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税制国际化论文

时间:2023-03-23 15:09:57

导语:在税制国际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税制国际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国际税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32-03

《国际税收》是财税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上海金融学院近几年对该课程实施中英双语教学,取得一定经验,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我国当前《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现状,并结合上海金融学院的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改革创新设想。

一、《国际税收》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化财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的时代背景,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亦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可见,各高校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一项广泛、深入而艰巨的任务[1]。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该项意见使得在我国大规模展开和推进双语教学成为可能和必需。《国际税收》因其产生背景的国际化、理论体系的国际化、规则案例的国际化而成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亦是必然。

(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教育对外开放其核心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为目标,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学生跨境流动、教师学者跨境流动、学术思想的跨境流动、不同国家之间的院校合作等等[2],而双语教学因能贯穿于上述路径始终而成为一个有效的国际化载体。

对于上海而言,推动教育国际化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平”[3]。这就尤其要通过加强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培养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对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的不能仅仅理解为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来理解。从个体的视角,是看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能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的需要,能不能在国门内外适应市场创造价值;而从学校来看,就是能不能构建一个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4]。这就需要学校设计出符合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体系,《国际税收》则是这个体系中的首选双语课程。

《国际税收》双语课程的开设,并非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简单组合。语言作为知识的载体,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语言已经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财税专业学生通过英语这个媒介,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阅读国外原版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掌握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拓展国际视野拥有世界人文情怀。

二、《国际税收》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无法较好地满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对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以及留学生培养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如下:

(一)双语教学的质量受到师资水平的限制

双语教学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有拥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但当下制约双语教师的瓶颈是外语专业教师缺乏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教师缺乏的外语口头表达和思维。各高校教授《国际税收》双语教师虽然一般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并有一定英语基础,但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没有一年以上国外的学习或工作经历,英语能力并不全面,阅读能力强而听说能力弱,对国际经济、西方社会的了解仅来自于媒体或有限的阅读,很难在教学中将《国际税收》中所依托的国际背景、所伴随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讲解透彻。同时,《国际税收》课程中有大量的国际双重征税、国际逃避税案例,各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在实务部门、跨国公司、中介机构的工作经验或挂职经历,对案例的掌握仍然是纸上谈兵,难以案例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国际税收》双语课程的质量。

(二)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制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

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主体和接受者,其接受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国际税收》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学生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从理论基础来看,《国际税收》需要有相关的先导课程,如财政学、税收学、外国税制、经济法等。学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再学习《国际税收》,才可能起到有源可追有本可溯的效果。但目前就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针对财税本学生的教学效果可能因学生前期理论基础不扎实、理解能力薄弱的原因无法保证,而对非本专业的如会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的学生开设,其效果更是无法保障。同时,该课程还要求学生熟悉相关术语的英文表述,并具有较强的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英文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我国虽然一直重视英语教学,长期形成了注重读写能力,忽视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在接受英文的专业知识时困难重重。另外,因各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课程设计凸显得相当困难。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大量陌生信息的涌入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内容受到教学资料的制约

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的核心教学资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相关《国际税收》的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文版教材,这类教材自成体系,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教材,诸如葛惟喜、朱青、杨斌、方卫平等编著的各类《国际税收》教材,其编著的体系脉络相近,侧重点各不相同,可以较好地满足教学需求,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但是该类教材尽管对部分专业术语进行了英语标注,但毕竟是中文教材,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另一类是英文原版教材,如Brian J.Arnold and Michael J. McIntyre.编写的International Tax Primer(2nd edition.ASPEN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New York,,U.S.A,2004)等。但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较为零散,编排系统性不足,且价格昂贵,篇幅巨大,与我国开设的课程衔接不紧密,内容不一定与教学计划相符等缺点。从参考资料来看,UN和OECD的英文原版范本、以及两个组织的网站都有丰富的国际税收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受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这些参考资料难以发挥预期的果效。

三、《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实践

上海金融学院自2008年2月始在全校开设《国际税收》双语课程,除面向财税本专业之外,授课对象还包括:公共管理、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社会保障、会计学、国际会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十多个专业的国内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三年多来,通过教学团队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开展了以下创新实践。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双语教学理念

我校的《国际税收》教学根据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以“应用型财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此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国际税收》课程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兼顾英文学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的基础理论,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了解国际税收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能够运用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实际运用,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同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是两种语言的学习既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是对两种社会文化、语言、思维习惯差异的熟悉与了解。

(二)突出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国际税收》突出“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前沿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个体教学与团队合作相结合。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增加了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重点选择了税收管辖权、国际双重征税及其减除、转让定价、国际税收竞争四个项目,作为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如下流程设计,即课堂确定教学主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写出项目论文进行课堂交流小组修改并提交项目论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力求从多角度、多层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演示、专项研究、小组实践等。同时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团队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制作了素材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一方面采用典型的讲授型模式进行常规教学:播放课件创设情境教师讲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另一方面采用案例视频教学型模式: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视频引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生网上浏览、分析其它相关案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案例的遴选采取中外结合的办法,既有国外经典案例,又有中国国际税收实务的案例,以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点更好地加以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国际税收问题的能力。而在进行专项研究时,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采用了主题探究型模式: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搜集网络资源网上协商研讨完成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师生评价总结。

(三)注重教材选择,精选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和掌握相关知识,本课程选用了国内反响较好的人大版教材,同时辅之以英文原版教材,二者结合使用。由于《国际税收》是研究跨国国际税收关系的一门课程,其研究领域既涉及到经济理论,又涉及到国际税收的法律、法规,还涉及到国际税收的实践,且该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目的是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针对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已着手英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按照国内较为成熟的内容体系,采用全英文编写,既可以保证教材编写体系的完整,同时又可以保证英文教学的需要,且相较于购买原版教材,经济实用。我们已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将部分在编教材内容添加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反响较好。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沿袭以往对基础理论的重视,积极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实务性较强的特点,增加案例教学,尤其对一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教学团队正着手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一方面多方收集国外最新的文献资料,《国际税收》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申 燕 王 莹

(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1)

摘 要:《国际税收》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很有必要。要提高《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双语教学理念;突出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教材选择,精选教学内容,编好英语配套教材;完善适应双语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好从事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国际税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32-03

《国际税收》是财税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上海金融学院近几年对该课程实施中英双语教学,取得一定经验,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我国当前《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现状,并结合上海金融学院的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改革创新设想。

一、《国际税收》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化财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的时代背景,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亦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可见,各高校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一项广泛、深入而艰巨的任务[1]。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该项意见使得在我国大规模展开和推进双语教学成为可能和必需。《国际税收》因其产生背景的国际化、理论体系的国际化、规则案例的国际化而成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亦是必然。

(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教育对外开放其核心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为目标,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学生跨境流动、教师学者跨境流动、学术思想的跨境流动、不同国家之间的院校合作等等[2],而双语教学因能贯穿于上述路径始终而成为一个有效的国际化载体。

对于上海而言,推动教育国际化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平”[3]。这就尤其要通过加强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培养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对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的不能仅仅理解为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来理解。从个体的视角,是看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能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的需要,能不能在国门内外适应市场创造价值;而从学校来看,就是能不能构建一个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4]。这就需要学校设计出符合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体系,《国际税收》则是这个体系中的首选双语课程。

《国际税收》双语课程的开设,并非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简单组合。语言作为知识的载体,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语言已经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财税专业学生通过英语这个媒介,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阅读国外原版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掌握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拓展国际视野拥有世界人文情怀。

二、《国际税收》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无法较好地满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对国际化财税专业人才以及留学生培养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如下:

