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趣味课堂论文

时间:2023-03-23 15:10:10

导语:在趣味课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趣味课堂论文

第1篇

关键字:泰国;汉语教学;趣味教学

H19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泰国政府对汉语教育限制,1992 年,泰国政府放宽汉语教学政策,汉语教育走进国立中小学,和英语、日语、法语等发达国家的语言地位并重。随着近年来泰国皇室、政府及人民对汉语教学高度重视,泰国教育部和中国国家汉办积极合作,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不断增多,汉语受到泰国教育界和泰国民众的热烈欢迎,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成为泰国民众普遍选挥的第二外语。

与此同时,大量的问题随即显现:教材不规范、教学大纲没有系统性、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教学质量低下、生源汉语基础薄弱、学习过程缺乏连贯性等。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导致的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兴趣消减这一问题。因此维持并提高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探索出有有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更适用于泰国教育模式的新式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随着对泰国学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研究的不断深入,趣味教学模式逐渐进入泰国汉语教师的视野。

李艳娟在其《趣味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提到:趣味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激情、多样的教学技巧、惟妙惟肖的教学情境、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恰到好处的表演、灵活运用的身势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据笔者经历,多数泰国学生愿意主动与汉语教师接触,对学习汉语有较强的动机,但在开始学习后,多表现出畏难情绪。因此,针对泰国学生和教学特点,设计出一些适于教学内容的趣味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减轻对汉语的畏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体验学习汉语言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泰国学生性格活泼,善于表达,表现欲强,课堂上无拘束感;具有很强的艺术天赋,擅长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活动。趣味的活动和简单的游戏能够轻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络课堂氛围。如吹纸片区分部分声母、字谜记忆汉字、你画我猜复习生词、学唱中文歌等简单的活动帮助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对汉语课堂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设计,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拯救出来,优化教学效果,增强汉语教学的吸引力。

泰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多依存于教师课堂讲授。因此,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适宜的授课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对汉语学习抱有热情,自然而然的习得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杨里娟的调查问卷中指出泰国学生认为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布置词汇、语法等课堂作业;老师带领学生反复操练;看电视、录像,播放磁带练习听力;阅读中文书籍、报纸或杂志;背诵对话或课文;角色扮演、表演戏剧、唱中文歌和做语言游戏;让学生朗读课文或其他文字等。通过笔者实践,教师为主导的反复操练、影视音乐、课文表演以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趣味游戏受到学生广泛好评。

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教学的教学设计应在对学生的国别、年龄、个性气质以及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加以全面评估后,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教学对象的趣味教学方式。但是,趣味教学仅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切莫本末倒置,教师教师既要适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要注重教学内容和质量,主导课堂整体走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游戏活动中有所习得。

通过交流发现,越来越多的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择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法进行日常汉语教学,正是因为由于趣味教学同泰国教学理念、泰国学生特点紧密贴合,因而具有其它教学法不可逾越的优势。纵然游戏教学法还有一定的不足,但通过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关游戏教学法在泰国应用的论文的发表,笔者认为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泰国对外汉语课堂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崔永华,杨寄洲(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王巍,孙淇(2011)《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技巧教学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杜宗景,缑广则(2011)泰国汉语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七期

[4]李艳娟(2009)趣味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期

[5]刘越(2011)基于学习效果的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黑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篇

阅读趣味常常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趣味理应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关于趣味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一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二是指爱好。《辞海》的解释为,一是情趣与意味;二是美学名词,称为鉴赏力,指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特别是对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加以鉴赏和评论的能力。本文所指阅读趣味,是指一个人的读书爱好与情趣。阅读趣味决定学生对读物的取舍,而选择什么读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品位、阅读水平及鉴赏能力,会影响学生精神境界的形成,乃至人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来优化其阅读趣味,丰富其人生智慧,提升其语文素养,奠定其人生发展的精神文化之基。

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文中曾说:读书要“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要有较高的读书品位,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读好书就是提升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心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

而当下学生阅读的趣味如何呢?

回答显然是不容乐观的。我曾用“读书丧志”来形容眼下中学生读书的现状。读书本来应该有益身心,怎么却说“读书丧志”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些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就不以为怪了。他们不喜欢读名著,也不喜欢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如当代作家路遥、王蒙、周国平等人的书也读不上劲头来。无志读名著,此可谓“丧志”乎?读那些低俗之物,岂不越读越无“志”吗?

