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9:38

导语:在管理方式创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为出发点,指出了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导师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院校都开设了管理类本科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院校还拥有了博士硕士学位培养权招收管理类研究生。然而,对地方院校而言,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社会氛围,这就造成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对此,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全面的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了解我国经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趋势和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具有系统思维、战略眼光、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卓越的执行力,具备有效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等分析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虽然实现上述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并不能因此放松培养要求。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了解国内外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2)具备从事管理政策分析的能力和实际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激励、文字阅读与理解、口头与文字表达、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贯穿在其中的创新能力。(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外文文献。(4)身心健康,具有团队精神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2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

由于管理专业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旨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企事业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对其而言,培养重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手段应用以及全球化观点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通过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培养时应主要从组织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教学和训练来体现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生产经营与科技进步,具备分析企业包括财务和会计等在内的各类门体的综合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因而,在培养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按计划学好管理理论及实务课程,还要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外语及数学等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技能、自学习和自组织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色,课程的基本结构主要是:

(1)学位课程,主要包括管理英语、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财务管理等课程。

(2)方向必修课,主要包括与管理方向有密切联系或相关的课程,以及能加强、扩展或更新学员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如管理课程与管理理论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必修课的体例一般应采用专题形式,重视对学科研究具有范例价值的内容。

(3)选修课,主要包括能开拓学员管理专业与学科专业知识视野、能帮助学员了解和解决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以及具有通识性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能反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课程,如国内外工商管理改革动态评价,课程改革与实践及部分学科基础理论前沿问题讲座课程等。选修课一般以专题或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

在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国外常见的“33制”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三分之一的任课教师是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是校外专家或企业家,三分之一为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学有专长的教授;第二种模式是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课堂教学,三分之一的学习收益来自同学之间、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自学和到重点企业考察实习。在吸取国内外名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采用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注重案例教学。

3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导师的要求

一流的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研究生导师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未来成长。如何提高和保证导师素质,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导师队伍。

3.1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导师遴选应坚持“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在遴选中,既要坚持学术标准,又要重视教书育人;既要坚持对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要求,又要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成果的评价。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研究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岗位。在导师遴选中实行导师资格复审制度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真正做到研究生导师遴选有上有下,评聘分离。

3.2拓宽研究生导师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

注重吸引优秀的、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学者加盟到研究生培养的行列;注重从培养单位以外吸收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二是优化年龄结构,加大中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形成梯队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三是改善学缘结构,增加具有校外、国外学术背景研究生导师比例,增加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导师比例。

3.3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岗位培训制度

对新增研究生导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培训内容以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国家、省和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对在岗研究生导师定期举行“导师沙龙”、“导师论坛”和培养经验交流等活动。鼓励研究生导师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倡导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度联合培养研究生。

4结束语

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一直为之努力方向,也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对此,没有既定模式和现成经验可学,只有依靠自己不断摸索和探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在已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10.

[2] 刘月秀,谭仕林,钟强,刘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单片机,实验实训装置

 

1.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高职电子类和电气类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强,一方面,单片机技术在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都有它的应用,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学习这门课程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具有实践性。但是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当中,感觉到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理论讲授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作为一个听众,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实验实训装置,普遍地感到课程抽象、难学,缺乏学习热情。

(2)现在的大多数教材对单片机的原理、内部结构、编程等内容作了深入的介绍,但在如何应用单片机进行系统设计方面的引导明显不足,这就使得教材和教学活动有脱离实践的倾向。

(3)在教学活动中,实验和实践环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4)现在的实验普遍采用实验箱作为平台,学生做实验时动手进行连线的部分很少,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做完实验看到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至于单片机工作电路的结构和原理还是搞不清楚。另外,实验箱做的实验是一种仿真实验,与利用单片机开发应用系统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做完实验后,对单片机的实际开发过程还是不清楚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更好地适应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尝试新的模式和方法。

2.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

2005年在学院领导和系领导的教学安排下,我们开展了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本位;以专业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来实施理论教学;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专业教学活动;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实验实训装置,逐步构建出了一套使高职学生能具备单片机应用技能的课程培养方案,并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05、06、07、08、09级十个班进行试点运行。结果是试点班级全部按照教改的各项内容完成了《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超出预期的想象。

2.1理论授课改革

根据单片机课程培养的主要能力,本着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以“智能寻迹车”――作为教学的载体。“智能寻迹车”设计有运动系统、传感系统、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四大系统,具备自动行驶、自动识别、自动避障、数据处理和传输、液晶显示等功能,涵盖了单片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常见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路焊接及电子产品装配能力、电子线路的检测与调试能力、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程序开发能力以及单片机系统综合开发和创新能力。整个课程紧紧围绕“智能寻迹车”功能开发与实现这一工作过程展开教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为实际产品的生产设计过程。

2.2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课程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下功夫。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摘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方式安排实践操作任务,在指导学生实践动手过程中,运用举例法、演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后,教学课件及视频指导等资料全部在网络上共享,方便学生查阅与练习。

2.3实验实训改革

课程组教师自主研发了“FX-A单片机实验实训平台”、“Mini_51DIY编程开发系统”等一系列用于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实验、实训和开发装置,自2005年以来,已经历了四次更新。

研发的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单片机编程器等装置是从事单片机技术应用工作必须的开发工具。装置具有重复性搭建单片机硬件电路、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编程、调试、仿真等功能。装置配备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案例,编写有实验实训指导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手一套实验实训装置,在一体化教室里完成单片机实验、任务试验、实训练习、自主创新开发等学习内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课后,学生可在网络资源的指导下在学生工作室、电子协会及宿舍里使用装置继续进行实践练习,寒暑假学生也可将装置带回家里学习。

