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园师德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9:45

导语:在幼儿园师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园师德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墙饰;互动艺术;审美

一、墙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会说话的墙壁”是幼儿环境创设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墙饰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幼儿园墙饰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构成要素,幼儿每天来园生活时都会面对班级的室内外墙饰,墙饰的创设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的墙饰不仅仅具有装饰和展示的作用,更具备了教育性和参与性。许多专家指出,幼儿园墙饰应该重视其参与互动性,讲究审美性与互动性并存,既要满足审美的需要,也要鼓励幼儿参与,从而形成教师、幼儿与墙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参与墙饰的创设,亲历墙饰创设的过程,在感受与欣赏墙饰创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二、幼儿园墙饰使用现状分析

1.形式化、表面化

墙面创设的目标是为幼儿服务的。墙饰创设的核心是辅助幼儿教育,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能力等。但是部分幼儿园的墙饰创设却流于表面,忽视了其核心内涵,而只为应付临时的检查与参观。检查者和参观者都不是幼儿园的常驻者,那么这种为了应付他们而设计出来的墙饰必然也不可能考虑到长期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这就造成了墙饰创设失去了其根本的价值。幼儿无法从这种临时的设计中受益。这样的情况既耗费了人力和财力,也不具备长期性的价值,是非常可惜的。

2.缺乏艺术性

墙饰创设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满”。教师误以为所谓墙饰创设,就是用幼儿的作品、幼儿活动时的照片、与主题教学相关的资料等填满整个墙面,引发视觉轰炸的效果就算完成任务,而不考虑整体结构上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这使得整个墙面一眼望去杂乱无章,缺乏主题,更不可能具有艺术性。艺术性对于墙饰创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性是墙面审美性的基石,也是幼儿教育对墙面创设的要求。一味追求“满”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让本应具有的审美教育价值的墙饰失去其该有的意义。

3.角色与分工

教师的角色定位模糊也是墙饰创设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在创设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在墙饰创设过程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把握不清,换言之,教师不清楚什么该由自己做,什么该让幼儿做。教师是墙面创设的统筹者,但没必要“事必躬亲”“大包大揽”。既然墙面创设是一种讲究参与性的活动,教师就一定不能忽略幼儿在墙面创设中的作用。在墙面创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幼儿拉进来,给幼儿分配任务,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内容。

4.髙结构墙饰

幼儿园墙饰中的“死墙”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虽然幼儿园都知道及时更换墙饰的重要性,但是东西上墙下墙都不易,换一次很麻烦,尤其对不擅长美术的老师而言,更是如此。另外,幼儿园内部的教研活动往往更注重教学研讨,而忽视了墙饰创设的研讨。墙饰创设就变成了一个依靠教师个人智慧的任务,但墙饰创设本身却是一个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大活”,所以这对于个体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因而一方面,教师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独立更换墙饰而做到尽善尽美,这无疑强人所难。

三、幼儿园墙饰创设过程中多元互动的策略

为保证墙饰的互动性,教师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设计。一方面是材料选取,因为材料上墙与下墙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和人力,因此秉承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原则,教师在设计墙饰时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低结构的整体版面,以备材料替换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是互动理念,在墙饰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构设互动性的设计,把幼儿教育的目标投射在墙饰设计上,激发幼儿与墙饰的互动。

1.易于互动的低结构版面设计

(1)底板的色彩与构图

教师对墙面底板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简单”与“留白”。若在布满墙体且色彩丰富的底板上展示色彩艳丽的作品,会造成主题不清晰,墙面拥挤不堪,视觉凌乱,从而失去墙饰所具有的审美教育的价值。 如图1~图2,教师选择用大小不同的方块软地垫做底板粘贴在教室门口的两侧白墙面上,因墙体是白色瓷砖,所以选择黑色地垫,黑白对比明显,在每个大块底板下分别用明度不同的彩色墙纸衬底,然后让幼儿给大大小小的蝴蝶涂上亮眼的黄色与橙色,再引导幼儿用工字钉将蝴蝶固定在软板上进行点缀,由密至疏、由低向高的蝴蝶飞舞的造型点亮了整个背景墙,整体墙面给人以稳定而有序,活泼与庄重的感觉。整个版面的设计有教师的构想和幼儿的动手参与,体现了师幼和墙面三者之间的互动,教师以简单的底板为载体,为幼儿活动提供了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上的留白,供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从材料灵活性上看,底板蝴蝶的点缀是活动的,随时可让幼儿拆卸调整蝴蝶的位置,也可将幼儿在美工区的美工作品,如手工小螃蟹、手工纸折的小鱼等替代蝴蝶来点缀底板和边框。