(一)双语教学的质量受到师资水平的限制

双语教学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有拥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但当下制约双语教师的瓶颈是外语专业教师缺乏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教师缺乏的外语口头表达和思维。各高校教授《国际税收》双语教师虽然一般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并有一定英语基础,但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没有一年以上国外的学习或工作经历,英语能力并不全面,阅读能力强而听说能力弱,对国际经济、西方社会的了解仅来自于媒体或有限的阅读,很难在教学中将《国际税收》中所依托的国际背景、所伴随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讲解透彻。同时,《国际税收》课程中有大量的国际双重征税、国际逃避税案例,各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在实务部门、跨国公司、中介机构的工作经验或挂职经历,对案例的掌握仍然是纸上谈兵,难以案例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国际税收》双语课程的质量。

(二)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制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

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主体和接受者,其接受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国际税收》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学生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从理论基础来看,《国际税收》需要有相关的先导课程,如财政学、税收学、外国税制、经济法等。学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再学习《国际税收》,才可能起到有源可追有本可溯的效果。但目前就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针对财税本学生的教学效果可能因学生前期理论基础不扎实、理解能力薄弱的原因无法保证,而对非本专业的如会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的学生开设,其效果更是无法保障。同时,该课程还要求学生熟悉相关术语的英文表述,并具有较强的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英文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我国虽然一直重视英语教学,长期形成了注重读写能力,忽视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在接受英文的专业知识时困难重重。另外,因各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课程设计凸显得相当困难。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大量陌生信息的涌入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内容受到教学资料的制约

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的核心教学资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相关《国际税收》的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文版教材,这类教材自成体系,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教材,诸如葛惟喜、朱青、杨斌、方卫平等编著的各类《国际税收》教材,其编著的体系脉络相近,侧重点各不相同,可以较好地满足教学需求,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但是该类教材尽管对部分专业术语进行了英语标注,但毕竟是中文教材,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另一类是英文原版教材,如Brian J.Arnold and Michael J. McIntyre.编写的International Tax Primer(2nd edition.ASPEN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New York,,U.S.A,2004)等。但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较为零散,编排系统性不足,且价格昂贵,篇幅巨大,与我国开设的课程衔接不紧密,内容不一定与教学计划相符等缺点。从参考资料来看,UN和OECD的英文原版范本、以及两个组织的网站都有丰富的国际税收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受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这些参考资料难以发挥预期的果效。

三、《国际税收》双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实践

上海金融学院自2008年2月始在全校开设《国际税收》双语课程,除面向财税本专业之外,授课对象还包括:公共管理、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社会保障、会计学、国际会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十多个专业的国内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三年多来,通过教学团队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开展了以下创新实践。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双语教学理念

我校的《国际税收》教学根据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以“应用型财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此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国际税收》课程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兼顾英文学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的基础理论,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了解国际税收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能够运用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实际运用,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同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是两种语言的学习既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是对两种社会文化、语言、思维习惯差异的熟悉与了解。

(二)突出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国际税收》突出“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前沿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个体教学与团队合作相结合。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增加了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重点选择了税收管辖权、国际双重征税及其减除、转让定价、国际税收竞争四个项目,作为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如下流程设计,即课堂确定教学主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写出项目论文进行课堂交流小组修改并提交项目论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力求从多角度、多层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演示、专项研究、小组实践等。同时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团队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制作了素材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一方面采用典型的讲授型模式进行常规教学:播放课件创设情境教师讲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另一方面采用案例视频教学型模式: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视频引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生网上浏览、分析其它相关案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案例的遴选采取中外结合的办法,既有国外经典案例,又有中国国际税收实务的案例,以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点更好地加以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国际税收问题的能力。而在进行专项研究时,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采用了主题探究型模式: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搜集网络资源网上协商研讨完成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师生评价总结。

(三)注重教材选择,精选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和掌握相关知识,本课程选用了国内反响较好的人大版教材,同时辅之以英文原版教材,二者结合使用。由于《国际税收》是研究跨国国际税收关系的一门课程,其研究领域既涉及到经济理论,又涉及到国际税收的法律、法规,还涉及到国际税收的实践,且该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目的是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针对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已着手英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按照国内较为成熟的内容体系,采用全英文编写,既可以保证教材编写体系的完整,同时又可以保证英文教学的需要,且相较于购买原版教材,经济实用。我们已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将部分在编教材内容添加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反响较好。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沿袭以往对基础理论的重视,积极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实务性较强的特点,增加案例教学,尤其对一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教学团队正着手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一方面多方收集国外最新的文献资料,保证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收集视频素材以及动画素材等动态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已经收集了包括各类避税地、各国海外逃税案以及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等相关内容的视频资料供教学使用。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推进考核方法的改革

虽然我校的《国际税收》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以国内学生为主,但还包括部分相关专业的留学生,而且随着来华外国留学生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了这门课程,而教学效果则直接关系到高校对于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建立一套可以全面考核双语教学的指标体系成为了当前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和制度保证,因此本课程正尝试在这些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采用对教、学和课堂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指标设计,合理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考核,从而达到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该课程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采用多元评价,不再拘泥于期末考试,而是将平时的考核与期末成绩结合考虑,通过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布置作业、小组论文、随堂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时对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进行评价。

此外,课程教研组还积极推进试题库的建设,正在筹建中的试题库包括中英文两种,通过分类试题库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国际税收》的课程建设,有效地实现对该学科课程知识点的分布、覆盖面的宽窄、难易程度的掌握和分数比例的合理搭配;而且规范了《国际税收》课程的考试工作,使试题符合统一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有益于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课程内容,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外语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鉴于目前双语教师师资偏少、英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仍然不高的现状,学校制定了全面的双语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对于财税专业来说,目前正在努力引进高水平海外师资,并且通过聘请外教来加强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现有师资中英语基础较好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老师给予英语进修、国外短期学习、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和英语水平。为了激发双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还建立起了相应的激励制度。如示范性双语教学(即全英文授课)的课时系数为2,普通双语教学(每堂课英语的授课比重在50%以上)的课时系数为1.5。我们则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的学生采用示范性双语教学,而对其他专业则为普通双语教学。

另外,鉴于应用型大学对“双师型”教师的渴求,学校出台了教师挂职锻炼的支持计划。《国际税收》实则也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为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已派出两位教师到税务部门和中介机构开展为期三月的挂职锻炼,并保持与上述单位与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使师资队伍保持实务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袁崇轶.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第5版),2001-12-6.

\[2\]课题组.扩大开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第2篇

(一)会计环境对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约

从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并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也不够充分,公允价值难以形成。公允价值的难以形成,在核算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时必然出现困难,对所得税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制约。现行法律以及当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偏重于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理念。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及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在公司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以及对公司的评价监督等方面过于倚重于利润指标,使得利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虚假披露比比皆是。在我国以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收入费用观的理念长期贯穿其中,无论是会计信息的编制者,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加注重的是利润,而并非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对利润表的重视程度大大高于对资产负债表的重视程度。而且目前我国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程度甚低,我国企业更加倾向于应付税款的应用,对于债务法的应用比例是很低的,而在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时,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短时间内要进行大幅度的转变,其制度的转换成本必然很高,而又由于准则实施的仓促性,在实施的最初阶段,企业对新准则的适应程度必然不高,难免会有短期的混乱。

(二)会计人员素质对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约

随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演进,会计操作的技术难度也在提高,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在所得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不能不重视会计人员的意见。但是企业会计人员对选择与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完全接轨的支持率并不高,这显然会加大制度的转换成本,延缓所得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又恰恰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统一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以前比较熟悉的一套所得税会计核算方式从计税差异到会计处理方法等都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这对于长期使用应付税款法的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其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是很高的,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这种大幅度的变化。在实务的推行过程中就难免会有抵制的阻力,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是未来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起来难度较大,对会计会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的要求较高,即会计人员还要充当估价师或评估师的角色。虽然企业可以进行纳税,但是我国税务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数量严重不足,尚不能满足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就无法避免必要的职业判断和评估估价,而我国目前的会计从业人员中良莠不齐,既有通晓国际准则、能够与国际同行对话交流、可以参与国际准则制度的一流专家,也存在只有记账水平的会计师,从业人员队伍是高度多样性、高度多元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能满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成为制约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和发展的另一个必然因素。