学生一人一套单片机实验实训和开发装置,有效地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对实际工作任务可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的动手实践,使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得以较好地体现

2.4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以任务和项目为单元进行,每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教师均根据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操作规范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期末结合理论考试成绩给于整体评分。结合其它专业能力课程,毕业前,学生应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或“单片机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权,由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认证)。

2.5管理方式改革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相关举措能够按要求进行,项目组成员规划设计了该课程的学习管理方式。在学习进度管理方式上采用学生实践任务进度公示的方案,对完成情况比预期慢的学生予以重点帮助,对实践项目完成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起带头示范作用。

2.6专业学习环境改革

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规律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具有更高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建设这样的一个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环境实验实训装置,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措施,成立了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并配备几名指导教师,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专业相关的技能展示,并组织小组成员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对有条件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场所进行开放管理,鼓励学生独立开发实践项目,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更多更好的实践案例。

3.应用效果与社会效益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教学,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和完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比预期的要好,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很快。通过考核反映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效果比改革前大有提高。通过调查问卷,普遍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管理制度等表示欢迎。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以前难于掌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改革后的教学方式,使从事该课程的教师感受到了教学改革后带来的优越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装置,实践指导环节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而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减轻。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开发中来,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与学通过改革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项目组开发的实践装置成本低、功能全、体积小巧、维护方便,能做到“人手一套”、“时时能练”、“处处能练”,配套开发的实践项目案例越来越丰富,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创造了条件。多年的应用表明,该实践装置的可靠性高,教学功能突出,非常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同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前景和价值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已有多家教学仪器公司有意向进行合作推广,特别是上海大中教学仪器有限公司,不但积极吸呐我院毕业生,还提供资金与我们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及使用推广。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也带动了其它课程的教改与实践,为同类课程的教改工作提供了模板和示范作用。经过大量的实践动手,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实验实训装置,毕业生也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其中中船重工郑州713研究所下属的海神工程公司几年中点名使用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认为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很快接受实践操作,动手效果好,做出的工程项目质量过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让我们倍尝艰辛,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教学改革的效果,也让我们发现了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实践,建设一套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培养方案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我们个人的专业技术力量有限,但投身于高职教学改革的激情与信心是无限的。在学院各部门的支持下,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改革的各项内容,必定能实现有特色的课程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

[3]陈铁军,等《单片机》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7)

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机制;路径

前言

回顾我国企业的传统经营经营模式,管理者通常将利益的提升放在首位,重视科技的创新与品牌的建立,对文化却有所忽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内部文化对自身的独特作用。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也是竞争的核心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文化也是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从企业发展的整体性来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探索与变化中得到发展。我们也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在此系统中有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技术能力处在最表层,它体现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结构。创新能力处于中间层。它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将一些比较新颖的元素加入到其中,以形成本企业的特殊优势。而综合管理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方面,它处在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之中,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探索出来的独特思路与特殊形式。其中包括管理者的一些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是其他企业所没有,也效仿不来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形成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所有企业发展之中的灵魂所在。为了使企业内部达到平衡,使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去进行自我优化。这也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内容上。第一,挖掘和实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第二,整合管理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整合。第三,更新阶段。更新阶段主要是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结出自身的优势并加以延续。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企业文化都会作为探索中的强大后盾进行支持,并随着企业的更新灌注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价值观确定组织战略目标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企业精神与道德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整体性阐述。同时,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内部自发形成的一种条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第一,它是企业生存进步的精神支柱。一个企业若想要实现稳定性,就要使员工具有认同感,构建内部的和谐氛围。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讲,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管理者可以形成有效的、科学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战略方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合各部门的任务计划。有了规范、标准的任务计划,员工能够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为企业向心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具体来讲,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只有能够根据现有形式做出最及时的调整,不断形成自身的小目标,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进步。在此探索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内容来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且制定出符合价值行为模式的活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创造条件。从深层次来讲,如果价值观出现了持久不变的情况,企业员工也无法根据当前的要求作出适合的技术性调整。这样会造成生产效益不佳,企业的动态性不强。第二,企业价值观对员工向心力的提升。价值观不是企业管理者独自创造的,它需要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够确立。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讲,它使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动力不断突破自我。在价值观的支持下,员工会真正将企业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竭尽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形成自身优势

管理创新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的关键内容。“管理”二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许多实际内涵。企业管理主要在于“人”和“资源”的发展上。从员工的角度来讲,它能够实现人员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加。从资源上来讲,管理方式的优化可以使得产品得到有效配置,并且实现模式的革新。站在文化管理的角度上,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第一,管理理念的创新。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部分。例如:对于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不同的措施进行推进。在企业发展初期,应该将重点放在产品经营数量与企业知名度的提升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者应该将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上。第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上。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制定出最符合其发展的策略,并且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根据客户的要求顺应市场的形式。第三,战略创新。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与人们需求的变化,应该转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进行多方合作与业务扩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第四,管理工作创新。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开创先进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是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品质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质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技术、品牌、资源、企业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的构建。第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打造企业的自主化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更愿意化高价去购买具有质量保障的产品,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长期占据经济市场的份额,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以“奔驰汽车”为例,它是一个百年的老品牌,也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产品。该企业不管是在产品的质量上,还是在技术的先进性上都有着良好的保证,使消费者购买的更加放心。它也以高端的售后服务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另外,奔驰公司非常注重员工先进理念的培养,时刻将为客户服务放在是首位,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试问,这样的品质文化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第二,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也是企业品质文化的象征之一。只有恼飧霾忝胬唇行突破和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立足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之中。以“索尼企业”为例,在它经过不断的探索将微型化电子技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增加,形成自身的优势化。从以上情况中也可以看出,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纽带,它能够使企业的自身特点突出,并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整体性企业文化