(2)底板材料质地的选择

墙饰的互动性意味着对材料的质地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方便材料上下墙以及幼儿的使用,教师应该选取可拆卸性强且耐用性好的材料,如软木板、地垫、吸音板、磁性板等。幼儿可用彩色工字钉、透明胶或小磁铁等将材料进行固定展示,取下时又不会损坏这些软墙,可反复使用,方便幼儿与墙面进行互动。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自己动手装饰墙面的能力,也可以把墙面的创设交由幼儿掌控,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更换墙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体现互动理念的版面设计策略

(1)墙饰创设与课程教学的互动

教师在创设墙饰过程中应该具有课程意识,能够随时发现和利用可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将五大领域进行融通。即在墙饰的创设过程中,能展现教师设计的多个领域的目标。以主题活动“车轮滚滚”为例。在开展主题活动“车轮滚滚”时,幼儿们收集各式样的车轮图片,并在美工区设计了许多的车轮图案。教师将他们设计的图案收集整理后生成了一个“车轮滚滚走迷宫”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创设了“车轮滚滚”迷宫墙,车轮迷宫的规则可让幼儿自主调整,或者根据车轮红黄蓝的颜色,或者按照车轮辐条的数量,找到迷宫出口。迷宫图上墙后,远看是一副壁画,近看是一幅大型迷宫图,整幅墙饰的创设过程,整合了艺术、科学、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目标。同时幼儿对自己的成果很是满意,放学便迫不及待地和父母描述迷宫的走法,这也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教学目标纳入墙饰创设,日常活动也可以与墙饰相结合,仍以迷宫游戏为例。如图6,教师将组织幼儿秋游的活动融入迷宫游戏中,结合了剪纸、数学等领域目标。教师将墙饰的创设过程融入到课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全部在区域活动和集中教学活动中完成,切实体现的墙饰创设与课程教学的双向互动。

(2)墙饰创设与区域游戏的融合

将区域活动时的桌面或地面操作材料移至墙面,让操作立体化,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同样在桌面可操作的材料,幼儿们更热衷于在墙上摆弄材料,并欣赏自己的操作成果,对自己摆弄出来的作品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图7,教师将美工区的手工活动“美丽的插花”,移至墙面上让幼儿操作,幼儿先用纸杯或纸盘剪成一朵朵花,并用颜料或油画棒上色,花瓶用线条画进行装饰,然后在墙面用彩色工字钉进行造型固定。这样的设计一举三得,一方面,操作后的墙面变成一副立体的艺术插花壁画,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幼儿们看到墙面因为自己的操作而发生了美的变化,这让其在情感上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同时,幼儿们呈现的作品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赏识,这种来自外界的肯定对其人格的正确养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3)墙饰创设与自主探索的结合

第2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 模式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19-02

近年来,由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影响下,农村青年初婚年龄推后,婚后生育意愿降低;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速;城乡教育发展部平衡等原因的影响下,导致农村学龄儿童的数量锐减。因此,农村中小学面临布局调整,按之前师生比配备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师资,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裕。另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合格师资不够等严峻的现实问题,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合格师资的短缺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再有,国务院于2010年11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结合农村中小学格局调整和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契机,提出“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以及“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由此可预期的未来10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殊机遇期,在农村“小转幼”转岗教师势必会成为农村学前师资的中坚力量,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以及推进教育公平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关注较少,从06年开始成果较少,主要关于现状、需要、动机等个案研究。调查总结出现状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低;专业对口率低;待遇低,而流失率高;专业知识缺乏,对基础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不重视;基本没有教研能;有强烈的个人专业发展需要和动机,但是缺乏系统、持续的专业培训;即使有培训都以到城镇发展较好的园进行观摩学习的单一培训模式,目标不明确;师资严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视农村幼儿教授的专业发展需要的,提高其自我发展的意识及能力;建构完善的符合农村实际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培训网,积极开展园本培训等积极意见。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丰富、扎实的学术基础。在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下,稳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转岗教师在界定、专业发展动机、心态转变与管理、针对性的专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的研究还没有成果,这势必影响其专业成长和发展,也势必影响到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妨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笔者在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调研时,了解到P县一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该园有137名在读幼儿,分为大大、大、中、小四个教学班,有教师10人,其中带编制教师6名,这其中的5名是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小转幼”的转岗教师,年龄区间在41到53岁,教龄都在20年以上。在转岗教师中有2位是小学高级教师,1位是小学特级教师,在小学任教都为语数主科教师。在对这5位教师进行访谈时,了解到她们大多由于身体和家庭因素,如快到退休年纪或者是家里有需要照顾的小孩和老人,自动申请由小学转入幼儿园任教的。在转岗的时候,除了进行简单的园本培训,在大概了解一下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特点之后就匆忙上岗了。在问到到岗之后的感受是,转岗教师们都有“后悔”的意思。

