风险的防范、分散和消除创造基本的条件。二是强化对住房信贷业务的监管。要把房地产信贷监管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待。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银行住房信贷业务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检点应放在房地产项目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是否搞“零首付”、降低首付款比例、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贷款期限最长的规定、是否以流动资金贷款替代住房开发贷款等。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商业银行整改或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酿成大的贷款风险。三是建立房地产信贷风险监测报告制度,定期向各家商业银行通报有关情况,减少银行间的内耗,防止开发商和购房者钻银行的空子。四是严肃查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违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特别是对于以贷谋私、收受开发商或个人贿赂、帮助开发商和个人骗取贷款的银行内部责任人,一经查出,严惩不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确定房地产信贷的法律地位。在《商业银行法》、《合同法》、《建筑法》、《公司法》、《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条文中新增有关房地产信贷和金融条款的法律条例,用法规的方式约束规范房地产开发商及个人的金融行为。二是建立健全有关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如制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管理法》、《个人购房贷款管理法》、《违反房地产信贷管理办法处罚条例》等一系列配套法规,明确规定开发商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使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法规规范房地产贷款行为,认真履行还款职责,建立良好的银企及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对于提供假资料、假资信、骗取贷款的开发商或个人,应立即停止贷款,通过法律手段尽量挽回损失,并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第6篇

目前银行卡主要存在四大风险:欺诈风险、中介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1.外部欺诈风险

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目前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2.中介机构交易风险

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主要是指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类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

3.内部操作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与外部欺诈风险和中介机构交易风险相比,此类案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内部专业人员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更严重。

4.持卡人信用风险

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量而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的问题。

二、防范信用卡风险的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持卡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银行卡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各发卡杭在销售银行卡产品时,不但要介绍银行卡产品的优势,也要注意介绍其风险点和安全使用知识。对于已发生的银行卡风险案例,应通过媒体等方式及时进行披露,提高持卡人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掌握相应的防范手段,提高持卡人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银行卡特约商户管理,防范欺诈风险

加强特约商户准入审批和日常监督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特约商户准入制度,重视对特约商户的合法性和有关经营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核和调查,根据其性质、经营范围、规模和流动性分析其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程度和市场潜力,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参数,有效防控风险。二是强化特约商户日常培训,增强其风险意识,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带来风险,不仅要加强特约商户业务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特约商户合规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三是加强对特约商户收单业务行为和异常交易或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控。如对外币信用卡异常交易的金额、笔数、交易地点和交易类型的变化,分析判断其风险程度,可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等及时通知和提醒客户,以提高客户的参与度和安全感,更快地发现风险、防范风险。

3.强化内部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要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和完善《信用卡业务操作规程》、《机具、密码使用管理制度》、《商户联系管理制度》、《事中及事后监督制度》等一整套业务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规范业务操作,控制操作风险;同时,要加大制度执行力,增强风险控制力度。

4.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防范持卡人信用风险

各家银行应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包含全社会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内容应包括客户身份证件、刑事犯罪记录、办卡记录、纳税情况、在各银行的存款状况、使用卡透支与归还情况等。这样可避免各家银行对同一客户的资信重复调查以及调查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防止多家银行同时授信的现象发生。由银行业共同来防范风险,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这对保护银行业的共同利益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2]新疆银行业协会:《加强银行卡特约商户管理,防范欺诈风险》.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8)》.

[4]薛严清王潮端:《银行卡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金融会计2008年11期).