构建整体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观确立在于企业要不断宣传本企业的内部文化,设定企业的发展口号,在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在各部门进行推广,让员工牢记自己是企业中的一员,并且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基本准则。第二,在价值观规划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市场的发展要求,是价值观贯穿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第三,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各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义务,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检验,做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以“联想、海尔”等企业为例,他们不但坚持产权的建设质量,最终获得了成功,也提升了内部的核心竞争力。第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在这个方面,麦当劳企业就是一个很高的典范。在企业核心价值的打造上,它以食物的口感和质量出发,以清洁的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从品质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本着为消费者打造新鲜食物的原则,绝不将前一天的食品放到第二天销售,使消费者感受到该企业的诚意。从每个店面的整洁程度来讲,麦当劳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最舒适的体验。并且每个服务人员够笑着去面对消费者,将服务中的友好与热情传递出来。从企业的文化主体建设上来讲,麦当劳会定期的展开晨会,将员工工作期间的体会记录下来,并且以互相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提出自己的有效意见,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

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的不断探索与践行。第一,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上。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其中包括员工的考评方式以及福利待遇等等。企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使创新型的意识深入到企业内部之中。以“海尔”为例,他们力求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精神,打造“卓越品牌”。第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至高战略目标。企业经营者应该在产品中更多的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形成本企业的内在优势。另外,也只有技术是其他企业无法借鉴、无法窃取的,是企业本身的创造性所在。例如:英特尔、松下、微软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甚至成为民众所喜爱的品牌,就是它们在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以韦尔奇“追求卓越”的经营方式为例:首先,他将员工的潜力进行不断的激发,采用“绩效考评”的方式来规范员工行为。每位员工每个月都有自身的任务标准,此标准也是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如果完成,则说明合格。如果超额完成,会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但如果能够达到任务指标,也要扣除一部分资金。这样的方式使得员工有了压力,能够使他们的潜能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其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薪水涨幅与考评成绩挂钩,以“优胜劣汰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另外,该企业还为员工定期的提供一些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来分别进行培养,为优秀人才的挖掘创造机会。最后,管理者也会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以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人员评估,令一些优异人才的能力得到发挥,给予他们一定的升职机会。反之,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人员要进行贬职。从以上方式上来促进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学习型文化

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得到一定的成长。第一,学习型文化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有效利用。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主要操作业务进行培训,聘请专人进行指导,提升员工内涵。第二,在各部门建立相关科研团队,团之间可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以“微软”为例,该企业提出了学习型的组织框架。首先,鼓励员工进行产品开发,并进行第一时间的体验。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探究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第二,要不断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将自己的一些信息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记录,从每个阶段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和突破点。第三,员工要学会总结与客户交流过程中的需求性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从实际数据中获取经验。第四,员工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与小组成员进行协商和探讨,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水平的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出发,对打造企业文化的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企业要始终将文化价值观放在发展的首位,对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建立先进的考评制度,在技术创新机制得到完善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生,支育.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软实力与现代化管理实`――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2]张力.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2004:6

[3]邱全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2008:7

[4]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2011:7

[5]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部崛起与企业文化战略――首届中部地区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集[C].2012:4

[6]詹柏丹.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大学,2009

[7]随守信.水电港航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管理创新;战略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77-02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以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思想与观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制度与模式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等,管理创新是决策层创新、执行层创新与操作层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参与重组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管理层越多,发生管理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参与重组的煤炭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而且各自的管理团队、员工团队组成都比较复杂并各自代表不同的组织利益,由于重组后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刚刚建立,尚不能规范运行、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不完善、组织结构不清晰使得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进而不能很好地协作。因此,为重组后的煤炭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第一,约束机制方面,由于重组活动,重组企业管理的内在要素复杂化,使得企业在发挥调节、监督和控制等作用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煤炭企业资源的适度使用一直是煤炭企业约束机制控制的主要内容,由于企业重组活动的进行,各煤炭企业之间的约束机制口径不统一,使得煤炭企业资源的适度使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第二,在激励机制方面,由于重组活动,各参与重组的企业激励机制存在很大差异,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制度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机制的差异。使煤炭重组企业无法很好的发挥激发、鼓励、支持、关怀等作用。第三,在流动机制上,企业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等,重组企业无法很好的利用市场发挥流动作用。第四,由于参与重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各个企业的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差异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效率。由于差异的存在,重组企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企业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由此企业必须注重效率与公平机制,使企业管理活动从价值取向上必须注重经济效益提高,同时兼顾公平,避免两极分化。第五,重组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规模效应明显,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有效地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重组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大量集聚资本,此时企业必须完善资本扩张机制,使企业发挥跳跃式发展企业规模。由此就给重组企业的资本扩张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创新的动力与障碍

(一)管理创新的动力

管理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创新作为管理的职能之一,贯穿于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与源泉。

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可以通过对企业有限资源的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提高企业的目前效益;通过战略创新,提高企业的长远效益。因此,管理创新,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短期效益,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

2.管理创新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管理创新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在组织管理的协调下,使交易从市场部分地转移到企业内部,让资源配置过程通过权威和行政命令来完成,从而避免许多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节省交易费用。

3.管理创新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系统过程。技术创新的开展需要有一个诱导机制,其过程也需要监督与协调,这些诱导、监督、协调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管理创新的实践。通过管理创新,形成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决策程序,从而确定了技术创新的促进与激励机制。

4.取得竞争优势。通过管理创新,能够使企业在产品成本和技术上占有优势,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管理创新的障碍

1.缺乏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于煤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是其显著的特点。但是,有些煤炭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者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重领导政绩、轻经济效益;重粗放式经营、轻集约式经营;企业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不重视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