虽然,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的特殊时期,转岗教师的出现有利于小幼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前教育的师荒难题。但是,“小转幼”的转岗教师的整体年纪都偏大,其身体和心理不能负荷一整天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有从小学“抛包袱”到幼儿园之嫌,;其次,所学的专业、所持有的专业资格证、多年积累的小学教学经验,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都不对口,不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幼儿保教工作中的实际教育问题;再有,在转岗之前对幼儿教育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导致转岗之后期望落空,形成心理落差,从而消极对待工作,学习动力不足,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较低;最后,在转岗入职之处,没有进行系统和的转岗培训,不能调整知识结构,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这样的转岗教师,对推进学前教育没有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反而严重的影响和拖后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制约了学前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三、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应对策略

基于我们对已有有关转岗教师的资料和文献的分析、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针对当前转岗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反思,结合笔者自身的从教经历,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以求更好的帮助转岗教师获得教育专业发展。

1.转岗教师选择的适宜性

所谓“术业有专攻”,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性,导至其工作的重心、内容和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那些对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性没有理性认识,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性不认可,没有深入了解的中小学老师,不应列入考虑转岗的范围之内。

由于3-6岁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的快速阶段,同时通过直接感知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学前教育的课程开展和教学形式,是以游戏为主;教学的内容,多围绕幼儿的生活,进行覆盖面广而浅显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以及艺术五方面的知识;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保育工作。这样的工作,对教师的强壮的体格、充沛的体力、开朗活泼的性格、知识储备的广博性、以及艺术造诣都应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那些由于年纪接近退休,而把“转入幼儿园”等同于干部“退居二线”的中小学老师,应不列入转岗范畴。针对转岗教师的年纪和专业知识,有学者提出转入幼儿的转岗教师的最好不要超过35岁,同时最好是优先考虑起始专业是“幼儿教育”的小学教师优先转入。

2.转岗教师转岗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转岗教师虽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成熟型教师,但是针对幼儿教育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等方面是空白的,因此转岗教师在转岗之前必须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效转岗培训,在检验合格之后方能上岗。

为了转岗培训不流于形式,保证其有效性,首先要有的时间保证,只有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系统的培训的开展。再有,灵活的、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知识的渗透;要求培训团队的能力和影响力,最好是有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理论知识的教授,学前教育的前沿发展,以及最新技术的展示和传授,同时也有长期工作在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和优秀园长的幼儿教育经验分享。

3.转岗教师入职后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幼儿园应为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激励机制,才能吸引到和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激发已经转岗教师继续学习和教育专业发展内在动力。首先,激发转岗教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认同感”,明确的规划其专业发展的道路,培养和发展其专业发展的信心,鼓励转岗教师进行教育反省。再有,激发起对文体活动的热爱,从而激发其学习幼儿教育专业技能,如弹琴、画画、舞蹈形体的兴趣。“只有看到成功的希望,才能产生追求的动力。”所以,通过成功转岗个案宣传,为转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指明方向,激发出他们对于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黄娟娟.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6

[2]张维仪 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3]吴荔红.试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05(9)

[4]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9

第3篇

1.健全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幼儿园管理群体必须具备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能力,工作务实且思想先进,注重人文管理,重视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职工集体荣誉感,稳定教师队伍。

2.对于幼儿园环境布置方面的管理要营造适合幼儿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构建乡土文化特色校园。注重校本课程与幼儿园文化课程的整合。

3.幼儿园安全管理要落实到位,科学管理。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幼儿的一日活动营造一个舒适而又祥和的环境。