二、对于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对策

(一)完善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尚属起步阶段,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还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一方面要坚持以独立的思路分别考虑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核算办法,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要各自以其特有的原则、目标、方法自成体系;另一方面所得税会计的差异不能完全任其自由发展,而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适应我国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会计管理体制、法律法制等因素的特殊需要。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应该也必须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确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法律地位,也就是把企业实行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制度作为一项法律义务加以规定。二是规定计税所得额的税基,按照保护所得税税基的原则界定成本费用列支范围、税前扣除项目,以及所得税会计核算应税所得的程序和模式。三是明确不按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后果的法律责任。有了这些规范,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才能得以确立,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才能据以建立,新的所得税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和准则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在所得税制方面,内外合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各税制要素加以定性和量化。如果由于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实现税收政策目标等原因,需要对相关税制要素进行修订、补充,也应通过法律途径做出调整,以提高税收法制化水平。在税制改革方面要突出法简、条例细的特点,税法的条文要清晰、用语要简洁、语意要准确无歧义。实施细则要尽量详细、确定,以便于执行。主法应当同实施细则同时出台,以便于税收征管操作。

(二)提升所得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直接编制者,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执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具有重要影响,其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只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专业水平、职业判断能力相应提高,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值得一提的是,执行新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人员要求相当高,尤其是在职业判断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例如,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一项可以抵减暂时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以后转回时是通过抵减应交所得税的金额来实现的,从而能够减少以后时期的应纳税金额,但以后转回时需要具备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靠会计人员自己的职业判断来衡量,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会计人员对以前比较熟悉的一套会计处理从会计重心到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等都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会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难以适应这种剧烈变化。尤其是在目前我国高学历、高职称的会计人员比较少,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很不熟练的情况下,新准则的执行可能会面临一些阻力。所以,当务之急是向学生传授新所得税会计的会计概念和方法;对长期从事会计实务的从业人员、会计师和政府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树立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使他们摆脱过去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影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总体说来,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有赖于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税务机关也有责任加强宣传,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实现新旧准则执行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叶兰婷.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第3篇

关键词:恶意绿色壁垒;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环境标志制度

绿色贸易壁垒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关税问题,是由剑桥大学的庇古教授提出,目的是通过国家税收解决市场的不公正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借绿色壁垒之由,行贸易保护之实,即实施恶意的绿色壁垒。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这种贸易歧视措施,假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进口的贸易障碍。入世后,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使我国不少行业、企业饱受其苦,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刻理解分析国际贸易中的恶意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与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中国的其应对有很大的意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分为善意绿色壁垒和恶意绿色壁垒,善意的绿色壁垒是应该提倡的,我们反对的是恶意的绿色壁垒。所谓善意绿色壁垒,即如果进口国是以保护生态、人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进步为动机,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则被可称之为善意绿色壁垒,是在贸易中应提倡和遵守的。如果进口国以环境保护为名为保护国内贸易,倚仗先进的技术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即认为是恶意的贸易壁垒。目的在于利用其拥有的技术优势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贸易壁垒措施,减少对本国商品的冲击,其真正意义在于以严格的高标准阻止特定国产品的进入,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这显然是违背世贸组织中的非歧视原则。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发达国家的种种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使我国贸易产品数额和范围减少。 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我国环境标准较低或环境制度不健全,我国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风港”,甚至他们还将“洋垃圾”输入我国,譬如 由6个欧洲国家垃圾处理监督部门组成的“因佩尔咨询组织”在进行的调查表明,欧洲每年向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每年出口的数万吨垃圾制品中,有20%是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属于非法出口产品。对我国的人民健康、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面临巨大的压力,出口企业的效益也因此遭到严重的影响。像温州打火机在欧洲遭到退货, 原因是产品缺少安全装置;闽粤鱼虾被美国禁止“上岸”, 原因是鱼虾生成的水域某种物质含量超标;山东冷菠菜被日本封杀,原因是农药残留超标……等事件屡屡频发。

三、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贸易制度的完善与构建

1.建立健全我国环境税收体制

(1)要完善绿色税收制度。我国需要制定相关的税收体制,开征污染物排放税、环境服务税、污染产品税和生态环境税。根据企业的类型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征收不同的税,做到公平、合理、高效的征税。

(2)要健全绿色关税制度,征收进口税和出口税,针对不同的产品种类与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制定进口税,大幅降低环保型、能源型产品的关税,还要降低甚至取消能够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的技术或者设备的关税。

2.完善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首先鼓励实现国际化的标准体系,包括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态评估和环境行为评估等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新标准的制定,尤其是在我国特色与优势领域产品的制定。

3.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环境标志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张绿色通行证,所以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是极其重要的。要建立好相关制度,为我国国家贸易提供便利,目前以开展的双边互认的有加拿大的环境选择、美国的绿色签章以及中国台湾省的绿色签章,我国首先是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环境标志互认工作,其次加强与美国、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认证工作,最后加强中国产品的标志宣传工作, 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禁止国外未能达标产品的入侵。

四、结语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球经济所占份额的增大,所受到恶意贸易壁垒的冲击也逐步增大,所以,我们应该以冷静的头脑,认真分析国内外企业突破恶意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教训,在今后的贸易中做到环境和经济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忠民:绿色壁垒的背后,载于2002年中国法学会环境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2]王海峰 侯 放 王 欢: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若干新型贸易壁垒体制下的若干新型贸易壁垒机制的研究 2009.

[3]法丽娜: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第4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发.国际财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7、12-141

[7]林品章.国际财政若干问题的研究[J].财政研究,1995,(1)1

[8]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03-6511

[9]崔满红.区域财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1

[10]柳剑平,谭本艳.现行国际投资制度的缺陷及创新趋势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11]郧文聚.从国际援助的发展看中国对非农业援助[J].西亚非洲,2000,(2)1

[12]李风华,郭畅.论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J].欧洲,2001,(2)1

[13]陈淑芬.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5,(16)1

第5篇

全面推进新型国际化战略的重大意义

顺应对外开放战略新思维。WTO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在对外开放新的历史阶段,中央审时度势,研究提出了对外开放战略新思维,把对外开放纳入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轨道,并把开放战略提升到国家发展整体战略重要部分的高度,其核心是提升中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中央多次明确提出,对外开放目标应转向“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求坚持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八个转变”,即对外开放的目标由偏重引进国外资金和产品出口转向形成全球化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的战略由偏重“引进来”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对外开放的领域由偏重经济转向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宽领域拓展,对外开放的政策由优惠倾斜转向国民待遇,对外开放的管理方式由传统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管理,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由偏重沿海转向从沿海向内陆全方位推进,利用外资的方式由“绿地投资”为主转向多样化,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由加工制造为主向设计与营销两端延伸。

有利于解决浙江发展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浙江全面推进新型国际化战略,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对外开放战略新思维的具体行动,更是破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贸易结构调整、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和推动民营经济再创新等重大问题的有力举措。

实施新型国际化战略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将新型国际化作为我省全面发展主导战略之一。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必须从主要依靠自我积累的内源式发展转向内外联动的开放式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大力将新型国际化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国际化,力求我省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最大的分工利益。新阶段的国际化战略不是原先被动式的应对经济全球化,只从自身要素的比较优势出发参与国际分工,而是主动式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要求主动吸纳和整合资源,更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自身驾御经济全球化能力,努力强化开放对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和科学发展。