第7篇

一、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当这种集中性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1997年以来由货币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某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混乱,就是有力的证明。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除了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所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漫延,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的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没有哪一个不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的,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切实的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的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开放的国民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集中趋势明显,也必然伴有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但从我国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事实看,我们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我们既应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又应在吸收他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发挥已有的优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

(一)对我国金融风险隐患中的主要因素分析。

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的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大,风险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份额超过40%(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应收未收利息数额较大。其中,由于我国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0年间逐年减少,财力较紧,因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较少,使其资本充足率较低,影响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他综合性商业银行,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高通胀时代,高息揽储现象严重,相互融资较乱,信贷资金运用的约束性较差;由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过去的信用社乱集资现象严重,亏损较大,使其营运隐含着较大风险。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的总行与分支行建立的规模较为庞大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清理前的1995年底,全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共有393家(其中地方性公司为369家),资产运用额仅次于当时的国家银行与城市信用社。这类机构在发展中演化为“金融百货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一些公司净资产为负数;全国所有信托投资公司的帐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为6%,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证券公司作为新兴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之前,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大量证券经营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折借巨额资金,申购新发股票和进行二级市场炒作,不仅使股票一、二级市场不公正交易严重,而且将资本市场风险传导到货币市场,危害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几乎所有证券经营机构在前几年都通过开具大量空头代保管凭证,进行国债卖空,套取社会资金,用于投机交易,由此积欠了目前仍在清理的数额惊人的债务;随着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人数的增加,各家证券经营机构吸附大量支付保证金,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渠道进行监管,几乎没有一家证券经营机构不挪用这部分资金头寸用于自营业务的,其中隐含的风险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与此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

3.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隐含的风险。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置的。就我国目前间接金融配置看,金融机构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不够,而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非国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3%。但直接金融资源配置却并未适应这种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银行信贷政策基本没有考虑个体私营企业的需求,按1997年底的余额计算,全部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6.75%,对三资企业的贷款占2.52%,对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单位的贷款占0.52%,国有企业贷款占到90%左右,但国有企业仅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3左右,融资与产值贡献率极不协调。这说明,金融机构的绝大部分资金在效率相对低下的环境中运行,如此信贷资金配置,不仅不符合经济增长格局的要求,而且孕育的金融风险也值得关注。

4.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的不规范因素太多,投机成份较大。在健全理想的股票市场上,股票应是能够长期获取股息红利的“投资证券”、能够支配公司财产经营的“支配证券”以及获取价差资本利得的“投机证券”的统一体。但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上,由于占大部分的法人股、国家股不能流通而造成了如下结果:一是尚无法通过股票市场开展并购交易行为,加之董事会基本由国家股东与法人股东把持,从而不但使已上市流通的股票难以起到“支配证券”的作用(通过场内股票买卖不能实现控股目的),而且影响了股市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二是导致分红回报率非常低,甚至根本不予分红派息,这一方面由于目前的股份公司是按面值分红派息的,与利用人为高价筹集的巨额资本金相比,分红率自然低,其中的不合理是显然的,难免不使股份公司异化;另一方面股份公司中法人股份与国家股份的产权仍不清晰,其中蕴含的不平等使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者对现金红利的要求极低,这使上市流通股票几乎失去了“投资证券”功能。三是目前股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及其衍生物(如流通权的不同、配股权转让的差异同表决权、分红派息权相同的矛盾等)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均必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幅度波动也就难免。况且,非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的控股性质,以及他们对股市供求关系的控制,使目前股份公司渐渐偏离了个人股东的广泛支持,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均无法将股票作为投资证券、支配证券进行资,而大多利用高股价进行投机,但这种投机又进一步引起了股价上升与大幅度波动。这其中的泡沫与风险将直接威胁到股市与股份制度的正常发展。

(二)对防范与化解我国主要金融风险的建议。

1.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优势。不同于已受到危机冲击的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的是,我国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防范外来金融风险冲击是位居优势的:一是虽然我国利用外资数量巨大,最近五年来吸引与利用外资2000多亿美元,但基本上是长期的直接性投资,这不仅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没有短期资本投资冲击的问题。

