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基础测绘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9:41

导语:在基础测绘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础测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测绘 联合培养 硕士研究生 思考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77-1

1引言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及培养质量要求。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以工程应用为自身特点,以培养工程技术和技术管理类型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在联合培养模式下,高校与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不仅降低了培养成本,更提高了培养质量,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近年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之间逐渐兴起。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的确定上主要突出“测绘工程应用”的特点,学生所学课程除国家教委规定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灵活多样,紧密结合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特点,既满足国家教委对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又实实在在让学生学到测绘地理信息单位业务急需的知识。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该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践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所认可。

3联合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总体目标

联合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总体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单位为依托、以培育优秀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研究生为努力方向,参与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协作监督制度化的联合培养模式。”

显而易见,总体建设目标的形成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形成并实现多个子目标,才可以顺利达成。

3.1以高校为主体

研究生来自高校,始终离不开高校培养,高校具备强大理论教学和师资力量优势,高校尤其是地方合作高校是建设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基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3.2以单位为依托

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设备、资金、创新、场地等方面优势,单位指导老师长期从事具体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工作,相比较高校指导老师,有一定的实践业务优势,可实现更加全面均衡地培养研究生。

3.3以学生为基本

以培育优秀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研究生为努力方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根据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新需求确定内容,如天地图、数字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等大型项目,让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验收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研究生学术和实践能力。

3.4参与主体多元化

测绘地理信息单位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拓宽,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建模、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技术持续发展,给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带来了多个研究主体,为联合研究生培养开启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3.5运行机制多样化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对接市场需求,基地建设的制度化、单位对基地建设的内需化。同时,采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共建实体等多种形式,将多元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

3.6协作监督制度化

为更好保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同时对联合培养单位的效益有所保障,必须在高校和联合培养单位之间建立起协作监督制度,实现高校、单位、研究生三方相互监督的培养机制。

4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4.1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生,学校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一般校内导师负责学生基础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环节,双方共同指导学位论文

4.2合作项目联合指导

校内外单位合作承担科研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共同培养研究生,通过开展项目科研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专业硕士实践能力提高的目的。

4.3毕业论文相互审核制

为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严把撰写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关。联合培养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专家参与研究生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审核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在毕业论文审阅过程中,先有联合培养院校和基地导师进行指导审阅,再以盲审的形式送外校导师或基地导师审阅,二级把关,确保论文质量。

5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几点不足和思考

第2篇

【关键词】测绘项目,项目管理,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进行测绘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同多设计或者施工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能够达到客户需要的测绘效果,如此,方可以实现测绘单位和客户的双赢。在测绘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加强对测绘项目的管理,将会是测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强大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对测绘项目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二、测绘项目管理的方法探讨

1.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实现工作目标的主要工具,能否使得设备发挥应有的效力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更新,新型设备的购置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任何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而良好的保养和使用习惯,又会为企业节省大笔的设备更新费用,但想要做好这项工作仅仅依赖某一部门又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企业管理层面还是在项目运作层面都需要提起高度重视。相信每一个测绘企业都有自己的设备仓库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但设备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设备的出入库以及在库阶段的存放、保养之外,设备管理人员更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到测绘项目现场,为基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建议。因为设备的最终使用者往往不具有专业的保养知识,这就需要企业设备管理部门通过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来解决这一矛盾。做为项目团队的领导者,测量队长应使自己的组员深刻认识到保护好测绘仪器并使之时刻处于良好的状态的重要性,并根据企业规章制度制定适宜的仪器管理责任制,使得每一名技术人员都能对自己的“工作伙伴”以必要的尊重和爱护。

2.实施信息化测绘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领先原则是测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同时也是所有测绘单位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测绘单位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在进行测绘成本管理过程中,可以推进信息化管理战略。

比如,在行使预算管理职能时,测绘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依据类似工程的测绘成本数据,结合项目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用工单价、机械台班费等因素,对测绘项目成本做出较合理的成本预算。因此,实施测绘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信息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设计计算机程序之前,企业要先进行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实施单位要先明确系统模型、各模块的功能及管理流程等等。测绘成本管理系统的意图及管理的思路都应该体现在设计说明书中。