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国际化,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新阶段的国际化战略对国际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引进来”,而且也要“走出去”;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国际化,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应更多地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是市场层面的国际化,而且更要积极推进企业经营、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的国际化,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但全面实施新型国际化战略,不是简单的全盘接收的国际化,而是将推进国际化与浙江发展相结合,侧重经济、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对社会管理、文化发展与政治领域的国际化则坚持以我为主、趋利避害。

实施新型国际化战略的重点内容

加快建立一批开放型的经济平台。打造一批国际化城市。围绕国际性城市建设,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宁波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义乌建设成为国际商贸城市;继续深化国际“友城”合作,扩大国际“友城”范围,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建设一批重点开发区。积极推进开发区扩容前期工作,把握好项目的用地、科技、规模和产业标准,提高开放区档次;加强对开发区的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区域、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的开发区进行细化分类,指导各级开发区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实现分类发展,努力打造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平台;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依托,建设若干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外资密集、国际知名度高的重点开发区。设立一批功能性园区。按照各类功能园区规划建设能够体现国际水平、满足国际企业要求和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原则,以杭州新加坡科技园、中俄巨化科技工业园等为起点,借鉴中新合作天津滨海科技生态城、中新合作广州知识城、中新合作南京科技生态岛、苏通科技产业园、中俄信息产业园等经验,不断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合作成果,建立更多的高层次国际合作园;加强对台合作,建立台商投资园区、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经贸合作区;积极做好杭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区、内陆口岸物流中心等各类功能性园区的设立申报工作。开办一批境外园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赴境外,选择国际市场辐射范围广、要素价格质量符合要求的国家(地区),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和当地的优惠政策,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境外工业园区、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多种集聚区,形成若干有国际影响和经济效益的园区。打造一批品牌会展。针对目前浙江会展布局过于分散、既浪费资源也不利于形成品牌会展的现状,收缩战线,集中布局,加大对杭州、宁波、义乌等重点会展城市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浙洽会(消博会)、西博会和义博会等品牌会展的影响力,支持宁波申办国际海洋博览会,支持依托特色产业举办纺织、五金、海洋文化等特色会展;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鼓励国内会展公司与国外专业展览公司联手,在国外举办专门针对浙江企业的专业展会,办好海外大型招商经贸活动,尝试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一些专业性展会。构筑一批产业新平台。充分发挥浙江的滩涂资源和低丘缓坡地优势,以沿海区域为重点,建立一批产业集聚新平台;加快集聚高端要素,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具有全国地位的产业基地。

加快培育一批开放型的经济主体。培育一批浙江跨国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和政府提供服务的原则,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水平;按照实施品牌、资本、市场、人才、技术国际化战略,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及有条件的大企业,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经营,大胆收购境外品牌和销售网络,争取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努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高度重视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大力推进品牌经营,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跨国公司。鼓励一批企业内外上市。大力支持省内外资企业,特别是“民外”合资企业境内上市;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通过境外直接公开发行上市、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上市、买壳上市、存托凭证上市等方式,确定适合自身的上市方式,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投资者的认可程度、市场供需状况等,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英国伦敦交易所或新加坡交易所等交易所,通过规范的法律程序上市,促进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提升企业形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吸引一批公司投资落户。继续以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中国100强企业为目标,加强信息收集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其发展动态、投资意向,建立其投资意向项目库,并鼓励大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培养一批国际化的人才。以国际化领军人才为重点,创造环境,搭建平台,积极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国内人才,造就一批能够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国际组织担任高级职务的管理人才;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并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担任教授或领衔研究的人员;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能力的优秀企业家,拥有达到国际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原创成果的人员,努力在国际化领军人才带领下,形成一批多层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培育一批超强中小企业。按照培育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目标要求,引导中小企业更新观念,树立全球化发展理念,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及与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实现集群化发展,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改善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担保体系,并逐渐放宽条件,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改善发展条件,在市场准入等方面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定凡对外开放的领域,也对国内非公有制企业开放;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双边法律保障和海外投资保险,鼓励其“走出去”。

加快建立一批国际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商品定价中心。在积极支持“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余姚塑料、嘉兴蚕茧等我省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权,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品定价中心。建立一批国际化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石油、煤炭、粮食、铁矿石、木材等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实行企政共储,依托大企业,重点发展若干有浙江企业控制或参与的资源供应基地,扩充库存,实现资源供给全球化;通过跨国协作,实现国内外区域之间战略物资有效配置,规避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确保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资源需求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第6篇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税收激励; 实证分析

一、引言

(一)研究问题及意义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发挥作用的手段包括税收扶持、直接增加投入、创造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等,而税收优惠是各国普遍运用且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活动所受税收政策支持较为薄弱。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将主题确定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研究,从税收激励的角度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流转税、所得税、政府资助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激励效应,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对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税式支出效率,加快产业升级及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税收对高新技术产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1999)认为其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政府“种子基金”的大力推动。“种子基金”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融资担保。

郑士贵(2007)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化过程机制研究中写道高技术产业化的动力主要有:技术推力、需求拉力、政策驱动和企业家创新偏好。

朱平芳、徐伟民(2003)从动态角度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中的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市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的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税收减免这个政策工具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的R&D投入具有积极效果。

吴秀波(2003)采用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截至2001年底我国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9类37项中的研发费用扣除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定性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2.税收对高新技术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Shoven和Whally在1984年较成功地运用CGE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CGE Model)即“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对美国所得税制变动进行了分析。

夏长杰、尚铁力(2006)以2003年一年中国企业R&D支出变化率与企业所得税变化率关系的散点图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使用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对R&D的支出激励效应,但是效果并非十分显著。

(三)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其次,对高新技术产业概念及现状进行介绍,列举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并实证分析了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R&D投入的影响效应。最后根据模型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税式支出效率。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理论

中国学者史及伟(2007)指出高新技术是一个包含多层含义的概念:第一,高新技术是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内的概念。第二,高新技术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即通过商业化能够带来巨大利润。第三,高新技术是一个动态性概念。第四,高新技术是一个具有高综合性、高渗透性的概念。笔者认为:高新技术是能引起当代生产领域变革的技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技术,对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是具有重大社会价值或意义的技术。

通常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效益、高增速,主要在发达国家聚集,在地理空间上以高技术园区为中心呈现群落,运作日趋国际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等特征。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通过分析比较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见表1。

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不断增加,由2001年的12 26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0 430亿元;二是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增强,出口值增加,2009年达到3 769亿美元。第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社会贡献增大。这主要表现在吸收就业、增加国家和地方税收两个方面。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958万人,极大地缓解了国家劳动就业压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每年上交的利税额增长迅速,2009年绝对数达到4 660亿元。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

1.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现有的税种中,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收优惠的方式不仅限于减税和免税,还包括起征点的提高和应征额的减少等。优惠对象涉及到科技人员、科研组织、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高新区以及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试制与推广、新技术的引进使用和机器设备的更新与改造等许多内容。

同时,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还体现在直接的R&D支出、政府采购支出、财政补贴和财政融资方面。

2.税收政策的具体作用

第一,税收政策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机制。第二,税收政策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第三,税收政策能够舒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约束机制。

三、税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见表2)

本文选取R&D投入为因变量,流转税、所得税和政府资助为自变量,具体如下:

1.R&D投入(RD)。R&D投入亦即R&D支出。R&D只是创新活动的一个要素,但它代表了工业创新活动中最可靠、具有普遍可获得性和国际可比较性的统计指标。R&D投入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流转税(LZS)。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3.所得税(SDS)。本文中所得税仅包括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期间获取的所得额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4.政府资助额(GOV)。