二是1994年开始的外汇体制改革,为防止大量投机资本的入侵奠定了基础;尽管后来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实现本国货币经常性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这是在我国外汇储备已比较充足的基础上所作的改革,因而是有坚实保障条件的。三是我国主要加强同世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经过努力,从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争取了大量贷款,并全部直接投资到产业部门、能源与运输系统的改造、农业发展、环保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此同时,在争取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贷款中,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并未因此受到人家的牵制,主动性较大。四是我国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进程中,始终立足于国情,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监管能力,谨慎行事,比如,我国政府已确定只有当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考虑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问题,这对我国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势力的冲击是至关重要的。五是我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群众信心充足,这是我国抵抗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力量。2.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与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对上述各种主要金融风险隐患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特有优势的同时,切实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与化解。

第一,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加大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银企关系。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从资产营运效益出发,银行努力寻找值得贷款的企业,企业也可自由选择能够给予贷款的银行,在这种基于效益基础上的相互寻求对象的过程中使信息畅通,以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第二,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应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有关会计帐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第三,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中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也应允许按一定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也可上市交易,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第四,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开始流入中国,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我国并保障其稳定性,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必要的。但是,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因此,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视经济现实需要,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

第五,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收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当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盈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第六,在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市场逐步明晰产权,借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奠定可靠合理的制度基础,减少由过份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第七,健全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金融经营活动应在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界定下进行,为此,应当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度;对于已有法律法规,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健康的金融秩序。

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这也正是从亚洲开始并漫及到全球的金融动荡所深刻说明的问题。

一、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当这种集中性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1997年以来由货币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某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混乱,就是有力的证明。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除了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所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漫延,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的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没有哪一个不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的,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切实的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的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开放的国民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集中趋势明显,也必然伴有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但从我国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事实看,我们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我们既应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又应在吸收他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发挥已有的优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

(一)对我国金融风险隐患中的主要因素分析。

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的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大,风险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份额超过40%(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应收未收利息数额较大。其中,由于我国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0年间逐年减少,财力较紧,因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较少,使其资本充足率较低,影响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他综合性商业银行,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高通胀时代,高息揽储现象严重,相互融资较乱,信贷资金运用的约束性较差;由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过去的信用社乱集资现象严重,亏损较大,使其营运隐含着较大风险。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的总行与分支行建立的规模较为庞大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清理前的1995年底,全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共有393家(其中地方性公司为369家),资产运用额仅次于当时的国家银行与城市信用社。这类机构在发展中演化为“金融百货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一些公司净资产为负数;全国所有信托投资公司的帐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为6%,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证券公司作为新兴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之前,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大量证券经营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折借巨额资金,申购新发股票和进行二级市场炒作,不仅使股票一、二级市场不公正交易严重,而且将资本市场风险传导到货币市场,危害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几乎所有证券经营机构在前几年都通过开具大量空头代保管凭证,进行国债卖空,套取社会资金,用于投机交易,由此积欠了目前仍在清理的数额惊人的债务;随着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人数的增加,各家证券经营机构吸附大量支付保证金,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渠道进行监管,几乎没有一家证券经营机构不挪用这部分资金头寸用于自营业务的,其中隐含的风险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与此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

3.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隐含的风险。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置的。就我国目前间接金融配置看,金融机构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不够,而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非国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3%。但直接金融资源配置却并未适应这种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银行信贷政策基本没有考虑个体私营企业的需求,按1997年底的余额计算,全部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6.75%,对三资企业的贷款占2.52%,对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单位的贷款占0.52%,国有企业贷款占到90%左右,但国有企业仅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3左右,融资与产值贡献率极不协调。这说明,金融机构的绝大部分资金在效率相对低下的环境中运行,如此信贷资金配置,不仅不符合经济增长格局的要求,而且孕育的金融风险也值得关注。