(二)编制完成后,可以通过专业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单位来完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测绘设计人员会通过与施工单位的交流和自身对设计的理解来使系统变的完善。当然,其设计还要经过初步设计阶段、模块程序设计阶段、系统集成阶段和系统完成这四个阶段。

(三)当系统的设计完成后,实施单位还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运作。做好运行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管理制度建立、梳理管理流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等;其次要做项目试运行,施工方可以新建一个项目来完成项目的试运行工作,因为试运行要伴随着整个项目的实施,也就是说:系统的实施必须在项目一开始就开始进行;再次要完成运行的评估、系统的优化;最后,系统就可以全面运行了。

3.质量管理

测绘项目的实施,应坚持先设计后生产的原则,禁止没有设计进行生产。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用规范、设计约定、客户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对各道工序的作业方法、精度限制进行详细论述。对于测绘行业而言,绝大部分企业都经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因此质量管理工作也应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主线,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按照“二级检验,一级验收”机制,对测绘产品的生产进行监督。除了严格产品的逐级审核制度外,还应加强对产品过程检验的管理、指导工作。

测量项目组织也应充分重视质量控制意识,把完成质量目标变成团队的自觉行动。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来保证产品质量,而不能将质量仅仅依赖于项目领导或个别技术能手。

4.测绘资料管理

在笔者多年的测绘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很多的测绘单位不会编制测绘项目的竣工资料或者是编制的资料不全面,不规范,比如测绘资料记录格式不符合相应的标准,对一些测绘项目的记载中缺乏关键的信息,比如没有记录人,没有检查人,没有规范的进行时间日期的记载等,对整个测绘项目的管理都有着很消极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在遵守《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和《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测绘资料的管理。

(一)要指定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负责测绘项目资料的管理和对工程检测资料及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现场的施工竣工人员还要将当天施工项目及各单项的工作内容完成后的测绘资料及时做出来,不能堆积到一起,如果等工程验收时或有专项检查时再做,这样就会容易造成资料遗漏或者错误。

(二)针对测绘项目测绘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建立专项档案,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施工内容同步。不会出现项目测绘资料短缺、漏作的情况。项目部有条件的话,要指定专人每个月将各方的资料统一收集,即使有露项缺项的情况,也能及时加以补充,也能及时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得以纠正。

(三)最好能实现计算机软件管理,在电脑上能及时查找到每一个测绘工程项目的时间,每一份资料的存放位置,要用的时候能立即调出来。要建立相应的全宗卷、卷内目录和备考表,不仅档案盒内有手工版的,在计算机中还有备份的电子版方便查阅。

(四)资料的保管也很重要,现在很多测绘工程项目都有单独的档案室,有专职档案员,我们要有健全的测绘资料保管制度和借阅制度,档案柜内要存放防虫、防霉等物品,要有放尘、防潮、防高温的措施。特别是在温州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较多,工地现场很容易积水,因此测绘资料档案室的位置不可在低洼处,测绘资料要放置在较高的位置。

三、结语

测绘项目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一项大型工程设计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将会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在进行测绘项目管理中,要深刻理解项目管理对测绘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深刻理解测绘项目管理的实质和内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采用先进测绘技术,加强对测绘人员,机械设备的管理,加强对测绘成本的管理,加强对测绘资料的管理,并在监理单位等多方面的配合下,实现测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如此可以更好的促进测绘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明华,5W方法在海事测绘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及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会议论文] 2010 - 全国第二十二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

[2]丁浩然,测绘企业项目管理初探[会议论文] 2009 - 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

[3]陆向明,数据库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会议论文] 2009 -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23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4]倪,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测绘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会议论文] 2008 - 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2008年学术研讨会

第3篇

【关键字】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管理,GIS开发管理,测绘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数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城市建设的项目管理是进行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加强数字城市建设的项目管理决定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成败。在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中,GIS开发管理和测绘工程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这两方面的管理工作将影响着整个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因此,笔者就主要在GIS开发管理以及测绘工程管理者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来探讨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研究性。