(二)数据来源

R&D投入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10)历年“全国R&D经费支出”数据。流转税、所得税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历年“各项税收”。政府资助额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10)历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数据。高新技术营业总收入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1—2010)历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根据RD、LZS、SDS、GOV、OR的原始统计数据整理得出模型使用的流转税税负TTB、所得税税负ITB、政府资助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数据。其中流转税税负TTB=流转税LZS/高新技术营业总收入OR,所得税税负ITB=所得税SDS/高新技术营业总收入OR,政府资助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政府资助额GOV/高新技术营业总收入OR。

(三)模型的建立、计算结果及分析

在上述变量基础上,选取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为因变量,流转税税负(TTB)、所得税税负(ITB)和政府资助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GOV)为自变量构建三元回归方程为:

RD=A1+B1TTB+B2ITB+B3GOV+u1

式中u1为随机误差。

参数估计有以下结果:

RD=2.513486-12.50012TTB

-2.802909ITB+105.8600GOV

R2=0.589479,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较好。1.流转税税负TTB的t=-2.765569,|t|>t0.025(6)=2.447,这说明流转税这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系数为负,表明流转税减少,企业R&D投入将增加。2.所得税税负ITB的t=-0.215721,|t|

由于所得税税负的影响不显著,下面将之剔除,选取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为因变量,流转税税负(TTB)和政府资助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GOV)为自变量构建二元回归方程为:

RD=A2+B4TTB+B5GOV+u2

式中u2为随机误差。

参数估计有以下结果:

RD=2.462810-12.70831TTB+99.64552GOV

R2=0.586295,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较好。1.针对H0:B4=B5=0,给定显著水平α=0.05,F0.05(2,7)=4.74,由于F=4.960145>F0.05(2,7)=4.74,拒绝原假设H0: B4=B5=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流转税税负(TTB)和政府资助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GOV)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有显著影响。2.流转税税负TTB的t=-3.096613,|t|>t0.025(7)=2.365,这说明流转税这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系数为负,表明流转税减少,企业R&D投入将增加。3.政府资助额GOV的t=2.465927,|t|>t0.025(7)=2.365,这说明政府资助额这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系数为正,表明政府资助额增加,企业R&D投入将增加。

四、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流转税的税式支出激励效应大于所得税的税式支出激励效应。而我国当前是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多于流转税税收优惠政策,显然这就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作用的力度。因此,从近期来看,应注重从流转税角度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目前增值税已经全面转型,可以考虑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比一般企业更大的优惠。在流转税中增值税是最主要的税种,而高新技术产品一般都属于高增加值产品,增值税优惠会直接降低企业的税负,给企业带来实惠,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发展。另外,需要从营业税方面考虑税收激励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税制的逐步调整完善,企业所得税所占比重会提高,最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还是应以所得税为主。不过,当前应将以所得税为主转向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

第二,政府资助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以提高企业R&D投入,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Robert j.aumann.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9):71-73.

[2] 陈振汉.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发展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2(8):5.

[3]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3(6):32-33.

[4] Shoven,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for America tax[J].Regional Studies,1984(2):72-75.

[5] 史及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5.

[6] 曾光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3-65.

[7]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8]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第7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76

近几年,教育部也对专业建设、办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增加了力度,陆续了《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6)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对高校的专业引进退出机制,对专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专业,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特别是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大环境的需求。

1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要素

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涉及三方面,分别是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那么总结下来,有三个要素是重点。一是培养目标和特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结果的依据。二是课程设置,课程是围绕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展开,是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三是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掌握教育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培养方式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程序。

2国外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选择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其中数据收集的方式主要通过文献的整理,对留学生的采访来获取,一共研究了16所来自美国和澳洲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21美国会计的培养目标

1989 年,美国会计学会组建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 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二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高校的会计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培养学生未来在会计职业上需要的能力,并不是单单培养专业技术能力。

211课程设置

学校的会计课程都基本为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会计类专业课程三大类。大部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学分都有规定,不能在教学中占的比重过小,以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为例,通识教育的学分不得低于全部课程一半的学分,而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不得多于全部课程一半的学分。会计的专业必修课程一半设置在6门左右,学分在30分左右,这些课程分别是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成本会计学,财务会计 Ⅲ,审计学原理以及联邦税制。另外,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和实践,也会安排科研项目和实习计划的学分,一般在12学分左右。

212教学方式

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也引入案例研究,项目研究,专题讲座和文献总结等形式,例如,芝加哥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会计专业很早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扮演引路人和点拨者,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在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资料做展示,做媒体资料和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说明,还要和同学们进行讨论。考试不再是成绩判定的最后结果,平时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反而占的分数达60%~80%。特别是在审计、成本会计、财务与管理会计等课程上,都用了企业案例和项目研究等教学手法。另外,教材选用上也更灵活,老师并不是按照书上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而是自己准备讲课的内容,或者把财经类的媒体,如《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也成为教学材料的部分。

22澳大利亚会计的培养目标

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职业要求是“让学生渴望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发展与创造;愿意开始并参与变革:重视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中的事实、正确、诚实与道德的标准;承担责任、义务并主张权利;欣赏自己及其他的文化与风俗。具备继续学习、增长知识、严谨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拥有完整的、广阔的学历和知识;清晰地交流与流畅地写作;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拥有解决问题与做出决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意见;逻辑地推论和从观点中辨别事实。”这也是澳洲很多大学的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遵从的方向。

关于课程设置方面,澳大利亚大学计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每个大学都不太一样,以莫纳什大学会计专业为例,一般设置基础商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培养、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为例,其会计专业本科只有两门必修课,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他课程,例如财务报表分析、高阶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公司治理、公司法等都是属于专业选修课,主要学生能达到学分要求,课程选择上的限制是很少的。会计本科的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其教学活动内容一般由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包括授课、小组讨论与辅导、课堂练习与辅导、计算机实验室练习。这四个方面相互补充、互为作用。

本科阶段的学位教育采用学分制,莫纳什大学的会计专业需要完成144学分左右即可拿到学士学位,其中选修课程在48个学分,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程占96个学分,本科全日制学习时间为3年,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每周上课三个学时,修完一门课程并及格可获得25个学分,即在本科两年半的时间内学习18门课程即可获得会计学本科学位或双学位。

3中国独立学院会计人才的培养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了四川省的三所独立院校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这三所独立院校是搜狐网在2016年评选出的中国独立院校综合排名前20强,具有代表性。

31培养目标

总体上,三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以下内容,第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第二,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方面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都点明了毕业生未来可从事的岗位和所具备的技能,例如,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从事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也可以在大型跨国企业、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就业或考研、出国深造。三所学校都意识到了,培养会计人才最终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加大了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同时也增加了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也凸显了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走国际化的路线。第二,增加了学生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力的培养。

32课程设置

三个学校的会计学专业开设情况如下,每个学校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的资源都设置了不同的会计学方向,见下表。

会计学(公司会计方向、金融会计方向、税务会计方向、内外部审计方向)、会计学(CPA方向)、会计学(ACCA方向)

在课程体系上,三个学校都兼顾了以下的教学体系见下图。

三所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总结图

其中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会计专业毕业的学分大约是166学分左右,其中课程体系包含了五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占35%,58个学分;系级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占15%学分;专业核心课26个学分,占16%;实践教学环节占24个学分,约14%;专业和其他选修课占20%的学分比例。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会计专业的总体学分约172学分,课程体系包含了四个主要部分,其中通识教育约70个学分,大约40%,比例在三个学校中比较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大约占60个学分,约35%;实践实习环节占42个学分,占25%。