当下学生不愿意读名著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学生愿意读什么呢?据我观察,一是喜欢看画报,读魔幻小说,看通俗故事;二是乐于看三维(四维)动画类、口袋类书籍;三是乐于读“郭敬明”。我担任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审委员到一些学校评估时,听说其学校专门开了读书课,特意观察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们手中拿的和看的大致也是画报与故事类作品。

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很有道理。但我们的学生不读名著,却读那些低俗读物,其阅读趣味岂不堪忧?其精神发育岂不堪忧?一个时代的学生都不愿意也不喜欢读经典名著,一个国家的学生不喜欢追求高端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国家未来岂不堪忧?

据留法博士余一彦介绍,在国外,中国的留学生非常多,而且中国留学生非常聪明,非常勤奋,他们考试成绩非常优异,但是这些人到了社会上,往往只能做人家的高级雇员,很难成为帅才。我国有很多国际奥林匹克的冠军,但是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一个菲尔斯奖的获得者。这与其读书情趣不无关系。

当年孔子在《论语》中教导弟子“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只成为一个器皿、容器一样的人才,要成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然而,当今上了大学的学生乃至博士,也只能做一些器皿一样的人才,我们如今的教育愧对我们的祖师爷啊!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也曾说:“我在大学几十年也没有间断教本科的课,科研任务再忙,我还是有相当精力教本科的课,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调出去了当北大出版社的总编辑,我还是兼本科一年级的课。我发现现在大学生很多中学语文没有学好,受应试教育束缚太厉害了,最大的问题是不读书,读的都是零零散散的道听途说的。比如说《红楼梦》就看过电视,没有读过完整的书、基本的书,所以上到大学以后就没有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你看,连考入北大的这些“人中龙凤”都没完整地读经典名著,其他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探究学生不读经典名著的原因,高考不考名著阅读也不好考名著阅读是显性之因,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家长、教师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更舍不得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著,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如何会得到提升呢?

以上只是原因之一,其实还有两只隐形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专家或是没看到,或是看到了而“吾不言”。这隐形的手是什么?我以为,一是电视、网络、低质文化冲击语文教育,改变了学生阅读的口味,从孩子出生就是声像图画的冲击,学生习惯于图像思维,再看文字就会很难知其优美;二是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对语文教育的钳制,这是很沉重的话题,此文不想深谈。

下面我想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读名著。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还集中在古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经典名著里,阅读这些名著,完全敞开心灵与其共“舞”,这是与智慧大师的对话交流,这样的阅读和感受,是对大师情感与生命的间接体验。当学生真正融入作家的感情世界,与作家科学家进行心灵沟通和生命对话时,作家科学家在语言文字中饱含着的生命体验,蕴藏着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便会与其生命的体验相互碰撞,相互沟通,这时的读书是智者的高峰对话与体验,学生的思想精神文化境界可以得到有益的提升。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益于身心的阅读,也才是灵魂的提升与精神的正向愉悦。阅读到这个层面,才找到了阅读的真谛。

正如朱永新先生说的一样:“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有文化的人凭自己的智慧加以推想可知,当一个人主动与大作家、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进行思想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时,他的血液中似乎已经流淌着大作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的血液,此时才可获得生活中的一般人所没有的高层次见识与思想,这种对人生的高层次的间接认识,便在读者自己的生命和头脑中积淀下来了,人的精神才会产生新的飞跃。

阅读《论语》《孟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社会历史文学名著,可以直探人性的本源,可以学到高端人生的伟大智慧,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的心胸会更宽广,让我们的视野会更广阔,长此以往,便可形成人的良好文化教养与精神世界。事实上只有读经典名著,学生才可能与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对话,才有可能达到他们的精神高度;只有阅读《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哈姆莱特》等等,才能与巴尔扎克、雨果、莎士比亚等大师们交流,才会达到人类最高思想文化文学境界。没有这样的阅读,新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古代。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说,他从小对中国古诗词特别喜欢,他认为,好的诗词,含义深远,自己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对诗词每十年都有新感受;阅读中西文化经典名著,对其文化素养的熏陶与提升有深远的影响。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读这些古诗文的效果。”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思想境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不引导他们去阅读中西文化经典著作,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样的教育肯定不是成功的教育。