二.数字城市建设的实施与目标

建立国家、省和城市人民政府三级基础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政策、标准、总体设计、航空摄影、公共平台建设、国家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及系统集成等方面予以支持;负责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指导项目建设工作;负责项目进度与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在基础资料提供、技术设计以及项目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城市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落实项目主要经费;负责项目建设和成果的推广应用;负责建立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长效运行机制,对平台的管理、维护与更新提供相应的保障。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权威、标准、统一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开发五个以上示范应用系统。

以某市为例,经过建设,“数字太原”共完善了一个数据库、新建了一个平台,建成三套数据集,开发了五个示范应用系统,具备了数据浏览查询、专题数据加载、查询统计与空间分析、二次开发、数据交换等功能,成为太原市统一的、权威的、通用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今年,某市在完善环保监测、基准地价查询、药监信息服务、人防信息、数字城管、数字公共服务等系统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始建设地质灾害预警、警用地理信息平台、数字物联网等系统。目前,某市在已经开发l0多个领域20多个政府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又有18个部门提出了应用需求计划。预计到2013年底,太原市将实现数字成果应用全覆盖,将全面提高宏观决策、公共服务、应急处置能力。

三. GIS技术的开发管理及应用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政府管理决策、信息资源共享、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于数据安全的需要,摆脱对国外地理信息软件的依赖,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软件,为服务于数字城市建设,国家已从几十家国内地理信息软件生产企业中认定了14家企业。但国外先进的地理信息软件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Esri公司最近的ArcGIS10实现了五大飞跃,即在协同GIS、三维

GIS、云GIS、一体化GIS、时空GIS五个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的跨越。

从2006年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协同地方和部队测绘部门,历时5年完成了国家1:50 000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新版数据库成果可直接用于数字城市建设;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在1:10 000及1:5 000地理信息数据方面可为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及各行业信息系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天地图”(www.ti―anditu.cn)已开通,它是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天地图”各省、市节点建设也陆续完成。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入发展,我们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1.测绘与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等的复合人才,有助于推动测绘业务的拓展,增强测绘服务的针对性;

2.地理信息技术与电子通讯、计算机网络、电子政务等开发

技术的复合人才,适应GIS市场开发的多方面需求。

四.测绘工程管理中RS技术的管理及应用

目前,地形图更新多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进行,该种测图方法与以往的全野外测图相比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因其投资大,成图周期长,因而不能满足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无人机不仅应用于应急救急,而且应用于监测地理国情、实时测绘、动态监测,无人机航摄系统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提高数据获取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十二五”期问,国家测绘局将大力推进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推广。

同时,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为快速、准确、经济地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带来新契机。美国对地观测公司(Earth Watch)于2001年成功发射了Quick Bird遥感卫星,为多光谱成像(1个全色通道、4个多光谱通道),成像幅宽l6.5 km×16.5 km,其全色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0.61 m,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影像。与航空摄影测量相比,Quick Bird具有拍摄面积大(每景影像近300 km ),数据成本低(全色影像数据20美:TrJkm ),成图周期短的特点。

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专家鉴定。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大地降低了涉足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门槛,最常用的三种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如JX一4C,VirtuoZo NT,MAPMATRIX报价都在8万元一l0万元,一般的测绘部门应将这一专业逐步搞起来,为数字城市建设大显身手。

五.结束语

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对于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GIS的开发管理以及测绘工程的管理对于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笔者对于GIS开发管理以及测绘工程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数字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晓晶 徐韫玺 基于BIM的建设项目IPD管理模式研究 [会议论文] 2010 - 第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

[2]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数字城市建设 (被引用 1 次)[期刊论文] 《城市发展研究》 PKU CSSCI -2011年8期QIU Baoxing

[3]孙艳 数字城市建设的瓶颈与创新发展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2期

第4篇

关键词:测绘,不动产估价思考

 

一、概念

1.1、测绘的概念

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极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测绘可分为若干分支学科:如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学、工程测量、海洋测量学等。其中工程测量学又可分为控制测量、房产测量、地籍测量、地形图测量、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等。