4.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的不规范因素太多,投机成份较大。在健全理想的股票市场上,股票应是能够长期获取股息红利的“投资证券”、能够支配公司财产经营的“支配证券”以及获取价差资本利得的“投机证券”的统一体。但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上,由于占大部分的法人股、国家股不能流通而造成了如下结果:一是尚无法通过股票市场开展并购交易行为,加之董事会基本由国家股东与法人股东把持,从而不但使已上市流通的股票难以起到“支配证券”的作用(通过场内股票买卖不能实现控股目的),而且影响了股市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二是导致分红回报率非常低,甚至根本不予分红派息,这一方面由于目前的股份公司是按面值分红派息的,与利用人为高价筹集的巨额资本金相比,分红率自然低,其中的不合理是显然的,难免不使股份公司异化;另一方面股份公司中法人股份与国家股份的产权仍不清晰,其中蕴含的不平等使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者对现金红利的要求极低,这使上市流通股票几乎失去了“投资证券”功能。三是目前股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及其衍生物(如流通权的不同、配股权转让的差异同表决权、分红派息权相同的矛盾等)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均必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幅度波动也就难免。况且,非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的控股性质,以及他们对股市供求关系的控制,使目前股份公司渐渐偏离了个人股东的广泛支持,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均无法将股票作为投资证券、支配证券进行资,而大多利用高股价进行投机,但这种投机又进一步引起了股价上升与大幅度波动。这其中的泡沫与风险将直接威胁到股市与股份制度的正常发展。

(二)对防范与化解我国主要金融风险的建议。

1.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优势。不同于已受到危机冲击的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的是,我国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防范外来金融风险冲击是位居优势的:一是虽然我国利用外资数量巨大,最近五年来吸引与利用外资2000多亿美元,但基本上是长期的直接性投资,这不仅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没有短期资本投资冲击的问题。

二是1994年开始的外汇体制改革,为防止大量投机资本的入侵奠定了基础;尽管后来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实现本国货币经常性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这是在我国外汇储备已比较充足的基础上所作的改革,因而是有坚实保障条件的。三是我国主要加强同世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经过努力,从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争取了大量贷款,并全部直接投资到产业部门、能源与运输系统的改造、农业发展、环保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此同时,在争取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贷款中,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并未因此受到人家的牵制,主动性较大。四是我国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进程中,始终立足于国情,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监管能力,谨慎行事,比如,我国政府已确定只有当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考虑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问题,这对我国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势力的冲击是至关重要的。五是我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群众信心充足,这是我国抵抗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力量。

2.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与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对上述各种主要金融风险隐患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特有优势的同时,切实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与化解。

第一,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加大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银企关系。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从资产营运效益出发,银行努力寻找值得贷款的企业,企业也可自由选择能够给予贷款的银行,在这种基于效益基础上的相互寻求对象的过程中使信息畅通,以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第二,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应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

有关会计帐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第三,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中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也应允许按一定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也可上市交易,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第四,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开始流入中国,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我国并保障其稳定性,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必要的。但是,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因此,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视经济现实需要,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

第五,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收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当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盈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第8篇

关键词:风险对策金融环境

0引言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正确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金融环境和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可将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1信用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即银行的客户未能按提前签订的条件履行义务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为主的企业,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最为关注的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1%,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和管理能力远低于资产的扩张(2005年商业银行资产较2004年增长18.6%)[21,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有扩大隐患。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现状严重,具体表现为贷款结构失衡,不良资产数量巨大,贷款比重过高且投向集中,出现风险集中趋势;资产结构过于单一,以企业贷款为主,负债结构以存款为主,居民存款占比上升;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存短贷长现象严重等。其次,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误区,这表现在:(1)大量的“桌上放款人”仅仅以贷款审查流程是否合规,资料手续是否完备为审批标准.而忽略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2)过分迷信大客户,大项目,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忽略风险的动态变化,从而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引发恶性循环。(3)片面理解发展化解风险的手段,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缓解和延缓风险。忽略贷款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进行过度贷款投放和对客户的竞争,使贷款审查降低了信用标准,也使贷款风险管理人员对贷后实际管理能力下降,增大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近几年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调整力度很大,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增加,在改善了信贷资产结构的同时,也掩盖和延缓了风险暴露。在银行的信贷投入中多是大企业、大项目,这些企业大多是垄断性行业。