然而,目前由于各类新媒体的诱惑,不少人沉浸在“电子三屏”(手机、电视、电脑)生活中,这便使阅读产生了“异化”,这不但主宰瓜分了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而且极易导致“灵魂的矮化”。这样的“快乐阅读”,不但会造成“阅读无能症”,导致阅读品位的低下,还可能会导致灵魂的无所“归依”,以后再改变和提升其阅读的趣味与境界就难了。

读“屏”不是真正的阅读,那些大量即兴式的表达和无编辑状态发表的文字,常常是浅尝辄止的读物,有些甚至是有害读物,若长期沉浸于此,快乐就是一时的“娱乐”而已,其危害就如同“饮鸩止渴”!而阅读那浅显的故事,因其没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与深刻的人生智慧,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真正的收获与提升不能从此处获取,只会浪费时间,严重的还会败坏阅读的趣味。

阅读经典名著如此重要,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读书趣味呢?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认为,读书亦需立志。读书是有层次之分的,高层次阅读乃如我国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表现了张载作为一个百姓,一个臣子,一个学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也最能表现读书人的胸襟,也表现了我们古代先贤读书的抱负与志向。国务院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也曾引用这四句,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追求。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学习时也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对的人生发展以及中国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读书立志既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教育教学方略。志不立则学不成,读书与立志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故立志对读书学习之意义毋庸过多论述。

众所周知,光立志而不读书,志向就不可能实现,要达到真正的有益身心,要实现阅读鉴赏能力的高层次发展,就要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形成,也非轻而易举,需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因为最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氛围,能使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会使学生自然进入快乐阅读的实践中。其方略可利用学校阅览室,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图书阅览课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品位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级图书交流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还可让家长为学生建立“我的小书屋”,买书、订阅报纸杂志,指导阅读等等,这样的氛围形成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另外,要积极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尽力展示学生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例如,举办“读书论文宣读”、“读书演讲”、“讲故事谈哲理”、“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等;还可以组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建立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资料袋,随时放入自己的词语积累卡、读书随想等;还可定期组织课外资料展示会,看谁搜集的资料最丰富,最精彩等。

开展这些活动,使阅读名著的氛围得到优化,学生才会产生阅读名著的持久兴趣,当他们有了阅读经典名著的收获与成功感时,其思想和精神境界也会逐渐获得提升,其人生也可能更为精彩和快乐。

为使阅读经典名著持久开展,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主要采取的是“读写互动”教学方略。

“读写互动”与以往人们常说的“读写结合”是有区别的,“读写结合”,是强调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读书时要动笔墨,把自己的读书看法、想法随时记下来。“读写互动”是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导学生读书时,尤其在学生读了一段时间之后,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东西,或对字句、语段加以点评,或对书中人物进行评论,或是仿写句段等等。因为只有写东西,才能解决那些不肯读书的学生读书的问题,不读书,他就不能写,要写出东西,就必须读书。同时,老师与学生以及生生之间互相督促和检查,这样就形成了“读写互动”的链条,整个过程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显然,这对学生读书有了一定的强制作用,对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会有利于学生人生的发展。

为将阅读名著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常把经典名著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方法是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大家共同阅读一部名著,然后进行专题研究。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学生可从语言、人物、文化、主题、表现手法、人生哲学、人物与社会等某个角度来确立课题,经过讨论交流然后撰写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当学生的小论文撰写成草稿之后,教师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研究性学习论文交流会,学生宣读论文并接受答辩,教师根据学生论文和答辩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再根据教师同学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最后全班或全校结集印刷论文集。我们的每届学生一般都要做五六个研究性学习阅读专题,这极大地推进了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例如,我们开展的“《围城》专题研究性学习”,学生写出了《徘徊在“围城”内外――的百态人物浅析》《艺术语言的魅力――谈中比喻的妙用》《刀光剑影显神通――浅谈钱钟书先生的讽刺艺术》《走进幽默之城》等较好的小论文。专题研究性阅读以小论文为抓手,重在读书探究的学习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第3篇

[论文摘要] 当前,高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学生不爱学,老师不愿教的情况,主要是政治课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提高政治课吸引力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又由于新形势把德育教育摆在了高校教育中的首要位置,所以,研究趣味教学,搞好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研究趣味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期对教学有所帮助。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在其教育论著中也说:“希望学生对待学习像对待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兴趣盎然。”当前的高职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智力因素,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能力往往比较薄弱,老师讲课要生动有趣就成为学生的必然要求。这里所讲的“生动”就是让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激活思维,加深印象,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得有趣,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魅力