1.2、不动产估价的概念

不动产估价是指对房产、土地、森林、构筑物等不动产进行价值评估。其是以不动产为对象,由专业估价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在综合分析影响不动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不动产在估价时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或判定的活动。其意义在于:为不动产市场交易提供客观标准;不动产资产的价值化更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公平赋税等。

二、测绘在不动产估价中的作用

2.1、房地产测绘与不动产估价

房地产测绘与房地产估价是城市房地产管理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房地产测绘可提供房屋、土地及其房地产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为城镇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房产管理以及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和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屋调查、房屋用地调查、房产图测绘、面积量算、变更测量。

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和表达房地产,测量结果是房地产价格评估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论文大全。尤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集居地的拆迁工作中,房产测绘成果已直接成为拆迁评估的首要依据,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2.2、地籍测绘与不动产估价

地籍测绘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的测绘工作。地籍调查是为了取得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其基本任务是查清宗地或地块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权属、权源、地号、等级、面积、使用者、利用状况、土地质量等。

地籍测绘完成各类图件:基本地籍图、宗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图等。其中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证,也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为此,地籍测绘提供了估价必须的各类地籍要素,给不动产估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测绘知识是估价人员必备的

3.1了解测绘技术的必要性

不动产估价需具备专业的估价人员,其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估价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还需掌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开发经营、经济、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对测绘知识的了解也不容忽视。

当估价人员正在为某地块(房产)进行估价时,有时更多关注相似案例的单价、资本还原利率的选取、成本项目的统计等,最终用单价乘以地块(房产)面积得出总价值。却容易忽视此地块(房产)面积的准确性,从而不能得出准确的不动产价值;

当评估人员根据不符合现势的地籍测绘图纸进行评估时,使用了已变更的界址点所含面积,已变化的房屋层高、层数、地理名称、门牌号等地籍要素信息,或者对地图的符号意义、地籍区号、宗地号等理解不够,也不能准确的评估出不动产价值。

所以估价人员除了须进行现场踏勘外,应对测量图纸的文字标注、比例尺、图示符号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还应掌握图解量算等基本的测绘技术。

3.2了解测绘误差的必要性

测绘工作是由观测者使用某种仪器、工具,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不论观测者多么认真负责,技术多么熟练,使用的仪器多么精密,观测方法多么合理,误差是必然产生的。对同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其结果总是有差异的,如往返丈量某段距离,或重复观测某一角度,其结果往往是不一致的。这种差异的出现说明观测值中有测量误差存在。测量过程甚至存在测错、读错、记错等粗差。论文大全。

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度高低,是用其误差大小来衡量的。评定精度的标准,通常用平均误差、中误差、容许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测绘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合理确定误差大小,根据测绘规范要求确定合理的测量方法进行测绘的。论文大全。如1:2000的测量图纸,其点位中误差为图纸上的0.1mm,即20cm,那么其允许误差为3×点位中误差,可达60cm。此图如果作为宏观规划是完全可行的,但估价人员将测绘单位提供的1:2000测量图纸作为土地及房产评估的依据时,则就出现较大的价值偏差。必须进行逐边量取尺寸,方可作为评估依据。

所以由于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存在,估价人员需对测绘单位提供图纸上的土地(房屋)面积、尺寸等真值的“可信程度”进行考量。

四、总结

不动产价值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为了提供准确的交易参考依据,估价人员应当掌握关联专业知识、特别测绘知识,是很必要的。估价人员学会对委估价方提供的测绘资料加以分析、甚至懂得现场校对修测,这样能避免不必要地邀请测绘专业人员去现场帮助,从而增加评估项目成本之负担,同时又为不动产之估价之精确可信准备了必要前提条件,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洪亚敏,吕萍.土地相关经济理论和法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