目前盈利性及流动性都非常好。但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这种盈利性是建立在高度垄断基础之上,一旦垄断被打破,盈利性将受到影响;2)这些企业本身尚未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和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的固疾仍然存在,在人世后受到的冲击较大;3)由于这些企业目前效益很好,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贷款条件优惠,基本上无担保,利率全下浮,贷款金额大,而且因为当期效益很好,使商业银行对其风险情况关注较差,存在麻痹心理。将进一步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利于风险的分散。

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和业务扩张模式解决了信用风险在整个银行风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存贷利差f据2006年中期报告反映,某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2%),业务扩张模式主要是存贷款的急速膨胀。在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面对陌生的客户群体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有风险管理水平和体制下,信用风险会进一步增大。根据人世承诺,到2006年我国将完全取消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取消所有现存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允许其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待遇。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就将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与中资银行竞争。优质客户的流失、存款的减少会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提现风险,陌生的客户群体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在外商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经营状况的恶化也将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最终均表现为信用风险。

1.2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资金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损失。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这种情况往往迫使商业银行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机构破产。流动性风险可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它是其他风险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始终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从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看.据央行统计.2005年底存贷差达到创记录的近9.2万亿元.达到2000年的3.7倍。体现为供给大于需求,流动性充足.但在其背后亦隐含着流动性危机。主要体现在:(1)高流动性靠存款的超长增长所支撑,且存款中主动性负债不足。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非常有限,对客户存款的期限、金额、利率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负债的总量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和客户结构无法有效优化并与资产合理匹配。存款的超长增长保证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监管者和经营者都普遍认为当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已没有问题,从而放松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关注,把目光都放在资产业务的拓展上。然而,由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影响非常明显,一旦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存款增长趋势放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将立刻显现,从而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流动性危机。

(2)资产的变现能力不足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入,对盈利性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信贷资产和债券资产的投资力度,市场总体资金的充裕度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期限搭不当,或者商业银行收益随着利率的下降及贷款增长的停滞而下降,都可能引起流动性问题。从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资产形式较单一,变现能力较差的信贷资产占比大,流动性明显不足.而由于不良贷款比重仍然较高,使得信贷资产缺乏变现的环境和基础,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即使债券资产流动性较强,但目前商业银行受交易场所和交易对象的限制,要立即变现不但困难,而且要遭受较大价格风险。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受中央银行收缩货币信贷政策的影响由宽松逐步变为紧张。

1.3利率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利率风险管理是被动的、简单的管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是商业银行利

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利率管制下,管理当局赋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并不要求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做出有效的规避。因此,商业银行主要关注信贷和流动性风险,缺乏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客观上放大了风险。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缺乏,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明显地制约了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量化管理落后。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目前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大致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而对于在风险价值、信用计量和持续期等概念还并不能熟练使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构成严峻考验。近期利率的频繁波动充分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存在严重的存短贷长现象,资产负债期限以及负债和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不匹配现象严重。(2)在利率放开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缩小的趋势。(3)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更为频繁,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反转f如在商业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的逆向短期操作,短期利率贷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为负)。(4)利率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选择权风险.具体表现为流动性和再投资风险。因此,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商业银行都会面临客户在不同程度上的选择权风险。

1.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外部客观原因和由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损失。随着商业银行机构规模扩大化、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复杂化,商业银行业务对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和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外部条件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因此可能造成的外在操作风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银行经营以人为本,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应以加强内部操作风险为基础。