不难看出,四川省的独立院校在课程配置上,越来越向国外高校靠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识教育课程都达到了35%以上的设置,另外,在实践环节上也增加了学分比重,三个学校平均达到了20%左右的水平,并且学校和校外的企业建立了多家产学研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打下基础。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在实践学分里加入了“创业创新”的模块,把创业创新的培训和课程也纳入了学分的一部分。同时院校们都加强了“以促教、以赛促学”的模式,积极地带领学生参与到一些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同时把相关的参赛软件和会计实战流程,引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引入了网中网财务软件,用友ERP沙盘以及金蝶软件等,为学生搭建了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如,成本会计,会计基础,审计,纳税申报,企业经营模拟实战,ERP沙盘等)实训课平台,这些财务软件平台都实现了企业运营,整体决策,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账目等综合管理能力的考察。同时,学校开设了“云教学”手段,实现了网络上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老师在网络平台上授课答疑,学生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完成教学作业。各个学校近几年都加大了商科或者是会计实验室的投入,其中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会计实验教学中心拟被列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3教学方式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课堂教学上推行“雅典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模式,已经向国内外的知名高校学习,摒弃了“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们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展示,研究报告和专题研究等多样化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三所学校都有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可达50%~60%),降低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的趋势,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避免了一考定成绩。另外,美国和澳洲流行的导师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分制的学习形式,也在这三所高校中实行。教师们都设置有课后答疑和辅导的Office Hours,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还设置了两个半天的教师坐班时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另外,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也展现了学校紧跟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师资方面,学校积极引进海归教师,双师型导师,聘任与拓展兼职教师,如聘请国外相关合作院校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大型企业集团老总、相关行业组织精英担任兼职教师。

在国际化方面,学校都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和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学校合作开展了游学,留学等多项合作。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也是西南地区高校中,首先推行“双语教学”课程的首家学校,早在2002年开始,就引进了国外的教材和外教,开始试点在学校的商科专业开始国际化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授课,锻炼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也开设了部分会计专业课程为“双语教学”,三个学校平均聘用约20名左右的外教师资队伍和60人左右的海归队伍,主要从事双语教学和国际课程的教学工作。专业下面开设方向等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可以看到有两所学校已经引进了国籍证书接轨的相关课程,实现了“课证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比如ACCA、AICPA方向班等,同时学校还开设有国内CPA证书专业,以及开设国内会计资格证书等相关会计类培训课程。 对于中文专业课程,各个院校也积极地开发了自编教材,适合独立院校的学生使用。

对于考核方式,独立院校也逐渐引入了多种考核形式,开卷,闭卷,提交论文,免考资格获取,上机操作,课堂测验等形式,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在期末积压性考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4结论

比较了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到近几年,四川的这三所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改进并且加强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在方方面面缩短了和外国优质高校的差距,甚至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加贴合中国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教学理念也逐渐和国际接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 国际化模式授课,学生会有一个“磨合”期。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大学的“翻转课堂”授课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课知识,在实施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展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接受期,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老师们还需要多多支持和鼓励学生勇于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管理。

第二, 国际证书方向的课程需要用双语教学,同时本部分独立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但是学习效果受学生的英文水平以及自主学习的情况影响。关于双语课程怎么学好,老师和学生要多沟通,对于消极对待英语教学的同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引导。

第三, 课堂管理和学生考核的管理要加强。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作业、作业展示、课题研究等形式上课,教学过程难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老师们要加强课堂的监管以及学生课业表现的考核,只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要求,才能够真正体现“翻转课堂”的价值,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学到东西。其实这种互动式教学形式,老师不是更p松,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准备上课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进行考核,加强课后辅导和教学引导等。

同时,学校需要继续推进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为教学创新的实施创造可持续化的支持。

第四, 建立产学研机制相关的保障制度。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松散、短期的现象比较严重,鼓励合作主体积极参与,共建产学研机制,并以此规范各主体的行为和活动。通过契约明晰合作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建立投入、风险、利益、产权归属等一系列制度,保障项目正常运作,也可以成立相关委员会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徐筱中澳会计专业本科教育比较[J].财会通讯,2013(1):111-112

[2]吴涛中澳会计教学比较及其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启示[J].会计之友,2010(12):124-125

[3]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6):66-70

[4]贺欣澳大利亚本科教学模式启示――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7):289-290

第8篇

【论文摘要】台湾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发展腾飞的基石。台湾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得益于官方构建的辅导与扶持机制。文章简要回顾了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成长历程,并分析了这一辅导机制构成,认为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官产合作范例之一,值得学习借鉴。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腾飞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台湾的中小企业被形象地誉为“蚂蚁雄兵”。根据台湾“经济部”2008年发行的《中小企业白皮书》,2007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有123.7万家,占全体企业的97.63%;2007年中小企业的销售值、内销值及出口值占全部企业的比率分别为28.34%,32.49%及17.02%;2007年中小企业就业人数达793.9万,比2006年大幅增加18.8万人,而且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也提高为77.12%00}'''',台湾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石,除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努力外,更与台湾官方所建立的中小企业的辅导机制密不可分。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是全球最成功的官产合作范例之一,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将在阐述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成长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结构与内容。

一、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成长历程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本文提及的机制概念是指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了实现自身或其他相关主体的目标或预期,从一定的价值理念和客观规律出发,所设定并执行的一系列原则、规则、规范、项目和程序。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就是指台湾行政当局为促进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根据台湾岛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理念和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所设定并执行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台湾中小企业成长的原则、规则、规范、项目和程序。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协助中小企业开展互助合作、辅导中小企业自立发展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台湾当局中小企业的辅导机制不是一墩而就的,而是遵循岛内外经济形势和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积累、改进的结果。

台湾的中小企业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光复后台湾当局为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把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各种小规模零星企业标售给私人。1949年前后,随着大陆部分私人资本特别是纺织资本大量流入台湾,台湾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到50年代末,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己经约占台湾生产总值的40%以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自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1964年初,台湾“行政院长”在其施政报告中指出:“不但要振兴大型工业,并且要扶持中小企业,达到资金大众化,避免过于集中”。为此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极大鼓励了岛内民众创业投资的热情,各种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这一年里,台湾当局为协助中小企业向岛外选购自用机器设备而设立的小型贷款融资项目标志着台湾当局对中小企业辅导政策的正式开始。此后台湾当局对中小企业的扶植与辅导工作逐步开展起来。1974年台湾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自1976年开始,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纷纷设立,截至1990年12月底,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共有总行8家,分行274家,办事处68家,合计350家,其分支机构遍布各县市,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以及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使以出口加工为主导的台湾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台湾当局做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与产业升级这一对台湾经济腾飞产生重大影响的决策,重新修订《奖励投资条款》来鼓励中小企业更新机器设备,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上的困境,降低中小企业的各项开发成本,鼓励与跨国企业合作,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全面促进岛内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1981年,台湾当局在台湾“经济部”设立“中小企业处”,专门负责省内中小企业扶植和管理。1982年开始,台湾“经济部”就开始将众多的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产销体系中,建设中心卫星工厂体系。1992年“经济部”又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动全省范围内中小企业全面而系统的辅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台湾当局对中小企业的辅导工作已机制化,构建了业己成熟的行为体、理念目标与法规制度,并形成“财务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发展、咨询管理、工业安全、污染防治、市场行销、互助合作、品质提升十大辅导体系”。7

二、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结构分析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官产合作范例之一,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行为体

台湾当局设置的官方辅导机构是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的行为主体,既是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功能与特征的承载者,也是辅导机制成长的推手。伴随辅导机制的成长进步,台湾当局官方辅导机构存在和发展状态也不断变化。1964年台湾“行政院”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简称“经合会,’)开始正式办理中小企业之辅导工作,1966年台湾当局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1968年依照准则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处”。1964年至1969年间,“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及“中小企业辅导处”,主要针对少数具有外销业绩或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采取重点辅导、集体诊断及综合辅导方式,推动台湾中小企业技术采用、经营管理、市场推广、财务规范等工作。