【2】 朱道林,邹晓云等,不动产估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第5篇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值此定稿之际,我的工程硕士生活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遥想入学之时,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恍如隔日,不免感叹光阴易逝、韶华难追。然而,艰辛而快乐的求学之路,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温暖和幸福。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视域狭窄,加之资料匮乏,思路难以理顺,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波折,我深感这份喜悦和骄傲来之不易。除了欣喜,心中更多的还是感恩,此时此刻,只能以最为朴素的感谢,感谢所有使我的今天成为可能的人们,老师、同事、同学、朋友,还有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论文的最终完成。

首先我要感谢我尊敬的导师姜卫平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姜教授热心地帮助和指导,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授业精神,对我影响深刻,使我在硕士生期间不断成长和进步,并将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激励我。在我撰写学位论文的两年多时间里,姜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我对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调整、内容的增删、乃至具体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议意见,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领会到了一个真正学者所应该具有的风采以及治学为人的道理。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对姜教授最深切的尊敬、爱戴和谢意。

感谢给我传授专业课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授予我知识,为我的研究思路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他们谆谆的教导和深深的关爱,我的论文就无法完成。

感谢吴院长和全体总院领导,感谢他们的决策,是他们鼓励大家考取工程硕士,并组织开办了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工程硕士班,从而使我紧紧抓住了这次宝贵机会进入武汉大学深造,没有他们或许今天的我还在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是他们鞭笞我们进步,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感谢与我同窗的同事们,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技术指导,他们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使我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乐趣和生机。

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此过程中倍感温暖!

最为感谢我亲爱的父母,他们最为普通,也最为伟大,是父母给予了我这二十六年的生命,让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是他们给了我直面人生的勇气,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分担和谅解了我所有的一切,使我能够顺利考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

第6篇

关键词 GPS;RTK;地籍测量;应用;分析;简述

中图分类号P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129-02

在我国第二次的部分的土地调查中,地籍测量主要是将土地权属和利用的状况进行摸清,将各个宗地位置、地类、面积以及权属等等情况核查清楚,并且将各类土地综合利用的情况摸清楚,这样就能够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一个基础的资料,更加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下面,笔者就地籍测量中RTK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 关于GPS-RTK技术

伴随着我国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三者在测绘过程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测绘作业的方式以及应用的领域也已经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过去传统作业的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的适应当前测绘工作的需求,所以,将GPS技术应用到测绘工作中为我们测绘工作带来了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重大变革,这样不仅仅将我们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更加将我们成果精度大大提高了。所谓的GPS-RTK技术也被我们称为载波相位差分技术,GPS-RTK技术主要是将WGS84的坐标作为一个基础全球范围内通用一种动态测量的技术,是将基准站和流动站这两个测站载波的相对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的差分的方法。GPS-RTK技术主要包括差分法以及修正法这两个主要方法,其中,所谓的差分法就是指把基准站所采集到的那些载波相位发送到流动站中,再进行求差解算坐标,也就是真正的一个RTK。而修正法就是指把基准站载波相位修正值发送到流动站中,将流动站所接收到的那些载波的相位进行改正,再继续求坐标,这也被称为准RTK。RTK关键的技术就在于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这两个技术,RTK定位就要求基准站的接收机所观测到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以及基准站的坐标等等都通过数据通信链来实时的传送到流动站的接收机中,流动站不仅通过自身的数据链将来自于基准站的各项数据进行接收,还必须要进行GPS观测数据的采集工作,并且要在系统里面组成差分观测值来进行实时的处理,这样也就能够得到高精度定位那样的结果。GPS-RTK技术的系统配置主要包括数据链、移动站接收机以及基准站的接收机这三个部分。

2 在地籍测量中RTK技术应用分析

将RTK技术在某一个地籍测量工程中应用作为例子,对这一项技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和精度进行说明,测区位于某一个城区,城市建构筑物十分密集,交通十分繁忙,无线电信号比较复杂,街道两边的树木茂密,这一次需要测量宗地的地块遍布了整个城区,权属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用地的种类比较多,宗地的数目也比较多,权属界址点的数量很多,如果我们采用一个常规的测量手段进行测量比较困难,也很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将所有宗地权属界址点的测量工作完成,采用RTK测量技术能够满足该项地籍测量工作要求。