(一)趣味举例法

“趣例”可以是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活趣事,也可以是哲理诗、名家名言等。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基本上都爱听故事。我就将他们爱听的故事引入课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从而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例如,在讲劳动光荣时,我讲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艰苦创业的故事;讲友谊与爱情时,讲了马克思和燕妮的故事;讲人生价值时,讲了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舍己救人的故事……讨论时,情理交融,理趣交融,使学生能得到艺术上的享受,思想上的启发。此外还经常引用名人名言,适时在教学中引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讲“学习重要性”时,引用了“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在讲“机遇”时,引用了“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在讲“勇于战胜困难时”引用“只要不放弃尝试就永远不算失败”等等。在教学中,趣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应用。

1.唱好序曲,激发兴趣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为何那么重要?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着学生竟相登堂入室。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拔动起思维的琴弦,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

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时,我首先问学生最近国际上最受人关注的是什么大事?学生竞相回答:有的说是甲型流感,有的说是金融危机。我说这两个事情的确都很大。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我们有没有联系?通过分析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金融危机,投资环境恶化,工厂停工,贸易停滞,旅游业等行业受影响等来说明金融危机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甲型流感也是从墨西哥开始,蔓延全世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加强防范,就是因为它会相互传染,不是孤立的。然后导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使学生既了解了时事,又对新知识产生想学的渴望。

2.趣味说理,深入浅出

运用趣例组织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深入浅出地阐述道理。例如,在讲正确对待顺境逆境时,我举了《沸水中的青蛙》:

如果你把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会本能地立刻跳出来。说明处于逆境中的青蛙往往有着更清醒的头脑,有着更顽强的斗志。但如果把青蛙放进冷水中,慢慢提高水温,青蛙会感觉水很舒服,而忘记自己所处的险境,等到水越来越热,自己却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青蛙也因此丧命。所以,同学们在顺境时一定要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千万不要高枕无忧,更不要被舒适的环境消磨了斗志,要时刻检讨自己,不断进取,才能永保斗志。这个故事虽小,但因为包涵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也是深远的。

3.趣味结尾,引发思考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橄榄、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特点时,最后结束我用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形容市场犹如大海,它,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对于那些在市场风云中不会驾舟弄潮的老弱病残者和在市场大海中翻船的失败者,国家会给他一个救生圈,这个救生圈就是社会保障。对于有能力竞争的人,市场会敞开它宽阔的胸怀迎接每一位挑战者,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同学们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有了更完整的认识,也对自己在市场大潮中搏击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趣味图片和影音,轻轻松松学知识

有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说明形象直观教学要大大优于枯燥的讲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精选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联、贴近现实生活的图片,搜集保存一些影音资料,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教学大有裨益。我曾在网上下载过一些有关沙尘暴的图片,在讲保护环境的时候让学生观看这些被沙漠淹没的村庄,耕地,会产生极大的触动。学生看了,表情惊讶,痛心疾首,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在电视上留意《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社会经纬》、《东方时空》等栏目,及时捕捉信息,有的可以录下来,备教学所用。比如,对的揭批可以通过播放分子自焚,杀人的录像,不用说教,学生也会形成正确认识。再如讲假冒伪劣商品对人们的危害时,完全可以播一段录像。焦点访谈曾播过一期《垃圾变成食品袋》看着那些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药物残留的输液器,农药瓶,未经任何处理,眨眼变成食品袋,你还敢用吗?让学生意识到整治市场秩序的重要性,让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关键是平时积累。上一堂课,可以说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准备了几年,也可以说是准备了一辈子。我们一生的积累在教学中都有可能被无形中运用,是一生财富的展现。

二、学得有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仿佛老师的讲和他无关。但如果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动力和压力,会在不知不觉中上完一节课。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上课东张西望,或看课外书,或睡觉……如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专心致志地上课成了一个难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张课堂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表现好的同学,不然就会打击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呢?