4.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在未来的教学中,幼儿园要注重实际,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师量化评比方案,建立教师成长评价体制,通过家长测评、幼儿测评和同事互评相结合方式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坚持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幼儿园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幼儿园要加强保教人员行为规范教育。幼儿保教人员要将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把保护幼儿人身安全放在首位;要平等对待每个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有师资质量。如果仅从质量角度衡量。一下子没有那么多合格教师来满足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还应当实事求是,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师培训,努力提高现有幼儿教师的水平。对于学历、资格证书、普通话等不符合要求的现任教师,我们可以给某一个缓冲过度年限,比如3年,但必须在这个时间内达到要求,否则不再聘用。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岗位练兵。有计划地开展“读一本好书、树立一种教育理念、倡导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上一节优质教学展示课的活动,并引导教师以叙事的形式积极反思交流、总结提炼并在全园推广。

3.在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建立并实施、修改完善后形成体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健全、完善师德档案制度、师德考核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设置、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促使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我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三、增强创新意识,强化课程改革目标

1.课堂教学方面要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倡导幼儿全员参与,注重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教师要围绕目标科学设计、创设情景,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质量求生存发展,以质量面对挑战。

2.课程开发方面要深度挖掘本土教材,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怀。

3.教育教研要根据课改精神,以幼儿活动为重点,园领导和骨干教师牵头,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教师应注重教研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教师可采取推门听课、赛课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展示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个人风采。我们应提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之类的教学心得,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家级优秀论文评选。这样可以让教师建立自信,在机遇面前不惧挑

4.对于幼儿发展方面,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有意识地转变幼儿活动方式,大力开展探究性研讨活动,完善本土课程内容,制定好计划,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四、抢抓机遇,改善办学目标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教师培训 对策研究 徐州地区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需求持续上涨,培训供不应求,但是有的幼儿教师不愿意再参加“假培训”。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将从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培训对策研究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二、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研究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徐州地区幼儿园教师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态度及已有的培训经验,还了解徐州地区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与现状。并根据以上结果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实施幼儿教师确切需要的、幼儿教师能够掌握并运用的多样化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

研究者对徐州地区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的部分幼儿园各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各个市辖区、县、县级市幼儿园幼儿教师培训活动或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比例为70%。其中,幼儿园教师培训收费比例为55%,一周两次课程安排比例为71%,培训质量为95%,有园本培训比例为45%,如图:

在徐州地区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中,有37.5%的幼儿园缺少甚至缺失对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幼儿园的因素,例如:教师培训活动开展起来不容易组织和管理,幼儿园缺少相对专业的教师培训活动场所、材料、计划,幼儿园会对收费与否,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的成果和影响犹豫。二是幼儿教师的因素,例如:幼儿教师对于教师培训的态度,幼儿教师接受培训前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知识技能基础,幼儿教师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后是否及时反思并理解运用到日常幼儿园的活动中。

三、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培训类型单一,以专家讲座形式为主,培训方会邀请一些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但是理论内容偏多,实际操作经验少。培训教师无法很好地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在平时的幼儿游戏与活动中。

幼儿教师培训内容陈旧,有些培训仍然以师德和知识技能的培训为主,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幼儿教师制作课件,音频、视频的制作,白板的使用等。

四、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对策

(一)培训类型多样化

幼儿教师培训类型多样化是指以下园观摩、听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这三种培训形式为主。前两种培训教师的参与程度较高,有利于采取互动方式开展教学。专题讲座,教师更加青睐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园长和教师,更接地气。

本调查还发现,教师更加愿意得到的培训材料是学员的研修成果。研修成果是教师平时实践而得来的经验,再加上新的培训内容,两者不断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得到反思与提升的成果。学员研修成果体现了参加培训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培训者在培训期间要对教师的文章或作业或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适当安排教师研讨和交流活动。

(二)培训内容层次化

针对徐州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地区的幼儿教师培训的相关现状,总结出幼儿教师的培训要丰富多样化。以师德为主线,增设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培训,让徐州的幼师学习到发达一线城市的幼教资源。也可以增设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教师能够设计出自己想要的课件。

(三)学习方式参与化

幼儿教师学习方式参与化是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示范课、听课,调动幼儿教师对培训课程的积极性,加强老师体验、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参与化的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需要培训者的周全考虑与合理设置及教师的积极配合。选择典型性、普遍性的案例,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能够轻易激发老师对于案例分析的学习兴趣,参与和理解运用。在进行课程选择时,首先要符合幼儿教师的需求,其次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最后要有利于老师的学一反三,能够引发教师思考,以及培训结束后回幼儿园运用。