2.1基准站的确定和选取

安置基准站是使得RTK测量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要求我们要避免选择那些无线电干扰十分强烈地区,数据链电台发射天线以及基准站站址必须要具有高度,为了要防止数据链发生丢失和多路径效应产生的影响,周围应该没有GPS信号的反射物,在试验和试用的阶段中,针对已经选用了的GPS的仪器,我们得出了这一个城区流动站在其作用距离五千米范围里面,能够清晰并且高质量的进行基准站所发出数据的接收,将此作为参考选择了那些分布在这一个城区城市的D级GPS控制网点的七点,组成了这一次地籍测量工作基准的框架网并且利用七个控制点坐标系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计算出该项用在GPS-RTK技术的七个坐标转换参数。

2.2 RTK定位精度的试验

均匀的实施了这一个城市、D、E级的GPS控制点等共计19个点的进行了测量,最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和已知的成果相互比较。

3 测量界址点的坐标

采取RTK测量技术来实施测量界址点坐标,在检测试验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一个基础之上,将RTK基准框架网点作为一个基础,分别进行GPS基准站的架设,使用一加二的工作模式,采用两套RTK接收机作为流动站来进行测量,因为所用的RTK系统发射电台仅仅有4W,十分节省电能,并且在中途的时候并不需要进行电池的更换就能够足足使用一整天,在开机以后就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相对来说是十分方便的。在每天第一次进行流动站测量的时候,至少在一个已知点上面进行RTK测量,这一个测量的结果和已知点相互比较,以便将RTK系统到底有没有正常工作进行检查,还要检查基准站的坐标输入到底是否正确,最后,我们再把GPS所获取数据进行处理以后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样就能够及时并且精确的获取界址点图形的信息,准确的进行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制作,计算出宗地的面积。

4结论

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RTK测量技术,接着又从基准站的确定和选取、RTK定位精度的试验以及测量界址点的坐标从三个方面对地籍测量中应用GPS-RTK技术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理论只有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去才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笔者主张将这一个理论知识应用到地籍测量中去指导地籍测量工作,再通过地籍测量工作的实施情况对这一个理论知识存在的不足进行很好的更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7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主管单位:中国信息工程大学

主办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0673

国内刊号:41-1196/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公开发行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大学在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

学报主要刊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应用数学以及军队指挥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论文,技术报告,优秀学位论文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

第8篇

一、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㈠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㈡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㈢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二、学历、资历要求

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㈠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㈡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㈢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㈣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或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且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㈤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关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㈠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指导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㈡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能将国内外先进技术或新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具有开拓新的方法技术或新研究领域的能力。

㈢熟悉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

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㈠省(部)级测绘科技、工程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㈡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测绘科技、工程项目2项以上。

㈢主持技术推广项目,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开发新产品2项以上,或主要参加3项以上。

㈣编制或审核大型测绘工程项目综合技术设计2项以上,或单项设计书4项以上,并组织或主持完成大型测绘工程项目或生产任务1项以上。

㈤主持完成3项以上大型测绘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编写相应的技术报告。

㈥编辑设计或编审过市级以上普通地图集或专题图集,并已出版。

㈦年承担完成了3种类型10台以上测绘仪器维修或检测鉴定任务,能独立解决其重大技术问题。

㈧主持完成测绘仪器的研制、改装或精密仪器的安装测试工作1项以上。

㈨主要参加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技术推广工作,完成数字化制图或编辑入库等项工作。

㈩参与开发和研制测绘专业信息系统2项以上。

(十一)主持或组织完成2项以上500个生产工日以上的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图制图与印刷、地理信息等测绘工程项目。

三、业绩、成果要求

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㈠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㈡主持或组织完成的项目成果获市(厅)级以上优秀成果奖、优秀图书奖一等奖以上(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㈢主持完成大型测绘工程项目,以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定,其项目设计水平先进,质量优良,产生显著的效益。

㈣主持开发、推广的科技成果2项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㈤在测绘生产技术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有创新,解决了本专业领域科研生产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编写了相应的技术报告。

四、论文、著作要求

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㈠出版本专业著作或译著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㈡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上2篇以上。