2.缺乏创新的自主精神。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有很多管理者的思想理念和经营能力跟不上形势任务的要求,他们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到领导企业中去,由于领导缺乏创新意识,使整个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3.基础工作薄弱。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定额、计量、标准化、信息、规章制度、教育、班组建设等是开展管理活动并提高管理效益的基础,但有很多煤炭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不严、纪律松弛现象,缺乏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制度形同虚设,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场脏、乱、差现象严重,生产秩序混乱,安全事故屡屡发生,难以形成合力。

4.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不少煤炭企业存在着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现象。片面强调技术创新在生产中的作用 而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企业缺乏内在的管理激励机制。

四、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创新的途径

1.实施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经济形态的转变,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企业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企业从业人员的观念转变,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创新。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围绕现代经营理念进行创新,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2.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的组织创新。企业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不断地成长、发展和壮大。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其现有的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需要和竞争要求,因此,更要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3.做好重组后煤炭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各种管理水平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煤炭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诸多具体工作制度需要在创新中建立和完善,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

4.完善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的战略创新。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具有独创性的经营战略。独创性是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机械地模仿,只有在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并掌握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灵活机动地进行构思,才能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战略。煤炭企业重组后,要保持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注重战略创新。

5.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部而言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齐心合力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全力奋斗。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为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应明确以下几个思路:一是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科学兴企”为核心,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氛围。二是注重企业整体观念与企业团队意识的培养。三是创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没有特色,产品没有特性,文化没有个性,就不能使企业已拥有的或潜在的广大客户感知到它的独特性,很难立足于国内外市场之林。因此,搞好文化创新,对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来说,极其重要。

6.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渗透到商品产、供、销各个环节,谁率先进行技术创新,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按市场的规则被淘汰出局。因此,技术创新是创新中的主要形态,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可以充分利用规模和资金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以保证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通过管理创新可促进由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等职能构成的管理系统,具有整合和进一步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其效率的功能,可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凝聚力,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最终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毛蕴诗.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J].决策与信息,2005,(6).

[2]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 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城管污名化;形成机制;去污名化;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018-04

污名(stigma)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它使个体或群体拥有了(或被相信拥有)某些被贬抑的属性和特质,这些属性或特质不仅使被污名者产生自我贬损心理,亦导致了社会对其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1]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污名化(stigmatization)则是指一个群体被贴上污名标签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2]近些年来,污名化的研究领域虽整体上拓宽了,但城管污名化现象却并未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只有少数学者有所涉及,如季兴帅(2012)基于《华商网》的定量分析探讨了网络媒介对城管形象报道的污名化;石洁(2011)则从污名角度探讨了城管执法的困境与出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批从事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城管则扮演着这一角色。而受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城管目前在群众心中的整体形象不佳,甚至存在污名倾向,这对于正处在城镇化进程加快过程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一大障碍。因此,探寻城管污名化的形成机制,提出城管去污名化的合理对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管污名化的表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凸现,城管特别是执法城管一定程度上成为矛盾的聚焦点。作为拥有行政执法权的“强势群体”,城管在面对形象危机和执法困境的同时,也承受着种种特殊的污名。[3]334

1.印象偏差。提及城管,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土匪”、“强盗”,“城管到哪儿,哪儿就准没好事儿发生”,把他们同“野蛮”、“暴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头脑中的画面便是“城管撵着小商小贩”的场景。鉴于商贩与城管关系的特殊性,我们将群众分为商贩和除商贩外的普通市民。根据我们对武汉市主城区城管工作相关情况的调研,从普通市民与商贩的对比来看,47.1%的普通市民对武汉城管的印象较好,少于商贩61.2%的比例;相对地,只有18.5%的商贩对武汉城管的总体评价比较低,普通市民则占到了三成多。这表明和普通市民相比,商贩对城管的总体评价相对较好。而群众中51.8%的人对城管的评价较好,但仍然有近半数市民对城管并不看好,且近三成市民明确表示对城管印象偏差,甚至部分人对城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商贩与城管的直接接触相对普通市民更多,对城管的最新动态及城管执法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有更多的直观体验,而普通市民因缺乏与城管的直接性接触而对城管的态度更新相对滞后,对城管的印象多停留在以前的层面上。2011年以来的武汉城管改革虽初见成效,人们对城管的态度尤其是在商贩心中的形象有所改观,但毕竟成就有限。

2.接近恐惧。接近恐惧指一方不敢接近另一方,当接近时,会产生恐惧及一些伴随心理。在认知方面,群众对武汉城管的印象不太理想,表现在情感上则是:与城管接触,感到恐惧、焦虑,有时也伴随着厌恶、气愤等心理。调查显示,38.1%的人与城管接触时感到焦虑不安,害怕和城管打交道;明确表示并不焦虑的市民只占近两成。普通市民中存在接触焦虑的占38.9%,不焦虑的占21.8%;商贩中则分别是36.9%和28.2%。恐惧、焦虑、气愤等心理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群众不愿意和城管有过多接触。42.0%的群众在与城管接触时选择尽量避免,只有23.8%表示不会避免。而41.7%的普通市民在生活中会选择尽量避免和城管人员打交道,商贩中则占42.7%。在表示并不避免与城管接触的人中,商贩的人数比例17.5%少于普通市民的26.9%。不管是普通市民还是商贩,多数人会尽量避免和城管接触,即存在一定程度的接近恐惧心理,而商贩则更不愿意和城管打交道。此外,结合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表现来看,普通市民和商贩存在认知情感失调的倾向。商贩目前对城管的印象比普通市民要好,但是与其接触却不愿意,相对来说更焦虑恐惧;普通市民则与商贩相反。这表明其认知与情感更新并不同步。目前武汉城管所做的工作使得群众在认知上的态度有所改变,但是在情感上却起色不大,人们在情感上还是排斥城管。