第5篇

针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存在的问题,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从专业建设理念、课堂实施“三合效能德育”、课余开展经典诵读、道德讲堂、开展志愿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该专业师德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难点,也是必需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的重要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效果分析五个方面来阐述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教育,甚至把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在内的教育类专业列为“国控”专业,给予严加把关和监管。同时,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提出了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四大基本理念[1]。因此,作为主要面向城镇幼儿园的教师、早教培训机构的亲子教师、社区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儿童艺术培训机构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势在必行,只有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才能提升当前的幼儿教育水平[2]。

二、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选取了5个班级(共计176名学生),对8个项目进行了调查问卷。对我校2013级刚入学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研显示,94.67%的学生为初中毕业,5.33%的学生初中未毕业,他们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未能达到高中的录入分数要求。如图2所示,喜欢读书的仅占到学生人数的40.82%,生源素质不够高也影响到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及未来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如图3所示,从学生的道德意识来看,32.54%的学前教育学生认为幼儿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手段。非常同意幼儿教育事业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的仅占17.75%,学生的师德意识薄弱。教育部于2012年12月19日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3~6岁是婴幼儿各方面的启蒙阶段,其发展有一定规律[3]。从专业需求看,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的年龄特征显示他们在学习中更需要教师情感的带动,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因此,幼儿教师的师德显得更为重要。调查结果却显示,23.75%的学生因为家长要求选择本专业,因热爱孩子选择本专业的仅有20.71%。喜欢孩子的学生多喜欢幼儿园相对单纯的环境,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拥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使命感,有“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责任感[4]。

三、对策

(一)“师德为本,教法为重”的专业建设理念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是为惠州及周边乡镇地区幼儿园、保教机构培养幼儿教师和保育员。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确定了“师德为先,教法为重”的专业建设理念。“师德为先”即要求要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明确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同时,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法为重”即要求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坚持活动教学理念,加强实践与反思,反思再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5]。

(二)课堂教学实施“三合效能德育”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幼儿园园长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德育课堂上,创造性地实施“校企融合、课管融合、知行合一”的“三合德育”模式,全面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效能。校企融合,一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使企业文化进校园、车间文化进教室、产品文化进教案,通过校企文化融合育人。二是通过实习接受企业管理,亲身体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职业意识;课管融合,即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相融合;知行合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人人管的德育,让学生深层次认知德育内容并转化在行为表现上。

(三)课余开展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素质不高,师德意识薄弱这一问题,我校每学期定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道德讲堂、师德专题教育等活动。经典诵读多以技能竞赛方式进行,道德讲堂、师德专题教育多以专题报告或者讨论形式开展。

(四)志愿活动等

我校成立有心理协会、交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活动。另外,我校团委每年定期组织专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开展校园、校外卫生大扫除、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及惠州市交通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我校学前教育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效果分析及小结

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活动,对即将顶岗实习的2013级学生(五个教学班共计169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认识到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比学识修养重要的占到97.04%,愿意从事本行业的占到89.95%,感觉自己的道德修养较入学时有所提升并愿意继续提升的占到94.67%。同时,对该级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能够坚持在一个幼儿园实习半年以上的占到学生总数的88.76%。

总而言之,我校“师德为先,教法为重”的专业建设理念,注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师德的培养,通过德育课堂上开展“三合效能德育”的教学,专业课堂上融入专业师德的内容,课余开展道德讲堂和经典诵读等活动,第二课堂开展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从而全方位地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和师德建设,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提供了借鉴意义。

作者:于正志 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2-02-10)[2016-6-10].

[2]孙秀萍.浅谈教师的师德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06(6):112-1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15)[2016-6-10].