(一)趣味阅读

阅读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效果。因此,上课时可以采取评选“阅读能手”的办法,或在全班分成两组,哪个小组找问题又快又对,就是当天的“优胜组”。有了竞争,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就会一改往日懒散的上课状态,根据老师的提示阅读教材并勾画重点,找出难点。这样通过让学生参与对教材的阅读分析,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有个大概的了解,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趣味活动

素质教育的今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理应创新,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可以是讨论、研究,也可以自编小品,表演文艺节目,还可以搞知识抢答,辩论赛,举办小论文竞赛、演讲比赛,设计模拟法庭,进行社会调查等,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搞活课堂教学。

比如,在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确定讨论问题。讨论时,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也可以进行自由辩论或向老师发问,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政治课因告别一言堂而充满无穷魅力。从而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置上来。使学生大脑在单位时间内发挥最高效率。一次在讨论大学生是否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时,正方从反面论述了没有理想的可悲后果,从而,让那些认为不需要树立理想的同学感觉到了理想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我也经常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搞专题研究。比如,研究遵守公共道德的情况,让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或随机调查等方法,统计出平时能够(经常,偶尔、不能)遵守公共道德人数的百分比,研究同学们不能遵守公共道德的原因,以及提高公共道德意识的途径。通过这样的研究,让学生放眼社会,正视现实问题,既让学生感到有趣,又从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三)趣味练习

练习是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根据课文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从易到难,层层深入,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观摩。并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设计练习,将设计得好的用作全班的课后作业。这个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开动脑筋,活跃思维,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四)趣味小结

第4篇

     目前我国职高德育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为了加强课程改革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下对职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新要求,同时也增进社会的长远发展。 加强职高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对职高学校德育建设理论基础研究,小编为此收集了大量的职高德育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体系以供大家参选。

1.论国画艺术手法在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2.职高德育引入就业教育的研究

3.大众传媒冲击下的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4.探讨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5.对职高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6.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职高德育模式研究

7.初中,职高德育教育衔接问题初探

8.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9.课改契机下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时效性研究

10.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11.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1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13.从细节做起——基于“鲁班文化”的职高德育管理策略

14.在真实性评价统领下建构职高德育课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5. 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16.论学案导学”法在职高德育课中的运用

17.增强职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初探

18.浅析如何提高职高德育课的学生学习兴趣

19.职高德育课作业的实效性探析

20.提高职高德育课堂设问有效性初探

21.评《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2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23.创设情境,优化职高德育课堂教学

24.加强职高德育工作努力服务经济建设

25.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加强职高德育课学法指导

26.职高德育工作应增强实效性

27.科学构建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体系

28.职高德育课不妨渗透English教学

29.主题学习在职高德育课的实践及有效性探究

30职高德育课情感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探索

31.职高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浅议

32.职高德育课教改渗透成功学理念的尝试

33.让职高德育课焕发生活魅力

34.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35.浅谈如何做好职高德育课教师

36.职高德育课案例教学探微

37.浅谈职高德育课堂的导入方法

38.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39.谈职高德育课中的“活动单导学”

40.浅谈职高德育课新课导入注意事项

41.网络环境下职高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42.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43.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44.职高德育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案例

45.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46.以学生为本激活职高德育课

47.浅谈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激励艺术

48.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好职高德育课

49.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

50.浅谈职高德育教学

51.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52.盛开职高德育之花

53.对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4.新时代下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5.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56.职高德育案例

57.职高之德育教育

58.职高德育成功的秘诀

59.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60.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61.激活职高德育课堂

62.职高德育教育论文

63.职高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64.职高德育工作案例个案分析

65.职高德育课堂管控探索

66.渗透职高德育课教学途径.doc

67.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68.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kjq

69.在职高德育课中渗透美育

70.关注职高德育成效共话职高德育创新

71.县职高德育科研课题实验班开展

72.鄞州职高德育工作又添新彩

73.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74.情”与“法”并重,上好职高德育课

75.职高德育论文范文_职高班主任德育论文,职高德育论文

7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78.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意义与困惑

79.职高德育课程教案

80.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81.(职高德育高三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次月考

82.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83.我市普职高德育工作会议在市职教中心举行

84.职高德育路线图

85.浅谈职业高中德育课的情境教学

86.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如何在职业高中教学中渗透德育

88.新形势下实现职高德育管理模式

89.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90.职业高中德育问题研究

91.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2.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93.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

94.78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5.田东中学职高德育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96.职业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9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98.职高德育高三第四次月考及答案.