3.消极参与。认知与情感决定着人们对事情的感受方式,也对人们的行为或行为倾向产生比较重要的作用。群众在认知和情感上的情况并不乐观,那么在行为上自然也极有可能会是消极的。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消极行为主要体现在消极参与、辱骂、暴力抗法(少数情况)等方面。以武汉群众城管改革参与意愿为例。33.1%的市民表示积极参与城管改革,36.1%的群众态度消极。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商贩,尽管有很多人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城管改革,但是明确表示不愿意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普通市民中更是占到39.0%,持无所谓态度的也超过3成。这说明武汉城管改革群众参与度并不是特别高,参与意识较低。城市管理不只是城管部门的责任,它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群众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够,意识低下,对政府政策的宣传效力、城市管理的效率以及市民自身的日常生活等等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城管改革的进程及城市的长足发展。

4.自我污名。自我污名(selfstigma)指当人们内化公众污名时产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丧失,是受污名群体成员将污名化态度指向自己而产生的反应,又可称为内化的污名(internalized stigma)或感知到的污名。[4]在城管人员内部也存在自我污名的现象。对城管而言,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城管自身对其职业的认可度。43.1%的城管人员表示愿意继续从事城管工作,但是仍然有45.1%的人表示如果有其他机会就不会再继续当城管。部分城管人员认为,“从事城管工作是迫于无奈”,“城管目前处于吃力不讨好的境况”,“‘城管’是个敏感的话题”。调查还显示,大多数人不同意(继续)当城管,普通市民比例最高,商贩次之,城管最少;同意(继续)当城管的人数比例则相反。这些都说明不仅群众对城管身份认同度不高,就连城管自身也对其工作不太认可,对城管身份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出现了城管自我污名,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及效率,不利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健康展开。

二、城管污名化的形成机制

污名这一概念不仅向大家阐释了消极刻板印象或歧视发生的形成机制,其实也介绍了污名的过程以及后果(以消极方面为主)。污名实际上包含了污名化(stigmatization)、承受污名者(stigmatized person)和施加污名者(stigmatizer),当一个负面的标签出现并形成污名后,就区分出了承受污名和实施污名的两类人。[5]污名化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单一因素导致,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Weiner及Mak等人的归因理论以及管健提出的“身份污名产生机制与表征建构”,结合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将污名化的形成放到社会大背景之中,从三个大的方面对污名化机制(见图1)进行诠释。其中,(1)内控性低导致实施污名者认为承受污名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理应受到责备,进而产生公众污名。承受污名者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自我认同,从而产生自我污名。(2)产生“定锚”。不熟悉事件产生后,在某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实施污名者会产生某种特定的应对方式,经过多次类似的应对行为,便会产生“定锚”,遇到相似的事件或情境,其第一反应便是已经习惯的应对方式的再现。(3)社会环境(如网络新闻媒体、群众舆论等)的扭曲,在实施污名者中间产生了限制、渲染、引导等作用,影响其应对方式,并对公众污名进行了强化。

由污名化的形成机制可知,城管污名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具体来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城管自身问题重重。根据Weiner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对污名化的解释,可控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维度。如果导致某些行为的原因不可控,那么人们就会对对方表示谅解,甚至会对其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果某些行为的原因可控,人们对对方的情绪反应会变成愤怒,认为对方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会产生歧视。[6]对于城管自身法制建设滞后、执法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强制手段、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在群众看来,都是可以并且应该得到控制的,但是城管及相关部门却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所以,城管应该为他们的低内控性所导致的某些消极甚至严重的后果负责。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广大群众认为城管为此而受到责备并不为过,进而产生了公众污名。结合群众对城管的普遍看法、城管内部的困境以及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麻烦等,部分城管也会渐渐地认同他们目前所处的境况,出现自我污名。

2.群众误解不断加深。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应对方式反映了其对该事件的认知情况,同样,对某事件如何认知也会影响其应对方式。对知头知尾的熟悉事件,人们能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对于“知头不知尾”或“知尾不知头”甚至是“既不知头也不知尾”的不熟悉事件,人们的判断力更容易受到影响,出现知觉偏差。如2012年6月11日下午,山东枣庄城管队员对某学校周边的小摊点等违法摆摊现象进行清理时,遭到某摊主的阻挠。争执过程中,摊主意外受伤,城管队员立即与其协商送至医院治疗。此时,该中学部分学生见状,产生误解,误以为城管打人,遂指责甚至暴打城管。另外,多数人存在同情和从众等心理。同情是个体所具有的易于、愿意并能够对他者处境、遭遇或情感状态产生同感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倾向。[7]就生活和社会资源等方面来说,商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弱势群体,因而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从众就是社会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观念,以保持与其所在群体的其他个体反应一致的现象。[8]许多人对待不熟悉事件,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而是人云亦云。如有些人对城管并不了解,但就是固执地认为“城管太令人讨厌了”,因为“网上都这么传,大家也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些都使得大家偏于走向更加贬低城管的方向。所以遇到与城管相冲突的事件,特别是不熟悉事件时,人们往往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方式,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便酝酿而出,产生“定锚”,对城管的并不健全的认知覆盖了某些事实,促进了公众污名的发展。