第6篇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一

一、情况分析:

1、年龄结构:在25岁左右

2、学历结构:大专100%(其中一位教师正在进修本科)

3、专业结构:90%

优势分析:

1、年轻教师学历层次较高,而且都好学,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在提高学习。

2、年轻教师创新意识、现代化教学技能比较强,善于接受新信息、新事物,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

3、新教师有爱心、有活力、有冲劲,对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她们能相互学习,积极的团队工作氛围正在形成。

4、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拜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珍惜外出学习何园内的各种学习机会。

5、教师资源比较丰富。

弱势分析:

1、非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0-2年新教师较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2、对幼儿园一日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缺乏相应的措施,对如何抓好班级常规比较困惑。

3、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和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处理家长工作存在困难。

4、实践经验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5、由于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教师在集体活动设计中缺乏对活动价值的挖掘,不能很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同时活动内容缺乏新意,活动环节缺少联系性。

二、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准绳,依据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训规划,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重心,聚焦课堂,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的水平,促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目标

1、加强新教师师德修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师徒带教等培训方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聚焦集体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为研讨重点,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

3、采取有效培养措施,使我园新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在专业理论、教育技能、班级管理等诸方面,做到熟悉本年龄段课程。

4、初步运用有效教育手段实施教学,班级管理基本到位,最终做到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教学能力基本达标。

四、具体措施:

(一)XX年新教师

培训目标:

1、加强新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使新教师尽快发展成成熟型教师。

具体措施:

1、根据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自培计划,成立0年新教师成长档案。

2、通过参加县级新教师培训及幼儿园的自培活动,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通过一对一跟班观摩、老教师经验谈、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及自身的实践等,提高新教师的一日环节操作的能力。

4、通过每月的考核课及课后的交流和反思,提高新教师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同时使新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5、加强周、日计划中各个环节的教学反思,提高新教师的反思能力和调整能力。

6、积极观摩其他教师的活动,并能大胆地反思和评课,鼓励新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调整。

7、成立“老带新、新促老”组,运用网络等平台不定时地开展各项活动,分享经验,使新教师向成熟型发展。

8、鼓励新教师承担教研课、公开课等,在实践中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9、除了幼儿园集体的理论学习外,要求新教师自学各类专业书籍,结合实践作好学习笔记,每月两篇。

10、每月不定期地组织管理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对新教师进行听课指导。

11、创设机会,组织新教师阶段汇报展示活动。

(二)1-2年成熟型教师

培训目标:

1、提高2-3年新教师驾驭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和各学科领域的组织与设计的能力,使自己更趋于成熟。

2、创设能者为师的相互学习氛围,开展技能技巧的自培和他培的活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具体措施:

1、通过培训活动,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为研讨的重点,提高教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水平。

2、运用“优秀课例”等资源,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环节设计能力。

3、以“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实践研讨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的组织实施的水平。

4、以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大胆的反思与评课,鼓励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调整。

五、活动安排:

八、九月份:

1、制定新教师自培计划

2、专题培训:《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撰写体会

3、新教师学习活动(一)

4、摸底课(语言活动)

十月份:

1、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成立新教师档案袋。

2、汇报课(社会活动)

3、专题培训:学习《纲要》

4、新教师学习活动(二)

十一月份:

1、汇报课(科学活动)

2、专题培训:案例

3、新教师学习活动(三)

4、新教师自查反思

十二月份:

1、专题培训:《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

2、汇报课(艺术活动)

3、新教师学习活动(四)

元月:

1、专题培训:机动

2、汇报课(健康活动)

3、新教师学习活动(五)

4、教师培训小结。

学习内容:

1、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培养、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

2、业务技能方面:如教学活动设计、技能技巧培训

3、如何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

4、保育护理工作、卫生保健工作的培训等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幼儿园素质教育进程,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我县把教师培养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使教师了解前沿理论动态,拓展新的教育基础理论,扩大人文与科学领域知识面,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幼儿教育研究成果,研究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增强专业技能。形成园本化的课程特色和自身教育教学专长。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迅速成长成熟起来。通过一年的培训,力争使每位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培养对象:

全县幼教工作人员,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规程》、《纲要》、《幼儿园管理规范》、《幼儿教师行为规范》等教育、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二)通过以老带新结队子,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三)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教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教科研活动,展开教育教学的研究,学期结束围绕这一方面撰写论文和教学心得。

(四)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五)做好其他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后勤组做好保健医生、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作为重点,力争使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月份工作安排(主要安排培训内容)

2月

制定新学期幼儿教师培训活动计划

3月

组织幼儿教师优质课展评,

培训教师如何组织教育活动,备课、上课、评课。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听课、评课)

走出去、请进来教学观摩活动。

4月

幼教校长、园长培训

5月

幼儿教师舞蹈培训

6月

幼儿教师业务培训

7月

幼儿教师活动设计、论文评比。

8月

参加市暑期教科研培训

9月

保健医生、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

专家讲座或外出参观学习。

10月

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11月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第7篇