㈢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获奖的论文2篇以上。

㈣为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报告或编写的大中型项目技术设计书3篇以上。

五、外语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㈠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㈡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㈢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㈣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

六、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㈠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㈡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㈢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㈣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关于申报研究员级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注:机关公务员身份不能申报)

1.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

2.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五年;

3.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有下列成绩之一:

⑴组织和解决过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或技术攻关项目的关键性性问题,取得了显著技术成果或经济效益的;

⑵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开创性地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取得了重要成果,或填补国内空白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

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或三个以上省(部)级三等奖的;

第9篇

[关键词]专题地图制图;测绘工程;互联网+;GIS+

进入21世纪以来,测绘工程专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注重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以适应以3S技术为特点的测绘生产的需要,适应以GIS+为引导的智慧生活的需要。测绘和GIS技术构成了GIS+的基础支撑,专题地图是GIS+的主要图件形式。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浏览到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行各业的应用成果,而这些成果很多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呈现的。专题地图应用面广,表达手段灵活多样,表达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熟练掌握专题地图的成图方法,掌握专题要素表达方法与技巧,对于测绘工程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除专题地图制图课程本身外,安徽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开设的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应用与实践、地图学等,这些课程联系密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些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没有专门开设专题地图制图课程,只是在地图学课程内,留有少量的学时介绍专题地图的制作,但是往往学时不多,对于专题地图强调不够,这样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适当增加授课时数,将相关理论、方法全面讲授。

一、专题地图制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在上述相关课程中,需要安排好授课顺序并作好内容衔接。地图学是其他课程的理论基础。地图投影理论、地图符号、图形与色彩、注记等的设计思想构成了地图编制的理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也处在基础地位,上述两门基础课程要提前开设。GIS软件应用是多门课程理论的具体实现。GIS软件编制者本人充分考虑了普通地图和专题制图的设计思想,又给用户预留了一定的设计空间,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地图之美。专题制图是普通地图学的延伸,是将普通地图学中没有展开详述的部分内容铺展开来,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与地理关联的信息。在数字化成图时代,专题地图制图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这个制图平台,专题制图同时又是GIS的具体应用。GIS软件应用课程和专题地图制可同时开设,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让学生既学会GIS制图的技能,又掌握专题地图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做到应用GIS软件编制专题地图的综合效果。把握这些原则,可以在授课时抓住重点,合理配置时间和精力,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好各科的关系,做好内容衔接。在当前学时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这既能够达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又能将各门课程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具有特色的专题地图制图教学

(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是原来单一的板书、口述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目前的专题地图教学,应该将软件的使用与地图制作、理论理解融合在一起,一部分内容可以以图片的形式逐个静态呈现,但是还有一些内容,如色彩的对比、调和等,抽象、晦涩、单纯的静态图片展示耗时、耗力,教学效果又不够好,类似这样的内容可以直接用软件演示完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可以将演示过程进行屏幕录像,或者做成动画形式,嵌入多媒体课件中。这样直观形象生动的表达,时间短、效率高,其效果要好于一个个图片片段和成段文字的讲述。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展开教学,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教学网站上,以视频、模拟实验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课余可以学习、巩固相关内容,甚至可以人机交互地实现一些操作。上述这些手段的综合使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树立面向结果的教学理念,以结果倒推制图过程

这里所谓的结果,就是一门课程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对于专题制图来说,就是最终的地图成果。在开展教学时,直接把已经完成的一个图件作为设定目标,要求学生采取各种手段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寻求解决方法。这样能促使学生综合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要实现这个既定的目标,会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这也迫使学生要学会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个综合的应用问题,这样的效果要比一个个单独罗列的实验要好得多。例如要编制某地区综合性地图集、水源保护区范围、交通便利度等图件会涉及地理信息系统中缓冲区分析、邻近度分析等应用,这需要学生在理解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应用软件实现相关操作,接下来才是编图工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巩固了基础,还学会了应用,即“在应用中学习,在综合中提高”。