3.媒体舆论推波助澜。首先,互联网已经是当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陷入了麻烦的深渊,左右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网络让社会开放了,但太开放反而成了祸水之源。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让大家很难辨认真假,某些“真实”消息经不起检验。然而,很多网络信息,人们不会去验证,懒得去验证,甚至无从验证。其次,新闻等媒体的宣传对人们的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力。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新闻等媒体依附信息而生,而部分新闻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心态不正,为吸引群众眼球、博取点击率等,不惜捏造事实,什么消极就报道什么。经过长期的环境扭曲,有些新闻人已经忘了令他们骄傲的根本价值了。[9]再次,群众舆论也是较大的影响因素。对于城管的正面举措,人们通常不太在意,而对负面消息却“情有独钟”。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特别是不了解城管相关工作的人,就会被迫植入“野蛮城管”的第一印象,造成更多群众对城管更深的误解,城管污名也不断被强化。由于这几大方面的限制、渲染和引导,使得社会环境出现扭曲,并正将人们从杠杆中央引向某个消极极端。

三、城管去污名化对策

污名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城管的执法困境,给城管个人和家庭都带来了负面影响。[3]336而去除城管污名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政府—城管—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所有市民的共同努力。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树立“全民城管”的思想,建立健全“政府-城管-群众”的互动性机制。政府一方面应在统筹城市管理大局及充分把握城管与部分群众矛盾的基础上,对城管部门进行合理引导,既不能“全干预”,更不能“无干预”。另一方面,应积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生活提供相应保障。服务群众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义务之一。市民特别是底层群众面临着生活的种种压力,应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生存发展空间,如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创造就业及再就业机会等。同时,政府部门还应为生活水平较低的群众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并鼓励其自力更生。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中坚力量,在维护市容市貌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之一。首先,城管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不逾权,不逾矩,在政府部门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行使执法权,积极向政府反映人民群众的基本动向。其次,深入了解群众的基本状况,认真解读群众的生活及心理诉求,真正做到“懂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广大群众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一方面,市民应提高对政府及城管部门的关注度,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的队伍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反思自己,努力配合政府和城管部门的积极城市管理举措;另一方面,积极对政府及城管部门的相应措施给予反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2.打造先进的城市管理文化。(1)加快转变城市管理理念。首先,以“服务优先”替代“管控为先”。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学会管理的技巧,更要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管理得好不代表服务周到,管理只能治标,治本还得以人为本,即以服务人民为原则。其次,加快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管理的精细化是目前城市管理的趋势之一。所谓精细管理,就是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强调管理的制度化、数量化、精确化,强调城市管理的执行力,如武汉“数字城管”的建立与试行便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体现之一。现存的管理体制多为形式主义、表面化、“差不多”等粗放式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短暂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再次,摒弃“消极管理”,宣扬“积极管理”。在管理上还存在的一个消极误区是“哪儿出问题了就往哪儿管”,很少考虑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治标不治本,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应该摒弃目前“消极管理”的理念,树立“积极管理”的思想。积极管理,就是要拥有一套贯穿始终的管理机制,即问题出现前积极预防,问题出现时积极应对,问题解决后积极复查。运用这样一套集“预防于前”、“应对在中”和“复查垫后”于一体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做到三管齐下,才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2)规范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对武汉市城管执法方式的调查显示,商贩中54.3%的人认为城管执法方式不合理,普通市民中则占到了70.4%。可见,多数人认为目前的城市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方式的变革是民心所向。城市管理矛盾凸显,原因之一是管理方式的非规范化。先进的管理方式需要继续保持,对于不尽合理的方式,则需要逐步对其规范化、人性化,特别是执法城管在执法方式上需要做出必要的努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城市管理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许多城市仍采用强制性的政策执行手段,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依据,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遭到群众的抵触。其次,应以宣传教育为主,“软硬”兼施。政策执行手段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执行主体执行力的大小。[10]城管特别是执法城管与部分群众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显然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格格不入。但说服教育并不代表排除严格执法。对于少数故意滋事、屡劝不改的情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必须对其从严治理。姜明安认为,“利用行政指导,采取强硬措施的方式也不能忽视,否则城管行政执法的尊严就会受到影响”,“城管不是‘野孩子’,该用行政强制措施时还是要用。遇到‘赖皮’摊贩占道影响交通,在其不听劝说的情况下,就应该给予行政处罚,维护法律的尊严”。[11]在规范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固有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固然可以沿用,但管理方式的创新也会给城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武汉市“眼神执法”便是文明执法、创新执法的体现之一,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肯定。

(3)完善城管选拔与绩效考评机制。城管人员是政府关于城市管理政策的具体实施者,什么样的人来实施是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城管选拔与绩效考核机制。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将是第一道关卡。人才的选拔需要将素质考评摆放在重要位置,而除了现行的身体、文化等素质考评外,还需要将心理素质纳入考评机制之中。目前心理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关城管部门的足够重视,部分城管人员心理素质低下,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强化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选拔机制有重要意义。第二道关卡便是良好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城管绩效评价机制,在原有的考评指标体系中增加民众及被执行对象对城管政策执行行为进行评价的相关内容指标,让民众参与对城管政策执行行为的监督和考核,[10]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城管行为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力,将有利于提高管理体系的净化力,优化城市管理机制。

3.规范社会环境。扭曲的社会环境是城管污名化的温床,加强对媒体舆论的规范化引导对城管去污名化具有积极作用。如今,各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等对城管形象的报道都是保持一种总体的反面报道趋势,几乎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城管欺负无助可怜的社会底层商贩、、城管非法掠夺等方面,[12]这些都加剧了城管与民众的矛盾,加深了城管污名化程度。针对这一现象,媒体应加强自我监督,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争议较大、情况不明的新闻点,宁可少报道、晚报道,也绝不能瞎报道。同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行业、社会监督为辅助的系统监督体系,对媒体形成一定外部压力,避免被媒体情绪化。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发扬敬业精神,培养道德修养,不虚报、不谎报,尊重客观事实,绝不能为博受众眼球而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4.群众应积极接触、理性支持。去除城管污名化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城市管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群众与城管的积极接触是城管去污名化的有效方法之一。群众有自己的难处,城管同样也有自己的苦衷,作为普通市民,首先要做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城管的角度去了解城管,接触城管,积极尝试与城管部门沟通交流,当有困难有需要时,能够主动找城管工作人员反映情况或求助。同时要积极参与城管问责,参加相应公众听证会,加入到城市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其次,群众还应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对相关城市管理政策理性分析。对于城管的功劳,应该给予一定赞赏,而不能只看到“过”,却忽略“功”,对整个城管队伍全盘否定。只有学会积极接触城管,理性支持城管工作,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城市的良性发展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管健.污名的概念发展与多维度模型建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石荣丽,吕政宝.组织污名及其相关研究述评[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0,(11).