第5篇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20**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6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语法教学情境化, 生活化, 增加语法课的趣味性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语法课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新课标》和其他研究文献也都提出语法教学不是目的, 要将语法现象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中.

【关键词】语法教学情境化 生活化 增加语法课的趣味性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四、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

( 一) 语法教学情境化, 生活化, 增加语法课的趣味性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语法课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新课标》和其他研究文献也都提出语法教学不是目的, 要将语法现象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中.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语法教学应在让学习者充分接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只有在丰富、典型、正确的感性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必要的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准确的理解。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够典型,就很难使学习者形成明确的概念和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就地取材,或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中的鲜活的话语作为讲解语法的例子。用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并利于学生记忆。2.创造必要语境进行练习和运用。学习者在初步掌握一定的语法要点之后,还必须通过大量变换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并在相应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高考语法考查也总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因此,在孤立的句子中机械地进行的语法教学是错误的。我们应把语法结构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材料中,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去感知、理解、记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自然掌握的目的。古往今来,任何技能学习都离不开练习, 没有练习就没有熟练的技能。语言学家K rashen 主张通过习得活动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习得活动也就是练习,只是强调了在一定情景中运用语言。语言学习是一种乐趣,但首先是艰苦的劳动, 再生动的练习也难免被厌烦。因而教学过程别是语法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练习的多样性, 要做到练习的多样性,首先使用不同的练习形式。例如跟读或跟讲练习、替换练习、转换练习、改句练习、问答练习和翻译练习等。然后是练习中的语言材料应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

( 二) 突出重点,精讲易懂外语语法教学要想重点突出,就要精讲。一节课要解决哪个语法要点,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老师发现参考书或语法书上有很多好例句, 就搬到课堂上, 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内容显得很充实, 但针对性不强, 可能会适得其反。英语教师为了讲明某个语法要点时, 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列举适当的例句, 例句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讲得越细越好。教师应注意精讲, 教给学生的语法形式应尽量简单明了。例如在定语从句的教学中, 什么是定语从句, 它的位置, 定语从句应由哪些关系词引导, 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关系词等, 就不必祥讲, 因为课本上已经讲清楚了, 教师应该对学生最感困难的关于如何选择关系词讲清楚讲透彻。告诉学生选择关系词第一要点是看先行词, 第二是根据所要选择的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并给出合适的例句, 另外还须重点讲清定语从句在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1.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7篇

【论文摘要】:历史教学工作面临尴尬境地,极其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增强趣味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可以从巧设导语﹑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穿插时政﹑娱乐资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恰当运用趣味性教学,可以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有重要要作用。

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已有整整一年的时间,除了获得一些任教经验之外,更多的是感到困惑。据与学生的交谈,我发现学生一谈起历史,犹如面对故纸堆、老古董(令人望而生畏),历史课被认为是"枯燥、没意思的课"。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我不禁自问:"为什么历史学科如此不受重视?"。应该承认,历史教学工作面临如此尴尬境地,原因是多样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历史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何增强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必然是我们的工作中心之一,故结合本人实际,谈谈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说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愿意学,当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后,作为教师则可以顺利的传授新课了,故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上课前的两三分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编出小故事﹑设置情景难题、安排学生朗诵、播放短片等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文史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文史不分家",这一句话充分说明文学和历史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授课时,不能将任何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应该对知识进行相互渗透,做到融会贯通。我们也不难发现,当被问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时,学生知道的越多,他们的也就愈发会有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例如,在讲述教材中关于窃取胜利果实,破坏民主共和政体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幅"对联":"中华民国万岁,千古",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问题提出后,原本有点吵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集中精神认真思考,思维敏捷的学生发现""是三个字,而"中华民国"是四个字,根本就不对仗,因此这幅"对联"从文学角度来说它不是对联。而这幅对联的寓意就在于"''''对不起''''中华民国"。通过这种形式,不但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引发了历史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轻松的明白的复辟专制不得民心,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既然如此,它必然会失败。

三、穿插时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在给"历史"下定义的时候,往往会提到"历史就是过去"。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教材只顾及到理论证明,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历史就显得尤为迂腐。从这个角度说,历史老师必须关注时事,并且在教学中渗透时事,以达到借故通今的目的。比如在讲现代中国的航天事业时,可以提及"嫦娥一号"飞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时,可以结合目前美国的总统大选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也可以借助每年召开的"两会"来帮助学生学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之,在课堂中渗透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近期热点焦点问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引用娱乐资讯,体现学生个性