2.结合GIS+理念,充分重视专题地图的应用

GIS+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感知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结合的成果。互联网时代为学生提供了浏览各种各样专题地图的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不管是足不出户的日常衣食住方面的需求,还是出门远行,都需要相应的专题图提供保障支持。旅游地图、天气图等已经变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平台,每天的天气预报都为我们展示了专题地图的丰富功能。GIS+是智慧生活的体现,以电子地图形式呈现的专题地图是GIS+的主要图件形态。电子地图可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要想快速、准确地呈现各种动态变化,制图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制图技能,还要做到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地相关信息。这些都对制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由居住在英国的澳大利亚记者约翰•皮尔格(JohnPilger)拍摄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以多幅专题地图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美国对华的包围策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这是一个用专题地图表现军事主题的实例,充分证明了好的(专题)图片(图件)效果要好于文字的讲述,也说明了互联网时代,专题地图无处不在。专题地图是展示各种成果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是一种可以同时向各个知识层次表达思想的表现形式。制作、应用好专题地图,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好的专题图令人赏心悦目,不好的图则无法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和相应的数值指标,更不用说让用图者获得美的享受了。

三、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

(一)密切与生产、科研的联系

本科阶段的学生,一直在接受基础知识学习,对于专业课程学了什么,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做什么感到迷茫。在当下的大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很普遍。适当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生产项目,从基础的编图工作做起,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将学生从理论学习的懵懂状态带入实实在在的生产实践,让学生了解可以做些什么工作,进而思考将来还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精神;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如中地数码的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ESRI中国公司的GIS开发竞赛等,这些赛事搭建了很好的制图平台。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明确了图件类型,学生可以利用GIS软件制作各种专题地图。还有一些比赛则不拘一格,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不拘泥于某一种软件平台,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不同软件的特点,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的应用和研发水平。

(二)做好与传统测绘内容的衔接

测绘工程专业大量的工作是从事外业生产,外业工作的图件成果主要是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学生在接触了一些外业实验、实习后,往往会弱化对专题制图的认识,认为制作普通地图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更要注重将传统测绘外业工作与专题地图制图结合,比较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区别与联系,在一些具体细节上进行详细分析。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浏览各种各样的专题地图,分析各自的编图特点和技巧,加深学生对专题地图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专题地图应用面更广,感染力更强。好的专题图不再是一幅简单的地图,而是一件艺术品,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制作专题地图的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通过与核心课程及相关实践的结合,可以拓展本门课的内容,扩展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即“在比较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

四、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专题地图制图是一门应用型课程,这门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应用为主。闭卷形式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分值占最终成绩的40%。在相关应用考核方式中,最基本的考核方式是在教师课堂演示过程结束后,不参考任何资料,凭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进一步编写实验、实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实验过程的某一环节,将自己探究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编写科研报告的能力;对于参加各类比赛的学生,要求把整个作品的原理、操作、结果等全部形成文字、图像,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对于比赛过程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摸索,尝试着写一些小的科研论文。实验实习报告、科研报告、科研论文形成了应用考核的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同,提交成果的规格也不同,在各种类型内部,再根据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区分成绩档次。应用考核的分值占最终成绩的60%。这样的考核方式有效地避免了靠画重点、死记硬背等速成的考核成绩,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能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靠积极进取获得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到了真正的技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五、结语

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来说,专题地图制图课程是必修内容,且它的重要性在日益提高。在有限的学时中,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要有责任心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而不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教师要主动求变,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灵活适应各种形势,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教师这个工作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学生是需要真心面对并且用心与之交流的,而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归根结底,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效的教学方法外,更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

[参考文献]

[1]王乐新,朱焕,于晓秋.以学生为本,构建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育人环境的探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4):4-6.

[2]李清富,张铎.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探讨[J].大学教育,2016(4):42-44.

[3]邬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0-83.

[4]周家香,戴吾蛟,左廷英.信息化测绘体系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2):6-8.

[5]汪志明,花向红,许才军,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J].测绘通报,2004(1):57-59.

[6]刘健,余坤勇,赖日文,等.“3S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5):76-80.

[7]董春来,焦明连,周立.基于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测绘通报,2013(1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