1969年以后,“经合会”改组,结束中小企业辅导工作,而由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接办。从1970至1980年,“工业局第六组”与“中小企业联合服务中心”(由“工业局第六组”及财经单位联合成立)以制造业及加工业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工作重点以资金、技术及产销三方面辅导为主,并进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担保。1981年,“经济部”成立“中小企业处”,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辅导工作,全面修正中小企业辅导准则和中小企业中期发展计划。1987年“中小企业处”负责制订了《辅导中小企业方案》,并成立“中小企业辅导小组”,在台中、台南、高雄及宜兰等地成立服务中心,推动行业集体辅导,企业自动化及生产技术之创新,并联合财团法人与有关财经单位,加强辅导体系之功能和协调建立健全的中心卫星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台湾己经建立了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中小企业辅导机构。除了“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这一直管专门性机构,从1992年开始,台湾陆续在各县市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此外,台湾“行政院”还设立了“中小企业政策审议委员会”,主要承担审议有关中小企业的议定标准、融资、税制及其它有关事项的职责。

(二)理念与目标

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基本理念是:“了解、关心、服务、尊重”。具体实施原则是:(1)辅导讲求重点、切合需求、累积绩效;(2)服务力求普及、主动出击、迅速响应;(3)“中央”与地方及专业服务机构合作、紧密配合:(4)明订各项计划目标、定期检讨修正:(5)结合运用内外部资源、发挥综效。伙,遵循上述理念和原则,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有两个根本奋斗目标:一是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二是辅导中小企业自立发展。

为了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的目的,近年来台湾官方辅导机构主要推动四个方面工作:(1)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计划,统计分析中小企业取得政府采购比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实务讲习会,协助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商机。(2)通过中小企业法规研究及权益维护计划,协助中小企业建立法务制度,提供中小企业法规信息及咨询计划,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3)通过中小企业辅导措施研究与策略规划,运用统计数据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办理实时性中小企业关切议题研究,定期中小企业中英文白皮书,引导政府施政方向及供中小企业经营规划之参考。

为了实现辅导中小企业自立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台湾官方辅导机构主要推动三个方面工作:(1)通过建构创业创新支持体制,强化中小企业创新育成功能,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参与国际事务及中小企业国际化人才培训,建构中小企业创业育成平台。仅在2003年,台湾当局投资超过49亿元新台币,辅导及补助60余所育成中心,推动1051家新创或转型升级之中小企业进驻接受研发培育,推动设置北、中、南区“中小企业研训中心”及“中小企业终身学习护照制度”,累计发行74000余本终身学习护照给中小企业从业人员。(2)通过强化中小企业信息管理应用能力,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应用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化,协助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环境,扩大市场商机。(3)通过提升经营体质促进转型升级,健全财务会计协助资金融通,推动企业互助合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强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辅导功能。

(三)规章制度

台湾中小企业辅导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关于小企业辅导原则、规则、规范、项目和程序的规章制度。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公正合理的法规环境,台湾当局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法规环境,表现为:“定期了解行政部门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法令法规制定与修正之外,另委托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中小企业所涉及的法规研究、评估工作,以及邀请学者专家办理法规调适协调会、公听会,并且形成法规分析报告,转送相关行政部门,以及制定或修正法规之参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辅导准则》、《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和《中小资业发展条例》。

1.《中小企业辅导准则》

1967年台湾“行政院”核定实施《中小企业辅导准则》,确定了对中小企业进行服务与管理一般原则。1968年、1973年、1977年、1979年、1982年先后修正五次。作为最初制度化尝试,《中小企业辅导准则》内容较为简略,且为行政命令,因而无法发挥太大的功效。所受多次修改,变化主要体现在辅导对象的变化上。如1977年前的《中小企业辅导准则》规定“凡规模过小,在经济发展上无辅导价值之企业不予以辅导”;所辅导对象为:(1)从事外销业务或有外销潜力之企业;(2)产品足以代替进口减少输入之企业;(3)公民营企业之卫星工厂;(4)可增加较多就业机会之企业;(5)产品符合台湾地区标准,或产制新产品经确认其有发展前途之企业;(6)列入军需工业动员体系内之中小企业;(7)其他为台湾经济计划所鼓励之企业。1977年修订后的准则改为“以外销为主,应符合政府规定之设厂标准及安全为标准为限”。1982年“经济部”成立“中小企业处”后,再次修订《中小企业辅导准则》,重点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2.《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

1987年台湾“经济部”制定了《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其目标是:"(1)个案整体辅导;(2)一般性辅导;(3)协调上中下游厂商及有关企业同舟共济;侈)协助融资;(5)培训人才;(6)辅导对外投资”。在《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出台以前,“经济部”的“中小企业处”由于没有完整的制度安排,再加上无法完全发挥强而有力的领导与决策功能,以致存在事权不一的现象,从“中央”到地方无法连贯运作,平行的财经等部门协作不够,工作方式也不明晰。为此,《辅导中小企发展业方案》设定辅导策略,整合并强化己有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推出借重民间有关机构的人才,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性的辅导的新思路。为了保障强而有力的领导与决策组织,《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还特别规定了以任务编组方式成立较高层次且包括各有关单位在内的临时性组织—“中小企业辅导小组”,以便更有效地推动各项辅导工作之进行。《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台湾中小企业辅导工作,不仅强化了官方对辅导工作的领导与决策功能,而且推动了民间机构和个人参与辅导中小企业工作,扩大了辅导工作的层面与深度。超级秘书网

3.《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是台湾中小企业辅导机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性文件,是整个辅导机制的核心规则和操作程序。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研究起草工作始于1968年,但进展缓慢。“经济部中小企业处”成立后,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研究起草工作,通过与“行政院经建会”等单位多次研究讨论,再经“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多次协商及修改,1989年9月“行政院”院会终于正式审查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案》,送至“立法院”审议立法。1991年1月“立法院”三读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条例》。1991年2月,台湾公布实施《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是台湾第一部专为中小企业制订的法令,是最基本的辅导中小企业的法源依据。在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前,台湾中小企业的辅导工作或有关措施均出自行政命令,多属适应短期目标的应急措施。《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作为台湾第一部专为中小企业制订的法令,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推动相互合作,辅导自立成长,促进中小企业之健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成了官方主导下的十个辅导体系的逐步形成。

第9篇

咨询业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业。它一般是指在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向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的服务行业。

自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咨询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尽管在其发展中有起有伏,各个国家也存在差异,但实践已证明了其生命力的旺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对于咨询业的依赖性比以前更强。咨询业的大发展势在必行。日本的咨询业较有些国家虽然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成绩骄人,目前仅次于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探讨日本咨询业的发展,无疑可得到诸多的借鉴和启示。

1日本咨询业的发展状况

可以肯定地说,咨询业的产生与发展,兴盛与衰落,与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二战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奉行的是一条军国主义路线,总是企图通过扩张侵略的途径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二战中,日本到处碰壁,最终以失败告终,付出的是经济凋敝、国运衰弱的代价。惨痛的教训之后,日本意识到,只有痛下决心,发展经济,才是救国复兴之正道。随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而智力型的咨询业也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人们视咨询业为决策的参考,解决问题的助手而倍加重视和青睐,加之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的咨询机构由战前的十几个剧增到几百个,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发展更为健康快速。目前,日本的咨询公司、机构、团体等有6000家左右,从事经营咨询师的人数有1万人左右。涌现出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咨询机构,如野村综合研究所、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

2日本咨询业的类型

日本的咨询机构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性质和隶属关系,大致可分为3种:

①外资系统和银行系统的大型咨询机构。这类咨询机构以大型的财团、金融机构或大型的企业集团为后盾,跨国组建,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多数为咨询业的巨头。主要为本国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财团)、国外政府和企业等提供多方面的咨询,也参与国防和尖端技术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多数是受所属系统的委托,经费也是由它们提供,不过这类机构也有一些到后来实现经济独立,进行自主研究或接受合同研究。如野村综合研究所从1965年建所到1975年期间主要接受野村证券公司的委托研究,靠金融集团提供经费维护,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上开始独立,现在的注册资本达20多亿日元。

②政府指定的事业法人机构。这类咨询机构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开发与管理的准政府机构,依法承担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委托的事业,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事业支援,必须是非赢利性的,主要着眼于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事业的协调。这类机构的业务领域、活动范围和服务网络覆盖全日本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为推动和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此类的如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中小企业诊断协会、日本贸易振兴会、全国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全国中小企业情报化促进中心等。

③民间咨询机构。包括个人独立开业的咨询公司和各类团体机构或企业创办的或从中分离出来的咨询公司等。主要对行业内或相关专业领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这类咨询机构数量最多,最为灵活,完全是按照市场的法则进行运作,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取得中小企业诊断士资格以及技术士资格,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经营咨询师创办的咨询公司,如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

2)按形式和实力,主要可分为:

①自主型的咨询机构。这类机构集中了众多的人才,专业齐全,层次较高,一般可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而无需外界的参与。如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即人多势众,自成一体,久负盛名。

②主从型咨询机构。指拥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在研究中起主导作用,但群体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还不够完善,需要经常借助外力的参与合作的咨询机构。如东京政策研究所,只有22名成员,每年都要从社会上聘请专家学者500~600人次协助研究。

③协调型咨询机构。这类机构本身没有专职的研究人员,主要依靠社会的研究力量开展咨询服务,本身只起组织和协调作用。如日本神户都市问题研究所,只有4名职员维持日常事务性工作,该所确定或接受的研究课题,均由地方专家、学者和市政职员等临时组成课题组,共同完成。

3日本咨询业的业务内容

311决策咨询

决策咨询是一种参考性咨询。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政府部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地方政府或部门拟定有关的发展和实施计划等等,都需要咨询机构在进行广泛的调研之后提供决策的依据或可供选择的方案。这类咨询往往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多领域的综合性咨询,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协同合作方能奏效,是日本咨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决策部门减少决策中的盲目性,提高科学性,也能使政府意识到咨询事业的重要,从而予以重视和支持,促进咨询业的发展。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也需要通过咨询公司的工作,对市场的今天和明天有个正确的把握和科学的预测,才能减少失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2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是一种实施性咨询。日本咨询界把管理咨询叫做企业诊断,这是日本咨询业务比例最大的一部分。日本对企业诊断十分重视,早在1948年就建立了企业诊断制度,并建立诊断士制以保证诊断士的素质和诊断水准。日本的各类咨询机构都承接企业所需的各专业领域内的咨询课题,其任务是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深入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并帮助指导实施,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企业诊断对改善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咨询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也包括工程咨询,是一种指导性的咨询。技术咨询是指咨询机构为用户提供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系统方案。主要为科研开发、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提供可行性研究或咨询,为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的研制开发和利用提供咨询,为有关地区和厂矿企业提供技术经济情报或进行技术经济预测以及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程咨询是指对各种建设项目提供的技术咨询,包括工程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设计方案咨询,设备选型采购、施工管理等业务和技术性的监督指导咨询等。

314专业咨询

专业咨询是一种单一的具体的咨询。它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所进行的咨询活动。这类咨询涉及的面窄,专业性强,主要是就用户提出的特定问题进行解答,如情报咨询、税务咨询、保险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旅游咨询等。这类咨询目前尚不以单独的咨询企业或公司形式出现,而是依附于相关的专门服务性企业,如旅行社、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和公益事业的图书情报部门等。这类咨询最贴近于生活,贴近于普通大众,随着人们咨询意识的提高,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所以有独立出来的趋势。

4日本咨询业的特点及启示

411日本咨询业的特点

41111管理规范化

日本政府对咨询业高度重视,一方面在立法上给予有力支持,使得日本的咨询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细致、规范,使咨询业的运作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中小企业诊断实施基本纲要》、《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和《中小企业指导法》等,60年代中期,又颁布了《建设咨询业务登记条例》和《建设咨询人员注册登记章程》等,不仅对咨询业的社会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予以明确的肯定,而且对咨询业的行为提出了严格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组织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政府直接委托和指导的事业法人,也即咨询行业协会,诸如“中小企业诊断协会”、“中小企业事业团”等,是联系政府与咨询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既为咨询机构提供政府信息,也将政府的法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业制度,以此来约束会员行为,实现行业自律。另外,相应的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以及重新登记制度等,保证了咨询人员的素质以及咨询水平的不断提高。

41112运作市场化

日本咨询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强化社会的咨询意识,培育咨询市场的基础上的。政府不仅是咨询业的支持者,也是咨询市场的培育者和主要用户。1948年建立的诊断士制度,主要就是规定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必须要有管理咨询专家的参与,为咨询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契机与市场。此后,日本的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本的各类咨询机构都承接企业所需的各专业领域内的咨询,企业的咨询意识也空前增强。在日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与咨询机构打过交道。作为用户的政府,其行为也完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化、科学化高效运作。政府的咨询项目,面向市场,公开招标,与咨询机构在合同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政府主导的信息系统,主要着眼于基础信息资源和信息设施建设,并不干预和限制信息的自由流通和信息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不造成国家对信息市场的垄断。咨询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信息的市场化必然促进咨询业市场化的进程。

41113手段现代化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给日本的咨询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信息传递和反馈效率,提高信息的储量和加工能力,日本咨询业广泛建立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数据库和数据电信网络,利用电讯、视频、传真建立和完善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全国乃至全球的通信网络,信息处理基本实现电子化。

41114机构多样化

日本的咨询机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格局。从规模上看大小不一,大的公司500多人,小的公司二三个人。从性质上看,事业型和企业型并存。从业务内容的侧重上看,有政策建设型、研发型、管理型和经营型。

41115人员合理化

咨询机构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是保证咨询质量的关键所在。主要指专业、年龄和层次3个方面的结构要合理。日本的咨询机构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在专业结构上营造出一种多种人才组合,协同作战的氛围,尤其在一些大的综合性的咨询机构更是如此。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化为主要特色。据日本综合研究所开发机构对183家咨询机构的调查,平均年龄在30~34岁的有64家,占34197%;35~39岁的有54家,占2915%。在层次结构上以高智能占绝对优势,据有关方面对204家咨询机构的3661名研究人员的学历调查显示:学士、硕士、博士及相当于博士的比例为6916∶2214∶8。

412日本咨询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41211政府支持是前提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政府对咨询业支持的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显。这是日本咨询业发展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其支持不光是前面提到的在立法、组织、基础设施等方面,而且还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资助。对咨询业务实行优惠税制,每年的咨询研究费约占全日本科研经费的1%,并建立海外咨询专项奖励金,发给占预备性调研50%左右的补助金。

41212培育市场是基础

大的市场经济的繁荣才会带来小的咨询市场的发展。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迅速意识到咨询市场的重要,不失时机地率先将企业推向咨询市场,然后又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成为咨询市场的重要客户,政府的示范效应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更为积极的影响。至此,日本的咨询市场基本形成。

41213重视人才是关键

日本在发展咨询业中,紧紧把握住了人才关。资格考试从总体上把住了人才的素质关。咨询机构对人员的知识、年龄、层次结构的合理调配也就把住了这个机构的生存命脉,保证了咨询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咨询业的发展后劲。

41214面向世界是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咨询业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与欧美咨询业相比,日本的涉外咨询较弱,对此日本已充分正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奋起直追。设立专项奖励和补助,建立海外机构,扩展海外业务,吸纳海外人员等一系列举措,将很快地改变目前的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