[3]石洁.污名背后:城管执法的困境与出路[C]//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论文集,2011.

[4]李强,高文珺,龙鲸,白炳清,赵宝然.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及影响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

[5]管健.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 辖域的农民工为例[J].青年研究,2006,(3).

[6]刘颖,时勘.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

[7]石中英.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8]关晓鸣.社会性从众与判断的ERP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8:1.

[9]梁文道.常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黄闯.城管形象的危机致因及重塑路径[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1).

第6篇

【关键词】光伏发电(PV)、光热发电(CSP)、太阳能建筑、冷热电联供、分布式供电、微网、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可持续型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研究应用与分析,对确保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太阳能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普遍性

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勿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性

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巨大性

每天从太阳表面释放出的能量为惊人的3.8*1023KW,这股能量到达地球外的太空时只有1.77*1014KW,即使是这个数字,它也是目前地球上使用的全部能源的1.3万倍。因此只要取其1/40就可以满足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耗量。

4.长久性

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科学家认为氢的贮量足够维持60亿年,60亿年对于人类来说无限遥远,所以在这期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带给人类的能量。

(二)缺点

1.分散性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

2.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

3.利用效率低和成本高

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因为效率偏低,成本较高,总的来说,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还是受到经济性的制约。

三、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现状

随着石化能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常规能源的储量日益下降,其价格不仅相应的上涨,而且能源危机也迫在眉睫。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许多国家开始施行“阳光计划”,包括我国的“金太阳工程”,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PV系统)、太阳能热发电(CSP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及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等方面。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目前光伏发电产业居世界各国前列的是日本、德国和美国。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发展。1975年,“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在河南安阳召开,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经过40年左右的努力,以及今年来“金太阳工程”等国家项目和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目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目前主要是大型的地面光伏电站,正朝着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方向发展。

(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热水系统

我国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遗憾的是我国的光热发电产业还是一片空白;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光热发电的研发推广。光热与光伏犹如双胞胎兄弟,光热发电也是太阳能高效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热发电却可以身兼“电热”两能,不仅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产生的热能在中高温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太阳能热水开水器和太阳能双温空调。

(三)太阳能建筑与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建筑,通俗一点讲,就是利用太阳能供暖和制冷的建筑。太阳能空调与太阳能建筑完美结合,给建筑物提供热量和冷量。太阳能空调的应用是最合理的,制冷需求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比:当太阳辐射越强、天气越热的时候,我们需要空调的负荷也越大。此时,太阳能的提供也越充足。这是太阳能空调应用最有利的客观因素。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太阳能建筑。比如有位英国建筑学家在法国波尔多港和日本东京分别设计建造了一栋建筑;并且他还提出“21世纪太阳城市”的伟大构想。

(四)太阳能海水淡化与蒸馏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少,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并且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则更少,仅占淡水总量的0.34%;可以想象淡水资源是多么的匮乏(占地球上总水资源的68PPM)。目前,世界上20亿人饮水困难,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于是,为了弥补淡水资源的不足,人们千方百计地利用海水这个巨大的水资源。

在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方面,能源消耗过大,一直存在着淡化海水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已经进入市场引入阶段,许多先进的公司已建成、调试成功该装置,并且具备了设计建造规模化海水淡化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比如我国的北京华瑞能公司就研究开发了新型太阳能中高温集热海水淡化装置。

当然,除上述所述四种主要应用外,还有太阳能自行车、汽车、飞机、游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太阳灶、太阳能相机、太阳能手机、太阳能充电器;甚至太阳能武器及太阳能太空发电站也正在研制中。

四、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未来

(一)突破核心技术,降低系统成本

1.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努力开发生产各种光伏电池。目前从晶硅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到非晶硅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太阳能电池已进入第三代电池阶段,目前染料敏化电池的成本仅相当于晶硅电池的1/10,而转化率已达到11%,达到晶硅电池的最大效率的一半之多,技术经济效果颇佳。单位成本降低80%,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使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2.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太阳能集热器。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与综合利用光热发电是降低系统成本的必由之路。目前主要是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型集热器及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太阳光谱选择性涂层和氧化钛光敏催化剂的研发成功,使平板型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大大提高;高倍聚光集热材料的研究,也使未来聚光型集热器的效率会大大提高;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更是具有许多优点,热损小、寿命长、可以全年使用等。再有就是传热工质和小型热机的技术不断成熟;冷热电联产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必将使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单位综合造价大大降低,取得与常规能源的竞争力。另外,还有一种利用塞贝尔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机。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研制成500W的军用温差发电机;利用同位素加热的核能温差发电机已应用于航天。

3.太阳能建筑与太阳能空调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能建筑是1973年由美国能量转换研究所建于美国特拉华大学。在太阳能建筑方面,世界上走在最前沿的是德国。在建筑上,德国每年新增15万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建筑足以为生活居住提供包括照明、热水、开水、取暖、空调等所需能源。比如:太阳能光导管照明技术能够白天利用太阳能进行地下室等屋内阴暗场所的照明;新型LED太阳能光伏幕墙技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一体化(BITP)等。