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员工行为失当的原因.有的是主观恶意,有的是主观善意。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对业务流程加以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监测水平.通过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实施问责制等措施使商业银行的外在操作风险和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对主观善意行为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实际上,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由于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疏于防范,缺乏应有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分析评估和处理机制,使得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远低于对主观恶意行为的认识,而且责任人也因处罚较轻而缺乏应有的警惕,使得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其次,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往往是以主观善意行为为条件。近年来.银行出现一些经济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些基层负责人或客户经理以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客户为借口,使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上出现漏洞,给一些犯罪分子以履行职务或服务客户为名,行经济犯罪之实提供了方便。最后,主观善意行为造成的损失具有隐形性。例如,为提高短期收益,一些银行的债券投资部门在低利率时期增加债券投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缺乏避险手段情况下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

2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对策

风险防范的根本策略在于制度防范为主.技术防范为辅,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制度防范的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恢复和加强市场约束、监管约束、银行同业协会约束与银行内部构成的由外到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工作为:(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3)恢复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技术防范的要点在于与制度防范相结合,通过风险防范手段的改进,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机制,在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

2.1防范信用风险

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作好:(1)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这样既可减少信用风险,又可以提高银行利润。(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利益的关系。(3)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利用贷款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来达到提前收回债券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实现风险结合管理。

2.2防范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对资金管理

体系进行创新,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同时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3)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品。

第一.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工作。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产品,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尝试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待条件具备后适时推出远期利率合约等产品。通过研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金交易,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消除全行的风险敞口,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第9篇

(一)内审计法规政策不健全

近年来,医院的内审工作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较比其他方面,医院内审工作的相应法规政策却依然处于不健全的状态,除去我国卫生部出台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之外,目前并没有其他专门针对医院内审工作的规章政策与工作准则进行规定的专门规定,所以导致医院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并没有专门的法规可以作为参照,多数只能靠自身专业度与工作经验来进行审计,普遍对审计风险缺乏正确的评价与判断,使审计工作面临更大风险。

(二)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审计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出,内审机构应当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但是由于内审工作人员与被审计方的各部门间存在着利益与个人情感上的关联,所以会导致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足。此外我国现今医院内审机构在行政隶属关系上普遍存在权责模糊的问题,使医院内审工作的处理决策常常会有得不到落实的情况,进而对审计工作的执行效果及力度产生了影响,导致工作质量下降。(三)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我国,医疗机构审计作为新兴学科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相关体系与专业知识都还并未成熟,所以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审计人员都是由医学专业相关的财会人员来任职的,导致内审人员的知识体系单一,缺乏专业审计人员。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医院内审对象的范围逐步扩大,相关部门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内审人员不但需要熟练掌握卫生会计及审计的知识,还要掌握法学、医药卫生及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上的缺失与专业培训体系的不完善,决定了现今内审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无法适应现今医疗发展需要的事实。

二、内审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规、确保审计依据

我国现阶段相关医院审计的具体要求及审计方面的法规政策都并不健全。许多方面都未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甚至有些部分的法规完全是空白的,没有具有权威性的条文作为依据,所以自然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所以,国家应当依据实际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审计经验及规章对我国的审计法规进行设立与完善,确保审计工作有依据,避免审计风险。

(二)提升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想要有效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确保内审工作的顺利完成,医院管理层面就一定要对自身的内审工作提高重视,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及真实性提供保障。在审计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内审机构具有独立性及权威性,医院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确保审计机构在资金、人员及工作过程上的独立性。其次,内审工作应当排除与内部其他部门的特别关联,特别是与纪检部门及财务部门不能有密切关联。另外,在隶属关系方面,审计机构要由院长直接领导,才能够对内部各部门进行审核,并落实审计程序,编写审计报告。

(三)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素养与专业性,决定了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效,所以在现今审计工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性对于审计环节的稳定顺利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首先要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管理、法律及统计方面的深入培训,只有对专业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其次审计工作是综合性的专业,所以除去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审计人员还要具备基建工程、金融等多方面的关联知识,只有扩充了审计人才的知识广度,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确保审计工作更加有效率。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