导语: 在这明媚的三月,我刊在盐城市教育局的支持和推荐下,走进了春意盎然的盐城市解放路实验第二附属幼儿园和盐城市盐都幼儿园两所优质园。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第二附属幼儿园,原为亭湖区政府机关幼儿园,是一所具有20多年办园历史、蕴涵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示范性公办园,创办于1985年,1989年被盐城市教育局首批确认为“盐城市一类幼儿园”,2007年8月首批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现有大、中、小12个班级,在职教职工55人。拥有一支师德好、理念新、业务精、研究型的师资队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率80%,全园有15名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名教师和骨干教师,有1名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

多年来,幼儿园以独树一帜的创新教育理念,全新的管理模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幼儿园先后成为“江苏省绿色幼儿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幼儿园银牌”、“盐城市和谐校园”、“盐城市环保教育特色幼儿园”、“盐城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文明单位”、“盐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盐城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盐城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盐城市教工合格之家”、“模范幼儿园”、“亭湖区综合先进集体”、“亭湖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科学育儿示范基地”、“亭湖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

作为亭湖区幼儿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品牌幼儿园,幼儿园始终坚持以“一切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宗旨,以“提升办园水平、打造一流幼儿园”为目标,努力创建游戏活动特色、环保教育特色、家园共育特色,不断追求高品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注重科研兴教,主持的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重点课题《促进幼儿非正式数学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国家级课题《幼儿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途径的深化研究》成功结题。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并在国家级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指导幼儿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幼儿园每年要接待来自全市的近20所姐妹园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幼儿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幼教品牌。

第8篇

在培训中,依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加强师范生顶岗实习管理;不断创新学前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科学完善的教师培训格局。

一、培训准备精细化

做到“两个明确”:

1. 明确培训目标。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幼儿园“转岗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适应并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吉林省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更新农村公办园园长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帮助园长熟悉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索幼儿园教育规律,切实提高园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为专家型的管理人才,从而推进我省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2. 明确培训任务。“转岗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任务:

(1)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培养职业道德素养、法制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情操修养和身心健康等,能够在教育和保教活动中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2)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发展、幼儿教育和保育等专业基本知识。

(3)掌握班级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安排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幼儿评价与师幼沟通、玩教具制作、当地资源利用等专业技能。

二、培训过程系统化

实现“三个确立”:

1. 确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培训工作实行三级管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国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培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执行小组;并在培训班组建了班委会,从而形成学校、部门、学员都参与的三级管理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率。

2. 确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三个项目均按《“国培计划(2012)”课程标准(试行)》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精心组织、确保质量,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转岗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以“专业技能”为主,包括最前沿的学前教育理念的渗透、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幼儿发展与保教知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2)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结合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发展水平与现实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与专业能力为宗旨,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反思为培训主题,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一是专业理念与师德。通过研修,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前沿信息,改革动态,发展趋势;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明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幼儿园教育特质,纠正与防止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参训学员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理念。二是专业知识。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获取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扎实掌握幼儿发展知识、领域教育知识、保教知识、通识知识等学前教育教学基本方法与内容,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三是专业能力。加强案例研究,拓宽专业领域,构建知识与能力的新平台,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内容包括: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等。

(3)农村公办幼儿园园长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幼儿教育实际和公办园园长的需求,设定培训主题和培训课程,使课程内容贴近农村幼儿教育实际,避免“城市化”倾向;重视幼儿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避免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为此,本次培训我们共设计了三个维度,十一个培训模块: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中选取了2项内容(师德修养;专业理念);在“专业知识”中选取了4项内容(幼儿发展知识;领域教育知识;保教知识;通用知识);在“专业能力”中选取了5项内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教育活动是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家园合作;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

3. 确立优秀的师资团队。实行首席专家制。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首席专家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严仲连教授;“转岗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萍教授;农村公办园园长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张贵新教授。我们还先后聘请了蔡珂馨、赵刚、但菲、丁海东、杨飞龙、赵小华、刘然、孙英敏等一大批专家、优秀园长及一线教师组成了强大的专家培训团队。

三、培训方式多样化

做到“六个结合”和“四个突出”。即省内与省外相结合;专家与一线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例观摩与成果交流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在岗研究相结合。突出参与互动,突出案例教学,突出问题解决,突出个性发展。