我们面对的是尚未成年而又充满活力,追求时尚的高中生,相信他们对娱乐八卦新闻有较多的关注,上课时如果能适当加入些娱乐资讯,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印刷品--《金刚经》时,按照一般的方法,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住《金刚经》是唐朝时期印刷的,并且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如果是为了记东西而记东西,长期如此,学生势必会觉得历史学科枯燥而乏味。我在介绍这个知识点时,先是给学生搜索了这样一则资讯--澳门赌王─何鸿燊,砸下六九一零万港元(约合新台币三.一亿元),收购清代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铸首中的「马首,而旋即捐赠给中国政府,学生一看到,马上议论起来,何鸿燊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马首为何物?「马首怎会会流失在海外?……课堂气氛也因学生的讨论进入,我见时机成熟,便告知他们"马首"和《金刚经》都是流浪在海外的国宝,与马首不同的是《金刚经》现仍藏大英图书馆……。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断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能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此类知识。

五、创设多种情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教材体系等原因,历史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有的学生看小说,有的睡觉,有的忙着说话,还有些发呆的。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严厉呵斥或者干脆不闻不问,这两种态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喜欢说闲话的学生,我们不如让他(她)到讲台上进行几分钟时间的演讲,既能锻炼学生,让他(她)"回归"课堂,更重要的是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环境保障。总之,我们要努力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真正体现课堂主任地位。

总之,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经营、独运匠心,力求做到生动,合理而又恰到好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8篇

第五届教师论文大赛举行

新年伊始,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举行第五届教师论文大赛。经过近6个小时的角逐,商业贸易系师利君老师和旅游烹饪系周芳老师分获一等奖,数控车焊系李林义等3名教师分获二等奖,医药化工系赫中魁等5名教师分获三等奖,机电工程系王金有等6名教师分获优秀奖。大赛自2012年4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论文285篇。大赛组委会对各系筛选出的32篇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确定16篇论文进入决赛。

大连理工大学

孔宪京教授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大连理工大学孔宪京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孔宪京教授继2010年荣获核电厂工程抗震领域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再攀科技高峰,率领团队在土石坝抗震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孔宪京教授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对有效保障我国高土石坝抗震安全、优化结构设计、采取有效抗震措施、节约工程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盐城技师学院

与常熟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近日,盐城技师学院与常熟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常熟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34亿元,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以色列集团共同投资成立。院长吕成鹰充分肯定了观致公司对校企合作工作所做的贡献。她说,盐城技师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企业服务,为现代企业提供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希望双方树立起“招生即招工,员工即学生”的理念,真正实现“专家进课堂、教师进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召开首届大专毕业生毕业答辩启动仪式

日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举行了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函授站首届函授大专生毕业设计答辩启动仪式。唐山劳动技师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兼函授站站长李,河北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治国,负责毕业答辩的评委教师以及200多名即将毕业的首批函授大专生参加了启动仪式。本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函授站自2010年初建站以来,在河北联合大学的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迎来采撷丰收的时刻——第一届215名函授大专生即将顺利毕业。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医药校区举办第二届“趣味竞技拓展活动周”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班级团结力和凝聚力,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医药校区学生科、团总支联合举办第二届“趣味竞技拓展活动周”。此次活动周活动分三周举行,每周举办一个项目,这三个项目分别为袋鼠跳、贴长龙、夹气球。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赛,每个项目参加人数上限为20人,以三个项目的总分计算成绩,共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学生们纷纷表示很喜欢趣味竞技拓展活动,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密切了自己和同学间的交流,希望学校今后能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

大连市房地产高级技工学校

多位老师在全国职业学校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中获奖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方针,引进更好的教学方法并实现与外校的交流,大连市房地产高级技工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吴丽媛老师参加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李雯老师参加数学课程“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一等奖,侯晓宁老师参加工艺美术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一等奖。

五四一高级技工学校

举行赴京工学交替学生欢送仪式

第9篇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化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要从现在做起,积极进行课堂改革:

一、营造和谐氛围,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

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

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

例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广州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为什么湛江的公交车改为天然气公交车?”。这样既有利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理由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