太阳能建筑分为主动式太阳能系统与被动式太阳能系统。主动式太阳能系统又分为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水气混合系统三种;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又分为直接收益式系统、水墙式系统、蓄热墙式系统、太阳温室式系统、屋顶水池式系统五种。主动式系统与被动式系统的有机结合,冷热电联产技术及太阳能空调的应用能够有效摊低单位建造使用成本,使太阳能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极大降低;并且低碳环保,从而与传统建筑相竞争,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4.太阳能海水淡化及其它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13个缺水国家之一,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就是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海水淡化产业历来能源消耗过大、成本过高,目前我国的北京华瑞能公司以北京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及科技人才为依托,已经研发通过新型高温集热管系统,海水淡化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太阳能中高温集热海水淡化技术可实现连续、长期、稳定地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温度达150℃-200℃高温液态介质,利用储集起来的能量提供给海水淡化装置。运用这种技术,每产出1吨淡水比用传统能源作动力生产1吨水节约近800度电。可以想象高温集热管系统投入海水淡化装置中使用时,更是比传统能源作动力生产淡水节约电源,这大大降低了淡化海水的成本,提高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电能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汽车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满路皆是;太阳能太空飞船及太阳能太空电站将来也会慢慢进入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

(二)大力发展分布式供电,建设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也即有源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供用电网络。对于电力供需平衡、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可靠性及信息安全性等因素必须保证,它代表了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

传统电网电源点落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源点容量及电能使用受到限制,尤其是配电电线的传输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速度迅猛,负荷增长率高,但电力配套建设不及时,输电线线径小,线路长,瓶颈效应比较突出,出现卡脖子现象严重,电能输不出去,往往因此而引起停电事故。出线通道影响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有的地方改用地下电缆,施工及投资不允许;采用架空导线,环境、条件受限;有的采用绝缘导线,网络复杂。早期建设的线路导线细、年久失修,高能耗设备多,线损率高,由于导线截面小及无功功率额较大,合成线损损耗大,个别地区配电网损耗达到30%,一般地区在l5%~20%,造成能源大量浪费。供电不可靠因素增大,由于配电网投资不足,设备老化和技术性能低劣,供电事故频繁,往往是一点故障引发全线甚至大面积停电事故。城市繁华地段,重要场所的用户停电,影响社会治安及经济市场。城市电网改造涉及面广,要求较高,停电难度大。因此,城市配电网实现智能化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最基本的条件是应具有较为完善的多路电源及采用分布式供电系统。

1.供配电智能化与智能电网规划技术

我国部分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电网运行的特殊需要,对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2009年以来,国网公司分两批共23个试点单位陆续进行电网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来看,由于全国各地级市的电网规模和管理水平不一,存在多种电网调度管理方式,系统间信息集成程度不高,数据接口不够规范,运行人员无法掌握电网运行的实时工况,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仍较低。国内有关电网节能降损系统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独立的、对某区域电网的离线线损计算、无功优化控制、变压器经济运行(主要是运行方式的选择)阶段,且这些系统的技术分别由不同的单位掌握,缺乏整合。

2.分布式电源系统,微网控制及保护技术

目前,国内对微网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清华大学与辽宁高科能源集团合作,在国内率先将微网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

目前,世界上针对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还局限于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研究领域,提出的主要控制措施集中在系统内频率与电压调节以及电力市场机制上,而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安全与自动保护措施、独立运行机制、多电源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少有系统性成果。

3.改变传统的投资体制,形成多元的供电网络

投资主体在改革以前的垂直一体化结构下。电网投资和电源投资统一由一体化的电力公司规划,但在“重电源、轻电网”指导思想下,电网投资远落后于电源的投资。而在市场化改革后,厂网分离,解决电网投资尤其是供电网络的互联投资不足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作为网络主要建设者之外,可以引进商业供电投资模式。

4.改革供配电体制,建立有效的供电定价模式

近几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从生产过剩到电力短缺再到生产过剩,似乎难于走出这种“怪圈”。其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不到位,垄断体制造成建造成本居高不下,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供电电价机制,供电价格没有提供一个正确的地区信号。不能正确引导电源投资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区域选择。为此,可以根据节点定价原理,设计能反映区域信号,并体现网路外部性和线路损失的供电定价模式。协调电源和电网建设,平衡电力需求和供给。

5.加强供电网络扩展,促进电网互联

提高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部分区域电网主干网架薄弱,跨区互联电网联系薄弱,地区间联络线容量不足,导致了电网稳定水平偏低,制约了电力输送,降低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无法满足跨区交易的需求,限制了联网效益的发挥。因此,供电网络的扩展对于增加我国电力的区域交易,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增强供电网络的安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大供电网络,抑制市场竞争力,应提高电力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是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在发电侧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五大发电集团合计总容量约占了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50%。区域电力市场内供电线路的传输能力限制了电力市场的地理范围,目前许多省级地域范围内电力供应由某一发电集团垄断,在供电范围内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扩大供电网络,引入其它发电商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减少当地发电商的市场影响力。

五、结束语

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太阳能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多管理者的重视,在构建可持续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太阳能的开发应用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极大地刺激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系统迅猛发展。在未来世界能源体系中,尤其是电力体系中太阳能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到本世纪中叶,全世界太阳能发电将占到整个电力供应的20%以上;与核电、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成为电力供应的四驾马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为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太阳能大研究》,【日】小泽祥司著、甘菁菁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北京。

2.《太阳能和地热能―昂贵资金和技术的挑战》,【美】约翰•塔巴克著、张丽娇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北京。

3.《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林静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3月。

4.《直接利用太阳能》,【美】F•丹尼尔斯著,喜文华、张志祥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