聘请专家讲学、导师授课。采取讲座、授课、案例教学、动手操作、学员论坛、课题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广学博积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培养其特色化教学能力。

四、考核方法多元化

1. 集中学习考核。

(1)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以课程作业、学习心得、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实践考核以案例分析、交流研讨、活动设计、技能操作等方式进行。

(2)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关注学员出勤率、课堂讨论参与率、作业提交情况等;结果考核主要对学员提交的各种任务性作业进行质量考查。

(3)综合考评采用百分制:学习表现占20%;理论学习与研讨占30%;教育教学考察与实践占30%;教案设计占10%;课件制作占10%,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2. 顶岗实习学生考核。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单位的评价、实习报告、听课笔记、活动设计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3. 返岗研修考核。对学员培训后专业发展情况及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变化效果进行评价。

五、培训交流全员化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全方位交流平台:建立QQ群、制作学员通讯录、建立培训网站,实现了跨地域的多种交流方式。

六、培训效果

1. 服务质量提升。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总体满意度极高。

2. 专业素质提升。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方面一些想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满足了农村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迫切需求,受到了学员的普遍好评。

3. 办学质量提升。加强了我校与省内各幼教部门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了解,特别是师资状况的了解,对于我校今后进一步面向基层,不断提高服务、引领学前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实践能力提升。顶岗实习学生通过三个月的置换实习,幼儿教育和保育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我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5. 培训业绩提升。

(1)文本成果:培训方案及具体教学计划、学员手册、学员调研问卷、研修日志、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论文、反思总结、培训简报、培训管理档案(登记表、信息数据库、跟踪座谈联系信息、结业证书信息、考核表、自评报告)等。

第9篇

活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25―01

西蒙曾说过:“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积极主动地工作。”幼儿园教学一线女教职工数量较多,占教职工比重较大,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更离不开女教职工的智慧与奉献。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女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师德教育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教人员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首要内容。热爱幼教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和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更是教师首要必备的职业行为准则。

1. 率先垂范。管理者要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师德规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政治上坚定方向,工作上勤勉积极,制度上自觉遵守,生活上严格自律,作风上务实正派。

2. 全员提升。把教师全方位塑形工程建设与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党建工作、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营造讲正气、求上进的教师人文环境为目标,结合形势要求和教师思想实际,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职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幼儿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 典型引路。面对幼教事业发展的信息化,要特别将事业高水平发展和培养有思想、能创新的青年教师融为一体,为她们提供发展平台,引导激励她们学习优秀教师那种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使她们真切地感受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无私奉献”,促使她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4. 强化实践。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加强管理过程,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在教育实践中更加表现出幼教老师的行为特征、职业风范和精神境界,使教职工工作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乐于奉献,不计报酬,爱园如家。

二、 注重业务培训

1. 抓课堂创新。把课堂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载体,在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课堂展示讲评”、“微课教学比武”等示范、公开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对活动的创设和材料利用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增强互学互研的热情和工作凝聚力,这样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得到发展。

2. 抓技能培训。结合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应用研修培训,分普及、提高、专业化三个层次开展弹唱跳、普通话、钢笔字教师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教具制作与使用、课件制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反思、优质课、优秀论文“三功四优”等岗位练兵活动,在展示表现自己的过程中,不但能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艺术教育技能,同时情感也会得到升华。

3. 抓特色形成。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内部运行机制,将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在挖掘、提炼特色幼儿园创建工作经验和成果的研讨中培养一批学有所长的教师,发挥其骨干示范作用。为有实力的教师创造走出去参加教学展示和教研活动的机会,选派优秀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培养业务尖子,针对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让她们承担特色活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特色教师。

三、 注重制度建设

1. 通过教职工大会和园务公开,让教职工知晓园里的主要工作、大宗开支和人事安排,明了考勤记录、奖惩原因、评聘理由,使教职工对各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尊重,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2. 积极倡导和鼓励教职工参与园务管理。根据教职工的工作职能,放手让教职工制订园里各项管理制度,参与重大事项的讨论决策,开展园务工作评议,审查收费、开支情况等,同时建立健全各岗位工作职责,并对岗位工作进行规范操作,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

3. 保证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教职工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形成凝聚力,产生归属感。

4. 在采用目标管理、指标考核办法进行量化管理的同时,严格制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充分挖掘岗位效益,形成民主和谐、热情高效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